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我们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3篇)

我们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8 14:48:15
我们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3篇)
时间:2022-12-08 14:48:15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们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篇一

龚贵洪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型课程,它打破了传统学科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以学生的亲自实践和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获得发展。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至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

1、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指导;

2、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3、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

4、课下学生进行访问、调查、考察、搜集资料。内容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科学问题、道德问题、健康问题,并且把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的五大特点,目的就是让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养成和提高。

例如,本学期我校在开学时计划召开冬季运动会,以班级为单位参赛。于是各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迅速组建了代表队,并体育老师的指导下自觉积极地进行训练。十二月中旬运动会如期举行,四百多名运动健儿在潇洒比赛的同时表现出了顽强、拼搏、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打破了四项校运会纪录,平了三项纪录,运动会期间广播稿收了近两千篇,运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后来语文老师普遍反映,学生的日记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好过,连原来的后进生都写得有模有样的,老师们都说,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教学过程才不至于枯燥无味。

但由于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上的偏差,以致于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产生了不少问题和困惑:一方面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解成一门学科,导致课程实施学科化和学习方式传统化;另一方面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感到无从下手,无法实施。或者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是按照学科教学过程加以设计,教与学的方法基本采用学科教学的方法。如活动过程中有“创设情境,提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在教室里展开各种活动——总结评价——活动延伸”,但学生活动空间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时空。

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学校实际,每学年或者学期都应该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投入一定的活动经费,让教师动起来,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去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获得知识、获得发展。

我们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篇二

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国家新课程改革最具代表性的亮点,也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能直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最有效的途径。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能促使学生和教师真正把“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落实在学校的学习教育过程之中,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插上坚实有力的翅膀。

2.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一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最有效的渠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研究探索活动,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不进行说教、不讲大道理、只是促使学生广泛的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在实践中经受历练,因此,往往收到在许多情况下都难以获得的教育效果。

3.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不能替代的平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些知识是可以通过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讲解来获得的(明确知识),但是,更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必须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得(默会的知识)。

默会知识与明确知识相比,在人的知识结构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对人的终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任何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把默会的知识通过课堂的讲授传授给学生,因此,在默会知识的学习中,教师的讲解是徒劳的,只有引导学生经历不可替代的实践活动,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使学生的默会知识获得宝贵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来认识和开设综合实践课程。

二、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3-9年级的必修课程,其基本内容指定的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非指定领域包括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节日活动以及学校的某些传统活动等。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领域是开放的,非常广泛,既可以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维度出发选择内容,也可以从服务社区、关爱他人和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实践等方面着手选择内容。3.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内容包括:

(1)可以来自校园内的自我服务劳动、公益劳动;社区公益劳动。

(2)技能练习活动,主要有常见的工具使用、常见材料加工、常规构件或部件的连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产品的使用、简易维护与保养等。

(3)工艺制作活动。(4)简易设计活动。(5)技术试验活动。(6)发明创造活动。(7)职业体验活动。4.信息技术教育

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信息技术教育要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当中,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有信息意识,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四个领域的综合是由研究性学习联系起来的。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和技能基础,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制定方案等过程,学习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研究等科学方法的基本规范和操作要领,养成探究习惯,形成科学态度,初步创新精神。

三、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特点:

第一、自主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非常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无论从问题或主题的确定还是研究方案的设计,从研究方法的选择到研究结果的评价等都要充分的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研究的主人。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比较广阔的研究发展空间,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发展。

第二、整体性 一是指所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都要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样三条线索者和在一起,形成一个比例恰当、结构较为合理的整体,促使学生比较全面的发展。

二是指每一个主题或问题的研究,从问题的选择到研究过程和环节的设计,时间的安排、资料的收集整理乃至活动结果的总结反思等,都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来考虑,使每一项活动都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进行,避免虎头蛇尾等问题的发生。

第三、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尽可能使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大自然„„之中开展学习探索。既要强调指定领域研究内容的综合,也要强调非指定领域与指定领域的综合,还要强调课内外、校内外、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等多领域的综合。要努力避免通过查查资料、登陆一下相关的网站、去去图书馆就以为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任务的错误做法。只有引导学生在 具有相当强度的“综合活动中”来探索、亲历、体验,才能真正符合这一门课程的基本要求。

