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狮子和兔子心得体会(模板14篇)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狮子和兔子心得体会(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23:15:03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狮子和兔子心得体会(模板14篇)
时间:2023-11-26 23:15:03     小编:雁落霞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一

段一:引言(150字)。

《狮子和兔子》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狮子和兔子之间的友谊,展示了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依赖和合作的重要性。阅读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心灵上的启示。本文将在五个段落中探讨我在阅读《狮子和兔子》时的心得和体会。

段二:感受勇气(250字)。

在故事中,兔子主动向狮子求助,并提供了解决饥荒困境的办法。这一举动表明了兔子的勇气和自信,而不是害怕狮子的威严。这让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勇气去克服困难,尽管这些困难可能使我们感到恐惧。兔子的勇敢度量了他的胆量和智慧,这种勇气不仅仅是面对强者,还是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的信念。

段三:体会友谊(250字)。

狮子与兔子之间建立了一种深厚的友谊,他们相互信任,彼此之间有着无私的情感。从故事中我明白了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互相理解与包容之上的。友谊需要双方的付出与关心,而并非一味利用对方。友谊也需要相互的支持与保护,在困难的时候,友情的力量会使我们变得坚强,同时也扩大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

段四:反思生活(250字)。

通过读《狮子和兔子》,我开始审视我在与他人互动时的行为和态度。我们应该学会以平等、真诚和善意的方式与他人交往,而不是以势力和权利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忽略他人的价值,或者只在乎眼前的利益。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要珍惜彼此之间的友情,不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都要尊重他人,并给予他们所需要的支持和关心。

段五:总结(300字)。

通过阅读《狮子和兔子》,我收获了很多。故事中呈现的友谊、勇气和相互依赖的重要性,让我深刻地反思了我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友谊是需要相互的关心和付出的,我们应该学会去欣赏他人的价值,去理解和包容他们的差异。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长久的友谊。同时,我们需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正如兔子那样,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同时也愿意帮助别人。

通过《狮子和兔子》这个童话故事,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的思考。深深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以及勇气和相互依赖的重要性。我会时刻铭记这些教训,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二

《狮子和兔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应该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课前我反复阅读课文,站在一般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角度去钻研教材。通过研读,我认为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1、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认识生字13个,会写生字9个。

2、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的含义,理解狮子、兔子对话的意思,认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3、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后果,特别是狮子解决问题时的表现作为重点分析与朗读部分,突出“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一文章主题。难点是理解兔子的笑。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看似浅显易懂,但含义深刻,如果不适当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一种善意的笑,而会粗略地理解为兔子在嘲笑狮子。

这篇课文我安排了两个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13个。学写9个生字,集中指导“群”字和词语“讨厌”。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在语言环境中体会“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狮子和兔子对话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动。

3、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并拓展深化这一中心思想。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以下是我的设计思路

课前谈话:贴上狮子和兔子图片,让学生用上形容它俩外形和个性的词语和它们打招呼。目的一是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二是考察词语的积累,三是为和文章中狮子、兔子的形象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做个铺垫。

第一环节:激趣感知,初步漫谈

初次读题,读出狮子的凶猛与强悍,兔子的善良和弱小。

学完课文还有一次读题,会与这次不同,设计这一环节就是与后面二次读题形成对比,突出兔子的智慧形象。

第二环节:研读析解,针对训练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这个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怎么解决这个重点呢?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解,我从兔子的两次“笑”入手,展开对故事的学习。首先,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切入:图画中兔子什么表情?(笑)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图画中兔子的笑?一是考察词语的积累,最主要的是引出课文中的词语并进行一个比较。书中对兔子的笑用了“哧哧地笑”和“笑嘻嘻”。我马上抛出总的问题:“兔子是因为看到什么而哧哧地笑?又因为什么笑嘻嘻?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觉能力。”我把狮子解决问题时的表现作为重点分析与朗读部分。在学生汇报时,我相机出示三个重点句子。1、“一天,狮子躺在草丛中晒太阳,没想到一群红蚂蚁爬到他身上,咬得他又疼又痒。”2、“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 ,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3、 “狮子恼羞成怒:“笑什么?这讨厌的东西没叮你是不是?””

