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一
远古人类有个好习惯,他们特别爱听故事,所以超爱会讲故事的人。
谁故事讲得妙,就可以不用亲自去野外打猎找吃的,舒舒服服待在洞里,其他人会奉养他,把他养得肥肥的,一天又一天,那个人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在饭前讲故事,但如果哪天故事没讲好,他就会成为大家的晚餐。
看《巨人的陨落》时,突然想起这个小典故来,会心一笑——要把肯大叔端上餐桌绝非易事。
从1978年他的小说处女作《风暴岛》(也译作《针眼》)一鸣惊人之后,近四十年间,他伏案写出的20部小说,本本畅销,没有一部搞砸了的。
从创作水准上来说,肯大叔比在国内大红大紫的东野圭吾更稳定,尤其可贵的是,作品水准稳中有升,他真的是个非常爱惜羽毛的畅销书作家,仅仅是每部小说出版前都要找史学家勘误这一点,就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
让他拿了爱伦坡奖的《风暴岛》确实好看,讲故事的技巧高超,总有各种让人揪心的小高潮、小转折,这个是肯大叔最大的优点,但不足也明显——间谍男主角本来很冷酷、很专业,但后半部分泄了气,各种表现失常,为什么他运气就突然那么糟糕了呢?居然被一个女人兼外行结束了性命,说实话,看得不太服气。
也可能因为我看的第一本肯•福莱特是被严峰老师大赞的《圣殿春秋》,起点略高。
然后,不得不好好讲一讲《巨人的陨落》了,肯大叔最新的作品“世纪三部曲”的首部曲,美国亚马逊四星半好评,六千多条读者评论几乎一边倒地夸好看、恨不能一口气读完,即使打了三星的,也不忘夸一句“goodstory”。
我第一遍看的是kindle英文原版,在晚高峰的地铁里,一页页地翻,浑然不觉自己已经坐过站了,本来应该在徐家汇下的,结果直接坐到了浦东三林,察觉过来是因为那趟地铁终点站就是三林,广播通知所有乘客下车,车厢里的灯齐刷刷暗了——感觉自己瞬间穿越进了《午夜食人列车》。
然后赶紧到对面,重新坐回徐家汇去,返程虽然还在看书,但比较警醒,到了徐家汇就下了,上楼换乘其他线路,顺利上车,长舒一口气,又安安心心地继续看书,灵魂出窍前突然一耳朵听到报站——什么鬼啊,居然坐反了方向,南辕北辙。
如果这趟地铁绕地球一周的话,我大概可以一直坐着等它带我绕回家。
然而,并没有。
我只能再次下车上车,忧伤地提醒自己别再看书了,要专心坐地铁……可是,忍不住。
就是忍不住,想知道后面那一页发生了什么,忍不住好奇这么厚的一本超级大书我可以花多久看完——非常不可思议,等意识到自己看得很快时,已经过了300多页了。
那天,原本一小时的路程,我颠来倒去,整整花了三个小时才到家。
躺床上后深刻反省,觉得不能怪我,因为那段路途中,情节刚好进展到时髦的英国女伯爵茉黛和帅气的`德国军官沃尔特,像打怪升级一样克服重重阻碍,要在一起,一定要在一起!故事讲得很高级,他们两个人都属于彼此生长环境中的异类。
尤其是贵族大小姐茉黛,他亲哥哥是英国排名第九的富豪,一家人明明处在食物链顶端,她却偏偏同情被啃得渣都不剩的底层,因为身为女性,“茉黛怨恨最深的事情就是自己没有受过教育……这就是她后来支持妇女参政的原因:她明白如果女性不能拥有投票权,那么女孩子将永远无法受到体面的正规教育。
她经常沉思默想,琢磨女人为什么要结婚。
她们将自己一辈子束缚在苦役之中,终究能够换来什么?”当上述的个人觉醒,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大背景下时,那种震撼,真的是一阵阵地起鸡皮疙瘩。
书里有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列宁,嗯,就是那个列宁,他从狭小的火车车厢里走出来,故事中另一个重要的虚构人物——像雷神一样有个拖油瓶弟弟的好大哥格雷戈里,紧跟在列宁身后,他们一小撮人,正准备去俄国闹革命,兴奋、紧张和不安都有,出站一看,呆了,广场上乌泱泱的人,都是来迎接列宁的,格雷戈里被震住了,欢腾的人群瞬间将他包围,一个大远景,渺小的个体就这样汇入了历史的长河,虚构和真实不分彼此。
完全没料到自己会看得这么顺畅,1000多页的大部头,周末从早上7点歪在床上的随便翻翻,到中午12点多饿着肚子憋着尿仍然不肯放下书的各种欲罢不能,过瘾。
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是大学的时候看金庸,不管是主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要揣一本三联出的金庸系列口袋书,偷偷摸摸地夹在课本里,头也不抬地看整整45分钟,又45分钟,以及更多的45分钟。
肯•福莱特其实跟金庸很像,他在欧美出版界的地位绝不逊于金庸在中国的影响力,而且他们都是那种肚子里装满真材实料但绝不以此刁难读者寻找古怪存在感的好作家。
有些作家写东西,会追求深刻,写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好吧,我年少轻狂时特别爱买这样的书,比如卡夫卡、伍尔夫、昆德拉,巴拉巴拉。
他们最不好的一点就是,不带着我们一起玩。
我每次都是追着他们的屁股跑,好累。
金庸爷爷不会这样,他很和善,明明博古通今,创造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侠世界,但凡是识字的人都能在书里看出滋味来,还可以与人分享那一点心得感悟,所以很多人爱金庸。
肯爷爷也是如此。
