感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整理和梳理,从中获取对生活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创作感悟时,可以借鉴文学作品和名人名言,让作品更具文采和智慧。以下是一些关于感悟的分享,希望能够为你的成长之路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引。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正式实行。在本法中明确了父母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和法律责任;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九种方法和六项内容更是直观具体,可供渴望成为合格家长的父母学习品味。
其实,每一个家长都渴望成为合格、成功的家长,每一个成功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家长、合格的家长。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学习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不是无师自通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和家长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文化修养虽有关系,但是并不是说自身成功的家长就一定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做一个家长并不难,当他(她)有了孩子后,就很自然地成了爸爸、妈妈,他(她)就变成了家长。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都会在孩子身体、生理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让孩子出生更顺利一点,营养更丰富一点,长得更健康一点。但是除了这种生理、身体方面的养育之外,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也同样重要。
出处 COOco.neT.Cn
我们知道,孩子从一出生,首先面临的教育者是家长,上了学校才是老师。从孩子成长的过程来看,家庭的教育是基础性的,因为孩子个性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受着家庭方面的影响。
在对部分问题孩子的考查中发现,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存在某种个性缺陷。个性缺陷的形成往往是在上学之前,是在家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家长的行为、家长教育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个性的形成,而个性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中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只有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过头来看,才会发现作为家长自己是不合格的。想想看,家长平时的工作重心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还是纠正不良习惯呢?现在有很多家长的主要精力是用在与孩子的不良习惯做斗争上。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给了孩子许多不良的影响,使得孩子走了许许多多的弯路,而任何弯路都会影响孩子的顺利成长,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一些痕迹。如果家长提前学习,孩子的成长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从这个角度来讲,并不是每个家长天生就是合格的。我们认为不合格的家长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懂家庭教育的人。所以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认真学习,细细品味。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二
通过家庭教育的相关学习视频,以及这段时间与孩子相处的实际情况。作为家长,我也有一些小心得予以分享:
1、抓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监督,假期里家长有充足的时间与孩子相处,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孩子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进行有计划的引导和监督,比如自己吃饭,自行穿衣等,这些在平时大人帮助比较多的事情,现在可以放手让小朋友自己去做。还有在幼儿园情绪和上课中状态出现的较多问题,也可以利用假期严格纠正,这样在新学期中才能有好的'表现。
2、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没有一个孩子会喜欢暴躁的家长,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而耐心。如果孩子做的不好,不要打击他,给孩子鼓励,跟孩子一起体会坚持的意义。还要讲究方法,寓教于乐,探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方法。还有一个加强情感交流的方法就是读绘本,家长通过读书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小孩子也能在书中学到很多,与家长产生情感共鸣。
最后我想说:孩子不会按照父母想的那样长大。而是会按照父母本身的样子长大。所以,为人父母,少要求一点孩子,多要求一下自己。如果你想要孩子未来长成什么样子,家长自己应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三
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约定俗成的一种共同的社会准则。它对于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促进一个社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同时社会的发展又与个人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范仲淹曾经在岳阳楼上把酒临风留下一名流传千古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大到国家、小到集体,都与个人的发展惺惺相惜,人人确立了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平,才能使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提高,从而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反过来,我们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又会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响作用,从而带动每个人道德水平的发展,增强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1、加强学习以明德。学习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头脑,增强修养,树立浩然正气。因此,每个同志都应该自觉地把学习视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在学习中,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从而用科学理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纯洁灵魂,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要知道“是非明于知书,腐败止于达理”。
2、树立“三观”以立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做人之本,做事之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树立相应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只有这样,工作中才会有团结合作意识、优质服务意识和安全防案意识。因此,我们要坚持以高尚的思想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进而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确信“奉献大于索取生命就灿烂,索取大于奉献生命就暗淡”。
3、牢记宗旨以守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只有人人都乐于帮助他人,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岗位虽然不同,但共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道德要求却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必须深怀爱人之心,把人民的需要时刻挂在心上,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为人民服好务。在服务实践中,要加深理解“德”的内涵,深刻体会“德”的要求,切实履行“德”的规范,不断积淀“德”的力量,努力使自己成为有高尚追求的人,有益于社会和事业的人,要坚守“凭才植业、以德立身”。
