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一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像一场梦,真真假假,悲欢离合。
杨绛的书像个梦,在梦中离别,在梦中失散,独剩下她一人,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叹一声“人生如梦”,道一声“如梦幻泡影”,拉着你的手,像一个常家老人叙叙叨叨的讲着大半辈子的事,聊聊平凡朴素的家常。
杨绛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和平常的家庭一样,一同承担困难,一同享受快乐,平平淡淡的过着日子。她继而说道:“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人生如此,平凡中蕴含着一点火花,潜藏着一点不寻常的巧合。
《我们仨》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时间的残酷并不防碍杨绛把他们仨一同生活的岁月,编织于梦中,记录于那条悠长的古驿道上。
1997年—1998年的岁月,对于杨绛是怎样一种"凄凄惨惨切切”是旁人无法读懂的,女儿和老伴相继去世,独留一人于世,不厌其烦的回忆着他们共同的时光,与其说,“我们仨”是杨绛、钱钟书和钱瑗三个人,不如说是他们的情感。“我们仨”是一段回忆,是一个整体,是家的集合。
文人的痛苦往往比幸福更为浪漫,他们把痛苦化为诗歌,化为文字,朦朦胧胧,如文中的描写手法,人生就好比那条看不分明,迷迷茫茫的前途,被称为“古驿道”的前途,老伴钱钟书的生命则似驿道旁水中的船,流向不知的地方,她可做的只有在古驿道上行走,去追随,一年又一年,相伴着的柳树从绿叶成荫到枝寒萧瑟。
如此往复,直到有一天船在不经意间漂走,随着瀑布冲泻出来,一道光似的冲进茫茫云海,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这是杨绛写钱钟书去世前两年的手法。而女儿钱瑗的回忆就更是迷幻,她把钱瑗从患病到去世的所有过程编成了梦,通过梦的视角、播放、记叙。
在古驿道上失散,离别,如文中描写:“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而文中一段对爱国的理解:“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
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一直没有弄明白什么是真正爱国的我,被文字中所迸发的力量震撼,那种出自灵魂的震撼,这就是真正的爱国。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二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干系。”
在苏州的平江路发现一间有意思的书店,进去逛逛,看到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微微泛黄的书皮,简单,却散发着一种很清透的气息。看着它,突然有一种远离城市的宁静,安逸得宜人。把它带回宾馆,连夜读完,归来的火车上又读一遍。感动于一家三口的患难与共,在动荡的年代相互扶持。“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夜里读书时,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书,仿佛回到儿时坐在夏日的庭院里听家人讲过去的事。听一个老人以平静而深情的语调、以她铭心又温暖的方式去怀念我们仨。从年轻时的相爱相知、结婚、一起去英国留学,国外生下女儿圆圆,变成我们仨;到回国后辗转,颠沛流离,后终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寓所安居。直到最后她最亲近的两个人相继离开,变成了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这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老了,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这两部分记述了一个梦,虽在梦中,却历历在目,就连一些生活琐事也清清楚楚。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的相聚与失散,互相搀扶,到最后,女儿走了,丈夫也走了,剩下她一个人寻寻觅觅。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记录“我们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起读书、一起“探险”、一起面对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动荡年代,坎坷人生,也能苦中作乐,坚守自我,活得淡定从容,活得随心随意。
整本书读下来我时而感动落泪,又时而破涕为笑,感动于“我们仨”的感情至深至纯,又被“我们仨”的生活琐事,一次次的“探险”逗乐。文字温馨却又沉重,哀而不伤。从书中,我学到了老人对世事的经历和看法:1.关于读书(学者的家庭离不开书,杨先生和钱先生可以为了读书不吃饭,他们的女儿圆圆从小在双亲的耳濡目染下,喜欢读书,到哪里必先找书看,被钱钟书的父亲认定为“吾家读书种子也”。)2.关于原则(在杨先生的笔下,钱老是木讷、不通人情世故的,但世界是自己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取悦他人而迷失自我。)3.关于生活(简单就好,只要心中充满希望,精神的富裕远比生活的舒适更让人感到幸福。)4.关于幸福(我一直在问自己,什么是幸福?前天的一件小事,我突然觅得幸福的真谛。旅途中,三岁多的儿子说想家,想回家,我告诉他,爸爸、妈妈、宝宝在一起就是家。儿子好似听懂地点点头。归途中,我告诉他,我们快到家了,孩子突然告诉我说:“爸爸、妈妈、宝宝在一起就是家啊。”那一刻,我是感动的,感恩上天赐予我这一切,平静、简单而美好。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杨绛先生并没有用悲伤来怀念她所深爱的两个人,她的笔触是温暖的、平淡的,洋溢着淡然的味道。这是一部回忆录,记载着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没有悲伤欲绝的语句,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有的只是无法隔断的深深思念。原来活在回忆里,也可以如此岁月静好。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三
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已经好长时间了,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写点读书感悟,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唯一的女儿钱瑗在上世纪97年先她而去,之后的98年,丈夫钱钟书也已离她而去,双重打击可想而知,但先生却用平淡的心境,叙述了三口之家平凡的日子。
