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摘抄篇一
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有一颗颗闪光点,一座座里程碑。就如司马迁的《史记》,高尔基的《童年》,以及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本奇书。它能与脍炙人口的《史记》合称“史学双壁”。它也用不朽的史实,传世的语言激励了无数人。而我,就是被《资治通鉴》折服的人之一。
在我看来,它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位博学多才,通晓古今的老先生。他用战国的智伯之例,向我传授智伯败亡的原因。最后再加上一句深刻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点醒了我,令我牢记在心。
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这本书就是一面生动的镜子。它告诉我古时朝代“为何兴替”,“如何兴替”。汉朝的“巫蛊之祸”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汉武帝雄才大略,威震蛮夷,却在晚年“悔恨不已”,最后只能建造“归来望思之台”表达对已故太子的怀念?我正疑惑不已时,这面镜子给了我答案:武帝晚年多疑,信奉鬼神,任用奸臣致使朝政混乱,最后让奸臣钻了空子引发惨烈的“巫蛊之祸”。太子因此遇难,数十万人也因此而亡。
在讲述道理的同时,它也不忘打一个生动的比喻:“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不能使之破坚。”“以史为鉴”果然可以“知兴替”啊!
《资治通鉴》用它全面客观管的语言教会了我为人处世的道理。“德胜才者谓之君子”。相信我会运用古人的宝贵经验做最好的自己。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摘抄篇二
自20xx年于中关村图书大厦购得《资治通鉴》四卷,迄今已经十年,终于通读一遍,释卷感叹不已。初生想法,是大一与学业导师交流,他在国外读研时,于图书馆借得《资治通鉴》全20卷,科研之余,夜间缀读不倦,坚持期年。我因此生出好奇之心,执念萦绕不去。在读完前四史后,开始阅读通鉴,历经五年研究生时期和五年工作时期,辗转北京,东京,四川,伦敦,西安。阅读之时,周至汉末有前四史的基础,进展很快;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天下纷乱,不忍卒读,阅读耗时最久,几经波折;隋唐时期柳暗花明,畅快不已;惜乎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类似读五胡十六国时,唤起读中国近代史的痛苦记忆。通读一遍,不知所得几何,念来日方长,然而坚持做完一件事,如消胸中块垒,当浮一白。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通鉴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司马光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为可法,恶为可戒者,为编年一书。我见闻历史中群体与个人的善与恶可以到怎样的程度,唏嘘感慨,不知何解,惟效法先哲,修身正心笃行而已。一治一乱,周而复始,细微处纷繁复杂,似乎也不是简单的产出不能满足人口增长与分配不公阶层分化所能一言概之,事后观之,兴衰皆有征迹,“履霜,坚冰至。”然而真能见微知著,治于未乱之时,非智者不能当之。至文明史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连绵至今,挑战与应对无数,幸而精神内核不绝,“五百岁而圣人出”,虽有迟速,继往开来,拨乱反正明世。及开民智,见群龙无首,宜哉!
