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热门19篇)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热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21 14:46:13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热门19篇)
时间:2024-01-21 14:46:13     小编:纸韵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经过理性思考和周密安排,制定出一系列步骤或方法来达成的行动方案。计划的制定能够提前规划和安排,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进程和资源分配,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其次,分析你目前的情况和资源,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关于计划制定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一

本人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但对于信息技术的提升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学校具备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此环境下我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2.0,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受先进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对接时代发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新观念。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结合所教学科特点以及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定选择以下三个微能力点进行重点学习研究并参与考核:

(1)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2)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3)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学习。在每个学习阶段都根据学习开启时间按顺序学习,对照整个课程的结构,简介类的文本形式,课程类的(案例、讲座)视频形式,选择对应的类别进行学习。每一课都遵循主题解析和延伸阅读相结合的方法研修学习,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校本课题研究。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培训心得运用于具体的教学之中,发扬团队优势,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互相学习提高教学实效。立足学校实际,解决当前教学难题,以研促教。

3、积极参与各项研讨活动。在每节课后的讨论区与老师和学员积极互动发言,对讲解中不明白的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向同行和坊主请教,或者给专家留言,努力寻求专家或工作坊的帮助解决。

通过研修,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从而真正理解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二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为了学校和教师的持续发展,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从我自己的实际出发规划个人研修计划。

一、发挥美术教学的独特魅力,利用生动的卡通形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将德育渗透于美育之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认识人生,陶冶情操,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认真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加强实践与创造,把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认识社会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多阅读关于美术教育方面的书籍,多欣赏名师作品,加强自身美术专业训练,提高绘画水平。

1、加强师德修养,坚定做终身学习者。

2、适应教学环境,加强业务学习,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美术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和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3、注意自身理论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提高,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每学年至少写一篇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4、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三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读书的名言我们教育学生读得滚瓜烂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教师要通过对教育经典理论的学习,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推进课程改革,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现特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读书计划为行动指南,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并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在经典读物中汲取营养的同时,用时代的眼光去衡量,把真正优秀的读物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内化为自己的经典;放眼世界,增进国际了解,尊重各国、各族文化,以继承传统文化和光大中华民族精神为主流。

二、个人读书目标:

1、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水平,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不断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2、转变教育理念,登高望远,高屋建瓴,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进行教育创新。

3、通过读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4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读书内容:

1、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我们怎样思维?民主主义与教育》。

3其他类的书籍:《教师必知的心理常识》。

四、读书措施:

1、利用一切时间积极自学,在学习过程中随时修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并根据所学认真备课,体现出新颖、大胆、有效的教学风格,课后再以所学理论知识为指导写出反思和随笔。

2、主动与同事交流,讨论读书体会心得。利用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的时间,积极和其他老师交流好书,感悟读书心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与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先读、精读,政治理论、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选读、略读、速读。

3、每天确保半小时的读书时间。每周整理读书笔记,保证读书的效果。

4、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

5、以自学为主,在课外和休息日主动学习、摘录。以教育教学、教育理论、教改理论为主要着力点。以世界名著为辅助,努力提高自己的自身涵养。

文档为doc格式。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四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教育法》《教师法》和市教委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规定为依据,牢固确立“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崇高师德,牢固树立“学生第一”的思想,开展“展、创、树”主题教育,以榜样教育和信念教育为主要形式,通过各种活动,再树教师形象、幼儿园形象和教育形象。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把我园的教育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加强信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职业理想,进一步自觉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建设与加强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统一起来,常抓不懈,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明确目标,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教师争做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德艺双馨的合格教师。

4、要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教师依法从教水平,要加强时事政策的学习,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5、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杜绝体罚、变相体罚现象,完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使师表工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二)、树形象,端正教育思想。

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教育教学计划,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投身岗位练兵,人人争创“师德标兵”。

2、全体教师唱响职业道德的主旋律——爱,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爱国、爱民、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定期开展师德标准的形象讨论,树立本校师德形象闪光点。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五

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班带园、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开展幼儿园的各项应用实验。幼儿园则要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制定推进工作计划。

以幼儿园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为导向,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研究为工作重点,切实提高我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与网络交流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丰富和完善我园教学资源库。

1、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网站,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更新,使其成为学校管理的窗口,起到宣传导向作用,推进我园信息公开、园务公开,大力提高幼儿园社会声誉。

2、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提高教学过程的信息技术含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根据本园教师实际情况,采用信息化园本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4、建设幼儿园网站教学资源库,促进资源共享,方便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

(一)发挥网站功能,提高社会声誉。

1、重视幼儿园网站、班级网站的建设,定时、定量把幼儿园动态、班级活动开展等内容发布到网站上,使网站平台真正成为幼儿园信息公开的网络窗口,切实提高幼儿园的社会声誉。

2、加强网络安全和提高网络维护水平。

(二)加强信息管理,发挥信息效益。

1、加强信息传递网络的建设,形成"撰写——收集——审核——发布"四级信息传递网络,推进我园的信息公开。

2、加强教师对校园网使用的情况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合理使用校园网。不定期的检查电脑使用情况,并记录。

3、对教师使用电脑遇到的问题,做到热情、细致、周到,服务要有反馈。并为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做好音响、摄影、照相等服务保障。

(三)加强培训考核,提高技术能力。

1、根据本园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flash课件、视频编辑),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切实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推进学校基础课程改革。

3、将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教职工日常、学期和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之中。着重围绕园园通管理平台更新、家校互动、班级网页信息发布量等工作情况给予评价。

4、学期结束评选幼儿园信息化先进班级和个人。

(四)建设网站教学资源库,方便教育教学。

1、建立幼儿园教学资源库。

2、教师每周将一日活动中使用到的多媒体及时上传到相应的文件夹,信息技术小组成员每月及时梳理,调整并上传到幼儿园网站上。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六

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主线,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在具体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造学生终身学习的平台,使学生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在教学中,结合上学期工作中的得与失,全面落实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在培养学生做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同时,渗透德育工作。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制定好各年级教学进度表,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养,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让教育新理念真正渗透在每一堂课中。

