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个人考研心得体会篇一
考研是在冬天1月份,两天4门的考试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因此考前不要过度紧张,适度放松,但考试中要始终保持专注度,尤其是数学和英语两科,速度和效率同样重要,答题尽量往前赶。对于政治和专业课,把你知道的写满答题纸,一定会收到效果。考完后,好好放松自己,公布的答案还是很及时准确的,可以考完后对一下答案。感觉差不多的话,可以提前准备下复试。总之,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搞到所报考院校的复试真题,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复习方向,能够事半功倍。对于复试,如果能联系到导师,一定要提前联系,因为复试中的不确定因素极大,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到了复试时,你专业基础薄弱的劣势会尽显无疑,所以掌握好院校的内部信息非常重要。相信自己,天道酬勤。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少人说考研是痛苦的,很少有人说考研是快乐的。然而,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经历过的人都会把曾经的苦与乐看成是自己走向成熟的一段经历,一种克服人生困境的能力和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一路走来,学会了承受和容忍,也学会了坚强与坚持。多年以后,可能时光不在,但是记忆犹新。或许某一天,当闲暇追忆往事时,我依然会为选择考研而感觉亢奋与喜悦。因为那是一段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是人生美好的东西,值得珍惜。所以,感谢考研。
现在我很想把考研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说不上什么建议,就算是和大家一起学习切磋吧。希望我所讲的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首先,决定是否考研。考研,应该是你许多选择中的一个,所以应该是你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做出的决定。如果你只是觉得工作不好找,或者同学都考研,所以就顺应潮流,我觉得这样坚持下去的动力不大,故而成功的希望也不大;虽说研究生院校是在扩招,但并不是很多,而且扩招的都不是太好的学校。如果说你考研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把它作为你人生的一种跳板,或者说考研是为了实现你更远大的梦想等等,总之,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会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并战胜困难,有毅力把考研坚持到底。当然,只要做出了决定,就要为之努力并且不要轻易放弃。
其次,选择学校。我觉得学校的选择要根据个人的追求和自己大体的实力水平进行衡量,如果你想求稳就选择比较有把握的学校;如果你想要对自己提出挑战就选择相对有些难度的学校,应该也会因人而异吧。
定好学校之后,最好能够找到你报考学校相应专业的师哥师姐,因为他们毕竟是过来人,不仅在专业课上的复习会给你一些建议,而且能告诉你导师的一些学术动态,这些信息的把握很重要,尤其是选择报外校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这个。当然,没有师哥师姐的也无所谓,自己努力就是了,毕竟主观这方面是最重要的。至于找不找导师,我觉得初试之前自己努力就是了,等分数下来有复试机会的话再找也不迟。
再次,如何复习。对于英语,我想是许多人考研最怕的,每年很多考研的学生都是因为英语不过线而被挡在了心仪的学校之外。但我觉得英语是最好复习的,只要肯花时间努力复习,还是可以取得高分的。考研英语和四六级考试的思路并不相同,四六级考试不理想的同学不用担心,只要平时复习时抓住基础,花上时间和心思,最后成绩一定不会差很多。相反,一些英语四、六级成绩很好的同学,考研结果却是英语受限。所以说,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与坏,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对于报班的问题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有用,有人说没用,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毕竟自己没报嘛,我自己觉得英语自己好好努力就是了。其实学习的重点还是靠自己在日常学习的积累,尤其是英语学习讲求一种语感。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几天不看英语的话就会很生。所以英语学习要做到持之以恒。复习英语,首先要把词汇这一基础打牢,我当时在复习的第一阶段,也就是3到6月份,英语主攻的就是词汇,期间穿插做了点阅读。英语的学习应该是属于积累型,如果你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那么你应该从很早就开始准备了,至少在前期应该把单词好好背一下。但许多时候单纯的拿着一本单词书看,好像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所以建议你在同时多看一些英文杂志或报纸,这些东西对你们很有帮助,看到陌生的单词可以即时记住,而且对你们的阅读也很有帮助。第二阶段也就是7到9月份暑假期间,就主攻阅读辅以词汇,期间看一些英文杂志。