犹记读司马光德才之辩;经济独立之初读疏广教子,“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在东京时读张翰起莼鲈之思;感慨北魏拓跋焘崔浩一时君臣相得,犹不得善终;初雪对酒读南朝白袍陈庆之;趣闻傅奕用羚羊角破金刚石;赞叹武则天取士用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微斯史斯书,吾谁与归!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摘抄篇三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用时十九年才完成的编年史巨著,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编写而成,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认为这本书中记载的故事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就像“前车之鉴”,可以让后人更好地治理国家,因而将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
长平之战。赵王受秦国反间计,命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但赵括只知死读兵书不知随机应变,纸上谈兵使四十五万人白白丧生,赵国损失惨重。从中我们借鉴到了学习知识不能“死”,而是要“活”,要懂得随机应变,懂得准确运用。
楚霸王项羽。诛杀宋义,威震楚国,声名大震。鸿门宴,义放刘邦,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破秦军却在乌江之夜闻得四面楚歌最终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得民心者得天下。善于用人的汉高祖刘邦,手下三杰韩信、张良、萧何辅佐刘邦完成大业,可见得民心的重要性。
再看唐太宗李世民。结交豪俊,收天下英雄为己用,在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看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便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爱民如子,轻徭薄赋。他善于纳谏,听取正确的治国方法,最终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成功又一次证明了纳谏与得民心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广交益友,善于听取别人真诚的劝告。虽然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是它们却对自己有很大的利处。
运,不一定是造史者的幸运。因为我在其中听到了太多佞臣的假话谎言,和太多人民的哭声喊声。这就让我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也该从中学到些教训,不让历史重蹈覆辙。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摘抄篇四
时隔多年,再次下定决心全文阅读《资治通鉴》,耗时四个月,终于将二百九十四卷全部看完,重新温习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我读的是中华书局本(全四册),印刷很好,里面的人名、地名做了标注,比较易懂。但字体不大,是文言文,读起来颇费眼力。
这么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常读常新,看了总是感慨万千。但也是随看随忘,最后想想也没悟出个啥。今天五一劳动节,手头有点工作,处理完之后,大脑一清净,突然有了想法,就这样匆匆草成,一下子写了好多,看了看,自己不满意,就删减成现在的样子。就当一乐呵,感兴趣的朋友就看看。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尔孙尔曾,象其仪刑。”无论安邦还是治家,仪刑者,效法、风范也。也就是说你做个样子,后面的跟着学。尤其是,为首者的式范效应更强,更需慎之又慎。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以史论的形式说道:“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以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这个论断虽是后见之明,也是中肯可贵。
纵观唐代,皇帝承继以弟代兄者不在少数。同时,唐代的太上皇产生的比较多,我没有仔细的统计过,粗略估计或是历朝之最。唐朝的太上皇不似宋朝,多是非正常状态下发生的,大多是兄弟反目、父子成恨。这一切,虽不能全归咎于唐太宗,但也难辞其咎。
司马光也为唐太宗作了回护,说其“为群下所迫”。这就带出了另一个问题,即为主者如何勤勉不懈,排除诱惑和干扰。
唐太宗毕竟是一代明君,曾言道:“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辩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诈,或以嗜欲,辐凑攻之,各求自售,以取宠禄。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则危亡随之,此其所以难也。”
所以,为主者的标杆作用非常关键、特别明显。李世民从谏如流,故而魏征敢谏。又如“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故而,应先立其表,再观其景。
