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汇总17篇)

最新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5 07:16:05
最新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汇总17篇)
时间:2023-12-15 07:16:05     小编:文锋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一

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诸侯用九鼎八簋等。曾候乙墓出土的九件正鼎八件铜簋正好与他身份相符。这套九鼎八簋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大家都知道青铜冶炼技术是我过先秦文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代就已经成熟,周朝继续发展,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正是这个巅峰时期的代表。

下面我们将要去的地方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编钟陈列处了,编钟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大家看,这个庞然大物就是编钟了,它是整个墓里最为壮观惊人的,这个巨大的钟架是铜木结构,呈曲尺形,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蔚为壮观。六个青铜佩剑武士和八根圆柱承托者七根彩绘木梁构成曲尺型钟架。架及钟钩共246个构件,钟架分为三层八组悬挂有65件青铜件。上层是三组纽钟,共19件,中层为三组镛钟,共33件,下层为大型镛钟两组,共12件。大家数一数,下层是不是多了一口钟,而且它还与其他的钟不同?那是楚王博钟,为了纪念他们的情谊,便那走了原来悬挂在那里的辎钟,而把它悬挂在下层居中的位置。编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首先它是一钟双音,按照钟体上的标音铭文所示,分别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一口钟能发出相差三度的两个音。例如敲击钟的正鼓部是哆音那么敲击它的侧鼓部就是发音了,那么一钟双音的奥秘在那里呢?大家请看编钟的两侧有棱,发音时,棱和对钟起到不同的阻尼作用,所以就出现了一钟双音的现象。另外角钟还有一个优于普通圆口中的地方,那就是尾音不长这样才能奏出旋律优美的音乐。全套编钟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其音域跨5个八度音程,它把宫商角紫羽五音发展成1234567七个音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现在大家是比是特别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呢?我们在旁厅设有编钟演奏厅,现在大家可以去领略一下了。到这里我的讲解就结束了,现在是10;30大家可以先听一下编钟演奏,然后再自由参观,湖北省博物馆除《曾侯乙墓》、目前还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屈家岭》、《盘龙城》、《曾侯乙墓》、《九连墩纪事》、《书写历史》、《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古代瓷器专题展》、《荆楚百年英杰》等十多个展览,大家可以随意参观。12点我们在省博的大门口集合,祝大家玩得尽兴游的顺心。欢送词略。

根据鎛种上面的记载,我们知道了,当时吴国大军攻进楚国郢都,楚惠王的父亲楚昭王逃到随国也就是曾国,吴军随即赶到,要求随君交出昭王,作为交换条件,吴国答应把汉水以东的土地划归随国。但随君不顾吴国威胁利诱,拒绝交出楚王,因此赢得了时间,楚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打退了吴国军队。随国在吴国大军压境的情境下保护楚昭王的故事,是历史上一个不背盟誓的佳话。所以楚惠王为代父亲向随君的子孙表示不忘救难的恩情,送给了曾侯乙这个镈钟。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二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原潍坊风筝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风筝博物馆,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造型选取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的特点,屋脊是一条完整的组合陶瓷巨龙,屋顶用孔雀兰琉璃瓦铺成,似蛟龙遨游长空伏而又起,设计风格在国内独树一帜。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旨在收藏、陈列古今中外的风筝珍品及有关风筝的文物资料。

在共约2000平方米的展室里,介绍了风筝的历史、分类、创新以及潍坊国际风筝会、风筝界友好往来和潍坊的概况。展览以1000余只风筝精品、300余件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以及照片、文字、绘画、复制品等,全面、客观地展现了潍坊风筝所独有的题材广泛、造型优美、绘制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介绍了富有构思大方、造型夸张、色彩对比鲜明、注重飞翔性能、研究价值较高的外国风筝;重现了1988年各国风筝组织代表推举潍坊为“世界风筝都”及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成立的重大史实。

此外,我馆还设有书画、民俗、奇石、工艺品、景德镇精品瓷器等展厅,生动展示了中华民族璀灿文化所独具的艺术魅力。“银线连四海,风筝传友谊”风筝文化的吸引力把您与我们潍坊风筝博物馆联结起来,祝愿风筝展览能给您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三

塘沽博物馆根据该区历史传承和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采用博物馆的理念、纪念馆的风格、传统与现代手段相融合的展陈艺术形式,客观而生动地展现了塘沽自宋代成陆至今800多年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展示了塘沽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定位和丰厚的历史积淀。塘沽博物馆不仅是集收藏、陈列、研究为一身的文化机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又一道风景,对提高滨海地区文化软实力,塑造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居民文化品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塘沽博物馆身处鲜花满地、碧水蓝天的优异环境,其成立正值滨海新区昂首腾飞、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之时。作为塘沽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塘沽博物馆代表了塘沽区的文化形象与精品层面。它不仅是集收藏、陈列、研究为一身的文化机构,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艺术殿堂。

塘沽博物馆建筑面积约7700平方米,从外表看南高北低,像一个大橄榄,博物馆由序厅、东厅、西厅三部分构成,陈列分为“沧海桑田”、“盐兴漕畅”、“海门古塞”、“工业兴邦”、“沽口曙光”、“明珠璀璨”六个主题,采用博物馆与纪念馆、传统展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陈列方式,客观而生动地展现了塘沽自宋代成陆至今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与风土人情。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四

大家正在通过的就是藏兵洞的主体构成部分——坑道,坑道是战时用于军队调运、通行、出击或进入洞内的通道,平时可作为兵士的休息住所。

休息室和储藏室室内。

坑道的左右两侧辟有土屋,土屋大小不同,其作用也不尽相同,有些入深较浅,是为站岗的岗位。有些用作休息室或作值班之用,还有一些便是储藏物资的场所了。

陷阱室内。

一号陷阱,深约一丈,原先在陷阱里面会倒置一些鹿角和竹签,上面覆以柴草以及浮土,藏兵洞光线昏暗,加之敌人对于洞内环境不熟悉,很容易掉入陷阱,一旦落入,非死即伤,至今里面还遗留着敌人的尸骨。

炮台室内。

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藏兵洞里唯一的一个炮台,窗口边驾着一口土炮是从西班牙进口的弗朗机,它也是藏兵洞内最高级的武器,炮台的发现,说明当时已不是单纯的冷兵器时代,只是热兵器使用并不广泛,否则明代修筑长城就有没多大意义了。而且,我们留意到这口大炮面对着大峡谷,一炮轰过去整个崖壁就会坍塌,对自己的安全也会产生威胁,因此这口炮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使用的,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用到。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五

洛阳古墓博物馆就位于邙山乡冢头村,占地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洛阳古墓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之概况,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代帝王和达官显贵多埋葬在洛阳一带,特别是洛阳城北的邙山,因埋葬东汉皇帝而遐迩闻名,成为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墓地。此后,西晋、北魏皇家陵园均建其上,墓冢垒垒,星罗棋布,十分壮观。

博物馆复原历代典型古墓葬二十三座,上自西汉,下迄北宋,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西汉“打鬼图”壁画墓。其典型墓葬有西汉中后期贵族卜千秋壁画墓,壁画为卜千秋夫妇乘蛇(小龙)和三头凰在西王母信使持节仙翁(方士)、仙女和虺龙、枭羊、朱雀、白虎等神兽护卫下在空中飞升的情景。东汉出行图壁画墓表现墓主人生前出行的宏大场面,有车骑一百多乘。另外还有正始八年墓、北魏孝文帝之孙清河王元怿第二子常山王元劭墓、南平王元玮墓、唐代定国大将军安菩夫妇墓等。

自古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的洛阳北邙山及周边地区,历代古墓葬星罗棋布,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的的专题性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其面积之大、风格之别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均属世界首位,是中国一大绝观。因此,洛阳古墓博物馆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名洛阳古墓博物馆,占地面积130余亩,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建筑面积8200余平方米,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整个地面建筑之间,广植花草树木,间设假山水池,堪称公园。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六

潍坊市博物馆始建于1962年,原馆址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十笏园”内,新馆位于潍坊市东部环境优美的开发区。新馆于1995年4月15日开工建设,历时5年,于12月20日落成开馆。

该馆占地面积36.08亩,建筑面积18669.7平方米,实用面积14400平方米,可用于展览的面积10299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地市级博物馆之一。

新馆1912月对外开放,它地处潍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37亩,建筑面积18670平方米,是一座设施齐全、配备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拥有专门的学术组织——文博学会,并拥有一批从事多学科研究的专业人员。他们承担了包括国家、省、市级在内的多个学术课题,举办或参加了许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在国家、省,市各级刊物上发表了30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十余部学术专著,获得了多项学术成果奖励。馆内拥有设施齐全的大型文物库房,现藏有古生物化石、陶器、玉石器、铜铁器、瓷器,书画、古籍碑帖、石碑石刻、民俗服饰及饰品、近现代革命文物等十余类藏品,共计15000余件。

这些文物藏品大多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研究价值。它们当中既有代表古代制陶技艺最高水平被誉称“蛋壳陶”的龙山文化薄胎高柄杯;也有生活在二三十万年前的“潍坊象”个体化石;还有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的书画珍品,以及清代潍县著名收藏家陈介祺等众多当地名家的书画精品。潍坊市博物馆于12月20日向社会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后,每天的参观量都达到了最高观众接待量。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设施职能的回归,愿每一位公众自觉接受博物馆教育,在参观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欣赏与思考之能力。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七

上海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人民广场南端,该馆创建于1952年,是上海市市领导决策,支持和海内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经过两年时间建设,最终落成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国内大型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城市文明的标志,与上海地位相适应,所以系设计方案都是十分严格。经筛选,采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刑同和副总设计师主持的设计方案。