4、严格自律以养德。克己自律是人身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时时处处明于自察,大事小事严于律己,才能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因此,每个同志应该自觉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道德自律要求来约束自己。自重,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牢记“荣誉重于一切”。自省,就是要每日“三省吾身”。自警,就是要警钟长鸣,时时以行规国法告诫自己。自励,就是要用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水平,家庭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家庭又是社会道德建设的直射点,家庭美德建设又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平。因此,家庭美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把基础工程打牢了,我们才能筑牢社会道德建设的大厦。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更要呼吁全社会重视抓好社会转型时期的家庭美德建设,只有把家庭美德建设抓上去了,社会道德建设才能不断推进。因此,家庭美德建设是全社会各个部门的事,不是哪一家牵头部门的事,各个部门必须形成共识,真正放在齐抓共管的位置上对待,要建立家庭美德建设组织网络,实行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年终目标考核制度,把家庭美德建设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真正落实到位。家庭美德建设只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家庭美德建设的旋律才能在全社会唱响。
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同其他工作一样,要结合中心,突出主题,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家庭美德建设同社会各项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就家庭美德建设而抓家庭美德建设,这样一来使家庭美德建设与中心工作形成两张皮,不能起到促进中心任务的完成。因此,家庭美德建设要结合各个时期的不同任务进行,有声有色地开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人们思想开放,见多识广,喜欢接受新的事物。在家庭美德建设中,也应适应人们的需要和追求,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在充满现代气息的今天,家庭美德建设不能靠简单的说教,讲讲大道理而已,而要寓事于理,寓教于乐,利用现代工具和手段,广泛开展家庭美德建设,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同时,要大力宣传家庭美德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先进典型做巡回报告,扶正压邪,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使家庭美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们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新时代,面对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不能一陈不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给家庭美德建设赋予新的`内容。在家庭美德建设中,要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家庭美德建设只有唱响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责任和美德,也是社会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美德,只有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家庭美德才能成为社会时尚。
道德是维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准绳。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国无德不强,企无行不久,人无德不立”,我们要充分发挥道德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四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我们双方从事的工作性质,不能抽出很多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从上托儿所开始就在学校全托,现在一年级了也几乎都是由孩子的奶奶照顾。更为严重的是,双方不注意各自的情绪控制,在家里是典型的慈父严母型经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争吵、冲突,给孩子一种爸爸在家就可以放肆地感觉,也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这一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也是无法弥补的。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不可逆转性。对此,现在我们得做到及时的纠正,首先,双方做了沟通,彼此理解对方,解除相互间的误解,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要想孩子茁壮成长,必须创造一个幸福的环境,让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
首先是双亲一致。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不能各自为战,使孩子无所适从。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要把孩子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尊重孩子,不能一切包办,更不能溺爱。遇事要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参与家庭管理,学会处理一些基本的事务,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认为他的意见可以不重视,这是不可取的。人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自信。只要做到了自尊、自信,很少会出现心理问题。不把孩子当回事,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孩子的自尊。要帮助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在现阶段,孩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伙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使孩子在同伴中受到尊重,有爱的归属感,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至关重要。同时要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把自已放低,学会宽容和。
要强化自立教育。让孩子学会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从小树立“吃苦”的精神,学会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艰辛,因此,我们要从小刻意地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对孩子的要求先不要急于答应,要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这本身就是热爱生活的表现,可以促进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发展,也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提供各种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特别是读书的兴趣,要选取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书,培养孩子“深读”的习惯。
由于我的专业知识有限,以上这些体会非常浮浅,本人建议,由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定期组织开展系统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从整体上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配合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实现协调持续发展。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五
今天读了《家庭教育》上的一篇文章《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一起学习》,里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其中有一条说到:家长要学会宽容,敢于放弃“完美”。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思想驱动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是情不自禁的追求“完美”。这种完美主义在于其他孩子攀比的过程中,难免对不同层次的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孩子得到的只是父母的唠叨、不满、抱怨、指责,长期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的遭到打击,从而产生了厌烦感。
