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小团圆读后感(通用8篇)

最新小团圆读后感(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0:43:03
最新小团圆读后感(通用8篇)
时间:2023-12-02 00:43:03     小编:书香墨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团圆读后感篇一

我发现,读后感一定要趁热写,不能拖,震撼的印象总会随时间变淡,想不出滋味。上个月读完《小团圆》,当时写下感受肯定和现在不一样,如果等明年去写,也仅记得大体故事梗概了。

作家的笔无论多尖刻,写自己家人都是手软的,赞美居多,尤其是写自己母亲。例如三毛、席慕容、刘墉,读者只会觉得书中的母亲就该是那样,比凡人聪明可爱,如果是写清苦的母亲,就该如季羡林所写那样,艰辛之处都比别人伟大,赢得读者的热泪。难得张爱玲没有赞美,平静地记录点滴,不夸张、不升华、不歌颂,她的笔太理性,没有热情,全是真实人性的影子。

而且张爱玲的记忆好得惊人,儿时一件小小事都不忘,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点心思,写得就像正坐在历史的回程车上一样,透过门缝在窥探家人的对话,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幸亏先读过张的很多小说,才把一些细节串了起来,《茉莉香片》原型出自她的弟弟和父亲、继母;《琉璃瓦》和《花凋》是写她舅舅家的女儿;《郁金香》应该源于她继母的弟弟;《创世纪》是写她的姨奶奶;《倾城之恋》是她在香港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对情侣改编的故事;《沉香屑第二炉香》是在香港听同学说的;《赤地之恋》和《秧歌》是解放后她的见闻;《小艾》是她出国前迎合当时社会创作的一篇小说。这样把小说和自传对应着看,非常有意思,创作还是得源于生活啊,架空的文学是写不好的。

小时候老师总让写读后感,可是憋来憋去也挤不出字,无感可发,最后只能凑字,先把书名和作者介绍一番,再把故事梗概叙述一番,再谈一些自己的感性,比如要好好学习,学习书中某个人物,为国家做贡献等等。然后长舒一口气,算是终于完成作业。想想,是因为那会读的东西实在是无感可写,小孩子理解能力又浅,只在乎故事本身是否吸引人。《格林童话》、《天方夜谭》,的确是写给小孩子的,故事吸引人,读完却想不出什么,也只有觉得开心或者瞠目结舌罢了,合上书本满足地玩去了。不像张爱玲的书,发人深省。

是什么样的一种勇气,让张爱玲把家庭的记忆碎片都拼凑起来,说人老了就爱回忆,而且回忆十分清晰,她后来久居美国,是不是一直在思念着家乡,怀念着这些往事呢。《小团圆》这样的回忆录并没有像其它的回忆录一样打下美好、温馨等烙印,然而读起来却觉得是美好而真实的,不是琼瑶阿姨那样,反复把"生活多美好"、"像公主一样的女人"这样的词语硬刻在书上。也只有经历过什么样的生活,才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创世纪》描写祖母出嫁前的场景,只有出身于那样的家庭才能把繁华富贵写得如家常便饭吧,她最擅长写显赫家族没落衰败。

张爱玲的一本"新书"《少帅》在台湾出版了,不知她还有多少未写完的稿,未刊登的小说。我是不折不扣的的张迷,自豪且幸福着。

小团圆读后感篇二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但是印象一直模模糊糊的、没有买来一读的欲望,也许是书名让我主观地以为内容必定高深晦涩,自己读不下去也领会不了。最近看到几个喜欢的人在热烈讨论这本书,才提醒我赶紧在当当网下单。书到手了,除去书的封衣,整本书的纸张都是微微泛黄的颜色,仿佛是久远的书籍带着历史的尘烟辗转到我手上,封面的硬封有凹凸的木浆纸的纹路,非常古朴,素净的只有书名及作者的黑体字,心下立时起了喜欢。

白天工作,阅读仅限于晚上及周末的有限时间,长篇巨著被我支离破碎地一路读来,其间几度欲罢不能读到凌晨,而我是很少熬夜的。

平时我不喜欢看外国——尤其是俄国——的著作,因为书中漫长的人名我记不住,往往将书翻来覆去才能把人名和人物对应起来理解。《百年孤独》里面的人名更是冗长繁复,几代人的名字重复叠加,你几乎不能分辨出谁是谁。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因为间断的原因会不断翻阅之前的内容来确定人物身份,看到后来,在剧情的吸引下更关注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名字符号显得不那么重要。看完之后,掩卷回想,才发现每个人的形象都那么生动鲜活地在脑海里,名字根本造不成困扰。

