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精选12篇)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3:03:04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精选12篇)
时间:2023-11-23 13:03:04     小编:琉璃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篇一

摘要:了解大学生满意度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在校学习的态度和倾向,而且可以反映出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相关工作的绩效和改进方向,促进学校发展,增强学校整体竞争力,同时做到学生受益学校发展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大学生(上海xx大学)、满意度、建议、改善、双赢。

一、调查背景。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更是我们该去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根据我小组的调查所知,在我国大学校园里,不少同学对自己的校园生活不满,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反映出学校的相关工作做得不到位,而且同学们也会因对校园生活的不满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做出消极行为。本应受到重视的这一问题,却在如今的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可以肯定地说,尽管之前已有零星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但是学校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仍不大。大学生满意度是指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一种总的心理感受与个人看法,它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大学生的满意度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在校学习的态度与倾向,而且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相关工作的绩效及改进方向。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又是大学生满意度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指标。

二、调查目的。

我国在校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越来越多人能够上大学。上大学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都憧憬着大学校园的生活,然而当他们进了大学后才发现大学生活并非所想的美好,取而代之的却是对校园生活的不满,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对校园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与他们的学业和成长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对他们的大学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希望能引起学校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关注,最终希望大学生对其大学的满意度有所提升,从而能够更好的学习。

三、调查问卷的分析。

1调查对象:xx。

2地点的选择:xx。

3调查对象选择: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取30名同学(男女个半数)进行调查。

调查的方法:以问卷的形式进行网上作答或在校园进行问卷调查。

3调查的结果。

在莘莘学子的眼中大学是一个神圣而富有朝气蓬勃的地方。当然,学校是以教学为主、培养多方面人才的地方。反观此次的学生调查中,除了在学校设施上的不足,我们还看到学生与老师之间不仅存在着价值观与人生观上的差异,最重要的是我们之间也缺少了师生间的情谊。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今社会是什么让我们的距离变得如此的遥远。以下是根据调查所分析的一系列问题所在。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困难你会怎样解决它们?

a、向讲师或同学咨询b、查阅资料,自行解决c、置之不理。

对于这道题目的调查,竟然仅仅只有10%的学生选a,而却又65%的学生选c,

而有时有些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导致学生在与学校的活动上产生冲突,交出来的作业保量不保质,并且在这些作业中有关学生将来岗位的知识十分之少。

在第8题中对于老师的教学模式你认同吗?

a老师总是照本宣科,千篇一律b认同不认同又有什么关系c认同。

有60%的学生选a,他们认为在大学校园中老师本来一直都是照本宣读的,这好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律了,犹如这样的想法似乎已经侵入了大部分的学生之中,大学是一个让大家蜕变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地方,更是一个让我们努力汲取知识的地方,而恰恰这样的一个环境,却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我们应该树立的是要与老师共同进步,有着共同的目标——学无止境。

老师有时在课堂上太过于强调学分的问题,想用学分来制约学生的出席率。不可否认的是学生要考虑到的是老师怎么会“出此下策”。

在第7题中对于每学期教学评教这项措施有什么看法?

a虚伪的做法b给喜欢的老师高分c无所谓,反正评好评坏对老师没有任何作用。

我们不应该把学分和学习看做是学习的目的,我们不能被利益熏心,在老师的教学质量的问题上,我认为这本来就是一个相互的关系,或许我们有时会抽同学去开座谈会,但是,谁也不会彻底的谈到问题的根本更或者是某个老师的问题,我们不如建立一个匿名的网站专门让学生畅所欲言(前提必须是善意,要排除恶意的语言),当然这也能让老师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长久下来或许能建立一个和平共处的交流方式。评估是评学校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作用的效域和效度,其中一项就包括评价学校办学条件和设备的效用,对办学条件和设备进行考察。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和主管部门加大投入,提高效率,使办学条件和设备不断改善,使其投人产出比不断优化,充分发挥办学条件和设备的可能性效用和现实性效用,提高其对教学需要的适应度和满足度。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二工大的硬件设施总体上来说是比较完善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学生宿舍。我们学校的学生宿舍分成三部分,河东、河南及小高层。河东宿舍的特点是每个厅有两个热水器,但晚上12点会准时断电到第二天早上六点。1)河南宿舍及小高层宿舍则24小时都保持通电,但没有热水器,学生洗澡要到澡堂。对于那住在河南宿舍及小高层宿舍的学生来说,冬天或者下雨天洗澡就特麻烦,许多学生都希望在这一方面,学校条件若允许的话应给予注意。2)学生分配不合理。有大部分学生反映学生宿舍人员分配不合理,主要是学校没注意到外地生与本地生的情况。学校有四人间宿舍和六人间宿舍,大部分外地生住的是六人间宿舍。相比较而言,外地生的行李物品会多于本地生的行李物品,而外地生又住六人间则显得宿舍空间过于窄小,因此,希望学校能在这方面给予注意。图书室外围(上网处)。

说到图文楼,这是我们学校一处非常好的学习地方,个方面的设备都很完善,但有许多喜欢在外围上网的同学反映,2楼外围上网的地方夏天上网光线过强,还很闷热,主要是因为楼顶的玻璃装置。机房。学校机房的机器比较陈旧,反映也不是很好,包括实验室机房的机器,反应比较缓慢,这些都需要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改进。自习室。据一些同学反映,自习室冬天过于寒冷,不利于学生静心自习,图文楼在冬天的学生则过多。希望学校同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个别自习室安装空调、交通。

每到星期五的时候你总会看到学校周边的公交站台上有满满的人,如果你也是要回家,那么看到如此景像你会作何感想,其实造成我校公交车拥挤的原因是临近周末,许多上海的同学都准备回家,不仅是我们二工大的同学还有杉达大学还金融大学的同学共同乘坐公交车去地铁站,这样就形成了周末公交的压力。但是面对这种压力学校却看不见同学们的烦恼,每到这时候我最羡慕坐校车的老师了,不用挤公交,我希望学校可以看到我们的烦恼,建议学校可以同其他二所大学商量出更好的办法以缓解交通压力。

“如果你所院校的饮食或管理存在问题,你将怎样做?”

a向有关部门提议,并要求改善b口头声讨,之后不了了之c无所谓。

有45.27%学生选了b,40.19%的学生选了c,仅有14.54%学生选了a。

这样的结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大学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按理说思想政治素质应该很高的,因为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任何时刻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其实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沟通!大学生的心理话需要有人倾听和理解。在现阶段社会资源还不够充裕的情况,鼓励大学校园内自助、大学校园之间互助、社会力量介入等等方式。让大学生都能将自己内心的苦闷或快乐,都能有朋友与他们分享。使他们能真正的快乐、开朗起来,从而实现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

四、建议:

希望学校能够通过我组调查反应出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调查核实,进而进一步改进,能够多听取同学们的议建,从而把学校办得更为人性化来创造出更良好的学习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也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学习素质,争取把我校变成一流大学!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篇二

2014年1月28日至3月8日,在密云县人民法院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期间我参与了一个交通事故现场清理引起的诉讼案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执法与处理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第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这一规定赋予了交通管理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现场的职权,也明确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清理事故现场的原则是抢救伤者和财产,尽快恢复交通.

