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一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爱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生。
在一个完美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逊《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因此我选取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刻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爱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必须会有喜爱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逊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就应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刻、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正因他已经把对生命的明白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生,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持续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下方就是他关于感情、婚姻和家庭的精彩论述:
一个男生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生。其余的一切,诸如功名之类,都是奢侈品。(《性-爱五题》)。
对待女生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生,永远持续第一回接触女生时的那种新鲜和神秘的感觉。(《性-爱五题》)。
相爱的人给予对方的最好的礼物是自由。两个自由人之间的爱,拥有必要的张力。这种爱牢固,但不板结;缠绵,但不粘滞。没有缝隙的爱太可怕了,感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迟早要窒息。(《性-爱五题》)。
男女之爱往往从艺术境界开始,靠技术境界维持,到维持不下去时,便转入魔术境界。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二
他的散文融合了生活和哲学。有他的散文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虽然深刻,但是不干涩。前几日看了几页《苏菲的世界》,虽然把哲学放在了有丰富情节的故事之中,但终究是有“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基本哲学命题,需要集中的思考,也许也有一些对思想的压力,这样的思考是有味道的。但是在周国平的散文中,借生活事件和寻常的命题而思考一下人与自然、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轻松的思考体验。既有一种思考的快乐,又不至于有思想的压力,在我看来,这也是他的一个成功之处。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与社会的现象相违背。《何必名校》便是如此的一篇,记得陈丹青有篇《教育的现实和现实的教育》,主题显然一致。但是陈丹青是借中美教育之差异而同批中国教育体制,也许是因为此文作序的需要,而《何必名校》则是通过自己小时候经历的描述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周国平散文,甚至包括今日在看的随笔集《人与永恒》,都是从自身出发,通常用第一人称(我在摘抄中有一段评论),更具主体性,而少一些排他性。也许有对现实的坦然。
也许他的散文的出色之处在于从普通的命题出发,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而带动了我的思考。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三
书海浩翰,知识无穷,古人常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中可见,古人对书可谓情有独钟。自古以来,书本就是人类的好朋友。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扩大眼界,知识会更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更加勇敢,离成功之路越来越近,你敢将会踏着稳健步伐走向成功。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作家都是在读书中成长起来的。因为书里有许多哲理来教育他们,使他们在成长中不迷失自己。
有一次,我在无意料读了周国平先生的散文之后,我久久不能忘怀。写的真是太好了,下面就让我和你一起来分享我的读书这感吧!
《周国平散文》散发出的浓郁的“平淡”味道促使我读了它,它使我在漫漫人生旅途上邂逅了一位初资见面的老友。说初次见面,因为我平生第一次读周国平先生的散文,称老友,由于我向往的人生境界在其中得到了印证,我感到似曾相识,产生一种发现的喜悦。
“寄至味于平淡”,苏东坡的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周国平先生的散文特色。周国平先生的散文读起来非常舒畅,他追求的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实非易事。在领略了天地的苍茫和人生的限度后,周国平先生步入了一种散淡的心境,不再匆匆赶往某个目标,也不再担心错过什么。因而,他的散文中充满了“平淡”的气息。
除了精神函养,周国平先生在文字上下的工夫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散文最讲究味。平淡而要有味道,就很难了。而周国平先生却做到了这一点,因为他始终奉行三个原则: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须保持原味,意即不做作,不着意雕琢,不堆积词藻,不故弄玄虚,不故作高深,以求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的鱼汤,这样既而冲淡了原味,即文字要做到凝炼。正因为这样,周国平先生的散文散发出“平淡”的魅力。
