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大全8篇)

最新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15:17:08
最新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大全8篇)
时间:2023-12-03 15:17:08     小编:HT书生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篇一

小说语言优美,意境神秘,针砭时弊。尤其是寺中的大喇嘛对人类的预测更是切中要害,与现实相符。大喇嘛感觉“似乎所有最可爱动人的事物都那么变幻无常,稍纵即逝,而且很不经久。战争,贪欲和野蛮的暴行不知哪天把他们毁得一干二净。他所亲眼目睹的那些情景还历历在目,他的头脑中又浮现出许多其他的情景:他看到那些国家在不断强大,但不是以明智的方式,而是凭粗俗疯狂的激情,这将会带来毁灭,他看到机械的威力在不断膨胀,已到了一个人只拿一件武器就足以与整个法王路易十四的军队相匹敌的地步。他也预感到当他们把大地和海洋都填满人类文明的废墟之时,他们就开始转向进攻天空,宇宙。”

但这还不是全部,他还预卜到将要来临的一个时代,人类为杀人技术而疯狂地兴高采烈,同时它就要在全世界狂热地猖獗起来。所有珍贵的东西将会处在危险之中,所有的书籍和艺术,一切和谐的,美好的事物,还将波及每一件保存了两千年的奇珍异宝,这些小巧的,精美的物品将在毫无防备之中像郎维的著作那样散失殆尽。

在大喇嘛心中,书籍,音乐,绘画等艺术是救赎人类心灵的灵丹妙药,只有守住香格里拉这片净土,人类才会守住最后的根。难道不是这样吗?当人类冷却()自己的欲望——一切罪恶的源泉,一心去研究书籍,音乐等艺术门类时,那整个世界将是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处处四季如春,阳光明媚,每个人的心灵都是那么纯洁,每个人都是得道高人,世界处处是香格里拉,没有贫穷,没有饥饿。

然而,这只不过是作者的理想。现实却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的开始,整个世界的发展正在践行大喇嘛的预言,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不断提高,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人类所引以为豪的高科技在这种极端天气下无计可施。

大喇嘛选中康维做他的继位人。如果选择留在香格里拉,康维也许会像那些喇嘛一样修行,去研究一门艺术,然后忘记自己的年龄,直到死去的那一天仍然保持年轻的面容。如果康维成为大喇嘛,他又会怎样治理喇嘛寺呢?然而康维却禁不住朋友的劝说逃离了香格里拉。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遐想。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篇二

这个短片出自《消失的地平线》这本书。作者用世界末日这个背景诉说了一个位母亲在危机时刻仍无私地保护儿子的伟大,虽然这只是一本科幻小说,但是“他”给我的启示无穷无尽。我们现在不知道还有多长时间,却虚度年华。

在放学回到家中心不在焉地做完了那些简单而稀少的作业就无所事事,妈妈布置给我的试卷从没翻开看过,这下可把它惹火了,马上叫我做试卷,我还居然和她顶撞起来,独自在花园散步,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我作业做得快就让我继续做?那我以后就做慢点,看你早我怎么办!甚至还赌气,让父母为我操心,听到他们叫声后仍赌气:现在后悔了吧,太迟了。但我不知道他们完全可以不管我,任我为所欲为,难怪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我被找到是甚至想逃之夭夭,但被父亲强劲有力的手给死死地抓住了,回去之后以为一顿打是免不了的,才发现妈妈在家中流眼泪,爸爸在一旁劝,又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教,当时我的眼泪也快流了下来,不过“男儿有泪不轻弹”才忍着。平时怕尴尬,一直没道歉,所以我想对你们说“对不起“。母爱是伟大的,是她在危险时挺身而出;是她在困难时”欲为,难怪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我被找到是甚至想逃之夭夭,但被父亲强劲有力的手给死死地抓住了,回去之后以为一顿打是免不了的,才发现妈妈在家中流眼泪,爸爸在一旁劝,又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教,当时我的`眼泪也快流了下来,不过“男儿有泪不轻弹”才忍着。平时怕尴尬,一直没道歉,所以我想对你们说“对不起“。母爱是伟大的,是她在危险时挺身而出;是她在困难时”舍己为人“;是她在绝望时充实信心。

任何时间的酸甜苦辣对我们只是一时的,真如果人所说的”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就算是再长的时光对神秘莫测的宇宙来说也只是冰山一角,但唯有爱在让时光停留,成为永恒。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篇三

