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科学活动教案小班(实用13篇)

2023年科学活动教案小班(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8 18:32:09
2023年科学活动教案小班(实用13篇)
时间:2023-12-08 18:32:09     小编:GZ才子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一

2、了解《小鸡出壳了》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对话。

3、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1、母鸡、小鸡、鸡蛋头饰,卡纸制作的母鸡翅膀。

2、小鸡出壳及鸡妈妈领着鸡宝宝在田野的自制课件。

3、《母鸡进行曲》磁带、录音机。

老师和孩子们随着《母鸡进行曲》进活动室,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

一、出示小鸡,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师出示小鸡),看,这是一只多么可爱的小鸡啊,尖尖的小嘴巴,黑黑的小眼睛,浑身毛绒绒的。"老师再很神秘的问:"哎,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鸡是怎样出生的吗?"让孩子们自由议论。这时老师再出示鸡蛋,说:"小鸡是鸡蛋孵化出来的(教师介绍小鸡孵化的过程)。在这21天的孵化过程中,鸡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进入下一环节.

二、按顺序出示幻灯片,了解小鸡是怎样出生和长大的。

先出示第一幅图,老师引导孩子观察:"小朋友们,这是最初的鸡蛋,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蛋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孩子大胆表达。然后老师再问:"在鸡妈妈的孵化下,过了几天,蛋壳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接着出示第二幅图,再引导孩子与第一幅图进行对比观察,说出鸡蛋里面的变化。依次进行,直到出示完小鸡出壳了的最后一幅图。

三、出示鸡妈妈领着鸡宝宝的课件,配乐欣赏故事。

鸡妈妈带着鸡宝宝们来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鸡宝宝们快活的抖抖黄绒绒的毛,好奇的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

"这是青草。"。

"青草是什么?"。

"青草嘛,是让我们踩着走路的。"。

"哦,那个圆点点是什么东西?"。

"那是露珠。"。

小鸡头一低,吃了一滴露珠:"妈妈,露珠是甜的。"。

"孩子,青虫的味道还要好呢!来跟着妈妈去找吧。"。

小鸡跟着鸡妈妈,"悉沙悉沙"踩着青草。它多神气,生下来就会走路,还会唱歌:"叽叽叽叽!"它是在唱:"妈妈呀,我真快乐!"。

欣赏完故事后,老师再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鸡妈妈和小鸡的对话。

四、师幼游戏"小鸡出壳",结束活动。

老师带着母鸡头饰,胳膊带着用卡纸制作的母鸡翅膀扮演鸡妈妈,幼儿带着鸡蛋头饰扮演蛋宝宝,模仿母鸡孵蛋的过程。幼儿随着老师的口令和翅膀的动作,完成小鸡出壳的过程。最后老师说:"哇,宝宝们都出来啦,跟妈妈找青虫去,叽叽叽叽…"。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二

1.感知木耳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2.会用肢体动作表现木耳泡发的变化过程。

3.初步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科学的兴趣。

感知木耳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课件。

2.塑料杯12个、小毛巾12块、小勺子12把、盘子6个、木耳若干、温水。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1.通过寻找“宝贝”,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请小朋友拿出来,摇一摇、晃一晃、听一听,猜猜里面是什么?

2.观察“宝贝”的外形特征。

(1)请宝宝们仔细看一看这件宝贝是什么颜色的?

(2)摸一摸什么感觉?

(3)那这件宝贝到底是什么呢?

3.木耳自我介绍。

二、木耳实验、操作感知。

1.幼儿动手操作实验,感知木耳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小结:原来小小的硬硬的干木耳泡水后会变大,变得湿湿的、软软的,这种现象叫作泡发。

三、肢体表现、整理认知。

1.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木耳泡发变化的过程,感受其乐趣。

2.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木耳泡发变化的过程。

四、探索发现、生活延伸。

1.引导幼儿观察多种食品泡发现象。

小结:桌子上这些东西可泡发的食品有……不可泡发的食品有……。

2.运用已有经验分辨、讨论,干香菇遇到水会产生泡发现象吗?

