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材料篇一
小华,男,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16年12月至今,担任七眼桥镇时屯村村委主任。2020年5月,被授予2019年度“西秀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7月,他创办的安顺肉多多绿化园艺有限公司在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安顺市选拔赛中荣获“专项组优秀奖”。
刻苦钻研,找准发展新路子。小华同志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前往云南开展调研学习,调研结束后积极组织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宣传征询群众意见,获得村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引进多肉种植产业并将其发展为村级产业,作为主责主业来抓。2019年,他积极走访动员,通过流转土地200余亩、引进多肉品种,成立兴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建成占地300余亩,82个连体大棚的植物基地,是目前贵州省最大的、集培育区、景观区与售卖区、研学为一体田园综合体生产基地。大棚内,几十种各式各样的多肉植物排列整齐,多肉植物作为最近几年新兴的花卉产业,受到家庭园艺爱好者的追捧,成为了都市年轻白领案前的时尚装饰小物,如今也敲开了山区农民致富的大门,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就业的'又一新型产业。
不忘初心,带领群众奔小康。在小华的努力下,时屯村注册成立了“村社合一”合作社,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他经常晚上深入群众走访座谈,不断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把群众的所想作为村级发展的重要参考,同时建立了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将所有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签订了分红协议,利益联结贫困户达到全覆盖。
另外,小华“一切为了人民”的各种事迹也在镇上传开:村级上寨自来水在高峰期间供应不足,不能正常取水,于是,他和好友庄洪彭协商,于2017年6月自费11万元为村集体修建了一个水池;他听到村民反映村里没有一个休息、休闲娱乐的场所,在面对村级经济紧张的情况下,2017年9月,自费投入15万元为时屯村修建了一个凉亭;自2018年以来,小华每年都会自费3—5万元,为村里考取优秀大学的学子颁发奖学金;疫情期间,自费1万余元用于捐赠给各村卡点值班人员的就餐;2019年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他多次到云南考察学习,在时屯村创办了安顺市肉多多绿化园艺有限公司,解决了村里51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中就包括10户10人贫困户。
砥砺奋进,助力乡村新发展。在小华的大力号召下,时屯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充满了信心,鼓足了干劲,合作社的每一个人都把主要精力用在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上,大家都纷纷表示表示,“只要能干一天,就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下一步,小华将依托贵州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强化院企合作,做好多肉品种培育,规模种植,品质提升,营销管理等方面工作,让基地成为省农科院的科研实训试验场,把基地做强;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多肉产业,由基地提供种苗和技术培训,并负责产品回收销售,稳定解决农户持续增收和广大农民工就近就业的问题,持续推动多肉小镇建成;抢抓疫情结束国外市场真空契机,建立一批网上直播带货平台,通过建立多肉售卖大市场从而带动全区的产业大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材料篇二
周xx,女,汉族,中共党员,28岁,现任国家税务总局安顺市西秀区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团支部书记。自20xx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农村税务工作。她深知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这位年轻的90后始终为着肩上闪耀的税徵,燃烧青春、绽放热情、锐意进取,助力乡村振兴。
20xx年,周xx担任国家税务总局安顺市西秀区税务团支部书记,三年来,她坚持联系帮扶村,深入农户家里和田间地头了解贫困户需求与困难,出智出资出力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每年组织发动同事出资购买贫困村滞销家禽500余只,共计5万余元,并为帮扶对象购买书籍等学习资料。
20xx年—20xx年期间,周xx分别组织干部为因灾返贫的白顺开一家及因学致贫的方玉菊、方雪飞两姐妹发起捐款倡议,共计捐款3万余元。方雪飞表示:“感谢周xx姐姐以及税务局的其他哥哥姐姐,到了大学,我一定努力学习,争取将来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建设家乡,回报社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她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通过结合“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活动,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精准帮扶方面,向农业、农村、农民持续做好服务。
为助力涉农产业发展壮大,精准帮扶农户迈向乡村振兴之路,她带头组建涉农税惠团队,定制个性化税收服务,落实落细税惠政策等措施,建立健全“事前辅导、事中审核、事后监管”的跟进机制,有针对性地向企业介绍涉农产业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税农携手共促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农户创收致富。在她的努力下,20xx年以来,实现了农村税收减免1970万余元。
