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一
初看《被厌烦的志气》的书名,我觉得这个书名就是一个噱头,就像许多鸡汤式的畅销书,给你排列许多观点,却对于生活的变更并没有什么意义。还好,最近在一次询问中被举荐了这本书,仔细拿起这本书起先阅读,真的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惋惜,可是各种观点也在脑子里混作一团,通过以下文字作简洁的梳理。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基本状况,这本书是由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见合著的,内容以青年和哲人对话形式呈现。阿德勒生于1870年,逝于1937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
下面,我就分别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这里介绍了阿德勒哲学的基本立场,即否认弗洛伊德的“缘由论”,提出如何相识现在的“目的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我,即某种生活方式——狭义上称为性格,广义上是世界观或人生观,但是我们了解到生活方式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有责任选择接着原来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选择生活方式。人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变更的,之所以不能变更是我们下了“不变更”的决心,变更是须要志气的。人之所以不幸,不是过去或环境影响的,也不是实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获得华蜜的志气。
其次章一切苦恼来自人际关系,这里探讨了自卑感、追求优越、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自卑感是感觉目前有所欠缺的状态,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和努力工作;追求优越则是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一等;自卑情结则是因为我没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种躲避和借口,而优越情结则是表现的似乎自己很优秀,继而沉醉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阿德勒提出人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目标,行为方面——独立、与社会共处,心理方面——我有实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我们要通过克服工作、交友、爱着三大课题去实现。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志气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运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们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被人厌烦、不追求他人认可。“人际关系卡”总是驾驭在自己手里,问题在于我有没有下定决心。
第四章要有被厌烦的志气,谈论了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的以及我们应当与他人缔结怎样的人际关系。上一章的课题分别是人际关系的动身点,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要理解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从“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切。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仅仅是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必要要主动参加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就是主动主动去面对工作、交友和爱的课题。课题分别带来了良好的关系,而“横向关系”则是形成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关系。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志气,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横向关系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挚友或者像挚友一样求对待每一个人,而是意识上的同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见。
第五章仔细的人生“活在当下”,进一步阐释“共同体感觉”,进一步引申到“华蜜是什么”这一主题。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须要从自我接纳、他者信任、他者贡献等三点做起。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恳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信任是无条件的信任;他者贡献是体验到我的存在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华蜜就是“贡献感”。假如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志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不同,拒绝一般的你也秀把“一般”理解成了“无能”,一般并不等于无能,我闷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实际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要聚焦“此时此刻”仔细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没有目标也无妨,仔细过好此时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仔细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能够给予你人生意义的只有您自己。以他者贡献为引导之星,就肯定能有华蜜相伴,有挚友相伴,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仔细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即不看过去也不看将来,只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须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肯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对你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仔细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渐渐明确。假如我变更了世界也会变更。