修为在身,无需说教。唐代宗时杨绾出任宰相,杨绾清简俭素,制令一出,朝野相贺,举朝文武景从之。史书记载:“夏,四月,壬午,以太常卿杨绾为中书侍郎,礼部侍郎常衮为门下侍郎,并同平章事。绾性清简俭素,制下之日,朝野相贺。郭子仪方宴客,闻之,减坐中声乐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幹,驺从甚盛,即日省之,止存十骑。中丞崔宽,第舍宏侈,亟毁撤之。”连功盖天下的郭子仪都俯首如此,这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典范。
“事有不便,必戒于初。”“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些,教导我们慎始、慎终,始终如一。切勿因图一时之便,纵一时之欲,逞一时之气,而突破成例,首启恶端。
南朝刘裕首开恶例,杀害禅让之君,自此,后世朝代更替,逊位之君,得以全身者,鲜矣!刘裕的子孙后代,当然也在被屠戮之列。
所以,恶例万万开不得。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历史上英武盖世的君主,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杜甫曾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可惜,之后的“安史之乱”结束了这一切的美好,开始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混乱时期。
其实,这一切的祸根在玄宗执政之初,已然埋下。所谓,履霜有渐,坚冰自至,其所由来者远矣,非一朝一夕之故也。观其政事,至少有三点。
一是宦官之祸自玄宗始。太宗时,对宦者的品秩有严格规定,且宦者不预政事。玄宗时,开始崇信宦官,“以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是后,“除三品将军者浸多”,而且宦官开始干预朝政,“晚节令高力士省决章奏,乃至进退将相,时与之议,自太子王公皆畏事之,宦官自此炽矣”。以致,唐代后世君主畏宦官“若乘虎狼而挟蛇虺”,甚至畏惧而泣。宦官则胁迫天子如玩弄婴儿,生杀予夺、拥立废黜皆出其手。
二是藩镇割据、尾大不掉,已萌其端。唐初,沿袭前朝的府兵制,战时为兵,平时耕养,师出点将,兵还将归,既强干弱枝,又防止将帅拥兵。而且,日常注重军事训练,士兵的荣誉感很强,战斗力也强。玄宗时,随着政治腐败、均田制的破坏等,府兵制已难以施行。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对此分析的比较透彻,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比较易懂。之后,边镇将领累年不移,且集军权、财权、事权于一身,边镇之兵则成为将领的私人亲兵。再之后,就演变为骄兵悍将,不受朝廷节制。
三是禁锢兄弟,阖宗破灭。玄宗历经武后之朝,韦后之乱,又消灭太平公主等上位的,得位来之不易。一方面,他觉得兄弟相残,实在不忍。故而史书记载“上素友爱(兄弟),近世帝王莫能及”,然而“专以声色畜养娱乐之,不任以职事”,还修建了“花萼楼”,寄托花萼相辉之意,又让兄弟环居于此。于是,他的兄弟们在安乐窝里消磨了意志,一味地声色犬马,一旦政乱,毫无辅翼之用。事实上,唐末这些皇族后代生居沿袭,多次被乱军集体屠戮,零落殆尽。
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司马光说,明皇即属于这类人。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所谓“最美不过《诗经》”,《诗经》之美,就在于其“真”、其“正”。也就是说,不要有邪念,不要走邪道。
而不少人往往就滋生出歪理邪念,琢磨一些歪门邪道。比如,看《资治通鉴》,古代的很多皇帝都迷信术士,服用丹药,结果适得其反,身体每况愈下,最后一命呜呼。在唐代,有多位皇帝就是这么死掉的,英明的唐太宗也不例外。
不乏有识之士,在当时就对此进行了抨击,提出了警醒。唐中宗时,左拾遗李邕上疏,以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若有神仙能令人不死,则秦始皇、汉武帝得之矣;佛能为人福利,则梁武帝得之矣。尧、舜所以为帝王首者,亦修人事而已。尊宠此属,何补于国!”李邕劝诫中宗多“修人事”,可惜中宗不听。
唐初的太史令傅奕身体力行破除邪术。面对胡僧所谓咒人死生之术,指出“必为邪术,邪不干正”,并以身试之,遂破其诈。他还提出:“生死寿夭,由于自然;刑德威福,关之人主;乃谓贫富贵贱,功业所招。”建议朝廷罢黜佛教,遣散僧众,益国益农,补充兵源。
圣人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也是教导我们“尽人事”而已。凡是不修人事,迷信鬼神,供奉神佛的,大多无善果。北魏胡太后虽礼佛甚恭,但整日胡乱,不免被乱军沉于黄河。梁武帝萧衍,礼佛甚勤,怠惰政事,亦未得善终,饿死台城,虽终年八十有余。后晋亡,晋主及太后被契丹迁置,举家忧恐,上下冻馁。时被拘在封禅寺,李太后使人谓寺僧曰:“吾尝于此饭僧数万,今日独无一人想念邪!”僧辞以“虏意难测,不敢献食。”此类,数不胜数,足以资鉴!真是,千佛万窟人来塑,求神不如去种田。
“天命”亦由“人事”。商纣王曰:“我生不有命在天?”陆贽论曰:“天命由人,祸福由人……盖人事理而天命降乱者,未之有也;人事乱而天命降康者,亦未之有也。”
有句话,大家很熟悉,“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这是后晋的成德节度使安重荣说的。他恃勇骄暴,似乎一语道破天机,说穿了五代的政局。其实,安重荣没有当上天子,威风一时,最终兵败被杀,他的头颅,被石敬瑭割下后,“漆之,函送契丹”。说明,兵强马壮者不一定可为天子,行仁义,修人事,自然兵强马壮,或许可为。他的这句“名言”,就是典型的“思有邪”。
