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医学护理的论文 浅析医学护理原则论文(模板12篇)

最新医学护理的论文 浅析医学护理原则论文(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3 16:52:03
最新医学护理的论文 浅析医学护理原则论文(模板12篇)
时间:2024-01-13 16:52:03     小编:雅蕊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医学护理的论文篇一

目前我国高等对护理人员的培养模式为专科3年教育,本科实行4年;研究生3年;在教育中,其中专科的主要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随后一年的学习主要在校外进行实习,在就业岗位进行学习;本科生3年的在校学习,除了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以外更多的将进行岗位实习。在校的学习中的教导模式为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体制中,缺乏了对学生的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在客观上形成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脱节的现象,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纸上谈兵的现象,并且在校的学习中多以讲授为中心,重视学生实际理论的灌输,在考核中以理论考试为主,更多的使用答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2、教育模式下的问题。

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很难形成主动认知,并且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学科,更多的科研都是在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根据对实际患者的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再发展出新的教育方式,在现代的教育模式下,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临场的判断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更多的依赖心理,与学习的主动性。随着灌输式教学转向探索式学习教学,应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3、护理专业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是医疗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在进行患者诊断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期的全心照料。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统计,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接触时间上,要远远超过其患者的主治医生,因此患者的康复周期的长短除了主治医生的治疗以外,更多的依靠护理人员的心细照顾。对护理学生的的培养不应该只满足与简单的护理知识的传达,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临床的判断能力,与总结能力,并且思维水平和创意能力的提高对前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可使其终生受益。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培养中心不仅仅停留于会专业的护理方法,更应该重点要求创造知识、开拓文化,要专门训练和不断开发其创造潜能,让其在岗位上能有更多的创新,对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身为白衣天使应尽的责任。

4、创作能力培养的方法。

当学生在大脑中逐步形成想法和见解时,老师应该用事实来验证是否正确与可行。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创作了一种名为“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其重要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在实际中实现自己大脑中形成的想法,即在做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实际操作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实际情况发生,所以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自我形成反思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时候教师以现有的专业知识,结合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对学生的方法做出改进,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中出现的错误。灵活机动地解决,力争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护理专业属于临床性较强的一门科学,很多知识都靠“从做中学”的,因此教师应该更多的.开展试验课程,利用实验课大胆要求学生进行创新,鼓励与提倡学生说出自己思维中的新奇想法,从而发现护生的创新行为,给以认同、鼓励。比如,铺床法中,被盖与床头的距离,不同版本教材中说法不一,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睡到病床上试一下,要求保证两肩部不外露,保暖,脚不跖屈,病人感觉舒适,而外观平整,少皱折。又如,臀大肌肌肉注射,有的同学习惯于右手进针,右手推药,与书本上的左手推药有差别,但只要对病人安全,没有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教师都应该给以肯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可以根据以前的经典护理案例进行提问,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头脑风暴”互相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加以总结,最后得出准确的答案,当有出入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因为一个思想在一个人的大脑中形成初期是很容易在学生的大脑中生根的,因此在这时不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纠正,学生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在以后的真正工作中很难纠正。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目前我国的医疗教育还处在改革的初期,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有更多的学者与教师,也意识到了对护理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有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背景问题等,因此,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以及国家卫生部的导引下,较快制定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医学教育评价标准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一标准的建立,对于促进我国的医学教育有序化、全球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新的教育体制下能有效地提高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医学护理的论文篇二

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郑建立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郑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两年多来,郑教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电工楼105各位同门,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特别感谢我的师妹叶秋香同学,她对本课题做了不少工作,给予我不少的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本论文的.所有研究工作从论文的选题、实现条件到论文的写作等阶段都是在简弃非副教授和张勇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两位导师在作者研究生学习期间在学术和生活等方面的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

两位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术知识、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宽容的待人风范使作者获益颇多。

谨向两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给我上课的老师们,特别是研室的梁荣光教授、赖汉闻老师、吴坚老师、张国强老师、巫江虹老师等。

感谢我认识的师兄弟、师姐妹们。

需要一一感谢我的同学们,有幸与你们同学是我读研的最大收获:感谢给我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的李国超、孙绍云两位军队的老大哥;感谢陈会平,本论文撰写得到你不少帮助,从你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感谢我的合作者胡永飘;感谢给我帮助的叶子波;感谢双重校友刘海燕;感谢带给我多彩生活的梁立明;感谢关心和帮助我的冯长溪。

同时还要感谢宿友叶艳辉。

感谢文船的黄晓、黄坚忠等朋友们在生活上的帮忙。

感谢华工的王朝相、何正强朋友。

也要感谢space朋友带给我美好的回忆。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我。

愿把我的幸福和快乐都送给关心和支持过我的人,也愿他们一切如意。

医学护理的论文篇三

介入放射治疗,是应用影象设备将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使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机会,或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临床资料。

肝癌患者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在43~73岁,平均年龄为56岁,所有病人均经临床影象学确诊,治疗方法按常规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法进行。20例患者行介入治疗32次,其中25例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7例次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化疗药物常规为5-fu1g,卡铂400~600mg,吡柔比星40~50mg或丝裂霉素10~20mg,超液化碘油和哔柔比星混合乳剂10~20ml,以及明胶海绵栓塞剂。

二、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当患者被确诊为肝癌时,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常同死亡发生联系,有的出现自暴自弃,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有的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们把生命完全寄托于治疗当中去;另外癌症患者除了面临死亡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和恐惧外,还要忍受癌症的疼痛折磨以及治疗的痛苦。故在介入治疗中表现为精神异常的紧张、恐惧和痛苦。所以针对患者的各种心理变化,进行认真分析,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在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很好地配合治疗,可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