当然英语复习中要重点把握真题在考前的三个月里,我每四天透析一套真题,以真题的阅读为基点,带动翻译,完形填空,单词记忆等等。比如,一篇阅读,你可以先做,然后纠正错误,研究出题人的思路,接着翻译,遇到不会的单词猜猜它的意思,最后对照后面的翻译,看自己哪里不好,在第二天晨读的时候,熟练朗读,有些好的文章你也可以背诵,培养语感。至于作文,考前三个月我坚持每个礼拜写两篇,精心批改,可以找英语水平较高的人帮忙。要练习用英语的思维写作。英语中阅读和写作是绝对重点,不能大意。最后,在考前的一个来月又做了几套模拟题,当然期中并没有把其他东西扔掉,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是,应该说近几年的英语大家的反应都是比较难,其实难也就难在阅读上,它考察的不仅仅是你做题的能力,还有你知识的全面性,所以要拓宽的自己的知识面,所以希望你们对英语应该提早做准备。
个人考研心得体会篇二
距离复试结束已经过去了三天,东南大学政治学成绩也终于在今天上午出来了,这一路我走的并不轻松。
我本科是双非学校,而且是一个不太好的二本。我之前在好多贴子上看到。一些同学问,我本科非985或者是非211或者是双非,东南大学会不会对学校有歧视?我其实想在这里告诉大家的是东南大学,不会对学校有歧视。但是他会对你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那些还在观望的小伙伴儿们抓紧时间?跟着你的心所想的,努力去追求吧!
我之所以这次考试复习了两个半月的时间,而我的两门专业课,在进入复试的同学中并不算太低,甚至比许多总分比我高的同学都要好,关于这一点心中还是有些小小的激动。
我并不太想多说,关于公共课的复习。公共课已经有很多大神级的伙伴们,传出了相当多的经验啦,我在这里也没有更多的。我在这里更多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些专业课的复习的方法或者说我的一些心得希望对考研的小伙伴儿们有一些帮助。
东南大学马思主义学院政治学的参考书在官网上或者各种网站都可以查得到。政治学基础就这本书而言它相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史是比较难复习一点。所以这本书给的建议就是,最晚,七月份也要开始复习,当然如果你要是想像我这样的话就九月份开始复习可能就是过程会比较艰辛一点但是结果只要你肯努力一样是好的。
我政治学九月份开始复习,我第一遍复习完可能就是10月7号左右,这个时间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已经太晚了他们的公共课专业课已经复习了二至三遍啦!当时就是这样,我的小伙伴们都已经复习了两三遍,我当时内心是十分煎熬的,因为你比他们落太多了。有的时候考研考的并不是你专业的素质或者是专业的知识掌握多少,更多的也是一种心态的比拼。所以你一要沉住气,你就按照自己的一个一定之章去进行你的考研复习,千万不要因为别人比你复习的快多少就乱了阵脚。
政治学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我把每一章的知识框架都画在白纸上,等第二遍复习的时候把知识点全部没出来,一点一点的把所有知识点都填充进去。这样的方法在开始或许会非常耗费你大量的时间,但是等到你最后复习的末期你看这些真是结构就是框架会在你心中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
这样你在考场中回答问题的时候你心里就会非常清楚明晰地知道你该打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与哪些章节有联系,你就可以有条不紊地一点一点的把它写出来。老师在出题的时候她想要的并不是你某一个点的你的知识点给一直的好不好,他更多的是会看你的整体结构规模有没有形成一个政治格局。
西方政治思想史。官方给的建议是用徐大同版的。这个在复习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办法你看我之前去,复试的时候碰到我同校的小伙伴她复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方法就跟我完全不一样,而且她复习的重点也跟我不是特别相同,但是我认为还是我复习的内容更加符合老师所想的,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史我很遗憾我没有回答完所有的问题,要不然我也不会好险才能进入复试不过好在还是得了110多分。
这个分数并不算太高,但是对于我已经足够了。因为我,可能就只打了120分左右的题目,老师能给我110多分,那老师的所期望的跟我所做的大致上是思路上是一致的。我在复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时候跟政治学也差不多,但是也并不算太相同,因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他会有很多人物,这些人物需要一点一点的去记每个人物的思想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他们会有一个历史上的传承。也会不断有自己的创新。所以再记起来,可能会相当麻烦。但是相对于政治学来说,西方政治思想史又是一个比较好容易得高分的一个科目。
当这人消失我建议是说从你可以从六月份就开始把这一本书当作是小说一样来翻几遍。很多人说你嫂看就代表你早忘,而我这一说你从六月份就开始看并不是说让你从六月份就开始背,在这里之所以让大家从六月份就开始复习,是因为我想让大家对这些西方人物产生一种熟悉感。嗯就我而言我大学本科算是读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但我本身我可以实话实说呗,并没有并不具备太高的政治学素养。
