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着读后感篇一
周国平说:一个人要对自己整个人生的目的有明确而坚定的认识,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件极难的事。
因为极难,所以,更想知道答案。因此,在看到余华的小说《活着》时,便急迫地读完。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用一种冷静、平常的笔调,娓娓叙说福贵老人并不平常的一生。
在福贵还是一个阔少时,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终于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名不文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入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福贵不懂得伤心,破败后的福贵却没有资格伤心了,因为他成了佃户,佃种着曾经属于自己的五亩田地。此后的日子,他经历了战争,被抓丁到战场而死里逃生;经历了自然灾害年,饱受饥饿的折磨而侥幸活命。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七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而他却活着,与那头同样叫做福贵的老牛“幸运”地活着。
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觉得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幸福(余华语)。
“坐在我对面的这位老人,用这样的语气谈论着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内心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仿佛是一片青草在风中摇曳,我看到宁静在遥远处波动。”——小说中的描述。
作者余华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视,他们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他解释:“活着”,作为一个词语,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忍受,成为生命之予生活的一种状态,是活着的一个必需条件,但忍受,需要力量的支撑、爱的牵引,如果在忍受之中看不到希望,感受不到幸福,那么,这种活着的方式也是不能忍受的。
读过《安妮日记》这本书,书的主人,年仅十三岁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为逃避纳粹的迫害,同家人一起,躲避在几间密室里,忍受著名副其实暗无天日的日子,在那种牢狱一样的环境与低沉、紧张的气氛中,仍然坚持读书、记日记,她在日记中写道:“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她能忍受的力量,来源于她心中的光明。
沈从文先生的笔下、《边城》中的老船夫,“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亲人——翠翠”,他能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的力量,来源于他肩上的责任与心中的爱。
而我们,生活在真实社会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忍受呢?忍受生命的艰难与痛楚,忍受生活的琐碎与平庸,忍受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并在忍受的过程中,明了活着的理由,在忍受的过程中,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很欣赏余华说的一段话: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在这种心态的使然下,他写出了这部小说《活着》,他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活着读后感篇二
读书,是自己的日常必需品。随着年龄的增多,眼睛不好使,我又迷上了听书。去年年底,我无意间在读书369平台看到了有听书《活着》,几乎一口气听完,还不过瘾,又网上看书,搜余华的《活着》改编的电影来看。看一遍哭一遍,哭了还要看,看着看着眼泪又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我被美丽纯朴的家珍所感动,被福贵一家的遭遇所打动,被福贵对苦难的承受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所折服。一个既嫖又赌的纨绔子弟几乎一夜间把家里一百多亩地及房产输了个精光,老爸被他活活气死了。在去帮妈妈买药的途中又被抓去做壮丁,从死神手中捡回一条命,先后妈妈、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甥相继死了,最后他跟一头别人不要的老牛相依为命,却不抱怨,乐观地活着。
我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福贵顽强地活下去?是爱,是爱让福贵顽强地活着。当他因赌一夜至贫时,是父母妻子的爱包容了他;在他妻子被丈人接走时,是母亲对媳妇的信任引导他洗心革面。在他遭受儿子的意外死亡悲痛欲绝时,他心里想着的是怎么不让妻子受伤。尽管妻子有病,福贵不离不弃。越是残酷的打击越显示出福贵顽强的承受能力和耐挫能力。最后即使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他因为心中有爱,和一头老牛生活在一起。是的,亲人的实体不在了,但,亲人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他的脑海里,陪伴着他。
人到底为什么而活?家珍说: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福贵妈妈说:人只要活得高兴,就不怕穷。人活着,是因为爱。因为心中有爱,一家人想方设法要在一起;因为心中有爱,人就活得开心;因为心中有爱,再苦再累也无所谓;因为心中有爱,所以累并快乐着。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想: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是爱。爱是教育的灵魂。作为老师,先要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家人,才能更好地传播爱。读后感.有道是:身教重于言教。老师只有自己爱看书勤动笔,学生才会跟着爱看书,也愿意动笔。老师只有自己有阳光心态,每天给学生一个笑脸,学生才会爱上老师,然后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作为家长,最好的爱是陪伴,陪着孩子成长,在孩子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帮着孩子度过难关,而不是孩子哭时塞个手机让他玩游戏,或给他钱让他自己去买吃的。
我希望大家都能看看余华的《活着》,明确活着的目的,明确幸福的含义,不要顾此失彼,忘了本真,忘了初心。
活着读后感篇三
终于,断断续续的,也是一口气的,把《活着真好》看完了。在接触这部电视剧之前,在迅雷上搜索着,眼睛一触及这个片名,我就知道,那正是我要找的——我知道,当我看完,我又会得到些什么了。在与它接触的每一分一秒里,我是怀着感动的心把它看完的。
人,的确是要经过大大的磨难才能变得坚强、勇敢与淡然的。这便是我从这部戏里所得到的最大的感悟。我知道我没有资格说我经历了大的磨难,我只能够说,我的人生经历是夹杂着淡淡的辛酸和淡淡的幸福的.。所以,我还不够坚强,不够勇敢,更不够淡然。
所有这些话语,那些笑容,都成为了我这一艰苦时期一剂良药,一盏明灯,一股暖流。让我有勇气去面对来自生活的不顺心。
