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2篇)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1:38:11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时间:2023-11-26 11:38:11     小编:笔舞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鸡兔同笼问题设置在数学广角中,其教学与常规课有所不同。区别之处在于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巧用素材,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数学用书》中说道:“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鸡兔同笼问题作为数学广角教学内容之一,正是教材注重渗透思想方法,关注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教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应用列表、假设、方程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1)教材首先通过“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激发学生解答我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的兴趣。

(2)注重体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解此类问题题意,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用图示法、假设法、列方程法等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能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解法的巧妙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在学习中进行尝试、比较、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研究成果。

4、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经。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3—105页。

创设游戏,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三大数学趣味题之一,“鸡兔同笼”。下面,先让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我说动物的数量,你们对应说出他们的头的个数和脚的只数。如:

师:一只鸡。

生:一只鸡,一个头,两只脚。

师:一只鸡和一只兔。

生:一只鸡和一只兔,两个头,6只脚。

……。

师:那反过来如果有5个头,16只脚,该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情境,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出示问题,学习模式。

已知:鸡和兔共有5个头,16只脚。

问题:鸡和兔各有几只?

画图法:

结合教材,生自主用画图法理解完成。

列表法(枚举法):

一一列举出鸡有0到5只及兔有5到0只时的脚数。

文字说明:

1.画图法:先画出5个头和16只脚,然后先给每个头配2只脚,剩下的脚再两只两只地加到每个头上,分配完后,4只脚的是兔,2只脚的是鸡。

2.列表法:假设4只鸡,1只兔,那么共有12只脚,与题目条件不符;假设3只鸡,2只兔,那么共有14只脚,也不符合条件;假设3只鸡,2只兔,那么共有16只脚,刚好符合题目条件。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以画促思,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题讲解。

那现在我把数量增加一点点,你们再来算一下?(出示例1)。

1.尝试与猜想(分小组合作,活动后汇报、交流)。

四人小组,仿照引例中的按照表格模式,探讨方法,并把讨论结果综合在表格里,组长负责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推荐一位组员上台展示成果并分享方法。

画图法:

8个头,26只脚。

兔有()只,鸡有()只。

列表法(枚举法):

兔有()只,鸡有()只。

经过同学们的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你们善于观察和总结规律,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以上的方法属于一种猜测和推算的过程,这些方法在对于一些数字简单的题目还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数字较大,以上两种方法操作起来就有些难度了,我们能不能用列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2.假设与探究。

假设全是鸡。

(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再交流)。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兔子都用2只前脚捂住耳朵,用2只后脚站了起来,这时每一个头就对应着有2只脚站在地上(即可假设8个头都是鸡头),此时站在地上的脚的个数是8×2=16只。

师:算式里的8表示什么?2又表示什么?结果的16只脚是什么的脚?

生:8表示“假设8个头都是鸡的头”,2表示“每只鸡有2只脚”,16只脚是站在地上的脚。而之前数有26只脚,少了26-16=10只脚,这10只脚是兔子捂耳朵的前脚,而每只兔子有2只前脚,所以兔子的只数是:10÷2=5只,鸡的个数是:8-5=3只。

师:“10÷2=5”式中的10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生:10表示兔子抬起捂耳朵的前脚,2表示每只兔子有2只前脚,

10÷2表示兔子的数量。

师板书:假设全是鸡:

脚的总数:8×2=16(只脚)。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的脚数:4-2=2(只脚)。

兔子:10÷2=5(只)。

鸡:8-5=3(只)。

师:以上的方法就是假设法,假设全是鸡,先算出脚的假设总数,然后对比实际总数,再用少了的脚数除以2(4-2=2)就可以算出兔子的数量了。

假设全是兔。

(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再交流)。

生2:我们是这样想的:鸡都把翅膀撑到地上当“脚”了(即可假设8个头都是兔头),这时地上的脚的总数是8×4=32只,但实际上只有26只脚,多出来的“脚”32-26=6只,多出来的这6只“脚”实际上是鸡的翅膀来的,每只鸡有2个翅膀,所以鸡的个数有6÷2=3(只),兔的个数有8-3=5(只)。

师板书:假设全是兔:

脚的总数:8×4=32(只脚)。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的脚数:4-2=2(只脚)。

