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安徽西递游记篇一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西递牌楼。
西递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因地处古徽州府之西,曾设驿站“铺递所”而得名。作为唐李后裔避难改胡姓世居之地,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相传与绩溪胡氏同宗的西递胡氏始祖缘此营房聚落,主要是看中这块盆地上的溪水逆东西行,认为非等闲之地。
西递走马楼。
西递村呈船形,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就像一间间船舱,组成大船的船体;昔日村头高大的乔木和13座牌楼,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大海的波涛;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良田簇拥着村子,恰似一艘远航的巨轮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里。
当来到西递村口,一座兴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高高耸峙在眼前。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1521-1593)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史,迁荆王府长史,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愿准敕建这座石坊。
历史上,西递村头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为旌表孝子和贞节的。现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最雄伟最精致的,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位于胡文光牌坊西侧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
桃李园和西园。
沿着青石板路走进村中大路街,首先看到的民居景点为“旷古斋”。“旷古斋”堂名系今人给取的,寓广博古徽文化之意,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手书。
出瑞玉庭前行数步,便是“桃李园”。桃李园亦建于清咸丰年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系西递徽商胡元熙的旧居兼私塾蒙馆。正屋为三间三进二楼结构,前两进为两小套背向三间屋。二进楼上设有独特的“楼上井”,使整幢房屋光线充足,空气畅通。而且,楼上木雕扶栏板权作小姐相亲孔洞,供小姐偷偷观看来往家中的男青年,能否挑选到如意郎君。二三进之间用粉墙相隔,中间有门相通,门上有隶书“桃花源里人家”石刻横额。在通往街面的小门上,石刻有小篆“桃李园”三字门额,寓意“桃李满天下”。
出桃李园,就步入西园,与西园相邻,与东园通连的“三畏堂”,呈五间二楼结构,大厅高悬匾额“三畏”二字及跋,取“畏天命、畏圣旨、畏大人”之意。堂前轩敞,天井宽大。
天井和绣楼。
西递古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天井的设置,一般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诸功用。因过去徽商巨贾为了藏富防盗之需,其住宅大都建有高大封闭的屋墙,很少向外开窗。设置天井,把大自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可“四水归堂”,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汇集于天井内,不至于外流他家,俗称“肥水不外流”。
绣楼是大夫第主人利用正屋旁侧隙地,建起的一座临街阁楼,俗称“小姐绣楼”。飞檐翘角的绣楼,建筑别致,玲珑典雅。楼额木刻分别为清进士祝世禄手书“山市”和清代本邑书法家汪恩道隶书“桃花源里人家”,其中“源”字书写时,有意移一点于“厂”头上,益显整体美;尤其是“人”字,活脱脱像一位倾躯伸臂迎接小姐彩球的后生。楼下的小门户比正屋墙体缩进一大步,与主人自书石刻门额“作退一步想”相映照,耐人寻味,果真是“进也风流,退也潇洒”。
安徽西递游记篇二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村落面积12.96公顷。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徽西递。
导游词。
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西递牌楼。
西递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因地处古徽州府之西,曾设驿站“铺递所”而得名。作为唐李后裔避难改胡姓世居之地,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相传与绩溪胡氏同宗的西递胡氏始祖缘此营房聚落,主要是看中这块盆地上的溪水逆东西行,认为非等闲之地。
西递走马楼。
西递村呈船形,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就像一间间船舱,组成大船的船体;昔日村头高大的乔木和13座牌楼,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大海的波涛;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良田簇拥着村子,恰似一艘远航的巨轮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里。
当来到西递村口,一座兴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高高耸峙在眼前。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1521-1593)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史,迁荆王府长史,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愿准敕建这座石坊。
历史上,西递村头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为旌表孝子和贞节的。现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最雄伟最精致的,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位于胡文光牌坊西侧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
桃李园和西园。
沿着青石板路走进村中大路街,首先看到的民居景点为“旷古斋”。“旷古斋”堂名系今人给取的,寓广博古徽文化之意,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手书。
出瑞玉庭前行数步,便是“桃李园”。桃李园亦建于清咸丰年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系西递徽商胡元熙的旧居兼私塾蒙馆。正屋为三间三进二楼结构,前两进为两小套背向三间屋。二进楼上设有独特的“楼上井”,使整幢房屋光线充足,空气畅通。而且,楼上木雕扶栏板权作小姐相亲孔洞,供小姐偷偷观看来往家中的男青年,能否挑选到如意郎君。二三进之间用粉墙相隔,中间有门相通,门上有隶书“桃花源里人家”石刻横额。在通往街面的小门上,石刻有小篆“桃李园”三字门额,寓意“桃李满天下”。
出桃李园,就步入西园,与西园相邻,与东园通连的“三畏堂”,呈五间二楼结构,大厅高悬匾额“三畏”二字及跋,取“畏天命、畏圣旨、畏大人”之意。堂前轩敞,天井宽大。
天井和绣楼。
西递古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天井的设置,一般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诸功用。因过去徽商巨贾为了藏富防盗之需,其住宅大都建有高大封闭的屋墙,很少向外开窗。设置天井,把大自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可“四水归堂”,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汇集于天井内,不至于外流他家,俗称“肥水不外流”。
绣楼是大夫第主人利用正屋旁侧隙地,建起的一座临街阁楼,俗称“小姐绣楼”。飞檐翘角的绣楼,建筑别致,玲珑典雅。楼额木刻分别为清进士祝世禄手书“山市”和清代本邑书法家汪恩道隶书“桃花源里人家”,其中“源”字书写时,有意移一点于“厂”头上,益显整体美;尤其是“人”字,活脱脱像一位倾躯伸臂迎接小姐彩球的后生。楼下的小门户比正屋墙体缩进一大步,与主人自书石刻门额“作退一步想”相映照,耐人寻味,果真是“进也风流,退也潇洒”。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村落面积12.96公顷。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被世人称为明、清古建博物馆。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20xx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代表中意旅行社欢迎各位朋友观光旅游。我姓李,大家叫我李导好了,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旅游期间就由我和王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我们十分荣幸!大家在此旅游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王师傅,他的技术娴熟,有20xx年的驾龄,从来未出过任何事故;另一颗是“开心”,就交给我李导好了。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以免跟错队伍。还请大家注意安全,特殊区域不要拍照,不要随地乱扔垃圾纸屑,共同去爱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现在我们来到了位于安徽省黄山脚下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大部分具有皖南特色的古村落都是白墙、黑瓦,大家看一看这里的墙和瓦,就是这样的!宏村是一座牛型的村落,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座村庄的“牛角”,就是这座桥。这座村庄的人都姓汪,姓汪的小孩在这里可以免费读书。这里随水而建,如果你在这村庄里迷路了,那么你就顺着水走,水可以带你走出这个村庄,所以,每条小巷里都留有一条水道,水道上会有一块长方形的砖,那砖是供人们站在上面洗衣服、洗菜用的。现在,大家请看路边这家院子,这里是汪家的祠堂。看脚下,这里有一排槽,这就是排水系统,因为南方常年下雨,所以,每家院里、屋里,都会修建类似的排水系统。现在,大家请看这门上的横槛,上面是关于丰收的浮雕。看,有的人却没有头,那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时,人们怕“破四旧”毁了浮雕,就用黄土封上,再在上面贴上标语。文革过后,人们把黄土用刀挖下来,有人挖时不慎,就把浮雕上的人头碰掉了。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红白树”,这里是村子的“牛尾”。红白树是两颗茂盛的梧桐树,左边那一颗叫红树,当地人结婚时,新郎新娘要手牵着手绕树走三圈,在树下拜堂,这样才算成亲;右面的树叫白树,村里有老人过世,抬棺椁的人要抬着棺椁绕树走三圈,走完后才可埋葬。
好了,在宏村的游览就到这里了,请大家上车,前往火车站。各位朋友眼看火车站就要到了,李导我也要与大家说再见了。常言道“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在此,我祝大家一路平安!合家欢乐!身体健康!有机会再来这里玩儿!
