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大全8篇)

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5:22:05
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大全8篇)
时间:2023-11-20 15:22:05     小编:XY字客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杨善洲老书记和杨学同志都是我们施甸人民的骄傲。杨善洲在自己构建的60年精神家园里,把博爱、大爱完完全全洒在自己深爱着的土地上,培植了千千万万棵树苗,为施甸的父老乡亲创造了一个绿色的家园。杨学——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民小组长,却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们的一生都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用在了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用自己的实践兑现了对党的承诺,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的楷模。

20xx年3月24日至25日,我参加了由旺镇组织开展的到杨学家乡、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现场体验活动,再一次深刻感受了他们一心为民、扎根于民的公仆情怀,再一次体会了他们大公无私、谈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献身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学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平凡的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木老元乡地处山区,杨学上任前,挂在大山深处的姜寨一组,满山缠绕的羊肠小道,许多还是60度陡峭的坡。两匹牲口要是一个驮东西,见面就错不开,只好远远地吆喝等着。作为党小组长和村民小组长,他深感不安。杨学当选为小组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反复给大家讲“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动员乡亲们打通连接山外的公路。村里人不信、质疑,山这么高、坡这么陡,路怎么修?“能修一尺是一尺,能修一丈是一丈。”杨学这样回答。在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他硬是带领大伙投工投劳修出了一条宽2米多、长3公里的土路。第一辆摩托车进村了,第一辆微型车也进村了,及时将杨关一家5口人安全劝离家中;为避免塌下的10多方土,淹到了杨关家的墙,而杨关家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于是就找来了锄头,想清理出一条排水道,当杨学正在捞排水沟时,意外发生,他为此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杨学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他-。他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的光辉形象。杨学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感受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感受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工作高度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感受到了一名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自己、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杨善洲老书记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住自己的梦想。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用自己的实践兑现了对党的承诺。老书记走了,却留下了上亿元的林场,更留下了一份厚重的精神礼物。他用自己平凡的生命谱写出不平凡的人生,把生命酿造成一坛醇醇的好酒,为岁月留香,品后让人唇齿芬芳。

在向杨善洲老书记事迹学习中,我认为作为一名干部职工,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是学习杨善洲,坚守信念始终如一。什么是信念?我认为,按照正确的政治路线方向,一切为了人民,那就是信念!杨善洲同志坚守自己的信念,走上了大亮山,开始他20年如一日的艰难历程,是什么样的意志支持着一个年迈的老人,我想就是信念,是承诺,是他一生不变的为民情怀,绿染大亮山,点亮了人民群众幸福的明灯。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一心为民,坚守信念的良好品质,用他们的行动路线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社会栋梁之才。

仰望高山可以向上攀登,仰望天宇,可以纵观天文,仰望杨善洲和杨学,可以找到行为的典范。他们无时无刻都在用言行提醒着我们:无论你处在任何位置,一定要为别人做点什么,才算真正的活着。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时刻应该以杨善洲和杨学同志为榜样,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自己的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一名工会干部,在读了“党员干部楷模杨善洲”这一本书后,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全书学习时代楷模的风采,令人无比振奋和自豪。

我的心灵被一个老人深深震撼。那一双深邃透彻、炯炯有神的眼睛,对党和人民充满了信任、热爱和无限地忠诚;瘦弱的身材更是映照出他坚强的品格和奉献的精神;拄杖上的那双手苍劲有力;朴素的衣着下,蕴涵着一颗清廉公正、一心为民的滚烫的心;他的身后,是茂盛葱郁的大亮山„„他,就是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的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读到过这么一段文字:“后代观察我们的标准只有两条:作为与纯洁。因为后代得知,我们处在一个繁荣而污浊的时代。于是,纯洁与作为成为我们给予未来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遗产。”透过杨善洲学习,我对这段文字有了更加深刻的领会和解读。他终身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追求,用一个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崇高精神,向我们深刻阐释了什么是我们应该保持的纯洁、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作为。