聪明的家长都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密切与孩子接触,从深切智慧的爱出发,用“赏识”的眼光代替“挑剔”的眼光;用热情赞美代替讽刺、挖苦,宽容孩子的缺点和过失,认为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与生俱来、与生相伴的。于是,家长就会发现和挖掘孩子的优点,用有点去点燃孩子的自信,用自信去点燃孩子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读了这本书,我真的百感交集,每天我们都在为孩子的成长而操心。当父母的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能够一帆风顺。健康快乐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优秀,我的女儿也是一般,在生活中,打、骂、冷嘲热讽。有的时候,我们利用母亲的权利情不自禁的就把这些都用上了。看了这本书,我深深的觉得我们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应该放在一边,彻底的改变一下,这样的方式达不到想要的预期效果。仅此而已,我不会再用这样的方式。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教育不能尊重孩子的天性。这样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残酷的、是违背人性。因此,我们教育起孩子也是困难重重,让他玩了,学习不进步,不让玩,还在脸上灿烂花朵般的笑容没了,真是矛盾的很,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我觉得孩子的童年时快乐无忧无虑的。所以没怎么在学习方面管他。结果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落后,玩与不让玩做到适度真的很难。
教育孩子有的时候会很生气,有的时候孩子进步了,也感觉很享受。和孩子一起生活是一种快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真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快乐。一种美好的享受。希望我们都在快乐中教育孩子,为了孩子父母都乐此不疲。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20__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该部法律的颁布,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支撑。有法可依,《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家长赋能,为家庭教育保驾护航。
二、切记全面教育,切勿以偏概全。
自古《三字经》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向来备受重视。可是具体要“教”什么呢?做人?做事?立志还是健体?家庭教育似乎是各自闭门造车,个别成功的案例也只是来自育儿类书籍的分享。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迷茫中的父母指明了方向。该法中具体的界定了家庭教育的内涵。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和影响。家庭教育要全面,要兼顾,切勿以偏概全。所以现在在我们家,无论是运动健身,居家劳动还是学习娱乐都会和孩子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既增加了亲子互动,同时也提高了孩子身体素质,增强了孩子的生活技能,也培养了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牢记初心使命,做学习型父母。
家庭教育看似具有私人性和自主性,但实则它的公共性更不容忽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一个家庭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发展。因此家长应当重视家庭建设,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具体给出了四个方面的实施建议: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
尊重孩子成长规律,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需要,增加亲子互动和有效陪伴这是我们家一直在努力做的事,为此我和孩子爸爸约定只要孩子在身边尽量不看手机。周末的郊游,晚间的游戏和睡前的阅读都是雷打不动的、最美好的亲子时光。坚守为人父母的初心,牢记家庭教育的使命,不断学习,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做学习型父母。
每个家庭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施优良的家庭教育。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合格的父母,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七
通过海淀教育云平台线上直播收看了孙云晓教授的讲座“父母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讲座对这部法律的重点内容进行系列解读,引导家长要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通过本次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1、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家长,必须权衡好工作与家庭的时间分配,留出亲子时间,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2、顺应“双减”政策大趋势,要减轻孩子课后负担,保护孩子的休息权,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
3、家长要重视“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道德榜样和行为楷模,不要随意谩骂孩子,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学会向孩子学习。
今天,短暂的学习时光虽然受益匪浅,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带娃”却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必须要更用心的去理解法律背后的真理,与学校共努力,与孩子共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八
一、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约定俗成的一种共同的社会准则。它对于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促进一个社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同时社会的发展又与个人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范仲淹曾经在岳阳楼上把酒临风留下一名流传千古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大到国家、小到集体,都与个人的发展惺惺相惜,人人确立了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平,才能使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提高,从而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反过来,我们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又会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响作用,从而带动每个人道德水平的发展,增强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执规执纪建设的前提。
1、加强学习以明德。学习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头脑,增强修养,树立浩然正气。因此,每个同志都应该自觉地把学习视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在学习中,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从而用科学理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纯洁灵魂,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要知道“是非明于知书,腐败止于达理”。
2、树立“三观”以立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做人之本,做事之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树立相应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只有这样,工作中才会有团结合作意识、优质服务意识和安全防案意识。因此,我们要坚持以高尚的思想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进而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确信“奉献大于索取生命就灿烂,索取大于奉献生命就暗淡”。
3、牢记宗旨以守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只有人人都乐于帮助他人,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岗位虽然不同,但共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道德要求却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必须深怀爱人之心,把人民的需要时刻挂在心上,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为人民服好务。在服务实践中,要加深理解“德”的内涵,深刻体会“德”的要求,切实履行“德”的规范,不断积淀“德”的力量,努力使自己成为有高尚追求的人,有益于社会和事业的人,要坚守“凭才植业、以德立身”。