也许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以资鉴的就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做个快乐无邪的人,这就是应该有的样子。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摘抄篇五
闻名天下的《资治通鉴》是由我国的北宋大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编写而成的。
全书风格简练准确,文字优美生动,既有很高的史血价值,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可以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相媲美,真是一本好书,大家都应该来读一读。
《资治通鉴》是按照编年体编写的,写的是从公元前4到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总共有12编,分别是: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和五代纪。树立有许多非常著名的故事,如:《负荆请罪》、《黄巾起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些都是我国辉煌的历史,作为小学生,我们都应该去读这本书,了解我国的历史。现在有很多人,对自己祖国那辉煌的历史一无所知,这样难道能对的起自己吗?我们应该从小做起,多读有关我国历史的书籍,特别是《资治通鉴》,当时毛泽东主席曾读了多达17遍,可见《资治通鉴》对我们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更要读《资治通鉴》这本书,要认真读、仔细读、重复读,多了解我国的历史,才能让自己不遗憾,让自己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
闻名中外的《资治通鉴》,真是一本好书,我们都应该去读它。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摘抄篇六
自2009年于中关村图书大厦购得《资治通鉴》四卷,迄今已经十年,终于通读一遍,释卷感叹不已。初生想法,是大一与学业导师交流,他在国外读研时,于图书馆借得《资治通鉴》全20卷,科研之余,夜间缀读不倦,坚持期年。我因此生出好奇之心,执念萦绕不去。在读完前四史后,开始阅读通鉴,历经五年研究生时期和五年工作时期,辗转北京,东京,四川,伦敦,西安。阅读之时,周至汉末有前四史的基础,进展很快;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天下纷乱,不忍卒读,阅读耗时最久,几经波折;隋唐时期柳暗花明,畅快不已;惜乎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类似读五胡十六国时,唤起读中国近代史的痛苦记忆。通读一遍,不知所得几何,念来日方长,然而坚持做完一件事,如消胸中块垒,当浮一白。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通鉴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司马光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为可法,恶为可戒者,为编年一书。我见闻历史中群体与个人的善与恶可以到怎样的程度,唏嘘感慨,不知何解,惟效法先哲,修身正心笃行而已。一治一乱,周而复始,细微处纷繁复杂,似乎也不是简单的产出不能满足人口增长与分配不公阶层分化所能一言概之,事后观之,兴衰皆有征迹,“履霜,坚冰至。”然而真能见微知著,治于未乱之时,非智者不能当之。至文明史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连绵至今,挑战与应对无数,幸而精神内核不绝,“五百岁而圣人出”,虽有迟速,继往开来,拨乱反正明世。及开民智,见群龙无首,宜哉!
犹记读司马光德才之辩;经济独立之初读疏广教子,“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在东京时读张翰起莼鲈之思;感慨北魏拓跋焘崔浩一时君臣相得,犹不得善终;初雪对酒读南朝白袍陈庆之;趣闻傅奕用羚羊角破金刚石;赞叹武则天取士用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微斯史斯书,吾谁与归!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摘抄篇七
在浩瀚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如果要寻求更大的格局、境界,那就必须要读更多的历史。其中,《资治通鉴》是千百年来大浪淘沙的案例库,是历史上高人面对各种复杂挑战的应对技巧、成败得失的充分总结,所以读史就像读棋谱一样,琢磨棋路,琢磨前人的经验。
《资治通鉴》以其“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富,体大思精”著称。作为宰辅和帝师,司马光编纂历史的宗旨绝不止于讲述历史故事,而是为了“资治”,所谓“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他通过有体系地讲述历史上的政治兴衰和军事得失,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为包括皇帝在内的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
一段岁月赋予文明的发展,那么这段岁月就会变成一个精彩的文明历程。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摘抄篇八