新馆占地33亩,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地面高度系29.5米,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只有4个陈列馆,现在增扩至10个陈列馆和1个专馆。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4倍。有11个长期展览的陈列馆如:青铜器、陶瓷、雕刻、玉器和少数民族工艺品等。而1995年先有青铜器馆、陶瓷馆和雕刻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我们现在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它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方”象征着四面八方,“圆”着意文化渊源之循环往复,这个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个圆盘形的屋顶恰似一面巨大汉镜。不仅蕴含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新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现代化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这座上海新博物馆,一同感受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投入追古依旧之中。博物馆的大厅地铺青砖,墙饰米黄色花岗岩,大厅中央地面镶有古朴硕大的宝相花图案。我们首先参观的是“青铜器馆”。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青铜器文化是记录奴隶社会的形象载体。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门类齐全,器物精湛。以商、西周、春秋、战国各时代、各地区成系统的收藏来讲,上海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不相上下。上海博物馆尤以长篇铭文同历史著录的重器为特色。而这个青铜器馆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工艺发展的完整体系同中国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也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

中国青铜工艺的时代跨度,大致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至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战国时代,可分为初始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等几个阶段。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以礼器为主,其形制大概可以划归为五大类,即日常用器(炊器、食器、酒器、饰物)、乐器、兵器、工具和货币。

刚刚大家已看过青铜器的初始期和育成期了,下面等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鼎盛期。青铜器的鼎盛期是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作精湛,而且都是成套的铸作,品种之多系空前绝后的。这时期的青铜器上大多装饰兽面纹同各种动物纹,瑰异庄严,神秘莫测,这些都是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好像这个“簋”,在古代是用来放置食物的器皿。形状或方或圆,在当时是贵族的食器或祭器。但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我们民间更有“九大簋”之说。何谓“九大簋”呢?意思是筵席的时候好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古时祭祀,通常都是“二簋”、“四簋”、“八簋”,但有些地方惯称盛宴为“九大簋”。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单指多,而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意思。人们所讲的“簋”,是指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之“大碗”。按现代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由此可知,“九大簋”是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传统“九大簋”的九道菜已经演变成我们现代“九大簋”的这九道菜,分别是:1.虾米炖冬菇;2.猪皮胶炖田鸭;3.南乳冬笋炖花腩;4.白切鸡;5.柴火炖大白菜;6.荷兰豆炒双鱿鸡杂;7.蒜蓉炖海蚬;8.扣肉煲;9.咕噜肉。

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听我讲了这么多美味的菜肴大家是不是也想品尝一番。大家看一下这个,这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第二大器“大克鼎”。它是于1890年在陕西扶风出土,重201.5公斤。最为珍贵的是它内腹壁铸铭文290个字,记载了大贵族颂扬其祖先师华父辅助周王的功德、周夷王赏赐他命服、土地及奴隶等史实。

前面的是青铜工艺的转变期。再往前走,就是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峰的更新期。在这时期的青铜器的礼器特性逐渐消失,而且相当一部分转化为日常生活器用。

大家看一下这些都是近年抢救的14件晋候酥编钟,大的52cm,小的22cm。铭文记载了晋献候在周宣王率领下进行战争中,杀敌数百,擒获俘虏多批,因而受到周宣王亲临赏赐。还有这个,由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国的西汉早期错金银鸟篆书铜壶,这个壶是诸侯王的用器,但可惜的是这个壶失去了一个盖,它代表了西汉时期青铜器金银错工艺的最高水准,属一级文物中特殊精品。

大家一边参观有关古代青铜器铸造过程的模拟陈列和制瓷工艺的方法,一同随我走进另一个馆-—“陶瓷馆”。

陶瓷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8800年前的江西省万年县已有古人制陶足迹。在这里展示了不同时期陶器文化,历史文物。在唐代以前,陶器的.制造,从选料,色彩,工序上都比较单调。一直到唐代,“唐三彩”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陶瓷进入了绚丽多彩的阶段。“唐三彩”是以铁、铜、锰、钴等金属原料为呈色剂,在低温氧化中烧成黄、绿、褐、紫等多种色彩。以前的唐三彩主要是作为陪葬品,以马的形象最生动,而骆驼也常见。好像这头骆驼驮着货物,在行进中仰首嘶鸣,两只驼峰左右分开,这普通的生理特征,被永恒地保留下来。

还有宜兴的紫砂器也是名闻天下的。宜兴是中国的“陶都”。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成的,而宜兴烧制的紫砂器质地细腻,坚硬而耐寒耐热,泡茶不失原味,还能保持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颜色以赤褐色、淡黄色和紫黑色多种,造型多样,是泡茶首选器皿。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好的紫砂器价值不菲,我们所看见的大多是明清时名人名家所作,甚为珍贵。

除陶器外,这里还向人们展示了我国独特创造发明的瓷器。这里主要展示的是瓷器的发展和烧制瓷器的设备――窑,以及瓷器制品的展览。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又一伟大贡献。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由青瓷的生产,但大多是陪葬品,而且在造型上仿制青铜器。好像这件商代青釉弦纹尊也属陪葬品,但这可以说是现存原始瓷器中器形完整、釉汁匀净的上品。

一直到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空前繁荣时期,呈现出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和龙泉、耀州、磁州、建阳、吉州窑等百花齐放的局面。汝窑窑址位于河南宝丰县,史五大名窑之首,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专烧青瓷,供宫廷用;定窑在河北曲阳县,瓷器多以白瓷为主,且多采用金属包边;官窑,听名字都想到是皇室官府所开的,现在大家所见的都是南宋官窑瓷器,大家看这些窑器,用料讲究,制作工整,布满细碎纹片,口沿釉薄处隐露紫褐色胎,足部露胎呈黑色,俗称“紫口铁足”;还有这些哥窑烧制而成的,由于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而造成一种瑕疵美,被人赋以“金丝铁线”、“网格金线”,这件哥窑汝钉足洗堪称哥窑代表作。

一直到元代,江西景德镇成为我国制瓷的中心,景德镇也被称为“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工艺的成熟与发展,结束了原有以青瓷为主流的传统,开创了以青花为主流的彩色釉发展道路。青花的优点是着色力强,发色明快;蓝花白地,素雅明净;青花为釉下彩绘,有釉保护,永不退色。

清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尤以康、雍、乾时期为突出。釉上彩分五彩、斗彩、粉彩和珐琅彩。五彩瓷器以“康熙五彩”最为突出,造型丰富,除红、黄、绿三色,还发明了釉上蓝和黑色,这件五彩百鸟朝凤盘,器形规整,画面生动,实为五彩佳作。

最后,陶瓷器馆还有古代瓷器制作坊和窑炉的模拟陈列。通过参观,可以对我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与窑炉式样、功能有个概略的了解。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八

今天我去了参观活动的第三站——上海航海博物馆。上海航海博物馆很大,一共有三层,里面展出了很多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古今船模,这些船模做得真的很精致、很逼真。此外博物馆还展出了古代用来捕渔的真船,很像我在菲律宾看到的最简单的螃蟹船。展出的船模中最大一艘是木制船,由真船改造,有三层楼那么高,好气派呀,我还上去拍照留影了呢!

船在以前是运输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博物馆里有一个展厅专门放映造船过程,还展出船上的主要设备,我看了觉得人类真聪明真伟大,能发明这么好的交通工具。为了体现船的功能,航海博物馆还展出了很多古时候用船运输的各种物品,有瓷器、铜器和丝绸,真的很珍贵。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模拟体验舱。模拟体验舱就是一个模拟的船体驾驶舱,里面的设备是模仿真船制作的,有方向盘、仪表盘,窗子就是一个大屏幕,屏幕下方是黄浦江,两边是黄浦江两岸的江景,最神奇的是模拟舱会配合屏幕上的江水轻微晃动,这时只要你戴上,透过它,我们能亲身体验同时看到许多相同物体的.感觉。

接下来,让我们走到活体展示区左面,继续参观。这里集中介绍了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包括白蚁,蟑螂,松毛虫和棉铃虫等。在白蚁展台旁边,你能看到采自"楼兰古尸"头发上的虱子(展品编号326)。它距今约有38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虱子。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四展区——昆虫文化厅。

在展厅的右侧,你能看到各种名虫标本:如善于伪装的枯叶螳螂,珍贵的南洋大兜虫,美丽的吉丁虫,非洲最大的甲虫——大角金龟,世界上最大的蝉——帝王蝉。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九

洛阳博物馆位于古都洛阳市中心繁华地段,西临王城公园,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以其数量巨大,跨代久远,种类丰富,品位高超而享誉中外,其中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夏、商玉石器、两周青铜器、汉魏彩绘、唐三彩、宋瓷等多是稀世珍宝,并极具地域特色,在中国文物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推出的《永恒的文明洛阳文物精品陈列》由史前时期、夏商时期、两周时期、汉魏时期和隋唐时期五大部分组成,展示文物珍品近千件。其中在展品方面重点突出了五万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魏时期的彩绘陶器及百戏俑、隋唐时期的彩绘乐舞俑和釉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铜爵、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北魏时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灯、三彩马堪称国之瑰宝。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十

在荆州市江陵区西湖之畔。成立于1958年。馆舍由古建筑开元观和新建的陈列楼、珍宝馆、办公楼等组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群,占地约3万平方米。