《百年孤独》由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67年写成,作者因此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全书以布恩迪亚家族几代人一百多年的悲欢离合、离奇诡异的经历浓缩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故事情节几经荒诞神奇,死去的人可以白天黑夜现身同活着的人交流沟通,人可以食泥土和墙皮为生,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死后因孤独难耐又重返人间、并写下预言将来的羊皮卷……语言往往幽默而带有魔幻色彩,中间一些情节会让人忍俊不禁,比如“……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为了验证放大镜对敌军产生的效果,亲自待到阳光的焦点下,结果身体被灼伤后溃烂,挨了很长时间才痊愈……”有些场面又让人唏嘘不已,比如上校17个儿子被一一猎杀,3000多名罢工工人被血腥镇压,阿玛兰妲对丽贝卡的仇恨,丽贝卡的与世隔绝,等等。我通篇看完,实在不能确定自己究竟看懂了几分,也许只是看了热闹,而个中真意,自己还不曾领悟。

我看着书里的内容,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着众人建立马孔多开始,到这个家族其后百年时间里所有的经历,从人们对万事万物的懵懂,到对各物种的一一归类命名,到制冰、冶金、照相术、铁路、电、飞机等等各项技术的逐次发明;从人性的无为而治,到军队强制建立社会秩序、到权利争夺的战争;从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到资本家剥削工人并残酷镇压工人的罢工;从不伦恋情,到各种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美人儿蕾梅黛丝的至纯至性、飞天而去……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仿佛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路走来。而贯穿全书的,或者说,贯穿人类发展历史的,是人性里面挥之不去的孤独。

你看,布恩迪亚家族,他们的生活还是有滋有味啊,他们是一个巨大的家族,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孤独,只能说他们不了解彼此的而孤独而已。就像我读完这本书,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何失落一样。家族里的第一人疯疯癫癫,被绑在树上;家族里的最后一人,默默地被蚂蚁吃掉,孤独的开端自然伴随着孤独的结果。撇开每个人自身的孤独不说,整个故事也是孤独的。狂风袭来,卷走最后一片枯叶,他们的光荣与耻辱、他们的枕边人与子孙、他们的记忆,很快就蒸发的无影无踪。七代人,一个家族,几行字的距离,就被时间遗弃在身后,一切一切都不会留在谁的脑中。这就是孤独,最大的孤独,我们始终都只是历史中的无名小辈,就算被记入史册,也无非是后人半真半假的记录,自己的液体无人能触碰,也就无人知晓。

寂寞,和孤独不同。寂寞,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觉得冷清无趣,想要找人来说说话陪伴一下,哪怕打开电视不看节目只听着声音在房间里回荡也好。而孤独,是身处千人万人之中,心里仍是一个人在世界尽头的感觉,仿佛洪荒初开,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无人听的哀痛。寂寞可以安慰,孤独无法消除。

心里的沟壑纵横,只有自己一个人千山万水地跋涉。身边可以有伴,可以有懂得的人悲喜与共,也可以给予扶持和帮助,但是,真正的经历和成长,只有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

小团圆读后感篇三

这几天读了张爱玲的《小团圆》,不管书的前言里面怎样引证仅仅是小说,我却看到了张爱玲的真心,她絮絮叨叨地回忆,她的欢喜与哀愁,自省,再平常不过的真心,因为作家对小说的构思总是会留下过于完美的痕迹,而写自己的经历,却不会去费尽心力想象推理,只是让那些人物铺叙在纸上,所以结构会不符合常理,所以叙事顺序会颠倒反复,所以感情会时而鲜明时而矛盾。

在张爱玲写的文章里,那种冷眼旁观的态度,在《小团圆》里亦冷眼旁观了自己。有些不忍看下去,那种压抑后习惯性的平静不是人人能体会理解,能拿出来当笑话说给他人听的。张爱玲的人生没有过团圆,她的心里亦不渴望团圆,因为出生以来碰到的人和事都是破碎的。破碎的父母亲、破碎的亲戚家族,破碎的亲情友情,破碎的爱恋,甚至谈不上有过一个完整的家庭。父亲,她一直在乎着却从来不在乎她,母亲,在她不再在乎的时候在乎她起来,没有团圆过。亲戚姑母一直住在一起,却形同外面的租约关系,经济上aa制,感情上也aa制互不吐露心声。终于懂得了爱情,在一个视感情为儿戏,时时把其他女人挂在嘴边的汉奸那里,收得一根灰盘烟蒂,单张随意写成的约,失去纯真少女全部的梦想和她不屑世人皆替她在意的声名。

