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心得体会篇一
在脱贫攻坚奇迹的背后,是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我们要破译脱贫“奇迹”后的“红色密码”,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乘势而上,向着乡村振兴再出发。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决战决胜“战斗堡垒”。“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增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是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关键因素。选优配强“带头人”,从政治意识强、组织能力强、发展本领强的能人乡贤、退役军人、行家里手甚至是机关干部中精选“两委”班子,持续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打造引领脱贫攻坚的“先锋队伍”。激发干事“创业力”,树立在脱贫攻坚考察识别和选拔任用干部的导向,大力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优秀、成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认可的干部,推动形成优者奖、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环境,让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增强支部“引领力”,围绕党支部“五化”建设,着力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同时完善星级堡垒考评激励机制,以绩效考核促进担当作为,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强化人才助力,集结克难攻坚“铁军队伍”。“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就是脱贫攻坚的金钥匙,推动急需人才向贫困地区基层一线流动,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推动人才下沉,各级党组织放宽视野“选”、聚焦需求“派”、搭建载体“促”,打破制约人才流动的壁垒,引导优秀人才投身贫困基层,为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效注入“源头活水”。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开辟引才“绿色通道”,加大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关心关爱措施,打好引才、育才、留才“三张牌”,为贫困地区发展打造一支带不走、留得下的工作队。开展结对帮扶,推动农技专家、科技人才、医疗队伍、教育资源等进村下乡,与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向贫困群众传经送宝,发挥人才“输血”作用。
聚焦产业发展,提高脱贫致富“造血功能”。“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农民富。”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党建引领+产业脱贫”,更是为稳定脱贫和长期增收提供了坚实支撑。因村制宜发展产业,立足实际、立足资源、立足特色,依托村党支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旅游产业等扶贫项目,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推动资源变资产变资本,实现农户脱贫致富、村集体经济壮大。实施产业扶贫带动工程,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打造“龙头+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增强产业扶贫“造血”机能,把“绿水青山”变成村民的“金山银山”。推动土地流转与扶贫解困“联姻”,积极协调资金和政策,将部分土地流转到村内种植大户,为贫困户持续带来收入的同时,还能吸纳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挣到“两份工钱”。加强党建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党员和村民积极参与,帮助党员群众掌握致富技能,形成“进门是培训课堂,出门是实践基地”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格局。
观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心得体会篇二
2020年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
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消退,贵州大地上的春耕备耕,已经如约而至。克服着疫情的影响,人们依然要在土地上种下收获的希望。
威宁县石门乡泉发村党支部书记宋冰说:“有时间想要过来帮忙的乡亲,请带上锄头等工具,到村委会集中,帮助支部进行试验种植牵藤草乌。”
泉发村的草乌,远近闻名。但是开春以来,宋冰却显得有些着急。因为从今年开始,市场对草乌提出了新的收购标准,村民们需要尽快采用新的牵藤工艺来种植草乌。
威宁县石门乡泉发村党支部书记宋冰说:“我们支部今天去拿了一些牵藤的品种来试验一下,如果明年确确实实栽出来了,效益和直杆的差不多,或者比直杆的好,那么我们明后年种这个牵藤的就行了。因为我们每栽一个东西,你不管是粮食作物也好、经济作物也好,最终要对接的是市场嘛。
2016年,石门乡泉发村成为云南白药集团的扶贫基地,种植了150亩中药材草乌。两年后,硕士毕业的宋冰来到这里,担任了村支书。田间地头的奔波忙碌,让这个白白净净的姑娘晒出了“高原红”,变成了村民眼中的女汉子。
威宁县石门乡泉发村党支部书记宋冰说:“不是为了栽下去怎么样,是为了明后年你们要做准备的事情啊!”