各位团员: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皖之旅旅行组织的西递、宏村两日游。我是皖之旅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唐,大家叫我小唐就可以了,在旁边正开在车的师傅姓陈,陈师傅已有20xx年的驾龄了,由他行车大家尽可以放心,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大家能通过我走进西递,了解宏村。在行车途中,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请大家不要把您的头、手、伸到车窗外,在游览途中旅游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请大家注意保持车上的卫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我,我将会尽力为您服务。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金龙车,车牌号为,请大家在上下车时注意识别。
西递位于黟县县城东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西递,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高出俯瞰,鳞次节比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似一船形。,据考证:西递人本不姓胡,县志中有记载,西川胡族(历史曾称西递为西川),其本李姓,唐昭宗李晔子昌翼公,因避梁太祖朱温难,育于婺源胡氏,遂从胡姓。
西递名称的由来。
西递,原名西川。因何又叫西递呢?有两种说话,一说:古代此处为交通要道,设有驿站,供传递公文和来往官员歇息,驿站又称递铺,所以西川又叫西递铺。
另一种说话法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面蛇身的共工与颛顼(zhuanxu)争夺帝位,共工战败,一怒之下,一头触不周山,不周山是撑住天地的柱子,共工撞到不周山后,造成天塌地陷,使得地上的水都朝东面流,而奇怪的是流经西川的两条小溪却是东往西流,东水西递,西川也因此被称为西递。
过了胡文光刺史坊,就进入西递村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瑞玉庭了。
原来,这幅楹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与处世哲学的人生体味,把徽商的经商之道和处世信条刻划得淋漓尽致。他们认为多一份辛苦就多一份快乐,在辛勤的劳动中能得到快乐和幸福,从吃亏中寻得经验,胸怀坦诚才能收益。当年的徽商正是以此为。
座右铭。
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发扬徽骆驼的精神铸起了昔日的辉煌。厅堂上除了挂有经商之道的楹联外还有宣扬修身和传家之道的两幅楹联。即: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事业从五伦做起文章本六经得。
好了,不要感叹了,接下来,我们去桃李园,桃李园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前厅北向三间,木雕楼裙嵌着福、禄、寿、喜四个大字,别致风雅中厅较为窄小,通向后厅又有一道堂墙,为了确保中厅明亮采光和通气,除了开有天井外,中厅楼上置一木拱相围的楼上井,这一独特的设计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中都很少见。中厅通向后厅的堂墙门洞上,石刻有清初书法家黟县人汪士道题写的桃花源里人家。后厅两侧板壁上各装有六块木雕屏门,漆雕欧阳修撰写的《醉翁亭记》,书法苍劲有力,挥洒自如。作者黄元治,是黟县西武黄村人。
元治当时是百姓交口称颂的清官,他在西安任太守时,被称为青菜太守,年年俸禄大部分资助了求学困难的青年,晚年归乡,两袖清风,只得借住在宗族祠堂里。桃李园的主人将其请到西递讲学,并悬挂其书写的作品,是想让后人学习黄元治,做一个忠君爱民的清官。可以说徽州人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做到廉政从娃娃抓起了。
正因为西递自古重视道德教育,所以明清以来从西递走出的数百名封建官员,没有一个是玷污祖宗的贪官污吏。
游览了几个景,想必大家也累了,饿了,现在给大家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
大家早上好!告别了中国古民居历史博物馆——西递,今天将带大家参观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现在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宏村的概况。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距县城10公里。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宏村整个村落布局似牛形,故被人们称为牛形村。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头角,村内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是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是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脚,宏村就似一头卧牛处于青山环绕、稻田连绵的山冈之中。
村内有着类似方格网的街巷系统,用花冈石铺地,穿过家家户户的人工水系形成独特的水街巷空间。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内聚性很强。放眼宏村,村外山青水秀,红杨翠柳;村内清渠绕户,终年清澈潺潺的水圳宛如轻柔的银带,蜿蜒村中。村中民居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形成了明圳粼粼门前过,暗圳潺潺堂下流,浣汲溪路和艺术价值和月沼和南湖水面,映衬着古朴的建筑,在青山环抱中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更显宏禁独到的人居环境价值和景观价值。
村落里现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158幢,其中137幢保存完整。整个村落建筑不仅拥有优美的环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的建筑造型,而且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建筑中的三雕艺术令人叫绝,雕刻刀法都像北方的剪纸一样精细,流畅。大与小的运用,疏与密的处理,粗与细的对比都匠心独具。
好了,说着说着就到达宏村的景区了,纸上得来总归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呀,现在请大家一块下车穿越牛的旅行吧!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牛肚——南湖,大家是不是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震撼了。
大家好,我代表安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桃花源里人家”――黟县观光旅游,我是你们此次西递宏村之旅的导游王兵。大家就叫我小王吧,希望通过小王的讲解和服务能使大家的此次游程更加愉快。坐在驾驶位上的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呢,已经有近二十年的驾龄了,所以大家对安全问题可以尽管放心。
我们还有10分钟就可以到达西递了,在这段时间,就请允许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西递宏村吧!西递宏村坐落在黄山市黟县境内,20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4a级旅游区,并成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xx年它们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魅力名镇”。说到黟县呢,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想必大家都知道晋诗人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吧?那大家知不知道五柳先生所描写的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在哪里呢?是的,这位游客说对了,它就在我们黟县。先生的后人想象黟县就是他们祖先描写的《桃花源记》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于是慕名迁居这里。所以,黟县又有“小桃源”之称,大诗人李白游古黟是曾赋诗赞美道:“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上午游览有着“中国古民居博物馆”之称的西递村,下午游“中国画里乡村”宏村。西递是一处建于北宋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迄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西递村风光秀丽四面环山,群峰连绵,它所有的街道均已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扰,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
提到“西递”,我想许多朋友都想知道为什么叫西递呢,其实啊,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村子被两条溪水环绕,水呢又是自东向西而流,取东水西流之意就叫它西递了;另一种说法是西递在徽州府的西面,旧时这里设有递铺所,故名西递。西递村落呈船型,那它的桅杆和风帆,船舱,以及海面又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各位游客,现在巍然屹立在村口迎接我们的就是胡文光刺史坊了,原先这里依次排列有13座牌坊,文革时大部分被拆毁,这胡文光刺史坊还是因为喷了漆,写上毛泽东语录才幸运地保留下来。大家看,这个牌坊它通体用质地细腻的黟县青砌成的,雕琢精绝,为我国石牌坊之瑰宝。说到胡文光,他可是很有名的,明嘉靖时,他在担任江西万载知县期间造福于民为百姓所爱戴,升任胶州刺史,政绩卓著,至湖北荆王府长史,受四品朝列大夫,被誉为“荆藩首相”。明神宗皇帝恩准建造这座牌坊以弘扬他的政绩,流传后世。大家再看一下,这檐下斗拱上刻有32个圆形花盘饰纹,相当的精美吧,这象征着胡文光为官32年,也表达了他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
各位团友,咱们继续往前进,现在我们就站在了敬爱堂的门前了,它是清代重建的胡氏宗祠,一直是胡氏族人的议事之所,它是一座跨度为30米的砖木结构建筑,大家看一下,它下厅两根6米高的黑色大理石柱与上厅两根直径近2尺的银杏木柱相望对称,承托着规整的梁架,多么雄伟壮观!大家看到后厅的这个硕大的“孝”字吗?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写的,咱们在仔细看一下这个“寿”字,是不是隐约能看到一个仰面拱手作揖、跪在地上孝敬长辈的俊俏后生,而他的后脑却像一个尖嘴猴头,这寓意:孝顺者为人,不孝者为畜,这充分体现了敬老尊老的中华美德。
我们现在走进的就是笃敬堂了,这里是大家胡积堂的一处居所,一进厅堂,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幅遗像,画的就是胡积堂和他的三位夫人,大家猜一下这三位夫人哪位是大夫人哪位是二夫人哪位是三夫人?呵呵,一般人的思维都会觉得年老色衰者为大夫人,如果这样猜,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告诉大家吧,他的大夫人红颜薄命年纪轻轻就离世,所以容颜仍然俊美,因此,根据她们的排列顺序来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然后咱们再来看一下胡积堂的服饰,他头戴蓝宝石花翎,身着补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三品大员了,怎么看出来的呢?这要涉及到我国古代官衔着装及饰物的知识了,在古代,红宝石为一品、红珊瑚为二品、蓝宝石为三品,文官佩戴家禽图案,武官佩戴野兽图案,细看一下,胡积堂衣服上饰有家禽图案,因此我们说他是一位三品文官。笃敬堂最具特色的当数这两侧的楹联了“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联文将营商和读书相提并论,表达了徽商渴求提高自身地位的愿望。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又参观了迪吉堂、追慕堂和鸳鸯堂等景点,西递之游也就结束了,待会儿集合乘车用过午饭后,我们将前往宏村,同样是皖南的古村落,宏村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宏村又被称为牛形村,牛头、牛胃、牛角、牛肚又是怎么样的呢?《卧虎藏龙》拍摄的蜻蜓点水之地又在哪里?下午就让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安徽西递游记篇三
西递,安徽黟县南部古村落。20_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将西递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关于西递的。
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来到黟县的西递参观、游览。我是安徽旅行社的王萍(兵),很高兴担任大家今天的导游。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西递村,它始建于北宋,有950多年的历史了。整个村落呈船型,四面环山,三条溪流穿村而过。矗立在村头的这座青石牌坊,叫胡文光刺史坊,建于明万历六年,高12.3米,宽9.8米,四柱五楼,结构精巧,峥嵘巍峨。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很富丽雅致。如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书香四溢,厅堂中的。
对联。
写到:“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都彰显了儒商的本色。大夫第是朝列大夫胡文照的故居。临街悬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珑的亭阁式建筑,飞檐翘角,典雅别致。原本用于观景,现为抛绣球的绣楼了。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年间,分为前中后三进。第三进相当高雅,门额上有“桃花园里人家”石刻,厢房上有草书《醉翁亭记》的木雕,墙上漏窗雕有冰梅图,处处显现儒雅之风。
离开西递,我们又来到了宏村。它始建于南宋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建筑史上一大奇观。村北的雷岗山为牛的头,村口的2棵古树是牛角,错落有致的民居为牛身,人工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村旁的四座桥为牛腿,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间。
20_年11月,西递作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村、5a级旅游景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
今天的旅游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以利改进我们的工作。欢迎再次光临!