透过“平淡”,我在书中感受到了周国平先生深邃的思想,那是一种源自生活的哲学家的思考。旅行、等待、书籍、季节、家庭,“琐碎的日常生活分散了我们的心思,使我们无暇想及死亡。我们还可以用消遣和娱乐来移转自己的注意力。事业和理想是我们的又一个救世主,我们把它悬在前方,如同美丽的晚霞一样一样遮盖住我们不得不奔赴那座悬崖,于是放心向深渊走去。”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的归宿——死亡了,而周先生却早已将之看透,“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却不让他像自己一样永生。他把人造得一半是神,一半是兽,将渴望不配的灵魂和终有一死的肉体同时放在人身上,再不可能有比这更加恶作剧的构思了。”当我们终于放身一切,为自己的宿命而叹息悲伤时,周先生却依然享受着忙碌的生活,有些人忍不住问:“可怜人啊,你在走向死亡!”他却笑:“我没有忘记。这又怎么样呢?生命的害怕单调甚至死亡,仅此就保证它不可战胜。
我喜欢周先生的散文,因为他拥有最高的智慧,朋友们,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呀!书会伴你一生的。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四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欢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逊《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所以我选择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间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逊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应该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他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人,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下面就是他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精彩论述:
一个男人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人。其余的一切,诸如功名之类,都是奢侈品。(《性-爱五题》)。
对待女人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人,永远保持第一回接触女人时的那种新鲜和神秘的感觉。(《性-爱五题》)。
相爱的人给予对方的最好的礼物是自由。两个自由人之间的爱,拥有必要的张力。这种爱牢固,但不板结;缠绵,但不粘滞。没有缝隙的爱太可怕了,爱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迟早要窒息。(《性-爱五题》)。
男女之爱往往从艺术境界开始,靠技术境界维持,到维持不下去时,便转入魔术境界。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五
周国平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和重要的思想启蒙者。他的书大部分我都读过,在那段青涩懵懂的岁月里给了我许多精神上的慰藉与启发。
心灵上的共鸣首先来自于性格上的相似。同样是内向而又敏感,所以常会对他的想法深有感触,有着虽然素昧平生却可以灵犀相通的默契。不过,另一方面,也因为爱看他的书,性格变得更加内向自闭,喜欢独处。这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
周国平的散文大多是他的哲学感悟。哲学从死亡开始。当混沌的心触不及防地被死亡震撼到,一种巨大的无力感与悲伤开始翻腾,从此留下一片再也挥之不去的阴影。作为一枚硬币的另一面,随着对死亡的感伤的加剧,对生的疑惑也不断扩大。而这时,周国平用他的哲学视角给了我许多启发。
“中西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大全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怎么活?或者说,怎样处世做人,应当用什么态度与别人相处?这时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寻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安静)。
这一番中西的对比,表现出我们国家历来对灵魂的漠视。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周国平作为一个有性灵的人,和我们分享他的内心世界,真是一件幸福的事。他对灵魂的探寻与执着深深地感染着我。
周国平还热诚地把他喜爱的人推荐给我们:蒙田,尼采,爱默生。由此我开始了解西方哲学。现在还记得他引用的一句爱默生的诗,大意是在安慰一个失恋的小伙子“你应当知道/半人半神走了/神就来了”一次失恋的挫折也可能引发一个人内心的觉醒。多么美妙的句子。
当然,最令我扼腕感慨,也是周国平最为喜爱并且极力推荐的人还是尼采。这个超越了他的时代,宣布“上帝死了”的世人眼中的异端。他的结局一直是深埋在我心中的隐痛,每每触碰到都会让我欲哭无泪,黯然神伤。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马车夫在狠狠地抽打着一批老马,突然情绪失控冲上前去抱着那匹马痛哭不已,从此精神失常,再也没有作品问世。十年后,这个痛苦的灵魂终于安息了。这个天赋异禀,思想深邃,目光锐利的人,终生都在思考着如何才能启蒙普通大众,却不被周围的人理解,饱受孤独与痛苦的折磨。这是作为先知的悲哀。也许死对他来说真的是一种解脱。不知道在他疯了之后,终于不再思考那些问题时,是否感受到了一丝幸福和来自人间的温暖?如果我可以穿越时空,来到他面前,我一定会抱住他,就像那天街头他抱着那匹马。我会用我的体温温暖他,即使他已经没有了意识。
最后谈谈周国平的不足之处。不知道是因为性格上的相似还是已经被他的思想同化了,看到他的标题便可想见他的观点,因此觉得他有些老生常谈。一开始被深深地吸引,看多了不免觉得有些缺乏新意。而且我不太喜欢他谈论爱情与婚姻。因为爱情本来就是人的激情的产物,非要上升到理论便觉得有些迂腐,就像诗一分析就无味一样。婚姻则更多涉及到责任,而他对婚姻的看法完全暴露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尤其是一个普通男人的弱点,他的评论就像在为男性开脱。
和别的作家相比,比如他提过的爱默生,他的散文确实太散了。文字的凝练度和思想深度都逊色很多。大家毕竟是大家。周国平的文字在爱默生面前顿时变成了生活小感悟。和同时代的另一位致力于向大众传播哲学的傅佩荣相比,又不够有逻辑性。可能与周国平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哲学,全靠自学与自身的悟性有关。傅佩荣则接受过系统的哲学训练,所以他认为应该:“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我觉得他的观点更全面而有条理。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六