写作前翻阅的资料堆得比山高,把他埋在里面都够够的了(我恶毒了~),可写出来的东西,他自己说,是通俗小说。
明明写的是虚构文学,可每次都会找历史专家来审阅书稿,确保没有史实错误。
对自己要求严苛,但从不要求他的读者也必须具备一二三四五等条件才能看懂或喜欢他的书。
有一种好东西叫深入浅出。
这个标准应该多多用来衡量我们现在的文学读物。
书是需要被阅读的,只有被越多人阅读,才越有可能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更多【大学校园运动会作文】阅读: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二
从20xx年开始读《巨人的陨落》的时候,第二三部的汉译本好像还没有出版发行。我不太喜欢读外国小说,首先第一大难题就是难记又冗长的外国名字,还有就是拗口的翻译和不同于东方人的思考方式,这可能也是我把《巨人的陨落》这部书拿起又放下,标记在读标记了三年的原因吧。
不过幸好,20xx年的7月,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三部我读了三年都没读完的书,像是发现了宝藏一般,我的生命被拉长了五倍,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二十世纪。
有评论说《巨人的陨落》是祖辈的故事,《世界的凛冬》是父辈的故事,《永恒的边缘》是作者肯福莱特自己这一代的人故事。三代人的故事都很精彩,每一代人都参与着历史,都见证着属于自己的历史时刻。如果要把这三代人的故事进行比较的话,我还是最喜欢祖辈的故事,从卑微到尘埃里的矿工、女仆、工人和小混混,向不公平宣战,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从一而终地坚守的自己的信念,不用对自己相信的产生怀疑,这或许是种幸运。相对于第三代来说,除了有了父祖两辈的加持外,还自带天赋技能,它们也有它们波澜壮阔的故事,但隐隐约约地给人一种不真实感。且祖辈在经历历史时刻的时候,几乎都是无意识的,只是回过头来看才发现自己经历了什么,而第三代却有一种在聚光灯下展示的刻意感。
可能是因为人物时间跨度的问题,我最关注的永远是第一代人,即使到了《永恒的边缘》里依然是这样,艾瑟尔和菲茲赫伯特伯爵最后在国会大厦走廊里互相表白时的感动、菲兹去德国参加妹妹茉黛的葬礼后被塔西斯特工没收妹妹遗物时的没落、别斯科夫家里列夫在格雷戈里弥留之间的拜访时的挂念,哦对,还有沃尔特冯诺伊曼在《世界的凛冬》里被纳粹折磨致死时的难以置信,这些文字的描写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刻在脑子里难以忘记。
如果书电影把每个人的生命延长了三倍的话,那么书籍就是十倍。我出生在20世纪的末尾,然而我却有幸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抑或是说难以忘记的历史时刻。与有荣焉。
21世纪,我将亲身经历这个新的同样伟大并且急剧变化的时代,我将见证这个新的时代的每一个变化。幸甚至哉。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三
大二买的实体书,终于在大学毕业的暑假半听半看的读完了。
从比利初当矿工开始,到艾瑟尔带着儿子跟菲茨在楼梯见狭路相逢结束。从战前,战时再到战后。一场战争让各国家的人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无论是上层阶级的伯爵,还是底层的农民与工人。艾瑟尔,格雷戈里的经历让人觉得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前途是靠自己挣来的。而列夫这样投机倒把的人让人觉得坏人就是在关键节点永远坚定选择损人利己。
同样,当新的历史节点出现时,菲茨这样的人不愿改变,而是始终为了守旧而战。茉黛始终为了女权,为了爱情而战,她与沃尔克的感情让我很感动。比利和格雷戈里则是完全的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战。
男性角色各有特点,女性角色更是丰富。有人抗争,有人依附有人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有人勇敢挥别过去。
最后的最后,历史的潮流里,每个人都是被卷入其中的浪花,只是有的浪花被覆盖,而有的却奔腾出了自己的姿态,选择不同罢了。
还有,多线叙事有点东西。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四
花了很长的时间读这本书,内心是比较震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美政坛的暗潮汹涌,欧洲民众为自己的权利而展开的斗争或者说革命,一副副波澜壮阔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没有偏颇谁,很客观的`娓娓道来,将所有的事件一一展现让我们自己判断。比利和阿瑟尔姐弟为民主,为人人平等的权利不懈奋争,努力争取;茉黛和沃尔特坚持的爱情令人感动;雷格戈里奋斗一生所获得的一切,却发现自己和他们并无不同,列夫反而是最接地气的人了,自私自利任意妄为;格斯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心灵伴侣;菲次就是正经的既得利益者,伪善的没落的贵族!
