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美术毕业论文 美术毕业论文提纲(优秀9篇)

最新美术毕业论文 美术毕业论文提纲(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15:30:05
最新美术毕业论文 美术毕业论文提纲(优秀9篇)
时间:2023-12-04 15:30:05     小编:雅蕊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毕业论文篇一

一、研究背景。

1、美术史学习的重要性。

2、数字时代对学习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3、政府积极推动艺术教育与网络学习。

二、研究动机。

第二节、研究的目的与问题。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研究范围与限制。

1、研究范围。

2、研究限制。

(以明清明清美术史素材为背景)。

第二章文献探讨。

第一节、美术史教学与学习。

第二节、网络与信息科技。

第三节、国内外相关课题之研究。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节、研究方法。

第二节、研究对象。

第三节、研究流程。

1、前期分析。

2、教学设计。

3、系统设计。

4、素材准备。

5、脚本编写。

6、网站建设。

7、评价与修改。

8、发布运行。

四、研究工具。

第四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中国美术史》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总目标。

2、各模块目标。

(二)、课程知识内容。

1、教学内容的选定。

2、教学内容的设计。

(三)、拓展知识内容。

(四)、教学策略。

二、《中国美术史》学习网站的系统开发。

(一)、《中国美术史》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

1、总体设计。

2、界面设计。

3、导航设计。

4、功能模块。

(二)、《中国美术史》学习网站的功能模块。

1、主页。

2、基础知识模块。

3、国内外博物馆网站链接模块。

4、数据库链接模块。

5、美术史相关影片、纪录片。

6、讯息平台模块。

7、艺评交流模块。

8、后台管理模块。

(三)、《中国美术史》学习网站中所运用的相关技术。

1、静态网页制作工具。

2、平面设计软件。

3、数据库技术。

4、动态网页制作技术。

三、专家评估意见。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延伸阅读:

论文提纲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准备:1.确定基本论点,就是确定全文的表达中心。2.选定材料。选定材料,应当少而精。经过对材料作整理,又使其与论点连在一起,就便于下一步编写提纲。

编写提纲:要编制一份好的学术论文提纲,应当注意三个问题:

1.合理的项目。

一般在论文题目之下,编写出两个或三个层次的小项目。

其方法主要是:。

(1)拟定标题,即自己给论文起名字。它要求标题能传内容之神,名副其实,使读者看了一眼便知。

(2)考虑构篇大小和顺序安排,既考虑全篇从哪几个方面,或按什么顺序展开、阐述基本论点,又逐个安排每个论点,再依次考虑每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构思的顺序标上序码并排列好,以备行文时使用。

(3)全面、反复地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减或调整。

提纲分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的内容只包括论文题目、下位论点。而详细提纲除此之外,还包括论证下位论点的各种证据。一般说来,宜编写详细提纲。因为编写这种提纲,一则能帮助自己全面地进行谋篇布局,二则能帮助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美术毕业论文篇二

个人简历模板。

姓名:

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性别:

民族:

汉族。

1981年5月3日。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

未婚。

身高:

155cm。

体重:

45kg。

户籍:

广东湛江。

现所在地:

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

安铺中学。

学历:

专科。

专业名称:

毕业年份:

工作年限:

十年以上。

职称:

高级职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职。

职位类别:

房地产。

职位名称:

平面设计;销售;服务。

工作地区:

湛江市赤坎区;湛江市麻章区;湛江市霞山区;。

待遇要求:

可面议;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一般;普通话标准。

计算机能力:

精通;。

综合技能:

精通计算机办公软件excel和word,并能利用其优势进行文职方面的工作,例如,跟单,采购,人事管理等等;同时能够熟练运用:adobe-illustrator,。

photoshop和coreidraw,rhinoceros及3dmax软件进行广告,包装,产品平面及立体设计.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7月-199月。

安铺中学。

高中。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国内,外企。

时间范围:

3月-12月。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

广告、公关、设计。

担任职位:

行政,采购,产品设计。

工作描述:

2月至9月,在东莞市黄江镇田心工业区《百丽通模具厂》担任行政助理一职。

月至,在东莞市黄江镇田心工业区《时佳集团》从事手表首饰设计的学习及工作.

至,在深圳市宝安区《捷诚钟表公司》从事手表设计,包装设计.

至5月,在深圳市南山区大冲工业村〈香港宏时达钟表公司〉从事高档钻石手表设计.

