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论语读后感篇一
近年来,“乡土”这个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乡土精神”,作为乡土文化的内涵之一,又何尝不是我们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论语》中的《乡党篇》就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乡土精神的含义,令人深感启发。以下是笔者对此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关于乡土精神。
乡土精神是指在个体社会性和个体存在的基础上,形成的固有文化理念、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包括对故土的热爱、对民俗文化的尊重、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对家庭和社区的认同等方面。而这种精神的存在和传承,具有维系社会稳定、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多样性的作用。
第二段:乡土精神与文化传承。
俗话说:“根在乡村,文化在城市。”但是,城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支撑和汲取。乡土精神的传承,不仅有利于保持和弘扬乡村文化的特色和魅力,也能够为城市文化提供源头活水,使之更具创造力和文化底蕴。
第三段:《乡党篇》的启示。
《乡党篇》中提出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要从最基层身边的人做起,从自己做起,通过个人行为的守规矩、遵信义,形成利人利己的良好风气,推动社会文明建设。同时,还有“臧文仲以防疫为名,篡公益以成家”,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发展家庭经济的同时,更不能忘记社会公益和个人道德的履行。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遏制贪腐等不良行为。
第四段:乡土精神的时代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乡土精神虽然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但其对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性不可忽视。随着科技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各地乡村的经济特色也在不断崛起,因此我们需要加大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更好地塑造地方特色的文化形象,并用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第五段:结语。
在乡土精神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悉心守护和发展这种珍贵的文化宝藏。正如《乡党篇》中所说:“乡愿,好改口贪。”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想要改变,才会有改变的希望,同时也暗示着我们面对问题时,应该有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毫不犹豫地迈出行动的第一步。通过我们的努力,乡土精神的灵魂就会在未来更加璀璨,更加精彩的时代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论语读后感篇二
孔子教授学生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教授给学生的。现在的教师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文”,却忽略了“行”、“忠”、“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孔子是如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授学生的文、行、忠、信的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老师在非常了解学生的状况时,非常熟悉所教知识或学生所学知识时,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思考状,一个学习状。
其要义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在上课时,知道学生在想什么,要说什么。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教学中更应该多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既是学习方法也是教学启示。善于学习的人总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不善于学习的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变成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只有“学而不厌”,不断探索,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也就能更好地位教学服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希望学生“学而不厌”,教师就要“学而不厌”。“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老师,其学生也必然会继承老师的勤学善思的传统。“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基础。没有“学”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不可能做到“诲人不倦”的。否则,“诲”也将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缺乏趣味、缺乏创新的。“诲人不倦”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乐教、善教。在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幸福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育教学中“诲”的方法、途径、内容,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
论语读后感篇三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与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其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耳熟能祥的,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今天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于丹教授的《论语》分为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交友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七个部分。为我们很好的诠释《论语》的精华。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你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海鸥无法改变大海的宽度,
但它改变了自己翅膀的力度;
雄鹰无法改变天空的高度,
但它却改变了自己振翅的强度;
同样,我们也无法决定人生的长度,
