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优秀17篇)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优秀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7 11:22:09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优秀17篇)
时间:2023-12-17 11:22:09     小编:紫衣梦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一

近日,区发展改革局对区内25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本次调查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小微企业基本情况;二是当前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三是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情况;四是小微企业在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五是对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建议。

本次调查以书面填报结合电话访谈的形式进行,保证了填报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为使本次调查对我区小微企业及区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从我区目前产业实际情况出发,本次被调查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抽样方式,共选取25家企业,使样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被调查企业分类。

按主营业务分,制造业10家,占4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5家,占60%。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2家,占8%,私营23家,占92%;按企业人数分,10人以下的1家,占4%,10-50人的6家,占24%,50-100人的9家,占36%,100-500人的9家占36%。

2.生产或经营场地情况。

在被调查企业中,拥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企业有10家,占40%,租用的厂房(经营用房)企业有15家,占60%。

(一)影响企业发展因素调查。

本次调查中列举了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6种因素,即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足、缺乏创新能力、资金紧张、其它等。

2.生产或经营场地情况。

在被调查企业中,拥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企业有10家,占40%,租用的厂房(经营用房)企业有15家,占60%。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制造业发展的前三个因素依次分别是人力成本(90%)、资金紧张(80%)、原材料成本(60%),影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的前三个因素依次分别是人力成本(93%)、原材料成本(86%)、资金紧张(33%)。

调查结论,人力成本上升、资金紧张、原材料成本上升是当前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力成本上升因素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影响略大于对制造业的影响,原材料成本上升因素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影响大于对制造业的影响,资金紧张因素对制造业影响大于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影响。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调查。

1.近三年资金缺口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近三年存在资金缺口企业19家,不存在缺口企业6家,存在资金缺口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76%,不存在资金缺口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24%。其中,存在资金缺口企业的19家企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1家,制造业8家,分别占被调查企业中该经济类型企业的73%和80%。

调查结论,近三年近80%的小微企业存在资金缺口,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资金缺口比制造业略微明显。

2.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渠道选择。

调查中列举了弥补资金缺口的12种渠道,即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职工自筹资金、国家财政投入、票据融资、民间借贷、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企业自身积累、私人资本投入、企业之间融资及其他等。调查结果表明,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最常选择的方式前4项依次为企业自身积累、金融机构贷款、私人资本投入和国家财政投入(其中后两项并列),而股票市场融资等其他8种渠道均很少小微企业采用。企业最希望获得融资途径前三项依次为金融机构贷款(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0%)、企业自身积累(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6%)和国家财政投入(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2%)。

调查结论,企业自身积累和金融机构贷款是小微企业在弥补资金缺口时最普遍也最希望选择的渠道和途径。但小微企业因大多没有自有厂房(经营用房)而无法取得金融机构贷款,所以在弥补资金缺口时,只能选择企业自身积累这一渠道,而调查显示,这种渠道并是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的次选渠道,金融机构贷款仍为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的首选渠道。这表明,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渠道弥补资金缺口的意愿是最强的,同时也从反映出,通过自身积累方式解决资金缺口而达到企业快速发展的效果是非常不明显的。

3.企业希望获得的融资途径。

调查结果表明,小微企业面对资金缺口,希望获得的融资途径前两位依次为金融机构贷款和国家财政投入。其中选择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12家,占被调查企业的48%,其中制造业4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家,分别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40%和53%、选择国家财政投入的企业11家,占被调查企业的44%,其中制造业6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5家,分别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60%和33%。

调查结论,无论是制造业还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希望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意愿是大体相同的,而对获得国家财政投入的期望却又明显差异,制造业要远远高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家省市各级对制造业企业支持的各项政策较多,而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支持相对较少。

(三)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困难和问题调查。

1.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情况调查。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情况调查结果为,在被调查的25家小微企业中,近三年,8家企业有过贷款,1家企业有过民间借贷,16家企业没有发生过贷款。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难易程度调查结果为,在被调查的25家小微企业中,6家企业反映贷款难易程度为一般,9家企业反映比较困难,10家企业反映特别困难。调查结论,目前,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比较严重,近三年,只有32%的企业取得了银行贷款,远远小于有资金缺口企业(76%),而无法取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只能采取民间借贷等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缺口。

2.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存在问题调查。

调查中列举了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中存在的9项主要问题,即手续烦琐、审批时间长、贷款政策不透明、中介评估费用较高、银行服务产品不够、对企业及产品了解不够、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对企业信用等级要求过高及其他等,调查中要求被调查企业在银行贷款存在问题中选择三项,并按轻重程度依次确定为首选、次选和末选。

调查结果表明,在小微企业申请贷款过程常见的9种问题中,企业反映比较多的前3位依次为手续烦琐(占被调查企业的76%)、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占被调查企业的64%)和审批时间长(占被调查企业的52%),均超过了被调查企业的半数以上。而作为小微企业申请贷款首选问题的前两项依次为手续烦琐,两者合计占被调查企业的84%。其中,手续烦琐占被调查企业的52%,占被调查企业中反映该问题企业的68%、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占被调查企业的32%,占被调查企业中反映该问题企业的50%。

调查结论,手续烦琐和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是企业申请贷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首要问题,而手续繁琐是企业在银行贷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对于没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的小微企业尤为显现,具体到行业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因规模较小,大多租用生产经营用房而表现比较突出。

3.小微企业融资难内外因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18家小微企业反映造成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内因是企业缺乏抵质押担保,占调查全部内因的72%,其中制造业5家,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50%,占反映该问题企业的2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3家,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72%,占反映该问题企业的72%;造成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外因依次为金融机构支持不足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分别占调查全部外因的45%和37%。

调查结论,缺乏抵质押担保是造成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内因,这一点对于没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表现更加明显,金融机构支持不足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是造成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外因,这也反映了企业对获得金融机构支持与政府扶持的渴望。

(四)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建议调查。

调查中,列举了政府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提供优惠创业信贷、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建立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为支持创业,银行提供便利的信贷服务、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小微企业领导人社会地位和声誉、设立更多专门服务于小企业的小型银行、拓展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普及小企业金融服务知识等9种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方法和途径,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即政府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提供优惠创业信贷、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拓展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96%、80%、72%。

学习外地商会的经验,探索建立小微企业联保机制,为非公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和小额贷款融资服务。

一是加强辅导和培训。在非公企业中联络和选拔一批创业精英,定期聘请成功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对我市小微企业进行系统辅导和培训,在企业管理、投融资、技术、财务、人事、法律、市场与战略等方面对其进行引导与释疑,帮助小微企业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从而帮助小微企业快速成长。二是规范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相关收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对有关小企业贷款的抵押质押登记、评估、公证、担保等中介收费标准进行全面清理,统一规范小微企业贷款的中介收费标准,不断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外部成本。

三是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在总结部分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以政府对放贷银行进行补偿的模式,鼓励商业银行在信贷规模上向量大面广的小企业重点倾斜。

四是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出台相关财政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五是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打造信用环境,增强社会诚信意识,加大对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二

最近几年,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单从财政收入方面讲,年达到45.4亿,相比年,五年翻了4.3倍。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空间资源紧张的制约,由空间资源短缺引发了拆迁难等多种问题,可以说,空间资源短缺成为未来发展的难题。要突破物理空间资源的瓶颈制约,向地下发展是一条现实出路。

1.浓郁的消费氛围所带来的人气保证。

在地下商业街的建设方面,我们有两方面优势:一是路商圈长期以来浓郁的消费氛围,二是原来夜市的繁荣可以部分复制。这两方面的经验积累是地下商业街未来形成旺盛人气、强消费磁场的保证。

现在的,正在由黄金线向黄金块转变,从东面的出版大厦、饭店,到南面的翠琅大厦、乐业村、交行大厦,以及中心区,到西面的索菲特、中环国际、和泰大厦,再到北面的虹桥、国际商城等,连成一片。在这种经济发展趋势下,必然要求相应的消费配套设施的支持,要求原来的、路商圈由线到面全面发展。

2.毗邻商务区所带来的消费能力保证。

中央路、北路沿线可作为市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型商务集聚区,在以后引进和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现代商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符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布局,也符合总部型企业选址定位的要求。在这两条线上,有紫峰大厦、金峰大厦,再往北,有饭店、国际商城、出版大厦、南汽、时代超市等重要单位。而地下商业街相邻的模范马路科技研发街,则有14所和,具有发展科技产业的潜力。这几条线都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为地下商业街的发展注入血液。

(一)要与纵横交错的交通系统紧密相连。

地下商业街成本高昂,空间仍然受到严格限制,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其优势就在于它与地面只隔几级台阶,不会给居民和游客带来距离感。畅通的交通系统是成功经营地下商城的重要条件。它一方面可以聚集客流,另一方面方便了消费者的生活、购物、旅游等。例如加拿大多伦多的地下商城,各种通道密如蛛网并呈辐射状,延伸到地上的许多饭店、公寓、银行、商场、写楼和大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离湖、新街口、中央门汽车站和火车站都非常近,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地下空间除了商业功能之外,还应该兼有行人通道的功能,即人车立体分流,把地面的一部分行人分流到地下。“停车难”是城市交通的日益突出的问题,可以考虑修建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容量大、用地少,布局合理,接近服务对象,特别是结合地铁站修建地下停车场便于换乘地铁到达城市中心,有助于减轻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提高了地铁的'利用率,又减轻了汽车造成的公害,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就是一个成功范例。地下停车场如果能成为和两个方向的人流进入主城区的缓冲地带——在或地区以自驾车为主的交通形式,而在主城核心区以公交系统为主要交通形式,那么这样的设计导向从长远来说可能会取得成功。

(二)地下商业街与地上要构成完整的体验环境。

地上空间与地下商城相结合的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下商城与地上商城相结合,可以创造更大的商机,共享彼此的客流,得到双赢的局面。例如在新街口地区,新百、大洋与地下商城都是消费场所,功能互补,在地上逛街购物,在地下吃饭休息。另一类是地下商城开发与城市景观建设的结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的重视,国内外均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开发形式,即地上是城市绿地或休闲广场等市民公共活动设施,地下部分则进行商业性开发。例如俄罗斯大型地下商城马涅什购物中心就是建在马涅什广场的地下。我们地下商业街要做大,就要充分发挥路广场与湖公园的吸引力。

(三)确定合理的经营项目。

通过提供合理的经营项目来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以提高竞争力。例如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地下商城,其建筑面积达91万平方米,每天通行人数超过50万,共有1。17万个商店。在这个地下城里,如果人们不愿走出去的话,可以在142家中任何一家饭馆或酒店里用餐、饮酒,在1024个商店里购买所需商品,在24家电影院和4家剧院里观看电影或看戏;地下城里还开办有26个银行网点,人们还可以参观2个大型展览和2个艺术长廊。

(四)体现文化特点。

要努力为市民与游客营造一种既适宜购物,又适宜休闲和文化体验的空间环境,与新街口地区单纯以购物为主的环境有所区别,充分彰显古都的文化特色。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商城所有的长廊里摆有各种花草树木,利用电灯光促其生长,所以尽管地面上大雪纷飞,地下花照样开,树照样长,花草树木间安置各种凳椅供游人、顾客休息。四季分明,夏天炎热、冬天寒冷,而地下商业街环境设计可以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

三、荣商圈的路径设计。

(一)在发展空间方面,建设哑铃型空间结构。

路商圈的服务职能不仅局限于城北地区,还是新街口商业中心的有效补充;服务对象也不仅是本市人口,还服务于部分外来人口。因此,商业中心应当抓住地铁通车和一些大型设施建设的机遇,逐步扩展商业中心规模,转移空间商业街区发展重心,调整商业街区内部空间结构。当前,路商业中心主要沿路、和北路形成“两横一纵”的单核心空间结构,虽然在和的发展带动下有向街区化发展的趋势,但是发展重心仍然偏于西侧北路交叉口附近。在未来的发展中,可结合地下商业街的建设,形成商业中心东部地区围绕门地铁站周围的商业服务新核心,最终形成由商业街联系北路交叉口周边地区和中央路门地铁站周边地区这两个大型商业核心的哑铃型的商业中心空间结构,而地下商业街正是打造哑铃结构的轴线,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商业结构方面,加强文化娱乐与现代服务业发展。

目前商圈的结构尚不够完善。一是表现在缺乏高层次专业服务。专业化、高层次的商业文化设施对于完善商业中心功能、调整商业中心结构意义重大。专卖店虽然不少,但服务层次有待提高,与副商业中心的地位不相称。二是文化娱乐业所占比较小。目前基本以商业和餐饮业商家为主体,大约占85%左右,而文化娱乐业仅占1.8%,这对发挥商圈的休闲功能较为不利。三是商业设施布局重心仍然偏重于路交叉口附近,大型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在步行街以西的区域内,东段缺少大型商业网点,并且因为大面积的军事用地使得该地段进深很浅,造成了西热东冷的现象,门地铁站的人流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利用。而地下商圈的建设,为解决这些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东部地区可以于门景区形成集商业服务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

(三)构建交通系统方面,加强环形机动交通系统建设。

随着商圈的发展,人流必将不断增加,对交通系统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构建内外联系紧密、换乘枢纽完备、层次结构清晰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以地铁1号线和5号线为主要对外交通线,这两条线均经过商业中心地区。地铁1号线经过门,地铁5号线经过北路,其路站就位于北路和路、的交叉口,也就是地下商业街的起点),交通极为便利。建议对商圈周边道路进行功能分类,并对以交通功能为主的道路进行改造拓宽,同时结合商圈内部非商业用地的改造和置换,建设相应的停车场地。建议首先拓宽北侧的童家巷和南侧的文云巷,与中央路、、湖北路和云南路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机动交通环,在靠近一侧,结合可改造或置换的用地建设停车场库,这样可以大大减轻东端的交通压力。而且以东路段将与已经建成的步行街和丁家桥灯光隧道形成一横一纵两条步行街空间轴,这种十架结构可以为邻近商家创造新的繁荣。这样,再结合地铁1号线和5号线,街区内部街巷整理和停车网点布局,形成内外交通功能鲜明、人车空间界限清晰、停车换乘便捷的商业中心综合交通体系。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加快发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无论从品种上、规模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为社会提供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加上分业经营模式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目前中间业务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由于受传统银行经营理论影响较深,在经营观念上仍存在一定偏差,没有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行准确定位。经营重点一直都放在负债,资产规模的扩张及资产质量的提高上,中间业务在我国银行商业经营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从经营战略上没有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三大支柱之一进行大力发展。现今各行为追求短期经营业绩,普遍把中间业务作为吸收存款和争揽客户的一种手段,许多中间业务诸如代发工资、信息咨询、上门收款、零残币兑换等业务成为多数银行的无偿服务。

我国的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商业银行的业务被限制在一个相当狭窄的范围内,使银行难以设计开发出跨领域、综合性、多方位的中间业务产品,难以提高业务的集约水平和档次,业务品种趋向同质性,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代理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高科技,高收益的品种较少。初步统计,目前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仅260余种,从开办得较成功的品种来看,仅有信用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近年来发展较快,而保管箱服务、网上银行、财务顾问、个人理财业务等的影响还比较有限,新型金融工具如货币利率互换、金融期货与期权合约、远期利率协议、外汇等在国内的发展更是受到了限制。而在利用其经济金融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软件因素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

而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尤其是实行混业经营以来,为满足客户各种需求,中间业务产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凭借其在人才,技术,产品等优势给客户提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系列的金融产品,据统计,外资银行所使用过的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万种,使现代商业银行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百货公司”。

从规模上看,近年国内银行中间业务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没有作为一项主业务来经营,中间业务在银行的整个业务规模中占比例小,难以形成相应的规模效应。20__年上半年,中国银行集团中间业务净收入为75.33亿[1]元,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重为19%,同期中国工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为50.5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重为12.6%,中国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为42.52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14%。而西方商业银行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代表的非利息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25%以上,各大银行甚至已超过了50%,如德国商业银行60%以上的收入来自中间业务,美国各大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均在50%至80%之间,且呈上升趋势。

目前,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专门机构对中间业务的开发,运作进行系统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协调与配合。在运作中,大部分商业银行仅限于下达中间业务完成计划,而对如何加强中间业务发展的组织,提高发展水平,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不足,使基层银行在中间业务市场开拓中被动性强,难度大。

由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和体制,银行、证券、保险这几个行业,都是严格分开经营的,业务不能交叉,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状态,三者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的客户理财,而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因此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还只能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方案设计方面,不能真正代理客户进行组合投资,银行理财服务中的核心业务即增值业务大都无法办理,所以,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呈现“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业务,中间业务的开拓和发展需要一大批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开拓、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等专业知识的中高级人才,如理财顾问,要求对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外汇、国内外经济形势都能比较全面的掌握,这些具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在我国金融界非常稀缺,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已成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瓶颈”。另外,中间业务是一项集科学技术、电子智能和服务质量为一体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业务,它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软硬件”为依托,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技术服务手段则显得比较落后,科技化程度低。尽管也建立了电子联行、电子清算中心等支付结算系统,但系统覆盖面有限,速度也有待提高。相比之下,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科技化程度很高,软硬件设备、支付应用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先进,网络技术普及、发达,家庭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应有尽有,大大降低了成本,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

程中缺乏十分详细的、可遵循的行为和操作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还突出表现在中间业务收费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一方面,由于部分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过低,导致银行成本与收益倒挂,削弱了其盈利能力,甚至出现亏损,经济效益不明显显然难以调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无明确、统一的收费标准,部分商业银行不计成本,免费甚至代客户支付业务费用,进行无序竞争,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和协调发展。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四

本文目录。

近年来,随着芗城区旧城改造、城市扩容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社区服务功能大幅提升,社区商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社区商业网点数量不断增加,经营业态和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从调查看,目前,芗城区共有社区69个。各类社区商业网点近1000个,经营方式有餐饮、超市、各类中介、便利店、物流、食杂店、洗衣店、维修店、回收站、书店、冲印店、药店、家庭服务站、大众浴池等。社区商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社区商业网点发展迅速,“双进工程”服务对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社区商业服务对象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不仅面向广大居民,更侧重于为老人、儿童、残疾人、优抚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以及为下岗、失业人员的提供再就业服务。

2、社区商业网点呈多业态发展趋势。社区商业过去以商业零售业网点为主,仅限于食品、日用百货、美容美发等行业,近年来,一批新兴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应运而生,现已发展到几十个服务项目,如保姆、清洁维修、物业绿化、家教、技能培训、网络服务、婚庆礼仪、餐饮、保健、社区医疗、代理、中介服务等多个门类的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3、新社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功能较为齐全。随着中心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加速了新社区的建设,新社区的建设又带动了社区商业的发展以及周边商业中心的发展,其商业设施、网点分布、商品结构与服务功能均较为齐全,明显优于老社区。

4、传统商业和服务业在社区商业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发展。近年来,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商业应市场需求得到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商业网点渗透到社区的大街小巷,并在社区内及其周边形成一定规模。同时,社区沿街各类小型商品市场得到发展,有蔬菜市场、干果市场、水产品市场等,为社区居民消费购物提供了便利。

1、社区商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指导。目前,社区商业在发展中较多的商业网点与社区住宅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并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其中建在居民楼底层或楼内的餐馆、酒店以及各类服务机构影响较大,形成的民企纠纷较多。社区商业与区域性商业中心在功能定位方面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和有效监督。

2、社区商业发展不平衡,老社区商业网点发展慢、基础差。在这次调查中看到,一些老社区商业设施简陋,功能不全,一般是利用自有房屋,或者临时搭建,甚至是违章建筑开办的。这些小店小铺以经营副食为主,商品单一、质量低劣,购物环境和卫生状况较差,造成社区居民购物不便,许多日常消费需要跑较远的路,且社区的服务功能不健全,与建设“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提出的社区商业发展目标差距较大。

3、社区商业基础设施较差,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普遍提高,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的消费特点,社区商业低水平、低层次的服务状况与之不相适应,亟待改善。在调查中,有的反应社区没有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反应社区没有蔬菜市场,居民买菜不方便。有的反应家政服务业没有形成,居民寻求家政服务很不方便。有的反应社区商业网点不能仅依靠小店小辅、小商小贩提供商品和服务,要提高档次,保证质量等等。从反应的情况看,社区商业的服务功能普遍滞后于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加强社区商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拓展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社区双进工程的重点工作。

1、应合理规划,完善社区商业业态。应由政府牵头,会同商务、规划、建设、房管、财政、城区、工商、税务等部门,研究制定网点改造规划。如:对社区商业的规模、结构、布局及标准、分类等做出明确规定。业态业种10种左右,建议包括配送餐饮连锁店、小型超市、菜市场、食杂店、美容美发店、维修店、洗染店、照相馆、旧货废弃物回收站、家庭服务、书籍音像店、药店等。

2、应采用公开招标等形式,确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

一是选择、培育有实力的配送餐饮企业(由中心厨房统一配送至社区连锁店)进入社区商业示范区,实施包括“早餐工程”在内的大众化餐饮,保证居民在社区内就能够方便地吃到有保障、质量较好的早餐、快餐。

二是鼓励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在社区新建和改造放心肉、放心豆制品、无公害蔬菜瓜果连锁店,建设生活保障型的商品配送中心,解决居民生活不方便、消费不放心、不安全的问题。

三是支持连锁企业进入社区新建或改造便民家庭服务网点,搭载各类便民、利民服务项目,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等多方面的生活需要。

四是支持和引导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进入社区,形成以社区、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符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健全、服务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五是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通过资金、网点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规范社区内的小型门店,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3、应鼓励和支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建设面向社区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发展网上交易、网上服务,补充现有网点的不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及时采集、分析、储存客户信息,为居民提供定向、快捷、周到的服务。大力提倡社区骨干企业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延伸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倡和鼓励社区商业企业组建专职的便民综合服务小分队入户服务,同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渠道,开展以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为宗旨的便民有偿服务。

社区商业,这一原本以自发式生长存在的商业模式,在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下,正在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最优选项之一。

为探寻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社区商业呈现的热点和尚存空白,日前,北商商业研究院从北京东、西、南、北和中部选取了和平里社区、芍药居社区、望京社区、通州社区、房山长阳社区、大红门社区等12个有代表性的大型社区做调查。这12个样本中,既有老牌社区,又有通州、房山等新城社区。

根据问卷调查,随着购物习惯的改变,92%的受访对象表示,在家门口购物消费的频次增加,同时会定期到繁华商圈购物消费。在电子商务的迅速渗透下,北京的社区商业,已从功能单一的日杂百货为主,逐步发展为传统的餐饮、超市便利店、生活服务业与新兴的网络购物融合的服务体系。一些小区的夫妻店、传达室或者警卫室都主动或被动地兼职帮小区住户代收快件。

