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家长读教育书籍的读后感篇一
从《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中,我聆听到了一位慈父娓娓道来的育儿故事,找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卡尔·威特的父亲有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学前抓起。
这位父亲采取的教育方法其实也很简单,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完全做到。作为德国乡村的一位普通牧师,老威特一生都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但是,这位乡村牧师却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看到周围的许多人都在虚耗自己的生命,看到周围的男男女女都沉溺在酒色之中,他既感到悲哀也感到惊讶。
他想,“这些人都没有运用上帝赋予给他们的智慧。如果他们有着智慧的头脑,他们的生活就会是另外一种景象。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都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从小时侯起,就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去思考,他们也就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对此,学校是应该受到责备的,但是更应该受到责备的是他们的父母亲。假如他们的父母亲很早就把真善美的东西教给他们,从小就培养他们对于知识的热爱,他们今天就不至于过着这样可怜的生活。”正是抱着这样的家庭教育思想,老威特在儿子卡尔出生的时候就制定了一个早期家庭教育计划。老威特有一个基本的教育主张: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会思考的动物。对于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东西,他都要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如果孩子从小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因而养成一些不良的爱好和习惯,成年后就很难改掉了。老威特的目标是在孩子还处于可塑阶段的时候,去引导和开发孩子的理智思维——“让孩子从小会正确思考”。
当儿子还在哑哑学语的时候,老威特就开始教他辨认身体器官和家中的各种用具并说出他们的名称。随着儿子逐渐长大,他可以磕磕绊绊地上下楼梯和走路之后,老威特就让他走出家门,让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奇事物。
老威特总是鼓励儿子不断地提出问题。在回答儿子问题的时候,他又尽可能用一种讨论的方式解释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对于儿子提出的所有问题,他从来不会敷衍了事。他注意从小培养儿子对所有事物的分析鉴别能力。在平常同儿子的散步和谈话中,老威特从来不像许多父母那样,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对儿子说话,也不会对儿子信口瞎扯。
语言是我们思想的工具。老威特提出,要尽早地教会孩子使用母语,能够正确地发音和流利地表达。所有与孩子说话的大人,无论是父母还是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发音和用语,以便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这样一种家庭教育的熏陶下,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较,卡尔不仅表现出一种超凡的理解力,而且还表现出一种少有的知识兴趣。卡尔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他对许多事物都有着精确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在使用语言方面也达到了十分熟练的程度。
卡尔的早期教育当然没有仅仅局限在语言和文学方面。为了使卡尔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老威特也非常注意培养儿子在艺术和科学方面的爱好。尽管他自己不是艺术家也不是科学家,但是他总是想法激起儿子对于与艺术和科学的热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经常带着儿子游览许多地方,去参观各地的艺术画廊、自然历史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通过这种体验方式,老威特让儿子从中学到了活生生的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等知识。他让儿子学会如何去发现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如何去找到各种事物的最基本的原则,如何去认清各种事物的真相。
除了这些外出的参观活动外,老威特还利用身边的一些生活常识,对儿子进行系统的科学教育。他特别注意调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养成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同时他也设计出一些小小的游戏,让孩子可以从中了解和熟悉不同学科的知识。当然,他十分清楚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他说“如果一开始我就告诉孩子去学习地理和物理等学科,孩子就会产生反感的心理。我尽量避免使用这一类的学科名词,是为了不要吓唬住孩子,也是为了增进他的自信心。”
正因为有了老威特对儿子的早期教育,卡尔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由于他的智力水平已经远远超出同龄的孩子,在还没有满14周岁就已经获得了哲学博士称号。16岁他就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被柏林大学聘为大学教员。
然而,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是把孩子的正式教育推迟到“上学的年龄”。等到孩子上学之后,我们又急于把许多的东西灌输给孩子,于是,过多的学习不仅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而且还给孩子造成了身心上的伤害。
在传统的教育学观念中,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被忽略。由于不重视学前的家庭教育,使得孩子上学之后不堪重负。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明了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即孩子早期的学前教育将决定他今后一生的道路,因为孩子早期得到的印象是最持久的。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早期智力的培养和开发,将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一生的智力缺陷。科学的教育观念应该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开始得愈早,孩子的身心方面今后就发展得愈好。
