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谈美读后感高中(优质14篇)

最新谈美读后感高中(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9:36:05
最新谈美读后感高中(优质14篇)
时间:2023-11-11 19:36:05     小编:GZ才子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一

《谈美书简》是一本系统性的美学著作,是由朱光潜老先生所编著而成。《谈美书简》一共收录了13封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美学方法研究;二是美学范畴研究;三是美学实践研究。而我所选择阅读的是第八封:关于形象思维。

在第8封信中,朱光潜认为文艺创作应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他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想象,在西方,古罗马的菲罗斯屈拉特,近代英国的培根都强调过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在我国古代,屈原在《远游》中和杜甫在《咏怀古迹》里都使用过想象这个词。

形象思维就是运用形象进行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但它们的功用是相同的,就是通过开动脑筋来掌握和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它们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认识活动。不同的是它们所运用的形式。思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掌握具体事物的形象,如声、色、形、味等,通常称之为感觉、印象、观念或表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都经历了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便显出不同的特点:形象思维把从感性认识得来的各种映象加以整理安排,来达到一定的目的,抽象思维是把许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规律;形象思维由原始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而抽象思维则由原始的感性认识飞跃到抽象的概念或结论。

文艺创作就不能单单依靠形象思维。因为文艺不仅要用形象去思维,还要对形象进行重新组合和安排,以造出典型形象,即新的形象整体。文艺创作一般都有个构思阶段,思想情感白热化阶段,还有一个修改阶段。于我们学设计专业的同学,了解这是很有必要的。在创作时也要学会用形象去思维,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学了这么久的美学,也看过一些关于谈论美学的书籍,而朱光潜先生的这本《谈美书简》是为了回答美学爱好者陆陆续续提出的问题而写成的,由于特定的读者对象,作者不能不考虑如何才能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让读者能够读懂看透,从而使艰深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所以作者没有采用学术专著的形式。精确的语言解释抽象、深奥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让初学者能融会贯通。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二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朱光潜先生为人的准则,也是《谈美》一书最基本的观点。书中这样比喻,当你走在一条河流的两岸,如果你在河岸的这边,你就会发现对岸的景色比这边的美,而当你走到了河的对岸时,你又会发现对岸的景色又要比这边的美。对此,朱光潜这样说道:你在河的这边,对岸对于你来说是孤立的,你在欣赏它的时候是不受它的羁绊的,而这边的景色却因为你身处其中,为其所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俗世中的我们总抱着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目的的心态,将它当做自己的垫脚石。须知唯有独立绝缘地看待事和物,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方能体察其美,若怀实用性目的,则心态已失。佛家经典《心经》的前三个字就是“观自在”,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跳出自我,就是美的获得。

全书也是以此为目的,把其中经历的各种过程、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棵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棵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棵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做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

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也是作者通过本书向我们传递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风平浪静,特别是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初学者”,总免不了遭受挫折、困顿,前方的路也因此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分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把自己从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体察生活,欣赏生活,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地玩味另一种生活,并从中得到美感。

举目凝神,我仿佛看见朱先生透过这茫茫的红尘俗世蹙起双眉、栏杆拍遍。

最后,以阿尔卑斯山上路牌写给游人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那就是:

“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三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术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谈美》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该书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则更具振聋发聩之用,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四

美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美?朱光潜先生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是一个关系到能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美学难题的大问题。这也是这本书的根本问题,到底什么是美学。

我通过读这本书分析出了三个重点问题:1、美学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美的定义是不同的。2、引入了许多治学的问题和很多怎样做人的问题。3、美学源自于生活,研究这个方面的美学,要从生活中找到根源。

当美学发展到了21世纪,他并不拘泥于艺术上的美学,而是彻底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也处处有美学,并且,关注自己心灵,精神成长的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研究美学。举个例子,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了,而房屋装修更是一门重要的美学学问,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日式家居以及中西合璧等等。所以美学能为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它不是实用主义,而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他可以让人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以及精神上的享受。