至20,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三千表业公司》从事高档品牌手表的设计及部门内部管理工作。

离职原因:

回家。

(本文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提供)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本人在珠三角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文职和产品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的工作经验,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工作当中积极主动,认真仔细,执着!

发展方向:

平面设计,销售,服务,

其他要求:

愿按贵司的标准,要求......

联系方式。

美术毕业论文篇三

摘要: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培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幼儿教育质量;提高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零点项目”创立于1967年,创始人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教授。1973年纳尔逊古德曼教授退休。“零点项目”开始由研究人工智能的大卫帕金斯教授以及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负责。1983年,加德纳教授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多元智力”这一概念,这标志着多元智力理论的正式诞生。

出乎意料的是该理论并没有在心理科学领域内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甚至招致了一些心理学专家的反对和批评。然而,这一理论却在教育领域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不仅在其发源地美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欢迎,而且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得到了认同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掀起了一股教育改革的浪潮。多元智力理论的科学与实践价值及其内蕴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思考。

在加德纳教授《心智的结构》一书出版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多元智力理论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崇,成为了许多国家教育改革新的理论支撑。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重大改革的今天,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育工作者(包括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多元智力理论不仅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助益。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培养使其教学品质、教学技能和教育素养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美术毕业论文篇四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美术学本科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地位不对等,即专业基础课地位不受重视,这直接影响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在这种客观环境下,怎样改良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提高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地位,作者在民间美术本科基础教学当中做了一些探索。

实践教学中,笔者针对班级的一些情况,在课程开始前有了一些思考,着重解决教学能否从新角度、学生的主观态度是否能积极配合、学前知识量能否根据需要给予串联为这一课程服务,并让他们主动参与和互动。

具体到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不重视这门课,因为它似乎距离专业课较远,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二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充分激发出来;三是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紧密度不够。

这一课程是民间美术造型课,侧重在观念引导人的造型,是艺术设计学生未来的专业方向,因此有关形式和观念的意义尤为重要。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得出以下经验:

强调本课程与专业课的联系,举例说明一些典范作品与民间美术观念造型的联系,使学生在一定高度上重视这一课程内容。在讲课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分析优劣作品中的造型特点及感人内容,说明作品中哪些内容和民间美术的内容有联系,使学生有一种“土东西也能登大雅之堂”的感觉,这在潜意识加强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重视这一课程,从而为课程的深入开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是决定其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单纯的造型出发,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得到一个或多个有创意的造型,是创造性思维观念引导下的个性化结果,而这是一种非常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一个碗,其口是圆形的,但它的底部却是直线的”,这是民间美术造型的一种形式,它体现了民间美术的一个观念:“碗口应该画成圆的,这是为了能盛入东西,而碗底应该画成直线的,这是为了能放在一个平面上”。这是从客观、现实出发表现的一种造型观念,即现实是不能改变的――碗口是圆形的,画到平面上也一定是圆形的,如果画成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就不对。这种观念在古代埃及、印度等文明中也普遍存在,如埃及人画池塘,池塘是椭圆形的,池塘边上的树是围绕着池塘边立着生长的,那么在平面绘画中,埃及人也会将树画成围绕池塘边立着生长的样式,而不是西方绘画中通常的一点透视法画出来的样式。再如印度绘画,有时候画一个侧面人物,本来只能画一只侧面的眼睛,但为了求全,艺术家往往把另外一只眼睛也画在那只侧面眼睛的旁边,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代民间美术当中比比皆是,楼梯口的透视在画面中可以是近小远大,因为它不是生活中的焦点透视作用下的物象。在民间美术中,画在纸上的碗,不是被某一个视角固定的碗,而是从各个角度抽取出来的观念意义上的碗。按照西方绘画的理论,这是简单造型的立体主义(是否立体派的产生也运用了中国民间美术,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视觉内容的创作,是观念作用下的结果,具有功能的作品产生。这种功能存在于人们见到的物象,并且自然地被经验衔接在头脑中,因此创造的思维需要大量造型观念支持,这些观念的运用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有很多,而且需要我们去发现,并学会使用它们。

