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 我的家说课稿(实用13篇)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 我的家说课稿(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23:11:05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 我的家说课稿(实用13篇)
时间:2023-11-30 23:11:05     小编:雁落霞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和我的家》(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我和我的家》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本课分两课时教学,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我来到我家”和“我的家人”两个栏目,旨在对学生进行家庭关系的启蒙,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知。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和“家人的故事”两个栏目,我将课堂教学主题定位为:在认识家人的基础上了解家人,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仔细剖析这两个栏目,我们可以发现,前者旨在从外貌、性格、爱好和做事习惯等方面,引导学生明白自己与家人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后者旨在从了解家人的故事以及家人的工作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加深对家人的了解,学习关心家人。

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孩子基本上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被父母长辈们捧在手心里,整天享受家人无尽的关爱,却很少甚至不懂得去关爱家人。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家人,树立了家的意识,形成了积极的家庭关系体验。因此,第2课时应该着重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家人,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产生家庭认同感,学会爱自己的家人。

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利用照片,通过猜、找、指、说、演、画等方式,找到自己与家人在外貌、性格、爱好、待人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初步了解自己的家人,感受家人间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

2.借助课前调查单了解家人的性格、爱好、特长等,进一步加深对家人的了解,增进与家人间的联系。

3.通过分享家人的故事,感受家人间的快乐和温馨,感知“我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增强家庭观念,产生家庭认同感。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从外貌、性格、爱好等多个角度进一步了解家人,产生家庭认同感。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活动一“相亲相爱一家人”之“我的小家”

师:同学们,我们家里一定也有很多这样透着幸福的照片吧,快拿出来晒晒我们家的幸福吧,说说照片里快乐的故事。

(视频:几个同学拿着照片分别介绍自己的三(四)口之家,讲照片中的故事)“相亲相爱一家人”之“我的大家庭”

庭,也就是我们的家族。其实家族里往往不止这些人,让我们一起唱唱《家族歌》,了解一下家族的成员吧。

(视频:《家族歌》)。

(同学之间互动)。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都有根,就如同一棵大树。大树会分出很多枝丫,我们的小家就是家族大树分出来的一个枝丫。看这些同学制作的“家庭树”多么形象地展示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呀。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做做自己的“家庭树”。

(视频:制作“家庭树”(两种))。

师:聪明的同学,相信你也做好了“家庭树”,快给大家展示一下!活动二“我和我的家”之探寻“那一刻”

(每一个探寻活动分别出示小标题。分别展开……)。

(探寻妈妈孕育我的那一刻)。

(视频:妈妈怀孕时的不舒服、不方便;爸爸悉心照顾;爷爷奶奶煨汤……)师:啊,妈妈为了孕育我们是这样辛苦呀。让我们来体验体验妈妈当时生活中的不方便吧。

体验活动1:请同学们把书包背在胸前,试着系鞋带、拖地、捡东西……。师:看来真是不方便呀,体验到这些真应该对妈妈说声“谢谢您”。体验活动2:“护蛋行动”活动规则:准备一个生鸡蛋作为自己的宝宝,要求随时带着自己的“蛋宝宝”学习、活动,一天时间过后如果“蛋宝宝”没有任何损伤就算行动成功。

师:让我们通过这个活动来体会一下,妈妈在孕育我们时每时每刻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我们受到一点儿伤害的那份心情吧。

(探寻我出生的那一刻)。

师:其实,当得知家庭里即将多一名成员时,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同样是那么高兴。他们都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我们的关心。特别是妈妈们进入产房准备生产时,他们都焦急地等在外面,而当护士把我们抱出产房时,他们都争相来看襁褓里的我们,然后又将我们出生的消息告诉亲朋好友,那个兴奋劲呀,大家都会跟着高兴呢。

师:亲爱的同学,你出生的那一刻是什么样的呢?你探寻到了吗?(探寻给我取名字的那一刻)。

(学生交流)。

(探寻我上小学的那一刻)。

(出示一上教材页面有父母的场景,动态呈现)。

师:(通过“探寻那一刻”你有什么新的认识与感受呢?说出来大家分享分享吧……我们的生命来源于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所以我们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我们的家庭。

“我和我的家”之“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

师:有时,我们和爸爸妈妈走在一起碰到他们的熟人总会听到这样的话,“哎呀,这孩子长得跟爸爸一个样”,“小家伙和妈妈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同学们找一找自己和父母的合影,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学生活动—看照片)。

师:我们再来玩一个小游戏“猜猜谁是一家人”。请大家观察照片,猜猜谁和谁是一家人。

(教材中学生讨论的场景,三句话配音)。

师:为什么我们身上有着家人的影子呢?原来父母在孕育我们时给了我们一串密码,这串密码里藏着关于他们的长相、血型、性格等等大量的信息,爷爷奶奶、父母的影子也就在我们身上显现出来这是其一;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和家人长时间的生活也会让我们在生活习惯、表情、思考问题的方式等方面也逐步相似,所以从别人看来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们身上就有家人的影子了。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二

本课教学设计贯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辅助和引导的作用;积极创设情境-协作-交流-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尝试-探究-实践-归纳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建构的方法,形成信息技术素养。

《我的家乡》是西南大学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的第二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word,并掌握建立文档、输入编辑文字、保存文档等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字符进行格式设置以美化文档,主要包括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和文字的动态效果等字符修饰操作。这些操作在word应用中非常基础而且重要,掌握这些操作对后续word和其它软件中文本处理的学习是很好的铺垫作用。西南大学版信息技术教材杂讲解操作方法时十分详细,只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按照其操作步骤操作,完成学习任务是不成问题的。

本课教学对象是我校四年级学生,该段学生由于学校的计算机设备老化,学生上机的时间有限,上课以鼠标的操作居多,本课的文字设置教学主要以鼠标操作为主,相信学生操作应该没有难度。因此,本课我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上。