司马温公编纂《资治通鉴》不可说不受到《春秋》的影响。温公早年便爱读《春秋》,编出一部《资治通鉴》这样的书可能是他一直的愿望吧。这部书刚出炉时,其实并未像今天这般受到人们普遍肯定,用温公自己的话说:“修《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读未尽一纸,已欠伸思睡。”然而经过时间的沉淀,这部被称为帝王教科书的大作,最终绽放出比《春秋》更耀眼的光芒。
《资治通鉴》与《春秋左氏传》在时间上大致承接,都是编年体史书,但《春秋左氏传》写出的更多是道义。因为在春秋那个时代,即使周王室衰微,在道义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诸侯想要称霸,在实力雄厚的前提下,还必须顾及周王室的颜面,打起‘尊王’的旗号,才能使得其他诸侯心服。纵观春秋时代几个有实力的诸侯,如郑庄公、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和楚庄王等,他们有的“奉天子以令诸侯”,有的“尊王攘夷”,在外交手段上的拿捏是很有艺术性的,不像战国那样全凭实力和暴力。虽说“春秋无义战”,但比起战国来说,至少是做足了表面工作的。所以,读《春秋左氏传》可以发现,我们民族几千年来讲的道德、礼义和廉耻都可以再里面找到源头,它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影响很深,今天的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标准,大多还是出自这本书的。《春秋左氏传》通过对道义的表现,揭露出更深刻的人性。因为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也没有像今天这么多所谓道德的束缚,人的思想还未被封建统治所禁锢,使得最原生态的人性得以表现,这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读完令人掩卷叹息。
春秋的情义浪花流到战国,拍打出另一番的激情澎湃。战国是一个充满激情而残酷的大争时代,在充满热血和激情地追求自强的同时,血腥和暴力始终充斥着整个战国。从战争就可以看出,春秋时期战败大多是被俘,而战国时期则全是大屠杀,一只延续到秦帝国的灭亡。《资治通鉴》便是从韩、赵、魏三家正式立为诸侯开始的,从一个大分大争的战国时代开始,到另一个大分大争的五代十国结束,大体来说历经五个统一(秦、汉、晋、隋、唐)、六个分裂(战国、楚汉、三国、南北朝、隋末、五代十国),每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娓娓道来,大气磅礴。《资治通鉴》所表现的侧重点和《左传》是不同的,它更注重挖掘历史对现在的实用性,以史鉴今,借鉴历史中的用人之道、管理之道及成功之道,学习其中说话的艺术,做人的道理,还有对历史趋势的把握等等,这部书中的宝藏取之不尽。
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卷《资鉴》定乾坤”,这句话不为夸张。一部《资治通鉴》共二百九十四卷,司马光在其第一卷中所揭示的用人之道与管理之道,就足够一个管理者在一生中去实践做到。所以,一卷《资治通鉴》已经可以让人受用一生了。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共294卷,历时20-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20-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20-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赞赏,命他继续编撰。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己选用助手,他选定了刘恕、范祖禹和刘攽作为主要助手。当时北宋的局势比较稳定,政府收藏的书籍很多,他们可以任意参考。
《资治通鉴》中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很详尽,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个大帝国怎样慢慢地变成了分崩离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从代宗的放任开始,到唐德宗的无奈,有宪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唤。即使宰相有像陆贽、李德裕,也只能振作一时,而不能改变历史变迁的常态。
在割据势力强盛时,不得不缓缓而动。唐德宗开始武力削藩,导致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叛乱。后来转变态度,对藩镇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壮志,图强复兴,实施革新。但一遇挫折,这些措施便消失殆尽。所以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为政也是这样,一开始不熟悉情况,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措施才能有所兴。
这是一部可以媲美《史记》的史学鸿著。千百年来,多少帝王贤臣、鸿儒大家都频频为其作注,足见其在史学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资治通鉴》白话本。这是最近才出版的一套书,大概是为了方便今人阅读,十二部白话本中只收录了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等各个朝代的精华文章,而且翻译的极为通俗。像我这样没有功底又渴望各方面历史知识都有所涉猎的初学者,倒很适合读这样的书。