馆内设有考古、陈列、文物保管与保护等部门,以发掘、研究、展览江汉地区古代文物为主要业务工作。馆内收藏丰富,以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文物、东周时期文物、秦汉时期文物为大宗。其中以石家河文化的玉器和陶塑动物、楚和汉的漆木器、丝织品最具特色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馆内展览有《出土文物陈列》,《凤凰山168号汉墓》、《古代漆木器精品展》、《古代丝织品展》。它们汇集了馆藏文物的精华,展示了自远古至西汉本地区的历史变迁及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颇为中外学者和游人赞赏。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十一

同志们: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西安碑林博物馆(forestofstonestelesmuseum)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个号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本馆。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现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十二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它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殿宇千门万户,楼阁巍峨庄严,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素有金色的宫殿之海的美称。您一定猜到了,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故宫博物院。

故宫是明、清两面三刀代的皇宫,在这里有明清两代24个帝王登基坐殿,统治中国长达500多年。故宫含金量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京城的中心,是全城风景最美的一处景观。故宫的西北面有湖光塔景的北海公园;西面是碧波粼粼的中南海;东面有著名的商业街王府井;北面的景山为故宫的屏障。站在景山万春亭上,可以俯瞰故宫的全貌。故宫南面是特殊意义的国门,即天安门广场,它是新中国的象征,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此冉冉升起。

故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观,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闪烁着东方文明的光辉。

故宫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木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000余间。很多人都听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的传说,这是因为按《易经〉中讲九是阳极之数,发九为尊,故宫是皇帝的住处自然要作到头了。故宫四周有高10米的城墙。城有四门,南面是正门午门,北为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别致的被称作“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城外有长3800米,宽52米的护城河,使故宫自成防御体系,有城中之城的美称。而其护城河长度,也已列入世界之最。

故宫从明代开始作为统治中心,但它的初建者却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是他的四儿子明成祖朱棣。故宫建在北京城南起永定门北至鼓楼长16华里的中轴线上,南北为主,左右对称,建造中遵循《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室,左祖右社”的建造原则。故宫在建造手法上突出皇权,其基本做法是突出以前三殿和后三宫为主的中轴线,其他建筑拱卫中央。故宫的建造可以说是集全国的人力物力,木材砖瓦取自全国各地,耗费极其巨大。宫殿内墁地的砖被称作“金砖”,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取土到成泥要6道工序,到成砖则需17道工序,最后还要把砖放到桐油里浸泡处理。这种砖铺在地上越磨越亮,由于制作复杂,价格昂贵,在当时一砖合一石米。年以有“金砖”之称。可以说故宫每座宫殿都浸透着人民的血汗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故宫是我国保存到现在最完整,最辉煌的一组皇家建筑群,而今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红墙黄瓦,飞檐宏丽的建筑就是故宫的正门——午门。它平面呈“凹“字形,上有崇楼五座,正楼是9开间的重檐庑殿顶大殿,东西是四座重檐四角攒尖顶方形亭楼,各以廊庑相连,辅翼正楼。整个建筑气势巍峨,充分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午门全部建筑,高下错落,左右映对,势若朱鸟展翅,翱翔天空,故又常被人称作五凤楼。正楼设有宝座,左右设有钟鼓楼,过去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钟鼓齐鸣,肃穆森严。

一提起午门,常令人想起“推出午门斩首示众”这句话。其实午门前并未斩过人。因为明朝行刑在西市9今西四),清代在菜市口,但在这里却打死过人。明代有一种罚刑——廷杖,就在午门下举行。如果大臣触怒皇帝就要被批“逆鳞”。被子批“逆鳞”的大臣被子打掉乌纱帽穿上囚衣推出午门,行刑就在这御路东侧。起初只是象征性的打,主要在于对大臣的羞辱,但到后来则打人至死。正德十四年正德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群臣阻谏。荒淫无度的正德皇帝不但不听,还将舒芬,黄巩等130位大臣廷仗,打死11人。这听起来确实非常残忍,不过要到传统佳节元宵节,这晨却是另一番景象,悬灯结彩赐宴百官,喜气洋洋。

进入午门就开始了宫内的游览,您看前面的河叫金水河,上面五座汉白玉石桥叫内金水桥。五座桥各有用处:正中的叫御路桥,供皇帝走,望宗室亲王走;再外面是品级桥,供文武大臣走。引金水河流过这里,除美观外还有防火作用。一方面故宫内多是木建筑,一旦失火可以用河水扑救;另一方面与我国的五行说相关,南方属火故以水克之,这种例子很多,讲解中将随时介绍给大家。由此可见,故宫不仅是集建筑艺术之大成,也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前面这座门叫太和门,门前这对铜狮您能猜出雌雄吗?您猜得不错,东面的是雄狮,前脚踩一绣球,象征权力也象征统一寰宇;西面是雌狮,前脚抚弄一小乳狮,象征子嗣昌盛。门旁所立的图是故宫平面图。大家请看,故宫是由前朝和内廷两部分组成的,前朝以三大殿为主,是皇帝发布政令和举行大典的地方。三大殿后是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及东西六宫等,这里是皇帝处理政务,居住享乐的地方。现在故宫的陈列体系分宫廷历史遗迹陈列,东六宫,外东路及三大殿两庑等为古代文化艺术陈列。在故宫这座艺术宝库中收藏有近百万件珍贵文物,占全国700座博物馆藏品总数的六分之一,成为驰名中外的最大的博物馆。这里闪烁着中华民族5020xx年文化艺术的光辉。昔日的皇宫禁地今天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旅游名胜。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规模宏大,气宇轩昂的三大殿。大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上。中国建筑主体是木结构,受材料限制,本身不可能很高,聪明的古代人民采用高大的石台基将大殿托起以增强气势。大家还注意到如此大的广场前没有一棵树,其原因也是为烘托三大殿的高大,故意制造一开阔的空间;另一个原因就是五行相克的体现,金木水土火五行学说中,土居中,树为木,而木克土,如果种树恐怕不利于中央统治。古人在建造故宫时可谓用心良苦。殿前三层汉白玉台阶上有铜鼎18个。露台上分列两旁的铜龟铜鹤寓意龟鹤延年。东面的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西面的嘉量是中国古代的标准量器,放在这里象征皇帝公正平允。殿前左右各有一对镏金铜缸,是清乾隆年间铸造成的,每缸重约2吨,也称门海,放在这里用于防火,取意缸置于土上,土生金,缸中贮水,金生水,而以水克火。正中的大殿是太和殿,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宝殿。明朝叫奉天殿,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改叫太和殿。大殿面宽11间约64米,进深5间约38米,高26。92米,加上台基高度,通高35。03米,大殿面积2377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殿内宝座四周的6根大柱为蟠龙金漆大柱,金光灿灿,因为这里是宫内最神圣的地方,所以殿顶,彩绘等都采用官式建筑中最高等级。殿内金漆大柱当中就是皇帝的宝座。设在地平床上。宝座左右有对称的形容词象,仙鹤,香筒等陈设,这些都是铜胎嵌丝珐琅制品。座旁有孔雀做的扇。各位抬头请看,宝座上方是金漆蟠龙藻井,藻井为覆斗式,井中有盘龙,龙头下的圆球叫轩辕镜。相传轩辕镜为轩辕氏黄帝所造,将它悬于宝座上象征江山正统,但现在宝座与轩辕镜并不上下相对,据说是复辟皇帝袁世凯登上宝座,抬头见轩辕镜悬在头顶,怕球掉下来将他砸死,于是将宝座后移。轩辕镜下紫宸台上就是楠木金漆雕龙宝座,它是皇权的象征。太和殿内外装饰壮丽豪华,但皇帝并不是天天在这里,只有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及重大庆典如册立皇后,派大将出征等日子,才来此登临宝座以示尊严。

转过太和殿,眼前这座单檐四角攒尖镏金宝顶的方形殿宇叫中和殿,明朝叫华盖殿,中极殿,顺治二年改名中和殿。大殿深广均为5间,长宽均为24。15米。皇帝到太和殿举行大典前,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大臣等官员朝拜,然后再去太和殿。皇帝到天,地,日,月坛,祭祀的前一天要来此看祭文,到农家坛亲耕要先来此阅视种子,农具。清朝皇帝每20xx年修一次玉牒,要在此举行隆重的仪式,殿内陈列着乾隆年间的两顶肩舆,就是轿,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八抬大轿。中和殿后是保各殿,面宽9间,进兴5间。它的功用有很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就是殿试。这是封建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被录取的进进士,前三名称鼎甲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其他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能参加殿试是很不容易的,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三级考试录取后才是殿试。如果一个文人在各级考试中都是第一名叫连中三元,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国自随代开始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本世纪,最后一次科举在1920xx年就是光绪三十年举行,最后一们状元叫刘春霖,自称是第一人中的最后一人。保和殿后位于丹陛御路上的大云龙石雕,是故宫内乃至全国最大的一块石雕塑,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约250吨。产自北京郊区房山。如此大的石板在当时没有现代机械设备情况下运输极为困难,当时人们采用在路上泼水冻冰用滚木等方法进行运输。

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东西横向的广场叫乾清门广场,它是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内廷是皇帝的居住区,这座门叫乾清门,清康熙皇帝曾在此御门听政。乾清门内就是总称后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坤宁象征天地乾坤。乾清宫东西两面的日精门,月华门象征日月。围墙外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后面众多建筑象征众星。这些象征日月星辰的建筑均拱卫皇帝居住的象征天的乾清宫,以显示一辈子受命于天皇帝尊严。这后宫就是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所居住的皇宫内院,现面我们到里面细看。