各位团员: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皖之旅旅行组织的西递、宏村两日游。我是皖之旅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唐,大家叫我小唐就可以了,在旁边正开在车的师傅姓陈,陈师傅已有20_年的驾龄了,由他行车大家尽可以放心,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大家能通过我走进西递,了解宏村。在行车途中,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请大家不要把您的头、手、伸到车窗外,在游览途中旅游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请大家注意保持车上的卫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我,我将会尽力为您服务。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金龙车,车牌号为________,请大家在上下车时注意识别。
西递位于黟县县城东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西递,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高出俯瞰,鳞次节比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似一船形。,据考证:西递人本不姓胡,县志中有记载,西川胡族(历史曾称西递为西川),其本李姓,唐昭宗李晔子昌翼公,因避梁太祖朱温难,育于婺源胡氏,遂从胡姓。
西递,原名西川。因何又叫西递呢?有两种说话,一说:古代此处为交通要道,设有驿站,供传递公文和来往官员歇息,驿站又称递铺,所以西川又叫西递铺。
另一种说话法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面蛇身的共工与颛顼(zhuan_u)争夺帝位,共工战败,一怒之下,一头触不周山,不周山是撑住天地的柱子,共工撞到不周山后,造成天塌地陷,使得地上的水都朝东面流,而奇怪的是流经西川的两条小溪却是东往西流,东水西递,西川也因此被称为西递。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村落面积12.96公顷。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被世人称为明、清古建博物馆。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20_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宏村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以“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据史料记载,“承志堂”是黟县境内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到此参观的国内外游客,无不为之倾倒。
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它吸引了日本、美国、西德等国内外专家接踵而来精心研究。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代表安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桃花源里人家”――黟县观光旅游,我是你们此次西递宏村之旅的导游王兵。大家就叫我小王吧,希望通过小王的讲解和服务能使大家的此次游程更加愉快。坐在驾驶位上的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呢,已经有近二十年的驾龄了,所以大家对安全问题可以尽管放心。
我们还有10分钟就可以到达西递了,在这段时间,就请允许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西递宏村吧!西递宏村坐落在黄山市黟县境内,20_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_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4a级旅游区,并成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_年它们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魅力名镇”。说到黟县呢,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想必大家都知道晋诗人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吧?那大家知不知道五柳先生所描写的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在哪里呢?是的,这位游客说对了,它就在我们黟县。先生的后人想象黟县就是他们祖先描写的《桃花源记》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于是慕名迁居这里。所以,黟县又有“小桃源”之称,大诗人李白游古黟是曾赋诗赞美道:“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上午游览有着“中国古民居博物馆”之称的西递村,下午游“中国画里乡村”宏村。西递是一处建于北宋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迄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西递村风光秀丽四面环山,群峰连绵,它所有的街道均已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扰,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
安徽西递游记篇四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告别了中国古民居历史博物馆——西递,今天将带大家参观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现在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宏村的概况。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距县城10公里。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宏村整个村落布局似牛形,故被人们称为牛形村。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头角,村内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是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是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脚,宏村就似一头卧牛处于青山环绕、稻田连绵的山冈之中。
村内有着类似方格网的街巷系统,用花冈石铺地,穿过家家户户的人工水系形成独特的水街巷空间。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内聚性很强。放眼宏村,村外山青水秀,红杨翠柳;村内清渠绕户,终年清澈潺潺的水圳宛如轻柔的银带,蜿蜒村中。村中民居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形成了明圳粼粼门前过,暗圳潺潺堂下流,浣汲溪路和艺术价值和月沼和南湖水面,映衬着古朴的建筑,在青山环抱中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更显宏禁独到的人居环境价值和景观价值。
村落里现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158幢,其中137幢保存完整。整个村落建筑不仅拥有优美的环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的建筑造型,而且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建筑中的三雕艺术令人叫绝,雕刻刀法都像北方的剪纸一样精细,流畅。大与小的运用,疏与密的处理,粗与细的对比都匠心独具。
好了,说着说着就到达宏村的景区了,纸上得来总归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呀,现在请大家一块下车穿越牛的旅行吧!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牛肚——南湖,大家是不是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震撼了。
安徽西递游记篇五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来到黟县的西递参观、游览。我是安徽旅行社的王萍(兵),很高兴担任大家今天的导游。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西递村,它始建于北宋,有950多年的历史了。整个村落呈船型,四面环山,三条溪流穿村而过。矗立在村头的这座青石牌坊,叫胡文光刺史坊,建于明万历六年,高12.3米,宽9.8米,四柱五楼,结构精巧,峥嵘巍峨。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很富丽雅致。如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书香四溢,厅堂中的对联写到:“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都彰显了儒商的本色。大夫第是朝列大夫胡文照的故居。临街悬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珑的亭阁式建筑,飞檐翘角,典雅别致。原本用于观景,现为抛绣球的绣楼了。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年间,分为前中后三进。第三进相当高雅,门额上有“桃花园里人家”石刻,厢房上有草书《醉翁亭记》的木雕,墙上漏窗雕有冰梅图,处处显现儒雅之风。
离开西递,我们又来到了宏村。它始建于南宋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建筑史上一大奇观。村北的雷岗山为牛的头,村口的2棵古树是牛角,错落有致的民居为牛身,人工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村旁的四座桥为牛腿,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间。
履福堂是清代大收藏家胡积堂的故居,为三层楼房,履福堂中左边的陈设,悬挂回壁的楹联,画轴,给整个民居增添上一个古老,典雅的光环。进入后堂,有一用于扇风的板扇悬于半空,一扯动绳子,板扇即轻轻来回摆动,可以想象,当时主人是何等悠闲自在!再看天井两旁各有十二扇门,雕刻了花草、飞禽、走兽,在每扇门中段各雕了一则孝义故事,合起来是一幅《二十四孝图》。
20xx年11月,西递作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村、5a级旅游景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
今天的旅游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以利改进我们的工作。欢迎再次光临!
安徽西递游记篇六
欢迎大家参加皖之旅旅行组织的西递、宏村两日游。我是皖之旅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唐,大家叫我小唐就可以了,在旁边正开在车的师傅姓陈,陈师傅已有的驾龄了,由他行车大家尽可以放心,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大家能通过我走进西递,了解宏村。在行车途中,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请大家不要把您的头、手、伸到车窗外,在游览途中旅游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请大家注意保持车上的卫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我,我将会尽力为您服务。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金龙车,请大家在上下车时注意识别。
西递位于黟县县城东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西递,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高出俯瞰,鳞次节比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似一船形。,据考证:西递人本不姓胡,县志中有记载,西川胡族,其本李姓,唐昭宗李晔子昌翼公,因避梁太祖朱温难,育于婺源胡氏,遂从胡姓。
西递,原名西川。因何又叫西递呢?有两种说话,一说:古代此处为交通要道,设有驿站,供传递公文和来往官员歇息,驿站又称递铺,所以西川又叫西递铺。
另一种说话法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面蛇身的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战败,一怒之下,一头触不周山,不周山是撑住天地的柱子,共工撞到不周山后,造成天塌地陷,使得地上的水都朝东面流,而奇怪的是流经西川的两条小溪却是东往西流,东水西递,西川也因此被称为西递。
过了胡文光刺史坊,就进入西递村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瑞玉庭了。
原来,这幅楹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与处世哲学的人生体味,把徽商的经商之道和处世信条刻划得淋漓尽致。他们认为多一份辛苦就多一份快乐,在辛勤的劳动中能得到快乐和幸福,从吃亏中寻得经验,胸怀坦诚才能收益。当年的徽商正是以此为座右铭,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发扬徽骆驼的精神,铸起了昔日的辉煌。厅堂上除了挂有经商之道的楹联外,还有宣扬修身和传家之道的两幅楹联。即: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事业从五伦做起,文章本六经得。
好了,不要感叹了,接下来,我们去桃李园,桃李园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前厅北向三间,木雕楼裙嵌着福、禄、寿、喜四个大字,别致风雅中厅较为窄小,通向后厅又有一道堂墙,为了确保中厅明亮采光和通气,除了开有天井外,中厅楼上置一木拱相围的楼上井,这一独特的设计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中都很少见。中厅通向后厅的堂墙门洞上,石刻有清初书法家黟县人汪士道题写的桃花源里人家。后厅两侧板壁上各装有六块木雕屏门,漆雕欧阳修撰写的《醉翁亭记》,书法苍劲有力,挥洒自如。作者黄元治,是黟县西武黄村人。
元治当时是百姓交口称颂的清官,他在西安任太守时,被称为青菜太守,年年俸禄大部分资助了求学困难的青年,晚年归乡,两袖清风,只得借住在宗族祠堂里。桃李园的主人将其请到西递讲学,并悬挂其书写的作品,是想让后人学习黄元治,做一个忠君爱民的清官。可以说徽州人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做到廉政从娃娃抓起了。
安徽西递游记篇七
各位团友,咱们继续往前进,现在我们就站在了敬爱堂的门前了,它是清代重建的胡氏宗祠,一直是胡氏族人的议事之所,它是一座跨度为30米的砖木结构建筑,大家看一下,它下厅两根6米高的黑色大理石柱与上厅两根直径近2尺的银杏木柱相望对称,承托着规整的梁架,多么雄伟壮观!大家看到后厅的这个硕大的“孝”字吗?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写的,咱们在仔细看一下这个“寿”字,是不是隐约能看到一个仰面拱手作揖、跪在地上孝敬长辈的俊俏后生,而他的后脑却像一个尖嘴猴头,这寓意:孝顺者为人,不孝者为畜,这充分体现了敬老尊老的中华美德。