现实的雾霭还没完全散去,圣洁的阳光又被心灵的雾霭遮蔽。现实的雾霭让人戴着口罩呼吸,历史的雾霭迫使人们戴着面具生存,戴着镣铐舞蹈。前者是标榜现代工业文明的刽子手所为,后者是打着文化革命旗帜的旗手们所缔造。

张郎郎算是个幸存至今还能讲故事的人,《宁静的地平线》这个故事被他戏称为奉命文学。他受父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听故事讲故事。以后,在人生的各个关口,他似乎都是靠会讲故事侥幸蒙混过关。讲着讲着自己便走进了自己的故事,这就是幸福,就是意义。这本书里收集的都是顶多有点儿意思的故事,可我读来就是找到了历史。

浑身是戏,浑身灵气的超华又是艺术家,又是美女,在他们活惯了的北京城,才在学着太极,听着《天鹅湖》。转瞬间,天寒地冻。上边说了,超华她爸爸得批判批判。,不久就进了精神病院,死了多年后连遗体都没让家属见。在那个人妖颠倒的社会,我们即使了解也无法理解,难道那月洞门一望还真是个黑洞?历史让晓红,孙维世,关露,犯王庄,齐晓骏,死刑犯金豆儿等等这些人走进了故事,走进了黑洞。一个个名字只能留在了那些会讲故事老人的记忆里。他们只是缘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真理的直白,就得背负所有的欲加之罪。更有甚者,祸起莫须有。这些沉重的历史是人类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旗手们亲手制造的雾霭。

也正是他们对生活的真正热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他们在那一段灰白的历史片段中,戴着镣铐跳着自由的舞蹈,望着铁窗迎接圣洁的阳光。那些特殊的群体之间的互爱互助,亲人的坚守,良知的呼唤,使他们度过了那个制造了血泪故事的年代。

历史的真相犹如尘封的文物,它会静静地等待人们的发掘,也许有的会随时间的风化呈现在人们眼前,也许有的会沉睡更久远,也许有的或将已经被彻底破坏无法恢复。可是,我们依然要忠于历史。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悲哀,同时也有它苦难中的温情脉脉,一统天下还存有铁窗内不朽的诗歌在沉吟。大时代的到来,圣洁的阳光终会降临,希望那时能在任何一片天空下,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呼唤。

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人一切安好。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篇四

每一个认真解读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的人都应该为香格里拉那块梦想中的净土所深深感动。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后,所有拜读该小说的读者都进入了那神奇的心灵旅行。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整个香格里拉,各种信仰和平共存,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迎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坐在房间“爬格子”听见外面客厅看电视的女朋友在罗嗦着:“咳!咳!楼下的那户人家真没素质。天天闷在家炒辣椒,厨房的排气扇还舍不得开。辣得够呛的气味直叫人打喷嚏。几辈子没吃辣的了吗?……也不知道照顾别人的感受。”对于这样的事我已经没办法表示我自己的立场了。不是我有心干涉别人的饮食喜好,或者偏袒女朋友高贵而敏感的鼻子,而是我知道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看法比跟谁沟通都要来得容易得多。我没有搭理女朋友的抱怨,只轻轻喝了口水转过头看着窗户外面,陷入了沉思。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篇五

[摘要]20世纪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借助探险家的资料在《消失的地平线》里构想了一个和谐闲逸的乌托邦境地――香格里拉。试图分析西方作家希尔顿所描绘的香格里拉的特点,反映西方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的基本认识。比较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背景,指出两者都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当人们生活在困苦煎熬的时期,会希望有一个世外桃源得以让自己开始新的美好生活。表现了中西方人民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乌托邦世界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

一、“香格里拉”和“乌托邦”的由来和理念。

香格里拉又叫中甸县,在藏语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其英语发音来源于康方言南路十语群体中甸的藏语方言。它的理念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和睦友好,没有种族、信仰、习俗的界阂;人和自然和谐存在,友善相处;人来索取自然有度,并以这样的行为准则建立起文化秩序。香格里拉用来形容世外桃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乐园。

