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大全16篇)

2023年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3:19:08
2023年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大全16篇)
时间:2023-11-24 13:19:08     小编:薇儿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一

细细品读《教育漫话》,感觉受益匪浅。

洛克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第一位的,因此在书的开篇就写道:“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为此他提出一套保持健康的建议。如他认为“一定要避免娇生惯养”,“无论冬夏,儿童的穿着都不可过暖”。他主张让儿童从小适应冷水洗脚或洗澡,多进行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衣着不可过紧,早睡早起,经常运动,睡眠充足,少用甚至不用药物,饮食要清淡,不喝烈性饮料。他认为儿童最好的食物是牛奶、粥、面包、蔬菜和水果。儿童的卧床要坚硬以锻炼身体,这样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强壮、勇敢又坚定的人。这与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在婴幼儿时期着力培养孩子穿衣、洗澡、睡觉、喝水等诸多习惯,千万“别让自己的过分地小心照料使孩子成为了牺牲品。”的观点是不谋而合。

有了健康的身体之后,就该培养健康的精神。洛克的德育思想主线有两条:其一是训练儿童以理性克制欲望,其二是从小通过教育与练习去培养儿童所必需的、良好的性格习惯。洛克主张对儿童实施德育时父母要做榜样和示范;要充分练习好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要和儿童讲道理,还应该给儿童奖励,这包括尊重、称誉和赞扬,但洛克反对体罚。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但必要的责备、斥责也可保留,但不可挫伤儿童的自尊心。那什么时候该约束管教?惩罚的度该怎么把握?洛克在“儿童的管教与惩罚”这一节中作了详细的阐述与解答,现将部分经典语句摘录如下:

(一)关于“管教”:

“凡是有心管教子女的人,应该在子女极小的时候早早开始管教,而且要及早让孩子完全服从父母的意志。在子女年幼时,应该视父母如君主,即具有绝对权力的统治者,以这样的方式去敬畏父母,而一旦到了成熟的年龄,则应当视父母为他们最好的、唯一可信赖的朋友。”“孩子对父母的恭顺心理一旦培养成功,否则势必劳神费力才能改正,耽误越久,耗费越多。”

“无论需要何种严格的管理,儿童的年龄越小越要多用,一旦运用得当,获得效果之后,便应放松,改为采用比较温和的管教方式。”

(二)关于“惩罚及鞭挞”

“我们若想儿童变成明智、贤良、机灵的人,将鞭挞及其他奴隶性的、肉体的惩罚运用于他们的教育中,不是合适的方法;只有在万不得已的场合与极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尔使用。此外,用儿童喜欢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博取他们的欢心,也应小心避免。”

由于儿童应很少通过鞭挞去纠正错误,所以我感到,斥责过多,尤其是盛怒之下的呵斥,其结果几乎也和体罚是同样的败笔。它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同时减少孩子对父母的尊敬。

抗程度而定,直到能从中看出忏悔、羞耻以及自愿服从的迹象为止。

儿童只有在做了邪恶的事情时(这在他们幼小时期极为罕见),才值得父母去加以制裁,倘若他们犯了错误,只消给点眼色或摇摇头就可以改正过来;如果有时必须责备几句,父母的态度也应严肃、和蔼而又庄重。

采用处罚措施时,一定要让儿童的羞愧心理比惧怕痛苦的心情来得重,那么这种处罚是有效的。

无论是什么特别行动,如果你已吩咐他去做或者严禁涉足,你便需亲眼目睹他服从不可,不许求饶,不准反抗。倘若你下命令,而他反抗,那种情形便成了你们相互暗地较劲,争胜负、斗输赢的局面,这时你便非赢不可;如果你使过颜色,或者发过话语,过后仍未奏效,那时就不惜动用鞭挞;除非从此之后,你有意听命于令郎去过日子。

当儿童故意的成分暴露无遗,使得鞭挞成为必然时,鞭挞应来得更沉着、更严厉一些,并且应一面鞭挞,一面训诫,直到鞭挞在心理上的印象可从儿童的面容、声调以及屈服的态度上明显地表现出来,不仅是因为感到痛苦,而且是因为对所犯错误的愧疚,并融化在真挚的悔恨中时,才可停止。

鞭挞是矫治儿童不端行为的方法中最糟的,也是最后一个,只有在极端的情形之下,一切比较温和地方法都实验过且被证明无效时,方可采用。

(三)关于“说理”

