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永远的怀念唯美 永远的怀念心得体会(精选10篇)

2023年永远的怀念唯美 永远的怀念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01:13:04
2023年永远的怀念唯美 永远的怀念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时间:2023-12-07 01:13:04     小编:文轩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永远的怀念唯美篇一

怀念,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回忆的表达方式。有时候,怀念是一种忧伤,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有时候,怀念是一种温暖,是对离别之人的思念。无论是怀念一段时光,一种感情,还是怀念一个人,怀念总是将我们带回过去,让我们重新思考和感悟。怀念教会了我们珍惜过去,珍惜现在,也让我们学会了给予爱与关怀。

第一段,回忆是怀念的起点。伴随着时间的流转,回忆被看似琐碎的生活琐事拾起,悄悄地升腾起来。怀念是一种沉淀,是对曾经的重温。我怀念曾经朝夕相处的朋友,怀念那些与他们一起度过的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怀念那段纯真的校园岁月,怀念那些毫不保留的笑声。怀念让我们重新感受到过去的美好,也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继续前行。

第二段,怀念是一种思念。无论是因为离别而引起的思念,还是因为逝去而酝酿出的思念,怀念总是涓涓细流,绵延不断。我怀念逝去的亲人,无论是父母的声音,还是他们给予的深情厚意;我怀念远离家乡的朋友,怀念他们满怀期待的眼神。思念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存在,也让我们珍惜今天的相聚时光,对他们更加关爱备至。

第三段,怀念教会了我珍惜过去。怀念让我们停下脚步,沉醉在过去的记忆中。犹如一张光影交错的照片,那些细碎的痕迹都留存在心间,成为永恒的怀念。我学会了感激曾经的挫败,因为那些磨难塑造了我坚韧的意志;我学会了珍惜团聚的时刻,因为那些少有的相聚需要被极度珍藏。怀念让我们明白,过去的一切都是宝贵的,不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值得怀念。

第四段,怀念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每当思念涌上心头,带来的并不仅是忧伤和伤感,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我怀念学习的过程,怀念那些拼搏和努力,因为它们让我成长;我怀念曾经的憧憬,怀念那些勇往直前的决心,因为它们激励着我奋发向前。怀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岁月赋予的力量,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明天的光明前景。

第五段,怀念教会了我爱与关怀。怀念是对美好事物和人的怀抱,是以爱为纽带的联系。我怀念每一个曾经温暖过我的人,怀念他们的微笑和关怀;我怀念那些默默付出的人,怀念他们的友爱和陪伴。怀念让我们更加懂得关心他人,懂得给予爱与温暖,懂得分享快乐和悲伤。怀念教会了我爱的真谛,也让我乐意去付出和奉献。

怀念是一段旅程,是记忆的驿站;怀念是一种情感,是对过去的回应;怀念是感慨万千,是对生活的理解。回忆、思念、珍惜、奋发、关爱,这是我在怀念过程中领悟到的心得体会。无论是怀念过去,怀念一段时光,还是怀念一个人,怀念总是给予我们不同寻常的心灵触动和启示。让我们用怀念去感悟生活的真谛,用怀念去温暖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永远的怀念唯美篇二

当我提笔写下这个话题时,已是泪眼朦胧了。我慈爱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可我心中却时时流淌着这份亲情,每当自己身处逆境,孤立无助时,便在心中强烈的呼唤着父亲。无形中浑身便充满了力量,支撑着我一次次渡过心理上的“梅雨”季节。

他一生十分坎坷,自小家境贫寒,小小年纪便失去了父亲。我祖母拉扯着三个孩子无法生活,身为长子的他12岁就出外谋生,受尽了磨难,从而也铸就了他那坚韧不拔的性格。他聪颖好学,正如他自己所言:人应该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在单位人人称他为多面手。清理帐目时,他是会计,双手打算盘无一差错;钱路发生问题时,他又是电工,爬高上低,排除故障;平日开会,他又成了文书,伏案疾书,一笔好字。父亲的表现也引来一些冷言冷语,说他是什么“十二能”。父亲对此总是以一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了之。

父亲为人善良,诚恳。凡有事相求,只要他能办到,总是不遗余力地去做,绝不敷衍。有时刚端起饭碗,逢上邻居家电路发生故障,他便撂下饭碗,跟上来人就走。我那时小,不理解,嗔怪他:“你给别人帮忙那么卖力,有什么好处?”父亲一脸严肃:“人活一生义字当头,君子言义不言利。”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他总不厌其烦,挥毫泼墨,为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书写对联。