在分析第一个句子时,我抓住“又疼又痒”体会狮子的难受和心理想法。又疼又痒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现场采访“谁被蚊子叮过?被叮过之后你们怎么对付那个疙瘩?管用不?呵,那种滋味儿啊——如果你是那只狮子,想想那是什么感觉,请你用“我被叮得不仅——而且——,那滋味儿实在——,我真想——”说说心里的想法。然后读出又疼又痒的感觉。学生有了充分的生活体验后,对狮子当时的想法肯定感同身受,读句子时更有感情。分析第二个句子时,我抓住几个动词体会狮子的心理越来越烦躁,脾气越来越大,在读的时候引导学生把动词读得越来越重。体会“筋疲力尽”的含义时,我让学生回忆什么时候有过筋疲力尽的感觉? “筋疲力尽”时是什么样?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尽”字,可以看出此时的狮子已经用完了所有的力气,身体感到极度的疲劳。此时再让学生想想狮子会想什么就水到渠成了。前两个句子是兔子“哧哧地笑”的原因。第三个句子是兔子“笑嘻嘻”的原因。我引导学生理解“恼羞成怒”:这个词语中包含了狮子此时的三种心情,是恼火、羞愧、发怒。为什么恼火?为什么羞愧?为什么发怒?学生分析完就很能理解狮子此时的心情,也能读出恼羞成怒的语气了。

以上朗读分析的三个句子都说明狮子是光凭力气和发脾气在解决问题。与后面小兔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学生自然明白:要解决问题还要动脑子想办法。

本课教学难点是理解兔子的笑。教参说兔子的笑是善意的笑,我对描写兔子两次笑的词语有不同的理解。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哧哧地笑”“笑嘻嘻”多少都给人留下兔子在笑话狮子的感觉,更何况是孩子们呢?怎样引导学生体会兔子是在善意地提醒呢?我先不否定关于“嘲笑”的看法,但我抓住兔子的话来分析:“如果……就……”为什么兔子不直接说出方法呢?(想让狮子自己动脑子)让狮子动脑子就可以看出兔子其实在善意地提醒狮子啊。如果换个词是不是更能让学生体会兔子的善意呢?我试着让学生把“笑嘻嘻”换成“笑盈盈”“笑呵呵”“笑眯眯”等,兔子的智者形象和诚意就更加突出了。

第三环节:归纳整理,深化训练

第一步是表演课本剧,一是在表演中加入狮子、兔子的语言和心理,把刚才的朗读分析进行巩固。但我并不只是演课本,我还进行了情节的丰富和深化。当狮子上岸后后怎样?也许是道谢,也许是恩将仇报,要吃掉兔子,这时,让孩子们想办法帮助小兔子脱险,正好深化了本文主题“要解决问题,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动脑子想办法。”

第二步:再读课文标题。学完课文,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什么样的兔子?怎样读出对兔子的敬佩呢?然后在兔子图片外画个大兔形,突出兔子的智者形象。这次读题与第一次读题侧重词不同,感情也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

板书以课文重点词语为主,狮子下面是“又痒又疼”“筋疲力尽”“恼羞成怒”,兔子下面是一个“笑”字,二者中间突出“动脑子”。这样一是突出了主要人物的特点,二是再现了课文的重点内容,三是利于学生学完课文后积累词语。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三

《狮子和兔子》是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写的是狮子被蚂蚁叮咬,不胜其烦,兔子启发他开动脑筋,跳到水里,摆脱了蚂蚁的故事,从反面说明不动脑筋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也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我班学生经过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因此根据年段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我班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次,理解重点词语:“吼、蹦、翻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最后,通过学习课文,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了这篇课文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精神。这篇课文较为简单,所以在引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这方面,我主要是采用边读边评,在对话中揣摩怎样读好课文的方法。因为我们班的孩子平时有养成对话的好习惯,所以这个环节还是比较轻松地达到。我把重心转移到以表达为中心来,自我感觉“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这几个词语教得比较饱满:孩子们想象的空间比较大,他们自由的发挥,让课堂充满了活力。通过学习学生也明白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光凭蛮力和发脾气,应该冷静的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存在问题:首先是指导朗读不到位,不深入,重点字词学生掌握不扎实。其次在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上显得过于急躁,学生掌握起来还比较困难;对于发散学生思维的培养方面做的不够好.比如“兔子笑什么?”狮子赶走蚂蚁后,想对兔子说些什么呢?”课后还可以补充提问“学完课文,你想对狮子和兔子说些什么?”再让学生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交流。最后让学生动手来写话,这样孩子就觉得比较轻松,写出来的话,也变地生动活泼,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写话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这也是老师所期望的。