乾清门内的这第一座大殿就是乾清宫,面宽9间,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活动的地方,一直到雍正皇帝以后才将寝宫移到养心殿。这儿是皇帝的寝宫,也是夺权斗争最激烈的地方,明代的壬寅宫变,红丸案,移宫案等宫闱大案都有发生在此。各位抬头请看宫内高悬的“正大光明”匾就是宫内斗争的产物。匾后是藏秘密立储匣的地方。有人说正大光明匾一点也不正大光明,就是因为雍正皇帝上台后有传闻,说他是串通隆科多等人篡改遗诏当皇帝的。此事真假不用深考,不过秘密立储确是由雍正朝开始。雍正上台后深感其父康熙皇帝在立储问题上几废几立,造成诸皇子明争暗斗朝臣互相倾轧,对中央统治不利,于是改为秘密方式立储。方法是事先写两份遗诏,一份带在身上,一份藏于“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晏驾后,将两份遗诏校对后再宣布继位者。乾隆等皇帝都是这样继位的。

乾清宫后是交泰国殿,它的形制与中和殿相同,这里是皇后在冬至,元旦,千秋节受贺的地方。现在这里存有玉玺25块,放置25块的寓意是从《周易》“天数二十有五”之说而来的,而且1。3。5。7。9这五个阳数之各也是25,殿内高悬的“无为”二字是康熙亲笔所写,取意“无为而治”。殿内的内宫不可干政的铁牌也是康熙皇帝鉴于明亡的教训而立的,只可惜到清末依然出了安德海,李莲英等太监弄权误国。交泰殿后的坤宁宫原来是皇后的寝宫,后来皇帝移居养心殿,皇后移居体顺堂,这里成为祭神的地方。请大家到东面来,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东暖阁内有龙凤喜床,床有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百子帐,这里是皇帝大婚的洞房,一派喜气景象。

出坤宁宫我们现在来到御花园,这里是皇帝皇后休息游玩的地方。当中的大殿叫钦安殿,这是宫内惟一的道教建筑。道貌岸然家认为北方属水,所驼个殿内供的是道貌岸然教北方之神玄武大帝。这座御花园面积1。2万平方米,东西130米,南北90多米,以主建筑欠安殿为中心,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分布着10余座亭台楼阁曲池水榭。位于园子四角的象征春夏秋冬的万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同是亭子但形态各异还有收藏《四库全书荟要》的离藻堂,堆秀山上的御景亭等。其音点缀着苍松翠柏奇花异石,是皇家园林中的典范。规整中见变化:规整是指布局上四平八稳,变化指建筑风格变化多样,在一万多平方米范围内容纳十几种风格不同的建筑,各们倘佯其间才能细细品味。

我们现在走出的这座高大城门叫神武门,是故宫的后门,至此宫内的游览结束了,但是紫禁城的建筑并未结束,您看对面高43米的景山,它是紫禁城的屏障,与前面的金水河遥相呼应,构成中国建筑背山面水的传统格局,我们乘着游兴登上山项万春亭俯瞰故宫。看看这金碧辉煌的世界奇观。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十三

鸦片战争博物馆前身为1957年建立的林则徐纪念馆1972年改名为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同时增设馆名鸦片战争博物馆,馆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币虎门镇。

鸦片战争博物馆是收集、陈列、研究林则徐及鸦片战争文物史料的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博物馆负责保护和管理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旧址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馆区分为本馆部、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三个部分。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旧址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林则徐销烟池、虎门炮台和虎门等旧址等鸦片战争在虎门的历史遗迹。

鸦片战争博物馆除搞好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外,还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宣教、收藏和研究功能通过陈列展览、讲解宣传、录像放映等形式广泛地对观众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其基本陈列为《林则徐销烟和鸦片战争史实陈列》,其中《林则徐销烟》分三部分鸦片战争前的形势;罪恶的'鸦片输入;林则徐与广东禁烟。《鸦片战争史实陈列》分五个部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广东军民的抗英斗争;沿海各省军民的抗英汁争;鸦片战争的结局;扑不灭的反侵略烈火。基本陈列通过林则徐禁烟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有关文物史料,揭露当年殖民主义者利用鸦片和武力侵略中国的罪行,反映中国人民在禁烟和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业绩,肯定林则徐等爱国官员的历史功绩,歌颂中国人民在禁烟和鸦片战争中所表现的崇高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鸦片战争博物馆注重文物收藏与研究,馆藏销烟池木桩、木板、鸦片烟具、林则徐手迹等文物,还有大炮、炮于、火药缸、火药埕、大刀、长矛等抗击英军时用过的武器和缴获英军的洋枪、洋炮等,数量达3o00多件(套)。其中功劳炮”等13件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反映鸦片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有代表性的物证。该馆着力对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的设置、沿革、布防、结构、兵力设备、火力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林则徐筹办虎门防务的战略思想、战术措施等进行研讨。l990年创办《鸦片战争博物馆馆刊》。

鸦片战争博物馆环境优美。古城堡式门楼、威武的抗英群雕、碑像结合的“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具有虎门炮台神韵的陈列大楼以及一排排的抗英古炮、两个销烟池与绿树成荫的园林组成本馆部,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沙角、威远炮目的炮台、古炮、暗室、战巷、兵房体现了鸦片战争的海战气氛,把观众带进了一百多年前虎门军民抗强敌。御外侮、扬国威的历史长廊中去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1990年至今观众络绎不绝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林则徐销烟地遗址位于虎门镇镇口村。1839年,林则徐指挥在海滩高处开挖的两个销烟池,长、宽各46.5米,池底平铺石板,四周置桩栏板,池前开一涵洞池后通一水沟。把鸦片分批投入池内,采用盐卤水加石灰浸化办法使其分解销蚀,然后引水入池冲走、林则徐虎门销烟后,销烟池泥沙淤塞,现有销烟池为1973年经考古发掘复原。

虎门炮台旧址分布在珠江两岸的大角山武山和大虎山等地。林则徐销烟后和水师提督关天培一道动员民众筹备防务,加固和新建11处炮台,设置大炮3o0多门。以沙角、大角炮台为第一重门户威远、镇远、靖远、巩固、永安、横档前山月台为第二重门户大虎炮台为第三重门户组织3道防线。又在横档岛、武山之间的江西,设置木排2排,大铁链372丈,阻截敌舰,在鸦片战争中,屡挫英国侵略军的进犯。现今的虎门炮台旧址除少数位于番禺市辖区外,大部分归鸦片战争博物馆管理,按地理位置的分布情况,分成相对集中的沙角炮台和威远炮台两组分别成立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进行管如。炮台多为条石和灰、砂、黄泥砌筑,平面圆形或半月形分为露天台(即明台)和暗台两类。威远炮台至今保存完整,为花岗岩石砌筑全长360、高45米,共有25个炮位,每个炮位高2.9、宽4.2、深6.6米。炮位旁设储藏室和官兵休息室等。

节兵火坟位于沙角炮台北约100米,1841年1月7日英军进攻沙角炮台时英勇战死的清军75位官兵葬于此,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所立‘节兵火坟’碑。

虎门寨在销烟池以东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设提督镇守。现存寨墙总长14619米墙宽1米左右,高2-3米不等用灰、砂和黄泥板筑,坚硬异常。

文档为doc格式。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十四

今天我去了中国航海博物馆,它的外形像一艘正在扬帆起航的白色帆船,两个“白帆”交叉起来,当中镶嵌着蓝色的大字“中国航海博物馆”,感觉很奇妙。

一进大门,一艘巨大的古代帆船映入了我的眼帘。这船名为“宝船”,它长27.4米,排水量由200多吨,桅杆足有三层楼高,尾巴那儿还有一个比现在的船舵都大的巨舵!船的两头向上翘起,船头上还刻着一条腾飞的龙。

在船后方的.客室位置有一个秘密哦,那就是至今仍然举世闻名的“水密隔舱”。有了它,如果船只进水,水就会流到水密隔舱里,隔舱只要把门关牢,那么进水就不会流进房间,船就安全了。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上也使用了“水密隔舱”这个装置,可是因为进水量实在太大最后沉没了。

帆船旁边还有一个它曾经使用过的木锚,那木锚长7.4米,重达一吨,在当时也算非常巨大了。木锚的前端是用铁打造的,这样就可以增加摩擦力,使锚紧紧地抓住江底的沙泥,牢牢地固定住船身。在船旁的房间里,我还惊奇的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距今有8000多年的独木舟残片,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独木舟了!

造技术。要知道“邮轮,让生活更美好呢!”。

这次博物馆之行让我知道了我们中国从古到今在造船技术上一直处与世界领先的位置上,还了解了我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和今天的发展,这真是让人高兴。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十五

大家好!用完午餐以后,我们就乘车前往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郊的邙山冢头村,乘车大约需要30分钟。现在我就利用这段时间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洛阳地区古墓葬及洛阳古墓博物馆的一些情况。

洛阳在中国古代号称“天下之中”,它地势平坦,四周群山环绕,西据崤山函谷关,东扼虎牢关,北依太行、黄河,南望伏牛山、嵩山;伊、洛、、涧四条河流,纵横其间,即所谓“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优越的地理位置,既是洛阳成为“天下名都”的重要因素,也是蕴藏无数文物瑰宝的有利条件。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建都洛阳。正是洛阳有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才使邙山上下、伊洛之滨成为蕴育华夏文物瑰宝的风水宝地。

邙山位于洛阳城北郊、黄河南岸,东西绵延100多公里。山势雄伟,水深土厚,其南又有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流洛阳。墓葬于此,即成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习俗。因此邙山被视为宜于殡葬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多以邙山作为他们安身长眠的乐土。就连唐朝时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义慈王及其后代客死洛阳后,也遵循这种习俗安葬于邙山。唐代诗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在洛阳民间则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洛阳先后调查、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历代墓葬。众多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这些不同时期墓葬带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一、时代蝉联,自成体系。自龙山文化早期开始,纵横五千余年的墓葬文化,发展序列清晰,衔接有序,在中国墓葬制度研究中,具有断代分明的标尺作用。

二、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墓主人身份等级差异较大。不仅有大量帝王之陵、将相勋臣之冢,而且还有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刑徒的坟墓。

三、分布广泛,历代墓葬大都以洛阳都城为中心而相对集中,尤以邙山最为集中。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十六

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它是在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的。馆内现在仍保存着已发掘和末发掘过的部分遗址,通过对遗存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和鉴定得知,这是一座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遗留下的村落遗址。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半坡博物馆。

导游词。

欢迎参考!