写到这里,我不仅想起日常生活中的趣事来。父亲平日里要求我们习文练字,他常说:“字是门面,很重要,未曾谋面的人看到你写的字也就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你本人许多。”所以在我们姐妹谈婚论嫁的年月,只要是初次带男友回家,父亲必定拿出早已备好的纸和笔,请对方留下姓名、地址。其目地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哦。

在得知父亲得绝症的那一刻,世界转瞬变了模样,我们姐弟惶惶不可终日。可父亲很达观,他不但配合医生治疗,还坚持锻炼身体,并在自己的卧室贴上对联:“人不怕痛苦,只怕失去刚强。人不怕磨难,只怕失去希望”。面对日见憔悴的父亲,我内心充满酸楚。

看着我泪流满面,父亲反倒安慰我:“傻孩子,人生自古谁无死,难得你们都这么孝顺,我已经很满足了。唯一感到歉疚的是未给你们留下什么……”我抚摸着他那干枯的双手,泣不成声:“爸爸,您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笔千金难买的精神财富呀!”

立秋那天,父亲终于摆脱了病魔的缠绕永远长眠了,我的生活中永远失去了父亲。可他的音容笑貌却常荡脑际,他的精神品质,他的观念人格,永远激励着我们在这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上稳稳的走自己的路。

永远的怀念唯美篇三

新学年开始,我转到了一个新环境,与新同学一起共同度过了近三个学年。其中有些同学我现在一时虽然忘记了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的那一副副天真的笑脸,还是让我记忆犹新。

同样一生也忘不了的,还有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老师,我的班主任。老师的名字我从来都不知道,也不愿意四处询问这些。不过老师在我的脑海里存留下的记忆,到现在只剩下了和蔼的微笑和那一个严肃的眼神。

那年因前任老师的'教学成绩不很理想,学校让班主任接替前老师任给我们教数学。我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应用题,做事总是呆板的我将应用题的题目照搬不误,也一起随答案写在了作业本上。老师让全班同学直接在课上交作业,我们每人的作业他都直接在教室里查看,从不拖拉。

我做事呆板,老师自然将这一错误指了出来,但言辞非常亲切,丝毫没有要批评我的意思。那时班里的同学都笑我呆板,头脑不灵活。我也多天不敢和同学交谈,生怕别人触及这一伤口。

老师很快知道此事,他批评了嘲笑我的同学,还夸我做事认真,让我在温馨的气氛中淡忘了这件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老师出事了。那天,晚上班主任心脏病发作,突然去世。那一年他才四十多岁。

听到这个消息,我和同学们都流出了伤心的泪水。我想起前一天放学的时候还在与爸爸交谈的老师,就这样突然间走了,想到这里我心里更加地难过。这件事过后,我的心灵也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也对自己失去了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第二天我们全班的同学都去祭拜老师。老师静静地躺在了那里,他那平静的面容仿佛在教育着我们以后一定要正视生活,面对困境一定要努力克服。我想,这肯定是他为我们上的最后一堂课。

当年对三年级一班倾注了全身力量的老师已经去世了,当年全班四十多人含着热泪去为老师送行的队伍也不会再有,但是老师,您的每一节课我们都会永远地记在心里。

老师,我只能用这只言片语来表达对您的思念,愿您能够在天堂安息。

永远的怀念唯美篇四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现代神农袁隆平老爷爷返回了他的天国,留给人间稻米满仓。

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平时,你不大会想起他们,你会觉得他们永远在。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他们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你越感到随着他们的离去,时代的一部分也会随之定稿。后人在翻阅这本历史大书的时候,会清晰地看到这个天体陨落的注脚。

我真是个傻孩子,我一直以为袁隆平爷爷会长命百岁,一直以为他还会为他的禾下乘凉梦奋斗不止。虽然我没有时时关注,但袁隆平爷爷一直就在我心里。我希望袁隆平爷爷的梦想早日成真,我是那个在旁边会一直鼓掌的那个人。

袁隆平爷爷离开了,他应该还在的,在我们的心里,在时代的书页上,在历史的洪流中,一直都在。

袁隆平爷爷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他早就名满天下,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他甘愿做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我永远记得袁隆平爷爷的一句话:“我的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是啊,袁隆平爷爷一辈子投身于杂交水稻事业,天下田因你丰足,上亿人永无饥馑。是您,让我们吃饱饭,我们懂得感恩。

永远怀念,永远感恩,碗中有米,心中有您。

永远的怀念唯美篇五

郭永怀,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的导弹和核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一星”的功勋之臣。在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内,我了解到了这些,但又远远不止这些。在一张张老照片前一站,轻易便能唤醒你回到那些旧时光:寒窗苦读的郭家少年、意气风发的帅气书生、留学渡洋的中国才俊、学成归国的爱国志士、为航天事业呕心沥血的科学家。

1968年,伴随着北京机场外一声惊天的惨烈,带走的是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伟大的科学家,留下的却是中国科学事业熊熊燃烧的火种,映照着一位中华儿女于祖国的赤诚、于党的忠诚!