在胡兰成告知与其他女人的故事时,她还要在心里替他辩解,认为他们身体上还是清白的。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张爱玲渐渐知道不是的,或者,只有当时当景是的。所以后来也逐渐鄙夷“完全不管我的死活,就知道保存他所有的”胡兰成,即使后来有暂时相聚的男人,也没有真正去爱,因此所有人的离开,她都脱胎换骨似地看得很淡。

还有一句颇为感动的话。“只有白纸上的黑字是真实的。”所感相同,所恨亦同。

小团圆读后感篇四

《小团圆》看完了第二遍。

现在看书,总是习惯于先初略翻过,再来细读。

大学的时间很多,看书的时间却远远少于以前。也许正因为如此,文学书籍看得越来越少了。

这本小团圆,初翻时,容易看得云里雾里,主要是时空变换太快,一会儿南京,一会儿香港,一会儿上海,一会儿小时候,一会儿读书时,一会儿又是抗日时。再细看时,明白了套路,便清楚了好多。可以细细品味爱玲笔下,种.种细微的心理感触。

其实挺喜欢,爱玲式的笔调,时时如露珠般闪现的句子。很喜欢爱玲,她是那么一个真实的人!

刚开始看了介绍,说里面写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一交往过程,便想看看。实际看来,注意力全不在此。直到全书过了一半,他才出现。其实,全书更象是张爱玲一部自传,只是编年全被打散。把这些珠子按顺序串起来,便可以看到一个小女孩子的成长,最后成为一个被针扎在胸口,仍复平静的人。

爱玲的原话是:欣喜起来若狂,悲伤起来却不觉得,木木的。

其实想想!

我便也是如此。当一些事情发生,心中抑郁,但仍平复。

又能怎么样呢?如同多年前的月亮,像朵云被信笺上的水浸湿过,只留下一团晕黄。那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故事,也终将成为一个晕黄的月亮,淡淡的,在记忆里温暖着彼此。

所以,总须有个好的结束方式,以免回忆时,自己受不了。

小团圆读后感篇五

推荐:荒唐、疯狂后我们并非只有我怀念的结局注定是小团圆。

张爱玲笔下的小团圆,是个热情,婉转千回的爱情故事,对于她这样一个身居在西式豪宅里的上海女子,用一种神秘的复古格调。诠释这个古色古香的小句子,着实唯美。

而我所能领会的小团圆仅限于与你们夕昔之间的幸福与美好。

她还说、2012年。我们会失去现在简单幸福的小日子、因为分离。其实我想告诉她、我也已经把每一个人都融入了我的生活。并且给了他们每一个人一个舒适的位子。不管那些人心里有没有一个相应的你。

她说过、她在乎身边的每一个朋友,不管有没有相应的回应。有时候真的想嘛她是傻瓜,可是想想自己岂不是更傻、因为明明就和她一样啊。徘徊在一份份单纯的幸福之间,享受着。

我们就是这样一群孩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唱歌,每一首歌都能淋漓尽致的表达我们的心情,几个人挤在一张板凳上。肩靠着肩,一起唱,唱累了,就听别人唱。然后一起笑。欢畅的笑。因为岁月的痕迹里,深深浅浅的刻着所有的记忆。

时间真的很快,轻轻的算算。只有五百多天,我们就要中考了。突然就好慌,想要奋斗了。想和你们一起奋斗、一起为了我们的梦想而加油。我珍惜每一个和你们挤在一起讨论问题时间、我把握每一段和你们吵得不可开交的青匆岁月。

我们要荒唐几年。因为最纯的日子只有这几年。

我们要疯狂几年。因为最简单的日子只有这几年。

我们要傻几年。因为最真实的日子只有这几年。

现在的舍不得,是我们一辈子的合约。盖上了青春的红手印,就不能反悔。无论岁月怎么变迁。都无法改变友谊的轰轰烈烈。

将来的分离,并非在记忆里只有我怀念的,因为结局注定是小团圆。

小团圆读后感篇六

张爱玲不愧为才女,写个自传都是那么地委婉,故事娓娓道来,不急不燥,生活的味道那么重,爱情的味道那么浓。

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九莉(其实就是张爱玲自己)出生在一个末落的贵族家庭,从小被过继给伯父,称亲生父亲为二叔,亲生母亲为二婶。九莉的亲生父母因关系不和而离婚。亲生父亲二叔将家财挥尽,又娶了新太太,对九莉不闻不问,甚至当九莉中学毕业后想去英国上学,父亲也无财力支持。她的生母二婶也贪图享受,离婚后自己云游世界,四处留情,无暇顾及九莉。九莉就在这样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环境中渡过了凄凉的童年。