下面就交通执法工作中这一原则的适用和把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一,案情主要内容如下。

2014年1月的一天,x自治区x市松山区广源贸易货栈(以下简称广源货栈)雇佣司机尹某驾驶载有文具,小百货,小电器等货物的东风牌大货车由南向北行驶至我市101国道密云段西大桥上时,由于该车右后轮螺丝断裂发生侧翻,占用了两条机动车道(该路有三条机动车道)和紧急停车带.密云交通大队接报案后派事故科民警赶赴事故地点,清理现场,疏导交通.为保证道路畅通,需要迅速清理货物.现场民警紧急调来吊车和拖板车,试将事故车辆连同货物整体吊装到拖板车上,但试了几次均不成功,加之货车翻在桥上,从桥上整体吊装,货物一旦散落到桥下非常危险.只能先卸下货物,车,货分别吊装清运.尹某及随车装卸工将捆绑货物的绳子锯断卸下货物.由于现场系101国道主路,车流量大,并且以大型货车居多,故民警拒绝了尹某提出的人工清运方式.先后调集,拦截了1辆铲车,5辆自卸车,耗时4个多小时,清运7车次,至清晨8时30分将现场清理完毕,恢复交通.事故车及所载货物运至密云县事故停车场,由尹某及随车人员保管.在清运过程中,该车部分货物发生损坏,后由于尹某等人保管不善和天气下雨,存放在停车场的货物也有部分丢失,受损.3天以后,广源货栈在密云县公证处见证下,与6名货主共同对存放在停车场的货物进行清点,后将所有货物拉回x市.2014年2月,广源货栈向密云交通大队申请国家赔偿.密云交通大队于同年3月作出事故科行为不违法确认书.2014年3月,广源货栈向密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事故科的清理行为违法,赔偿损失38万余元.

原告提出,被告清理现场时,调来铲车和翻斗车象铲砂石一样将货物铲装到翻斗车上,翻卸到密云事故停车场,致使货物绝大部分损坏,部分丢失,给原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万余元,被告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属违法行为,请求法院依法确认被告的行为违法.交通大队事故科答辩认为,原告单位的车辆在西大桥上发生故障,造成101国道西大桥由东向西一带主路和辅路严重堵塞;交通民警及时赶到现场,为保证勤务和交通畅通,采取措施清理了现场,履行了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不构成违法行为,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三,诉讼经过。

密云县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后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不仅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明文规定,亦应符合法律原则.《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这一规定赋予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处理事故现场的职权,也明确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清理事故现场的原则是抢救伤者和财产,尽快恢复交通.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正当履行上述职权.交通民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专业警察,在处理现场时,应当考虑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车辆的型号,损坏程度,货物的种类,数量等相关因素,采取适当措施以抢救伤者和财产,尽快恢复交通,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避免因行使职权造成财产损失.由于被告没有考虑应当考虑的因素,只是采取了严重不当的清理方式清理事故现场,使相对人的合法财产受到了严重损坏,违反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在清理交通事故现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法律原则,已构成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被告因为违法清理事故现场,致使货物严重受损,应当承担主要赔偿责任.2014年5月作出(2014)密行初字第66号行政判决,确认交通大队事故科2014年2月在101国道密云西大桥段清理事故现场的行为方式违法;同年5月作出(i2014)密行初字第67号行政赔偿判决,判决交通大队事故科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6万余元,诉讼费6497元亦由交通大队事故科承担.

不服,于2014年5月向x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2014年6月再次申诉.x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同年6月裁定再审.同年6月作出再审判决,撤销原一,二审判决,确认交通大队事故科清理事故现场行为合法.当日,被告对原告遭受的财产损失给予行政补偿人民币19万元.

四,调查分析。

分析此案,我认为:。

故科交通民警清理现场的行为的合法性。

该东风大货车在101国道主路发生的交通事故,经查是由于该车右后轮两条螺丝陈旧性断裂致使车辆失控导致侧翻,车上货物随车厢一同翻倒并损坏,事故原因完全是大货车司机行车前对车况疏于检查,没有及时发现车辆存在隐患造成的.事故发生后,尹某等人无能力自行搬运货物,只能由交通民警组织清运.当时正值深夜,现场无法组织人工清运,交通堵塞也不允许事故车辆在此地长时间停留.现场民警紧急调来吊车和拖板车,试将事故车辆连同货物整体吊装到拖板车上,为的是保证车载货物少受损失.但试了几次均不成功,加之货车翻在桥上,从桥上整体吊装,货物一旦散落到桥下对辅路的车辆,行人会带来极大危险.只能先卸下货物,车,货分别吊装清运.尹某及随车装卸工将捆绑货物的绳子锯断卸下货物,车上装载的800余只箱子随即散落在道路上.当时现场的紧急情况不允许,也没有条件组织人工搬运.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赶赴现场的交通民警在查明事故没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抢救财产"和"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的法定职责对他们来说就同等重要.尤其在此案中,现场是101国道,这条路是首都东北部连接x省,x自治区等地的唯一通道.经我局指挥调度中心测算,当时机动车日平均流量十一万辆,平均每小时的车流量四,五千辆,每天七至八时的高峰时段,每小时的车流量二,三千辆.当日又赶周末,如果该事故车辆造成长时间的交通堵塞,会给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带来更大的损失.在当时情况下,"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比"抢救财产"更为重要.交通大队事故科在时间紧急,车,货整体吊装又失败的不得已情况下,紧急征用车辆,用了四个多小时,运了七车次,才恢复交通,兼顾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因此,这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是合法的.

交通民警清理事故现场的行为是行政事实行为,是依行政职权作出的,对当事人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此这种行为的具体方式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均没有规定.实施这种行为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急情况,受事故直接影响的道路状况和车辆通行情况及所具备的人力物力条件,来决定所应采取的必要方式.由于整个清理过程是在动态变化之中,其间也常常会发生事先不能预料的情况,从而使这种方式也会随之变化,以适应客观需要.对这种行为方式的客观评价,不能仅仅以结果定论,而更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其选用的方式,所要追求的目的与其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是否相一致.在此案中,负责清理事故现场的交通民警在车货整体吊装不能的情况下,紧急征用,调用铲车和自卸车,用了四个多小时,运了七车次,才完成了清理工作.其采用的方式在当时的特定时间,地点和情况下是唯一的,而不是事后人们坐在房间里可以设想若干个最佳方案可以实现的.

经验和教训是事后总结的,指挥和决策是现场最需要的.现实的交通执法活动中,交通民警在现场处理交通事故,经常是为了抢救伤者,不得已而采取二次损坏事故车辆的方式来实现;也常常为了清理因违章超高被卡在桥下阻断交通的大货车,经常采取切割车辆的方式以实现恢复交通的目的.如果都以行为的结果来评价行为方式的正确与否,那么将会出现交通民警履行了清理现场的法定职责后,其所属的交通管理机关确因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给当事人造成损失而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二审法院的判决结果从当事人角度看是维护了其合法权益,但对行政机关依法正确行使行政管理权造成一定的误导,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行政诉讼法的立法本意.因此,法院司法审判对行政机关执法的行为方式应当有统一,客观的评判标准,这种标准应当是法治层面的,即衡量它是否做到了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事,正当地履行了法定职责,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免受损害.