用民间美术造型思维去思考,重新审视中西方的艺术作品。在学习西方美术史时,我们总是按照西方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能否按照新的思维方法、新的角度去思考?笔者在让学生看法国现代主义画家塞尚的绘画时,学生发现他的绘画的视角不是在同一个角度取景,这些和传统的中国画的画法相似。这用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中的“全方位空间”思维方法可以解释,即同一画面有不同的视角组合在一起,这与吕胜中在《造型原本》中总结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思维方法相符。有的学生认为挪威画家克里姆特“母与子”系列作品,按照吕胜中的“时间与运动”理解,表现人从出生到老的过程。在西方的“观念艺术”中,观者与作者的参与、互动是一大特点。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剪纸能人剪了一位手拎七星秤卖鱼的场面,有人开玩笑对作者说只有卖鱼的,怎么没有买鱼的?作者说谁看他的作品谁就是买鱼的……这样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互动的概念,学生也做出了许多好的作品。如学生张思明的作品《无题》,内容是一个男人挥拳打自己的影子,却被自己打倒。这个学生是利用影子的造型方法反映民间“以虚为实”的观念进行创作,说明人应该不断和自己斗争才能发展;学生袁东明的作品《错乱》从民间美术中“信天游”的造型手法得到启示,反映了“秩序与混乱”的观念意义等。

从本质意义来说,年轻人多有这个时代所带来的最前卫的东西,也就是说具有先进性,他们在享用这个时代生产的社会和文化财富,并利用这个时代产生相关的新观念去思考,要了解他们这些知识的背景下,与有意义的观念结合,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结果。贡布里希曾说,社会发展不是技术上的进步,而是观念上的进步。观念意义的存在具有重要作用,旧的观念让人迂腐顽固,新的观念使人开明进步。时代要求我们有新鲜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观念,而关键是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去体现。

美术毕业论文篇五

民族:汉族。

目前住地:广州。

户籍地:福建。

婚姻状况:未婚。

年龄:23。

身材:168cm65kg。

联系电话:158。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广告创意专员、平面设计师、包装设计。

工作年限:3。

职称:初级。

求职类型:均可。

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3000元。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广州xxxx文化公司。

起止年月:-02~-08。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广告/媒体。

担任职务:项目总监。

工作描述:全程主持负责项目的创意、设计及完稿输出工作,并对团队成员进行相应的专业指导和培训。

离职原因:谋求个人发展。

公司名称:广州澜临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担任职务:项目主持设计师。

工作描述:主持负责团队圆满完成企业cis项目的创意、设计及完稿输出工作,并对团队成员进行相应的专业指导和培训。

离职原因:谋求个人发展。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

所学专业:美术学第二专业:教育学。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

国语水平:优秀。

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美术学科班出身,具备系统、扎实的美术及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知识;熟练使用(pc机)各类相关设计软件。

2、具备深厚的美术平面设计功底,强烈的创作欲望,画面表现力强,较高的艺术修养。

4、熟悉品牌事件营销,精于策略、长于创意、指导表现、把控设计和完稿。

5、对企业视觉系统(vis)有较全面的了解及相关的工作经验,曾参与多家企业的企业识别系统的策划设计工作。

6、能够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沟通能力强,热衷于激发团队创作热情,带领团队出色完成创作任务。

7、良好的提案能力和沟通技巧、具备整合广告策略及创造力,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

个人自传。

有扎实的基础和审美眼光,对平面设计、包装设计有独特的思维能力。娴熟操作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indesin等多种平面软件。熟悉摄影、喷画、印刷工艺、输出流程,喷画材料等。

优秀的创意,坚持不懈的创作激情,能独立完成各项设计工作,独挡一面,愿比别人付出更多。

严格要求自己,待人热情,能吃苦耐劳,沟通,协调能力强;对vi,产品包装,画册等终端宣传品的设计理念,创意有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美术毕业论文篇六

美术作品是人类思想的可视性表达,是作者智力劳动的产物。其中“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美术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法最初是为保护文字作品而制定的。

【1】美术作品保护作品完整权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在保护作品完整权上,美术作品的保护方式与一般作品并无差别。