人在拥有一个现实世界的同时,一定要的拥有一个精神世界。的确,生活需要像这样的挚友时刻在提醒自己要坚强,要淡然。如果只存在于现实世界里,人会渐渐也会变得麻木。
现在我知道在坚强面对现实的同时,我更要珍惜是什么。此刻,我好想家人,我知道,我的心,永远离不开家。那是我永远向往的地方。
活着读后感篇四
有的书真真是非买不能读,你等着去图书馆能借阅到,那得猴年?也知看完也就罢了,未必有保留价值,但自新文化报介绍及在网上读了几章后,即生买心且两天读毕。想看阎真的《活着之上》,如饥似渴;看时,很享受,看后,意犹未尽。随着毕业于京华大学,就业在麓城大学的主人公聂志远在爱情、婚姻、事业诸方面,全方位的拼博、求索及始终“上下而求索”徘徊于“活着”与“活着之上”的关系而展开的“灵”与“肉”的挣扎、求索。
妻子赵平平是重点本科毕业,然在当地小学任教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入编”,发个奖金也是三六九等的,如:在编的4000元、区骋的800元、校骋的200元。且每逢节假日,在编的可以找各种借口不值班,领导确可以命令式的通知你:“国庆这三天你值三天班吧,埋头苦了”。想入编,考了多年,除第一次笔试没过,其它都是面试刷掉。两口子无奈买了六千元的软中华去区教育局赵副局长家走门路,好在终解决了区骋。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她与他的共性是做事虽有追求(求人),但是有原则、底线。当因“入编”一事请本校年级组长吃饭,对方想乘机“潜规则”一把,她马上说:“那就不麻烦了,我再等等吧。”毅然离开饭店。其老公不也是在评正教授的关键时刻,在掌握了对手破绽——所谓出书是非正规出版社的重要物证时,任可此次评不上,也终不忍上告校方,置对方于“死地”。
再说聂志远吧,始终以屈原、王阳明、雪芹诸君为典范,虽不能致,心向往之。同读博的蒙天舒,拿他的硕士论文稍加修改成就了优博论文并获国家和学校的双重奖金,后又经过与聂两次交换读研、读博的导师(看该导师是否为潜力股而定),并借此留校团委,进而成历史学院院长助理。这人是代表“权”的。
还有读博室友郁明的,头脑精明而非学业,看重古玩字画等的鉴赏,为今后能增其学位鉴定等级而读博,也接一些老板的写自传等活,曾推荐过一单给聂,使其挣了四万(原六万郁拿两万中介)。但当其又接一单写某地铁矿老板的祖孙传时,却因其祖父与日本人合作过满铁的事而坚决不写,本来你要昧着良心写可得十万,立马可拿五万回家,车票也买好了,老板之美女秘书以“别让我为难”劝之,内心挣扎数度,犹如魔来扰佛,可最终还是对先贤信念吧使然,战胜物欲而拒绝了,好嘛,车票也不给送了,女秘书的送站车也免了,自己一个人跌跌撞撞的摸黑打车去了火车站。这就是现实,残酷。
上文说了,就算是人生的紧要处就那么几步的评正高时刻,他也没有以牺牲“学衔敌”来成就自己,选择放弃。人格啊,恐怕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吧?然天公地道啊,他这次还真评上正高了,1/4啊,金燕燕比聂早来两年有资历,但学术不灵,而另两个为聂后面的学生少壮派,一为校长弟子,一为院长第子(博士生),聂报着基本没戏的心态,只能寄希望于评委们的公来公正了吧,结果出来后两个年轻候评者,一个嚎啕大哭,一个昏倒了。据说校长、院长都想其第子夺标,反倒成全了聂志远评上正教授。此章节虽具戏剧性,但人间百态,贤愚高下,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好书,好文章!
活着读后感篇五
当看完舍友对《活着》的评论后,就有一股想要看看这篇高尚作品的冲动,我不知道作者在写时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我知道作为一个读者,在品味这篇叙说一代人历程时的深切感受!
我总认为人世间最伤心的事莫过于亲人对你的不理解,当看完《活着》你会知道,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当身边的人一个一个都离你而去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痛苦。
当生活在80年代的我们还在为物质上的需求挑三捡四时,我们从来不知道上一代人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情形;当我们还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这世上更苦难的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感到幸运呢!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一次次邪恶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第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夕阳下一位叫福贵的赶牛的老人用不同的名字吆喝着老牛,就象一个个亲人又站在眼前。他们的生活未尝不象那头老牛一样负重着。解放前的生活如一张破了洞的网一般,紧紧地扣着他的呼吸。从阔少爷到佃户,一夜之间的身份改变完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在他的生命中,几个名字撑起了他的一生。
想起家珍,一个善良而坚韧的女人!富裕的生活没有让她变得慵懒世俗,反而愈加衬托出她的高贵。富裕的时候她并不高傲,我脑间唯有是她——一个城市女学生那个清纯的背影;转折时她并不惊慌,怀着8个月的身孕在牌场上的哀求让我为之动颜,离开了主房去茅屋住时的沉静让我为她赞叹;还有失去有庆的悲痛,凤霞走时的镇静,加上那让她难堪的软骨病,都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想起她,活着是一种沉重!
想起有庆,一个可怜而乐观的孩子!在城里出生半年就被母亲带回了茅草屋,也就那么短暂的生命却经历了几次的生死磨难。最真切的感受是他对羊的喜爱,赤脚走几十里从来不喊累,那么小的'孩子每天就这样上学、割草、喂羊从不怠慢,我欣赏这样的一种品质!最痛心的是他的夭折,一个这么可爱懂事的孩子却被狠心的医生活活地抽血而亡。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太残酷的世界。想起他,活着是一种折磨!
想起凤霞,一个失聪而纯净的孩子!一场疾病夺取了她的言语,却夺不去她那颗天使般的心。优越的童年的背后是无穷的灾难,而一个柔弱的女子却支撑着一个破碎家庭的重担。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对于父母的理解和对弟弟的爱护;最让我心酸的是她为了一段地瓜和别人争夺,仅仅为了给家人一点干粮;最让我痛心的是由于哑而遭受的欺凌;最让我惋惜的是幸福向她招手时,她却在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后悄然离去!想起她,活着就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想起二喜和苦根,一对在书中短暂走过的父子,惟有的只是对活着的诠释……。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活着》,这部电影使我感受深刻,更加了解了生命的意义。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刻感受到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幸福、快乐的事。在富贵那时候,一刹那间就是几条人命,但即使生活在艰难、困苦,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生命,永远抱着一颗求生的心。
而我们现在的人,每天都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没有看重生命,从来没认识到生命是多么美好的事物。
世界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你有求生的心,有热爱生命的心,有坚强的心,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上的困难总会过去,幸福的大门总会向你打开。我们应该像富贵那样,用坚强面对生活。
让我们一起热爱生活吧!