既然不能去英国读书,只能凑合到香港了。九莉周围的同学都是国内的富家子弟,过着优越的生活。除九莉之外,他们大都每天谈恋爱,根本没有心情读书。在九莉在香港读书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了,九莉被迫回到上海。

九莉20岁以后就开始写作,而且频繁发表。

九莉生来清高自尊,在爱情面前不卑不亢,爱就一直爱下去。爱得执着,勇敢。面对对方的种种错误,种种不衷,种种反悔,她都义无反顾,爱得那么有尊严。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邵之雍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胡兰成。邵之雍取了九莉,可是后来又分别与日本的女人,乡下女人和小康女士有染,还时不时地回来找九莉。九莉因为爱所以宽容他,迁就他。

张爱玲用这部小说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份记念,她缓缓的述说仿佛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文字间显现着一种高贵的清高气质。她的童年并不幸福,她与胡兰成之间的爱情是刻骨铭心的。

在刚开始读小说的前三章的时候,感觉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众多人物同时岀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感觉作者的表达有点啰哩啰嗦。读到后来就发现,其实张爱玲只是想把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与人全部讲出来,这样才可以使她本人的个性显得鲜明。读到第四章及以后,故事就越发有趣了。特别是以女主人公九莉和男主人公邵之雍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同时描写众多其他人的人生故事的章节分外的吸引我。九莉对邵之雍的忘我的,不求回报的爱情是那么的动人。

《小团圆》是张爱玲对自己人生的纪念和交待,让读者通过九莉的故事了解一个立体的才女张爱玲。

小团圆读后感篇七

之前听说过没看过张爱玲的作品,约两个月前看到一篇写张爱玲的文章,提到张爱玲所有的作品,那个作者认为《小团圆》算是张写得比较洗炼的作品,突然有了想看看的冲动。

似乎有印象当年《小团圆》出版的时候,张爱玲的书迷趋之若鹜的场面,毕竟这是张爱玲多年后,也算是最后的出版作品。随即想买一本,但是正好碰到春节前比较忙乱的时候,就先回了阔别多年的老家。似乎有时外在越是动荡,越想找一些能安定心神的做为吧,阅读成了目前最好执行的一项。有两个月的时间杂七杂八的看了十本书左右,还有不少之前看了一半没看完的,都完成了。这个阅读量可以说超过了以往所有的阶段,也就是这种时候,固有的偏见思维下,认为一二线城市都要奔5g了,西北边陲还在3g的边缘挣扎着,能有什么文化传播?(虽然网络确实是当今社会信息、娱乐传播的主要途径,但是文化还是有很多传统的载体形式可供选择,虽然这种选择在这个快餐时代显得有那么点旧)某日为了同学聚会而提前到达的我,进了一家还不错的书店,买了一本《小团圆》。但是当下并没有立即开卷,主要当时手里还有三四本计划看的书。就这样这本书和其他行李一起被带回了帝都。

虽然之前看了个开头,但是年代感太明显的文字,确实让人读着有点不适应,所以稍有拖延的就到了18年第9周才正式看这本书。与此同时一直在听的一个微信读书公众号正好分享了《半生缘》,两个一起感受,张爱玲于我的印象加重了不少。

用六天的时间看完了剩下的二百来页,总体感觉:1、压抑,2、好作家,3、好作品。

压抑的原因在于,故事和人物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状态,展现了那个年代(三四十年代)中国南方有产阶级的悲剧命运。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写出了生活的尴尬和不堪,极度敏感脆弱的女主人公,用刺猬一般的外壳保护着自己孱弱的灵魂。似有些艺术电影的时间、空间转换,让人若不仔细看,就会有阅读障碍的感觉。读这样的书在现实状况下确实考验读者的耐心,不过同样焦灼的情绪似乎也在牵拽着读者的心,若真是了无牵挂或是心无旁骛倒是没法体会的这么深入了。虽然女主人公亲情缺失、爱情失意、友情浅淡,情感的整体缺失让读者倍感作者的孤独和苍凉,但是似乎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最压抑的地方就是结局是个没有结局的结局,这就完全不符合电影的要求,但却符合生活的实际情况,也许很多结局都是我们故意总结出来的吧。对于情感,最佳的心态莫过于放下和接受遗憾。女主人公这种人的悲哀在于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算知道了,也不愿意给予,因为她也没得到过,也不知道怎么给予。其实作家能写出来这些,正说明她明白这一切,也算是一种反思吧。若能感受反思却算是缓解一下压抑的感觉了。