不仅仅是生活,在《谈美》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对于怎样开展治学工作,他教导说:“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干扰和阻碍的勇气。”很显然作者是很重美学这门学问的。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学呢?如果一个人能将美学融入到自己的人格,那么他就能内外兼修,他处理问题有潇洒的风采,研究问题又有严谨的态度,这就是红楼梦中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及文章”吧。

最后我想提朱光潜先生奉行的“三信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能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得起,不推诿给别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推延给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五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青翠挺立的古树。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全都――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考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立刻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留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考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欣赏它的青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我赞同三者眼中对古松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定位,我更推崇把三者的视角进行综合,更多方位、更多角度地去端详、去构思、去塑造眼前的事物。就如我们作为老师,可以如植物学家一般依据同学的生活环境、学习现状等去推断同学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成因;如画家般去感受同学的共性、体会同学的品行和趣味、挖掘同学不被他人察觉的闪光点;如木材商那样规划同学的前途、思忖同学的进展方向、培育目标。那样,不同的同学才真正地在老师的眼中鲜活起来、立体起来。我们在进行训练教学的同时,才能真正地本着关爱同学的原则开展与实施。

就如,有的老师能针对不同同学的优势或特长,支配相对应的工作,使得同学不断地树立自信念,转而在其他方面也有座提高。又如: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多的赐予同学尝试、熬炼、争论、沟通等活动,让同学从不同的活动中展现自己,让老师全方位地了解同学,发觉同学多样的美;再针对同学的特点,也可以量身定做地支配一些学习活动,使同学更乐观地参加学习,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曾尝试过多种形式的师生合作示范:仅在语言上进行沟通;在绘画方面进行合作;综合语言沟通与绘画合作等等。不论哪一种形式,同学在参加老师示范的过程中,都能乐观开动脑筋,主动思维,大胆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很多想法由于同学间的差异,会形成老师也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从而迸发与碰撞出更精妙的思维的火花,同学们的共性因此而得到张扬,同学的生命在老师的呵护与培育中得到进展。

师生的共同示范中,同学亦在老师的协作下,乐于多方面、多角度地思维;在老师的鼓舞下,更投入地更专注地进行创作与表现,使得美术课堂中的示范环节也成为了提高同学生命的质量,满意同学心智成长需要,促进同学生命价值体现的一个良好途径。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六

本人读了朱先生的《谈美》,对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作者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将逐一分析。

其中读到朱先生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作者谈及了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

物都如此何况是人呢?对于改革开放蒸蒸日上的娱乐业,为什么有一些流芳百世的歌星、影星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从商业的角度上说他们代言某一商品帮助提高销量,简而言之就是有利可图。而从艺术欣赏的心态去看明星,那些唱了几首经典的歌曲,或者成功塑造了某一个电影人物的,那是可以让人们永远记在心中,漫漫回味的。我想这对于那些明星自己来说这比财富和获奖荣誉更有成就感和最有意义的吧!

美的东西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这一段大体可以证明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它确实是不实用的,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灵、精神的健康成长。其实美感无时无刻都冲斥在我们生活当中,从最简单的吃穿住行来说大多人们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就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这可以让人更有信心每天可以有一个好的开始。房屋装修也是一门美学功课,明亮宽敞舒适已经是老掉牙,而自己感觉和概念才让它与众不同,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东南亚感觉、日式家居或者中西合璧等。独特的家居风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独特性,更能让他享受其中。车子基本性能就是带步,而且现代人更追求的是外观流线性、颜色等。所以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美感可以让人们得到心里上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而美的感受又是主观的,美是言论不一的。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美的理解更是不同的。就如城市人长久呆在钢铁丛林中,觉得压抑郁闷,之所以田园风光的美丽诱惑成为了新兴的消遣和时尚追求;而农村人常年和绿地青山为伴觉得平淡无聊,对城市的美好多姿的生活十分向往,就出现了农民进城的风潮。事实上这两个环境在形式上是基本不变的,在变换的是我们的心态。

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对于美我们应从两方面来看,美不是凭空产生的,以上说明美的出现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的理想化缺一不可。