这些人物对我来说算说听过他们的一些名字但它们的具体内容我并不是很清楚。如果你从八月份开始呗,你上来就直接开始背只系对这些内容会相当痛苦,而且遗忘的会特别快。所以建议从六月份就开始看小说一遍又一遍的过过比较熟悉之后,八月份再开始背!我说我九月份开始背我感觉复习得相当痛苦,那我只让大家提前一个月是因为,太过漫长的复习会消磨我们的意志。所以,我希望大家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我暂时能想到的,可能就是这么多了,我现在依然能依然难掩我激动的心情。毕竟我曾经多少过想过想到我放弃,想到我算了,要不然就不上了直接就业吧,但是我坚持下来了坚持下来就有好的结果,请大家相信坚持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个人考研心得体会篇三
参考书目为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和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主要掌握前者。
1月份刚看教材的时候发现自己只要看完一关书脑子就一片空白了,特别混乱。所以开始边看书边按照章节做笔记,提取出每段的重点思想和关键词,分点写在笔记本上。
刚开始写第一遍笔记的时候速度会非常慢,大家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灰心也不要放弃,后面几遍速度自然会提高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每天的任务量,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走就行。
暑假开始,我重点放在了背诵《政治学基础》上。因为西政这科理论性不强,偏向于思想历史一点,背诵相对于容易一些。这两个月我只是每天保持看一两章《西方政治思想史》和笔记,并且同时开始按人物整理真题。个人推荐《西方政治思想史(五卷本)》这套书,也是徐大同老师主编的,非常厚。真题中在里查找不到或者提及很少的内容基本都能在这套书里翻到,可以作为延伸。因为这套书讲得十分详细,也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每个思想家的思想,从而记忆会更深刻一些。同时《西方政治学说史》也可以翻一翻,作为补充。
9月份开学,真题整理完毕,可以开始每天反复背诵真题。在此期间每天也要多多翻看参考书,一直持续到考试。
982政治学原理:
参考书目为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和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主要掌握前者。
1月份看第一遍教材时完全不能理解,更心塞的是因为看不懂书所以看书的时候很容易分心,导致效率特别低。因此,我开始按章节边看书边写笔记,强迫自己专注。同样我要给大家说明,《政治学基础》很晦涩难懂,大家都觉得难。所以不要质疑自己,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信心。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看多背一定能理解的。
暑假开始,我开始背诵自己总结的笔记。《政治学基础》这本书体系结构十分清晰明确,所以建议先把目录背下来,之后便很容易形成知识体系,记得更快更牢。同时整理真题。
9月份开学至考试,一直重复背诵笔记。同时整理《政治学导论》中《政治学基础》没有提到的内容,如意识形态等。
个人考研心得体会篇四
参考书目为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和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主要掌握前者。
1月份刚看教材的时候发现自己只要看完一关书脑子就一片空白了,特别混乱。所以开始边看书边按照章节做笔记,提取出每段的重点思想和关键词,分点写在笔记本上。
刚开始写第一遍笔记的时候速度会非常慢,大家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灰心也不要放弃,后面几遍速度自然会提高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每天的任务量,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走就行。
暑假开始,我重点放在了背诵《政治学基础》上。因为西政这科理论性不强,偏向于思想历史一点,背诵相对于容易一些。这两个月我只是每天保持看一两章《西方政治思想史》和笔记,并且同时开始按人物整理真题。个人推荐《西方政治思想史(五卷本)》这套书,也是徐大同老师主编的,非常厚。真题中在里查找不到或者提及很少的内容基本都能在这套书里翻到,可以作为延伸。因为这套书讲得十分详细,也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每个思想家的思想,从而记忆会更深刻一些。同时《西方政治学说史》也可以翻一翻,作为补充。
9月份开学,真题整理完毕,可以开始每天反复背诵真题。在此期间每天也要多多翻看参考书,一直持续到考试。
982政治学原理:
参考书目为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和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主要掌握前者。
