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海洋教学反思(通用21篇)

海洋教学反思(通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24 01:59:09
海洋教学反思(通用21篇)
时间:2024-01-24 01:59:09     小编:琉璃

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一篇有效的总结要具备哪些要素?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和鉴赏能力,提高写作的艺术性和表达力。

海洋教学反思篇一

今天上《9、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二课时,课是在阶梯教室上,准备了一个专题站,还搜集了许多精美的图片。但是上课的效果很不理想。

第一,昨天睡得太晚了,2点多才睡。课准备得不是很充分,就大致地备了一下课。早上,我们班的庞曼曼舅舅来找我说要请假直到国庆放假后才来,我脑中简直不敢相信,六年级了,家长还把子女的学习当儿戏。跟家长理论几句,才去拿钥匙开阶梯教室的门,结果晚了。让孩子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一步就没有走好。

第二,虽然在20分钟时班级中学生和老师达到过和谐气氛,但是我没有能够把握好。课件的利用也没有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在上完了“开采利用矿产”和“索取高蛋白食物”后才回过头来欣赏,此时作用以有限。在下班堂课中,无论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如斯瓦涅河上的雾气一样雾霭阵阵。

第三,没有充分考虑“星期一综合症”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屏弃花大量时间寻找资料而不花一点时间分析资料的坏习惯。

海洋教学反思篇二

这是一篇以说明为表达方式的说明文,也可以成为常识性课文。这类课文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二是使学生形成和提高理解说明文的能力,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因为本篇课文的词语相当丰富,而且再生性很强,所以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海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情感,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积累课文丰富的词语。所以我这样安排教学的:

第一步,引导感悟海洋。教学时,我是抓住这样两个关键语句来引导学生感悟海洋的。第一: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通过这句话,学生可以带着这样的几个问题: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从那些话可以读出来?哪些词句突出了人们对海洋的热爱、敬畏之情?去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第二: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通过这句话,我们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是什么力量可以使人类跨入21世纪不再望洋兴叹。人类从哪些方面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感悟课文4-8自然段,就可以多角度体会到海洋的确实21世纪人类的希望,体会到科学的神奇力量。

第二步,引导学生知道要善待海洋。课文的第9自然段中强调了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我是这样来激励学生热爱海洋、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其一,引导学生抓住不过、首先、必须、只有才等词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其二,从反面理解内容,做了一个这样的说话练习如果人类不保护海洋,不珍惜海洋资源将会()。其三、我有搜集了一些资料做了适当补充,并布置学生课后继续搜集。其四、鼓励学生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当然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四字词语,课后还让孩子做了一个用用书中的词语练习写一段话的练习。

海洋教学反思篇三

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时,我把选择、布置作业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我只问了一个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作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反应异乎寻常的热烈,积极主动性空前高涨,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个我能够想到或不能够想到的新颖作业。

老师们,相信你的学生,适当地放一放你那温暖的手,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吧!只有这样,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只要你给他们一些信任,给他们一点自由的空间,他们定会还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海洋教学反思篇四

对于这一章《世界的陆地与海洋》,是七年级上学期教材。课标的要求是使学生能够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本节课《世界的陆地》是学生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而且也是常识性知识。但是现在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不是初一的学生,这就要求课堂设计不仅要去去教授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更需要运用基础知识来加深拓宽本节课知识,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都以高考目的来设计要求,把基础知识点与高考试题结合起来,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这是本节课处理教材的恰当之处。因此,把基础知识是“水球”还是“地球”,七大洲的名称、轮廓,大陆、岛屿等的概念用幻灯片展示的方法带过,做次要处理,而把七大洲分布与概况加深拓宽,要求学生会用经纬网定位七大洲的位置并概括各大洲地形特征,能力要求明显抬高。把重难点确定在区域定位的学法上,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运用经纬网确定七大洲的大致范围突出重点,运用七大洲的经纬度确定位置突破难点。这样做符合学情,符合新课程课标要求对知识点有加深拓宽。