最终,读完此书我的感想犹如以上梳理的脉络一样生硬甚至不成逻辑,但是的确是思想上的一个冲击,以后我还会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够拥有这份简洁的华蜜。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确实更新了我很多的观念和想法,当我在整合书本内容的时候,更是在重新回忆许多令我耳目一新的论点。书中青年对人生种种的纠结、烦恼与看法像极了这个时代的我们。而书中哲人极强的逻辑性与说服力更是让人对其提出的论点心服口服。以下笔者也分享几点阅读过后的感受和体会。
1、敢于质疑固有思维模式和传统论点。
书中哲人之所以能够提出如此落地、实际、崭新的思考,我想必是他对传统以及权威时常抱持着一种质疑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今天现代人较缺乏的,因为我们习惯依赖传媒、教科书、权威人物等等给我们提供的资讯,却甚少真的将我们过往所学习、所听闻、所认知的在现实世界的实践中进行调校、整合。
2、善于察觉自己内心真正的动机。
当笔者看到书中哲人阐述的阿德勒的目的论的时候,很为之震撼。笔者不禁反思到过往自己时常纠结的原因,或许真的很多时候都是自己要逃避某些困难和挑战、又企图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借口。笔者更是被激励要积极面对前面的道路,迎难而上,不要容让某一些原因或者条件限制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人完全是可以改变的,今天的我很糟糕,不代表我一直都很糟糕。当笔者将此观点与自己的信仰相结合的时候,更是充满盼望,因为人确实改变自己的力量甚微,但有一位他者却早已应许赐下够用的恩典和力量,助其成为一个更美的样子。
3、敢于在这个社会中成为不一样的人。
a.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的想法是很棒的,但笔者在阅读的过程却不禁思考到实践的挑战与困难。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是一个课题模糊到极致的社会,当我们尝试付诸实践的时候,一开始势必会遭遇到许多的拦阻。
但这确实又是值得做的“大项目”,因为唯有在我们这一代人将此恶性循环断绝,否则错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就会一直伤害、毁坏下一代。
有价值的事情通常都不容易做,通常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想到那个必成的果效,就会很确信这个过程是完全值得的。
b.不再追求认可。
此类的追求在社会,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人中,都可以看到其或多或少对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以当我们决意不再以社会大众的追求为我们的追求时,那势必我们所追求的以及我们所收获的'可能不再是社会的主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我们的生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不再追求别人的认可,推动我们活出真实的自我,而真实的自我又必将激发我们生命无限的可能性。
当我们敢于与别人不一样的时候,或许将为这个世界添加更多不一样的色彩。
4、人生的此时此刻很重要,人生的终极目的也很重要。
书中哲人最后鼓励书中的青年人,或许还有千千万万的读者,活在当下,认真地过好当下人生的每一时每一刻。这是笔者所认同的,因为看到许多人为了所谓的目标(实际却是很虚无缥缈、无定向的)劳碌、烦恼、忧虑,是何等地虚妄。几乎看不到一个正在“追远处目标”的人,很确信自己所在追逐的是有着确据的东西。
但笔者所要质疑的仍旧是书中哲人提到的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否定以及不确定。人生的意义在每时每刻的“点”,也在终结的“点”。若不知道最终的目的,每时每刻哪怕再认真地度过,到某一个节点,都只能沦为需要靠自我的安慰和自我意志的支撑才能坚持下去的阶段,但是否幸福,我们不敢断言。这就像马拉松运动员,他必定认真、努力、拼命地跑每一段赛程,但正是因为他知道这段赛程是有限期、有明确的终点的,他才会如此这般地奔跑摆在前面的路程。我们的人生亦是,但回归到原因论与目的论的区别,或许在人生的意义这个课题上,原因和目的都是同等重要的。
唯有知道“我从哪里来?”“我为何在这里?”“我将要去哪里?”这几个人人避忌的问题的答案,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积极思考书本中甚至是超越书本的种种人生课题,不止思考,更是不断地行动。
知道怎么做很重要,知道为何要做更重要。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三
上个月有幸拜读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直接将它列为我在20xx年上半年最值得读得几本书之一。这是一本有关阿德勒心理学方面的书,正如标题一样,是一本给人勇气的书。它采用对话体的写作格式。我们正如书中的青年一般,20多岁的年纪,有一大堆困惑。书中的哲人用阿德勒的勇气心理学一步步循循善诱,给人改变,做自己的勇气。全书的内容一共有五夜的探讨,一步一步由外入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启发,直面自己内心世界的勇气。第一夜是探讨过去,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很重要;第二夜是探讨烦恼的根源―人际关系;第三夜是理清人际关系,课题分离。第四夜是要有被讨厌的勇气,终点是共同体感觉。第五夜是活在当下,赋予自己人生意义。
我最喜欢书中第三夜里的一段话:“在人际关系上,别人如何评价你,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对认可的追求,才扼杀了自由。由于不想被任何人讨厌,才选择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换言之,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这本书与我而言,最大的感触是:我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面对别人的干涉,要有被讨厌的勇气,这也是我在追逐自己人生中需要付出的代价。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涌流勇进,找寻属于自己对人生意义的定义。另一方面,也给我想要改变的勇气,不能因为害怕不被接受就停滞不前,坚定做那些自己原本就一直想做的事情,告别拖延,凡事都更坚定一些、自信乐观一些。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四
这本书是两位日本学者以“哲人”和“青年”对话的形式围绕阿德勒心理学进行的讨论,书中的种种话题频频让我有“躺枪”感。
阿德勒是心理学三大鼻祖之一,另外两位是弗洛伊德和荣格。
简单来说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不同是:
弗洛伊德说:你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因为你过去遭遇了不幸。
阿德勒说:你之所以认为你的人生都是不幸是因为你不想从过去走出来。
阿德勒就像一个不讲情面的老板告诉你:“别跟我哭唧唧些没用的,我只关心kpi完成了没有!”