本学期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要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卫生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创作。让学生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通过电脑作品的制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教育等渗透到教学中。

三年级完成电脑绘画的教学。使学生在图片欣赏过程中,不断熟悉画图程序;在模仿绘画的过程中,不断地了解和熟练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发掘更多的操作技巧。六年级完成网页制作的简单制作。使学生理解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网站建设的开发流程;最后能利用dreamweaver cs5创建站点,制作一个“安全自护我能行”的主题网站。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创造条件,使学习过程突显主动性与独创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富有创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合作、发现、交流中学习。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注意“以学定教”,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交流、评价等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亲历处理信息、知识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分层教学。

因为家庭条件不同,孩子接触微机的程度不一样,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起点不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立多级学习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发展。具体做法可以在设计常规内容之外,另外设计一到二个较高教学目标的内容,或与本节课目标类似的其它目标,或相同目标的其它活动内容。课堂上,已经掌握了常规内容的学生就可以去学习较高教学目标的内容,或与本节课目标类似的其它目标内容,或相同目标的其它活动内容,基础差的同学达到常规内容即可。

4.重视技术学习的实践性

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可迁移性十分明显,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突出各种应用软件间的关联使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和方法,通过积极探索,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5.重视课堂教学的检测评价

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应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如何,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与方法,还存在哪些问题”等问题,及时掌握教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反馈。

评价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知识技能学习的评价可以由教师提问学习情况,小组讨论、归纳后由组长汇报;也可以由组内互相检测评价,然后推选代表上台示范操作与表达;还可以由教师抽调好、中、差三类学生上台示范操作与表达,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评价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及时表扬、多鼓励,对演示表述错误的,也应循循善诱、肯定成绩,指导学习方法。

本学期除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还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研工作;认真完善自己的博客内容,将自己的教育故事与教学设计等完整地上传到博客上。完成每课一篇教学反思。

通过少年宫活动让更多有能力的学生掌握更多操作技巧,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电脑作品。总之信息技术少年宫将会为有能力的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七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及阜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和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太和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结合省、市“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以及关集镇中心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结合我园,特制订《关集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我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使我园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培养幼儿初步感知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农村幼儿适应并融入现代化社会的脚步,拉近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之间的距离。到20xx年,我园教育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平将迈进全镇前列,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对我园幼儿教育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1、加快“三通两平台”(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建成网络、资源和服务全覆盖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2、加强幼儿园信息化应用与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建设为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和示范校,促进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阶段性目标及任务。

为了稳步推进我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按照前瞻性、实用性、可扩展性、规范性和我园实际情况,对教育信息化逐年进行分级建设。

1、工程建设进度。

为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强县”创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20xx年秋季开学起,到20xx年暑假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作如下分解。

从本方案制定至20xx年暑期是工程第一阶段,为实施探索阶段。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目标达到或接近c级学校标准。

20xx年秋季开学至20xx年暑假是工程第二阶段,努力实现b级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

20xx年秋季开学至20xx年暑假是工程第三阶段,为完善升级阶段。根据我园具体情况,进一步升级,把幼儿管理、教师考勤、资源管理等全方位纳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范畴,打造智能化校园。根据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向高一级教育信息化标准升级。

(二)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库和共享平台建设。

加强教育资源库和关集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积极完善幼儿园配置急需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具有幼儿园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

目标:

1。配合中心校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参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每年要开发我园优质教学资源,完成3节以上课例的学科审查、拍摄、制作和向中心校推荐上报工作。

具体措施:

1、我园积极配合中心校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资源网)。

2、教师制作的课件要及时上传到中心校信息处。

(三)、网络工程建设。

目标:到20xx年底完成我园互联网宽带升级。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

建立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领导班子队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骨干队伍。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调动我园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积极性。

(一)信息化的领导班子队伍培训。

目标:积极参与中心校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及办公自动化培训。

(二)教育技术能力骨干队伍培训。

积极参加中心校开展的各级各类信息化培训。通过三年培训,我园达到县、镇级教育技术能力骨干教师1人。

(三)电教管理员队伍培训。

每年参与一期电教管理员培训,使我园电教管理员达到1人。

(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根据皖教秘〔20xx〕489号《安徽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实现我园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人人会”的目标。建立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师包园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具体措施:

1、培训任务。20xx年培训1人以上的学科教师,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下同);20xx年培训学科教师人数达4人以上;20xx年达5人以上;20xx年完成全部培训任务。

2、培训年度计划。20xx年1人,20xx年4,20xx年4,20xx年3人,总计12人。

3、校本学科教师培训。按照《安徽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合理规划培训安排。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幼儿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形成新技术、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推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观课评课、专题讨论、专题报告等研修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说课标、说教材、说课、评选应用新星等研修活动。

(三)学校管理信息化。

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学校形象。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原则。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八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契机,建立学校网站,紧密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这一主题,通过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以资源应用为核心,以应用促发展,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以信息化作为我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突破口和重要手段,努力实现加快我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校园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要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规划,各部门、各阶段按照总体规划进行细化,并结合总规和细化的方案进行实施。

2、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按建设目标的内容,重点突出“建网、建队、建库、建制”的同时,分步实施,具体落实。

3、突出应用,讲求实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着眼信息化建设的功能与作用,突出应用,本着够用、实用、用好的思想原则,实现总规的总体目标或具体目标。

第一阶段(xxxx.2-xxxx.2)

1、制定学校三年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2、完成校园网的组建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把学校的电教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学校的各种管理资料通过网络上传校园网,建成教师和班级教育空间,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教育故事等上传自己空间,从而达到共享、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能自如的上传下载正常教学的课件。通过局域网的建立,达到教师的网上办公、学生的网上评价、学校各部门的网上发布通知、教导处的成绩发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等等。