根据教材内容,采用读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比较法,讲练结合法组织教学,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参与主体意识与读图分析能力,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图形,动画等综合在一起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利加大课堂教学力度,提高了课堂效果。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一笔花世界”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开放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来自 cooCo.nET.CN

3、说临场发挥条理清楚,思路清晰。基础知识提升和学法指导,方法的运用,是本节课亮点。

4、说课堂结构合理,体现复习课程特点,容量大,知识点加深拓宽到位,并与高考考点接轨,一讲一练,注重知识的迁移,时间分配恰当。

5、重难点突出方法得当,有效。(重点实现七大洲的空间定位,难点突破七大洲的定位方法)。运用恰当的方法突破重难点,突破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陆地和海洋》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并初步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第一节《大洲大洋》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好世界地理的基础。主要讲述世界的海陆分布,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复习掌握的重点。第二节《海陆的变迁》则侧重于科学观念和科学史教育,以及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内容包括“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板块的运动”三部分,教材通过大量实例说明海陆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运动学说的形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

本章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看似十分简单,但由于初一学生空间概念差,有关分布的知识并不容易掌握。同时,本章又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需的准备知识,对七大洲地形的特点,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世界的气候、自然景观、自然资源以及分区地理等整个世界地理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复习过程中建议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牢固掌握本章基础知识。

按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倡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由于是复习课,因此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实现知识重现,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记忆,掌握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建议安排学生读图探究、回顾知识的活动较多。建议老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特别要多鼓励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分层教学,难度大的问题给优秀生回答,比较简单的内容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做,做对了及时肯定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练习肯定少不了,建议练习形式多样,可以小测,可以小组互相问答。当然测试练习选择要精,不要太滥。

海洋教学反思篇五

生活在云南的人对海洋很不了解,收集资料很有必要,但学生又没条件上网收集资料,为此我事先收集了资料给孩子们,让学生了解海洋,因此学生在结合以文本内容为主的前提下,注重资料的获取和处理,上课显得流畅自然,他们也有话可说,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抓住文体,教授体现文体和语文味的特点。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科普作家金涛的文章,条理清晰,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切记只教“教材”而忽略了教“语文”,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品读感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精妙的同时习得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学习按照一定顺序来介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的某一方面的写法。那么在教授过程我做到了体现语文和文本的特点:

首先抓关键词句和表达方法。

在教学中在品读感悟环节教学紧扣中心,“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借助课件,图表,降低学习难度。抓住“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理解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再请学生用朗读,把人们对海洋的情感表达出来。用文中习得的方法:仿照文中采用总分构段方式、拟人、强烈对比的手法,介绍事物特点的写法,为后面的写“我心中未来海洋是什么样子的”奠定了写作的基础。在深入了解海洋时,我没有过多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展示汇报:发散思维,概括提炼,完成表格;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海洋确实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同时习得按照一定顺序介绍事物某一方面的写法。资料引领畅想海洋,使学生对神秘莫测、绚丽多彩的海洋遐想联翩,激发了学生探索海洋的欲望,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既然这是科普性的文章,作者在介绍时语言通俗易懂,没必要过多的讲解。那么在教学中解决以上3个问题就可以了。但如何让学生不感到枯燥,那就要帮助学生降低问题的难度又要让学生较快地完成教学目标。于是我把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化解为:我们为什么开发、利用海洋?我们面临着怎样的危机?解决的办法是什么?采用表格方式来助生学习,即思路清晰又节约学生学习的时间,一目了然。继而让学生明白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了。我的教学中也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三、问题设置的发散性。

通过学文后,学生已经知道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那么你心中未来的海洋又是什么样子呢?以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未来海洋的奇思妙想,让同桌互相交流,并结合老师课前给同学们收集的资料交流加上自己的思考落实到笔头作业上。通过孩子们的交流,看得出孩子们侃侃而谈,充分体现奇思妙想。这也证明了问题设计还具有开放性,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又保护海洋的欲望。

