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中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精选9篇)

最新中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09 04:44:02
最新中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精选9篇)
时间:2024-01-09 04:44:02     小编:字海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篇一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幼儿表现: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目标: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幼儿表现: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准备粽子图片、端午节ppt、儿歌。

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节日特有的韵味。

一、导入环节。

出示粽子图片导入活动。

"你认识图片里的食物?""每一个不同的传统节日都会有不一样的食物,例如中秋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那么端午节吃什么呢?(粽子)"二:基本环节。

1、播放ppt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你知道为什么叫端午节吗?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特色活动吗?"。

2、逐页播放ppt学习端午节的相关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已经流传两千多年。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小得像手指一般最有名的粽子:在嘉兴,称为'五芳斋粽子'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赤豆粽、红枣粽等"喝雄黄酒。

"端午时节后,气候开始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各种疫病容易感染。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刚好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的脸,耳朵和鼻子以及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希望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佩戴香包五色手环。

挂艾草和菖蒲。

"挂艾草和菖蒲有什么作用呢?"编制蛋袋。

"为什么要编蛋袋呢?他是一个神话传说……、"。

3、学习端午儿歌。

"我们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边念儿歌你就会记住端午习俗。"。

三、结束环节。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佩戴香包、挂艾草和菖蒲、编制蛋袋等习俗,端午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是对我们祖先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和品格的传承。"。

中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篇二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尝试仿编儿歌,体验创作的快乐。

经验准备:了解端午节来历和习俗物质准备:教学课件。

1、谈话交流,回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提问:端午节就要到了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2、结合教学课件欣赏诗歌,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2)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相应的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提问:为什么这些音听起来很像?

(3)引导幼儿朗诵儿歌,感受作品的节奏感。

提问:第1段儿歌前两句有几个字?最后一句话有几个字?第2段、

第3段呢?这样朗诵起来有神们感觉?

4、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仿编儿歌。

端午节。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中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篇三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幼儿表现: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目标: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幼儿表现: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家长反映: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

中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篇四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看图片、视频、游戏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了解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

二、知道只有讲规则,团结合作才能划好龙舟。

三、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及规则游戏带来的乐趣。

重点:了解划龙舟这一运动。

难点: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一、划龙舟视频。

二、图片:龙舟、划手、鼓手、掌舵人。

三、纸折的船、塑料门洞。

一、出示纸折的小船,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2、“你们知道它在哪里行驶吗?”(幼儿回答:河上、海里、水里等)。

3、“你们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船呢?”(幼儿回答:冒烟的木头、轮船、很长很长的船、两层的船等等)。

二、出示图片认识龙舟。

1、教师出示龙舟图片,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师:“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条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船吗?”

(2)告诉幼儿图片上船的名字叫龙舟。

2、引导幼儿认识龙舟。

(1)“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长长的、前面有一个龙头、后面还有一个尾、有船桨)。

(2)“你知道它是用来看什么的吗?”(幼儿回答:划船的,比赛的)。

(3)教师小结:每年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三、观看视频,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及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及其重要性。

1、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划龙舟比赛。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

(1)师:你们看到船上有哪些人?(幼儿回答:有戴帽子的人,敲鼓的人,还有坐在后面的人等。)。

(2)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在敲鼓、在划船)。

3、出示图片进一步认识龙舟上三种人的名称、分工及重要性。

(1)分别出示三张图片,一一介绍龙舟上的三种人,分别叫:鼓手、划手、掌舵人。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龙舟上三种人是做什么的。

教师小结:在龙舟上面,“鼓手”坐在龙头前敲鼓给划船的人发号口令;“划手”听着鼓点拿着船桨划船;“掌舵人”站在船尾拿着舵掌握方向。

(3)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三种人不同的工作。

(4)和幼儿一起谈话,了解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师:“如果有的划手不按照鼓手的节奏来划船,会怎么样呢?”

“划船的时候鼓手敲鼓的节奏忽快忽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如果掌舵的人控制不好方向船会怎么样呢?”

(5)教师小结:在龙舟上有划船的、有敲鼓的人、有掌舵的人,在划龙舟的时候他们需要团结合作各尽其责才能到达终点。

四。游戏体验。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规定做不同的动作。(第一组:拍手第二组:拍膝盖第三组:跺脚)。

2、教师讲游戏规则。

规则:听音乐看教师指挥,该哪组做动作或哪两组做动作,其它组则休息,如有人犯规则音乐重新开始。

3、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4、师幼讨论:

(1)在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我们重新开始了几次,为什么会这样呢?