3、聘请专业人士完善学校网站,利用网站加强学校与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联系。

4、以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为抓手。信息技术课程以信息素养的形成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具备收集、鉴别、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个人自律能力和明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5、加强师生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1)教师培训。以加强师资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为切入。学校创造条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需要,分别举办“信息技术基础理论”、“计算机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内容的有关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多媒体操作水平。聘请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通过培训,不但使教师能够熟练使用教育资源服务课堂教学,而且能使教师掌握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建立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环境,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水平。

(2)学生培训。在日常电教教学中,使学生能熟练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使用学生能利用英特网获取信息。组建学生兴趣小组班,培养部分学生计算机维护能力、动画设计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二阶段(xxxx.2-xxxx.2)

2、建立多渠道的培训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做到:

教师能经常性用网络工具进行交流,独立制作日常教学所需的课件,还要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应用水平,及时消化吸收网络下载教学资源中的精髓并结合校本实际进行二次开发,制作符合本校实际的各类教学资源。网管员:网管员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硬件水平,熟练掌握各类课件制作工具的使用,掌握服务器相关软件和系统的应用,承担学校资源库建设的软件支撑、资源对外发布系统及服务器正常运行、维护工作等。

3、完成微机室的扩容工作。配备高标准微机室,并完成网络教室的班班通工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建立良好的硬件基础。

第三阶段(20xx.2-xxxx.2)

2学校校园网络完善,实现办公自动化、通讯网络化、教学现代化、资源数字化,在教育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实现全方位的信息化。

3、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全面整合,并成为师生的基本技能,建成部分学科的主题学习网站,使网络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建成完善的网络化终身教育体系。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九

20xx年6月10日,在这个炎热但又充满着热情的季节里,《xx区“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开班了。我有幸参加了本次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这无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上添上了一道绚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以在培训期间各位专家教授的授课精髓为指导,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自我定位准确是往下深入学习的第一步,成功的起始点便源于自我分析。

1、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目前我个人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还远远不足,距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很大差距,存在顾此失彼现象。

2、不仅对于教师自己,同时信息技术也将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天地。但由于受传统“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填鸭式教学的影响,我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过多的包办代替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

3、社会大力提倡的终身学习,其途径就必然是要接受终身教育,无论是何种方式的教育,尤其是现代化教育,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网络具有其强大的传输功能,网络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十分重要,能实现教学相长,而我在此方面还十分欠缺,因此参加本次信息技术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信息技术的辅佐为手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针对语文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一)丰富教育教学理论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必要时做好笔记记录。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二)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继续学习相关的课件制作方法如:photoshop、flash等软件的学习;用dreamweaver制作静态网页;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编辑;计算机的保养与维修等。

(三)完成能力点各种材料的提交

选择微能力点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掌握方法,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根据自身实际,选择能力点,确定研修提升方向,熟练操作方法后,然后制作各类视频作业提交。

(四)继续加强个人师德的修养,学习先进个人的事迹

xxxx.7.23观看《教学资源的探索》、《word的实用功能》的教学视频

xxxx.7.25学习photoshop绘图软件

xxxx.7.29flash动画的制作

xxxx.7.31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编辑

xxxx.8.1阅读《爱心与教育》一书并做好旁批读书笔记

xxxx.8.7计算机的保养与维护

xxxx.8.9观看《慕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视频,并书写观课随笔

1、进修学校承办组织开展本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培训,会让我制作课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能够独立完成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并且通过word和excel的培训,我在今后做成绩统计、教师及学生各种信息收集统计等方面也会有相当大的进步。

2、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在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学生的素养和实践能力也将逐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将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成为必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与转变。以我现有的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质量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首先要脚踏实地的抓好自己业务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自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制定本学习计划。

1、遵守纪律,完成任务。

2、讲求实效,学以致用。

3、全面提高,提升质量。

1、加强学习,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

2、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进行教育实践。

3、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将掌握的教育理论转变成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

5、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意识,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能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护,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课件修改、制作,网络资源搜索等。

1、利用课余时间坚持每周进行业务学习,做到定时、定内容,学习有关优化课程结构的文章和走进课程的信息报道。充分集中时间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与专业的练习,确保课课有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2、及时对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用笔随时记录下来抽时间整理,并争取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进步。

3、虚心向各科教师学习优秀的教育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平时加强校内外听课,虚心与本校同学科教师交流上课心得,取长补短,尽量挤时间争取去听课,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4、多听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上公开课,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5、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积极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此过程中,学习正确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6、深入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培训心得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团队优势,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互相学习提高教学实效。立足学校实际,解决当前教学中的难题,以研促教。

学以致用。争取通过学习,在研修结束后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

1、10.10前 加入工作坊,了解研修安排。

2、10.11--10.26 制定研修计划,开展网上研修学习。

3、10.27--11.11 完成1份教学设计和1份课件制作。积极参与版块讨论。

4、11.12--12.16 在教育教学过程反复实践。

5、12.17--12.23 进行学习反思和再提高。

6、12.24--12.30 总结研修心得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十一

所谓信息素养,是要求学生能有效地筛选、获取信息,准确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处理信息。具体教学中,我们不能依赖有限的信息技术课来提升学生的素养,要结合实际,营造信息氛围,注重鼓励诱导,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注重鼓励诱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要围绕他们展开。在课堂一开始,先要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其明确学习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要适当鼓励,提供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探究、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掌握不仅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悉心教导,更需要学生的主动探究、自我学习。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我们要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失败,收获知识,积累经验。比如,在教授《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课时,我就布置作业,让学生借助因特网搜寻交通图,找到我说的地方,以此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培养其查找信息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会要求他们先自己解决,然后再请教同学、老师,学会主动地分析有效信息,加以整理,真正地克服难题。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让其重视学习细节。比如,我会使用三分之二的时间教学,剩余的时间就让学生自主整理课堂笔记、复习巩固或者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充分利用时间,确保学习不出现大问题。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严格要求自己,有利于信息素养的提升。