为解决农户和企业对涉税事项办理的疑问,围绕办税缴费和产业发展“问需、问计、问难”,推动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她带头把纳税课堂开到田野乡间,讲解好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税收优惠政策,面对面辅导,手把手教学,为乡村产业发展做好后勤保障,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乡村发展动力。
同时,她以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宣传发动为抓手,经常性组织青年干部开展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为建设环境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贡献“税力量”。她经常组织青年干部从清洁环境入手,开展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在西屯村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中,她号召党员干部、村民群众、教师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宜居乡村创建活动,通过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措施,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材料篇三
小达,男,维吾尔族,1983年8月出生,群众,xx学历,20xx年被色也克乡布力曼村委会评为“致富带头好帮手”
他是一个孝顺家庭的好青年,依靠种地、在建筑工地干活和运输的收入,照顾家庭中生病父母和小孩。他还吸纳了村里8名年轻人就业,带动了家庭增收,积极配合村委会各种乡村振兴活动,在环境整治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从来不怕苦,每次干活加班到凌晨5、6点,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去年底,在集中连片居民院落硬化工程中不计辛劳、通宵达旦的完成,农户家里铺的砖是他自己出钱找人免费给农民帮忙,连续2天一直加班加点的干,从不叫苦叫累。
前几年,他通过在耕地过程中跟村里的汉族大户交流沟通,学习了土地管理、滴灌技术等农业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在节能创效、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取得优秀成果,同时在推动现代化农业、“新六产”农业、高科技农业等方面勇于探索、进行实践,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材料篇四
xxx,男,汉族,199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紫云自治县小坡脚汤氏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8年先后被评为省、市、县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先后被团省委、团市委、团县委联合相关部门授予“优秀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2020年合作社被评为安顺市龙头企业,2021年合作社入选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xxx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5437部队,服役期间获得5.12抗震救灾嘉奖、集体三等功。
2007年12月,怀着心生向往的“飞向蓝天”梦,xxx告别家乡父老,踏上从安顺开往成都的“送军专列”,开始了自己梦中的空军之旅。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xxx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前往救灾现场,抗震救灾结束后,xxx荣获先进个人。2015年,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等一批关注贵州发展的新闻引起了xxx的注意,他一边着手规划着家乡农业产业发展的构想,一边保持军人特有的韧性带着战友夺标取冠,同年12月,xxx怀揣着“优秀士官”的荣誉离开了部队,回到阔别八年的家乡。
退役返乡的xxx没有闲着,一心扑在了农业产业的试验上。为了选择产业,xxx先后到过广东、山东、云南、福建、新疆等地,考察鲜果种植的环境和销售渠道,学习瓜果种植技术,学习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收集了从部队转业回乡创业的第一手资料。
跑了市场,看了产业基地,有了自己的试验种植结果,xxx的农业产业发展的构想渐向成熟,并开始影响着村中的其他人。2017年,经过撤并的村委班子需要配强,猫营镇党委入村开展调查时,xxx的声誉在群众中反响很好,后经组织酝酿、培养,他被选为牛场坡村党支部副书记。
做了村官,不忘自己就是一名党员。“做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是群众选我的真正需要。”在村委任职的时间里,xxx大多时间赴在田间地头,跟着群众学种植,指导群众学改造,走着专家的路线,干着百姓的操劳。那些日子,当地的群众都对这个退役军人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敬畏,“汤支书对家有情,对群众有爱,为人亲和”的形象也在十里八乡群众的心中树立了起来。
退伍不退军人本色的xxx,本着“在军为国、返乡为民”的`创业精神,经过多方筹集,于2017年投资100万元成立了紫云自治县小坡脚汤氏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通过逐户动员走访,合作社成立才一个月,就成功流转土地近300亩。通过土质检测、育苗管护到大棚改造、土地翻耕、组织贫困户入园培训、土地流转资金付给、再到生态理念的灌输……2018年,小坡脚西瓜生态种植基地里产出了“特小凤”西瓜品种,红极果蔬市场,成了当地市场的生态型水果精品,土地流转量也达到预期极限350亩,带动贫困家庭就业21户,35名贫困群众作为基地固定职工,开始领取月薪工资。
山川缠绵,四野军绿。xxx从空军的蓝,变身为致富带头人的绿,期间的过程,让许多群众从中受益增收的同时还学到了种植技术,这无疑是一次朴实且成功的转身。为扩大种植规模,助力乡村振兴,今年,xxx通过联户联营分基地模式在大营镇发展了4个西瓜种植分基地,与农户实现利益联结,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材料篇五