延伸活动:

探索生活中更多可泡发和不可泡发的食品。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三

“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大家缺不了。”一个简短的谜语将幼儿引入探索空气的奥秘之中。空气住在皮球里、气球里、空盒子里……是幼儿游戏的好伙伴,置身游戏中空气不再看不见、摸不着,不再抽象、枯燥,而是具体的、有趣的,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能够引起幼儿积极探索、自主摄取、利用的一个学习对象,引发他们质疑、探究、发现、验证的一个现象,支持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一个学习境脉。

大班幼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大自然、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在大量的直接经验中,开始乐意去了解一些事物的规律和特点,初步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开始学习抽象概括,并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空气是如此有趣、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孩子们在我们创设的氛围中自发地学习。这天,他们在观察角喂养小鱼时发现,鱼嘴中吐出了一串泡泡,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这泡泡是怎么回事?”“水里面怎样能产生泡泡呢?”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设计了科学活动《制泡高手》,为幼儿创设情境,材料,通过猜测,自行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探索出不同方法把瓶子放入水中让它冒出泡泡,孩子们在“做中学”,在做中萌生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1、探究瓶子放入水中产生泡泡的不同方法,并进行简单记录。

2、积极参与活动,乐于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

1、幼儿人手小矿泉水瓶、记录表、记号笔、擦手布各一,两人一个大水桶。

2、教师操作材料:长方形鱼缸一个,碎砖一块。

一、小砖块冒泡泡。

1、教师出示碎砖块,引发幼儿猜测,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提问:这是一块碎砖,我把它放进水中会怎样?(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各种各能性。)

[砖块会沉到水底;砖块会把水染上颜色;会有泡泡冒出来……]

2、教师演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真的沉到水底了!又泡泡冒出来,小小的,一串串的……]

砖块沉到了水底,而且还冒出一串串的泡泡,象海底世界一样,真好玩!

3、讨论:为什么砖块放进水中会有泡泡?

师:奇怪,为什么砖块放进水中会有泡泡?

[砖块不光滑;砖块上有许多小孔,泡泡就是从小孔里冒出来的。]

(通过视频仪观察发现砖块表面不平整,上面有许多小孔。)

4、。

师:原来砖块凹凸不平,上面还有许多小孔,里面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当我们把砖块放进水里,水就把小孔里的空气赶了出来,大家就看到了砖块冒出一串串小泡泡的现象。

(评析:一块小砖块引发幼儿思考和猜测,幼儿提取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做出了多种可能性的回答。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孩子们有所发现,教师则通过形象的语言进行,使幼儿了解到泡泡产生的原因,为后面的活动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找泡泡。

1、猜一猜,瓶子放进水中会不会有泡泡冒出来。

(1)出示小矿泉水瓶,引发幼儿猜测。

教师提问:小瓶子里有空气吗?如果把瓶子放到水里会冒泡泡吗?为什么?

(2)幼儿大胆猜测并交流。(请幼儿大胆进行猜测,并结合生活的经验说明自己的理由。)

(评析:幼儿的猜测多种多样,教师并不对错,而是让幼儿大胆思考,猜测各种可能性,为之后的试验做准备。)

2、试一试,用不同的方法把瓶子放进水中找泡泡。

(1)教师提出试验的要求。

师:我们来试一试,怎样把瓶子放进水里能冒出泡泡?然后用别人能看懂的方法记录下来。比比看谁能用各种不同方法放瓶子,让它冒出泡泡。

(2)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把小瓶子放进水里找泡泡,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由于在猜测时教师没有给与对与错的评判。幼儿在试验时能很放松大胆地去尝试,教师只要引导他们把自己找到泡泡所用的方法记录下来,并根据幼儿个自的情况询问瓶子冒出泡泡的原因即可。)

3、说一说,我怎样找到了泡泡,为什么会有泡泡。

(1)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大家找到泡泡了吗?请你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泡泡的?(启发幼儿用自己形象的语言描述)

师:还有谁用了和他不一样的方法?(鼓励幼儿把自己和别人不同的操作与大家交流。)

[我把瓶子口向下,手捏一下,瓶子里就冒出泡泡了……]

(2)进行比较演示,对幼儿的发现给予验证。

师:我也把瓶口向上放进水里,可是没有冒出泡泡,为什么他的瓶口向上就能冒出泡泡呢?请说说原因。

[你的瓶子瓶口没有进到水里,怎么会冒出泡泡呢!一定要把瓶口放进水里才行。]

(在比较操作时发现,一定要将瓶口没入水中才能冒出泡泡。)

师:他的瓶口向下时会有泡泡,有的小朋友把瓶口向下时就没有泡泡出来?这是怎么回事?

