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知识就是力量是谁的名言篇一
人们常说“”,可是,知识怎么能变成力量呢?我问妈妈:“我学会一篇课文,会解一道数学题,也没觉得自己更加有力量了啊。”
妈妈说:“我先给你讲个故事。上中学的时候,我的同桌考了第一名,老师奖励他一支圆珠笔。他在笔上刻下‘’这几个字。当时我问他,你怎么把知识变成力量呢?他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相信。’”
“后来这个同学读了计算机博士,工作后参与了东风系列导弹的设计;东风系列是近程、中远程和洲际核导弹的总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的时候,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东风-17、东风-41等惊艳亮相,再次向世界证明了我们强大的国防实力。举国振奋,网友纷纷留言‘大国崛起,中华利器’‘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你看,知识是不是转化成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力量?”
我点了点头:“原来这个力量指的是实力。”
妈妈说:“对。通过学习掌握某种知识技能,再将它运用到相关领域,它就能转化成力量;但这个力量不是用来欺负别人、称霸一方的,恰恰相反,它是用来维护和平、造福人类的。想想看,知识还能变成哪些力量?”
翻开五年级语文课本,重读《少年中国说》,我感觉有一股力量注入我的内心。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知识就是力量是谁的名言篇二
放学,我来到公交站台,远远地看到杨闽朝我奔来。她一把拉住我说:郑若瑜,他们俩欺负我。还没问清缘由呢,杨闽就被她妈妈接走了。不料,杨闽口中的那两位六年级男生开始针对我了。没办法,我只能孤军奋战了。
哎,从1加到100等于多少?他们发起攻击了。可我脑中数学题没存多少,还是切换成语文模式比较有利。我暗自思考了一下说:先别急,《千字文》会背吗?你先背呀。背就背呗。天地玄黄,我已超快语数背了一段,然后说:到你们了。他俩面面相觑,竟打起了口水仗。你接着背呀。为啥你不背呀?我不会!难道我会吗?看到这情景,我暗暗窃喜。看来背诵经典是他们的弱项。
算了,《百家姓》、《弟子规》、《三字经》你们随便挑一个背吧。他们见情况不妙,立刻抛出了他们的杀手锏:《春江花月夜》,背!哈!我等这句话等了好久了!别以为六年级才要求背的诗词五年级的就不会!在我们五(4)班,这首词人人都会!这可是我们班的参赛项目呀!春江潮水连海平,我又一次以惊人的速度背了出来。他们现在可不敢小瞧我了,嘀咕了半天,让我背《短歌行》。《短歌行》是何方神圣?听过,但不会背呀!无奈,我绕过这个问题,以牙还牙,放出了大招:魑魅魍魉怎么写?!他们也不傻,手一挥:现在不问字。不问字,行。《水浒传》中林冲火拼王伦后,坐第八把交椅的是谁?算了,简单点吧,第一把?问完这个问题,我得意地笑了。不出所料,那俩人说:几年前看的书了从1加到10等于多少?嘿,他们又转到数学上了。不过,这题我知道,55。真是要什么来什么,我正愁没题反驳呢,一个路人外套上的11给了我灵感,随机脱口而出:35乘11等于多少?你先说呀。说出来你们不就知道了嘛。那就是不知道,知道你就说。说就说,等于385。你肯定把所有算式都背下来了。听了这话,我笑了:我无聊呀,这有规律的。只要是两位数乘11,都是在这个两位数中间加上这两个数的.和。如果和大于10,就向前进1,这可是三年级学的。那两个男生被我说得哑口无言,过了好一会,其中一个才说:我们又不坐公交车,走吧。
回想刚才的舌战过程,虽然不会背《短歌行》,但还是大获全胜。这些知识,这些问题都是靠我平时的积累。君子动口不动手,我这口今天算是发挥大作用了。当然,知识就是力量,没有平时积累的知识,今天我又怎会在这场战争中胜利呢?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下去,让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我终身的座右铭!