2016年4月10日,受市委办指派,刘艳军来到了省定贫困村——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四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瑶乡、甘于奉献,唱响了一曲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雄浑乐章,让村民们收获了脱贫奔康的成果:目前,上东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收入由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至39万元,实现从贫困村向小康村、从“后进村”向“后劲村”、从产业空心村向网红打卡地的蜕变。
得知被派驻上东村时,刘艳军既兴奋又焦急。市委要求将上东村打造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作表率。这就意味着,上东村的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出新、出彩。作为军转干部的他深感重任在肩,心里暗暗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不拔穷根不摘穷帽绝不收兵!
要改变贫困,先改变自己。从机关到乡村,扎下根来,才能把“两条心”变成“一条心”。白天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晚上熬夜归整扶贫资料,一到上东村,刘艳军就忙活开了。
初来乍到,有些村民对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猜想刘艳军是不是来“镀金”的。但刘艳军决心以真心赢民心,凝聚脱贫攻坚向心力。周一到周五,吃、住、工作都在村里的工作模式,让他很快就融入了上东村。他主动深入村民家中,嘘寒问暖拉家常,了解村民们的家庭成员和收入情况、致贫原因等,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35户153人,无劳动能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共寻致富良策,与贫困户同劳动。四年来,刘艳军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上东村贫困群众筹措扶贫慈善款和物资共计100余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300多人次。最让村民们感动的是,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刘艳军始终同村党员干部奋战在防疫一线,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甘当守护者。
刘艳军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上东村村民。如今,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内生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治穷要治根。产业扶贫是铲除穷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上东村是龙门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难以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这张牌,最大限度地将现有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现实财富?刘艳军认为,产业扶贫只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效稳定脱贫。
在实际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刘艳军与村“两委”班子一道谋思路、出主意,找准产业兴村突破口。他立足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位出租、竹制品加工等。另外,刘艳军还为上东村争取到了韶新高速的一个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称他这是为上东人民做了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刘艳军还通过建立致富带头人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对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通电商、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一道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帮助上东村和贫困户形成了“造血”功能、走上长效、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刘艳军以省、市、县《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实施方案》为指导,突出重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体系引领上东村党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针对上东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较多、经常性教育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上东村党员之家”微信群,在群里及时发布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的党员搭建起一个学习教育的便捷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注重发展培养党员,近三年来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岁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注重以制度管理党务村务,着力解决班子“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建促和谐,如今的上东村各项社会事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该村也先后荣获了“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刘艳军坚信,在党建的引领下,上东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如今的上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劲头更足了。
上东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刘艳军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21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刘艳军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材料篇六