说理应是对待他们的真正方式。儿童一到使用语言之日,就是明。

了道理之时。

说理必须以迎合儿童的能力及理解力为限,同时应以极少的简明扼要的措辞表达。

长篇大论的说教和哲学意味甚浓的推理,最佳效果也无非是使儿童感到惊奇与迷惑而已,并不能提供真正的教导。

随着他们年龄渐长,便会逐渐变得专注及勤勉。但是你的话应永远对他们具有力量及威信,如果有时在某一场合,你吩咐他停止干某事(即使是孩子气的举动),你便一定要做到,不可让他占了上风。所以我始终主张:除了儿童做事有流于恶习的倾向外,最好少行使权利,少下达命令。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制服这些恶习,只要你能使孩子服从你的意志,则在大多数场合,温和地据理说服,效果必定更佳。

在教导儿童的各种方法中,最简单易行且富有成效的方法是:将儿童应作出或避免作出的事情的榜样放到他们眼前。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二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即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

首先,在身体保健方面,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在他看来,“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这正应了现实生活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确实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有成功,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书中,洛克还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炼儿童健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可贵的建议。如他提到的早起顶有益于健康;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孩子的卧床,应该是坚硬的,宁可用絮绒,不可用羽绒。将身体习惯为随遇而安,是人的一种大幸,也是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这些思想即具体意见对我们现今的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道德教育上,洛克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因为洛克的绅士教育除了体育外,可归纳为“德行、智慧、教养、学问”,而前三项都与德育有关,我也认为,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因此,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你要想孩子长大后服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服从你。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洛克对儿童的德育也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如榜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奖惩教育、宽严结合等。

此外,我们也要警惕一种相反的倾向:儿童被管束太严,精神沮丧颓唐,失去活力和勤奋,()那样更糟糕。而放荡的`青年,常生龙活虎一般,精神饱满;一但上了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所以,关键是如何把握好教育的适度适宜性原则,对于儿童,我们需要敏锐的观察,坦诚的沟通。同时,洛克还告诫年轻的绅士:“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我认为,这个道理对我们任何人也都同样适用。

关于智育,较之德育,在洛克的教育体系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洛克主要强调了两点:其一,强调了功利的原则,即所学的东西一定要对未来的生活有用。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实用主义,应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其二,他强调了教育方法,要点是要懂得儿童的心理,要激发儿童兴趣,使学习变为一种游戏;学习要循序渐进,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决不挫伤好奇心,并培养其动手能力。

这些道理其实是我们一直接触,放在嘴边的。但洛克对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用大量生动的事例语言作了深入的论述,令人信服。例如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说:“儿童是喜欢变换、喜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别种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这是他们的父母、导师和教员所易忘却的;他们心目中想到了什么要儿童应做的事,他们就急于要使儿童去做,就想不到设法诱导儿童去做了。”他告诫我们,强迫只会使幼儿对于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失去长远发展的潜力,所以必须方法得当,坚持寓学于乐。相反地,对于儿童的一些不良嗜好游戏等,您尽可以像任务一样要求他一直不停地玩,直到他因为受不了这种任务强迫而厌恶这种嗜好;而对于您要他做的有益的事,则可以作为他完成某些任务的奖励。这无疑是大胆创新的教育措施。

总之,我发现《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又写得深入浅出的好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局限外,其他思想,如对教育力量的肯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对父母的教育责任以及一些具体的教育工作意见,都是发人深省的。但在现实中面对不同气质、倾向、过失的儿童,我们还是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尽量给予每个儿童适合他自己的教育。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三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今天,我继续阅读《教育漫话》。在书的开始部分“健康教育的具体意见”中,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避免娇生惯养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读到这里,我深有感触。现在许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出世即受到家人的百般宠爱,吃好的'、穿好的不说,家人还处处小心,就怕他们有一丁点的闪失。就拿我儿子来说吧,他从小就是我妈妈的心肝宝贝,天气一冷就怕他冻着,总是给他穿很多的衣服,我妈妈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就应该汗津津的。”结果,稍微见点风,孩子就感冒了,然后吃药,挂水……孩子出生刚四十五天的时候,就因肺炎住进了医院。后来的日子里,孩子三天两头地往医院跑,体质特别的不好,直到今年暑假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孩子的身体才强健一些。不过,即使是现在,我也不敢让儿子少穿衣服,因为小时侯已经养成习惯了,天气一冷,儿子的衣服立即成倍递增。

其实,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是迥然不同。古代德国和现代爱尔兰人,他们刚出生的婴儿都用冷水洗浴,不仅洗脚,还洗全身。现在苏格兰高地的妇女也在冬天用此方法锻炼她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受到伤害,反而非常的健康。

看来,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经受锻炼,而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呀!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四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读洛克的《教育漫话》就宛如一位有思想的长者站在你的面前,和你聊天,聊聊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语调亲切平和,娓娓道来,所聊内容却非常深刻。他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而绅士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人都会很快走上正轨。