要经得起考验,甘于奉献。“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多么朴素的一句话,却真实地映照了杨善洲同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做到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境界。杨善洲选择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我们从中应该感悟到,党员不仅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种责任。在我们的工作经历中,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坦然面对和接受各种考验,正确对待个人荣辱得失,尽己所能,回报社会,奉献人民。

要沉得下身子,甘于平凡。杨善洲同志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3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留下的是精神财富。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壮举,杨善洲同志却把它当做一件很平常很自然的事来做。在杨善洲同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为党的事业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共产党员本色,是我们永远的学习榜样。

要受得了委屈,甘于吃苦。家事国情怀难两全,杨善洲曾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地说过,这一辈子,他最愧对的人是妻子。他的老伴坐过4次林场的吉普车,他为此交了370元的汽油钱。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家当简单朴素到了极致。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义务承包人,但他并没有从林场拿钱。最初的几年里,林场只给他补贴70元伙食费,后来调到了100元。不仅不要钱,杨善洲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林场在山下办了一个水果基地,招了一些临时工,碰上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杨善洲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发工资。透过一件件小事,让我们看到了杨善洲对自己和家人是那么的苛刻吝啬,对国家和家乡人民却是那么的大方慷慨,我们怎能不对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的杨善洲同志肃然起敬!

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贫。这里的寂寞不是指冷清、孤单,而是一种人生境界。如今用这句话形容扬善洲同志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的思想境界,十分的恰当。寂寞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心路历程,甘于寂寞的人生往往是更加的丰富多彩。杨善洲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大亮山,奉献给了家乡人民,奉献给了党和国家,他用大山般坚定的信念、大海般宽阔的胸怀,在人生画卷和云岭大地上书写出自己的精彩。

虽然杨善洲离开了我们,但大亮山不会忘记他,和他并肩奋斗过的战友们不会忘记他,家乡的人民群众不会忘记他,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他。“施甸有个杨善洲,清正廉洁心不贪。盖了新房住不起,还说破窝能避寒。”“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这就是老百姓的夸奖,这就是老百姓的口碑,朴实而生动。我们从中再次受到启发,甘于寂寞的人其实不寂寞。党中央追授杨善洲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当之无愧。

总之,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职工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年轻干部提出了“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的殷切希望。我们广大工会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周围,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身体力行,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工作上不怕辛苦,生活上不怕清苦,学习上不怕吃苦,净化心灵,干净干事,用我们的纯洁与作为,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两大主题,为党的工运事业作出应有贡献和不懈努力。

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继续实践“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

在杨善洲近40年的工作中,他一直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创先争优精神实质。“创先”在于他该安享晚年之时,毅然选择无私奉献国家;“争优”在于他扎根基层始终默默无闻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如果说将党的政策路线认真贯彻视为尽职,那么将当前的创先争优活动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就是一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质体现,显然杨善洲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做实事固然可喜,但能否将实事一做到底,并且甘愿选择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余热,则是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验金石”,所以坚持恒久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最终目的。每个领导干部都有退休离岗的时候,只有随时抱有杨善洲同志的那种坚持信念,将创先争优活动的本质传承下去,有理由相信社会将会更加和谐富强,因为大家无形中把创先争优这个活动载体,作为自己勤廉履职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就是一种可贵的坚持信念。为人民服务一直是党员干部的履职宗旨,其中的含义不仅在于把一件为民的大事做好,更在于将一切涉及人民利益的小事做实。创先争优贵在持之以恒,哪怕是退休离岗不在其职,也要将服务人民的信念贯彻到底。所以创先争优不能图短平快,更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将创先争优视为一种“植树”,短期是不可能见实效的,但长远来看将受益无穷。由此可以看出,杨善洲同志已经将植树造林联系到创先争优活动中,用坚持的信念将创先争优诠释的淋漓尽致。