作为一名乡村振兴专干,小罗始终不忘组织的要求、为村民服务的宗旨。一场蔓延性的疫情在全国席卷而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处于扩散期的严峻形势下,他始终坚定信念、团结一致、服务群众,主动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与全村党员双联户长等共同组建“党员突击队”“双联户长突击队”“人大政协突击队””退伍军人突击队”,坚守岗位、服从安排、随时待命,争当防控一线的“排头兵”、为民服务的“勤务员”。
他始终坚定信念、坚守岗位,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关键时刻不懈怠、不退缩,在防控疫情斗争中践行宗旨意识、锤炼理想信念。
在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组织下,小罗挨家挨户进行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并做藏语翻译,细致讲解、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况知识,劝导村民加强自我防护,不参加聚会活动、无特殊情况暂不外出;引导村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在全村营造浓厚的防疫氛围,提高村民的防护意识。
他主动对对近期返乡人员的工作地点、返乡途径等进行详细登记。每天电话等方式逐一询问反乡人员的身体状况、其中从湖北省武汉市返乡回乡人员,进行居家隔离14天、检测每日体温,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同时,监督村里各家商铺,检查商店商品有无涨价,蔬菜、粮食等群众日常用的物资供应情况,有无存在供不应求情况。定期安排人员到市区购买生活用品、满足村里生活必需品,让“制度与温度”并存。
他定期对每家每户进行消毒,对公共垃圾箱、村便民服务中心、村超市等人流量相对多的区域消毒,日夜轮流巡逻。耐心劝导集中聊天、晒太阳消遣的村民回家;提醒不戴口罩就出门的村民做好防护措施。
几天以来,小罗与工作队和党员始终坚守在各村出入口,逐一排查、登记外来车辆人员,耐心劝返前来走亲、串门、拜年的外来人员,牢牢守住防范疫情输入性风险的前沿关口。
他说:“我也会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为“抗疫情”全面胜利作出更多贡献”。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材料篇七
xx,男,汉族,1979年10月出生,现任坝羊镇新山村党支部书记、新山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20xx年10月以前,xx在浙江宁波办厂,在回乡探亲的过程中,偶然从村干部口中了解到坝羊镇正举全镇之力发展茶业产业,经济环保,前景广阔,新山村正在积极响应号召发展茶产业,并成立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个消息让年轻的xx怦然心动,使他萌生了在家门口创业的念头。在新山村党支部的诚挚邀请下,他最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加入新山村茶叶种植合作社并任合作社经理,同时将浙江宁波的工厂变卖把资金全部投入茶叶种植,从此为家乡的发展事业奋斗,并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
20xx年冬天,在坝羊镇党委决定将新山村打造成生态茶乡的重点村时,部分群众跳出来唱反调,不予支持,有的虽然嘴上不说,但实际持观望态度。因为在新山村,祖祖辈辈都是靠土地养家糊口,土地历来是百姓的“命根子”,不愿轻易让出。但是xx认为乡亲们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的人,为了不耽误群众白天做农活,xx只好利用晚上时间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走访,同群众“拉家常”,向群众宣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认真分析发展茶产业的市场前景,与群众算经济账,动员他们拿出土地发展茶产业。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xx的不懈努力,新山村600余户村民一致同意发展茶产业,纷纷拿出土地,或流转出租、或入股分红,积极支持新山村打造生态茶园。
如今的xx,依旧每天在茶山上忙上忙下。而他也因为优异的表现,被党组织吸收为一名党员,并在20xx年10月党支部换届选举中,被新山村党员群众选举为新山村党支部书记。
新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村支两委+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方式发展茶叶产业,入股的社员,除在毛收入中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红外,在合作社务工的,还能获取务工收入。在新山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后,xx对党支部班子进行整顿,切实把提升村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来抓,并且根据新时期农村工作发展的需要,要求班子成员有针对性地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在村内实行发展重大事项“支部提、党员大会议、群众代表评、村民大会定”的民主管理机制,形成“支部带队伍抓班子,干部带党员抓示范,党员带群众抓发展,人才带资源抓项目”的工作格局。紧紧围绕“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的发展理念,按照“三权”促“三变”的发展思路,结合村情实际,探索出了“以产促村、以村带产、产村同步”的产村相融发展新路子。
近年来,新山村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以创建省级先进示范村委为目标,搭乘省市县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列车”,大力发展产业种植,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全村建成茶园8400亩,占全镇茶叶总面积的23.33%,茶叶加工厂两个,每年解决1400余人就业问题,其中贫困户500余人,为坝羊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材料篇八
