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一
位的龙头之旅是“既当好汉,又补遗憾”的完美之旅! 老龙头坐落于山海关城南的临海高地,依山襟海,长城耸峙海岸,优越的地理形势,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气势之大,海岳天开,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千古奇观”。
我国最具权威的长城学界泰斗——罗哲文先生,用“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来赞美、评价山海关长城,其中老龙头长城功不可没。这里的入海长城、滨海长城与天下第一关段的平原长城以及角山一带的山地长城、三道关的山谷长城、九门口的河道长城,一起组成了中国长城建筑史上的神来之笔、明代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山海关长城。
老龙头长城的修筑始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当时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由大将军徐达在此修建的山海关前卫哨城。明代中、后期,明代防务的重点由蒙古转向女真,由陆路转向海路。老龙头作为海上防御的前沿,经抗倭名将戚继光、兵部尚书孙承宗、巡抚杨嗣昌等数位重臣名将的督师经略和增修加固,成为拱卫京师的海防要塞。
老龙头历经明清两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担负着不同的历史责任。终明一代,它是严密的海陆军事要塞,清代顺治至嘉庆时期则是观海览胜的佳绝处,自1840年以后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老龙头重又担负起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海防重任。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建筑,使老龙头具有万里长城任何地段也不能替代的军事功能。
现在对外开放的老龙头景区占地面积600亩,由宁海城、澄海楼、入海石城、南海口关、龙武营、海神庙等28处景观组成。这里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敌台、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垛口、第一道关口、第一座观海楼阁以及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兵营。
沿着脚下的马道缓步登城,一幅绚丽的长城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让我们逐一欣赏,慢慢品味。
各位来宾请看,这是历代长城上唯一的一座临海楼阁,也是老龙头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澄海楼。楼为九脊歇山顶,两滴水层楼,雕梁画栋,重檐翼舒,它耸峙于高昂的龙头之上,犹如点睛之作,衔领长城,面海背山,历来是瞻海观潮看日出的好地方,这里集自然、人文之精粹的雄伟气势,远胜于一般的湖山胜境。
登上澄海楼,在回廊四望,处处美景。迎面,碧海波澄,海鸥翩翩,云帆点点。回顾,长城起伏,直走角山,倒挂云端。东望,海上姜坟,雁阵环绕,依依不去。西眺,潮涌港阔,鸽群回旋,万国梯航,好似置身人间仙境,顿感心旷神怡。清康熙九年,山海关管关通判陈天植曾盛赞澄海楼“面临巨壑,背负大山,高枕长城之上,波澄万里,峰叠千重”,就连彭蠡、洞庭、会嵇、山阴等诸胜都不足以与其相媲美!
据地方史志记载,澄海楼的前身叫“观海亭”,是明朝初年修筑的。此亭虽小,名气很大。每值海风呼啸,亭内游人丝毫不觉,此景被称为“海亭风静”,名列古“榆关八景”之一。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王致中将观海亭改建为二层的楼阁式建筑——澄海楼。
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这座昔日的海陆军事要塞,以其壮丽的风光、独特的历史地位,已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地。今年7月30日,奥运圣火的传递仪式在老龙头长城举行,古老的长城上飘扬着象征“和平、团结、友爱”的奥运旗帜,长城精神又增加了一段难忘的和平乐章。令所有炎黄子孙为之震撼、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二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这里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深入大海,弄涛舞浪,因名“老龙头”龙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等部分组成。澄海楼高踞老龙头之上,为明代所建,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
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巡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貌,叫辕门。因此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戏剧故事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的。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之后就变了。那里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兵营或者地方高级官署前面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了龙武营了。
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11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那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但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立刻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请看,这座建筑就是澄海楼,澄海楼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像苍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之后,万历39年1611年山海关兵部主事王致中扩建成澄海楼,也以前叫过知圣楼/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的意思。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这个台。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因此,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好处。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能够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能够向外射击。如果您想了解敌台的构造或眺望远方。但是楼梯狭窄请注意安全。
明万历七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吴惟忠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这是伟大的创造。戚继光早年在山东蓬莱修水城,北门修在海边,大船从城门进入。那里则是把长城插进海里,使龙头入海辟风斩浪。这两处奇观都是戚继光将军的杰作。
请看那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条石边缘用铁水浇铸连在一齐,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多么艰巨!摆在那里的花岗岩条石在海水里泡了400多年,形体不变,多么坚固。人们常用花岗岩脑袋形容顽固不化,是有道理的。
南海口关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是真正明长城的第一关,按顺序说第二关是南水关,第三关才是天下第一关。南海口关内外不通大道,为利于防守,关口较小。明朝末年,出于防守的方法需要,用土将城门堵塞。以后经历300年海风扬沙沿城堆积的沙土有几米高,人们就找不到南海口关了。有的历史学家曾按图索骥误认为老龙头东北面的铁们关是南海口关,直到1987年重修澄海楼,清除滨海长城的积沙时,才使南海口关再见天日。
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01年《辛丑条约》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萧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那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因此群众叫它铁门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这天将由我来带领大家一齐游览这个老龙头风景区,我们此刻将要进入的是当时驻守老龙头的龙武营士兵生活的场所。
我们此刻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大家都知道长城是不容易借用外力来攻打的--除了云梯。(讲解怎样用云梯攻打长城)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讲解巢车的用途)。我们一会能够去兵器室去参观一下当时攻打长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缩微版。此刻呢,我们能够看一下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的百总的住宿条件是什么样貌的吗?好那我们这边走。我们此刻看到的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的百总住宿的地方。此刻我们看见的这艘水泥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缩微模型。此刻我们能够去参观一下兵器室。看看古代士兵是如何攻城和守城的!(讲解兵器室兵器的作用)。
辕门。
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巡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貌,叫辕门。因此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戏剧故事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的。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之后就变了。那里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兵营或者地方高级官署前面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了龙武营了。
将台,校军场。