此时此刻,这位女汉子却有些无奈,她对牵藤种植工艺的细致介绍,一时并没有得到村民们的理解和接受。
面对村民的种种质疑,宋冰耐心地一遍遍做着解释和示范,只要有人愿意尝试,成功,就算迈开了第一步。
威宁县石门乡泉发村党支部书记宋冰说:“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更多的是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我们要做到一个示范带动的作用,领着群众干和带着群众去赚。”
石门乡,是贵州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一块天然巨石犹如一道“大门”,成为这里的地标,人们形象地将这里叫作“石门坎”。
千百年来,生活的贫困,就像是那块巨石,阻挡着人们幸福安康的梦想。
威宁县石门乡人大主席团主席杨鼎说:“过去这样说,石门坎、斜偏坡、大风吹翻杈杈房、一年只有半年粮。2014年精准识别时,全乡还有2188户贫困户,石门人都盼着踏过贫困的‘坎’,迈进幸福的‘门’。”
传说中,只有足够勇毅的人从这里经过,石门才会为之打开。
脱贫的大门,终于在新时代得以开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拉开脱贫攻坚大决战,书记、省长等20名省级领导挂帅成立指挥组,集中攻坚石门乡等20个极贫乡镇,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和扶贫开发项目。
2020年年初,石门乡的贫困发生率从45.97%,下降到1.62%。脱贫的梦想,已然照进现实。
一把伞山梁上,自动化播种机正在1000亩现代农业基地上来回穿梭。听说机器也能播种洋芋,三位老大娘赶了一个多小时山路,一定要来看看稀奇。
一把伞基地,是石门乡的“扶贫农场”。作为“扶贫农场”带动的贫困户,在基地务工的石仙军,每天能够得到100元的收入,年终还可以按股分红。既是“股东”,也是“员工”,石仙军干得特别卖力。
威宁县石门乡一把伞基地贫困户石仙军说:“今年对我们威宁县石门乡来说是大脱贫的时候,大家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大家都加油干。”
为了如期脱贫,每一位奔波在村头巷尾的驻村书记和党员干部,心中的目标愈发坚定而清晰;每一位忙碌在田间地头的贫困户,都在朝着脱贫的梦想,奋力前行。
越过沧桑岁月的贫困之坎,石门的富裕梦想,近在咫尺。
全面小康的千秋愿景,触手可及。
观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心得体会篇三
我们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在学习之余,我们也要小手拉大手,脱贫快步走。
今年,“精准扶贫”也成为了人们常提的网络流行语,回到山村里,墙壁上都是“扶贫开发,利国利民”“消除贫困,同步小康”等标语,字都用红字漆出来,显得格外明显。
虽说“精准脱贫,不落一人”,但还是有些人因政府发了补助资金,就享清福,养老了。就比如我们村的赵大爷,他们家因看病欠了别人钱,一向过着多穷的生活,欠下的债已经拖了五六年了,成为了精准扶贫户,用政府的补助资金还了债,却又揭不开锅了,只得等再发补助金了。去年过年时,干部送去扶贫物资,但他们一家还是吃了,用了个精光,干部几次相劝,他也不听,最后因旧病复发,逝世了。
在脱贫过程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不错的,只有乡民配合,脱贫就一定成功。李哥哥他们家收到了干部的补助,高兴极了,为家中买了些物资后,就都拿去给李哥哥上学用。李哥哥也发奋图强,终于不辜负家人的期望考上了大学,现在李哥哥在城市里开了一家公司,生意很火,他们一家非常感谢“精准扶贫”政策帮助他们走进了小康生活。
现在,许多农村人都因精准扶贫户,村子拆迁分到了一套楼房和一些钱,让他们有舒适的环镜和生活,接下来的生活也要靠他们自己努力。
许多人都过上了好生活[],他们都特别感谢政府,感谢精准扶贫政策,在村子里,脱了贫的人,就帮助那些贫困户。不由得说,“精准扶贫”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帮助。
让我们手拉着手,共同脱贫,共同进步,一起进入小康生活。让我们争当二十一世纪的时代锋,加油!
