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然之道教案设计简案篇一
自然之道》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到南太平洋一个小岛去旅游。他们的目的是观察幼龟怎样离巢入海,在观察中为救一只幼龟,没想到这是龟群的“侦探兵”,成千上万的龟群也爬向大海,因来了许多食肉鸟,造成幼龟的伤害。描写了众人与向导对此事的后悔之情。
通过本篇的教学,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之道。
这篇课文我准备了两个讲授,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生字;理清脉络,讨论段落划分。第二课时:复习生字,朗读课文,读后谈感受;教学课文,理解词语,总结全文。
我着重讲第二课时,针对可是的安排和学生的认知实际,我确定以下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在自然界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反之则会弄巧成拙;
2、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词语,体会用恰当的词语表达情意;
3、基本技能目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自然之道教案设计简案篇二
俗话说得好,有备无患,虽然教学过程时时有遗憾,但由于对教材分析得不透,学生固有的知识把握得不准,也就是课前了解得不全面而上课,那个遗憾就大了,《自然之道》这一文教后就有这种感受。课文虽已教完,但总觉得有点不舒畅:课堂沉闷,学生启而不发,理解不深刻。回顾教学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活动。假如在一节课中学生的活动不充分,或者说没有使全体学生动起来,那么,这个课堂就缺乏生机和活力。这节课我估算了一下,没有完全动起来(主要是脑动)的学生占着不小的比例。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确,在教学构思上对主体性和全员性考虑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同时课前没有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致使学生思路不开阔,对提出的问题谈的不深刻或者无话可谈。
二是朗读没能很好地与阅读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它对领悟情感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很有好处。所谓读文悟道披文入情,强调的就是读。这节课中,由于对朗读的处理失当,从而使阅读教学显得单薄,显得缥缈,显得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三是评价缺乏激励。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进取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评价犹如催生剂,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风貌,给学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虽明于心而未能明于行,致使学生学习积极不高。以上存在的这些遗憾,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重视和改正的。
自然之道教案设计简案篇三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自然之道教案设计简案篇四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俺们为自身维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平安,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教学难点在于品味向导的语言,理解他的行为。在设计教学设计时如何突破难点,力求使同学的理解不停留在泛泛地理解“人类不能破坏自然规律”这个再明显不过的道理上,而是引导同学在感悟了“我和伙伴们”由焦急到高兴,最后到悔恨、震惊的情感积淀后,讨论向导的所说所做。我从题目中的“道”入手,引导学生抓住游客是如何“自作聪明”使得结果适得其反,通过这种“知果寻因”的学习方式,解决的难点:明白是如何通过具体事实来揭示道理的表达方式。同时,我又抓住另一条线:游客和向导对待同一件事——救幼龟的不同态度以及他们的情绪变化为辅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作用联系上下文学习方式来理解,体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悟,悟中读,感悟人们的情绪变化,同时也感受语言魅力。在教学中,我是这样用想象拓展课文的:在播放一段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穴爬出的视频后,画面定格在众多幼龟爬向大海,这时,我引导同学想象: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同学对文本进行补充,使得群鸟叼食龟群的画面在同学的想象中更具震撼力,更让人感受到违背自然规律带来的恶果是无法弥补的。我们不难发现,课文的空白处成了同学奔驰想象的空间;而同学在丰富的想象中,实现了对文本的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上好一节课,在教学实践中不时地进行“再加工”、“再发明”。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时提高的过程,我将在教学实践中努力锻炼自身,使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时提高。
自然之道教案设计简案篇五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和几个朋友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想实地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开巢穴进入大海的。出于好心帮助了一只幼龟,结果却给成千上万只幼龟带来了灾难,使不少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物。这件事告诉我们:爱护动物就要了解它们,了解自然法则,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感情朗读、对比体验等过程,理解文章内容。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的自由辩论:一部分学生以原告——绿色海龟家族身份控告旅行团,并说明控告的理由;另一部分学生以旅行团成员身份为自己申辩;一名学生以审判长身份结案。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有的'同学认为向导做的对,以此来让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同学说向导做的不对,不能以牺牲几十只幼龟的生命为代价来让人们觉醒,还有的同学认为向导的做法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在审判长定案的环节,我还为他捏了把汗:如果他判得不公平或有一方不服怎么办,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审判长竟然当机立断宣判:旅行团成员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使海龟家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但由于他们也是出于好心,所以旅行团成员要向海龟家族公开道歉。真是思维敏捷,表达清楚呀,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自然之道教案设计简案篇六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能“焕发生命活力”的沃土。要让学生在这“方寸”之地吸取到足够的营养,尽情展现个性魅力,教师必须下足“工夫”。这“工夫”要求教师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写备课笔记,既课前预设;还要求教师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双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辩的机会,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既课堂生成。