在教学中对表达方式的学习没较好的融合在课文学习中,到最后忘了才总结,有点耽搁时间,不符合教学的规律。

另外对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拓展应该让学生说一说那更能体现孩子的兴趣。

海洋教学反思篇六

本篇课文的词语相当丰富,而且再生性很强,所以,我在教学本篇课文时,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人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情感,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积累课文丰富的词语。教学中时,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感悟海洋。

二、促进学习语言。

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大量的四字词语。比如,文中的“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喜怒无常”、“望洋兴叹”等,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掌握和运用;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传神。如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写道:“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的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细细品味其中的“矗立”、“驶向”、“潜入”,让学生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课文的语言。

海洋教学反思篇七

地球上70%多的面积是海洋,最早的地球生物也是从海洋中孕育而生的。于是,海洋一直给着我们神秘感。《海洋生物》(苏教版小学美术课本试用修订本第十册第14课)就是围绕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和学生进行有趣味的教学和交流,本课力求使学生对海洋中多姿多彩的生物有所认识和了解。对于这节课,我做了如下思考:

如何让学生能对海洋产生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想象。

改善一贯临摹、写生和想象绘画的学习定势。

怎样有效地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

《海洋生物》这一课的总体学习目标是感受海洋的美,并能来表现这种美给他们产生的独特感受。但是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离海洋有一段距离,很难达到教学目标。于是我借助网络的优势,采用了dreamweaver的网页制作软件给学生建构一个《海洋生物》网络的平台,解决实际困难。整个网页分为学习目标、海底探游、制作方法、海底俱乐部和论坛(鱼儿对话)5个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并且更加热爱大自然,培养它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虽然海洋离孩子的生活范围比较遥远,但是海洋也一直被孩子们所关注,奇异瑰丽的海底景色,生动活泼的海底生物这些海洋的一切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吸引着孩子们。课前,他们就自发组织“预习”起了这堂美术课:有的跑图书馆阅读有关海洋的书籍,有的动员家长找来家中收藏的海边带回的海洋标本,还有的自己上网找寻相关资料,还信誓旦旦地说也想建一座网上的海洋博物馆呢。

传统课堂教学曾过分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是被窒息的人。现在的课堂正因为教学思想及教育方式的改变而逐渐灵动起来,更多关注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和需求。

打开网页既可听到一段海底的'声音,同时配有漂亮的海底动画。这一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探游海洋的兴趣。瞧!他们听的多专注、看的多入神啊,仿佛水中的鱼儿正畅游在他们周围呢。此时学生从听觉方面对海洋有自己的理解,产生初步的了解。趁热打铁,同学们在老师的学习建议下迫不及待地操作起鼠标,分别浏览海洋生物的网站和互联网(第一次是学生浏览海洋生物的网页,第二次是浏览互联网,找寻更多有特点或感兴趣的海洋生物)。教室中不时传来惊叹声和啧啧称奇声,看来神秘的海底世界此时已经真正把孩子们吸引住了。还有的同学已经把自己找到的有意思的图片和小动画及时传送到网络平台上让更多的同学可以欣赏。看来一个个都想小试牛刀了,更有甚者已经在论坛短消息中请求老师让同学们赶紧“动”起来。

多媒体进入课堂,一改过去“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觉,学生兴趣增浓了,学习投入了。多媒体运用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学生也就不会积极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懒于思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就会学而不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海洋生物”有新的认识,发挥想象,既形象有不枯燥,并能深刻地记住与了解这些内容,为能表现各种不同的海洋生物埋下伏笔。

此时,协作小组同学间就开始了合作,共同来表现大家赶兴趣的海底话题。这次的小组合作我一改平时前后四人小组合作的模式,组织的时候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要求自由组合。我在搭配上尽量避免性格、思维方面悬殊太大的现象。这样在合作的时候,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以好带差,让学生去影响学生。孩子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的方式是相通的,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要比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容易实现的多。有5人一组的在做布贴画,有2人一组的一起在电脑前建立他们自己的网络海洋王国,有3人一组的在准备泥塑,还有的同学一个人静静地在捣鼓什么呢?连锤子电池都准备上了?原来是一个男同学根据自己的特点把电动车改装成电动鱼。我此时也就成了课堂上的“自由人”,穿插在各个小组中参与他们的合作。