我相信,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我勇于前进,继续努力,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会改善的,教学技能是会不断提高的。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四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与方法独立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通过读读、议议,了解狮子与兔子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兔子最后说的话,懂得遇到问题,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1、正确识记生字,并加以书写。

2、理解重点词语:“筋疲力尽”“哧哧”“恼羞成怒”“笑嘻嘻”,并从中体会狮子和兔子的表现。

3、读懂课文,受到思想教育,养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引导学生用“认—想—写—用”的步骤与方法独立识字。重点启发学生说说“咬”“醒”“解”写时要注意些什么,练习,再检测。

二、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学习概括。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练习扩词。

痒、羞、疲、蹲、嘻、凭.......

又疼又痒筋疲力尽蹲在恼羞成怒叮咬。

笑嘻嘻凭着脾气讨厌提醒解决。

2、引导学生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一只狮子(),他光凭()和(),没有解决问题,后来在()的帮助下,就很轻松地把红蚂蚁赶走了。

二、读懂课文,深究表现。

教师导言:和同位分角色读读课文,说说文中这只狮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兔子呢?

1、谈狮子的,师主要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重点:(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1)指导学生读好第一自然段。(读出狮子骄傲的语气,感受狮子的力气大、脾气大)。

(2)抓住重点词语:吼着、翻滚着、筋疲力尽来理解狮子的表现。

狮子会“吼”些什么?(诅咒红蚂蚁)。

“蹦着”“翻滚着”是想干什么?(想把红蚂蚁给弄下来)。

狮子为什么会“筋疲力尽”?(理解狮子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来解决问题,结果用尽力气也解决不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4)理解“恼羞成怒”的意思。读好狮子恼羞成怒时说话的语气。

“恼”:狮子为什么恼火?

“羞”:狮子为什么羞愧?

“怒”:狮子恼羞成怒时是怎么说的?

(1)组织讨论:兔子先是“哧哧”的笑,什么是“哧哧”地笑?兔子在笑什么?

(2)指名读第6自然段,引导理解“笑嘻嘻”,体会兔子并不计较狮子的蛮横无理,还在帮狮子。

(3)练习表演读第6自然段,体会兔子是在教给狮子赶走红蚂蚁的办法,帮助狮子解决问题。

(4)从“立即”一词中而可以看出兔子说的办法管用,体会动脑筋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5)兔子是想让狮子明白什么呢?(出示兔子说的话)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6)师小结:兔子这样做是为了让狮子明白,虽然他的力气很大,但遇到问题时,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还得认真动脑筋,想出有效的办法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

(7)再次把文中三次描写兔子的句子放一起,让学生读一读,让学生感受兔子的优点:一步一步启发、教给狮子办法。

三、总结全文,拓展训练。

1、同位再次合作读课文,看能不能读得比开始更好些,抽读比赛。

2、谈谈: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3、教师总结:是呀,一只凶猛威武的狮子虽然力大无比,可面对红蚂蚁的叮咬时,光凭力气与发脾气,怎么都奈何不了红蚂蚁,最后还是兔子提醒他,用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办法就轻易把红蚂蚁赶走了。看来我们遇到问题时,光生气、着急、害怕是不行的,而应该积极动脑筋,相出既简单又好用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

四、布置作业,练习语言。

1、回家把这个故事将给家人听,尽量用上“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笑嘻嘻”“提醒”“解决”这些词语。