(请两个幼儿进行操作,发现在用手捏瓶子时会有泡泡冒出,不捏瓶子就不会有泡泡。)

(3)。

师:大家真能干!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找到了泡泡。有的把瓶口向上放入水中,泡泡像喷泉一样冒出来;有的把瓶子横着放进水里,泡泡就“噗噗”地冒出来了;如果把瓶口向下,只要用力一捏瓶身,也会冒出大大的泡泡。有的小朋友还发现瓶子盖子松松的拧上时,瓶子放进水里也会有泡泡冒出来,真有趣!瓶子放进水里水进入瓶子里时,就把瓶子里的空气赶了出来,水中就会冒出泡泡了。

(评析:幼儿通过交流和对比试验将自己的发现与,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让幼儿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描述出来,也使教师更清楚幼儿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4、看一看,小朋友的记录。

师:大家一起看看,我们都用了许多方法找到了泡泡,还有的小朋友用了简单的符号把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让我们一看就明白,真棒!

(评析:操作记录可以帮助幼儿记住自己的操作方法或结果,大家把自己的记录展示出来,可以让彼此互相了解不同的操作方法。大班幼儿已有很多的记录经验,教师注重的是幼儿与众不同的记录,强调用简单和别人易懂的符号来记录并进行介绍,使幼儿能学到多种的记录方法。)

5、:许多事情只要我们动脑筋,就可以找到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通过自己动手试一试,就能找出最好的办法。

(评析:幼儿在猜测中激起尝试的愿望,在尝试中得到发现,这种在“做中学”的活动,让幼儿在做中得到认识,在交流中得到发展。教师在的过程中则进一步强调了让幼儿要勤于思考,更要亲身尝试体验,给幼儿进行了良好的科学探索习惯的培养。)

三、延伸活动:我们是制泡高手。

1、用瓶子装上水来制造泡泡。

师:大家把水灌进瓶子里盖好瓶盖,能想办法让瓶子里的水也产生泡泡吗?我们来比一比谁造出的泡泡多,那谁就是制泡高手。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怎样能造出多多的泡泡。

3、结束活动,肯定幼儿的尝试活动,提示幼儿擦干手,搓搓手,保护好我们的小手。

(评析:从在水里找到冒出泡泡的方法到在瓶子的水中制造出泡泡,教师把活动从一个高潮引入另一个高潮。孩子们摇动着瓶子,观察里面产生的泡泡,并比较谁造出的泡泡多。幼儿在活动中既有新的发现,又有探索新问题的欲望产生,新的活动将继续延伸下去。)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四

1、让幼儿了解夏季自然变化的特点,以及人们活动的情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投影设备、图片。

2、幼儿学习讲述夏季的天气特点。

3、指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要求。

4、指导幼儿讲述人们在夏天的活动。

师: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穿什么衣服?人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到哪儿去玩?

5、小结夏季特征,教育幼儿在夏季要注意休息,保持身体健康。

夏天真热,幼儿如何而知?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活动之前,我利用晨间时段鼓励幼儿观察夏季的景色、人们的穿着、气候的特征,当幼儿有了充分的感受,他们在活动中就有话可说。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在与同伴的语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五

小班科学活动火车教案由本站会员“1142551925”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

教学。

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学活动火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把火车连接起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数字火车(3套),绿色西瓜火车、黄色香蕉火车、红色火车、泡沫火车各一套(各有十几节);牛奶盒做的山洞,轨道,滑坡;各种材料的绳子(色彩、质地、粗细都不同)。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孩子参与活动。

2、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火车。

3、请幼儿自己想办法将汽车连起来,教师以观察为主,适时指导,有的孩子可能没有规律的连接,或者火车颜色和绳子颜色的配对连接,或两种颜色有规律的连接。

4、幼儿接好火车可以拉着火车钻山洞,过轨道并请孩子模仿生活,用语言表达火车开到哪里。

5、让孩子比一比火车的长短。

活动建议:

教师适时介入,引导提升经验,但不强求。

活动反思:

这次科学活动,是十分有趣味性的。不单单是因为它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且还有彩色的图谱,对于幼儿来说这是视听觉的双重享受。

小班科学活动火车教案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小班科学活动火车教案范文。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六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科学活动开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使幼儿认识各种形状、质地、大小不同的带盖的瓶子、盒子。

2、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并用语言简单的表述出来。

3、培养幼儿了与参加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1、各种形状、质地、大小不同的带盖的瓶子、盒子若干。