第一次世界大战远非我们从前在历史书看到的那样,政治的世界充满了权力的争斗和阴谋!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五
本书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和精彩的人物线索我觉得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读完整本书下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恢弘大气,犹如一部史诗。
本书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其中大量的情节都是历史的真实事件,但在这些史实中间穿插着精彩的虚构人物情节线索,并且结合的天亦无缝,有一种很真实的感觉存在其中。
人物的塑造,人物之间的情感刻画的很是细致。五条故事线的叙事,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不同信仰的冲突,但在着其中产生的亲情,爱情,友情的不同情感,会让人不自觉地深入其中,每一个人物所表现的都淋漓尽致。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六
从小我对历史便没有太多兴趣,感觉这些历史事件似乎离我很遥远。这本书却让我对一战二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实的历史事件随着小说中五个家族人物的爱恨情仇而展开。
小说里的五个家族分别分布在“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因此作者着重描绘了这些国家之间的战争纠纷。印象深刻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国在英军炮火轰炸下艰难的战壕生活;正式战争开始前英德两国士兵们越过无人区,在平安夜里互相问候,交换礼物;英国指挥官愚蠢无能直接把十几岁的年轻小兵推到战场的无人区,列队站立成为德国枪口下的炮灰。
主角之一是俄国的工人阶级,当时沙皇的统治下民不聊生,人人为了一个面包可以牺牲很多东西,极境下最底层的革命者奋力崛起推翻沙皇,那一刻我似乎亲生经历了这热血沸腾的年代。
还有两位女性,一位时英国贵族女爵,一位是平凡的人家的女孩,她们联手为争取女性权利而奔走:支持妇女参政,争取妇女投票权。书中的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在推动历史进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厚厚的三大本书,看起来却一气呵成。
“我亲眼目睹,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七
刚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就被封面上的一句话吸引了:“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属于我的。”我非常好奇这个“我”是谁?他何以如此自信?他又创造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巨人的陨落》描写了一战前后六个家族的兴衰变化:英国菲茨赫伯特家族、德国冯乌尔里希家族、俄国别斯科夫家、威尔士威廉姆斯家、美国杜瓦家和维亚洛夫家,整个故事从1911年写到1924年,主线人物覆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除了法国),涉及了美西战争、英王五世加冕、一战、十月革命、德皇退位、凡尔赛和约、啤酒馆____等一系列历史大事。紧凑的故事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让人目不暇接,手不释卷。
小说虽然讲述的是一个个虚拟的故事,但书中描写的战争、历史是真实存在的。作者肯福莱特使用了“虚实结合”写作手法,多条线索并行不悖。在作者建构出的世界中,虚拟的小说主角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对话、较量、合作、竞争;在小说中,主角们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战争、改变了战争,也被战争所改变。跟随着主角们的脚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20世纪那段从未真切感受过的历史。
《巨人的陨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世纪前的残酷杀戮,繁荣与腐败共生,热情与冷漠相伴,昔日的权威正统正逐步走向没落,而来自社会底层的新兴力量不断崛起。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为了未知的目的走向屠场,无谓的牺牲宝贵的生命。小说中,有一段情节描写特别动人:战争,除了疯狂的进攻,更多的,还有徒劳无益的等待;在休战期间的某个圣诞节,双方的'战士们“全都站在无人区那片弹坑累累的荒地上,但他们并非在作战,而是围成几个小圈子,互相交谈着……他们拿出家人和恋人的照片互相传看,还拿出香烟给对方,想方设法说清楚意思……”其实,人们并不享受战争。正如书中茉黛所说的,在每个国家都是那些反对战争的人被否决。然而在战前像茉黛一样有洞察力的恐怕只是少数,只有经历过这么一场残酷的战争之后,才开始思考如何避免发生的战争。