1月份看第一遍教材时完全不能理解,更心塞的是因为看不懂书所以看书的时候很容易分心,导致效率特别低。因此,我开始按章节边看书边写笔记,强迫自己专注。同样我要给大家说明,《政治学基础》很晦涩难懂,大家都觉得难。所以不要质疑自己,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信心。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看多背一定能理解的。
暑假开始,我开始背诵自己总结的笔记。《政治学基础》这本书体系结构十分清晰明确,所以建议先把目录背下来,之后便很容易形成知识体系,记得更快更牢。同时整理真题。
9月份开学至考试,一直重复背诵笔记。同时整理《政治学导论》中《政治学基础》没有提到的内容,如意识形态等。
【真题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川大政治学专业课命题越来越活,难度也提高了不少。
政治学原理这科真题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并不能直接在参考书中翻到答案。因此大家平时可以多看看知网的相关论文,以及其他政治学原理的相关书目,如王惠岩老师的《政治学原理》、燕继荣老师的《政治学十五讲》等等。
西方政治思想史这科真题变化相对较小,且重复率很高。但是近几年也明显开始注重对专题的整体考察,如论述题:政治权利观的演变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这就要求大家一定要善于按专题分类梳理政治家的思想,如自然法专题等等。
个人考研心得体会篇五
一、珍惜时间,制定计划。
教育学考研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一份周详的复习计划。制定计划前先要熟悉数学、逻辑、作文和英语这四门课程的考试内容,哪些是考试重点、难点?哪些内容自己比较薄弱?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具体计划。对时间分配、内容安排、复习进度等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尽量做到详细、实用、高效。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对照计划督促自己,哪段时间主攻英语,哪段时间主攻数学,什么时间必须完成第一轮复习,什么时间进入考前系统复习,事先有计划,并严格执行,才能有条不紊,不丢不落。
二、端正态度,积极备考。
教育学考研认为态度最重要,端正态度,是成功的前提。俗话说“好将军不打无准备的战争”,在职研究生考试比普研考试内容少,不涉及政治和专业课,所以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感觉和普研相比它相对简单,混混就能过。其实,考试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内容很多,如果态度不端正,很难通过考试。所以首先必须真正把考试当回事,抱着“不考则已,一考就过,不给自己第二次机会”的态度,这是决定能否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三、针对重点,教育学考研集中突破。
在职研究生考试内容包括数学、逻辑、作文及英语,其中前三项内容是综合测试,英语是单独测试。综合与英语均设立了单科分数线,单科必须都过线的考生才能进入面试。因在日常工作中接触英语较少,个人感觉英语难度较大,难度介于大学英语四级与六级之间,所以,复习重点应放在英语上。加大对英语词汇量的扩充,提高阅读理解的正确率,抓住英语作文关键得分点。
四、掌握方法,高效做题。
要想通过考试,适量做题必不可少。如果光看书不做题,那么遇到具体题目的时候,就会措手不及。考生必须熟悉题型,掌握题目难度和出题技巧。在备考的前两个阶段,针对各考点做题,在冲刺阶段,则应做整套模拟题。通过做题,增强快速反映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同时,要注意分析,总结归类,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教育学考研考生历年真题必须多做几遍,这样可以更快地掌握规律,不断积累临考经验。
五、熟悉套路,按部就班。
目前,社会上对在职研究生考试的相关培训比较多,考生应结合自身学习自觉性和基础情况进行合理定位,自觉性和基础较好的考生完全没必要报名参加辅导班。不报名参加培训班的考生应该把英语大小作文、有效性分析论证及论说文的套路熟记于心,这几个方面都有规定的格式和基本段落评分标准,考生应重视基本格式,多背几篇范文,按照标准格式答题至少可以使考试成绩提高10分以上。“按套路出牌”,有的.时候是一种睿智的保守战略。
个人考研心得体会篇六
本届培训班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对标新课程、新课改和新高考。通过省、市各级专家的分析和先行者上海市的专家的介绍,短短五天时间里,让我们原本有些模糊的新课程新课改背景下的新高考意识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几点心得,做如下汇报:
1、本次新高考是国家层面的教育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科学举措,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本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其中最重要的或者说最核心的,则是所有教育者被长期的物理性时空压迫而正在逐渐泯灭的教育良知的呐喊。正因为如此,关于为什么要开展这张改革的讨论没有空间,占据主导的内容是如何抓住机会应对挑战,怎样将挑战变成学校、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机遇。
