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这一节是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的第1个课时,它对于激发、培养、学生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以及初步了解京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三方面)。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京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
能力目标: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情感目标:激发、培养学生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教学重点是认识了解梅兰芳及其“梅派”艺术特征。
四,教学的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来欣赏京剧艺术魅力。
五,说学法。
六,教学过程分析。
1、课题导入----问题式导入法。
我采用的问题是(你们知道‘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哪三大吗?)。
对于高中生,他们特别喜欢关注象这样一类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能快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利于接下来的授课。
2、新课知识。
1、介绍京剧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基本常识。
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先了解一些京剧的基本常识,并引起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初步兴趣。
2、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及其“梅派”艺术。
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梅兰芳有充分的认识,我在教学上设计了三块内容,分别是生平介绍、代表作品介绍、“梅派”艺术特征介绍。
首先,介绍梅兰芳生平,我进行了2项教学设计。
第一项设计是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梅兰芳先生的认识’,
第二项设计是观看一段视频,来让学生认识人物,从而引出我想让学生知道的两个内容(1梅兰芳不仅在京剧方面有特殊的造诣,他在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2梅兰芳曾在抗日战争期间“蓄须明志”,表现了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
其次,是介绍梅兰芳先生代表作品。我同样进行了2项教学设计。
第一项设计是让学生回忆‘刚才视频中提到了哪些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品’。
第二项设计是通过看一组图片,来加深对梅兰芳先生代表作品的记忆。
最后,是介绍“梅派”艺术。我进行了3项教学设计。
第一项设计是让学生聆听作品《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体验感受这两个唱段不同的音乐情绪及特点。
第二项设计是分析唱腔特点,引出“梅派”艺术唱腔特征。
第三项设计是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片段,让学生再次感受“梅派”艺术唱腔特征。
通过以上三部分内容的教学,学生就会对梅兰芳先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七、知识拓展。
介绍梅兰芳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我进行了3项教学设计。
第一项设计是采用讲授法,介绍梅兰芳在国外的一些演出经历。
第二项设计是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在国外的一些情况。
第三项设计是让学生谈谈‘对梅兰芳在国外影响力’的个人观点。
这部分一是为了拓展他们对梅兰芳先生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敢于发表个人不同观点的学习习惯。
八、课堂总结。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关于《边城(节选)》教学的思考。
德兴铜矿中学唐宝元。
案例背景:本文是对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艺术的思考,认为教学艺术不是孤立的教授一节课,而应着眼语文教学的系统,把每一节课都放到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根据课文的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去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
关键词: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教学系统。
案例描述:在进行《边城(节选)》的教学讲授时,我又像以往那样在大事渲染了边城中的人物美、人性美、环境美和风俗美之后,正认为将大功告成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为什么这么美的桃花源竟然会以悲剧结尾啊?”我也一时猝不及防,被问倒了。于是,只好老老实实地对学生们说:“这个问题还有待老师进一步思考。”
这个问题,一直处在纠结之中,没有得到非常合理的解释。
案例分析:直到讲授《祝福》时,我眼前一亮,把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就可以发现它们尽管各自代表了两类不同的文化的不同思考与选择,并寄寓了不同的审美理想,但最终走到了一起,真可谓殊途同归,它们都是悲剧。
在翻阅对比比较他们的背景资料中,我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推测:鲁迅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对人性灵魂的拷问,全是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的。所以,他的作品多是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人物。而沈从文虽然从小历尽苦难,可是他的故乡,他的童年,他在湘西凤凰度过的童年在丑陋的大都市中越发显得清纯和美丽。因此,他的作品多是淳朴的小镇,清新的形象,看不出丑恶和残忍。
在这番比较之后,我对《边城(节选)》的教学有了新的教学思路。于是,我对我原有的教案作了如下调整。
教学目标除了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沈从文所要传达的美的背后那深沉的悲。
教学过程除了介绍沈从文还加入简介鲁迅,让同时代的他们放在一起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他们不同的美学风格,不同的思考与选择。在复述了边城情节之后,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的小说结构之后,加入一些比较探究的问题:
1、《边城(节选)》与《祝福》人物之比较:翠翠、爷爷都是作者人性美的理想化身。祥林嫂是被生活折磨而麻木空虚的被吃者,鲁镇中的各色吃人者。
2、《边城(节选)》与《祝福》环境之比较:边城所展示出的乡村风俗自然美。一个充满了新年祝福气息实则却冷漠无比的鲁镇。
3、《边城(节选)》与《祝福》结局之比较:美丽清纯的翠翠永远地守候着那个未知的未来,结局凄清悲惋。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孤寂地在新年的祝福中死去。哪怕是在牧歌式的化外之境中也终难逃离现实的网罗。
最后引出,化外之境的梦幻与遥远和现实的无奈与悲凉的主旨。
通过比较教学可以将有可比性的课文内容进行相互比照,以突显各自或其一的特质,比较是把一些事物的个性属性加以分析整理,然后在头脑中确定事物的异同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同样,课堂上教会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掌握知识,不公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的混淆和断层现象,帮助他们了解知识间的层次性和联系性,而且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相加总和。如果,我们把有某种联系的课文内容合理有机地放到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定然能完成新课程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想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不应该满足于孤立地教授一节节语文课,而应把这些课放在整个语文的教学系统中,进行一些比较对照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教例】一年级《放小鸟》(苏教版)。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体会到小鸟的可爱和小鸟不吃不喝时我的着急心情。)。
师:就在我很着急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什么?
生:这时,我看到了窗外飞来一只鸟。
师:请小朋友们看图,请你做个翻译家,告诉我们:笼子里的小鸟在说什么?
生:笼子里的小鸟会说:妈妈,你快跑!这个小孩要来抓你了!
生:笼子里的小鸟可能在说:妈妈,妈妈,你快来救救我呀!
生:笼子里的小鸟在说:妈妈,妈妈,你快来救救我呀!我以后再也不乱跑了。
生:笼子里的小鸟会说:妈妈,妈妈,我好想你啊。我还以为永远见不到你了。
师:那么,窗外的那只鸟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窗外的那只鸟会说:孩子,你怎么会在这儿呢?
生:窗外的那只鸟会说:孩子,我找了你好久好久了。你怎么在这儿呀?
生:窗外的那只鸟还会说:孩子,妈妈找你找了好多地方。原来,你被人抓住了。妈妈不是告诉你不要乱跑吗?你就是的听话!
师:这一自然段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生:这一自然段应该用焦急的语气来读,要读出这两只鸟焦急的心情。
(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师:于是,我决定怎么做?请大家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请小朋友们看图,这时,小鸟离开了笼子,到了什么地方?
生:这时,小鸟离开了笼子,飞上了蓝天,飞向了它的妈妈。
师:那么,小鸟会对我说些什么话呢?
生:小鸟会对我说:谢谢你!
生:小鸟会对我说:小朋友,谢谢你放了我。
师:这时,小朋友高兴不高兴呢?
生:(齐答)高兴!
师:那么,我会对小鸟说些什么话呢?
生:我会说小鸟,我不留你了,你要和妈妈好好地生活。
生:我会说:小鸟,你要多多保重啊!
生:我会说:小鸟,以后我不照顾你了,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
师:我放飞了小鸟,小鸟高兴,我也高兴,请大家用高兴的语气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课文中的我非常喜欢小鸟,为什么还把小鸟放了?
生:因为小朋友是一个好人,所以他把小鸟放了。
生:因为不放小鸟,小鸟会饿死的,所以小朋友把小鸟放了。
生:因为小鸟离不开妈妈,想和妈妈在一起,所以小朋友要把小鸟放了。
师: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生:对。因为不放小鸟,我、小鸟和小鸟的妈妈都不会高兴的。
生:对。因为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
生:对。因为小鸟要吃害虫,我们要保护鸟类。
师:是啊,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爱护它们,不应该把它们关起来。
【评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上述教例,充分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学习积极,每个学生都想当一回翻译家,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点燃了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儿童的想象力是最活跃,教师给学生插上那一双双想象的翅膀,在知识蓝天中展翅高飞。教师让学生当翻译家,充分引导学生看图后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思、去说,给予他们思维与说话的机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名动物语言的翻译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流畅。上述教例,教师着力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而学生在这不断参与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思维将与语言得到同步地发展,想到什么说什么,并且能把所想的内容清楚地说出来。
本文通过叙写小作者放小鸟的经过以及当时的心情,从而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课文中的小作者非常喜欢小鸟,但他为了小鸟生活地更加幸福快乐,毅然把小鸟放了。与此同时,他的这一举动使自己高兴,小鸟高兴,小鸟的妈妈也高兴,说明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想想别人。对于学生来说,从这篇课文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类;对于教师来说,思想教育水到渠成,作品让学生受到了熏陶、感染与教育。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二、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从军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二、图文结合,初读古诗。
(一)学习《从军行》。
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
(1)你喜欢这幅画吗?