乌托邦(utopia)的“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即为空想的国家,理想国。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合在一起是“乌有之乡”。它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的空想社会。香格里拉和乌托邦可以说是等同的,在文中用香格里拉一词就可以代表乌托邦世界。这样的世界是人类为表达美好愿景而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一天主人公英国领事康韦、副领事马里森、在重庆传教的布琳克洛小姐和美国人巴纳德四个人乘坐飞机从南亚飞往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然而不幸的是,途中飞机遭遇劫机,他们四个被带到了中国藏区的喜马拉雅山地带的蓝月亮山谷。这个地方叫做香格里拉。这儿有座喇嘛寺,受伤的飞行员在临死前告诉他们在那里能得到食宿。次日,一位通英语的老人张把他们带到了坐落在高耸入云的雪山山腰的喇嘛寺。在这个偏僻的香格里拉,人们自给自足,生活美好。他们虽然种族、信仰、习俗不同,但能够和平共处。人们信守适度原则,适度开发金矿。这里的人们很长寿,许多年岁已大的人但仍显年轻。在此生活了数天后,主人公康韦、女传教士和美国人都想留在香格里拉,不愿回去,只有马里森想回英国,最终康韦被说服随他一起离开了香格里拉。康韦再次出现时是在重庆教会的医院失去了记忆,而马里森却不知所终。经过艰辛的心理历程,恢复了记忆的康韦开始踏上了寻找神秘的香格里拉的征途。

三、香格里拉的特点。

(一)令人心醉的香格里拉环境。

令主人公心驰神往的香格里拉有着一长长的山谷,山谷两边连绵起伏着圆丘状的低矮山峰,有生气的山色与那瓷青色的无边夜空相映衬着。山峰简直是一个个无瑕的冰雪金字塔,那样闪亮动人,那样安祥静谧。一座座令人炫目,令人激情澎湃。蓝月亮山谷里纯净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阳光也如此温暖和煦。这简直是一个天外世界,是原始的自然。怎能叫人不心醉?生活在这个遥远的香格里拉,每一天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奇妙的巧夺天工,生活是如此惬意舒适,潇洒自在,怡然自得。

(二)具有西方色彩的喇嘛。

香格里拉的喇嘛寺里的一座亭子摆放着一个古琴和一架豪华钢琴。中国传统的喇嘛们一般是诵经念佛的,古琴还是情理之中,这钢琴就有些天方夜谭了。可是在希尔顿的笔下,这里的喇嘛们却崇尚西方音乐,特别是莫扎特的作品。他们收集了所有的欧洲经典名曲,其中部分喇嘛还是演奏各种乐器的高手,确实是太神奇了。喇嘛们对西洋书籍也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古希腊语的有柏拉图、英语的有奥玛学说;有尼采的哲学、牛顿的'理论,等等。喇嘛们说聂斯托里派基督教中世纪在整个亚洲广为传播,纵然是在它衰落之后的很长时间也依旧延续着。真不敢相信,喇嘛们变得如此博学多才,可是在那个没有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喇嘛们怎么会懂得西方世界的经典。所以希尔顿以及西方社会群体并没有对中国传统彻底的了解,以为遥远的东方国度对他们的文化知识熟知和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收藏兴趣。小说中尽管描述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瓷器还有饮茶习惯,从表面的角度来看似乎是在美化中国,实际上用来反衬突出西方文化――他们偏爱西洋音乐,高雅气派的图书馆收藏了不少英、德文书籍,寺里还拥有现代化设施如中央供暖设备和西式抽水马桶。

希尔顿作为西方人在《消失的地平线》里将香格里拉的喇嘛们刻画成了具有西方色彩的智者。他认为西方的文化知识在世界上属于领先水平,受到东方国家的认可和推崇。就连远在东方世外桃源的人们也都熟知了解外面西方世界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西方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认为中国仰慕、吸收并传播西方先进文化知识。也可以说这具有西方色彩的香格里拉,易于使西方读者乐于接受,感受到这个香格里拉虽远在中国,但人文气息是那么的亲近。

(三)香格里拉的神秘之处。

让人们很纳闷的是这里岁数大的喇嘛们看上去都很年轻,但是他们一旦离开了香格里拉就不会这样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应该是香格里拉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人们能长生不老。但这自然环境又是怎样作用于人们的容颜的呢?难道那里和我们生存的环境有天差地别吗?现实生活中,原生态的环境对人类的保养并不是很明显。这就是香格里拉的神秘之处。小说最后写到主人公在恢复记忆之后踏上了寻找香格里拉的征程。希尔顿并设有告诉读者主人公是否找到了香格里拉,再次回到乌托邦境地生活。香格里拉是虚幻缥缈的,它的真实存在性在当时无从考究,它到底是不是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好呢?所以它对人们来说十分神秘。在这部《消失的地平线》面世之后,世界还掀起了一股寻找探险神秘香格里拉的热潮,人们就好像是去寻找宝藏一样。