怎样才能让我们更艺术的生活呢?近两年风靡全球的瑜伽就可以有一个最好的诠释,瑜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瑜伽的基础建筑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运动的最高境界并不是让你做一些高难度的杂技动作,而是通过这些动作让身体伸展放松平衡最终达到身心的平衡,安静的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所以瑜伽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达到合一,需要身、心、灵三者同时俱全。

综上所述,想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现在人们都提倡要艺术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精致更有情趣,心态的平衡也是关键所在,豁达乐观的心境就是艺术。希望每个人都能擦亮自己的眼睛,用心发现细细品味我们的生活点滴,艺术生活从现在开始!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七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美无处不在,然,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一个人,其肉身与灵魂一体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举止皆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表征,灵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个人情操。人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见诸于个人情趣。情趣根源于人生,艺术又是情趣的表现,因而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今日所谈关于美的言论,与艺术相连,更根植于人生,因为生活本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云端。人生的艺术化把“真”、“善”、“美”集成一体,如此这般美便有律可循,继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动,并影响个人的现实活动。所以,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不同于古人吟诗作对大谈风月,谈美,要求人生美化,进而人心净化,领略美蕴含的时代思想与情趣。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而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伟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所以把人生看成一门艺术,在创造和欣赏时都抱着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态而不计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当今社会浮躁之气可见斑驳,以强硬的态度为达到目的施展“三头六臂”的人不在话下,而趋功近利往往容易蒙蔽人心,这般不能免俗,便与美失之交臂。纵观世界各国成功人士,志存高远,眼光独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赏,以美感的态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人,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正因为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做事更能够放开自我,更偏重于直觉思考。你以为他在天马行空,其实他在探索更深层的意境。所以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意志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里活动偏重于直觉,便能更加敏感于善恶、真伪、美丑,真善美也就见诸于此。正如我们看崇山峻岭,阅世人无数,叹流年如梦,悔当初所遇,惊羡他乡林业高楼,醉情古朴茂林觞咏,都如隔岸赏花,陆上观雾,不受利害关系牵绊,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窥视所有的物象。所以把美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往往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进而品味出它独特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只有这种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才是一种具有客观意义的实在。这种对于美的理解,是渗透进精神层面的定义。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随之改变,而人骨子里的美感经验却是可寻其迹。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便不自觉陶冶了性情。可见,美好事物的不自觉的影响,对于个人修养的培养,是有一定好处的。

对于美,存着欣赏的心去感受它,需要有考据与批评。脚踏实地地研究事物,自省的同时把事物放在作品之外评判美丑,无所谓杂念,无所谓纷扰,便能更加客观的领略个中滋味。而美之中既要有人情又要有物理,虽所爱但不加以欲念,虽不喜不偏以歪理,胸无纤尘,以观其趣,美尽自得。

生活尽是美,仰望天空,明月繁星薄云相辉映;脚踏实地,天时地利人和齐汇集。肉眼可识美,常眼前一亮;心中可识美,便如清泉润心。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所以,以美之心度量所见,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天下大美。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八

在接触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之前,我曾一直认为,“美”正如其字一般,像一个戴着头饰的美人,让人一眼方知,这就是美。

爱美之心,不仅人皆有之,而且自古有之:“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美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美景;“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是美食……可见,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未放弃过对“美”的追求。

《谈美》一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美”?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然而,我们忘记了,美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通过不断训练,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这也让我忽然意识到,人们对“美”的认识也是可以不断地成长的。

有人说,语文之美,是对大江东去的向往;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是怒发冲冠的激情;是大漠孤烟的雄浑;是小桥流水的婉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美育”是值得学习消化并渗入语文课堂的。正如高尔太说:“美,只是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显然,“美”是一种主观意识,却也离不开客观事物。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就可以从教会学生欣赏语文的魅力开始。

语文有这样的魔力,会让你沉沦在她的柔波,忘情享受字里行间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之美是最先要做的。在这一环节,我们常常做的就是带领学生美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例如我在教学统编教材《伯牙鼓琴》时,通过配乐读、生生互读、师生合作读、接龙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小古文语言简练之美、骈俪对仗之美、音律工整之美……带领学生从语言美中走来,再向语文美中走去。