回望先生一家一路走来,幸福的家庭也有酸甜苦辣,却能过成诗一样的生活,这是文学大家的温情所至,先生的爱情是那么的平淡而又幸福,温馨又不失浪漫。出国留学,相依相伴;在国外甜蜜的求学中,爱女降生,给书香世家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过目不忘的圆圆头令重男轻女的爷爷都刮目相看。
先生一家一生漂泊不定,家搬来搬去,却能专心做学问,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实属不易。他们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三人各自工作,各不相扰,各自作力所能及的事。三里河寓所是先生最后的固定住所,先生和钟书互相理发,相敬如宾;钱瑗和爸爸最"哥们"。这些生活点滴,让三人活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也很有生活味道。碰到困难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不论什么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钱钟书的"拙手笨脚"换来了一生无忧,得到了妻子的悉心照料,文学造诣可圈可点,堪称大师级;杨绛先生的学问与她的字体一样,柔中带刚、张弛有度、潇洒飘逸,腹有诗书气自华,被世人称为大先生;钱瑗是杨绛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爷爷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合上此书,回想我们都有一个家,只不过家庭成员多少而已,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能栖身温暖就行,活成先生一家的最高境界,淡泊名利,无欲无求。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自己珍重。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四
分了好几段时间来看,可是我竟然也进入了杨绛的万里长梦中,梦中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与他们一样,一样对书籍如饥似渴,一样对生活充满乐观,一样成为了为教育,为国家奉献力量的一份子,一样也拥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
虽然我历史不太好,不太懂其中的一些表达,但是我仿佛身临其境,那种进退两难的情景,那种动荡不安的社会,那种不敢乱讲话的时代。所有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着,活着。
钱钟书先生写的巜围城》,他把婚姻比作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可他和杨绛却是例外,有一次,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她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表示:我和他一样。
杨绛答:我也一样。
理想的婚姻应该是什么样子?在我有限的见识中,觉得就如他们一般,志趣相投,心性相契,平淡相守,共度一生。
都说人生如梦幻泡影,杨绛却说: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
很感动!很幸福!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五
以前在微博上看到别人分享杨绛的文字,写她与钱钟书一同留学时的生活,记得有一件是写她生完女儿还在医院时,钱在探望时每次苦着脸说自己做了坏事,杨便说“不要紧”。洗墨水沾染的桌布、修台灯、修门轴,钱深信不疑妻子的“不要紧”,而杨在回到寓所后,当真全都修好了。
当时看了好奇。前阵子再亚马逊上看到《我们仨》,便买来读。
古驿道、客栈、每夜行驶的船、从轻灵变得沉重的梦......在看这章时,我觉得自己像飘在云雾里,同杨一同在想,这是个梦罢,若是真的,怎能夜里变成梦去看病了的阿圆,可梦里又清晰的像真的一样,连隔壁小马夫妇的对话都一清二楚。直到再也看不见那叶小舟时,我才确信,这是个梦,如同书里说的那样“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她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她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这便是那个长达万里的梦了。
从梦里醒来,曾经三人生活的寓所从此成为一个人的客栈。
“料量柴米学当家”
这是我读来印象深刻的一句诗了,钱钟书《槐聚诗存》一九五九年为杨绛写的诗里说到“料量柴米学当家”,杨说自己无非是做预算然后到店里订货而已,然而这段生活呈现在文字上,我却觉得非常浪漫。
彼时两人初到牛津,做了老金家的房客。然而老金家的伙食愈来愈糟,加之两人生活在一间屋里,杨爱惜时间,不愿每每钱有访客时“做贤妻”,故此萌生搬家的念头。学当家便是搬家后的事了。
搬入新居后两人自理伙食,到食品杂货商店挑选订货,等送货上门。一同“冒险”烹调,煮红烧肉、站在电灶旁涮羊肉,颇有趣的是杨内行的剪活虾的须须,却又觉虾痛的抽抽,想以后不吃虾了。两人玩着学做饭,从原始人的烹调走入文明阶段。读书笔记.而这其中杨颇有些得意的(我读来的感受,不知用得意是否准确)描述了钱做的早餐,除了在大家庭里有女佣照看饮食及钱生病时,在两人一同生活的日子里,早饭总是钱做给她吃,又香又浓的红茶也总能唤起两人最快乐的日子。
这段生活的描写读来轻松快活,而杨也在文中写道:“这一学年,该是我生平最轻松快乐的一年,也是我最用功读书的一年,除了想家想得苦,此外可说无忧无虑。”
时隔一年,我们家的我们仨依旧如从前。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六
要我来说,先生的这部作品是谈不上伟大的!因为它毕竟只是一部甚为简单的回忆录!或许用“动情”来形容更为贴切!对,是这样的,这是一部绝对的动情之作!是一位已达九十二岁高龄的老人,面对着丧夫逝女的巨大悲痛,在床榻前完成的动情之作!先生以她那纯朴的语言将读者们拉入到她的生活中,感受她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一对夫妻,一个女儿,构成了先生的一家!这确实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但是,这也是一个悲情的家庭!起先,我并不这么觉得,只是在读完整部作品后,我才发出这样的慨叹!我总结了一下,这种悲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该说,先生的一家始终颠沛流离,从国外辗转到国内,而后在国内又不断地移居,只是到先生年老时才有了一个稳定的居所!
是啊,先生家庭的这一路上,饱受了太多的心酸痛楚,而这又是常人所无法体谅的!第二,我该说,先生并没有一个快乐的晚年!事实情况也确实是这样的,当先生与丈夫钱钟书还在世的时候,他们那被先生喻为“此生唯一杰作”的可爱女儿便因病先离他们而去!
一年后,丈夫钱钟书又离先生而去!此后,在这个世上便徒留先生一人,孤独地承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想想,一个年过九十的老人是如何一个人承受着这巨大的悲痛的!我们虽能想象的出,但我们绝不会理解出先生的痛楚!!!