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国上下掀起空前的开展热潮。对于已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实效者,应当深入学习一下杨善洲同志的坚持信念,将创先争优变成一种恒久的追求目标;对于尚且徘徊于创先争优活动入口者来说,应当沉下身子效仿杨善洲同志,将本单位的“树”种好,并以此形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全国上下将会涌现出更多的杨善洲,那么创先争优活动也就达到了预期目的。

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杨善洲就是其中一员。

提起杨善洲,他像焦裕禄、孔繁森一样让大家耳熟能详。他于1927年1月出生,20xx年10月去世,xx施甸人,xx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改革开放之初,他积极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原来缺粮的保山成为了“滇西粮仓”,被称为“粮书记”。率先探索和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多种经营,培育非公有制经济,建成一大批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地方工业企业和特色鲜明、经济活跃的小集镇。退休后,他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把5.6万亩荒山变成绿洲,并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荣获“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学习杨善洲精神,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在他树起的镜子前,对照自己应该如何为政、如何干事、如何做人。杨善洲始终坚守党的信念,满怀对党的深情,对党无限忠诚,尽心尽力把党的'要求溶化到自己的血液里,落实到一言一行中。他清贫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当官不摆谱,有权不滥用,民情不忘怀。杨善洲的一生,展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近日,我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感触十分深刻。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无私奉献,事迹感人。

杨善洲同志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做过石匠,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60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始终持续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忘我工作,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为了履行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事实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他退休后,主动放下进省城安详晚年的机会,义务反顾的扎进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献给国家。

他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作为一名普通干部,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和追求老书记“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理想信念。我们务必要有顽强的意志,务必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从方方面面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

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本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却把个人超多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试想,如今这样的干部、这样的领导还有吗?这正是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着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人民的事业。

我将时刻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把他的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以退休职工的利益为重,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以人为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此刻做起,以赤诚之心对待退休职工,努力为退休职工办实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人们都说没有信仰是可怕的,但是信仰错了更可怕,尤其是手中握有权力的党员干部,用一种错误的信仰去使用手中的权力,即使帮群众办了事,也未必不会在给群众办事的时候顺便给自己捞好处。带着功利心更为严重的是失去了共产党的崇高信仰。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汲取精华能让人得到洗礼,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重塑人们的信仰。为更好推进"建党育人",我院组织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影片《杨善洲》,对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影片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比以往所有文字记录更加鲜活的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最真实写照。

《杨善洲》是一部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电影,影片以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为原型,再现了他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是一部歌颂优秀共产党员、弘扬时代精神、讴歌当代干部楷模的主旋律电影。

影片讲诉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时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全力以赴发展农业,杨善洲意识到改变环境势在必行,下定决心自己当龙王。期间杨善洲两袖清风,无私奉献……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大旱,青翠的大亮山护佑下的保山人未受大旱影响,青山是杨善洲生命的真实写照,流水则讲述着一个共产党人心系人民的赤诚。

影片中,杨善洲家中老母妻子一直由大女儿照顾,也因此,大女儿当年放弃学业。因为父亲不顾家,性格刚烈的二女儿与父亲产生隔阂,满以为退休后的父亲可以多些时间照顾家人,可得知父亲退休后还要上山种树,父女间误会日渐尖锐。杨善洲牺牲小家心系大家,铁汉柔情不求回报,他将自己的与大亮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开山垦荒的日子是艰苦的,杨善洲蒙受上山后第一次巨大损失后,不眠不休找到解决办法,他决定种植经济果木,不想却图便宜买了劣质果苗,林场职工两年的劳动化为泡影。杨善洲深刻的自我检讨,为早日还上贷款,他走上街市在路人异样的目光下捡果核育苗。正是在杨善洲的带动下,原先怕丢面子的林场职工们都能坦然的上街捡果核,在山上种树的日子单调而艰苦,有些人走了,更多人还是留了下来。

杨善洲一生淡泊名利,盛年时期的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的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的他将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新起点。他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

观看影片后,我深深为杨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触动,他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引导着我们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我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向组织靠拢。

在两期的观后感中,你最喜欢哪一篇呢?