知识就是力量是谁的名言篇三
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文人骚客抒发豪情壮志的资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人们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因为。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文人墨客对知识的渴望,是文人抒展才华,是实现远大抱负人的渴望。《滕王阁序》让王勃一举成名,尽情抒发沉郁顿挫的感慨之情。十年苦读只为一朝的他成功了,如今是他壮志得以抒发的时刻,然而他命运多舛,英年早逝,让人倍感惋惜。可侯蒙却与众不同,一首《临江仙》便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也借机回击了那些嘲笑他的人。以后他升官宰相。是知识给了他机会,是知识充实了自己。因为。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科学发展的源泉。”是国家对知识的重视,因为国家的发达离不开知识。它是国家繁荣昌盛,独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础。曹公对贤才如饥似渴,对关羽的重视表现得淋漓尽致。温酒斩雄华,过五关斩六将,无一不是曹公对关羽的赏识之举,才有了关于义释曹操华容道。周公吐哺也反映了求贤若渴之情。因为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需要人才治国之邦。
而知识也是人们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诺贝尔奖就是对拥有知识的人的赞扬。鲁迅,矛盾,莫言无一不是知识的拥有者,知识给他们带来了力量,带来了生命价值的气息。因为他们坚信:。
也许有人困惑:拥有许多知识的人怎么变成书呆子?有些人读书不多在事业上却取得了成功?在我看来:变成书呆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将知识得以运用。而读书少的却取得成功是他们善于动脑艰苦奋斗罢了。
让你对人生充满了希望。
知识就是力量是谁的名言篇四
为把握当代青年的脉搏,洞察青工的动态,了解青工技术的状况,公司团委前不久在全公司进行了一次青工技术状况的调查。200x年6月20日,记者相机而动,到六矿了解情况,以期从局部管窥集团公司青工技术的全貌。
调查结果令人满意。调查显示:97%以上的青工渴望学技术、学知识;70%以上的青工希望尽快学习和熟练操作微机,用高科技知识为矿山的发展服务;88%以上的青工主张建立学习的激励机制;82%以上的青工主张学以致用,贵在落实。
调查中也发现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68%的青工认为技术知识水平没有与经济收入挂钓;81%的青工认为单位因资金紧张而影响学习;33%的青工认为学非所用,无用武之地。
郭伟杰,六矿综机工厂大修组组长。刚从农村接班来矿那会儿,只会出力流汗,矿上的玩意儿没几样玩得转,但小郭是个有心人,爱琢磨,爱捣鼓,能吃苦,跟老师傅学实戏,向书本学理论,业余练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进步神速。井下出了问题,矿领导点名让他下井。别人处理不了的问题,小郭下去一番“望闻问切”,立马手到病除,一个啥也不会的农村硅,现在已成长为矿上人人称道的“技术大拿”。
安全生产。他有时一个月最多能拿20xx多元工资,学技术让他尝到了甜头,今年,他还被授予集团公司“学张玮十佳青年”。诸如此类的技术尖子在六矿不胜枚举,且层出不穷。
从六矿的青年技术状况可以看出公司青工的整体技术素质。时代呼唤人才,矿山需要人才。人人都是人才,重在发现,重在创造成才的条件,也重在岗位成才。,用知识增加内在的技术能量,真正让知识青年、技术人才吃香,让科技为矿山插上腾飞的翅膀。
知识就是力量是谁的名言篇五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知识便萌芽在人类的智慧中,从茹毛饮血的远古到高度文明的当代,每一次社会的进步,无不显示出知识的'巨大作用。知识的进步,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当前,世界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繁荣、富强,就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人民文化知识水平。
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即使一个国家暂时还不够富裕,但只要它有智慧的人民,有重视知识的传统,那就可以断言:这个国家是有前途的,而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目前很富裕,却供养着一群“不学无术”之徒,其结果必然是可悲的。它一定会渐渐地衰落下去。历史上的唐朝之所以形成“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除了皇帝的开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各行各业科学技术得以充分发展。国内人才济济,国家力量强大、威震四海。古时候,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被视作神的行为。每逢大旱,老百姓就杀猪宰羊。送上祭坛,磕头求神,听命道士呼凤唤雨。在今天看来,这些似乎太愚蠢可笑了,然而它正是没有知识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现在我们有了科学知识,有了人工降雨的办法,即使遇上大旱,庄稼照样可以长得很好。“老天”也不能卡我们的脖子了。人定胜天,就是因为人们有了知识。由此可见,国家的繁荣、富强是离不开知识的。
文档为doc格式。
知识就是力量是谁的名言篇六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现在这句话已被无数个事实所证明。