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它是在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的。馆内现在仍保存着已发掘和末发掘过的部分遗址,通过对遗存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和鉴定得知,这是一座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遗留下的村落遗址,距今已经6000多年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半坡姑娘雕塑,这位高绾着发髻、面含微笑、秀美隽雅的半坡姑娘正蹲踞水边,望着水面,凝神遐思……她手里拿着的打水瓶子,正是6020xx年前半坡人使用的典型器物——尖底瓶。

也许您会问:这尊雕塑的寓意是什么?6020xx年前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吃什么、住什么、穿什么?他们的婚姻形态是怎样的?他们是天下为公吗?母系氏族就是女人掌管一切吗?的确,6020xx年过去了,因为那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半坡人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神秘,太多的难解之谜!庆幸的是,半坡遗址的发掘,上万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出土,使我们有机会窥探那遥远而不可知的年代,去撩开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神秘,去感受6020xx年前半坡人的生活!

第一陈列室半坡人的创造发明。

这个陈列室向我们展示了半坡人为了使自己在艰险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创造性地进行的一些生产活动,他们的一些创造发明以及为人类历史发展所做的贡献。

这是一幅半坡遗址自然地理位置复原图。半坡遗址位于西安东郊浐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距现在的浐河河床有800米,高于浐河9米。遗址前临浐河,后倚白鹿原,南边是终南山,北面是一望无边的渭河川地。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一个便于古人类定居和生活的好地方。6020xx年前,这里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和湿润,相当长江中下游亚热带气候。白鹿原遍布原始森林,终年树木茂密葱笼,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如犀牛、鹿、马、猪、羊、兔、狐狸、雕等出没其间,半坡人就是在这里进行狩猎和采集生产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半坡人选择了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定居下来,从事生产劳动,创造着惊人的原始文化。

半坡遗址由三个部分组成: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遗址总面积有5万平方米,1953年发现遗址后,1954年至1957年总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揭露遗址面积达1万平方米,目前可供参观的大约3000平方米,即图上褐色标志的部分。

1958年4月28日,我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坡博物馆现为全国百座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之一。

半坡人吃什么?这是关系到氏族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通过发掘清理和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后,我们知道,半坡人为了维持自身生存,从事了三项主要的生产活动: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狩猎和捕鱼生产。我们首先了解的是农业生产的情况。

这里我们看到的两个小陶罐是半坡人用来保存种子的,一个里面装着菜籽,一个里面装着粮食种子,经鉴定后得知,粮食为粟,去壳后叫小米,它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久藏不坏,便于保存,是一种理想的农作物,也是北方最早出现的农作物,现在仍是北方居民主要的食粮之一。菜籽是白菜或芥菜类的种子,证明半坡人在种粮食之外还种植蔬菜。

石器是早期人类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半坡人当时仍使用少量的打制石器,但磨制石器占绝大多数,说明半坡人已处于新石器时代。这把磨光钻孔的石斧,是最典型的石器之一,石斧制作规整,孔的位置上下适中,左右对称,安上木柄后,是一件非常得心应手的工具,它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石铲和石锄是翻地的工具,半坡人尚处于锄耕农业时期。当时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一步是砍倒烧光,即在一片荒地上用石斧和砍砸器把树木和杂草砍倒,待其干枯后放火烧掉,同时将草木灰翻入地下,然后用石铲、石锄翻地,疏松土壤,再用尖木棒等挖出一个个小坑,把种子撒播下去,叫点穴下种。庄稼成熟后,用石刀或陶刀收割谷穗,后来出现了石镰,收割谷子更加方便,也提高了劳动效率。石磨盘和石磨棒是用来对谷子进行磨碎和去壳的,也是后来农村碾和磨的前身。从磨盘中间深凹的陷痕来看,这副磨盘已使用了很长的时间。

狩猎是人类最古老的获取食物的方法,它在半坡人的生产活动中仅次于农业生产,处于第二位。半坡人最主要的狩猎工具是弓箭和石飞索。弓箭发明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此时,仍是半坡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它用树枝做弓,畜筋做弦,用石头或兽骨磨成锋利的箭头,在当时可以说是威力无比。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精辟地指出: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器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石飞索也叫飞球索,以兽筋、绳索或藤条两端系球组成,使用时手执一端举过头顶用力旋转,对准野兽掷出,由于离心力和惯性作用,飞球索在空中继续旋转,遇到障碍物后则自然缠绕,由此捕到逃跑的野兽。

弓箭和石飞索使人和野兽拉开了一段距离,避免了人和兽近距离正面接触,既提高了准确性和杀伤力,也保证了人的安全。但当时的人们仍需采取群猎的方式围捕野兽,一般是人们从四面呐喊着驱赶野兽,最后围成一圈,用石块、长矛、弓箭等进行射杀,有时候也采用火围、陷井和驱入栅栏等方式捕获猎物。

在半坡遗址发现的20多种动物骨骼中,斑鹿的骨骼最多,这大概是当时捕猎最多的动物。对于捕猎的活物,吃不了时就暂时饲养起来,由此出现了原始的家畜饲养。半坡遗址发现的类似现在家畜的动物骨骼有5种,分别是猪、狗、牛、羊、鸡,这也是最原始的家畜。半坡人通过饲养家畜,获得乳汁、肉食和皮毛,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需要。

捕鱼生产处于第三位。浐河为人们的吃水和捕鱼提供了绝佳场所。捕鱼工具中石网坠最多,也有少量渔钩和渔叉。尽管没发现渔网实物,但我们还是有理由认为捕鱼方法以渔网为主,叉鱼和钓鱼为辅。值得注意的是,这枚鱼钩制作得非常精巧,它是用骨头角料磨制而成,上面带一个倒刺,这样钓上的鱼很难逃脱。它看似简单,却是一个极富才智的创造,从此以后几千年鱼钩的形状再未改变过,虽然它是骨制的,但大小、形状、作用以至精美程度完全可与今天的钢制鱼钩相媲美。

半坡人是否穿上了衣服?这是许多游客关心的问题,在这里可以得到肯定的答复。我们现在看到的陶纺轮、石纺轮、骨梭、骨针都是遗址中出土的纺织工具,这个陶钵底部的布纹则是半坡人织的麻布印上去的。当时的人们可能割取了大麻、芝麻或葛麻的纤维,用纺轮捻成线或细绳,把线理成很多条经线,然后用骨梭把纬线织上去,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大约各有10根。尽管今天看来这样的布还很粗糙,但在当时人们却如获至宝,他们用骨针和线把布片缝在一起,穿在身上,就是最原始的衣服。

既然能织布,那编席子、编篮筐自然不在话下。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席纹陶片,席纹总共有11种,其中“人”字形最多,也一直沿袭至今。

工具制造是半坡人很重要的手工业生产,从当时人们使用的工具、武器、用具以及随葬品等器物上,都可以看出工艺制作的痕迹。

石器的制造方法是半坡人主要的手工业技术,它能准确地体现出当时工艺发达的程度和技术水平。石器主要采取磨制的方法,同时也保持着相当原始的打制技术。在石砧上碰击,得到大小适合的石料,然后决定进行打制或磨制。较大的磨制石器如斧、锄、铲之类,一般采取刃部磨光;小型的器物,如锛、凿、锥、针及少量的斧和装饰品,全是通体磨光,做得很规则。

穿孔是最重要的技术,一般用三种方法:锥琢穿孔法、锥钻穿孔法、管筒穿孔法。而对于更细小的器物,这三种方法都难以适用。这枚骨针非常精巧细致,针柄宽不足1毫米,针眼仅0·4毫米,半坡人是怎样钻出这样细小的针眼的?他们用什么钻头和如何固定钻头,到今天仍是一个谜!