这位胸怀“科学救国,科学强国”梦想的赤子曾经漂洋过海、求学异乡,学成后又毅然放弃荣华、投身于国防科研;这位无闻的英雄当初曾自焚了全部的科研文稿,只为义无反顾地踏上赤子回归的行旅,面对着妻子的疑惑和嗔怪,他只是淡然微笑:“放心吧,所有的科研数据都被我藏在了心里!”;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这位致力于科研的学者毫不犹豫地走出了优越舒适的城市,于戈壁荒漠中隐姓埋名,主动断绝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这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狂人为了将一组新发现的重要数据线索争分夺秒送回北京,竟全然不顾夜间飞行的危险,并于飞机发生意外的刹那失声高喊“我的文件......”他临终前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两具焦乎的身体分开后,那些宝贵的资料却得以完整留存。深切悼念,我泪眼神伤!

“做好一颗铺路的石子!”这竟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念念不忘的追求。今天,当我们站在这片和平的土地上过着安逸而富足的生活时,更不应该忘记如郭老一般中华之崛起而在各自岗位上呕心沥血的千千万万英雄儿女们。是他们,让古老的东方之国雄风重振、巍然屹立;是他们,捍卫了中华巨龙的完整、守护了万千家园的安宁;也是他们,让我们有了“永远在路上”的紧迫感与信心,挺胸昂首。

岁月黯淡了流年,却不曾黯淡一段记忆;意外带走人民的科学家,却不曾折毁一面旗帜。茫茫旅途中,那盏永远的明灯将指引着我们在教育科学发展之路上一路前行!

永远的怀念唯美篇六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晃过去了,但我对你的思念,却从未改变。

看,泉水在叮叮咚咚地流淌,那气息,像及了我对你的思念,亲爱的你,能看到吗?

听,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唱着,那歌声,像及了我对你的呼喊,亲爱的你,能听到吗?

白云朵朵,承载着我对你的爱与祝福,月亮弯弯,寄托着我对你的深深的想念,亲爱的你,在天堂一切可好?过去了,对你除了愧疚还是愧疚,我想对你说:

谢谢你,给了我爱与关怀。

谢谢你,给了我快乐的童年。

谢谢你,在我最需要照顾的阶段。

给了我,幸福与温暖。

亲爱的奶奶,从未报答过你的点点滴滴,你却离我而去,对你怀念,只能是~~永远,永远。

永远的怀念唯美篇七

感谢这个时代,感谢电脑,让我们这些中年乃至以上的人们还可以看到七十年代初期许多露天电影里看过的舞剧。

回过头来看,七十年代甚至于六十年代末的中国能够有这么美丽的舞蹈,虽然这些舞蹈有少数是从苏联借鉴而来的,人们也不得不感叹中国人的智慧和伟大。

从内心来说,现在看那些舞剧,心里感觉很美很美,这不光是因为这些舞剧透着岁月的芳香,让我们这些中年人回到那个不知愁滋味的年代,更主要的是,那些舞蹈本身的确很美。不管是舞剧《白毛女》还是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吴琼花那曲线的身段,那灵动的舞姿,那美丽的造型,那长长的辫子,那特异的亮相,更不要说白毛女那一连十七八个旋转的技巧,都给人予极大的艺术享受。就整部舞剧来说,那些整齐划一的动作,就像是人人身上都安装了遥控器一样,绝对的统一,绝对的美观。

小时候,可能是人太小,各方面没有成熟,不知道对于美的享受。在不知道什么是曲线美的时候,再美丽的身段,在孩子眼里和虎背熊腰的男人等同,西施、貂蝉和李逵、张飞等同,你就是沉鱼落雁又怎样,你就是闭月羞花又如何,因为七八岁的孩子对于男女都觉得没什么区别。只知道男人可以拿十个工分,而女人哪怕再能干,哪怕插秧能抵上两个男人,只能拿六分半,女人哪怕再会读书,除了极个别,也常常只能读到高中为止。那时候,看舞剧,常常会牢骚满腹,厌恨那些舞蹈动作太慢,恨不得马上真刀真枪地打起来才好,恨不得把地主老财杀光才好,恨不得把南霸天、黄世仁踩扁才好,半天一个动作实在是浪费时间,实在是让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煎熬。更没有想到,无限的美感就蕴含在曼妙的舞蹈动作之中。