最早接触哲学,还是在中学的政治课上,那是不得不学的,当时我的班主任带这门课,虽然不是主课,但上了几堂课后,我就被这门课吸引住了,课堂上我成了活跃分子,老师也最喜欢提问我,直到现在只要提起中学时代,我就会想起那个给我感觉淡泊又睿智的哲学老师。而自发地去阅读哲学类书籍,应该是在大学和工作以后,从随笔、随感录开始,培根的人生随感录、蒙田的随笔集,曾经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沉浸在哲言的智慧中。后来也尝试去看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但却被它们的高深晦涩吓跑了,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小册子上读到的著作精选,而对哲学的看法是,包含着很多睿智的名言隽语的高深学科。
真正想静下心来写点哲学的话题,还是在读了《周国平文集》以后,因为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太多我想说的话,产生了太多的共鸣。所以,我第一次想在自己的blog发表系列文章,以诠释我对哲学的理解,和哲学带给我的喜悦。
周国平喜欢上哲学,也和随感录有很大关系。他说“每当我捧读一部哲学巨著,即使它极有价值,我也会觉得自己是在做功课,搞学问。读好的随感录,却好象在和作者谈心。”“学问真是做不完,即使是哲学界的朋友,聚在一起摆学术的谱,彼此搞不同的课题,也有隔行之感。但是聊起世态人情来,朋友间时有妙语博人一笑又发人深省,便打破了学术的樊篱,沟通了心灵。”“只要人生智慧相通,学海无边又何足悲叹?读随感录时,我获得的正是类似的慰籍。”
读到这里我已经克服了自己对哲学的那种即渴望又逃避的心理,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你不一定要读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也可以了解哲学,也可以体会到哲学的智慧。
那么,哲学的真谛是什么呢?我从周国平的话中读到了这些东西,他说,他尤其喜欢赫拉克利特,“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我寻找过我自己”,“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些格言串在一起,相信哲学就是教人智慧,智慧就在于寻找自己,暗自把那些博学而从不寻找自己的人讥为“美丽的猴子”。
哲学的真谛其实就是教人智慧,寻找自己,就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博学未必智慧,让人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博学的人是如此乏味?我甚至认为哲学就是教你“道”的学科,认识了“道”,就获得了灵气,即使步入全新的领域,你也不会迷失。这或许就是很多领域的佼佼者都出自哲学专业的原因,比如索罗斯等。
认识了哲学的真谛,我就不再把它当作是高深晦涩的学科,是表现自己深刻的装饰品,它和其他学科一样,甚至比其他学科都重要,完全可以跟一个人的生活走得很近。
我做了一个决定,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中,在合适的时间我一定会为他引入智慧的哲学。
说起书来,我就会想起大学时的图书馆生活。开始是利用课余时间泡图书馆,后来发展到课堂时间也泡。记得有一门叫做《线性代数》的课,我上完第一堂课后,就认定了这是一门既无用也无趣的课,是无论如何不会提起我的兴趣的,从第一堂课后直到考试,就再也看不到我的身影,我旷了一学期的课,时间全部在图书馆度过。那时读的多为社科类和文学类书籍,特别是外国文学,那种一心读书的生活真的很享受。从那时开始,读书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周国平说:“大凡人只要有法子靠实际的交往和行动来排遣寂寞,他就不肯求助书本。”只有到了“被剥夺了靠交往和行动排遣寂寞的机会,”或者到了“怀着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他才会用书来排遣这无可排遣的寂寞。”“如此看来,逆境和困境倒是有利于读书的。”
我不想说我喜欢读书的原因,是我一直生活在逆境和困境中,正如周国平论述悲剧情感时所说,“有的人一生接连遭到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我肯定属于后者,即使我一帆风顺,悲剧情感也依然会笼罩着我,更何况我不是一帆风顺的人。那是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和孤独,我惟有在书中找到自己,得到些许安慰和精神享受。
直到现在,书都是我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在每天步行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家书店,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时进去看看,每当我买到一本好书,想到夜深人静,独坐灯下阅读时的快乐,喜悦之情便溢于言表。
对书的选择,我完全赞同周国平的观点,“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
关于文章,特别是散文,周国平认为平淡是极境,平淡而且有味,是好的散文必备的条件,“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无病呻吟,不要附庸风雅。
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了,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持原味。不要做作,不要堆积辞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故作高深,等等。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
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汤,冲淡了原味。文字贵在凝练,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尽量少说和不说废话,而且在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无的字。
周国平关于文章的观点,和我在《自然是最高境界》拙作中提到的,那段林清玄对于文章的描述如出一辙,“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自然平淡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是为信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七
喜爱回忆过去,正因好像那逝去了的,都是最完美的。
其实我错过的岂止是一场雪而已。每个周末,老组长都会打来电话,“哎,我又攒了一篇文章,放在共享里,你看看。”有时候刚撂下电话,我就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其实我错过的不仅仅有那文采斐然的文章,我还错过了这世的很多风景,和那风景后的很多故事。
这天点开他的文字,看着那“带着露珠的麦苗”,看着那针砭实事的犀利语言,看着那游走在自然中的快乐。突然有种失落。
我忘记了什么?