北商商业研究院通过对12个社区居民的调查采访发现,9个社区对连锁餐饮的需求最大,7个社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较高,其次是菜店这代表了社区商业整体面临的品牌化程度低的现状,美容美发、洗染、家政、便利店等都存在杂牌军的问题。

其实,北京市一直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加快向社区发展,鼓励品牌连锁经营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通过采取收购、兼并、直营连锁或特许加盟等方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早在20xx年,物美、京客隆等百余家企业入选市商务委推荐进社区的连锁企业。

调查中发现,在高成本压力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下,()传统零售业在拥抱电商和下沉社区中找到了两种发展路径。调查中,一个突出的变化是,7-11、吉野家、肯德基等知名传统商业企业的身影开始出现在社区。不过,社区商业的市场培育期会比繁华商圈长,销售规模短期也难与区域中心媲美。但是,社区周边消费频次高,更注重便捷和性价比。

在选取的采访样本中,餐饮在社区商业各业态中占比最高,平均占比达到32%;其次是生活服务类(包含家政、洗染等行业),占比为27.5%;位居第三的是美容美发行业,占比为13.33%。

但是,从调查的各类商业业态看,社区商业发展的自发性特点明显。餐饮业虽然成为社区商业主力军,但是,这些餐饮主要是不知名的小店,不仅更换频率高,服务质量也不稳定。

在对长阳、天通苑等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的新社区调查发现,幼儿教育正在快速扎根社区,最高占比达到9%,成为社区商业业态的新成员。此前很多幼儿教育品牌会选择区域商业中心地带,但是,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新兴社区的很多年轻住户已经升级为三口之家。巨大的儿童消费市场成为商家掘金的新发力点。可以预测,单独二胎政策落地实施后,幼儿教育将迎来更大市场。另外,随着老龄人口增加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社区送货上门、家政、代收代缴等服务需求增大。

此外,社区商业的物业主要来源于小区底商,受限于当初开发商的规划设置。这也造成了社区商业缺少规划的问题。

针对社区商业调查发现的问题,北京商报官方微博面向近50万粉丝进行了“帮社区商业出新招”的调查活动。在参加调查的微博网友中,42%的网友对自己居住社区的农产品市场不够满意,其中超过一半的网友认为社区菜市场距离太远,不能满足日常的需求。还有近30%的网友对社区菜市场提供的水果蔬菜品质和价格不满意。

30%的网友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社区便利店。反映问题较为突出的主要集中在通州、天通苑以及长阳等远郊区县的网友。部分网友反映,社区周围的小便利店和夫妻店商品数量有限,更新不及时。

从便利店的发展规律看,每3000人就需要一家便利店。例如东京,有近3700万人,几大便利店品牌的总数超过了4万家。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在20xx年时就已突破了xx万人,照此计算,北京至少需要6700家便利店。据相关调查显示,北京的便利店还不到xx家,距理想状态下的店铺数量相去甚远。不仅如此,店铺的分布也极不均匀,以7-11官方发布的数据为例,其130多家店铺集中分布在朝阳区、海淀区和东城区,西城区仅有5家,通州区也只有1家,而其他区域则尚未开店。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区域中心附近的社区,各类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但在部分老小区,由于物业设施和交通限制,一些便民业态无法进入。

返回目录。

近年来,随着城区旧城改造、城市扩容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社区服务功能大幅提升,社区商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社区商业网点数量不断增加,经营业态和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从调查看,目前,城区共有社区xx个;各类社区商业网点近x个,经营方式有餐饮、超市、各类中介、便利店、物流、食杂店、洗衣店、维修店、回收站、书店、冲印店、药店、家庭服务站、大众浴池等。社区商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社区商业服务对象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不仅面向广大居民,更侧重于为老人、儿童、残疾人、优抚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以及为下岗、失业人员的提供再就业服务。

社区商业过去以商业零售业网点为主,仅限于食品、日用百货、美容美发等行业,近年来,一批新兴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应运而生,现已发展到几十个服务项目,如保姆、清洁维修、物业绿化、家教、技能培训、网络服务、婚庆礼仪、餐饮、保健、社区医疗、代理、中介服务等多个门类的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随着中心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加速了新社区的建设,新社区的建设又带动了社区商业的发展以及周边商业中心的发展,其商业设施、网点分布、商品结构与服务功能均较为齐全,明显优于老社区。

近年来,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商业应市场需求得到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商业网点渗透到社区的大街小巷,并在社区内及其周边形成一定规模。同时,社区沿街各类小型商品市场得到发展,有蔬菜市场、干果市场、水产品市场等,为社区居民消费购物提供了便利。

目前,社区商业在发展中较多的商业网点与社区住宅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并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其中建在居民楼底层或楼内的餐馆、酒店以及各类服务机构影响较大,形成的民企纠纷较多。社区商业与区域性商业中心在功能定位方面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和有效监督。

在这次调查中看到,一些老社区商业设施简陋,功能不全,一般是利用自有房屋,或者临时搭建,甚至是违章建筑开办的。这些小店小铺以经营副食为主,商品单一、质量低劣,购物环境和卫生状况较差,造成社区居民购物不便,许多日常消费需要跑较远的路,且社区的服务功能不健全,与建设“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提出的社区商业发展目标差距较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普遍提高,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的消费特点,社区商业低水平、低层次的服务状况与之不相适应,亟待改善。在调查中,有的反应社区没有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反应社区没有蔬菜市场,居民买菜不方便;有的反应家政服务业没有形成,居民寻求家政服务很不方便;有的反应社区商业网点不能仅依靠小店小辅、小商小贩提供商品和服务,要提高档次,保证质量等等。从反应的情况看,社区商业的服务功能普遍滞后于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加强社区商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拓展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社区双进工程的重点工作。

返回目录。

最近几年,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单从财政收入方面讲,年达到45.4亿,相比年,五年翻了4.3倍。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空间资源紧张的制约,由空间资源短缺引发了拆迁难等多种问题,可以说,空间资源短缺成为未来发展的最大难题。要突破物理空间资源的瓶颈制约,向地下发展是一条现实出路。

一、建设地下商业街的可行性。

1.浓郁的消费氛围所带来的人气保证。

在地下商业街的建设方面,我们有两方面优势:一是、路商圈长期以来浓郁的消费氛围,二是原来夜市的繁荣可以部分复制。这两方面的经验积累是地下商业街未来形成旺盛人气、强消费磁场的保证。

现在的,正在由黄金线向黄金块转变,从东面的出版大厦、饭店,到南面的翠琅大厦、乐业村、交行大厦,以及中心区,到西面的索菲特、中环国际、和泰大厦,再到北面的虹桥、国际商城等,连成一片。在这种经济发展趋势下,必然要求相应的消费配套设施的支持,要求原来的、路商圈由线到面全面发展。

2.毗邻商务区所带来的消费能力保证。

中央路、北路沿线可作为市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型商务集聚区,在以后引进和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现代商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符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布局,也符合总部型企业选址定位的要求。在这两条线上,有紫峰大厦、金峰大厦,再往北,有饭店、国际商城、出版大厦、南汽、时代超市等重要单位。而地下商业街相邻的模范马路科技研发街,则有14所和,具有发展科技产业的潜力。这几条线都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为地下商业街的发展注入血液。

二、地下商业街的定位思考。

(一)要与纵横交错的交通系统紧密相连。

地下商业街成本高昂,空间仍然受到严格限制,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其最大优势就在于它与地面只隔几级台阶,不会给居民和游客带来距离感。畅通的交通系统是成功经营地下商城的重要条件。它一方面可以聚集客流,另一方面方便了消费者的生活、购物、旅游等。例如加拿大多伦多的地下商城,各种通道密如蛛网并呈辐射状,延伸到地上的许多饭店、公寓、银行、商场、写楼和大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离湖、新街口、中央门汽车站和火车站都非常近,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地下空间除了商业功能之外,还应该兼有行人通道的功能,即人车立体分流,把地面的一部分行人分流到地下。“停车难”是城市交通的日益突出的问题,可以考虑修建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容量大、用地少,布局合理,接近服务对象,特别是结合地铁站修建地下停车场便于换乘地铁到达城市中心,有助于减轻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提高了地铁的利用率,又减轻了汽车造成的公害,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就是一个成功范例。地下停车场如果能成为和两个方向的人流进入主城区的缓冲地带——在或地区以自驾车为主的交通形式,而在主城核心区以公交系统为主要交通形式,那么这样的设计导向从长远来说可能会取得成功。

(二)地下商业街与地上要构成完整的体验环境。

地上空间与地下商城相结合的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下商城与地上商城相结合,可以创造更大的商机,共享彼此的客流,得到双赢的局面。例如在新街口地区,新百、大洋与地下商城都是消费场所,功能互补,在地上逛街购物,在地下吃饭休息。另一类是地下商城开发与城市景观建设的结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的重视,国内外均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开发形式,即地上是城市绿地或休闲广场等市民公共活动设施,地下部分则进行商业性开发。例如俄罗斯大型地下商城马涅什购物中心就是建在马涅什广场的地下。我们地下商业街要做大,就要充分发挥路广场与湖公园的吸引力。

(三)确定合理的经营项目。

通过提供合理的经营项目来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以提高竞争力。例如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地下商城,其建筑面积达91万平方米,每天通行人数超过50万,共有1.17万个商店。在这个地下城里,如果人们不愿走出去的话,可以在142家中任何一家饭馆或酒店里用餐、饮酒,在1024个商店里购买所需商品,在24家电影院和4家剧院里观看电影或看戏;地下城里还开办有26个银行网点,人们还可以参观2个大型展览和2个艺术长廊。

(四)体现文化特点。

要努力为市民与游客营造一种既适宜购物,又适宜休闲和文化体验的空间环境,与新街口地区单纯以购物为主的环境有所区别,充分彰显古都的文化特色。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商城所有的长廊里摆有各种花草树木,利用电灯光促其生长,所以尽管地面上大雪纷飞,地下花照样开,树照样长,花草树木间安置各种凳椅供游人、顾客休息。四季分明,夏天炎热、冬天寒冷,而地下商业街环境设计可以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

三、繁荣商圈的路径设计。

(一)在发展空间方面,建设哑铃型空间结构。

路商圈的服务职能不仅局限于城北地区,还是新街口商业中心的有效补充;服务对象也不仅是本市人口,还服务于部分外来人口。因此,商业中心应当抓住地铁通车和一些大型设施建设的机遇,逐步扩展商业中心规模,转移空间商业街区发展重心,调整商业街区内部空间结构。当前,路商业中心主要沿路、和北路形成“两横一纵”的单核心空间结构,虽然在和的发展带动下有向街区化发展的趋势,但是发展重心仍然偏于西侧北路交叉口附近。在未来的发展中,可结合地下商业街的建设,形成商业中心东部地区围绕门地铁站周围的商业服务新核心,最终形成由商业街联系北路交叉口周边地区和中央路门地铁站周边地区这两个大型商业核心的哑铃型的商业中心空间结构,而地下商业街正是打造哑铃结构的轴线,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商业结构方面,加强文化娱乐与现代服务业发展。

目前商圈的结构尚不够完善。一是表现在缺乏高层次专业服务。专业化、高层次的商业文化设施对于完善商业中心功能、调整商业中心结构意义重大。专卖店虽然不少,但服务层次有待提高,与副商业中心的地位不相称。二是文化娱乐业所占比较小。目前基本以商业和餐饮业商家为主体,大约占85%左右,而文化娱乐业仅占1.8%,这对发挥商圈的休闲功能较为不利。三是商业设施布局重心仍然偏重于路交叉口附近,大型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在步行街以西的区域内,东段缺少大型商业网点,并且因为大面积的军事用地使得该地段进深很浅,造成了西热东冷的现象,门地铁站的人流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利用。而地下商圈的建设,为解决这些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东部地区可以于门景区形成集商业服务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

(三)构建交通系统方面,加强环形机动交通系统建设。

随着商圈的发展,人流必将不断增加,对交通系统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构建内外联系紧密、换乘枢纽完备、层次结构清晰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以地铁1号线和5号线为主要对外交通线,这两条线均经过商业中心地区。地铁1号线经过门,地铁5号线经过北路,其路站就位于北路和路、的交叉口,也就是地下商业街的起点),交通极为便利。建议对商圈周边道路进行功能分类,并对以交通功能为主的道路进行改造拓宽,同时结合商圈内部非商业用地的改造和置换,建设相应的停车场地。建议首先拓宽北侧的童家巷和南侧的文云巷,与中央路、湖北路和云南路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机动交通环,在靠近一侧,结合可改造或置换的用地建设停车场库,这样可以大大减轻东端的交通压力。而且以东路段将与已经建成的步行街和丁家桥灯光隧道形成一横一纵两条步行街空间轴,这种十架结构可以为邻近商家创造新的繁荣。这样,再结合地铁1号线和5号线,街区内部街巷整理和停车网点布局,形成内外交通功能鲜明、人车空间界限清晰、停车换乘便捷的商业中心综合交通体系。

返回目录。

商业城建成开业18年来,在促进就业、涵养税源、搞活流通、改善民生,带动相关产业,振兴一方经济,促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和经营者、消费者、管理者多方共赢。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商业城已严重落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严重落后于周边同类型市场的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改造提升迫在眉睫。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商业城的提升发展工作,主要领导先后批示要对商业城的提升改造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专题调研。为此,从7月下旬开始,区政协会同区贸易局、商业城管委会等单位组成调研组,以专题座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了大量的调查摸底工作。先后召开了商业城经营户代表、业主代表专题座谈会,走访了政府有关部门和镇街,并赴、和等地学习考察,广泛征求了多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加快推进商业城提升发展的对策建议》。现将调研成果综述如下,供区委、区政府领导决策参考。

一、商业城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商业城于1992年建成开业,总占地400多亩,总投资8亿人民币,有各类办公和营业用房6000余间,经营户34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共设xx大市场和两条专业街,经营范围涉及五金建材、副食百货、服装箱包、粮油烟酒、机电家电、非机动车和旧货等。其中商业城开发总公司举办十个市场和两条专业街,民营举办六个市场,由管委会辖管。建成18年来,各项经济指标稳健增长,尤其是近三年来,年商品成交额均突破双百亿,占全区商品成交额40%左右,年创税收近亿元,先后获得多项全国性荣誉,三次被评为省重点市场,商业城已成为面向全国的一张“金名片”。目前,商业城有两级管理体制:一是商业城管理协调领导小组,为区政府对商业城实施管理协调的非常设机构,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有关部门领导组成;二是商业城管委会,为常设机构,负责商业城的统一协调和管理,其主管部门为区贸易局。公安、城管进驻商业城,分别成立分支机构,实行双重管理。

(二)管理情况。

xx年,商业城管委会成立后,努力克服硬件设施先天不足的困难,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实现了商业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近年来,通过加大硬件改造投入(近三年共计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商业城主要市场的消防设施改造,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安全监控防范网络,通过人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使城内火警数量逐年下降。为使商业城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开展“整治月”、“巩固提升年”、“深化管理年”和“规范发展年”等专题活动,抓住难点重点,实施专项整治,落实长效举措,整体形象得到改观。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整顿停车场,挖潜停车空间,加强交通疏导和专项整治,运用科学手段引导经营户文明停车等手段,有效地缓解了商业城的停车、行车压力。

(三)当前面临的问题。

在肯定商业城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商业城面临日益突出的发展瓶颈问题和矛盾,严重制约着商业城的持续发展,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目前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硬件先天不足,整体环境较差。

(1)消防安全难以保障。消防设施缺少、建筑物连片且结构复杂、商住混杂、空间狭小、人口密集,给消防改造、火险发现、火灾救援、人员疏散等工作带来困难。虽经多年连续改造,但各类消防隐患仍难以彻底根除,每年均有火险发生,xx年高达9起。近年来靠市场管理部门严防死守,数量有所下降,但仍危机四伏,一旦火险发现或扑救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商业城已经成为潜伏的“火山口”。

(2)“停车难、行车难”问题突出。商业城经营户现有自备机动车、电瓶三轮车3000余辆,日进出商业城车辆万余辆,而城内各类停车位仅1200多个,造成10多辆车争抢一个停车位的局面,停车位缺口较大。同时,城区主要道路贯穿商业城,加上火车南站扩容,各市场内交通拥堵严重,城内道路处于超负荷状态,遇节假日和销售旺季,情况更加严重,交通压力日显严峻。

(3)抗灾能力低下。因年代已久和建筑质量差,市场多处房屋出现沉降,墙体开裂,结构变形,管道破损,建筑物安全防控能力下降,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每逢台风、雷暴、大雪等天气,都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经营者怨声载道,管理者提心吊胆。

2.经营模式传统,市场竞争力不强。

(1)功能配套不足。城内仓储空间严重不足,物流水平低下。许多营业房因面积狭小,既成商品展示区,又成仓储区,店内货物堆放杂乱、随意侵占公共空间和过道,市场秩序混乱,管理难度较大。

(2)专业化水平不高。因建成初期隆市需要,市场划行归市特征不明显,商品布局错综复杂,专业化水平低,核心竞争力较弱。

(3)经营档次低下。十多年来,市场一直延续现货现金现场交易,这种小规模、低层次的经营模式,使得市场内知名商品品牌较少,附加值较低,高端消费外流。

3.产权分散,造成市场管理难。

(1)日常管理难。一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产权式市场管理出现真空,市场管理依据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另一方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商业城块状管理和执法力度不够到位,导致商业城市场管理部门在处理矛盾和问题时较为被动,法律纠纷和信访事件不断,“管理难、难管理”问题突出。

(2)市场培育难。产权分散,私有产权比例高达80%以上,导致市场管理部门无法实施统一招商、统一出租、统一管理。甚至出现“二房东”现象,哄抬营业房租赁价格,恶意、无序竞争,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3)权利义务失衡。私有产权所有者只享受房产收益权,不承担责任义务。尤其是民办市场,开发商建好市场一卖了之,商业城管理部门则承担了市场的房屋维修、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等,而经营者又以各种借口,对市场收费工作制造困难。随着硬件设施的逐年老化,维修、改造资金逐年加大,市场正常管理难以为继。

二、提升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商业城建成18年,至今未进行大规模改造,受整体环境和发展空间束缚,经营规模、经营品牌、经营档次已明显落后于省内等地市场,更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调研组认为,实施商业城提升改造工作,势在必行。

(一)巩固和提升商业城品牌价值的需要。

从前期考察情况看,皮革城于xx年实现了新城搬迁,二期建成、三期建设、四期规划,并成功上市,开始面向全国布局,发展迅速。中国小商品城先后五次易址、九次扩建,现也成为绩优上市公司,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年创税收达20多亿元,占全市的30%左右,成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典范,不仅在全国,而且在全世界提升了的城市形象。中国科技五金城先后投资7亿多元,实施了新市场建设和老市场改造。濮院羊毛衫市场在改扩建的基础上,计划用5—xx年时间,建成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商贸城。上述市场通过改造和新建,完成了转型升级,实现了飞速发展。商业城与上述市场在同年代建成,累积18年发展,品牌效应明显,无形资产可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商贸产业的形象。但目前因各种因素制约,商业城在发展水平上已远远落后于上述市场,急需通过重建或异地新建,提升硬件设施条件,完善市场功能配套,打造新型经营业态,创新经营管理体系,重新焕发生命活力,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商业城的品牌价值。

(二)促进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产业低能耗、高就业、高效益的优势明显,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助力巨大。从考察情况看,市在“以市场为龙头,三产带动二产推动一产,全面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专业市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振兴了经济,更打响了在全国、全世界的品牌。实施商业城提升改造工作符合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必将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2.有利于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办一个市场,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这是省内周边市场产业发达县市的共同经验。市以市场开发带动城市建设,在全国形成了较大影响力。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坚持城市化带动的战略决策,我们认为,实施商业城的改造提升,打造新的经济商圈,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我区的城市化进程。

3.有利于打造产销互动发展格局。先进制造业需要现代化的市场产业相配套和依托。等地市场通过强劲的产业依托,形成了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相辅相成的良好发展局面,产销两旺,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已形成了以工业为先导,多种产业共同繁荣的经济形态。实现商业城的提升改造,搭建好本区优质工业产品的展示销售平台,形成产销互动发展格局,既可推动我区工业制造业发展,又为市场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三)顺应社会各界迫切要求的需要。

近年来,社会各界关于加快推进商业城提升改造的呼吁日益强烈,省工商局领导在全省市场工作会议、省重点市场检查复评等场合,多次建议商业城尽快实施提升改造,以巩固和提升商业城现有品牌地位。各界人士通过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等途径,要求加快商业城的提升改造,保护现有市场资源。从前期组织的两次专题座谈结果看,支持异地新建的意见占77%,支持就地改造的意见占23%。而三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支持异地新建的占61%,支持就地改造的占35%,其余4%为其他意见(维持原状等)。综上所述,要求提升改造的意见基本统一,且异地新建商业城成为主流意见。商业城管委会也曾委托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专业研究机构,对商业城提升发展作了专题研究,形成了《商业城发展研究报告》。通过综合评价,该报告提出了以异地新建实现商业城转型升级的研究结论。

三、加快推进商业城提升改造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提升改造的工作力度。

商业城的转型升级事关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影响深远,同时实际工作开展涉及面广,难度较大,任务艰巨,因此迫切需要区委、区政府加大对商业城提升改造的工作力度。

1.组建领导班子。建议把该项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商业城提升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2.继续深化调研。建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组织有关部门、镇街到兄弟县市进行学习考察,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加快推进商业城转型升级工作。

3.加快推进工作。目前区域内各类建设项目众多,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商业城项目必须抓住时机,加快推进。一方面政府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相关镇街,开展项目选址、土地规划控制和前期手续办理等各项前期工作。另一方面,对区域内在建大型市场进行规划控制,整合全区市场资源,以避免重复建设。

(二)明确提升发展规划定位。

在前期座谈交流、考察取经,广泛听取各层面意见的基础上,调研组对就地改造和异地新建两个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一致认为,就地改造弊大于利,主要存在产权主体利益难协调、现有空间难拓展、瓶颈问题难破解和与火车南站规划矛盾等问题。而异地新建利大于弊,可彻底解决当前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通过最优位置建设、最优方案规划、最优模式创建,既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又有利于提升市场的综合实力。对新商业城的发展规划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新型商业模式。以“高起点、远规划、新配套”和“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为原则,建设集销售、仓储、物流、会展一体化,购物、休闲、娱乐、旅游一站式,有形无形市场相结合的市场集群和商贸中心,把新商业城打造成代表现代商贸发展水平的典范之作,使商业城真正成为向外界展示的“金名片”,立足、面向全省以至华东的“辐射源”。