朱光潜先生说:“所谓美感经验,起事不过数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父王回流而已。”这就是移情和意境的体验。在语文课堂中,探寻美的旅程中,我们也该带领学生感受意境之美,从中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例如在《伯牙鼓琴》中,我通过不断提供课外资料,让学生对这个流传千古的佳话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学生更好的体会意境做好铺垫。课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了这个故事,化身为伯牙和子期,深情流露。这样挖掘文本的意境之美,移情人物,产生情感共鸣,是语文教学的要求,更是学生学习的需求,提升审美的过程。

朱先生告诉我们,真、善、美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语文的学习就是体悟情感之美的过程。语文的学习就如同在孩子心灵播撒一颗美的种子。不同的文章蕴藏着不同的灵魂,饱含着不同的养分。每一次情感体验的过程,都在不断地浇灌这颗美的种子,不断地熏陶,终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破土而出,丰盈他们的人生。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九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谈美》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终于好好看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对自己的有很多的启迪和明悟!中学时看过这本书,印象比较深刻的好像只有第一部分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然而如今重新听一遍朗读版,心里收获感觉颇多。心理学和美学真的很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学习和领会的!这对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知和体验会更深,更有智慧!

朱光潜把自己写于1932年的《谈美》称为“通俗叙述”《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文艺心理学》我是还没有读过,但是这本小书的确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著作,在我曾经读过的书库当中很难有一本可以与她相媲美,因为朱光潜先生把枯燥、复杂的理论变得平易近人了。

《谈美》全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她就像一个耐心的长者又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在与你交谈。读罢此书恍然大悟:美学也是一个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东西。

以下概括《谈美》各个章节的大意——

《开场话》开门见山地表述了先生写这本书的目的何在。医治社会腐浊、人心俗不可耐的良药是“无所为而为”的艺术活动,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作者用明白晓畅的话语使读者体验“美感”,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广到人生世相的方面去。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由木商、植物学家、画家三人对一棵古松的三种不同态度得出结论:个人所见事物的形象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木商的实用的态度偏重利害、意志,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偏重事物的.关系、抽象思考,画家的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是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因此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艺术作品可以流芳百世。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推而广之,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存在一种适当的距离。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它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把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叫作“移情作用”,也叫“宇宙的人情化”。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而已。人不但移情于物,而且极易模仿物的形象。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享乐主义的美学错误地将“快感”等同于“美感”,“快感”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作者把弗洛伊德派心理学也纳入享乐主义。“美感”过后伴随着“快感”。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散漫飘忽、偶然的。美感源于某事物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联想所伴的快感不是美感。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考证、批评都不是欣赏(美感),但欣赏却要有考据学、批评学作基础。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美是外物、人心婚媾后所产的婴儿,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但是事物也要本来就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八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错误地承认自然中本来有“美”,它们以为艺术的任务在模仿。通常所谓“自然美”指事物的常态,“艺术美”是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艺术化了。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创造和欣赏都是要见出一种意境,造出一种形象,都要根据想象与情感,但是创造却须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成为具体的作品。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但是因为艺术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

《十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想象多半是再现的,即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想象也有创造的,创造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创造的想象又可分为两种心理作用:分想作用和联想作用。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有选择时就已经是创造。联想可分接近联想和类似联想,类似联想又有“拟人”“托物”两种结果。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情感的阴驱潜率使诗人对于出于己者跳出来视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旧经验的新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原来似散漫、重复的意象也可以变成不散漫、不重复。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借用写诗词必须受格律约束的道理,说明艺术的前规大半是先由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式。第一流艺术家大半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后来都做到脱化规律的境界。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因袭格律的技巧可以分为两项说,一项是关于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关于媒介的知识。传达的方法在于练习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关于媒介的知识的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遗传和环境对于天才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这只是一种本钱,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为广义的艺术。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就广义说,善就是一种美,恶就是一种丑。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的,真与美也并没有隔阂。

