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模板10篇)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04:50:13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8 04:50:13     小编:影墨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篇一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3)、(4)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38人。大部分学生初中的基础较差,整体水平不高。从上课两周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比较高,爱问问题的学生比较多;但由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本领较差,不能正确地定位自我;所以上课效率一般,教学工作有必须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本领、运算本领、空间想象本领,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本领;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本领。

(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使学生具有必须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构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会经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职责,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本领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情感目标。

(1)经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供给生活背景,经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基本函数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本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本领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本领。

(1)经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经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本领。

2、培养学生的运算本领。

(1)经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本领。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本领。

(3)经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本领。

(4)经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本领,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本领。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梦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应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本领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忙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齐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

重点工作: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资料,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本领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1、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要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树立勇于克服困难与战胜困难的信心。

2、合理引入课题,由数学活动、故事、提问、师生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本领,经过例题,从形式和资料两方应对所学知识进行本领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本领要求。

5、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本领。

6、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本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本领,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同时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本领的培养。

7、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引入、探究、例析、反馈),针对不一样的教材资料选择不一样教法,提倡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被动理解知识转化主动学习知识。

8、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资料,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本领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篇二

高一计算机1323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13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学习环境新,但是普遍学习习惯不好,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所以工作的重心在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科的兴趣,以及在补足初中知识漏洞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夯实学生基础。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围着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为三年后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任务:基础模块第一章至第四章。

第一章集合(9月份。

第二章不等式(10月份。

第三章函数(11月份。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2月份—1月份。

措施:

1.夯实三基。

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整体,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培训中形成的,通过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能力才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

a.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b.重视概念的归纳、规律的总结、技能的'训练。

c.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d.加强知识过关检测,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a.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b.课堂练习典型化;

c.教学语言精练化。

d.板书规范化。

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a.指导学生看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b.指导学生整理知识,总结解题规律,归纳典型例题解法及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

4.加强学风建设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适当安排作业,认真检查督促,加强优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对学生的作业尽量做到面批。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篇三

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重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难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第二章:数列;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难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与应用;第三章:不等式;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难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及应用。

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重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及表面积与体积;难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重点与难点都是直线与平面平行及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重点是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直线方程求解题目;第四章:圆与方程;重点是圆的方程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较去年而言,今年的学生的素质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与基本学习方法比较扎实,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都有很大的兴趣,学习纪律比较自觉。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和与测量及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2种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能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3.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4.几何学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的学科。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是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方法。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及其直观图的画法;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利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另外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解析几何初步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积极做好集体备课工作,达到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例题统一、习题统一、资料统一;上好每一节课,及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观察与指导;课后进行有效的辅导;进行有效的课堂反思。

周次课、章、节教学内容备注。

1、1.1,1.2解三角形。

2、1.2解三角形。

3、2.1,2.2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

4、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5、2.4,2.5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

6、2.5考试。

7、3.1,3.2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8、3.3,3.4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

9、考试,复习。

10、期中考试。

11、1.1,1.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直观图。

12、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3、2.1,2.2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4、2.3直线、平面的判定及其性质。

15、3.1,3.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方程。

16、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17、4.1,4.2圆的方程,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18、4.3空间直角坐标系。

19、复习。

20、考试。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篇四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意参透教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数学目标要求。

1、理解集合及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的解法,掌握函数的概念及指数函数,对函数和幕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3、理解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并会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4、掌握平面向量时有关概念和运算,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的求法。

5、掌握空间几何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方法。

6、掌握概率与统计初步里的计数原理,理解三种抽样方法,会求简单问题的概率。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掌握知识和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吧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教学思想方法的参透。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材,以学生为账户提,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亲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根据材料个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周次内容。

周次内容。

1-4复习初中知识和集合1-3数列。

5充要条件。

4-6平面向量。

6-7不等式7-9直线的方程。

函数10期中考试。

11。

立体几何。

总复习与期末考试。

总结: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篇五

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重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难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