余华称(活着)是“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这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这是余华对他这部书的评价。
的确,我这个12岁的少年也深有体会。尤其是有庆,凤霞,二喜和苦根接二连三的死,让我感到了命运对福贵的不公,然而,命运又让他从原来的阔少爷转变为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没有成为地主,免遭文革时期的一死。也许活着就首先要为本身,在去考虑所谓的“身外之物”。
现在,我在想想那多少无知的青年,他们误入歧途也许是以为一个物质的享受,他们的人生没有历史,真是该好好读读这本书。生活会让你觉得离不开它,除非你真的从根儿上就不想好好活着。
朋友们,醒来吧!寻求你生活的灵魂的天空。
第一次读完《活着》这本书,我只觉得压抑充斥了自己的整个心灵。同时也觉得余华太过残忍,让故事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的死去,却惟独剩下主人公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于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气之下压在了书堆底下,因为我讨厌于华,讨厌他的残酷。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个黑色的四月,在我满怀憧憬着自己的幸福未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彻底打碎了我所有的梦。我没有办法接受那样残酷的一个事实。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不清楚,自己流掉了多少泪。我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有了万念惧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艰辛,活着的痛苦。"我该为谁而活,我为什么要活着。"那几天我想的只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开始发泄,开始焚烧我所有曾经喜欢的东西。因为我想烧掉过去,烧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鲜红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我留下了这唯一的一本,开始重新去体味活着的含义。我总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过于地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当我再读《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一个个亲人慢慢死去,你却毫无办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在艰难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艰难!
如果我们有更多选择,就不会有这么多咄咄逼人的欲望。但是我们只能沿着这条狭窄的小道,麻木地走过去。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可悲。
我也懂得做人应该积极乐观的处世至理,读余华的小说《活着》,我的人生观却没有特别大的改变。要说收获,则无非是在感叹之余,再一次被提醒:人应该知足。
我认为之所以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没事胡思乱想,无非是因为人的软弱,因为人的不懂得知足,总是想要得更多。
《圣经》中提到:天然人的生命是十分软弱的,人的体内人的成分使人易怒,冲动,不能自制。这一点我是相信的。人的软弱,使人面对困境时往往无力支撑自己走向新生,使自己陷于泥潭而不能自拔,使自己明知善恶却无胆反抗。人若敢地在黑暗的旷野独自唱着歌走路,在烈日炙烤的峭壁无声地攀爬,在无桥无船甚至无人的野渡泅过冰冷的河面,充分显示自己的勇气与智慧,那么在现实的世界里,人的日子会有更合理的安排。
但同时,人又不懂知足。追求太多总是难以得到满足的。未经沧桑的人总是容易在现实的捆绑中藉着心灵的不满足幻想着换个环境,一味认为物质的困境使自己忙于无意义的奔波,无暇顾及精神享受。于是,在不如意的现实边缘,痛苦地接受一袭又袭虚无的冲击。却不曾想到,若真有一天,你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中,过着看人脸色甚至随时可能遭人打,随时可能朝不夕保的日子,你还会为曾经的生活尽不如意吗?或许那时,更多的便只剩下懊恼和追悔了吧。
活着读后感篇六
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它没有额外的喧嚣浮华与功名利禄,它仅仅是生命的延续,是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这本书的正文有些太过平静,平静的有些令人发指,生活将一个人的命运血淋淋的扒开,在好不容易结痂的时候又去揭开,在这种长时间不断叠加的痛苦中本该呐喊、哀嚎的境遇下却是以最不可能存在的平静来展现,也正是这摸平静让人欲罢不能的沉浸其中。对于主人公富贵一生的困苦,作者只是平淡的叙述像太阳东升西落像树木春发芽秋天落叶一般,然而呈现给作为读者的我们确实久久的意难平,但也是这种反差让我们悲愤命运的不公的同时也能奇迹般的平静以待情绪内敛正式生活。
故事内容是作者在偶然间结识了一位老农,并由此了解了老人的过去。老人名叫富贵,人如其名家中有些家产并娶了米店老板的女儿,本应是富贵温馨的故事奈何富贵年少吃喝赌样样精通,甚至当众殴打跪在他面前求他回家的怀孕妻子,直到输光了家产才幡然醒悟。
父亲突然离世,老婆被娘家接走,一个富有的二世祖一夜之间成了中下贫民,上有老母下有女儿,连感叹都来不及发出便被迫开始生活。妻子家珍产下幼子后仍带着孩子来到一贫如洗的他的身边,在生活中慢慢变好的时候母亲却病倒了,他拿着家里仅有的两块银元去请郎中,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送往战场,这一去便是两年。从尸山血海中回来不易,家母离世女儿因病又聋又哑,但到底他回家了,日子虽然清苦倒也有了盼头。
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小小一个人为了不弄坏草鞋光着脚跑路,然而命运就是这么不公那么多人偏偏就只有小有庆一个人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活活被抽血抽死。可笑的是这位县长是富贵的战友。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徒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每个人的死都在意料之外,每每在你以为不能再苦了的时候,余华都会用他那冰冷的笔在你的心窝插上一刀,敦厚老实的女婿在上工的时候被砸死,最小的孙子竟被一碗绿豆撑死!可笑!可悲!