我认为张爱玲是好作家的原因,《小团圆》的初稿在序言里介绍是七十年代张爱玲在美国写成的,前后经历二十来年的修改,出版方面也是历经波折,直到2009年才正式出版,序言里还有说张爱玲的遗嘱里表明是要烧掉该书手稿的,张爱玲的表弟和弟媳看了后总觉得谈了太多张爱玲自己以及他们家族的生活状态,有点半自传的感觉,尤其是涉及到和胡兰成的感情方面,手稿到了下一代人手上才有机会正式出版。如果真是有自传的成分,我觉得那有可能是张爱玲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总结和感悟。书里面大半的篇幅都在写母亲“二婶”和家族里各种各样的人和人际关系。倒是所谓男主角写得篇幅既少又比较隐晦,可能是听了表弟的意见删改了不少。但是爱情的全过程还是感受到了,初恋的羞涩和尴尬、热恋的无所顾忌、平淡的渐渐疏离、分手的厌恶和决绝,其中还夹杂着恐惧、向往、嫉妒、自寻烦恼式的心理描写(这个写母亲时用的也比较多)、还有就是克制的付出和接受(接受爱时也是别扭的感觉)。在新旧思想交替、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特殊时期,同时大的社会环境又被战争笼罩。战争表面上看是人类社会在自我毁灭和自我重组,有时又何尝不是单个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撕裂与重生。支离破碎后,我们该怎么办?做为女作家的细腻,张爱玲可谓是体现的够淋漓尽致了,但似乎又有点过头了,也难免招来诟病。比如太小资之类的,或是无病呻吟。其实我觉得不是无病,是真的病了,只不过这种病是医生治不了的病。张爱玲做为作家能把这种东西写出来,既有时代感又有现实意义,我觉得这种文学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是文学做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的最大吸引力。

我认为《小团圆》是好作品的原因,首先她是一位作者写出来的完整的文学作品,有故事、有人物,那些口无遮拦的家伙,试问你能写出一部完整的,可以被人评头论足的作品吗?同时艺术作品不管是哪种形式,都不能简单粗暴的用好坏来评价,最多是用有多少现实价值或是艺术价值来评价,但是价值的体现似乎又得有个标准,这种标准的制定似乎也不应该一沉不变而流于世吧。(有点跑题了)其次,虽然我不是多喜欢这个故事和人物,但我欣赏的是这个作品带来的文字背后的力量感。其实我有时感觉,整部小说都在营造一种氛围,一种那个年代特有的一种压抑感,而这种感觉在当下,在某些时候或是状态下,也还是会出现的。我也希望日后如若有机会写一个故事、写一个人物而成的作品,也有这种洞察力、反思力,展现一下我所在的时代带给我和我们的影响。

小团圆读后感篇八

《小团圆》结构显得有些儿乱,不过还是张爱玲一贯的风格:作品气氛总是充满着讥讽,那样的不屑,那样的冰冷,似乎作者是跳出三界外在看世界看人间,很独特。她的作品没什么大东西,而这些小东西又似乎不能深想,很哲学。她和她的作品,总是让人心情很沉重,很忧伤。

《小团圆》里有几段话我非常喜欢:

“国家主义是二十世纪的一个普遍的宗教。她不信教。

国家主义不过是一个过程。我们从前在汉唐已经有过了的。

这话人家听着总是遮羞的话,在国际间你三千年五千年的文化也没用,非要能打,肯打,才看得起你。

但是没命还讲什么?总要活着才这样那样。

她没想通,好在她最大的本事是能够永远存为悬案。也许要到老才会触机顿悟。她相信只有那样的信念才靠得住,因为是自己体验到的,不是人云亦云。先搁在那里,乱就乱点,整理出来的体系未必可靠。”

先搁在那里,乱就乱点,

整理出来的体系未必可靠。——是不是正因为这样,张爱玲的《小团圆》有些乱呢?到底也没整理个完完整整?但这毕竟是靠得住的她自己体验到的,所以还是让人动容的。

看这本书满目的惆怅与忧伤,只见别离不见团聚,为什么叫《小团圆》呢?难道是情感终有了个了结,哪怕是分离,也要呼之为团圆么?也许就是这样的不圆满,才呼之为小?张爱玲说,写出来,总会有一个看得懂的人。我想,我大约不是那个看得懂的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