巨人已陨落,那谁将崛起?无论是代表女性意识觉醒的艾瑟尔、茉黛,还是代表工人阶级、劳苦大众崛起的比利、格雷戈里,他们都积极向上,热情似火,为了个人的命运勇敢地与整个社会的偏见、不公积极抗争,显示出了完全、极致的生命之美,就像一团团红色火焰,照亮了20世纪初黑暗沉寂的天空。时势造英雄。
是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才是未来!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八
读一本欧洲史或世界史的小说远比一本中国古代史要艰难的多,不过让人庆幸的是,作者一开始的描述就让我找到了代入感。严肃的父亲、和蔼的母亲、宽容的爷爷、体贴的姐姐、陌生的同事、刻薄的上司,比利十三岁时所遭遇的一切在读者今天所处的生活环境之中都是有迹可循,不管能否与比利以后的经历产生进一步的共鸣,但是从准备继续阅读后面的故事起,读者已经化身为那个时代的比利,用平凡人的视角注视着所发生的种种。并且我也相信每一个阅读此书的人在开篇都会有着相同的感受。
或许是读多了那种一个主角无敌流的小说,我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一直在思考着主角是谁。
读到比利,我以为他的未来是矿工首领,领导众人。
读到菲茨,我以为他的未来是家道中落,发奋图强。
读到格雷戈里,我以为他的未来是穷途末路,绝地反击。
读到格斯,我以为他的未来是周游列国,人道救助。
读到沃尔特,我以为他的未来是忠贞爱情,一代名将。
读到后来,我渐渐地发现我的这些假想并没多大的意义,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们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人物,作者根本就没想创造出任何战争的英雄,只是有条不紊地按照他们既定的生活轨迹描绘下去。
我第一次感觉到这种“朴素”描写方式的舒服,就这么慢慢地读着,也不会去幻想着谁谁谁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平淡地看着他们经历的一切,十分惬意。
是的,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一部战争题材,我会以为作者会一直把沃尔特和茉黛的爱情写到天荒地老。不过,他两的爱情也确实横跨了整个一战。
相比男人们在那个时代的绝对地位,书中几个女性的表现则更让我印象深刻,并且她们无一例外地都沾染上了爱情这种“病毒”。
茉黛,我心中的女一号,坦白说在她与艾瑟尔两人之间的选择我犹豫了很久,可最终我还是更倾向于这位有着天生贵族属性的奇女子。相比其它女性,茉黛的人生可以说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执着打造出来。爱情自不必说,没有那份坚守,根本不可能让一份分隔两地婚姻的保质期横跨一场战争。至于女权,则完全是一手由她缔造的成果,而缘由仅仅是因为自己没有自由选择读书的权利,这在其它贵族女性心里是多么的习以为常。
与菲茨的那段完全就是个生命插曲,而与伯尼的结合看似是完美结局,可我觉得是对菲茨以及爱情的绝望选择。这也跟她所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关,身处底层但内心却是躁动不安,或许是个穷人家的女孩就没这么多事了。
卡捷琳娜,不论是在俄国还是其它国家,这都是一个绝对底层的女性代表。生存是她的第一目的,即使短暂的被列夫迷惑并导致怀孕,但能让她和孩子活下来仍然是首要任务。我不知道她是否对格雷戈里有爱情,或者她是否真的懂得爱情,不过这些对于她都不太重要了。
罗莎,整本书中描绘她的篇幅并没多少,但她可能是最接近现在女性的一位,没有太多家庭的束缚,也没有过多的思想拘束,我甚至看到了“自由恋爱”的影子。读者之所以认为主线是爱情,绝对不是凭空的臆想。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上述四位女性的爱情对象都是贯穿这场战争的主要人物,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读者以前不喜欢阅读战争类小说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屏幕上的动态战斗画面比文字更直观。
《巨人的陨落》让我领教到了战争小说的另一种写法,更让我明白了一点,战争不只是几群人噼里啪啦地互相开枪,也不是谁谁谁灵机一动就获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战争的主导在于人物,人物的灵魂是他们对于这场战争的各种行为、思考、对话、决定等等。
比起零星的枪林弹雨描写,作者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才真让我惊叹,比利对于上层决策错误的愤怒,沃尔特从美国参战前的信心满满到参战后节节败退的绝望,格斯也完成了从和平使者到战前勇士的转变。