我们现在走进的就是笃敬堂了,这里是大家胡积堂的一处居所,一进厅堂,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幅遗像,画的就是胡积堂和他的三位夫人,大家猜一下这三位夫人哪位是大夫人哪位是二夫人哪位是三夫人?呵呵,一般人的思维都会觉得年老色衰者为大夫人,如果这样猜,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告诉大家吧,他的大夫人红颜薄命年纪轻轻就离世,所以容颜仍然俊美,因此,根据她们的排列顺序来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然后咱们再来看一下胡积堂的服饰,他头戴蓝宝石花翎,身着补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三品大员了,怎么看出来的呢?这要涉及到我国古代官衔着装及饰物的知识了,在古代,红宝石为一品、红珊瑚为二品、蓝宝石为三品,文官佩戴家禽图案,武官佩戴野兽图案,细看一下,胡积堂衣服上饰有家禽图案,因此我们说他是一位三品文官。笃敬堂最具特色的当数这两侧的楹联了“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联文将营商和读书相提并论,表达了徽商渴求提高自身地位的愿望。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又参观了迪吉堂、追慕堂和鸳鸯堂等景点,西递之游也就结束了,待会儿集合乘车用过午饭后,我们将前往宏村,同样是皖南的古村落,宏村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宏村又被称为牛形村,牛头、牛胃、牛角、牛肚又是怎么样的呢?《卧虎藏龙》拍摄的蜻蜓点水之地又在哪里?下午就让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安徽西递游记篇八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村落面积12.96公顷。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被世人称为明、清古建博物馆。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西递牌楼。
西递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因地处古徽州府之西,曾设驿站“铺递所”而得名。作为唐李后裔避难改胡姓世居之地,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相传与绩溪胡氏同宗的西递胡氏始祖缘此营房聚落,主要是看中这块盆地上的溪水逆东西行,认为非等闲之地。
西递走马楼。
西递村呈船形,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就像一间间船舱,组成大船的船体;昔日村头高大的乔木和13座牌楼,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大海的波涛;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良田簇拥着村子,恰似一艘远航的巨轮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里。
当来到西递村口,一座兴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高高耸峙在眼前。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1521-1593)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史,迁荆王府长史,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愿准敕建这座石坊。
历史上,西递村头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为旌表孝子和贞节的。现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最雄伟最精致的,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位于胡文光牌坊西侧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
桃李园和西园。
沿着青石板路走进村中大路街,首先看到的民居景点为“旷古斋”。“旷古斋”堂名系今人给取的,寓广博古徽文化之意,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手书。
出瑞玉庭前行数步,便是“桃李园”。桃李园亦建于清咸丰年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系西递徽商胡元熙的旧居兼私塾蒙馆。正屋为三间三进二楼结构,前两进为两小套背向三间屋。二进楼上设有独特的“楼上井”,使整幢房屋光线充足,空气畅通。而且,楼上木雕扶栏板权作小姐相亲孔洞,供小姐偷偷观看来往家中的男青年,能否挑选到如意郎君。二三进之间用粉墙相隔,中间有门相通,门上有隶书“桃花源里人家”石刻横额。在通往街面的小门上,石刻有小篆“桃李园”三字门额,寓意“桃李满天下”。
出桃李园,就步入西园,与西园相邻,与东园通连的“三畏堂”,呈五间二楼结构,大厅高悬匾额“三畏”二字及跋,取“畏天命、畏圣旨、畏大人”之意。堂前轩敞,天井宽大。
天井和绣楼。
西递古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天井的设置,一般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诸功用。因过去徽商巨贾为了藏富防盗之需,其住宅大都建有高大封闭的屋墙,很少向外开窗。设置天井,把大自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可“四水归堂”,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汇集于天井内,不至于外流他家,俗称“肥水不外流”。
绣楼是大夫第主人利用正屋旁侧隙地,建起的一座临街阁楼,俗称“小姐绣楼”。飞檐翘角的绣楼,建筑别致,玲珑典雅。楼额木刻分别为清进士祝世禄手书“山市”和清代本邑书法家汪恩道隶书“桃花源里人家”,其中“源”字书写时,有意移一点于“厂”头上,益显整体美;尤其是“人”字,活脱脱像一位倾躯伸臂迎接小姐彩球的后生。楼下的小门户比正屋墙体缩进一大步,与主人自书石刻门额“作退一步想”相映照,耐人寻味,果真是“进也风流,退也潇洒”。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
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西递游记篇九
大家好!
西递牌楼。
西递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因地处古徽州府之西,曾设驿站"铺递所"而得名。作为唐李后裔避难改胡姓世居之地,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相传与绩溪胡氏同宗的西递胡氏始祖缘此营房聚落,主要是看中这块盆地上的溪水逆东西行,认为非等闲之地。
西递走马楼。
西递村呈船形,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就像一间间船舱,组成大船的船体;昔日村头高大的乔木和13座牌楼,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大海的波涛;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良田簇拥着村子,恰似一艘远航的.巨轮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里。
当来到西递村口,一座兴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高高耸峙在眼前。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1521—1593)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史,迁荆王府长史,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愿准敕建这座石坊。
历史上,西递村头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为旌表孝子和贞节的。现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最雄伟最精致的,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位于胡文光牌坊西侧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
桃李园和西园。
沿着青石板路走进村中大路街,首先看到的民居景点为"旷古斋"。"旷古斋"堂名系今人给取的,寓广博古徽文化之意,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手书。
出瑞玉庭前行数步,便是"桃李园"。桃李园亦建于清咸丰年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系西递徽商胡元熙的旧居兼私塾蒙馆。正屋为三间三进二楼结构,前两进为两小套背向三间屋。二进楼上设有独特的"楼上井",使整幢房屋光线充足,空气畅通。而且,楼上木雕扶栏板权作小姐相亲孔洞,供小姐偷偷观看来往家中的男青年,能否挑选到如意郎君。二三进之间用粉墙相隔,中间有门相通,门上有隶书"桃花源里人家"石刻横额。在通往街面的小门上,石刻有小篆"桃李园"三字门额,寓意"桃李满天下"。
出桃李园,就步入西园,与西园相邻,与东园通连的"三畏堂",呈五间二楼结构,大厅高悬匾额"三畏"二字及跋,取"畏天命、畏圣旨、畏大人"之意。堂前轩敞,天井宽大。
天井和绣楼。
西递古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天井的设置,一般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诸功用。因过去徽商巨贾为了藏富防盗之需,其住宅大都建有高大封闭的屋墙,很少向外开窗。设置天井,把大自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可"四水归堂",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汇集于天井内,不至于外流他家,俗称"肥水不外流"。
绣楼是大夫第主人利用正屋旁侧隙地,建起的一座临街阁楼,俗称"小姐绣楼"。飞檐翘角的绣楼,建筑别致,玲珑典雅。楼额木刻分别为清进士祝世禄手书"山市"和清代本邑书法家汪恩道隶书"桃花源里人家",其中"源"字书写时,有意移一点于"厂"头上,益显整体美;尤其是"人"字,活脱脱像一位倾躯伸臂迎接小姐彩球的后生。楼下的小门户比正屋墙体缩进一大步,与主人自书石刻门额"作退一步想"相映照,耐人寻味,果真是"进也风流,退也潇洒"。
安徽西递游记篇十
各位团员: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皖之旅旅行组织的西递、宏村两日游。我是皖之旅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唐,大家叫我小唐就可以了,在旁边正开在车的师傅姓陈,陈师傅已有的驾龄了,由他行车大家尽可以放心,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大家能通过我走进西递,了解宏村。在行车途中,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请大家不要把您的头、手、伸到车窗外,在游览途中旅游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请大家注意保持车上的卫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我,我将会尽力为您服务。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金龙车,车牌号为________,请大家在上下车时注意识别。
西递位于黟县县城东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西递,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高出俯瞰,鳞次节比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似一船形。,据考证:西递人本不姓胡,县志中有记载,西川胡族(历史曾称西递为西川),其本李姓,唐昭宗李晔子昌翼公,因避梁太祖朱温难,育于婺源胡氏,遂从胡姓。
西递名称的由来。
西递,原名西川。因何又叫西递呢?有两种说话,一说:古代此处为交通要道,设有驿站,供传递公文和来往官员歇息,驿站又称递铺,所以西川又叫西递铺。
过了胡文光刺史坊,就进入西递村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瑞玉庭了。
原来,这幅楹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与处世哲学的人生体味,把徽商的经商之道和处世信条刻划得淋漓尽致。他们认为多一份辛苦就多一份快乐,在辛勤的劳动中能得到快乐和幸福,从吃亏中寻得经验,胸怀坦诚才能收益。当年的徽商正是以此为座右铭,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发扬徽骆驼的精神,铸起了昔日的辉煌。厅堂上除了挂有经商之道的楹联外,还有宣扬修身和传家之道的两幅楹联。即: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事业从五伦做起,文章本六经得。
安徽西递游记篇十一
西递镇,别称西溪、西川,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心位置地处东经117°38ˊ,北纬30°11ˊ,位于黟县东部,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安徽西递。
导游词。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来到黟县的西递参观、游览。我是安徽旅行社的王萍(兵),很高兴担任大家今天的导游。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西递村,它始建于北宋,有950多年的历史了。整个村落呈船型,四面环山,三条溪流穿村而过。矗立在村头的这座青石牌坊,叫胡文光刺史坊,建于明万历六年,高12.3米,宽9.8米,四柱五楼,结构精巧,峥嵘巍峨。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很富丽雅致。如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书香四溢,厅堂中的。
对联。
写到:“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都彰显了儒商的本色。大夫第是朝列大夫胡文照的故居。临街悬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珑的亭阁式建筑,飞檐翘角,典雅别致。原本用于观景,现为抛绣球的绣楼了。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年间,分为前中后三进。第三进相当高雅,门额上有“桃花园里人家”石刻,厢房上有草书《醉翁亭记》的木雕,墙上漏窗雕有冰梅图,处处显现儒雅之风。
离开西递,我们又来到了宏村。它始建于南宋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建筑史上一大奇观。村北的雷岗山为牛的头,村口的2棵古树是牛角,错落有致的民居为牛身,人工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村旁的四座桥为牛腿,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间。
履福堂是清代大收藏家胡积堂的故居,为三层楼房,履福堂中左边的陈设,悬挂回壁的楹联,画轴,给整个民居增添上一个古老,典雅的光环。进入后堂,有一用于扇风的板扇悬于半空,一扯动绳子,板扇即轻轻来回摆动,可以想象,当时主人是何等悠闲自在!再看天井两旁各有十二扇门,雕刻了花草、飞禽、走兽,在每扇门中段各雕了一则孝义故事,合起来是一幅《二十四孝图》。
20xx年11月,西递作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村、5a级旅游景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
今天的旅游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以利改进我们的工作。欢迎再次光临!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村落面积12.96公顷。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被世人称为明、清古建博物馆。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20xx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蔡导,请跟随我的脚步来游玩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宏村,是今天的第一个景点。大家知道宏村的历史吗?对,宏村是从明清时期发展出来的,至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看呀,我们只要一进入村里,走在像迷宫一样的石板路上,就可以发现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股清澈的河水流过,随处可见人们淘米洗菜的身影。在现代,建造这样的水利工程十分容易,但在古代水利工程并不发达,可居然把宏村的水流系统设计得天衣无缝,科学合理,没有一滴水流出外界,都得到了合理的应用,这可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是吗?大家再抬头看一下,这里的建筑白墙黑瓦,是具有特色的明清建筑,有的是木头作为建筑材料,高大坚固,任凭风吹雨打,始终屹立在自己的土地上,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啊!