《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中无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就不应当承担国家赔偿义务.行政侵权通常起源于行政机关或公务员的违法或不当行为,行政机关适用法律行为不产生行政侵权.在此种情况下,国家给予受损失的公民或法人的补偿属于行政职责或义务范畴,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出于正当目的和理由的行为属于合法行为,不应当确认为滥用职权."滥用职权只限于那些出于不正当目的和理由的行为".

交通民警处置交通事故现场,为了抢救伤者有时会造成事故车辆的二次损坏;有时为了道路畅通,不得不采取解体事故车辆的等方法,这当中都不可避免会给当事人的财产带来损失.对这种损失,交通管理机关不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据了解,我国即将出台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将这种由于当事人的过错造成公共利益受损,行政机关依法进行清理的,有过错的当事人还要承担清理费用.如果当事人无过错,行政机关对其遭受的损失,可以给予适当行政补偿.此案中,原告由于自身过错致使车辆发生故障造成侧翻,使其车载财物遭受损失,清理的过程中再次造成损坏,如前所述是不可避免的;清理后的货物存放在停车场,由于原告方的保管不善和下雨,又使货物发生部分丢失和雨淋,因此,原告所遭受的损失是多因一果.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交通管理机关可以承担适当行政补偿.

在当今依法行政,国家强调最大限度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法治大环境下,如何在处理交通事故中调动最快捷,最科学的人力,物力资源清理事故现场,减少事故当事人的损失,更合理地兼顾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利益,追求最大社会效益,是交通管理机关不断思考和总结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篇三

4、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要重视发展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积极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知识讲座。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之间及时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互相配合,共同教育,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体现教育的整体性。

5、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心理教育。

目前,未成年人基本上为独生子女,与人平等沟通交流的机会少,孤独、自闭、忧郁等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信息多面性,正好满足了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从而导致了他们长时间沉溺网络,因网络滋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日益突出。因此,学校应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或心理咨询室,及时帮助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引导学生在校园内正确上网,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时期不仅是学知识、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这次调研活动,只是针对中、小学,调研结果难免有些偏颇,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所借鉴。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创新实践,真正使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篇四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指数排在了首位,这个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既具备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系统掌握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并富于创新精神的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及专业领导者。毕业生主要从事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设计、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从事建筑、规划、景园等领域的相关工作。目前开设此专业的学校仅有少数的几所高校,毕业生可以进入文管局工作,薪酬是相当可观的,其毕业生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是最高的。

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指数排在了第2位,该专业应该算是一门艺术学科,因为它涉及到许多对美学的培养和熏陶,可以称得上是一门建筑艺术。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的发展,使它同其他许多学科互相渗透,社会学、环境工程学、城市科学、行为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系统工程学等对现代建筑学产生了影响,极大地扩大了其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其毕业生多在景观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可以得到不错的薪酬。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指数排在了第3位,该专业主要学习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毕业生能够从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及相关方面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随着城市建设和公路桥梁建设的不断升温,该专业的就业形势近年持续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并非是难事,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国家政策及经济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其行业薪酬水平近年来更是呈现出持续走高的倾向。

水务工程专业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指数排在了第4位,就象在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匹配度指数中分析的一样,水利建设高潮的出现,改变了几年前水利行业的就业难问题,同时也极大程度的改变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一般水利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需求供求比例一般为1:5左右,以一所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3年前是以施工单位为就业主体,而近两年则是以设计单位为就业主体,这说明未来的水利事业正在走向一个蓬勃发展的道路,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如此好的就业形势,该专业毕的业生在第1年工作中能得到一个比较高的薪酬不是难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指数排在了第5位,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城市地下工程勘察、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电工技术、工程测量、施工组织和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和知识,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利用、施工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城市地下铁道、地下隧道与管线、基础工程、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地下储库等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由于我国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普遍很低,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拆房建绿”是一种基本途径。为了提高绿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善该地域的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中心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是一种很好的综合开发模式,已经在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大城市得到很好验证。“复合开发”是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动向。“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实施“城市化、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等战略,浅层地下空间将会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首先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并逐步西移。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由于地铁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相继建成,在大型地铁换乘枢纽地区,随着地铁车站及相邻设施的大型化深层化综合化、复杂化趋势,势必促进地下空间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尤其在地下勘察技术规划设计技术工程建设技术(新工法、新机械、新材料)、环境保护技术安全防灾与管理技术等方面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成熟科技,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新是一条多快好省的优选道路。地下空间功能主要包括地下交通、商业、文化、休闲、停车、防灾等,届时,两条地铁线、两个地铁站将把地下城和其他城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预测分析,今后30~50年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鼎盛时期,在大城市中心区的基本建设模式是“地铁+轻轨”。由于地铁建设速度的加快,一方面带动了沿线地域的城市更新改造,与此同时,尤其是地铁站域地区的地产、房产和地下空间必将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城市地铁建设与城市建设整合、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重要历史时期。这必然会需求大量的此类专业的人才,因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1年的薪酬能达到很高的水平。

城市规划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指数排在了第6位,该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毕业生主要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前景。在人们日渐认识到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之后,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人生价值将得到最大的体现,特别是对于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城市居民,对其居住的城市提供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设计师来满足这些要求,可见,此类专业的人才也是社会很需要的,城市规划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指数排在了第7位,该专业向学生传授智能化建筑设备与设施的规划、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估计、经济技术分析和管理的一系列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制定建筑设备长期和年度规划的能力、智能化楼宇系统新建和改建工程的方案、设计、系统集成、系统调试和项目管理能力、智能化建筑的室内环境品质保障、建筑和区域的能源供应及建筑节能、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和分析能力。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等技术工作。由于智能建筑出现时间较短,所以人才十分难觅,特别是专业人才稀缺已经成为最棘手的问题。而最理想的.情况是从事智能建筑的人才要懂得电子、通讯和建筑三方面专业知识,但从目前情况看,从业人员能掌握其中两项的就相当稀缺。所以,既懂工程设计,又懂施工方案的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势必相当不错。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在第1年就能得到相当不错的薪酬。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指数排在了第8位,该专业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这行目前来看就业形式比较不错,主要是从事的人不多,再加上整个建筑行业普遍偏暴利,所以该专业毕业生第1年薪资往往会很高。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指数排在了第9位,该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毕业生多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土木工程是一个基础建设的行业,而由于我们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对基础建设的需求是很巨大,再加上08奥运的推动,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其他的大中型城市,也都开始进入一个提升发展的阶段,这些城市包括一般的省会城市,较大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这类城市的基础建设、城市建设将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需求,这都给土木工程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此专业不仅是就业率很好,其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也是很高的。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第1年的薪酬指数排在了第10位,该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毕业生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该专业也是现在和未来中国社会所急缺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方向的人才是未来需求最旺盛的人才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在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空调等室内设备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就业市场广阔。该专业的毕业生在第1年的薪酬指数也挤进了所有专业排名的前十。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篇五

我国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动争议数量大幅上升。一些企业为减少和规避《劳动合同法》带来的影响,采取了各种不良办法,比如“买断工龄”、“重签合同”、“强行将新员工派遣到新用人单位”,试图将劳动者以往的工龄归零,以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一些劳动者为方便“跳槽”而拒签劳动合同,甚至采用“过度维权”、“非理性维权”等方式维权。针对相关问题,国务院于2008年9月18日公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之前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进行了梳理和补充,解释和完善,提高了《劳动合同法》的可操作性。