信息技术课程纲要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本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设置字体、字号、颜色、文字的动态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自主从教材中获取相关知识,完成文字的动态效果设置和加粗设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word的魅力,能够恰当地理解美(合适是美、简洁也是美)

重难点:选中设置的内容。

教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

本课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本课的任务、要求、操作要领,明白操作方法。让学生尝试操作,完成知识技能的初步学习;然后总结学习收获,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文字的动态效果设置,归纳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最后用加粗强调“重庆”巩固学习效果。

学法:自主尝试、自我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探究,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探究规律,发现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协作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部分

1、为了同学们能尽快帮老师完成任务,我们一起看信息技术书第3页,了解设置文字格式的方法,即本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任务:设置文字的格式,具体是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和动态效果。

2、认识格式工具栏的各部分的名称。重点介绍字体、字号、颜色、加粗、倾斜、下划线等,为了后边的拓展作准备,要强调加粗是用字母b表示的。

3、详细阅读设置要求。以标题为例,设置内容:标题:“家乡介绍”,设置要求:“字体:华文新魏,字号:二号字,颜色:红色”。

小帖士强调:设置格式的前提是选定目标内容。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4、(根据需要使用课件)由于教材中的操作步骤详细,学生组成3人小组,边看书,边合作探究完成标题部分的设置,并告诉同伴操作的方法。

5、学生展示学习效果。推荐2名同学演示自己对标题的设置,边演示边讲解操作方法。表扬学生的大胆展示和对学习的兴趣。

6、巩固学习效果。运用同学演示的方法和自己学习掌握的方法完成本课其它文字段落的字体、字号、颜色的格式设置。先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主动帮助周围的同学。

1、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文字动态效果设置,同时进一步巩固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

小帖士(友情提示)文字的动态效果设置不要太多。

2、先完成的同学帮助自己周边的同学完成本部分的操作。

3、反馈、表扬热心帮忙的同学。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学习规律和方法:阅读教材(明确任务和掌握操作要求)、实践、置疑、巩固练习(转化为能力)、总结积累(上升为经验、方法)鼓励学习养成归纳总结学习方法的习惯,并运用于今后的学习中。

在提供的素材中,“重庆”多次出现,要求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对“重庆”两字的文字格式设置为“加粗”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能力。

我的家乡

文字格式设置

方法

重难点 任务 要求

(内容) (字体、 字号 颜色)文字动态效果

选中 标题 华文新魏 二号字 红色 礼花绽放

其它 按教材的要求设置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依靠教材,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分析本课的学习任务,要求,在练习中学会对文字格式的设置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三

今天,我带着无限的疑问,来到爸爸妈妈的卧室,问:妈妈,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妈妈的回答令我很满意:你刚出生的时候,大爷爷来咱们家,你爸爸就让你大爷爷给你取名字,大爷爷说就叫家兴或者家旺吧,希望家庭兴旺发达。大爷爷走后,我和你爸爸再三讨论,决定还是叫嘉和吧,嘉和,是家和的谐音,代表家和万事兴的'意思,希望我们家庭和睦,万事兴旺!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四

我有一个书包,那是过生日时,妈妈送给我的礼物。

它有着深蓝色的皮肤,那是天空的颜色,还与我的钢笔水很相近呢!

书包的正面,印着一个有趣的卡通。一只可爱的小狗愉快地玩滑滑板,只见小狗带着一顶小头盔,上面写了一个字母“s”。小狗带着小头盔可神气啦!小狗穿着一件草绿色的上装,张着两只小手,真逗人喜欢。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五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上册《我为环保做件事》以下我主要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反思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过富民桥,沿沈丹副线驱车20分钟,就来到一所环境幽雅的'校园,走进这儿,迎面而来的是满眼的绿色。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树木,绿茵茵的小草和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的沈阳市六十三中学。可以说,我们是在一个“绿色的家园”里工作和学习。可是,就是在这样美丽的绿色校园里,也经常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刚刚种植好的草皮就被践踏;花朵才抽出花苞,还没来得及开花,就被摘掉;各个班种植的植物由于学生不懂维护而枯萎。看到这些情形,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是在依据综合实践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特色,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选取他们关注的问题,使主题的确定基于孩子们的兴趣,贴近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符合他们发展的需求,于是,了解和研究绿色学校,改善校园环境的《我为环保做件事————我的绿色家园》活动开始了。活动中引导学生用童眼看校园,用童心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立志改变我校的环境,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通过思考想出对策,把口号变成实际行动。

了解长沙的历史与现在的发展,培养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历史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心理。

此次活动分成五个阶段进行,它们分别是:

第一阶段:选择确立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依据活动方案,展开调查研究。

第三阶段:搜集整理资料,应用深化活动。

第四阶段:成果交流汇报展示评价活动。

第五阶段:提升延展活动拓展主题案例。

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及时的提供指导和解决方案。

学生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在动机,帮助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开始上课了,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所校园里,你眼里的校园是怎样的?听到是说自己的学校,孩子们可乐了,七嘴八舌地将说开来了。老师适时出示一些学校绿树成荫的图片,学生们看到自己美丽的校园都感到无比骄傲。自然而然的,我们走进了“绿色家园”的主题。接下来,一段拍摄的实景录像,改变了学生刚才的心情:绿色的草坪里是一个个脚印;花坛里的有被摘掉的花;随手扔的小食品袋……看到这些,刚刚还很兴奋的孩子们都沉默了下来,脸上的表情也发生了变化。

老师问:从刚才这段录像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我看到了学校很美,但是却太多的垃圾了,这些垃圾不仅破坏了环境,还让我们不自觉地形成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我看到了很多同学在随意的踩踏花草,小草小花也有生命啊!