游完了宏村,接下来我将会带你们去一个风景优美,年代悠久的一座规模更大的另一个古村路,就是——西递。
西递是照着一头牛来建造的,看啊,这是日月湖,虽然面积不太大,却是完完全全模仿西湖建造的,湖中种着荷花,荷花已经长出了莲蓬,犹如湖中央有一个绿色岛;四周种着柳树,仿佛为日月湖戴上了一层薄薄的碧绿纱巾,让大家会有“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感觉。还有,因为日月湖是模仿西湖建造的,所以有着“黄山脚下的西湖”的美誉,这也是一整头牛的“牛肚”。走过湖就是房屋,高高低低的房屋组成了丰满的牛肚和强健有力的牛蹄。可以发现这些房屋虽然大部分都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可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么坚固,而且大部分都是由木头建成的。望前面,大家看到了什么?对,是两株年迈的古木,已经有一千多岁了,它们是作为牛角。望后看一下,知道牛尾巴是什么吗?猜不出来吗?就是你们看到的虽然没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气势,但却挺拔俊秀,别有一番情趣的雷冈山呀!
现在是自由游览时间,请注意除了美好的品德什么也别留下,也希望西递宏村的美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
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西递村,是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地理位置适中,位于安徽省南部,黟县城东九公里,北枕黄山,南眺白岳,东邻国家历史名城古歙,西通九华山、太平湖,相距黄山大门只有38公里,离黄山机场54公里,黄山火车站52公里,离遗产地宏村、迷宫式村落南屏、舒秀文故里屏山仅十几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她群峰连绵,风光秀丽,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古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古朴完整的还有124幢,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西递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朴村落。她奠基于北就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初的康熙、雍正时期,距今已有九百六十余年历史;她原名西川,又称西溪,乃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后因村之三华里处为徽州府西古驿过道,设有“铺递所”而改称西递;村中村民大多姓胡,远祖是唐太宗李世民。其十二代孙子唐昭宗因朱温叛乱被杀,只剩下幼子由义祖胡三公带往徽州府婺源考水(婺源县现隶属江西省),取名胡昌翼,直到他考取后唐明经科进士,才告知身世。昌翼公从此放弃功名,潜居考水研究经学,并教诲儿孙不得复宗重新姓李,以示感恩铭德。其第五代孙子胡仕良,因公赴金陵(南京),途经西递铺,深爱了这块山形水势的风水宝地,故于1047年举家迁来西递居住,从此代代繁衍生息下来,迄今胡氏儿孙已传至三十六代,故历史上就有“真李假胡”之说和“明经胡氏”之称。
西递村是一个古朴典雅,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她既有古徽州精湛的“三雕”建筑艺术,又有浓郁内涵的人文景观,从而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徽州地域文化的显著持征。村前矗立明万历陆年胡文光刺史牌楼,全用本地黑色[黟县青]建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为我国石坊建筑中之瑰宝。漫步村中,随处可见那粉墙青瓦,鳞次栉比,青石铺路,巷贯街连,镶嵌漏窗,镂空门罩和那层层叠叠的飞檐翘角,突兀多资的马头墙。民宅厅堂雕梁画栋,描金飞彩,拦板斗拱,窗扇、菱花门全是精美细做的木雕佳品。天花板上饰有绚丽的彩绘,厢房板壁配有典雅的书画。厅堂挂有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古楹联,不仅予人以美学之享受且晓人以处世哲理。还有那具有徽派特色的前庭后院。全都缀以花坛水池,隔以低墙漏窗,饰以砖石雕刻,植以花木盆景,真是一派绚丽多姿,琳琅满目!目前,整理开放的有凌云阁、胡文光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弟、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笃敬堂、仰高堂、尚德堂、枕石小筑、惇仁堂、追慕堂等特色民居古建筑。
历史悠久,古朴典雅风光秀丽的西递村20xx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6月26日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11月27日被批准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村;20xx年10月荣登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和全国文明村镇之榜;20xx年5月5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朱镕基、李瑞环、乔石、钱其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西递。多年来,被许多专家学者誉为:“我们终于找到了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西递是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人类古代文明的见证,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
各位游客:你们好!(。
自我介绍。
后)欢迎你们来到西递参观游览。
西递坐落于皖南黟县境内,以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精湛超群的徽派明清民居、朴实纯美的民俗风情闻名。西递380余幢民居中明清时期的有224幢,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24幢,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世界上保护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
西递与同县的宏村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全国5a级旅游区,20xx年11月30日,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作为“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xxxx年荣获中央电视台“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称号。“要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建筑,请到北京故宫去;要了解中国古代民间建筑,请到古黟西递来!”
西递名称由来(停车场到走马楼)。
西递原名西川,又名西溪,取村中前边溪、后边溪、社屋溪3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后因村西3里处设有徽州府的“铺递所”递送邮件而改称西递。古徽州人在村落选址时十分讲究建筑风水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递胡氏的先祖就是发现西递山形有“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并根据风水学中“东水西流,其地主富”的观点,选定两递为胡氏安身立命的生存之地。
走马楼。
村头的长廊庭院叫凌云阁,俗称走马楼,建于清乾隆丁未年(1787年)。当时,西递村江南六大首富之一、正三品通议大夫胡贯三为了迎接自己的亲家——一品官员、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曹振镛耗巨资兴建。曹振镛是歙县雄村人,太子太傅,军机大臣,在嘉庆皇帝出外巡视时曾代君执政3个月。曹振镛至此,登楼远眺,心旷神怡,赞不绝口,不禁说道,我女儿能嫁到这么美、这么好的地方,真是前世有福啊!此楼又长又宽敞,连马都可以在上面走呢。因此,后人又称凌云阁为走马楼,也叫跑马楼。
以前,这儿曲径通幽,建筑与景物皆佳,但是在“文革”时期被毁。后来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予以修复。跑马楼分两层,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楼上建有美人靠,登楼远眺,可看见西递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当年,胡贯三在捐资修建歙县河西桥时,结识了一位家境贫寒但很有才华的文人曹文埴,也就是曹振镛的父亲,胡贯三大力资助他进京殿试,曹文埴不负所望,一举高中第二甲第一名,官拜一品户部尚书,曹文埴深感资助之恩,临终留下遗训,嘱托要厚报明经胡氏。曹振镛遵从父命,将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嫁给了胡贯三的小儿子胡元熙为妻,与胡贯三结成了儿女亲家。清朝乾隆五十三年,即1788年,曹振镛返省亲之际,专程来西递会晤亲家。)。
西递选址和布局(走马楼至牌楼)。
黟县众多古村落的选址、布局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众多村落环境都很相似,即枕山、环水、面屏。村落后面的山称来龙,山势起伏如同行龙;村落面对有案山、朝山,林木郁郁葱葱寓意人丁兴旺;溪水环绕村落,青龙白虎围绕左右,这种空间模式顺应自然规律,又符合人们的各种需要,可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典范。