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20xx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20xx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那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但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立刻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那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我们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守城的兵马就是从那里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巡幸,当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毡,皇帝从红毡上大摇大摆的理解两边的群臣的顶礼膜拜。如今老龙头景区已经向全世界开放。每年有近两百万中外游客来此参观游览观光。
澄海楼。
请看,这座建筑就是澄海楼,澄海楼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像苍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之后,万历39年1620xx年山海关兵部主事王致中扩建成澄海楼,也以前叫过知圣楼/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的意思。
澄海楼匾、楹联。
请看,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督师蓟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丰功伟绩。雄襟万里表现了他的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他这个内阁大学士胸怀和带还一样宽广,装着万里江山。
请看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匾元气混芒,传说,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叫做元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
楹联:日曜月华从太始,意思是: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自然界。天容海色本澄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乾隆皇帝顺手拈来,可见他读的书还不少呢。
澄海楼一楼。
此刻,我们进澄海楼。澄海楼不是很高大,但是清朝开国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都登过这座城楼。他们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有时是出关,有时是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一次不漏。为什么必须到那里来?一来是观看大海,二来是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象征。那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到那里来抬抬龙头。
老龙头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势险要。明洪武20xx年,大将军徐达选取那里做明长城的起点,是有方法眼光的。看,老龙头西面,紧挨石河口有个潮河港,大船往来,保障军需民食。从犄角筑长城,居高临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长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势多么险要。老龙头景观区包括七个部分: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和海神庙。
欲观龙头景,更上一层楼。
澄海楼楼上。
墙壁上挂着的条幅字画,是近几年中央首长及世界知名认识来澄海楼游览时,题写的诗词墨迹。
1920xx年以前,墙上挂的尽是皇帝的题诗。康熙、乾隆多次来那里,就和大臣观海、饮酒赋诗。那里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吟了诗,就写下来。据说,即使是刮风的天气,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乾隆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那里的“海亭风静”的特点,能够和山东蓬莱的“避风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皇帝与侍从及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资料,禁用以水字及带水字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楼与大臣饮酒联句。
楼前楼侧。
大家站的这个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雕刻了清代诸皇帝的诗选。但1920xx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都给毁坏了,连澄海楼也毁于一旦。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开”字用的最好,能够做“开创”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成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开”也可作“开拓”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美景在天地间展开。怎样讲怎样有理,怎样讲怎样有味。
这块古碑很古老,专家鉴定是唐碑,当地群众口口相传叫“薛礼碑”,虽然跟“薛礼(仁贵)”不必须有关联,但也反映了大致的年代。即使是唐朝末年建的吧,到此刻至少也有一千年了。这块碑是赞美景色的,足能够证明老龙头成为游览名胜已有一千多年。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哩!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但是从这以后每一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传说总是传说,事实是1920xx年张学良将军来到那里,发现倒地的石碑,立刻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这个台。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因此,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好处。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能够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能够向外射击。如果您想了解敌台的构造或眺望远方。但是楼梯狭窄请注意安全。
入海石城。
明万历七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吴惟忠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这是伟大的创造。戚继光早年在山东蓬莱修水城,北门修在海边,大船从城门进入。那里则是把长城插进海里,使龙头入海辟风斩浪。这两处奇观都是戚继光将军的杰作。
请看那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条石边缘用铁水浇铸连在一齐,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多么艰巨!摆在那里的花岗岩条石在海水里泡了400多年,形体不变,多么坚固。人们常用花岗岩脑袋形容顽固不化,是有道理的。
大炮。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南海口关。
南海口关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是真正明长城的第一关,按顺序说第二关是南水关,第三关才是天下第一关。南海口关内外不通大道,为利于防守,关口较小。明朝末年,出于防守的方法需要,用土将城门堵塞。以后经历320xx年海风扬沙沿城堆积的沙土有几米高,人们就找不到南海口关了。有的历史学家曾按图索骥误认为老龙头东北面的铁们关是南海口关,直到1987年重修澄海楼,清除滨海长城的积沙时,才使南海口关再见天日。
土墙遗址。
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铁门关。
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20xx年《辛丑条约》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萧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那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因此群众叫它铁门关。
好了,这天老龙头就游览到那里,祝愿每一位游客都能天天有个好情绪,再见!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四
宁海城是万里长城军事防御建筑中唯一的一座海堡城。它自身就是一座防御功能齐全的军事建筑群。在宁海城中,既有军事指挥机构——守备署,又有驻扎军队的龙武菅,还有作为下级指挥官的把总署官邸,并附有依托神灵护佑的龙王庙,关帝庙等建筑。最早的宁海城范围较小,城墙为夯土结构,用来驻扎守关军队,屯聚粮草军械。后来,弘治十一年副都御使洪钟、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都加以重修,壁垒森严。天启年间,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在这里首建龙武营,操练水兵。管理潮河港的户部分司主事也驻在这个城中。
明崇祯六年(1633年),巡抚杨嗣昌扩建老龙头南海口关城,定名“宁海城”。即为现在宁海城的雏形。占地87亩,城高8米,厚4米,周长900米,平面形状为矩尺形,北面、西面各设一门,门上建有箭楼,东墙外侧与长城相连,并有二段向外突出的`半弧形,设有马面,建有铺房,与靖虏一号敌台、王受二号敌台成犄角之势,凸显了滨海长城的防御作用。
但令人可惜的是,这些建于明代的军事建筑群,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老龙头的炮火中遭到毁坏,并由英军强行霸占,修建了驻扎军队的兵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撤走。全国解放后,—直由驻关部队驻防。
为恢复宁海城军事防御建筑原貌,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历史景观。1992年,秦皇岛市委做出复原其原貌的决定,在山海关区委、区政府的主持下,于3月正式动工,6月初竣工,建筑总面积3238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龙武营军官房、士兵房、伙房、碾房、粮仓、牢房、马厩、戚继光兵阵陈列室以及守备署、把总署、显功祠、龙王庙等。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五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万里长城,宛如一条巨龙,奔驰腾跃在华夏大地。它从遥远的西部戈壁一路飞腾而来,穿越河川大漠,骄傲地把头在此伸进滔滔渤海之中,形成龙头入海之势,搅海翻浪,戏水浴日,这便是您将要游览的明代长城东部起点、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唯一入海处——老龙头。
毛主席曾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山海关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不游龙头更遗憾!今天,我衷心地祝愿各位的龙头之旅是"既当好汉,又补遗憾"的完美之旅!