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总是会出现两种极端:预设太多,课堂像是一场戏,一切竟在”掌握”中;或是一味追求动态生成,脚踩西瓜皮……的现象,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执教过程中,老师们都想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这样就无法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在一次执教《自然之道》一课过程中,我就犯了上面所说的错误,对次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教学难点在于品味向导的语言,理解他的行为。我在设计教案时准备利用近一刻钟的时间来突破难点,力求使学生的理解不停留在泛泛地理解“人类不能破坏自然规律”这个再明显不过的道理上,而是引导学生在感悟了“我和伙伴们”由焦急到高兴,最后到懊悔、震惊的情感积淀后,讨论向导的所说所做。在进入讨论的环节中,我发现学生仅仅游离于课文的表面在空泛地谈论,感觉在隔靴搔痒。为了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对文章内涵的领悟达到超越文本的大语文观的境界。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就在学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时,我顺势提取了他们在课下搜集的信息,引导学生从中可以选取对思考这个问题有帮助的信息。没想到有些学生的思维是开阔了,但不能正确地理解资料中的信息,如有一位学生说:“向导知道小海龟成活的几率很低,所以他想能救一只小海龟就救一只。”还有的学生不能运用信息帮助自己思考,还是停留在孤立地片面地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如一位学生回答:“向导就是为了让他们看看破坏了小海龟生活规律的后果。”
或是说:“向导是在我和伙伴呼喊声中被逼无奈才救那只海龟的。”而这些情况出现时,老师的主导性就应该发挥出来,有效地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下去。可由于我经验上轻,又加上情绪紧张,并没能很好地因势利导,更深刻地理解向导的话。其实,我在课后进行了反思,当时的我如果这样引导:“作为一位生物学家向导,他对小海龟的知识了解不只这些,在他知道这些情况下,把小海龟抱向了大海,肯定有科学家的道理,是什么呢?”这样,就能很好地把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有效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既突破教学的难点,又丰富了学生的见识。
自然之道教案设计简案篇七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用适当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尊重“自然之道”的启发。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之道”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适当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向导的话,从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课揭题。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自然之道。大家事先预习过吗?读过课文吗?读过一遍的请举手;读过三遍以上的请举手。
2.知道“道”是什么意思吗?“自然之道”呢?
二、初读梳理。
1.初步读文,学习词语。
加拉巴哥岛巢穴踌躇结伴而出侦察颓丧。
你自己在读课文过程中,还觉得哪些词不容易读好,提出来。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梳理人物: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人和物?
适时板书:我们向导幼龟食肉鸟。
a.“向导”是什么人?这个向导可不是一般的向导。
c.幼龟,先是一只,后是一群,成百上千只。
d.嘲鸫、海鸥、鲣鸟,它们有一个总名称,叫做食肉鸟。
(2)串说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如果你觉得有困难,老师给你一点帮助。(你可以这样想:我们去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了什么情景?我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随机板书:救助伤害。
过渡:课文写了“我”和同伴本想救助幼龟反而伤害了它。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们救助那只幼龟?(3、4节)。
三、理解“救幼龟”
1.(出示句子)(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出,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来。)。
(1)“踌躇不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再联系上文想一想,课文怎么写它“踌躇不前”?理解“探、欲出又止”。
(2)再读这段话,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幼龟。
(3)它的小心谨慎是有原因的,你能从上下文中找到依据吗?
我们都很焦急,可是向导却说——。
出示句子: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1)练读句子,体会“紧张与焦急”,理解“若无其事”。
(2)对比着读,体会对比的表达效果。
(3)读到这里,你读出了什么疑问?
(要点把握:向导为什么那么冷淡?向导说的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
四、续学第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想说说: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其他的幼龟就;现在,那只幼龟没有回到巢穴,其他幼龟,于是,结果。
2.讨论争辩:如果我们不去帮助那只幼龟,情况会怎么样呢?你的课文依据是什么?
3.练习并小结:
(1)我和同伴们看到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心想:
五、巩固练习。
1.复习词语。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鱼贯而出若无其事见死不救极不情愿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1)读读,说说,哪些词语的意思你明白了?