美国著名的医学心理专家史迪思博士提出,孩子的早期教育最好从两岁或三岁开始。“两岁或三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抓住这个关键的时期进行孩子的智力教育开发。如果耽误了幼儿的早期教育,将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父母应该做的是尽早唤醒孩子的知识兴趣,因为这种兴趣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在知识的游戏中获取健康成长的养分,而不是让孩子在那些毫无意义的游戏中浪费时间。”
我们总是强调不要过早地对孩子的心灵施加压力,不要过早地限制孩子智力的发育。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孩子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需要尽早的智力开发。只要我们从两岁或三岁开始就注意培养孩子的知识兴趣,让他们的大脑得到不断的锻炼,就像他们的其他身体器官在平时得到锻炼一样,他们就会从早期的知识活动中得到一种快乐。当身心都得到了同步的发展之后,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快乐和健康。事实上,卡尔·威特的父亲早就在推行这样的科学新发现了。在传统教育学理论统治着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时候,这位谦恭的德国乡村牧师就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在我们今天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必须先于学校教育,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的前提下,老威特的教育实验自然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当然,我们不能放弃工作,把时间全部花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方面。不过我们做父母的只要让家庭生活愉快和睦,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和行为,就可以使孩子在智力上和道德上健康成长。做父母的只需牢记老威特所说过的一句话:“尽早教育你的孩子,但是需要你去身体力行。”
家长读教育书籍的读后感篇二
学习了《安全教育读本》收获很多,尤其是关于校园安全隐患的有关问题,感触很深。
我觉得学校安全,首先要从思想上、意识上重视起来。思想上、意识上重视了,就能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而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有时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其次,学校安全教育要常规化。我们要像案例中的学校那样,安全要时时抓、事事抓,要常态化。在安全演练时,一定要严肃、认真,学生不能嘻嘻哈哈,老师更不能嘻嘻哈哈。不能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才演练,不能为了演练才演练。演练是要自发的、为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而演练的,并且安全教育要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要有防火、防震、防毒、防电、防交通事故、防暑、防溺水等。
第三,教师要以身作则。老师在安全教育时,不能光要求学生怎么样做,老师的'身教更重于言教。这就要求老师在安全方面也给学生做出榜样,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总之,学校安全无小事。事事、处处都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教育读本》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安全教育学习指导。人人树立安全意识,采取安全措施,严加防范,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学校的安全工作才能做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深信: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安全工作一定能确保万无一失。
家长读教育书籍的读后感篇三
我妈妈为我买了一本好书——《爱的教育》,于是,我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爱的教育》中描述了一些平凡生活着却真实感人的小人物。它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一百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歌颂了儿童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培养和塑造儿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感情。
这本书还附有一本《续爱的教育》,写了小学生安利柯体弱休学后,到舅父白契的家里跟随舅父过乡村生活的故事。舅父是一位退休船长。他把安利柯带到大自然中去。告诉他要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胸怀要和大海一样宽阔,和大山、海洋做朋友,要想顽强的拉普兰特的大麦那样珍惜生命,迅速成长。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读了它,我的心境豁然开朗。因为这本书里,有的事以往在我身边发生过,我在那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故事中克莱蒂的宽容大度;卡隆的大胆狭义,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典范。
我尤其喜欢卡隆,因为他保护弱小,不让他们受霸道的人的伤害。有一次,克洛西被人欺负了,他很生气,用墨水瓶打那个人。可却打到了教师。卡隆勇敢地站出来,讲了事实的真相,让教师原谅克洛西,并警告欺负克洛西的那些人。
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它处处渗透了爱,让我们用心看这本关于爱的书吧。
经过学习《爱的教育》,我今后必须要做一个正直、勇敢的人,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勤奋的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长大了效劳于社会和人民,为百姓造福。
家长读教育书籍的读后感篇四
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我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仅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职责,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本事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的确,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展为今日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本事的重要途径。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进取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家长读教育书籍的读后感篇五