4、严格自律以养德。克己自律是人身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时时处处明于自察,大事小事严于律己,才能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因此,每个同志应该自觉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道德自律要求来约束自己。自重,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牢记“荣誉重于一切”。自省,就是要每日“三省吾身”。自警,就是要警钟长鸣,时时以行规国法告诫自己。自励,就是要用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三、新形势下,家庭美德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1.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水平,家庭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家庭又是社会道德建设的直射点,家庭美德建设又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平。因此,家庭美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把基础工程打牢了,我们才能筑牢社会道德建设的大厦。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更要呼吁全社会重视抓好社会转型时期的家庭美德建设,只有把家庭美德建设抓上去了,社会道德建设才能不断推进。因此,家庭美德建设是全社会各个部门的事,不是哪一家牵头部门的事,各个部门必须形成共识,真正放在齐抓共管的位置上对待,要建立家庭美德建设组织网络,实行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年终目标考核制度,把家庭美德建设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真正落实到位。家庭美德建设只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家庭美德建设的旋律才能在全社会唱响。
2.家庭美德建设要紧贴中心,突出一个时期抓好一个主题来开展。
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同其他工作一样,要结合中心,突出主题,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家庭美德建设同社会各项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就家庭美德建设而抓家庭美德建设,这样一来使家庭美德建设与中心工作形成两张皮,不能起到促进中心任务的完成。因此,家庭美德建设要结合各个时期的不同任务进行,有声有色地开展。
3.家庭美德建设应防止呆板老套,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人们思想开放,见多识广,喜欢接受新的事物。在家庭美德建设中,也应适应人们的需要和追求,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在充满现代气息的今天,家庭美德建设不能靠简单的说教,讲讲大道理而已,而要寓事于理,寓教于乐,利用现代工具和手段,广泛开展家庭美德建设,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同时,要大力宣传家庭美德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先进典型做巡回报告,扶正压邪,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使家庭美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4.家庭美德建设要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地开展。
我们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新时代,面对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不能一陈不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给家庭美德建设赋予新的`内容。在家庭美德建设中,要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家庭美德建设只有唱响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责任和美德,也是社会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美德,只有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家庭美德才能成为社会时尚。
道德是维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准绳。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国无德不强,企无行不久,人无德不立”,我们要充分发挥道德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九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希望同学们在寒假期间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乘车安全,若发生交通事故,及时拨打120实施抢救。
2.正确燃放烟花爆竹。春节燃烧鞭炮,焰火时要由家长陪同,要在宽敞地方放,不要对准人放,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3.防火、防电、防煤气,同学们要了解有关知识注意,消除水、火、气、电等存在的隐患,做到不玩火不玩电,防止煤气中毒等。
4.不到池塘、河塘、水库边沿玩耍,若发生事故,要大声呼救。
5.出门必须和家长打招呼,并按时回家不准未告知家长私自外出、外宿、防止被绑架,拐骗或走失。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生活要有规律。起居多锻炼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
7.同学们在家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和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定好寒假计划,体验一下做父母的辛苦。
最后,我忠心地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落实,让安全系着你我他,原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鲜花原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平安快乐的寒假,愿平安和幸福永远伴随着我们。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十
20xx年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主线,抓住法律颁布实施的有利契机,利用春节寒假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光,深入开展以思想引领、家教指导、安全保护、慰问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关爱服务活动。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明确了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不仅需尽家庭教育之责,还需正确地尽责,依法带娃,一个家庭最大的家产是子女,教育好孩子才是每个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和老师统一战线,信任、配合、支持老师。
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会犯错,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犯错的错误方式。如果孩子犯错,得不到包容与接纳,只有批评与指责,他们在未来更难以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过错,更倾向于隐瞒过错。同样,过度的`娇惯,放纵更是会害了孩子,不要用各种借口帮孩子逃避错误,孩子除了需要正确引导,也需要在错误中成长。
家长的有效陪伴,才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支持。《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将家事上升为了国事足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校的配合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
相信这次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一定会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与实施增光添彩,也一定会为家长们指明家庭教育的方向,为家校共育带来更多希望。而我们的孩子们也能在正确的家庭教育中茁壮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十一