最后,我得说明一下!先生的《我们仨》是指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先生与丈夫都叫女儿为“阿圆”)还有先生自己杨绛!而我为何要称呼杨绛女士为“先生”呢!其实是这样的,我看完这部小说后,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我看到很多的读者都称呼杨绛女士为“先生”,想必都是为了表达心中的那份崇敬之情吧!所以我也沿用着这个传统,称杨绛女士为先生,同样,也是为了表达我的崇敬之情!还有,作品中有一段写的极为动情,也倍为伤感,看到这段话时,我的心中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凄凉!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乐乐地一起过日子。””
“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七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想这种相似,就是央视主持人撒贝宁说的“精神上的门当户对”吧,高山流水琴瑟和鸣需要一个词“懂得”。《我们仨》中有一段我做了标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会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这一段是最让我感动的,看似朴素简单的描述,可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家庭真的是很难得。“推开家门,把世事纷扰关在门外”,尽管也会遇到各种的难题和麻烦,但这一家人聚在一起总是开心快乐的,彼此关心,一起玩乐,其乐融融。
杨绛在《我们仨》中讲到: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郁,人间也没有永远。是啊,这一家人也面临好多苦恼,政治、疾病的袭击,可是一家人在一起,相依相伴。拥有温暖家庭生活的人始终是会更经得起生活的打压的。
记得我准备结婚时,我身边的一些大姐就开始传授驯夫秘诀:“婚姻生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你一定先拿住他,首先要没收他的工资,每个月给一点零花钱,从经济上管死他。”,听得我心惊胆战,怎么感觉要上战场似的。但我确实不懂这些招数。当时新婚的我感觉自己在智商情商上都被老公碾压,很多社会上遇到的困惑我都很依靠他给我来解,所以我真的很战战兢兢我怎么有能力管死对方,一想到“婚姻生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句话,我就赶紧想点别的。
这次读完《我们仨》,我终于找到了新的体会,“好的婚姻生活,不是战场,而是游乐场。”
钱钟书和女儿在家玩得不亦乐乎,“阿瑗站在床和书桌间的夹道理,把爸爸拦在书桌和钢琴之间,阿瑗得意的说“当场拿获”。
八十四岁的钱钟书要去“开会”,女儿还会编儿歌来给他壮胆“呼噜呼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八
20xx年5月,杨绛先生的仙逝,我是在新闻头条上看到的,比起大家的博览群书,纷纷发表杨绛先生生前文章中的句子作为悼念,我只能坦白的承认,原谅我,我并不知道她是谁,做过什么,我的第一感觉就是105岁,好长寿的老人。这是积累了多大的福泽。只是出于好奇,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她的信息,原来她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这是我喜爱的一位作家。《围城》风格独特的描写更是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而杨绛先生的原名杨季康和杨绛这个发音的奇妙之处,更是让我深信这一定是一位奇女子。我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买了本《我们仨》,处于对作者的尊敬,我买的还是精装版。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后悔,我竟这么晚才看到这本好书。我没想过这细腻的感情和真挚的语言竟如此触动我,以至于看完了很长时间,我都没有写读后感,甚至一仰头看到书架上这本书的封皮时,我都会心头一颤。好似亲眼见到杨绛先生用颤动的双手写下“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时的孤独,凄凉和沉重。我更羡慕她笔下的三个人,温馨的家庭我也见过不少,这般平凡中鉴证着的幸福也让我心之向往。如果身为这仨人中的任何一个,也恐怕要兴奋的飘飘然了吧。而那句“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在经历了丈夫的逝世,送走了杨绛先生的一生挚爱,又接着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时,我不禁开始心疼起这个女子。钱钟书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我心疼他们爱的那么灼热细腻,人走灯灭的黑暗里她如何独自走过!
而不让人失望的是,这位坚强的女子在丈夫和爱女的相继离世的打击中,她比世人眼中的她坚强的太多,当人们以为她会因此不问世事时,她以“我们仨”的名义成立了“好读书”图书基金会,旨为资助更多因家庭条件困难上不起学的好读书的年轻人,她说:“在钟书的病床前,圆圆我们仨共同决定。”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脸上洋溢着坚定与幸福,好像她永远不是一个人。而在《我们仨》这本书中她用这润泽的句子描写这些往事时,她不枝不蔓的冷静,比起只注重无病呻吟的扩大痛苦,更能让人随着她的感情和笔触走进她的心境。我也羡慕那样的爱情,那样的家庭。可我想,正如那个唯心哲学一样,你对着世界笑,世界才会回应你温柔。我想,恐怕也只有这样豁达,宽容,温柔的女子,才配得上这世上最动人心弦的情。
《致橡树》里说,希望爱是两株相互依偎的木棉。“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我觉得杨绛先生笔下的爱情就是这样,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啊。而杨绛先生的离去,对中国文学固然是一种遗憾,而先生自己,再不用“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我们仨,也终于团聚了!来源“书香龙江”胡广钰。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九
相信每个为人父母的,都思虑过一个问题,“待我百年之后,我的孩子怎么办?”无法继续保他周全,是阴阳两隔留下的遗憾,所以人越老越牵挂儿女,是怕这份思念无处可依。
在梦里人的行为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她把这一段痛苦的回忆看作了梦魇了,梦中的驿站和梦本身一样,不受自己控制,无法向人询问为什么,也受了时间的限制,太阳落山就要回去,和梦一样,到时就要醒。