西递布局独特,村落平面依山形随地势呈船形,迎合了胡氏家族外出经商、扬帆远航之意。西递村地处山中小平原,村四周是百亩良田,村人称湖田,好像是平静的港湾;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好似波涛巨浪;村中心的祠堂是船的中心,把握着宗族的发展方向;村头耸立的牌坊恰似桅杆,作为礼教的旌表,规范着族人的行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好比一进又一进的船舱,胡氏家族撑着这条大船在学海、宦海和商海中航行了几百年。
胡文光刺史牌楼。
徽州古建筑艺术中,民居、祠堂、牌楼被称为“徽州三绝”。迎面矗立就是三绝之一——牌坊,牌坊旌表封建价值观所认定的优秀人物,有贞节坊、仁义坊、功德坊、科第坊、慈孝坊、百岁坊等,这座叫胡文光刺史坊,是表彰官员政绩的功德牌坊。(飞檐翘角的牌坊又被称为牌楼)据考证:西递村在历史上共有牌坊(楼)15座。明清时期,村口直溯两华里,共建牌坊(楼)13座。13座牌坊(楼)中,9座贞节牌楼,1座圣旨孝字牌楼,3座功德坊,此外在清朝中叶东生坞和西递湾两处还建了两座功德牌坊。
胡文光(1521-1593)西递人,是明经胡氏18世祖,为官32年,如同牌楼上32面圆形镂空花盘一样前程锦绣,官运亨通。胡文光在明嘉靖乙卯年(1555年)登科中举,历任江西万载知县、山东胶州刺史,在任期间他处理积案,兴办学校,建仓贮粮,驱逐海盗,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至今老百姓中还流传着一首。
顺口溜。
:“文光刺史美名扬,重视教育办学堂。兴修水利仓满粮,勉励繁殖牛马羊。防御倭寇逐东洋,捍卫江山保吉祥。”后来官升到湖北荆州王府长史,有“奉直大夫”、“朝列大夫”的头衔,被誉为“荆藩首相”。胡文光入选《古徽州官吏勤廉史迹》。
为了弘扬胡文光的政绩,光宗耀祖,明万历六年(1578年),明神宗批准胡文光的乡亲在此建了这座牌坊。它高12。3米,宽9。95米,三间四柱五楼,通体用质地细腻的“黟县青”砌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为我国石筑牌坊之瑰宝。
胡文光刺史坊与徽州各地的牌坊式样不同,如歙县的牌坊大都是四根大柱直冲云霄,叫“冲天柱式”;而眼前的这座牌坊有五个层次分明的楼阁,有顶有檐,叫“楼阁式”,所以准确地说应该称它为“牌楼”。
大家请看,牌楼顶端3对龙头鱼尾的动物是鳌鱼,取意独占鳌头,力争第一。(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称之谓鳌鱼。雄性鳌鱼金鳞葫芦尾,雌性鳌鱼银鳞芙蓉尾,终日熬游大海嬉戏)正楼龙凤牌上刻是“恩荣”二字,意思是皇恩使荣,皇上恩赐的荣誉。两旁盘有浮雕的双龙。双龙图下西边雕刻有“胶州刺史”、东边写有“荆藩首相”,两边雕刻有两个人物,手持朝笏的是文官,手持宝剑的是武将,寓意安邦定国。下面有人物象八个,便是通常所说的“八仙”,这些人物的雕像集中反映了胡氏祖先对后人的殷切希望,如果不能达到“学而优则仕“的理想境界,就应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会一技之长来自立自强。中间横梁东西两面刻有”登嘉靖已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的字样。
牌楼上还有许多生动逼真的图案,工艺精湛、寓意深刻。既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麒麟嬉逐图”,象征福禄双全的“鹿鹤同春图”,象征封建权势的“虎豹呈威图”,象征五子登科的“五狮戏珠图”等,都是取吉祥的图案,雕刻艺术堪称一绝。
牌楼中间的两柱前后分别雕有四只石狮,狮子高2。5米,造型逼真,威猛传神,世人罕见。狮子前爪朝下呈俯冲式,雄狮怀抱绣球,雌狮搂着小狮子,一方面为了美观,另一方面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性。
这座牌坊雄伟挺秀,几经沧桑,仍屹立于村口,宛如一名忠实的守卫者,也是这个古村历史的见证。1999年,昆明世博会安徽展区就是按1:0。77比例仿建这个牌楼作为安徽园的大门。
圆门洞。
西递村山川钟秀,风景优美。请看村口拱门上的八个大字:“东阜日华”、“西流虹亘”,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整个村庄的地理位置和水系流向。“东阜日华”中的“阜”字指的是低山,西递地处四周低山之中,如东升旭日一样蒸蒸日上;“西流虹亘”是指西递村三条溪水东向西流,像彩虹那样环绕全村,连绵不断。正是由于溪水东向西流,自古这里便被人们看成是一块风水宝地,民间曾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东水西流,吃穿不愁”,“船形西递,大吉大利”。
西递概况(圆门洞到旷古斋)。
西递位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黟县境内,黟县历史悠久,始建于秦,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历史上有“古黟”之称。黟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又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有人考证,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记述的就是黟县。隐士许坚(南唐至北宋时期)游览黟县曾赋诗:“黟邑桃源小,烟霞百里宽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西递初建于北宋年间(1047年选址量土测水,1049年村庄初见规模),发展于明朝,鼎盛于清朝初期,近千年的历史。由于历史上西递较少受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西递人杰地灵,培养出了明代荆藩首相胡文光,清初江南六大首富之一、正三品胡贯三和清代二品官胡尚赠等一批国家栋梁之材和儒商。
西递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从高处俯瞰,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似一船形。村落面积12。96公顷,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有居民354多户,居住着1100多人。
西递虽然被称为“中国古民居博物馆”,但是这里是明清时期居民生活的缩影。与一般静态的景点不同的是,古村落是“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村民传统的生活、劳作方式与古建筑融为一体,因为居民的存在,古村落是开放的、鲜活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徽州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高高耸立于墙头,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作官”这一理想的追求。还有“雀尾式”和“吻兽式”等。看到这些马头墙,人们常常会为徽派建筑设计师们那种高超的艺术创造力而惊叹,徽派民居,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因为有了马头墙,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这也许是古徽州人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称之为“马头墙”的动机。
徽州门楼和旷古斋。
来到旷古斋前,抬头就可以看到精美的门楼。徽州古民居的一大特色,就是建有门楼、门罩。它的作用既可以遮风避雨,保护门扇、门框,也可以显示出主人的身份、地位和理想追求。徽州人十分重视门楼的修建,有“千金门楼,四两屋”之说,古人宁可花去千两黄金用来修建门楼,仅仅花费四两用来建房子,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可以反映出门楼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门楼上面雕刻有精美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制作得富丽堂皇,展现了新安画派和徽州版画深厚的艺术根基,也展示了徽商在当时的中国无与伦比的财力和物力。
从旷古斋门罩的造型就不难看出主人的身份。整个门罩呈元宝形,两头翘角的下方各有“富”、“贵”二字,“富”字表达了主人希望经商赚钱,招财进宝的追求,“贵"字则是反映了主人亦商亦读,以仕保商的愿望。
旷古斋是一座由庭院、花园和多单元房子组成的私家宅院,建于清康熙年间。目前对游客展出的是前楼厅堂。徽州建筑少窗,天井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徽州,天井是取光、取景、排水的地方。有人说窗户是一个建筑的眼睛,而对于很少有窗户的徽州建筑来说,天井才是他们观察外界的眼睛。天井又叫作明堂,所以雨水从天井流下又叫作四水归明堂。在别的地方,天井的屋檐与地面成30度角,所以雨水流过屋檐流向的房外。在徽州天井就是一个倒置的“v”字,雨水流过屋檐流向院内,最终通过院内的地下道流向院外。四水归明堂就是外财归家,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徽州天井透露的是徽商理财的精明。厅堂的陈设是典型的古徽州风格,正面板墙上方悬挂的是一块隶书宇大匾“旷古斋”,匾额下是中堂画,画两边有两幅古对联,其中一幅是“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其中把“孝弟”今为“孝悌”,更扩展了兄弟和睦之情;“文章”的章字中“早”字竖出了头,以示多读诗书早日出人头地之意。
徽商和瑞玉庭。
提到古徽州人,一定会提及“徽商”,徽商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徽州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徽商经济对于徽州宗法社会的维系、人才的培养、村镇的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是对徽州地理形势的高度概括,受山区地狭人稠的自然条件限制,徽州人有深刻的危机意识。徽谚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为了生存,人们外出刻苦经营,最终“学有所成,劳有所获,营有所利”,进而名扬全国,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