三、患者心理表现。

(一)恐惧型患者在患病后心理表现为求生欲望加强,对各种具有一线希望的治疗都想去尝试一下,把希望寄托在各种治疗上。但又怕治疗上带来的痛苦及可能会出现某种并发症的心理变化。

(二)绝望型此类表现常发生在晚期癌症患者,他们体质虚弱,情绪低落,丧失了治疗信心,有的甚至想拒绝治疗,但是考虑到家属的心情而勉强配合。

(三)悲观型癌症是公认的难治性疾病,患者在患病后精神上,心理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产生抑郁,悲观失望的心理表现。患者来治疗时,一付愁眉苦脸,心情极度不快。

四、护理体会。

以上几种心理表现,如不及时进行疏导,往往给治疗上带来极大的不利。

(一)术前心理护理作为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的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应具有深厚的同情心和理解。并以高度的同情心安慰家属,首先使患者家属克服悲观情绪,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另外,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简单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药物的副作用及防范措施与注意事项,消除其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以取得密切配合。

(二)术中心理护理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反应及时处理,主动关心体贴和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多作解释以防止患者情绪波动,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总之,术中适时的关切询问、简单亲切解答询问,尽量用语言安慰病人,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平衡,使手术顺利进行。

(三)术后心理护理我们把对患者的同情和关怀延伸到介入室之外,通过随访,了解患者使用造影剂及化疗药物后的反应,经过相互交谈加深患者及家属与护士之间的理解、信任、完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五、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来说是整个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方面,它不但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还可以使患者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介入治疗。

作好心理护理,应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和患者进行交谈后,摸清患者的情绪波动种类,才能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变化,对症下药,作好主动、细致的思想工作,以解除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如精神紧张、心理恐惧、悲观失望、绝望情绪等,使介入治疗尽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医学护理的论文篇四

理念创新是老干部护理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护理质量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老干部常见的疾病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老年痴呆等,日常的治疗主要是以口服药为主。创新护理理念就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能仅限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健康教育,同时还应关注老干部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2、以“整体疗养”护理法,优化护理质量。

“整体疗养”是为适应老年疗养护理发展,以“疗养员为中心”的办院宗旨的确立而提出的新型疗养护理观念,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整体疗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念,不是局部治疗,而是从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整体实施全方位的疗养护理,提高疗养效果。

2.1对疗养员进行保健和老年健康知识教育。

由于“整体疗养”的核心是以“疗养员为中心”,因此,疗养院应经常性地对疗养员开展保健知识和老年健康知识的教育讲座,以丰富、活泼的形势进行讲解,指导和协助疗养员纠正不良嗜好,提高其坚持正确护理措施的自觉性。

2.2综合应用疗养因子。

疗养因子指在特定休养环境中用于增强体质、预防恢复的保健手段,包括自然、人工、社会心理三类疗养因子。老年人由于体质较弱,在对其疗养护理中,三类疗养因子应配合得当,多种疗养因子交替应用或连续应用等方法,相互协同,以达到提高疗养效果的目的。

2.3运用“同事支持系统”建立情感关注,提高护理质量。

“同事支持系统”是指相同压力源和健康问题的人群,建立的一种提供情感关注、工具支持和信息提供的社会网络[2]。依据“整体疗养”“以人为本”的疗养理念,在疗养院的护理中应积极营造同事支持的氛围,例如在学习中由一人授课大家听课的模式改为共同参与模式,锻炼疗养员的反应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疗养院应倾注对疗养员的关爱,微笑多点,赞扬多点,使疗养员感觉到被支持,从而提高其护理的积极性,达到优化护理质量的目的。

3、实施“零缺陷”护理,提高老年人护理效果。

“零缺陷”护理又称无缺点护理,即“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就是事先采取错误防治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护理零投诉的目标,“零缺陷”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对老年人的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一些“没想到”和“想不到”的意外发生。要达到零缺陷护理,应根据老年的身心实际情况,掌握正确的`心理、饮食、运动等疗法展开疗养护理。

3.1运用“自然疗养因子”配合心理治疗。

老干部大多年龄较大、患病较多,且离退休后的生活环境落差较大,心理上易多疑、焦虑和情绪不安,情绪不安,因此,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护理中,传统的心理疗养进行硬性心理干预,其效果不是很理想,应根据其特殊性,运用“自然疗养因子”配合心理治疗,即采用温泉、景观、日光浴等自然疗法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帮助老干部自然树立健康的心态。

3.2以营养学为基础,采取针对性的饮食疗养。

饮食疗法是疗养的基础措施,对老干部的饮食疗养应做到营养丰富、合理搭配,通过健康科学的饮食,达到好的疗养效果。首先,在饮食的搭配上,由于老干部年龄大、活动量小,其每日摄取的热量约1800~1900kcal[3],因此应以素食为主,选择易消化的食材,注意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以“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为原则,主张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其次,在饮食禁忌上,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老年痴呆等,因而,饮食上提高多食蔬果、鱼类、豆制品,选择芹菜、菠菜、土豆等降血压的食材和木耳、洋葱等改善动脉硬化的食料,对于糖尿病患者提倡高纤维食物,主食量严格控制在每日250~300g,避免脂肪餐。

3.3运用“水浴体疗操运动”进行运动康复疗养。

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和脂肪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传统的运动疗法没有新意,久而久之容易使老干部失去运动兴趣。因此,可运用“水浴体疗操运动”进行运动康复疗养,即由疗养员带领入选者到浴场制定区域,在体疗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我院设计的水浴体疗操,全套8节,分别是:浅水站立热身操、浅水坐浴操、摆臂泼水操等。每周5次为一疗程,每次运动40-60min。此法可以有效改善病情,提高老干部的生活质量。