老龙头坐落于山海关城南的临海高地,依山襟海,长城耸峙海岸,优越的地理形势,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气势之大,海岳天开,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千古奇观"。我国具权威的长城学界泰斗——罗哲文先生,用"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来赞美、评价山海关长城,其中老龙头长肠不可没。这里的入海长城、滨海长城与天下第一关段的平原长城以及角山一带的山地长城、三道关的山谷长城、九门口的河道长城,一起组成了中国长城建筑史上的神来之笔、明代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山海关长城。
老龙头长城的修筑始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当时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由大将军徐达在此修建的山海关前卫哨城。明代中、后期,明代防务的重点由蒙古转向女真,由陆路转向海路。老龙头作为海上防御的前沿,经抗倭名将戚继光、兵部尚书孙承宗、巡抚杨嗣昌等数位重臣名将的督师经略和增修加固,成为拱卫京师的海防要塞。
老龙头历经明清两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担负着不同的历史责任。终明一代,它是严密的海陆军事要塞,清代顺治至嘉庆时期则售海览胜的佳绝处,自1840年以后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老龙头重又担负起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海防重任。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建筑,使老龙头具有万里长城任何地段也不能替代的军事功能。
现在对外开放的老龙头占地面积600亩,由宁海城、澄海楼、入海石城、南海口关、龙武营、海神庙等28处景观组成。这里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敌台、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垛口、第一道关口、第一座观海楼阁以及现存完整的明代海防兵营。
沿着脚下的马道缓步登城,一幅绚丽的长城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让我们逐一欣赏,慢慢品味。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六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老龙头景区。
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士兵生活的场所。
龙武营是明代大学士孙承宗建立的,他在这里建立了一支水师,也就是海军。大海是龙的家,大海岸边海军的营房当然就叫做龙武营了。
首先我们来看当年的碾房。
我们来看当年的粥房,这是平时用的小锅,这里呢有一口大锅,据说熬这样一锅粥可以供几百名将士喝。不过这个锅特别大,熬粥的时候就要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小火慢慢的熬。我们来看这个大锅上面有一个铁环,大家猜测一下这是干什么的?对了,当时炊事员用一个长柄的铁铲,利用杠杆的原理不断的翻动大锅里边的粥,才能熬出一锅不糊底的、香喷喷的粥来。
大家来看这是当年的盛军粮的地方,也就是粮仓。
这是一座关帝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座庙宇了,别看它小,却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宣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修关帝庙就是为了给将士们树立一个楷模:那就是同赴沙场、同甘共苦、共同杀敌、为国捐躯,慷慨大义、视死如归。所以说啊,古代人在管理军队方面也是非常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他们利用关羽大将军来团结将士们之间的关系,来调动将士们一往无前的杀敌立功的百倍精神。
这里是牢房,据说是主要用来关押俘虏、奸细的,但有的说是暂时关押那些犯了错误、需要关禁闭的士兵的。
这里是水井,在大海边上应该是没有淡水的,但是我们脚下是25亿年前形成的变质花岗岩,天上降雨渗透到地下的岩石缝隙中形成的了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才可以设置军营,所以说水井对于军营非常重要,为了防止敌人投毒,这里会有两个军士站岗守卫。
军士在这里除了保卫水井的安全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家看这个木架上面悬挂了一个金属做的“牌”,大家猜猜他的名字是什么?他的名字叫做“云牌”,也叫“金”。我们听说过“鸣金收兵”,这个金就是一种发布信号的系统。古人用不同的节奏敲击它,来发布起床、熄灯、开饭、发现敌情、紧急集合的命令。
大家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利用这个可以把梯子升高,方便登城。我们现在救火消防车就是根据它的原理发明的。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的模型,巢,就是鸟巢,鸟巢常常在高高的树上,巢车就是让士兵钻进这个小房子里,然后利用转轮和绳索把这个小房子提升到高高的地方。站得高,看的远,可以观察敌情。同时这个木质的小房子又可以防止弓箭的射击。
院子里这艘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模型。
现在我们来到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大家猜一下,士兵们是头朝里脚朝外还是头朝外脚朝里呢?有了敌情为了集合迅速,也为了防止半夜睡觉的时候,防止被敌人把头砍掉,他们的头朝里脚朝外的。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叫做百总,百总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相当于现在的连长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百总的宿舍,兼做办公室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到了兵器室,这里陈列的是攻打长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
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国君出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叫辕门。所以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里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后来就变了。现在您看到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后来兵营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龙武营了。
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十一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可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这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
我们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守城的兵马就是从这里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巡幸,当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地毯,皇帝从红地毯上大摇大摆接受两边群臣的顶礼膜拜。大家可以走在上面,体验一把当皇帝的感觉吧!
请看,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丰功伟绩。“雄襟万里”表现了他的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
请看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匾“元气混芒”,传说,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叫做元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
楹联: 日曜月华从太始: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自然界。
天容海色本澄清:天的容颜,海的颜色,本质的特点就是澄清。
天容海色本澄清,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乾隆皇帝借用的。
现在,我们进澄海楼。澄海楼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开国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都登过这座城楼。他们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有时是出关,有时是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一次不漏。为什么一定到这里来?一来是观看大海,二来是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到这里来抬抬龙头。
请看这幅老龙头的建筑复原图。老龙头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势险要。明洪武14年,大将军徐达选择这里做明长城的起点,是有战略眼光的。看,老龙头西面,紧挨石河口有个潮河港,大船往来,保障军需民食。从犄角筑长城,居高临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长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势多么险要。老龙头景观区包括七个部分: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和海神庙。
墙壁上挂着的条幅字画,是近几年中央首长及世界知名认识来澄海楼游览时,题写的诗词墨迹。
1900年以前,墙上挂的尽是皇帝的题诗。康熙、乾隆多次来这里,就和大臣观海、饮酒赋诗。这里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吟了诗,就写下来。据说,即使是刮风的天气,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乾隆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里的“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莱的“避风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皇帝与侍从及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以水字及带水字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楼与大臣饮酒联句。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天”是指大自然,“开”是开辟、开创、形成的意思,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
这个碑也是没有落款,什么人所写,什么时候所立,现在还没有人说的清楚,有人说是唐碑,有人说是明清年代。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
事实上是1928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86-1987年在原基础上进行修复的。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
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这里是燕尾槽,用铁水浇铸连在一起,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是相当艰巨的!这是花岗岩条石。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01年《辛丑条约》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肖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这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所以群众叫它铁门关。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七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老龙头景区。
(龙武营)
进了山门,大家看到殿堂两边,站立着5.5米高的“金刚力士”各一尊。佛教汉化后,这两尊像按《封神榜》中的“哼”、“哈”二将的形象来塑造的。
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士兵生活的场所。
龙武营是明代大学士孙承宗建立的,他在这里建立了一支水师,也就是海军。大海是龙的家,大海岸边海军的营房当然就叫做龙武营了。
首先我们来看当年的碾房。
我们来看当年的粥房,这是平时用的小锅,这里呢有一口大锅,据说熬这样一锅粥可以供几百名将士喝。不过这个锅特别大,熬粥的时候就要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小火慢慢的熬。我们来看这个大锅上面有一个铁环,大家猜测一下这是干什么的?对了,当时炊事员用一个长柄的铁铲,利用杠杆的原理不断的翻动大锅里边的粥,才能熬出一锅不糊底的、香喷喷的粥来。
大家来看这是当年的盛军粮的地方,也就是粮仓。
摩崖石刻“层峦叠嶂”系明代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山海关督师范志完所题,在此放眼四望,险山峻岭,层层叠叠,起伏相间,百态千姿,山形树影,近壮远秀,一并入目,该题是对周围环境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座关帝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座庙宇了,别看它小,却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宣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修关帝庙就是为了给将士们树立一个楷模:那就是同赴沙场、同甘共苦、共同杀敌、为国捐躯,慷慨大义、视死如归。所以说啊,古代人在管理军队方面也是非常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他们利用关羽大将军来团结将士们之间的关系,来调动将士们一往无前的杀敌立功的百倍精神。
这里是牢房,据说是主要用来关押俘虏、奸细的,但有的说是暂时关押那些犯了错误、需要关禁闭的士兵的。
这里是水井,在大海边上应该是没有淡水的,但是我们脚下是25亿年前形成的变质花岗岩,天上降雨渗透到地下的岩石缝隙中形成的了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才可以设置军营,所以说水井对于军营非常重要,为了防止敌人投毒,这里会有两个军士站岗守卫。
军士在这里除了保卫水井的安全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家看这个木架上面悬挂了一个金属做的“牌”,大家猜猜他的名字是什么?他的名字叫做“云牌”,也叫“金”。我们听说过“鸣金收兵”,这个金就是一种发布信号的系统。古人用不同的节奏敲击它,来发布起床、熄灯、开饭、发现敌情、紧急集合的命令。
大家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利用这个可以把梯子升高,方便登城。我们现在救火消防车就是根据它的原理发明的。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的模型,巢,就是鸟巢,鸟巢常常在高高的树上,巢车就是让士兵钻进这个小房子里,然后利用转轮和绳索把这个小房子提升到高高的地方。站得高,看的远,可以观察敌情。同时这个木质的小房子又可以防止弓箭的射击。
院子里这艘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模型。
现在我们来到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大家猜一下,士兵们是头朝里脚朝外还是头朝外脚朝里呢?有了敌情为了集合迅速,也为了防止半夜睡觉的时候,防止被敌人把头砍掉,他们的头朝里脚朝外的。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叫做百总,百总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相当于现在的连长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百总的宿舍,兼做办公室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到了兵器室,这里陈列的是攻打长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
(辕门)
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国君出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叫辕门。所以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里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后来就变了。现在您看到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后来兵营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龙武营了。
(将台,校军场)
各位团友,我们藏龙百瀑景区是原始生态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占地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61米,是江南最壮观的瀑布之地,浙江境内最大的瀑布群。由于瀑布众多,故名“百瀑”。俗话说深山藏宝,景区内有多种野生动植物和珍贵的中药材,近百种国家保护树种,两岸千米高山对峙,奇石碧潭,古树参天,空气清新堪称“天下一绝”。
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11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可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这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
我们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守城的兵马就是从这里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巡幸,当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地毯,皇帝从红地毯上大摇大摆接受两边群臣的顶礼膜拜。大家可以走在上面,体验一把当皇帝的感觉吧!