鸡:6÷2=3(只)。

兔子:8-3=5(只)。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可以把刚才的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假设法”——假设怎么样,然后怎么样。经过这两道题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假设全是鸡,就会先求出兔的只数;假设全是兔,就会先求出鸡的只数。

设计意图: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兴趣盎然。

渗透文化,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穿越时空回到1500年前。在一间学堂里,一位先生拿着一本数学名著《孙子算经》,摇头晃脑地读着:“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同学们,你们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几种方法帮帮古代的学生们吗?谁来先翻译一下这个古代数学问题的意思?然后,请各位同学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独立完成后让学生交流,并进行板书汇报、)。

师:对了,这道题的意思就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同学们都做得很好,板书的两位同学做得更加精彩。

试想:古代的人又是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呢?同学们,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设计意图:渗透古代数学思想,适时适地进行思想教育,创设课堂数学文化氛围。

畅谈收获。

师:今天的课堂学习有趣吗?大家有哪些收获?

生1:……。

生2:……。

……。

师:今天,我们通过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了用画图、列表和假设的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巩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古时候的解法,使学生对我国的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的小结梳理一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反思学过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已经预想到了学生理解方面可能会存在偏差,同课室同事谈到往届学生对鸡兔同笼这类问题的解决途径很是模糊。我有意识细琢磨了一下课堂课堂会出现的情况。于是,课堂上先游戏引导,再通过画图、列表法的展示,学生们一下子眼界开阔,思路瞬间明朗化,直到后面的假设法的出现,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都不难理解了。假设法作为一种基本方法,给学生讲通讲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解决此类问题就足够的。本计划课堂上渗透用方程方法解决问题,由于四年级学生未接触方程和课堂时间关系,未提及这一方法,希望学生们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拓展更多的解决途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学生已有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课件、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卡纸。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3、引出1/4这个分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

师:如果用图表示1/4,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在请你动手利用手中的小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1/4。学生先分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成果。

(2)师投影出示图片。(p61页下方的香蕉图和面包图)。

师:投影片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1/4吗?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

a: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一根香蕉是这个整体的1/4。

b: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两个面包是这个整体的1/4。

(3)概括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1/4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一把香蕉、8个面包平均分。

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举例。

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2、概括分数意义。

(1)概括意义。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试说,教师相机板书。

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2)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分子。

—……分数线。

5……分母。

学生: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3.学习分数单位。

(1)投影出示。

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6份,5份这堆糖的()/()。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学生用小塑料方块表示糖块,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课本上。

(3)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出1/2,2/3,3/4,5/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

师: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谁是单位“1”。(这堆糖是单位“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谁是单位“1”?(还是这堆糖是单位“l”。)。

师引导学生发现:1/2,2/3,3/4,5/6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别是2,3,4,6……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

师讲解边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老师指明说出黑板上其它分数的分数单位。

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已写出的另外三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5)发现分数单位的特点。

师:你们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几分之一。)为什么?(因为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说一说黑板上这些分数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2、3题。

2、自主练习第5、8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设计。

和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见过的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二、体验探究。

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100厘米=1米1米=100厘米1m=100cm。

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三、实践应用。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

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让学生自己操作既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为后面的测量做好铺垫,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通过动手操作亲自感知,从实践中总结出“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做单位”。

对1米多长的绳子的测量以及1米20厘米的书写既是对用米做单位的再次体验,又为后面的练习做好了铺垫。

让学生以一把米尺为准,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这种徒手做动作既使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的活动,又是让学生再次体验,从而建立1米有多长的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1.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除法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与众不同的道理。

1.出示题目,明确题意。

教师(出示题目):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么样?

教师:请你们读一读,并在小组内说说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审读题目后交流审题结果。

教师: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教师:结果会怎么样呢?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1:列式计算。

13÷4=3(组)……1(根)。

教师:13、4、3、1分别表示什么?13÷4=3……1表示什么?