(2)图上的画是什么景象?将士们在军营里的情景。
(3)你能找出课本中的词语来说吗?故城、金甲、百战。你最喜欢图上的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板书课题:从军行。
3、全班齐读课题。质疑。
4让我们走进那战争岁月吧!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吧!
5、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
6、你读懂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是唐朝伟大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疆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
三、学习古诗《从军行》。
1、简介作者。
2、释题。跟着作战的军队一起行进。
3、朗读诗歌。
4、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1)难理解的词、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
(2)串讲诗意。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的将士磨穿了盔甲战衣,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不回还。
(3)教师在学生串讲诗意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5、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
你知道暗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
(2)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们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家,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
8、指名朗读诗歌,师生共评。
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四、总结。
五、作业:
1、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2、背诵并默写《从军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塞下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昨天学习了《从军行》,谁来展示背诵情况。(指名背诵古诗《从军行》)。
2、指名说说第一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战争时期的古诗。
4、板书:塞下曲。
二、初读古诗:
1、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2、展开朗读比赛。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解题。《塞下曲》塞是边界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卢纶:曾经参过军,他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歌,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草惊风。
引弓。
白羽。
没
3、有谁愿意讲讲它们的意思?
4、教师进行总结:
草惊风:草忽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准备射箭。没:插。
5、串讲诗句的意思。
6、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7、思考:《塞下曲》描写了一位怎样的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
四、总结。
1、这首古诗写了一个怎样的将军?
2、你要对这位将军说什么?
五、作业:
1、背诵并默写《塞下曲》。
2、用自己的话说说《塞下曲》的意思。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技能目标: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情感目标: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2.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1)熟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想象意境。
(4)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早:早上。发:出发。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课件展示地图)。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手法的运用。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
7.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8.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1.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为什么诗人会觉得船行得特别快?(顺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在第一句就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为什么诗人说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地势高;作者心情高兴。)。
3.展开想象: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吧!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带表情齐声朗诵。
5.背诵。刚才老师发现这首古诗同学们读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下面请所有能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听。
6.老师也想当场背一背,邀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来,行吗?
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课外找一两首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现在处处提倡素质教育,那么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是当今教师的首要责任。了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觉得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我的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请听老师朗读下列句子,看哪一个句子让你觉得小壁虎有礼貌。
(出示:1.小壁虎说:鲤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2.小壁虎说:鲤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生:第一个句子让了觉得小壁虎有礼貌。因为小壁虎把鲤鱼叫作鲤鱼姐姐,还用您。
生:小壁虎还说:行吗。
师:我们向别人借东西时,一定要尊敬地称呼别人,还要用商量的口气。下面,我们进行现场借物,看哪位同学最有礼貌。
师:老师这里有一支铅笔,谁来跟我借铅笔?
生:老师,您把铅笔借给我行吗?
师:说得好,真有礼貌!老师这支铅笔奖给你。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互相借物,用上礼貌语您行吗,比比谁最有礼貌。
评析: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中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利用现场借物既对学生进选择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一箭双雕,很值得我们借鉴。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主动掌握了知识。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教,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在学生身上。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从更深、更新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有所领悟、有所发现,体验探索与创造的乐趣,实现思维质的飞跃,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要注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创设适合创造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生:因为书中说,小鱼要用尾巴拨水呢;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生:如果小鱼借走了尾巴就不能在水里游了,那么就可能被水淹死沉到海底。
生:老牛借走尾巴会遭到蚊子叮咬,它会浑身痒痒的,可能痒得受不了,于是就不能干活了。
生:燕子的尾巴借走了,燕子就不会飞了,那冬天来临的时候会被冻死的。
生:我认为这三种小动物都很机灵,他们都能保护自己,所以不借。
生:我认为他们三种小动物都很自私,不愿借怕自己受伤害。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谈得很好,小动物的尾巴各有个的用途,谁也不能代替谁,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事物,借了也没有用。所以不是自私,是没有必要做出更大的伤害。
生:(四人一组表演朗读)。
师:大家评议一下读得怎么样?