后来长大了,发育了,也知道男女之间的区别,“四人帮”也打倒了,可是,发育之后的男孩想看美丽的舞姿已经不可能了。也许是随着江青的倒台,因为江青一贯以文艺的旗手自我标榜,所以,江青倒了,连同舞剧也跟着倒霉,以至于从1977年初期开始到2002年为止,在长达二十五年的历史中,舞剧一直渺无音信,就连九十年代中期兴起来的光碟也不见舞剧的.身影。我斗胆说一句,这其实也是当时我们这个社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过错。江青罪行再大,舞剧有什么错误?舞剧何罪之有?这其实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劣根性的局部表现。有些人为了表示对于大政治的需要,上面不给点头什么事情也不敢做。

现在,不管是光碟还是电脑,要看舞剧很容易。可是喜欢怀旧的我常常想看看当代的舞剧,因为过去的舞剧就是再好也毕竟是昨日黄花,那些当年的演员常常是我的叔叔阿姨一代,那些经典之作就是再好也会看厌的。而当今,舞剧已经黄鹤一去不复返,当代的舞剧就像消逝的徽派建筑,就像越来越少的瓦房,就像露天电影,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怀念舞剧,怀念一个时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永远的怀念唯美篇八

为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9月12日上午,荣成市教育局党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共30余人参观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

参观过程中,全体人员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仔细观看陈列馆中郭永怀院士珍贵的400多张图片、200多件文物资料。郭永怀院士是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荣成人民的骄傲,院士的那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精神感动和鼓励着每一位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同志。

参观学习后,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郭永怀院士志存高远、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刻苦钻研、求是求真的科学精神;学习他学为人师、锐意创新的工作作风;学习他甘于奉献、不计功名的崇高品质,今后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忠诚于党、永远跟党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事业观,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自觉维护党员干部爱党爱国、严以律己、廉洁奉公、不计功名的良好形象。

永远的怀念唯美篇九

自从你走了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吃过狗肉,再也没有欺负过狗了。也许是因为我太心软,太重情谊,不忍心吃。可我认为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你——飞虎,因为他们都是你的同类,你的后辈。

那个冬天,你来到了我们家。当时的你只有一个杯子那么大,全身毛茸茸的,特别可爱,我也特别喜欢逗你玩。我们就这样慢慢熟悉并日久生情,以至形影不离。每天出门上学,送我的是你;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个迎接我的也是你。你在我面前显得格外温顺。现在我还能清楚地记得,那段充满温情的岁月。

美好的日子总是过去太快,我们仅仅相处了五六个月。那天,我放学回家,你破例没有冲过来迎接我,却有气无力地坐在门厅上,我拿来食物和水给你,可你不要。妈妈说你病了,我忙和奶奶去买来药水喂你,后来你终于可以颤颤悠悠地站起来了,我才松了一口气。可没想到的是,第二星期回家,还是发现你不见了。我的心里充满了不祥的预感,果然,我在旧房子的后山脚找到了你,可你早已离我而去了。为了你,我大哭一场,还被爸妈训了一顿,可我仍然爱你——飞虎。

现在,我家又有了一只狗,它可是你的侄子哦,它与你特像,唯一比不上的是你在我心目中的分量。我会像爱你一样爱它,作为对你永远的怀念。

永远的怀念唯美篇十

周恩来,一个伟大、响亮、光荣、不朽的名字。可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我们世世代代将永远怀念他。

十几年前,怀着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敬仰,我曾经来到江苏淮安,瞻仰了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今年春节刚过,与家人一起,驱车再次到此参观、游览,瞻仰、拜谒这位“人民的好总理”、“共产党人的楷模”——周恩来。

不巧,那天天气烟雾蒙蒙,哗哗下着小雨,东北风裹着寒流使劲刮个不停,显得格外的阴冷。可是,恶劣的天气,不停的风雨,丝毫没有阻挡住我们瞻仰、拜谒周总理那颗火热和虔诚的心。

车子在风雨中前行。我们先去了周恩来纪念馆,路上的车很多,只能缓缓而行。来到纪念馆外的停车场,更是车满为患,几乎找不到停车位。前来游览者人流如织,络绎不绝地走向纪念馆。

落成于1992年1月的“周恩来纪念馆”,整个馆区由一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组成。在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瞻台、主馆、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和仿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