观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心得体会篇四
更好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需精准把握重点任务和发力方向,以更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务求实效。
要高质量完成剩余脱贫任务,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已经脱贫,现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要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行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尤其是对地处深度贫困地区,且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县和行政村,要组织精锐力量强力帮扶、挂牌督战;对特殊贫困群体,要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
要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多措并举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搞急刹车,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有效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人口;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范围,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还要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社会扶贫等的力度,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更好夯实脱贫致富的基础。
要高质量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脱贫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求和硬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在实践中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联通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素流动双向化,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开展工作,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有力有效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其不但能成功脱贫、避免返贫,而且能走上持续致富的康庄大道。
观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指标,脱贫攻坚成为关键一环。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时间进入2020年,脱贫攻坚的倒计时钟声已经响起,要让承诺掷地有声,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纪检监察部门必须立足职能职责,将日常监督贯穿于各类各级脱贫攻坚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始终。把脱贫攻坚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重点排查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落实不力、工作拖沓、作风浮夸等问题,督促各级党组织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担起责任,坚决防止松懈、倦怠思想,保障扶贫协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打赢脱贫攻坚战,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执纪作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是阻碍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的障碍,不仅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更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必须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整治,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最急最忧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分级分类集中整治。纪检监察部门应当靠前监督、严格执纪,协同发挥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严查重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问责作用。基层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基层干部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脱贫攻坚能否如期高质量完成,基层干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干部作风如何决定着脱贫攻坚成果如何,作风实则成果硬,作风虚则成果弱。在脱贫攻坚中,必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放,严查吃拿卡要、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行为,对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和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坚决严肃查处问责,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
观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心得体会篇六
过去的农村,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村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村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很低,很多家庭都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生活十分艰苦。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村民们也不再为温饱而发愁,很多人现在也朝着“小康”的方向努力。
除了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之外,随着国家对农村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很多村庄现在也实现了“三通一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舒适,不少村庄现在也告别了“脏乱差”。
农民朋友们: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今年的“三农”领域有很多硬任务要完成。未来的一年里,国家将采取多项举措解决农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打赢脱贫攻坚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启动厕所革命”等等……。
无论是在建设还是在发展方面,资金尤为重要,要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资金就必须优先向农村地区倾斜,这样才有资金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短板。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我国也会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资金预算将继续向“三农”领域倾斜,确保各地的财政资金能够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解决农村当前的民生问题。