弗洛伊德是决定论,阿德勒是目的论。
如阿德勒本人所说,他研究的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阿德勒说,心理创伤都是自找的,是因为下定了决心不改变,因为改变太痛苦,于是你一直向后看,试图从过往经历里找出不让自己前进的理由,以便更心安理得的呆在舒服的当下。
向前看,只有目的,为了达成目的,我该怎样看待和合理利用过去的经历。此时就无所谓创伤,都是可以为我所用的经历。
改变的第一步是你要接受此时此刻你严重“残缺不全”的自己,不管现实如何不尽如人意,你都要告诉自己,我允许自己这样。
当你听到这句话觉得委屈,说明还没有摆脱归因思维,这句话是说不管外部环境如何,不管你经历了什么,你能把握并改变的只有自己,所以凡事外求不得皆应反求诸己,这就是一种功利的思维方式,我不关心背后的原因因为对我没那么重要,我只关心对我未来达成目标有帮助的东西。站在当下坐标系的原点,我永远选择往正数的方向看。
阿德勒写过《自卑与超越》,他认为自卑感是一种健康且积极的情感,我们的一切进步都源于开始小小的自卑感,然后才有超越先前的自己,所以没必要排斥自卑感,正视它,把它当做一种信号,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好。
缺点不是缺点,取决于你如何看待,
身高矮,可以使人容易接近,没有距离感。
越多元的社会,市场越发达,各种“比较优势”的人越有立足之地,于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你中性的看待自己的“缺点”,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你独有的竞争优势。
“和别人一样”,“追求相似的优点”,是价值观单一的工业时代的过时的价值观。
一开始看这本书感觉真是诡辩论的邪教,看到后来发现不过是作者发现了一种效率最大化的能量使用方式。
人生苦短,纠结过去确实能使你最终“死的明白”,但是解释远不如创造来的过瘾。
每一个人的此时此刻都像是一个坐标系的原点,你可以选择项后看,也可以选择向前看,弗洛伊德是负数的方向,阿德勒是正数的方向。
你可能觉得阿德勒很阿q,明明很不幸,不但不承认不幸,还想尽办法吹自己,我也这么觉得。
但是谁说阿q一定不好呢?要看你用来干什么,如果你只追求心里舒服,那确实是毒鸡汤,如果你想用来鞭策自己改变现状,那用的正逢其时。
阿德勒是关于改变的哲学,并给予你改变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五
本书基于阿德勒的理论体系,帮我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是来自过去。当哲人平静地说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时,我的思绪有瞬间的凝固,然后瞬间豁然开朗。是的,是瞬间原谅了某些人和事,瞬间释怀了那些不想再提及的曾经,瞬间觉得自己离幸福很近,瞬间——放下。
我认为我不是个执念很重的人,虽然“过去”——直白的说是我的原生家庭——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了我的选择我的判断,但当我终于有勇气执起他的手,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感受到他带给我的安全感和幸福时,其实我已经将所谓的过去深埋心底,虽然仍旧不能释怀,但我试着遗忘——既然我不能改变血亲的事实,那我只要做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就好,一切都只是一种义务。
然而,我遇到了正面管教,继而认识了阿德勒,如果说正面管教让我不再纠结那些所谓的伤害,让我理解那只是他们不懂爱我的方式,那么透过《被讨厌的勇气》所呈现在我面前的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让我更加释然和解脱——过去的好与不好已然成为过去,它已影响了我那么多年,为什么我还要让它继续?放下过往其实是放过自己,当我有勇气走入婚姻并将我的女儿带到这个世界,那些过往早已不能左右我了,曾经的不释怀也不过就是一段不开心的经历——仅此而已。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在没参加读书会之前我觉得在人际关系这个层面我没什么可纠结的,因为我狭义地定义了“人际关系”。感谢19班的lisa,这个学理科的女生以其思维和逻辑的缜密呈现给了我对“人际关系”更全面的认知,使得我更清晰地理顺了自己的问题。
她总结的人际关系包含三大矛盾:比较、竞争及权力之争。从前,当我烦恼体重直线上升、考试考不好、与父母意见不一时,我不认为这些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但现在当我仔细且深入地探想这些烦恼问题的目的时:在意体重源于比较,考试是为了竞争,而执着于对错则是对权力的争夺,根据阿德勒心理学的说法,其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人际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要得到別人的认同。即,人的烦恼在于离不开群体,却不知道该如何合适的、把自己放置在群体中并让自己成为有贡献感的人。