《劳动合同法》是规范企业和劳动者之间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它贯穿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一部新的法律的实施,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引起新的劳动争议。作为当代大学生,大学毕业后,除了一部分人考研、考公务员之外,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那么毕业生对《劳动合同法》的了解情况如何?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怎么样?大学毕业生应当如何应对性别歧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大四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现状”为重点展开调查。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

(一)访谈式。

此次调查活动,得到了海南大学广大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本次调研以“大四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现状”为重点展开调查,无论是前期的策划还是调查过程,都精心筹备。我们与海南大学各个专业大四毕业生紧密联系,与他们真诚地交流,走访问卷,就签订劳动合同的现状深入沟通。

为完成该调查,我们有计划地走访了海南大学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大四毕业生宿舍,对海南大学一些教授进行了访谈,同时与相关就业指导机构的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二)问卷式。

为体现问卷的客观性,我们采取了网上问卷和实地问卷两种方法,了解海南大学大四毕业生劳动合同的签订状况。

总样本总体200份,实地问卷占总样本50%,即100份。其中,男女受访者比例为49:51。

三、调查情况。

(一)总体情况。

1、根据调查可知,现在的.大四学生虽然关注劳动合同法,但是不大了解,对于关于自身权益的问题,会由于不大了解而损害自己的权益。就像试用期的长短,许多企业单位不按照规定加长使用时间;以及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还是有少部分人认为要收取费用等等。

2、在访谈的过程中,我询问了几位大四的学生是否遭遇过就业歧视,其中有两位学长和学姐曾经遭遇过。其中一位学土木的学姐在应聘的过程中,就曾因为性别问题遭拒;另一位学长是在应聘文员的时候被以该岗位只招女性而拒绝。而在采访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时,王老师说在大学生毕业时会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对就业有更清晰的了解,也能应对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但是有些学生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

(二)各项统计分析情况。

1.性别: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200个调查对象中,男女持平,其中男性所占比例为49%,女性比例为51%。

2.就业状况: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200个调查对象中,已签订就业协议的有24%,基本落实的有22%,等候消息的占18%,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的仅占6%,其他占24%。可以看出,虽然现在大四的学生已经找到了工作,但是只有极少数签订了劳动合同。

3.性别歧视: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遭受性别歧视的有36%,不受性别歧视的占64%,而在遭受性别歧视的毕业生当中,女生占62%。

4.实习工资:通过调查发现,有实习工资的人数占总样本的68%,没有实习工资的占32%。不难看出,有一部分人在实习过程中没有拿到必需的实习工资。

5.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数据显示,有84%的人知道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不是一回事,绝大多数毕业生非常明确地知道这一点,只有16%的人不知道。

6.用人单位可否规定试用期且要求试用期满才签订劳动合同:根据调查,有58%的人认为可以规定试用期,但应一开始就签订劳动合同,只有10%的人认为用人单位既不可以规定试用期也不能要求试用期满才签订劳动合同。

7.试用期长短:从调查结果来看,有36%的人认为试用期长短是法律规定,而40%的人认为是由企业和个人商定。也有24%的人认为是企业定。实际上,试用期是由法律规定的,根据合同签订的长短来确定试用期。

8.五险一金由谁承担:调查数据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26%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也有2%和4%的人认为是劳动者和个人承担。

9.拖欠工资和不支付加班费:38%的人认为可以打官司解决,46%的人认为可以申请仲裁,赞同与单位协商的占78%,也有76%的受访者赞同到劳动部门投诉,自认倒霉的占6%,其他方法的占8%。

10.求职过程是否遇到不公平和欺诈:有66%的受访者表示都受到不公平和欺诈。其余34%的人没有这种遭遇。

11.签订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押金:调查结果显示,62%的人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押金,而22%的受访者需要交押金,也有16%的人不清楚。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四、提出问题与建议。

(一)、从这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以下这三个主要问题:

1、现在许多的大四学生由于对劳动合同法不了解,导致自身的利益受损;而当其利益受损,大四学生想要寻求解决方法时,由于自身的误区和不了解合同法,使得自身权益得不到维护。

2、大四学生尽管知道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但为了能继续这份工作,而选择忍气吞声。

3、招聘单位的很多行为不符合法律要求,但是仍没有相关的机构或者部门来处理。

(二)、提出建议:

1、学校要加强普法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和解读。普法是为了解决今后兼职或就业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劳动纠纷,事先能预防,事后能迅速救济受损的权利,实用性是首要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国家应该完善劳动合同法,争取不让企业钻法律的漏洞,加强对劳动合同中弱势群体的保护。

3、作为劳动者的我们更要学法懂法,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时,要学会用劳动合同法来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篇六

专业: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班级: 一班

年级: 2009级

学号:

辅导老师:苏 灵

(一)本篇调查报告因个人水平、时间、精力有限,仅如实反映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并不做,也没有足够信息来做相关研究分析。报告中的设计到的任何观点均引自其它研究报告,非本人观点,仅作参考。

(二)调查范围为金融证券业及金融银行业;调查样本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成都分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调查方式为个别样本观察;调查对象为公司基层,中层各职位;调查内容为金融专业毕业生在证券,银行宏观就业现实状况及趋势和具体样本岗位工作状况。

(三)调查时间精力限制,调查资料除来自实地考察记录整理以外,在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了网路上一些大型、权威的相关内容调查研究报告。

(四)作者现今水平有限,信息搜集有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况,读者在浏览本报告时请有选择的进行参考。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因此一种观点认为,如今金融人才短缺,就业前景广阔。

然而在大学扩招的浪潮中,金融学个专业的扩招是极其明显的。另外,2006年广东省高考有70%的学生首选金融和商业相关专业,而在商业极其发达的美国,这个比例也只有30%。经统计资料表明,许多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进入银行都是从站柜台开始,最终能够熬出头的也是其中的小部分。面对金融行业越来越高的入行门槛,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从业压力大,就业前景看坏。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符合现今金融就业状况呢?从招聘公司来说,对当今毕业生有着什么样的 招聘要求呢?从招聘者来说,在金融行业工作又应该具备何种学历和哪些能力呢?工作在金融岗位的职员又有着什么样的生活形态和收入福利呢?本报告将从但不限于这些问题的角度,通过对证券公司的整体调查,公司经理的述说以及对相关职位职员的采访来反映就业现实状况,事实甚于雄辩,在对事实有过一定的了解后来回答以上两个问题也许会有新的感悟。

(一) 证券公司调查

调查时间:2010-2-2

调查单位(地点):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调查对象:该公司总经理王,职员肖、徐等。

1、 证券业金融专业宏观就业状况(总经理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直接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但一般无论是证券或者银行的职位如今都会将职员安排到基层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证券公司业务分为证券经济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等。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及咨询顾问业务由分公司执行,其它业务均由总公司开展。在总公司(更高级的业务)中对学历和能力总体会比分公司高,一般为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证券经纪业务中,为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提供的有证券经纪人、证券(期货)分析师、理财师等,学历要求一般为本科生。经纪人要求人际交往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分析师则要求对证券行业敏感、熟悉。经纪人薪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多则月薪一万左右,底则月薪2000-3000。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篇七

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如地应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着许多强劲对手。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外贸或者英语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高层次要求。

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增长较快,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庆幸的是,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达90%以上。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篇八