学生一个一个把自己看到的和想法表达出来。老师根据学生谈到的问题进行归纳:

校园环境。

文明习惯。

宣传发动。

激情过后,问题接踵而来。该选择什么作为活动的切入点,活动方案如何设计呢?我由一个问题引入:你对这几类的问题,哪一个更感兴趣?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但重要的是要知道到底研究什么,采用怎样的方法。

有的学生说:我对文明习惯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想知道为什么同学很喜欢乱扔垃圾?可以去调查。

有的学生说:我对种植花草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想知道怎样才能把我们班级的花草种好。可以去查找资料。

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感到他们都成了学校的主人翁,并且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

根据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分成4个小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计划:

组名内容主要方法。

喜洋洋组了解学校的绿色校园特色采访。

科学飞龙组调查学校同学的行为习惯调查记录。

五小福娃组收集花草种植的知识资料收集。

孙悟空组设计制作宣传标牌设计制作。

在这一阶段,教师侧重于策略上的指导。如:每一小组研究哪方面的内容,采用哪种方法,组内成员如何分工等。虽然由学生自主决定,但我都给予适当点拨和指导,尤其是人员分配方面,我要求组长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恰当地安排,使每个人各尽所能,各负其责,扬长避短。但同时我更强调,每个小组之间、每个成员之间既要有分工,更要有合作,要体现团队精神。在各组制定好计划之后,我又指导各小组相互交流计划,互相补充,使计划更完善更合理。

综合实践活动是具有生成性的,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问题也不断产生。因此在这一阶段,除了面对全体上好方法指导课,更要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解决。让我们看看学生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吧!

喜洋洋组:为了了解学校的绿色特色情况,喜洋洋组决定采访校领导。在第一天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去采访学校的领导,加之他们看到校长、书记,紧张又激动,根本不知道问些什么,说不出话来。第一次的访问失败了,孩子们个个像斗败的公鸡来到我面前。针对这些,我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第一,采访前的准备不到位,应该先设计好问题,并且拟好提纲;第二,太过于紧张,要放松心态,轻松面对,要好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三,要想好资料留存的方式,如笔记、录音等。找到问题,喜洋洋小组的同学又展开了第二轮的采访活动。在吸取了经验教训之后,采访活动终于顺利进行。后来,我又指导他们如何留存在资料,整理资料,并把采访的面扩大到其他的老师,甚至学生。

科学飞龙小组:科学飞龙组的同学是调查学生的行为习惯。一开始,他们设计了一些简单的调查记录表,但是通过实践他们发现,这些调查记录表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的想法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一内容的调查上,调查记录表的意义不大。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了应当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我们的方法指导又增添了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的内容。

学生们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查找了一些花草种植、养护的资料。资料查找完后,五小福娃的同学遇到了怎样向大家展示这些资料、让大家了解这些知识的问题。开始,他们把一些零散的打印或手抄的一些资料交到我面前,我问:怎样才能把这些零散的资料整合,更好的展示给大家看呢?这时,引导学生通过制作资料卡片、手抄报等形式,保留和展示资料。他们马上动手,制作了很多资料小卡片和种植花草的主题手抄报,并设立了专栏,进行展览。

在宣传牌的设计制作上,我们也经历了从粗糙、简单到精美的过程。孙悟空组的同学前面制作的宣传标牌存在很多问题,如设计画面不美观,排版不合理,标语不吸引人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引导他们去找专业的老师,也就是美术、语文老师来为他们出谋划策,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通过反复的修改,一副副精美的作品产生了。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将这些宣传牌插到了绿地上,让全校师生都欣赏到。

1、整理资料,完成活动阶段性小结。

2、跨组进行交流,实现“双赢”。

3、以倡仪书的方式向全校同学呼吁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倡议书中要提到:

(1)学校的绿色特色。

(2)绿色家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3)同学们的行为习惯。

(4)提出合理的建议。

通过写倡议书,我们把各个小组的资料进行整合,融入到这份倡议中来,并对每一个同学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和建议,通过电视台、广播站等媒体向全校进行倡议,并结合学校开展的绿色家园评比活动,让存在的问题能够逐步得到解决。

在这个阶段,我安排的是“我的绿色家园”主题班会,通过班会课的形式完成汇报、交流和展示。

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的同时,我也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合作者,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我想,集体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一方面通过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来体现课题的研究价值,产生辐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生再次提供创造的机会和学会欣赏别人的机会;再一方面是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

汇报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采用设奖的形式,并将“优秀组织奖”,“积极参与奖”、“最佳访问奖”、“最佳记录奖”“最佳设计制作奖”等等奖项的授奖权交给每个小组成员,在他们讨论和评议中产生获奖者。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活动,学生们认识到要使我们的绿色家园向更文明的方向发展,要靠全校师生的力量。同时,在活动中我们又生成了新的主题:要使整个社会成为我们的绿色家园,要靠全社会的努力。他们把绿色家园的主题延伸到了校园之外的家庭、社区,将保护环境的主题进一步深化。

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在《我为环保做件事————我的绿色家园》这一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生成性。不论是在哪个阶段,都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产生。有的学生半路改变兴趣方向,提出加入别的小组;有的小组的活动开展屡屡受挫,不得要领;就是在最后的交流展示评价阶段也存在奖励发放的争论……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活动环节,及时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顺利的开展好活动。

当然,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次次的活动,我感到孩子们长大了,变得能干了。孩子们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正逐步提高,我由衷地感到欣慰,感到快乐。这点点滴滴的进步让我意识到:不要小看了我们的学生,低估了他们的能力,只要能加以引导,相信我们的孩子自己也能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

文档为doc格式。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六

我的书包,是我的“好朋友”,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它已经陪我走过了许多年的风风雨雨。