2、搜集其他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下节课讲给同学听。

附:板书设计。

狮子:吼蹦翻滚——赶不走(凭力气、发脾气没用)。

兔子提醒:跳到水里去——立即冲走(动脑筋解决问题)。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五

这篇课文刚好和《称象》相反,从反面说明了做事情要动脑筋,课文中要重点体会几个词语——又疼又痒、筋疲力尽和恼羞成怒。首先还是从生活中入手,先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谈一谈体会,再体现再朗读里面。然而,这样就真的可以了吗?学生对于词语嗦表达的意思就真的掌握了吗?不是的,从他们的造句中就不难看出,所以我又加入了情景的表演,让学生用夸张的动作来展示这些词语,学生模仿得惟妙惟肖,不仅对词语的记忆起到了帮助,更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以便用到写话里面去。另外,狮子前后出场时的变化也是重点,由傲慢变为了羞愧,更加说明了不动脑筋、蛮干的下场,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多动脑筋。

《狮子和兔子》是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课前我反复阅读课文,站在一般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角度去钻研教材。通过研读,我认为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和新课标中对低段阅读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这个道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词语,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次教学,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开门见山地导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复习和巩固生词,为第二课时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

第三环节,精读课文,理解感悟。首先,用“课文中的狮子是一只怎样的狮子?”这个问题来展开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认为读好第一自然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树立狮子威猛高大的形象为后面体会狮子的心理活动,理解狮子和兔子的对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来让学生从感官上对“百兽之王”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正是由于狮子力气大,所以脾气很大;也正是由于狮子力气大、脾气大,所以自认为是百兽之王。让学生从对文字浅显理解基础上的第一遍读,逐渐过渡到带着画面,发挥想象的第二遍读,来展现读书的变化。第二自然段的有感情朗读需在理解词语“又疼又痒”的基础上进行。为此,我充分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又疼又痒”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抓住“疼”和“痒”,巩固以前所学部首病字旁表示的意思,抓住“一群”来让学生体会狮子被红蚂蚁叮咬的难受,练习读好这个词,从而读好这段话。第三自然段讲了狮子被蚂蚁咬得筋疲力尽却没有办法赶走红蚂蚁,与后面四到八自然段兔子教狮子动脑筋后解决了问题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主要从抓住描写狮子动作的词语来感受狮子的难受。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表演“跳”的动作,明白“跳”、“吼”、“蹦”、“翻滚”这四个动作是力量的象征,也是狮子想赶走红蚂蚁的办法。在表演的基础上,通过观看动画,反复朗读来感受狮子此时的难受与愤怒。由于用尽了力气,所以筋疲力尽。对“筋疲力尽”的理解也就变得不再困难。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此时烦躁的举动被一只不起眼的兔子看见,昔日的八面威风到现在只能变成“恼羞成怒”。因为气恼,因为羞愧,所以愤怒。让学生再带着对“恼羞成怒”的理解来读出狮子此时的愤怒。最后引出兔子想出的办法,明白用力气和发脾气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的道理。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觉能力。”这节课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通过理解词语来读好课文和带着画面来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由浅入深,体会心理活动,理解看似简单却含义深刻的道理。

第四环节是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以前的教学中,曾训练过让学生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但未能做到个个落实。因此我认为在练习复述之前仍然有必要出示复述的.要求,强调要用自己的话来说出主要内容,也可以用黑板上出示的词语来作为支撑来复述,做到抓住重点、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当然,对于个别口语交际不算好的学生来说,复述是个难点,我在教学中也注意到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节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特点。可是由于经验不足、临时紧张等因素,在教学中的过渡语显得不够自然,对学生的评价也缺乏一定的引导性。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狮兔对话的意思,认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2、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3、认字13个,写字6个。

4、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方法独立识字。

识字,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理解狮兔对话的意思,认识道理。

一、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单元《动脑筋》。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发生在两位动物朋友之间的有趣故事,请小朋友读故事题目(生读题目)。

2、蚊子和狮子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翻书68页。

二、初读。

1、范读。

2、生自读(小手划字,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3、多形式学词识字。

做动作猜字:痒(追问表示字音和字义的部分分别是什么)、蹲、怒。

给"决"换个部首组成新字。

4、生齐读全文。

三、品读。

a、指名生读一自然段。

b、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狮子?指名。

2、这样一只力气很大,脾气也很大的骄傲的家伙是不是就不会有麻烦了呢?