尽管有三项主要的生产活动,但仍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饿肚子仍是常有的事,采集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根据原始的自然分工法,青壮年男子从事不稳定的狩猎和捕鱼生产,妇女从事农业生产,老人和儿童从事采集生产。他们组织起来到森林草原上去采集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到河边沼泽地带去捡拾螺蛳、蚌、鸟卵等以弥补食物的不足。这些榛子、栗子、松子和朴树子以及螺蛳壳、蚌壳,均是遗址中出土的。

半坡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不断有所思考、有所创造、有所提高,由此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

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也是半坡人最常用的一种水器。它小口、短颈、鼓腹、尖底,腹中部有一对半环状耳穿,可以系上绳子,用手提着去打水。这种瓶的造型奇特而优美,在自然界中难以见到。它不仅美观,而且使用极为方便:当它汲水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瓶的重心上移,瓶身向水面自动倾倒;水灌到一定程度时,瓶的重心下移,恢复原位,瓶身自动端正,提出水面,水不倾洒。经专家研究,这种自动汲水的现象,恰是物理学中重心原理和倾定中心法则的最早运用形式。

在半坡人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房屋建筑、彩陶纹饰中,随处可见规则的几何图形和数字概念,有圆形、方形、三角形、矩形、菱形、梯形、平行线等,有的齿轮状陶环上齿数达30多个;有的陶盆口沿上的纹饰恰好将圆周八等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锥刺纹,外圈每边8个孔,内圈第二层每边5个孔,最里层每边2个孔,三层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相套,共36个孔。在这个等边三角形旁边,是三条平行线,每条线上等距离有8个孔。形和数的概念在这个陶片上如此完美的体现,让人不得不叹服,半坡人的抽象思维也许远远高出我们的想像,数学已在萌芽之中。

《古史考》上记载:“黄帝作釜甑”,说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实际上,远在黄帝之前,半坡人就发明了陶瓶。底部钻有孔的陶盆状器物称作甑,为细泥加沙制品,与陶罐、陶盖配套使用。蒸饭时,在甑里盛粟米或米粉,放在盛水的陶罐上,盖上陶盖,罐下架柴烧火,水烧开后,蒸汽通过甑底部的孔眼上升,可将甑里的食物蒸熟。其实这正是今天各式各样蒸笼的最早雏形。但在6020xx年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陶甑的发明不仅使人类吃到了蒸熟的食物,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改善了人的消化系统,提高了人的健康,而且能够利用蒸汽原理来为自身服务,这使后来的人类受惠无穷。

第二陈列室半坡彩陶艺术。

在第二陈列室我们将通过半坡遗址出土的生活用具和艺术品,来了解半坡人的陶器制作、彩陶艺术以及他们的精神追求。

这是一个很难具体回答的问题,但我们从一些古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如距今1万年左右的江苏溧水神仙洞、广西桂林甑皮岩和江西万年仙人洞等,凡是有陶器和陶片出土的遗址,都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因此,陶器的出现几乎和农业的产生是相伴而生的,尤其是人类实现了相对定居的生活之后。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借助火的威力,使一种物质通过化学变化,从而制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另一种新物质,这种创造的意义是伟大的。

半坡人的陶器种类繁多,器形多样,仍以原始的手工制作为主,基本方法是泥条盘筑法,即先将陶泥和好,用手搓成泥条,由下往上按不同器型一圈圈盘绕而成,晾干后入窑烧成。烧制的情况我们到了陶窑展区再向大家作详细介绍。

由于陶器需求量大,且制作不易,且陶器质脆易损,因此半坡人对陶器倍加珍惜,破损后也不忍心丢弃,而是在裂纹两边钻出小孔,用绳子系牢再继续使用,现在我们看到的陶盆就是最早的修补器皿留下的实证。

半坡人的陶器按质地可分为加沙陶和细泥陶两类,按生活的不同用途,又可分为饮食器、炊器、水器和储藏器四类.

炊器多以粗沙制成,质地粗糙,为了耐火,陶土中加有石英石碎块、沙粒等,颜色红褐,以罐为多。因其泥中加沙,所以遇热不易破裂,有热胀冷缩的作用,效果相当于现在的沙锅。后来人们在罐外壁上部增加了附加堆纹,不仅实用,也使器物更加美观。炊器中还有蒸煮器陶甑。

水器多以细泥制成,包括汲水、提水和盛水用的一些器物,主要有小口直腹尖底瓶、小口平底瓶、小口细颈大腹壶、葫芦瓶、船形壶、带流罐等。葫芦瓶多为出外狩猎时随身携带,相当于现在的水壶;细颈,壶颜色纯工,造型美观,质地细腻,既实用又可视作工艺品。带流罐边沿上突出的部分称“流”,就是今天茶壶嘴的前身。

储藏器以大型的瓮、缸、罐等为多,在陶器中占的比例最大,主要是用于储藏食物、粮食、果子和水等的。常见的是大口小底瓮,底径相当口径的1/4,高约80厘米。它体形很大,器壁厚薄却很均匀,反映了制陶者技术较高,推测当时可能有了专门的制陶匠人,也可能已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这是半坡人留给现代人又一个难解之谜。在半坡钵类器外口缘的黑带纹上,发现了22种刻画符号,共113个标本,多数笔画简单,但有少数笔画较规整。它究竟是什么?是不是文字?学者们对此看法不一。近些年随着考古新发现,尤其是关中地区十多处史前遗址的发掘,又发现了同类符号,目前标本已达数百件,种类已达50多种。多数学者认为,刻画符号是半坡人用来记事或记数的符号,是甲骨文的前身,处于中国文字的萌芽阶段。

半坡人文化艺术的最典型代表是绘画,并且是陶器上的绘画,我们把绘有彩色纹饰的陶器称作彩陶,这是仰韶文化最典型的特征,因此仰韶文化也被称作彩陶文化。

半坡人的彩陶线条简练,形式古朴,带有纯真朴实的原始性质,纹彩以红底黑花为主,他们用赤铁矿粉做绘画颜料,有着成套的绘画工具。他们绘画的对象多是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鱼虫鸟兽。绘画内容多与他们的生产活动有关,如鱼纹、渔网纹、水波纹、鹿纹、人面鱼纹等。

这个鱼纹盆上画着三条鱼,似在水中循环不已地游动,张口露齿作吞食状;而另一个鱼纹盆中的鱼睁着大眼睛似在水中悠闲地邀游。所画之鱼,头、鳃、身、鳞、尾俱全,生动而具体,写实而简练,反映出高超的绘画技法。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由人面和鱼组成,圆形的人面上有清晰的眼、耳、口、鼻等五官形象。眼用直线表示,似是眯着眼,鼻子像倒立的“t”字,口大张着,嘴角各衔一条鱼,双耳和头顶也用鱼或鱼形纹代替,有的头顶上有锥形装饰,似为发譬,并横穿一个发笄之类的装饰。在遥远的史前时期,它究竟代表什么含义?为什么把鱼和人组合在一起?看来真是神秘莫测,令人费解!

不过人们一直试图解开这个谜,从出土至今40余年,学者们一直在研究它,已经出现了20多种观点:有的认为反映了远古的图腾崇拜;有的认为是巫师面具;有的认为是水草鱼虫;有的认为反映了日崇拜或月崇拜;还有的认为是婴儿出生图、鱼神、外星来人等。以主持半坡遗址发掘的石兴邦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们认为,人面鱼纹实际上正反映了远古的图腾崇拜,即在氏族的起源和发展时期,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氏族祖先想像为某一种动物或半人半兽的动物,并对之顶礼膜拜,以求得保佑。在半坡时代,图腾被全体氏族成员奉为自己的血亲祖先而崇拜着。

半坡人可能正是将鱼视作了自己氏族的图腾,这与当时人们对生殖的崇拜是相吻合的,鱼的多子多产,鱼强盛的生命力,鱼给予半坡人生存上的帮助,正是半坡人崇拜它的理由。在半坡彩陶中出现最多的动物是鱼,抽象的、写实的、单体的、复合的鱼纹,贯穿于半坡类型文化的始终,最让人感叹的就是把两个不同的生命主体——人与鱼合二为一,表达一个复杂而抽象深逢的含义,这在原始绘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这个凝聚着半坡人思想和寄托,带给半坡人希望和安慰的意味深刻的图像,是人类对自身本源进行探索的最早的理性闪光。

半坡彩陶纹饰,可分为像生性花纹和图案花纹两类。像生性花纹有人面纹、鱼纹、鹿纹以及草木域植物花纹,其中鱼纹占主导地位,植物花纹很少。几何形图案花纹在彩陶中占主要地位,在半坡晚期居多,主要由各种形状的直角三角形、直线、斜线、圆点及折波状的线条所组成,这是半坡绘画图案的主要特征。

鱼纹的演变表现出半坡人从早期到晚期思维不断发展的进程。早期的鱼纹是鱼的自然形态,全面而写实地描绘鱼形;后来出现了几何图形拼合的鱼形,图案装饰意味浓厚但仍保持鱼的基本形态;晚期的鱼用三角形来表示,中间一点作为鱼眼,代表鱼的整体形象。从这个发展进程我们不难看出,半坡人的思维不断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着;而绘画艺术也经历了由写实到写意,由简单描摹到抽象概括的发展历程。

为了使陶器既实用又美观,半坡人不仅在陶器上绘画,还用其他手法进行装饰,如锥刺纹、剔刺纹、绳纹、附加堆纹、指甲纹等,尤其是指甲纹,整体一律,繁简适度,非常美观。

陶埙在半坡仅发现两枚,一枚只有吹孔;一枚一个吹孔,一个音孔。如果转换角度吹奏,可发出5、6、7、i四声音节,这两枚陶埙,现在依然能够吹响,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与彩陶相比,雕塑品尚显得稚拙古朴。主要有鸟形、兽形和人头形。开始时陶塑艺术品均出现在器物盖子上,因为它是从器盖上的提纽——泥疙瘩演变来的,后来才被人们单独捏制,逐渐成为一个艺术门类。我们可以看到,半坡的雕塑品是和器盖连在一起的,尽管手法简单,但古朴真实,反映了生活的不同侧面。

半坡人不仅穿上了衣服,而且知道佩戴各种装饰品来美化自己。在这里我们看到的石环、陶环、骨笄、石璜、蚌壳、兽牙、各种珠饰、坠饰、片状饰、管状饰等,分别装饰于半坡人全身的不同部位:兽牙和蚌壳钻出孔,用绳子穿起来挂在颈部和腰部,大量的骨珠是围在腰间的,石环和陶环戴在手上或耳朵上,骨笄是用来缉住头发的发饰。如果我们给一个半坡姑娘佩戴上这些装饰品,会看到一个健康美丽、“珠玑盛装”的少女。