2.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凭借其丰富的产品资源和优越的创业平台,业已成为全国、全世界网上创业者的沃土。我区现有中小企业2万余家,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发展愿望强烈,而周边的绍兴、宁波、台州地区也有大批民营企业。在实施商业城提升改造时,可充分考虑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为重点工业产品搭建一个集批发、零售和展示为一体的平台和窗口。

3.进行区域市场资源的科学整合。新商业城建设可与其它市场的规划、整。

合同。

步进行(如加大新农都、新世纪市场园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整合力度)。在保护现有市场的前提下,筛选更具发展前景、更能代表区域特色的专业市场,优先进驻新商业城,尽快兴城隆市。要避免重复建设,引导区域内市场从“小而全”向“大而专”的发展形态转变,提高我区市场的精品化、专业化水平。

(三)合理确定新城选址。

针对商业城异地新建的选址问题,调研组实地踏看了宁围、新街、红山蜀山、临浦等地相关区块,提出了四个建议方案(见附件)。

经过分析比较,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调研组认为:建议方案一、二——新世纪市场园区区块、临浦王村区块距主城区较近,相对较有区位优势,容易迅速隆市和形成规模,但也存在拆迁压力大、成本高、新的交通问题和农保地调整等不利因素。建议方案三、四——红山农场区块和区块较具发展潜力,可充分利用省市区发展战略优势,抢抓机遇,实现商业城的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但均存在离主城区较远,导致经营户易流失和隆市风险。但无论选择哪一方案,新商业城建设应与全区市场资源科学整合相结合。因此,建议对新农都、新商业城及其它专业市场的建设进行综合规划,整合各自资源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集中力量,共同做大、做强、做精、做专我区市场产业。

(四)探索新型运作模式。

商业城提升发展项目一次性投资较大,可借鉴、等地成功经验,遵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和“自筹资金、自求平衡”等原则,探索投融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新的体制。一方面,可通过企业化操作,吸纳多个投资主体组建股份公司或企业集团,负责新商业城的开发建设。建成后,可学习省内外兄弟市场的管理经验,实行政企分开。市场的经营管理通过集团化、企业化操作来实现,同时逐步转变现有整理文章由商业城管委会的职能,成为专门的协调机构。另一方面,对老商业城搬迁后土地进行拍卖或再开发利用,结合火车南站规划,建立集居住、休闲和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商业业态,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和市场经营效益,以求新老市场建设的资金平衡。

(五)继续加强市场管理。

在完成新商业城建设搬迁前,将存在5年以上的建设过渡期,因此在加大提升改造力度的同时,须继续加强市场管理工作。

2.完善部门联合执法体系。督促各职能部门按照“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平稳过渡。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五

近年来,随着xx城区旧城改造、城市扩容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社区服务功能大幅提升,社区商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社区商业网点数量不断增加,经营业态和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从调查看,目前,xx城区共有社区xx个;各类社区商业网点近xxxx个,经营方式有餐饮、超市、各类中介、便利店、物流、食杂店、洗衣店、维修店、回收站、书店、冲印店、药店、家庭服务站、大众浴池等。社区商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社区商业网点发展迅速,“双进工程”服务对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社区商业服务对象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不仅面向广大居民,更侧重于为老人、儿童、残疾人、优抚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以及为下岗、失业人员的提供再就业服务。

2、社区商业网点呈多业态发展趋势。社区商业过去以商业零售业网点为主,仅限于食品、日用百货、美容美发等行业,近年来,一批新兴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应运而生,现已发展到几十个服务项目,如保姆、清洁维修、物业绿化、家教、技能培训、网络服务、婚庆礼仪、餐饮、保健、社区医疗、代理、中介服务等多个门类的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3、新社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功能较为齐全。随着中心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加速了新社区的建设,新社区的建设又带动了社区商业的发展以及周边商业中心的发展,其商业设施、网点分布、商品结构与服务功能均较为齐全,明显优于老社区。

4、传统商业和服务业在社区商业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发展。近年来,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商业应市场需求得到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商业网点渗透到社区的大街小巷,并在社区内及其周边形成一定规模。同时,社区沿街各类小型商品市场得到发展,有蔬菜市场、干果市场、水产品市场等,为社区居民消费购物提供了便利。

1、社区商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指导。目前,社区商业在发展中较多的商业网点与社区住宅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并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其中建在居民楼底层或楼内的餐馆、酒店以及各类服务机构影响较大,形成的民企纠纷较多。社区商业与区域性商业中心在功能定位方面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和有效监督。

2、社区商业发展不平衡,老社区商业网点发展慢、基础差。在这次调查中看到,一些老社区商业设施简陋,功能不全,一般是利用自有房屋,或者临时搭建,甚至是违章建筑开办的。这些小店小铺以经营副食为主,商品单一、质量低劣,购物环境和卫生状况较差,造成社区居民购物不便,许多日常消费需要跑较远的路,且社区的服务功能不健全,与建设“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提出的社区商业发展目标差距较大。

3、社区商业基础设施较差,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普遍提高,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的消费特点,社区商业低水平、低层次的服务状况与之不相适应,亟待改善。在调查中,有的反应社区没有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反应社区没有蔬菜市场,居民买菜不方便;有的反应家政服务业没有形成,居民寻求家政服务很不方便;有的反应社区商业网点不能仅依靠小店小辅、小商小贩提供商品和服务,要提高档次,保证质量等等。从反应的情况看,社区商业的服务功能普遍滞后于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加强社区商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拓展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社区双进工程的重点工作。

1、应合理规划,完善社区商业业态。应由政府牵头,会同商务、规划、建设、房管、财政、城区、工商、税务等部门,研究制定网点改造规划。如:对社区商业的规模、结构、布局及标准、分类等做出明确规定;业态业种10种左右,建议包括配送餐饮连锁店、小型超市、菜市场、食杂店、美容美发店、维修店、洗染店、照相馆、旧货废弃物回收站、家庭服务、书籍音像店、药店等。

2、应采用公开招标等形式,确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一是选择、培育有实力的配送餐饮企业(由中心厨房统一配送至社区连锁店)进入社区商业示范区,实施包括“早餐工程”在内的大众化餐饮,保证居民在社区内就能够方便地吃到有保障、质量较好的早餐、快餐;二是鼓励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在社区新建和改造放心肉、放心豆制品、无公害蔬菜瓜果连锁店,建设生活保障型的商品配送中心,解决居民生活不方便、消费不放心、不安全的问题;三是支持连锁企业进入社区新建或改造便民家庭服务网点,搭载各类便民、利民服务项目,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等多方面的生活需要;四是支持和引导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进入社区,形成以社区、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符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健全、服务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五是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通过资金、网点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规范社区内的小型门店,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3、应鼓励和支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建设面向社区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发展网上交易、网上服务,补充现有网点的不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及时采集、分析、储存客户信息,为居民提供定向、快捷、周到的服务。大力提倡社区骨干企业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延伸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倡和鼓励社区商业企业组建专职的便民综合服务小分队入户服务,同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渠道,开展以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为宗旨的便民有偿服务。

4、加强小区建设配套设施,在规划小区建设时就进行一些社区商贸配套服务的建设,特别是对居住环境影响较大的酒店、餐饮业,应规划餐饮一条街,对经营场所统一设计环保设施,如油烟、污水、噪音等的处理、排放设施,解决餐饮、住宅混杂扰民问题。根据便民利民原则,在小区建成后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多业态,服务功能齐全的商业、服务业进驻设点开店,建立齐全的社区商贸配套。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六

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著名的商业综合体。这些商业综合体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也是当地居民休闲、购物、娱乐、消费的汇集地,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象征。这些商业综合体依托优良的社区环境、繁华的商业氛围、齐全的商业设施以及独具特色的经营品位,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规划建设,最终成为一座城市特有的吸引力和品牌。城市因商业建筑而具魅力,商业建筑更为城市增添风采。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发展中都把商业综合体的建设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城市甚至在倾全力开发主题商业街、商业综合体,这说明商业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被认识,人们对商业建筑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我们不应盲目发展与建设,借鉴他人经验,对我们或许有更多的裨益。

下面对世界上几个著名的商业综合体作一介绍,并进行比较分析。

1日本难波公园。

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是游离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绿洲,与周围线形建筑的冷酷风格形成强烈对比,成为嘈杂背景下的一处生动、温馨的街景。

其原址是一座棒球馆,位于邻近难波火车站的一片新商业区,离机场一站之遥,将城际列车、地铁等交通枢功能与办公、酒店、住宅完美结合,是日本开发成功的城市综合体的代表项目。

1.1场所概念。

难波公园的设计灵感都来源于能够不断重生的自然力量,这种被普遍认知的力量在连接新旧事物中又贯穿着东西方文明。在设计中,自然环境被巧妙地融入都市规划之中。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项目,因为他有很大的公共开放绿地,可以吸引周边社区的人到这里来光顾、来浏览,最后这个项目变成了一个目的地的项目,大家不仅仅到这里来购物,也可以到这里来休息,来放松。

难波公园的内部是一条人造峡谷。业主最初的构思是建造一个简单的混凝土通道用于连接项目的南北地块,但设计师提出了人造峡谷的设计理念。

设计师最初打算选用各种暖色调的石材,再现真正的峡谷风貌,并通过多样化的水平表现手法展现出堪称永恒的再生自然景观。在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避免使用材料过于单一而产生的虚假感。

装饰材料都取材于自然,如花岗岩、沙岩和石灰石,并沿袭了。

其淳朴粗犷的天然造型(自然裂缝),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天然石材的永恒魅力。为了进一步表达这一理念,色彩由暖黄色到橘红色的过渡与大阪市区众多的灰色混凝土和瓷砖饰面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与周边绿意盎然的植被交相辉映。

1.2。

整体布局。

登临高处俯视难波公园,可以看到,开放的空间使公园与城市的街道、交通直接相连,斜坡与“山石”形成的层次感,使公园与周围的高层办公楼柔和地融为一体,为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市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入口处,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被岩石覆盖的空间,仿佛一个狭小的峡谷,诱惑着你向里面探寻。暖黄色到桔黄色逐渐过渡的条纹造型,如同沉淀层一般,而设计师精心设计和营造出不同的小湾、岩洞、河谷等探险般的空间感受,更让你常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为整个购物旅程增添了一抹神秘和新奇的色彩。通过“峡谷”内一条“8字形”倾斜上升的通道,便到了难波公园的零售与娱乐区域。其中心区域是三层的“豪华购物广场”,内部质感华美、店面错落有致,并饰有草木植被和水景,让你仿佛并不是在商场购物,而是在森林中寻宝一般。

经由不同楼层的一些特定区域,从“峡谷”可以直接通往室外的露台,这里的“空中花园”种植了不少漂亮的花草植物,植物每天成长,每天都在改变建筑的样子。商场内有不少餐馆和咖啡座,露天的位置就在丛林里,购物之后在这里享受一份舒适和静谧,相当惬意。

1.3。

业态分布及功能流线。

一层平面主要用于组织车行流线,不同方向的步行人流通过自动扶梯或者垂直电梯引入二层商业区。

二层平面为人行通道,组织各个方向的人流汇集,包括车站方向人流、labl1方向人流以及来自一层的步行人流。利用建筑的高度形成峡谷形态的交通空间,并设置多个空间节点及自动扶梯,保证人流通畅的到达上层商业。

露天步行街两侧设有柱廊和玻璃顶风雨走廊,保证阴雨天气使用。

面向“峡谷”开放中庭空间,或设置空中玻璃走廊,使“峡谷”两侧人流穿行。

屋顶人流。

1.4总结及启示。

业布局混乱,也没有分散了建筑与商业相得益彰。吸引人流的亮点。但从长期看,仍然是其内部的核心-商业起到真正的决定作用。对于经常进出的人来说,建筑形态的美总有习惯甚至漠视的一天,只有功能上的人性化设计-与商业的契合性会一直默默地发挥作用。

极为注重与各种交通工具的衔接,如地铁站、停车场、车行市政道路等。

2日本表参道。

表参道是东京的四个主要特色街头时装店的聚集地之一,这里云集欧洲、日本等顶级设计师的作品,流行元素含量很高,橱窗内的衣饰摆放非常有创意高,橱窗内的衣饰摆放非常有创意,世界著名品牌的诸多旗舰店也设置在此处,可以说表参道是世界品牌的亚洲展览中心。

表参道全长约1公里,位于东京原宿青山一带,靠近涩谷,与原宿、涉谷、代官山一起形成东京四个最具特色、风格不同的时装店聚集地的,被称为日本的香榭丽舍大道,常作为电视连续剧的外景拍摄地。表参道以原宿车站为起点,直通明治神宫及青山区一带,这条名为“燕歌祇”的大道,曾是明治神宫的专用道路这里是东京乃至日本最具奢华气质的购物街道,也被戏称为男人的地狱,女人的天堂。

2.1发展历程。

表参道用了70年左右的时间,演变成为大量风格独特建筑物和成排的榉树共同演绎的具有欧洲街道风情的奢华时尚的购物商业街。

2.2表参道hill。

安藤忠雄以日式椭圆形印章的「参」字logo来揭开「表参道hills」外观的序幕,以银灰色铝窗加玻璃围幕带来最主要印象;基础的墙柱梁部份,不经意地呈现出钢筋水泥,几何造型直线延伸的设计,含蓄地透露出建筑的特色和美感。

表参道hill在表参道上具有约250米的宽幅,是由地面6楼和地下6楼组成的复合设施:

•地下3楼至地面3楼为商业,38户住宅,200个车位的停车场。

•屋顶上尽最大可能地进行绿化,有计划地使从北侧的住宅地区可远眺绿树成荫趣意盎然的景色。

刻意与表参道沿路街道树设计成相同高度的建筑物,从外表看起来绝对很难想像得到,它居然是地上六楼、地下六层的庞然大物,由本馆、西馆以及一部份复旧保留的「同润馆公寓」三者来构成。

本馆建筑物乍看之下是个方正平整的规矩设计,但从内部的高空俯视下来便能察觉,整体造形犹如一艘巨大的方舟,掏空的宽广中庭毫不吝啬地让阳光从半透明天窗自然流泄。店铺围绕着中庭的四周环然伫立,楼层与楼层之间尽可能地排除了到处都是杀风景的电扶梯景观,整体徐缓的逛街坡道,让人不自觉地团团逛绕于其中,省去上下楼梯的麻烦,也同时让人感觉不出爬升下降的辛苦。

内部围绕商业空间的挑空中庭的独创乐“螺旋形斜面”上,排列着与表参道相同坡度的斜面有机连接的、具有沿街商店感的商店。以螺旋形连接的斜面创造了空间环游性,在建筑物内也能保持逛街这一表参道的特点,成为史无前例的独特空间。犹如在表参道中又出现了一个内部表参道。

2.3业态分布。

表参道hills是作为日本的时尚和文化的中心而不断传递流行讯息的表参道的核心,他独特的外墙在led的照射下与街道两旁的榉树融为一体,展现出各季不同的景色。从入口进入后是高达6层的挑空中庭空间,以挑空中庭为中心,构成螺旋状的螺旋形斜面。外墙的彩灯墙、楼内的动画投影机、超指向性扬声器和大屏幕显示器等用光、影像、音响等各种效果展示着空间的魅力。入口处的大开口实现了求心力极强的活动空间。

沿着从挑空中庭大楼梯走到地下3楼后,进入空间[o:]。空间[o:]是从挑空中庭大楼梯延续的位于地下3楼的举办活动的空间。可举办展览会、记者发表会和视觉演示等各种活动。该空间具有灵活性,可实现您所想象的形象,同时还备有充实的设备。

3美国橡树溪。

停车场以及室内停车场。

由于各种活动举办频繁以及聚集大量顾客的缘故,该购物区经常发生犯罪、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事件。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包含如此多的品牌使得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让顾客知道最快最简洁的出入口位置,以及如何到达想去的店铺变得尤为重要。同时如何使大型停车场和建筑有效地联系起来也是一个问题。所以为oakbrookcenter绘制一幅紧急情况逃生路线以及划分防火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利用gis技术对每间店铺进行精确定位以绘制地图。

2.1基本功能流线。

2.3室外购物空间。

由于oakbrookcenter的平面形式为组团式建筑,故自然而然地在建筑之间形成了室外庭院或小型广场空间。oakbrookcenter的设计者在设计这些地块的时候,充分考量了顾客群的性质,在不同的地块设计了不同风格的景观。

在入口处设计了小型的下沉广场,广场中有喷泉,这种尺度符合建筑主入口处大气的景观设计风格。

在另一片区域,则设置了一篇水池,尺度同样适合这样开放的空间。

下图则为一个专为儿童设计的室外游乐场,所用的景观小品都颇具童趣,孩子若厌倦了逛商场就可以到这来游玩。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设计。

4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法国巴黎最繁华热闹、最具代表性的香榭丽舍大街是以凯旋门和戴高乐广场为轴心呈辐射状的12条街道中的主干道。中央马路宽80米,可容纳12辆汽车并行,全长2公里。街道两侧的人行便道平坦宽阔,林立着各种专业公司、大小商店,从银行、保险、时装、娱乐到文物古玩以及花卉、报刊摊位,各行各业应有尽有。香榭丽舍大街是巴黎尊贵的代表,但其经营的百货服饰类商店大多是一般精品和品牌店,真正的高级精品店在香榭大街一侧的蒙塔涅大街。在香榭大街上数量最多的是餐馆和咖啡馆。这大概与法国人的浪漫是分不开的。在这条街上,人们能够品尝到法国的蜗牛、意大利的比萨饼、日本的生鱼片和中国的水饺、烤鸭等世界著名风味食品。电影院、电子游戏场、夜总会、迪斯科厅错杂其间,营业至午夜或凌晨,是巴黎人夜生活的好去处。大街中段还有一个比地面上的商店更加富丽堂皇的地下商场,几十家大公司在这里设有分号地上地下组成一个立体商业街区。

香榭丽舍大街号称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道,商业旅游与街道景观之间完美结合。它以圆点广场为界分为风格迥异的两部分,东段700m以恬静的自然风光为主,车道两侧是平坦的草坪和高大的乔木,再外侧是林荫步行道;西段1100m则是繁华的高级商业区,世界名牌云集,其中时尚与美容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香榭丽舍大街还是巴黎最负盛名的游览胜地,除了街道两端著名的协和广场和凯旋门它还拥有许多历史记忆对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5总结及启示。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城市著名商业综合体的形成有其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也各有其特色,并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不断调整、完善,以适应现代人的新生活需要。比较分析这些著名的商业街,我们可以看到其发展对我们的启示,也可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改造、建设我国大城市的商业街。

5.1商业建筑必须具有立体化、网络化的交通,以保证交通通达性好。

这是城市商业街建设的基本要素。地上地下形成立体化、网络化交通,不论以什么交通方式都出入便利。即便是商业街为步行街,主街两侧的辅街均应有良好的交通能力和充足的泊位,并有严格的交通管制。为了保证地面交通的通畅,交通网络整体连接,人流、车流分离,让人流在“室内”流动,地面车流才能通畅。纽约、伦敦、东京的商业街建设都是靠这种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来扩充商业街的人口容量和疏通交通的。向地下要空间是商业街发展的趋势。

5.2商业街的行业结构应是三足鼎立,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

所谓“三足鼎立”是指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在商业街中各占有三分之一的比例。这种结构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提高商业街的吸附力,白天是游客的观光胜地,夜晚是当地市民的消闲娱乐场所,从功能上满足了旅游者观光、购物游览的心理和消遣、休憩、品位都市文化的精神要求,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休闲消费的场所。而我国有的城市的商业建筑功能单一,设施不配套,游客高高兴兴慕名而去,却疲惫不堪无精打采而归,甚至是有钱花不出去,使商业建筑的形象和效益大打折扣。

5.3商业街应具有独特的商业魅力。

城市商业街与一般的社区商圈不同,它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也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文化历史的展示窗口,因而每个城市的商业街都应具有有别于其他城市商业街的独特魅力。

5.4商业街应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气息。

大城市商业街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历史过程,构成商业街浓郁的文化特色,挖掘商业街的历史文脉,突出其历史文化底蕴,是商业街的品牌要素。忽略甚至在开发中摈弃商业街的传统、历史文脉,商业街就会失去长久发展的底气,也会使城市失去文化个性特征。因此,商业街的开发建设,必须注重保留商业街的“商魂”———历史、文化底蕴。但是一味地保存传统文化也会使商业街失去活力,使人产生没落、衰退的感觉,传统文化应该与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真正提升商业街的品牌价值含量。

5.5商业街必须突出整体协调性和人性化设计。

2、3个小时,长则。

7、8个小时,不仅需要生理上的补给和“休养生息”,需要精神上的调节与愉悦,因此现代商业街更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这里除了诸如厕所、电话、休息座椅等人的生理需求外,更需要从人的高层次需求出发去设计商业街,这应该是商业街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七

12.1亿元。商品贸易日益繁荣,沃尔玛、吉马超市、香港岛内价超市、中闽百货等一批零售企业相继落户,超市、连锁店、专卖店、购物中心、日用小百货专柜等星罗棋布,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心城区的经济地位日益突显。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芗城区旧城改造、城市扩容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社区服务功能大幅提升,社区商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社区商业网点数量不断增加,经营业态和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从调查看,目前,芗城区共有社区69个;各类社区商业网点近1000个,经营方式有餐饮、超市、各类中介、便利店、物流、食杂店、洗衣店、维修店、回收站、书店、冲印店、药店、家庭服务站、大众浴池等。社区商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社区商业网点发展迅速,“双进工程”服务对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社区商业服务对象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不仅面向广大居民,更侧重于为老人、儿童、残疾人、优抚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以及为下岗、失业人员的提供再就业服务。

2、社区商业网点呈多业态发展趋势。社区商业过去以商业零售业网点为主,仅限于食品、日用百货、美容美发等行业,近年来,一批新兴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应运而生,现已发展到几十个服务项目,如保姆、清洁维修、物业绿化、家教、技能培训、网络服务、婚庆礼仪、餐饮、保健、社区医疗、代理、中介服务等多个门类的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3、新社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功能较为齐全。随着中心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加速了新社区的建设,新社区的建设又带动了社区商业的发展以及周边商业中心的发展,其商业设施、网点分布、商品结构与服务功能均较为齐全,明显优于老社区。

4、传统商业和服务业在社区商业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发展。近年来,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商业应市场需求得到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商业网点渗透到社区的大街小巷,并在社区内及其周边形成一定规模。同时,社区沿街各类小型商品市场得到发展,有蔬菜市场、干果市场、水产品市场等,为社区居民消费购物提供了便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商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指导。目前,社区商业在发展中较多的商业网点与社区住宅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并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其中建在居民楼底层或楼内的餐馆、酒店以及各类服务机构影响较大,形成的民企纠纷较多。社区商业与区域性商业中心在功能定位方面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和有效监督。

一、质量低劣,购物环境和卫生状况较差,造成社区居民购物不便,许多日常消费需要跑较远的路,且社区的服务功能不健全,与建设“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提出的社区商业发展目标差距较大。

和建设,拓展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社区双进工程的重点工作。

三、推进措施和发展方向设想。

1、应合理规划,完善社区商业业态。应由政府牵头,会同商务、规划、建设、房管、财政、城区、工商、税务等部门,研究制定网点改造规划。如:对社区商业的规模、结构、布局及标准、分类等做出明确规定;业态业种10种左右,建议包括配送餐饮连锁店、小型超市、菜市场、食杂店、美容美发店、维修店、洗染店、照相馆、旧货废弃物回收站、家庭服务、书籍音像店、药店等。

盟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规范社区内的小型门店,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3、应鼓励和支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建设面向社区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发展网上交易、网上服务,补充现有网点的不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及时采集、分析、储存客户信息,为居民提供定向、快捷、周到的服务。大力提倡社区骨干企业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延伸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倡和鼓励社区商业企业组建专职的便民综合服务小分队入户服务,同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渠道,开展以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为宗旨的便民有偿服务。

4、加强小区建设配套设施,在规划小区建设时就进行一些社区商贸配套服务的建设,特别是对居住环境影响较大的酒店、餐饮业,应规划餐饮一条街,对经营场所统一设计环保设施,如油烟、污水、噪音等的处理、排放设施,解决餐饮、住宅混杂扰民问题。根据便民利民原则,在小区建成后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多业态,服务功能齐全的商业、服务业进驻设点开店,建立齐全的社区商贸配套。

2007年11月14日。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八

来源:焦点房地产网。

2020年06月23日11:18我来说两句(0)。

前言。

力引擎和城市名片。

就综合体而言,势必成为中国城市发展新动力。通过综合体规模和实力的展示,体现城市经济发展实力,塑造城市新标杆,打造城市新名片和新地标。开发城市综合体,不但提升项目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丰富企业品牌力,更具体的还能彰显企业综合实力。城市综合体(hopsca)主要集酒店(hotel)、写字楼(office)、公园(park)、购物中心(shoppingmall)、会展中心(convention)和公寓(apartment)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多业态的大型建筑体。谁拥有了城市综合体,谁就拥有了城市未来!