a、默读课文2、3自然段。

b、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指名后追问被蚂蚁咬的感受。

3、狮子的这些表现都被他的好朋友看在眼里,他的这位朋友会有怎样的表现?

a、师述4自然段,指名扮演兔子表演,说说兔子为什么笑?小结:兔子曾经告诉付老师它笑的原因,兔子说啊,它的这个笑没有恶意,只是一般朋友间的玩笑,一来它觉得兔子的表现确实可笑,二来他帮助狮子,缓和他的情绪,把它的注意力从与红蚂蚁的搏斗中转移开来。

b、狮子是不是理解了兔子的一番苦心呢?师述5自然段前半句,引导理解“恼羞成怒”,指名读对话。

c、继续引读课文,相机引导理解如下问题:

“一句话提醒了狮子”,狮子这时想什么?

“河水立即把红蚂蚁冲走了”,理解“立即”,狮子这时心情怎样?会怎么想?

“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兔子的意思怎样才能解决问题?

4、多聪明的兔子呀!它心里想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它并不直接告诉兔子该怎么做,而是笑嘻嘻地提醒兔子如果是自己就跳到水里去,在狮子摆脱了红蚂蚁的叮咬后,兔子又进一步帮助狮子提高认识,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喜欢这个故事吗?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附板书:只有认真动脑筋,想出既简单又好用的办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七

经过三次的试讲,在设计上一次比一次合理,感觉也一次比一次良好,可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赛课这天,我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却筋疲力尽地走下讲台,我顿时觉得自己就好像课文中那头吃力不讨好的笨狮子,于是写下此反思,希望通过多动脑筋能变成那只聪明的兔子!

本课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狮子”和“兔子”是两种强弱对比十分鲜明的动物,我的总体设想是借助故事情节,通过朗读感受,启发学生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靠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我设计了四个层面的教学环节,希望通过层层深入,达到教学目的。

第一层面的设计是: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这篇课文的内容,巩固生词和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落实第一层面时,我开课时过于严肃了,还有整顿纪律的语言出现,与童话的氛围相悖,影响了开课的气氛,导致开局不利并且浪费了时间,给人节奏拖沓之感。

以后开课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以激发兴趣和热情为目标,语言上简洁,节奏要快!

第二层面的设计是: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语言美。

在落实第二层面时,首先我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要求:自己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再回答。而学生的具体表现是:一、没有自读句子的声音,甚至还有个别学生没有去认真的找句子,而个别学生,还没去读句子就已经举手了;二、学生的发言反馈也表现出对文本的把握能力不全面。一生没找到第一段的句子,而是由后面整个情节总结出这是一只“愚蠢”的狮子,另外抽了3、4个学生都回答的第一段后半部分描写到的“自以为是”,而“力气大、脾气大”的特点很久都没找出来。而我的指导也出了问题,首先,第一个学生答错地方让我有点着急了,然后很多个学生都只找到狮子的“自以为是”打乱了我的教学顺序,于是我取消了对后半句的朗读指导,而对“力气大、脾气大”的朗读指导也是草草结束了。

在其后的问题反馈中,学生依然出现了一些对老师问题理解不明晰的情况,如对“又疼又痒”一词病字旁的认识,抽了两个学生才总结出病字旁来,师生配合着实不够默契了。

其后对“筋疲力尽”和“恼羞成怒”的处理算是勉强及格吧,也许是因为前面两个环节有些拖沓,学生的热情不高但还算配合。

最后几个问题由于时间不够用了,仓促地完成了,效果可想而知。

这个层面出现如此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要归结到一点: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训练还不够,如朗读的整齐动作和姿势,听问题和别人回答的能力,还有课堂常规的训练等,这些因素都对课堂效率和氛围很有影响,以后这些训练我应该重视起来,天天抓时时抓。另外还要修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简洁,明确。

第三层面的设计是: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通过读读、议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有感情地读文。