洛克在书中讲了三个方面的话题:体育、德育和智育。作者把体育(实质上是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讲,因为“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体魄。”“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得到幸福,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而要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更必须先有能够忍耐辛劳的强健体魄。”“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绅士人格的灵魂。”因此,德育被洛克作为全书的重点来讲述,真正的绅士要善于获得自己的幸福,而又不妨碍其他绅士获得幸福;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在聊到智育问题时,洛克特意强调了功利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育漫话》这本书聊了许多关于孩子教育的话题,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我们教师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书中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学术概念,但他所讲的东西却非常深刻,极有启发意义。以下几点是我在阅读时感受最深刻的: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作者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

正如很多老师意识到的,作者指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应尽早培养。因为幼儿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果不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难看到他的转化与进步的。

洛克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错误和大人常用的培养孩子德行的方法,

如说理、鞭笞、榜样、责骂、强迫等。其中有两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

写了体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写到智育。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快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习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有:

1、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

2、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当儿童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就他去做。有些喜爱读书、写字、画画的人,在某些时候对于书、字、画也会感到无味,如果那时他再勉强自己去弄,结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惫,甚至对原本感兴趣的东西失去原有的兴趣。

3、儿童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

教育的实用性。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他们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应当所追求的事物。

《教育漫话》这本书虽然文字是有限的,但带给我的启示却是无限的,它们都将陪伴我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断求索。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五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教育专著——《教育漫话》,获益颇多。《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我读后不禁深深佩服这位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书中深入浅出的描述,饱含哲理的文字,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让我不由自主地去领悟反思。《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书中大量讲述了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行和个性,如德行、理智、机敏、优雅、礼貌等。约翰洛克认为,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行个性,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是终身受益的事。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使我支持洛克的上述观点。的确,对于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家庭中的教育来说,有些基础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生活习惯、道德品质、学习的态度、切合和针对孩子的有效的方法的形成等。根据读后所想,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教育应该养成哪些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优秀品质和独特个性。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间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地描绘。”这是《教育漫话》卷首第一句话。约翰洛克在书中主张,孩子应从幼年起就进行锻炼,反对娇生惯养;提出童年不宜穿太多的衣服,要多过户外生活,多做户外活动,多接近自然,多游泳,用冷水冼脚从而锻炼意志;饮食要清淡,多吃面食,少吃肉腻食品,不饮烈性饮料;多运动、多睡眠、多呼吸清新空气等许多有益的、具体的见解。约翰洛克把健康区分为身(身体)、心(精神)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都是“能工作、有幸福”的基础条件。“凡是身体和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便得到别的种种,也是徒然。”因此约翰洛克要求家庭教育要充分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着力养成孩子健康的品性。约翰洛克的“健康”品性,既包括对健康的自觉意识,也包括科学地生活的常识。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家庭教育必须把保障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作为最基础的环节,要采取科学的教育、培养态度和方法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要帮助孩子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学会客观地对待自己,学会倾听和表达,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缓解压力,控制心态平衡的方法,学会理解和支持他人,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使孩子远离心理疾病,发展健全的精神。这点在我们的社会社会生活中尤为重要。

《教育漫话》中约翰洛克的见解是:“孩子因为年龄增长,自由便应跟着到来,许多事情他应信托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你给他良好的原则和牢固的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习惯可以在这里是这样,在其它情形下也是这样。”“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恒,更加简便。”习惯是经多次重复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去自觉的行为方式。约翰洛克认为,习惯的形成过程“是给予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之在儿童身上固定起来;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可发生作用了。”这个见解无疑是正确的。我们的言行、品质、个性,说到底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而已,好的习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优秀本质上是一种习惯”。教育要着意养成孩子的好的习惯、优秀的习惯、形成将来成功的习惯。好的习惯很多,积极思考的习惯、谦逊的习惯、全力以赴专心致志的习惯、做事一丝不苟的习惯等。从小处看,仔细观察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归纳总结的习惯、善于反思的习惯,甚至于约翰洛克提到的早起早睡的习惯、严格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等。教育要努力发现和保护孩子在各个方面的优秀的行为,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分享意味着彼此共享,分享意味着相互理解与合作。《教育漫话》中约翰洛克提出,教育要培养孩子与兄弟姐妹、与伙伴、与他人分享事物,分享知识和快乐的品性。他说,“关于取得事物与占有事物,你要教导孩子,使他们能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分给朋友,一点也不要为难,不吝啬,使他们从小就从经验中知道,凡是最大量的人也是最富有的,而且还得到别人的敬重与称誉”。“分享”可使兄弟姐妹之间来得更加和睦,更有礼貌,且同样推及旁人。“分享”可使儿童养成温厚、对人和善、慷慨、以及得到一种快乐,视为一种值得自豪的事。的确,使学生学会分享,可以使他们学会在关心、欣赏自己的同时,同样关心欣赏他人,可以使他们有效地团结合作,有效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效地走出自我中心和自我封闭,学会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积极接纳他人和换位思维的技巧。最终,“分享”的品性有利于他们毕生的健康成长。约翰洛克多次强调,“分享”的品质要从小加以培养,“使儿童经过不断的练习,便能把自己所有的东西给予别人而不觉为难。”“乐于赠予别人的美德,要加以培植。”儿童的美德应“建立在大量与慷慨地把自己所有的或好的东西去给予别人上面”。这些见解和教育要求无疑都是有益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已,不知爱别人,这是当前独生子女一代的性格通病,而当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约翰洛克所提到的这种“分享”品质的培育又是何其缺失。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有着不可弥补的根本缺陷,那就是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生活和教育情境会造成孩子的独占性格,而缺乏与他人分享的宝贵经验。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理性、有同情心、有爱心,一个根本不知道关心人、同情人、爱别人的孩子必定会生出阴暗的心理,整个心灵人格也不会健全。因此,必须认真记取约翰洛克的教诲,在家庭教育中充分注重孩子的分享品质的培养和训练,父母应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学会爱人,学会移情,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民主与合作,学会与他人分享事物、分享知识、分享快乐、分享情趣和其它经验,从而使他们的个性保持健康和丰富。