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指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符,目前,大学生就业中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普遍,并随着近年大学生就业难的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2010年就业蓝皮书中调查研究表明,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为6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7%。

本调查旨在研究近年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程度,从地区、高校层次、学历层次、专业、个人意向等方面对专业对口的情况进行分析,从已经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近5年)和即将就业的应届生的就业意向两方面综合调查,并分析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对职业发展可能存在的影响。

本次调查中,针对已就业人员,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网上调查和实地随机调查形式进行调查,针对应届毕业生,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北部选择北京,中部选择河南、湖南,南部选择广东),选择不同层次的高校采取实地调研形式进行调查。本调查实地调研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6份。网络调研问卷完整填写量为94份,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共收到990份有效问卷。

1.性别

接受此次调查的大学生性别比例为男生56.38%,女生43.62%,男生略多于女生,但性别比例基本均衡。

2.学习层次(学历)

接受调查者专科(高职)占25.53%,本科占29.79%,硕士研究生占28.72%,博士研究生占15.96%。本科生所占比例最高,除博士研究生外,其他三个层次的调查对象人数比例相差不大。

3.最后获得学位的学校层次

接受调查者的最高学位获得学校分布于各层次,其中“985”高校或中科院占31.91%,“211”高校占10.64%,非“211”普通本科高校占34.04%,高职高专校占23.4%。学校层次中位于中等的非“211”普通本科高校比例较高,其次是“985”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构成结构既有普遍性,又均衡兼顾了较高和较低层次的高校。

4.获得最终学位大学所处地区

接受调查者最后就学的大学所处地区主要位于中南部,其中中西部内陆占42.55%,南部占36.17%,另有小部分属于北部(12.77%)和中部沿海(8.51%)。

5.所学专业

接受调查者的专业分布为理科(自然科学)占59.57%,具体学科根据受调查者的填写有数学、化学、生物、力学、经济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环境科学、医药、护理、园林、道路施工、土木工程等专业;文科(社会科学)占40.43%,具体学科根据受调查者的填写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经济学、会计、财务、英语、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专业分布较广泛。

6.所学专业就业面判断

受调查者对本专业的就业面判断,认为就业面广和限于专业相关领域的分别为约40%,认为就业面窄、需求量小的占18%。主观判断总体较为乐观。

7.年级

受调查者中已毕业工作的大学生和在校生约各占一半,具体而言,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占18.09%,非应届的在校生占26.6%,2013年及以前毕业生占55.32%。在校生和非在校生各占约一半的情况让两类调查对象较为平衡。

8.未来工作的专业对口意向

接受调查的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的意向为,严格限本专业的占7.06%,与本专业相关即可的占56.47%,对专业无要求的占17.65%,不想从事所学专业工作的占18.82%。可见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的专业要求不严格,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对就业的专业要求宽松。

9.对未来的工作设想

接受调查者对未来工作设想情况是,56.1%的人表示不清楚,但都愿意尝试,42.68%的人表示考虑得很清楚,还有1.22%的人从来没想过工作的事。对未来工作呈积极态度的人接近99%。

10.就读学校及院系的职业规划指导情况

接受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15.66%的人接受过所在学校和院系3次以上职业规划指导,53.01%的人在入学时接受过职业规划指导,还有31.33%的人从未接受过职业规划指导,未提供职业规划指导的学校或院系超过三成,比例偏高。

11.所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对口情况

接受调查者中,有略多于一半的人所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部分相关,剩下的一半中,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的占26.83%,不相关的占20.73%。可见,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达到八成。

12.就职年份

接受调查者中,就职年份在2年以内的占67.12%,2年到5年之间的占26.03%,5年以上的占6.85%。大部分就职年份较短。

13.对现在工作内容和状态的态度

接受调查者中,对当前的工作状态很满意的占15.94%,表示一般的占71.01%,表示不满意的占13.04%。

14.认为专业不对口对工作发展有无影响

接受调查者中,认为专业不对口对工作发展影响很大的占17.33%,认为影响一般的占70.67%,认为没有影响的占12%。其中认为专业不对口影响一般的与对当前工作状态满意度一般的比例非常接近。

15.目前是否有跳槽打算

接受调查的工作者中,目前没有跳槽意愿的占22.67%,有适当机会可以考虑跳槽的占70.67%,时刻寻找机会跳槽的占6.67%。对于跳槽表示不急切也不排斥的态度较平和者所占比例,与对目前工作状态满意度一般的比例一致。

16.专业不对口对跳槽意愿的影响

接受调查者中,认为专业不对口是导致跳槽的原因的人约占60%,认为想跳槽是由于专业不对口以外的其他原因的约占40%。全部或部分由于专业不对口导致跳槽想法的超过被调查者的一半,说明专业不对口有可能影响职业发展和延续性。

对于文科(调查对象中包括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经济学、会计、财务、英语、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和理科(调查对象中部包括数学、化学、生物、力学、经济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环境科学、医药、护理、园林、道路施工、土木工程等专业)学生所认为的本专业就业前景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就业面广的学生中,文科学生超过2/3,理科生只有略多于两成(图1)。文科(社会科学)由于所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经济各方面较为贴近,兼容性较强,所需应用的场合较多,学生对于专业就业面的预期较为乐观;而理科(自然科学)由于所学内容专业性和排他性较强,学习对象的特定性导致就业的兼容性不够,学生认为就业面的范围要求较为严苛(限与专业相关,就业面窄)。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就业面的预期不同,因此未来工作意向也有差异。文科学生受访者未来意向工作与专业相关或对专业无要求的比例均高于理科学生,但表示不想从事所学专业工作的受访者,在理科学生中所占比例(26%)大大高于文科学生比例(8.6%)。

调查结果表示,文科学生就业意向灵活性较强,可接受范围较大,对专业相关的要求低,对本学科的认可度较高。理科学生就业意向或较严格地限制为本专业相关,或对专业认可度不高(表现为不想从事所学专业工作)。这与以往理科生就业率高于文科生就业率,理科就业面相较文科更广的认识有所差异,但也能得到解释:因为以往的理科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选择自主性较乐观,使得现在的理科学生仍坚持未来就业与专业相关,而过去不容乐观的文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使得现在的文科学生越来越放宽专业限制标准,降低就业要求,造成了“文科学生就业面更广”的这种认知假象。

总的调查结果中,学校进行过一次职业规划指导的占53%,集中指导次数大于3次和为0次的分别占15.7%和31.3%。对受访者的学校层次进行分类分析后发现,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指导的差异较大。高职院校由于其“职业院校”性质,学生就读的结果是面向就业,因此比较关注学生就业问题,进行过3次以上职业规划指导的超两成,进行过一次职业规划指导的近七成,而没有进行过就业指导的约一成。其次为非“211”本科院校,进行过职业规划指导的近七成,从未进行过就业指导的约三成。“211”高校职业规划指导情况差别较大,进行过3次以上职业规划指导的超过四成,是四类中比例最高的,但其中从未进行过职业规划指导的也超过四成,使得总体职业规划指导平均情况处于较差水平。“985”高校进行过三次以上职业规划指导的仅为7.4%,为四类中的最低值,从未进行过职业规划指导的比例超过四成,总体情况为最差(图2)。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指导的情况与自身的定位是相关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面向就业的职业技术人才为主,故非常重视职业定位和指导;非“211”本科院校在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方面弱于“211”和“985”高校,毕业生直接就业的比例也较高,进行就业指导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从就业方面下功夫也能有效地提升在同类学校中的竞争力。而“211”高校和“985”高校均属于研究型高校,更倾向于培养学术领域的专业人才,也鼓励学生继续深造,故不是特别关注就业;同时由于学校层次和知名度较高,其学生在择业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种种优势使得学校不那么担心学生的就业问题。