二、倡导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参与交流。

合作学习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学习方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方式的学习以团体协作的方式展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增进同学间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先让其自由分组,我在依据组员的情况做一些微调,确保每组的学习活动都能顺利展开。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我经常会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我是小组里不可或缺的一员,我要积极参与。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合作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小组学习做贡献。在教授信息技术时,我时常给小组布置操作任务,让组长分配任务,组员共同完成。比如,在讲信息技术必修《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时,我就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有蛀虫的照片,要求他们修好破损的照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限时竞赛。清楚任务后,每个小组就马上行动起来,他们借助互联网找到photoshop的软件,互相讨论交流,探究修复方法,一起完成这项任务。再比如,我会布置一道excel的题目,里面包含多个小题,难度不一,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学生就会合作完成,一起攻克难题,促进共同的进步。这样的学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利于提升信息素养,优化学习。

三、营造信息氛围,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信息素养的提升不是专属于信息技术课的任务,信息技术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传授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作用有限。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营造信息氛围,将其融入其他学科,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有效提升。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信息技术掌握得不错,但在实际运用中就会发挥失常。比如,学生学会使用word软件后,不会想到要把满意的作文输入电脑,排版收藏。语文学习遇到困难,不会运用其查找资料,所有的知识都仅限于信息技术课,不懂得举一反三。分析这一情况,主要原因是教学上的漏洞,我们没有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他们自然就不会运用。就拿word的教学为例,站在信息技术的角度,学生只要学会打字、排版、打印就完成了学习任务。站在信息素养的角度,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要学会运用,使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实现信息技术的学用结合。因此,在教完word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篇喜欢的作文输入,进行合理地排版,插入适当的图片,调整大小,最后打出来,举行班级展览。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为语文学科服务,实现双赢,长此以往,学生就具备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懂得将技术和知识双向转换。

四、围绕信息教学,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停留在课堂上,应该延伸到课外,给学生更多优化学习的机会。一般我会周期性地举行一些活动,围绕教材信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展示才能的同时,也能在忙碌的学习中放松心情。比如,我会开展信息技术知识大赛,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不局限于教材的一边一角,有意识地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学生在竞赛中不仅可以收获很多知识,还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将其作为积极的学习体验。学校也会开展个性网页制作比赛,征集有特色、有创意的网页,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制作完成之后,学校都会评出优秀的作品,借助个人网站进行展示,学生的个人风采和个性会被一一展现,成为信息技术引领的校园文化。此外,我经常鼓励喜欢计算机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探究小组,借助合作的方式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其他同学有不解的地方,可以请教他们。这样的学习氛围,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还能带动全校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成为一种学习文化。总之,在信息时代的洪流中,我们要注重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的掌握;另一方面,要结合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努力提升信息素养,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十二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xx〕4号)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xx—20xx年)》(教师〔20xx〕2号)的文件精神,推动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结合县的实际情况,现就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提升工程2.0”)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到20xx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采用整校推进的混合式研修新模式,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全员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一)做好整体规划

我县现有各类学校26所,其中普通中学8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独立初中6所)、中职学校1所、小学12所、幼儿园4所、特教学校1所,另有37个教学点。全县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在编教职工1483人,其中中学教师684人,小学教师670人,幼儿园教师94人,其它事业单位35人。此外,临聘人员543人,其中:代课教师226人。教师基本上都已参与了提升工程1。0的项目学习,初步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并可以应用于平日教育教学活动,但层次水平有所区别。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相对完备,大多数学校处于多媒体环境,部分学校处于混合式环境,少数学校为智慧教学环境。依据现有实际情况,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将分年度、分层次组织实施,确保在20xx年前以整校推进的模式完成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完成提升工程2.0培训与能力考核这一目标。根据省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的整体安排,20xx年提升工程2.0项目启动年,完成首批示范校教师的培训和能力考核,通过示范校先行先试,探路子、建模子;20xx年完成全县其余的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能力考核。

(二)探索培训机制

建立“全县统筹、各校负责、培训助力、学校自主、全员参与”五位一体的协同培训机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机制;校长牵头,自主研修,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研修计划,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新模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打造培训团队

整合区域内的培训、教研、电教、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组建专兼职培训、测评团队。各个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建相应团队,为顺利开展培训工作保驾护航。

(四)做好帮扶工作

来自 cOoCo.NET.Cn

针对信息技术环境薄弱的学校、乡村教师,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培训方式;发挥县学科骨干教师的辐射帮带作用,探索名师远程课堂,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整体提升县信息化管理、教学能力。

(五)保障服务体系

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分层分类培训需求,依据《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优化培训指导团队建设,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指导的针对性;激励开放建议,资源共享;变革评价方式,提高测评助学精准性。

(一)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

中小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由校长领衔、学科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采取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组织学校的管理团队参加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专项培训,着重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混合式校本研修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指导全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校本应用考核能力。

(二)提升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

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专职培训教师、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进入培训指导团队,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指导团队。依托教师培训机构课程资源,采用专题研修和分类培训相结合,遴选指导团队参加专项培训。指导团队要探索“互联网+教研”的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

(三)实现校本研修的常态化,充分发挥教研作用

各学校要围绕本校的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制定校本研修规划,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建校级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团队,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探索“互联网+教研”、公益直播课堂等活动。学校要确定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应用考核的类别和数量,组织开展多元评价机制,开展常态化监测,监测结果记入教师继续教学分档案。

教研组长是校本研修的主力军,是带动教研组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组织者。教研组长根据学校制定的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围绕学科课程标准,应用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教学软件组织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努力打造“技术创新课堂”,引领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四)利用片区教研交流活动,带动区域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借助片区教研、大集备等形式,采取“龙头校”牵头的形式,加强教学共同体建设。带动区域内各校的共同发展,使信息技术薄弱校有法可循,有样可学,有人来帮。

(五)做好指导与测评工作

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评指标》围绕组织领导、基本条件、培训业务、应用技能、创新发展等内容进行测评;注重课堂教学、现场说课、网络作品等成果的评价与选拔。按照测评方案,采用学校测评与专家(抽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评。

(一)加强组织管理。

制定县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指导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二)明确主体责任

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科学统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支持力度。中小学校是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围绕目标和规划开展校本研修,支持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落实全员信息化培训学分要求,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三)建立主动应用机制