在半坡出土的1900多件装饰品中,陶环就有1100多个,有圆形、多角形、螺旋形、齿轮形等多种形态,很多造型新颖别致,美观大方,非常光洁、规范,透露出强烈的审美感受,表现了高超的制作工艺。

从半坡人的陶器造型、陶器纹饰、雕塑品以及装饰品中,我们了解到了半坡人的生活和精神追求,同时也感受到半坡人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起源于实践,美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印证。

半坡遗址保护大厅。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我们即将看到的,是半坡人在6020xx年前居住生活过的地方。

这是遗址发掘前的一幅照片,这个扶犁耕作的农人可能不会想到,在他的脚下,一座举世瞩目的史前遗址即将展示于世人面前。

1953年春,在西北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半坡遗址被发现了。1954年秋至1957年夏季,由石兴邦先生主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这里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这是中国考古学历史上第一次对一处大型原始聚落遗址进行的田野发掘,揭露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1956年3月,陈毅副途经西安,考察了正在发掘的半坡遗址,他感慨万千,连声赞叹,回到住所后仍难抑激动的心情,即兴赋诗四首。第二天,就向国务院发了电报,建议拨款30万元建立半坡博物馆。中央很快有了批复,1956年9月20日,半坡博物馆正式破土动工,1958年4月28日建成开放。

现在我们来看半坡村落复原图(或模型)。半坡村落呈不规则圆形,以一条大围沟为界分为三个部分:围沟以内是居住区,沟外北边是墓葬区,东边是制陶区,村落中心有一条小沟穿过,将村落分成两部分。总共发现房屋遗迹46座,储藏东西的地窖200多座,饲养家畜的圈栏2座,各种墓葬250座,陶窑6座,各类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达万件之多。丰富的遗存证实这是一座距今6700—5620xx年间的黄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它揭示了一段没有文字记载的辉煌历史。

半坡村落布局严谨,建筑井然有序:村落中心是一座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它的周围,密布着氏族成员居住的小房子,面积一般在十几到二十多平方米,小房子的门朝向中心大房子,体现了当时的氏族是一个团结向心的整体。小房子是氏族内成年女子的住所,她们晚上在这里接待外氏族前来走婚的男子,并与之结成对偶夫妻,开始一段时间的偶居生活,因此,半坡人的婚姻形态是对偶婚。大房子则是老人、儿童居住的地方,也是氏族举行集体聚会、商讨事务、举行氏族议事会以及进行各种祭祖仪式的场所,相当于6020xx年前的“大会堂”。从村落的整体规划布局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着严密纪律的社会组织,有着一定的制度规范,按照一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生活着的高度发达的母系氏族聚落群体,她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在一个女性氏族首领的带领下,过着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尊老爱幼、人人平等、产品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制生活。

这里就是半坡遗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经过发掘后的村庄原貌,6020xx年前,半坡人在这里生活了千年之久。这是一座早期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的遗迹,门朝南开,有一个门道,柱洞呈圆形排列,形状是扁长形,可知支撑房屋的木柱为扁长木板。这种房屋在建筑学上称穹隆状房屋,复原后外表形态类似北方的蒙古包。

这是一座半地穴式方形房屋的遗迹,门向南开,有一个斜坡状门道,门道两侧有两组对称的柱洞,是防雨门棚的支柱留下的遗迹,门道里侧有一道门槛,为防止雨水流入室内而设。房屋中心有一个灶坑,是供房屋主人取暖照明和烧烤食物所用。居住面用泥抹得很平整,因为人们坐、卧、休息、活动全在这里。半坡早期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因为当时还不会筑墙,所以一半伸入地下以增加房屋空间。这类房屋的特点是从地面向下挖一个方形土坑,以坑壁作墙壁,从四壁将木椽斜伸向房中间悬壁交接,构成四面坡状的屋顶。屋内有2根立柱支撑顶部,木椽上以藤条、植物茎叶等缠绕作面层,外敷草泥土,复原以后,是一个带有防雨门棚的四面坡状的半地穴式方形房屋。防雨门棚的出现,使房屋初具后世“前堂后室”的建筑雏形。这是同类房屋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在这座房子后边,有一座埋葬小孩的瓮棺。半坡人时代,对成年人和小孩采用不同的埋葬方式,成人死后埋在村庄的共同墓地,小孩死后,一般采用瓮棺葬。可能大家会奇怪,为什么对小孩采用这种特殊方式?这是因为他们受一种信念的支配,其一,因为当时氏族制度的制约,末成年小孩不能进人成人墓地;其二,是因为人类自然感情的影响,当时已产生了灵魂概念,他们认为小孩太小,不会走路,期望灵魂能常和亲人在一起,因此不能丢弃在外。另外,小孩死后母亲也不忍舍弃,于是埋在亲人身边,便于照料,体现了母亲的关怀。这座瓮棺发掘时,里面有一具2——3岁的小孩骨酪。

20xx—20xx年,为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扩建工程,半坡博物馆考古队对施工地点进行随工考古清理,获得了重要的考古发现,经多次修改施工方案,终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归入遗址保护大厅之内,供保护参观研究。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曾用非常虔诚的方式祭祀地神和天神。他们曾把劳动的收获和成果以燃烧的方式献给天神,以埋于地下的方式敬献给地神、谷神。祭祀天地后来成为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古老的祭祖制度的主要内容。在这个祭祀坑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南侧有两组陶器呈圆形堆在一起,一组有49个,多为鸡蛋大小的陶罐;另一组为数量更多更小的陶器。从它们的堆放方式和器形来看,既不是实用的生活器皿,也不是存放或陪葬,在它们的南边约2米处,立着一个高约80厘米、直径约20厘米的经过加工的石柱,这显然也不是生产工具或其他实用器,以前在半坡或同类遗址中均未见过。祭祀坑所处的位置正好在村庄的中心区,是大房子旁的中心广场,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后我们初步认为,这里是半坡人礼拜天地的特殊地点——祭祀区,这种祭祖形式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还是首次发现,具有重大的考古学价值,为研究原始宗教活动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

在居住中心区发现墓葬极为少见,它似乎与当时的墓葬制度是相违背的。而这种二层台式的墓葬在仰韶文化遗址中也是首次发现。墓主人是谁?为什么给他(她)的埋葬规格要远远高于一般人?为什么埋在这里?这是很难解开的谜!

这是一座灰坑遗迹,灰坑即原始人的垃圾坑。但在这个灰坑里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儿童尸骨,呈俯身状,双手似向后背着,这种形式在半坡首次发现,是惩罚?是祭祀?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又是一个难解之谜!

这里是发掘遗址时留下的一段地层剖面,在考古学上称文化堆积层,其中包含了古人类长期生活留下的各类文化遗存。半坡的文化堆积层最厚处达2米,最浅处距地面仅50厘米,分四层两期,早期为下两层,距今约6700多年;晚期为上两层,距今约5600多年。

这条小沟正好穿过居住区中心,把村庄分成两部分,小沟宽和深各l.8米,沟内没有发现排水的痕迹,推测为半坡人的分界沟,相当于今天的界墙。反映了半坡村落当时可能由两个大的母系家族组成,也可能是一个胞族由两个女儿氏族组成,她们以沟为界,和睦共存。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地窖是遗址中最大的地窖,口径2米,底径2.7米,高1.8米,为圆形袋状窖穴,是半坡人集体储存粮食和采集来的其他食物的公共仓库。这个地窖底部和内壁涂有草泥土,并用火烧烤过,干燥平整,是储藏食物的理想场所。这种地窖在遗址中共发现200多个,均在房屋外面,可见当时尚处于集体共有制时期,没有私有财产,人们共同拥有一切财产,物品平均分配,过着原始共产制生活。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遗址的中部。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房屋遗迹相互叠压的情况:最下面的一圈柱洞是最早建立的房屋留下的痕迹;后来房屋倒塌了,若干年后,人们又在其上再次建造房屋;最上面一层是最晚期的半坡人在前两次房屋的废墟上建起来的。在史前遗址中,如果未经过扰动或人为破坏,地层序列是按古人类生活年代的早晚自下而上排列的,越早期越深,年代越晚地层越靠近地面,每一层都有不同时期的遗存物,传递出不同时期的文化信息,这就是文化堆积层,它主要的形成原因是生活垃圾的堆积和房屋建筑的相互叠压。从这三层房屋的重叠情况我们可知,从早期至晚期,半坡村落是延续不断发展的。

硬土圈柱洞是对支撑房屋的木柱的一种加固方法。即先在地下挖一个比柱子直径大一倍的深而圆的大坑,在坑底部垫杂草、硬土或碎陶片,加以夯实,上面再铺些陶片和石片,使柱子不易潮湿和腐朽,将柱子立在上面中间,有的在柱子下放一块大而平的卵石,以防下陷。然后在周围一层层地填土夯实,高出地面再堆一个约十几厘米的草拌泥圈,烧烤便它坚硬,这样可以起到稳固柱子的目的。这种硬土圈柱洞可以称作最早的柱础。

这里的三座房屋都属半坡晚期。方形半地穴式房屋有防雨门棚,屋内西部有一个十几厘米高的土台,用火烧烤过,光洁、平整、坚硬,可能是当时人睡觉的土炕;东部的居住面有灶坑,是日常活动场所。清理这座房屋时,发现有20多根炭化的木椽由四周倒向中心,由此推测此房仍为四面坡状,且由于失火而倒塌了。

圆形房屋半地穴已很浅了,进门后有两道隔墙,墙后形成“隐奥空间”,中心有灶坑,旁有四根立柱支撑顶部,房内墙壁和地面均经火烧烤,用以防潮。墙体和屋顶已经分离,出现了屋檐。这种房屋格局已有了后来房屋“一明两暗”的原始雏形。

这座房屋出现于半坡晚期,是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房屋由12棍木柱构成基本框架,分为整齐的3排,每排4根,柱子深入地下1.3米,非常坚固,由两旁向中间搭设椽木,形成人字形两面坡式的屋顶。整个房屋呈一个非常规则的矩形,且已由地下走上地面,是半坡唯一的一座地面建筑,代表了当时房屋建筑的最高水平。这种建筑形式还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墙倒屋不塌”式的古典木构框架结构体系已趋形成,在中国建筑史上首开先河.