2022年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主线,抓住法律颁布实施的有利契机,利用春节寒假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光,深入开展以思想引领、家教指导、安全保护、慰问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关爱服务活动。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明确了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不仅需尽家庭教育之责,还需正确地尽责,依法带娃,一个家庭最大的家产是子女,教育好孩子才是每个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和老师统一战线,信任、配合、支持老师。
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会犯错,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犯错的错误方式。如果孩子犯错,得不到包容与接纳,只有批评与指责,他们在未来更难以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过错,更倾向于隐瞒过错。同样,过度的娇惯,放纵更是会害了孩子,不要用各种借口帮孩子逃避错误,孩子除了需要正确引导,也需要在错误中成长。
家长的有效陪伴,才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支持。《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将家事上升为了国事足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校的配合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
相信这次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一定会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与实施增光添彩,也一定会为家长们指明家庭教育的方向,为家校共育带来更多希望。而我们的孩子们也能在正确的家庭教育中茁壮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十二
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古有孟母三迁,现有陶行知糖果育人。今天学习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这部法律的颁布,为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上指明了方向,更将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从传统的家事上升到国事。
结合古今家庭教育典故,他们的核心在于教育者本身对育人拥有深刻的`理解,而《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是把家庭教育的精华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出来。因此,现代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先从改善家长自身素质做起,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引导和感染孩子的言行举止。
另一方面就是重视孩子的内心需求,要多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走到孩子的心里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成年人都懂的言语道理,但是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却置之不理。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因此,我们在家庭教育上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能重智轻德,要培养孩子的毅力与恒心、信念与真诚,重视孩子的品德修养。如果说教育孩子是一场马拉松,那么父母就是这场比赛中的能量棒,在孩子筋疲力竭的时候,给予孩子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教育乃立国之本,家庭教育又是关键的一环,我们相信孩子们会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闪耀出绚丽的光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
家是孩子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摆渡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我们真诚地希望,作为教育的各方责任主体:老师,做好本职工作,负责学生的学校教育,没有校外培训的挤压;家长,下班后参与到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孩子,拥有更为轻松和快乐的童年。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十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表决通过,国家把家庭教育上升到了立法的程度,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家长,该如何紧跟国家要求在“双减”的背景下,把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和学校一起,共同把孩子孕育成未来的栋梁之材,我们小家庭在这几天认真的进行了一番讨论,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双减”和“立法”之下,我们家长的教育理念需要有哪些转变?
我们觉得。
1、应该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童年生活充满“快乐”的回忆;
2、维持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轻松家庭教育氛围,积极地引导,多去陪伴多和孩子交心让孩子在愉快健康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3、尊重孩子选择,同时积极地引导,和孩子共同探索最适合的教育模式;
4、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拥有良好的习惯和品格。
家长与孩子相处需要多一些相处时间,以及和孩子相处需要以一个平等的姿态沟通相处,因为个人学习教育法后觉得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上,平等和尊重是最应主观地加上自己的意见与批评,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的认可引导。
作为家长有时能够是严厉的父母,有时还能够是良师益友,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跟信心,用平跟宽广的耐心,沉着冷静地去对待孩子做的事情,成功了不要喜形于色,只要适当表现跟鼓励就能够了,失败了也不要气馁,只要帮忙孩子寻找跟分析原因就能够了,不赞成不要大呼小叫,这样会挫伤自尊心跟自信心。
当前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值普遍提高,师资力量成为蘅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的作用被提升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在农村,多数家长未能客观地看待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未能正确地评估教师的作用与能力,过分依赖学校,过分期望教师,这种教育观念无疑与农村学校教育现状产生矛盾。诚然,学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责任,但不应看作学校承担教育学生的全部责任。而多数家长把教育子女的全部责任推给学校,推给教师,但是忽视了自己言传身教的作用。
(一)重体罚,轻说教。
家长体罚子女,实质是以成人特权”支使子女虽然有一时之便,但是这种家庭教育方法不仅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且为子女的“不孝”埋下后患。家长发现子女问题后,应该民主平等地与子女沟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给予温暖的关怀和照顾。
(二)重物质,轻精神。
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部分家长还存在着重视物质给予、忽略精神满足的误区。当今社会的发展促使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的意识迅速提高,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惜投入大量金钱,满足子女衣、食、玩各方面的物质需求,借此鼓励子女积极求学。
实际上,对子女教育舍得物质投入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更需要精神的鼓励和满足,这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才是高层次的教育投入。有的学生尽管家境贫穷,但是奋发图强,母生汉王精神上无形的鼓励和满足,内心充满亲情动力。
最后很感谢这次学校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的机会,希望可以通过我们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让赵鹏博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快乐的学习,愉快的度过学习时光。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十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办好家庭教育,关乎孩子健康成长,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父母本身就是儿童最初的世界,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实际上也是儿童终身的老师,最长久的老师。