(2)把词语放回课文中,边划边读。
2.填空作业。
出示,并准备作业纸:我们去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嘲鸫啄小海龟,向导却(),我们很生气,责怪向导()。向导在我们的要求下把幼龟抱向大海。不久,成百上千的幼龟从巢中(),()爬向大海。我们很快明白,自己干了一件()的蠢事。尽管大家全力补救,累得(),那些食肉鸟还是吃得饱饱的,叫声()。
第二课时。
一、过渡:
那只小海龟得救了,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但是作者在后面的`课文里却写道:“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自己默读剩下的课文段落。
二、学习课文6-8段。
1、首先来回答: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说,注意表达的顺序。
说到侦察兵时,教师出示句子: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小幼龟从巢穴里鱼贯而出——。
从这些红色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幼龟的多,都争着向外爬)。
怎么读?
(我们派出去的侦查兵没有回来,他肯定看到外面没有危险,而是匆匆忙忙地去大海了。如果遇到什么危险,他会返回巢穴中的。)。
学生接着谈一谈。
2、老师:数十只小幼龟已经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这些小幼龟被食肉鸟们吃掉时,又是怎样的场景呢?让我们来展开想象,选出其中一种情况写一写,看谁写的具体形象。
引导学生看书中插图,想象当时情景。
一只幼龟正兴奋地向前爬着,它正在美滋滋地想:“我就要见到我亲爱的妈妈啦!忽然一只鲣鸟飞快地俯冲下来,使劲地啄它的头。小幼龟被这样的突然袭击吓坏了,它本能地把头和四肢缩进了壳里。那只鲣鸟并没有放弃对幼龟的袭击,它用又尖又长的嘴朝着幼龟的壳里使劲地啄,几下子就把幼龟的头啄得血淋淋的。一会儿,小幼龟变得血肉模糊,失去了知觉,四肢无力地伸出了龟壳。鲣鸟津津有味地把幼龟吃了下去。
一只幼龟看到同伴都向前爬去,它也加快了脚步,可就在这时——。
一只幼龟便向前爬着,边想回头招呼自己的同伴,可是它还没有张开口,就——。
一只幼龟正低着头奋力地向前爬着,忽然听见同伴一声惨叫,它还没有回过神来,就——。
一只幼龟刚刚把脑袋伸出巢穴,想追赶同伴,可就在这时——。
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
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
(1)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采访学生:你会说什么?
老师总结:我们好心却做了这愚不可及的蠢事,并没有得到幼龟们的感谢,所以——。
出示句子:
我和同伴慢慢地走在沙滩上。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从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伤心。
(2)比较句子,体会“悲叹”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师:加上“悲叹”好在哪里?(能体现出向导极度悲伤难过的心理。)。
板书:悲伤。
根本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向导为什么会如此悲伤?(非常自责、后悔——幼龟的灾难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师:再次读这个句子,感受向导的悲伤之情。指读、齐读。
师小结:看来向导既不是没有同情心,也不是想让饥饿的食肉鸟有口饭吃,他对幼龟的生活习性还是很了解的,也知道这种做法可能会给幼龟带来危险,但迫于游人的压力而又不得不做。当然,也许他也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后果会那么严重。
三、谈感悟、谈启示。
同学们,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我相信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可能出现的回答: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做决定或指挥;人不要自作聪明,要知道,有很多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好,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板书:遵循)。
四、布置作业: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例就是人们破坏了自然规律,发生的后果总是事与愿违,都是有哪些呢?我们课下调查一下,下节课交流。
自然之道教案设计简案篇八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生字新词和两组需要比较的句子。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小黑板展示,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
3、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在此环节上绝对不能走形式。)。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读,对于细节部分要反复推敲,不能读读了事,还要把字词的理解同表演结合起来,如“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就要把幼龟当时的神态、眼神体会出来。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2)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组再说一说。
4、讨论: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
5、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注: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多练习几遍。
四、本课小结。
本来想帮助幼龟,结果却让许许多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在让人惋惜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
抄写生字词。
自然之道教案设计简案篇九
2、理解课题是什么意思?(自然规律)。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咱们就赶快走进课文去了解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看看课文里都写了哪些人物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读书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旁边做好标记。可以放开声音大声读。自己读自己的,读出自己的理解。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与理解情况。
师:课文读完了,词语是不是都掌握了,(出示)谁想读给大家听?
后两行谁想读给大家听?都读准了,那这个愚不可及的意思你知道吗?生答。在字典里啊,“及”的意思是比得上,那愚不可及谁能说说!生说。通过查字典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就能准确的理解词语了!