近几年,城市综合体正成为中国房地产乃至商业地产发展的主流开发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中国城市开发的竞争也是综合体的开发竞争,并由此构成一个具有多职能、最具竞争力和抗风险的城市缩微体。杭州、合肥等代表性二线城市政府提出未来城市开发主要以城市综合体为主的战略目标,开启了2020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元年。

1、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主要指10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体量大、规模大,基本上是国内、香港等有品牌影响力、有资金实力和开发经验的大型开发企业。其规划和开发的项目能完整的体现城市综合体的含义。

2、杭州、合肥、沈阳、无锡等二线城市的综合体,主要面积在50万至80万平方米左右,主要根据各城市目前市场容量和需求所开发。其开发商主要包括本土开发商、香港开发商和中国品牌开发商。他们一般都属于连锁开发企业,很多本土开发商也进入外地连锁开发行列。业态主要以住宅和购物中心为主。

3、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下的城市综合体,但主要位于东部三线城市和中西部部分省会城市和市级市,业态主要以普通住宅和购物中心为主。

4、外行进入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成为城市综合体开发的一股潮流。主要指大型品牌零售商,大型综合商业市场管理商等,他们依靠自己的资金实力和行业优势,通过并购、拍卖、合作等模式开发城市综合体。其项目主要以商业为主,零星配置写字楼和住宅。

5、目前中国城市综合体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北的北京和天津,中南地区的广东和西南地区的**和成都。还有一个主要的特点,除了华东地区的江苏省的苏州和无锡以外,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各省会具有一定消费实力的二线城市。

6、2020年中国城市综合体进入开发元年,基本上属于“四四制”原则。四分之一处于销售阶段,主要以销售住宅为主;四分之一处于开发建设阶段,目前进入市场定位和准备开盘阶段;四分之一处于政府计划和招商阶段,但很多城市都已经纳入今年招商和开发计划;四分之一属于规划阶段,基本进入项目立项和规划设计时期,但作为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都已基本确定。

7、众多号称城市综合体的项目,均无法完美体现城市综合体的含义,其主要业态主要在3个左右,大部分以住宅和商业为主。建筑类别的比例分配存在不太科学与不太合理性,这需要市场来检验。

8、城市综合体开发成为众多品牌实力开发商的主流开发模式,有开发商号称未来企业开发战略方向将以城市综合体开发为主。

9、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与人们的收入和消费密。

切相关,经济越发达,综合体项目越多,其项目不但体量大,价格高,其品质和生活的方便性大大超越以前的单一业态类别。

10、2020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成为各地政府部门土地招标和相关开发企业投资和开发的主要方向,土地招标和规划建设以综合体开发为主成为2020年地产行业新的开发潮流。

东北地区。

黑龙江省。

1、综合体开发处于起步阶段,项目在哈尔滨市区内。

2、2020年之际,某商业地产专业开发企业已在哈尔滨南岗开发区原新加坡大酒店宗地上兴建一座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聚合商务、居住、购物、休闲等全功能的“城市综合体”。

3、目前有一个处于规划阶段的项目。总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左右,主要以住宅为主,还不完全具备城市综合体的功能。

吉林省。

1、综合体开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

2、长春市在招商和土地拍卖过程中,主要以综合体开发为主。目前,仅长春市南关区有城市综合体项目11个,总投资320亿元,占地面积250万平方米,预计总建筑面积530万平方米。

3、2020年有10大城市综合体项目落户长春市朝阳区,总投资约为118亿元。这些项目投资大、规格高、拉动能力强。

4、长春城市综合体项目目前基本上处于土地招商、项目招商销售、项目规划建设中。吉林市有代表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1个。

5、综合体项目的开发商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和江苏;投资商有本土的,也有外地的,主要以合作开发为主;独立开发的企业主要以上海的开发商为主;本土开发商独立开发的项目比例相对较高,所占比例大于40%。

6、综合体的主要业态以普通住宅、购物中心和数码中心为主,目前出现部分旅游休闲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示范案例:吉林?世贸广场。

项目概述:

吉林?世贸广场由吉林市世贸广场建设有限公司建设开发的吉林市首个都市中心型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坐落于吉林市经济、文化、交通堪称“三中心”的城市中心区域的江城广场东侧,北至安康胡同,西至**路,南面松花江,东至文庙胡同,处于吉林市城市南北中轴线吉林大街与松花江景观带交叉点,已具备城市资源配套比较成熟的特点。主要经济指标:

占地面积:31379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为:202000平方米。

停车位:380个。

容积率:6.4。

建筑密度:57%。

酒店建筑高度:151.2米(吉林市新地标)。

比例分配:

酒店约占项目体量的50%。

江景住宅约占30%。

写字楼,单身公寓约占13%。

soho及其他占7%。

示范要点:

1、该项目系拆除改造项目,将“商业活动、城市休闲、江滨文化”融合,打造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档次商业中心和高品质新生活区。

2、该项目合理解决酒店、商务办公、商场、居住等功能的布局,并与景共生。江景住宅与酒店采用相同竖向线条处理,在造型上力求浑然一体。

3、该项目几栋楼体在空间上遥相呼应,形成对比,在凝聚力和张力的双重作用下,再加上充分预留的发展空间和3600平方米的城市广场,将都市综合体功能进一步强化。

4、该项目建筑本体科技含量较高,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基本智能化,江景住宅采用中央新风系统,保持空气清新,土建方面采用新技术,有效提高工程进度及降低钢材用量。

5、该项目利用市中心地段、五星级酒店以及项目内商业街区的整合优势,推出酒店式单身公寓,有效利用资源,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提升了项目自身优势和未来新价值。

6、该项目前期由营销团队牵头,联动施工单位、酒店管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商业管理公司、住宅设计公司,从项目开始统一运作,提出相关意见及设计方案,由营销部门统一协调,有效规避了开发建设中的矛盾。

专家评语:

综合体的含义。整个项目造型简洁、自然,强调参与性,整体感和地标杆感强,同时也填补了吉林市无高档综合项目的空白。

辽宁省。

1、综合体开发处于发展阶段,项目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和鞍山。

2、辽宁省开发的城市综合体目前已经超过30个之多,沈阳的项目主要以大型购物中心和住宅为主,大连的项目主要以写字楼和住宅为主,鞍山的项目主要以中型购物中心为主。

3、沈阳综合体开发商以外来开发商为主,主要来自香港、上海、江苏、北京、宁波和深圳,但本土开发商开发的城市综合体主要是大型购物中心为主。

4、2020年之前,面对大型房地产项目,由于开发理念、资金实力和操盘经验等方面的因素,由外资企业操作的集商业百货、住宅、宾馆、教育等配套项目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相继投资建设。

5、2020年以来,面对大型综合复合型的项目,比如城市综合体,一改靠外商开发或与外商合作开发的方式,在沈阳,内资独立开发城市综合体项目引人注目。内资独立操盘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的现实,无疑标志着内资房地产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6、辽宁省本土的大型零售商独资或合作开发城市综合体项目成为一大亮点,开发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沈阳和鞍山。

7、鞍山综合体项目主要以沈阳和大连的开发商为主,开发的项目业态主要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

8、葫芦岛和营口目前有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处于开发建设中。

第一章总论。

1、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

2、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3、编制依据和原则。

4、项目概况。

第二章企业概况。

1、企业概况。

2、企业实施本项目的有利条件。

3、企业薄弱环节。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2、项目s/天)数(个)。

(平。

方米)。

顺天顺天房地产公781.5元m2/1。

天国际财富司78163。

中心。

熙美湖南富通房地181.7元m2/2会现代城产开发公司29000天。

凤凰金凤物业1230元m2/月3大厦35000。

文化文化广场物业500.6元m2/4广场管理公司15000天。

长房长房集团1935元m2/月5大厦10002。

定王长沙同力房地19售6200元6府产开发公司20200/m2。

万顺中旭海康投资151.1元m2/7家园有限公司54000月。

天心天诚物业有限481.2元m2/8城市广场公司85168天。

定王湖南富通产业602-3元m2/。

9大厦开发公司90000天。

湘豪万豪房地产开404元m2/天。

10大厦发公司10076。

百盛湖南百盛企业703.5元m2/。

11天心华庭有限公司77772.天。

惟楚天诚物业有限无80元/m2/。

12文化用品公司27000月。

商城(正在招商)。

2、示范项目:明城国际中心项目(在建)。

项目概述:

乐等各种功能,周边更是聚集更多的高档写字楼、酒店、百货等配套设施,左接定王大厦,右邻芙蓉国豪庭大酒店,坐享主流商圈财富磁场聚集区。

主要经济指标:

总建筑面积约为:90000平方米。

停车位:380个。

建筑层数:48。

酒店建筑高度:153.05米(长沙市新地标)。

比例分配:

酒店约占项目体量的30%。

住宅约占30%。

写字楼约占40%。

示范要点:

1、该项目系拆除改造项目,将“商业活动、城市休闲”融合,打造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档次商业中心和高品质新生活区。

2、该项目合理解决酒店、商务办公、商场、居住等功能的布局,项目楼体在空间上遥相呼应,形成对比,将都市综合体功能进一步强化。

3、该项目利用市中心地段、五星级酒店以及项目内商业街区的整合优势,有效利用资源,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提升了项目自身优势和未来新价值。

二、发展瓶颈及存在问题。

从以上相关数据和示范项目可以看出我街城市综合体。

建设基础较好,但由于地域狭小和观念问题,开发城市综合体项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任重而道远。

方米左右,其开发商主要以本土开发商为主,缺乏国内、香港等有品牌影响力、有资金实力和开发经验的大型开发企业。

2、缺乏统一科学规划。我街城市综合体项目主要主要业态主要集中在写字楼、商业和住所上,公园、会所等其它项目发展不足,建筑类别的比例分配存在不太科学与不太合理性,无法完美体现城市综合体的含义。

3、相关配套设施不足。城市综合体是一个新兴事物,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街道,都缺乏相关的建设概念和经验,造成了相关配套设施不足。如城市公园、会所等城市空间发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无法满足城市的旅游、文娱等需求。

三、相关意见和建议。

1、科学合理确定城市综合体的开发规模。

能对外部环境造成不经济。因此,在考虑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同时,需考虑综合建设对外部产生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

2、高标准设计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是高强度开发,同时具有高地标魅力的建筑集合体。因此,应加强城市(。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九

本次研究试图通过对招商银行大连分行的管理制度(薪酬、晋升、培训、绩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借助数据的支持来分析服务型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问题所在,为后期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

2.调研过程

2.1企业概况

招商银行大连分行成立于1997年5月8日,前身为招商银行大连支行。大连分行目前有分行营业部、胜利广场支行、高新园区支行、人民广场支行、开发区支行、金州支行、甘井子支行、保税区支行、星海支行、中山支行、华北路支行、桃源支行、和平广场支行、新开路支行和滨海支行(财富管理中心)等15家经营网点,软件园支行正在筹建中,以及新华洋自助银行等10个离行式自助银行。

在十二年的发展历程中,大连分行立足于市场,立足于服务。被广大客户和社会公众称誉为创新能力强、服务好、技术领先的银行。2015年,招商银行大连分行各项存款约180亿元,各项贷款近百亿元,具备每年3亿元以上经营利润的盈利能力。在各项指标中,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零售业务占比、中小企业占比的指标在同业中均处于较高水平,体现了良好的市场性和成长性。

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趋紧的宏观经济调控和复杂的经营环境,招商银行正试图以变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经营战略调整和管理国际化进程,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大连地区的知名金融品牌、有鲜明特色、有较高社会认同度的现代商业银行。

2.2企业激励现状分析

大连分行现有员工700余人,其中,正式员工近600人,全行员工平均年龄30岁。96%以上员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67%以上员工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全行共有中共-党员175人。

银行业属于典型的服务型企业,随着产品和质量的日益趋同化,顾客越来越看重企 业能否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和能否为他们提供及时的高质量服务。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也越来越重视顾客价值,把顾客满意摆到了竞争战略的高度。对于商业银行,他们所提供的核心内容是服务,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是员工。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产生满意的顾客,所以员工激励对于现代企业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目前,招商银行大连分行为顺应银行业改革趋势,积极创新,以业绩考核、薪酬改革、教育培训为手段建立了一套员工激励体系,以其中的薪酬改革为例:

绩考评结果所属的档次对应;奖金统一纳入分行发放的目标管理业绩奖金,每月暂按员工目标管理奖基数的60%预发,待季度、年终考核结果确认后,统一兑现当年应得奖金。

此外激励体系中还包括培训课程设计、业绩考核评定、竞聘上岗等项目。

虽然企业内部有一套完整的激励体系,但却没有体现出以提升顾客满意度为最终目标的设计理念,忽略了激励对于员工忠诚度、员工满意度的作用效力,没有真正的发挥其应有作用。

2.3企业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

商业银行与普通企业的区别首先是拥有最大量的顾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环境由供给瓶颈型转向需求约束型,买方市场的格局基本形成。与经济运行的整体趋势相一致,我国银行业也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欲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树立顾客中心观念,全面提高顾客满意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5%的顾客会把服务经历中的不愉快事件向其他人——家人、朋友、邻居、同事、其他的顾客一一述说,有些顾客会把不愉快的事件向他过去选择的竞争对手述说,为竞争对手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只有7%的顾客会把不愉快事件向原来的商家述说。因此关注顾客的服务过程满意度已成为企业占领先机的必要手段。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些在招商银行大连分行办理业务的顾客,希望通过直接的接触能够了解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以及忠诚度。调查显示,近期不打算更换银行的顾客中,约有80%的顾客是因为“习惯了”,10%的顾客是因为“不得已”,比如工资、学校、有关帐户的定向问题。剩下10%的顾客是因为“有亲友在好办事”等等其他客观因素。而被问及关于近期不打算更换银行的理由,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顾客认为“各家银行都差不多”,有大约五分之一的顾客认为他们选择招商银行“银行网点多、方便”,其后依次为“服务态度好”、“网络银行好”,还有人提出收费问题和安全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真正忠诚的顾客不足50%,相反因为习惯和避免麻烦等顾客接近60%。这说明目前表现行为忠诚的消费者的至少有一半人以上只是暂时的忠诚。

的可能性更高。传播负面口碑的可能性更低;各种媒体也更有可能传递该企业正面的信息,企业所做的广告和促销将会更加有效。

所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招商银行大连分行的顾客满意度水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在市场中处于较高的位置,但若想保持现有顾客的忠诚度,则还需采取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2.4企业内部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结合对招商银行大连分行的`激励体系的了解以及对企业顾客满意度的分析,我们得出,招商银行大连分行的激励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员工薪酬激励效果不佳。比较重视货币激励,但由于分配上的工资、奖金等货币激励手段与实际业绩挂钩不密切,造成新的平均主义,因而激励效果不理想。福利待遇等非货币激励中的个人工作表现和贡献因素不突出,“大锅饭”现象依然存在,激励作用不强。

(2)激励措施的针对性不强,未能认真研究和掌握银行行业员工的特点和个人需要,以提升员工忠诚、员工满意为目标,特别是诸如尊重和自我实现这样的高层次需要,导致在工作中员工工作不够积极、态度不够热情,进而影响到顾客对于银行满意水平。因而激励效力未能充分发挥。

(3)招商银行大连分行在用人方面虽然做了一些改革,如竞聘,竞争上岗等。但是改革还是不彻底,“能上能下”始终难于做到,淘汰机制不灵活,有的只是流于形式。“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很难落到实处。岗位职数是有限的,人员能上不能下,缺乏流动和活力。

总体来说,招商银行大连分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不高,存在人才流失问题。缺乏有效的薪酬和激励机制,特别是员工薪酬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员工对薪酬不满意,主要认为有失公平,报酬和期望不一致,也没有真正与业绩挂钩。同时和外资企业、外资银行比,国内银行员工的薪酬并不高,内心的归属感并不强,一旦有机会就会跳槽。另外工作中的员工成就感也不满足。

3.调研结论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招商银行大连分行的激励体系没有有效地与顾客满意度挂钩,也就是说现有的激励措施没有很好的考虑各种手段能够在提高员工忠诚、员工态度,进而达到提高员工满意度方面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因为根据服务利润链理论告诉我们,利润是由顾客的忠诚度决定的,忠诚的顾客(也是老顾客)给企业带来超常的利润空间;顾客忠诚度是靠顾客满意度取得的,企业提供的服务价值(服务内容加过程)决定了顾客满意度;最后,企业内部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决定了服务价值。简言之,顾客的满意度最终是由员工的满意度决定的。

所以,这次调研过程为我确定论文的写作方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看到了从顾客满意的角度探讨服务型企业员工激励措施的可行性,同时也为我将来的写作过程收集到了有效的数据。总之,我会在本次调研的基础上,在后续必要的情况下继续深入其他银行进行调研,并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研究模型,利用所得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实证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整合,得出本研究的理论成果并指出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一、 调查内容:

本次消费者调查的内容包括客户选择银行首要考虑的因素、银行服务质量的评价。

(一)客户选择的银行首要考虑的因素

从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有30%的客户会选择就近的银行进行业务办理,也有32%的客户会因为银行的服务态度好坏而选择银行,也有接近35%的客户在选择办理业务的银行时把等待时间是否更短放在第一位考虑,还有2%的客户受其他因素影响来选择银行,这当中个人情感因素和习惯占了主导。

(二) 银行服务质量的评价

一方面,在央行对存贷款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提高服务质量使顾客享受更好的服务,都要付出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所花费的成本要从银行利润中支出,一些银行因种种原因在服务上投入较少,导致服务效率偏低,顾客满意度偏低。

二、 调查分析:

商业银行服务质量低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总体分析原因主要有:

(一) 银行制度设计存在缺陷,银行客户素质参差不齐

银行承担了大量传统型结算业务,如:代发工资,代收水、电费等业务,大量的中间业务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统计显示这些低端业务占据了大量的银行资源,影响了银行的服务效率。虽然银行开设了atm、网上银行等在自助服务,但是由于银行客户素质参差不齐,相当的顾客难以接受这些功能,还是忠于传统的服务模式,是这些业务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自助服务功能不全面,经常出现故障,也导致了柜台人满为患,影响了服务的质量。

(二) 服务时间太长,造成了银行网点客户排队现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金融市场间的开放,人们的金融投资理财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于股票和基金等金融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涉足证券市场,导致银行网点受理基金、理财开户的,理财产品购买的数量成倍增加。这些业务通常都是银行的复杂业务,办结通常需要10-20分钟,这就极大地增加了银行员工的服务时间,以至于出现了银行网点客户的排队现象。

(三) 银行营业网点和人员相对不足,银行员工的业务技能同质化,

缺少专业人才

银行为了控制成本,导致了银行营业网点和人员的相对缺乏,银行业务逐渐增大,但是服务人员却反导致了银行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排队等待时间长,导致了服务效率的降低。另外,银行基层一线员工技术仍然处于技术操作阶段,只能用于处理一般的传统业务,而现在银行频繁推出新业务,而银行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却滞后。银行缺乏咨询、理财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高端客户业务的投资融资、理财等业务的需要,造成了服务时间过长、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不佳的状况。

三、 调查结论:

金融市场开放以来,银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虽然银行服务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普遍存在客户排队严重,服务标示不明,服务效率不高的现状。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提升顾客满意度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银行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的满意度,所以提高服务质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投诉效果、协助解难等方面而应该是目前银行需要重点改进的内容。

四、 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银行要提高服务效率需要进行以下改革:

(一) 做好顾客细分,合理分流

现在一般银行虽然进行了分区,有柜台区、等候区、自助服务区,但还是不能足够满足网点内部服务和销售流程的需要,应做好顾客细分,实行差别化服务战略,及时快速依据业务办理情况做好客户分流,以减轻柜台负担,提高服务实行差别化服务战略,及时快速依据业务办理情况做好客户分流,以减轻柜台负担,提高服务效率。另外,要大力发展atm机自助渠道,不断完善atm机自助渠道功能,让自动柜员机充分分担银行中低端客户,降低大众客户服务成本,达到顾客分流的目的,提高柜台服务效率。