我想,对于洛克的这些教育建议的价值。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也不能低估和轻视。我们现在的教育中不就是缺乏这些方面吗,关注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当前我们时刻需要学习、反思,并为之不断努力的工作重任。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六

17号陈宇图大家好!我是陈宇图,最近我读了约翰・洛克写的一本教育,书名叫--《教育漫话》,这是一本关于父母和导师们如何教育儿童的书籍,洛克的教育主流是进步的,《教育漫话》里面的很多教育思想,时至今日仍然值得人们特别是将要从事教育的我们去研读和借鉴,但是其中也有反人民的因素,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他的教育思想。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读书感想。这本书主要阐述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他的关于德育的思想,洛克认为"在一或者绅士的各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都得不到幸福。"一个人有了德行不仅能获得幸福,也能获得成就。他在《教育漫话》中一开始就指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说:"德行愈高的人,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德行对于绅士如此重要,德育也就自然成为绅士教育的核心了。在洛克看来,德育应当培养儿童理性、礼仪、坚忍、节制等品德。洛克告诫年轻的绅士:"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鉴于德育的重要意义,洛克建议应当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他说:"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该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至于德育的方法,洛克提出了如下建议,教育方法应适合儿童的"心性",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一是要用"说理"的方法。洛克认为,说理要符合儿童的能力与理解力,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说理的时候,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二是利用榜样的力量。洛克认为:"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三是多练习,少讲规则。洛克认为,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导师和父母应当创造机会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他们养成习惯。但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可太多,否则花样太多,把他们弄得头昏眼花,反而一种习惯都培养不成。四是奖励与惩罚适当。洛克认为,在儿童的德育中奖励和惩罚是应该采用的,但方法应得当。如果妄用奖励与惩罚的办法,那简直是牺牲了他们的'德行,颠倒了他们的教育。洛克明确反对体罚,认为体罚是种奴隶式的管教,因为它"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教鞭威迫着的时候,儿童是会屈服的,是会佯作服从的;可是一旦不用教鞭,没人看见,知道不会受到处罚的时候,他便愈会放任他的本来的倾向"。英国在几百年前就十分重视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可见,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前途和幸福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当前我国的德育状况,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积累的很多这方面的宝贵经验。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国的德育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当前在某些里面以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学校的德育也就无可指责了。如果任由这种对德育的轻视和错误的认识泛滥的话,必将对学生本人及国家产生严重的后果。这是值得我们努力去反思和改进的。因此,我们应该像洛克说的那样,在儿童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要对他们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并且教育的方法要符合儿童的年龄实际和儿童的理解力。在《教育漫话》中,洛克关于德育方面也存在着错误的思想,就是他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校的教育也不是万能的,他把人的好坏都归功于教育,我认为这是对教育的功能认识的不全面的表现。我们不能依靠学校来教育学生的一切方面,其实儿童德育的效果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的。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学校的教育功能。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七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着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所着,本书于1693年问世后,成为欧美乃至世界文化、教育的瑰宝,数百年来被许多人奉为办学的圭臬乃至“宪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人。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教育思想有所了解。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认为绅士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品质:健康的体魄、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是约翰・洛克的经典名言,他认为“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要想有幸福之人生,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健康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今日的天之骄子,明天的国家栋梁,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但是学生群体身体素质却存在整体下滑的趋势,不禁令人担忧。

面对中国孩子较弱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给出的药方,“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

洛克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行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缺少的。”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这句话真的应引起我们的警醒,我们是否该把孩子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学习之上呢?"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它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就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