2、糖果若干。(装入不同的瓶中)旺仔牛奶、汽水、洗洁精、海飞丝洗头液、午餐肉各一瓶。

3、自备套盒一组。(大纸箱―电脑纸箱―小盒子―巧克力盒――小玩具)

一、游戏“送礼物”,引入主题。

1、出示一个用胶带封好的大纸箱,请幼儿想办法打开它。

“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吴老师要给你们送个礼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吧。”(大纸箱)“谁来帮老师想个办法打开它?”(撕开、用剪刀剪开、用钥匙戳开------)选一种方法打开。

2、从中取出一个电脑纸箱,请幼儿打开。

3、从中取出一个小盒子,请幼儿打开。

4、从中取出一个巧克力盒子,请幼儿打开。

5、从中取出一个小玩具熊。

二、请幼儿观察布置好的场地中各种各样的瓶子、盒子。

“今天老师给你们还准备了许多东西,你们看看大门都是什么?你都看到里什麽瓶子?”“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东西做的?”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室可引导幼儿选择性地讲述。

三、请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打开盒子,并用语言简单表述。

“吴老师给你们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它们都藏在盒子里,你们要想一些办法打开它就能得到礼物了。你们去挑一个你喜欢的瓶子或盒子打开它,看里面是什么?拿到里礼物后,请把盖子再盖好放到桌子上。”“打开里面有什么?你是怎么打开的?”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讲述。

四、请幼儿回座位休息一会儿,提问:

1、你们找到宝贝了吗?拿出来看看?是什么?

2、你找到了几颗糖?数数看?(幼儿个别提问回答)

3、出示一个粘胶带纸的透明盒、化妆品的瓶子,请幼儿尝试打开,说说你是怎么打开的?

4、请幼儿讲讲你是用什么方法打开瓶子、盒子的?

五、教师依次再出示旺仔牛奶、汽水、午餐肉罐头、八宝粥。

“我这还藏着宝贝呢,小朋友看看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开的?”逐个讲解演示。

1、你还见过那种瓶子的开法不一样,请幼儿讲述。

2、还有什么东西跟汽水一样的开法?

六、教师小结。

七、活动延伸:将瓶子进行分类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七

1、幼儿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当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时,有些物质能溶解,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并了解溶解的含义。

2、培养幼儿地探索精神及细致地观察力,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趣。

塑料、小勺,抹布、清水、热水。

各种材料:盐、糖等。

1、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实验兴趣。

2、观察每组桌面的操作材料,启发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来说实验材料。

3、通过实验使幼儿了解溶解的含义,实验目的和要求。

4分别把盐仿佛清水和热水中,让幼儿仔细观察其中的细微变化。

5、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观察每组幼儿的情况,发现问题引导幼儿。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八

1、能有兴趣地观察下雨的情景,知道春天会下雷雨。

2、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前了解天气预报,选择下雨天气开展此活动。

活动室内准备几把雨伞。

录音机,音乐《大雨小雨》磁带。

1、谈话引起兴趣。

“轰隆隆,轰隆隆”是什么声音在响呀?让我们一起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引导幼儿知道轰隆隆的声音是打雷的声音,了解春天来了,有时也会下雨,这就是春雨。

2、和幼儿一起听雨。

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听听看,你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用各种象声词来表达。(“哗啦啦”、“淅沥沥”、“沙沙沙”“哗啦哗啦”“滴答滴答”等)。

3、和幼儿一起看雨。

(1)雨点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呢?是怎么落下来的呢?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用“雨点象什么”来表达。

(2)雨点落在地上像什么?地上会有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雨点落在地上会溅起泡泡样的水花,积水中会有水纹等现象。

(3)看看小草、小花、小树在雨里是什么样子的?

知道这些植物喝足了水会长得更好。

4、和幼儿一起玩雨。

(1)我们用小手接住雨看看,雨是什么颜色的?雨点落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2)和好朋友一起撑着雨伞踩水花玩,提醒幼儿不要把自己淋湿。

5、在音乐《大雨小雨》的声中结束活动。

此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听、看、摸让幼儿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从中了解春雨的特点,感知春天的天气是多变的。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寓教育与玩乐之中,符合小班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能力。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九

1、通过实验,知道轮子是圆圆的,会滚动。

2、寻找生活中的轮子,发现轮子的作用。

3、激发思考与探索的兴趣。

汽车图片或者实物,教学挂图,积木。

一、活动开始。

(老师出示汽车,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幼儿回答)。

引导幼儿发现汽车能跑起来的原因。

老师:对啦,是小汽车,你们看,它能够在地上跑,你们知道为什么汽车能在地上跑吗?