纵观全书,先生博学多才的本事已经领教过了,无论是古典诗词、传说典故,还是艺术流派都信手拈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十一、十二章,因为先生系统地阐述创造与想象、情感、格律的关系时竟然把王昌龄的小诗《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优带昭阳日影来。”分析得令人叹为观止:王昌龄使用接近联想写到“团扇”,“寒鸦”是拟人的手法隐喻赵飞燕,“昭阳日影”象征皇帝的恩宠,长信宫四周的许多事物之中只有带昭阳日影的寒鸦可以和弃妇的情怀相照映,只有它才可以显出一种“怨”的情境。《长信怨》前两句拆开来看本很平凡,精彩全在后两句,但是如果没有前两句所描写的荣华冷落的情境,便显不出后两句的精彩。《长信怨》的意象是王昌龄的独创,但是“七绝”这种格律却不是他的特创,他以前和以后也有许多诗人用它。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十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美》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真是一本独特的书,讲“美”。“美”,我们常常用到的形容词,但到底什么才是美,我想没人能够说得清楚,我也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这一关乎哲学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朱光潜,全书从“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师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此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开篇写到的我们对于一棵古树的'三种态度。园里的一棵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想着如何把它做成精美的家具;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想着它是一棵叶为针状的植物,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如画师,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以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朱先生说:“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所以生活中其实从不缺少美,只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总是会有坎坷和挫折,当我们感到挫败抑郁时,和不把自己从这种落寞的情境中隔离开来,以一个第三者的视角去看待这些问题,说不定能够发现一个全新的视界,让你豁然开朗,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总之,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让我学会试着用一种新的思维去看周围的一切。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十一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这种说法和我画画的理念不是不谋而合嘛!于是果断买了。

书的最后一句话说:“好书不老,常读常新”。

我读完了确实是这样的感受。册子虽小,但是内容真的是太丰富了。尤其包含了古今中外各种名家的画作,我没见多的画几乎占一大半。我买的是电子版的书,里面的高清大图让我惊喜不已。我甚至看一部分就能写出好多心得,简直收获太多。

我自己从15年坚持每日画画到17年真的这样一天不落地实行后,我慢慢发现自己想要表达的绘画风格。让我很开心的是,看我画的人也通过我的作品看到了我内心想要表达的情绪。我的.画的确是我的心借由画面表达的形象来表现我内在的情趣的。这样的说法简洁而准确,非常棒。

朱光潜的众多身份里面不包含艺术家这个头衔,不过他的确知道艺术为何物,也知道做艺术的人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我们常常说,我们应该抱有感恩之心。我一直认为我们也很应该感谢一直努力的自己。就因为自己的不断努力才会遇到自同道合的朋友,才会收获朋友们的时刻挂念。去年也找了同龄人学了我需要学习的那部分画画技巧,收获了绘画技巧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个朋友。我明白了美在于创造,更在于辛勤和规划。就拿我学画的那个美女举例,在别人眼里她成天就在吃喝玩乐。然而我看到的是,她用心安静地画画,为了拥有自己的独立工作室,默默努力好久。搬到新的工作室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当然别人看到的只是她发出的享受生活的美图。

这就像我刚毕业的时候看到有位同事带寿司当午餐时想的一样,她好有钱可以买寿司吃。后来才知道那是她自己做的寿司。我现在出去和朋友们吃饭,她们都知道我做的饭很小资,一定要给我点颜值高的食物。我分享的生活状态中的每一张美图,都是我自己亲手创造的生活,很多人认为我每天都是在创造美。

谈美这本小册子虽然内容不多,我却慢慢地读了挺长时间。借由书中的一段话来完成这篇读书笔记吧: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十二

很难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

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

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十三

本文作者朱光潜,字孟实。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30多次的畅销书。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我认为确实如此,通过他的讲解,我真正认识了美,欣赏了美,发现了美。他的见解也的确“人性化”。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我认为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境界。若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说“今生无愧”了。