我的书包,它虽然不想公主服那样绚丽,我的书包虽然不像水晶鞋那样闪闪发光。但是,他有一双宽厚的肩膀。是它伴我学习,使我感到学习中不困难。

我的书包,它的前面是黑白相间的,后面是全黑的。我的书包是布料的。后面就是两个宽厚的肩膀――背带。它里面是纱料的,它可以使我装很多的东西。它的层数很多,里三层,外三层。背起来很舒服。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七

只要提起家乡,谁都会倍感亲切,只要谈起家乡的山水,谁都会滔滔不绝,情真意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眷恋家乡一方情。根据艺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爱家乡的山和水》设计了“谁不说俺泉州好”这一主题,让孩子们通过艺术的眼光发现家乡的美,挖掘家乡的美,尽情表现家乡的美。让学生在搜集家乡的各方面资料的同时,唤起学生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让学生用眼睛去发现家乡的美,用美好的心灵去体验这好山好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用真挚的感情去赞美家乡和祖国。鼓励学生用多种艺术方式,富有个性地表现和创造美,培养学生亲近、热爱家乡山水的情感。激发学生用心灵去发现美、创造美,用双手描绘美丽的家乡,并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并且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

一、教法:

通过情境导入,寻找家乡;观赏家乡;主动参与,夸夸家乡;真情呼唤,歌唱家乡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运用听唱法、对比法、交谈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主导作用,二者相互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学法:通过收集家乡资料的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的一些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真情实感。运用听、看、亲身体验等方式、多角度地感受家乡的自然美、人文美。创编歌词这一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八

今天我的说做课内容是湘版美术教材第一册第五课—《我的太阳》。下面我按照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作业要求和教学过程五方面进行讲述。

翻开《我的太阳》这一课,一幅幅生动活泼、构思新颖、富有童真童趣的太阳形象映入眼帘:有的太阳像甜甜的小姑娘扎着小辫儿;有的像绿色的公主戴着王冠,头发像青青的柳树条儿;还有的像花仙子,快乐的鸟儿围着她歌唱。这一课是要通过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充分融入主观情感,从而表现出具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引导学生创作“我的太阳”,可以从激发学生主体热情和原本意识出发,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教材内容难度不大,但可供学生表现的空间却很大。

从学生平时画的太阳来看,往往显得简单、模式化。如何使这一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不成为概念化的图示,教师的引导是关键。教材范图提供了画家米罗的作品和学生的课堂作业,画面充满了激情与活力,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样式。缩短了学生感受方面的心理距离。作业要求“说一说,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太阳”也很宽泛地体现了灵活性和情谊性,给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抓住太阳的基本形状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出具有个性的太阳形象。从而培养学生对客观物象的深刻认识和综合表现能力。

2、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谜语、魔术师表演和大量的范作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质,画出学生心中理想的、具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教学难点:以语言提示和启发为主,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鼓励个性表现,积极肯定学生的主动行为,让学生大胆写照内心的观感,促使他们的情感健康发展与智力能力的提升和谐相融。

学生生活的空间有多大,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我们面对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对太阳的认识也不一样,这就是孩子们的生活。课堂上,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就要对他们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和意见给予响应,因势利导,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心灵产生共鸣,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定会让新课标指导下的美术课堂更加生机勃勃。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认识太阳,然后让学生自由地画太阳,使他们了解体会太阳基本形—是由圆形和四周的光芒组成。画完后讨论谁画得太阳最有趣、最美?为什么?使他们体会绘画带来的乐趣。进而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联想太阳的变化,并谈出各自与众不同的想法。如以拟人的角度看太阳,太阳可以是慈祥的老人、美丽的姑娘、顽皮的小子、可爱的小丑。也可以从四季的角度看太阳,春天的太阳光芒是枝条、是花环,夏天的太阳光芒是火焰、秋天的太阳光芒是一串串果实,冬天的太阳光芒是糖葫芦、是雪花。还提出早上的太阳、中午的太阳傍晚的太阳又像什么?并且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直观、感性地推动学生思维。课程最后,我鼓励学生课后表现自己和太阳交朋有的画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创作空间。

我设计的本课作业要求是:抓住太阳基本的形状特征—圆形和光芒进行大胆想象,采用夸张手法和拟人化处理,创作出一幅与众不同的生动的太阳形象。

(一)、猜谜导入:课件出示谜语。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请你猜猜她是谁?课件出示谜语早上从东起,晚上从西下,没他花不香,没他果不熟。

谜底:太阳。

(以猜谜形式直接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太阳出来了,小朋友们很高心,农民伯伯也很高兴,太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

生自由说:可以带来光明,可以带来温暖,可以让植物生长……。

3、揭示课题:《我的太阳》,请同学们翻开书第五课。

(二)、新授。

1、认识太阳的特点。课件显示问题和图片。

a、太阳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b、太阳的四周有什麽?(光芒)。

c、请4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一画你心中的太阳,其他学生观看,他们画的和你画的太阳有什麽不同。

(让学生初步体验绘画的乐趣,并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以往所学表现太阳的形式,为后来的创作练习做铺垫。)。

2、创作有个性、美丽的太阳的方法:(课件显示要点,老师模拟魔术师进行示范创作)。

步骤一:在圆圈里加上鼻子、眼睛、嘴巴等,把它变成一个人。

启发学生想象表现:可以把太阳当成人来画,比如:可以把它变成太阳公公,还可以变成什么呢?太阳阿姨、太阳姐姐、快乐的太阳妹妹等。(出示范图或者课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即兴画出一些可爱的太阳的拟人形象。稍微夸张一点。

步骤二:在圈外变它的光芒。

我们也可以把他不同季节的不同样子表现出来。春天的太阳很温暖,我们可以把它的光芒画成枝条,花朵,(出示教材上的范图给学生欣赏)夏天的太阳很热,我们可以把太阳的光芒画成跳动的火焰等等。

(课件演示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三)、作品欣赏。

第一幅图中,小作者把太阳画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特别是太阳的光芒在小作者笔下变成了扎着蝴蝶结的小辫子。更显示出太阳姐姐的可爱。

第二幅画,太阳的光芒设计的更为丰富,密密麻麻的红花绿叶还引来了小鸟在太阳的周围唱歌、飞舞。

第三幅画面,太阳完全就是一位春天的使者。在这三幅作品中,我们感觉不到太阳的炎热,却深深体会到太阳的美丽与可爱。

(通过上面三幅作品的分析、提问、讲解,进一步拓宽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为下面的绘画创作做进一步的铺垫。)。

1、你最喜欢那一个太阳,为什么?