但我们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论语读后感篇四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治国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就我看来,人的一生中秉怀着许多有关生活的触动,只是很多时候,这些触动没有点燃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而使我们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论语》心得中,虽然从其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解读《论语》。但毕竟是一种颇能为大众认可的个人独特的对于《论语》的感悟。每个人要是想要在《论语》中找到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还需自己到论语中慢慢寻觅。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人们对父母的付出视之为必然,孝道在逐渐褪色。对现在的人们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为人子女,做让父母为你担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们认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而对父母们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听从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但父母们真正需要的就是这些。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1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所谓的仁,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情感。所以说:“那上面的与人相互亲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就是"恕"这个字的本意。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我对孔子的仁爱之道尤为触动,孔子曾经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爱离我们远吗?我想要仁的时候,念头一动,斯仁至矣,仁爱就来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爱充满了。
论语读后感篇五
合于天道,即是最好的与天地神祇相通,天地鬼神自然庇佑。祷尔于上下神祇,只不过是低端做法了。中国古人对神的建构,是基于人为主体的,神格服从人格。所以神祇降福,不是依据人对神的迷信、供养,神格可以被理解,不是暴戾无常的。关于中华文明中鬼神观念的话题,在7.21已经聊过,此处不再赘述。人与神之间互认的价值在德性上体现。“鬼神非人实亲,唯德是依”、“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所以死生祸福疾病穷通,不是隐秘的力量所至,实则是人自已德性行为所致。所以孟子说:“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尚书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遇到困难,求助鬼神,这是心力不足,志向不坚之人常做的事。子路登堂而未入于室,张居正说:“盖疾病行祷虽弟子事师迫切之至情,然不达于人鬼之理,机电溺于祸福之说,惑亦甚矣。”。有诸?是指请祷之事,是否有古圣贤同类事件的依据。诔,是叙述死者事迹表示哀悼的文章。古人注中,有认为诔当为讄。讄,指古人行善积德,以文求神佛保佑、降福的仪式。孔子所尊崇的先贤,除了尧舜禹汤文王武王之外,大概是周公了。因周公建礼作乐之功,辅弼周王之忠义,以至于常常梦见周公。《尚书金滕》却记载了周公向太王、王季、文王的祈祷,愿以身代武王去死的故事。周公祈文,以自已多才多艺,请以自已代替武王去死,而到另一个世界更好侍奉先祖,没多久武王病就好了。这或许是与汤武从天受命,以革命的形式获得政权,同最理想的受命于人,从禅让获得政权不同,文化建构尚未健全,而心理上有巨大压力所致。
子路请祷的思维,是以世俗福祸为念,忏悔改过,以祈避凶趋吉。以此思维,迁善改过,鬼神见之而喜,赐福于人。孔子迁善改过,博施济众,岂不比以祸福为念头而产生的悔过之心,可谓是祷之久矣。加之夫子行道,个人祸福也无法影响行道之决心,祷之无所增益。
另,夫子于人世间行道,人世间的秩序不宜过多引入怪力乱神之说,所以以此教弟子世人。
夫子敬鬼神而远之。尽人事,而安天命。所行之事,皆身体力行而求诸,不希求于他者。人有急难,常祷于天。然天自有天道,岂因尧桀而存亡。夫子尽心尽性,德合神明,若比于祷也。
论语读后感篇六
这几天,我每天的`读书时间,都捧着《论语》。
以前从《唐诗三百首》中阅读到了优美的诗句,从《三字经》和《弟子规》中学到了最基本的礼仪,现在从《论语》中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说到《论语》大家肯定就会想到古代人摇头晃耳读着“之、乎、则、也”。我现在才知道古人能用几个简短的字句表达出丰富的意思。
《论语》里面的小故事更是让我百看不厌。有“张检之俭”、“知错就改的乐羊子”、“郑板桥”、“孔子拜师”等等。
论语读后感篇七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这样一份担当,后来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人格中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从来不是彻底分离的,而是人格理想的两端。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由此可见,“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从当下做的;而那个梦想,那个目标,既是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它其实就存在于当下,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
悟:君子和小人在论语里似乎永远都是对立的。那么做人的境界里有没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即无能做君子,又不屑做小人。我觉得应该有吧。比如,我们身边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既不算计别人,也不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想自己应该想的问题,欢乐着自己的欢乐,悲伤着自己的悲伤。也许,这就是性情中人吧。
你说呢?
论语读后感篇八
古人云:“人非贤圣,孰能无过?”父母犯错是很平常的事,子女如何对待犯错的父母是一门不平常的学问,从小处说,它是家庭的教育问题,从大处看,它直接影响到了一个民族的存亡问题,孔子就像一盏明灯为我指出正确的方向,子曰:“事父母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它的意思是父母有错,要好言相劝,听不进时,要尊重他们,要任劳任怨。”看到了这句话,我思续万千,于是暑假里的那一幕霎时间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思地对妈妈说:“你怎么不早说,你看现在多不好意思啊!”“没关系,没关系,”
妈妈淡淡一笑地说,“给你骂几句有算得了什么?”家庭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想到这里我终于悟到了孔子这段话的真正含意,妈妈的言行是劳无怨的写照。