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xx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后,使我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顽强的意志,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不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通过学习,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有创新意识,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做过9年石匠、工农干部出身的杨善洲,当了保山地委书记之后,依然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他脸色黝黑,双手老茧,和农民一起锄田、栽秧,走家串户体察农民的困苦,给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给困难户力所能及的帮助,下乡不给农民添负担,从来都自掏饭钱。

“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给杨善洲担任秘书11年,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善洲时常和农民群众一起下地干活。“那时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基层,每天天不亮,我们就出了地委大门,天黑之后才回来。地委开会都在晚上。”祝正光说,“书记一直认为,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

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0年间,杨善洲接受的唯一报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1996年,随着物价上涨,林场将补助标准提高到了100元。20xx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特别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杨善洲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如果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了,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立志从教。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的交给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

有这样一位老人——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正廉洁,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年已高时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通过学习,更加明确了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因此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更应该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做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引领人。”教师本身就是一块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应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去教育,影响学生。“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老书记最本质的精神所在,学习老书记就要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利益观,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教书育人,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于人民的“先进性”,生命力是极其短暂的。而杨善洲同志不是这样的,他先进事迹的强劲生命力不属于先进事迹材料,亦不属于媒体报道文章,而是长时间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他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而且官至正厅,依然是农民本色——帮人钉马掌,卷起裤管替农民插秧,退休后卷起行囊走进大亮山,住进简易的窝棚开始植树,一干就是二十年,在他的身上看不出丝毫的所谓领导干部的“范儿”。

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走上领导干部岗位后,就开始脱离基层干部,脱离人民群众,在职工面前时时摆谱,玩花架子,深入基层不是一心“沉”下去,调查民情,了解民意,关心民生,而是走马观花,没有调查研究就胡乱指挥一气,时时显摆出领导的“范儿”。当然当“官”得有“官样”,这确实没有错,但这个“官样”究竟是什么样子,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不同,工作的出发点不同,党性不同,立场不同,当然是会千姿百态,变了味的。站在人民的立场,“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是为人民负责的“官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不顾人民死活,贪图享乐的“官样”;“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强国富民,心忧天下的“官样”.......试想我们身边的一些领导干部,刚一走上领导岗位,“范儿”就开始改变模样,与所谓的“挎包潮流”接轨,(“挎包者”:通常而言,一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二是商人,三是推销员),在其位,当然就有个在其位的样子,垮上一个小挎包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就此与另一群体划清界限。

杨善洲同志当了官,而且是厅官,他的“范儿”,似乎在一些人的眼里看来是那么的“不伦不类”:一是坚持自己是人民的官,杜绝优亲厚友,为家里的亲戚朋友使不上半分劲;二是始终如一的保持人民本色,头戴草帽,脚穿草鞋深入基层,坚持同人民群众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三是始终坚持将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在其位时心存内疚帮助自己的家乡不够,退下位来,用自己年届花甲的身躯义务为家乡种树二十年兑现承诺,这就是杨善洲同志,这就是一个厅官,这就是一个党的领导干部的“范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共产党员一时按共产党人的觉悟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按共产党人的觉悟办事。杨善洲同志就是一个一辈子按共产党人觉悟办事的共产党员。他用自己一辈子的先进行为,坚守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因此,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要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问题。要组织、领导和帮助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高文化,解决油盐柴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吃饭穿衣的问题、生孩子的问题、读书上学的问题、生疮害病的问题。而不是讲特权、赶时髦、摆架子,处处做起领导干部的“模样”,脱离基层,脱离群众。

共产党人的“范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官僚主义。毛泽东同志说:“领导人不能同人民分开,而是人民的一部分”。历史雄辩地证明,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会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