要出台整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以及规划本县(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工作,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分,建立推动学校与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制度等。

(四)做好监管评估

教育局将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现场检查的方式,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质量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导体系。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十三

首先认真学习政治法律。作为党员,本学期我积极参加了学校和局里组织党员学习和培训活动,公共课培训《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学习,了解到宪法,刑法,未成年法等,因此我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学习各项法规,用法来保护孩子的各项权利掌握各项规程、纲要,及时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发展和需要,热爱自己的事业。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

(三)加强自身的教学基本功。

(四)提高反思性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为人师表,所以,在专业方面不断充实自己的,严格要求自己:抽出业余时间,认真研读教材、教参,提升课堂技能技巧。加强平时批改、评辅作业。在语言能力,专业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上训练自己,争取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其次,我每节课后都进行教学反思,教案二次修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学习进修方面。

开学初,我为自己定下了读书计划,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每学期至少学习两本教育理论专著,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积极参加举办的各种讲座,定期进行相互交流研讨。认真贯彻落实听课评课制。珍惜每次外出参加培训和学习制度,并写出感想及反思。本学期,我读了《做最好的老师》、《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小学语文教学》……在认真阅读这些书籍的同时,我一边做笔记,一边写心得,并努力把读书获得的知识,应用在课堂上。本学期,我虽然没有参加第一轮学校举办的学科素养比赛,但我借助校园网学习了其基础知识,本次比赛让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取长补短,更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为下学期参加学校举办的学科素养测试奠定了一很好的基础。

另外,我还动手写了下水文,重视自身习作能力的培养。写作能提升我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口头语言由于可以借助手势、表情和交谈对象及随时反馈与沟通。因此,有时口头语就显得不完整、不准确。这就是生活中常见到的有的人很健谈却不会写。而书面语言就必须要求十分完整和精写。文章中若出现用字不当,语意不通这类现象,就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课堂上一个语意清晰、出口成章的老师一定会深受学生们喜爱。教学效果自不待言喻。写作也能提升我们的阅读品质。

当然,我还要严格出勤,做好其他工作。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电,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十四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打造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经研究,决定组织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采取“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校推进、学用融合”的推进策略,到20xx年底,完成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校长和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团队信息化指导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

1.培训全体中小学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紧紧围绕多媒体教学、混合学习、智慧学习3种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4个维度30项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以下简称能力点,详见附件2),分层分类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到20xx年底,三年内每人培训不少于50学时,其中线上课程不少于20学时,实践应用不少于30学时。

加强深度贫困县乡村教师、民族地区教师、村小(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精准帮扶。依托“四川云教”,通过“三个课堂”等开展线上协同研修、协同教学,探索“双师教学”模式陪伴式教师培训改革,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助力教育脱贫攻坚与均衡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应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跨学科、智能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开展个性化教学实践探索,提升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2.培训校长及管理团队,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组建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校长领衔、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依据《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以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订与落实为主线,分级开展面向所有学校管理团队的专项培训,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3.培训指导团队,提升信息化指导力

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遴选与管理机制,组建三级信息化培训指导团队。采用专题研修、分类培训与学习共同体建设等模式,以县(市、区)为重点开展培训指导团队专项培训。推动培训指导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

4.建好培训资源,保障融合创新发展

依据应用能力标准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实际水平,以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精准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为重点,面向一线名优骨干教师、优质企业等汇聚精准适用的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育大资源。依托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遴选优质培训资源,探索建立灵活、开放、终身化的教师个性化学习空间,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和精准推送。

(一)省级加强统筹规划,组织示范引领培训

省上主要负责统筹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组建省级培训指导团队,建设培训资源,开展示范引领培训,培育一批“整校推进”试点学校,指导督促各地分层分类开展全员培训。

1.做好统筹规划管理。结合国家目标任务、措施要求和四川实际,统筹设计培训项目、资源建设、应用考核等工作,研制规划、方案、指南等。

2.建强培训指导团队。制定省级培训团队遴选与管理办法。遴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一线校长、骨干教师,教研、电教等部门专业人员及相关领域专家,组建省级培训指导团队。

3.建设适用培训资源。依据30个能力点,通过遴选高质量的国家慕课课程资源、自主研制培训资源、整合一线教师优秀实践案例资源、购买服务等,建好省级信息化教育教学培训课程资源库,为全省教师线上不少于20学时研修提供托底保障。

4.开展示范引领培训。

一是开展管理者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组织培训各市(州)教育行政、教研培训、电教部门负责能力提升工程2.0的管理人员,提升组织实施能力。

二是开展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力高级研修。以县(市、区)培训团队骨干为重点,兼顾省市级培训团队骨干,开展三期培训(每期200人),提升培训团队规划设计、组织教研、指导校本研修、开展校本应用考核等能力。

三是开展学校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面向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中小学校,开展三期(每期200人)学校管理团队和学科信息化教学骨干教师培训,提升跨学科融合教学和实施智能教育的能力,打造智能化教育领航名师名校长。

四是开展以“四川云教”为主的“三个课堂”应用骨干研修。依托“四川云教”,遴选“三个课堂”应用骨干教师,开展三期(每期400人)培训,提升“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能力。

五是开展整校推进“样板校”项目培训。采取“省级统筹,以市为主”模式,一体化设计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骨干教师和全体教师培训,开展“样板校”整校推进省级试点,为全面开展能力提升培训探路子、出经验。

5.开展考核认证。根据校本考核方案,依托能力提升工程管理系统,开展市(州)培训情况考核,并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提供培训结果查询、学时认证、证书打印等服务。

(二)市州加强区域指导,组织线上研修

各市(州)主要负责做好区域规划,组建市级培训指导团队,开展本级示范引领培训,承担省级“样板校”共建任务,建好地方课程资源,统筹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不少于20学时的线上研修,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全员培训并开展质量抽检。

1.制定市级实施方案。对照省级实施方案、指南等加强区域统筹规划,制定符合本地学校应用环境和教师发展水平的区域推进实施方案、县域考核实施细则、培训质量抽检制度等,并报省上备案。