(澄海楼)
请看,这座建筑就是澄海楼,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的意思。澄海楼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像老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后来,万历39年(也就是1611年)山海关兵部主事王致中扩建成澄海楼,也曾经叫过知圣楼。1900年八国联军进军山海关,澄海楼被毁,1985年修复老龙头的时候重建了澄海楼,于1987年建成。
(澄海楼匾、楹联)
铁塔公园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百家名园之一,坐落在开封城的东北隅,总面积为37.24公顷。园内的主要景点有:“天下第一塔”石碑、盆景苑、灵感院、接引殿、铁塔、铁塔文物陈列馆、何公轩、开封古城墙,以及月季园、上方苑、竹园、铁塔湖等等,铁塔公园集文物古迹、园林艺术为一体,一展风姿,广迎四方游客。
请看,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丰功伟绩。“雄襟万里”表现了他的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
请看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匾“元气混芒”,传说,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叫做元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
楹联: 日曜月华从太始: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自然界。
天容海色本澄清:天的容颜,海的颜色,本质的特点就是澄清。
天容海色本澄清,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乾隆皇帝借用的。
(澄海楼一楼)
现在,我们进澄海楼。澄海楼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开国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都登过这座城楼。他们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有时是出关,有时是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一次不漏。为什么一定到这里来?一来是观看大海,二来是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到这里来抬抬龙头。
请看这幅老龙头的建筑复原图。老龙头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势险要。明洪武14年,大将军徐达选择这里做明长城的起点,是有战略眼光的。看,老龙头西面,紧挨石河口有个潮河港,大船往来,保障军需民食。从犄角筑长城,居高临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长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势多么险要。老龙头景观区包括七个部分: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和海神庙。
(澄海楼楼上)
墙壁上挂着的条幅字画,是近几年中央首长及世界知名认识来澄海楼游览时,题写的诗词墨迹。
1900年以前,墙上挂的尽是皇帝的题诗。康熙、乾隆多次来这里,就和大臣观海、饮酒赋诗。这里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吟了诗,就写下来。据说,即使是刮风的天气,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乾隆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里的“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莱的“避风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皇帝与侍从及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以水字及带水字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楼与大臣饮酒联句。
冬季的青龙峡,是冰的世界,是雪的画卷。冬季进入景区仿佛走进了雪域高原。站在景区观景台上聚目远眺,峡谷上下,惟余莽莽,峰峦沟壑,银装素裹。松柏亭台掩隐在冰雪之下,兽踪鸟影迷失在旷野之中。在这冰雪的世界里,可以踏雪寻梅,亦可坐听雪落,那份宁静、那份闲适,令人陶醉。
(楼前楼侧)
大家站的这个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雕刻了清代诸皇帝的诗选。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都给毁坏了,连澄海楼也毁于一旦。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天”是指大自然,“开”是开辟、开创、形成的意思,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
这个碑也是没有落款,什么人所写,什么时候所立,现在还没有人说的清楚,有人说是唐碑,有人说是明清年代。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
事实上是1928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86-1987年在原基础上进行修复的。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
(入海石城)
半山泉位于核心景区的出口处,为一眼小泉,四季泉水不断,泉水清冽甘甜。各位经过一路攀爬想必早已口干舌燥,不妨用手捧得一口一饮而下,体会畅快淋漓的感觉,如取来毛巾拧上一把,更是神清气爽,一路困乏一扫而尽。
明万历七年。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吴惟忠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老龙头,被毁,1987年修复的。修复后的入海石城长22.4米,宽8.3米,高9.2米。
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这里是燕尾槽,用铁水浇铸连在一起,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是相当艰巨的!这是花岗岩条石。
(大炮)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土墙遗址)
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铁门关)
太湖影视城,为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规划建6处景点。目前,欧洲城、唐城、三国城、水浒城已建成,集影视拍摄、娱乐、游览于一体,给人以多层次的美的享受。下面是关于无锡太湖影视城导游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01年《辛丑约定》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肖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这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所以群众叫它铁门关。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八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老龙头景区。
(龙武营)。
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士兵生活的场所。
龙武营是明代大学士孙承宗建立的,他在这里建立了一支水师,也就是海军。大海是龙的家,大海岸边海军的营房当然就叫做龙武营了。
首先我们来看当年的碾房。
我们来看当年的粥房,这是平时用的小锅,这里呢有一口大锅,据说熬这样一锅粥可以供几百名将士喝。不过这个锅特别大,熬粥的时候就要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小火慢慢的熬。我们来看这个大锅上面有一个铁环,大家猜测一下这是干什么的?对了,当时炊事员用一个长柄的铁铲,利用杠杆的原理不断的翻动大锅里边的粥,才能熬出一锅不糊底的、香喷喷的粥来。
大家来看这是当年的盛军粮的地方,也就是粮仓。
这是一座关帝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座庙宇了,别看它小,却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宣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修关帝庙就是为了给将士们树立一个楷模:那就是同赴沙场、同甘共苦、共同杀敌、为国捐躯,慷慨大义、视死如归。所以说啊,古代人在管理军队方面也是非常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他们利用关羽大将军来团结将士们之间的关系,来调动将士们一往无前的杀敌立功的百倍精神。
这里是牢房,据说是主要用来关押俘虏、奸细的,但有的说是暂时关押那些犯了错误、需要关禁闭的士兵的。
这里是水井,在大海边上应该是没有淡水的,但是我们脚下是25亿年前形成的变质花岗岩,天上降雨渗透到地下的岩石缝隙中形成的了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才可以设置军营,所以说水井对于军营非常重要,为了防止敌人投毒,这里会有两个军士站岗守卫。
军士在这里除了保卫水井的安全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家看这个木架上面悬挂了一个金属做的“牌”,大家猜猜他的名字是什么?他的名字叫做“云牌”,也叫“金”。我们听说过“鸣金收兵”,这个金就是一种发布信号的系统。古人用不同的节奏敲击它,来发布起床、熄灯、开饭、发现敌情、紧急集合的命令。
大家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利用这个可以把梯子升高,方便登城。我们现在救火消防车就是根据它的原理发明的。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的模型,巢,就是鸟巢,鸟巢常常在高高的树上,巢车就是让士兵钻进这个小房子里,然后利用转轮和绳索把这个小房子提升到高高的地方。站得高,看的远,可以观察敌情。同时这个木质的小房子又可以防止弓箭的射击。
院子里这艘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模型。
现在我们来到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大家猜一下,士兵们是头朝里脚朝外还是头朝外脚朝里呢?有了敌情为了集合迅速,也为了防止半夜睡觉的时候,防止被敌人把头砍掉,他们的头朝里脚朝外的。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叫做百总,百总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相当于现在的连长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百总的宿舍,兼做办公室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到了兵器室,这里陈列的是攻打长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
(辕门)。
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国君出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叫辕门。所以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里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后来就变了。现在您看到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后来兵营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龙武营了。
(将台,校军场)。
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xx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xx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可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这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
我们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守城的兵马就是从这里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巡幸,当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地毯,皇帝从红地毯上大摇大摆接受两边群臣的顶礼膜拜。大家可以走在上面,体验一把当皇帝的感觉吧!