但是美术作品在客体性质上与一般作品有着重大区别,在适用现有法律时,若不加以适当解释则难以实现充分保护,也难以实现权利人与利用者的利益平衡。

1侵害美术作品完整权的构成要件。

11歪曲篡改。

111因对作品的改动而构成的歪曲篡改。

改动即是存在着对美术作品物理上的改变。

这里的改动应当做严格的理解,依照客观标准进行判断。

但是存在着改动并不意味着一定构成“歪曲篡改”。

如果将一切改动都认定为构成歪曲篡改,无疑会导致作者权利的绝对化,有违公平原则也不利于作品的利用。

因此需要对改动进行限定,以确定构成“歪曲篡改”的改动。

美术作品表达的是美感和作者持有的美的观点。

美术作品的表达分为核心内容与一般内容。

当作品的核心美感或者作者的核心观点无法体现的时候,则应当认定为侵害美术作品完整权。

但是对于美术作品的核心表达,不能以文字作品的因素去考察,而应当用美术作品的考察因素去衡量。

美术作品是三维的,对其表达我们不能平面地理解。

例如,对于一般作品来说,大小并不影响作品的核心表达,但是大小是某些美术作品的表达方式。

如微雕作品就是如此。

因此,改动行为要构成“歪曲篡改”则需要达到危及作品核心表达的程度。

且对于核心表达的判定应当以美术作品的考量因素进行衡量。

112其他侵害行为构成的歪曲篡改。

其他侵害行为即没有对美术作品进行物理上的改变,但是在使用该作品的过程中使觀众无法正确接受作者原本欲在作品中表达的意思。

我国《著作权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此种情形应当认定为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但是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多对《著作权法》进行扩大解释,将这种情形纳入保护范围。

“张敏耀诉长江日报案”[zw(]参见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武知初字第7号民事判决书。

[zw)]、“王文海诉隋建国案”[zw(]参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朝民初字第28850号民事判决书。

[zw)]都是如此。

对于其他侵害行为是否构成“歪曲篡改”不应当绝对地以作者主观标准进行判定。

由于其他侵害行为并不构成对作品本身的改动,其要对作者权益造成损害的关键在于利用者的利用过程中,一般观众是否会因为利用者的利用方式而误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

因此其他侵害行为要构成“歪曲篡改”需要达到足以导致观众误解作品的意思表达的程度。

12是否有损作者声誉。

121立法旨意。

“艺术家创作时,将其部分人格折射到这个世界中……遭受的损害也不仅限于经济性的,因此需要对作者进行保护,以免其人格受到伤害。”[2]设置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目的在于维护作品的同一性,保护作者人格免受侵害。

作品作为作者思想的表达是作者人格的外在体现。

一方面,现实中对于作品的评价一般情况下最终都会成为对作者的评价,例如对美术作品是否具有美感的评价会最终成为对该作者的创作水平的评价。

由于作品与作者在精神利益上的一致性导致当作品因他人的原因与作者的思想表达不一致时,作者依然会因此承担作品所可能导致的社会风险,这显然与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不符;另一方面,作者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遭受篡改,人人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是公认的基本人权,作为思想外化的介质,作品如果可以被任意改动,那么表达自由难以保障。

因此法律需要为维护作品的同一性提供相应的保障,确保作者的人格利益不受侵害。

从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立法旨意上来说,其保护的是作品的同一性而非作者的声誉。

那么判断美术作品完整权是否受到侵害也应该是考量该作品的同一性是否受到破坏,而没有必要考量作者声誉是否遭受损害。

122美术作品的特殊性质。

“权利对象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保护方式。”[3]文艺成果据此与有体物有了不同的保护方式,性质不同的作品在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构成要件上也应当与一般作品有所区别。

如今,计算机软件因为其性质的特殊性在保护作品完整权中应当被特别对待已经成为学界通说。

而与一般作品相比,美术作品的特殊性也十分显著。

美术作品著作权客体的脆弱性,表现为灭失的高风险性和维持同一性的困难性。

“知识产权的对象是特定的信息”[1]。

著作权所保护的“特定信息”依赖于载体物的承载,相对来说载体物的数量越多,“特定信息”灭失的可能性越小。

而长期以来美术作品通常是作为奢侈品存在的,维持作品的稀有性是保持其价格的关键。

作者的主要利益也来源于对作品原件的出售,因此作者本身并没有复制作品的动力,相反更热衷于维持作品载体的唯一性。

这使得美术作品所承载的“特定信息”的灭失风险较高。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至今仍然有数百首传世,但是李白的美术作品却仅存《上阳台帖》一件。