反观我们当代社会,富二代、官二代们在父母大树的荫蔽之下,生长的可谓扭曲变形。“我爸是李刚”“药家鑫撞人杀人案”……层出不穷的案件让人触目惊心,国人道德水准大幅下滑,以致洋人讥笑“中国人缺少的不是价值,而是道德”。人们在痛心疾首之时,不由惊呼“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社会怎么了?”倡导仁义礼智信的孔子学院已经花开五大洲,而我们的社会怎么与仁义背道而驰,为何在他们的`心中不能盛开鲜花,而遍是杂草?让我们反思孩子们所受的教育吧,从牙牙学语之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便牵着他们的手疾走于一个接一个的辅导班、加强班,几曾留意过他们心中是否有灰尘、可曾有杂草?“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至圣先师的教导言犹在耳,我们的孩子可曾知晓?是该醒醒了,在他们的心中种上“仁爱之花”吧,只有在仁德友爱的基础上去做学问,才能成长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

正如洛克所说“我觉得如果有人不知道把一个有德行的,或者有智慧的人看得比一个大学者更加无限可贵,你也会觉得他是一个大傻瓜的。我不只是觉得对心地良好的人说来,学问对于德行与智慧都有帮助,同时我们也得承认,对心地不是这么良好的人说来,学问就徒然可以使得他们更加愚蠢,变成更坏的人。”

让我们在孩子们的心灵种植“真善美之花”,让它浸润在春风雨露中,让阳光遍洒心灵的每一处角落吧!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八

内容简介: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的代表作之一。全书以“绅士教育”为主题,分为体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包括学问、知识和技能)三个部分,阐明了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

读书感悟:

《教育漫话》这本书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约翰·洛克所著。整本书都是洛克建议他的朋友爱德华·葛拉克,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为绅士书里的内容是洛克多年做家庭教师经验的结晶。读起来像是与一位朋友在交流养育孩子的私语,深入浅出,处处透着教育的智慧。

这本书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首先提及体育即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讲述。他指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洛克先生给出的方法有: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这些方法也简单易行。

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道德品质。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众所周知,孩子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爱模仿别人。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说教的力量要大。那孩子不慎犯了错怎么办?洛克指出惩罚应尽量避免,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洛克认为,相比于品质学问不是最重要的。学问是应该有的,但居于第三位,用来辅助品质,所以把智育放到最后来谈。他首先提醒我们应该极力注意,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或工作。一旦读书成为儿童的负担,他就会讨厌它,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应该把学习看做是一种游戏、消遣,把它当作一件做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他主张重视儿童的兴趣,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对儿童充满求知欲望的好奇心要给予鼓励。在最后作者指出每个人的心理都与他的面孔一样各有一些特色,两个儿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导。对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这和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它们的影响是难以洗掉的。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去审视自己:我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影响?总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如果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九

前段时间有幸阅读了《教育漫话》这本书,书中提到了好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从事教育行业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本书的作者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对医学、自然科学以及实验科学情有独钟,后来他又担任过多年的私人医生以及家庭教师,这些经历使洛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经验,为日后写下《教育漫话》奠定了基础。《教育漫话》的主题是所谓的“绅士教育”。绅士教育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一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洛克提出的绅士教育的任务是要阐明,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全书共217节,主要分为三部分:体育保健、道德教育和智育。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首先讨论的是健康教育,因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是“对于人世幸福状态的一种简洁而充分的描绘”,二者不可或缺。洛克之所以重视保健、养护,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洛克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而且深入研究过医学和其他自然学科,作为一位“内行”,他对儿童的体育、健康、养护等问题都提出了不少具体的颇有价值的意见。例如他建议“无论冬夏,儿童的穿着都不可过暖,主张儿童用冷水洗脚或洗澡,多过露天生活,多呼吸新鲜空气,衣着不可过紧,饮食要清淡,不喝烈性饮料,早睡早起,睡硬板床,不宜滥用药物,注意运动锻炼等。这些主张都是配合贯彻其教育目的、任务提出来的,至今看来绝大部分还是科学合理的,值得人们吸取。道德教育是《教育漫话》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内容。洛克声称:“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行之中,我将德行放在首位,视之为最必需的品性。“他要求儿童在具备健康体魄的基础上,必须有健全的精神发展,而这集中表现为必须具有完美的德行。洛克认为,德行乃是人生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缺乏德行,就无所谓人生幸福可言;因为缺少德行的人不可能被人瞧得起,也难以取得事业的成功。在这一部分,洛克对儿童的德育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其中包括: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做父母的都舍不得将时间留给孩子,那他的成长还有谁对他负责?如果要求孩子不做的,做父母的首先带头不这样做。父母要选择适宜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就像我们古代的故事“孟母三迁”一样。首先父母要选择或创造良好的、积极向上、充满学习氛围的一个环境或空间,让孩子吸收到最健康、积极和乐观的空气,让孩子在蓝天下健康和茁壮地成长,其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3)对于孩子一定要谨慎地使用体罚,体罚的作用是要让孩子的羞耻心占据更大,如果只是身体的疼痛或是一种躲避的心理,那这种体罚对于孩子就是效果甚微的。或是体罚下的孩子变得懦弱,变的十分的奸诈。在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地激起孩子对自己荣誉和名誉的保护,如果他很热爱自己的名誉,他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那在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或一句严重的话语都会起到效果。如果使用体罚,就要将他一次驯服,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智育是《教育漫话》这本书的第三部分,讨论的是智慧与学问。为了培养能力,洛克重视智育办法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见解,包括:

(1)不能强迫儿童学习,反对教师用斥责和惩罚的方法迫使学生去注意;

(4)应当鼓励并尽量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5)培养动手能力,如引导儿童自己制作玩具,学习一种手艺或园艺等,这样既可调剂生活,又可获得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还可防止儿童将宝贵的光阴虚掷在无益的事情上。洛克还一再强调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于年幼儿童,可以寓教学于游戏之中等。虽然洛克在书中提出的某些意见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总的来说,本书是富有教益的。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此情况下,爱子女心切,期望子女成龙成风但苦于乏术的家长,承担儿童教育重任的教师,以及一些对教育有兴趣的人阅读此书,一定会在儿童教育问题上获得诸多有益的启示。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十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今天,我继续阅读《教育漫话》。在书的开始部分“健康教育的具体意见”中,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避免娇生惯养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读到这里,我深有感触。

现在许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出世即受到家人的百般宠爱,吃好的、穿好的不说,家人还处处小心,就怕他们有一丁点的闪失。就拿我儿子来说吧,他从小就是我妈妈的心肝宝贝,天气一冷就怕他冻着,总是给他穿很多的衣服,我妈妈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就应该汗津津的。”

结果,稍微见点风,孩子就感冒了,然后吃药,挂水……孩子出生刚四十五天的时候,就因肺炎住进了医院。后来的日子里,孩子三天两头地往医院跑,体质特别的不好,直到今年暑假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孩子的身体才强健一些。不过,即使是现在,我也不敢让儿子少穿衣服,因为小时侯已经养成习惯了,天气一冷,儿子的衣服立即成倍递增。

其实,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是迥然不同。古代德国和现代爱尔兰人,他们刚出生的婴儿都用冷水洗浴,不仅洗脚,还洗全身。现在苏格兰高地的妇女也在冬天用此方法锻炼她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受到伤害,反而非常的健康。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十一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教育思想有所了解。这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教育学,除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外,某些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论述等等。作品虽然写于三百多年前,时至今日仍然有着现实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洛克十分重视早期教育的关键作用。一是因为儿童少小时的可塑性最大。二是因为幼小时的印象“都有极重大极长远的影响”。像水源一样,稍加引导,“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因此,越早教育越要谨慎从事,因为教育上的错误“像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错了,以后就难补救了。

小学儿童的可塑性也很大,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养成教育抓起,如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等。书中关于习惯的养成,我觉得很有可迁之处。“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需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机会,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不过我在这里有两点要提醒的。第一,你要他们练习某种习惯,最好和颜悦色地去劝导他们,提醒他们,不可疾言厉颜色地去责备他们,好像他们是有意违犯似的。第二,还有应该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可太多,否则花样太多,把他们弄得头昏眼花,反而一种都培养不成。要等某一件事情经过经常的练习,变得容易自然,他们做来不必再假回忆之后,你才可以再去培养另外一种习惯。”我觉得我们学校这方面也是这样做的。

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多从小娇生惯养,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这一切原本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却反而使得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天一冷,就会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我们可以学习《教育漫话》中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培养儿童强健的体魄,让儿童从小就锻炼身体,使他们将来能抵抗天气,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多方面的变化。

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根本的地位,“德行是一个人或一个绅士所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种禀赋,一个人如果缺少德行,就决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在洛克看来,德育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说来它包括德行、智慧、教养以及坚忍等各种美德的培养。

洛克反对溺爱放纵孩子,他认为这是最大的教育失误。当今社会,溺爱放纵孩子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存在着。被溺爱的孩子总是哭闹着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或做某件事,小时侯是糖、玩具,长大后就要的更多了,这时候家长才对孩子的任性感到烦恼。还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一再的放纵孩子,等小错变为大错才想要纠正,但为时已晚。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得孩子任性妄为,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气壮的和父母争吵。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利于他们在同伴中的交往,进入社会后,人际关系往往比较差。父母应当做到不溺爱放纵孩子,在既严厉又宽松的环境下对儿童进行教育。