2、你想画什么季节的太阳?你希望自己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回答)。

(四)、课堂作业。

1、作业要求:抓住太阳基本的形状特征—圆形和光芒进行大胆想象,采用夸张手法和拟人化处理,创作出一幅与众不同的生动的太阳形象。

2、教师巡回指导:我们在画的之前要注意,太阳是圆形的,可别画成别的形状了,还要把最漂亮的太阳的光芒画出来哦!

(播放《种太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绘画创作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尽情展示自己心中的太阳。教师巡回辅导,并随时表扬、展示有创意的画作。增强学生创作信心,对于其他同学也有一定的鼓励、借鉴作用)。

(五)、学生作业展评。

1、朋友们画的太阳可真美丽,照得黑板上都五彩缤纷的,你们愿意自己来说说自己的画吗?也可以向别的小朋友来介绍你的画。

(六)、小结下课。

小朋友们今天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有趣的,美丽的太阳,回家以后可以想象自己和太阳交朋友的事情,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把它画下来。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九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的第一课。本单元由四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我来做个小导游》、《家乡特产知多少》、《了不起,家乡人》。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与可喜,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在哪里》作为第二单元的开篇, 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孩子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以此给孩子建立一个科学的、正确的家乡地理观。它渗透着想念家乡、热爱家乡等多层面的教育理念。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于: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家乡在哪里,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识看地图的能力,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行为与习惯目标:能为家乡做点事,培养孩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地图的认识,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增强对家乡的感性认识,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重点: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县市。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探寻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初看地图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新课程倡导孩子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本节课我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力求寻找教材与生活的链接点切入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课本中生动的画面创设成一个个鲜活的情景展示给孩子,指导他们沿着观察-实践-感知的思路,在开放式活动中认知家乡、感悟家乡,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本节课我从学科特点和孩子的认知现状出发,拟定了以下教学框架:

兴趣是开发潜能的钥匙,上课开始,我播放《金华有座江南城》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后我问学生:"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后我引导:"金华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们的家乡。今天我们要了解、认识我们自己的家乡。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吗?"通过孩子们的回答引出我们的家乡是浙江金华。

"儿童是以声音、形象、色彩来思维的。"这个环节力求以优美动听的歌曲开始新课,满足孩子们的听觉需求,唤起孩子们对家乡的关注,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使课堂教学能很快进入佳境。

我又紧接着提出问题:"想知道金华在哪儿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去看看吧!随之展示中国地图,自然而然引出课题"我的家乡在哪里?"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把这一环节分为三个板块展开:

1、识看地图

展示给学生一张中国地图,提问:"你从地图上知道了什么?"引导孩子们从整体感知祖国版图的形状犹如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雄赳赳气昂昂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接着引导认知方向图标,引导他们正确感知各个方位。再查看地图,尝试找一找祖国的东西南北分别是哪里?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来寻找自己的家乡。我再补充讲解:中国由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 2个行政特区组成。

这一板块的预设,通过孩子们自己找金华的过程让孩子们感知金华所在的行政区和地图的认知过程,拓宽孩子们对各省级行政区的认识,培养初看地图的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在认知地图的基础上转入第二环节:寻找家乡。

2、寻找家乡

在孩子对祖国各省级行政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我再启发引导:我们祖国有23个省,我们的家乡在哪个省呢?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吗?请学生找找浙江省在哪,并请一名学生上来指一指,说一说他是怎么找的。通过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过程,让大家都知道要找到金华市,得先找到浙江省。此时,我打开浙江省地图让孩子们找到金华。通过感知浙江地图,相信孩子们可以很快找到家乡。

我接着引导: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出示讨论提纲:金华在中国的什么位置?在浙江省的什么位置?形状像什么?他的邻居都有谁?他们分别在金华市的哪个方位?围绕这几个问题,我组织孩子们以对答、抢答等方式,从不同的方位交流家乡金华的地理位置。

3、剪一剪

找到了家乡,让我们把它从地图上剪下来,贴到书本第29页吧!

这一环节力求由远及近,层层递近,充分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演示,让孩子清晰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争取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并且通过剪一剪的活动,更加直观、多感官的参与,加深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1、找一找

金华是我们的家乡,你觉得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可敬可爱的之处呢?学生一定有话要说。我接着引导:金华有丰富的物产,优美的风景,出色的名人。我们的家乡还上了中央七台的两会特别节目呢!大家一起去看看吧!播放两会特别节目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在片中所提及的金华物产、景色和名人。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我再补充了一些物产、名人的图片,美景的视频做介绍:金华是个茶花之乡,盛产酥饼、火腿,浦江是个水晶城,兰溪是个兰花之乡,永康是个五金城,东阳有个木雕城,磐安是个药材基地,武义的茶叶也很有名,义乌的国际商贸城还与世界接轨了呢。这一板块是本环节的重点,通过"两会"特别节目导入这一环节,让孩子仔细看一看两会的特别节目、认真新赏了金华丰富的物产、优美的景色,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金华的了解,树立他们的自豪感。

2、贴一贴

让孩子进一步了解了家乡之后,我有引导孩子:我们的家乡有这么丰富的物产,这么优美的景色,我们能给他们对号入座吗?出示县市名称、各种称号、名人的名字,让学生进行对号入座贴一贴。通过操作,更深刻的了解家乡。在充分学习之后,我想学生一定能出色完成的。为此,我鼓励他们:我们的家乡很棒,咱们的同学们也很棒!