西递的兴旺与徽商的贡献也密不可分。西递胡氏的鼎盛时期,是从17世纪到19世纪大约220xx年间,这一时期的胡氏祖先,多以经营钱庄典当为主,仅24世祖胡贯三一人,就经营有36家典当和20余家钱庄,遍及长江下游各大商阜,资产折白银500余万两,为江南巨富。这对西递村落的建设与发展,无疑起过极大的推动作用。
瑞玉庭的原主人出身于徽商世家,它建于清咸丰年间(1853年)。这幢建筑从5个地方充分体现了主人的经营之道和思想境界。
大家请看,第一处是门罩上一块元宝式的砖雕,刻着“富、贵”二字,意思是希望自己大富大贵,不同于官仕之家光宗耀祖的“光、耀”二字。
走进这个小巧玲珑的庭院,顿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右墙边上石刻的“履道含和”四个字,道出了经商的房主心声:人生的道路漫长,应该以和为贵,和气才能生财,这是第二处。左边有许多卡片大小的书画小品,除美观之外,主要作家训用,教人如何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
这是第三处——天井,和普通徽州民居一样,天井有四水归堂,水源就是财源,肥水不外流的含义,但是此处天井四周的雀替上描金雕刻有四季花鸟图,分别是:喜鹊登梅、凤打牡丹、鸳鸯戏水、丹凤朝阳,意味着万象更新、四季发财的意思。
大家请看这第四处,太师壁两侧的穿堂过道上面有一处“商”字造型,体现了房屋主人要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愿望。“仕农工商”,封建社会等级排序中商人一直处于末等地位,徽商多重视教育以进入官场,而此处的商人在大堂过道上建成“商”字形状,力求和官宦之人平起平坐,以求得心理平衡。
五是厅堂上的柱子上是悬挂着一幅寓意深刻的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把徽商的经商之道和处世信条刻划得淋漓尽致。此外,这还是一幅改字联,上联“辛”字多一横,下联“亏”字多一点。他们认为多一份辛苦就多一份快乐,在辛勤的劳动中能得到快乐和幸福,从吃亏中寻得经验,胸怀坦诚才能收益。当年的徽商正是以此为。
座右铭。
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发扬“徽骆驼”的精神铸起了昔日的辉煌。
厅堂上除了挂有经商之道的楹联外,还有宣扬修身和传家之道的两幅楹联。即:“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事业从五伦做起,文章本六经得来”。
徽州教育和桃李园。
古语云:“人遗子,金满赢;唔教子,唯一经。”俗话说“苦不能苦孩子,穷不能穷教育。”徽商被人称誉为“儒商”、“官商”,徽商把读书和做官、经商溶为一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贾而好儒”是徽商的一大特色。在徽州文化的浓郁氛围里,艰难创业的西递人最崇尚的还是读书。桃李园主屋构造三间三进,前厅和中厅是秀才胡允明修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后厅是一代徽商佼佼者胡大祥于清朝道光年间所建。前厅北向三间,木雕楼裙嵌着“福、禄、寿、喜”四个大字,别致风雅。中厅较为窄小,通向后厅又有一道堂墙,为了确保中厅明亮采光和通气,除了开有天井外,中厅楼上置一木拱相围的“楼上井”,通过镂空的裙板把天井里的光借射到太师壁上,扩大了楼层之下的通风采光,这一独特的设计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中都很少见。中厅通向后厅的堂墙门洞上,石刻有清初书法家黟县人汪士道题写的“桃花源里人家”。后厅两侧板壁上各装有六块木雕屏门,漆雕欧阳修撰写的《醉翁亭记》,书法苍劲有力,挥洒自如。作者黄元治,是黟县西武黄村人。
大家可能会奇怪,西递自古人文荟萃,书法造诣高超者数不胜数,为何要在此悬挂一位并非知名书法家的作品呢?原来西递先人一直以帝王后裔而自豪,教育孩子忠君爱民,开设了修身养性的道德课,聘请清官良吏给一代代读书人现身说法。黄元治是当地百姓交口称颂的清官,他在西安任太守时,被称为“青菜太守”,年年俸禄大部分资助了求学困难的青年,晚年归乡,两袖清风,只得借住在宗族祠堂里。“桃李园”的主人悬挂其书写的作品,是想让后人学习黄元治,做一个忠君爱民的清官。可以说徽州人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做到“廉政从娃娃抓起”了。
正因为西递自古重视道德教育,所以明清以来从西递走出的数百名封建官员,没有一个是玷污祖宗的贪官污吏。尤其值得一题的是,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8省在京会试的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尚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在一千多位签名者中,安徽举人只有8名,而其中黟县4人里3名就是西递人(胡殿元、胡嘉楷、胡腾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桃李园”中走出去的学生,或在仕途上春风得意,或在商场上得心应手。
此外,桃李园还向我们展现了清朝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大家可以看到前厅和中厅采用的是圆形支柱,而后厅则是方形支柱,那是因为除清朝初期和道光年间外,清代民居建筑大多使用圆形支柱。(明代盛行天圆地方之说,当时民居建筑多采用方形支柱,清朝初期沿袭了明代的建筑风格。之后,道光年间曾流行复古风格,部分民居建筑又重新采用了方形支柱)。
徽派庭院建筑和西园。
西园是黟县古民居中一所较为典型的园林式建筑,其绝妙之处在于房子与庭院相呼应,庭院与自然相贯通,造园手法及石雕艺术颇有代表性。西园是胡文照的故居,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0xx年)。胡文照是四品官,曾任河南开封知府,所以这家的门楼为“八字门楼”,这也是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充分显示了主人在此的显赫权势和地位。
西园庭院建筑以漏窗借景传情。进入园内,右侧是三幢楼房一字摆开,它们由一个长方的庭院连为一个整体,中间用大的砖雕漏窗以及形态各异的门洞隔开,分为前园、中园、后园,园中栽种花卉,设有假山、鱼池。透过前院的漏窗,隐约可见中院、后院的景物。整个庭院处于“界与未界,隔与未隔”之间,庭院深深,层层相联,这种不让人一览无遗的设计,使得整个狭长的庭院显得幽深雅静。在乡间村居这种“移步换景,借景园外”的建筑格局并不多见。
西园有很多精美的石雕。前院的石条上陈放着“西递”两字石刻,它是古代的村碑,原来放在村口,“文革”中被丢置一旁,是现在房屋主人抬放家中保存至今。边上石几、石桌、石凳、石井、石鱼缸给整个庭院增添了北方的阳刚之气,正如人们评论苏州园林那样,“兼有南方之秀,北方之雄”。
进入中院的门额上嵌有石刻“西园”二字篆书。中院住宅大门两侧墙上各嵌有一个石雕漏窗,是“徽州三雕”中的代表作品。左边是“松石图”,两株奇松斜伸于嶙峋怪石之上,傲然挺拔;右边是“竹梅图”,婆娑幻影与傲立劲梅相错,显得高雅别致。
中院住宅大门门罩上有一块民间极为罕见的石雕,刻着西周时期“周文王访贤”的故事,图中清晰可见姜子牙在河边钓鱼,周文王下马后,由武吉(下跪者)带路,恭敬的拜跪姜子牙并恳请他出山为相,辅佐执政。令人可惜的是,这块雕刻细腻的石雕人物在“文革”中被毁掉了头部。
进入后园的门额石雕上刻有“井花香处”四字,后园有厨房及古井一口,“井花香处”四字,充分体现了主人的品位。再往里走,门洞上方题有“种春圃”,含义是门洞里面是一块菜园,主人把春色播种在小园里,简单的几幅题额诗情画意,足以将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蕴揭示一二。
取吉与东园。
在徽州古村落,我们常能看到许多建筑小品,一座塔、一幢庙、一根石柱、一块碑或众多不同的雕刻图案。其实它们的象征意义早已大大超过实用价值,这就是取吉或符镇之物。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讲,建房过程中有许多的禁忌,为了解决这些麻烦,风水学生创造了“符镇法”,如树“泰山石敢当”石碑,或写“偈语”或画一张“符”张贴在门罩上,从而达到避凶趋吉的目的。徽州古民居中门罩上的雕刻,本来是避邪的“符镇”,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取吉”,雕刻有吉祥物的装饰性图案。家庭的取吉多由图案表现,如以鱼喻“余”,以桂喻“贵”,以猴喻“侯”,以鸡喻“吉”,以蝙蝠喻“福”,以鹿喻“禄”,以喜鹊喻“喜”等。
走进西递村,户户有文化,处处是艺术,“取吉”在东园建筑中就有着充分的运用。
请看,“东园”门罩上方有一“扇”形漏窗,取“善”字的谐音,抬头见善,教育人们要多行善事,乐善好施;东园左侧院墙上镶嵌着“叶”形漏窗,意寓一个上年纪的人要叶落归根,衣锦还乡,安度晚年的愿望。房子对面有题额眉刻,叫“百可园”,体现了主人不信邪、不求神,百无禁忌,心胸广阔,豁达乐观的心态。这些雕刻不仅有它本身的美学价值,又能体现当年房屋主人的精神寄托和追求。
东园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公元l720xx年),原为朝列大夫胡文照父亲胡尚焘的祖居,现在为明经胡氏二十四祖胡贯三的后裔居住。东园包括凉厅、正厅、前厅三进,正厅为厚光堂,用于接见贵客之用;前厅为接待亲眷内宾,凉厅为书厅,既是主人修身养性的书屋又是主人办私塾的场所。
凉厅左边厢房房门为六边形,右边却是圆形,突破了原传统式的对称建筑结构,而取得了不对称中之对称美的效果。这里“取吉”图案随处可见:六边形门上雕刻“五蝠捧寿”的图案,五只蝙蝠翩翩的展翅意喻多福长寿;右边厢房房门为圆形,是一幅很大的冰梅图(俗称“冰裂”图),冰块棱角分明,香梅花瓣清晰,冰棱寓意“十年寒窗”,香梅象征“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中不难看出主人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儿孙后代要刻苦攻读,积极上进,荣获功名,争气做人。
凉厅天井墙上,嵌着一块碑刻,此碑宽近70厘米,高约30厘米,从右往左刻有行草“结自得趣”四字,为清代西冷八大家之一陈鸿寿所书。“结自得趣”这四个字是引用唐元结的典故书写雕刻的。元结为唐天宝进士,曾向皇帝唐肃宗上书三篇议政,但却未被采纳和重用。元结心灰意懒,一直著书自娱,晚年才当上一个道州刺史。胡星阁居住此屋时,将好友陈鸿寿书写“结自得趣”四字嵌砌在天井墙上,表示自己无意仕途,以书为友,以文为乐的生活情趣和追求。后来房屋易主,为贯三公之后裔胡大康,胡霭溪父子居住,二人均为前清秀才、廪生,他们一生读经著文,设塾为师,可算是继承了“结自得趣”的家风。