很少有时间坐下来真正的看一本书,但是当我拿到《新教育》这本书,看了序言后,一种震撼、一种敬佩油然而生。瞬间领略了朱永新教授作为教育者的执着、博爱、坚韧、谦虚、智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生命的强大力量——使命。也正是因为使命的感召,才有了“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这样响亮的口号。也正是因为使命,朱永新教授播下了爱的种子,并在很多地方收获了美丽的花朵。我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为如今我在感觉上有点职业疲倦的迷茫时刻,指明了方向。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虽然我不是语文老师,但是我从朱教授的字里行间捕捉到了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详解:
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这还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这一理念,首先可以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醒,最后以活动促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如:小小图书推荐会,心得交流会,图书益读,等。通过这三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
我认真学习新教育所阐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联系的、延展度)使理想课堂达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种境界,体会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同时,新教育还研究出《有效课堂的教学框架表》都给了深刻的启发。使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仅是以前新课改送倡导的三个维度整合,也深刻领悟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优质教学”,即,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争取像新教育所讲的创造自己的理想课堂。让师生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课堂,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一种行动的研究。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能够放下心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记录教育随笔、教育随思、随想的教师。朱永新教授称这些教师都是一本大的巨作,每一部巨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论。书中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名师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起,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5—10年后,你抱着自己积累的教学日记时,你就成为了一位名师。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认真教学”的深刻含义(我们之所以没有成名就是每天在重复着自己的生活,创新的太少。在认真方面下的功夫太少。)。
总之,读完朱永新教授的这部著作,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实现梦想。谁不懈追求梦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梦想。
家长读教育书籍的读后感篇六
通过阅读该书,可以重新认识教育工作的价值,并在身体和心灵方面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勇气来投入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虽然辛苦,却很了不起,值得投入一生。”希望能激发年轻一辈对教育有这样的想法和体会。除此之外,对于现今那些面临种种苦恼却仍努力过好每一天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提供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重新认识教育的工作价值并受到鼓舞。
教育,不仅隐含着基本教学原理,同时也讲究教授的诀窍。倘若对此毫无认识,只懂得照本宣科的话,恐怕只会令周围的人无所适从。好的教育可以为人生写下精采的扉页,不好的教育则有如公害!教育工作者唯有掌握基本要领,并进一步努力琢磨,在教导的艺术上下功夫,找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来,如此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正面、积极的发展,学习的环境也才会充满创造力。那么,就让我们倾注全力,好好打造人生旅途的理想蓝图吧。
不知和我一样读过《教育力》这本书的教师,也能否在本书中沉淀下来。我非常喜欢本书中的一段话:“一个老师必须拥有一颗柔软的心。若一味拘泥于自己的答案,学生的思绪就无法在安心的情况下天马行空地翱翔。”换言之,老师温和的人品以及丰富的见识所带来的包容性,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自由的发展。我读本书后最大的感触就是“教师也要活到老学到老”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人魅力”。其实要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个人魅力还得靠教师不断的学习,因此我们说对于教师来说,“学习”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
人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心灵,有精神。首先,我们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教师是个领路人,是只领头雁,引领孩子们插上飞向未来的翅膀。我们教师是有思想、有个性的,才会使我们的学生独立,他们才能飞得更高、更远!再说,我们那可爱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有思想、有个性,只是尚处在未成熟时期。我们只有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一个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看待,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才会被激发,才能成为热爱读书充满自信的人。新课程也提出“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就是要把学生当作人,而不是待装知识的容器,把学生有独特的体验看成是人性的觉醒——不再没有自己,只会人云亦云;不再揣摩老师课堂所需。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和珍视,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文关怀、人性关爱。
一本好书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很多启示。《教育力》就是这样一本书。我相信他将伴我更有力地成长!
