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家长篇 教育礼仪幼儿心得体会(优质8篇)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家长篇 教育礼仪幼儿心得体会(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6:43:11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家长篇 教育礼仪幼儿心得体会(优质8篇)
时间:2023-11-30 16:43:11     小编:FS文字使者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家长篇篇一

教育礼仪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在参加教育礼仪课程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礼仪的重要性,并且领悟到了一些与幼儿相关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明白了教育礼仪对幼儿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正处于人格形成阶段,他们的很多行为都是模仿周围的大人而来的。在教育礼仪课程中,我们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礼仪习惯,如问好、鞠躬、让座等。通过这些习惯的养成,幼儿能够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交能力。

其次,教育礼仪让幼儿了解社会规范。幼儿时期是接触社会的起点,他们需要了解社会的规范和习俗,以便顺应社会的发展。在教育礼仪课程中,我们以趣味性的方式向幼儿介绍社会各层面的规范,如餐桌礼仪、课堂礼仪、走路礼仪等。通过学习这些规范,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培养出良好的社会习惯。

教育礼仪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幼儿正处于自我认知的阶段,他们非常在意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在教育礼仪课程中,我们给予幼儿充分的关注和肯定,指导他们如何做到得体得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通过这样的培养,幼儿能够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价值,建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

此外,教育礼仪也可以增加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幼儿时期是人际交往能力最关键的时期。在教育礼仪课程中,我们引导幼儿学习主动与他人交流,学会倾听、尊重和合作。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培养出与人相处的技巧,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从而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最后,教育礼仪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在教育礼仪课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进行模仿,幼儿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力;通过思考对待他人的礼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幼儿能够培养出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幼儿能够形成良好的判断意识。这些都是幼儿园教育礼仪课程中培养幼儿思维品质的重要环节。

总之,在参加教育礼仪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礼仪对幼儿的重要作用。教育礼仪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让他们了解社会规范,还能够增强幼儿的自尊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这些都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育礼仪的教育工作,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家长篇篇二

――小二班王梓希、王梓程家长。

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良好习惯。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两个孩子今年近四岁了,在二幼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已经快一年了,成长得非常好,这与二幼的老师们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二幼的礼仪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我感觉一年来,孩子的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进步!

其次是学习活动方面。逐渐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读书认字活动;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及长辈请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我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用爱心塑造他言行举止的每个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从小养成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从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贵在坚持。

以上是我们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懂礼仪、讲礼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共同为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二0一二年五月六日。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家长篇篇三

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两个孩子今年近四岁了,在二幼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已经快一年了,成长得非常好,这与二幼的老师们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二幼的礼仪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我感觉一年来,孩子的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进步!

其次是学习活动方面。逐渐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读书认字活动;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及长辈请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我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用爱心塑造他言行举止的每个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从小养成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从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贵在坚持。

以上是我们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懂礼仪、讲礼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共同为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家长篇篇四

礼仪教育融入教研活动.

1.一课多研互助共享。

我们教研组还开展了一课多研的活动,以礼仪教学为切口,由老师向我们展示礼仪教育的有效教学。活动后我们教研组的成员主要从教师支持性策略为切入口,对活动进行评析与讨论、修改与改进。从而让幼儿得到发展,让教师能力得到提升。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我觉得,礼仪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礼仪教学活动中,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所以在以后的礼仪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提问策略,增强提问的艺术性,使我们的礼仪教学活动过程更有效、更高效。