在落实过程中的问题是:学生自主想象的语言比较贫乏,平时的积累不够,对想象内容的描述很多都局限于用词语,用完整而丰富的句子很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积累的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四层面的设计是:通过文道结合,让学生获得启示,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凭蛮力和发脾气,应该冷静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个环节在时间仓促的情况下草草解决,其实,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放到下节课,不应该拖堂强行收尾,这样效果也不好。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八

《狮子和兔子》是北师大二年级下册“动脑筋”主题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童话,通过浅显、有趣的故事告诉孩子:遇到问题不能只会费力气、发脾气,要学会动脑筋。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把握,我把理解词语并掌握一些解词方法作为重点,把体会兔子说话注意对象、得体和运用“如果??就??”提醒他人,展开了教学,现反思如下: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文本解读,将《狮子和兔子》课文与凡夫的原文做比较,分析课文在语言形式方面的长短处。之后,我又阅读《女巫一定得死——童话如何塑造性格》,带着对童话全新角度的理解解读课文,懂得童话“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使孩子成长。我的理解是:每个孩子的身体里都住着一只狮子、一只兔子,分别代表了暴怒与冷静(智慧)我们不能一味批判狮子,而要接纳它,因为它就是我们的一部分,对孩子说更是如此。要让孩子明白:遇到麻烦,费力气、发脾气实属正常。在此前提,孩子们接纳了自我内心暴怒(暴躁)的那一部分,然后才去学习兔子,冷静的旁观者,实则是教孩子要懂得,遇到麻烦不能只会费力气发脾气,要解决麻烦,得像兔子一样“冷静地观察暴怒的自己”,这就是“动脑筋”的开始,也是从费力气发脾气向“动脑筋”转变的重要一步。最后,我又从课文的字词句方面进行了普通文本解读,进而确定了较为适宜的教学内容。

第一学段的目标重点是字词句的学习。在《狮子和兔子》一文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识字法、解词法等方法的教学。

在字方面,本课有同部首形声字“痒、疲、疼”,“蹲、蹦、跳”,“咬、叮、吼、哧、嘻”,学生对形声字有一定了解,有利于学习“认一个,带一串”的归类识字法。

本课在词方面,笔者预设“哧哧”、“纵身”、“立即”、“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词语学生需要理解(经收集问题单后梳理更加确定这一点),因此,我遵循“词在句中”的解词原则,将以上词语放在课文中去理解,通过找近义词理解“立即”,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纵身”,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筋疲力尽”、“恼羞成怒”,并在理解后提炼方法,引导学生归纳解词方法。

在句方面,一来,笔者重视情境化朗读,引导学生投入狮子角色,反复朗读“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一段,学生读得入情入境,饶有狮子的威风和赶不跑蚂蚁的沮丧感;二来,笔者注重创设语言训练的语境,即同学间经常发生矛盾的场景,让学生运用“如果??就??”提醒他人,学会说话要注意对象,要得体,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水到渠成地掌握了“如果??就??”的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觉能力。”这节课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通过理解词语来读好课文和结合画面有感情朗读的方式,还让学生揣摩狮子和兔子的心理活动,让他们深入体会狮子遇到麻烦时的窘迫、暴怒,认识到像狮子一样遇到问题只会费力气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该像兔子一样冷静思考,找出方法,才能解决问题。随着对角色心理活动体验的深入,孩子们对课文和主题的理解渐渐深入了。

本课教学存在诸多不足,如因课堂调控不当,导致拖堂;未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认识主题等等,今后,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避免在课堂上“信步闲庭”;如果再教本课,我也会尝试让孩子说说“你在遇到麻烦时更像狮子还是兔子?举例说说。”“学了本文,你觉得遇到麻烦应该如何处理”,当然,这会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语文就成思品课了。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九

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北师大教材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新词。随文理解重点词:恼羞成怒、筋疲力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3.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2.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上节课,老师带大家到童话王国去认识两只小动物。今天咱们继续学习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分别出示狮子、兔子图,贴上,板书题目,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初读课文。

2、出示卡片,认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讨厌提醒解决一群。

咬他蹲在凭着脾气。

笑嘻嘻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呢?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指名朗读。

从前有一只狮子,他力气很大,脾气也很大。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默读,思考: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他心情怎样?

过渡:面对自己遇到的麻烦,狮子是怎样对待的?