家长读教育书籍的读后感篇七
教育的书籍读后感由本站会员“wangshirou”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教育的书籍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不跪着教书》前是书名的独特吸引了我,读《不跪着教书》后是作者对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启迪了我。该书是着名教育家吴非对一个个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他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没有空洞的说理,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深入透彻,读完耐人寻味。何谓“不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又该怎么教书?带着期待与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一边读一边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书中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正如吴非老师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不跪着教书,教师怎么样做呢?在书中给了我明示:
“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
“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备精湛的教研能力。
当一名教师容易,当一名具有精湛的。
教学。
能力的教师难,时代在呼唤师德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师能。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基础,这个教学能力有些是可以用语言来向别人表述的,有些只能意会。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我们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地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平素的工作一板一眼,要精致每个环节,细雕每个问题,准确地传承文明,科学地启迪智慧,让受教育者真挚地感悟人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文意识、专业技能,包括他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亲和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念。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教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才是我们每位老师的根本所在。更新知识,学会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求创新,会用现代化手段教学,身心健康,这是师能的呼唤,这更是“站直”的教师的追求所在。
“不跪着教书”,教师还应与时俱进,永具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教育。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是针对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师。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将是21世纪教育的宝贵财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创新的天地,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发展、创新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创造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价值,做到在继承的同时有所超越。经验诚可贵,创新价更高。有专家说,以前的知识是50年更新一次,而今天每三年就要更新,甚至更短时间。可见多读书,不断学习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春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拓创新便是教学的源头活水。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的教育放在首位,人文为本,育人为先,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人文教育,重要的是关注人的健康成长。
教育的书籍读后感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教育的书籍读后感范文。
家长读教育书籍的读后感篇八
第一次听课后,梁校长给了我一份《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虽然我只读了一遍,但其中提到的一些说法和提供的实际案例,确实让我有所感悟。
数学概念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去学懂的。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同样需要学生亲历和体验。老师讲出来的概念大多会成为学生的短暂记忆或学生做题时硬记的方法,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不断积累、渐进,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才会转化为学生内部的认识。同时,也需要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进行巩固,在巩固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样才可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能把已学知识进行迁移,达到知识的延伸。
有效地提高计算能力,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和计算能力的形成同步发展。
很多知识在我们看来是简单的、容易的,但是如何把这些我们一看就懂的知识、方法通过教学转变为学生的思想、思维方法正是作为一名教师所要深入思考的。教导学生就需要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就要我们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情感态度,心理特征等等。例如: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就要通过演示、操作等方式直观地进行教学,逐步培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在计算的教学中,同样也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就像课件中提出的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也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总结的。小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跟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也是有很大关系的。知道出错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安排教学环节、内容、重难点等等。
现在,对数学教学还处以十分表面的理解,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对数学教学有越来越深入的认识。
家长读教育书籍的读后感篇九
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景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