还记得上师范的时候,喜爱在坐车的时候挑一个靠窗的位置,把头侧向窗外,出神的望着窗外,虽一路无语,却也一路有情。那转瞬即逝的风景,不知道赚取了我多少的情感。那时的天是什么颜色,雨是什么声响,都装在我的眼睛里。因此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写诗,一切现实的、朦胧的,都在我的笔下,攒成了一首首小诗,从未投过稿,就怕这生疏的文笔,糟蹋了那几近童真的幻想。
我忘记了什么?
我知道,这路上的风景,不会为了我而驻足,等我长成一道风景,与我与你都不再相互漠视的时候,我就会与你一齐融成一片绿色、融成一片金黄。当你把你的眼睛镌刻在树上,像极了一棵白杨树,在有风的日子里,你放开嘹亮的嗓音,在夜深的校园里,再去惊扰那个年轻人的梦,让他能够爬上屋顶去偷窥你的美丽时,我知道我就又找回了我最初的童趣和闲心。
喜爱回忆,就要珍惜身边的每一秒钟,正因在这一秒钟以前的那一秒中,那便又是一段回忆了。
让生活完美,让回忆精彩!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八
细细想来,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是很短。
说不长,是因为在帝国兴衰、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在星辰的运转中,区区几十年太不值一提了。说不短,是因为和只有数十年甚至更短寿命的动物们比,几十年又是那样的漫长。
如果我们悲观地看作虚无,也就是将整个人生看作零,那就会毫无希望。捷克作家昆德拉笔下的主人公常说:“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活过,直接将一次人生和虚无、零画上了等号。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而且只有一次机会,确实挺煎熬的,每天都要想着会不会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但要是天天这么折磨自己,那不是天天不快乐吗?天天伤心,那倒不如不活。
换个角度想一想,既然人只有一个几十年的人生,为何天天要愁眉苦脸呢?为何不将每一天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呢?人,要活在现实,活在当下,不要每天担心明天的事,谁会知道明天发生什么呢?所以要把握现在,将每天都过得充分、开心,这不就足够了吗?所以我们要执著于当下的每一天,而不是虚无的未来,更不必沉湎于过去。
执著,并不是固执。执著,亦是超脱。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九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欢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选》《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所以我选择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间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选》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应该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他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人,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十
最近,读了周国平的散文集,里面优美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它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叫《等的滋味》的文章。文章以“人生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开头。的确,从我们成为胚胎的那一刻,我们就等着出生;从我们出生后我们就等着长大;从我们长大后,我们就等着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无时无刻在等。
等的滋味同样也是不同的。或幸福,或悲伤,或烦闷。但唯一相同的是,等的人都是处于被动的一方。等的可拍就在于此,对于自己等的事完全不能支配,对于其他的事又完全没有心思。
等在不同的角度上也不同。等在命运之门面前,等的是生存和死亡;等在生计之窗面前。等的是柴米油盐。因此人们对不同的等的感觉也不同。
其实,我们等的最终就是死亡,但是人们似乎忘了这一点而在等着别的什么。就是这种思想,才让我们不断地,去追求,去创造,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使自己在等待死亡的时间里有是可做。
所以,等不仅是排着队向前走,它同时也在催促着我们去做更多的事。
在这本书里还告诉我许多,生与死的意义,生命的名字,失去的价值。它使我更加理解人生,更看透生命的本质。我也在读这本书中,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我相信,只有多读书,我们才能了解更多。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吧,我们的生活也一定能在此中得到充实。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十一
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好像是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寒暑假之外,就不会有时间看书了似的。当然,假期所读的书与平时读的完全不在同一档次,毕竟,谁有本事在读完一本科幻小说或是漫画之后能写出合乎要求的读后感?于是乎,我的同学们只好拿起平时只放在书架上冲样子的名著读了起来。
我却幸运得多了。多亏我的未雨绸缪,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著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著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著。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如果不细心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可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应该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达到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我希望自己能够秉持这圣经,不忘审视自己。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现在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明白更多。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十二