四、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1929年至1933年是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的空前经济大危机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久之后。一夜之间繁荣景象人间蒸发,银行大量倒闭,企业破产,市场清冷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猛增,农产品价格下滑,很多人接近破产。《消失的地平线》出版的时候,西方人大都心情沮丧万分,而且二战的灾难又席卷欧洲,战争的血腥和经济大危机造成的社会资源匮乏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所以正是在这个时候,希尔顿把目光投向遥远的中国,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理想中的香格里拉。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处于绝望的西方人像是看到了黎明一样。这部小说也因此大受欢迎,大获成功。

(二)《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

陶渊明作此约于永初二年(421),也就是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个时候的陶渊明已经归隐田园十六载。东晋王朝腐败软弱,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王朝荒淫无度,军阀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沉重。在这个国家面临崩溃瓦解的**时期,陶渊明的满腔热血和抱负无以实现。而且东晋王朝实行门阀制度,像陶渊明这样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无疑是壮志难酬。再说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显得格格不入。所以他借助创作来抒发心志,塑造一个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已的理想和美好情趣。

两者具有共同之处,都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创作的,无论是希尔顿还是陶渊明都厌恶现实社会的污浊和战争带来的疾苦,苦于自己无力改变社会现状,所以只能在纸上一抒胸志来寻求世外桃源来拯救现实世界。也可以说这是一种避世态度,也引起了世人的共鸣,都纷纷去寻找这样一个乐园。

五、结语。

不管是在东晋时期的陶渊明,还是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的希尔顿,给世人呈现的都是世外桃源,同样神秘。中西方人们都一样不喜欢残酷的战争,疾苦的生活;一样希望世界和平,生活富裕,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那也就是心中的香格里拉――乌托邦境地。

【参考文献】。

[1]魏慧珊.一个意识形态化与乌托邦的混合体――试论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5).

[2]冯涛.二十世纪的神话――评《消失的地平线》[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8).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篇六

全书读完,并不能理解为何本书会如此有名以及在当时会引起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仅从自然风景或者环境的角度而言,当时的西方肯定有比着更美好的存在。

所以仅就个人感受而言,更倾向于理解为一种,现实世界被一战毁灭的支离破碎,尤其是对人的心理带来的无可挽回的虚无感之后,作者对世界、生命意义本质进行探究的哲理性著作。

文中一开始就表明了一种状态、一个在我自身看来无比感慨的用词:幻灭。

是啊,就是这种感受,幻灭。现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现实世界看起来一片繁华灿烂、人的欲望无穷无尽、一切都要分出个是非黑白,马林森、巴纳德、柏林森追求的直接、热烈,就连康韦,若不是那场战争,也许也是一个耀眼的成功人士吧。但是,战争来临之时,这一切又如无根之萍一样易碎,更多的是给人心理带来的创伤难以弥补。康韦也许就是从那时在一片虚无中开始感受到这种幻灭的吧,愤怒、激情、疯狂、暴虐……一切热烈情感爆发之后所带来的只是更多的幻灭。

正因如此,在一片幻灭中,作者才煞费苦心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吧。

它与世无争、适可而止、包容一切,在这个世界中,生死、欲望在时间无限延长的条件中都不在拥有具体的意义,尽管去追求本心,无需追求意义。

也就如康韦和马林森,精神世界的差异注定了两人在香格里拉的行为差异和适应程度。正如张先生所言:适度、中庸、多元,作者意图用东方文化看待世界的态度去解决现实世界的冲突,以此找到现实和幻灭之间的平衡。

遥远的山谷、极高的海拔、高耸的雪山、神秘的蓝月、清冷安宁的庭院、智慧圆融的大喇嘛……一切不真实间又无比真实,不过就是马林森所言的炸弹飞过来时一样灰飞烟灭。

在看如今,我们所面临的世界又与百年之前有什么不一样呢?