第四、实践性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本质的属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最不同的一点就是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在活动中做了什么,亲历了什么,体验了什么。而不要过于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了什么成果,学会了那些知识等。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是通过概括的形式反映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会领域的综合性核心问题或专题。它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时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主题确定的原则 1.源于生活的原则

生活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课题,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到真实的世界进行体验,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

2.指向性、可行性原则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值得研究、内容积极、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活动及课题。此外,受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经验的限制,要选择一些切口小、容易操作的主题。

3.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原则

选择的活动主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年龄的大小,因为学生年龄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选择活动主题时,要尽可能选择一些生动具体的主题;初中学生,他们的逻辑思维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时就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主题。

4.立足学校特色的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要立足于学校的特色和反映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这就要求在活动主题的选择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才有利于今后的开展和实施。

(二)确定主题的方法与途径

1.依据学校办学特色,与学校各项活动整合设计主题来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与学校传统活动、德育活动结合,设计主题活动,直接将学校的各类活动作为主题,使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组成部分,用它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内容。

2.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点、能力来确定主题

在主题选择时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与孩子的生理、心理协调,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使孩子感到自由、民主和宽松,因此,教师要引导孩子设计与自己生活、年龄和兴趣相关的主题。如临近春节,学生对过春节时剪窗花、贴对联、挂中国结、祭祖先等习俗产生了好奇,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确定“春节探源”的主题活动。

3.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确立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用实践去验证科学结论„„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选择对自己、家庭、学校 及社区有意义的点滴小事,产生主题。如,“我的成长经历”、“吃早饭的学问”、“儿童游戏的调查”、“水果价格的调查”、“今天我当家”、“恼人的街头小广告”。

4.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启发确定主题

设计一个有价值的活动,积极让学生参与进去,并从实践活动中受到启发进而来确定自己所想研究的主题。例如:百年校庆、“六一”节等。

5.重组其他学科知识,拓展确定主题。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目标的有机整合,进一步拓宽主题确定时的范围。如:在数学领域开展具有数学特色的小课题研究;在信息方面进行《我校学生家庭上网现状调查分析》、《我校学生玩电脑游戏现状分析研究》;在品德与生活方面进行《青少年偶像崇拜情况调查》;在语文方面根据《威尼斯的商人》,我们可以进行有关威尼斯的了解,如威尼斯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特产、旅游路线、威尼斯的名人、威尼斯的文化等等一系列的了解。

6.发掘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设计与生活和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

社区拥有内涵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发社会的共同教育、管理功能是非常必要的,而让家长走进综合实践课程,并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可以扩大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

(三)主题的表述方式

1.以活动涉及的对象为主题的名称表述,如《一次性筷子》等; 2.以主要活动为主题名称表述,如《关于近视问题的调查》等; 3.以主要问题为主题名称表述,如《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等; 4.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要体验为主题名称表述,如《今天我当校长》等; 5.以学生活动的主要空间为主题名称表述,如《走近敬老院》等。

(四)主题生成的方法和途径

1.从学科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学科课程,但也不是与学科完全分开、割裂。可以大胆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的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科领域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如通过《威尼斯商人》一文学习,可以开展围绕威尼斯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可分解为威尼斯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宗教和习俗、气候、建筑等多方面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2.从生存环境中生成。学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我们应充分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资源生成主题。3.从学校特色中生成。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如历史艺术教育,绿色学校、体育传统学校等,这些都能成为学生活动的主题。把爱好作为最好的主题发挥,结合学校的特色,把特色挖掘出来生成主题也不失为一条理想的途径。

4.从传统节假日中生成。一年四季中,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此外还有“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有特定意义的节日。这些节日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调动和引导他们认识并能够结合历史上各种传统节日的基本体现与我们所继承的传统之间的差别和联系,所有这些都能成为一个活动主题。如圣诞节到了,同学们也纷纷赶时髦,购置贺卡相互赠送。但是,对圣诞节的来历和意义却一无所知。据此可引申出一个活动主题。