(二) 拓展电子金融业务,提高工作效率

银行需要积极努力地推广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理念,让公众信赖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也可以安全的办理转账结算业务,首先减少了来营业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人数。在营业点,大堂经理进行合理分流,需要实现影印文件在排队叫到号之前就已经准备好,叫到号就可以直接办理,缩短业务办理时间。

一、大连银行概况及发展历程:

大连银行前身大连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8年3月28日,是一家由大连市国有股份、中资法人股份及个人股份共同组成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大连市商业银行于2015年2月17日更名为大连银行。2015年7月19日,大连银行在天津设立了第一家异地分行,迈出了从地方银行向全国性银行转型的第一步。2015年7月18日,大连银行第二家异地分行――北京分行正式开门纳客,标志着大连银行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又一次重大跨越。2015年1月18日沈阳分行开门纳客,为大连银行东北地区战略布局落下了一颗重要的棋子。2015年9月成都分行、10月营口分行相继开业,大连银行全国性战略布局提速。2015年,成功设立了上海分行、丹东分行和重庆分行,异地分行已达8家,成为唯一在全部四个直辖市均设有分行的城商行,大连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架构初具雏形。

大连银行秉承“稳健经营、科学发展”的经营理念,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和建立资本约束机制为手段,以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先后为大连市基础设施改造、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揽子金融支持,实现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站式服务。

全行现有员工近5000人,总行下设27个管理部门,4家中心支行,8家分行,共130多个营业网点。

近年来,大连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各项经营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截至2012年末,大连银行资产规模达到2506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1747亿元,贷款余额1016亿元。在2012年7月出版的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前一千家大银行排名中,大连银行位列第468位,在中国内地的银行中排名第39位。

二、大连银行业务:

1.个人业务

1

2.公司业务

3.小企业业务

4.国际业务

5.信用卡

6.电子银行

网上银行、手机金融、自助金融、电视金融、基金平台、通财平台、通联通、增值服务

三、经营业绩:

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大连银行资产总额798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411亿元,增长94%;存款667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328亿元,增长96.8%;资产和存款三年来接近翻了一番;贷款423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181亿元,增长75%;净利润4.5亿元,比同期增加3.2亿元,增长246%;不良贷款比例从2015年末的6.24%下降到2.75%;拨备覆盖率从47.9%增长到163%;资产充足率从4.72%提升到10.8%。2015年末,大连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双双位居大连地区首位。

截至2012年6月末,大连银行资产规模达到2276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1606亿元,贷款余额964亿元,实现净利润11.17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为8.67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0.9%,资本充足率为10.89%,拨备覆盖率达到337.14%。

四、获奖情况:

2012中国最佳城商行零售银行

2012年11月,在“2012第五届中国最受尊敬银行暨最佳零售银行”评选中,大连银行荣获“2012 中国最佳城商行零售银行”和“2012最具成长性城商行零售银行”两项大奖,并受邀将出席在京举办的颁奖活动及“2012中国零售银行年会”。

本次评选活动是第三方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一项客观评估,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全程指导,至今已举办5届。评选基于行业监测数据,对银行的企业声誉、管理能力、发展战略、服务质量、财务运营、业务创新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是国内银行业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评选,也是唯一的针对零售银行业务的评选。

2012最具成长性城商行零售银行

2012年,大连银行零售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服务与销售能力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民口碑大幅改善,这次获奖,充分显示了社会公众、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对大连银行零售业务优良成长性的肯定和认可。

此次评选,评委会对大连银行给出评语——“根据评价体系中的客观指标,对贵公司的各项数据及市场表现进行严谨分析及评估,评委们一致认为,贵公司表现突出,荣获‘2012 中国最佳城商行零售银行’、‘2012最具成长性城商行零售银行’奖项,实属实至名归!”

五、小组感悟:

为了更好的学习商业银行这门课程,在任课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小组对大连银行做了相关的调研报告。这次的调研,对我触动很大。不仅拓展了对银行相关业务的知识的了解,也提升了对于银行行业的认识,为以后的踏入社会工作开启了一些新的想法。

通,该网点的大堂经理针对新行员存在的困惑都给予了耐心的讲解和指导,让我们对银行的工作和建设银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调研后,小组成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感谢大连银行如此热情积极的对我们的指导,我们深刻意识到要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业务本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只有这样,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才能处理问题游刃有余。

六、附大事记:

1998年1月21日

大连市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0.2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2001年3月28日

大连市商业银行北方明珠卡正式发行。

2015年1月4日

大连市商业银行圆满完成增资扩股任务,实收股本超过20亿元。

2015年7月27日

大连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中心成立。

2015年2月13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大连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连银行;英文名称变更为bank of dalian co.,ltd,简称bank of dalian。

2015年3月31日

中国金融大典第三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在北京隆重,王劲平行长被评为“2015中国城商行年度人物”。

2015年4月3日

在大连银行更名庆典上,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时任辽宁省人大会主任、辽宁书记的同志与大连书记张成寅共同为大连银行揭牌。

2015年6月29日

大连银行uu信用卡发行,这是全国首张具有风景游园功能的信用卡。

2015年7月19日

大连银行天津分行开业,实现了跨区域发展的突破。

2015年7月26日

大连银行ipo工作正式启动。

2015年12月31日

大连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在大连市众金融机构中双双名列首位。

2015年5月14日

大连银行向四川地震灾区同胞捐款500万元,员工个人捐款120余万元;全行累计捐款625万元,列全国城市商业银行首位。

2015年7月18日

大连银行北京分行开业,为大连银行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

2015年9月1日

改版后的大连银行网上银行正式向社会推出。

致 谢

首先呢,想说这是第一次做调研报告,前前后后的忙碌真的让我学到了不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这项任务不单单只是一个作业,更是我们学习过程的一个成长,一个进步。其次呢,很感谢我们这个小组的全体组员,合作,是一个团队少不了的精神,正是有了你们才有我们这个小组,也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积极创新思维才能完成我们这份调研报告。最后,不得不对大连银行的职工们说一声谢谢,正是你们的热情,你们的耐心,你们的豁达才让我们深刻的学习和了解到这么多知识,为我们的知识添加了营养剂。以上是我们小组这次的调研报告,望老师给予一定的批评建议。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十

上海新天地是上海的新地标,是外地游客来上海旅游的必到之地,是上海的白领一族体验小资生活的专属地,居住在上海外籍人士进行交流和聚会的根据地。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它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首次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反映了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非常现代和时尚,亲身体会新天地独特的理念,这有机的组合与错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昨天、明天、今天的交响乐,让海内外游客品味独特的文化。

地理位置:

上海新天地坐落在市中心,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毗邻黄陂南路地铁站和南北、东西高架路的交汇点。上海市黄浦区太仓路181弄。轨道交通:1号线(黄陂南路站),10号线(新天地站)。

机场线路:从机场六线(浦东机场站)上车至(紫金山大酒店站)下车转775路(东方路站)上车至(连云路站)下基本情况:

新天地位于城市“中心的中心”,距淮海中路高档消费业区600米左右,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紧邻淮海中路商务圈,北到太仓路;西到马当路;南到自忠路;东到西藏南路开发理念:

新天地开发借鉴了国外的经验,采用保留建筑外皮、改造内部结构和功能、并引进新的生活内容。

*香港瑞安集团和上海复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开发,总投资1.5亿美元*总体规划顾问为本杰明·伍德(woodandzapatalnc.)。

*上海新天地北里荣获2003年度urbanlandinstitute(uli)awardforexcellence大奖,为历来首度获此殊荣的中国内地项目。定位:

功能定位: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身。

客户地位:上海的小资一族、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以及到达上海的中外游客。定位三部曲:多功能,旅游景点,国际化商业模式:

上海新天地商业模式是管理者与经营者分离。上海新天地只租不卖,管理者与经营者相分离,这样的模式与国际mall运营模式同步,也被国内大部分专家认可。有了第一代mall的前车之鉴,所有的投资商都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但在资金压力之下,能够坚持下来的还是不多。建筑特色:

它占地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六万平方米。这片石库门建筑群的外表。

上海新天地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仿佛时光倒流,置身于20世纪20年代。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按照21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谭永麟、成龙等。百位香港明星经营的“东方魅力餐饮娱乐中心”,是明星文化结合餐饮的创意,那里将是追星族经常可以与心中偶像交流的场所;台湾著名电影演员杨慧珊经营的琉璃工房主题餐厅,将使游客置身于七彩水晶宫中用餐;法国餐厅的巴黎歌舞表演和地下酒窖餐室令人神往;日本音乐餐厅夜夜摇滚乐绕梁不绝;巴西烤肉餐厅带来了南美风情表演……。规划布置:

上海新天地由老房子所组成,并结合了现代化的建筑、装潢和设备,化身成多家高级消费场所及餐厅。在南里和北里的分水岭-兴业路-是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沿街的石库门建筑也将成为凝结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城市风景线。

上海新天地旁边开辟了太平桥公园绿地和人工湖,绿地占地四万四千平方米,位于整个太平桥项目的中央地带。园内种植高大乔木,兴建低坡景观,提供休憩空间。园中心兴建了上海市中心最大的人工湖,占地一万二千平方米。湖的中央建有大型喷泉,湖泊东西两端点缀着两个小岛,名为“玉兰岛”和“合欢岛”。人工湖四周绿地高低起伏,栽种了各种乔木和灌木。绿地北侧新辟一条长一千二百米的湖滨路,沿人工湖划出了一条优美的曲线,与湖西「新天地广场」的石库门海派建筑连成一体,成为市中心一处独特的新景观。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十一

本文目录。

烟草行业调研报告:某市烟草商业预算管理的思考。

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已于4月6日正式出台,医改新方案也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继续探索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经办管理的方式”等指导性意见。

《意见》明确了商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一方面商业医疗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险未保障部分的补充保险,即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个人自费部分和超过封顶线以上的部分医疗费用给予补充。按照国务院对基本医疗费用交费费率水平的规定,社会统筹部分职工的医疗保险最高限额一般在4万元上下,且根据医疗费用金额的不同,还需自付20%-3%不等的费用,这并没有解决需要住院治疗的大病患者及慢性非感染性重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问题。此外,对非基本医疗项目的检查、治疗、用药都有限制,如某些先进的治疗技术和药品、某些特需治疗的疾病则需职工自付费用。这就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满足城镇职工高层次、特殊的医疗保障的需要。

另一方面商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未保障人群的补充保险。由于当前的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有限,其保障的对象仅包括城镇职工,而自由职业者、职工家属及子女、乡镇企业职工、学生及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等其他类型的城镇劳动群体均未被纳入进来。这也需要通过商业保险来解决对这部分群体的医疗保险。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快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与社会医疗保险相互配合,尽快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障要求。

针对此次新《医改方案》中关于未来医疗保障制度的描述,在认真分析新《医改意见》的同时,裸漏出三大不足:第一,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过分强调政府主导,市场作用被严重忽视;第二,政府对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的财政投入所需资金的相关信息严重缺失,无法对医疗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成本和效率作出科学评估和预测;第三,方案大部分的内容还只是原则性的阐述,操作性的细节依然缺乏,特别是基本医疗保障和非基本医疗保障各自的责任范围、保障程度、经营管理模式等没有具体的界定,不利于未来医疗保险市场的多方参与和公平竞争。

在国外,商业医疗保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美国80%以上的人口享有商业医疗保险,德国有8500万人享有此项保险,而在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则刚刚起步。相对于社会医疗保险而言,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发展得很不充分。我国现阶段的商业医疗保险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阻碍商业医疗保险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商业健康保险公司险种开发乏力,医疗保险品种少,保障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社会需求,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医疗市场因医疗服务质量差、医疗资源浪费以及医德风险等人为因素影响下,造成医疗费用急剧上升,以致健康保险公司不敢大力开发商业医疗保险险种;二是健康保险公司有待加强在风险管理、条款设计、费率厘订、业务监督等方面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才;三是部分寿险公司由于技术滞后,在兼营健康保险时人为地限制了医疗保险的发展。目前很多寿险公司推出的医疗保险属附加险,如要投保医疗险,必须先花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钱去买一个养老保险作为主险,这样加大了投保人的经济负担。

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各自都有优势和劣势,其特性决定了它们应在保险市场中化解不同的风险,服务不同的需求对象,提供不同的保障水平,进而改善全社会的风险分配状态,最终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在新医改方案中,一项重要的总体方针是强调政府主导、加大政府投入。由于医疗保障具有极强的公益性和外部性,政府的积极作为是应给予充分肯定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政府对医疗保障的财政投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种方式,全民医保绝不是免费医疗,政府实行的这种“公共理财”的方式一是化解目前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二是真正想解决百姓的民生问题,想法和初衷是绝对正确的,但这么一个大国家,13亿多人口,百姓能够在短时间得到实惠吗?谁也无法预料。各发达国家在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历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有很多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行完全依赖政府主导的、全覆盖的医疗保障过程中,有两大“症结”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思考。

其一,医疗保障的发展必须遵循福利刚性和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原则。所谓“福利刚性”是指国民对自己的福利待遇普遍具有只能允许其上升不能允许其下降的心理预期。福利的这种“刚性”特征,使得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医疗保障制度缺乏弹性,一般情况下规模只能扩大不能缩小,项目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水平只能升高不能降低。时至今日,全民健康保险早已入不敷出,主管部门不得不两次上调保险费率。我国内地目前政府的预算内财政收入仅占gdp的15%左右,而凡是实行全面医保制度的发达国家,政府收入达gdp的比例一般在30-5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政府的财政要负担覆盖十几亿人的、并且是飞速增长的医保费用,是具有相当挑战性的。

其二,医疗保障制度的构成,实质是对医疗服务融资模式的选择,而医疗服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由于其特有的不确定性、异质性、信息不对称性和自然垄断性,诱导需求和道德风险普遍存在,容易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滥用。各国实践证明,采取公营的社会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作为医疗服务融资的主要模式,由于其潜在的“委托-代理”规则,经营效率一般不高,而且在政府资源分配过程中极易造成所谓的“寻租现象”,即医疗服务提供者采取不正当手段从政府获取经营优势,从而获取超额利润。在我国目前的行政体系框架下,政府如果掌握过多的医疗融资的分配权力,除上述两大弊端外,还极易引发部门间利益、地区间利益、地方与中央间利益的博奕,造成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公平性,最终损害广大民众的权益。

针对“大而全”的社会医保模式可能出现的上述问题,在构建我国新的医疗保障制度时,应强调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并重,采取分级、分段的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医保模式。在日前出台的医改新方案中也应明确这种思路。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实行,在逐步规范混乱的医疗市场的同时,商业健康保险应根据目前的医疗保险状况,搞好市场调研,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人群对医疗保险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选择容易控制经营风险的模式,加强医疗险种设计、开发和业务管理工作,将现有的综合医疗保险逐步细化,不断丰富医疗保险的险种,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需求。

我国城镇职工新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同样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补充。目前,我国商业医疗保险潜在市场很大,应适时加强健康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这将对我国医疗保险业的发展与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返回目录。

近年来,随着城区旧城改造、城市扩容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社区服务功能大幅提升,社区商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社区商业网点数量不断增加,经营业态和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从调查看,目前,城区共有社区xx个;各类社区商业网点近x个,经营方式有餐饮、超市、各类中介、便利店、物流、食杂店、洗衣店、维修店、回收站、书店、冲印店、药店、家庭服务站、大众浴池等。社区商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社区商业网点发展迅速,“双进工程”服务对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社区商业服务对象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不仅面向广大居民,更侧重于为老人、儿童、残疾人、优抚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以及为下岗、失业人员的提供再就业服务。

2、社区商业网点呈多业态发展趋势。社区商业过去以商业零售业网点为主,仅限于食品、日用百货、美容美发等行业,近年来,一批新兴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应运而生,现已发展到几十个服务项目,如保姆、清洁维修、物业绿化、家教、技能培训、网络服务、婚庆礼仪、餐饮、保健、社区医疗、代理、中介服务等多个门类的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3、新社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功能较为齐全。随着中心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加速了新社区的建设,新社区的建设又带动了社区商业的发展以及周边商业中心的发展,其商业设施、网点分布、商品结构与服务功能均较为齐全,明显优于老社区。

4、传统商业和服务业在社区商业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发展。近年来,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商业应市场需求得到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商业网点渗透到社区的大街小巷,并在社区内及其周边形成一定规模。同时,社区沿街各类小型商品市场得到发展,有蔬菜市场、干果市场、水产品市场等,为社区居民消费购物提供了便利。

1、社区商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指导。目前,社区商业在发展中较多的商业网点与社区住宅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并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其中建在居民楼底层或楼内的餐馆、酒店以及各类服务机构影响较大,形成的民企纠纷较多。社区商业与区域性商业中心在功能定位方面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和有效监督。

3、社区商业基础设施较差,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普遍提高,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的消费特点,社区商业低水平、低层次的服务状况与之不相适应,亟待改善。在调查中,有的反应社区没有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反应社区没有蔬菜市场,居民买菜不方便;有的反应家政服务业没有形成,居民寻求家政服务很不方便;有的反应社区商业网点不能仅依靠小店小辅、小商小贩提供商品和服务,要提高档次,保证质量等等。从反应的情况看,社区商业的服务功能普遍滞后于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加强社区商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拓展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社区双进工程的重点工作。

1、应合理规划,完善社区商业业态。应由政府牵头,会同商务、规划、建设、房管、财政、城区、工商、税务等部门,研究制定网点改造规划。如:对社区商业的规模、结构、布局及标准、分类等做出明确规定;业态业种10种左右,建议包括配送餐饮连锁店、小型超市、菜市场、食杂店、美容美发店、维修店、洗染店、照相馆、旧货废弃物回收站、家庭服务、书籍音像店、药店等。

2、应采用公开招标等形式,确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一是选择、培育有实力的配送餐饮企业(由中心厨房统一配送至社区连锁店)进入社区商业示范区,实施包括“早餐工程”在内的大众化餐饮,保证居民在社区内就能够方便地吃到有保障、质量较好的早餐、快餐;二是鼓励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在社区新建和改造放心肉、放心豆制品、无公害蔬菜瓜果连锁店,建设生活保障型的商品配送中心,解决居民生活不方便、消费不放心、不安全的问题;三是支持连锁企业进入社区新建或改造便民家庭服务网点,搭载各类便民、利民服务项目,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等多方面的生活需要;四是支持和引导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进入社区,形成以社区、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符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健全、服务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五是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通过资金、网点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规范社区内的小型门店,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3、应鼓励和支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建设面向社区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发展网上交易、网上服务,补充现有网点的不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及时采集、分析、储存客户信息,为居民提供定向、快捷、周到的服务。大力提倡社区骨干企业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延伸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倡和鼓励社区商业企业组建专职的便民综合服务小分队入户服务,同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渠道,开展以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为宗旨的便民有偿服务。

4、加强小区建设配套设施,在规划小区建设时就进行一些社区商贸配套服务的建设,特别是对居住环境影响较大的酒店、餐饮业,应规划餐饮一条街,对经营场所统一设计环保设施,如油烟、污水、噪音等的处理、排放设施,解决餐饮、住宅混杂扰民问题。根据便民利民原则,在小区建成后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多业态,服务功能齐全的商业、服务业进驻设点开店,建立齐全的社区商贸配套。

返回目录。

摘要:“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r)曾经说过:“预算不是一场数游戏,而是围绕战略目标的设立而进行思考的过程。”

自xx年我国烟草商业导入预算管理机制以来,该方法已成为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本文针对烟草商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全面预算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预算的编制质量,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与调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使预算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烟草商业预算管理思考。

预算管理是企业在科学的市场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的经营目标和程序,对企业未来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体安排。近年来,烟草积极探索适合烟草商业实际的预算管理运作模式,在预算管理上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一预算向全面预算的转变,对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预算管理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运行中凸显的一些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亟待解决的几个薄弱环节。

1.编制时间比较滞后,运行时效相对较低。

虽说我市每年从10月份便着手安排部署次年的预算编制工作,但由于作为战略层的投资中心没能及时确定年度预算总目标,预算编制工作实际上要到次年的元月份才正式开始。我市烟草系统下辖9个县级营销部,经过“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编制流程的多次反复,整个预算编制工作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待全部预算审批、下达完毕,时间已到4月份,迟则到5月份才能完成,上半年的预算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部分可控费用,超进度开支现象特别严重,给下半年的预算执行带来巨大压力,编制时效“成本”过高。

2.预算分解偏离实际,方法不尽科学合理。

一是年度预算指标分解中历史业绩权重较大。在下达各县营销部销售预算指标、效益预算指标时,没有完全按照省烟草局推行的“因素分配法”进行,历史因素所占权重仍然较大。对某些指标没有设立一个“公允值”,习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全市保持统一的增长幅度,对上年预算指标完成较好的单位,持续实行“鞭打快牛”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的积极性。

二是季度预算的分解过于简单化。费用预算分解也与销售预算一样,以前两年各季度实际发生数所占全年比重作为权数进行分解,没有考虑某些费用发生的特殊性,导致部分项目季度预算严重超支。

3.执行过程“盲目服从”,预算调整“弹性”过大。

一是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迟钝。在执行过程中,当受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内部体制改革和经营方向调整等因素影响,预算基础发生变化时,有的预算责任主体仍在“严格”按照预算运作,“纸上谈兵”,缺乏应变能力。

二是预算调整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年度预算调整的随意性较大,没有根据预算调整原则进行。对预算执行中的偏差,预算管理委员会没有充分、客观地分析产生的原因;对常规事项产生的预算执行差异,预算责任主体没有自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而是盲目地要求要追加预算指标。

4.成为考核唯一手段,上下“博弈”愈演愈烈。

预算管理过程中,只强调上下级的垂直命令与控制,把预算执行结果作为唯一的考核考评指标,重结果、轻过程,忽略了对预算执行差异的分析。各责任中心为了得到较低的业绩评价标准,有意提供虚假的预算数据风险,在上报预算时讨价还价,大大地留下余地,实行“宽打窄用”。有的则为了防止来年被“鞭打快牛”,虚报、用尽当年的预算指标。这些“对策”,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使业绩考核失去了公平性。

二、问题的成因及分析。

上述问题综合起来,集中表现在预算目标确立、预算体系构建、预算过程控制和预算考评机制等四个环节存在缺陷,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不够”:

1.预算目标定位不够准。

一方面将预算与企业“十一•五”战略目标等同起来,定位过高。虽说预算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配合的战略保障体系,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但不能等同。“十一•五”规划的时间跨度有五年,侧重于企业中、长期目标战略的实施,主要涉及外部环境中长期趋势的变化,以及企业如何对此作出反映;而预算的时间一般为一年,关注的是中、短期特定目标任务的完成,主要涉及企业内部运作。因此,公司战略是预算管理的目标导向,引导年度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目标则是战略目标在本期内的财务具体化,为战略规划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保证。

另一方面预算目标制定不甚科学。在预算目标制定中,编制预算基础的许多假设尚未得到充分论证。作为战略层的投资中心,没有深入分析所处的市场地位、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的可能变动给预算目标带来的影响,没有认真查找与省内其他地区间在经济、地理、交通环境上的差距,而是一味的按照上级的要求,追求卷烟人均销量、销售均价等指标达到全省行业平均水平,使预算“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预算的有用性。

2.全员参与意识不够高。

一是上下互动、协作程度不高。部分县营销部的经理们本位主义意识较为严重,将精力集中在本部门个别任务效率的提高上,而对预算的编制工作持消极态度,仅在费用预算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千方百计争得宽余的支出指标,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奋斗目标。

二是各预算中心的职责没有履行到位。许多部门都认为预算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对预算管理委员会分配的工作当作额外负担,经多次催促,才将质量不高的预算上报。执行过程中,各责任中心管理也不很到位,对预算执行中的异常现象没有采取应对措施,甚至听之任之,导致部分可控费用支出失控。岗位编制本就偏紧的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单打独斗”,某些工作也只好采取应付的方式,难以实现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3.过程控制措施不够实。

首先,预算信息反馈制度尚未健全。预算信息反馈是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调控职能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定期书面报告、临时书面报告、例会和临时碰头会等多种方式,具有及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而我们仅仅采用了书面报告的形式,预算执行差异形成的原因不能得到更深入地分析,控制措施不很全面,而且信息反馈也不是很及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控的效果。

其次,预算调控措施没有落实到位。财务、审计、经济运行等部门在对预算执行差异进行分析和责任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调控意见和建议,但相关责任主体并没有认真地抓好落实,未能积极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并加以实施。实际业绩与预算执行的偏差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监控形同虚设,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得不到必要的保证。

4.评价考核体系不够全。

预算管理是一个“pdca”循环改进的过程,预算考评在这个循环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对改进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把考评仅仅作为发放奖金的工具,为发奖而考评,没有事后的差异调查和分析,没有改进措施的落实,则不能充分发挥持续改进工作的作用。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实际就是企业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要抓好“五个提高”:

1.加强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提高预算编制时效。

一是提高各级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度和参与度。预算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全过程监控、全量化考核”的管理方法,没有各单位、各部门、各级员工的一致重视和共同参与,是难以实施到位的。各级主要负责人必须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好、抓实,切实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组织领导。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到预算运行的各个环节,及时解决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切实推动预算管理措施的落实。

二是建立预算责任网络,对预算实行“分级归口”管理。在市公司本级,要按预算指标的性质实行归口管理;对各县级营销部,则按授权制度实行分级控制。各责任主体要积极参与预算的编制,对各个预算项目反复权衡、精打细算,使编制出的预算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实施中要按照“分级归口”管理办法的要求,努力增加销售收入,严格控制费用支出,使预算真正起到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2.加快信息资源整合步伐,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当代会计学家汤谷良先生认为:“预算是与整个公司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力资源流的要求相一致的经营指标体系。”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的高效、合一,是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与基础。目前,烟草商业的物流、资金流已整合到位,人力资源改革也基本结束,但信息资源的整合尚处在初始设计阶段。现有的卷烟营销、烟叶生产、专卖管理、财务管理等电子商务系统相对独立,各种数据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经济运行数据信息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的方式相对较为原始,基本停留在半自动化状态,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必须立足现有信息平台,加快数据中心的建设,建立分析、预测模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预算管理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从编制到执行控制工作量非常之大,急需有先进、科学的信息系统来支持。我们要在金蝶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积极开发预算管理子系统,实现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在线审批、执行情况分析等预算管理功能,通过预算信息网络系统,实现预算信息及时传递,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把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

3.实行编制方式多样化,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在预算编制中,要注重抓好“三个结合”,即: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相结合、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在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基础上,针对固定预算的不足,按照卷烟销量3%左右的间隔,对费用、利润采用弹性预算,增强预算的适用性,为实际结果与预算的比较提供一个动态的基础。对上年部分完成或全部完成的项目,采用零基预算,一切从“零”开始,通过对项目重新进行审查、分析和考核,消除增量预算中一些不合理因素得以长期沿袭的影响。此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采用滚动预算进行辅助,按季度滚动,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在每季度第三个月中旬着手下季度的滚动预算工作,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一个固定的期间,以保持预算管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强化全程控制监督,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预算是与日常经营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与标准体系,提高预算的约束力和调控力,是顺利实现预算目标的关键。

首先,要健全预算报告制度,构建相关、及时的信息反馈系统。每月或季(年)度终了,财务部门应采用报表、数据分析、文说明等多种形式,及时地向各预算责任主体报告本期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并揭示预算重大差异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预算反馈报告要突出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月报反馈的重点是各相关责任项目的预算执行过程,以便动态的掌握预算的运行状况,季(年)度预算报告则着重反映各时期的预算执行结果,以便于考核。

其次,建立全方位的预算控制体系,对预算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把预算控制渗透到企业的各个业务过程、各个生产经营环节,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岗位。以业务流、资金流为监控重点,财务、审计、经济运行、生产经营等部门为主要控制监督责任人,按照各自的预算监控权责,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考评、奖惩实行全过程监控,及时解决、修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

5.加大考核评价力度,提高预算运行质量。

预算是与期终总结相关的业绩评价与奖惩体系,没有以预算为基础的考核,预算就会流于形式,就会失去控制力。考评过程中要注重个人考评与集体考评相结合,动态考评与综合考评相结合,在科学、合理的评价经营业绩基础上,严格按照奖惩办法进行兑现。

一要健全月度绩效联酬考核办法。将卷烟销量、贡献毛益、可控费用、营业利润等月度预算指标及当月的。

工作计划。

完成质量,分别与各预算责任主体全体员工当月的绩效工资挂钩。每月末,由预算管理考核小组对各县级营销部及本级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指标间的差异进行确认,然后根据绩效联酬考核办法进行奖惩。

二要把预算考评与年度经济运行综合绩效考核相关联。年度终了,以年度卷烟销量、烟叶收购量、目标利润、成本费用利润率、人均劳动效率等预算指标为主要内容,结合《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组织进行县级营销部领导班子的综合考评,对成绩优胜者予以适当奖励。

返回目录。

市政府采购工作,以“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和采购程序,继续加大对采购各方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增强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坚决制止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为重点,认真做好政府采购工作。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采、管机构分设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分别设立采购办、采购中心,配备能力强、业务精的工作人员,做好政府采购工作。采购事项集体研究,公开招标。

(二)加强了政府采购计划,扩大采购范围,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强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集中采购计划编制工作,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按《目录》要求,对范围内的政府采购项目做到应采尽采。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成果;做到程序规范,验收严格,资料完备。完成采购预算3441.43万元,完成采购金额3107.53万元,节约资金333.9万元,节约率9.7%。4月,市将未纳入政府采购的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总工会和市属各乡(镇)政府纳入政府采购。

开展了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主要对各单位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依法实施采购的情况,是否存在规避政府采购行为;采购代理机构财务开支情况,是否存在违反财经纪律现象等十个方面进行自查和抽查。

在自查自纠阶段,共收到125个单位的自查自纠报告。通过对自查自纠报表统计,全市政府采购预算总额为3530万元,当年实际执行政府采购总额为3219万元,节约资金为311万元,节约率为10%,分散自行采购的为343万元;政府采购预算总额为1968万元,实际为1856万元,节约资金为112万元,节约率为6%,分散自行采购的为570万元。在重点检查工作阶段,我们选取了市教育局、卫生局、国土局及政府采购中心等28个单位为重点检查对象,重点检查面为23%,各单位对检查出的采购无计划、随意性采购、规避政府采购等问题都能严肃对待,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认真解决,确保了此次专项检查工作不走过场,切实收到实效。

(三)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完善了内部制约制度,管采分离管理体制得到落实。政府采购法实施后,财政部门就采购预算、招标投标、评审专家、供应商投诉、节能环保等方面制定了相关。

规章制度。

合同。

供应商资质备案、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和管理,负责受理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投诉事项和行政复议、处理政府采购行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主要是接受采购人委托,独立组织实施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及“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的采购;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公布采购信息和采购结果;组织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评标活动;根据采购人委托的权限组织签订或代理签订采购合同并督促合同履行;做好政府采购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定集中采购机构内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四)政府采购行为和程序得到规范。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过程中,对选择招标适用方法、供应商自由参加投标活动、招投标人员之间利害关系回避、采购名、优、特、环保产品及招投标过程监督等方面,都能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投标管理办法》执行。对我市采购数量较大且较分散的商品,如办公自动化用品,由于产品标准统一,大部分采用最低评标价法,即以最低报价的投标人为中标供应商;在公开招标过程中,对货物项目的价格权值,一般也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强化了依法行政和依法采购意识,不断提高采购监管、操作的质量和水平。政府采购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领域。我们要在强化队伍建设的同时,抓好制度建设,规范采购程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政部门、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人职责清晰、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按照《政府采购》和《行政许可证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采购中心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建设和日常管理使用工作;维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对供应商的质疑和投诉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及时答复和处理。为政府采购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完全、意识不强。

许多采购单位未按预算管理要求将政府采购项目全部编入部门预算,年度执行中追加政府采购预算的现象比较突出,普遍存在漏编采购预算、超采购预算或无预算采购的问题,导致预算约束力不强,实际操作计划性较差。一些单位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往往是采购计划代替政府采购预算,什么时候需就要什么采购,年初预算时采购项目没在列入预算,很难体现集中采购的计划性和规模效应和实现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完全。

(二)政府采购管理体制不顺,“管采分离”停留在表面。《政府采购办法》第十三条、第六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管理职责”、“采购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政府集中采购中心和采购办同设在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内设机构的相关科室,同归一个上级领导,不利于监督。

(三)采购中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由于政府采购所涉及范围广,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繁杂,客观上需要配备专业化的采购人员。实践中采购中心的人员由于职业局限,没有能力对这些非常专业的要求做出判断,即便实行了政府采购专家咨询制度,也由于多方面的限制,采购中心难以全面聘请到所有专业的专家,而且即便是聘请到专家也无法全程参与采购项目整个实施过程,对采购行为做出及时、具体的指导。

(四)供应商选择面窄。目前政府采购机关确定的定点供应商太少,在相当大程度上还无法实现通过竞争机制节约政府采购资金的目的。而且各供应商的实力也存在明显差异,缺乏有效的竞争。在一些采购频率比较高的项目(如电脑、汽车、办公家具等),参与竞标时经常出现一些“老面孔”,极易形成“供应垄断”和“日久生情”。表现在:1、由于个别供应商在同类项目中“屡屡中标”,从而影响了其他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的积极性。2、容易使参加竞标的供应商暗中联合,抬高价格。3、一些相互熟悉的本地竞标商,为了转移市场竞争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最终达到“多赢”的目的。4、外地供应商因费用总是不愿进入。

(五)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缓慢。在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公开透明度和工作效率方面,对采取协议供货、定点采购等集中采购组织形式应实施电子化操作,实现网上公告、网上下载文件、网上投标等功能,方便了采购单位和供应商。

(六)大量工程项目未实行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法第二条规定:“政府采购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法规定,除政府采购建设工程项目执行招标投标法外,其他采购项目应当实行政府采购。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大量政府采购建设工程以外项目并没有实行政府采购的现象。(七)对政府采购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督较困难。机构的不合理设置,加之在制定采购政策时,制定者和实施者均为同一主管部门,而政府监察部门仅对采购的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无法对政府采购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二)规范运作,提高效益。一是完善政府采购的范围、目录、方法、程序和门槛价。二是要提高政府采购干部队伍的素质,加强廉政建设。建立采购评审专家库,全方位提升采购质量。三是运用网络技术,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益。

(三)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一是逐步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强化资金控制。二是完善操作制度,强化规范运作,预防采购风险。三是健全采购机构内部监督机制。四是完善核算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五是建立规范的保证金制度,强化风险意识,把政府采购风险降到最低线。六是建立采购质量反馈信息制度,提高采购服务质量,便于对采购结果进行考核。七是公布招标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四)拓宽采购范围与规范运行相结合。一是将政府投入的基本建设和公共工程类项目纳入政府采购领域;二是政府采购项目向小额商品延伸,对招标限额以下的小额采购项目如办公用品等实行采购卡制度,采购单位持卡在招标确定的商场采购所需商品,获得资金的规模效益。

(五)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育一支政府采购专业化队伍。政府采购部门应通过加强采购人员的业务培训,使政府采购人员不仅懂得财政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还应掌握有关招投标、合同、采购管理的知识,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利用信息技术,加快电子化政府采购制度建设。结合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政府采购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包括供应商、咨询评审专家、商品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库,发布信息公告,增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的信息网络建设,以实现采购管理各环节通畅、运行功能完善、操作交易公开统一、全过程监控和网络安全可靠为目标,集采购单位、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和管理监督部门电子系统为一体,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逐步实现政府采购业务管理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操作,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七)坚持惩防并举,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的内部、外部监督机制。明晰管理机构与操作机构职能,不断完善“机构分设、政事分开、独立运行、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真正实现管理、采购、支付相互分离、相互监督。实行采购代理制度或将采管分设在两个管理单位,实现“裁判员”和“运动员”分开。建立事前预算约束、事中动态监控和事后监督处罚的监督体系,采购前在媒体公布采购项目,采购后要公布结果,接受社会的监督。加大政府采购的管理力度,严把重复购置关。建立政府采购情况报告制度,接受人大的监督。充分发挥财政、纪检、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责,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对代理机构、供应商和评审专家不良行为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告;制定政府采购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处罚办法,加大对采购当事人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制定政府采购供应商监督管理办法,实施政府采购市场禁入制度,推进政府采购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违法违规采购行为的处理力度,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随着政府采购工作改革的深入开展,各级各部门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自觉性逐步增强,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积极性日益高涨。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不仅强化了财政支出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有效遏制了过去单位采购中的不规范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行为的发生,为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十二

商业医疗保险(insuranceformedicalcare)是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和个人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营的,赢利性的医疗保障。消费者依一定数额交纳保险金,遇到重大疾病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

目前的商业医疗保险最突出的问题是价格高,保障程度低。

虽然医疗保险的投保价格超出百姓的承受能力,但经营此项业务的许多保险公司仍然亏本,主要由两种现象导致:

一是逆选择,即投保者在得知自己得病时才去投保,并以各种手段瞒过保险公司的检查,投保后保险公司不得不依照条款支付其医疗费用。

二是道德风险,即病人和医院联合起来对付保险公司,采用小病大治、开空头医药费的方式,使保险公司支付高额费用。在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人不住院,只在医院虚开床位的骗取保险费的方式。

我国医疗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由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补充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三者共同支撑的健康保障体系。新医改确定,单位为职工交纳其工资总额的6%作为统筹基金,职工看病所需费用超过本地年平均工资的10%的,统筹资金开始为职工支付费用,但最高支付限额控制在本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四倍左右。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各大保险公司的商业医疗保险险种也顺应形势,逐渐多了起来。那么,商业医疗保险究竟有哪几大类险种,它们各自保哪些,不保哪些,投保时有何具体规定?下面对医疗保险险种作了简要概括:

该险种是医疗保险中保险责任最广泛的一种,负责被保险人因疾病和意外伤害支出的门诊医疗费和住院医疗费。普通医疗保险一般采用团体方式承保,或者作为个人长期寿险的附加责任承保,一般采用补偿方式给付医疗保险金,并规定每次最高限额。

该险种负责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支出的医疗费,作为意外伤害保险的附加责任。保险金额可以与基本险相同,也可以另外约定。一般采用补偿方式给付医疗保险金,不但要规定保险金额即给付限额,还要规定治疗期限。

该险种负责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需要住院治疗时支出的医疗费,不负责被保险人的门诊医疗费,既可以采用补偿给付方式,也可以采用定额给付方式。

该险种属于单项医疗保险,只负责被保险人因施行手术而支出的医疗费,不论是门诊手术治疗还是住院手术治疗。手术医疗保险可以单独承保,也可以作为意外保险或人寿保险的附加险承保。采用补偿方式给付的手术医疗保险,只规定作为累计最高给付限额的保险金额,定额给付的手术医疗保险,保险公司只按被保险人施行手术的种类定额给付医疗保险费。

特种疾病保险。

该险种以被保险人患特定疾病为保险事故。当被保险人被确诊为患某种特定疾病时,保险人按约定的金额给付保险金,以满足被保险人的经济需要。一份特种疾病保险的保单可以仅承保某一种特定疾病,也可以承保若干种特定疾玻可以单独投保,也可以作为人寿保险的附加险投保,一般采用定额给付方式,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一次性给付保险金,保险责任即终止。

报销范围。

目前商业医疗保险主要有住院津贴型和费用报销型,前者保险公司以每天固定金额,对被保险人住院治疗期间损失进行补偿,此类产品不与社保或其它类别的商业医疗保险重复,是上佳选择。

商业医疗保险只对承保对象实际产生的医疗费用提供报销,而不同的商业医疗保险其报销范围是不同的。费用报销型险种它可报销住院医疗费用,但报销范围不同产品有不同规定。部分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险合同规定,实际医疗费用须在社保报销范围内才能报销。若已从社保或其他社会福利机构取得赔偿,保险公司仅给付剩余部分,社保不能报销的(进口药、特效药、特护病房等),此类商业医疗保险同样不能报销,其作用仅在于对社保报销后,对需按比例自负的部分进行赔偿。而部分商业医疗保险则规定,只要是实际发生的合理费用,都可按比例或在一定免赔额后,得到保险公司赔偿。

3.什么是个人医疗保险?个人医疗保险要怎么交?

4.关于个人医疗保险的编号查询方法及缴费方法。

7.什么是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包含哪些?

9.我国专家吁建儿童大病专项医保制。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十三

本文目录。

关于建立健全治理建设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经济、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领域己从传统的金融业务扩展到金融文化领域,竞争的手段己从单一的经营业务向全方位多层面渗透。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和群体经营意识,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己成为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与壮大的决定因素。

一、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加快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客观需要。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通过企业领导主动倡导和精心培育的,并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的企业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内核和精髓。随着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客观上需要导入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和管理手段,增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

(一)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正在日益凸现,而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它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行为支持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成功企业的背后一般都有积极向上的人本文化的支撑。长期以来,一些农村商业银行实施的管理,是以绩效考核为主的硬性管理模式,正效应是明显的,但也诱发了一切向钱看的偏差,使部分职工奉献意识丧失。而企业文化则能从精神与觉悟的高度,通过培育行为规范,使员工个人行为向有益于农村商业银行总目标的方面趋同。企业文化包含着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两大范畴。管理企业主要取决两大因素:权力和文化。权力作为一种配置资源的力量,靠的是硬性制度约束,是一种被动的约束力。而文化则是一种非硬性的规范引导,它往往是一种理念、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对培养企业员工素质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潜在作用,这种约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

(二)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一个企业能够基业长存的关键因素。技术、人才及管理是企业在某段时期内相对竞争优势而己,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素才有可能作为核心竞争力。创造一种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并始终不移地信奉它,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法则。金融作为服务性行业本身并不创造商品价值,金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相互之间的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如何在激烈的金融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竞争中出奇制胜?需要所有的信合人冷静思考,审时度势。“人为企业之本,德是兴业之魂”。用一种先进的人本文化来打造、锤炼员工队伍,农村商业银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才会有发展后劲。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既不是简单的。

规章制度。

组织形式,也不是单纯的资金设备和技术,而是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人是金融企业的主体。人才是金融企业最大的财富和资本。在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金融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技术支援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日渐缩小,客户的选择更注重对人本文化及其衍生的企业形象的认同。只要农村商业银行真正拥有人才,就意味着农村商业银行拥有服务,拥有市场,拥有客户,拥有效益,就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二、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现状分析。

重视人的作用的发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是金融企业文化最耀眼的闪光点。掌握信息、知识和创造性的人,是金融企业的第一战略资源。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认识上存在偏差。少数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信心不足。由于机构庞杂,冗员过多,需要大刀阔斧地减人增效,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均创利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减人和增人矛盾突出,加大了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难度。

2、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员工年龄老化,高学历人才少,观念更新不强,缺乏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清收人才、科技人才、法律人才、复合型人才与创新人才。组织培训受训面不广,培训的内容缺乏前瞻性和文化性。

3、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分配机制不够活,员工之间收入档次没有真正拉开。费用分配不尽合理,盈利社与亏损社费用分配差距较小。指标考核不尽合理,有些脱离实际。总之,对单位、个人的绩效考评标准不够科学、全面的细化(量化)。考核侧重于结果而忽视过程,侧重于静态而忽视动态,侧重于目标而忽视态度。人财物的资源配置和工资、奖金、福利等个人收入未能充分体现“效益优先,业务量优先,贡献优先”的原则,导致社际差别不大、个人收入差别不大。

4、文化氛围不浓重。部分单位和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有人认为业务工作求实,文化建设务虚,抓业务有经济效益,搞文化建设浪费钱。目前,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建立企业文化交流网络系统,缺乏相应的群体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缺乏相应的群众基础。先进的典型也未能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各类检查、稽核的重点主要放在业务经营、制度执行上,忽视了对文化要素的考核、审计。

三、农村商业银行培育企业文化的方略和途径。

金融业的基本宗旨是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而先进的企业文化是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企业管理文化,是一个庞大的、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从农村商业银行的现状出发,在战略选择上,既要抓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又要抓人本制度文化的建设,使之互补互动,相互融合。