2.课堂展示提升自我。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认认真真备课、准备教具,在课堂上更是注重以幼儿为主体,关注幼儿,关注细节。礼仪教学活动《我“讨厌”爸爸》是我在本学期的公开展示活动。过去,我们总是不断从正面强化,教育幼儿如何爱父母,父母的爱有多么伟大。事实上,爱不仅仅是个温馨的话题,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需要我们的沉思!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因此我选择了这个话题进行展开。在第一个环节里,我敞开心扉,用我的经历引发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激发孩子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孩子们尽情地讲述、宣泄。消极的情绪是需要疏导的'。消极情绪的堵塞淤积只能形成心理性问题,所以在第二个环节里,营造了一个情绪场,孩子们通过语言、动作自由地宣泄。第三个环节,在孩子们消极情绪激昂的时候,我话锋一转:“这么讨厌的爸爸我真想把他换掉!”大大的“换”字,触发孩子冷静下来,好好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挖掘内心对爸爸更真实的感受!孩子的情感越来越真切,在“换”与“不换”之间激发与爸爸真情的沟通,体验与爸爸割舍不断的亲情。第四环节,运用爸爸的来信,进一步确认爸爸的爱,理解、体验父爱的深沉,自然而然地引发出对爸爸爱的表达。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说出了“我爱爸爸”!这时的父爱是在充分感受爸爸、认识爸爸、理解爸爸的基础上的爱,这是真实的爱!我们的爸爸虽然不完美,但我们还是爱他,喜欢他,这就是爱的真谛!活动中我的角色更像一位派往孩子身边的天使,带领孩子完成一次心灵洗礼之旅,没有僵硬的说教,也没有高科技的教具,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活动、“反意”的形式彰显父爱,感受到与爸爸割舍不断的情愫,让父爱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孩子心中。本次公开展示活动受到了园领导和各位教师的一致好评。

通过一课多研、平时的礼仪教学活动及理论的学习,我更加明白了,礼仪教学重在体验,礼仪教学的有效开展重在教师的合理设计有效引导等。我觉得礼仪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先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而最佳途径是:1.聆听幼儿对话,发现兴趣点。2.关注幼儿生活,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3.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切入点。活动中更是要调动、提升幼儿的经验。教师精心的预设,使活动更具价值。而有效的师幼互动更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使礼仪教学更富有意义。

三、礼仪培训提升个人能力。

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在理论方面的缺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时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会在培训中得到解决,也能激发我在工作中的灵感,比如环境区域中如何渗透礼仪教育,我能结合实际去实践、去探索,从而有自己的见地、想法,还会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整理出笔记。

在平时,我还认真撰写礼仪教育论文,论文《区域活动中促进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措施》在余杭区获得二等奖。平时撰写随笔、案例,《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案例――多米诺骨牌》、《礼仪教育融入区域活动――美食店学礼仪》等等。工作之余还学习礼仪教学探究方面优秀文章,写读书心得,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探讨、学习,提升了有效礼仪教学方面的能力。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家长篇篇五

幼儿园小班礼仪也要注重教学。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

心得体会。

希望大家喜欢。

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良好习惯。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两个孩子今年近四岁了,在二幼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已经快一年了,成长得非常好,这与二幼的老师们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二幼的礼仪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我感觉一年来,孩子的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进步!

其次是学习活动方面。逐渐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读书认字活动;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及长辈请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我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用爱心塑造他言行举止的每个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从小养成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从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贵在坚持。

以上是我们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懂礼仪、讲礼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共同为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它的本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因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融于日常生活。

教室的门口是每个孩子每天早上必经之地,每天早上我带着四位值日幼儿戴着“礼仪小天使”的礼仪带站在幼儿园大门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早上好”的问候,一个个彬彬有礼的:“请进,欢迎你来到幼儿园”的礼貌动作,构成了一幅幅传播文明礼貌的美丽图画,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每天每位幼儿来园、离园都能做到主动向老师、家长、小朋友问好、道别等,并知道了与人交往要使用礼貌用语。

二、让幼儿学有榜样。

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时时、处处、事事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我受“孔融让梨”故事启示有意给幼儿分苹果(苹果的个数刚好比幼儿人数多一个,教师先取一个,幼儿m取走两个,最后一位幼儿n就没有了,这时教师将手中的苹果递给n)并看着大家吃苹果,没有想到的情景出现了(幼儿m把多出的一个苹果送到老师手中)。这正是从幼儿美好心灵到行为的外化。只要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我都会告诉小朋友自己的新发现,渐渐的他们通过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貌的方式。