站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往南望,宽阔的湖面碧波荡漾,隔湖相望的是瞻仰台,它由廊亭和高达16米的剑碑组成。剑碑各由四根柱子组成的棱形剑头,看似无形胜有形,寓意周恩来的精神、品德、业绩和丰碑永远矗立在亿万人民心中。把目光收回脚下,半圆形的草坪上有一圆形水泥平面,广场如半月,圆形的水泥平面好似一轮红日,寓意周恩来的光辉业绩与日月同辉。抬头仰望纪念馆主馆,坐北朝南,绿色的草坪簇拥着高高的台基,象征着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将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主馆外观为四方形,花岗岩贴面,色彩简洁明快,显得庄重肃穆,与四周的碧波绿水、青草红花交相辉映,象征着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平易近人的高尚情操。支撑四坡屋顶的四根花岗岩石柱,寓含周总理生前曾四次提出要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南门上方镶嵌着邓小平题写的“周恩来纪念馆”六个大字,格外醒目。主馆分为三层。底层为陈列厅,里面以丰富而详实的图片、实物和电视显示屏,展示出周恩来总理光辉的一生。

从南面拾阶而上,迈过51级台阶,便来到二层瞻仰大厅。台阶为什么为51个呢?这是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周恩来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并兼外交部长,时年正好51岁。二层大厅内安放着一尊周恩来全身汉白玉坐像,好似敬爱的周总理就在我们面前。他目光深邃,面带微笑,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举目环视一周,看到馆内为八角形。据了解,这种外方内八的特殊设计,象征着周恩来的精神普照四面八方。上顶蓝色的天棚,可以让阳光直接射到4米多高的汉白玉坐像上。坐像四周,摆满了鲜花和长青盆景。前来瞻仰的人们竞相在周总理坐像前拍照留念,以此作为对周总理的敬仰、纪念和哀思。随着拥挤的人群,缓缓登上三层观景台。放眼远眺,馆区风景及淮安古城尽收眼底。站在观景台的北边,从上往下鸟瞰,与主馆在一条轴线上的牌坊式的景门和人字形附馆组合起来,正好是“八一”的图型,象征周恩来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之意。附馆建筑呈人字型,体现出“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寓意。看得出来,整体设计独具匠心,处处体现出周恩来光辉灿烂的人生及业绩。

从主馆出来,顶风冒雨往北行走,地面上的积水溅湿了鞋子和裤脚,全然不顾,整个情感都已全部投入到参观游览之中。不多远,来到周恩来铜像广场上,这是从主馆通往“西花厅”的开阔地,周恩来全身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基座上由江泽民题写的“周恩来同志”五个大字闪闪发光。铜像是周恩来总理双手叉腰,面带微笑的姿态,这是当年周总理与工人、农民亲切交谈时的习惯动作,呈现出周总理平易近人的风范。广场两侧,迎春花正在开放,鲜艳的黄花渲染、传递着春天的气息。

过了铜像广场,便是仿“西花厅”了。这是仿制北京西花园的第三进园子的全部建筑,也就是一方四合院。处于最前边的建筑就是西花厅,也就是仿北京“西花厅”的建筑。它是周总理当年会见外宾、举行重要国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后排由西向东依次是周恩来的活动室、办公室、后厅会客室、邓颖超卧室、邓颖超办公室和周恩来卧室;周恩来办公室前的一小间是当年总理卫士值班室,两边厢房分别为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亲属和烈士子女的用房。整体建筑均为仿古建筑,黛瓦覆顶,雕梁画栋,重檐翘角,古色古香。建筑墙体由花岗岩贴面,地面由青灰水泥方砖铺就,全部采用青、白两种颜色,象征周恩来总理一生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室内陈列的办公及生活用品,都是依照当年周总理和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所用物品复制的。朴素、简洁,充分体现了周恩来、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搞特权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风范。

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再现了周恩来总理光辉的一生。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清正廉洁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12岁离开故乡,求学立志,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后远赴海外留学,求取真理。回国后,冒着白色恐怖与血腥风雨,为中国革命事业四处奔波,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参加和领导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与毛泽东等一起指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担起国务院总理的重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管家”,日夜操劳,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生没有儿女,没有遗留下来任何资产,甚至连骨灰都没有留下。而却留下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化作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感到感动、敬仰和震撼,激励着后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周恩来50多年的革命生涯,26载总理重任,几十年如一日,他的光辉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每一天之中,将伟大深深蕴于平凡。在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伟大的精神,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和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竖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成为人民永恒的榜样和永远的怀念。

作者|田启礼。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