首先是感觉到司马迁著作该书时的细致和认真。在阅读《资治通鉴》文言文版本的时候,就被该书中不厌其烦的注释、考异感染了兴趣。从前,我读书都是“尽信于书上”的,即书中说什么,我便相信什么,而当看了《通鉴》之后,我的一个很有体会的想法是,原来历史书中写的历史也是不能尽信的。我们要读历史,就应该像司马迁那样,进行辨析似的阅读,对所读到的史实进行验证推理,取其精华,积累经验。而正是因为司马迁著书的细致认真,从而才为我们不厌其烦地留下各种线索和史料,让我们更加客观地了解历史的。
另一点是从《资治通鉴》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的语言运用极其简练,通俗易懂,脉络分明。《资治通鉴》全文一般没有太多的偏僻字,即使横跨一千多年的今人,只要有点文言文功底都可以读个明白。记述各种事情和描写各种场景,尤其是战争方面的题材的文章,司马迁总是将前因后果交代的明明白白,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这种重视情节描述的写法值得今人借鉴。
另外,司马迁在每一篇文章的结尾处通常都会给出自己的点评,并且把一件原本零散的表面的事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上去。司马迁的这些观点和思想这好迎合了发展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需要,今人阅读起来,也会得到许多借鉴作用。我想,这大概也是《通鉴》流传至今,仍然广受欢迎和好评的原因。
总之,阅读《通鉴》受益匪浅,我想,有机会,我还要把文言文版的《通鉴》继续读下去。
当我拿到《资治通鉴》这本书时,我仿佛看见,历史向我打开了一扇金光闪闪而厚重的大门。
《资治通鉴》问世于北宋年间,是由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我从小只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还不知道,他竟然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司马光前前后后总共花费了的时候,完成了这部史书巨著,主要的编纂工作全由他一个人负责,书里面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的心血结晶。他为了这部书殚粗竭虑,《资治通鉴》成书后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
翻开这本书,第一个故事,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智家想立智瑶为继承人时,智果曾经说过:智瑶有好多优点,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心胸狭隘,不能宽厚待人。但是智家不听智果的劝告,智果为了躲避灾难,脱离智氏,改姓为“辅”。
果然跟智果说的一样,智瑶狂妄自大,他说:“灾祸只能由我带给别人。我不给他们降临灾祸就罢了,谁敢给我呢?”但是,愚蠢的智瑶却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智家的土地,灭掉了整个智氏家族,只有改姓的智果得以幸免。
《资治通鉴》的每个故事里,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英雄人物,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喻之有理地向我讲述了浅显又深奥的人生道理,三寸之舌比百万之师还要厉害的毛遂,有气魄有担当却英年早逝的英雄霍去病,坚忍不拔、忠于朝廷的苏武,忍辱负重、崭露头角的韩信……历史的长河兴衰盛败,都会发人深省,令后人受益良多。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部《资治通鉴》让我了解了历史,也懂得了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悠长的古代文学史中,我们并不缺乏具精神原创性的大师。孔孟、老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他们的名字足以与日月同辉,彪炳千古。然而在当下的教育中,这样一些凝聚着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却日益离我们远去,除经院中的学者、教授们阅读、研究外,已是鲜有人问津。真正的大师不只是来“宴大宾”,传统文化需要普及,需要“平民化”。这对于精神缺钙的一代,显得尤其必要。新课标的提出恰逢其时地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选修课必须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一规定使我们暂且可以从高考的阴影中走出来,堂而皇之走进大师,阅读经典。
那么,在高中阶段应开设哪些选修课?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哪些论著最有价值,最值得一读?这是个众说纷纭,无需定论的问题。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当短小精悍的《论语》、含蓄蕴藉的唐诗宋词、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等成为学生与老师的首选对象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却往往被弃于思想的角落里。究竟《史记》该不该读,读什么,怎么读,这样的问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不得不提到了日程上来。
或许我们应当换一种眼光重新审视两千多年前的这部著作了。