对于不同层次学校的毕业者,就业与所学专业对口情况是,“985”高校和“211”高校略优于非“211”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但差别不明显。虽然学校层次差别较大,但高职高专学校和非“211”本科高校已通过较好的职业规划指导,有效地缩小了在就业方面与其他两类高校的差距,充分说明学校进行适时恰当的职业规划指导作用明显。

虽然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中,理科生对专业对口程度要求较高,但对实际已就业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况并非如此,所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对口情况中,不相关的比例在理科毕业生中的比例为文科毕业生的3倍多。具体而言,理科毕业生中,从事职业与专业完全对口的约占三成,稍高于文科毕业生,部分相关的约占四成,不相关的约占三成;文科毕业生中,从事职业与专业完全对口的约两成,部分相关的约七成,不相关的仅一成(图3)。

调查结果一方面说明理科学生虽然对就业专业契合度要求较高,但在实际就业中,其被接受范围更广,一些用人单位在某些职位没有明确专业要求时,更偏向于招收理科生,使得理科生就业可塑性更强。而文科生虽然就业意愿宽泛,但实际就业中,用人单位对其专业相关度要求较高,能从事不对口工作的比例很低。另一方面,对于“是否对口”和“对口程度”的判断,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由于文科所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各方面贴近的可能性更大,成为“万金油”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文科毕业生做出“从事职业与专业相关”的判断的比例更高。

同时,理科毕业生的专业不对口比例较高也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理解,一是专业对口程度不高使得所学专业知识利用率不高,未能充分做到“人尽其才”,某种程度上是对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此为欠佳的一方面;二是说明理科的就业灵活度高、适用面广,经过系统理科知识训练的人在即使相关度不高的岗位也能胜任,较具逻辑性的理科思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此为具有优势的一方面。

在调查中表现出的就业意向受学历的影响较为明显,学历越高对就业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要求越高。在校博士生有八成期望未来工作与专业相关,剩下两成则表示不想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受访者中没有一人表示对就业的专业无要求。这说明博士生对未来就业的行业领域定位较清晰,较长年份的学习和专业领域研究,对于未来工作的定位有所帮助。受访的硕士生也是近八成表示未来工作要与所学专业相关,而对专业无要求和不想从事所学专业工作的各约一成。这说明硕士生对未来工作定位也较清晰,但是相较博士生,能接受不限专业的工作,其灵活性稍强。对于大学本科和专科(高职)的受访者,期望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分别为略多于四成和不到四成,而专科(高职)的受访者中表示对就业专业无要求的,高达近四成(图5)。这也表明了较低学历的在校生对于就业对口的期望较低。

实际已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对口情况与在校生的就业期望基本一致但略有差异。从事与专业(完全或部分)相关的比例最高的是硕士学历,最低的是本科学历。专科(高职)学历的毕业生由于在校接受过面向就业的专门系统的“职业教育”,有较明确的就业去向,虽然在校生对就业对口的期望不高,但实际就业对口情况尚可。本科学历的就业者的实际对口情况与期望较一致,均处于较低的比例。而博士学历的就业完全对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几类,超过四成。

调查结果显示就职年份对跳槽意愿有一定影响,就职2年内和2到5年之间的受访者,表示不打算跳槽的比例均约两成,而就职5年以上的受访者该项比例翻了一番达四成。说明工作年份越长,工作的稳定性越强。还有约一成的工作2年内的受访者表示时刻寻找机会跳槽,由于工作年份短,对工作的适应性和工作资源的积累都不够,跳槽的成本也较低,于是工作中稍有不顺就容易激起较强的跳槽意愿。

同时,就业的专业不对口对跳槽意愿的影响较小。受访者中表示跳槽完全是由于专业不对口的仅占4.5%。而专业不对口对跳槽的影响随着工作的进行和深入会继续变小。认为跳槽的原因完全是专业不对口的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本身没有跳槽打算。而认为专业不对口不是跳槽的主要原因的人中,超过八成的人表示有适当机会可以考虑跳槽,这说明实际工作中,跳槽和专业不对口没有直接联系。

就职年份对工作内容和状态的满意度影响较大,就职2年内的认为现有工作很满意的仅占13%,工作2到5年之间的认为很满意的占17.6%,工作5年以上的该比例达到一半。而工作2年以内的受访者有近五分之一明确表示对现有工作不满意,但是工作2年以上的没有此表示。

对工作不满意者有略少于一半人表示在时刻寻找机会跳槽,这是不难理解的。同时,对现有工作满意的受访者也有略少于一半的人有跳槽打算,他们表示有适当机会可以考虑跳槽,虽然该比例与对工作不满意的受访者的该项比例很接近,但是含义完全不同。对工作满意者的跳槽意愿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平台,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虽然对现有工作满意,但是也愿意尝试新的岗位。可见跳槽的原因并不都是负面的。

各高校应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加强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开设一定量的职业指导课程,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集中的职业规划指导,在大学生入学时就进行相关指导说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内容和心态变化,实时跟进,及时关注和解答学生们与职业规划相关的困惑和问题,使大学生有正确的职业心态和积极进取的职业观,客观冷静地认识自己,为毕业后顺利对口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应重视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的接触,加强“社会课堂”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勤工俭学的机会,寻找和开辟实习和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对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的了解,明确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尽早制定就业计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吃苦的精神为出发点,提高个人的学业水平和职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从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促进了高等教育均等化发展,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也不断增加,相对于岗位数量,毕业生供过于求的态势愈加明显。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就业对口率势必打折扣。在这种环境下,高校的人才培养亟须与市场对接。

要控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源头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停止大学扩招,合理设置高校专业与名额,参考市场导向,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广职业技术体制,通过职业大学的教育渠道,培养训练有素、职业感强的毕业生,达到解决就业率和对口率低的难题,加快我国转型时期的产业升级。

民办高校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财政性经费创办的高校,在过去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近年其优势逐渐显现,尤其是由实体企业出资创办的高校,培养学生的同时也是在为企业储备专业技术人才,采用“工学结合、就业直通”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对口就业的可能性。虽然目前对于民办教育的分类管理模式尚无定论,但实业界和学术界都进行了关注和讨论,应积极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倡导以企业为支撑的民校自己根据需要培养人才,自己解决对口就业。

校企合作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模式,企业创办的高校应加强同其他企业的合作,而没有企业背景的高校更应寻求和加强与多方的合作,与企业签订人才供需合同,展开“订单式”培训,开拓和丰富学生的就业渠道。

最后需要注意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应过分夸大就业专业对口的重要性。对口就业固然是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减少了人力资源和知识浪费的现象,但在不能保证对口就业的前提下,更应重视求职者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挖掘和发挥个人潜能,规避不对口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求职者个人,应勇于尝试不对口行业的工作,进行行业了解和职业规划,主观上增强就业的灵活性,分析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寻找个人能力和兴趣与不同行业工作的契合点;同时加强通用知识技能的学习获取,例如外语能力、计算机使用、软件操作等,增强自身在各行业的适应性和兼容性。