4、运用“目标设置论”,把需要转变为动机,实现优质护理的目标。

“目标设置论”源于美国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提出的理论,它的概念是:目标的设置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目标对照,及时修正,达到目标,设置了目标的人比没设置目标的人工作更出色,业绩更突出。此理论广泛应用于管理和工作绩效领域,但在对老干部的护理工作中同样适用。在护理中,通过设置操作目标,强调目标的明确度和难度,规范护理方法和内容,同时疗养院应提供必要的保证措施,包括相信疗养员、获取信息并及时作出反馈,通过设置目标、执行计划、评价等,使各环节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护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可提高疗养员的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医学护理的论文篇五

摘要:科学素养是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中学化学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兴趣;教育功能;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化学实验能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学科教学的独特作用决定了开展化学实验改革的必要性,教师应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重视化学实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人们对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人们发现实验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智能发展,而且在推进学生情感和意志升华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形成服务社会的情感、意志和性格。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将情感因素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整体把握了实验的难度和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后,将一切不利因素隐化后再傳输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另外,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包括科学的`态度和对待科学的态度。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尊重科学理论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过程中情意品质的养成。

(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的发生应具备哪些条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量变可以引起质变,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引起质变。

(2)借助化学发展史料和化学史实,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的实验中,我们可以介绍侯德榜的爱国事迹和为我国的制碱工业做出的贡献。

(3)通过sts(科学、技术、社会)和化学知识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注重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积极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等一系列情意品质。

(4)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分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难度适中的化学实验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挫折教育,使学生养成坚毅的科学意志。

三、加深实验过程中的美育教育。

化学实验中的美育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情意品质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发现、鉴赏和表现化学美的能力。美育是一种侧重于感性的教育,潜移默化中熏陶美感、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愉悦学生的精神。美育教育是一项艺术性的教育活动,使化学教学在内容、形式上都充满美感。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某些鲜明的现象,像发热、发光、发声、沉淀的生成、气体的逸出、颜色的骤变等。这些实验现象通常都是瞬息多变、色彩鲜明、感官刺激很明显,这种丰富多彩的变化在揭示自然界科学变化规律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直观的科学美和化学变化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液体、固体废弃物,虽然我们很早就提“三废”的处理,但教师和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薄弱的,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仍是实验教学的关键一环。对于像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氨气、氯气等气体,往往可能污染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可以通过探究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多余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加入相应的试剂做化学处理,最终减少和消除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正确和规范的取用药品,最大限度的减少药品的浪费,也是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就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热点、重点环境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积极的投身环境保护,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环保知识,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最终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谈如何发挥中学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j].数理化研究,,(7):53.

[3]王景林,吴良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多层次功能的再认识[j].现代中小学教育,,(3):43.

[4]蒋小飞.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教学与管理,,1,(20):147.

[6]于春华.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遵循的原则[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5):77.

医学护理的论文篇六

0引言。

实习教学是电工专业的必修课,搞好电工专业实习教学,既能让学生加深对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实习操作技能、技巧,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各级别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电工专业理论课面广、内容深。要使职业院校学生较好地掌握其内容,做到知识和能力兼顾,除了学好基本理论外,加强实习教学尤为关键。那么,如何搞好实习教学,培养学生熟练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我在十多年的实习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总结,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1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属于不被学校和家长关注的群体或差生,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关心甚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也存在欠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培养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阶段就开始落后于他人,以至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而长期对学习的失败体验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自信心,因为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如果不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就缺乏动力,教师的本事再大,没有学生的配合,结果会怎样呢?所以,我觉得作为一名电工教师,设法让学生对电工实习感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前提条件。

1.1注重情感投入,以真情诱发学习兴趣。

要多接触这些学生,从生活上多照顾,思想上多关心。课上是师生,课下做朋友,帮他们解决生活难题,从感情上接近他们,以真情博取他们的信任,在此基础上,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他们讲解人生道理。分析当前社会形式,让学生明白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将来在社会上是难以立足的。现在的`努力学习,其实是为了将来的生存。乘着年轻,乘着大好时光,乘着这么好的学习实习条件,正是学习专业本领,提高专业技能的好机会。没有空洞虚伪的说教,使学生有了很大感触,多数学生都能走出低谷,与老师配合,积极投入到实习训练中。

1.2利用生活中电方面的有趣实例,引发学习兴趣。

现代人的生活是离不开电的,电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电可用在哪些方面呢?通过启发,学生积极回答,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再通过罗列电的功能及电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说明这些电的用途就来自他们身边,让他们感到电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2.1注重工艺分析,做好实习训练前的辅导。

技能操作的工艺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线路连接的正确与否,是否达到技术要求。因此在每次实行训练之前,要针对训练课题进行工艺分析,捋清思路,让学生明明白白进行实验,有的放矢进行操作,收到的实验效果会更明显。

2.2教师做好示范,给学生以正确引导。

示范行为是传授电工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要体现电工专业操作上的规范性,有严格的要求,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技能训练的实际形象,操作演示的动作形象好与差会影响到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这当然需要有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教师做保障,教师对设备的操作、工具使用、产品制作的工艺过程等,都要给学生以清晰的动作形象和模仿的典范,这样有利于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2.3精心设计训练课题,强化训练效果。

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组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多的开发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训练课题、实习项目,让学生愿意动手,乐于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反复训练的内容,学生往往感觉枯燥没兴趣,需将训练课题进行分解,并将分解的内容分开训练,再综合训练,尽量避免重复,这样既避免了多次重复训练又达到了训练目的。

2.4重视安全操作,培养安全生产法律意识。

实习操作中,安全意识不容忽视。作为技工学校,是为工厂企业输送后备人才的,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隐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职责。

2.5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实习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水平。