小组学习注意到小组成员间的对等性,有共同的活动和相互交往的技能和意识。所以,总之,只要搭配的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有了这样的合作平台,就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小组活动才能生动有效地开展下去。

这样的合作似乎不觉得时间的流逝。临近40分时,我把学生的制作合作的过程及作品用数码相机拍摄后传送到网站的交流平台上。bbs一下子炸开了锅,学生们在bbs上畅所欲言:

“李佐林的电动鱼真的会动啊,加油!我们也想和你合作一起成立一个海底电动俱乐部了。”

“最后的一张蓝色海星,感觉象是一个人躺在一张沙发上,真有意思啊。”

海洋教学反思篇八

学生在学习7--9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9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利用教学插图及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口决的编制学习过程中。

2、小组合作,主动探究,编制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知道了口诀的一些特点,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所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编口诀。然后指名反馈。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用加法计算等一些基本知识。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3、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这单元教学,我认为还有一个闪光的地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合作的愉快,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当然也存在着不足,我认为我的评价语言过于苍白,针对性不强,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评价语言的运用,让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带来收获。

4、多种形式练习。

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送绕口令“数枣”、利用规律记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

海洋教学反思篇九

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时,我把选择、布置作业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我只问了一个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作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反应异乎寻常的热烈,积极主动性空前高涨,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个我能够想到或不能够想到的新颖作业。

老师们,相信你的学生,适当地放一放你那温暖的手,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吧!只有这样,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只要你给他们一些信任,给他们一点自由的空间,他们定会还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

本篇课文蕴含很多海洋科普知识,学生对“能源危机、海洋考察、海底探测、利用潮汐和海水温差发电、海洋污染”等知之甚少,教师对这方面的知识也存在很多的缺陷。个人以为,解决这些问题并非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但如果学生对海洋知识产生了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搜集相关资料解决一些问题也未尝不可。这个过程应该也是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课堂充满活力,就要让学生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是思维积极的一种重要标志,当然也是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更重要地要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思考、去挖掘、去探究。比如对“望洋兴叹”中引号的作用,通过讨论、上网查询等途径,教师也没有定论。课堂上让学生讨论,也是众说纷纭。三种意见似乎都有道理:1.引用成语。(“望洋兴叹”是古代的成语故事。)2.表示特殊含义。(“望洋兴叹”本义是仰望海神而兴叹。课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3.表示强调。有学生指出:“望洋兴叹”与上文的“喜怒无常”是相照应的,加引号强调人类面对“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喜怒无常”的大海显得束手无策,感叹自己的渺小。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一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关于海的说明文,课文从人们热爱海洋、敬畏海洋、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三个方面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迎着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文章采取“总—分”的方式,纲举目张,条理清晰。先从总体上说明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具体说明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最后号召人们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学生心中对神秘莫测绚丽多姿的海洋充满了好奇。课外能搜集大量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学生对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会很容易理解,一些读过有关海洋书籍的学生更是对海洋遐想连翩,有探索的欲望,但本课中有些句子学生不易理解,例如:“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要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一课题。

密切相关的具体资料,学生不仅能更好地领悟课文内容,而且能把语文跟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语文。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二

本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我在教学中,以“亚洲”为例,引导学生说出了亚洲的东、西、南、北各是什么,注重了学法指导,然后让孩子们合作说出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最后,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制世界地图,这节课的难点就在快乐中迎刃而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益。

在课前我搜集了许多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借助课件更好地了解大洲和大洋的知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不仅如此,我还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了一些有关大洲和大洋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们推荐了“世界地理频道”网站,给他们提供更好更多的资料空间。

本节课难度不大,但读图较多,内容丰富,教学容量大,时间略紧,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我相信,这一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孩子们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三