2、上海等先行地区的经验和措施非常宝贵,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意义。关于选课和考试的各种措施,都是实践中逐渐调整成型的东西,虽然还需要不断完善,但是至少给我们即将开展的教育实践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他们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后发制人的先机。
3、有些困扰的问题还没有显现也没有能够形成很好解决思路。比如,班级管理,到底是需要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做班主任来管理,还是只需要一个行政性的服务人员来做班级管理,进而引申的问题就是学校的德育管理与实践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因为大部分的德育内容(如各种德育活动)都已经分化到了课程中,成为选修的一部分,显性的德育工作大部分变成隐形的,而高中生身心发展过程必然经历和产生的许多德育问题也要通过学习辅导、心理辅导和生涯辅导来解决,传统的德育在新课改和新课程中究竟是怎样的地位,乃至于专门的德育部门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班主任岗位的性质是否发生变化等。还没说教师工作量和工作任务的安排,人员编制的变化等,甚至一些很细小的问题,比如走班制学生的考勤如何处理,等等,也都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大量实践来提供思路并得到很好的解决。
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就是开拓了思路,点醒了思维,为我们迎接新课程、新课改和新高考做了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意义非凡。
个人考研心得体会篇七
英语基础很重要,要重视平时积累,另一方面考试复习时的冲刺也很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词汇量,这对阅读和写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背单词也要讲究技巧。可以边阅读边来背单词,但是英语复习的时间一定要尽早开始。中外文章在写作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要始终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理解文章大意,回答问题。同时阅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必每一句都要看懂,有很多答题技巧,比如符号和转折词的运用,当出现转折词的时候,只要看转折的部分即可,前面的内容看不懂也不要紧。写作部分也很重要,一是靠平时多读多背一些经典的语句,二是要学会用一些模板,很简单的单词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同时要注意审题,切忌跑题,注意掌握答题时间。英语真题很重要,虽然不会出现相同的阅读写作文章,但是重要词汇重复率很高,可以通过做真题来被重点词汇。平时一周至少写一篇作文来练习。而其它年份的真题当成是练兵,不做单词查阅等工作。现在可以试着做两套真题。看看自己的实力大概是多少分。然后看看自己哪个部分比较弱,最后冲刺阶段要学会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时间,把自己把握大的分值高的部分先做,保证会做的不会因为没有时间而丢分。
专业课准备工作很重要。各个学校同一种专业的偏重点是不一样的。首先要准备好报考学校的考试用书,找到考试科目的笔记和真题,可以向在读研究生学长请教经验,询问复习资料。对他们本校老师出的教材,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一般学校指定的教材不是自己的老师自己出的就是自己的老师参与其中的几个章节的编写。对这部分,一定要认真复习的.出卷的老师一般就喜欢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拿到历年的试卷,然后对试卷要进行认真研究,尽量找出他们的命题规律,就算是考过的,不要以为不会再出现.也要认真的把握.至于连续几年都出现的题目也有可能是今年的重点.很多学校的专业课考试内容每年变化不大,这种学校一般不公布真题。如果有办法找到回忆版的真题会帮助很大的。以上问题,在读的研究生学长一般会给很大的帮助的。我自己专业课就是按照上面两个方法来复习的.我觉得这样子的复习方法还是挺有用处的.最后达到灵活运用,要能看着目录,写出每部分的重点内容。同时要学会利用往年真题,反复研究真题,尽可能抓住真题出题范围及重点内容。对于真题一定要做至少三遍以上。第一遍真题按考试要求认真做,分析出错的原因,了解自己在哪方面知识还不足;第二遍熟练掌握往年真题,做到每题必会。第三遍找出各部分内容得重点,及整个试卷的重点出题范围,要对每一章节分值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有侧重点地复习各章节。掌握近几年的出题重点后,学会通过换位思考,以一个出题者的角度分析哪个部分可能又出一道大题的规模和机会。但不可完全靠押题,还是要全面掌握重点。对于记忆性较高的科目来说,不必死记硬背,重在理解,理解后再找到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归纳总结成自己的语言。