临近结尾,当孩子们为拥有这样的家乡感到自豪时,我又布置了一个倡议活动--以"我为家乡建设出力"为主题,让孩子把自己能为家乡做的事情写在心愿卡上。把孩子们写的心愿用许愿树的形式展示出来,并且保留在教室里,让大家时刻提醒自己。以此激发起孩子创造的愿望和乐趣,让孩子继续在生活中与家乡共成长,体验热爱家乡之情。为此,留给学生两个课后拓展:1、对心愿卡上的心愿经常进行反馈;2、继续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这一板块,力求孩子能够为家乡着想,由教师发起倡议,效果可能会更好。

这节课预设的活动基本结束,经过歌曲导入,引出课题;识看地图,寻找家乡;飞进两会,赞美家乡;课后延伸,热爱家乡。经历知、情、意、行四个过程,运用了听一听、看一看、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剪一剪、贴一贴、写一写,让学生多感官参与,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的家乡在哪里

县市

称号

名人

左边板书让学生归类,理清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助于巩固新知;右边板书是一个延伸,展示学生写的心愿卡,谈谈"我为家乡建设出点力"。

板书简单明了,很普通,但它突出了本课的教学主绳,引申了本课的教学意义,这正是品德课所要求的,为今后学生的思想行为做出一个正确的铺垫。

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我的感受是每上一节课,就会有新的问题,新的启示。如何更好地与孩子们交流,如何用好教材同样重要,我想,我会不断的探索,与新课程同行!

我的说课就到这儿,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十

本课教学设计贯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辅助和引导的作用;积极创设情境—协作—交流—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尝试—探究—实践—归纳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建构的方法,形成信息技术素养。

《我的家乡》是西南大学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的第二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word,并掌握建立文档、输入编辑文字、保存文档等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字符进行格式设置以美化文档,主要包括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和文字的动态效果等字符修饰操作。这些操作在word应用中非常基础而且重要,掌握这些操作对后续word和其它软件中文本处理的学习是很好的铺垫作用。西南大学版信息技术教材杂讲解操作方法时十分详细,只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按照其操作步骤操作,完成学习任务是不成问题的。

本课教学对象是我校四年级学生,该段学生由于学校的计算机设备老化,学生上机的时间有限,上课以鼠标的操作居多,本课的文字设置教学主要以鼠标操作为主,相信学生操作应该没有难度。因此,本课我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上。

信息技术课程纲要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本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设置字体、字号、颜色、文字的动态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自主从教材中获取相关知识,完成文字的动态效果设置和加粗设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word的魅力,能够恰当地理解美(合适是美、简洁也是美)

重难点:选中设置的内容。

教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

本课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本课的任务、要求、操作要领,明白操作方法。让学生尝试操作,完成知识技能的初步学习;然后总结学习收获,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文字的动态效果设置,归纳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最后用加粗强调“重庆”巩固学习效果。

学法:自主尝试、自我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探究,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探究规律,发现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协作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部分

(一)创境激趣,引入新课

(二)任务驱动,学习新知

1、为了同学们能尽快帮老师完成任务,我们一起看信息技术书第3页,了解设置文字格式的方法,即本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任务:设置文字的格式,具体是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和动态效果。

2、认识格式工具栏的各部分的名称。重点介绍字体、字号、颜色、加粗、倾斜、下划线等,为了后边的拓展作准备,要强调加粗是用字母b表示的。

3、详细阅读设置要求。以标题为例,设置内容:标题:“家乡介绍”,设置要求:“字体:华文新魏,字号:二号字,颜色:红色”。

小帖士强调:设置格式的前提是选定目标内容。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4、(根据需要使用课件)由于教材中的操作步骤详细,学生组成3人小组,边看书,边合作探究完成标题部分的设置,并告诉同伴操作的方法。

5、学生展示学习效果。推荐2名同学演示自己对标题的设置,边演示边讲解操作方法。表扬学生的大胆展示和对学习的兴趣。

6、巩固学习效果。运用同学演示的方法和自己学习掌握的方法完成本课其它文字段落的字体、字号、颜色的格式设置。先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主动帮助周围的同学。

(三)小组探究,归纳方法

1、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文字动态效果设置,同时进一步巩固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

小帖士(友情提示)文字的动态效果设置不要太多。

2、先完成的同学帮助自己周边的同学完成本部分的操作。

3、反馈、表扬热心帮忙的同学。

(四)共同探讨,总结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学习规律和方法:阅读教材(明确任务和掌握操作要求)、实践、置疑、巩固练习(转化为能力)、总结积累(上升为经验、方法)鼓励学习养成归纳总结学习方法的习惯,并运用于今后的学习中。

(五)课后拓展,提升能力

在提供的素材中,“重庆”多次出现,要求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对“重庆”两字的文字格式设置为“加粗”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能力。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十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爱家乡的山和水》。它选自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主题。下面,我从教材、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思路。

爱国主义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因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本课的学习内容正是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材中安排了三个主题活动:1、说说我的家乡。2、画画我的家乡。3、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编者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分开展活动培养起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根据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在生活化、活动化理念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鉴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较差,对家乡感情、体验不够,我把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像及相关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组织学生课前搜集与家乡有关的资料。

1、媒体激情,情感共鸣——多媒体课件音像并茂,操作性强,很符合儿童对事物的认知规律,非常适合于进行情感熏陶。

2、课前调查,合作探究——课前调查时,我发现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是支离破碎的,是模糊的,为了让学生理性的、全方位的了解家乡,我让学生自己选择调查的内容,自己与人合作,收集资料,这样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空间得到拓展,已经不局限于课本里提到的知识。“家乡”这个词在他们脑海已经不是“模糊”的。而是清晰的,鲜活生动的。同学们通过自己搜集资料,体现了对学习的自主性。

3、课内展示,各出奇招——了解自己的收获,互相交流,再广度上充实自己。有实物、有图片、有歌舞、有故事等,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同学们的介绍多姿多彩,这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同学们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汇报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家乡是如此的美好,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作为家乡的一员是多么幸福!