“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的《史记》,集先秦、汉初文化之大成,《尚书》、《国语》、《春秋》、《左传》、《国策》、《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典籍,皆可从中找到影子。比如一万来字的《论语》,差不多都被司马迁引用尽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史记》就是一座先秦时期的图书馆,它详尽地记载着那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学等的成就,窥一斑可见全豹。而较之先秦诸作,它在形式上又有许多的优越性。首先,语言的浅显。司马迁将书面语与汉代生动的口语糅合在一起,开创了一种新的语言风貌,清新,朴拙,更浅显,更口语化,也更易被今天的高中生理解与接受。其次,情节的奇特。清人袁枚说:“史迁叙事,有明知其不确,而贪其所闻新异,以助己之文章,则通篇以幻忽之语序之,使人得其意于言外,读史者不可不知也。”(《随园随笔》)生性“爱奇”的司马迁在叙史时,仍不忘著上荒诞一笔。《五宗世家》记载临江王刘荣被其父汉景帝谋害,后“(刘荣)葬兰田,燕数万衔土置冢上”。
《史记》中类似这样的浪漫主义笔法还有很多,垓下之围、赵氏孤儿等故事皆绝妙之极,传为美谈。在二十四史中,《史记》是最富文学性的一部,它更像是一部历史故事集、历史小说集,其情节的曲折、生动与学生的审美兴趣不谋而合。最后,体例上的相对独立性。《史记》一百三十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为经纬,贯通全书。但同时,每一篇又相对独立,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它犹如一篇篇情节曲折的短篇小说,又如一首首耐人寻味的精美诗篇,读者自可从中任选一篇率性而读,并不受上下文的限制。对不具备充裕的阅读时间的中学生,这无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此外,《史记》的悲剧性、抒情性等也都符合高中阶段学生思维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纵然我们无法拒绝《诗经》、《论语》、《孟子》、《红楼梦》等等优秀的古典作品,它们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载体,然而今天之所以要独钟于《史记》,却是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当下的阅读现状、我们的教育理念等分不开的。
经典的阅读不是一两个学期的选修就能完结的,这是一项终身的工程。尽管以上的构思还只是一时的畅想,但我坚信事在人为,新课标,新课程,新语文,需要付出新的教育实践。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摘抄篇九
三十年的漫漫时光,三十年的爱恨纠葛,三十年的泪与血铸就了一场悲天恸地的雷雨。
这雷雨似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同时也注定着一场悲剧的诞生。
周朴园,作为剧中的核心人物,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开启罪恶之盒的潘多拉。他深邃似湖的眼神,将自己永无边际的贪婪掩藏得不留一丝痕迹;他微微上扬的嘴角,让人看透他心中澎湃的可以夺去他人性命的滚滚波涛。他似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在人前虚伪地掩饰,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想让别人认为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善良之人,他用脏肮的双手救力地在众人面前维护自己消逝的爱情,但事实上,他对鲁侍萍的感情早已在心底蒸发,曾经的爱情早已化为漫长生命中的一点佐料,可有可无。
鲁侍萍,悲剧的承受者,她的命运充满了艰辛与坎坷。韶华易逝,曾经的秋月春风,夏荷冬雪都已变为记忆中零散的碎片,无法重演。悲慽慽的三十年后,美丽如花的容颜早已不在,婀娜修长的身姿早已不在,只剩下一个老得连周朴园都不认识的佝偻的躯壳、期盼了三十年,守望了三十年的男人,最终留给自己的只是无尽的哀伤与痛恨。既然如此为何还苦苦沉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鲁侍萍将这一生的苦难都归于命运,归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生命之线,念叨着如何苦又如何凄惨,紧紧抓住血红色的恨意,执拗的不愿放手。
一场命中注定的雷雨,一场无法回避的悲剧,将人世间一切的丑恶的揭露开去,但灰暗的色调终将抹去,雷雨过后,新的生活还要继续!
雷雨故事中人物的关系是复杂的,然而就是这种复杂的人物关系贯穿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始终,也是导致雷雨走向一个大悲剧结局的导火线,曹禺在文中塑造了多个鲜明的人物特点,使得每个人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一大核心人物,他年轻的时候爱上了鲁侍萍,那时的他是爱鲁侍萍的,他们之间是有真正的爱情存在的,那时的周朴园也是有一丝纯净可言的,但是他却听从父母的劝告将鲁侍萍赶出家门,娶了文中的另一个女主角繁漪,一个可以说和周朴园门当户对的女人,但是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周朴园选择了退缩,他接受了这个现实,这也使得他逐渐变成了有金钱利益观念,等级之分的人,也随着雷雨的情节发展走向败落。但是曹禺还是给了周朴园一些人性化的东西,在最后他主动告诉周萍鲁侍萍是他的母亲,然而当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刻,也便是雷雨走向结局的时刻了。