(一)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扣业务经营中心。

一是坚持企业文化为业务经营服务的原则。应当把企业文化植根于农村商业银行浓厚的业务经营土壤。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战略和岗位目标实质是以经营指标形成表达的一种观念文化。因此,应把它作为一种意念、符号、信号传达给全体职工,并在职工制定的经营战略和岗位目标必须具备三个特点:既经营目标数量化、战略指标成果化、发展指标观念化,使职工的企业文化意识在具体业务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成长和发展。二是坚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升华的原则。在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来源于业务经营,又反过来对业务经营起促进作用。要将这一辩证过程引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三是坚持企业文化与业务经营一体化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与业务经营的最终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致的,应明确农村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观,在价值体系上,在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应把“质量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生命”这种理念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控制风险,稳健经营,强化管理,自觉约束,规范运作”的行训去渗透影响干部和员工的行为选择。在经营原则上,要坚持“稳健发展,规范服务,严格管理,尊重科学,扎实工作”。在企业精神上,还应特别赋予那种“励精图治,同舟共济,奋力拼搏,与时俱进”的新内涵。要用文化的思路来解决任务观念和自我加压的矛盾。通过农村商业银行核心价值观的构筑来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1、逐步实施人本战略和人本管理。通过激发员工潜能。发挥员工的最大作用,让农村商业银行的每一个员工通过服务在获得社会认可和信任中实现自身价值。

2、农村商业银行核心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通过设计经营理念、企业精神,把核心价值观植入到每位员工的心田,尊重员工的个人选择,使之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趋于一致,在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员工之间培植一种荣辱与共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大力倡导“热爱农商行、效力农商行”的团队精神的团队文化,让每位员工切身感受到“行兴我兴,行衰我衰”,企业利益逐渐于员工利益趋于一致,企业向心力得到增强。

3、工作效率和员工前途发展逐渐相结合。建立“赛马机制”,树立“能力、表现与实绩重于一切”的观念,建立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以价值观、才能和业绩为标准招聘和选用各类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实行绩效挂钩、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制度。向员工提供教育培训、提升职位、岗位交流等均等发展的机会,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的激励机制,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将能干、工作效率高的人才留在农村商业银行。

4、积极建立职工之家。以人为本是农村商业银行职工之家建设的中心理念。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关心员工疾苦,为员工做实事,办好事,送温暖,献爱心,用健康的文化引导员工,用真诚的温暖关心员工。

(二)企业文化建设应贴近基层员工。

1、用先进的文化思想熏陶员工。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员工头脑,使其准确把握“三个代表”精神实质,帮助员工确立远大的共产主义思想,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借助企业文化建设这一载体,用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去影响大环境,去占领企业内外的阵地。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感染力,不仅有助于帮助职工接受并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对培育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奉献意识,也大有裨益。

2、有效激励,严格约束,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竞争机制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是实行公开竞聘制,确立知识人才观,破除任人唯亲,嫉贤妒能歪风,让每一个员工通过能力的竞争找到合适的位置。彻底打破干部终身制,实行聘任试用制、任期制与限龄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重视管理人才库入库人员的思想引导和调动未入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全系统、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岗位流动制,通过流动发现、培养各类人才,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技术强、综合素质高的队伍。二要完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严格按绩付酬。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考核的标准全面客观,定性定量相结合;考核的内容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根据员工对激励的价值观点,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激励方式,把激励赋与更多的内涵,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奖励方式。如:目标激励、文化激励、情感激励。三要建立留人机制。规范员工价值取向,依托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员工自我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用事业、感情、制度、待遇拴住人心。对招收的大学生,采用定向、限期锻炼和培养的方法。在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财力不许可的条件下,在政治、工作、生活上加大关心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要开展文化稽核,对不重视文化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处罚。

3、用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教育员工。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树立先进典型,在全社上下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在全体员工中坚持开展外学全国劳模、内学省级模范、身边学本行的先进人物的活动,使广大员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牢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群众意识。使劳模的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勤奋敬业、埋头工作的务实态度和创新精神;那种勇挑重担的高尚品质和大无畏精神在职工中取得移植和发扬。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全社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三)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立体式全方位持久抓。

1、树立“大文化”观念,建立大文化宣传格局。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把创建金融品牌、展示形象的文化宣传摆在议事日程上来,开展多种形式的立体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不断完善宣传工具,作为宣传企业文化知识、研讨文化建设理论、交流建设经验和信息的阵地。在宣传内容上实行新闻文化、营销文化、视觉标识文化三块并进,在宣传形式上,实行系统文化宣传与地方板块文化宣传相结合、内部文化宣传与社会文化宣传相结合、文与声相相结合,把握主题,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整体联动。

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做到全员学习,系统思考。农村商业银行全体员工都是企业文化的参与者、实践者,每个人的行为都在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发展轨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每位员工都是企业文化的被升华和熏陶的对象,又是企业文化的推动者。新形势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成为一个学习气氛浓厚、能充分发挥员工创造性思维能力,能继续创新发展的学习型组织。要建立共同愿景,把个人愿景整合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共同愿景,将全体员工凝聚同一旗帜下,形成农村商业银行强大的生命力。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既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通过专题讨论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社际交流与本单位业务岗位交流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资质考试相结合等形式,倡导全员学习,把个人学习、部门学习和全社学习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结合起来,把领导学习、互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进行系统思考。既要改变我们传统的思考模式,又要发动员工调查研究,献计献策,集众智于一体。鼓励大胆创新。用新观念、新思维,大胆地进行体制、机制、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创新。通过学习、思考、培训,使全体员工懂得什么是企业文化,个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促进员工把握、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提高参与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团队精神得到弘扬,企业向心力得到增强。

3、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久抓。首先应该制定规则,明确目标,持之以恒,稳步推进。其次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先进企业文化不是自觉形成的,而是管理层长期培育的结果。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是农村商业银行管理者文化,要把管理者的思想观念、经营哲学、行为方式贯彻到工作环节中去,必须有农村商业银行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农村商业银行管理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倡导者和传播者。应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各项业务中,各个经营过程中,每个层面和层次上。防止搞成一个简单的活动,抓一阵子,达一个“标”完事。因为企业文化是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通过全体员工的创造日积月累起来的,它不是简单的拼盘,而是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和风貌的结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农村商业银行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员工。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避免出现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要真正形成“主任负责,全社动员,全员参与,部门协作,专职承办”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这是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企业文化涉及面广,需要各层次、各部门、各组织通力协作,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基层分理处敢于大胆探索和创新,处于业务一线人员善于反馈最原始也最有价值的信息。重视“一把手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文化是一把手思想理念、行为模式的折射,是一把手管理水平和工作业绩的反映。在选配、使用、考核和管理一把手时都要把企业文化作为重要思素。建立企业文化交流网络,利用各种载体做好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榜样、典型的示范效应,推进农商行的不断发展。

返回目录。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商品交易市场和社区商业基础信息,摸清底数,加强行业管理规范,促进商品市场、商业网点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我局于近日对我县商品交易市场和社区商业现状情况进场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场建设情况。

我县由于人口少,城市规模小,市场建设滞后。目前,成型的商品交易市场仅有3个,即:县农贸市场、县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农贸市场。

1、县农贸市场。建于xx年,占地1300平方米,经营面积1100平方米,年交易额约1000万元,主要经营:干鲜蔬菜、肉类、活禽、水产等,满足县城区居民生活需要。

2、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于xx年,占地6100平方米,经营面积3500平方米,市场内有:门面房60间,1100平方米的综合超市1个。目前,主要经营:农副土特产品、日用品、服装、电器等,形成一个综合市场。年交易额约4500万元。

3、农贸市场。建于xx年底,占地2700平方米,经营面积1800平方米,目前投入试营。主要经营:干鲜蔬菜、肉类、活禽、水产等。

(二)社区商业情况。

我县只有一个商业社区,即袁家庄社区。

截止6月底社区总人口约(含流动人口)10000人,城市人均消费5000元/人、年;各类商业网点108个,从业人员233人;营业面积4122m2,营业收入2692万元(不含金融网点)。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我市商贸流通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同其他城市相比还存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现代商业企业发展缓慢,龙头企业、大企业数量少,商贸流通企业规模小、档次低,批发零售和餐饮业主要以个体、私营为主,规模效益体现不出来。要素市场发展缓慢,传统流通业仍占主体,新型业态、新型营销方式尚在起步阶段。二是在市场建设方面,除几个农贸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外,几乎没有成型的商品交易市场,更谈不上统一核算、集中收银、配送。三是物流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没有专门的物流企业。四社区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规划约束力低,市场的形成还停留在自发阶段。

1、进一步完善已建市场。重点是城区商贸综合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首先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各类市场经营秩序、交易环境和交易行为;其次,扩大市场规模,增加交易市场商品品种,提升市场档次,充分发挥市场多功能作用。

2、加大对贫困山区县商贸流通业的投入力度。为促进服务业发展,建议上级部门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尤其是对现有扶持政策,适当降低对承办企业规模的限制,因地制宜,扶持一批符合山区小县人口规模、经济水平的商贸项目,比如镇超工程、县超工程等,通过项目带动我县流通业发展。县级政府也要对重要商品储备、农贸市场、定点屠宰等流通业基础设施,通过公共投入方式加强建设;对于农村市场网络和社区商业设施的建设,应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调节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支持具有社会公益特征的流通领域建设。

3、积极培育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培育龙头企业,是促进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对有实力的商业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二是积极引进现代商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加快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转变。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商业企业与国内外大型商业企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我县现代商业企业发展。

返回目录。

市政府采购工作,以“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和采购程序,继续加大对采购各方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增强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坚决制止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为重点,认真做好政府采购工作。

一、市政府采购的现状。

(二)加强了政府采购计划,扩大采购范围,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强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集中采购计划编制工作,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按《目录》要求,对范围内的政府采购项目做到应采尽采。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成果;做到程序规范,验收严格,资料完备。完成采购预算3441.43万元,完成采购金额3107.53万元,节约资金333.9万元,节约率9.7%。4月,市将未纳入政府采购的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总工会和市属各乡(镇)政府纳入政府采购。

开展了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主要对各单位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依法实施采购的情况,是否存在规避政府采购行为;采购代理机构财务开支情况,是否存在违反财经纪律现象等十个方面进行自查和抽查。

在自查自纠阶段,共收到125个单位的自查自纠报告。通过对自查自纠报表统计,全市政府采购预算总额为3530万元,当年实际执行政府采购总额为3219万元,节约资金为311万元,节约率为10%,分散自行采购的为343万元;政府采购预算总额为1968万元,实际为1856万元,节约资金为112万元,节约率为6%,分散自行采购的为570万元。在重点检查工作阶段,我们选取了市教育局、卫生局、国土局及政府采购中心等28个单位为重点检查对象,重点检查面为23%,各单位对检查出的采购无计划、随意性采购、规避政府采购等问题都能严肃对待,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认真解决,确保了此次专项检查工作不走过场,切实收到实效。

合同。

供应商资质备案、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和管理,负责受理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投诉事项和行政复议、处理政府采购行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主要是接受采购人委托,独立组织实施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及“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的采购;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公布采购信息和采购结果;组织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评标活动;根据采购人委托的权限组织签订或代理签订采购合同并督促合同履行;做好政府采购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定集中采购机构内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四)政府采购行为和程序得到规范。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过程中,对选择招标适用方法、供应商自由参加投标活动、招投标人员之间利害关系回避、采购名、优、特、环保产品及招投标过程监督等方面,都能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投标管理办法》执行。对我市采购数量较大且较分散的商品,如办公自动化用品,由于产品标准统一,大部分采用最低评标价法,即以最低报价的投标人为中标供应商;在公开招标过程中,对货物项目的价格权值,一般也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强化了依法行政和依法采购意识,不断提高采购监管、操作的质量和水平。政府采购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领域。我们要在强化队伍建设的同时,抓好制度建设,规范采购程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政部门、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人职责清晰、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按照《政府采购》和《行政许可证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采购中心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强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建设和日常管理使用工作;维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对供应商的质疑和投诉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及时答复和处理。为政府采购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完全、意识不强。

(三)采购中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由于政府采购所涉及范围广,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繁杂,客观上需要配备专业化的采购人员。实践中采购中心的人员由于职业局限,没有能力对这些非常专业的要求做出判断,即便实行了政府采购专家咨询制度,也由于多方面的限制,采购中心难以全面聘请到所有专业的专家,而且即便是聘请到专家也无法全程参与采购项目整个实施过程,对采购行为做出及时、具体的指导。

(四)供应商选择面窄。目前政府采购机关确定的定点供应商太少,在相当大程度上还无法实现通过竞争机制节约政府采购资金的目的。而且各供应商的实力也存在明显差异,缺乏有效的竞争。在一些采购频率比较高的项目(如电脑、汽车、办公家具等),参与竞标时经常出现一些“老面孔”,极易形成“供应垄断”和“日久生情”。表现在:1、由于个别供应商在同类项目中“屡屡中标”,从而影响了其他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的积极性。2、容易使参加竞标的供应商暗中联合,抬高价格。3、一些相互熟悉的本地竞标商,为了转移市场竞争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最终达到“多赢”的目的。4、外地供应商因费用总是不愿进入。

(五)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缓慢。在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公开透明度和工作效率方面,对采取协议供货、定点采购等集中采购组织形式应实施电子化操作,实现网上公告、网上下载文件、网上投标等功能,方便了采购单位和供应商。

(六)大量工程项目未实行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法第二条规定:“政府采购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法规定,除政府采购建设工程项目执行招标投标法外,其他采购项目应当实行政府采购。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大量政府采购建设工程以外项目并没有实行政府采购的现象。

(七)对政府采购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督较困难。机构的不合理设置,加之在制定采购政策时,制定者和实施者均为同一主管部门,而政府监察部门仅对采购的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无法对政府采购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三、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的建议及对策。

(二)规范运作,提高效益。一是完善政府采购的范围、目录、方法、程序和门槛价。二是要提高政府采购干部队伍的素质,加强廉政建设。建立采购评审专家库,全方位提升采购质量。三是运用网络技术,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益。

(三)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一是逐步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强化资金控制。二是完善操作制度,强化规范运作,预防采购风险。三是健全采购机构内部监督机制。四是完善核算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五是建立规范的保证金制度,强化风险意识,把政府采购风险降到最低线。六是建立采购质量反馈信息制度,提高采购服务质量,便于对采购结果进行考核。七是公布招标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四)拓宽采购范围与规范运行相结合。一是将政府投入的基本建设和公共工程类项目纳入政府采购领域;二是政府采购项目向小额商品延伸,对招标限额以下的小额采购项目如办公用品等实行采购卡制度,采购单位持卡在招标确定的商场采购所需商品,获得资金的规模效益。

(五)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育一支政府采购专业化队伍。政府采购部门应通过加强采购人员的业务培训,使政府采购人员不仅懂得财政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还应掌握有关招投标、合同、采购管理的知识,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利用信息技术,加快电子化政府采购制度建设。结合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政府采购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包括供应商、咨询评审专家、商品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库,发布信息公告,增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的信息网络建设,以实现采购管理各环节通畅、运行功能完善、操作交易公开统一、全过程监控和网络安全可靠为目标,集采购单位、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和管理监督部门电子系统为一体,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逐步实现政府采购业务管理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操作,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七)坚持惩防并举,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的内部、外部监督机制。明晰管理机构与操作机构职能,不断完善“机构分设、政事分开、独立运行、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真正实现管理、采购、支付相互分离、相互监督。实行采购代理制度或将采管分设在两个管理单位,实现“裁判员”和“运动员”分开。建立事前预算约束、事中动态监控和事后监督处罚的监督体系,采购前在媒体公布采购项目,采购后要公布结果,接受社会的监督。加大政府采购的管理力度,严把重复购置关。建立政府采购情况报告制度,接受人大的监督。充分发挥财政、纪检、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责,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对代理机构、供应商和评审专家不良行为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告;制定政府采购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处罚办法,加大对采购当事人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制定政府采购供应商监督管理办法,实施政府采购市场禁入制度,推进政府采购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违法违规采购行为的处理力度,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随着政府采购工作改革的深入开展,各级各部门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自觉性逐步增强,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积极性日益高涨。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不仅强化了财政支出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有效遏制了过去单位采购中的不规范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行为的发生,为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返回目录。

今年是规划和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的开局之年,改革发展、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质量建设领域商业贿赂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式和任务。《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实施,为推进建设领域廉政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在近年来重点项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加强工程廉政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建设领域易发生不正当交易的重点环节、重点岗位、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提出进一步有效防治商业贿赂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工程廉政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建工作,始终把城市建设放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地位。期间,城市化率由23%提高到38%,城市道路总里程69公里,给排水管道137公里,是我县城市建设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我局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构建工程廉政保障体系,有效地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发生。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建立健全建设管理制度。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可能滋生腐败的源头问题,健全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加大行业廉政监管力度。在规范行政审批方面,制定了与《行政许可法》相配套的制度,并按照政府关于成立行政服务中心要求建立住建局审批窗口,一口受理,全程服务。在规范建筑市场方面,先后出台了《x县加强建设工程管理规定》等多项制度,强化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在加强资金管理方面,制定了《关于使用专项资金的若干规定》,严格执行部门预算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等各项法规,以制度规范行为。在健全招投标制度方面,出台了《x县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程序》《x县工程报建制度》《x县施工图审查》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并做到部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各项规定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相互协调,增强招投标监管力度,消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营造了依法行政、务实高效的氛围,有效地规范了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管理。

2、加大对建筑市场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整顿和规范箭镞市场,推进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建筑市场违规行为通报制度。近几年,先后对违反强制性条文、工程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招投标活动中不规范行为等多家工程承建单位在全通报,并给予相应处罚。二是建立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度。我厅根据检察机关发现的涉及水利领域的行贿行为记录,在浙江水利网站上进行公示,并作出限制水利建设市场准入处理。三是建立安全生产许可证备案制度。要求参加工程招投标必须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否则取消投标资格,从源头上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四是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完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制度,通过规范管理和加强监督双管齐下,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工程质量明显提高。

3、建立工程廉政监督机制。一是落实工程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党风廉政。

责任书。

廉洁从政。

承诺书。

等多种形式,明确建设单位廉政责任。对施工和监理单位,在签订建设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合同,一并纳入验收范围。二是建立职务犯罪预防机制。与当地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共同配合,不定期开展相关活动,通过制度的建立和机制的完善,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中的腐败。三是建立廉政监督员制度。聘请人大、政协、检察、审计机关和新闻单位的有关人员作为廉政监督员,接受社会监督。

二、当前工程建设领域发生不正当交易行为的重点环节、表现形式及原因剖析。

我县城建事业发展较快,各类建筑、市政建设项目数量不断攀升,但是,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还不尽完善,工作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通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建设领域易产生商业贿赂的主要环节有:工程的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发包分包、设备材料采购、设计变更、工程监理质监、工程资金拨付等环节。主要表现形式为:在工程建设前期,规划、勘测、设计大多没有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承担单位,为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留下方便之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企业向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行贿,通过变更设计、增加工程量骗取工程款;在工程监理、质量监督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通过向有关主管人员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等等。这些行为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破坏了建设市场秩序,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制约了水利健康发展。分析建设领域产生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

1、思想认识上的误导,致使采用非法手段谋取高利的欲望膨胀。一些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的干部党性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金钱经济、自由经济,讲求的是经济效益,通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只要能捞钱,什么规矩都可以不要。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些企业为承揽工程,千方百计贿赂管理部门干部,以租用其手中的发包权力,揽到工程。

2、建筑市场制度不完善,防范措施滞后。尽管这几年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出台了一些制度和办法,但在计划管理、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管理、招投标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工程中标后合同管理,如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加、预决算调整、工程款支付、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监管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建筑市监管漏洞的重要原因。

3、监督管理乏力,导致建筑市场有法不依、运行无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质监督抓得不力。有的主管部门对参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资质认定把关不严,致使不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的进入建筑市场。工程质量监督缺乏力度。有些工程监理、质监人员没有很好地履行监督职责,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以及执法监督乏力。

三、建设领域建立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思考。

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重在教育警示,重在制度建设,要把长效机制的建设贯穿于治理工作始终,并作为最终点落脚点,通过改革创新,健全制度体系,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

1、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要继续完善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发布的房地产开发、保障性住房、建筑业管理等诸项行政许可事项,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二要完善与水行政许可相配套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一次告知制等优化机关服务措施。三要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完善行政审批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在政府部门公共网站上及时公布办事程序、规则、标准和结果,接受全社会监督。

2、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一要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项目施工发包分包、工程变更设计、工程合同管理、工程计量与支付、监理人员自我约束、征地补偿费等管理制度,依法规范项目法人的权力运行,约束建设各方的行为。二要健全市场诚信档案库。对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从业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库,对企业信用情况进行记录,接受招投标单位查询。三要完善诚信体系。制定出台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及公示管理办法,将建设项目、从业单位、从业人员、市场信息纳入统一的管理平台,及时公布在执行法定建设程序、招投标交易、合同签订履行、业主工程款支付、农民工工资支付、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诚信信息,公布招投标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的合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结果,对违反市场规定、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通报,并作为市场准入的依据。四要建立严格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退制度。要确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和和作为这种条件体现的市场主体经营资格。建立市场退出制度,将那些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极差以及存在商业贿赂行为的市场主体强制性清退出场。

3、强化招标投标的监管。一要完善招投标制度。制定工程勘测设计、监理、重要设备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信息公示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二要加强资格预审工作。继续推行招标人从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参加资格预审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公正、透明度。三要制定科学的评标办法。积极推行合理低价投标人中标,全面实行建设领域工程施工、监理、重要设备采购招投标,满足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控制的需要。

4、健全廉政监督机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龙头工程”,是抓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由项目主管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廉政责任状,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廉政合同的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使各参建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一岗双责”意识,切实担负起工程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双重责任。各参建单位要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工程建设目标管理,与其他业务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形成党风廉政建设既齐抓共管又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十四

免赔额条款。免赔额是指损失在一定限度内、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的额度,对被保险人经济上可承受,金额较低的医疗费用,规定免赔,可省去保险人的大量工作,降低保险人的运营成本。

比例给付条款。保险人按照总费用的某一固定比例给付保险赔偿金(例如保险人承担70%,被保险人自付30%);也有保险单以累进比例给付,即随着实际医疗费用支出的增大,保险人承担的比例累计递增,被保险人自付的比例累计递减。

给付限额条款。由于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大小差异很大,医疗费用支出的高低也相差很大。为了保障保险人和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一般对保险人医疗保险金的最高给付有限额规定,以控制总支出水平。

脱保渠道。

网上投保。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出现一批在线投保比价平台。消费者只要乐意,就可以在网上查到险种的基本内容,例如承保范围、保障金额、保费、时效等等。轻松填写一些基本资料,选择想要投保的险种就可以完成投保。

代理人服务。

虽然越来越多的投保渠道纷纷登场,可比较传统的代理人制度依然有它的优势。代理人对自家保险公司的产品非常了解,而且也有不少保险公司积极对自己的代理人进行财务规划等培训,使得代理人能够针对客户不同的职业、年龄、家庭结构等因素,设计比较完善的保障方案。同时,选择通过代理人购买的另一大好处是可以得到续期、理赔等售后服务,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

保险代理公司。

如果说,由于保险代理人只能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其中不免存在言过其实、不够客观的方面,那么保险代理公司则可以推荐不同公司的险种,让消费者有个比较,也能比较客观地分析险种,更好地满足投保人需要。这种产品间横向比较使投保人选择的范围更加广泛。这也是保险代理公司的最大优势。

保险经纪公司。

代理人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代表保险公司的利益;而经纪人则是投保人的经纪人,考虑的是投保人的利益。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保险经纪公司比代理人或是保险代理公司来得更加客观些。这样,更有利于投保人找到合适的保险组合,不受代理人或者代理公司偏好的误导。

银行投保。

通常在银行销售的保险是设计比较简单,消费者容易理解的储蓄、分红型保险,而需要仔细研究条款的健康险、长期寿险等产品,在银行柜台上很少见到。在银行买保险非常方便,只要当场签保险合同即可,在费率上通常会低一些。

5.医疗保险大约一年要交多少钱?