在农村,乡村建设和治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几年来,我国为了整治农村各类违规违法乱象,出台了很多措施。现在已经到了农村发展的攻坚阶段,农村的基层干部队伍也很关键,如果是一个不作为、胡作为的带头人,那么资金投入后也会被侵占。
不过,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关键的一年,我国在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也会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大力度治理农村的“苍蝇和村霸”,开展反腐败和扫黑除恶这两项斗争。
虽然说现在的农村和过去相比有很大变化,但和城市相比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很多村民会离开农村进城生活,大都是因为这两点。
不过,就在农村进入全面决胜小康之后,我国也会在各地区开展新一轮的发展工作。今年不仅要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还要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消除乡村医疗服务的空白点,让村民不再为教育和医疗发愁。
观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心得体会篇七
流淌的“小溪”,流出脱贫攻坚八年以来的丰硕成果。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一项项数据的背后尽是人民的辛苦与汗水,乡亲们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中国共产党以民为本的发展思想,在此刻熠熠生辉。“千年大跨越,日月换新天”,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成绩,形成了一套全球脱贫可借鉴、可复制的“中国方案”,为依然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第三世界贫困国带去了光明和希望,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这是惠及世界的成就,这是辉映百年大党不变初心的成就,它必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画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雄伟的“高山”,挺出扶贫前线不畏艰难的数千英雄。毛相林、白晶莹、李玉、张桂梅、赵亚夫、夏森,这简简单单6个平凡的名字背后,深藏着“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是扶贫战线中甘为人梯的代表,也是此次表彰大会中脱贫攻坚楷模称号的获得者。他们是“万万千千”中站在领奖台上的“一”,也是同一份事业、同一块土地上的“万万千千”,他们的身后有遍布全国各地的300多万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挥洒汗水的身影,也有众多数不清数、叫不上名的乡村干部、普通民众无私奉献的付出。正是因为这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才创造了这个彪炳千秋的人间奇迹。
画卷未完徐徐图,乘风破浪正当时。这幅山水画才美景初露,脱贫摘帽只是一个开始,伟大的征程才刚刚启程。“一年之计在于春”,乡村振兴迎春盛,万物生长时节里的振兴工作必将焕发新机、盎然兴盛。听,画中的黄河汹涌奔腾、一往无前,长江碧波荡漾、两岸猿声;看,画中的雄峰高耸入云、巍峨屹立,长城万里绵延、昂扬神州。
观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心得体会篇八
赴对口帮扶村开展学习交流实活动后,支部及时召开了小结会,会上,大家联系实际,畅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其主要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是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到农村基层的参观学习实践活动,使大家受到深刻的触动,充分认识到党员教师肩上担子沉重。有的党员教师谈到:到贫困农村看一看,深深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由于经济的落后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反过来,教育的滞后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农民不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很难摆脱贫困,更谈不上科学发展。作为高校党员教师,要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做好本职工作,多为农村为基层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去就业,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家乡、服务基层紧密结合起来,与振兴贵州基础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到基层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为贫困山区的早日脱贫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二是增强了对贫困山村的感情,提高了认识,转变了作风。有的党员教师谈到:我们的普高生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多数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境与联合村一般村民家庭经济状况都差不多,我们应该对贫困生给予特别的关爱。例如,各位班主任在落实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项工作的时候,工作责任心应更加强一点,心应更细一点,工作效果更公平一点,力争把国家资金用在刀刃上,把国家对贫困生的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要通过对口帮扶活动,提高认识,加强自身的教风学风建设,只有把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做好了,才能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
三是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敬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要改变贵州农村的贫困面貌,我们必须努力担当好为贵州基础教育服务的职责,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好改制迎评的攻坚战。有的党员教师谈到:联合村地处黔南州东北部,属此次全国凌冻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村前村后仍可以看到被雪凝压倒堆放的树木。村干部介绍,两个月的雪凝天气造成停电停水,交通中断,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灾难。但面临严重灾害,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在最困难的时刻,人民解放军来了,武警部队来了,全国各路电力抢修大军来了,自愿者队伍来了,政府的救灾物资资金到了,原计划三个月完成的救灾重建任务一个月就完成了,村民们转忧为喜,称赞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办到。有的党员说:这种抗凌冻精神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我们深受这种精神激励和鼓舞,作为共产党员,在学院发展的最艰难时期,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当前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应该理解为院党委霍书记提出的“八论”要求,即:论精神、论观念、论时间、论学习、论正气、论责任、论实干、论细节。