[4]另外,美术作品维持同一性极为困难,对于同一个画面的美感不存在替代性的表达方式,就像不能要求达·芬奇用完全不同的画面表现与《蒙娜丽莎》相同的美感。

且美术作品的核心表达往往表现得极为微妙,不能以物理的比例来衡量。

例如《蒙娜丽莎》核心的表达是微笑,但是如果对嘴角部分稍作改动,微笑就会消失,整个作品也会丧失其核心表达,但是那一点被去掉的颜料在整个画面中却显得微不足道。

这就意味着对画面稍作改动,都可能造成作品核心表达的丧失,作品的同一性也随之丧失。

从美术作品的客体特征上来说,客体的脆弱性致使美术作品在保护作品完整权上需要更加严格的保护方式才能实现有效保护。

为此,德国《著作权与鄰接权法》将美术作品的复制形式仅限于拍摄,因为在拍摄的情况下美术作品一般不会被歪曲[5]。

较低的保护水平会加速美术作品的灭失,而一旦灭失便无法进行传播和利用。

若将“有损作者声誉”作为美术作品的保护作品完整权侵权判定要件,会降低美术作品的`保护水平。

由于美术作品的改动较为容易,若以“有损作者声誉”为侵权构成要件,则很可能出现作品同一性受到严重破坏时,却由于不构成“有损作者声誉”而不构成侵权。

更有甚者,当作品已经灭失的时候,因为不构成“有损作者声誉”,仍然不会构成侵权。

这显然与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立法旨意不符。

综合以上因素,不应当以“有损作者声誉”为美术作品完整权侵权构成要件。

2侵害美术作品完整权的特殊情形。

21出版性复制和有效复制。

出版性复制是为了实现对美术作品的宣传介绍而进行的复制行为。

有效复制是指为了再现美术作品的全部美感而进行的复制行为。

对于一般作品,并不存在区分出版性复制和有效复制的必要,因为一般作品的复制难度较低,出版性复制可以完全再现作品的内容。

但是美术作品却存在区分出版性复制与有效复制的必要。

对于美术作品而言,出版性复制难以再现作品的全部内容,出版性的复制品对于美术作品来说类似于电影海报之于电影,尤其是对于雕塑作品而言。

美术作品的核心在于通过艺术语言所表达的美感,而要实现这一美感的再现就需要艺术语言的再现。

然而与文字语言不同,色调、大小、比例乃至三维空间等因素都是艺术语言的组成。

出版性的复制品显然只能复制美术作品的部分。

区别出版性复制与有效复制意义在于:其一,可以规范对美术作品改动的认定。

如果不区分载体物的性质,将会对唯一载体物的改动都认为是对作品的改动,如此将潜藏着重大的社会风险。

对此,基于利益平衡原则,是否构成对美术作品的改动应当以载体物是否为有效复制件进行确定。

其二,可以规范对美术作品灭失的认定。

美术作品的实质是特定信息,这些信息的消灭会导致美术作品的灭失。

但是,并非所有载体物都能完全承载作品的完整信息,故不能认为只要存在载体就认定作品存在。

而美术作品是否存在也应当根据载体物是否为有效复制件来确定。

22侵害美术作品完整权的特殊情形。

221特殊的改动行为。

对于美术作品有效复制件的改动。

《美国版权法》在确定“视觉艺术品”的保护范围时将复制件也列入其中[zw(]参见《美国版权法》101条。

[zw)],而我国《著作权法》没有对复制件给予直接保护。

但是当美术作品的有效复制件成为作品的唯一载体的时候,对于有效复制件的改动会造成作品的改动,由此可能构成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

对于美术作品出版性复制件的改动,由于出版权利穷竭,对其进行改动并不会导致作品遭受改动。

但是对出版性复制件的改动仍然可能导致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

当对复制件的改动,导致观众误解作品的意思表达时,构成其他侵害行为,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

222美术作品的灭失。

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永久性权利。

而作品只要其所具备的特定信息不完整则应当被认定为已经灭失。

那么,保护作品完整权是否及于保护作品不被灭失呢?如果保护完整权的范围及于保护作品不被灭失,会存在一种长久的社会风险即在逻辑上存在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永久性与作品必然灭失性的矛盾,作品载体的持有人将永久承担这一灭失风险,因为在逻辑上存在作品的唯一载体,所以终有一天会有人承担作品灭失所引发的责任。

但是如果认为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包括保护作品不被灭失的话,也会存在一个逻辑上的问题,即作品的灭失与作品的改动一般情况下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当作品遭受改动,且该改动造成作品所具有的特定信息不完整也无法恢复的时候即是作品的灭失。

既然保护作品完整权对作者希望作品不被歪曲、篡改的精神利益加以保护,那么作品灭失所会造成的作者精神利益损害会更加严重,对于灭失所造成的精神利益损失,保护作品完整权为何不加以保护。