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一天中午的时刻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着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着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着。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如果不细心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但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就应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到达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我期望自己能够秉持这圣经,不忘审视自己。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此刻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明白更多。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十三
“人们常说,人与人之间,尤其相爱的人之间,应该有相互了解和理解,最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樱史怀泽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中说,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无权提出这种要求。‘不仅存在着肉体的羞耻,而且还存在着精神的上的羞耻,我们应该尊重他。心灵也有其外衣,我们不应脱掉它’它如同对于上帝的神秘一样,对于他人灵魂的神秘,我们同样不能像看一本属于自己的书那样去阅读和理解,而只能给予爱和信任。每一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承认这个事实。”
在我拥有爱情的时候,曾经幻想爱情是两人心理生理的完全袒露,我把我的内心完全的裸露在对方的面前,却发现这种开放是单向的。当时曾经苦恼,现在明白那只是幻想,如同女人幻想永久。爱情不是把两个人变成一个人,对于精神羞耻敏感的人,内心往往最具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往往是吸引对方的原因。健康爱情不是消除独立、同病相怜,而是欣赏独立,就是所谓的信任,共同燃起生命的创造之火。最根本的精神痛苦,是个人自己的事情,不应期望任何人与你分担生命存在的义务。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够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走在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胜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统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在黑暗中与信任的人行走,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不需要语言,不需要眼神的接触,两个人的安静是美好的,而一个人的安静、孤独更是是珍贵的。诗人、艺术家因孤独而生也因孤独而死,孤独为艺术家们提供创作原动力,同时也把他推向边缘。凡高割下了耳朵,死在了画里,海子在长城边卧轨,伟人们不断地结束他们的生命令人留泪、流血,但他们保持神话的纯洁和崇高。人们走在各自的路上,有的人却用孤独与生命换来思想的永恒,为我们留下大海中央的航标。物质将会永远存在,相同的元素不断组合形成新的生命,我们体内残留着我们祖辈父辈的'物质,我们身体由其他生物提供的材料搭建而成,物质不断流动塑造新的灵魂,每次的灵魂更像是无尽物质的一件衣服,物质穿上我们的灵魂,我们珍贵的灵魂对于世界是多么的轻易渺校在这个流动的世界中,只有我们的孤独才能为我们留下一丝永恒的想象,只有他人回忆才能延续我们在是世上的曾经,一代又一代死亡与诞生的车轮一同滚动。伟大的孤独,孤独是不可滥用的,孤独不是空虚,孤独是对自我珍贵事物的坚守,孤独是内心煎熬引发创造的前奏。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十四
这本书的名字平实无奇,没有《朝花夕拾》这书名这般藏有深意,但翻开此书,随意一瞥几行字就被其中道理吸引。
我翻开序言,“我的写作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的论著和翻译,另一类是散文。所谓散文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我把学术论著之外而又不是小说和诗的文字都算在内。对于我来说,这两类写作是完全统一的,它们不过是我从事哲学思考的不同方式罢了。这个集子所选仅限于后一类。”读到此句顿知周国平先生大概的写作风格。后一类即为散文,翻到正文时我仔细起来。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散文,第二部分是札记,第三部分是随感,第四部分是诗。散文占了大半,周先生笔下的散文,其自由不但在文体,更在写作时的心态。第一辑首先提出“只有一个人生”,深入简出,字句触动我心,在我这样的年纪也许还不能完全读懂,但周先生素朴的笔调让我隐约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外冷内热的深深的热爱,不留意间拉近了我和文字的距离,拉近我和他的感受。'苏格拉底在法庭申辩时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他的文字把哲理悄然渗入其中,让人暗暗领会。后来一句“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反复研读之下,一层一层意蕴仿佛条条雨丝,轻轻柔柔,划过我的思想。学习本是为了智慧,智慧如日常餐饮所需营养,让我得以明事理明本心,周先生一字“爱”,巧妙地表达出我内心所求,也正如周先生所言“这正是我所想的!”