在杨绛的“万里长梦”,“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杨柳又变成嫩绿的长条,又渐渐黄落,驿道上又满地落叶,一棵棵杨柳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开始读觉得读不懂,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那些担心和手足无措明明是真的,越读越觉得心酸,觉得寂寞,一个瘦小的身影往来于钟书的船还有圆圆的医院,忙碌疲惫又忍耐,梦中的她独卧在床上期待明天的见面,一个人惺惺念念两个人,得有多孤独。曾经相偎相依的三个人失散了。“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仨人一生辗转多处,不断搬家,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有迫不得已搬的,也有喜出望外搬的,有的简易舒适,有的破陋阴寒,但那时也都是家。现如今的四室大宅却成了客栈。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人的生活轻描淡写,却又丝丝入扣,看过后内心都是苦涩,眉心也都聚在一块。在杨绛的心里钟书是个踏实与世无争的读书人,圆圆是个聪颖过人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他俩再美好的头衔都不及在她身边所扮演的角色,为夫,为女,他们做的最出色。
女儿未出生前,他们二人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愿意去“探险”,品味生活,一顿肉都让他俩觉得新鲜有趣,闲时和朋友聊天聚会,更多的时间都是各干各的,各看各书。那时的生活真是轻松自在,这种生活方式和现在的年轻人如出一辙,想想二人真是时髦。圆圆的出生并没有改变二人求知的道路,带着孩子转站法国学习,想必两人都够坚强能干,可能圆圆的天资从那时已经显现,定是得到了父母的真传。回国后的生活三人都变得流离失所,三人换做两帮,只能偶尔相聚,钟书真是厉害,即使许久不见,也能悄悄得到圆圆的青睐。那时的生活应该是身不由己了,时势没造出英雄,因为他俩都是与世无争的读书人,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圆圆可能是真的太聪明了,才总是遭天妒,从小的体弱多病,才会让她更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也让她更认真的活,活出了百分之二百的自我。很多对圆圆细节的描写,让我觉得这个小大人不像两人的孩子,更像是伙伴,没有依附他们长大,像一棵独立的小树,自由疯长,支撑着二人。我很喜欢162页的第一自然段,“我们仨,却不止三人。”他们互相成就了彼此,他们融合的彻底,互相尊重陪伴,相辅相成的成长,正因为这种生活模式,才让失去夫与女的杨绛更为失落和孤独。她失去的不只是一位丈夫和一个女儿,她失去了伙伴,老师,姐妹和兄弟。
即使是三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也有他们的乐趣,除了读书学习,下馆子听旁桌的趣谈,父女疯闹,记录生活琐碎的“石子”,他们又是可爱的一家人。像普通人一样坦诚的面对分离的思念,杨绛的笔下,生活像行云流水一般潺潺而过,思绪万千,她只能通过重温的方式,在回忆中和他俩相聚。
《我们仨》本是杨绛要写的题目,圆圆想写便拿走了,在最后的病床上,歪斜的手稿也没有忆完一家人的点滴,杨绛又接着写。没有人能深切体会她写这本书时的心情,除了沉重和心酸,也有使命吧。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十
《我们仨》是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写的一部回忆录,主要讲述了一个三口之家温馨的生活。
书中分为三部,第一部以梦来开头,第二部写到一家三口失散,文字腔调凄美,是杨绛先生用以怀念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用梦境的形式来哀悼两位亲人,表现出了杨绛先生失去至亲的悲痛。
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从两口之家,变成三口之家。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表现这个家庭的和睦温馨。三口之家均为当代学者,钱钟书和杨绛近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仍然笔耕不辍,坚持读书写字和教书育人,对自我要求很高。钱钟书是一个在学术上智商很高,却不是很通人情世故,而生活还有些低能,却一向坚持给妻子做早餐的习惯,对妻子和女儿其实很体贴。
而作为两位伟大学者的女儿,钱媛从小虽然体弱,可是生活很乐观。她很孝顺,从小就乖巧懂事,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作为北师大的教授,她忍着病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一家都是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只是有着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但他们好像总是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夫妻经常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主角,爸爸在学术上是教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的要死,仅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而女儿长大了,会照顾妈妈,像姐姐;会陪妈妈,像妹妹;会管妈妈,像妈妈的妈妈。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十一
这样一本三口之家的回忆录让我越来越能体会到读书的意义。
我比现在更年轻,年龄更小的时候,总觉得年老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四十岁以后的人生有什么意思?都老了,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产生过这种想法,小孩子的无知与不懂事让我对年老的定义非常狭窄,生活经历的空白也让我完全不懂得人生百态的精彩。我只是单纯的觉得,那个年龄的大人都不玩耍,做的事也都好没意思,生活有什么乐趣?后来,慢慢长大的我,对于小时候这种可笑的想法,也早不在意。
现在,偶尔读书。读一次书,就是与作者对一次话,读一读他们的所思所想,品一品他们的处事哲学,再顺便窥探一下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样的对话,跨越时间,跨越空间,跨越年龄。通过读书,我可以做到如此交流,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平凡普通又不善言辞的我却不那么容易做到。这是读书带给我的益处。
我热爱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越来越羡慕那些学者大家的高尚气度,深厚的文学素养,沉淀浓郁的儒雅气质,每一个人都独具魅力。年老之际,内心的从容,精神的富饶,都是读书可以带给我的。杨绛先生与钟书先生的相处与点滴生活,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读书的魅力。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十二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女士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那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