小索,中共党员,20xx年10月26日起在xx县xx镇门德村担任乡村振兴专干至今。她的日常工作是协助村(居)“两委”抓好社会稳定、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服务群众、基层党建等工作。同众多奉献在乡村振兴事业道路上的基层工作者一样,在日常巡逻的村道上、防疫执勤的设卡点、纸笔繁忙的办公室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总是热情地穿梭在人群中。自参加工作以来,她迅速转变思想,成功地完成了从初出校门的学生到群众工作者的角色转型,总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群众事业中。
夯实政治理论,增强党性修养。思想是行动的根基和源泉,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时刻跟着党走是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她一直坚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决策的悟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作风,奋力开创新发展理念,努力落实高质量乡村发展措施,不断努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争取让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牧民充满幸福感、获得感,始终将自己融入群众圈子,同大家一道,奋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常向群众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为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她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始终抱着一颗学习之心向群众请教、向村“两委”请教。在基层的锻炼中,她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转变了思维模式,工作水平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一肩多挑,支持推进民生工程。在工作上,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踏实进取、认真谨慎、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为切实改善民生,她边学习边实践,积极配合该村集体经济项目(养羊合作社、沙场、劳务输出、生态岗位)负责人担任会计职务,日常管理账本、起草会议纪要、统计分红、收入支出、整理材料以及撰写村委工作简报、统计上报文件、搞好党建、整理精准扶贫材料等文职工作,确保了各类项目的有效运行。
预防为主,维护社会政治安全稳定。她积极配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更新综治台账,举行综治宣传号召。重要节日、敏感节点都加强值班备勤;强化扫黑除恶向持续纵深开展。特别是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她积极入户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并配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疏散人员聚集、关闭聚集场地。每天同村医一道给疫情期间入村人员量体温,教他(她)们正确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做好居家隔离;她积极筹备设卡点建设,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起制作防疫宣传栏并以张贴海报、宣传单以及先进模范者照片;配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给每个党员讲解《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并发放藏汉双语版的复印件。当夜空中星星闪亮之际,村庄道路上依然能看到她坚守岗位的身影。在防疫工作中,她一直坚持组织双联户、党员进行昼夜交叉巡逻,积极参与设卡点值班,并组织参与了疫情联防联控重点公安检查站、公安干警、县乡医院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工作和为武汉疫区捐款活动。
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她发现该村党建工作及部分行政工作仍较滞后,更加积极投入相关工作,在建立党支部活动室、健全工作机制上勇越建言献策,使该村党建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建设。村“两委”班子也曾夸赞道:自从她来到门德村,加强了我们村的党建工作,规范了合作社文字材料工作,她的努力,我们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还经常开玩笑说:“她是我们村里最耀眼的星”。
回顾近四个月的工作,她深切感受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得到了加强。实践让她深刻的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乡村振兴专干工作的基础,不断学习提升是做好乡村振兴专干工作的前提,为群众办好实事是做好乡村振兴专干工作的突破口。她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科学指导实践。不骄不躁、始终如初、再接再厉地积极配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做好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她将努力为乡村振兴发展做实事、做好事,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我,充分调动个人工作积极性,压实责任,紧跟落实,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发力,始终把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做为自身工作的首要目标。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材料篇九
小木,男,30岁,群众,初中学历,色也克乡阿克提坎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作为新时代青年,小木在生活中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小木初中毕业后跟着爸爸在村里做木匠工作;在20xx年曾学习电脑雕刻技术;20xx至20xx年在县城中开办了自己的木艺加工雕刻店;20xx年三新活动开始以后回村做家具。