接着,“课题分离”这个概念打开了一扇改变我命运的大门。原来——我的人生就只是我自己的人生,如何做、做的如何都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的人生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与我无关的人生,别人如何做、做的如何也与我无关。如果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即,在“我”的课题中做好决策者和承担者,在“他人”的课题中做好旁观者或援助者,忘掉别人的标准,感受自己的幸福,就已经足够圆满了。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我常说“等我如何如何,我就如何如何……”如同我将我的人生界定成“一直在路上”。可其实,人生中只有现在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过去是无法改变的,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与其纠结过去或忧虑未来,不如在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的做好现在能做的事。就像书中所说:“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曾公曾说:“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活好了当下,就活好了一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六
《被讨厌的勇气》看了第一大章,这样的哲学书没看之前我以为会比较晦涩难懂,鸡汤一类的,但是看了之后并不是,它没有像其他书一样作者阐述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而是通过“青年”和“哲人”的对话引出阿德勒心理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每看一张都会颠覆我的认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你以为的愤怒其实是被捏造的。书中描写了“青年”新买的衣服被服务员端过来的咖啡弄脏了,“青年”立马怒不可遏,大发雷霆。其实并不是因为被弄脏而发怒,而是要用发怒这个目的来警告震慑该服务员。
这让我想到,在教师中,有学生调皮不守规矩,有的老师会非常愤怒,大声呵斥,仿佛那一刻被点燃,让他抄一百遍两百遍词语单词。其实也是在泄愤,用愤怒震慑学生,让他乖乖照做,以彰显老师的权威。而且学生可能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者觉得老师水平不行,如果学生犯了更大的错误,老师该如何处理呢?因为你的底线“愤怒”已经亮出来了。思考要用另外的更好方式管理学生。
2。我们的不幸福是由自己选择的,幸福也是由自己创造。有些人现在不幸福会在过去找原因,比如童年不幸,家庭条件不好,外貌不行等。但是在过去找原因,沉迷于过去,不去立即行动起来是没用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爱自己,要有自信,可能我们每一个人在学校时代都会很羡慕某个人,想成为他,我也不例外。但是不可能,你只需要做到“你自己”就可以了。
幸福由自己来创造。你想要有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有想法就要去行动,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想减肥(确实要减肥的地步)就去制定减脂餐,跳健身操,跳绳等。想要拿高工资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这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是达到目的的必然途径。
而且,书中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现在觉得“不幸”,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而且因为缺少了“获得幸福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七
高晓松在《奇葩说》中提到一个说法,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价值观,不能在要自由的时候就拿出西方的价值观,要钱的时候就拿出东方的价值观。用一个高级的说法就是逻辑自洽,自己说的话,所遵守的原则不能互相矛盾。简单的说法就是你相信的得是绝对的。
自由是最高的道德。
在哲学家康德的理解中,权利是一个关于与他人外在关系的概念。每个人的权利都是有限度的,必须要承认他人的自由并能与之并存,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符合普遍法则,是一种通用的道德律令。
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字面上包括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红灯禁止通行,孝敬长辈等等,是立法的一个依据。那么自由为何是最高的道德呢,康德看来自由就是不以他人意志和个人欲求的驱使而去做一件事,是无目的的,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东西,是自由意志的产物。是不受任何欲求,不管是出于他人的欲求还是自己的欲求的行为。简单来说,这件事不是我应该做或者被期许这样做而去做,而是我去做了。