必修2:

第四章:圆与方程;重点是圆的方程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较去年而言,今年的学生的素质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与基本学习方法比较扎实,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都有很大的兴趣,学习纪律比较自觉。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和与测量及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2种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能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3.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4.几何学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的学科。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是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方法。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及其直观图的'画法;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利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另外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解析几何初步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积极做好集体备课工作,达到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例题统一、习题统一、资料统一;上好每一节课,及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观察与指导;课后进行有效的辅导;进行有效的课堂反思。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篇六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

教科书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线索,作为所有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出发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所提供的学习情景中,通过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发展。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教科书从学生实际出发,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教科书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

4,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教科书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5,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科书中“读一读”给学生以更多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机会。教科书中的习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另一类面向有更多数学需求的学生。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教学重点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和判定定理的应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难点是对反。

比例函数的理解及应用;用试验或模拟试验的方法估计一些复。

杂的随机时间发生的概率。

四,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多媒体教学,以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对象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更好地理解数学。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认真分析问题的习惯。同时注意学习态度的培养。

五,时间安排。

4月1日——4月20日一元二次方程。

5月16日——5月31日反比例函数。

6月1日——6月10日频率与概率。

6月11日——7月11日复习考试。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5)、(1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代数、几何、三角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它们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计算机的使用等。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及相关措施: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奥竞选拔和数学基础辅导。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篇七

2010年秋季起,辽宁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经实行5个年头,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我校虽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期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教学任务与目的。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1.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习,个人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养成解数学题的习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五.教学时间大致安排。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篇八

高一年级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习惯不好,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课堂上能听讲,但是课后不归纳总结,不做题,学习效率低。另外,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大,学生基础差,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学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许多学生意志不坚定,因此很多学生坚持性差,意志薄弱,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学、去动脑,长期下去,便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特作以下计划:

本学年,我担任高一(9)和(10)班的数学课。两个班整体水平都一般,成绩以中下等为主,中上不多,后进生有很多。其中在中考成绩两个班中都存在20人以上等级分在5分以下。从而看出基础知识不太牢固,当然上课效率也不是很高。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必修1有三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必修2有四章(空间几何体;点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

本期授课内容为必修1和必修2,必修1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2在期末考试前完成。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工作: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分层推进措施。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降低难度。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要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树立勇于克服困难与战胜困难的信心。

(8)合理引入课题,由数学活动、故事、提问、师生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篇九

本学期,我负责高一三、四班的数学教学。这两个班有138名学生。初中生基础薄弱,整体水平不高。从两周的课堂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很高,有很多学生喜欢提问。但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差,无法正确定位自己,课堂效率普遍,教学工作存在必要的难度。为了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1)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理解基本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的实质,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相关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技能,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正确、系统地表达推理过程的技能。

(3)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求实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探索创新。

(4)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数学视野,逐步理解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倡导数学的理性精神,体验数学的审美意义,理解普遍运动、变化、创新、创新,数学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5)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负有双重责任。他们不仅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技能的培养,还要渗透高考思想方法,准备三年的学习。

(i)情感目标。

(1)通过问题分析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篇十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代数、几何、三角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它们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计算机的使用等。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习做好准备。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奥竞选拔和数学基础辅导。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周次时内容重点、难点。

第1周。

9.2~9.65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难点:理解概念。

第2周。

9.7~9.135集合的基本运算。

函数的概念、

第3周。

9.14~9.205单调性与最值、

第4周。

9.21~9.275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第5周。

9.28~10.45(9月月考?、国庆放假)。

第6周。

10.5~10.115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7周。

第8周。

10.19~10.255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

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第9周。

第10周。

11.2~11.8期中复习及考试分章归纳复习+1套模拟测试。

第11周。

11.9~11.155任意角和弧度制。

第12周。

11.16~11.225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第16周。

第17周。

12.21~12.27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18周。

第19周。

1.4~1.105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期末复习。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