生:小鱼的话读得生硬,应该用商量的语气读。
生:老牛的话应该慢点说,因为老牛走路慢,是慢性子,所以说话有气无力的,一定要慢说。
生:(补充)书中说是黄牛伯伯,可见年纪大了,所以说话有气无力的,一定要慢说。
生:燕子阿姨是长辈,跟长辈说话要有礼貌,所以应该热情点。
师:热情点、亲切点、和蔼点就好了,继续。
生:去小壁虎的同学读得很好,看出有礼貌,尊敬长辈。
师:老牛听了小壁虎的话很激动,真替它伤心,同学们它向其他小动物借尾巴结果会怎样呢?请你模仿课文中的那段话,仿说一段话,小组商量后发言。
生:(补充)应给用个称呼跟蜥蜴说话,称呼它叔叔。
师:你接受吗?好,继续说。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另一棵大树上,看见小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小壁虎说:小猴,小猴你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猴说:没有尾巴我怎么翻跟斗呢?不借,不借。
生:小猴子那么机灵,那么聪明能借吗?
生:小壁虎伤心地往家走,在路上遇到它的哥哥大壁虎,它把丢尾巴的事告诉哥哥,哥俩一起向蛇要回了尾巴,可是安不上,只好失望的往家走。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想象得太丰富了,补充了教材的空白。语言表达非常真切。
评析:课堂上体现了自主、自悟的学习方法,教师把读、悟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只是在激情导法上把学生引向深入,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仿、自说,牢固建立了知识结构,既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留足了空间。既得法于课内,又延伸于课外,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有所获。紧紧围绕对话情节品读、评议、讨论,在不断的议论中,产生思维的碰撞,闪现思维火花,交流各自看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小学语文教学对象是正在发展中的儿童,如何把小学生培养好,不能有半点差错。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要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教学设计,才能自如地上好课。实践证明优秀教师在上课前,都很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而案例分析更是教师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途径之一。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师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文化科学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过程。因为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语文能力。如通过钻研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熟悉语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的过程,会转化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及必要的知识;通过研究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会提高教师本身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小学案例分析的目的是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小结,他的最终目的是使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最优化。
《故乡的芦苇》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第六单元的第一篇主题课文。这是一篇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抒情散文,文章先叙述后抒情。作者以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了故乡朴实无华的芦苇多而美的特点。用轻松细腻的笔法娓娓叙说了儿时与芦苇有关的趣事。本课优美、生动的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教学时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通过对故乡芦苇的回忆,倾诉了对家乡的怀念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形象、准确的语言,领悟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3、通过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学习品读,鉴赏文章优美的词句和段落,并积累下来。
难点:、从文章准确、形象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1、课堂上注重朗读,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去主动学习,在这堂课上,我引导学生以读为前提,在读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实际,让自己的情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质疑问题、自读解疑、读议领悟中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见解,培养创新意识。
本篇课文语言优美,生动活泼,感情真挚,充满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我选择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生情”的方法,在读中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在品词析句中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贯彻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孩子们,这儿美吗?这么美的景色只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他最难忘的却是那些朴实无华的芦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故乡的芦苇,去追忆那遥远的童年生活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设计理念:这段导语的设计,重在激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抓住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从知识的角度讲,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既给学生提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细读深究,品读悟情。
1、自由的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语句,
3、指名读8——10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芦苇特点的语句。
4、课件出示:一片片,一簇簇,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6、多么可爱的芦苇啊,谁愿意读出它的可爱来?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以上教学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的朗读,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中间不失时机地穿插朗读指导,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感情。此环节既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又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合作研读,自主交流。
快速浏览11—13自然段,看看作者写了哪几件趣事?(吹芦叶哨折芦叶船捉纺织娘)。
2、指名读女生读句子,男生配动作和声音注意读出欢快劲。
3、下面谁愿意来读读第二件事,看看你又在哪句话中看到了作者的快乐。
(“开船啰!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4、带着快乐的心情,让我们来看看最有趣的一件事吧。
5、纺织娘是什么样的?你们想看一看吗?(课件出示)。
6、课文是怎样描述纺织娘的?请同学们找一找,谁愿意来读读。
7、作者如诗一般的语言更让人陶醉,来,下面我们齐读4、5、6、7自然段。
10、大家看,这些景色怎么样?他们和芦苇有关系吗?可不可以去掉呢?为什么?