预设2:摆(圈)小棒。

教师:仔细观察,这位同学先做了什么?(先拿出13根小棒。)。

教师:接下来他又做了什么?(有4根就圈一个圈,有4根就圈一个圈。)。

教师:圈了多少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圈了3个圈,一共圈了12根小棒,还剩1根小棒。)。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同学分小棒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3组,还剩1根。

教师:摆(圈)的过程和算式的书写过程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它们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沟通符号表征、图形表征、语言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表征形式,但含义是相同的。)。

1.整体感知写法。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用摆或者画的方式,有的同学列出了除法算式,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平均分13根小棒。这个除法算式,我们叫它横式。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的形式。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1叫余数”。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提问,理解12是4和3的乘积,即除数和商的积。

2.沟通平均分操作与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1)建立联系。

教师:知道了每个数的名称,那你们明白竖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教师:看来这对大家有些难度。下面我们就对照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一边分小棒,一边写一写除法竖式。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边分、边写、边说。

(2)沟系。

教师(板书):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边写边说):再写被除数13(要分的13根小棒)和除数4(每4根一组),表示什么意思?(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

教师:请你按要求把13根小棒,按照每4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

教师:结果是可以分成3组,这个“3"写在哪里?

教师: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板书:)。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13根小棒,每4根一组,可以分3组。)。

教师:谁能边分边说说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师:要分13根小棒,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你从哪里知道已经分掉了12根?

使学生体会: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组有4根,有这样的3组,3个4是12根小棒。从算式中我们可以用商乘除数,3×4的积是12。

教师:这个“12”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板书:12。)。

教师:我们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板书:。)。

教师:这条横线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要分13根小棒,已经分掉了1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你是怎样知道的?

使学生体会: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还剩1根小棒。从算式中我们可以用要分的13根减去已经分掉的12根,还剩1根。

教师:这个“1”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它是怎样算出来的?(补充板书:1)。

3.回顾对比,理清写法。

教师:我们一边分小棒一边写出了这个除法竖式。请同学们认真地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又是怎样写竖式的?竖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想完后和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分小棒的过程与写除法竖式的过程之间的联系。通过边分小棒边写竖式这种对应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为其今后进一步自主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奠定基础。在回顾对比的过程中,对横式写法和竖式写法进行比较,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不同表征形式的理解。)。

4.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教师(出示第62页“做一做”第1题):请你边分边写除法竖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典型案例并组织交流汇报。

5.通过迁移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教师:如果我们有6根小棒,每4根一组,结果会怎么样呢?请你自己分一分,写一写。

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这个除法竖式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2)竖式中两个16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3)你发现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时候,我们怎样表示?

6.巩固表内除法竖式。

教师(出示第63页“做一做”第2题):请同学们先自己读题,然后圈一圈,写一写。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选取典型案例并组织交流。

教师:这个竖式表示什么意思?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2、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认识三角形的高,并正确地画高。

三角尺、学具盒等。

一、复习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了解。

2、画一个类似于人字梁的三角形(只要外面的三条边)。

说说三角形的组成: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我们刚才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认识关于这个三角形神秘的第四条线段。

2、同学们,看看这个图形知道它像什么吗(介绍人字梁)。

3、我们要最出这幅人字梁的高,应该从哪儿量到哪儿呢。

学生讨论。

指明:人字梁的高度就是从这个三角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

4、画一个锐角三角形后,提问:数学中三角形的高是什么意思呢。

从三角形的一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

5、示范画高。

边画边讲:现在要找它的高,就是从顶点画出这条边底边垂直线段。从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既然是垂直线段,画完后还要要注意标上直角标志。

学生在作业本上,模仿板书也画一画。

6、同学们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可以几条这样的高呢。

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指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可以向对边画三条垂直线段。也就是可以作三条高。

分别请学生来用三角板摆一摆另两条高的位置。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三条高。

引导观察该图: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它的3条高;这3条高应相交于同一个点。如果你画的`三条高没有相交于同一个点,那么你的高肯定是画得不够准确。

(二)巩固新知。

出示三角板,问:我手里的这个三角板和刚才画的三角形,有什么不用(有一个直角)。

描画出三角板中的三角形,并标出其中的一个直角。

提问:这个三角形,你也能像刚才那样找到3条高吗怎么找。

结合学生的回答,使大家明白: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角边可以互相看作是一底一高,不用另外画;只有当把斜边当作底的时候,它的高要另外画;3条高相交于原来的直角处。

三、完成书上的练习。

1、试一试,分别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2、想想做做第1题: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说说你的方法有没有有序思考的方法。

4、想想做做第3题,请你说说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的长度一定比小棒短(可引导学生回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所以这条高要比小棒短。)。