4、互动评价,真情赞美——畅谈交流后的收获,在评价中升华对家乡的感情。

在本课的设计上,我紧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我的设计初衷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广泛挖掘课内外的可用资源,通过创设生活中有趣的活动情况,捕捉鲜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爱上家乡的山和水。

活动一:说说我的家乡。

1、看一看。

我首先指导学生看课文第2、3页插图、识图教学在低年级教学中是很普遍、很多见的。静止的画面往往反映的是某一个点,某一个面或某一时刻记录。如何让静止的画面鲜活起来呢?使学生在生动感人的情境中,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进而体验热爱家乡的情感,感悟家乡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我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继而提出让学生说说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心情如何?他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引导学生观其形、察其言、度其心,使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使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变革,创造内容,融入自己的生活世界,在逐渐创生的具有丰富不确定性的氛围中,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书中的小诗,由此引出下一个话题。

2、说一说。

我对同学们说:图中的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那么你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家乡美吗?老师很想到你们的家乡去游览观光,你们欢迎吗?当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热烈邀请时,我提出了要求:这么多同学邀请我,我很高兴也很为难,苦于分身无术啊!怎么办呢?你来说说你的家乡有多好、有多美,谁说得最具体,最能吸引人,我们就到他的家乡去,好吗?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就可以将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或展示家乡迷人的风光或讲出家乡动人故事或出示家乡丰富特产等进行整理、交流。进一步达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以家乡自豪的目的。

活动二:画画我的家乡

1、画一画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反映本地区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街景、建筑、田野、树林、草地等录像资料,让学生欣赏,并提问:大家喜欢图中的美景吗?能说出这是哪里吗?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行吗?孩子们经过此前的情感酝酿,早已热情高涨,跃跃欲试了。此时他们认真仔细描绘着家乡。也许他的家乡不够多彩,但在他笔下家乡是那么绚烂;也许家乡的小河不够清澈,但在他的笔下小河潺潺地歌唱;也许家乡的树林不够茂密,但在他们笔下是那样的郁郁葱葱。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融进了自己热爱家乡、装扮家乡、美化家乡的细腻情感,同时也表现对家乡未来的憧憬。

2、评一评。

我指导学生看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以诗激情。然后由小组评出优秀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

家乡的歌、家乡的美不仅构建在了解家乡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更要进一步挖掘家乡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地域特色。唯有如此,才能升华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我设计了第三个活动。

活动三: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

讲一讲,唱一唱

1、以教材为范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除了有美丽的景色外,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特有的歌舞剧种等。

2、老师讲一个关于自己家乡的故事,并告诉学生这个故事的来历,以引发学生探索家乡人文景观的兴趣。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花鼓戏,并介绍花鼓戏的由来。

4、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家乡的人文景观方面的资料,或以歌舞、或讲故事等形式展示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对家乡的热爱。

在这一设计中我用了“说、演、画、讲、唱”的活动方式,简便易操作,学生很喜欢,参与性高,而且效果好。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采用口头介绍的一种方法,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印象不深。

板书是教学中教材思路、教师思路、学生思路三者凝结而成的艺术结晶,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如何避免空洞、枯燥的概念,条条框框的限制,用生动的形象来吸引学生,应是一名思品老师必须高度重视的。这堂课中我用的是简笔画板书,它直观性强,富有启发性,为儿童所喜闻乐见。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新课程标准需要我们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更要我们勇于反思,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提升自己教学理念。

各位专家、各位学者,感谢你们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自我、互动交流的平台。我期待着能在赛后聆听你们的教导和帮助。

谢谢大家!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十二

《我的老师》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魏巍回忆了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作者是用童心来回忆往事的,叙述了几件普普通通的小事,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生动、感人,完全符合刚刚踏出儿童年龄的七年级学生对往事回忆时的心理和感情尺度。此文与《再塑生命的人》、《我的早年生活》、《王几何》、《论语十二章》构成相应系列,切合本单元“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题。尤其是此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将此文放置于本单元之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一特点,我把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方法,学习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法。

2、能力目标: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教师、尊敬教师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品味传神、细腻的描写,体会浓浓的师生感情。

二、说学情。

我校地处偏远农村,生源来自附近十几个村庄及外来打工者家庭,较城区而言,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较弱,阅读量较少。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更多的习练。学生刚从小学来到初中,升了学段,换了学校,新鲜、好奇之余,又会对小学时候的老师产生依恋、思念之情。这时候,适时地学习《我的老师》一课,会令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的热爱自己的老师,热爱眼下的生活,珍惜光阴,努力学习。

三、说教法。

1、先学后教,课前,让学生进行比较充分的预习,这样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默读,配合单元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默读能力。

3、朗读,情动于中,发乎于声,朗读,更好地走进文本,贴近作者的内心。

4、讨论分析,思维碰撞、磨合、吸纳,是合作学习、班级上课的优势。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生:园丁、春蚕、蜡烛、一桶水、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这些美丽的比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这些比喻中,我最喜欢的是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境界很高,一般的教师难以企及,可是,细化到一个人,有时候,他的一生中或许就有这么一位老师影响着他鼓舞着他温暖着他,成为他记忆中的珍宝。著名作家魏巍就遇上了这样一位好老师,他的老师蔡芸芝先生对他心灵的影响是多么地美好而深远,二十多年后,他提笔写下了《我的老师》。让我们走进文本,身同感受其中浓浓的师生情。(板书课题:我的老师魏巍)。