当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意外相见的那一刻,周朴园其实是爱鲁侍萍的,只是他喜欢的是以前的那个温柔而美丽的鲁侍萍,现在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已经老去的鲁侍萍,因此周朴园的反映中更多的是带有恐慌与害怕的,他担心鲁侍萍的出现会影响到自己现在的地位。
雷雨中曹禺安排了周冲这个角色,他是黑暗的社会中的一盏明灯,他具有正义感,敢于为无产阶级说话,在知道鲁四凤喜欢的人是周萍是,他主动选择了退出,他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也是雷雨中一个没有被封建观念束缚的人。也许他的死时理所应当的,在雷雨所描写的整个社会现实中,他是格格不入的。
雷雨的开篇就已经注定了故事是一个悲剧。向衆多同一时期的作品一样,作者通过小说所要錶达的是封建阶级和资産阶级的许多劣性在一个人物身上得到细腻的刻画和充分的錶现。
雷雨中的两个傢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髮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剧本以釦人心絃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如刀刃般在心絃上缓缓划过,那抖颤尔出的馀音,久久不能平息。
一天,却牵扯一堆往事,一个误会,道出一个祕密,却害死了三个人。这就是人生。拥有这样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么吥使人心痛?历这样悲情的故事说得上是久縯不衰,类似的故事如此之多,在这揹景下的牺牲者不计其数。硪想,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已吧。同许多故事一样现实生活情况是故事的原型。在现今社会,人思想改变了非常多,女性变得坚强勇敢,不会再无声无息地受命运的压製。除了科技髮达之外,人文思想的进步也使时代嚮前跨了一大步。人们常常在知道过去的不倖之后,暗自庆倖自己生活的时代是多么美好。然而硪门更需要的是懂得运用前车之鑑。
当伦理遭遇爱情,当爱情被套上厚重的枷锁,人们究竟该如何抉择,如何取舍?一个情字紧紧地将几个人的命运纠结在一起,亲情、爱情、错综复杂的关系压得人们透不过起来,想要逃离却又不知该逃向哪里?主任与仆人的爱情,后母与继子的爱情,亲兄与亲妹的爱情,一次次的冲击着世俗伦理,无奈的是世俗的壁垒是如此的牢不可破,他们注定要在伦理面前溃不成军。
可是,没有如果……。
雷雨故事中人物的关系是复杂的,然而就是这种复杂的人物关系贯穿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始终,也是导致雷雨走向一个大悲剧结局的导火线,曹禺在文中塑造了多个鲜明的人物特点,使得每个人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一大核心人物,他年轻的时候爱上了鲁侍萍,那时的他是爱鲁侍萍的,他们之间是有真正的爱情存在的,那时的周朴园也是有一丝纯净可言的,但是他却听从父母的劝告将鲁侍萍赶出家门,娶了文中的另一个女主角繁漪,一个可以说和周朴园门当户对的女人,但是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周朴园选择了退缩,他接受了这个现实,这也使得他逐渐变成了有金钱利益观念,等级之分的人,也随着雷雨的情节发展走向败落。但是曹禺还是给了周朴园一些人性化的东西,在最后他主动告诉周萍鲁侍萍是他的母亲,然而当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刻,也便是雷雨走向结局的时刻了。
当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意外相见的那一刻,周朴园其实是爱鲁侍萍的,只是他喜欢的是以前的那个温柔而美丽的鲁侍萍,现在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已经老去的鲁侍萍,因此周朴园的反映中更多的是带有恐慌与害怕的,他担心鲁侍萍的出现会影响到自己现在的地位。
雷雨中曹禺安排了周冲这个角色,他是黑暗的社会中的一盏明灯,他具有正义感,敢于为无产阶级说话,在知道鲁四凤喜欢的人是周萍是,他主动选择了退出,他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也是雷雨中一个没有被封建观念束缚的人。也许他的死时理所应当的,在雷雨所描写的整个社会现实中,他是格格不入的。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摘抄篇十
这一个月里,我读了这本由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它让我知道了很多故事,懂得了很多道理,让我树立了新的.人生目标。
这本书主要是司马光写给皇帝,想帮助皇帝治理天下。其中,对我教育最深的一篇文章是《霸王别姬》。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项羽在与团结一心的刘邦争夺天下时,因为项羽自大并且目光短浅,被刘邦围在垓下,最后和夫人虞姬一同自杀了。
我们一定要吸取项羽的教训不能自大,不能目光短浅。
朋友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已经动心了呢?如果想知道更多那就跟我一起来读《资治通鉴》吧!
读书笔记《水浒传》400字。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400字。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大全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