与其说作者是在勾勒一场战争的进程,不如说是每个不同人物的心路历程。最让人称奇的是,作者的写法并没有半点的违和感,若不是早已知道这段历史,我还一度从沃尔特的脑海里读出来了德国会获胜的结局。
即使一开始比利给我多大的代入感,我读完书后也知道如果我是比利,肯定是不会有他做的这么好。格雷戈里的感觉是思想觉悟的有点太快了,甚至让人感觉是前后两种不同的人,我要是在俄国,估计已经饿死了。
格斯对于普通人来说形象则有点太高大了,总统助理、前线战士、外交使者,估计对我来说一辈子能做好一项都不容易了,就算是哈佛毕业的。
菲茨其实是一个很勇敢的指挥官,只是作为保守派的贵族总是太激进了,我宁愿躺在乡下的别墅晒太阳。最后,其实我觉得我最有可能的还是列夫的人生轨迹,在兄长的呵护和艰苦的环境中造就了一种底层“无赖”的习性。因为我是读者,所以读他的时候总是唾弃他不负责任的行为,可再设身处地,或许他的选择在当时是最好的。
说实话,一战对于我这个中国人来说阅读起来稍显生涩,纵使在学校学过了那段历史,但读起来也是个绝对的旁观者。中国的无论抗战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是会塑造一个很牛的英雄出来,而这个英雄让读者读起来有种决定战争走势的感觉。当读完了《巨人的陨落》后,作者对于历史的尊重和细究尤为让人信服。
我特别期待下一部关于二战的小说里能描绘出一位中国战场的中国人,不用手撕鬼子也不用一人干掉一个连,只需要是一位那个时代的真实中国人,让我再一次读起的时候更为地感同身受!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九
在这个假期中抽空把肯·福莱特的两本书《巨人的陨落》以及《圣殿春秋》看完了,就我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言我会更喜欢《巨人的陨落》一点。因为它让我感觉更真实、更震撼一些。
我亲眼目睹,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
本书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和精彩的人物线索我觉得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读完整本书下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恢弘大气,犹如一部史诗。本书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其中大量的情节都是历史的真实事件,但在这些史实中间穿插着精彩的虚构人物情节线索,并且结合的天亦无缝,有一种很真实的感觉存在其中。
人物的塑造,人物之间的情感刻画的很是细致。五条故事线的叙事,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不同信仰的冲突,但在着其中产生的亲情,爱情,友情的不同情感,会让人不自觉地深入其中。每一个人物所表现的都淋漓尽致。
整本书的节奏,情节推进的还是比较快的,以至于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快的有点让人出戏。不过并不影响整体的感受。有人堕落,必将有人崛起,为着贵族的利益,或者为着工人阶级,又或者为着女性权利的平等。战争所改变的是否又会是一个自由民主的未来吗?那是一种完全、极致的生命之美。
绘本故事ppt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十
本书语言描述平实中不乏精彩,对一战前夕的欧洲各国的社会矛盾做了深刻的描述,贫穷困苦的俄国工人和粗暴残忍无法无天的警察;奢侈傲慢的英国贵族和食不果腹别无选择的矿工呈现出了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一战中,重点描述了贵族的无能和执迷不悟,以及战争对人们的洗礼,以及对当家作主、自由、平等、和平的向往。战后重建,对谁该队战争负责,谁又为战争买单,又了真实揭露。一战后,协约国的傲慢,强迫德国签下赔偿条约以及德国民主政府的软弱,使德国民众呼唤以为强硬的领导人,为希特勒的上台埋下了伏笔;把战争的失败归责于犹太人,又为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种族屠杀埋下了伏笔。这一切又预示着未来几十年全世界还必有一战。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篇十一
很久没有被这样触动过了,战争与和平,百姓皆苦。悲哀的是这一切都不会改变。
这一部的人物塑造的是最成功的,艾瑟尔和茉黛,上下两个阶级的独立女性只手带动了妇女解放的浪潮;沃尔特,完美男神,尊重女性,崇尚自由和平,专一深情英俊潇洒能力优越;从矿工到战斗英雄再到议员的比利、有责任感踏实努力的格雷戈里和他有个好皮囊又自私但聪明的弟弟列夫……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命运,一切都被现实裹挟。
作者对同性恋的态度很积极,描写令人深刻。战争使罗伯特伯爵本就无法言喻的感情雪上加霜,无法再见到心爱的人只能伤感地对表弟沃尔特说“我明白”(记错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