你看见衰败。你看见颓唐。你看见离奇却又平凡的人生。你只是抱着家珍说你们要好好过。你看见兴盛。你看见圆滚滚的jn。你看见不孝和温顺。你看见生活怎么样折磨一个人。你看见老爷子无声的长叹。在田地的那一头。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还是要活下去。所以富贵跟那头叫福贵的牛说啊,福贵啊,你要好好干活啊。
家珍和有庆都比你耕得多啊。生活,或者说活着,就是活着。
嗯,就像那谁说的,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呵,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
也许因为活着,所以才能够分一点心去顾虑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但是很多时候却将这二者混淆不清,我们需要的首先是生存然后才是生产、生活。所以当你需要的或是想要的没有实现时,不要轻易地沮丧和失落。因为你已经做到了为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那便是-活着。
嗯,就像那谁说的,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呵,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
活着读后感篇七
最近读余华的小说《活着》,仿佛自己的人生已经经历过一世,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还记得曾经年少时,初入社会,茫然无知,带着几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郁,我如作茧自缚般,不停地追问自己:人为什么而活着?是为了快乐吗?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吗?但怎样的人生才算是有价值的?一遍遍地追问自己,一遍遍地获得答案,可转眼间又一遍遍地否定,然后,又开始了追问、寻找答案、否定的循环。我就如同无头的苍蝇般,在思维的怪圈里找不出合理的出口。于是,烦恼便在心中郁结,痛苦也随之缠绕。
尔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加深,繁琐的工作、平淡的生活让我习惯,也似乎让我麻木了。我渐渐地淡漠了对生命的思考,不再追问自己“人为什么而活着”了。不知不觉间,我终于走出了思维的烦恼,走出了少女的忧伤。
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让我曾经为之烦恼,甚至为之疯狂的问题,不再缠绕着我的心灵,原来是被我深深地埋藏了。这次阅读《活着》,被埋藏在心底已久的困惑被再次翻新出来。可喜的是,尽管困惑被翻新出来,却没有将往日那种被缠绕、被折磨的心灵之痛一同带出。
我彻底地醒悟了。其实,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快乐,也不是为了实现价值。活着,就是因为活着,仅此而已。就如小说《活着》中的福贵,曾经富贵一时,又将家底败尽,经历过战争的慌乱,也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如此跌宕与惨痛的人生,福贵既没有表现出过分夸张的悲痛,也没有过分的乐观。活着,就是为了活着的本身。福贵叙述自己故事,如同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余华用平实的语言叙述着福贵的叙述。偶尔也来几分幽默,冷冷的,让人想笑却也只是嘴角微微扬起而已。小说的结尾,老人福贵牵着一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走在乡村泥泞的小路上,生活依然继续。
活着并不需要为什么,活着,就是因为活着。抛开曾经的烦恼,不再纠缠自己的心灵,好好地活着。
活着读后感篇八
王尔德曾经说过:“生活是世界上最罕见的.事情。很多人只是存在,仅此而已。”当我读完《活着》这一书后,很庆幸主人公福贵不是那很多人之一,他真实的活着,而非简单的存在过。
余华所作的《活着》从福贵自叙年轻时游手好闲嗜赌成性为始,以暮年时与同样垂垂老矣的老牛作伴消失在暮色中作结,期间伴随着父母﹑妻儿﹑女婿﹑外孙先后离去的失亲之痛,又经历了战争﹑土改﹑人民公社﹑饥荒﹑文革……这是他的一生,又或许可以说这是那一代人的缩影。只不过相较于他人,福贵似乎拥有了更多的苦难。在阅读时我几次克服住了不再翻阅的冲动,因为当作者用最最客观的语调将残酷的现实一层层剖开呈现在眼前时,那种悲苦更甚﹑那种震撼愈发让人难以平静。
然而当我们由旁观者的视角转化为主人公的身份时,当一切的不幸变成了现实,摆在面前时,我们会惊讶的发现福贵的快乐其实多于苦痛,甜蜜可以大过心酸。一夜输光家产从地主沦为平民,却因此在土改中逃过一劫,福贵是幸运的。大户人家的小姐甘愿一生守护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恰恰印证了她的名字“家珍”,是家里最珍贵的财富。又聋又哑的凤霞勤快能干,最终也觅得一桩好姻缘。有庆长跑能手运动会第一,受老师表扬,作为父亲同样骄傲。二喜女婿懂得责任与担当,孝顺长辈,给凤霞以最好的生活。我们不可否认福贵生活遇见的变故之多,但我们同样应该知道这些最亲近的家人,美好而又温馨的回忆会是支撑着他一直活下去的力量。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有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他与命运相处的模式并非对抗,而是顺其自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软弱与妥协。他看见了苦难也看见了幸福,尽管美好总是短暂,仅余的些许温存总是在不经意间最惨烈的方式从他生命中抽离,但他依旧选择了不断向前,不断生活。有人曾评价说“人太渺小,稀释成了平凡”,而我认为他并非麻木,他只是在用一种最温和的方式来告诉我们――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这本书里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福贵的一生。我并未从中读到福贵很多的心理描写,是悲哀自己惨淡的一生,亦或乐观的积极生活下去,这些都没有。仿佛在讲述时,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但我却感受到了传达出来的一份平静,平静的接受,平静的生活。
就像在结尾,老人扛着锄头与同样名为福贵的老年远去时,在乡村渺远的歌声里,在夕阳沉沉的暮色里,大地正敞露胸怀无声的召唤着,苍老而又庞大,充满着无尽的隐秘感。我知道,这是活着最美好的姿态。
活着读后感篇九
《活着》是一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下的真实写照。文中,“败家子”福贵整天游手好闲、吃喝嫖赌,家里的财产都全部输光,气死父亲之后,浪子回头,我们看到的是:在混乱的时代湍流下,福贵被抓充兵没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大女儿凤霞因无钱医治而成聋哑,当生活稍许安定时,却接连遭遇儿子有庆只因热心献血被抽血过度致死,凤霞生孩大量出血致死,妻子得了不治之症而亡,女婿被砖活活砸死,就连小孙子竟被豆子撑死,作者将苦难描写得如此淋漓尽致、无孔不入,似乎要扑灭所有的希望而不给人多留一丝希望,不管读者们需要多少理智和坚韧的信念去平复心情。然而,也正是这种极端的苦难,赋予平凡的福贵不一样的形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去深思、去打量世界,去探索内心。
如果不是内容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我们可能不会那样去思索生与死这个平常不挂在嘴边的命题。福贵在命运无情的抨击下,眼看着家人一个个可怜的离去,直到孤生一人,与老牛为伴,共度余生。他依然活着,平平淡淡,没有抱怨,没有欲望,没有结束自己的生命。作者曾说过“福贵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这种“不争”也不完全屈从的生存方式,或许是一种命运碾压之后的生活智慧,是经历生活洗礼之后的成熟。直面人生之痛命运之难,活着,需要莫大的勇气和韧性,而此时,活着,更是一种尊重生命的选择。众多平凡的人或许无法选择和改变他所处的时代,但是可以选择尊重生命,拓展生活的厚度。
如果不是命运的救恕,我们可能会经不起宿命般的反复折磨而离去。即使福贵输光家产只能在田地里作出微不足道的劳动,年迈体弱的家珍坚持在旁陪伴和鼓励,福贵被抓充兵突然消失后,母亲始终坚信儿子没有再像之前一样吃喝嫖赌;虽然被冷眼相对过,妻子却始终不离不弃,默默用爱和坚强支撑着、用温情守护着福贵一家人;子女懂事孝顺,特别是女儿,即使在硬撑着干活累倒时只是笑笑看着父亲;即使拥有过命之交的春生跟有庆之死有间接关系,福贵还是在他落难之时去安慰他……苦难的人生,因为有了这样温情的亲情、爱情、亲情,而让人有了活着的勇气,有了前行的动力,有了值得珍藏、回忆的宝藏。我想,这也许就是在经历那些非人的生离死别,经受苦难的狂轰烂炸与肆意摧残之后,福贵仍然选择活着,并且是带着善意、平静到有点超然地活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性的光辉,在无边的黑暗中烛照生活,在凄风苦雨中温暖人心。
满怀一种悲痛读完整本,突然想到:
我是谁?我为谁而活?