其次,对于用人单位,也应改变不合理的招人条件,例如有些基层管理岗位,用人单位接收文史、政管等专业的学生,却拒绝数理专业的学生,这是在求职者公平竞争的起点上进行了区别对待,这种招人方式应得到改善。另外,用人单位应鼓励各专业交流,吸收具有不同视角的新鲜血液。

再其次,从职业发展和延续性来看,对口就业不具有必须性。就业者对于工作满意度的判别,对口与否所占比例很低。一旦进入职场,就不需要刻意强调所学专业与工作内容的差异,毕竟无论对口与否,差异是肯定存在的,而个人扎实的基础、全面的知识、协调的能力、谦虚的态度,对于职业发展和延续都是很重要的。同时在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时,有适当机会可以考虑跳槽,更说明了职场中可塑性的重要。职业延续固然能让个人厚积薄发,但是职业的流动性也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重要方面。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篇九

英语是当今国际交流语言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要工具,英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1)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从全世界来看,说英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任何语言的人数,10多个国家以英语为母语,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二十几亿)讲英语。比如在日本,除了他们的本**语--日语之外,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很多高层次的日本人以会说英语为荣。

(2)英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看到,很多官方的、政府性质的活动、文件、交流方式都使用英语。外贸行业也把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外贸交往、国际礼仪、书信函电、进出口文件、还有银行文件语言等等,统统以英语作为标准通用语言。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府,大学院校,都开设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仅在中国,就有一百多所大学设有英语专业或英语相关专业。此外,在医学领域、建筑领域、文学领域,都与英语有极大的关联。

(3)国家发展和国际合作需要英语中国在近几十年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快。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在很多技术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技术,我们不可能单靠自己搞研究,必须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而学习的必要前提便是要掌握世界通用技术交流语言——英语。

我们在学习别人先进技术,经验的同时,也需要与世界各国展开各种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作。如果不懂英语,便无法与合作方沟通交流,也更谈不上合作了。譬如某公司开发了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产品,如果能打开国际市场,前途将是一片光明。但偏偏公司人员不懂英语,无法很好地与国外客户沟通,无法将产品的优良性能展示出来,这将是一个惨重的损失。

而与这一趋势相矛盾的是,目前我国教育部对初高中的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呈下降趋势,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中文。最显而易见的是,在数个省份推出试行英语这一学科退出高考,转为社会考试或者降低英语分数在中高考所占比例这一政策。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以及家长开始“弃英投文”,英语这一专业则在高校的竞争力逐渐降低,而在国际社会以及就业市场这一较稳定的大环境中,英语这一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的需求却还是趋于稳定或逐渐提升的态势。对于英语在考试中所占比例逐渐降低的趋势,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利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次,伴随着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药是我国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实践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医学发展的道路上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医药文化是我国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医药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中医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后继人才不足,继承创新不强等问题。

中医学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中医学则深深植根于优秀的中药学之中。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的积累与传承,承载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也奠定了中医药文化的根基。世界范围内,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中国文化、古埃及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古巴比伦、玛雅文化。

经历数千年的洗礼之后,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它超强的坚韧,保持着完整、连续的状态,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其理论的科学性,而中医药文化正是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华而产生的。中医也正是以严谨、科学的古代哲学思想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构建起理法方药的系统理论体系。这种哲理与医药的结合使得中医没有被同事带的.自然知识的狭隘状况引入歧途,而是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自我丰富,因而经历千年传承至今,仍然发挥其特有的魅力。

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除少数涉外专业外,大学英语课程通常只在大学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开设。然而,随着国际间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增多,社会对医学人才具有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既能掌握深厚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能用英语进行医学交流的复合型人才,而在中医药院校开设英语专业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由于其它条件的制约,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教学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中医中药是我国延续往年行之有效的传统医疗手段和方法,更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枚珍宝,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医药学正以其独特的优势走出国门,走出亚洲,走向世界,越来越被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接受,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因此中医院校英语专业肩负着培养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人才的历史使命,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中医药国际化趋势的、能开展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翻译、商贸、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使其在国际中医市场以及就业市场上能有独特的一技之长,为该专业的中医院校学生更具竞争力。

本校开设英语专业已有十年历史。十年间,我校英语专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而作为本校主流专业的中医学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的瞩目。由此中医英语也成为一门推进中外医学交流必不可少的专业,中医英语逐渐成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学科。在此学术背景下,深入探究在我校开设英语专业的优势,使我校英语专业发展前景更为明朗,势在必行。

目前我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学制为4年,除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其他外语高校同步外,另开设中医英语教学,这也是我们的特色所在,特色即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和发展。具体而言,本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英语语言模块、中医医学知识模块、中医英语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英语语言类课程包括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英语写作等英语技能课程,和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概况、英美文化等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比例约为60%;中医医学知识类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针灸学等课程,所占比例约为20%;中医英语类课程包括中药英语、医学英语阅读等,所占比例约为10%;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岗位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所占比例约为10%。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该项目主要针对我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基础,竞争力及前景进行调查研究,并就如何扩大我校英语专业的优势提出相关性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出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的优势,打破人们对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的错误认识,以及结合中医英语的现状,消除社会对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认识的误区,更有效地推广中医英语,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渠道,从而使我校英语专业逐渐成为一门系统全面而颇具特色的专业。中医英语作为一门颇具发展潜力的专业,可将中国传统医学与国际接轨,对中医的国际性传播交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使中医英语成为一门热门的专业。

在中医药国际化的有利背景下,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教学要紧抓机遇、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迎接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对英语教学的新要求,不断探索改革措施,为祖国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英语应用能力强的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将中医药文化传播海外。

课题研究组织分工。

负责人:刘瑶。

成员:孙静、牟丽鹃、邢梦璐、刘宁。

分工安排:

起草问卷:刘宁。

打印问卷:孙静。

发放及收回问卷:刘瑶。

采访:课题组全体成员。

统计问卷:牟丽鹃。

分析问卷:邢梦璐、刘瑶。

最终成果总结:课题组全体成员。

四、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山东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的发展基础及前景”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等方法。课题组成员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该校英语专业在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学生对学习中医英语的态度,在实践中边调查边总结,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完善课程设置,使该专业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质量。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搜集相关资料,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组,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分工。了解本校英语专业在校生的现状,进而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2、实施阶段。鉴于本校的专业特色,集中精力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分别在三个年级(2011级~级)的在校生中以发放调查问卷及面对面采访的方式实施调查研究。最终分析总结调查结果并写出关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的发展基础及前景的相关论文,以期培养学生学习中医英语的兴趣。

3、总结阶段。系统整理调查问卷,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结项。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篇十

1.职业能力内涵。

国内外学者从多维度对职业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如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即专业技能;基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即专业知识;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即职业道德;基于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即情境性的综合能力。英国、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发展中对职业能力的诠释各有不同。国内学者在改革开放后着力职业能力理论研究,在借鉴国外研究和立足国内实际基础上,进一步界定和丰富了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是个体从事职业所具备的能力素质,是胜任岗位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身体能力的整合,包含多个层次和构成要素、是动态发展的。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职业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能力,它的形成、发展、作用是通过个体在岗位上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能量和本领,包括满足岗位需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社会交际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和思想观念、通识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教学能力、师生互动能力、组织与指导能力、综合职业能力。