陶窑及墓葬区遗址。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陶窑之一,那些精美的彩陶就出自这里。半坡人的制陶区共发现6座陶窑,其中横穴窑4座,竖穴窑2座。这是一座横穴窑。横穴窑是半坡人早期使用的,晚期出现了竖穴窑,构造更先进一些。这种陶窑虽然较小、较简单,但它结构合理,制作巧妙,温度已达800——1050摄氏度,为后来大型先进的陶瓷窑奠定了基础。

半坡遗址出土完整或能够复原的陶器近1000件,陶片50多万片,陶器的使用量非常大,可见制造陶器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繁重的生产活动。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深沟是保护村庄的大围沟的一部分。大围沟围绕村庄一周,呈不规则圆形,长300多米,宽6—8米,深5—7米,底径1—3米,内沿高出外沿1米多。它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水排水,二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和敌对氏族的骚扰。大围沟出土量约1100立方米,很难想像当时的半坡人用简单的石铲如何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它是半坡人有效的防御设施。

在半坡村落居住区的北面,是半坡人的墓葬区,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有成人墓葬174座,墓葬排列整齐有序,很有规律,死者的头一律向西或西北,表现出了灵魂观念。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人死以后有灵魂,并且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西方就是鬼魂世界,死者头向西,便可以进入鬼魂世界。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对死者大多都有陪葬品,主要为日常生活用品,如打水的瓶子,炊煮的罐,盛物的盆、钵、碗等,数量一般为三四件,差别不大,看来死者生前地位相当,人人平等,死后也平等相待。

仰身直肢葬是对正常死亡的人的一种葬式,一般都有陪葬品。

合葬墓有两座,一座为两个男性,年龄为30—40岁,可能是俩兄弟;一座为4个女性合葬,年龄为15—25岁,可能是4个姐妹。在半坡没有发现成年男女即夫妻合葬墓,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形态及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半坡人时期实行对偶婚,夫妻双方分属不同氏族,本氏族人禁止通婚,实行男到女家走婚,男子的生产、生活、死后埋葬等都是自己氏族的事,他与通婚的女子只有婚姻关系而无经济关系,因婚姻关系不稳定,故所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缘关系按女方计算,财产也按母系继承。这是母系社会的一大特征。

二次葬是半坡氏族部落时代主要的葬俗之一。其葬法是人死后将尸体先停放或埋在一个地方,待其腐烂后,将骨骼堆积在一起进行第二次埋葬。当时的人们可能认为血肉是人世间的,肉体腐烂后对骨骼进行正式埋葬,死者才能进入鬼魂世界。一些处于原始时代的民族,举行二次葬时往往还举行一定的仪式。

俯身葬为死者面朝下趴伏状埋葬,商周后这种葬俗还有流行。屈肢葬发现较少,这种葬式一直延续到汉代以后。这两种葬式均为对非正常死亡者的特殊葬俗。

这是一座埋在居住区的特殊墓葬,墓主人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反常地按成人葬俗埋葬,且有木板作棺椁,随葬品有陶器、石球、石珠、耳坠、一钵粮食等共69件,远远超过成年人。对小女孩如此的厚葬反映了她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也是母系氏族妇女享有特权的一种体现。

这是一组埋葬小孩的瓮棺,共有9座,处在不同的地层。居住区共发现瓮棺葬79座,反映了儿童的死亡率较高。瓮棺的盖上或底部多有一个孔,为人们有意识的钻孔,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具体表现。他们认为小孩肉体虽死,但灵魂未灭,小孔是供灵魂出入的孔道。

2

页,当前第。

1

1

2

博物馆的导游词有名篇十七

有这样几句话:彼岸花开开彼岸,奈何桥头可奈何?黄泉路上相与谁?忘川河畔觅船家。阎罗殿前断下世,轮回道里固拒往。孟婆一惑未可违,安然往生忘今世。相传人死后都会走黄泉路,路的尽头是忘川河,河上有座奈何桥,桥的终点是望乡台,望乡台上有个老妪在卖孟婆汤。忘川河边有块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记红尘往事,三生石却记载你的前世今生。那缘定三生也就在轮回中不息。在这里流传着一个说法就是,两个相爱的人如果心意相通,虔诚的牵着对方的手走过奈何桥,那么他们下辈子还能再续前缘。好的,我们的旅游团里有多少对儿情侣啊?恩,帅哥配美女,你们呆会儿一定去奈何桥走一下哦,记得诚心诚意哦!

突然想起了一个笑话想跟大家分享哦!18层地狱里有3个人生前盗贼抢劫,欺善凌弱,然后他们都被判下油锅。按常理说进油锅都会被炸得噼里啪啦的像我们在家里炸小鱼儿一样,可是这三个人都在油锅里谈笑嬉戏,后来判官翻开生死薄才知道,这3个人原来分别来自重庆武汉南京-三大火炉,呵呵。其实说真的,我们重庆的夏天就像我们重庆人一样热情啊!

那么现在提醒一下某些注意事项。三峡气候潮湿多变,请带上外套及雨具;船行驶时风大,请勿在船甲板上逗留时间过长,以免受寒感冒。船上饮食不比岸上,可以自备食物,没有吃完的零食请系紧放好;出门在外请少喝酒,以免耽误游程。下船游览景点时,请确认关好门窗后,方可离去;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下船时人多拥挤,请照看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以免丢失。外出旅游以防万一,请带创可贴,感冒药、肠胃药晕车晕船药等。

若带有小孩同行,请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小孩,小孩不宜单独到船的边缘及船甲板嬉戏玩耍,不宜在船上追逐打闹。请大家再记下我的电话号码,如果发生什么紧急情况希望大家可以第一时间通知我,我将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大家服务。如果各位对我的工作有什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大家批评指导,谢谢!好了让我们尽情开始我们愉快的长江三峡之旅吧。

其中还值得一提的就是花边圜底罐,它是三峡古代盐业的见证。考古人员在忠县发现了大量西周至战国时代的花边圜底罐,经实验表明,忠县花边圜底罐内壁附着物和自贡汉代铁盐锅内的沉淀物具有基本相同的物象。这表明,古代巴人至少在西周时期就进行井盐的开采加工,比文献记载的最早李冰的采盐早了七百年。

巴国晚期,由于楚国的逐步紧逼,其政治中心之间退入嘉陵江流域,控制范围也逐步缩小。利用巴蜀矛盾,秦国趁机于公元前316年攻灭蜀,巴两国,秦国在巴,蜀采取不同的政策,镇压蜀而笼络巴。此后,秦人将楚的势力逐出渝东,并以巴地为攻楚前沿阵地。秦汉时期的巴人对于中原文明来说依旧是少数民族,,“汉归义賨邑侯”金印所展现的历史就是巴人对中原王朝的归顺。该印金质,印纽卧驼行,出土于云阳县南境双河口夹沟坝,印文为“汉归义賨邑侯”。賨指賨人。秦汉时对巴人的称呼。

三国时期,三峡石吴蜀兵戈交锋的前沿地带,它见证了夷陵之战,刘备托孤等重大历史事件。而更相传刘备夷陵之战兵败后,诸葛亮在今奉节地区设下八阵图困住东吴大将陆逊的追兵,但今日已失传(见下图)。魏灭蜀后,又从这里开始了伐吴战争,《晋书。王濬传》记载,魏王令益州刺史王濬率领巴蜀兵伐吴。这便是诗人刘禹锡诗中吟道的“{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巴文化石重庆地区进入文明时期的第一个文化,是重庆地域文化的根。巴人在艰苦自然环境下和强敌的双重压迫下,不断抗争,形成文化特色,两千多年以来,逐步沉淀到巴渝文化的最深层。巴国虽亡,其文化传统与中原的融合却经历了缓慢的过程。巴人在相当时期内仍保留着原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西汉早期开始,随着西南夷的开发,巴文化日渐没落,具体表现为随葬品中铁制农具的出现,兵器数量的逐渐减少。大致到汉武帝时期,这一融合才告一段落。这种文化融合石双向进行的,其中以农耕经济为特征的秦汉统一的中原文化进入主流,巴文化中的不少精华也由此渗入秦汉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的一条涓涓支流。

第三部分:调查总结与体会调查总结与体会:通过这次亲自的调查发现深感实践调查的经验的缺乏,在技巧和方法上以及熟练程度不足。最惭愧和着急的是感到专业知识的力不从心。通过这次完整的独立自主的调查,认为作为学生的作业很有必要,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提升用巨大的帮助。在汇总全国不同地区的博物馆的调查,能从宏观上把握文化的共同性,也能在微观上发现地域差异。若能很认真的做好这次报告,我觉得意义是重大的。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很难对全国各地历史有一个总体的详细的透彻了解,而查找史料不够形象具体,有大海捞针的感觉。对地方博物馆的调查,并得以汇总,就仿佛有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调查。所以,在此次调查之后,希望能在一两年后,同学们有了更高更精的历史文化觉悟和修养后再进行一次更详细的地方博物馆深入的调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