2.建好市级培训指导团队。参照省级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市级培训指导专家遴选与管理办法,组建市级培训指导团队。

3.建好地方课程资源。结合本地实际,丰富培训课程资源。鼓励参照30个能力点,拓展、研制地方特色能力点及资源,为本地教师培训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4.实施“打样”培训。根据学段、城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等推荐5-7所学校,作为省级“样板校”。将有省级“样板校”的一个县(市、区)作为“样板县”。在省级统筹指导下,组织实施“样板校”“样板县”整校推进试点,并做好经验总结和推广。

5.组织线上研修。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实际,重点做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少于20学时的`线上全员培训。

(三)县(市、区)分批推进,抓好线下实践

县(市、区)根据实际需求做好“整校推进”全员培训。紧盯30学时的实践应用分批推进。

1.做好落地方案。按照省市实施方案和指南等,建立“县-片-校”三级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的责任运行机制和责任清单;研制整校推进落地详案、学校考核办法,指导学校制定校本研修方案等。

2.建强两支队伍。要建优县级培训指导团队,打造“素质好、教学优、懂技术、会应用、善指导”的县级信息化培训指导团队。要建强学校管理团队,指导学校组建由校长领衔的信息化管理团队。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培训指导团队信息化指导力和学校管理团队的信息化领导力。

3.分批整校推进。借鉴省市“样板校”“校板县”经验做法,按照分类指导、倾斜乡村的原则,遴选不同类型、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打造一批试点校。分批实施、整校推进,形成推进有效机制。

4.指导校本研修。指导学校建立“骨干引领、教师选学、团队互助、学校指导”的研修共同体,形成“学校指导有研修方案,教研组互助有专题研修计划,教师选学有任务清单”的研修机制,确保到20xx年底,全体教师完成不少于30学时的实践应用。

5.组织考核评估。要加强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的过程督导和质量评价。进行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校本研修方案审核备案。依据省级校本应用考核方案和市级校本应用考核实施细则,分层分类组织实施校本应用考核及整校推进工作绩效评估。

(四)学校整校推进,突出学用融合

学校根据自身信息化应用发展现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教学实践和应用研修,总结实践经验,推进应用创新。

1.研制校本培训计划。根据学校信息化教学条件,确定能力点方向,研制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修计划、教研组研修计划、教师选学任务清单等。

2.组建学校管理团队。组建由校领导担任学校首席信息官(cio),校长领衔、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指导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应用创新和考核测评。

3.开展校本研修实践。学校从30个能力点和地方特色能力点中选择至少2个维度(智慧教育创建学校选择3个维度)的能力点供教师选学。教师从中选择至少3个能力点(每个维度不少于1个),开展不少于50学时的专题培训、校本研修、应用实践。其中实践应用30学时建议分配如下:完成3个能力点实践应用认证材料15学时,参加能力点的校本教研10学时,完成综合应用能力点课堂实录5学时。

4.实施校本考核测评。坚持成果导向,依据教师选择的能力点,组织开展自评、教研组成员互评、学校考核小组考核等,全面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第一阶段(20xx年上半年):规划引领,机制保障。研制规划、实施方案等,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省级工程办核心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启动引领性培训等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下半年):试点先行,形成经验。研制整校推进指南和考核方案,开展引领培训,启动省级试点学校培训工作。各市(州)建立本级管理和培训指导团队。全省20%的县启动能力提升工程。

第三阶段(20xx年):示范引领,全面推进。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成果,辐射带动各市(州)学校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全省60%的县启动能力提升工程。

第四阶段(20xx年):攻坚克难,总结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重点督查和指导帮扶,力争全省在20xx年底全面完成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全面总结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成效与经验。

(一)组织保障

教育厅负责统筹规划与管理,执行办公室(简称工程办)设在省电化教育馆,负责组织实施和支持服务的具体工作。各市(州)、各县(市、区)要明确领导机构、责任分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因地制宜设立工程办,配备核心团队人员,确保工程办核心团队稳定。要科学遴选试点区(学校)和培训指导团队成员,以任务驱动,推动示范引领取得实效。要结合区域发展情况和学校需求,建立激励学校与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制度机制,确保教师真培训真应用。

校(园)长是能力提升工程的第一责任人,要组织带领信息化管理团队,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好教师线上学习,抓实线下校本应用实践;要为教师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每个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要强化学科教学应用实效,确保校本应用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并纳入学校教师绩效考核。

(二)经费保障

教育厅统筹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三州”、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试点区(学校)教师培训,以及省级培训资源开发,管理系统建设运维等。各市(州)、县(市、区)要进一步完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将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按进度推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三)监管评估

按照“一网管理、分网学习”的要求,优化升级能力提升工程管理系统,实现与各级各类培训系统无缝对接和数据适时汇聚,探索伴随式采集教师培训数据的精准监测评估。采取专家评价、参训教师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开展培训项目质量监测,提升培训实效。

建立省、市(州)、县三级督导考核机制,将培训进度和实施效果纳入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内容。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成效,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和校长任职考核。研制激励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的措施和管理办法,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分,按有关政策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教师资格注册等。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十五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而教师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同时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起关健性的作用,因此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介绍了什么是教师信息素养,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然后提出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一些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的成功与否,教师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需要改变教师的信息意识,不断地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知识,因而,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国内外专家对信息素养的概括和定义,我们对教师信息素养可以定义为:1)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有基本正确的理解;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教育信息化工作。2)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认识到获取信息资源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能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3)能准确、高效地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4)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送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5)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和储存)自己生成的新信息。6)能将以上一整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继续学习和交流。7)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一)缺乏强烈的信息意识,信息使用率不高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各个学校普遍建立了校园网,但校园网上的资源的利用率都普遍较低,校园网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上没有促进作用。比如大部分学校的网站基本是用来发布通知,其他的跟教学相关的内容或资源不是很多。同时教师对internet上的资源利用率也不是很高,没有自己一碰到问题,就去internet上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的习惯。