三、注重行为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说教,加深幼儿的印象,使于幼儿记忆,但仅凭感性的认识还不足以形成习惯,还必须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行为练习,从而避免只是机械的模仿所造成的做与说的不一致。因此,必须寓礼仪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在幼儿园,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幼儿感受到友爱同伴,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好娃娃》、《对不起》、《再见》等歌曲的表演,巩固礼貌用语。在家里,要求家长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如外出作客时,让孩子观察成人的交往,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等,通过“客人到我家”、“学做小客人”和“我是小招待”等主题活动,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氛围中学会了简单的社交礼仪,习得了礼仪行为。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呈贡二幼邀请大班的孩子家长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家长培训,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余航老师为家长们做的以《如何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为题的讲座,听后很有感触。

余老师的讲座以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为主线,强调了以“习惯培养”为主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具体事例,阐述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与“尊重”,才能真正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讲,礼仪是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书香门第以“诗礼传家”为荣,平民大众也把“知书达礼”视为有学识、有教养的标准,要求女子们努力做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当前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力度高于习惯培养,甚至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德育”的缺失与无力,我也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感到万分担忧,过度的智力开发真的能营造和谐社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践行“习惯培养高于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对于余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时开始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要让幼儿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使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能临时突击,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引导。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如此种种,持之以恒,像余老师说的:从知道到做到,从做到到做好,从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让礼仪教育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再次感谢二幼的老师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一、在环境中熏陶: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主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入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文学活动--鸟儿怎样变成好朋友》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与讨论中,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表演故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并且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让礼仪渗透在主题活动中,结合幼儿礼仪养成情况,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交往和体验,如,特色礼仪主题活动《我大一岁了》,目标是让幼儿遵守日常的礼仪规范,增强自律意识,知道同伴间友好相处。学习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据该主题目标,我们安排了《走楼梯》《我是值日生》《弟弟妹妹》《别说我小》等相关的礼仪教育内容,让幼儿随着主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会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享等。在日常生活中,将礼仪渗透进来,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来园时的问候礼仪教育”,主要指导策略有三: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

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我们了解了幼儿的礼仪现状与发展水平。以此为据,我们确立了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礼仪课题研究小组,重点围绕礼仪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探讨。如理顺“礼仪与德育的关系”,思考“怎样创设情景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礼仪内容的认知”等。对在礼仪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依靠课题科研小组这一平台逐一进行研究和解决,使礼仪教育逐步进入科学运行轨道。我们还对礼仪课题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从研究背景与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生态、自然的礼仪教育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各活动中等等。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家长篇篇六

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真诚、得体、富有魅力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当前幼儿园和家长都很重视的问题。礼仪教育这门课是这学期银川七幼新开的一门课程,我家儿子一入园就加入了学习礼仪教育的行列,作为家长本身我还是很赞同开这门课程的。这些小家伙在家里被长辈们宠坏了,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更是对他们言听计从,想做什么做什么,在家礼仪方面的教育还是往往被忽略了,家长更注重的是孩子生活上的需要。

文明礼仪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友好交流的窗口,只有我们每个人自觉提高文明礼仪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形成良好的习惯,社会才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才会愉悦。