宗法制度和敬爱堂。
下面,我们再去观赏一下胡氏的总支祠——“敬爱堂”。敬爱堂和徽州宗族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宗族是始祖繁衍下来的若干家庭的结合体,多聚居一村。在“程朱故里”徽州,宗法家族制度发达,各个宗族都将程朱理学奉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程朱理学注重“三纲五常”,讲究忠君孝亲、男尊女卑、修祠续谱、建坊树碑。徽州六邑,宗祠遍布,并且是当地最宏伟华严的建筑。
徽州祠堂是一个家族的中心,通过开祠祭祀和其他的家族活动,将整个家族牢固地团结起来。封建社会,祠堂按其代表的支族多少,分为宗(总)祠、总支祠、支祠和家祠。祠堂为议商族事之处,也用作族人举办婚嫁喜庆及教斥不肖子孙的场所。当时人们认为“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明代中叶以后,西递胡氏大兴土木,破土建祠共有祠堂34座。历经数百年,现保存完好的有总支祠敬爱堂、支祠追慕堂和家祠锄经堂、迪吉堂等。
前面这座高大雄伟的建筑便是“敬爱堂”。它坐落在村庄的中心,始建于明朝万历20xx年即公元1620xx年,砖木结构,面积1800m2,跨度30米敬爱堂原来是明经胡氏14代世祖仕亨公的住宅,他的三个儿子将其扩建,并在祀厅正中立下巨匾“敬爱堂”,表示兄弟之间要互敬互爱,也启示后人须敬老爱幼,族人要互敬互爱。
敬爱堂门廊飞檐似雄鹰凌空展翅,气势恢弘,门前溪流清碧如泉,成弧形绕祠流淌。从中门进入则为祭祀大厅,大厅分上下庭,中间辟有大型天井,下厅两根6米高的黑色大理石柱与上厅两根直径近2尺的白果木柱相望对称,承托着规整的梁架(敬爱堂内支柱多为银杏木,大梁则多采用香樟木)雄伟壮观。大厅后进是楼式建筑的供奉厅,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
祭祀大厅的两壁挂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粗大的堂柱上挂有一副先祖遗训的长对联,后厅正中挂有祖宗遗像,上面悬挂的匾额上写着“百代蒸尝”四个大字,春祭称“祠”,夏祭称“礿”(yue),秋祭称“尝”,冬祭称“蒸”,这四个大字表示每年的春复秋冬四时都要祭祀祖宗,而且要代代坚持下去,故叫“百代蒸尝”。正厅的迎面高悬朱熹书写的一个“孝”字。朱熹(1130-1200)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博学多才,对经学、史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一定贡献。朱熹原籍徽州婺源,而明经胡氏的老祖宗也是从婺源迁来西递居住。婺源考水原有《明经学院》,据考水的老一辈人说,《明经书院》中原有朱熹所写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后来拓印放大来到了西递。四个大字中三个毁于文革,只留下一个“孝”字。我们回头看中门的上方这个斗大的“孝”字,它苍劲有力,生动的剖析了“孝”字的真正内容。后人分析,此字集字画于一体,寓意深长。将孝字一分为二,右侧象一个仰面拱手作揖跪地、敬孝长辈的俊俏后生,他头盘发髻意为弱冠之年即已经成年。(宋代男子多用璞头,脑后梳小髻,用璞头包住)而左侧则是一个猴子的嘴脸,拳打脚踢父母。这表明了能孝敬长辈的是争气儿孙,应予表彰;反之就是返祖,将自己退化为猴子。“敬爱堂”充分体现了“敬老爱老”的中华美德优良传统。
大夫第和绣搂。
眼前迎街而立的这幢高大宏伟的建筑就是大夫第,它建于清朝初期(1691年),为胡文照祖居,当年胡文照官至知府升为朝列大夫后,改名为“大夫第”。
“大夫第”正厅为四合院二楼,裙板、隔扇均精雕冰梅图案;槛棂、窗花仿明代格调;门窗木雕有变形夔龙和灵芝草图案。
“大夫第”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临街墙的平面,悬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的亭阁式建筑物,这就是观景楼。阁顶飞檐翅角,三面有栏杆、排窗,显得突兀和别致。这座楼阁原本是用于观景的,取“山花若市”之意,楼檐悬挂的“山市”匾额也说明了这一点。胡文照是当时西递村最有进步性思想的一位文士,他看到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于是便告老还乡,兴建安度晚年的居所,这个阁楼就是他晚年观景之处。老人回到家中颐养天年,生活悠然自得,闲时登上阁楼,举目环顾,村中人丁兴旺,村外树木浓郁的景象尽收眼底,好一派桃花源风光,楼檐正挂有“桃花源里人家”匾额。
有趣的是,近人多将观景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抛绣球”所在的绣楼。抛彩球这种事,屡见小说和戏剧。因为这些待字闺中的小姐,或者因求婚者多,且多有权势,如何抉择左右为难,或者是因小姐择婚主张与父母意见不合,爱女也许早有意中人,于是便出现了抛彩球选婿这种戏剧性的做法。求婿者集于楼下,由待字闺中的少女从楼上抛彩球,谁接着便定谁为婿。抛给谁大都是有目标的,但也不排除偶然性。至于其历史真实性究竟如何且不去管它,现在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则是很有趣的。
大家看楼下门楣上的五个篆字“作退一步想”,这几个字是胡文照待人处事的座右铭,语意双关,耐人寻味。他时时勉励自己,凡事要为他人着想,不要斤斤计较。所谓“让三分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在他的建筑上也有体现,厨房比正屋退后了一步,正屋的墙角也被削得无棱无角,方便了路人挑担、推车行车,体现了主人的仁义行善之心。
追慕堂。
“追慕堂”位于村中正街,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年),明经胡氏24世祖胡贯三在清朝甲寅年间所建的支祠,用来奉祀祖父丙培公、父亲应海公,以表达追思慕念之情,也有激励后代仿效之意。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可是丙培到贯三、积堂这五代人都是乐善好施、造福乡里。如捐款兴建碧阳学院、紫阳书院、修建歙县河西大石桥,休宁的齐云山登封桥等。追慕堂前有高大的三檐四翘门楼,西侧八字墙用整块“黟县青”贴面砌建,气势不凡。门楼前原来置有一对细腻生动、威猛传神的石狮,后被毁。1992年西递村投资重建追慕堂门楼,门楼前安置了有数百年历史的两只古石瓶,大门口两侧还装置抱鼓石一对。
下厅除了“前言”和“百福图”屏风以外,在两侧墙壁上镶嵌了巨幅的石雕。上厅为《凌烟阁》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后进厅堂神座上陈列了李世民、李靖和魏征三人的塑像,两侧字屏各挂有展示了李世民的治国之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封建帝王,但他善于纳谏,采取了“安人理国”的根本方针和“抚民以静”的施政方略,不愧为一代“有道明君”。
西递与李世民颇有渊源。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李世民十二世孙唐昭宗李晔之子,唐天佑元年(公元920xx年),梁王朱温兵变,胁迫昭宗从长安迁都洛阳,途中皇后产下皇子。昭宗知道此去洛阳凶多吉少,嘱托近侍郎胡三将皇子带回家乡徽州婺源,孩子改姓胡,取名昌翼。公元920xx年,朱温篡位,自立梁朝,昭宗一家300余人除昌翼逃走外全部被杀尽。五代时,昌翼考中后唐明经科进士,自称明经胡氏。但是他得知家世后就终生不愿做官,隐居民间。明经胡氏代代相传,所以历史上有“真李假胡”和“义祖大于始祖”的说法。北宋庆历年间(1047年),明经公的五世孙胡仕良看中西递这块风水宝地,于北宋皇佑年间(1049年)全家迁到这里。
结语。
西递兴衰都离不开徽商、徽学与徽文化。西递起源于北宋,明清时徽商的崛起为西递的辉煌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史料记载,清朝雍正、乾隆年间,西递大兴土木,建有书院、祠堂、文昌阁、魁星楼、庙宇等40多幢,住宅1千多幢,还有99条巷子,90多口水井,人口1万〇五百多人,以至于有“三千烟灶三千丁”之说(封建社会只有成年男性才可以称为“丁”,“丁”中不含女性和异族)。西递的版图在那时达到最高值,总面积是现在的3倍多。
但是西递的衰落同样如此,考察其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前两点是客观原因,一是清末咸丰同治年间,徽州十年战乱的打击;二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徽商经营的手工业品敌不过外商机器生产的商品,国内买办阶级勾结官绅也成为了徽商的劲敌;同时道光王朝取消了盐业专卖制度,给经济主体是盐业的徽商带来重大损失。第三点是徽商自身的主观原因。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下,徽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极少把资本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去,而有的商帮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如宁波商帮在近代欧美轮船侵入我国以后,停止传统的沙船贩运业,转而经营轮船航运业,甚至组成航运集团获取利润。而徽商却未能与时俱进,仍然在传统行业中苟延残喘,最后只能被历史所淘汰。
但是,先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保护、学习和传承,有形的物质财富体现于众多的古建筑等实物遗存中,无形精神财富体现在徽商的诚信、重视教育、重义轻利、坚忍不拔、造福乡里的“徽骆驼”精神中。当然,我们也要吸取徽商衰落的教训,做到与时俱进、积极进取,不被历史所淘汰。
愉快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在这里我就要和各位告别了,很感谢一路来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祝大家万事如意!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黟县还有很多景点……有时间大家不妨多走走、多看看,去领略黟山文化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