知识就是力量,只有拥有了知识,才能帮助人们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才能有现在这样发达的社会。假如不懂得地质学,人们就不会知道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下的宝藏;假如不懂得信息科学,就会变成耳聋眼花的现代人;假如不懂得基因科学,就不能克服遗传障碍,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知识就是力量,建设祖国需要知识,管理国家需要知识,建设好我们的学校同样也需要知识。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现代社会生存;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就会落后,挨打。
那么怎样才能拥有知识呢?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资本论》,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致于在他的座位下面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脚印。宋朝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在他房中,柜里装书,桌上堆书,床上铺书,他睡觉枕的还是书。所以他给后人留下了9000多首诗,成为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也是视时间如生命,视知识如美肴,为了学习,工作都彻夜不眠,以致于写出了那么多激情飞扬的文章和诗词,新中国也才能够从此诞生了。毫无疑问,这些人的成就与他们的好学精神是分不开的。
同学们,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腾飞需要科学技术;时代告诉我们,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也在不断地提醒我们,祖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接班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向着世界科技的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吧!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知识就是力量是谁的名言篇七
什么最有力量?什么能够改变命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是金钱,有人说是机遇,有人说是环境……而我认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这是我读过《知识改变命运》这本书后得出的结论。
这本书,选取了34个人物,他们通过学习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周围许多人的命运。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张艺谋和袁隆平。
另外一个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袁隆平。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的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有个外国人,叫莱斯特﹒布朗,曾经写了一本书,叫《谁来养活中国》。袁隆平教授从一棵杂交水稻开始,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为中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
还有,我也听爸爸对我说过,当年如果他没有上学,没有考上大学,也许现在就不会在城里工作,我也许现在还正在农村的老家上学。看来,知识也改变了爸爸和我的命运。
这本书的序言中,李嘉诚的话说得多好哇,“知识是推动发展的最重要工具,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小朋友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增强自己的力量吧!
知识就是力量是谁的名言篇八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知识便萌芽在人类的智慧中,从茹毛饮血的远古到高度文明的当代,每一次社会的进步。无不显示出知识的巨大作用。知识的进步,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知识就是力量!
当前,世界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繁荣、富强,就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人民文化知识水平。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即使一个国家暂时还不够富裕,但只要它有智慧的人民,有重视知识的传统,那就可以断言:这个国家是有前途的。而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目前很富裕,却供养着一群“不学无术”之徒,其结果必然是可悲的。它一定会渐渐地衰落下去。
历史上的唐朝之所以形成“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除了皇帝的开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各行各业科学技术得以充分发展。国内人才济济,国家力量强大、威震四海。
古时候,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被视作神的行为。每逢大旱,老百姓就杀猪宰羊。送上祭坛,磕头求神,听命道士呼凤唤雨。在今天看来,这些似乎太愚蠢可笑了,然而它正是没有知识而导致的必然结果。现在我们有了科学知识,有了人工降雨的办法,即使遇上大旱,庄稼照样可以长得很好。“老天”也不能卡我们的脖子了。人定胜天,就是因为人们有了知识。
由此可见,国家的繁荣、富强是离不开知识的。,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是谁的名言篇九
18、19世纪崛起于欧美的工业化浪潮,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一百年间的创造超过了过去一切时代的总和,这是人类礼貌史上未曾有过的奇迹。