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坏;父母用错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得更坏。父母的价值、意义及其对孩子的影响,我们还没有非常深刻地意识到。
在中国的家庭,父母的素养还有待提高。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科学的训练、科学的育儿知识的培训,所以中国的父母是经常容易犯错误的。司机要经过培训才能上路,如果没有经过培训他肯定是要撞车的,说不定自己的性命都难保。做父母的技术要求比当司机要高得多,但是恰恰我们没有经过培训,也不需要任何的认定。
我们的父母往往就用一个标准――上清华、北大、哈佛的标准来培养孩子。实际上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我一直说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培养孩子,最后大部分人是失败者。
我们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英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帮助他,让他成为他自己。让每个孩子在学校里发现他自己,能够和那些最美好的东西相遇,能够找到自己,最后成就他自己。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潜能,每个孩子的兴趣,每个孩子发展的可能性都不一样,为什么我们要把刘强培养成姚明呢,为什么把姚明培养成郎平呢?每个人都不一样,让每个人成为自己,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立法迈出了关键一步,接下来要切实抓好落实。比如,政府各部门共同管理模式下,如何分工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如何正常运转;家校沟通过程中,矛盾处理机制怎样建立。我们相信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细落实,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将会更好地形成合力,为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十五
最近我进行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我进一步感受到家庭教育的神圣使命。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好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身为家长的我们,责任重大,但是我们做得真是远远不够。
当今青少年问题频发,亲子冲突、离家出走、逃学厌学、意志涣散等等,已经不只是家长的焦虑更是社会焦虑!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除了让教育从业者高度关注,更让许多家长投入到家庭教育指导的学习之中,因为孩子的教育关乎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
此次《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了法律出台的背景、家庭教育的内容、实施要求、九大方法为我以后教育孩子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和方向指引。现在,我就和大家谈一谈自己平时的想法和做法,和大家一起共勉。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好的家风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起点,父母应该把孩子看作平等的人,有独立个性的人,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找到适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五条规定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当孩子背着家长在外闯祸,该法删除了拘留、罚款等针对家长的处罚措施,突出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服务,这体现家庭教育的重点责任和科学性,立法的目的是引导父母建立良好的育人观、成才观,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协同校内、校外三方,来助推“双减”政策更好的落地实施。
反思,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对纷乱复杂的社会,我们为了维系一定的人际关系常常忽视对家人的感受,特别是对于未成年的关心,我们很多家长普遍认为在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仅限于协助科任老师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而忽略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商,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好的家风家教,孩子就会是一块海绵,他具有学习的欲望、学习的能力和上进的决心,不管将这块海绵扔到池塘或是大海,他都会吸满有用的知识;反之,不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像一块石头,被扔到池塘或大海,或许会产生“连漪”,但是他吸收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所以很多孩子的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因为课堂教育没有学习好,也不是没有学到足够的知识,而是因为他缺乏学习知识的能力、兴趣和习惯,而这些往往是家风家教所决定的。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己。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快乐无忧的生活。
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感悟篇十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20__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通过,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监护,在本法中明确了父母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和法律责任。
家庭教育缺位导致部分留守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的极端事件屡有发生,不少家长存在重智轻德,重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的倾向,一些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种种家庭教育问题近年来日益凸显,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甚至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引起了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是重视家庭、家长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的独特作用,积极回应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措施,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法治保障。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将家庭教育定义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培育、引导和影响,而不是宽泛的扩大为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影响。
对于引导和影响,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呢?法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父母的监护责任主要是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社区密切配合,积极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父母分居或者离异,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依法委托他人照护未成年人,应当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学校和家庭配合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法律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学校,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并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文件精神,彰显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家庭教育从学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家庭教育通过立法变为国事,需要建立一套工作机制进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