考研是在冬天1月份,两天4门的考试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因此考前不要过度紧张,适度放松,但考试中要始终保持专注度,尤其是数学和英语两科,速度和效率同样重要,答题尽量往前赶。对于政治和专业课,把你知道的写满答题纸,一定会收到效果。考完后,好好放松自己,__x公布的答案还是很及时准确的,可以考完后对一下答案。感觉差不多的话,可以提前准备下复试。总之,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搞到所报考院校的复试真题,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复习方向,能够事半功倍。对于复试,如果能联系到导师,一定要提前联系,因为复试中的不确定因素极大,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到了复试时,你专业基础薄弱的劣势会尽显无疑,所以掌握好院校的内部信息非常重要。相信自己,天道酬勤。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实现自己的梦想。
文档为doc格式。
个人考研心得体会篇八
4月8日,中山纪念中学教育集团举行了历史学科线上教研活动,我有幸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现将会议收获与各位老师分享。
本次活动由两个部分构成:首先,我们观摩了火炬一中和浪网中学两位历史教师执教的历史研讨课,并参与评课;紧接着各校区代表教师先后在大会上交流了各地区或学校的复习方案与策略,有针对性的作了细致的指导和明确的要求。
一、复习课要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的网状化、系统化与结构化。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调动、组织学生围绕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质疑,最后在教师的点拨指引下,师生共同完成对某项或某类知识的联想、整理、归纳和掌握。这种学习方式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体验。而实际上,我们的一些复习课中,还时常能看到教师在不断地“给予”或“灌输”,这种教学策略从本质上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体验和感悟,没有做到“以生为本”,是没有根基的,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众所周知,历史学科有其特殊性,知识点比较碎、比较散,同时也比较多。所以我们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教学任务和学生活动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即紧扣重点、难点、易错点,提高复习课的效率。非重点、易错点,也不意味着不管不顾,可以在巩固练习中适当体现,引导学生自主归纳、理解掌握。
二、优化教学设计,挖掘教学资源,提高历史复习课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我所理解的“优化”教学设计,并不特别针对教学内容,更多是强调教学方式的改进,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设计学生活动。我们平时理解的教学资源更多的是课本、辅导书,范围不够宽泛。事实上,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如我们的本土资源、校园生活、时政新闻等都是非常好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采用这些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学生更乐于参与,同时也为同学们使用历史创设了一个个真实的学习环境,相比那些构思出来的、冷冰冰的语境,学生更容易也更乐意表达,效果也就相对好一些了。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教师“沉”下去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运用能力。近几年,我们从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以及各种历史期刊中都不难发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案例越来越多。
正如上面所说,大家越来越重视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但在实践中,我们又不难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真重视还是假重视?有时候我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分析学生的问题,认真钻研学法,“沉”下去进行细致的、针对性强的、可操作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更多的时候是些表面上的重视,更多的大而化之的要求或粗线条的指导,欠缺具体的、明确的、细致的建议和引导。我想这两种指导的结果大家都能够想象得到,这也为我以后的历史复习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