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的是作者的精神利益,作品作为“作者之子”与作者具有人格上的关联性。

当作品都不存在的时候,这种关联性也无从谈起。

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的是作品与作者思想的同一性和一致性,当作者失去思想表达的介质的时候还谈何保持同一性。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的是作者不希望自己的表达被歪曲的精神利益,那么举轻以明重,作者更不希望自己的表达被歪曲到无法恢复的地步。

因此保护作品完整权应当包括保护作品不被灭失的权利。

至于随之引发的社会风险则可以通过对保护作品完整权的限制得以控制。

3完善美术作品完整权的构想。

31严格保护。

由于美术作品具有客体的脆弱性,导致美术作品维持同一性十分困难,且极易导致作品的灭失。

作品的同一性依赖于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严格保护。

311法律适用上的严格保护。

基于美术作品的特殊性质,不能将“有损作者声誉”作为侵害美术作品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构成要件。

针对美术作品,在适用《著作权法》第10条第4款时应将“歪曲、篡改”严格理解为“存在改动或者其他侵害行为且改动危及作品核心表达或者其他侵害行为导致公众误解作品表达”。

以美术作品的考量因素确定作品核心表达。

美术作品的表达“语言”与一般文字作品有着明显区别,对于美术作品的核心表达,直接套用文字作品的认定方式难以准确认定。

所以应当从美术作品的角度,通过美术作品的考量因素去衡量,除了考察作品的平面特征之外,还应当考虑作品的三维特征,例如大小、比例等。

如此才能实现对美术作品核心表达的正确判断,才能进一步判断作品是否遭受“歪曲、篡改”。

通过对保护完整权的范围做扩大解释将美术作品灭失囊括其中。

美术作品的灭失对作者的著作人格权的损害程度要高于歪曲篡改,既如此根据当然解释,举轻以明重,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范围当然及于美术作品灭失。

另外根据目的解释,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范围也应当及于美术作品的灭失。

312立法上的严格保护。

设立作者的接触权,保障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实现。

美术毕业论文篇七

内容摘要:公共艺术是存在于公共空间,并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的艺术,体现公共空间与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人文主义精神,既是一个历史性的文化载体,又有本身设计与制作的规范,它属于艺术与设计的范畴。公共艺术的规划与研究已成为当今以艺术设计为主体,综合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工程学等交叉学科的内涵应用理论研究系统。其中有功能与文化的综合、文化消费与文化教育熏陶、文化氛围的营造等等。

关键词:公共艺术环境空间人文精神。

公共艺术是城市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的景观空间要素。它的体量、尺度、比例、空间、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等对城市空间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公共艺术设计及其相关环境因素的形成,不仅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城市环境设计领域中,公共艺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大地艺术、装饰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由于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正越来越成为一门新兴而富于生命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不关注城市文化艺术与环境建设,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

一、公共艺术含义与环境空间的对应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必将对改善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体,它不仅是高度物质文明的体现,而且还是人们寻觅的一个未来精神生活的空间。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但要求艺术家在改造时空的活动中发现新的造型和空间元素,而且要求观赏者所有的感官同时参与和感应。

公共艺术又是一种纯粹赋予物体以形式和结构的载体,或者说是形式的创造活动和美学活动。作为一种试图赋予物质观察和文化现实秩序的创新行为,它始终关联着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它给予社会的物质秩序和文化秩序创造富有美感的形式和结构,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以及审美的需求。

公共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关系是第一性的。在强调公共艺术作品的空间感的同时,拓展其时间感和流动感。它是将生活世界的各种因素,反映在空间形态、界面、构件等感觉体上。人们在置身这个空间环境时,由于形式与内容的结构相似而使公共艺术形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便产生方向感,由方向感产生了认同感,使得公共艺术确立了与环境的关系,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关联,从而产生归属感。

公共艺术为人们的'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视的形态,而人们的活动又遍布生存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公共艺术随着人的活动而扩展成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环境形态。

公共艺术所置身的场所空间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关系,是艺术家的创造与公众互动构成对话的领域。置身于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是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因为它直接向公众展示。与公众构成一个共同的场所空间,因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于生活之中,显示其社会化的本质倾向。所以,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场所的存在,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人们审视生活的意义提供了一种角度,使观赏者感悟到其中的文脉与美感。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设计有赖于场所因素,是一种整合性的艺术创作。