所以,香格里拉,只是心中的日月。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篇七

本以为是睡前散文,没曾想居然是惊险小说,好奇心宝宝我一口气读到凌晨两点,也只是读完了上半篇。两名英国大使馆工作人员,一名美国人以及一名女传教士乘坐一个私人飞机逃离战争爆发的地区,计划飞往安全国家。但是中途,他们发现飞行航线变了,飞机驾驶员也不是认识的人了。中途飞机驾驶员居然大摇大摆地把飞机降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山谷空地上,重新加满了油,然后再起飞!机舱里的四位乘客四脸懵逼,然后随着飞机航行过程中的各种小冲突事件,四位乘客做出不同的奇特反应,都是你猜想不到的各种危机真实反应,譬如主人公居然因为前一天撤离战乱太劳累而在大家讨论时沉沉地睡了一觉。

在乘客的视野中,飞机一直沿着喀拉昆仑山脉飞行,一边是窗外的令人屏住呼吸的雪山、峡谷美景,一边是机舱内乘客面临的命途未卜的前景,可以说乘客的注意力都有点分裂、滑稽,但很真实。在夜晚临近的时候,飞机的油好像也是快耗尽了,飞机在高原上颠簸迫降了,飞机尾巴折断了,轮胎爆炸了,所幸四位乘客没事。他们发现周围都是阴沉沉的黑暗,都是刺骨的严寒,再认真看周围的山峰一座比一座更高。唯一可能知晓这起事件背景情况的飞机驾驶员在迫降过程中突发心脏病,处于昏迷状态。第一天晚上这拨四个人留在机舱躲避严寒,第二天一早他们很巧地遇到了一支十多个人的队伍搭救,这个队伍跋山涉水把这遇险的四个人带回一个恢弘的喇嘛寺庙。

你以为这只是一个野外遇险后获救的故事,绝对不是。更多精彩在下半场。

下半场:笨拙而惊讶的真相。

这一行人来到了喇嘛寺,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亦见识到了各种奇观异景:这里有巍峨的雪山,有富饶的山谷,有友善热情的居民,喇嘛寺房间里有中央供暖系统,有抽水马桶,有庞大藏书的图书馆,有中国风格的精妙莲花池以及四角亭子,还有一位年轻貌美的中国满族女子在弹奏钢琴。唯一不太和谐的是喇嘛寺的人总是对这拨人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避而不答,令这拨人着急和跳脚。

借着喇嘛**邀请单独会谈的机会,英国大使好不容易搞清楚了这趟匪夷所思的绑架和旅程的背后笨拙而令人大跌眼镜的真相(这里不剧透),却莫名其妙地陷入了另外一个尴尬的境地:**要求他对他的三位伙伴暂时保守秘密。于是,这行人四个人一边不时打听进山脚夫的消息,希望执行最初的离开计划,一边享受喇嘛寺的热情款待和蓝月谷的各种美丽舒适,欢乐祥和。两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带路脚夫一直没有来,四个人对是否离开喇嘛寺,离开长生不老的极乐安宁世界的态度却发生了分化。

虔诚心很强的女传教士打算留在蓝月谷,建立堂传教,改变这里人们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受到外界警察通缉的美国金融人士发现了蓝月谷的秘密之一,这里有大量金矿可供开采,因此计划留在这里干一番大事业;在家有妻儿和父母的英国副使迫切地希望离开这个极乐世界回到自己家中;而知道了太多太多喇嘛寺庙惊人秘密的英国大使却进退两难,留在蓝月谷,他是**选中的接班人,他可以修行和长生不老,离开蓝月谷,外界则是不可预期的战争和衰老、死亡。

英国大使的最终选择如何?中国满族小姐为什么会出现在喇嘛寺?那个飞行员为什么要突然劫持这毫无关联的四个人?蓝月谷令人大跌眼镜的秘密到底有哪些呢?大家可以亲自去读一读这本书。

思考:快乐是什么?

对于去和留的选择题,我想我的明确答案是离开,这可能是射手座对自由自在的一贯追求。但是这部小说确实引起了一些思考,当外部都是战争和罪恶的时候,人们渴望进入一个桃花源世界永久躲避纷纷扰扰;可是当人们面对桃花源世界的永远欢乐祥和、永远富足安宁,不病不死,长命百岁的状态时,人们是否真的会感到快乐呢?可能并不会。

那么快乐到底是什么?

勇气和改变或许可以带来快乐。小说中的满族小姐在喇嘛寺庙永远年轻貌美(虽然她已经年近百岁),永远得到别人倾慕,但是她最后出人意料地跋山涉水走出蓝月谷,在重庆再次出现时,她变成了周围人见过的“最老最老的女人”,但是我不得不说她是勇敢的。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篇八

勇气和改变或许可以带来快乐。小说中的满族小姐在喇嘛寺庙永远年轻貌美(虽然她已经年近百岁),永远得到别人倾慕,但是她最后出人意料地跋山涉水走出蓝月谷,在重庆再次出现时,她变成了周围人见过的“最老最老的女人”,但是我不得不说她是勇敢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