孔学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的瑰宝,是民族思想的精华,几千年来,它教育大家,要尊循“忠.孝.仁.义”,准则行事。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子女,一定要报答上一辈的养育之恩,对父母要奉行孝道,在父母犯错的时侯,子女受到委屈,在怨和累情绪的干扰下,容易失去孝心,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忍辱负重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存有孝心,才能做到子曰:“事父母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还悟到了其实孔子的这段话还有另一层的教育意义。首先要培养自己对父母有孝心——报恩之心,拓展自己的心胸,日后才有能力以博大胸怀,用报恩之心对待社会,对待大自然,对待祖国,用坦荡,乐观的精神,接受撮折接受挑战,无怨无悔为社会为人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一个和谐安定的中,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论语读后感篇九
《论语》的第十九节〈子张〉篇就不是子曰,而是子张曰、子夏曰、子游曰、曾子曰和子贡曰,也就是收集了孔子的弟子的一些语录。这些语录跟孔子的话如出一辙,是孔子思想的一些延伸。
首先是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就是说士在国家遇到危难时献出生命,遇到利益时首先想到义,祭祀时想的是如何恭敬,居丧时想到如何致哀,这就可以了罢。国家危难时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就像我们无数的革命先烈,都是仁人志士。见得思义,要得到的时候思考是否符合道义,所谓不拿无义之财。怪不得我有时特别想捡到一包钱,但是伴随着这种想法的那一刹那,我忍不住要想是谁丢了钱,丢钱的人怎么办。还来在我的血脉中似乎也隐藏着这句话。祭思敬,祭祀时一定要有敬畏心理。丧思哀,如今有许多人以不讲究为名,在亲友丧葬期间聚众喝酒玩乐,呈现出茶话会的景象,真是改革得四不象了。
子夏的学生问子张怎样交朋友,子张先问子夏是怎么说的,学生回答说:“子夏说‘可交的就与他交往,不可交的就拒绝往来。’”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子张说,与我所听到的不同。君子尊重贤德的人而且容纳众人,赞赏好的而同情无能的人。这应该是建设和谐社会最需要的品质了。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夏说,每天能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自己所掌握的,可以说是好学的了。现如今中国最差的学生恐怕都能做到这一点,而处在工作岗位上的人,特别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呢?说中国人重视教育,确切地说是重视中小学教育,大学松懈点,工作一段时间后,对学习几乎就没有要求了,这就是当今中国学习的功利性。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看也只是口号而已。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广博地学习并且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并且不断思考问题,仁就在其中了。学而思,不断地懂得,不断地积累,就能获得仁了。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夏说,各种工匠在他们的作坊里才能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只有学习才能达到所追求的仁道。我们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也要牢牢地记住,让“百工居肆”的条件下完成工作。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看上去庄重严肃,与他接近则温柔敦厚,听他说话则严厉不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习学得好了,有余力了,可以去做官。这是千百年来士的光明大道,我们今天也有很多人记得。而“仕而优则学”,就是做官做好了,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这句话对于当今社会的人来说却相当陌生,仕而优,则万事大吉了,这时候还需要学习吗?!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得,则哀矜而勿喜。”曾子说,在上位的人失去了仁道,民心涣散很久了。如果了解到犯罪的真情,要哀怜他而不要表现出高兴。在上位的人失去仁道,在历史上总不断有这样的时期,社会积怨在增加,人也很容易失去控制,从而导致犯罪率上升。曾子告诉我们这时候对待罪犯要哀矜而勿喜。
子贡在论语里就为商纣王翻案了,他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也就是说商纣的坏,还有现在说的那么严重。是“天下之恶皆归焉。”是把天下的坏事都归结到商纣身上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树立一个坏的典型也不容易,树立一个反而教材,将天下的恶都归到他身上,从而对现实社会中的人进行教育。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这样说任何一个人要做坏事,也都像日食和月食一样,比如今天的官员,总认为自己做的诸多损公肥私的事,别人不知道,岂不知也跟日食和月食一般,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只不过没有精神说出来。
最后三节都是有人说“子贡贤于仲尼。”而子贡进行反驳。子贡首先将贤能比作宫墙,自己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而孔子家的围墙有几丈高,外人可以看见他家的好东西,而看不到孔子那宗庙的美好。
然后说“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最后他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这些老师子贡给孔子的评价。
论语读后感篇十
《论语》是这样的一部书,他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若干学生的言语行事。
《论语》中学而篇第一中的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就介绍了曾子的为人行事,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给我的本事是不是复习了呢?”曾子每天都反省反省,他这种勤于反思,时时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今天我也要继续发扬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不仅自己的事情,就是见到别人做事时,也要留心学习观察,处处总结经验教训。
《论语》中学而篇第一中的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说了孔子认为学习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但不只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过了,在定时的实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学生从远方来(求教),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怀恨在心,不也是君子吗?”
《论语》中学而篇第一中的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他们,离开自己的房子,便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信,爱人民,亲近有仁德的人。实行这些以后,有剩馀力量,便去学习文献。”孔子的这段话,指出了古代对青少年行为的基本要求,今天,学生要在这基础上对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
读读《论语》似乎对我有许多的启示!