二、检查预习。

师:课前大家已经下过功夫,你的功夫深不深,我用习题量一量。(屏示习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选词填空3、文学常识作家魏巍的代表作)。

三、梳理情节。

师:作者魏巍自己说,在动笔之前,我确实回到我的童年,或者说沉入到我的童年世界,对那时的童年世界作了一番遨游。这样,童年时遇到的几个老师,便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那位蔡老师,又重新激动着我的感情。我们可以想见,作者一定会想起许许多多师生朝夕相处时发生的事情,那么流诸笔端的有哪些事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文本,待会儿交流,开始。如何默读呢?请看课本p28页,单元提示语第二段,第一句话,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生读)请同学们开始走进文本,默读课文(生默读后交流)。

生(预设):蔡老师上课时假装打我。

师: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概括,很好,老师在板书的时候择要而记,我用四个字来记:假打真爱(板书,下同)。

生:蔡老师教我们跳舞。(板书:扮女跳舞)蔡老师教我们观察蜜蜂。(观察蜜蜂)蔡老师教我们读诗。(教生读诗)我们学习模仿蔡老师写字。(模仿写字)蔡老师解决学生的小纠纷。(排解纠纷)我梦里去寻找蔡老师。(梦里寻师)。

生:感情线。这些事情都能表明师生间浓浓的感情。

师:有没有隐约其间的关键词或关键句表明作者感情的变化?

生(预设):“最使我难忘的……”“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多么依恋……”“想念我的蔡老师……”(师板书:回忆——依恋——思念)。

师:作者以感情为线索,写了这样七件事,这七件事的顺序有讲究吗?

生:由课内到课外,由校内到校外,由平时到假期,师生感情层层加深。

四、感情朗读。

师:老师觉得,作者写的这些内容,是随着对蔡老师的深切回忆自然地流泻出来的,字里行间处处饱含着对蔡老师的依恋之情。想要悉心领会其中深情,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高声朗读。情动于中,发乎于声,让我们尽情地读一读吧,读出依恋,读出思念,读出对老师崇高的敬意!等大家有了自己深深的体会后,我们再一起来交流学习。(生读,读后交流)。

生(预设):

1、文章开头直抒胸臆:“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难忘”一词,先声夺人,直奔主题,令人印象深刻。

2、嘴角有一块榆钱大黑痣,按说也不美,可作者说蔡老师温柔又美丽,让我想起一句话:人因可爱而美丽,不是因美丽才可爱,孩子们爱蔡老师,爱蔡老师的一切,包括她的外貌。

3、假打真爱这个细节,很能体现出浓浓师生情。“仅仅有一次”、“好像”、“轻轻”可以感觉到蔡老师富有爱心,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因为心里装着的是宽厚和慈爱。“我用石板一迎”、“大家笑了”、“她也笑了”,形象地写出师生之间友善、亲切、融洽。

4、当我读到“教我们跳舞”时,我就会想像出当时蔡老师和小朋友们唱啊跳啊的情景,那是多么美丽的一幅师生快乐图啊!

5、蔡老师教的诗几十年后还能背,是因为蔡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老师教的,都不会忘记。

6、“我”受小“反对派”们侮辱时,蔡老师援助我,还劝慰我,甚至郑重其事地给我写了一封信,蔡老师真是无微不至地呵护着一颗小小的童心啊!

7、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蔡老师旁边,喜爱、依恋之情无须用语言来表达。此时无声胜有声,蔡老师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

8、梦中寻师,可谓是这篇文章的最高潮,母亲一“拉”一“劝”,更显出当时我的神游程度之深。夜有所梦,是因为日有所思,我们可以想到,白天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地想念蔡老师啊!

9、作者对蔡老师的赞美不光体现在叙事中,有时候情不能自己,直接用抒情的方式来表达:“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仿佛非直抒胸臆无以表达对蔡老师的感激之情。

10、“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使用第二人称,更便于直接抒情。这里的“我”,是写文章时已经几十年后的我,是前面的记忆唤醒了“我”对蔡老师的强烈的思念,一个“你”字,把作者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生:温柔、美丽、慈溪、公正、伟大。

五、联系自己。

师:蔡老师真好!作者魏巍真幸福!老师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幕后花絮,就是魏巍1956年9月10为《教师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与蔡老师失联二十多年了,当这篇文章发表后,蔡老师与魏巍重新联系上了,这可真是一件人生美事。

我们在为别人感动的同时,可别漏了自己,因为,我们也很幸福,我们也有自己的老师,哪一位老师对你的印象最深刻呢?你和你的老师经历了很多的事,有哪些事值得一写呢?列一个题纲,打一个腹稿,为下节课的写作作好准备。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有关作业。

我的说课稿教学过程太简单篇十三

我上小学了,有了一个新伙伴,那就是我的新书包。(语文迷)。

我的小伙伴非常漂亮,穿着一件粉红色的外衣,又矮又胖的身子像机器猫一样,我和它一起完成我每天的学习任务,特别是我的学习资料,就由它管理了,给我安排的非常好。第一层管理我的课本,第二层管理我的家庭作业,第三层管理学具,第四层管理字典,第五层管理记号笔之类的东西。我的书包肚子大大的,大得好像可以装下整个世界,装下很多很多的知识。它每天陪着我上学、放学。

每当我到校放下书包的时候,它就好像对我说:“要认真听讲,不要乱动,不要乱说话,还要积极举手发言哟。”每当我放学回家,放下书包想玩的时候,它又会提醒我:“做完作业再玩啊。不然你的成绩会一直下降的,会被同学老师和家长看不起的。”

我非常喜欢这个小伙伴,我为能有这样一个漂亮而实用的书包自豪。我爱你——我的书包。

点评:字里行间洋溢着小作者对书包的喜爱之情。

上一篇:我的钢笔。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