在日常的操作训练中除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外,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主要是敬业、勤业精神的培养,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养成精益求精、严谨细致、实事求是、不惧怕困难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考试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精心组织设计考题,巩固技能训练成果。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历来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多年来沿用的考试方式已不适于电工实习。因此,要探索一种新的考核方式,使考试真正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具体做法是:考试重点应放在能力考核上,考试方式可采取多种多样,以便能真正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综合素质。可采用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综合性考试三种方式,其中理论试卷占30%、现场考试占70%。如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这门课,分两部分考试,内容有理论题,还有操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场操作考试则包括现场完成控制线路图,口述各种电器的作用,控制线路的动作过程,操作有必作和抽签选择两种,实行这种考试避免了学生只要肯背就能拿高分,而考试过后就忘的现象,督促学生不仅对理论知识全面复习牢固掌握,在操作能力方面更要有真才识学,否则过不了关,从而强化了基本功的掌握,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师要根据测试中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使所担任的电工专业教学任务更趋完善。

实践证明,以上电工专业实习教学方式,是符合当前形式对教学要求的,也适应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发挥实习教学的强大作用,增加电工实习教学的课时比例,加强电工实习教学的力度,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就一定能培育出适应当前建设需要的,受企业欢迎的,合格实用的电工。

医学护理的论文篇七

2.1自我护理模式是新健康观和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1948年who提出了新的健康定义,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1977年,美国医学家engle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尽管新的健康观和新的医学模式早已提出,但至今尚未在护理领域深入普及。这除了有生物医学模式定势较大和人们思维贯性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护理模式自身的方法论问题还未完全确立。新的健康观和医学模式在肯定生物因素作用的同时,还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归根到底要靠自我调节和培养。所以,要实现护理模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强调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这要求护理人员注重把护理科学技术同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将病人参与为中心的思想融进护士的护理程序、操作程序及健康教育程序中,使病人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健康决策和促进自我护理。

2.2自我护理模式是解决人口老龄化卫生需求増加的重要途径至,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67亿[8]。据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测算,到,我国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6.61%;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预计将达到4.38亿,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8.76%,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非常严峻。人口老龄化导致卫生服务需求和疾病费用负担增大,我国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64.5%;老年人失能率为18.8%[9]。研究显示,如果我国各年龄组的两周就诊率和住院率保持不变,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就诊人数与住院人数将逐年增长,与相比,就诊人数和住院人数将分别增长51.82%和48.24%,到20这两项指标将分别为79.60%和77.27%,在未来50年里,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就诊人数增长178.12%,住院人数增长187.19%[10]。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人群覆盖率不断扩大,但这些制度的制订及实施过程中,缺少对老年人的优惠,甚至出现老年人医疗保障的“死角”。人口老龄化导致卫生需求增加以及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为自我护理模式提供了发展的空间,通过提高老年人及其家人的护理能力,能够降低老年人对社会卫生资源的需求,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卫生需求的增加。

2.3自我护理模式有利于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慢性病指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及精神异常为代表的一组病症。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达到1510%。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3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9.39%,城市更是高达15.42%[9];0中国慢性病监测及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60岁以上老年人其患病率高达19.6%,全国约有成年糖尿病患者9700万人。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中国人慢性病正处于井喷状。世界银行也发出警示,慢性病在中国已进入高速增长状态[11]。严峻的慢性病现状促使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在我国卫生工作中逐渐被提上日程,卫生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进行慢性病管理,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慢性病管理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已经稳步开展。但是慢性病由于发病时间长,容易受多种危险因素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且需要长期而系统的治疗[12],仅靠医务人员并不能保证其完全规范化治疗。很多研究已经显示,把患者纳入到治疗过程中,增加患者的参与性,提倡患者自我护理和管理,对慢性病的管理具有很大的帮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而患者参与正是自我护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所以,结合我国慢性病现状以及慢性病特点,自我护理模式在我国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其有利于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

2.4自我护理模式可以缓解卫生资源不足的现状我国卫生资源主要面临数量不足、配置不均衡以及整体质量有待提升的现状[13?14]。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1.79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1.52人,远低于美国每千人口医师数2.7和每千人口护士数9.8人的水平。中国城市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9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3.09人,而在农村则分别为1.32人和0.89人。在人口老龄化严重、慢性病发病率快速升高的严峻形势下,卫生资源不足以及配置不合理,使我国卫生服务供给面临着巨大挑战。另外,我国医护比仅为0.85=1,远低于1:2的标准[15],这说明我国护士数量存在更严重的不足,而老年人护理以及慢性病管理更倾向于依托护理人员,这进一步加重了卫生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由于卫生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所以卫生人力资源不足这一问题近期很难得到完全解决。与卫生人才培养相比,人群健康教育及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却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这也符合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因此我们认为,自我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目前我国卫生资源不足以及配置不合理的现状。

与传统意义的护理相比,自我护理模式对护士和患者都有更高的要求。orem强调护士必须接受系统的完整教育,而不是职业训练。护士应进行“思考护理”,而不只是熟练地执行标准化操作。护士必须掌握护理的艺术,具体包括掌握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基础,还包括熟练掌握社会和人际交往的技术和对机体调整的技术。自我护理模式对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也有一定要求,否则病人未按医护人员要求去做,医护人员给予病人的自我护理教育与病人真正掌握的自我护理知识将会存在较大差距[16]。另外,自我护理模式也受患者的影响,患者的文化程度、性别及年龄等都会影响自我护理的效果。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容易接受并配合进行自我护理,而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则较弱,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自我护理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效果。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使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而由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升高以及卫生资源的相对不足和不合理配置,使人们需要更多的自我保健知识和自理能力来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因素使自我护理模式有了更广泛的应用领域,自我护理模式也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今后的研究应该探索如何在更广阔的领域应用自我护理模式,以及如何提高自我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医学护理的论文篇八

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技能为主的实训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把职业教育由学校拓展到企业,使学生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零距离”对接。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为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增强了德育教育的直观性和实效性,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借鉴。

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人才培养的德育优势。

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了解职业岗位的相关环节,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有效地解决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上存在的弊端,体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明显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式的发展建设。