2.1准确定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的关键在于目标的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才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人才培养类型和模式,最终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2]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清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系,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施行学校与社会共同培养。专才培养与通识教育兼行、理论与实践共进,专注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促成学生全面丰富的知识基础,提高其思维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着重在实践过程中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强化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是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课程设置围绕“三点一心”,即学生发展、学科体系、社会需要“三点”和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个核心”,设立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者之间的权重比控制在2.5:5:2.5,强调课程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普通教育课程能够解放学生精神与思想,摆脱“无知、偏见与狭隘”,避免狭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涵盖体育专业理论技术和技能,兼顾术科与讲授的比例。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等,为胜任教师职业做准备。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的培养包括制定授课计划、撰写教案、多媒体教具的使用、对学生的了解等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包含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能力、课程总结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方法使用能力的提升。教育实习实践是学生将专业理论技能与实习学校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教育见习贯穿于大学一、二、三年级,教育实习集中在大四学年,使学生能够完成一个完整周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专注于教学的过程及对教学评价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师生沟通互动、求教同行、积累教学经验等。

2.3基于美国naspe初始体育教师标准和英美德澳整合能力观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庞世俊.职业教育视域中的职业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8.

[2]王家宏等.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5.

[3]王麒凯.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准备与就业竞争力及其关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4.

[4]张国猛.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6.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篇十一

近年来,英语就业前景中国对外经济飞速发展,众多的外国企业开始在中国寻求发展的机会,而中国的企业也迎来了走向世界的机遇,商业外贸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根据我国现有的具有进出口权的公司所拥有的人才的平均比例算,我国至少还需要180万的外贸人才为企业服务,而其中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占的比重相当大。据预测,在未来里,英语类人才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将是最受欢迎的10类热门的人才之一。

可以说,商务英语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但是,企业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层次结构及专业素质上都还存在诸多不足。

为了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对当前一个特别群体——中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在专业技能和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

在问到教学方式时,60%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实践中教学,赞同先理论、后实践的学生占到40%。

在问到怎样提高商务知识时,85%的同学希望找到机会去相关企业实习。

在回答“哪些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必备”的问题时,选择人际沟通交往的占50%,扎实的商务知识占45%,实际运用力占49%。

参与调查采访的还有部分参加pocib(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大赛的`学生,当问及他们参赛的感想和对此次活动的看法时,赵同学说:“通过这次大赛,我觉得自己在面对贸易术语的时候,需要反应很久,不能立刻判断使用哪个贸易术语,甚至还要边翻书边做;同时在面对结算资金时,公式不会熟练运用,需要看公示表进行套版作业。”王同学表示:“自己的心理素质不好,容易紧张,导致计算失误,而且如果贸易失败,我觉得很受挫,害怕连累组员,中途有想放弃的念头,觉得好复杂;如果在现实公司上班,我肯定不能胜任这个工作,还需要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最后一位同学则提出,由于面对复杂的贸易流程和比较繁琐的计算,大多数同学只是“各司其职”,只负责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不愿意帮助其他的同学解决问题,怕惹麻烦受批评,小组的团队精神欠佳。

虽然,本次调查活动中我们只询问了武汉市和山西大同市独立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但也反映出不少问题:1、在大赛进行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明显知识储备不足,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知识掌握不够,基本贸易流程及单据的填写掌握不熟练。2、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太好,畏惧失败,知难而退,不敢勇于拼搏,这是属于实践能力低下的表现。3、合作欠缺,不愿意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样易导致团队精神糜丧,缺乏学习和工作动力,引领了不良的企业文化。

针对英语就业前景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自身的商务文化能力,提高自我的英语语言能力。

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并对其起很大作用。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这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过多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商务文化的介入,使语言与文化脱节。而商务英语的各个环节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如果在贸易实务中忽视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很多分歧,不利于成功达成交易。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同时不能忽视口语的平时训练,千万不能只会应付考级考试,应当有意识地主动开口讲英语。再就是自身应当勇于并积极参加学校或者国家举办的商务英语类活动,不仅提高参与意识,更可以锻炼自己解决商务英语的能力;自己作为学生,也可以和同学结伴,自发组织学院内商务英语类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2、希望学校多提供实践平台。

学生的视野范围和阅历有限,甚至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缺乏参与精神,就此,独立院校可以多为学生提供些商务英语类实践平台,比如外贸实训课程,模拟外贸贸易流程,“pocib”大赛等这种可以全方位考验学生实践能力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意识。

由于商务英语的特殊性,学校课程设置应从商务领域的相关岗位或职业需求入手。其次进一步调整商务英语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模块比重和内容,充分利用日常教学和校内模拟实训,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衔接的平台,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拓展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培养实际商务英语操作技能。

教师要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问题情境,模拟商务活动场景,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熟悉不同的外贸交易过程,掌握各环节所需的技能。还可以通过单项训练和综合演练的方法,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进出口实务所需的各项技能和业务技巧。

面对成绩品格兼优的独立院校大学生,希望社会少一点歧视,不要故意提高门槛,只“一刀切”地认准学历,更应该给予大学生,尤其是独立院校学生实习的机会,在实习期间考较其实践能力,再决定是否录取。同时,也希望国家可以多设立创业基金等项目,资助那些有价值的学生自主创业项目,不要让他们因起步艰难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自己钟爱的事业。

如今,国际间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英语就业前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现实需要,以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作为突出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为社会培养熟悉对外经贸和商务活动知识、技能的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将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如此,才能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成为企业乐见、市场肯定的“准职业人”。

大学专业调查报告篇十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当您翻开这一页的时候,您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机遇与成功的第一扇大门。首先,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我的材料,希望它不同于您手中若干份雷同的求职材料,并且能够有助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录求到综合型的跨世纪人才,在我即将投身社会之际,我以诚挚之心谨向您作自我推荐,以求实现自我价值。

本人是河池学院2002级计算机科学与教育专业的学生。将于207月毕业。经三年勤奋刻苦学习,本人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

在学习上,除了必修的三十多门课程外,还撑握了多种办公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如:word、powerpoint、excle,office等)且及图片处理adobephotoshop等,对电脑维护、网络组建、电脑操作、计算机教学都很熟练,在学好教学要求上的各门学科外,本人积极去参加第二、第三专业的学习,现成绩合格已结业。

经过师专三年的磨练,本人在打下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培养了自己的踏实稳重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和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连续几年做体育委员,曾代表本系及学校去参加各种重要的比赛,多次取得好成绩,工作踏实、认真负责,在组织工作与社会交际方面得到校系领导的肯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具备了较强的及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管理,活动策划及公关的'工作能力,逐渐锻炼自己成为一名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在即将投身社会之际,我终于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下,我深知自己的资力尚浅,还需脚踏实地努力拼搏。

在您即将读完这份材料之际,有几句话想对您说:我是一个来自比较艰苦比较贫困地区的求职者,艰苦贫困的地方铸就出我的吃苦耐劳与坚毅不拔的精神。我希望加入到贵单位(公司)中去,。我会用所有的热忱踏实地做好每一份工作并竭尽全力去取得好成绩!

再次衷心感谢您。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的关注,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诚盼佳音!

此致

敬礼

张星华。

年1月15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