周先生的精神所在是平凡,平凡所以贴近我们的心声。哲理,本是深奥的,像是讲不清的心情,而周先生以朴实无华的文字,组成一章一章的心语,平平淡淡地向我们讲述哲理——人生的意义,灵魂与超越,死亡——皆此种种都是充满哲理与神秘,难以道明,没有阅历没有细细品味不能读懂这些简简简单单的文字更不会有自己的感悟吧。“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周先生这样说,我不禁牢记心头。读书让我汲取智慧,智慧滋润我的思想,这便是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吧!
周先生在此书中的文采深深打动我,实在受益匪浅。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十五
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父亲,《妞妞》生活中真实的伤口,周国平之后在书中说到,“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可老天从来是这样,他妒忌幸福的人,他总是把一切本来完美无缺的东西弄的残缺不全,然后告诉你,看!这就是人生!命运在妞妞还没出世之前就开始觊觎她,一环紧扣一环,一步步把他们推向深渊。先是雨儿的表妹把流感传染给了怀孕五个月的她;然后一个四川女孩打来不合时宜的电话,敏感的雨儿因此赌气坚决要打地铺,结果发烧的更厉害;然后急诊的时候又遇到一个蛮横麻木的女医生因而延误了治疗;最罪大恶极的是那个医学博士,把雨儿拉去照x光,而且是两次!在这一系列事故中,哪怕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断了,孩子都可能不会患先天性眼底肿瘤这样绝症。
事实上,我们从来不怕得不到任何即使我们很想得到的东西,我们怕的是失去我们以前得到过的东西。为什么失恋会是那么痛苦的事、。很多人或许认为在于抛弃的痛苦,其实最重要的不在那里,而是无法理解这样的事实,那段以前彼此呵护过的感情就这样悄无声息失去了。任何感情都是这样,倾注过,付出过,不求回报,只想用生命微弱的力量握紧它。可我们活着的世界,总是有一些力量,在它面前,眼泪,显得软弱和无助!然后,开始学会,珍惜生命和亲情。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篇十六
雨果曾经说过:“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思想是步履的延伸,可以带你到达一个神奇的国度,思想和肉体只有在那里可以分离。
无可非议,周国平是一位智者,他早早的到达了那个国度,并且正在召唤更多迷惘的人。他的散文很睿智,几乎都是有关哲学的,关于人生,关于精神,关于生命,关于朝圣……他用他独特的哲学视角窥探着整个世界,整个宇宙。
细细嚼一嚼,你会品出不同的味道。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精神的国度也在日益萎缩,逐渐暗淡。他说:“畸形的都市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感,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泊,情感体验失去个性和实质,蜕化为可模仿的雷同的流行歌词和礼品卡语言。”在这个繁华的物质时代,我们都慢慢迷失在了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一个又一个的深渊。或许我们还没有像电影《小时代》里所描绘的那么奢靡,但不可否认,更多人正在憧憬向往着这种生活,有了这个念头,还否认什么呢。正如孙小宁所说:“生命的年轮一点点在扩大,生命的内部也会随之生长出许多困惑与渴求。”这是我们逃避不了的欲求,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将它们打压成我们能接受能满足的模样,至少这样我们还能有份欣慰。
我喜欢他所谈论的灵魂。周国平让我理解的所谓真正的灵魂,是做一个会思考的人,有基本哲学素养的人。哲学让人综观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实际上就为人的进取方向提供了一个坐标。难怪政治上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其实灵魂根本就不存在有和没有,它更像一种习惯的养成。而哲学就是当你脆弱的心猝不及防地被震撼到,突然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交瘁感涌上心头的时候,他会协助你解开所有的谜团。黑暗无边,与你并肩。“我相信,一种内在的独立的精神生命就是人类唯一的通天塔。”
当然,限于我拙笨的理解力,虽然本书多数文章发人深省,但对于爱情与婚姻的话题,我却颇有“逃之夭夭”的怯懦。譬如,周先生说:“爱情仅是感情的的事,婚姻却是感情、理智、意志三方面通力合作的结果。好的婚姻是人间,坏的婚姻是地狱,别想到婚姻中寻找天堂。”如果爱情的结局注定是婚姻,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追求人间或地狱呢?这个说法未免太过消极。爱情和婚姻都应该是很纯粹的东西,太过理论的话语不太适合这个话题。
汪涵如是说:“人生真正的好东西,好味道,都是不可说的。”
而周国平的散文正是这样一种好东西,不管你放在嘴里嚼多少次,它都依然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