1、校企合作使德育更能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企业环境与学校环境的根本区别在于企业环境不但具有真实性而且具有直观性。在企业环境中,不仅有真实的产品生产流程、产品营销过程及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而且具有复杂的人际产系、处世之道。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组织中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锻炼,打破了德育课固有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够获取真实的企业文化和思想道德经验,从而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校企合作使德育更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就在于学生在社会、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社会、企业所要求的真实信息的体验更为直接和深刻,才能更深刻地体验到德育及思想道德素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使学生自觉地按照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调整、自我磨炼、自我完善,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特别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3、校企合作可以使德育更好地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使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知识指导行动,用行动体验知识,在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中培育情感、磨炼意志、提高综合素质,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培养生存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校企合作不仅为知与行的统一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而且顶岗实习的过程又是知与行统一的生长过程。

4、校企合作更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职业能力包括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实施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1、适应校企合作要求,深化德育课程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完成学业,成为社会和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要主动适应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

首先,改革“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把德育课由课堂转向社会、由书本转为实践、由单一转为多样,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核心”的德育课程模式,突出学以致用的职教特色,使德育教育与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其次,按校企合作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做“社会人”和“企业人”。

中职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中,可主动聘请企业领导或员工作为特聘教师,为学生讲解和灌输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企业规范、劳动纪律、安全生产要领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操、劳动纪律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思想基础;同时,可邀请本校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或已工作的毕业生,向在校生讲述自己实习或工作中的切身感受、自己的人生经历、求职择业的经过、企业员工的规范和要求,给在校生以启迪和鼓舞,使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今天应做的努力及明天应走的道路,更好地学会做人、做事。

2、利用校企合作资源,激活德育课教学。

推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能有效利用校企合作的德育资源,发挥校企合作德育优势,激活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

首先,各中职学校要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改革,改进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德育课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让学生觉得德育课亲切、可信、实用。中职学校要围绕顶岗实习时学生身边发生的人和事,结合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讲政治、讲法规、讲企业文化、讲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

其次,寓德育于校企合作活动之中。即学生离校下厂前,教师可以根据德育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梳理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到实践中去领悟和体验。

3、引企进校,校企联动,拓宽德育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首先,引进企业文化元素,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中职学校在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大量吸收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来培养教育学生,缩小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用工要求,促进其就业率和就业巩固率的提高。

其次,切实加强对中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理念教育。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前,可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进行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教育,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的规范及要求有一个初步认识,对顶岗实习有一个心理准备过程;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学校要与企业配合,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逐步实现向“员工”角色的转变,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择业观念。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推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此,中职学校应将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

首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择业观念和就业指导教育,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

其次,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竞争意识。要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让学生到生产一线亲身经历和体验竞争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极大压力,明白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学生只有拥有真才实学,掌握过硬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好的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

再次,要结合顶岗实习,加强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今天到企业顶岗实习,是自己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是为以后的工作练就本事、提升就业能力的过程。

5、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育和思想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首先,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安排懂得顶岗实习学生心理知识的教师带队,随时解答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沟通,及时化解和消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其次,要及时帮助学生处理顶岗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岗位不适应、生活不习惯、安全问题、待遇报酬问题等。学校带队教师及管理人员要主动与企业管理人员合作,共同为实习学生排忧解难,并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是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对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企业用工需求、企业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有了亲身体验,思想也有所触动,实习结束回校后,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应及时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职业发展方向、综合能力提高、就业岗位选择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更切合自身实际,完成由顶岗实习向工作就业的顺利过渡。

以上只是笔者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德育教育的粗浅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研究、探讨和改进的地方。只要我们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德育教育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使中职学校稳步而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2、《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医学护理的论文篇九

自我护理最早由美国著名护理理论家orem于1971年提出,她认为个人应对与其健康有关的自我护理负责[1]。该理论提出后,国外十分重视护理工作中病人的参与并做了大量研究,目前国内也有许多针对患者自我护理的研究,这些研究从多个方面证实了自我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的愈后和康复[卜3]。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将自我护理模式运用到医疗过程中,而应用于人群自我健康管理以及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较少。在当前医学模式、健康观和疾病观逐渐转变的形势下,我们认为,自我护理模式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如公共卫生领域、健康管理领域等。本文主要从社会医学的角度对自我护理模式更广泛应用的必要性进行论述。

1自我护理的内涵及发展。

orem在1971年首次提出了自理的概念,她认为自我护理是学习来的,而且是有目标和方向的个体活动,是一种真实存在于生活中的行为,这种行为是通过人自身及环境因素对它的影响,不断调整和适应并逐渐成熟的,它对人的生活、健康和集体产生影响[4]。levin等[]在1979年提出,自我护理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病人为了提高健康水平、阻止疾病发展、识别和参与治疗而采取一系列行为。dodd[]认为,自我护理是一个自我观察、症状感知、判断疾病严重性以及选择治疗的决定过程。gantz认为,自我护理分为自我护理维持和自我护理管理两部分。自我护理维持指遵从正确的健康行为,如合理的饮食、正确的锻炼和遵医嘱服药等;自我护理管理包括:能识别自我健康微妙的变化、评估症状和体征出现的重要性、正确对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及监测治疗的效果这一系列全面的、复杂的过程。自我护理管理要求病人有一定的敏锐力和感知力,它是建立在自我护理维持之上的[7]。这个概念的提出使得自我护理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who在发布自我保健的概念,认为这是人们为了获得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而采取的措施和行为。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与相关因素:卫生(一般卫生条件与个人卫生)、营养(饮食种类和质量)、生活方式(体育活动和休息)、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以及自我药疗。

从自我护理内涵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其应用领域早已不仅仅是医疗过程,而是更倾向于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等。