(二)信息检索能力差。

缺乏电子文献、网络文献以及数据库等的基本知识,不知道怎样高效地去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检索方法、搜索技巧知之甚少,比如“空格键”、“双引号”的作用,很多人不了解,因此无法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者要费很长的时间才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偏弱。

有些教师虽然找到了一些自己所需的资料,但无法对这么多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网络上的信息千千万万,千头万绪,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之前,我们心中应该有一个腹稿,应该在纷繁中抓住重点,根据自己脑子中的思路,进行过滤,加工得到自己的信息。

(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

许多教师没有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的习惯,或者有些教师由于对于信息化设备不是很熟悉,懒于学习,因此在平时的上课中很少用,或者有些只是在公开课或观摩课中使用,从而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实践经验;另外很多教师缺乏对新技术的兴趣,这也制约着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尤其重要。

(一)让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要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强化信息观念。教师的职业有一个特点,当他刚刚进入教学领域时,需要一段时间积累教学经验,而且经验对于教师非常有用的。但是,当教师一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时,经验有时会反过来成为某些教师进步和创新的障碍。

因为经验来之不易,获得后就不愿轻易丢掉或改变,时间长了,容易产生一种惰性,这种惰性对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吸收和消化都是不利的。因此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使他们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塑造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树立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二)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为了达到培训目标,可以依据教师的能力水平将其分为初级培训和高级培训两个层次。初级培训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因特网基础等五个培训模块;高级培训包括文稿演示、电子表格、网页制作、多媒体作品制作等四个培训模块。同时,还应采用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将基本技能、技巧培训融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和课题的开展过程中进行。

(三)积极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情感信息化教育情感,是教师在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的态度倾向。目前很多学校的信息化设备都比较先进了,但可能使用的次数不是很频繁。如果教师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信息化教学中,那么信息化设备将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因此,在教学管理上,应该想方设法培养教师积极主动的信息化教育情感。比如,建立信息化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小组,提高骨干教师的研究积极性;评选学科运用信息技术优秀课,及时表彰上进者;召开信息教育教学经验座谈会或专题讲座,让能者有施展、表现的机会;创办信息化教育小报,及时宣传教学教研进展等等。这样,健全了激励机制,有利于增强学校信息技术运用的氛围,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教育技术的能力。

(四)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以促进信息素养的均衡发展。教师们依托公开课、优质课、说课评课等形式,促进各方面知识技能的交流与共享。同时,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成立教师虚拟学习社区,借助电子邮件、qq、bbs等方式开展合作,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校的教师都可以组成学习团体,彼此取长补短,消除信息素养的性别、年龄、教龄、地区差异。同时,学校可邀请信息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到学校讲学,选送教师参加信息学术活动。

总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除了部门学校加大支持力度外,我们教师更要努力学习,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为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玉明.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

网络信息,,(2).[2]朱金满.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培养[j].

网络信息,,(7).。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十六

要想教出好的学生,我们老师必须要有很高的素养。我本学期的提升计划如下:

一、确立发展目标。

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学校的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骨干型教师。

具体目标:

1、理论学习方面,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掌握数学学科专业特点,积极思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认真做好学校各项日常规工作,抓好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习惯。

3、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不断练习基本功,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二、具体实施方案。

1、专业水平的提高。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以《课程标准》为导向,认真阅读《教学用书》,在个人征订的《广西教育》《河池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等教育类期刊杂志中吸取精华,形成自己的一套教法。研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多登陆教学网站,了解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2)互相听课与网上听课相结合,多思多想,做好每学期15节以上的听课记录,及时的写出反思心得,为自己教学提供后盾。

(3)向各学科优秀教师学习好的教学管理经验,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手法,认真做好详细的学习笔记,做到心中有数,有正确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特色。

(4)针对其他教师对自己提出的不足地方,及时思考改正。

(5)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数学意识和用数学的能力。

2、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

精心备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多关注后进生,采用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后进生各方面能力提高。

3、勤于反思,完善自我。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进行反思,弥补不足。努力在本学期多写有质量的教学随笔和一篇论文。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恰当运用学校教研处推荐的多媒体课件于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数学教学的时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没有好的教师,也教不出好的学生,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文档为doc格式。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十七

今年,有机会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我十分高兴。通过培训,不仅能提高自己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而且还能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有效课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我打算下功夫学好培训的所有课程内容,真正学到一些信息技术,学以致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用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启迪学生,使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认真学习各个阶段的课程内容,按考核的要求高质量完成作业任务,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培训学习与课堂教学结合,把信息技术与自己从事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让技术服务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习所有推荐的选修和必修课程,对部分课程进行反复学习,摸索研究,争取学到更多的东西,使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有一个大提升。

1、研读网络培训资料。采取通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自身的成长需求,认真研读教材,学后做到及时反思,认真完成作业。

2、积极互动,参与网上讨论。围绕学习内容和进程,积极参与讨论,思考预设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同伴的认知,感悟专家的点评。

3、积极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能力。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十八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精神,从我校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和人类社会思想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时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因此,面对挑战,我们要勇敢的接受新事物的挑战,努力的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和教师素养,满足时代的要求。

二、培训目标。

1、建立主动参与、高效开放、满足教师自主性选择学习需要的教师培训体系,使我校的校本培训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2、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三、培训对象。

所有在职语文教师均需参加培训和考核。

四、培训内容。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们先进的教学设施,坚持校本培训,抓骨干带全体,分层推进的方法,继续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本学期仍将通过每人每学期自选自读一本教育专著活动,给教师提供尽量多的教育教学“杂志”(理论指导,让教师能够研有所向,学有所依),并要求做一定的教育笔记,读后写出心得体会,及时地把握教改动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2、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通过网上学习,录像学习,专著学习和专家讲座等形式。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的培训,包括个案研究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科学运用教学评价的能力、师生沟通的能力、问题反思与问题解决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等的培训。