活着读后感篇十
余华的小说《活着》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作品,它以个人曲折的苦难经历先是浓缩了波澜壮阔时代的变化,后是上升至存在的个体对命运与巨大系统的冲击的始终乐观。
小说的时间跨度也从解放前到文革后,跨越40余年,描写了从地主阶级下降到农民阶级的徐福贵与其家人的历经苦难的半生,命运的手将福贵身边的人一一夺走,最后余下年老的福贵与同样年老的一头牛。然而,福贵的精神曲线恰恰与现实的下沉相反,呈现上扬的过程,并最终在霞光万丈的大地上顽强如一地存活下去。阅读《活着》的过程是一个深刻的,重新认识人存在维度的体验,但要系统地理解《活着》关于存在的主题,我们需要客观理性地分析,一下将从两个维度对主题进行阐释。
余华在分享本书的创作过程时也曾说过,小说原本是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展开的,但以第三人称的写作却让这本书的推进困难重重,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作者尝试以第一人称“福贵之口”讲述整个故事,“于是奇迹出现了,同样的构思,用第三人称的写作方式时无法前进,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后竟然没有任何阻碍,我十分顺利地写完了《活着》。”这向我们说明,第一人称的讲述对于作品的形式意义非凡。
首先,第一人称让人物面对命运的灾难时呈现更深的心灵活动。比如福贵将有庆的尸体背回家并将他掩埋的情节中,数次闪回到有庆奔跑的情景,这其实是福贵的记忆,而后福贵决定暂时隐瞒家珍时的纠结,也毫无阻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次,福贵的讲述基本都是平白的口语,全书的环境描写大都位于倾听者“我”所处的时间变化,这就使戏剧性的情节发展获得了巨大的真实感。
从更高的结构上,本书还为福贵的讲述安排了一个到田间采集民间歌谣的倾听者,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呢?我认为,承接上点,对真实感的加深也体现在这个结构上。作者让“我”去农村碰见老人福贵,以提供了连接我们与福贵经历的桥梁,为故事的讲述创造了一个自然的开口。
再次,作者开篇时说,“我“是十年前到乡下去的,而福贵讲述的又是许多年前的事,这就让讲述发生的时间处在双重的回忆下,当下的时间与讲述的时间通过年轻的“我”相连,讲述的时间与故事发生的时间通过年老的福贵相连,这样时空就始终处于连贯之下,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此外,福贵的故事跨度之长与“我”倾听时间之短也形成强烈的反差,即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原来也经不起一个下午的讲述,更增加了存在对于时间的渺小。这两条时间线是交织推进的,从中午到下午,从下午到傍晚,分别对应福贵人生的各个阶段,每当读者被福贵的讲述感叹时,作者都会突然地回到倾听者的时间,描写一下貌似是“当下”的环境与时间,以让读者获得暂时的抽离感。这样的安排也能极大把控故事的节奏,使其呈现更富层次的讲述美。
最后,小说的语言是平白的,没有刻意运用文字的各种表达艺术,但作品仍呈现出丰富的感染力。可见,作品的感染力更多地来自曲折的故事本身,作品的语言更多为营造一种真实感和客观感服务,并在平谈的讲述中蕴含巨大的情感力量。
作品以真实平凡的背景设定嫁接了离奇深刻的对活着,即人存在的主题,这一主题隐于每个波澜的情节背后。然而,作者在小说中并没有直接地揭示对活着的理解,相反,讲述貌似始终笼罩在客观理性的氛围之下,对情感的表达也从未超出人物自身的反应。尽管苦难是巨大的,但表述是节制的,这就使得读者需要对活着在文中呈现的本质做进一步思考。
首先,人遭遇苦难后都会思索苦难的成因,这种成因从小到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个体对另一个个体造成苦难,比如作品开头时福贵自身的败家行为对家珍造成的苦难,就是这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社会与时代对个体造成苦难,比如由于战争,福贵被国民党军队强征入伍,被迫接受战争对精神与肉体的强烈创伤。
第三个层次也即最高层次,是一种神秘的,或归结为偶然性的,或有些人命名为“命运”的成因。在这种层次中,个体往往无法找到造成苦难的直接的因,或是许多偶然的因综合下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所感到的精神挫败是最严重的。比如有庆的死亡,从自身角度,有庆渴望一种争先的责任,因而最快跑步到输血地点,从社会角度,时代的落后使医院缺乏充足的血库等资源,而看似是罪魁祸首的县长春生,经过前文我们已经了解春生这个人本身并非是恶的,而造成血被抽干的直接人物医生,也是为了挽救另一个生命而行动且也并非刻意为之。这样,我们就始终无法找到一个直接的原因来解释有庆死亡这一苦难的原因,也就是第三个层次的表现。
个体对于这三个层次的苦难的反应就构成了《活着》这本书最深层的推进动力。一开始,福贵沉迷赌博造成家境衰败,这是他在经历第一层次的苦难,后来,福贵认识到家人与自身价值的可贵,极大地克服了原来的性格,随着性格的成熟,这种苦难也就被克服了。
随后,战争与时代的苦难降临到福贵身上,他被迫卷入解放战争,离家万里,在尸横遍野的雪地穿行并最终活着回到了家,这是对第二层苦难的顽强抗争,包括后来的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和文革时期,福贵的抗争也始终在延续。而全书接踵而来的一个个死亡,虽然个体上可以为每一个找到一个原因,但它们在整体上就呈现出了第三个层次,即一种无序的,循环的宿命感。福贵对于第三个层次的苦难的客服是横贯全书的,也是对活着的个体最高的颂歌。
在“我”于“十年前的那个下午”听老人富贵靠着一头老牛,以清晰平静的语气讲述这围绕它一生的苦难时,在他轻松地对老牛说着那些已故亲人命名的想象出来的其他牛时,在他最后于炊烟和农舍中,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如风一样飘散时,我们知道,福贵最后战胜了第三层的苦难,并向我们呈现出这样一个终极的主题,即存在就是存在本身,活着就是终极的目的,就是个体面存在中一切不可预测性的反抗。活着即为目的,而非为了通向任何别的所在的手段。
活着读后感篇十一