(不可以,这几句恰恰说明故乡很美。)。
(设计理念:这一教学环节是建立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水到渠成,首尾照应,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体味情感,升华主题。
1、这段结尾再次出现省略号,表明作者对芦苇难以忘怀的根本原因是:故乡的芦苇!你给过我不少(生接:童年的欢乐。)。
2、童年往往是最快乐,最难忘的。而作者的童年是和故乡的芦苇分不开的。所以作者发自内心地说:(课件出示:生我养我的故乡啊,你给我留下多少梦幻般的、缤纷的记忆。)。
(设计理念:升华主题,超越文本。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怀念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再造升华。
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丝一样的的情节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洋溢着一缕缕真挚的感情,寄托着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和热爱。孩子们,你们注意到了吗?其实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学到这儿,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课件出示:家乡,我爱你)谁愿意说说你爱家乡的什么?说得真好,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心中充满爱的好孩子。
课下请你饱含深情的,写一写你对家乡的热爱,好吗!(家乡的蓝莓、红豆、灵芝、蘑菇等等)。
六、板书设计。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我说的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第二课《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全文共3段。第1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第2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第3段从鲁迅书桌上的“早”字引出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这篇课文文字精炼、条理清楚,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言之有序、连句成段能力的重要课文,目的是继续运用读课文、划方位、找事物的方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逐步形成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学到作者观察事物,连句成段的方法,为本单元习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三年级教学要求、课文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理解课后题3两个句于的含义。
2、学会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4.了解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事迹,初步培养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进一步落实单元训练项目,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教学难点有两个:
1、课后题3两个句子含义较深,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
2、课文第2段除了“正中墙上”、“画前面正中”、“周围”、“东北角上”四个大方位外,还具体写了“画上”、“桌上”两个小方位,与上一课介绍方法不同,学生不易区分。
四、教学过程。
1、课时安排:本课我打算上三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学习第1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2段。
第三课时学习第3段,总结全文。
2,课前准备:课前老师准备好录像带,小黑板,《少年鲁迅的故事》一书,话筒一只,三角旗一面,旅游帽一顶。每位学生准备一份拼贴三味书屋平面图的材料。
3、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解题,激兴趣。
板书课题后,老师出示《少年鲁迅的故事》一书,把有关“三味”的典故告诉学生。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我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要尽量增加信息密度,丰富与课文有关的信息量,用教师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外查阅资料也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
第二环节:初读,提问题。
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设计《三味书屋》: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嚼烂了喂给学生吃,学生不会主动求知,但当今社会知识激增,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知识,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自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因为读通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我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自己巡回指导,看看差生是否能将生字字音读正确,把长句读流畅。检查朗读时,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你喜欢读哪一节就站起来读哪一节,使枯燥的读书变得扎实有效,生动活泼。然后,请学生运用本册第一、第三单元学过的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并且汇报交流。但是,一篇新课文,学生通过自学不可能什么都懂,紧接着,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教,而且学习由疑问开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启发学生质疑,对于学生的积极探究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第三环节:细读,解疑难。
1、学习第1段。
教师简单介绍鲁迅后,让学生用“浙江”、“绍兴”、“三味书屋”、“鲁迅”说一句话。这种变换词序的训练能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学习第2段。
这段是按方位顺序写的,是本课教学重点。因为学生已学过《我们的教室》一课,初步掌握了用读课文、划方位、找事物的方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所以教学时我采用导学式教学法,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读写知识进行自学自悟,教师适当点拨讲解,在重点、难点上下一番功夫。
具体分5步进行教学:
第1步,复习学法,为迁移提供条件。
第2步,
运用学法,四人一组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从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集体中取长补短、相互启发。