论语读后感篇十一
以前对于《论语》只是片面的点点滴滴的了解一些,工作之余,忙里偷闲中粗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感悟》一书,对其中的道理虽然谈不上大彻大悟,但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也对自己有了更新的认识。
于丹教授用最朴素的语言诠释出二千多年前《论语》内涵。他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处事之道、心灵之道、交友之道、学习之道、仁爱之道等。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把一段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感悟的方法来解读,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透彻而又入木三分,真正走到了我们心里。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
读《〈论语〉感悟》一书,让我觉得豁达的人生态度十分重要。作为一名老师,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在作者引用的故事里,有这么一则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在现实生活中必定会碰到许多难题,如果事事只考虑个人利益,势必患得患失,影响工作。再说教学工作是良心工作,你付出的和所得的不是平衡。我想有一句话很有道理,“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吧!”只要认准的正确的事,不要过度计较得失,一往无前地把事情做实做好,这样才能做到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给我们讲了《羚羊与乌龟赛跑》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羚羊向乌龟挑战赛跑,并定于第二天清晨开赛。第二天一早羚羊和乌龟就站在起跑线上,枪声一响,羚羊就剑一般飞奔出去,转眼间,羚羊不见了乌龟的踪影,便喊道:“乌龟,你在哪里?我等你!”可在不远处的草丛中乌龟慢慢的爬出来,说:“我在你的前面。”羚羊听见又一个箭步冲了过去。就这样羚羊喊了数次,又冲了数次,最后竭尽全力跑的终点,但让它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乌龟早已在终点等候。其实,乌龟接到挑战后就动员全家人,分配在比赛途中。看到这里,我想到一个人的失败,又是不是输在速度上,而是输在了智慧上。其实成功与失败陪伴着我们的一生,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用智慧机上努力就会成功。我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在给教师创造机遇,创造展示的平台。每次活动我都会参与其中,虽然结果不一定是最好,但是过程会让我得到锻炼与提高。事后我不后悔,因为“我参与,我快乐。”但反过来说:如果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在现实中,每个人都会有得有失。只要自己努力了,结果不重要。这样内心就平和多了。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
论语读后感篇十二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里的古文,里面有教人们做人的道理。比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鲜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有子说:"他(她)做人孝顺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欢冒犯长辈的人是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辈,而喜欢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定做人的道理。孝顺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却没有做到孝顺父母。
父母们总是叫我去收拾碗,我都拒绝了,他(她)们叫我去买东西,我也拒绝了。只要是父母们叫我去干的事情,我都没有完成。
有一次,母亲叫我去买面包,我没答应,这次她生气了:"只会吃,不会做,真是一个窝囊废。"说完,还打了我。母亲从不打我,从不骂我,从不生我的气,这次她是真的发怒了。我伤心极了,躲到被子里去哭。
从这学期学了论语后,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只要父母吩咐我去做任何事情,我都要全力以赴。
学了论语对人是非常有用的!会让人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父母的用意,父母的伟大!虽然父亲有时候让我干的活比较重,但是他们是为了让我体会到劳动的收获!虽然我犯错时被他们批评了,但是我不怨恨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表面是在批评,但暗中却是在教育着我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一种爱,这种爱是别人感受不到的爱!
论语读后感篇十三
今天学习了《论语十二章》,我认为论语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影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话都在告诉我们要勤复习,外国的科学家们做过实验,“遗忘曲线”反映了人当学习了一个知识后,前第一、二天遗忘的最快,到最后就只能记住不到四分之一的知识。复习就是不断地,反复地巩固知识,使你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孔子的话,也就是古人的话,都对我们很有益。这些就是学习方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国家军队的主帅可以没有,但人万万不可以没有志向。如果一个人没有志向,他的人生将是彷徨与迷茫的,他就像在黑暗中,没有指南针,只能像只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撞。没有志向,你整个人就是一副空壳。
短短几句话,却能给予我们很多道理,这就是论语的魅力所在。
论语读后感篇十四
这一则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只有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这短短的一则语录让我联想到了我身边的人,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毅力。
努力学习,温习,最终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
我们不也这样吗?如果我们被忧心烦恼甚至怨恨蒙蔽了双眼,那么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子曰:由!悔文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读后感篇十五
孔子虽然已经去世了两千多年了,但是他的话语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仍然是耳熟能详,这些话仍然在影响这我们,指导着我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以君子乎?”孔子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君子,要爱学习,乐交友,做有修养的人。现在人们依然保持这种追求,要做一个德才兼备人格高尚的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用自己的经历来教导我们,要循循渐进,终身学习,还告诉我们学思结合的重要性,短短的三十八个字,孔子叙述了自己的一生,这三十八个字成为多数人都要达到的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教导我们,当正义和财富发生冲突时,要坚守道义正义。君子不是不爱财,但要通过正当的手段来获取。现在,有多少人因为贪污受贿而被判刑,他们之中不乏都是一些大官员,他们虽说,学识渊博,单绝对不是君子。
我知道孔子颇有盛名,但在学了《论语》中的一点儿之后,我才正真意识到孔子的伟大,他绝对担的起圣人的称号。正因为有孔子他们这样的人存在,我们才能被称为“礼仪之邦”之一,我们的民族得以延续才有了文化纽带。《论语》这本书的语句已经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那一串串话语早已成了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性格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