医学护理的论文篇十

摘要:国家政策支持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对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下的顶岗实习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顶岗实习,可促进学生角色转换、熟悉企业环境及工作流程等。但近年来,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中暴露出很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顶岗实习效果。文章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为案例,首先论述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的意义;其次,分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不同阶段的心理情况;最后,提出了改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心理情况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顶岗实习;心理情况。

当前,世界三大产业为汽车业、石油业及旅游业。自改革开放起,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酒店行业是旅游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星级酒店数量不断攀升。截至年底,我国共有850余所旅游院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1]。最近几年,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心理情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鉴于此,本文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的意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不同阶段的心理情况、改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心理情况的策略三个角度展开了论述,旨在丰富顶岗实习相关理论。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的意义。

旅游业迅猛发展背景下,我国愈来愈需要酒店方面及旅游方面的人才。所以,我国开设旅游专业的高职院校加大了培养人才的力度,以为酒店行业、旅游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理论基础扎实、业务知识丰富、业务能力较强、思想素质良好等)。为达成该目标,高职院校有必要施行“实习”制度。实践证明,通过实习(具备制度化、规范化及科学化特点),多方(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及学校)可获得益处。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不同阶段的心理情况。

1、顶岗实习准备阶段1)参与实习的意愿高职院校组织旅游专业学生到酒店顶岗实习时,通常会遵从学生自身的意愿,也就是说,两种选择摆在学生面前:第一,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等,对实习企业进行自主选择;其二,在学校提供的合作企业中进行挑选,进行顶岗实习。尽管高职院校学生已成年,但实习极有可能使是其独自做得第一个决定。在缺乏父母意见情况下,很多学生选择实习单位时显得十分犹豫,甚至某些学生出现临时换实习单位的情况。当然,在顶岗实习中,还出现其他类似情况。2)未树立实习目标当学生须进行实习时,其已在校学生很多旅游专业理论知识,初步掌握酒店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并对之持有独特的'见解,但在实践技能与社会经验方面较为匮乏。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学校为何组织其到酒店顶岗实习,甚至将实习作为获得学分的路径。即便高职院校安排专人作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很少向其咨询实习事宜。当遇到问题时,学生最先求助的为已经实习过的学姐、学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缺乏实习目标是造成学生反复、犹豫选择实习单位的原因[3]。2、顶岗实习阶段1)心理层面的压力酒店行业性质较为特殊,且酒店提供的实习机会为顶岗实习。在学习一段时间业务技能,并熟悉岗位职责后,实习生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同于正式员工。如此,实习生很难适应“社会人”角色。就学生实习中的挑战来讲,其表现为:入职培训、处理人际关系、陌生环境的适应性、岗位的分配等。因此,实习生须耗费30天左右时间进行适应酒店环境、工作流程等。如果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无法克服种种困难,则其心理压力必然会增大,甚至放弃实习。学生适应酒店环境之后,其的实习将会趋于平稳,有利于提高整体实习效果。2)实习与学业的冲突顶岗实习期通常为90-180天,实习过程中,学校会安排导游证考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等[4]。虽然,很多学生表示其希望对自身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进行提升,以便在择业时占据优越的位置,但当面临学业与实习冲突时,其须做出慎重的选择。在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学校与酒店之间相隔较远,不方便学生来回跑,导致学生心情更为焦虑。当酒店客流量较大时,很多酒店一般不会轻易给学生批假。此种情况下,学生与酒店两者致之间极有可能产生矛盾,实习生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对实习效果极为不利。3、顶岗实习后总结阶段1)有机结合专业理论与实践经历顶岗实习之后,学生已相当了解酒店行业岗位职责、酒店工作流程、酒店行业特色及运营。完成实习后,学生一般会形成以下心理情绪:其一,通过实习,明晰自身缺点,立志努力学习旅游专业知识,做好充足的择业准备;其二,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者之阿金存有很大的差距,产生厌学或弃学心理情绪,亦或计划毕业后从事其他行业,学习时态度不够端正。2)就业前景顶岗实习期间,在考虑自身经营需要因素基础上,酒店会对学生进行合理分配。如此,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形成对比。同时,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接触社会的次数明显增多,会对其的“三观”产生影响[5]。酒店行业较为特殊,短期内员工自我价值难以得到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方向。所以,完成顶岗实习后,学生择业观将会参考实践经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此外,顶岗实习制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酒店行业用人压力,有利于对人才进行培养及储备。尽管当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很多心理情况,但笔者坚信通过学生、学校及酒店三者坚持不懈的不利,顶岗实习效果必定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希冀,更多的学者、专家参与到该研究中来,为顶岗实习理论“添砖加瓦”。

医学护理的论文篇十一

重症医学科收治危重患者多,病情复杂,突发事件及紧急抢救多,专科护士相对不足,护理工作量过大;且急救器材及监护设备多、使用率高。有时会出现性能情况未得到跟踪,仪器未能及时维护,出现问题时漏交接班等,存在着安全隐患。此外,常用急救药品规格和专科物品琐碎、繁多。无定点定量、定基数、无明显标示、储物设备格局不便于取放,常出现“不用时随手乱放,急用时到处寻找”的情况,存在差错隐患。加之医护办公室个人物品过多,清洁区、污染区未明显分开,不符合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的原则,且科室内公共设施标示不清,严重影响了科室环境质量。“五常法”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新理论、新方法。它起源于日本,简译为“5s管理”。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现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品质、确保安全、提升形象。我院从1月在重症医学科试行开展“五常法”管理活动以来,全面贯彻实施“5s管理”法,对环境、物品、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取得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1“ss”管理方法的实施。