那么自由就是被讨厌是否等于被讨厌的就是自由,阿德勒否定了这一点,这就像前面自由的定义一样,无目的地做事,为了被讨厌来追求自由,本身就不是自由。那么自由就是被讨厌,其实应该是,自由就是不怕被讨厌,在社会中,我们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中,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会有人反对,讨厌我们的做法,原因是个人期许的不同,然而做这件事是我们的课题,被别人讨厌是别人的课题,这个就是阿德勒哲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课题分离,为什么要进行课题分离呢,因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能够分离课题,就是在自己和世界之间画了一条线,我们无法改变他人的课题,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课题。
建筑学家贝聿铭说过,我一直沉浸在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之中。我想老先生是自由的,所以他的建筑也是自由的。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八
在《被讨厌的勇气》(以下简称《勇气》)这本书中,一方面,作者提到了这样的观点:人的性格或秉性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然而,另一方面,作者又说:无论什么样的犯罪者,都没有因为纯粹想要做恶而去干坏事的,所有的犯罪者都有其犯罪的内在的“相应理由”,即在“利己”这一意义的善。我们选择了“不幸”,恰恰是因为我们认为这对自己是一种善。包括我们选择不改变,也是因为我们觉得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不改变还是要轻松一些。
在我看来,这种善本身就反映出了人本质上几乎不可改变的特征,和每个人天生的秉性密切相关。譬如对有些人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对自己的善事,就是说光是学习本身就能给他正向的反馈,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刺激,因而学习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也很快乐。然而如果是违背秉性的事,那么就事倍功半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九
最近刚看完《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有两个点,我觉得有点难以理解。
01.过去的经历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取决于当事人如何看待。
阿德勒的理论是不看过去,不看未来,关注于当下。不要因为过去的生活影响甚至限制你现在的生活。
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你无法改变。对于过去你要如何定义,完全取决于当下的你。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不住地感慨,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是不是有点残酷呢。因为它不认可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全依赖于当事人自己怎么去看待这件事。
忽然想到电影《素媛》中的主角,明明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对她产生了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但按照阿德勒的理论,应该与过去的事情分离,那已经过去无法改变,应该积极地看待这件事,如果因此而苦恼,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勇气与过去隔绝。
虽然这个道理是正确的,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很残酷啊!已经遭受了残酷的事情,还要靠自己积极地走出来,如果没有,那是因为你不想走出来,可能有其他的目的。
可能对于一般经历的人来说,这个理论蛮好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现在,活在当下。但是对于那种经历过比较深的痛苦,比如经历过x侵,家暴,童年虐待的人来说,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脱出来,比较难。主要是这个理论认为,如果不能从过去的经历中解脱出来的话,那是因为当事人有其他可能自己都不清楚的目的。这点有点残酷。
也就是如果你遭遇不幸,但要能自己走出来,不然就是自己不想走出来。
02.他者信赖。无条件地相信别人。
“请你想象一下这种情况。在某个家庭里,晚饭结束之后,餐桌上满是餐具。孩子们回了自己的.房间里,丈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只有妻子(我)在收拾。而且,家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个人打算帮忙。如果按照常理考虑,这种情况下,妻子(我)就会产生“为什么不来帮我?”或者“为什么只有我干?”之类的怨言。
但是,这时候即使听不到家人的“谢谢”,也应该一边收拾餐具一边想“我对家人有用”。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也许会被欺骗、被利用。但是,请你站在背叛者的立场上去想一想。如果有人即使被你背叛了,也依然继续无条件地相信你,无论遭受了什么样的对待依然信赖你。你还能对这样的人屡次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吗?”