二、公共艺术的百分比制度。

现今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发展公共艺术上采取了“百分比制度”的有效做法,它的基本含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它的做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公共工程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

第一,确立公共艺术基本的审美标准以及在环境中的存在比例与投资比例。按照公共艺术城市化的审美标准实施规范,现代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公共艺术在城市环境中的比例为60%或7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上都采用“百分比艺术建设”的措施,即政府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制定出公共工程建设基金,用于环境艺术的建设。因此,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的美化载体,所形成的形态必然有着城市化的审美烙印。

第二,组合与引导包括公共艺术社会化的运作机制,公共艺术是整体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在社会系统规划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担负着具体的社会实用功能,公共艺术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这样就需要加强公共艺术与历史的关联性研究,通过对历史与艺术的探讨,了解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三、公共艺术与人文精神价值。

公共艺术多元化的形式形成与环境的有效联系,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文化哲学态度与精神。公共艺术是介于纯艺术与设计之间的综合性艺术。从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来看,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很多好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引起人们审美的想象;很多艺术家也越来越多地应用新的媒介、混合媒介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情感意识。特别是公共艺术的目的性与功能性并存于设计,因而所产生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所以,公共艺术形式的表达实际上是对环境文化哲学态度与精神的综合表达,是一种设计文化。

随着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已从纯粹意识形态的纪念性、宣传性而转向对艺术形式语言的探索;开始关注到环境艺术与地域文化及其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设计对现实文化整体的关注与对话,开始了对城市环境及公共设施形态的整体规划与合理设计的参与。

结语。

由于公共艺术不仅仅是把艺术设计展现于公共艺术空间,此外,它还要求艺术设计具有与社会大众进行对话的可能。一方面,公共艺术要能够产生与大众沟通的艺术语言及展示形态。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不一定都要求具有观念上的前卫性,它同样可以表达人类恒常的理性与普通情怀。在多层次与多元化的文化时代,公共艺术具有较为独特和明显的文化价值,恰恰是它与所在的文化背景一道,被社会公众引申出更广泛的话题,并载入公共文化生活的视觉记忆的核心中,体现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公共参与性”,体现出公共艺术与社会所产生的双向互动性。

从另一角度来看,公共艺术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以艺术表达方式去传达公共社会领域的各种意向、价值观念及审美态度等。公共艺术所要强调的公共精神的基本态度,是力求在具有社会理性与道德理想的公众之间,恪守必不可少的“大众认同”。这种“大众认同”是公共艺术精神的内涵所决定的,也是公共艺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条件。因此公共艺术必须体现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韩巍.形态.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邹文.美术社会观——当代美术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陈连富.城市雕塑环境艺术.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97.

[4]田卫平.日本环境雕塑.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

美术毕业论文篇八

美术专业的大学生您写论文了吗?在读大二的学生可以参考的哦!

一、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的支柱。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元素种类繁多,内容广泛,更是不胜枚举,随着创意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民族化元素成为文化创新的捷径与代表符号,其中中国画渗透千年的文明而历久弥新,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也需要不断创新,在原本文化传统基础上,加入新元素,加入画家思维和感受,回到现代生活,使它既不失民族风格,又必需适应和满足21世纪的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而这就需要对中国画所代表的文化有深层次的理解,在概念的创新上找到源头和方向我们文化目前所面临的处境也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确是多元并存的格局,各个国家都在这种全球一体化中凸显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把文化植入中国画中,让中国画完美体现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中有一条未形成理论文字的精神文脉,蕴含于大量存在的远古艺术,民间艺术等作品中,如果我们不能全面理清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就不可能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去创作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国画。就人文精神而言,历史积淀形成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其根源在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无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情于理,心与物,超越与内在的和谐统一,因而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敬天爱人教育人们具有悲悯之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又是理,是道德,是心性。所以崇尚和谐,中庸之道。人格意识成为中国的审美原则,提倡艺术家从生活审美体验上升到生命体验,感悟宇宙大道,以高尚的人品,精深的学养,超逐的才情,杰出的技巧去进行艺术创作。