读完这本书,我哭了好几次,泪水打湿了一大片枕巾。第一个让我流泪的地方是有庆给他老师输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地方。多么懂事、可爱的小孩,每一天空上学前、放学后都去割草放羊,羊就是他的另一半,而且还那么孝顺好学!这不仅仅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也是和羊一块长大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有庆被活活愁死的杯具呢我想可能是这个社会现实造成的吧!作为当时的医生,能救活县长夫人是能得到好多好处的,而救不活却可能招来祸患!而一个平常农家孩子的命能值几个钱臭死了大不了赔几个钱!在他们看来有庆的命就像一只羊、一头猪,用得上已经很好了!这不仅仅有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的1篇报道。同坐一辆车的农民和工程师一块出车祸死亡,工程时被补偿了几十万,而农民却只有6000!难道工程师的命是命,农民的命就不是命了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要分等级为什么法律上写着平等公平,而一边又做出违背自己诺言的事我并不是崇洋媚外的人,可在许多方面我们的确就应向西方国家学习!
综观全文,当富贵的父母、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相继一个个去世时,他还活着!但它的活着比死更难,活着在那时需要胆量和勇气!因为只要你活着就要承担职责履行义务,忍受贫困生活与精神的折磨!应对贫困的生活与亲人去世的事实,我敢说有90%的人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会像县长春生一样选取死亡。其实她那点打击相比富贵又算得了什么而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挫折如工作不顺利、高考落榜、爱人趋势等而选取死亡的有多少人!他们不明白或者才是勇气、才是胜利!他们的命不只属于他们自己,还有父母等等!他们在这个世上还有未尽完的职责与义务!福贵亲手埋葬了六个至亲至爱的人。不知是命运对他的个性眷顾或是另一种惩罚,他活了下来。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记得有那样一句话: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期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所以或者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煎熬!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富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
活着读后感篇十二
古今中外的书中,福贵可以算是最惨的主人公之一了。作者在书中创造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中有一个人名叫福贵。他年少富贵,吃喝玩乐,五毒俱全。在他的挥霍之下,祖业终落于他人之手。福贵一家成了贫农。这之后,父母先后亡故。妻子得了软骨病,郁郁而终。儿子被抽血抽死,女儿难产而亡,女婿在工地事故中惨死。唯独剩下的外孙,长到能帮自己忙的年纪,却因为吃豆子撑死。冥冥中,仿佛有一只大手把福贵身边的人一个个夺走,最终,福贵的亲人都死去了,偌大天地之间,只余他孑然一身。这样凄惨的命运,就像是被精心设计的一个局,一场实验。一场“生”之于“死”的实验,一场由一个人的人生所组成的实验。这场实验中,生与死密集出现,正面交锋。作者用这样一场极致的人生实验来观察极端境况下生命存在的反应。在这场实验中,福贵所遭遇的种种,都是对自身存在的反复确认,是直击生命本质的暴力叩问。
这更是一种追问,一种自古有之的追问,追问着生命存在的本质如何——生命本身是什么?为了什么而生存?生命的意义在哪里?······而书中福贵的命运呈现就是对这种叩问的回答。回答本身——福贵的存在就是对“存在意义”本身的解构和消解,对荒诞命运的讽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生存意义的反叛。在福贵人生满目荒诞的黑色和鲜血淋漓的红色中,生存意义的伪装被撕开,生命的真相被赤裸裸地袒露。而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便是不断否定的过程。举个不恰当的比喻,他好像一个“舍生取义”的侠客,一刀刀砍下了别人给出的一个个答案,从而突出答案本身。为财富而活着?他最终一贫如洗;为爱情而活着?他和妻子更多的是患难与共的亲情;为家人而活着?亲人们接连死去,他仍然生活;为理念而活?福贵历旧社会而入新社会,经历种种却没有信仰,只有活下去的念头(甚至不能说渴望)······。作者为我们抛出了一个个答案,紧接着又亲自否定了它们。
在否定了种种答案之后,答案本身并未凸显,反而由模糊变为一片虚无。作者仿佛忘了给出答案,但这种对生活图景的描写本身也许就是答案。福贵曾大富大贵,最终一贫如洗;曾被倒履相迎,前呼后拥,最终身边只剩一头叫福贵的老牛——只有自己和自己为伴。在遭遇了亲人的逝去,人生的大起大落,在经历这常人难以遭受的厄运之后,他仍然像之前的福贵一样活着,外在的喜悲、贫富在变,但他的生命的内在本质、生活的事实并未改变,好似一颗锤不扁,砸不烂,炒不爆的‘铜豌豆’。他的经历仿佛在昭示着:生命存在本身就是在不断遭遇。将一切的“所谓意义”剥离之后,生命还是生命,活着就是活着。这是一种现象,如同太阳东升西落,月亮阴晴圆缺一样的现象。
正因如此,我在取本篇读后感的题目时,一直在纠结“活着”要不要加书名号,但最终决定不加。因为在这里,“活着”不代表一个书名,而是一种事实,一种自然的、存在着的事实。小说的结尾,福贵仍然活着,他不害怕死亡,但也不迎接它。黄昏中,福贵和福贵一步步踱回家去,田野趋向宁静,光亮四散而去。第二天,太阳会照常升起,福贵和福贵也许会再次踏着晨曦而来,也许不会,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无论哪一种结局都是“自然”的结局。生命的意义是主观的,常因人而异,但生命是自为的。活着本身就是不断遭遇,遭遇组成了内容。
从这个角度讲,作者并未否定“爱情”、“信念”·······这些存在的意义,因为在这个世界中,并不只有福贵在活着;因为,这是支撑生存的一种理由;因为,无论一个人为了怎样的理由而活着,只要活着,这种理由就有意义。
因为,活着就是活着,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活着读后感篇十三
我非常喜欢余华先生的一部书《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书中的主人公徐福贵可谓是个富二代。整日流连烟花柳巷,烟酒赌博,鱼龙混杂之地,荒废学业,在大好的青春年华,却将大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就这样,一步错,步步错,原本坐拥几百亩地的地主家的儿子变成了穷得叮当响的贫农。我想,本该是努力拼搏的时候,却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无用的事情上,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也是自作孽不可活。之后,父亲病死,母亲去世,福贵必须一个人担起肩膀上的责任的时候,福贵才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恨这,恨那,最恨的是他自己。一下子从天上掉到地下,福贵的后半生在曲折、艰难、痛苦的长河中无声挣扎。儿子有庆被抽血抽到失血过多而死,妻子家珍也因此病故,女儿凤霞难产而亡,女婿二喜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孙子苦根被豆子噎死。所有的亲人全是福贵一个人送的葬,亲手埋的。读到这里,我忍不住眼泪就流了出来,如果我是福贵的'话,一定忍受不了自己亲眼看着最亲的人一个个死去,人生最大的苦难与不幸莫过于此了。