《中国的海洋资源》这一课主要是通过提问、以图析文,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自主的参与的教学中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引导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观念。

优点:从课堂氛围来看,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他们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来分析、判断地理事物。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地理事物进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同时,我通过一些案例和视频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海洋的眼泪等资料,学生可以在自主的探究案例中发现隐藏的问题,然后自己去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学习的快乐,同时,还可以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另外我把海洋的保护设置成一个活动题,让学生讨论来得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得出解决措施,最后情感升华,取得不错效果。

缺点: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略有不足,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够,这些都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四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21世纪的希望。学生们都不生活在海边,对海的认识比较缺乏,仅靠资料的搜集也无法满足理解的需求,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总体感觉效果没有其它课文来的理想。

当然,很多词汇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能源危机”、“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海洋污染”等,虽然,我作了较详细的阐述,但是学生还是有点似懂非懂。我决定课余利用视频,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五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21世纪的希望。对于海洋,学生都很好奇,因此,在预习中,让学生搜集有关海洋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在上第一课时时,学生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争相交流手重的资料。我没有想到学生对大海了解得还真多。什么是“蓝色宝库”,可在还水中提取大量的`矿物质,及稀有物质;什么海洋是生物的起源;海洋分“海”与“洋”两部分……交流时一改以往看着资料进行读资料,这次都脱稿“演讲”。有些没论到交流的还不开新呢。看来,在教学中,遇到学生赶兴趣的,还要利用各种活动课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活动与互相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课文的教学上,抓住“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理解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再请学生用朗读,把海洋与人类的关系表达出来。课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课文的有关知识整理成一篇介绍海洋的周记。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六

教学目标:

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形成空间概念。

掌握世界各大洲地形和气候的主要特点;世界海底地形的类型、特点和分布。

掌握世界人口及人种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回顾知识。

学生完成复习资料p154基础知识。

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一)七大洲地形特色。

(四)、世界地理空间概念。

1.识记一些重要的点的经纬度。

秦皇岛(120°e40°n)鄂尔多斯高原(110°e40°n)酒泉(1000e40°n)。

罗布泊(900e40°n)杭州(120°e30°n)武汉(115°e30°n)重庆(105°e30°n)拉萨(90°e30°n)海口(110°e20°n)哈尔滨(125°e45°n)广州(113°e23°26′n)台湾海峡(1200e23026`n)。

摩尔曼斯克(30°e70°n)圣彼得堡(30°e60n)开罗(30°e30°n)。

土尔其海峡(30°e40°n)几内亚湾(0°0°)刚果盆地(20°e0°)。

马六甲海峡(105°e0°)亚马孙河口(50°w0°)夏威夷(160°e23°26′n)东京(140°e36°n)开普敦(20°e35°s)悉尼(150°e35°s)纽约(75°w40°n)新奥尔良(90°w30°n)旧金山(120°w36°n)布宜诺斯艾利斯(60°w35°s)长城站(60°w60°s)英吉利海峡(0°50n)恒河三角洲(90°e23°26`n)咸海(60°e40°n)直布罗陀海峡(50w350n)。

2.识记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60°e:乌拉尔山脉、咸海、阿拉伯海。

80°e:伊犁谷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

105°e:贺兰山、兰州、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湄公河三角洲、新加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七

课文第四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说这是一个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引导学生抓住开发与利用这两个词语,让学生自己从文章中找到人们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最后说一说保护海洋与珍惜海洋资源是否矛盾。

其次,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例如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喜怒无常、望洋兴叹等,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写道: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的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细细品味其中的矗立、驶向、潜入,让学生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同时在教学中让孩子们了解了望洋兴叹的出处。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八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21世纪的希望。

这类课文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二是使学生形成和提高理解说明文的`能力,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因为本篇课文的词语相当丰富,所以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情感,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积累课文丰富的词语。