二、人品修养对中国画的影响。

西方的绘画学习重科学训练,尚自然物理属性,强调直观视觉效应,中国绘画则重意随笔运,尚内心世界的挖掘,重文化内涵与自身主体修养,自身修养和品德会直接体现在绘画作品中,由画品进一步涉及到人品问题,画家作画之前要注重自身人品,清代《东庄画论》云: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为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可见一个画家必须具有高尚的人品,才能有极高的画品,人品即画品。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軒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操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清代松年《颐园论画》云: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从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我国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曾说过:画家要注重品格,作品要体现出优雅,品格实际上是画家亲近生活,体验,感受,感悟生活的精神所得的外在表现;也是人品气质,道德修养。精神世界的综合体现,同时可以理解为是心境,是状态,其实人品的高下与笔墨方法和熟练程度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但与笔墨风格、笔墨质量、笔墨品格笔、墨气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也就决定了完美的人格追求是带来高品位,高格调笔墨质量的前提。这种笔墨品格与人品相一致的追求和强调,正是中国艺术传统的本质特点之一。所以,在绘画中应追求平和恬静,悠远绵长,随意成象,随形达意,顺其自然,甚至是超然物外的情趣。

三、创新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美学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传统的自我延续,但是如果过分依赖这种文化惯性,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评判价值,必将失去对文化创造性的追求,我们需要新的思维,需要多种艺术角度审视中国画的发现,摒弃雷同,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是中国画的视觉面貌各异,百花争放,艺术强调个性,每位作者都可以以自己的感觉和知识为基础,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进行判断理解,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作品。真正的艺术创新难度是很大的,尤其是我们的传统山水画已有了千百年的发展历史它经过一代代画家的不断创造提高,艺术上已达到了非常精深的`高度,而且也已形成人们十分熟悉的艺术形式,要改变它,为它添砖加瓦,创造新的因素,实在是非常的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画就可以永远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上凝固不化,不断创新与创造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没有新的创造,没有吐故纳新,就等于没有生命力,我们的山水画就没有变化,也就永远不能向前发。李可染先生曾说:新的创造是作者在大自然中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规律,通过思维实践发展,而产生新的艺术境界和表现形式,离开了大自然和传统就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既然一切艺术都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人生的体验,那么创新唯一的道路就只有重新回到大自然,回到艺术创作的源头去寻找突破口,在前人忽视淡化,或没有探索到位的课题上作文章,走前人没有过的路,通过创新解决美术是遗留的历史难题,为美术史增添新篇章。

文化思想和修养对古今画家的艺术观,审美理念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画家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思想,并由此催生了具有独特意味和审美理想的山水画境,提升了中国画的审美格调和思想价值,对整个中国画审美思想的确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都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既创造了其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同时也创建了宗教,哲学,艺术等教育世界,我们总称其为人类文化,要了解或撰写一部人类文化史,必须对人类从起源到如今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和作为精神文化现像物的物质财富进行分析和总结。也可以说,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创造史,就是人类的文化创造史。人类就是在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追求和创造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大千传》邵菁菁.刘静.中国文联出版社..1。

[2]《中国艺术精神》.徐福官.春风文艺出版社..6。

[3]《八荒通神》.卢禹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1。

美术毕业论文篇九

艺术毕业论文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考核论文成绩的基本依据之一。在写艺术毕业论文时掌握一些技巧和步骤是必不可少的,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写作步骤。

方法/步骤。

一、写作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

撰写艺术毕业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为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科学的立论,提炼创新的观点。

(一)立论要科学。

艺术毕业论文的科学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科学研究作用就在于揭示规律,探索真理,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拓前进的道路。判断一篇论文有无价值或价值之大小,首先是看文章观点和内容的科学性如何。

(二)观点要创新。

艺术毕业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术论文之所以要有创新性,这是由科学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从根本上说,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则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因此,研究和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论文如果毫无创造性,就不成其为科学研究,因而也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艺术毕业论文虽然着眼于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但创造性仍是其着力强调的一项基本要求。

三、利用翔实论据要进行严密的论证。

(一)论据要翔实。

一篇优秀的艺术毕业论文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观点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持。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是艺术毕业论文有别于一般性议论文的明显特点。一般性议论文,作者要证明一个观点,有时只需对一两个论据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而艺术毕业论文则必须以大量的论据材料作为自己观点形成的基础和确立的支柱。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或反面意见,对他人持有的异议应如何进行阐释或反驳。艺术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切切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二)论证要严密。

艺术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艺术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社会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

注意事项。

(1)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

(2)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

(3)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4)撰写艺术毕业论文还应注意文体式样的明确性、规范性。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普读物、可行性报告、宣传提纲等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同。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