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当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能够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必须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
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明白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经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理解道德律令。”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而其中的关键,应当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当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可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坚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欢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家长读教育书籍的读后感篇十
“用一对很冷的眼辨别是非,一双很勤的手应对工作,两条很忙的腿踏平前途,一种很自由的心情感受生活。” 这里讲的是一种处世态度――客观、冷静;这里讲的是一种工作方法――努力、勤恳;这里讲的是一种奋进方式――勇往直前;…… 不论怎样去品味这段话,我都觉得哲理很深。这段话是摘自台湾著名作家――刘墉的新作《靠自己去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刘墉作为一位成功父亲,为女儿走今后的人生之路提的一个警醒,这是对女儿的期盼;是对女儿的鼓励;更是对女儿的谆谆教诲…… 我也为人女,看了这本书,我对我的人生路有了新的规划,对我崇敬的作家――刘墉有了新的认识。
刘墉,说他是画家,他有近三十多部中外广大读者所痴迷的文学作品问世;说他是作家他的绘画作品多次在各国展出,受到世界的瞩目。于是,“作家”、“画家”、“艺术家”的头衔接踵而至。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人们对于刘墉的评价不够全面。在我眼中,他同样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请注意,在上文中,我在“教育家”的上方加了一对引号,这表明,这里所指的教育家并非是在教育机构里的精英,而另有他意。 刘墉的儿子刘轩是哈佛大学的博士生,曾出版四本书;他的女儿刘倚帆擅长绘画、小提琴,曾获得“布什总统奖”。
可见,刘墉在家庭教育方面卓有成效,他同样是位资深“家庭教育家”。在这方面他也一定怀揣绝技。 《靠自己去成功》一书正是从侧面揭开了这“绝招“的神秘面纱…… 本书中记录的大都是作者与女儿之间琐碎的小事,然而在这一件件事的背后,刘墉发)出更深的道理。他的文章就是这样从平实之中显现出深刻的哲理,教女深省,教女奋进。 刘墉懂得“避而后谈”。
在“谈独立”这一章节中,作者列举了女儿依赖父母成性的事。在叙述中不难发现,父亲并未因此与女儿发生正面冲突,每次都是以女儿的讲“理”收场。但是在文后,作者提出了“女大应独立”的观点。作者从理论、事实着手,反驳女儿那所谓的“理”。作者的处理方式既起到了告诫女儿的作用,又避免了父女之间的争端。这种先退后进,以理服人的“战术”可以说百战不殆。
刘墉懂得“换位思考”。 父女之间存在的所谓的“代沟”是由于他们人生阅历、生活背景的迥异造成的。然而在“谈穿着”里,作者并为因“代沟”而与儿女发生口角。无论是女儿的“露脐装”,还是儿子的“耳环”,作者都是以玩笑待之。仔细品读,在这玩笑中也蕴涵着作父亲的一种态度。这样的玩笑不会激起儿女的逆反心理,也同样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如此以来,本来的一场“代沟战”就覆灭在愉悦的气氛中了。
文中,作者曾站在儿女的角度分析“潮流”这个敏感的话题,他一直表示理解、通融。作者冷静的思考、多角度的分析淡化了矛盾,解决了关键问题。“换位思考”帮助他了解儿女、走近儿女。 …… 教育是一门艺术,刘墉用自己精辟的文字、独特的处世态度诠释了这门困扰着许多家长的艺术。
他也是用《靠自己去成功》一书将自己的“教育家”天赋公之于众,更是用这本书唤醒了那些为教育儿女而彷徨无助的家长和“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我们,让我们知道,我们都是长有两只翅膀的天使,可以自己飞翔、靠自己成功!
家长读教育书籍的读后感篇十一
最近读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理构建,从这本书中,我领悟了一些深刻的道理,现在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面对难教难管的学生,我们教师往往是抱怨,发牢骚,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时做一些无关的事情。我们往往容易对这群学生失去信心,产生厌恶情绪。可以说,当前职业学校的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教师不爱学生,学生也不太尊敬教师。
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改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朝着降积极的方向发展呢?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真诚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都喜爱成绩好的学生,而爱表现不佳的学生却是不容易的。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批评,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虽然这种爱有时毫不起眼,但它有助于师生间理解桥梁的建立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唱主角、少数学生当配角和一问一答式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听课,“死读书,读死书”。新课改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来进行。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方式改革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认为要想真正激课堂教学,单纯在方式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必须在教学的内容方面有所作为。
总的说来,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应该是朋友关系,否则,师生之间难以作到真诚相待。师生之间有了和谐的关系,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用爱心去教书育人,那我们收获的将是一颗颗诚挚的心,筑就的将是祖国的栋梁之才。
家长读教育书籍的读后感篇十二
这本书严格来说我不能称之为读后感,因为压根没有仔细读完整本。
这本书是别人送的,推荐给我,说不错,而家有宝宝,对儿童教育非常关注,自然也高兴的收下了,也满怀期待。
但是这本书真的不适合我,我实在没有耐性仔细去阅读这种种类的书,书里没有我期望的实在的有效的指引,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浓烈的营销的影子,而在我的概念里,儿童教育是一项严肃的学术,是必须专业、严谨、有内容的。
整本书我看到的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其实很简单,就是:对孩子轻轻说“是的”,分解开就是孩子天生有自己的`天赋,父母要尊重这种天赋去培养孩子,要重视孩子,多肯定他。这个思想原本也被大多数人认可,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观念,就整出一本书,我总觉得实在是太单薄了,不要说这个观念还是已经泛滥成灾的存在,很多父母也已经有这方面的意识,而在作者的叙述里,好像九成九的父母都是漠视孩子的,都是不懂得重视孩子的,这实在是一种过于自负、自恋的想法。
尤其在整本书里,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推介自己,讲自己成长的了不起,是最让人反感的地方。
在这个全民营销得有点过了的年代,看到这样的书,实在让人厌烦,尤其是在育儿教育这样的领域。
当然,我生性乖张,对事物有时过于主观,这种观后感也仅是一种个人体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