(澄海楼)。
请看,这座建筑就是澄海楼,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的意思。澄海楼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像老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后来,万历39年(也就是16xx年)山海关兵部主事王致中扩建成澄海楼,也曾经叫过知圣楼。八国联军进军山海关,澄海楼被毁,1985年修复老龙头的时候重建了澄海楼,于1987年建成。
(澄海楼匾、楹联)。
请看,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丰功伟绩。“雄襟万里”表现了他的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
请看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匾“元气混芒”,传说,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叫做元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
楹联:日曜月华从太始: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自然界。
天容海色本澄清:天的容颜,海的颜色,本质的`特点就是澄清。
天容海色本澄清,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乾隆皇帝借用的。
(澄海楼一楼)。
现在,我们进澄海楼。澄海楼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开国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都登过这座城楼。他们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有时是出关,有时是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一次不漏。为什么一定到这里来?一来是观看大海,二来是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到这里来抬抬龙头。
请看这幅老龙头的建筑复原图。老龙头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势险要。明洪武xx年,大将军徐达选择这里做明长城的起点,是有战略眼光的。看,老龙头西面,紧挨石河口有个潮河港,大船往来,保障军需民食。从犄角筑长城,居高临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长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势多么险要。老龙头景观区包括七个部分: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和海神庙。
(澄海楼楼上)。
墙壁上挂着的条幅字画,是近几年中央首长及世界知名认识来澄海楼游览时,题写的诗词墨迹。
19xx年以前,墙上挂的尽是皇帝的题诗。康熙、乾隆多次来这里,就和大臣观海、饮酒赋诗。这里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吟了诗,就写下来。据说,即使是刮风的天气,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乾隆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里的“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莱的“避风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皇帝与侍从及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以水字及带水字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楼与大臣饮酒联句。
(楼前楼侧)。
大家站的这个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雕刻了清代诸皇帝的诗选。但八国联军侵华时都给毁坏了,连澄海楼也毁于一旦。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天”是指大自然,“开”是开辟、开创、形成的意思,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
这个碑也是没有落款,什么人所写,什么时候所立,现在还没有人说的清楚,有人说是唐碑,有人说是明清年代。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
事实上是1928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86—1987年在原基础上进行修复的。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
(入海石城)。
明万历七年。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吴惟忠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八国联军攻打老龙头,被毁,1987年修复的。修复后的入海石城长22.4米,宽8.3米,高9.2米。
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这里是燕尾槽,用铁水浇铸连在一起,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是相当艰巨的!这是花岗岩条石。
(大炮)。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土墙遗址)。
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铁门关)。
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xx年《辛丑条约》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肖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这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所以群众叫它铁门关。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九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老龙头景区。
(龙武营)。
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士兵生活的场所。
龙武营是明代大学士孙承宗建立的,他在这里建立了一支水师,也就是海军。大海是龙的家,大海岸边海军的营房当然就叫做龙武营了。
首先我们来看当年的碾房。
我们来看当年的粥房,这是平时用的小锅,这里呢有一口大锅,据说熬这样一锅粥可以供几百名将士喝。不过这个锅特别大,熬粥的时候就要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小火慢慢的熬。我们来看这个大锅上面有一个铁环,大家猜测一下这是干什么的?对了,当时炊事员用一个长柄的铁铲,利用杠杆的原理不断的翻动大锅里边的粥,才能熬出一锅不糊底的、香喷喷的粥来。
大家来看这是当年的盛军粮的地方,也就是粮仓。
这是一座关帝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座庙宇了,别看它小,却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宣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修关帝庙就是为了给将士们树立一个楷模:那就是同赴沙场、同甘共苦、共同杀敌、为国捐躯,慷慨大义、视死如归。所以说啊,古代人在管理军队方面也是非常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他们利用关羽大将军来团结将士们之间的关系,来调动将士们一往无前的杀敌立功的百倍精神。
这里是牢房,据说是主要用来关押俘虏、奸细的,但有的说是暂时关押那些犯了错误、需要关禁闭的士兵的。
这里是水井,在大海边上应该是没有淡水的,但是我们脚下是25亿年前形成的变质花岗岩,天上降雨渗透到地下的岩石缝隙中形成的了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才可以设置军营,所以说水井对于军营非常重要,为了防止敌人投毒,这里会有两个军士站岗守卫。
军士在这里除了保卫水井的安全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家看这个木架上面悬挂了一个金属做的“牌”,大家猜猜他的名字是什么?他的名字叫做“云牌”,也叫“金”。我们听说过“鸣金收兵”,这个金就是一种发布信号的系统。古人用不同的节奏敲击它,来发布起床、熄灯、开饭、发现敌情、紧急集合的命令。
大家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利用这个可以把梯子升高,方便登城。我们现在救火消防车就是根据它的原理发明的。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的模型,巢,就是鸟巢,鸟巢常常在高高的树上,巢车就是让士兵钻进这个小房子里,然后利用转轮和绳索把这个小房子提升到高高的地方。站得高,看的远,可以观察敌情。同时这个木质的小房子又可以防止弓箭的射击。
院子里这艘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模型。
现在我们来到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大家猜一下,士兵们是头朝里脚朝外还是头朝外脚朝里呢?有了敌情为了集合迅速,也为了防止半夜睡觉的时候,防止被敌人把头砍掉,他们的头朝里脚朝外的。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叫做百总,百总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相当于现在的连长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百总的宿舍,兼做办公室的地方。
位的龙头之旅是“既当好汉,又补遗憾”的完美之旅! 老龙头坐落于山海关城南的临海高地,依山襟海,长城耸峙海岸,优越的地理形势,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气势之大,海岳天开,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千古奇观”。
我国最具权威的长城学界泰斗——罗哲文先生,用“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来赞美、评价山海关长城,其中老龙头长城功不可没。这里的入海长城、滨海长城与天下第一关段的平原长城以及角山一带的山地长城、三道关的山谷长城、九门口的河道长城,一起组成了中国长城建筑史上的神来之笔、明代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山海关长城。
老龙头长城的修筑始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当时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由大将军徐达在此修建的山海关前卫哨城。明代中、后期,明代防务的重点由蒙古转向女真,由陆路转向海路。老龙头作为海上防御的前沿,经抗倭名将戚继光、兵部尚书孙承宗、巡抚杨嗣昌等数位重臣名将的督师经略和增修加固,成为拱卫京师的海防要塞。
老龙头历经明清两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担负着不同的历史责任。终明一代,它是严密的海陆军事要塞,清代顺治至嘉庆时期则是观海览胜的佳绝处,自1840年以后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老龙头重又担负起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海防重任。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建筑,使老龙头具有万里长城任何地段也不能替代的军事功能。
现在对外开放的老龙头景区占地面积600亩,由宁海城、澄海楼、入海石城、南海口关、龙武营、海神庙等28处景观组成。这里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敌台、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垛口、第一道关口、第一座观海楼阁以及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兵营。
沿着脚下的马道缓步登城,一幅绚丽的长城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让我们逐一欣赏,慢慢品味。
各位来宾请看,这是历代长城上唯一的一座临海楼阁,也是老龙头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澄海楼。楼为九脊歇山顶,两滴水层楼,雕梁画栋,重檐翼舒,它耸峙于高昂的龙头之上,犹如点睛之作,衔领长城,面海背山,历来是瞻海观潮看日出的好地方,这里集自然、人文之精粹的雄伟气势,远胜于一般的湖山胜境。
登上澄海楼,在回廊四望,处处美景。迎面,碧海波澄,海鸥翩翩,云帆点点。回顾,长城起伏,直走角山,倒挂云端。东望,海上姜坟,雁阵环绕,依依不去。西眺,潮涌港阔,鸽群回旋,万国梯航,好似置身人间仙境,顿感心旷神怡。清康熙九年,山海关管关通判陈天植曾盛赞澄海楼“面临巨壑,背负大山,高枕长城之上,波澄万里,峰叠千重”,就连彭蠡、洞庭、会嵇、山阴等诸胜都不足以与其相媲美!