5.从日常生活中生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生活习惯也 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如原来爱吃肥肉,现在都偏爱吃瘦肉了;原来爱吃新鲜蔬菜,现在爱吃野菜了。又如人类的生活条件的改善情况、不同阶段人的不同的生活状态、我们现代的生活用品的来源及其他们的发展与变化等等。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都可以生成为活动主题。

6.从参观访问中生成。除了在课堂学习知识外,学生常常走出教室,参与社区的活动,参观名胜古迹和教育基地。在这种社会实践中,学生必定会有新发现,产生新问题。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发现和问题作为主题去进行探究,学生是非常乐意的。

7.从常规训练中生成。学生在校,不仅要学知识、练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校对学生有很多常规训练,在对学生的常规训练中生成学生的研究主题。如学校发布“不准购买小摊点上的东西”的禁令,校园内干净了很多。但学校的禁令并没有让学生心服。于是有一位老师大家调查小摊点的东西为什么比商店里的便宜?小摊点上的东西能不能买?„„这些问题生成了相应的活动主题。

8.从专项实践中生成。学校工作每阶段都有一个重点,精心组织这样的活动也能生成一些研究的主题。如学校对新生都会安排一个星期的军训,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生活体验,进行国防教育。围绕军训可以生成一个活动主题。

9.从交往闲谈中生成。学生在与人交往和闲谈的过程中,肯定会涉及热门话题,产生新奇想法,如能好好提炼,也能形成研究主题。如有一个县“茶叶节”期间,学生谈论最多的就是茶叶,于是教师就让大家围绕了解中国的十大名茶、了解茶厂生产茶叶过程、走访经销商了解茶叶品种和价格、请教茶农了解茶叶的种植和茶叶保管知识等课题开展了以“茶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10.从时事焦点中生成。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些事情因为影响巨大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焦点问题,组织他们围绕一些焦点问题搜集材料,讨论交流,进行调查研究,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政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五)主题活动设计方案撰写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通常是由教师小队协作完成的,因此主题活动设计方案一般由指导教师在主题活动实施前开发完成,并提供给其它参与指导的教师参考,再由各小组指导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完成各小组活动指导计划的开发工作。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主题设计方案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活动主题。要求高度概括活动的内容,主题的题目要醒目、具体、准确。

2.活动对象。即参加活动学生年级情况。

3.活动设计者或指导者。即主题活动的主要设计人员或指导人员,既可以是一位教师,也可以一个教师团队。

4.活动背景分析。其实就是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主题。可以简要阐述主题形成的经过或起因,简要分析主题的内在价值。同时对活动主题资源条件、学生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是否具备等学情方面作必要的概述。

5.活动时长。即活动起始至活动结束之间的时间长度,是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对主题各个阶段所需要时间的总体考虑。

6.活动目标。将课程总目标细化成可操作的具体主题活动的目标,活动目标越是具体化、情景化、个别化,目标的达成度越高。

7.活动准备。指学生活动主题必要的资源准备。8.活动过程。这个环节是活动设计的重点,可分阶段对活动过程进行设计。在过程设计中,不仅要有学生主要的活动内容的设想,还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师指导重点的设计。

9.活动成果的总结与交流、预期的成果形式。

10.活动评价。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中必须要突现活动的过程评价,对活动的整个过程分阶段进行评价。同时还要突出活动的评价方式,可表现为撰写小课题报告、阶段小结、幻灯片、学生作品、创作的网页或其他内容。评价人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和同学。

五、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要努力上好三种课:

1.选题设计课 2.过程指导课 3.展示评价课

(一)选题设计课教学策略

第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教师不论是依托社区资源还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不论是从综合学科知识还是直接提供学生课题都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以便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入学习的角色。在课程实施初期,主题也可教师提出、学生选择,或学生提出、教师指导,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自主拟定出“有趣、可行、富有研究性价值”的主题。