众所周知,工业化浪潮根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必须程度上肇始于16、17世纪欧洲理性主义哲学对人的精神解放。在西方,当人类理性刚刚从中世纪寒夜的迷雾中初露晨曦的时候,英国经验论哲学的鼻祖——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一个极大胆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谁能料到,这一口号在一百年后,不仅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而且改变了欧洲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其对人性乃至人类命运的理解。
然而,如实地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是有限的工具理性,而不是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是人类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类终极目的是寻求幸福。尽管不同境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我认为,最高的幸福应当理解为一种“至善”,它是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怀。有了终极关怀,人类才能找到立身安命的绝对的精神依托。终极之所以谓之终极,至善之所以谓之至善,乃是因为它具有自身圆满的价值。自身圆满的价值,即是一种绝对的价值。只有把握了绝对,才能超越经验世界的有限性而获得精神自由。而把握绝对的潜力是哲学的智慧,而不是“知识”。
知识是一种认识,而认识无非是主观对客观、心灵对物质的一种反映。没有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区分就谈不上认识。也就是说,在通常所说的认识论范围内,人类理智所把握的世界是有限的、相对的世界。哲学作为安身立命之学,它是一种最高的智慧,绝对的智慧。它不是那种我对外物的认识,而是我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人类精神与宇宙精神的感通。既谓之感通,则排除了心与物的二元对峙,进人了生命(万物本体)的直觉体悟,在心灵的默识中冥契独证绝对与大全。心灵一旦冥契独证了绝对与大全,便获得了终极关怀与绝对幸福。此时像程颖的一句诗所形容的那样:“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是一种同天之境,这是对宇宙生命和谐的最亲切透彻的观照。有了这种观照,才能真正理解“人是目的”,生命和谐是最高的善这一绝对真理的深厚蕴含。
当三百多年前培根响亮地喊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时候,他忘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真理:明智才是幸福。培根用他的“新工具”在西方世界创造了一个科技进步,物质繁荣,社会历史突飞猛进的新时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曾为这一新时代欢呼雀跃,误将工具理性当作价值理性,认为科学技术能够解决人生全部问题。工具理性崇拜导致了人性的扭曲与狂妄。在知识的诱惑下,人类过于自信,过于相信知识的力量,认为凭借工具理性的力量,人类就能够为所欲为。他们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一样,野心勃勃地要控制一切,宰割一切。结果竟是这样:知识本来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结果成为人类互相争斗的手段;人类本来是知识的占有者、创造者,反而成为知识的奴仆。在工具理性的误导下,人类心灵不断地向外追逐,而且愈走愈远,最终忘记了自己的家园。
因为有了知识,我们人类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移山填海,上天入地,无所不用其极。殆至今日,我们甚至已经把知识的巨手伸向了地球之外。大气层正在被我们人类制造出的工业废气、核物质残余所沾污,地下资源迟早要被我们人类这一大自然的不肖子孙挖空殆尽。由于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森林变成了荒川,绿洲变成了沙漠,生态出现断裂,气候出现异常。倘若我们人类再不知收敛自己的欲望,大自然将以它无声的愤怒和报复惩罚人类自身,那时人类终将用自己的手掐死自己,而且死无葬身之地。
老子言:智慧出,有大伪。他所说的“智慧”是指工具理性和知识。由于我们人类有了知识,有了发达的科学技术,于是拼命竞争在世界上的主权和地位。一国之内,则不同的利益集团互相争斗,闹得你死我活,鸡犬不宁。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之间互相仇恨,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为了自己种族的延续,不惜一切地去伤害另一民族的利益,甚至以极残忍的手段必致另一种族灭种而后快。在国际舞台上,更是以强凌弱,以大欺小。近一百多年来世界风云的变幻,充分显示了人类只重视工具理性,不关怀价值理性,只强调局部利益,不关心人类命运的劣根性。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几乎灭绝人寰的世界大战,曾给人类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惊。人道主义、和平意识、共存性思维曾在世界文坛上盛行一时,成为中西文化对话的主题之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人类过于看重工具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热衷于眼前利益而对终极关怀漠不关心,所以对人道、和平、共存性价值观的认识并不深刻。冷战时期的超级大国的战略对峙,后冷战时期此起彼伏的地区冲突、民族战争、大国对小国的制裁等,一再证明了人类生存智慧的贫乏和生命价值观的淡漠。
哲学说到究极处,只恨有口道不出。我愿以宗白华先生《流云小诗》中的那首《感谢》小诗表达我的心曲:
可爱的地球,
可爱的人生,
感谢你给我许多浓厚的快乐!
我将怎样报答你。
我一无所有——我只有一颗心;
心里深藏着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