据地方史志记载,澄海楼的前身叫“观海亭”,是明朝初年修筑的。此亭虽小,名气很大。每值海风呼啸,亭内游人丝毫不觉,此景被称为“海亭风静”,名列古“榆关八景”之一。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王致中将观海亭改建为二层的楼阁式建筑——澄海楼。
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这座昔日的海陆军事要塞,以其壮丽的风光、独特的历史地位,已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地。今年7月30日,奥运圣火的传递仪式在老龙头长城举行,古老的长城上飘扬着象征“和平、团结、友爱”的奥运旗帜,长城精神又增加了一段难忘的和平乐章。令所有炎黄子孙为之震撼、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十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老龙头来游览观光,今天将由我来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希望大家跟上队伍,不要走散,我将会一一为大家介绍这里的景观。
每个中国人对长城都不会陌生,它历来就被比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像一条长龙蜿蜒在崇山峻岭,穿越了河川大漠,在燕山俯身而下,一头扎进了苍茫的渤海,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老龙头。
老龙头是现存明代长城的海上起点,这里有一段世上绝无仅有的海上长城,它建于明代初期,在明代是一项严密的军事防御工程,到了清朝失去了它的军事防御作用成了帝王将相登楼观海、吟诗作赋的场所。
1900年八国联军用他们的坚船利炮轻而易举地攻陷了在明代固若金汤的海防工程,并用猛烈的炮火炸平了老龙头,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巨大耻辱,也让每一个爱国者心痛不已。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都是在1985年后陆续修复的。
我们现在来到了宁海城外,咱们看到的高大的城墙是围绕入海石城而建,全长有900多米,可以遥想当时城墙坚固无比,士兵守备森严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呢?好!现在我们就参观一下这个景点,体味一下历史的厚重,领略一番造化的神奇吧!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碾房,虽然只看到了碾子和简陋的工具,但是我们还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到明朝士兵戍边的艰苦。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粥屋,这里是士兵们用餐的地方,大家也许会奇怪这么小的地方怎么能容纳那么多士兵用餐呢?这是因为重建老龙头时这里是按比例缩建的。原址还要比这里大的多。在别的地方您很难看到这么大的锅,它是当时为士兵做饭用的,因为锅太大又没有什么高能燃料,做一顿饭得五、六个小时呢!看来炊事员的责任重大,要做好这个“大锅饭”也是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啊!出了粥屋我们可以看到存放马匹的马厩,吃水的淡水井,储备粮食的粮仓和关押违反军纪士兵的牢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古人很有战略眼光,将后勤保障体系,做的如此完备,而且是赏罚分明,军纪严格,看的出这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防御着任何觊觎明朝大好河山的侵略者。
大家跟我往前走,看右手边这两个大家伙是仿明朝功城时所用的作战工具而制造的,这个叫做云梯,另外一个叫做巢车,都是功城时的有力作战工具,可以看出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作战,但咱们现在的人更加幸运,在和平年代可以将更多的聪明才智用在发展生产上,咱们的生活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了。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士兵们居住的地方,这里的条件还是很艰苦的,士兵们睡的都是这样的大炕,士兵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防守边防,他们同样也是最可爱的人。
大家往右侧墙壁上陈列的都是明代攻城时所用的兵器,这些是仿制品,古代人就是利用这些工具作战,大家可别小看它们在冷兵器时代它们作用可是十分巨大的。其他展台上展出的是出土的真实作战工具,看到这些兵器沧桑的外表,就可以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了。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十一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这里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名“老龙头”。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老龙头。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山海关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临海高地上,自身形成半岛伸入渤海之中。这座呷角高地,海拔25米,依山襟海,长城耸峙海岸。
优越的地理形势,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构成了老龙头这座名副其实的海陆军事要塞。老龙头是明代长城的东部起点,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名“老龙头”。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澄海楼高踞老龙头之上,为明代所建,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楼上有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所书“雄襟万里”和清乾隆皇帝所书“澄海楼”匾额。楼壁镶嵌有数块历史名人手书的卧碑。
自澄海楼南下三层城台有一独耸的石碑,镌刻着“天开海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登上老龙头,面对波涛汹涌、云水苍茫的大海,可以尽览“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美景象,产生无穷的遐想。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临海岬角高地上,自身形成半岛伸入渤海之中。古人把万里长城比做一条巨龙,龙首从这里入海,故名“老龙头”。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一号敌台、南海口关、澄海楼、宁海城等几部分组成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澄海楼又名“知圣楼”。楼上有匾“雄襟万里”、“澄海楼”、“元气混茫”。建筑面积327.76平方米,楼分二层,面阔三间,九脊歇山式。是观海览胜佳境,清代诸帝,每逢回盛京(今沈阳)祭祖,都要在此驻跸,登楼观景,吟诗作联。
入海石城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蓟镇总兵戚继光筑。据考诸现场,老龙头下伸入海中的堆积块石,有自然礁石,也有人工投入的块石,块石边缘,凿有“燕尾槽”。入海石城,伸入海中22.4延长米,宽8.3米,高9.2米,整个石城的结构为9层巨型条石砌筑,城面海墁砖,三面垛口林立,坚实粗犷,岿然屹立。
靖卤台是万里长城东起第一座敌台,台上建敌楼,砖砌四拱,设南北2门,箭窗8个,四面垛墙高1.72米。楼上战铺南北长3.8米,东西宽2.6米。
南海口关系明代天启二年(1620xx年)蓟辽督师大学士孙承宗所建,并设龙武营,训练水师。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设南海口营,隶属天津水师镇。清道光二十二年(1840年)在此建炮台1座。
宁海城建于明初,周长900米,墙高5米,厚4.5米,西、北2门上各建一层五脊飞檐箭楼,威武壮观,雄视南海。
海神庙据《山海关志》载:“海神庙,明初通海运时所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主事王帮俊重修”。八国联军时毁于炮火。1988年重建,与老龙头东西呼应,相距350多米。由牌坊、三孔桥、山门、钟楼、海神殿、游廊、天后宫、栈桥、观海亭等组成。内部塑有门神、海神、天后、八仙等塑像26尊。海神殿居于整个庙宇的中间位置,天后宫位居海神殿之南,两殿一南一北构成海神庙的主体建筑。海神殿殿门上方悬挂乾隆御书匾额“汇溟宁宴”。过海神殿和天后宫后,由栈桥可直达观海亭。栈桥和观海亭皆修在海上。
老龙头交通:从秦皇岛友谊宾馆出发,乘坐15路(海滨汽车站-奥林匹克大道公园),在奥林匹克大道公园换乘34路(秦皇岛火车站-海滨火车站),在四道桥汽车站换乘35路(山海关船厂-四道桥汽车站),抵达老龙头.约44.32公里。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十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老龙头景区。
(龙武营)。
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龙武营士兵生活的场所。(包括碾房、粥房、水井、牢房、粮仓、云牌、关帝庙)。
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大家都知道长城是不容易借用外力来攻打的--除了云梯。(讲解怎样用云梯攻打长城)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讲解巢车的用途)。
我们一会可以去兵器室去参观一下当时攻打长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缩微版。现在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的百总的住宿条件是什么样子的吗?好那我们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的百总住宿的地方。现在我们看见的这艘水泥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缩微模型。现在我们可以去参观一下兵器室。看看古代士兵是如何攻城和守城的!(讲解兵器室兵器的作用)。
(辕门)。
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巡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叫辕门。所以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戏剧故事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的。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后来就变了。这里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兵营或者地方高级官署前面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了龙武营了。