(三)学习第三----七自然段。

1、出示: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吼着:狮子会吼些什么?(诅咒红蚂蚁)。

蹦着:狮子蹦着为什么?(希望红蚂蚁从身上掉下来)。

翻滚着:为什么不停的翻滚着?(希望压死红蚂蚁)。

3、狮子见小兔在笑,有什么反应?理解“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狮子恼什么?羞什么?怎么怒的?请生读狮子的话。

面对恼羞成怒的狮子,兔子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子)。

狮子是怎么做的?这个办法好吗?从哪儿看出的?(立即)狮子有没有费劲?

5、对比读,出示句子体会。

四、读中感悟,总结教育。

1、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看看兔子想告诉狮子什么?齐读。(板书:动脑筋)那么狮子明白了吗?他明白了什么?

2、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能把狮子身上的红蚂蚁去掉?

五、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子。

赶不走笑。

冲走了提醒。

动脑筋。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十

《狮子和兔子》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寓言故事。“狮子”是一种凶猛的野兽,被称为“百兽之王”,“兔子”则是一种性格温顺,身体娇小的动物,这两种强弱对比十分鲜明,通过朗读感受启发学生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靠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这篇课文的内容,巩固了生字和词语,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精神。通过学习学生也明白懂得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光凭蛮力和发脾气,应该冷静的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存在问题:在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上显得过于急躁,学生掌握起来还比较困难;在课文插图可内容的结合上还有待于提高,比如“兔子在岸上教狮子该跳到河里去让水冲走红蚂蚁”时,学生可以利用插图来进行想象,狮子和兔子的心理活动。

我相信,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我勇于前进,继续努力,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会改善的,教学技能是会不断提高的。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十一

教材简析:

《狮子和兔子》是北师大版语文书第四册中的课文。《狮子和兔子》是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兔子最后说的话,懂得遇到问题,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重难点与关键:

1.读懂课文,受到思想教育,养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习惯。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个动物朋友。你们看看它们是谁?

(1)出示狮子图片。你们觉得狮子是什么样的?

(2)出示兔子图片。你们觉得兔子是什么样的?

(整体感知狮子和兔子,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板书课题。

3.你们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么?

二、学习课文:

1.师:有疑问就要到课本中去寻找答案。请同学们按照自读要求自学课文。

幻灯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2.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非常流利。老师,相信课本中的词语也一定难不倒你们。现在,课文中的词语,变成了一个个高高在上的苹果。谁愿意读准词语,把苹果摘下来。

生读词语。

3.师:同学们的词语读得可真准啊!现在和同桌一起来学习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幻灯出示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2)生根据幻灯片上的提示,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复述。

(1)生反馈,老师幻灯出示语段。

(2)学生齐读这一句话。

(3)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

生a:这是一只骄傲的狮子。

生a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能做一只骄傲的狮子,读一读么?

生b:这是一只得意洋洋的狮子。

师:你能读出它的得意洋洋么。

生b:有感情地朗读。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5.这样一只骄傲的、神气的狮子却遇到了麻烦。它遇到了什么麻烦?

(1)生反馈,老师幻灯出示语段。

(2)如果你身上一直有一群红蚂蚁爬来爬去,怎么也赶不走。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6.一群小小的蚂蚁却让狮子这么难受。狮子得赶紧想个好办法赶走蚂蚁。他用了哪些办法赶走蚂蚁?结果怎样呢?请大家默读3~7自然段,用三角形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1)学生反馈词。

(2)学生边做动作边读。你从狮子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3)狮子是用尽了力气,结果是累得——筋疲力尽。

(4)这么累,他赶走了蚂蚁么?(没有)狮子这时的心情该是怎样?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7.狮子累得筋疲力尽,兔子却在一旁笑。狮子看见兔子笑,有什么反应?——恼羞成怒。请同学们恼羞成怒地读一读狮子的话。

生读。

师:老师觉得你们刚才读得感情特别好。那恼羞成怒是什么意思?