杨绛女士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资料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资料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齐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女士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一样,前一段时光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我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女士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能够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女士却能够把它们串在一齐,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资料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资料也算是配合了我的情绪,所以个性喜欢。
杨绛女士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我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十三
“我们仨”的很多文字,让我感到惊奇,感到温馨,也有一些无奈。摘录感动我的文字如下:
我隔着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里翻滚的笑浪。
我退休前曾对他们许过愿。我说:“等我退休了,我补课,我还债,给你们一顿一顿烧好吃的菜。”我大半辈子只在抱歉,觉得自己对家务事潦草塞责,没有尽心尽力。他们两个都笑说:“算了吧!”阿圆不客气说,“妈妈的刀工就不行,见了快刀子先害怕,又性急,不耐烦等火候。”钟书说:“为什么就该你做菜呢?你退了,能休吗?”。(出自“我们仨”)。
我无奈说:“我怕爸爸要急坏了——他居然也知道打个电话。也多亏是你接的。我哪里记得清。我现在出门,路都不认识了,车也不会乘了,十足的饭桶了。”
阿圆缩着脖子做了个鬼脸说:“妈妈这只饭桶里,只有几颗米粒儿一勺汤。”我给她说得笑了。。(出自“我们仨”)。
他立即睁开眼,眼睛睁得好大。没了眼镜,可以看到他的眼皮双得很美,只是面容显得十分憔悴。他放心地叫了声“季康,阿圆”,声音很微弱,然后苦着脸,断断续续地诉苦:“他们把我带到一个很高很高的不知哪里,然后又把我弄下来,转了好多好多的路,我累得睁不开眼了,又不敢睡,听得船在水里走,这是船上吧?我只愁你们找不到我了。”。(出自“我们仨”)。
钟书说:“都听见了。”他耳朵特灵,他睡着也只是半睡。这时他忽把紧闭的嘴拉成一条直线,扯出一丝淘气的笑,怪有意思地看着我说:“绛,还做梦吗?”。(出自“我们仨”)。
我把自己变了梦所看到的阿圆,当作真事一一告诉。他很关心地听着,并不问我怎会知道。他等我已经等累了,疲倦得闭上眼睛。我梦里也累,又走得累,也紧张得累。我也闭上眼,把头枕在他的床边。这样陪着他,心里挺安顿。到应该下船的时候,我起身说,该回去了,他说:“明天见,别着急,走路小心。”我就一步步走回客栈。。(出自“我们仨”)。
有一个星期天,三人在船上团聚。钟书已经没有精力半坐半躺,他只平躺着。我发现他的假牙不知几时起已不见了。他日见消瘦,好像老不吃饭的。我摸摸他的脑门子,有点热辣辣的。我摸摸阿圆的脑门子,两人都热辣辣的,我用自己的脑门子去试,他们都是热的。阿圆笑说:“妈妈有点凉,不是我们热。”。(出自“我们仨”)。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出自“我们仨”)。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出自“我们仨”)。
他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出自“我们仨”)。
钟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女儿,又像钟书,不知是何模样,很费想像。(出自“我们仨”)。
两年不见,她好像已经不认识了。她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晚饭后,圆圆对爸爸发话了。“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出自“我们仨”)。
颐和园后山的松堂,游人稀少,我们经常去走一走后山。那里的松树千姿百态,我们和一棵棵松树都认识了。(出自“我们仨”)。
我暗下决心,再也不写文章,从此遁入翻译。钟书笑我“借尸还魂”,我不过想借此“遁身”而已。(出自“我们仨”)。
我们的菜一一上来,我们一面吃,一面看。吃完饭算账的时候,有的“戏”已经下场,有的还演得正热闹,还有新上场的。我们吃馆子是连着看戏的。我们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出自“我们仨”)。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钟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出自“我们仨”)。
他并不求名,却躲不了名人的烦扰和烦恼。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静!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出自“我们仨”)。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出自“我们仨”)。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十四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吧。历经人生各种苦难,回头看只有亲人仍在侧的人,可能会认为亲情是可贵的;处于恋爱甜蜜期的情侣会认为两个人相爱是难得的,可能觉得爱情更重要;在职场上、社会上打拼的人,需要朋友和各种人脉,这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友情。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假设之外,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会认为亲情在三者中是居于首位的,小编就是其中一个。
提到亲情,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本书是值得去看一看的,这本书也是我最喜欢的,书中语言平实朴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满满的亲情,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我们仨》这本书分三个部分讲述了杨绛、钱钟书和他们的女儿钱瑷一家三口的故事。