四、介绍“你知道吗”

学生分别用学具盒里的3根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轻轻捏住其中的一个角,敲其他的边或角,发现: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再用4根或5根甚至更多的小棒,围起来,得到一个多边形,也捏住它的一个角,轻轻地敲,发现:它非常容易得变成其他模样。

指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教科书第106109页,例题、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五第14题。

本课内容的编排,注重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有利于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材注重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教学元素,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数据收集的渠道,也体现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旧知识性的对比,自然形成新知识的生成点。学生在学习中,应该能体会到,各种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据的特征。

1、通过实例和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3、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一天内的作息时间安排情况的相关数据和家中一个月支出情况的相关数据。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2、选一名学生做主持人,统计全班喜欢的各项运动的人数。(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直接出

示条形统计图,如右

图。)板书课题统

计,小黑板出示学 习目标。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1、学生观察并讨论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 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2、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出示扇形 统计图,如右图。 讲述:这个统计图叫做扇形 统计图,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 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人数,其 它各部分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 总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 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 息?(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学生根据信息同桌互提问题,互答。

4、回顾知识生成,并通过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读出很多数学数学信息。)

5、多媒体投影出示做一做, 如下图。

(1)学生自主看图,说一说, 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 学信息?

(2)根据题意自主计算,选五 名学生分别板演五种营养成分各 多少克?

三、解决问题,展示提升

1、多媒体投影出示练习 二十五第13题,如下图。 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完成这三 道题。

2、完成后小组选题汇报。(小 组汇报时可让学生从板书汇报 和多媒体投影展示汇报中任选 一种方式进行展示和讲述。)

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1、回扣目标谈话:通过这一 段时间的学习,结合本节课的 学习目标说一说你觉得你有哪 些收获?(让学生充分发表见 解)

2、根据课前收集到的信息,在 组内交流,教师可选择几个同 学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进行 展示。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 苦和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 父母、对家庭的爱。

3、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统 计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教学后记:

在统计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一些基本认识。但学生没学扇形,却要学习扇形统计图,这就要老师居高临下,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基于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圆的知识。但是,学生对于扇形的知识尚属于空白,因此,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从扇形的感性认识入手组织教学。

首先,我带领学生复习我们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让他们回忆统计图的作用和优点。

接着,我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扇形统计图,让学生紧扣学习目标学习本课内容。并把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分割成几部分来完成。

1、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中总数与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寻找直观的数学信息。

3、训练学生根据直观信息互问互答,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感性认识。

4、通过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深刻理解扇形统计图。

5、新知生成后,完全放手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五13题),从而检测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我切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更加坚信,娴熟的知识储备和教材体系的熟练程度对于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对于教材版本不断更换和教材不断修订的教育现状,我们教师只有厚积薄发,才能有备无患。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长方形纸板,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片(硬卡纸做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动手操作。

1.情境导入。

2.出示问题,明确要求。(理解重点要求,如整分米数,整块)。

3.学生猜测可选用几分米的地砖。

4.介绍教具,明确活动要求.5.小组活动。

二、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1.展示学生作品,得出结果。

2.教师将不同铺法展示到课件上。

3.明确王叔叔对地砖的要求必须符合什么条件。(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揭示课题。

5.巩固练习课本80页做一做。

三、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出示例2,独立思考,做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归纳方法,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之间的关系。(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他们公因数的倍数,他们的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四、巩固练习,

总结。

提升。

1.81页做一做,独立思考,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总结规律。(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那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五、小结。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5—6页例3、例4。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结合生活实际,能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多媒体课件

1、揭示课题课件出现:摩天轮、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旋转,并感知旋转现象观察物体的旋转,并感知旋转现象由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知旋转现象,建立旋转的表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师:刚才,同学们反复地提到“旋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旋转”(板书课题)用语言描述这些物体是怎样旋转的。还可以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这些物体的旋转。体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旋转。

2、联系生活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那到底什么是旋转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把学生的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内化为学生的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九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关系。

难点:克和千克质量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

课件,2分的硬币,黄豆,天平,两袋500克的盐,台秤,自己带来的小物品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想知道今天在超市里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吗?仔细看看。(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情景图)