20xx年8月在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和带领下,小木在村里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岳普湖阿克提坎新志愿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小木为村里的待业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共同改造村容村貌,开展美丽村庄建设工作,除了承包各类装修装饰项目外,还积极配合村里的安排,建造小公园、小广场,修建长廊、亭子、木质桥...等等,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促进了村子的美丽发展,为本村发展出了不少力,流了不少汗。在日常生活中小木为人热情耐心,积极响应上级组织号召,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仅自己摆脱了贫困,还带领全村村民发家致富,获得了乡级青年创业之星的荣誉称号。
小木同志为了提高专业水平,在喀什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并将公司扩建转移到县内做家装装修和设计工作,号召村里还未就业的人员一起进行奋斗。目前带动了8人就业,每人的工资能够达到3000-4500元,其中有一个叫穆萨·热扎克的工人,是阿克提坎村4小队的困难家庭成员,从前一直嗜酒如命,不参加工作,在小木同志反复的劝说下,加入到奋斗的队伍中来,现在依靠自身的木工手艺,每月能够有4500元的收入。
目前小木带领村民们县城里承接各类房屋商铺的装修工作,一起努力奋斗,空闲时间还会在村里免费教授木工技术并为学有所成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小木得到群众的充分认可,带动并助力贫困青年自主创业脱贫,积极吸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带动本村青年就业创业。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材料篇十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主席的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用拼搏的决心、刚强的意志、过硬的本领、无私的奉献让这条路上充分“精、气、神、蕴”,一起奔赴与创造乡村更加美好的未来。
接续奋斗,绽放乡村振兴路上的“无限精彩”。
有句农家谚语是这样说的,“人勤春早功不负”,这句话启示我们在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道路上要谋划在先、担当在先、作为在先,下好“先手棋”,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的目标任务笃定前行,在新的征程上用努力奋斗凝聚力量、绽放精彩。“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党员干部要以热爱之心、奉献之志、担当之能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广大群众团结奋进新征程,奠定良好的农业基础。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员干部要锚定目标不放松,保落实、聚力量、促带动、谋未来,以全力以赴的拼搏拼搏姿态躬身实践,用对事业的热爱凝聚逐梦的力量,接力前行、接续奋斗。
无惧无畏,集聚乡村振兴路上的“深厚底气”。
在疾风里生出逆风飞翔的“翅膀”,在逆境中迈出逆行向前的“步伐”,在巨浪里划好勇往直前的“破浪桨,以无惧无畏的勇毅姿态开拓进取,让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子更广更实。“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员干部会面对各色的考验,这些考验是“锻铁之火”“炼金之炉”,一切艰难险阻与挫折都是初心意志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主动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勇于“跨栏”,在实践的“大熔炉”中磨砺自我、锤炼本领,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信念创造出更大的业绩,在奋斗实干中为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初心如磐,激发乡村振兴路上的“坚韧精神”。
“一脸汗水”“一脚泥水”的“一”字当头彰显着党员干部的拳拳为民之心。乡村振兴的发展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解决好群众的难题、办好群众的实事,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攻坚克难,才能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质效。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及时对接问题,不遗余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面对面地帮群众算“长远账”,谋划发展之路,打消群众在思想上的顾虑;手把手教授群众种养殖方法和科学技术,以好方法好技术为产业发展注入力量;心贴心地讲解具体政策、专业知识和作物的生长习性、注意事项,让群众能听得懂、用得好,增强群众在产业发展上的能力水平,提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坚持到底,解锁乡村振兴路上的“深刻蕴含”。
一颗颗吃苦耐劳的恒心,一个个功在不舍的身影,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没有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奋斗、坚守尽责的奋斗,就没有乡村振兴道路上丰硕的成果。作为党员干部,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要专注于事、奉献为民,扎扎实实地撸起袖子、俯下身子,以执着之心摸索方法、探寻道路,以专注之心精益求精、不断突破,不怕山峦巍峨、不怕村道曲折,以“扎根”之姿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稳步发展,让群众的“钱袋子”更鼓,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昂扬奋发的旋律奏响在乡村广袤的沃土上。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材料篇十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找准定位、持续发力,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抓组织振兴促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政治组织,必须进一步强化政治属性,突出领导核心地位,这是抓好农村基层党建之魂。