(将台,校军场)。
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11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可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这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我们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守城的兵马就是从这里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巡幸,当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毡,皇帝从红毡上大摇大摆的接受两边的群臣的顶礼膜拜。如今老龙头景区已经向全世界开放。每年有近两百万中外游客来此参观游览观光。
(澄海楼)。
请看,这座建筑就是澄海楼,澄海楼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像苍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后来,万历39年1611年山海关兵部主事王致中扩建成澄海楼,也曾经叫过知圣楼/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的意思。
(澄海楼匾、楹联)。
请看,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督师蓟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丰功伟绩。雄襟万里表现了他的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他这个内阁大学士胸怀和带还一样宽广,装着万里江山。
请看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匾元气混芒,传说,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叫做元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
楹联:日曜月华从太始,意思是: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自然界。天容海色本澄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乾隆皇帝顺手拈来,可见他读的书还不少呢。
(澄海楼一楼)。
现在,我们进澄海楼。澄海楼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开国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都登过这座城楼。他们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有时是出关,有时是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一次不漏。为什么一定到这里来?一来是观看大海,二来是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到这里来抬抬龙头。
请看这幅老龙头的建筑复原图。老龙头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势险要。明洪武14年,大将军徐达选择这里做明长城的起点,是有战略眼光的。看,老龙头西面,紧挨石河口有个潮河港,大船往来,保障军需民食。从犄角筑长城,居高临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长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势多么险要。老龙头景观区包括七个部分: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和海神庙。
(澄海楼楼上)。
墙壁上挂着的条幅字画,是近几年中央首长及世界知名认识来澄海楼游览时,题写的诗词墨迹。
1900年以前,墙上挂的尽是皇帝的题诗。康熙、乾隆多次来这里,就和大臣观海、饮酒赋诗。这里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吟了诗,就写下来。据说,即使是刮风的天气,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乾隆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里的“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莱的“避风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皇帝与侍从及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以水字及带水字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楼与大臣饮酒联句。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十三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哩!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传说总是传说,事实是1927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这个台。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如果您想了解敌台的构造或眺望远方。不过楼梯狭窄请注意安全。
[入海石城]。
明万历七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吴惟忠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这是伟大的创造。戚继光早年在山东蓬莱修水城,北门修在海边,大船从城门进入。这里则是把长城插进海里,使龙头入海辟风斩浪。这两处奇观都是戚继光将军的杰作。
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条石边缘用铁水浇铸连在一起,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多么艰巨!摆在这里的花岗岩条石在海水里泡了400多年,形体不变,多么坚固。人们常用花岗岩脑袋形容顽固不化,是有道理的。
[大炮]。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南海口关]南海口关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是真正明长城的第一关,按顺序说第二关是南水关,第三关才是天下第一关。南海口关内外不通大道,为利于防守,关口较小。明朝末年,出于防守的战略需要,用土将城门堵塞。以后经历300年海风扬沙沿城堆积的沙土有几米高,人们就找不到南海口关了。有的历史学家曾按图索骥误认为老龙头东北面的铁们关是南海口关,直到1987年重修澄海楼,清除滨海长城的积沙时,才使南海口关再见天日。
[土墙遗址]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铁门关]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01年《辛丑条约》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萧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这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所以群众叫它铁门关。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十四
大家站的这个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雕刻了清代诸皇帝的诗眩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都给毁坏了,连澄海楼也毁于一旦。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开”字用的最好,可以做“开创”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成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开”也可作“开拓”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美景在天地间展开。怎么讲怎么有理,怎么讲怎么有味。
这块古碑很古老,专家鉴定是唐碑,当地群众口口相传叫“薛礼碑”,虽然跟“薛礼(仁贵)”不一定有关系,但也反映了大致的年代。即使是唐朝末年建的吧,到现在至少也有一千年了。这块碑是赞美景色的,足可以证明老龙头成为游览名胜已有一千多年。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哩!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传说总是传说,事实是1927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这个台。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如果您想了解敌台的构造或眺望远方。不过楼梯狭窄请注意安全。
[入海石城]
明万历七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吴惟忠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这是伟大的创造。戚继光早年在山东蓬莱修水城,北门修在海边,大船从城门进入。这里则是把长城插进海里,使龙头入海辟风斩浪。这两处奇观都是戚继光将军的杰作。
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条石边缘用铁水浇铸连在一起,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多么艰巨!摆在这里的花岗岩条石在海水里泡了400多年,形体不变,多么坚固。人们常用花岗岩脑袋形容顽固不化,是有道理的。
[大-炮]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南海口关]南海口关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是真正明长城的第一关,按顺序说第二关是南水关,第三关才是天下第一关。南海口关内外不通大道,为利于防守,关口较校明朝末年,出于防守的战略需要,用土将城门堵塞。以后经历300年海风扬沙沿城堆积的沙土有几米高,人们就找不到南海口关了。有的`历史学家曾按图索骥误认为老龙头东北面的铁们关是南海口关,直到1987年重修澄海楼,清除滨海长城的积沙时,才使南海口关再见天日。