我们一定要落实“八论”要求,一定要坚定迎难而上的决心,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为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党支部通过对口帮扶交流学习的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自觉性,是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积极探索。
扶贫慰问活动结束了,可是我的心却一直难以平静,连续几天晚上久久难以入睡,眼前不断的浮现出原来只有在电影电视里才得一见的画面:风一吹好象就要坍塌的歪歪歪斜斜的茅草屋,屋里是黑乎乎的木头屋顶;厨房里是黑乎乎的锅灶,边上放着一个没有了上半截的带着高低不平的碴的缸,是用来装水的;炕上摊着黑乎乎的最少得二、三十年的被褥;除了黑乎乎的老式的木头柜子外,没有见到任何家具和电器……整个屋子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黑乎乎的,很平民、很压抑、也很艰辛。在这样的小屋里,墙角的最上方张贴着三、四幅毛泽东的画像,纸已经发黄变旧了,估计也是有年头的了,也许这就是这一家人生活的支柱吧。这就是在活动中我见到的最贫困的一户人家,家里三口人,70多岁的老两口带着一个30多岁的没有自理能力的傻儿子。见我们去了,老两口眼里满含泪水,我知道那是感激的泪、辛酸的泪、无奈的泪;老人的手好象老树皮一样,一道道深深的黑色的沟,那是艰辛的劳作筑成的。从老人的口里得知,他的儿子由于小时候一次意外摔伤,大脑受损,因为没钱医治,越来越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不只是傻,还要不断的闹腾,半夜经常起来闹,把家里的炕刨得都是坑。对于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两口,傻儿子是的心病。老人说,他只能把苦水吞在肚子里,出门在外时装也要把笑容挂在脸上。穷点没关系,精神上的折磨让老人心力交瘁,无路可走。
看着饱经风霜的老人不断用袖口擦眼泪,我心酸极了。没想到还有这么穷困的家庭,这么令人辛酸的老人!七十多岁了,辛辛苦苦、认认真真的生活一辈子,把儿子养到三十还得继续,却没有任何盼头和出路,这需要多么大的承受力。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在为老人的生活担忧和唏嘘。我们的到来多少能为老人送去一丝慰藉,但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能从根本上解决老人的生活问题就好了,就比如想办法治好老人儿子的病。
回到单位,与其他组的同志们交流,也都见到如老人一样的困境,大家都说“穷,真穷啊!”只是穷的原因不一样。我盼望国家能够尽快的建立起全民的医疗、养老保障,给这些新世纪仍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善良的穷苦百姓们一点点依靠和慰藉!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已所能,为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尽一点力。哪怕是一个盛水的桶、一件御寒的衣裤、一套半新的被褥,都会给那些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人送去一丝温暖。
观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心得体会篇九
攻坚克难,狠抓政策落实。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绝不能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和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心理,这就好比一名考试不及格的差生刚刚取得了60分的成绩,如果稍一松懈就有可能回到起点。不仅仅局限于脱贫,要的是能稳定脱贫,能持续增收致富,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艰巨。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统筹推进,创新工作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潮流,立足本职、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继续保持好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创新业务水平,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
多措并举,加大扶贫力度。发展产业是脱贫增收的主要渠道,如果没有产业作为支撑,贫困群众就难以脱贫致富,即使脱贫了也有可能走回头路。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养业发展,继续坚持扶贫小额信贷,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加强监测,保持政策稳定。开展”两摸底”工作,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严格考核,加强督促指导。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考核管理,科学引导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不断巩固提升脱贫质量成色,结合巩固提升期工作特点,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开展督查巡查,对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补齐工作短板、提升脱贫质量,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观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心得体会篇十
4月22日晚,贵州脱贫攻坚纪实专题片《千年梦想决胜今朝》开播,该片讲述了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奋进、苦干实干,推动贵州大地发生千年巨变、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书写减贫精彩篇章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影片一经播出就在新蒲新区广大基层干部中引发热议。
“《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这部影片讲述了扶贫干部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千方百计带领群众脱贫的故事。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干部、一名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工作人员所付出的努力。接下来,我将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新中街道松源社区居委会主任敖廷强说到。
“影片中罗甸县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我从她的身上看到了我们新区驻村干部和扶贫干部的身影。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继续坚守岗位,坚持‘四个不摘’原则,努力带领群众发展产业,为加快‘四区一带’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喇叭镇合力村驻村第一书记任秀均说到。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了解到,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是如何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场,用生命和血肉捍卫了脱贫攻坚的使命,使全省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也曾在这个战场上奋斗过,这个专题片让我感触颇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秉承脱贫攻坚精神,做好本质工作,服务好人民群众,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喇叭镇高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王科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