福贵的后半生极其跌宕起伏,痛苦艰难。有言到,生命有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福贵的一生也绝不是没有一件幸福的事,他的人生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他曾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一群懂事的孩子。
福贵的故事就像传奇一般。他经历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但他依旧好好地活了下来,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讲述的故事,余华先生在自序中写到:“这是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美国民歌《老黑奴》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但他依旧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福贵和这首民歌中的老黑奴,两个命运截然不同的人,但却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书中开头时写道:“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的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我想《活着》这本书打动我的不仅只有故事情节了,而是福贵身上的精神。无论在面对怎样的坎坷,在失意过后又重新振作,这种面对困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个时候我,不再认为这是一具行尸走肉了,福贵是在有血有肉的真正的活着。
我想我应该去学习怎样对待人生中的苦难,也应该学会对世界的乐观态度。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才能充满力量,活着就是生活的希望。“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过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
有岛武郎有句话:“上人生的旅路罢,前路很远,也很晴。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认真的人改变自己,坚持的人才能改变命运。
活着读后感篇十四
生活是一种本能,与环境无关。即使世界让你绝望,让你沮丧,你仍然必须顽强地生活。这是生活的本能,也是对生活最真实的信念。
在读《活着》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曾经认为主人公真的太了。这样生活有什么意义?但读完后,我意识到生活可能只是为了生活。这是一种生存本能和对生命的尊重。当你失去一切时,你会发现你仍然拥有你的生命,你的生命仍在继续,你的生命不能被别人夺走。
在阅读的同时,我为福贵的悲惨生活哭泣。同时,我也认为对我们来说,生活比福贵简单得多。我们无法亲身体验福贵的痛苦。生活很简单。如果你想追求如何生活,生活可能会变得奢侈。
生活是有尊严的,我们应该尊重生活,即使面对更多的痛苦,我们也应该努力继续生活。这就是生活真正打动我的地方。
人们活着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生活外的任何东西而活。正如余华所说:生活充满了我们中国语言的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呐喊,而是来自忍耐,来忍受生活给我们的责任,来忍受现实给我们的快乐和痛苦,无聊和平庸,所以忍受痛苦创造了生活。
《活着》描述了人们承受苦难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世界灾难的乐观态度。他让我真正知道——生活本身是困难的,而继续生活则更困难。
活着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东西。
活着读后感篇十五
我是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听到《活着》这本书的,聊天过程中,大家都诉说着自己喜欢的作家,看过哪些书籍。“你看过《活着》没有?余华写的。”“没有。”我不加思索的回答着,那一刻,我感到有些无知了,从他的语调中可以看出他的意思便是,“你竟然没有看过《活着》,你怎么可以没看过《活着》。”“很好看,是真的很好看。”而朋友给我传达的第一个《活着》的印象便是好看,至于为什么好看,好看在什么地方,到底有多好看,我全然不知。
我相信缘分,也相信在你内心中所期待的东西它是默默地靠近你,向你走来的。
有一天下午放学,我走在学校的过道里回宿舍,过道旁边有人摆了个长长地书摊,对于书摊,只要我遇到了,无论多忙,都会停下来看一下书摊里书的内容,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会是这样。我看到了几天前让我想要一睹芳容的《活着》静静地躺在那里,黑色的封皮,就像是一个幽灵一样,在众多的书本当中透出一股诡异的黑色的光芒。我并没有像大多数买书者一样在买书前先翻阅一下,以确认书的内容是否是自己喜欢的,我毫不犹豫地给了钱,拿着书就走了。
回到宿舍马上翻阅起来,我承认,这是我二十几年来第一本一口气读完的书。不是出于任何的目的,不出于任何的义务,仅仅是被书里面的情节给吸引着,余华用他那朴实的文风征服了我,采用第三者的诉说,娓娓道来,让我就像是在听一位老者在讲着他们那个年代的事情,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我听的入迷,看的入迷。后来我也在我的小圈子里说着余华的《活着》,我也像我的朋友那样问着我的朋友,“你看过《活着》没?那是真好看,只要你一看就会吸引着你看下去的。”
我不会用语言形容一本书的好坏,就像我不会形容一个美女一样,我只会说,好看好看,真好看。我也有过冲动想仿写余华的《活着》,不过刚写了个开头就写不下去了,因为经典是不可复制的。从《活着》开始,到《兄弟》,我渐渐地喜欢上了余华,喜欢上了他的文风,喜欢着他的作品。