幼儿的可塑性非常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差,很容易受家人、外界的影响,自私心较重,生活不能自理,害怕吃苦;不懂得礼仪、不关心别人、不尊重别人,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仪表行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尊敬师长、集体活动、社交方面不懂规矩。从一入园就对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的教育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那天在我们幼儿园参加了《6+1礼仪品格教育》家长培训的讲座,作为一名家长我在这次讲座中还是受益不少的。从北京来的教育专家很深入的对现在孩子的教育状况做了比较全面的剖析,讲座从始至终都把礼仪教育贯穿始终,即使一个孩子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有多优秀,但是道德品质有问题,那将来也是一个失败的人。从小就要注重孩子的品德培养,就是将来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也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专家举出好多成功人士的例子,所有这些成功的人,从小的道德品格都是很棒的。幼儿园开这门课也是很注重对小朋友品格的培养,老师在园里给孩子们上这门课,家长在家里也要配合老师的工作,家长一方面要学习,也要同孩子一道学习,双管齐下一定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这是我对这门新开的礼仪教育课的一点体会,希望对老师的工作有所帮助,我想在园里老师和家长的双方配合下这些小朋友们一定会健康、茁壮的成长!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家长篇篇七

一、在环境中熏陶: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主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入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文学活动--鸟儿怎样变成好朋友》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与讨论中,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表演故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并且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让礼仪渗透在主题活动中,结合幼儿礼仪养成情况,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交往和体验,如,特色礼仪主题活动《我大一岁了》,目标是让幼儿遵守日常的礼仪规范,增强自律意识,知道同伴间友好相处。学习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据该主题目标,我们安排了《走楼梯》《我是值日生》《弟弟妹妹》《别说我小》等相关的礼仪教育内容,让幼儿随着主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会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享等。在日常生活中,将礼仪渗透进来,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来园时的问候礼仪教育”,主要指导策略有三: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我们了解了幼儿的礼仪现状与发展水平。以此为据,我们确立了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礼仪课题研究小组,重点围绕礼仪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探讨。如理顺“礼仪与德育的关系”,思考“怎样创设情景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礼仪内容的认知”等。对在礼仪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依靠课题科研小组这一平台逐一进行研究和解决,使礼仪教育逐步进入科学运行轨道。我们还对礼仪课题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从研究背景与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生态、自然的礼仪教育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各活动中等等。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家长篇篇八

幼儿园礼仪教育不可缺,通过调查石家庄市民办幼儿园发,多数幼儿园在环境礼仪、课程礼仪、生活礼仪方面有所缺失。下面是有幼儿园礼仪培训教育。

欢迎参阅。

本学年我们还继续在幼儿的礼仪教育方面做探究,通过这次的研修课程我们学习了很多,学习开展了各类礼仪教育活动和教师礼仪方面的培训活动,我们在研讨中、在不断地学习中,对于礼仪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从中受益匪浅。

一、礼仪教育渗透日常生活。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而尊敬师长和友爱同伴是做人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对幼儿从小应进行培养的内容之一。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些有关的幼儿易于实践的礼仪内容和要求,如:来园、离园能主动向老师、阿姨鞠躬打招呼;在路上碰到老师或熟悉的人能主动打招呼;能主动热情向客人老师打招呼并交谈;和客人老师交朋友、活动时认真听讲;知道要尊重别人,不随便叫喊、打扰等;在行走时能主动礼让师长;同伴之间相互打招呼、问候;游戏中友好合作一起玩;活动中会礼让、照顾小年龄的朋友、生病的朋友及遇到困难的朋友;能友好和同伴相处,如:得到小朋友的帮助会道谢、不小心碰撞了朋友会道歉等。

二、礼仪教育融入教研活动。

1.一课多研互助共享。

我们教研组还开展了一课多研的活动,以礼仪教学为切口,由老师向我们展示礼仪教育的有效教学。活动后我们教研组的成员主要从教师支持性策略为切入口,对活动进行评析与讨论、修改与改进。从而让幼儿得到发展,让教师能力得到提升。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我觉得,礼仪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礼仪教学活动中,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所以在以后的礼仪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提问策略,增强提问的艺术性,使我们的礼仪教学活动过程更有效、更高效。