《教育漫话》这本书,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有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榜样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会在无形当中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尤其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学习能力较强,可塑性也较强,教师的榜样作用也就更大了。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就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实,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凡事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与品行端正积极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我将继续勤奋学习,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十二

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特别在物质上不断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概念,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抓、去取。

有的家庭过分保护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都看成潜在的危险,因此孩子的全部探索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由于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虽然常听到父母教育他们要互相帮助,但这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真正的行动。

试想,如果用“赏识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更加狂妄、放任自流和孤僻。

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过度地夸奖和赏识他们,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8226;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接受父母那种表面上的夸奖。过分“赏识”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无一益,结果会害了孩子。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鼓励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十三

《教育漫话》是5月1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约翰·洛克。中文版由傅任敢翻译成文。全书的都在论述“绅士教育”,从德智体三方面来阐述如何教育绅士。

《教育漫话》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1683~1689)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1693年出版。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十四

走进教育名著,聆听大师的教诲,感受精神的洗礼,确实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近日,我拜读了洛克的《教育漫话》,得到不少收获,特别是他对于阅读的性质、方法与策略的论述,现把相关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感悟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1683~1689)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书信整理而成。全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

在读《教育漫话》的过程中,我还特别关注洛克对于阅读的性质、方法与策略的论述,把相关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感悟写出来,和大家共享。

关于阅读的性质,洛克认为“你应该极力注意,决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也不可使他把读书看成一种工作。我已经说过,我们从极小的时候起就是自然而然地爱好自由的,所以我们对于某些事情之所以感到憎恶,原因只是因为别人把那些事情强加给了我们,此外没有别的理由。我常有一种想法,觉得可以使儿童把学习看作一种游戏,看作一种消遣;觉得假如我们把学习当作一件光荣的、荣誉的、快乐的和消遣的事情,或是把它当成一件做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假如不使他们因为忽略了求学就受到责备或惩罚,他们是会自己要求受教的。”

怨恨,一种把读书看成是“任务”或者“工作”的怨恨!这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教学神经,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怎样让学生搞好阅读,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又是什么呢?洛克在他的论述中,体现了如下几点:

首先,我觉得,洛克认为决不可让儿童把读书和学习当成他们的一种工作,也不可变成他们的一种烦恼,注意从儿童的兴趣出发,把读书看成是他们的游戏和消遣,看成是一种光荣和快乐。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就是一种方法和策略。“我相信有许多的人,他们一生一世憎恶书本,憎恶学问,原因就是当他们正在厌恶一切这类约束的年岁,被强迫与被束缚去读了书的缘故。这种情形正同吃得过饱一样,饱食之后所生的憎恶是消灭不了的。”

其次,洛克认为,孩子阅读,不要强迫他,也不要因此责备他,要在可能范围内诱导他去读,但是不可把读书作为他的一种任务,宁可让他迟一年学会读书,不可使他因此对于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洛克强调读书要在尊重儿童兴趣的基础上,加强引导,而不赞成强迫读书。在我们教学生阅读时,诱导学生愿读,乐读,乐在阅读中,不是为了考分而考分,确实是师生都向往的一种境界啊!

还有,洛克谈到当儿童开始学习读书时,教师应该注意向他们推荐和选择书来读,而不是放任自读,他说,“选择一本容易、有趣而又适合他的能力的书,书中的乐趣,就可使他前进,就可酬答他读书时所受的辛苦,所选的书不可使他的头脑充满纯粹无用,华而不实的东西,或是打下邪恶与愚蠢的基础。”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谆谆的教导!

当然,洛克也不忘阅读的“检测手段”,他认为,儿童左右的人常常和他谈谈他所读过的故事,听他讲将那些故事,这种办法除了别的好处以外,还可以对他的阅读增加鼓励和快乐,因为他知道阅读是有用与愉快的。

一本《教育漫话》,不仅可以让我们走进教育大师的心灵深处,受到震撼;联想到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又可以得到教益。愿教育名著伴着我们,愿我们心中的教育思想像明亮的星星,更加熠熠生辉。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十五

《教育漫话》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体育、德育和智育。

体育,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

德育,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

智育,作者指出“每个人的心理都与他的面孔一样,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与别人区别开来。两个儿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导的。”对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和我们的祖师爷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看了《教育漫话》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了,培养孩子生活上的好习惯可以为他们打下健康的基础;调教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孩子早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借用书上的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迹健康成长。