生反馈。

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狮子后来又是怎么赶走蚂蚁的呢?一句话提醒了狮子,他(引读第7自然段)。

一句话提醒了狮子,他纵身跳进河里,河水立即把红蚂蚁冲走了。

(1)狮子用的这个办法好么?你从哪里看出来了?(立即)。

(2)他是怎么想到这个好办法的?

指名读兔子的话。

5、对比读,体会。

(1)再来看看狮子刚开始是怎么做的?引读。

(2)那后来呢?——引读第七自然段。

(1)生反馈。

(2)师小结。

6.这也是兔子想让狮子明白的道理。

(1)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读)。

(2)你们明白了兔子对狮子说的话么?

出示练习。

三、拓展延伸:

1.师: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是你通过动脑筋解决的?

2.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十二

这篇课文刚好和《称象》相反,从反面说明了做事情要动脑筋,课文中要重点体会几个词语又疼又痒、筋疲力尽和恼羞成怒。首先还是从生活中入手,先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谈一谈体会,再体现再朗读里面。然而,这样就真的可以了吗?学生对于词语嗦表达的意思就真的掌握了吗?不是的,从他们的造句中就不难看出,所以我又加入了情景的表演,让学生用夸张的动作来展示这些词语,学生模仿得惟妙惟肖,不仅对词语的记忆起到了帮助,更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以便用到写话里面去。另外,狮子前后出场时的变化也是重点,由傲慢变为了羞愧,更加说明了不动脑筋、蛮干的下场,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多动脑筋。

《狮子和兔子》是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课前我反复阅读课文,站在一般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角度去钻研教材。通过研读,我认为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和新课标中对低段阅读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这个道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词语,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次教学,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开门见山地导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复习和巩固生词,为第二课时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十三

小明十岁生日那天,姥姥送给她两只布玩具,一只是大狮子,一只是小兔子,小明可高兴了,搂着它俩睡着了,晚上,他梦见大狮子和小兔子来到了森林,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展开想象,写个童话故事。

从前,在森林里住着一只大狮子,小兔子是专为狮子做事的,由于长时间和狮子在一起生活,所以小兔子也开始吃肉了,更可怕的是,小兔子的心已经开始不满现状,再也不想为狮子做事了。

有一天,狮子生病了,山羊来看望狮子。山羊来的时候,小兔子正在做饭。山羊来到狮子的床前,关切的问候了狮子的病情,与狮子说了几句话后,就走了。小兔子见山羊走了,就阴险地对狮子说:“咱们不如把那只山羊捉来吃了吧,只有吃了它的肉,你才能康复!”狮子有气无力地说:“我现在一点力气都没有,怎么能捉住它?”小兔子就对狮子说了一句悄悄话,狮子听了哈哈大笑说:“妙极了,妙极了!”

过了几天,山羊又来看望狮子,小兔子不怀好意的准备了一桌丰富的饭菜,山羊盛情难却,和狮子大吃起来,小兔子乘机把一杯有毒的酒递给了山羊,这时山羊正想喝水,便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喝完之后,山羊立刻倒下了,狮子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这只可怜的山羊,只留给一根羊尾巴给小兔子吃,小兔子很生气,便和狮子抢了起来,他们各不相让,最后狮子和小兔子打了起来,不论什么小兔子都打不过狮子,所以只好逃走了。

从那以后,兔子一见到狮子,撒腿就跑!

狮子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道理篇十四

星期六的早晨阳光明媚,小兔子和大狮子决定去凤凰山公园玩。走到半路时,它们突然遇到了森林里的大王——老虎。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就在这时看到小兔子和大狮子。

心想:今天可以饱餐一顿啦!于是,老虎凶神恶煞地对小兔子说:“我要把你吃了。”顿时,大狮子挺身而出,飞快地冲向老虎,抓住老虎对它说:“它是我的朋友,不准伤害它!”老虎听后,恼羞成怒,不管三七二十一,向狮子反扑过去,狮子大吼一声后灵活地一闪,老虎没抓住狮子反而跌了一跤,狮子趁机狠狠地打了它几拳,老虎打不过狮子便落荒而逃了。小兔子见老虎被狮子打败,高兴地对狮子说:“你真勇敢!谢谢你救我!”狮子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是朋友啊!”说完它们手牵着手去公园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患难与共,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