第二、选题指导:罗列问题――整合问题――选定问题

主题的表述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在确定主题后,还需要对主题进行分解,明确在主题活动中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如《对小学生早餐的营养研究》的研究,又可产生以下一些问题:我们每天的早餐中需要哪些营养?这些早餐食物从哪儿来?小学生吃早餐时为什么要注意营养的搭配?怎样合理安排饮食,才会使早餐营养均衡?对学生罗列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合并,选择几个作为要研究的问题。

第三、活动设计指导

1.帮学生分好活动小组

6-8人为一组,选好组长,根据兴趣和家庭住址分组,聘请小组顾问。2.指导学生制定计划。

以一两个小组的问题为例放大细节,一步一步帮助学生设计活动步骤和方法。3.各小组讨论并确定活动计划。

4.教师在学生完善活动方案后,要对即将进行活动时所要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指导,比如:外出活动路线设计、交通安全,被调查访问单位能否接待,采访记录的方法,调查问卷设计、资料的搜集、整理、保管等;学生遇到一些可能会发生的困难怎么办?每次进行活动后如何进行自我反思?要加强过程记录„„以便学生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和对未来活动的再次计划。

(二)过程指导课的指导策略

过程指导课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从研究阶段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交流在活动过程的情感体验,学会在活动中及时反思总结;创设一个阶段性交流展示的平台,学会小组合作和组间合作,分享活动经验,从而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魅力;让学生进行下一步活动计划;让教师发现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督促学生的继续与深入。

指导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生面对着纷繁复杂的资料或信息,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2.指导教师要明确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信息。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如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考察、访问、测量、实验、文献检索、上网、收集信息等不同的方法来收集资料,指导学生,自己必须要具备自主获取信息,主动收集信息的能力。

3.要指导学生学会统计、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培养学生形成处理信息的能力。

4.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做好在不确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

5.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6.指导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过程指导课的一般过程:

1.各小组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

2.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大家讨论解决的办法。3.对下一步活动进行设计

教师不要给学生任何知识结论,只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一次活动一般说这样的课要上两三次。

(三)展示和评价课的教学策略

1.展示评价课的一般过程:

课前的展示设计准备--课堂展示,评比--活动评价(自评、他评、老师评)2.成果展示与评价指导课教学策略

依据主题类型特点,指导学生采用针对性和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如实验展示、观察日记、调查报告、作品或模型、活动中的照片及录像带、现场制作、收集的资料展示、写好的倡议书、办一份小报、形式适宜的文艺演出。

依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采用个性化的展示形式。成果展示要以交流、激励为目的,通过展示尽可能让学生体验成功。

我们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篇三

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京山县实验中学杨玉兰

近几年来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呈现了比较喜人的局面,学校设置了兼职教师,课程上了课表;各任课教师做到了有授课计划、有备课教案,并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的课程目标,在七至九年级分别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分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在活动前能做好准备工作,活动中对学生有指导,活动后有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积累了大量的学习成果资料,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均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也承担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工作,下面就我自己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因地制宜,发挥本地特有资源,灵活多样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我校位于湖北荆门市所属的京山县新市镇内,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浓厚的田园风光和历史人文景观,可以顺利开展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感性认识与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在综合活动的教学过程中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我在《认识家乡特产》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为了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特产有更深刻的了解,我在活动前,依据本地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家庭条件,上课时让学生准备一些特产进行教学。同时在讲课的时候不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了开“新闻发布会”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扮演成各种特产的展示者,在新闻发布会上向买家展示自己的特产,介绍清楚自己所推销的特产的名字、特点。同时还要向扮作“买家”的其他同学积极销售自己的特产,而“买家”则要向展示的同学提出关于特产的各种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感到很新颖,学生们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去,积极展示自己所带去的特产。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以及这些特产的特点有了深刻的了解,加深了印象,如:板栗,京山素有“中国板栗之乡”之称;国宝桥米,京山特有的优质大米,享誉全国;还有香菇,“京燕牌”花菇被评为部优产品和全国同类产品第一。《认识家乡特产》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及对家乡的认同感,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京山县素有“鄂中绿宝石”之美誉,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深厚的旅游文化底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中,通过展开活动,让学生了解京山的旅游资源。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献计献策,具备改变家乡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京山县的旅游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与经营,逐渐成为全县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著名的地理旅游景点有空山洞旅游区、绿林鸳鸯溪、天河度假村、汤堰温泉旅游度假区、虎爪山森林公园,骆驼峰、美人潭景区、惠亭湖风景区、白谷洞景区等。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调查: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鸳鸯溪、绿林寨、美人谷、天河度假村);新市景区(汤堰温泉、空山洞、惠亭湖、观音岩宗教胜地)观光旅游调查;虎爪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旅游区的调查。