2.课堂展示提升自我。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认认真真备课、准备教具,在课堂上更是注重以幼儿为主体,关注幼儿,关注细节。礼仪教学活动《我“讨厌”爸爸》是我在本学期的公开展示活动。过去,我们总是不断从正面强化,教育幼儿如何爱父母,父母的爱有多么伟大。事实上,爱不仅仅是个温馨的话题,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需要我们的沉思!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因此我选择了这个话题进行展开。在第一个环节里,我敞开心扉,用我的经历引发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激发孩子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孩子们尽情地讲述、宣泄。消极的情绪是需要疏导的。

消极情绪的堵塞淤积只能形成心理性问题,所以在第二个环节里,营造了一个情绪场,孩子们通过语言、动作自由地宣泄。第三个环节,在孩子们消极情绪激昂的时候,我话锋一转:“这么讨厌的爸爸我真想把他换掉!”大大的“换”字,触发孩子冷静下来,好好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挖掘内心对爸爸更真实的感受!孩子的情感越来越真切,在“换”与“不换”之间激发与爸爸真情的沟通,体验与爸爸割舍不断的亲情。第四环节,运用爸爸的来信,进一步确认爸爸的爱,理解、体验父爱的深沉,自然而然地引发出对爸爸爱的表达。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说出了“我爱爸爸”!这时的父爱是在充分感受爸爸、认识爸爸、理解爸爸的基础上的爱,这是真实的爱!我们的爸爸虽然不完美,但我们还是爱他,喜欢他,这就是爱的真谛!活动中我的角色更像一位派往孩子身边的天使,带领孩子完成一次心灵洗礼之旅,没有僵硬的说教,也没有高科技的教具,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活动、“反意”的形式彰显父爱,感受到与爸爸割舍不断的情愫,让父爱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孩子心中。本次公开展示活动受到了园领导和各位教师的一致好评。

9月19日袁静老师老我园进行《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礼仪品格教育》培训。让我深有体会在幼儿开展礼仪的重要性。在两岁半——六岁是幼儿发展的敏感期,抓住了敏感期,并提供适当的教育,就抓住了健康、快乐、和谐的一生,所以,礼仪教育是人之初的必修课。在敏感期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孩子就会得到与平时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必然形成坏习惯,坏习惯形成了,再改就很难。

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已开始懂得一些礼仪,晨间来园主动地向老师问早、问好,与家长说再见;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排队入厕、做操,这是个良好的开端。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幼儿礼仪教育贯穿幼儿园每天活动的全过程。

我们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人师表,为孩子以身示范,更要做到举止文明,接人待物得体大方,语言表述正确并充满着智慧。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能仅仅在上课时教学方法灵活,有新颖的教学思维,仅仅在活动中体现着幼儿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再者,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用言行影响着孩子,是孩子的榜样。那我们的身形举止,仪表仪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二组老师的礼仪展示《接人待物》,看了之后,才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接人待物与家长的接触时,有许多不足,教师平时与家长的接触,要让家长感觉教师的素质,不仅通过接人待物的礼仪,还有语言的规范。进行了学习之后,我觉得不仅要把孩子培养成讲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孩子,而是让我们成年人乃至整个社会,真正的成为名符其实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

第三组老师的礼仪展开《幼儿园课堂礼仪》,我参加了这组教师的展示,在编排时我们学习了有关教师课堂礼仪的资料,学习中就感觉到,孩子耳濡目染我们的语言,行为。他们会在一天天的模仿,我们正确的礼仪会在教学中让幼儿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教师的礼仪。而在学习之后,我们在课堂中的礼仪会涉及到第一组教师所展示的所有姿势。以前真的没有想过、甚至没做到过规范而标准,在心里也没有这个标准。

在培训之后,尝试着在日常生活及课堂中运用礼仪,虽然有时会做的不规范,也会忘记,但是心里有了这个标准,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只要我们所有教师都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将这些礼仪标准牢记在心,养成习惯,成为自然,会让我园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我们运用礼仪的同时,家长也会感受到我们的礼仪,自然而然地也会养成习惯,家长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这样家园整合配合教育幼儿岂不是两全齐美。

希望我园的礼仪之花常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