(2)后来我们是怎样成功的?

五、谈话小结,将规则意识延伸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1、划龙舟的时候怎么做才能又快又稳到达终点?

2、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怎样做才能完成游戏?

3、小朋友在喝水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4、在玩滑滑梯的时候我们要讲什么规则呢?

作为一节社会课,重点放在让幼儿通过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知道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从而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及规则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教案的设计上,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紧凑,条理清晰。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准备粽子图片、端午节ppt、儿歌。

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节日特有的韵味。

一、导入环节。

出示粽子图片导入活动。

"你认识图片里的食物?""每一个不同的传统节日都会有不一样的食物,例如中秋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那么端午节吃什么呢?(粽子)"二:基本环节。

1、播放ppt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你知道为什么叫端午节吗?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特色活动吗?"。

2、逐页播放ppt学习端午节的相关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已经流传两千多年。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小得像手指一般最有名的粽子:在嘉兴,称为'五芳斋粽子'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赤豆粽、红枣粽等"喝雄黄酒。

"端午时节后,气候开始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各种疫病容易感染。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刚好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的脸,耳朵和鼻子以及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希望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佩戴香包五色手环。

挂艾草和菖蒲。

"挂艾草和菖蒲有什么作用呢?"编制蛋袋。

"为什么要编蛋袋呢?他是一个神话传说……、"。

3、学习端午儿歌。

"我们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边念儿歌你就会记住端午习俗。"。

三、结束环节。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佩戴香包、挂艾草和菖蒲、编制蛋袋等习俗,端午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是对我们祖先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和品格的传承。"。

中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篇五

1、学习朗诵童谣,感受童谣表现的端午划龙舟的民俗风情和热闹的节庆气氛。

2、感受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组合节奏,尝试配上打击乐表现划龙舟的欢乐情景。

学习朗诵童谣。

学习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组合节奏。

两种节奏型的结合让孩子们对节奏有些混淆。

提问:哪一天是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习俗?那一项活动最热闹?

人们是怎么划龙舟的?

人们在划龙舟时,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1、欣赏童谣并讨论。

2、感受童谣的节奏。

3、学习打节奏。

1、配上节奏朗诵童谣。

2、游戏:划龙舟、赛龙舟。

中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篇六

学习朗诵童谣,感受童谣表现的端午划龙舟的民俗风情和热闹的节庆气氛。

感受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组合节奏,尝试配上打击乐表现划龙舟的欢乐情景。

学习朗诵童谣。

学习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组合节奏。

两种节奏型的结合让孩子们对节奏有些混淆。

一、讲讲端午节及划龙舟。

提问:哪一天是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习俗?那一项活动最热闹?

人们是怎么划龙舟的?

人们在划龙舟时,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二、欣赏童谣。

1、欣赏童谣并讨论。

2、感受童谣的节奏。

3、学习打节奏。

三、学习朗诵童谣。

1、配上节奏朗诵童谣。

2、游戏:划龙舟、赛龙舟。

活动前和幼儿进行了谈话,发现幼儿对端午节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不过仅局限于吃粽子这一风俗习惯。于是,活动围绕着粽子而展开。结合图片,幼儿了解到端午节不仅仅只有吃粽子这一习俗,还有划龙舟、喝雄黄酒习俗。幼儿随之对划龙舟产生了兴趣。通过欣赏童谣,让幼儿感受童谣的节奏,同时通过拍手、跺脚的肢体动作让幼儿感知节奏。整个活动后,孩子们都能有节奏地进行朗诵。

中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篇七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看图片、视频、游戏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了解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

二、知道只有讲规则,团结合作才能划好龙舟。

三、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及规则游戏带来的乐趣。

重点:了解划龙舟这一运动。

难点: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一、划龙舟视频。

二、图片:龙舟、划手、鼓手、掌舵人。

三、纸折的船、塑料门洞。

一、出示纸折的小船,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2、“你们知道它在哪里行驶吗?”(幼儿回答:河上、海里、水里等)。

3、“你们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船呢?”(幼儿回答:冒烟的木头、轮船、很长很长的船、两层的船等等)。

二、出示图片认识龙舟。

1、教师出示龙舟图片,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师:“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条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船吗?”