谈美读后感高中篇十四

《谈美》读后心得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说的“审美无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说法。但是,等到后面又谈到创造美的部分时,这种观点未免又有一点片面了。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确,真正的艺术品自然会永垂不朽,但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的历史环境,再伟大的艺术品也是无从产生,更别提什么永垂不朽了。朱光潜先生如此说,当然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于审美无用的误解。说动人心魄的历史于我们无意义而《短歌行》于我们亲切,其实是漫长的时间已经把厚重的历史和我们的实用的范畴远远的疏离开来,让我们有机会以身处之外的心理来享受历史的跌宕起伏。艺术品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记录或演绎,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大概不是当年历史的亲历者所能感受到的。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或者说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来客观审视。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虽然艺术来自于生活,但是艺术所用的情感却并不是生糙而是经过反省的。书中说,“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站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也就是说,在艺术家亲身经历人生的大起与大落之时是无法将这种情感客观的表现出来,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绪得以跳出之时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和创作,产生艺术品。而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的过程,也即是摆脱实用性的过程。当然,除去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基于虚构的人生感受。既然没有实际的亲身经历可以跳出,就需要艺术家能够将自己融入所要刻画人的心境与生活中去,去获得主观的情感已获得可以客观刻画的材料。美的艺术的创作,既不可过于主观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绝对客观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时说到底,发现美的过程即是脱离实用性、逐渐走向客观的过程。人事景物,脱离了我们的日常实用,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有机会被我们所发现。

既然发现了美,就要去欣赏美。我们常常感到,自然风景是不变的,可是人与人对它的感受却千差外别。这种对于事物的审美差异,正如朱光潜先生书中所说,始于我们在欣赏时的“移情作用”的差异。我们之所以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经历,对于物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根据书中的观点,我们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带有无意的模仿。我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舒缓;听雄壮的节拍会感觉心潮澎湃。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音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音乐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音乐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朱光潜先生谈到美感有两个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中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二是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要说明这两点,就要分明“快感”与“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感到满足,喝水、饮食异能感到满足,这二者之满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区分“美感”与“快感”的关键所在。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我们因为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快感总是与体验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某种饭菜可口,这种体验只是发生在我们品尝这种食物的过程之中。相反的,我们从欣赏艺术作品所获得的满足却发生在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行为之后。“在聚精会神之中忘记自我”,也正是指在审美的过程中脱离了我们的实际人生从而进入到一种拜托了物质实用的“物我两忘”境界了。这样看来,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而获得美的满足也的确是一种脱离了主观与实用的感受。

那么在这里,我认为就有必要想一下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聚精会神的欣赏”中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们在阅读诗文时,常常有因为文章句子打动内心而想入非非之时。这种联想的行为在书中并没有被算作是审美的过程。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联想的时候已经脱离了艺术品本身,而转入对于我们实际人生的某种回忆性质的思考中去,因此无功利的欣赏也就中止了。当然,在我们从这种主观的联想中重新转入对艺术本身的欣赏时,审美的过程也会延续。

美感既然是我们内心脱离了“物我”的活动,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创造美呢?或者说,我们创造出什么样的艺术才算美呢?这里朱光潜先生用了七个章节来谈规律与创新的关系。正如书中所提到的:“艺术家从模仿人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我们在前面说过,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

作者的观点认为,好的作品一方面来源于想象与情感的运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格律、规则的因袭。我们在诵读诗文的时候常常一方面折服于作品或雄浑或细腻的构思,另一方面也感叹于作品流畅的音律与和谐的结构。构思固然出自艺术家之手,而音律与体例则是世世代代沿袭的产物。一种文体,创立之初往往新颖却粗糙,临近衰亡却华美而乏味。所谓的格律,也不过是诗人一代代传下来,约定俗成的诀窍而已。前人发现这样作文朗朗上口,后人便也模仿前人的格式,长久以来才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一种文体的衰败,其实是后人对于前人所创再无法创新,从而过于关注躯壳而失掉了对于生活本质的艺术的表达的结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如果想要懂得如何去创造美,就要大胆的、大量的去欣赏美。对于创作而言,极重要的灵感就是出自持续不断的,广泛的审美所积攒下来的潜意识活动。虽然艺术的门类繁多,但我们对于美的感受却是相通的。只有多去欣赏美,我们才能在潜意识里面积累足够多的情思,从而碰擦出宝贵的灵感火花。

我们中的大多数虽然无法成为优秀的艺术家,但懂得以跳出实用的眼光去“玩味”生活,去欣赏人生,我们也会从着“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中体味到无限的乐趣。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