在此次活动中,我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问卷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实地考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把学生带出去,进入大自然去探索,拓宽了学习的场所,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并且和其他学科相结合,让有摄影基础的学生拍下美丽的京山风光,而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则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家乡的美景,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用文字抒发了对家乡热爱之情。在汇报阶段中,学生对掌握的第一手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结题报告。将拍摄的风景照片和绘画作品制作成精美的展板,在校外进行展览;学生的作文经语文老师的辅导之后,组成一个专题发表在校文学期刊上;和本地旅游局结合起来,编排了形式多样的节目,对京山的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将户外活动的照片制作成课件。本次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走出书本,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融入自然这个大学校中,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了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二、转变传统观念,转换教师角色。

认清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真正弄清楚综合实践活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另外要处理好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树立教学科目无主次的观念,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锻炼其综合能力,带动其他学科的综合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角色,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充当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成为学生的帮助者和朋友。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强调,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具体环境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适当的学习策略,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及时完成学习成果的归纳和总结

例如在教学中,我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讲到《民间美术——扎染》这节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学习一种扎染方式,课堂上我只做简单的引导,剩下的时间主要让由学生上讲台将自己课前学习到的扎染方式向大家展示,然后再教给其他学生,让学生当一次“小老师”,最后进行小组讨论:向别人介绍扎染时应该如何介绍,怎样才可以把扎染的方法向别人

介绍清楚等等。本节课我只是进行引导,安排秩序,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交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懂得了如何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总结。

三、多学科相融合,拓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提倡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活动必须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起来,注意学科间融合,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创建这种“开放式”的课堂结构,学生才能更好地把书本知识从学科课堂内学到的本领用于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从而提高其各项能力。

例如在学习《不倒翁的秘密》时,在动手制作之前我先让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不倒翁,观察不倒翁的结构,然后想一想不倒翁不倒的原理是什么。于是学生们便马上兴致勃勃的观察,思考起来。刚开始有的学生认为底部大,所以不倒翁不会倒,于是我提出疑问“底部大就不会倒吗?”我把不倒翁底部的重物拿掉,此时不倒翁底部变轻,不倒翁不稳定,变成了“倒翁”学生看见后立刻知道了其中的原因了:底部有重物,所以不倒翁才会不倒。知道了制作不倒翁的关键所在,学生们变马上开始制作起来。由于知道了制作不倒翁的关键,很快,一个个不倒翁变制作完成了。然后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制作好的不倒翁进行装饰。

这节课,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去发现其中的原理,在观察中得到经验,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科学学科和美术学科的融合。通过这节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科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在课下,许多学生都互相赠送制作好的不倒翁,也体现了学生较高的人文素养!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拓宽了我们的教学空间,还增加了我们的教学素材,许多生活自然现象如动植物、景区的地貌特征等等都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活生生的问题情景,充分体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促进学生学有所用的理念,即无形中推进了教学改革,又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们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发展。

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与探索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不足之处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没有配备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知识和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现阶段,我校是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担当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任务。学科教师本身比较单一的学科知识背景对综合实践活动所涵盖的课程领域适应有一定的困难。

2.综合实践活动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学生评价、课程开发困难等原因,存在人人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任务,事实却是无人负责、无人指导,导致课程空架现象。

3.教师合作意识和能力的缺乏使有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有效开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高度综合”,时空上“高度开放”的要求,教师单兵作战很难完成指导任务。一些需要学生走出校门的实践活动在活动组织、安全措施等方面更需要多名教师合作管理、指导,才能保证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自然,体验生活。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等方面的思想素质的提升,激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以后教学中,我们要与时俱进,认清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及时向教学发达的地区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在实践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坚定不移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综合实践活动越开越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