6.关于个人医疗保险的编号查询方法及缴费方法。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十五

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商业。

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社区商业,这一原本以自发式生长存在的商业模式,在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下,正在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最优选项之一。

为探寻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社区商业呈现的热点和尚存空白,日前,北商商业研究院从北京东、西、南、北和中部选取了和平里社区、芍药居社区、望京社区、通州社区、房山长阳社区、大红门社区等12个有代表性的大型社区做调查。这12个样本中,既有老牌社区,又有通州、房山等新城社区。

根据问卷调查,随着购物习惯的改变,92%的受访对象表示,在家门口购物消费的频次增加,同时会定期到繁华商圈购物消费。在电子商务的迅速渗透下,北京的社区商业,已从功能单一的日杂百货为主,逐步发展为传统的餐饮、超市便利店、生活服务业与新兴的网络购物融合的服务体系。一些小区的夫妻店、传达室或者警卫室都主动或被动地兼职帮小区住户代收快件。

北商商业研究院通过对12个社区居民的调查采访发现,9个社区对连锁餐饮的需求最大,7个社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较高,其次是菜店这代表了社区商业整体面临的品牌化程度低的现状,美容美发、洗染、家政、便利店等都存在杂牌军的问题。

其实,北京市一直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加快向社区发展,鼓励品牌连锁经营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通过采取收购、兼并、直营连锁或特许加盟等方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早在20xx年,物美、京客隆等百余家企业入选市商务委推荐进社区的连锁企业。

调查中发现,在高成本压力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下,传统零售业在拥抱电商和下沉社区中找到了两种发展路径。调查中,一个突出的变化是,7-11、吉野家、肯德基等知名传统商业企业的身影开始出现在社区。不过,社区商业的市场培育期会比繁华商圈长,销售规模短期也难与区域中心媲美。但是,社区周边消费频次高,更注重便捷和性价比。

在选取的采访样本中,餐饮在社区商业各业态中占比最高,平均占比达到32%;其次是生活服务类(包含家政、洗染等行业),占比为27.5%;位居第三的是美容美发行业,占比为13.33%。

但是,从调查的各类商业业态看,社区商业发展的自发性特点明显。餐饮业虽然成为社区商业主力军,但是,这些餐饮主要是不知名的小店,不仅更换频率高,服务质量也不稳定。

在对长阳、天通苑等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的新社区调查发现,幼儿教育正在快速扎根社区,最高占比达到9%,成为社区商业业态的新成员。此前很多幼儿教育品牌会选择区域商业中心地带,但是,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新兴社区的很多年轻住户已经升级为三口之家。巨大的儿童消费市场成为商家掘金的新发力点。可以预测,单独二胎政策落地实施后,幼儿教育将迎来更大市场。另外,随着老龄人口增加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社区送货上门、家政、代收代缴等服务需求增大。

此外,社区商业的物业主要来源于小区底商,受限于当初开发商的规划设置。这也造成了社区商业缺少规划的问题。

针对社区商业调查发现的问题,北京商报官方微博面向近50万粉丝进行了“帮社区商业出新招”的调查活动。在参加调查的微博网友中,42%的网友对自己居住社区的农产品市场不够满意,其中超过一半的网友认为社区菜市场距离太远,不能满足日常的需求。还有近30%的网友对社区菜市场提供的水果蔬菜品质和价格不满意。

30%的网友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社区便利店。反映问题较为突出的主要集中在通州、天通苑以及长阳等远郊区县的网友。部分网友反映,社区周围的小便利店和夫妻店商品数量有限,更新不及时。

从便利店的发展规律看,每3000人就需要一家便利店。例如东京,有近3700万人,几大便利店品牌的总数超过了4万家。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在20xx年时就已突破了2019万人,照此计算,北京至少需要6700家便利店。据相关调查显示,北京的便利店还不到2019家,距理想状态下的店铺数量相去甚远。不仅如此,店铺的分布也极不均匀,以7-11官方发布的数据为例,其130多家店铺集中分布在朝阳区、海淀区和东城区,西城区仅有5家,通州区也只有1家,而其他区域则尚未开店。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区域中心附近的社区,各类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但在部分老小区,由于物业设施和交通限制,一些便民业态无法进入。

1、社区商业网点发展迅速,“双进工程”服务对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社区商业服务对象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不仅面向广大居民,更侧重于为老人、儿童、残疾人、优抚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以及为下岗、失业人员的提供再就业服务。

2、社区商业网点呈多业态发展趋势。社区商业过去以商业零售业网点为主,仅限于食品、日用百货、美容美发等行业,近年来,一批新兴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应运而生,现已发展到几十个服务项目,如保姆、清洁维修、物业绿化、家教、技能培训、网络服务、婚庆礼仪、餐饮、保健、社区医疗、代理、中介服务等多个门类的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3、新社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功能较为齐全。随着中心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加速了新社区的建设,新社区的建设又带动了社区商业的发展以及周边商业中心的发展,其商业设施、网点分布、商品结构与服务功能均较为齐全,明显优于老社区。

4、传统商业和服务业在社区商业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发展。近年来,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商业应市场需求得到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商业网点渗透到社区的大街小巷,并在社区内及其周边形成一定规模。同时,社区沿街各类小型商品市场得到发展,有蔬菜市场、干果市场、水产品市场等,为社区居民消费购物提供了便利。

1、社区商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指导。目前,社区商业在发展中较多的商业网点与社区住宅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并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其中建在居民楼底层或楼内的餐馆、酒店以及各类服务机构影响较大,形成的民企纠纷较多。社区商业与区域性商业中心在功能定位方面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和有效监督。

2、社区商业发展不平衡,老社区商业网点发展慢、基础差。在这次调查中看到,一些老社区商业设施简陋,功能不全,一般是利用自有房屋,或者临时搭建,甚至是违章建筑开办的。这些小店小铺以经营副食为主,商品单一、质量低劣,购物环境和卫生状况较差,造成社区居民购物不便,许多日常消费需要跑较远的路,且社区的服务功能不健全,与建设“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提出的社区商业发展目标差距较大。

3、社区商业基础设施较差,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普遍提高,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的消费特点,社区商业低水平、低层次的服务状况与之不相适应,亟待改善。在调查中,有的反应社区没有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反应社区没有蔬菜市场,居民买菜不方便。有的反应家政服务业没有形成,居民寻求家政服务很不方便。有的反应社区商业网点不能仅依靠小店小辅、小商小贩提供商品和服务,要提高档次,保证质量等等。从反应的情况看,社区商业的服务功能普遍滞后于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加强社区商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拓展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社区双进工程的重点工作。

1、应合理规划,完善社区商业业态。应由政府牵头,会同商务、规划、建设、房管、财政、城区、工商、税务等部门,研究制定网点改造规划。如:对社区商业的规模、结构、布局及标准、分类等做出明确规定。业态业种10种左右,建议包括配送餐饮连锁店、小型超市、菜市场、食杂店、美容美发店、维修店、洗染店、照相馆、旧货废弃物回收站、家庭服务、书籍音像店、药店等。

2、应采用公开招标等形式,确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

一是选择、培育有实力的配送餐饮企业(由中心厨房统一配送至社区连锁店)进入社区商业示范区,实施包括“早餐工程”在内的大众化餐饮,保证居民在社区内就能够方便地吃到有保障、质量较好的早餐、快餐。

二是鼓励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在社区新建和改造放心肉、放心豆制品、无公害蔬菜瓜果连锁店,建设生活保障型的商品配送中心,解决居民生活不方便、消费不放心、不安全的问题。

三是支持连锁企业进入社区新建或改造便民家庭服务网点,搭载各类便民、利民服务项目,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等多方面的生活需要。

四是支持和引导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进入社区,形成以社区、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符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健全、服务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五是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通过资金、网点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规范社区内的小型门店,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3、应鼓励和支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建设面向社区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发展网上交易、网上服务,补充现有网点的不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及时采集、分析、储存客户信息,为居民提供定向、快捷、周到的服务。大力提倡社区骨干企业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延伸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倡和鼓励社区商业企业组建专职的便民综合服务小分队入户服务,同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渠道,开展以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为宗旨的便民有偿服务。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十六

在现在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业超市管理的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的问题。以下就商业超市的税收管理谈一些看法。

(一)经营形式主体成分多元化。目前,超市的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各种经济成分参与到超市经营之中,一般为个人出资,也有股份合资,外商投资、个体经营等等,加入零售竞争行列,形成同台竞技、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经营方式多样化。早期的超市一般以自营为主,而现在则采取场地租赁、商家进场进店以及联营等方式,经营方式相当灵活,自营阵地和空间不断缩小。对场地出租,主要是收取租金;对进场进店者,主要是收取进场费;对联营的商品,主要对销售额进行“提点”即按一定比例提取分成。

从经营状况看:成规模的超市一般经营面积大、从业人员多,但仓库存储却不大、一般上规模的商业超市基本上在1000平方米左右,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商品摆放在营业区货架上,顾客进入营业区内随意挑选,营业员按柜台提供介绍服务和货物监控。其库存商品大都在柜台上陈列,一般仓库很小,缺货时,通过电话联系快速补缺。

从经营范围看:一般成规模的超市经营范围涉及洗涤、百货、烟酒、副食、日杂、服装、五金交电、家用电器、手机电脑、床上用品、文化用品、蔬菜等多个方面,品种多达上万种。

从进货渠道看:一是采用联手压价采购方式,多地超市统一联手采购,争取以最低价位购入商品,毛利率可达15%—20%。二是与厂家签订年度销货数量协议,按厂价直销,厂价返还手续费。三是部分商品厂家租赁柜台销售。四是厂家支付促销员(营业员)工资销售。五是租赁柜台,只收取租赁费,由租赁者自己采购。

从销售情况看:主要以零售为主,费用基本固定,主要是租赁费、人员工资、电费等其他经营、管理和财务费用。一般来讲,成规模的大型商业超市销售量都比较大,一般年度销售额在数百万元以上。

(三)经营分布广泛化。大型超市不断进行经营扩张,以总机构为立足点,推进其分支机构遍布城乡,店面分布日益广泛。形成了点多、线长的经营格局。如我市华联、万源等大型商业超市,在多处设立分店,以设立“网点”来抢占市场。

(四)经营面积规模化。抛开一些以经营烟酒副食为主的小超市不算,一些大型超市在经营面积上做文章,以形成规模化效应。庞大的经营面积、良好的购物环境、齐全的商品货物是超市竞争的主流,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如丹尼斯、华联均扩大了店面规模。

(一)账目设置不规范,难查账。超市购进货物一般都不作手工明细账,而是将货物品名、数量、单价以不同条形码形式输入电脑。销售时由电脑收款机对商品条形码进行识别、结算收款和核算收入。按规定,电脑资料和账簿、凭证都应按规定年限进行保存。但是,有些超市在经营过程中有删除电脑资料的问题,这实际上等同于销毁了账簿记录,导致税务人员无法对其销售收入进行核查。有的超市设置两套帐或账目设置不规范,有的没有往来账,有的没有库存商品账,有的没有销售明细帐,造成原始单据不真实、不完整,日报单保存极不齐全,查账时无从下手,税务稽查无法取证。同时普遍存在现金交易量大和大额坐支现金现象。所以,在检查中很难从其资金流量、银行对账单中找到突破口。

(二)账务核算不正规,销售收入不实。一是迟记收入。按照规定,收到货款,将购物券或提货单交给购货方,销售就已实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少超市将这部分收入先挂在往来账上,过一段时间再记收入,造成税款滞纳,甚至可能造成人为调节应纳税额等现象。二是损失不处理。对于开架售货方式经营方式,容易出现商品丢失或损失,像蔬菜、肉类、副食品保质期较短,腐烂、变质、过期等现象经常发生。超市在盘点时没有按规定作账务处理,或者账面根本就不反映。税务机关也没有能力为其盘点。三是存在将商品当福利发给职工,开业时送出相当数量赠品的现象,但是账上均没有记录。

(三)超市内“店中店”难以区分。有些超市将柜台或部分场地租赁给其他经营者自主经营,税务机关难以区分哪些是超市自身经营,哪些是租赁经营。在纳税问题上,超市和“店中店”互定盟约,相互推诿,逃避纳税。而此部分经营收入没有通过超市的商业管理软件记录,也没有被税务机关所管理,形成税收管理的“真空地带”。不少大型连锁超市经营方式一般分为专柜经营和自营。专柜经营采取引进手工作坊或者特色商品销售,由超市统一()收款。超市与专柜供应商签订合同,规定供应商每期应达到的最低销售额,如达不到则由该供应商补足或者撤场。月末结算供应商开具进项票时增大扣点,即供应商按实际销售额少开金额。因此一些供应商为能继续在超市经营,在没有达到最低销售额的情况下,按照最低销售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虚假的销售,无形中增加了超市的当期进项税额,降低了税负。

(四)会计电算化和核算资料的集中管理导致税务监管难。在会计核算管理上,当前连锁超市采取购买或自行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来加强对企业经营过程的.控制。根据《征管法》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报送税务机关备案。而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以及各系统管理软件种类多样,各种财务数据归集及生成方法不一致,各类明细帐格式也不统一,给日常税务管理和税务稽查带来难度;二是会计核算软件报送备案规定执行不到位。在使用计算机记账的纳税人中,很少有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备案,而税务机关对此的管理也比较薄弱;三是目前多数财务软件都允许设置多个“帐套”,分别进行加密,各“帐套”之间的会计资料(如记帐凭证)可相互传递、取舍,而且对各帐套文件的存储无任何限制,既可存储在本机硬盘中,也可通过网络存储在其它硬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中,并可在已知密码的前提下,实行信息共享。这就为企业设置多套帐偷税、逃避税务检查提供了便利。在财务帐册数据管理上,目前连锁超市实行高度集中化管理,税务机关在稽查时不能及时掌握纳税人的资料,需要企业提供的统计数据和财务数据,都能临时生成。这样,企业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则取决于企业。此外,税务机关在进行纳税检查时,需要到核算地开展工作,增加了税收成本。

(五)税收管查不到位现象存在。当前商业经营形式灵活,而对五花八门的商业促销活动,税务管理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同时,税收管理员业务素质不高,普遍缺乏商业管理知识,都给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难。税务稽查作为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对商业企业特别是大型商业超市检查面偏小,对商业营销了解甚少,没有有效地遏止偷税行为的发生。

(一)全面推行税控装置。《征管法》明确规定:国家根据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积极推广使用税控装置。税务机关要切实加强税控装置的推广力度,强制性要求所有超市必须纳入税控管理,所有业务通过税控机具开票,所有数据进入税控存储。在税控收款机中添加能准确记录纳税人经营情况,对纳税人销售出去的货物,无论是否开具发票,税控收款机都能自动存储销售额的“税控黑匣子”,税控收款机的密码由税务机关掌握,税务机关按月将其存储的信息和纳税人申报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销售收入的准确性。税务机关应加强监督,促使超市全面使用税控装置,并强化日常检查,一旦发现未按规定使用、损毁或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可依照《征管法》进行处罚。同时加大对税控装置的检查力度,对不按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实行从严查处,以纠其过。

(二)加强超市日常税收征管。一是依据原始单据记录,突出对商品购进和销售情况进行监管;建立定期盘点报告制度,对非正常损失及时进行处理。二是依据每日销售记录,突出核查购销明细情况。税务人员依据日销售记录,进行“两簿一表”对照,核实其实际经营状况,掌握销售额。三是依据银行和进货单据,突出对资金与货物的流向和流量进行双项比对管理。

(三)重视企业会计软件的报送备案制度。企业报送财务软件资料包括财务软件功能、操作程序、各环节数据来源等具体内容,当财务软件升级或主要功能改变时,应及时向税务机关备案。对未按规定报送的,应严格按照《征管法》规定进行处罚。同时,企业必须保管好纸质帐簿,以备税务机关审计或检查。税务人员要加强对企业财务软件的学习,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和审阅方法,提高管理能力。

(四)加强税收管理力度,规范超市财务管理行为。一是加强对超市纳税人的税法宣传,辅导纳税人建帐建制,引导并规范其财务管理行为。二是对纳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的,要责成其分品种、分柜组建立各种明细帐。必要时可以突击盘点某种或某类商品库存,查看其进、销、存是否相符,堵塞税收征管漏洞。三是深化超市税收分析。税收管理员要加强对超市税收的调查分析,掌握其“销售额变动率”、“成本毛利率”,定期开展纳税评估。对评估异常户采取“登点核查”等方式,核实真实销售额;对于“店中店”采取实地勘察、暗访、长期跟踪管理等方法,摸清租赁柜台或场地的真实情况;对承租承包人,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纳入税务管理。

(五)加强商业超市发票管理。一是把超市的pos机销售记录与发票开票系统相连接,做到小票即发票。二是电脑版发票必须通过电脑开具,开具发票必须使用税务机关开发或认可的开票软件。三是发票开具必须内容完整。按照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逐栏逐项填写完整,对将发票品名笼统地开为劳保、办公用品、日用品的,必须附列具体明细清单。四是加强对超市发票的审核,对其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的流向进行追踪,防止税款流失。五是加强普通发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税收管理员定期对超市pos机的收银数据、上传数据、申报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对超市pos机机打发票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核对,掌握其真实情况。

(六)加强对独立纳税人的税务管理。一是由超市管理者提供超市内独立纳税人的名单、经营面积、租金及经营状况,并定期提供变化情况,加强税源监管。二是超市内的独立经营者,必须按规定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否则不允许其在超市内经营。三是定期清理超市内独立纳税人,对漏征漏管户要依法进行处理,对定额偏低的个体户调整定额。

商业调研报告格式篇十七

1、社区商业网点发展迅速,“双进工程”服务对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社区商业服务对象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不仅面向广大居民,更侧重于为老人、儿童、残疾人、优抚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以及为下岗、失业人员的提供再就业服务。

2、社区商业网点呈多业态发展趋势。社区商业过去以商业零售业网点为主,仅限于食品、日用百货、美容美发等行业,近年来,一批新兴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应运而生,现已发展到几十个服务项目,如保姆、清洁维修、物业绿化、家教、技能培训、网络服务、婚庆礼仪、餐饮、保健、社区医疗、代理、中介服务等多个门类的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3、新社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功能较为齐全。随着中心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加速了新社区的建设,新社区的建设又带动了社区商业的发展以及周边商业中心的发展,其商业设施、网点分布、商品结构与服务功能均较为齐全,明显优于老社区。

4、传统商业和服务业在社区商业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发展。近年来,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商业应市场需求得到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商业网点渗透到社区的大街小巷,并在社区内及其周边形成一定规模。同时,社区沿街各类小型商品市场得到发展,有蔬菜市场、干果市场、水产品市场等,为社区居民消费购物提供了便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商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指导。目前,社区商业在发展中较多的商业网点与社区住宅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并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其中建在居民楼底层或楼内的餐馆、酒店以及各类服务机构影响较大,形成的民企纠纷较多。社区商业与区域性商业中心在功能定位方面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和有效监督。

2、社区商业发展不平衡,老社区商业网点发展慢、基础差。在这次调查中看到,一些老社区商业设施简陋,功能不全,一般是利用自有房屋,或者临时搭建,甚至是违章建筑开办的。这些小店小铺以经营副食为主,商品单一、质量低劣,购物环境和卫生状况较差,造成社区居民购物不便,许多日常消费需要跑较远的路,且社区的服务功能不健全,与建设“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提出的社区商业发展目标差距较大。

3、社区商业基础设施较差,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普遍提高,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的消费特点,社区商业低水平、低层次的服务状况与之不相适应,亟待改善。在调查中,有的反应社区没有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反应社区没有蔬菜市场,居民买菜不方便。有的反应家政服务业没有形成,居民寻求家政服务很不方便。有的反应社区商业网点不能仅依靠小店小辅、小商小贩提供商品和服务,要提高档次,保证质量等等。从反应的情况看,社区商业的服务功能普遍滞后于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加强社区商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拓展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社区双进工程的重点工作。

三、推进措施和发展方向设想。

1、应合理规划,完善社区商业业态。应由政府牵头,会同商务、规划、建设、房管、财政、城区、工商、税务等部门,研究制定网点改造规划。如:对社区商业的规模、结构、布局及标准、分类等做出明确规定。业态业种10种左右,建议包括配送餐饮连锁店、小型超市、菜市场、食杂店、美容美发店、维修店、洗染店、照相馆、旧货废弃物回收站、家庭服务、书籍音像店、药店等。

2、应采用公开招标等形式,确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

一是选择、培育有实力的配送餐饮企业(由中心厨房统一配送至社区连锁店)进入社区商业示范区,实施包括“早餐工程”在内的大众化餐饮,保证居民在社区内就能够方便地吃到有保障、质量较好的早餐、快餐。

二是鼓励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在社区新建和改造放心肉、放心豆制品、无公害蔬菜瓜果连锁店,建设生活保障型的商品配送中心,解决居民生活不方便、消费不放心、不安全的问题。

三是支持连锁企业进入社区新建或改造便民家庭服务网点,搭载各类便民、利民服务项目,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等多方面的生活需要。

四是支持和引导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进入社区,形成以社区、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符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健全、服务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五是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通过资金、网点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规范社区内的小型门店,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3、应鼓励和支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建设面向社区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发展网上交易、网上服务,补充现有网点的不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及时采集、分析、储存客户信息,为居民提供定向、快捷、周到的服务。大力提倡社区骨干企业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延伸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倡和鼓励社区商业企业组建专职的便民综合服务小分队入户服务,同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渠道,开展以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为宗旨的便民有偿服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