1.2.1常组织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抢救多。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物资、仪器、药品十分熟悉,能在30s内取出并使用。为达到此目的,要求每班执行严格的交接制度,包括物资、仪器、药品、患者病情和各留置管道的情况。坚持下班前5min整理归类当班物品,对不需要的物品清理出工作场所。在工作场所中抢救车和各仪器做到目视管理,墙壁有图文并茂的急救指南、醒目的急救物品示意图和仪器操作流程图。在抢救中使用的药品和仪器,遵循“谁用谁负责”的原则给予及时填补和清洁,做好登记并定点放置。日常指定专人管理及维护,并处于备用状态。

1.2.2常整顿围绕活动目标,以“人”为中心,从“物”人手[4]。实行“零库存”管理,对物品进行预算,将必需品的数量降低到保证使用的最低限度,以1个月内够用为宜,避免物资积压和浪费。运用分层管理法,储物柜低层放贵重物品,中层放常用物品,高层(肩膀以上)放少用及备用物品。同类物品应放在同一地方,并按批号和日期的先后放置,做到取放有序。不同物品之间均有明显的分界线,并有明确的文字告知及箭头指引。

1.2.3常规范视觉管理和透明管理是常规范的管理技巧[5]。它要求一看便知道,不必浪费时间去寻找。为了规范重症医学科物品管理,达到目视管理和透明度的标准。对科室内的壁柜门进行统一改造,设置为透明的玻璃门。各种医用小件物品统一放置在透明的小塑料整理盒中,无菌物品柜中的存放架重新优化隔层,以颜色区分识别各种物品的标示,以达到对所需药、物能在30s中取出和放回的效果,改善了室内杂乱无章的现象。各功能区域“包干制”管理,责任到人、专柜专管、坚持每天上下班前5min检查及整顿。对抢救设备严格执行三级保养制度,根据各仪器特点、使用说明进行清洁、保养,每季度请生产厂家对仪器进行保养维护。

1.2.4常清洁重症医学科是一个特殊场所,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6]。要求护士长做好环境布置、清洁、消毒隔离等工作,特别是对仪器、壁柜、门窗、床底边角等隐蔽的地方,应加倍重视;对废物处理恰当,生活垃圾、医疗垃圾、锐器按规范分类处置。建立分管责任区,倡导全科动员来保持环境卫生,共同维护环境清洁,做好治疗室内清洁区和污染区严格划分,达到感控标准要求。

1.2.5常自律常自律是“5s管理”的实施重点和难点,要求护士长运用自我管理法,潜移默化地改变护理人员的工作作风,使其养成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好习惯[7]。护士每天下班前5min査漏补缺,将用完的和放错位置物品归位原处,保持物品名称和标签整洁、字体清晰及位置准确,为自己及他人的工作提供方便。“事后性”物品处置,要做到“属公的,要物归原处;属私的,要物归原主”[8];落实自査工作完成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定期在科内进行医护、护护合作性和护患沟通的培训,加强各层级之间的协作、沟通与理解,来降低护士的工作紧张感,减轻护理工作压力,从而降低医疗风险,减少护理缺陷和纠纷的发生。以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来构建和谐的医护、护护、护患关系。

1.3成立审核小组由高职称护师及护士长组成。由护理部拟定“5s管理”标准及评审扣分细则,定出物品、空间、标签、操作流程、人员自律性等所要达到的标准以及所占的分值。科室按照管理标准,执行规范化管理和根据科室自身建设情况加以改进实施。

1.4审核办法在全科人员齐参与每天小检查的基础上,每周由护士长全面检查,护理部及审核小组不定时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质控,每月汇总存在的问题,作为考评内容,考评结果与绩效挂钩。

1.5评价指标比较“5s管理”法实施前后,急救药品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抢救仪器完好率、医护合作满意率、患者家属满意率等的变化。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并采用f检验,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s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见表1。实施“5s管理”后,急救药品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抢救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医护合作满意率、治疗环境满意率、患者家属满意率均明显提高(??〇.05或p0.01)。

3讨论。

3.1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按“5s管理”法将物品(药品)归类,按标签放置后一目了然,便于操作,便于及时补充,避免浪费。护士按设计规范进行曰常工作,将工作从形式化逐渐转变为行事化继而转化为习惯化,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评审小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质控工作,使护理质量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督。

3.2营造积极的重症医学科安全环境文化采用“5s管理”法进行重症医学科指引护理工作管理,不但使医护人员具备了优良的工作作风,而且使各工作区物品管理井然有序、方便使用,从而节省寻找和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为患者的诊治和抢救贏得了时间,保证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服务,杜绝了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隐患。3.3提高综合满意率医护人员的综合满意度由过去的90.4%提高到98.5%,说明“5s管理”法的实施能够加强医护、护士之间的沟通,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

3.4提高优质安全的急救成功率在“5s管理”实施过程中,加强了机器维护工作,完善了抢救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盲目性w。对物资、仪器、药品,实行层次化、目视化、归类化管理,保证在抢救中“零”秒钟就可以找到所需物品,为患者贏得了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3.5增强了人性化的服务意识对重症医学科内有可能伤害人体的各种因素,都做出正确评估及制定了警示牌,既减少了各种不必要的解释和误会,让医护人员把精力集中在患者身上,又能让患者接受人性化服务。通过“5s管理”法管理,护理质量和安全均能得到保证,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和良好的治疗环境,塑造了良好的医院形象。