第一部分以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体验;第二部分是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同样以梦幻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语言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88年女儿与丈夫相继过世,这个平凡的小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本书中我感触较深的三句话是: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我们仨最终只剩下我一个,哪怕生活条件变好了,也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杨绛先生笔下的是凄美的思念,种种的回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最后变成一个人的思念和回忆,多花时间陪陪父母,别看父母平时很坚强,他们也有很多需要你的时候,他们陪你长大,也希望你能陪他们变老,只愿时光对他们温柔以待。
记得有一次妈妈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是爸爸陪妈妈去的,他们早早就出了门,从他们出门的那一刻,我的心就一直悬着、慌着,就怕出点什么事。
中午爸妈回来吃饭,我表现得小心翼翼,问了下情况,说下午才能拿到检查结果,我的心继续悬着,后来知道妈妈第二天一早要做一个小手术。
妈妈早上八点的手术,手术前被抽了几管血,我很心疼,后来妈妈进了手术室,我一下子慌了,整个人紧张起来,坐立不安的。当时就是觉得好害怕,那种怕就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好在最后手术成功,妈妈被护士用轮椅推着出来,妈妈的表情看上去很是难受。
我想要爸妈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也希望自己多抽时间陪他们说说话、唠唠嗑,不管做什么,陪在他们身边就好,珍惜每一次与他们的相聚,同样也可以用文字或照片记录与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如果你爱你的父母亲人,就看一看《我们仨》吧!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十五
字行间里充满着满满的暖意,感动和深深的爱意。
在他们这个家里,钱钟书就像一个调皮笨拙的孩子,而杨绛始终守护着他的天性,成全了钱钟书的人生。最好的爱情是彼此成就对方,从此更加完美。
《我们仨》字字句句都透着杨绛的贤惠和才华。读完不禁感叹,没有杨绛,就没有钱钟书。
书中所说,每次钱钟书闯了祸,慌慌张张地去告诉妻子,杨绛都会说“不要紧,我会……”这一小段文字里,这是什么?是信任,是安全感。这五个字,比那些山盟海誓的誓言更可靠真实,比那些火热撩人的情话更走心浪漫。女人的贤惠,不一定是温顺如小鸟依人,在这里,贤惠是如高山般雄伟,深海般沉稳的胸怀和无微不至的守护。
这是一种别样极致的浪漫,是无条件的信任与陪伴,是风雨同舟的成长,是内心无艰不摧的力量,像沙漠中的泉水一样,静得听不到声响,却又是生命的希望。
《我们仨》,杨绛用朴素的文字记录了一家人最平凡的生活和淡泊的一生,感人至深,生活故事中处处都彰显出她的伟大付出,字里行间无时无刻都透露出她的绝世才华。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样的赞誉只有她配得上。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十六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读完最后一句,掩卷,叹息,继而陷入缥缈的沉思。朴素的文字下,是一位淡泊的老人历经沧桑后无声的探寻,是生命宁静而无声息地流逝。
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再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杨先生一贯平实而温婉的文字中,“我们仨”一生相依相守的苦难和美丽都静静道来。漂泊、战争、分离、贫穷、动乱,如此纷难的人生里,一家人互为依靠,在历史车轮无情而又苦难的倾轧下,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他们并不是在宽容苦难,而根本上就是淡漠着苦难,所以他们如此幸福地相守,在杨先生清新隽雅的笔下,生活里的幽默和生气如此自然地跃然纸上,让人读来时而颦眉时而微笑时而沉思时而向往。
写求学牛津时,租房做饭,黄昏时两人总牵着手出去探险等,充满了少女般幸福甜美的记忆;写生下圆圆后,钱钟书炖了鸡汤,还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杨绛吃,“钱家的人若知道他们的‘大阿官’能这般伺候产妇,不知该多么惊奇”,行文里又充满了为人妻的自得和骄傲;而圆圆所印象的“精赤人人”一身打扮叫人想到《围城》里的鲍小姐,便又忍俊不禁了。
经了一天繁琐的工作,在安静的深夜,捧着《我们仨》读来,就似一位孺慕的孩子静静聆听着九十多高龄的杨先生轻述人生往事,内心深处的熨贴和舒服简直无可再提。杨先生的文字,含蓄节制清新温婉,蕴涵着深邃的人生感悟和人文厚重,小小的细节里所饱含的爱和关怀,也让我一再感动至含泪。比起现在某些“作家”动不动就要怎样的叫喊啊快感啊文字里充斥赤裸的感官刺激和浮躁的煽情来,《我们仨》就如清凉的泉水在这个夏天给我们以阅读和感动的快乐。
最后,还想提一提三联出的这个版本。非常喜欢这本书的版式设计,第一次拿到时就被打动了。封面是素雅的浅咖啡色,细条直纹,手感极佳,带点深厚而庄重的时间感,书名是杨绛先生手书的“我们仨”,深咖啡色,整个感觉浑然一体。书里面还附录了不少钱钟书、杨绛和女儿钱媛的相片和手迹。
这是本绝对值得细心阅读的书,也是本值得收藏的书。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十七
流光易把人抛,岁月催人老。看着母亲门面的牙齿脱落将换假牙,看见父亲黑发窟里偷藏的白发,看着姐穿上嫁衣、披上头纱,我逐渐知道我们这个四口之家也在变化,正向着解体之路前进。
杨绛先生说像她们家这样的三口之家是最平凡不过的,社会上都是这样的群体,不禁想起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而杨绛家庭的一世波澜只有自己最晓得其中血泪。
摸着充满纹理的牛皮纸书皮,看着封面上不明的手笔:mom,pop,圆圆,我仿佛亦能了解到杨绛一家充满纹理的一生。
起初,读到的便是杨绛先生做的一个梦,丈夫钱锺书劝慰她,说,这是老人的梦,他也长做,接着就是钱锺书先生为她编织的一个万里长梦。我一开始拙笨地真将它当梦来读,越读越不对劲,故事进行到一半时,我大约知道这是真了,梦里女儿离世,锺书离世,杨绛将她欢愉的大半生以梦做结,也就是想告诉我们人生如梦幻泡影,逝者如斯。当杨绛先生接连失去两位至亲只剩自己一个在三里河寓所时必定恍如隔世,她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我想她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对失去家人有点不能释怀,她不能把没有丈夫和女儿的寓所称为家,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心中有家便是家。只要常怀对故人的眷恋与深情,家永远都在。
但是,我始终钦佩她温和从容、岁月静好的一生,(虽然他和丈夫也遭遇了很多坎坷,至少都是陪伴着度过的,有多少夫妻能够相伴走过将近一生的年华),我一直记得她一百岁感言时的一句话:“我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便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百岁老人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自我母亲跌坏牙齿开始,我就常常在想,人自一出生,机体就在受着不同程度的缺损,有时小病小痛,有时大病磨人,机体在成长也在消耗,慢慢地度过了一整个人生的保质期。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感到奇妙和恐惧,一想到人生的结局就惶惶不能自已,但转念就想自己还年轻,二十多岁,人之壮年,人生的结局且待几十年以后再想罢!可近来母亲体力不大好,以前在澡堂洗澡还能给两个闹腾的孩子搓背,待三小时也不嫌累,而现在却是一小时也待不住,不禁想起大伯母的话:“你看人啊,是没什么变化,但却是一年不如一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也许母亲的光阴就随着澡堂淋浴头喷出的水水哗哗流逝了吧,也在陪伴照顾两个孩子的成长中流逝了。