教学时我将感悟积累贯穿整个课堂。这类课文切忌上成自然常识课、科学课。我在教学中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琢磨,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精妙,从而既了解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又积累了一定的好词佳句。如海洋一课中对海洋带来的灾难的描写、海洋的“喜怒无常”、海洋是个“聚宝盆”等等,都通过体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品味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海洋教学反思篇十九

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抓住课文的重点段(1、2、5),让学生体会“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又为什么敬畏海洋?体味人们对于喜怒无常的海洋的无奈”。接着,我让学生说一说课文第四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说这是一个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引导学生抓住“开发”与“利用”这两个词语,让学生自己从文章中找到人们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最后说一说“保护海洋”与“珍惜海洋资源”是否矛盾。

其次,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例如“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喜怒无常”、“望洋兴叹”等,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写道:“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的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细细品味其中的“矗立”、“驶向”、“潜入”,让学生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

海洋教学反思篇二十

近日我执教了一堂《海洋——21世纪的希望》,虽然这堂课上的并不算成功,但是作为课题研讨课,我从中还是获益匪浅的。

首先,在课前第一次备课之后,听到了我校许多语文老师的修改意见,从这些意见和建议中,我获取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例如教学设计中有些过程性的东西不能大而化之,应该进一步细化;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环节的设计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等等。从老师们中肯的建议中,我自觉自己对于如何设计好一堂课在认识上有了质的变化。

其次,在课后的与专家面对面中,又使我收获良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时,不光要指导学生一些整合的方法,同时自己也要合理整合材料,使材料能更好地为文本服务。第二,整合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服务的,所以整合的材料要更多地体现语文的东西,体现文本,返回文本,为学生的理解铺路。第三,`语文教学应该明确几个教学重点,既要让学生了解书中所透露出的信息,如海洋这一课所涉及到的一些海洋的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资源、水力发电资源、水资源以及空间资源等等就是学生需要获取的信息;又要让学生去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如海洋一课中对海洋带来的灾难的描写、海洋的“喜怒无常”、海洋是个“聚宝盆”等等,都应该通过体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品味能力;再就是要对文体进行研究,对于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方法的要进行渗透,为学生自己运用语言文字打基础。

通过这次教学,使我对语文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重点、难点也有了全新的体悟,也对如何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自己的认识。总的说来,经过这次锻炼,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它使我能更自信地面对今后的工作。

海洋教学反思篇二十一

《海洋宝库》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浓,学得也比较扎实,让我很欣慰。从他们的课堂变现来看,孩子对海洋中各种的资源都已经“了如指掌”。

首先,我以介绍“看海”的形式,让学生从视觉上热爱海洋,并适时的提出问题:如此美丽的海洋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呢?收到了我想要的教学效果。学生们既能分散的、准确的回忆出上一课时学习的各种海洋生物;又能够在此基础上稍微扩展一下思维,回答出本课时将要学习的其他资源,如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能源资源。该部分教学目标轻松完成,是自己比较理想的一个环节。

接着,在学生学习兴趣较浓的时刻,顺水推舟引出下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洋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我们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内容,孩子们需要收集、储存一定的知识才可以回答出来。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以选择方案、展示图片的方式呈现问题,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孩子们完成这个内容。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果然,在集体智慧的'力量下,孩子们收获不少。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中,设置一、两个精致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暂时的集中,有益于快速的解决问题。既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能省时、省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精练的准备问题,相信会受益匪浅。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增加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跟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愉悦的情绪会转化为一种无形的动力,这种动力会推动学习的进程,甚至能够事半功倍。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记录想象的画面,猜猜未来人类将如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想到了很多我意想不到的东西,如,自动清洁机器人,环境监控仪等,所以借用一句名言: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孩子思维敏捷,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如果老师的桶里没有准备足够多的水,那么学生很快就会用光我们桶里的水。然而在时间的安排上也显得不够科学。活动安排的时间过少,学生未能在课堂上完成。

通过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不应该只是口头上的客套话,它应该实实在在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体现出来。“活到老,学到老”应该时刻提醒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