[土墙遗址]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铁门关]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01年《辛丑条约》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萧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这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所以群众叫它铁门关。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十五
(楼前楼侧)。
大家站的这个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雕刻了清代诸皇帝的诗选。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都给毁坏了,连澄海楼也毁于一旦。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开”字用的最好,可以做“开创”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成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开”也可作“开拓”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美景在天地间展开。怎么讲怎么有理,怎么讲怎么有味。
这块古碑很古老,专家鉴定是唐碑,当地群众口口相传叫“薛礼碑”,虽然跟“薛礼(仁贵)”不一定有关系,但也反映了大致的年代。即使是唐朝末年建的吧,到现在至少也有一千年了。这块碑是赞美景色的,足可以证明老龙头成为游览名胜已有一千多年。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哩!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传说总是传说,事实是1927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这个台。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如果您想了解敌台的构造或眺望远方。不过楼梯狭窄请注意安全。
(入海石城)。
明万历七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吴惟忠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这是伟大的创造。戚继光早年在山东蓬莱修水城,北门修在海边,大船从城门进入。这里则是把长城插进海里,使龙头入海辟风斩浪。这两处奇观都是戚继光将军的杰作。
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条石边缘用铁水浇铸连在一起,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多么艰巨!摆在这里的花岗岩条石在海水里泡了400多年,形体不变,多么坚固。人们常用花岗岩脑袋形容顽固不化,是有道理的。
(大炮)。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南海口关)。
南海口关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是真正明长城的第一关,按顺序说第二关是南水关,第三关才是天下第一关。南海口关内外不通大道,为利于防守,关口较小。明朝末年,出于防守的战略需要,用土将城门堵塞。以后经历300年海风扬沙沿城堆积的沙土有几米高,人们就找不到南海口关了。有的历史学家曾按图索骥误认为老龙头东北面的铁们关是南海口关,直到1987年重修澄海楼,清除滨海长城的积沙时,才使南海口关再见天日。
(土墙遗址)。
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铁门关)。
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01年《辛丑条约》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萧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这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所以群众叫它铁门关。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十六
各位游客:
老龙头是明长城蓟镇的东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滨海高地。之所以把这里称为“老龙头”是因为人们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这条龙走过大漠,攀贺兰、越太行,自燕山而下,向渤海飞驰,在辽西走廊上挽了个结,竖起了山海雄关,随之引颈入海,这入海的部分便是老龙头了。老龙头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北的角山长城,城东的威远城构成犄角之势,拱卫着山海关城。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崇祯年间的260余年中,老龙头不断修建,逐步完善。
直至清代长城内外成为一统,老龙头从此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光览胜的佳境。自清朝开国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都多次到过老龙头,其中乾隆皇帝4次来此登楼观海,留下了大量诗文墨宝。老龙头上的“天开海岳”碑,据传为唐代遗碑,这四个字道出了“放眼天际,苍茫一碧,天适地设”的绝妙景观之神韵。老龙头是“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国家5a级景区。
登上老龙头,面对波涛汹涌、云水苍茫的大海,您可以尽览“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观美景,产生无穷的遐想。
相传,过去在老龙头脚下,一个挨着一个,扣着无数的大铁锅。老龙头是蓟镇总兵戚继光奉旨修筑的。它入海七丈,造起来实在太难了。一万五千军工,单等海水落潮,才能抢上去修一回。
可是大海无情,三天一涨潮,五天一落潮,城墙修不上尺八高,潮水一冲,砖头石块,七零八落,修一次,垮一回,不知修了多少天,只弄得无数生命葬身海底,戚大人也一筹莫展了。明王朝,忠良少,奸臣多,万历皇上是个十足的昏君,奸党议论胡说戚继光修三十二关,设三千敌台,铸五千斤一尊的.铁炮,是劳民伤财。皇上听信奸党谗言,派太监做钦差到蓟镇监军。
这位太监公公来到蓟州,才知道戚继光在山海关南海上正修“老龙头”,立刻马不停蹄,直奔山海关。全城的乡坤耆老拜见钦差大人说:“敌兵常从海上越境,老龙头千万不能半途而废。”钦差大人说:“圣旨期限三天,金口玉言,谁也改不了。”戚继光怒气难消,知道限期三天是假,想借口定罪是真。个人如何都无所谓,可这一千三百座敌台,就差老龙头一桩心事未了。想想国家安危,百姓的生命财产。戚大人心中闷闷不乐。
忽然门帘一挑,一个老汉进了屋。这打鱼老汉是跟随戚大人的一名伙头军。只见老汉把秫米饭、咸带鱼摆上八仙桌,说了声:“大人不必烦恼,待用完饭后,我再回禀,或许对修老龙头有用处。”第二天,传令全军,在退了潮的大海滩上搭锅造饭。只见七里海滩,炊烟四起,火光一片。一顿饭功夫,忽然丈高巨浪,铺天覆地涌上岸来,众军士一看,丢锅弃碗,早逃得无影无踪。过了三天三夜,大潮过去了,海上恢复了平静。戚大人察看城基,竟依然立在原地,心中甚觉奇怪。这时,老汉走过来,指着周围沙滩上一个挨一个的圆东西,让戚大人看,原来是铁锅扣在沙滩上。老汉说:“这锅扣在沙滩上,任凭风吹浪打,不移不动!”
文档为doc格式。
老龙头导游词讲解大纲篇十七
大家站的这个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雕刻了清代诸皇帝的诗眩但192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都给毁坏了,连澄海楼也毁于一旦。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开"字用的最好,可以做"开创"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成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开"也可作"开拓"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美景在天地间展开。怎么讲怎么有理,怎么讲怎么有味。
这块古碑很古老,专家鉴定是唐碑,当地群众口口相传叫"薛礼碑",虽然跟"薛礼(仁贵)"不一定有关系,但也反映了大致的年代。即使是唐朝末年建的吧,到现在至少也有一千年了。这块碑是赞美景色的,足可以证明老龙头成为游览名胜已有一千多年。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哩!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传说总是传说,事实是1920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这个台。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如果您想了解敌台的构造或眺望远方。不过楼梯狭窄请注意安全。
[入海石城]。
明万历七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吴惟忠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这是伟大的创造。戚继光早年在山东蓬莱修水城,北门修在海边,大船从城门进入。这里则是把长城插进海里,使龙头入海辟风斩浪。这两处奇观都是戚继光将军的杰作。
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条石边缘用铁水浇铸连在一起,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多么艰巨!摆在这里的花岗岩条石在海水里泡了400多年,形体不变,多么坚固。人们常用花岗岩脑袋形容顽固不化,是有道理的。
[大-炮]。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南海口关]南海口关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是真正明长城的第一关,按顺序说第二关是南水关,第三关才是天下第一关。南海口关内外不通大道,为利于防守,关口较校明朝末年,出于防守的战略需要,用土将城门堵塞。以后经历320年海风扬沙沿城堆积的沙土有几米高,人们就找不到南海口关了。有的历史学家曾按图索骥误认为老龙头东北面的铁秘是南海口关,直到1987年重修澄海楼,清除滨海长城的积沙时,才使南海口关再见天日。
[土墙遗址]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铁门关]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兵开凿的。1920年《辛丑条约》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萧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营盘;小弯村有法国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这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所以群众叫它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