总之,“5s管理”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改善工作环境的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和素质,提升医院的形象和竞争力。由此可见,此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医学护理的论文篇十二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中,现代科学能得到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就是新材料,所以新材料的研究和探索是发展科学、工业和经济的一大重要方向。在工科学校、高职院校中,材料专业也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属于非金属材料之一的陶瓷材料是其中的一大类别。陶瓷是建筑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很多陶瓷制品应用于建材行业,如琉璃瓦、瓷砖、地砖、卫生制品等等,另外,先进陶瓷还应用于一些高强度、高硬度等特殊的场合。可以说,高职院校的材料专业是服务于建材行业的一个专业,除了向企业输送大量材料专业人才,还从技术上指导企业,为企业技术提供新的方向和标杆。因此,高职院校材料专业的教育需要与企业相结合,从而培养出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就高职院校材料专业(陶瓷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而言,相比于理论教学,生产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块,这关系到向相关企业输送专业人才的能力水平,也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从全国高职院校的生产实践教学现状来看,生产实践教学正在进行改革和创新,但仍不完善健全和统一,因此,高职院校材料专业(陶瓷方向)的生产实践教学模式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纵观国外的高职院校,其职业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加拿大的cbe模式,也就是能力本位教育,这种教育模式重视学生个人素质的独立发展;第二种是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指的是教学活动分为两块,一块在高职院校内实施(传授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块在相关企业内实施(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第三种是模块教学法,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它是在深入分析每个工种和技能的基础上,将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发成不同的培训模块,不同模块分别进行培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耗时短、效率高。国外职业教育对于生产实践教学是相当重视的,生产实践教学除了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之外,还包括生产实习、职业能力培养、岗位能力培养、企业实习等。国内高职院校的教育培养模式也在发生改革,向多元化、弹性化发展,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研究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1)企业协作,让企业加入到职业教育中来;(2)多种教育模式相结合,包括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模块训练;(3)告别传统,推行并普及形式多样的非学历教育模式;(4)建立“双师型”的教师团队;(5)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同时进行并相互融合。从这五个创新方向可以看出,国内的教育培养模式的中心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以前的基础知识传授向生产实践教学转变,与企业协作、多元教育模式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都表示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理论教育向生产实践教学模式转化。因此,高职院校生产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势在必行。

(陶瓷方向)生产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新方向高职院校的材料专业,主要偏向陶瓷、水泥、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而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材料专业以研究陶瓷材料为重点。陶瓷材料是工程材料中刚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并且抗压强度较高,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还耐腐蚀、隔热,所以在建筑、生活、工程中都具有重要应用。所以高职院校材料专业(陶瓷方向)的教育模式更应以生产实践模式为主,以使用人才市场的需求。通过研究分析高职院校材料专业(陶瓷方向)生产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探索出生产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方向和合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2.1“双师型”教师培养。

生产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知识、工艺研究)之外,还必须对企业生产工艺有很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要了解该实践内容的现状和前沿,并且熟悉相关企业,了解并探索解决企业存在的技术问题。对于高职院校材料专业来讲:“双师型”教师就是既能使材料专业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又能带领学生做好实训课程的内容。当然,普通的学校的实训内容已不能满足企业对于材料专业人才的需要,能够结合企业生产的实训老师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招聘,主要强调学历学位,基本上都是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他们的学历较高,基础理论知识也非常扎实,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但是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较为单一,很少接触相关企业,也不熟悉市场,相比于专业理论知识而言,工程实践能力较差。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迫在眉睫。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除了进行相关的培训之外,还必须让指导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指导学生之前要先提高自身的生产实践能力。这样,他们在指导学生生产实习时,就能带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具体的操作,可以安排年轻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全日制的进修,深入到企业一线,这样才能落到实处,实现“双师型”教师教学。

2.2加强生产教学基地建设。

在生产实践教学中,实习基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稳固的实习基地是学校联系企业的重要纽带,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虽有实习基地,但关系尚未牢固,临时联系的实习基地给实习计划带来不便,也影响实习效果。所以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是非常必要的。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不仅可以节省差旅开支,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实习机遇,更增加了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三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可以熟悉企业及环境,也能更直观的接触生产第一线,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学校的角度,学校能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调整教育方法和手段;从企业的角度,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研发等,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也能为企业发现并输送人才。稳固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选择,还能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2.3“数字化”生产实践教学模式。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同样的,信息化也渗入到高职教育中来。在科技发达的现代,“数字化”生产实践教学模式是一个创新并且可行的方向。数字化教学是指将传统书本、数据等各种资源通过计算机技术处理后,转变成数字化、信息化的应用资源。计算机模拟实习基地的建立是“数字化”生产实践教学模式中的一种,通过模拟,可以提供一个与实际生产几乎相同的环境,在这个模拟系统中,比如注浆成型过程,温度、水分、波美密度、回浆时间等影响因素均能充分考虑到,而且,在模拟系统中不会对模具等设备造成破坏,也不会造成安全问题。因此通过计算机模拟实习基地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习效率,让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前对生产过程有全面的认识,所以设计计算机模拟软件并建立模拟实习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职院校材料专业(陶瓷方向)来说,专业技能偏向实际操作和实验,对于模拟设计软件的设计和使用不到位,导致模拟软件的资源较为匮乏,但是如果能将陶瓷材料的生产实践与数字化相结合,必将开辟新方向,有利于生产实践教学。

2.4考核制度的加强。

考核是学习乃至工作过程中较为科学和有效的促进手段,因此在生产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应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高职院校生产实践教学的考核,可以三个方面同时进行。首先是校企联合考核,除了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还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校和企业联合考核能促使学生认真实习,积极动手动脑,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是自我考核,也就是学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和感悟,并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交给指导老师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是指导老师的评价,指导老师除了专业理论教学的老师之外,还包括课程辅导教师和实践基地指导老师,他们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的生产实践活动分析评价。三个方面的考核进行整合,就构成了对生产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3结论。

随着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还须不断地探索与完善,特别是生产实践教育环节,以满足人才市场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针对高职院校材料专业(陶瓷方向)的基本学情和技能要求,分别从四个方向对高职院校材料专业(陶瓷方向)生产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1)“双师型”教师培养;(2)加强生产教学基地建设;(3)“数字化”生产实践教学模式;(4)考核制度的加强。高职院校材料专业(陶瓷方向)的生产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不但使材料专业学生接触到陶瓷企业的一线生产,培养了其实践动手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有效提高生产实践教学质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