(幼儿回答)。

引导幼儿观察出玩具车的轮子是圆形的,并说出玩具车是因为有圆形的轮子才能跑起来。

二、基本部分。

(感知轮子能跑起来的特点)。

老师:如果把圆形的轮子换成其他形状,想三角形,正方形的,这样的小车能跑起来吗?

(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的积木让幼儿观察、讨论三角形,正方形能不能滚动起来。)。

老师:好了,我们大家来看看三角形,正方形能不能滚动起来呢?小朋友们在桌子上试一试。

老师小结:对了,三角形,正方形不能滚动起来,因为圆形没有角,所以就能滚动起来。

三、出示教学挂图,感知轮子的多样性。

老师:这幅图哪些地方有轮子呢?

(幼儿回答)。

老师:这些轮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回答)。

四、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十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

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

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3、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十一

一、提出问题:

1、这是什么?

2、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学习词:枯叶、绿叶)。

3、猜一猜,叶子里面有什么?有没有水?

(1)介绍记录表,教师交待如何记录。

(2)幼儿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

二、幼儿进行实验,探索绿叶里的水。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及操作方法。

2、幼儿实验操作并进行记录。

三、幼儿交流:

1、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绿叶里有水,枯叶里没有水?

3、师生共同总结。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十二

1.通过阅读科学知识图画书和自主探索,感知磁铁的吸引力。

2.尝试用贴标记的方式进行操作记录。

3.乐于阅读科学知识图画书并积极动手操作探索。

经验准备:认识回形针、螺丝等物品。

物质准备:科学知识图画书,将磁铁做成魔术棒与幼儿人数相等,回形针、手帕、书本、不锈钢勺子、铅笔及与实物相应的图标人手一份,集体记录表。

一、阅读科学知识图画书,导入活动。

出示图画书,第一页:“这是一本图画书,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小朋友去上幼儿园了,他的小背包放在家里,背包里有一根磁铁魔法棒,忽闪着眼睛也想跑出去玩……”

第二页:“我们看看磁铁魔法棒跑出来了吗?你还看到了什么?”(好多小东西都围着磁铁)

第三页:“发生什么事了?”(小东西和磁铁魔法棒吸在一起)

“磁铁魔法棒到底能吸住哪些东西呢?”

二、探索:磁铁可以吸住哪些东西。

1.介绍操作材料

“我们看看这里有什么?”(回形针、手帕、书本、不锈钢勺子、铅笔及相应的图标)

“磁铁魔法棒会把这里的哪些东西吸住呢?”(幼儿猜想、讲述)

2.介绍操作和记录方法

“我们用磁铁魔法棒靠近这些东西去试一试,每一样都要去试试。”

出示集体记录表:“这是什么?”(吸住和吸不住的标记)

“你把磁铁魔法棒靠近回形针,如果能吸住回形针,就找一个回形针的标记贴在能吸住的格子里。如果磁铁魔法棒不能吸住回形针,就把回形针的标记贴在这个格子里。贴完了再去拿魔法棒吸别的东西去,试好了,再找标记来贴。”

3.幼儿探索操作,尝试记录

每一种物品都去试一试,每试一种,记得把相应的标记贴到集体记录表中。

三、集体交流,利用科学知识图画书进行集体记录、小结。

1.观察集体记录表,讨论操作结果,出现矛盾答案,请个别幼儿操作验证。

2.小结:磁铁能把有的东西吸住,也有的东西吸不住。为什么会吸住呢?我们以后再去找原因。

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篇十三

1.能愉快地跟着诗歌做动作。

2..替换诗歌中的个别词语,体验创编诗歌的快乐。

落叶视频,收集的落叶。

欣赏落叶场景——观察落叶——诗歌欣赏——创编诗歌。

一、欣赏落叶。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2.请幼儿观察树叶宝宝是怎么离开树叶妈妈的?

3.请幼儿上来表演树叶宝宝飘下来的样子。

二、观察落叶的样子。

1.教室出示落叶图片让幼儿说说树叶的颜色形状。

2.师:落叶像什么?

三、感受诗歌意境。

师:诗歌里的树叶像什么?

四、尝试仿编。

1.师:树叶还像什么?

2.师幼合作进行仿编。

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根据最近的天气和周围的`黄静直接导入。

对幼儿大胆的想象进行鼓励,让幼儿积极参与。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