(2)告诉幼儿图片上船的名字叫龙舟。

2、引导幼儿认识龙舟。

(1)“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长长的、前面有一个龙头、后面还有一个尾、有船桨)。

(2)“你知道它是用来看什么的吗?”(幼儿回答:划船的,比赛的)。

(3)教师小结:每年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三、观看视频,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及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及其重要性。

1、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划龙舟比赛。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

(1)师:你们看到船上有哪些人?(幼儿回答:有戴帽子的人,敲鼓的人,还有坐在后面的人等。)。

(2)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在敲鼓、在划船)。

3、出示图片进一步认识龙舟上三种人的名称、分工及重要性。

(1)分别出示三张图片,一一介绍龙舟上的三种人,分别叫:鼓手、划手、掌舵人。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龙舟上三种人是做什么的。

教师小结:在龙舟上面,“鼓手”坐在龙头前敲鼓给划船的人发号口令;“划手”听着鼓点拿着船桨划船;“掌舵人”站在船尾拿着舵掌握方向。

(3)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三种人不同的工作。

(4)和幼儿一起谈话,了解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师:“如果有的划手不按照鼓手的节奏来划船,会怎么样呢?”

“划船的时候鼓手敲鼓的节奏忽快忽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如果掌舵的人控制不好方向船会怎么样呢?”

(5)教师小结:在龙舟上有划船的、有敲鼓的人、有掌舵的人,在划龙舟的时候他们需要团结合作各尽其责才能到达终点。

四.游戏体验。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规定做不同的动作。(第一组:拍手第二组:拍膝盖第三组:跺脚)。

2、教师讲游戏规则。

规则:听音乐看教师指挥,该哪组做动作或哪两组做动作,其它组则休息,如有人犯规则音乐重新开始。

3、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4、师幼讨论:

(1)在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我们重新开始了几次,为什么会这样呢?

(2)后来我们是怎样成功的?

五、谈话小结,将规则意识延伸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1、划龙舟的时候怎么做才能又快又稳到达终点?

2、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怎样做才能完成游戏?

3、小朋友在喝水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4、在玩滑滑梯的时候我们要讲什么规则呢?

作为一节社会课,重点放在让幼儿通过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知道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从而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及规则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教案的设计上,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紧凑,条理清晰。

中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篇八

一、主题目标:

1、初步知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及简单的生长过程。

2、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知道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3、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爱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二、主题网络:

领域。

教学内容。

活动目标。

健康。

1、体育活动《拣树叶》。

观察各种树叶的形状,了解其名称。

2、体育游戏《爱护小树》。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3、体育游戏〈冲出原始森林〉。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语言。

1、木偶剧《树公公的生日》。

让幼儿知道树可以净化空气。

2、故事《小蜜蜂与梨树公公》。

掌握一棵树的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3、儿歌〈爱护人类的朋友—森林〉。

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社会。

1、《认识植树节》。

知道植树节“3.12”,以及植树的重要性。

2、劳动:植树。

了解、实践植树过程。

3、参观:植物园。

了解各种树木的名称、形状、作用。

科学。

1、可爱的种子。

知道种子发芽的条件以及过程。

2、小实验《植物生长》。

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艺术。

1、歌曲《种树》。

从歌曲中体会、巩固种树的过程及乐趣。

2、音乐游戏《美丽的树林》。

通过歌曲萌发幼儿对植物的情感。

3、律动《花儿朵朵》。

对美丽环境的向往。

4、剪贴〈美丽的花圃〉。

让幼儿表达对美化环境的体验。

5、手工《树叶拼印画》。

让幼儿对树叶的美好想象。

三、环境创设:

1、壁画〈植物真有用〉。

2、活动室四周摆放各种盆栽植物。

3、图书角:提供有关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的书籍。

四、区域设置:

1、自然角:种子发芽。

准备各种豆子(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蚕豆)。

2、语言角:木偶戏〈树公公的生日〉。

准备故事图片、角色指偶。

3、手工角:制作小树。

准备彩纸、瓦楞纸、剪刀、胶水。

4、游戏角:有关〈植物的生长〉、〈保护植物〉等自制的游戏棋。

五、家园互动:

1、丰富孩子关于植物的知识。

2、和孩子动手美化家庭。

3、带孩子外出时,提醒孩子要爱护植物。

中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篇九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爱祖国情感。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图片粽子,盐蛋,赛龙舟,屈原等。《过端午》音乐。

(1)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及其意义(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2、节奏儿歌朗读《过端午》。

3、让幼儿回家后给家长朗读节奏儿歌朗读《过端午》,分享盐蛋和粽子,感受节日的快乐。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中班幼儿来说,还比较陌生。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