生1:他们都在讨论跟质量有关的话题。

生2:从图中知道5个苹果重1千克,一壶豆油重5千克,一包饼干重110克……

师:生活中物体的质量经常用到,我们国家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是“斤”和“两”,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克”和“千克”,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共同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质量与生活联系密切】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例1)

生1:我知道了一盒口香糖重3克,一袋菊花茶重12克,一包美味瓜子重100克。

生2:我发现这些比较轻的物品都是用“克”作单位的。

师:是啊,我们一般用“克”作单位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用字母“g”来表示。

学生在小组里测量较轻物品的质量,寻找重1克的物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小组测量的结果。

(1个2分的硬币重约1克)

师:估一估下面的物品哪些比1克轻?(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做一做”)

指定学生回答,并适时作出评价。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1克轻?

生1:一块小橡皮比1克轻。

生2:一根头发比1克轻。……

2、教学例2。

师: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物品的质量超过1克,甚至更重,那么对于比较重的物品,我们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大家一看就知道了。(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上面的图)

生1:一桶洗衣液重5千克,我觉得应该是用“千克”作单位称量比较重的物品。

生2:一箱苹果重25千克,我也认为是用“千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

师:“千克”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用字母“kg”来表示。

师:仔细看看,苹果的箱子上写的是“净含量”,什么是“净含量”呢?

生:“净含量”是指这箱苹果的质量,不包括箱子的质量。

师:对,生活中经常用到“净含量”这个词,它是指桶里、箱子里的物品的实际质量。

想一想,1000克有多重?举例说一说。

生:生活中常用的食盐一包重500克,两包食盐的质量就是1000克。

师:那你觉得“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千克=1000克。

师:谁知道在生活中用“千克”作单位的秤有哪几种?

生1:我在超市里、菜摊上见过的有电子秤、台秤。

生2:我在体检的时候见过测体重的体重秤。

生3:我在实验室里见过弹簧秤。

师: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秤太多了。仔细看看图中这些指针分别指着几,告诉大家所称物品有多重。(课件出示第102页例2下面的图)

生1: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

生2:小朋友的体重是23千克。

师:请在小组里合作交流,称出质量是1千克的物品,用手掂一掂,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重1千克的。

学生在小组里合作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xx克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4、判断对错。

一个鸡蛋约重50克。 ( )

小明今年7岁,约重20xx克。( )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一袋盐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1千克。( )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105页练习二十第3题和第106页第8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十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4、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这部分的知识虽是新知识,就知识本身而言,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通过作业的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比较好,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大数的改写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给学生的,怎样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本案例中做的还不够,需要大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一

本节内容的要点是乘法结合律。它是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既要使学生懂得算理、知识迁移的道理,又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还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类简便计算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开拓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虽然交换和结合在生活中接触很多,但它比较抽象,要建立此概念对学生可能有点难度。所以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体验学习方法。让学生自我感知,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学习简便运算打下基础。

54名学生中,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整体看来很不错;百分之四十学生踏实、认真但接受新知的能力较慢;百分之十五的学生属于聪明却不好学的类型;还有百分之十五的学生是学困生。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引导教学,小组讨论交流等的方式,班级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能在轻松,快乐氛围中掌握新知。而百分之十的学生经过“一帮一”的学习也没有问题,难的是百分之五的学生(基础差,不好学,加上智商不同常人)。虽然班级两极分化严重,但若通过努力,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也很满意。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2、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

一、兴趣引入。

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

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

引出课题:画角。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

活动1:画出60°的角。

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活动2:画出85°的角。

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85°的角应该怎么办?

(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活动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动4:画70°,115°的角。

1、说说你想用什么工具帮助你画出这些角?(用量角器画这两个角。)。

2、学生动手画角。

3、活动后师及时问,怎样使用量角器画角?

活动5:归纳总结。

1、先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让学生同桌讨论:画角时,当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时,是看里圈还是看外圈?

小结:当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内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如果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外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

3、用量角器画55度和140度的角,说说画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4、初步判断所画的角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例如要画一个120度的角,结果画了一个锐角出来,利用角分类来判断就知道是画错了。

三、巩固练习。

1、用一副三角板画出75和45度的角。

2、用量角器画出15、80和165度的角。

(1)合作交流;

(2)集体校对。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45、135的角,让学生演示其折角的过程。

板书:

画角。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