第3步,检查自学,请学生拿出学具,按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这些东西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再叫一名学生上来贴,贴好后,大家对照课文有关句子讨论评价,引导学生再次深入理解课文,接着放三味书屋录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地再现课文内容,使学生如临其境,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检查形式符合反馈原理,因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习者吸收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和评价知道正确与否的过程。
第4步,了解写法。以第1句为例,把原句与“三味书屋正中的墙上有一幅画”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正中的墙上”写具体的,“正中的墙上”和“画上”是什么关系,然后请学生找出第二段中同样方法介绍的句子读一读,这段没有具体介绍鲁迅的书桌,最后让学生仿照第1句写法填空:()是迅的书桌,书桌上()。这—步既有知识的理解积累,又有迁移运用,由扶到放,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第5步,游戏激趣,结合平面图做一个导游三味书屋的游戏,一个学生做导游,拿着三角旗和话筒,导游介绍要具体,其他同学做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通过游戏引导学生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他们的言语交际表达能力。
总之,这5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把阅读理解,动手操作,口头表达有机结合,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卓有成效的训练。
3、学习第3段。
本段是落实思想情感目标的重点段,教学时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揣摩语言、体会含义、陶冶情操。具体分3步:
第1步,默读、引读,初步了解“早”字的来历和作用。
第2步,抓住重点词句研读。本段最能体现鲁迅精神的有3句话。第1句“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课后题3第1句话中没有“几乎”两个字,我认为应该加上去,因为“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几乎天天”并不等于“天天”,如果省去了这两个字,句意就有变化。这句话中的“奔走”的“走”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选择意思:1,步行、走路。2.跑。“于。”、“之间”用找近义词方法理解。“当铺”离今天的生活较远,由教师讲解。这些词的意思弄懂了,整句话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第2句“他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这句话中的“刻”字看似平常,其实用得很传神,我引导学生把“刻”与“记”进行比较,通过反复推敲,使学生不仅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这两句就是课后习题3要求理解的两句话。教师力避结论性的讲解,引导学生参与理解句子的过程,掌握理解句子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针对一些学生受批评时拼命强调理由的现象,教学时我还抓住“勤奋好学的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这句话做文章。先说说什么叫默默地?再说说鲁迅当时可能在想什么?通过填补情节空白,去感受鲁迅的内心世界,从而对他产生由衷的敬意。
第3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第四环节:复读,谈感想。
教师概括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巧用已营造的课堂氛围来个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上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把哪个字深深地刻在心里。把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4、作业设计。
本课作业除了分课时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外,第2课时让学生仿照第2段写写少先队队室,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做到读写结合。第3课时作、业是课外阅读《出入当铺和药铺之间的孩子》一文(见《少年鲁迅的故事》第1—3页)。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九
教材分析: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长城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第三自然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更像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长城并不陌生,但是只限于名字而已,课前应多加以交流。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十
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读写6个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理解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一)课程导入
1.写课题、读课题,引入:这是一种树的名字,它生长在热带雨林地带。今天,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看一看。打开课本,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错的地方重新读,读完一遍后举手示意。
2.反馈:
(1)新词认读要求:正确、响亮
(2)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写法?
(3)读到“优雅自在、勃勃生机”这两个词,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二)整体感知
提问:同学们,课文中的种树人,他种树的方法与你想象中的一样吗?默读4~11自然段,找一找他是怎样种树的?作者看到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用波浪线划下来。
1.朗读出“奇怪”:
(三)精读课文
1、听了种树人的话,作者想到了什么?
2、质疑:这段话中,也有两个“不确定”。这两个不确定你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3、面对大自然的不确定,桃花心木是怎么做的?面对人生的不确定,人又该怎么做?
4、你知道哪些遭遇人生的不确定时,能够经得起考验的人呢?
(四)拓展延伸
除了这些名人,你或者你身边的人,可能会遇到哪些不确定呢?又该怎么做呢?
(五)小结作业
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写成一篇读后感,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技能目标: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情感目标: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2.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1)熟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想象意境。
(4)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