扩大党组织有效覆盖。对于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做到应建尽建;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加强党的工作。注重创新组织设置,探索将党总支设在产业联盟上、党支部设在产业协会上、党小组设在产业联合体上,不断织密组织网络。推进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党组织要领导并支持其他各类组织依法依规行使职权,逐步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群议事会为议事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核三体”运行机制。组织党员有效聚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全面推行“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等做法,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党内关爱资金,增强广大党员荣誉感归属感。
基层党建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倾听时代声音、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历程。抓基层党建,就要奔着问题抓、按照要求抓、结合实际抓。抓实抓活党支部。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分类抓好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让党组织能落实、好操作,让党员想参与、有收获。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深入开展示范点创建活动,每年倒排一批软弱后进村党组织进行循环化整顿。切实提升凝聚力。党组织的凝聚力来自于联系服务群众的质效,来自于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要健全服务体系和链条,把农村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要把抓发展有机融入基层党建每个环节、每个要素,落实基本制度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组织活动要结合重点任务,发挥党员作用要着眼群众需求,确定党建项目要立足发展难题。要加强对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要把党员、群众和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以发展成效检验党建成果。
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把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好,把农民群众团结服务好,需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放在心上、任务抓在手上。要强化责任担当。把抓农村基层党建作为分内职责,层层建立抓农村基层党建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把基层党建和日常工作一同谋划、一同研究、一同推进。把抓农村党建工作成效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级党组织书记聚焦党建主责,直接部署推进。要强化务实创新。加强调查研究,把形势的变化分析透,把基层的诉求弄明白,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方向和目标理清楚,推动农村基层党建顺时应势、固本开新。
乡村振兴好青年事迹材料篇十二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马培源、钟洋、王淦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带着“不安分的心”,他们在西安周边的山上租了老院子,开始了改造旧屋、随性作画的“原生态生活”。三人以“野居青年”为名,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每天有500多万粉丝守候在屏幕前,期待从他们的视频里,品味出自己心中的脱俗生活。
他们是学画画的,然后就在山上搞一些创作,感觉特别自由。刚毕业比较闲,就用拍视频的方式,把他们画画、生活、做饭、改造之类的琐事,全部记录下来,没想到发出去还有不少人愿意看。”“野居青年”马培源笑称,粉丝量的逐渐增长,网友的“催更”,也让团队的视频内容不断“推陈出新”。
三人成众,分工不同。在团队里,马培源是基建主力,钟洋苦练厨艺,王淦主攻拍摄和剪辑。山上的日子里,他们将“野性”发挥到极致,大到房屋搭建,小到花草种植,三个人总是亲力亲为。在钟洋看来,从“野居”中寻找乐趣,分享创作灵感才是他们生活的核心。
“在我们的‘字典’里,没有什么对与错,勇敢尝试才是青年本色。”“野居青年”钟洋称,在一起生活的五年时间里,大家进行了多种改造尝试,拍摄内容也“翻过车”,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过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歧,但经过讨论,团队一致决定放下杂念,率性生活,趁着年轻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折腾”了几年,积累了大量的改造和运营经验后,“野居青年”有了新的计划,他们选择下山,走进乡村,将一个破旧小院改造成一间民宿。屋檐下的蓝色手扶车和诸多网友共同见证了小院从无到有的全过程。通过镜头,乡村生活的安静、随性仿佛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他们三个人都生长于乡村,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乡村振兴做一些贡献。虽然在一个周边设施不太成熟的乡村里开民宿并不明智,但在“野居青年”品牌的影响下,已有不少“粉丝”前来“打卡”,他们的团队也逐渐壮大。年轻人青春洋溢的笑声,给曾经寂静的村庄注入了些许活力。
“生于斯长于斯,自然要回报它。我们现在计划做一些乡村振兴相关的事情,从小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比如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改造房屋,让他们生活便利。”王淦认为,通过团队的视频宣传,能让更多年轻人通过网络关注、了解、亲近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