课文里啊还有个地名,(出示)很不好读,谁想读读。来,请你。生:加拉巴哥岛。师:你看,还真不好读呢?(再指两生读)。
师:对,它啊,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微岛,谁再来读读请你读。(两生读)。
师:全班一起读读。那刚才的那些词语,同学们都会写吗?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默写,其他同学在你的练习本上写。“愚蠢”
师:观察地真仔细,这春字的一撇一捺要舒展。一起来看我写。写愚字要注意中间要一长竖,心字要拖住,写蠢字要注意,春字要舒展两只虫子藏下面,大家用这种方法再写一遍,看能不能写漂亮。
3、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来说说吧,课文里写了哪些人物动物?
那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是啊?看着黑板,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来说说!请你——。
师:恩,这回说的比较简单了,也很清楚了,大家看先找出课文都写了谁,再说清楚他们之间发生的事,用几句简单的话就能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明白!
4、提出疑问。
师: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明白?
师:你对大自然的动物感兴趣,这大自然啊,就像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啊,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三、深入研读,体会文意。
(一)学习课文3—5自然段。
三、四自然段,请你读第三自然段,你读第四自然段!
1.指生读第3、4自然段,思考:是什么样的情景让我们的向导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2、我们的向导究竟看到了什么样情景,使他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读读文章中的句子。(生读有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查外面是否安全。学生齐声读句子。
假如你遇见食肉鸟会怎样做?外面没有食肉鸟你会怎样做?你真是个称职的小侦察兵,同伴们非常相信你。
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我们和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画一画有关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
指名说我们态度是:板书:紧张、焦急。
请读一读有关的句子: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师:嘲鸫啊,连狗和人都敢啄,此时它正在啄一只小幼龟的头,谁再读读?
师:我听出了你的焦急,看到此情此景,游客们当然担心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
可能出现的回答:(1)向导没有同情心;(2)向导了解幼龟的生活习性,知道这种做法可能会给幼龟带来杀身之祸,但迫于游人的压力而不得不做。(3)也许他也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后果会那么严重;(4)也许他更喜欢鸟类,他希望饥饿了的嘲鸫有口饭吃;(5)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给其他人一个教训。
再出示句子:他极不情愿地抱起小海龟,向海边走去。你从极不情愿又看出了什么?
(向导非常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但是看到同伴们着急,心里过意不去,就只好抱起小海龟,按照我们的要求把小海龟放进了大海。)。
师:是啊,向导非常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我们体会着一起读一读。
那只小海龟得救了,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但是作者在后面的课文里却写道:“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自己默读剩下的课文段落。
(二)学习课文6-8段。
首先来回答: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说,注意表达的顺序。
3、从这些红色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幼龟的多,都争着向外爬)。
(我们派出去的侦查兵没有回来,他肯定看到外面没有危险,而是匆匆忙忙地去大海了。如果遇到什么危险,他会返回巢穴中的。)。
学生接着谈一谈。
5、师:是啊,数十只小幼龟已经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多么惨烈的一幕啊。这些小幼龟被食肉鸟们吃掉时,又是怎样的场景呢?请大家结合课本上的插图,想象当时情景。看,一只幼龟正兴奋地向前爬着,它正在美滋滋地想:“我就要见到我亲爱的妈妈啦!忽然一只鲣鸟飞快地俯冲下来,使劲地啄它的头。小幼龟被这样的突然袭击吓坏了,它本能地把头和四肢缩进了壳里。那只鲣鸟并没有放弃对幼龟的袭击,它用又尖又长的嘴朝着幼龟的壳里使劲地啄,几下子就把幼龟的头啄得血淋淋的。一会儿,小幼龟变得血肉模糊,失去了知觉,四肢无力地伸出了龟壳。鲣鸟津津有味地把幼龟吃了下去。
……。
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
6、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
(1)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采访学生:你会说什么?
学生回答。
师总结:我们好心却做了这愚不可及的蠢事,并没有得到幼龟们的感谢,所以——出示句子:我和同伴慢慢地走在沙滩上。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从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伤心)板书:伤心(2)比较句子,体会“悲叹”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根本”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向导为什么会如此悲伤?(非常自责、后悔——幼龟的灾难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师:是啊,幼龟的美好愿望,就因为我们全都破灭了呀!谁再来读一读。
四、总结提升。
师:如果你是向导,此时,你又有什么想说呢?
师:是的,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啊!同学们,正如你们所说的,、大自然原本是那样的神奇,每种动物啊,都有他们自己的生存规律,这就是自然之道!
大家刚才提到了,我们应该遵循规律(板书:遵循),了解规律,尊重这些规律,才不会好心办了坏事,这也是自然之道所要告诉我们的。
师:同学们,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我们可以多读读课文,多看看课外书,从书中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当然啊,我们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实践去体验。老师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大自然的奥秘》,大家课下可以找来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
我们。
紧张。
焦急。
(遵循)。
向导。
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