这个观点也是无法认可。屡次做出背信弃义行为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对于上文中提到的案例,当妻子在收拾餐盘时,应该乐观地想,我是在为这个家庭做贡献的。而不要去想“为什么总是我?”这样就会有价值感。
但是如果确实承担了更多的家庭义务,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但另一方面也会不会助长了对方偷懒的意识呢。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主动看到你的付出而感动,而有可能把别人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
信赖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但这个假设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善良的。阿德勒也确实这样认为,他认为没有人想做恶。
以上是两点我有点不能接受和认可的地方。
总体来说,这本书对于我是优点大于缺点的。读完收获还是蛮多,甚至帮我解决了一个心魔。简单地罗列一些阿德勒理论的一些观点:
1.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2.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3.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4.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在房间里的散漫姿态令你生厌,甚至就连对方睡眠时的呼吸声都让你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
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5.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6.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7.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8.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9.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10.以前有位作家曾引用过这样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来自一部小说。
11.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共勉!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
我承认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文章,大概没有什么逻辑和结构,只是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是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却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据说卡耐基(就是那个写了《人性的弱点》的那个人)深受这位据说是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著名的人影响。
书中用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穿着心理学、哲学外衣的问题,内容我不想赘述,我们就只来谈谈我的看法。对话这种模式相信成熟的读者一定能识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设置了两个仿佛对立观点的人,这种假象的对话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权力。
全书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但我认为这种积极向上可以说是消极的,不顾一切的向前,当然这种态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国情需要的,但是作为有思考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一味地吧读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会意识形态当中,给人们灌输努力、进步的想法,忽视社会的不公,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我认为他所说的进步甚至不算进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这样的话是空洞的,即使是问我们的父母,努力奋斗一辈子的父母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认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无法说出一个答案,甚至已经会破罐子破摔的说:“为了你啊”。我们的上一辈已经没有答案,到我们更加没有,我的答案是只是跟着社会的车轮往前走,最好的办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为负担的活下去,干干净净的走,不伤害两个单纯的灵魂。也不知道谁曾有幸见过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这个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时代。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一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作家)。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装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的自然会,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二
这几天读《被讨厌的勇气》,得以获知阿德勒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深以为然。
以下是我当前的理解,它并不是百分之百等同于阿德勒心理学。
对任何人物、事件,除因果论调之外,要以目的的眼光加以看待。
比如你想表白某个异性但却一直没有行动。常规的解释可能是因为你害羞,所以没有勇气表白。
那么如果从目的论来看呢?
你对异性表白是想与对方在一起,成为男女关系。而你还没有行动的原因是因为你害怕表白之后不能达成此目的,即被拒绝。所以为了避免被拒绝,你选择不去表白,而害羞则成为了不去表白的说辞。
当面对事件之时,要学会课题分离,关注并完成自己的课题。不要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他人,进行干扰。
比如你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背叛了一段感情,既然你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行为,就要对此负责。这是你的课题。
而你的另一半是否会选择原谅你,则是对方的课题。
你可能一哭二闹三上吊,争财产抢子女,但对方是否仍会选择与你在一起,都是他的课题。
如果他原谅了你,那么这其实是他内心的真实目的。可能由于各种原因。
并非是因为你采取了某种行动。毕竟没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这部分也正对应了目的论。
每个人都有群体需求,都可以是某个组织中的一员。行为做事的出发点,是为身处的组织做出贡献。
这个时候你的行为不是为了满足某个人的期待或要求。
工作中的团队,是最恰当的例子。
共同体是一种需要慢慢体悟的感觉。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三
今天我们读到了《被讨厌的勇气》第八页“心理创伤并不存在”。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中哲人说的一句话“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在我看来每一次创伤都是一笔财富。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每一个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而那些带给我们痛苦和烦恼的人是我们优秀的老师。因为失败,我们学会了拼搏;因为情伤,我们学会了爱;因为当众出丑,我们学会了处理尴尬。因为错过,我们学会了珍惜。因为遗憾,我们学会了抓住机遇。人生的每一次创伤,都是人生的一种历练。碰到一次苦难,我们就成熟一次,碰到一种灾难,我们就会变得更加的坚强,所以我们应该直面困难、勇往无前。
受过伤的人一定会沉默专注,无论是心灵或肉体上的创伤,对我们成长都有益处。但是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对创伤的处理方式,你让他成为创伤,他就是创伤;你让他成为经验,他就帮助你成长。鲁迅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没错,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每天每件事情都是未知的。我们必须经历。所以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勇士,因为我们敢于面对未知的明天。
现在我也懂得了“成熟”的真谛,少了一些傻笑、少了一些没必要的碰壁、更少了伤心欲绝。慢慢地成长起来,渐渐地放开脚步走向未来。
记住我们要让每一种创伤,都成为一种成熟的阶梯。即使是失败了,我们还是可以坦然的接受,我们应该跌倒了马上爬起来,而不是所谓的憧憬、幻想奇迹的出现。
最后我还想说,余生还很长,不要过度的活在失败的过去和庞大的负债阴影中,过错只是暂时的磨难,而沉沦却是永远的遗憾,走过去了才会发现更加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