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篇十六

最近读了一本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这是一本有关培养绅士的书,即培养一个资产阶级的管理者的书,由于时代特点,有很多已经于现代的科学有所出入,并且是从儿童抓起的,对高中教育有很多不能适用的地方,不过还是能够有一些感触。有不成熟之处,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在书中提到关于游戏的观点,在现代教育中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书中提到这样一句话,禁止反而常常可以增加他的欲望,现代社会充满了诱惑。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关于网络游戏使某大学的学生大面积的被开除。对于这件事各级媒体搞得沸沸扬扬,并且很多把矛头指向了开网吧的老板身上。这一点我不想过多的评论,前几年就有在中小学周围多少米之内不准开网吧,不准开游戏厅等规定。这一点大家知道,中小学生自治能力差,可能这样做有一些效果。但长远看并非如此,中学和小学阶段由于有老师和家长管着,学生不去网吧。考上大学后,没人管了。原本禁止他们做的事,更激起了他们上网的欲望。难道这时再出台一个新规定,网吧必须离大学校园多少米?很显然是不现实的。第一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上大学期间管着,禁止上网吧。大学毕业后呢,管能管一辈子吗?显然不行。第二当今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上有海量信息,有各种你所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东西,对于现代社会的人已经离不开网络了。那怎么办呢,这就大禹治水一样了。要想办法输导,而不是一味的去静止这静止那。关于怎么输导,书中也有一些建议,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是可以借鉴,那就是把游戏当作一种工作,每天必须在何时玩多长时间的游戏,一旦把游戏作为工作任务来完成,那就不会觉得有多好玩,过一段时间也就厌烦了。当然这个方法不是万能的,但是必须要采取输导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同样的道理你想让他做的事情,不要当作工作,而是要作为游戏。例如把学习作为游戏就不会感到枯燥,这样就会乐学,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书中对语言的学习也有一定的见地,书中提到绝对不要用文法去麻烦儿童,要像说英文一样,向他说拉丁文,不必受到规则的烦忧。对我们来说只有把英文改成中文,把拉丁文改成英文就可以了。因为没有谁学自己的母语是用规则,不也没有违反规则的吗,国内就有李阳的疯狂英语吗。不过对一个其他国家的语言有必要研究的那么透吗,有多少人将来能够用上呢。这一点书中也有所提及,大家不妨想想有多少人会用到那可怜的英语呢,要与国际接轨可以完善翻译体系,没必要人人学外语,举国学外语。日本有完善的翻译体现,经济发展不也忙好的。何必让所有的人从小就开始做无用功呢。

在书中提到了关于鞭挞,用鞭挞来对待学生是一种贪便取巧的管理方法,这种惩罚自然会使导师盼望儿童去爱好的事物反而遭到儿童的厌恶,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是奴隶式的脾气。这里也就是说体罚和变相体罚会给学生带来的伤害,达不到该有的目的。而且会使他产生暴力的习性。那怎么来培养学生成为你想看到的那种人呢。书中提到用奖励和处罚来达到目的。奖励并不是给他所需要的东西,而是要在众人面前表扬他。惩罚是在他犯错误时,私下里批评。这样学生就懂得了尊重与羞辱的意义,这样你能使学生爱好名誉,惧怕羞辱,学生为了名誉和羞辱心就会安你的要求去做。

现在的教育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一味的强调升学率,对三好的老大哥德育和小弟弟体育关注的相当地不够。在教育漫话中提到了德行,只有有德行的'人,才会是真正的人。教育不是培养才高八斗的屠夫,所以要认清了现实教育中的缺失,要成才,先育人。

书中有这样一句: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也就是说德育和智育是相互促进的,并没有冲突,从长远来讲还有好处,因为我们并不想培养出一个虐待动物的大学生,一个用高科技杀人的杀人狂。再说说有关体育的问题,在书中也有相应的部分,只是由于时代和认识的不够不免不是很正确,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节奏日益加快,所以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最近一段时间听到好几次有关过劳死,一是压力太大,时间太长。还有就是不注意体育锻炼。所以学校就应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不是一门心事的搞升学率。

现在社会物欲横流,人们为了某些利益不择手段。在书中把说谎看作极坏的品质,是不能忍受的。这对我们来说培养学生的诚信是多么地重要,党和国家都在提倡建立诚信社会,建立诚信社会靠什么,就得靠教育。教育学生讲诚信,从最简单的做作业开始。现在是抄作业,考试作弊,将来就有可能去诈骗。当然仅仅是学校这样做是不够的,现在社会诚信严重缺失,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电视里充满了虚假广告,就是学校也非一方净土,也不可能成为一方净土。要学生讲诚信谈何容易,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书中有关习惯的培养用了很大的篇幅,书中从穿衣开始,涉及洗脚,洗手,洗澡,饮食,用餐,饮料,水果,睡眠,甚至上厕所都有习惯。可见作者对习惯的重视程度,习惯改变命运。在教育中对习惯教育的还是相当地不够。应该涉及到生活的各方面,小到上厕所。对习惯教育不够,以致在一些国家,得用中文提示小便要上前一步。

本人才疏学浅,就此收笔。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