读杨绛的《我们仨》,体会到了一个万里长梦的悲戚,也体会到了一个学者家庭的单纯温馨,更让我体会到时光易逝,一不小心做了一个梦,就是一生,所以且行且珍惜着吧,但愿我们每个人都不要遇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境遇,却有“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温和幸福。
我们仨读书笔记摘抄篇十八
我们仨是杨绛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的书。我们一起来读读,顺便写点阅读心得吧。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我们仨。
希望你喜欢。
这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关于作者杨绛和爱人钱钟书还有女儿阿圆的点滴。老人干净朴素的语言,却无不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她深深地伤痛和寂寞,对挚亲的怀念,对过去的缅怀,以及洞彻生死后的达观,都让人辛酸落泪。
杨绛在书中回忆了她和钱老平凡浪漫的爱情,他们经历过战火、疾病、文革还有生离死别,他们相守相知,相濡以沫,一辈子。“他说:‘绛,好生过。’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每读这简单两行字,却让我深感死亡给人赤裸裸的折磨,一鞭子抽在胸口上,绽出一个个血泡,心里刺痛得却听不到一声叫喊。一个陪伴了自己经历了大半辈子的人忽然就消失了,让人措手不及,脑袋一片空白,忘记了呼吸,忘记了自己还活着,世界顿时就像缺氧的棺木,让人找不到一丝生存的欲望。
这时我想到我的父母,我无法想象他们离开我时我要怎样活过来。只剩下自己的孤单日子,要怎么振作。三里河的家,空荡荡的,却每个角落都有他们的影子,有他们仨的回忆,她一个人该要如何承受当回忆如潮水般袭来时的锥心之痛呢,又有谁能陪在她身边挽着她的手听她泣说呢。
杨绛很爱阿圆,她是她的骄傲和依靠。但她永远让她牵肠挂肚。在梦中,“她温软亲热地叫了一声‘娘’…钟书说:叫阿圆回去,回她自己的家里去。“三里河?西石槽?不,是她自己的家。”阿圆清澈的眼睛里,泛出了鲜花一样的微笑。她说:“是的,爸爸,我就回去了。”最后阿圆安心地走了。
白头人送黑头人,作为娘的会有多痛,就如胸口被瞬间挣裂,穿出一个大窟窿,刺骨寒风灌进,顿时血肉模糊。杨绛说阿圆走了她就不用再牵挂了,可越这样想,心却牵扯得越痛。十月怀胎,倾注一辈子心血的杰作,怎么说放下就放下呢。天下父母都一样。所以我强迫自己要独立勇敢,要为了爸妈而活,要让自己过得幸福快乐。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自己好就是对父母好。这才是对父母最有意义、最实际的报恩。
但人们常会说“我要赚大钱,买大房子给爸妈住,带他们环游世界,享受人生。”我也曾这样想,可这是大错特错!要清楚有些事情不一定要等以后、等所谓的“长大了”“有钱了”才能去做。有些事情是要用一辈子去经营的。譬如,感恩和爱。
然而我们现在可能会说自己还是个小屁孩,给不了父母什么,等以后吧。但到了“以后”,你又会奔波忙碌于生计、自己的家庭。而那对还在背后默默支持你念着你的父母,你还记得他们吗?当初的诺言呢?或许你实现了,但那些用人民币搭建的“爱”到底能“抵消”掉多少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中的几个呢,它是否已成为你冷落疏忽父母的伟大藉口呢?又假如事情进展不顺,你事业未成,父母就已离开了呢?再假如上天给你开国际玩笑,你还没走入社会就离开父母了呢?那你不是根本还没尽过孝就扔下可怜的父母独自伤心了吗?所以说,那个“宏伟的”诺言是多么不现实,多么无赖。
虽说父母都望子成龙,可是实质上他们最望你平安幸福。他们也不奢求什么豪华富贵,他们只想你能一直像他们曾经爱过你那样爱着他们,记挂着他们。无论多不想打扰你的生活,他们也还是很想你能陪陪他们。仅此而已。不需要钱,只需要一颗真心。
我的爸爸妈妈已经50岁了,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知道他们真的老了。他们为了我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从不吝啬对我的投资,却不舍得多花钱让自己享受享受。这么厚重伟大的爱,我要如何才能报答完啊。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不能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所以,不要寄望“以后”,我们只谈“现在”,珍惜“当下”。要爱,就从现在开始吧,能爱多久就多久,能多用力爱就多用力。即使是一通电话,一顿饭,一次按摩。因为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恒的拥有就是珍惜。
生死无常。“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间没有永远,我们能紧抓住的就是当下,就是这一刻。好好珍惜和报答现在还陪在身边的父母吧,那么在离别的日子里,就不会有愧疚,和遗憾。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我们仨》,20xx年由杨绛女士于九十二岁高龄时所作,是以纪念其先生钱钟书和爱女钱媛的。
散文。
般的传记图书。这本书纪录了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学者家庭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成长跋涉。
杨绛先生的叙述,含蓄、节制、内敛、细腻,却有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读下来会觉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缓间流动,烘得全身都有说不出的共鸣感觉。平和自然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儿的老妇,在经历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将这淡淡的悲哀和怀念娓娓道来。平淡、平静、平和的文字,却如此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思跟随杨先生的回忆一起走过了这个家庭已经经历过的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聚散离合。