我问一个朋友,问她有没有喜欢的作家?她说有,我说为什么?她说因为她的作品悲,对于我来说,越悲越好。我说你这是虐心,那你得看《活着》,她说不,我只喜欢这一个作家的作品,别的我不想看。我说好吧,既然你那么专一。她莞而不语。我们结束了这次对话,别人不想看的,不需要强求的,因为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在你心目中像珍宝一样的东西,可能在别人的眼中就像是废品。
看《活着》的时候,我的心里是特别地沉重,在看的过程中,我的心里一直重复着“活着真不容易”这句话,无论生活是如何地艰难,生活还是得继续,人生下来了,就得想尽办法活下去。开始的时候我会对吃喝嫖赌的主人公福贵产生憎恶感,因为他已经结婚了,天天出去风流,趾高气昂地走在大街上,目中无人,当他把家产输光的那一刻,我在心里竟有一股高兴,心里想着“活该”。而我对主人公的同情也从这一句“活该”开始,因为他的悲惨生活也才刚刚开始。
当我看到福贵被捉去当壮丁打仗的时候,我才发觉战争离我是那么地近,那么地残酷,炮弹就在耳边嗖嗖地飞过,吃饭喝水成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忍受着生命随时没有的恐惧。“活着真不容易”我的心里响起了这句话。
当我看到有庆为春生输血而死掉时,我心痛地不行,我恨那个抽血的护士,恨那个当官的春生,我不知道生命为什么这么脆弱,这么年轻的生命,没有做任何反抗地就死在了医院里,我木然地让眼泪打湿了眼眶,对一个隔了这么远的年代的读者尚有如此打击,对主人公福贵所造成的伤害更是不用多说了。“活着真不容易”我的心里又响起了这句话。
当我看到苦根因为吃豆子吃得撑死了时,我在那一页上呆住了,一个小孩子饿地头昏眼花,走路都没有力气,当好不容易地里的豆子熟了,能填饱肚子了,可是吃的撑死了。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死法,不过苦根的死法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他的人生就和他的名字一样,生下来就注定了要苦,也注定了要归根。“活着真不容易”我的心里再次响起这句话。
家珍的病死,凤霞的难产而死,二喜在工地上被水泥块砸死,每个人的死都深深刺痛着我,也让我不断地同情着主人公福贵,在亲人都去世完,还能买个和自己一样上了年纪的老牛一起活着,并且平淡地活着,这让我同情的同时增加了许多的敬佩。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这是小说的最后一句。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对命运最有力的反抗,是对生命的召唤。不管是为了崇高轰轰烈烈地死,还是不为任何卑微坚韧地活着,都是一种生命的尊严。
活着读后感篇十六
从纵情声色到散尽家财,从儿女双全到孑然一身,几番波折来去末了只剩一头黄牛老来伴。这一生的起伏都化作深沉长叹,而长叹沉淀下来,便成了两字:活着。
小说《活着》以老农福贵之口,讲述了他漫长又辛酸的一生:福贵原为富家少爷,却因嗜赌输光家产,不久父亲也意外去世。在为病重的母亲进城寻医时被抓走充军,回乡后又不断遭遇变故,相继失去儿女、妻子和女婿,最后连小外孙也意外死亡,只剩一头老黄牛与他在阳光下回忆过往。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福贵的一生可以说是尘世中千万人一生的缩影,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长须短褐、倚仗叹息的“福贵”;在海洋的另一端,也定有金发碧眼、沉浮苦海的“福贵”。他们被生活不断击倒,却未停止前行,无论以奔跑或攀爬。也许有很多人彻底倒下,但从时空的总和上看,人们的脚步却是坚定的。我想并非所有人活着都是因了一份顽强的执念,更多时候是出于骨血中生来就有的惯性,即“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全人类共有的属性。因此,《活着》可以是发生在任一时空的故事。它向我们揭示了人类本质的生命规律,足以激起所有人的情感共鸣。
当然,《活着》不仅体现了人类生存的共性,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气质。福贵的一生从美满到零落,很有“食尽鸟投林,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意味,是循了传统说法中的因果轮回之论。而独守黄牛的结局犹如一声深沉又不见重量的叹息。说深沉是因这声叹在沧海桑田间被成千上万次地重复;不见重量则是因为尽管苦难轮番上演,人们却仍在吞咽、消化现实给予的幸福和痛苦,并在叹息后复又前行。这声叹息中外皆有,不同之处在于叹息后的动作。美国的郝思嘉叹息后会扬起下巴亮着绿眼睛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而中国的福贵唯见叹息不见雀跃,苍老的眼睛里也没有涟漪。但你知道,他一定会活下去,哪怕老黄牛也离开他,他也一定会活着。正如回溯我们的五千年时,你会发现这片土地不管经历了多少血雨腥风,中华儿女也从未被真正击倒,硝烟散尽后大地上依然是人们蓬勃的身影。中国人的“活着”是平静而坚定的,如作者余华所说:“‘活着’在中国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和进攻,而是来自于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无聊和平庸。”
《活着》打动人心的原因除了有对生命规律的揭示,还有作者对苦难淋漓尽致的刻画。在余华的笔下,苦难被具象化为纷至沓来的死亡。人物的死因有的虽显荒诞,但却都在情理之中,而死亡的叠加与其荒诞性更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性,对读者造成心灵上的冲击。例如,福贵的儿子有庆被活活抽干血而死,小外孙苦根被豆子撑死,儿女、女婿又都死于同一家医院……无不予人以震撼。而对于苦难的描述,作者将悲悯蕴于冷静之下,没有哭天抢地的哀号,而是采用冷静又不致冷漠的笔触。如他所言,“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而应向人们展示高尚,高尚即对事物理解后的超然,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在平时的语言背后,你能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叹息,而苦难也在冷静的刻画下更具冲击力。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作和尚”,福贵的一生虽似一声长叹,末端却又系了歌谣般的期盼。这一缕期盼虽非雀跃,但也是一种乐观,为“活着”增添了云淡风轻的超然。书页翻动中,我获得了关于生命的指示,感受到生命在与苦难相依中迸发出莫大力量,指引着我坚定而缓慢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