3、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

继续培养全体教师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如:网上查询资料,下载文件等网上操作。做到每个教师会上网查询各种教学信息,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新颖和富有活力。利用网络,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全面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培养驾驭知识能力和创造性教学能力。利用网络,对教师进行幻灯制作、fiash制作等学习培训。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利用校园网,鼓励学生在网上举行各种展览,办报、制作班级和个人主页等。让学生参与校园网络的建设,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些的课件等等,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把我校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强潜能、跨世纪的栋梁之材。

5、加强与名校的交流。

我们要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各地名校间,甚至是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学习与合作,加快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共同迈进新的世纪。

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够适应新社会的教学,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五、培训形式。

根据本校实际,我们将采取以教师的自我反思为主的多种培训形式,如:专题培训、主题研讨、小组交流、案例分析、教学观摩、课题研究、师徒结对以及竞赛、反思、自学等,积极探索“参与、互动、合作、探究”的培训模式。

六、校本培训活动安排表。

1、拟订、学习学校培训计划,教师针对自身实际,拟定自学提高计划。

2、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

3、对新教师进行岗位培训。

1、教研组阶段性探讨汇报会,探讨新课改中出现的疑难和困惑。

2、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现代教学技能的培训(网上学习)。

3、进行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培训。

1、教师个人课堂展示。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评课议课。

2、教研组开展专业理论学习。(集中两次)。

3、开展新教师培训后的汇报展示课活动。

1、教师个人课堂展示。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评课议课。

2、组织教师进行如何写好案例分析和叙事撰写的学习。

3、整理资料,分类存入档案。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研修计划篇十九

如果要给二十一世纪已经结束的十几年唯一一个注脚的话,互联网绝对是公认的最合适的词语。而在互联网社会乃至互联网+社会中,与其紧密相关的一个词语就是信息。在当前时代,互联网将整个世纪的距离拉近,整个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连接整个世界的就是信息。衍生于信息的另一个概念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伴随着信息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诞生的全新概念,该概念最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专家提出,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利用信息进行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发掘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在当前时代,很多领域包括高校政治工作领域都要求干部具备必要的信息素养。

一、高校政工干部信息意识存在的问题及提升。

信息意识顾名思义就是对信息重要性的认知水平,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信息需求、信息认知和信息敏感度。信息需求在这里指的是对新信息的接受程度和态度,通俗地说指的就是是否能够主动接受新信息,在日常政治工作中能够结合新的信息进行工作方式方法和基本内容上的微调;信息认知指的是是否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敏感度指的是对某些并不明显的新信息的判断力和预见力。当前高校政工干部在信息意识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信息主动性不高。当前高校政治工作采取的主要方式还是以集体课程和讲座为主,即便是讲课,其授课的内容也过于陈旧。虽然也有一些新的内容,但是实质上没有进行信息化的'改变;其二,信息敏感度不强。当前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比上个世纪末拓展得多,但是政工干部依然只能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中总结信息,而对于互联网中海量的与政治工作有关的信息却视而不见。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其一,要提升自身的信息敏感度。其二,提升学校获取信息的途径,对于政治工作者也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学习,不断训练和提升政治工作者自身的信息意识。

二、高校政工干部信息知识存在的问题及提升。

信息知识很容易理解,就是关于涉及到信息的相关知识。信息知识是高校政工干部进行日常工作的核心,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程度的知识,才能够在工作中将这些知识转化为需要教给学生的东西。信息知识主要包括信息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当前高校政工干部在信息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不少经验丰富的政工干部不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其集中表现在不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不能够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开展工作,不能够从互联网中获取信息;其二,专业性信息知识欠缺。当前也有不少政工干部能够熟练地在互联网中获取信息,却不能从中有效筛选出与政治工作紧密相关的一些信息并应用到工作中。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其一,形成常态化的政工干部信息知识学习机制。政治工作者也需要学习,但是基本上学习的内容大多是与政治工作相关的政策、法律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而对于信息技术并没有统一的、系统的学习机制。要加大对政工干部的信息技术培养和考核,提升其信息知识;其二,加强与校内信息技术相关部门和学院的沟通交流,努力提升政工干部自身的信息知识素养。

三、高校政工干部信息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提升。

具备了敏锐的信息意识,也积累了一定的信息知识,并不能说高校政工干部就具备了较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将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转化实际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信息能力。当前高校政治工作环境下,信息能力的要求重要包括:能够熟练检索资源的信息获取能力、能够对信息进行概括加工的信息概括及处理能力、能够对信息进行再加工重塑的信息创造能力等等。当前高校政工干部信息能力方面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其一,信息获取能力普遍合格,但是信息概括和处理能力较差。当前互联网中的信息鱼龙混杂,各种信息充斥其中,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极大的问题,而不少政工干部对海量的信息只是浅尝辄止,概括和处理能力较差;其二,信息创造能力较差。在吸收了海量的信息以后,却没有结合政治工作开创性地研究出一些独到的、新颖的信息。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其一对政工干部进行日常的考核,主要考察对于信息的概况和处理,使政工干部都能够熟练操作并且准确概况;其二,政工干部要进行日常的交流和沟通,将自身在近段时间内获取的信息与其他干部进行共享并讨论,开创性地研究出一些与时俱进的东西,从而提升信息创造能力;其三,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到学生最需要哪些政治工作可以帮助到他们的点,结合对信息的敏锐把握进行信息创造。

四、结语。

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还将会不断提升,高校政治工作也将会面临着越来越多更新的、更加严峻的考验。在此形势下,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成为了高校政工干部必不可少的必备素质。当前,由于学校这一相对封闭的空间和管理体制、管理者意识、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高校政工干部的信息素养并不乐观且参差不齐,未来,伴随着教育改革在高校中的深入推进,高校政工干部信息素养的提升将会成为衡量政工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标准之一,也将给高校的教育改革带来颠覆性的帮助和改变。

参考文献。

[1]周军,夏婷婷.论信息技术发展对政工干部培养的影响极其对策[j].中国信息界,(05).

[2]苗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政工干部信息素养的提升[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3).

[3]路加明.信息时代下高校政工干部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0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