全书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只有短短五百多字,由杨先生先前所做的一个梦入手,引出了第二部分老伴与女儿住院治疗到弥留之际以及第三部分对mom、pop、圆o这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灵魂所在。以意识流的写法,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从锺书突然接到一道神秘的而不可违抗的命令离家前往某地开会,到一家人在古驿道相聚,再到阿园离家住院治疗,最后到阿圆去世,锺书去世,杨先生一人迷失在三里河的寓所,虽然内心痛楚只字未提,但那种痛楚却简直是倾泻纸面,源源不绝,读起来字字是血,声声是泪,令人荡气回肠,谁能不为之动容!这一部分以梦境的形式,避免直接面对失去两位至亲的苦痛,这样却带给我一种更加深沉、更加深刻的绵绵的伤悲。
阿圆住院期间,“很坚强,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留眼泪。”于是杨先生感觉“自己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包含着热泪的眼睛。”而阿园听从爸爸的吩咐,回“她自己的家去了”以后,杨先生“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的跳动,每跳一跳,就牵连着肚肠一起痛。”而这时的锺书,“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锺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读到这里,我似乎感同身受,也泪如雨下。
锺书弥留之际,“还问我做梦不做。我只是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的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的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绛,好好里。”在古驿道上,他们三人往返奔波,格外的辛苦,格外的漫长。在这古往今来人人必经的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他们三人相聚、相守、相失。
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mom拍着胸脯说:“没关系,我会修。”
pop自豪的说:“我会划火柴了!”
圆o说:“我和爸爸最哥们儿,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pop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圆o对mom说:“妈妈,你不害怕么?”
圆o对pop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
mom对pop说:“你太吃亏了,我的字能见人么?”
圆o对mom说:“爸爸,好好休息。”
圆o对pop说:“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有人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锺书最小。”
mom说:“阿圆虽然结了婚,在我看来,她总像煞是个没出嫁的女儿,老是和爷娘粘在一起。”
圆o对mom说:“妈妈,该撮煤了。煤球里的猫屎我都抠干净了。”
mom曾说:“钱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pop和园o对mom说:“妈妈有点笨哦!”
pop说:“她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
……。
mom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肠肚,以后就不用牵挂了。”
pop说:“我知道她是不放心。她记挂着爸爸,放不下妈妈。”
圆o对mom说:“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去。”
pop对mom说:“绛,好好里。”
mom说:“现在,只剩了我一个人,怀念着我们仨。”
……。
他们三人在“古驿道”上散失,又在《我们仨》中重新聚首。我在这里,想要安慰杨绛老先生的是,珍宝在哪里,心就在哪里,爱在心中,家便在心中。他们三人在这里诗意地居住,在这无边无垠、永恒长存的时空之中,生生世世不再分离。
后记:早在1996年,钱钟书和女儿钱瑗先后生病住院期间,杨绛就起意撰写这部回忆录。这年年底,钱瑗病重,请求母亲由她来写《我们仨》。在护士的扶持下,钱瑗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开始一篇一篇地写。到1997年2月底,她已经写了5篇。杨绛看重病在身的女儿写得实在辛苦,劝她停一停。没想到5天之后,也就是1997年3月4日,钱瑗就去世了。杨绛接着忙着照顾钱先生。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去世后,她才开始动笔,完成了这部回忆录。
整个假期,我把这本书读了两遍,每一次阅读,穿越平淡朴素的字迹,用潺潺柔水写成的文字,字里行间那无言的感动,相失之后的痛楚与难过。团聚,生死离别,感情的大起大落,全部蕴藏在杨绛先生的文字中,文字叙述很简洁,很平静,但是我们心里却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澜和无言的感动。
故事很简单,普通不过的一家三口。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我记住了钟书先生安慰杨老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第三部一共分十六小章,用很浅显的文字记录了他们这个三口之家共同经历的快乐。“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在这第三部里,我印象深刻于他们夫妇二人留学期间的苦读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想像着两个不嗜家务的学者是如何打理每日的柴米油盐,他们的真实生活都在杨先生的笔下复活,让我看到两个抽空去探险(散步)的快活人。钟书先生的西式早餐做得真棒,让我也提起兴趣早起为家人用自制豆浆和五分钟白水蛋当早餐,看他们爷俩吃得心满意足。
读到第七章,阿瑗两年不见父亲,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晚饭后,她对爸爸发话了。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
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真是绝句啊,这父女间的对话!
还有,写到当时有些落迫的钟书先生“留在上海没个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不得依仗几个拜门学生的束修”,却不想在一个夏天,收到学生送来的一担西瓜。圆圆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众人,自己还留下许多,佩服得不得了。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说:
“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
杨绛先生用她的朴实的文字,娓娓道来讲述了“我们仨”,一生,也因为有“我们仨”,感觉并不孤独,生活很有意义。逝者不可追,往者不可留。留在杨绛先生心里的,是“我们仨”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这样的回忆,有些痛楚,有些温暖,有些感动,有些回味。再平凡不过的一个小家,因为有“我们仨”,很快乐,很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