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语言文字运用高三语文教案篇一
一、了解诗歌欣赏的美学特性和诗歌欣赏的主要方法。
二、运用课文里的观点进行诗歌欣赏的实践活动。
这篇文章首先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这是全文总纲,然后具体说明再创造的方法,包括“泡”和“猜”。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用下定义的方法,了解“再创造”的实质,并且通过文中实例具体把握“再创造”的丰富内涵。“泡”和“猜”是依据诗歌的特点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欣赏方法,这是文章的两个目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弄清这两种方法的依据及其具体内容。教学中要进行诗歌欣赏的训练,使学生通过欣赏活动印证课文的观点,尝试“泡”和“猜”。
一课时。
一、阅读课文,讨论问题。
1.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再创造?为它下一个定义。
提示:性质定义应是一个判断句,包括“属”和“种类”两个内容。再创造归属于“想像活动”,它的特质是读者通过想像读懂了诗。利用文中现成语句可组织成下面的定义:
诗歌欣赏中的再创造是读者正确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的一种想像活动。
提示:
欣赏《我爱这土地》说明欣赏中的想像活动,围绕诗中形象(意象)展开;。
欣赏《长干曲》说明诗中形象和情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展现;。
欣赏《沙扬娜拉一首》说明在想像活动中,欣赏者可以将自己或联想到的其他人物“移人”,从而创造出生动的画面。
三例说明欣赏诗歌的实质是对于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再体验,还说明这种再创。
造的特点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寄托自己的情思,希望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3.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泡”?提倡“泡”的原因是什么?“泡”有哪些具体内容?
提示:
“泡”是在欣赏中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提倡“泡”是因为诗歌的语言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
“泡”的具体内容包括:(1)把握以少量字词包蕴着的丰富而深远的含义;(2)寻找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3)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4.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猜”?提倡“猜”的原因是什么?“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提示:
“猜”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
提倡“猜”是因为诗歌形象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精约,极概括,给读者留下极宽阔的猜想空间;还因为诗的语言跳跃性很大。
“猜”的具体内容包括:(1)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对诗歌形象和诗人情思加以补充和阐发,如课文对闻一多《口供》的分析。(2)对诗歌语言不连贯的地方(省略了许多关连,隐藏了许多阐发和判断的地方)加以填补。
(讨论中指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筛选、梳理、概括,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要结合文中实例体会作者观点,防止空对空。)。
二、学以致用,欣赏名诗。
阅读叶绍翁《游园不值》,讨论几个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猜想一下,这杏园主人是何等人物?
提示:只看泥径、柴扉即可推知,主人应是一位安贫乐道的隐者。他种了杏花,徜徉于满园春色之中,与世隔绝而自得其乐。“久不开”这一细节耐人寻味。显然,主人只愿亲近自然,不愿交接世人,具有高雅脱俗、孤芳自赏的品性。
能不能猜成主人不在家或生病而无法见客呢?当然也可以,但那样猜,诗就没有味道,读诗也就没有意思了。
2.综合诗中的细节描写,体味一下诗人的性格情趣。
提示:“苍苔”是雨后景象,苔呈苍绿色说明春雨连绵,多日不放晴。“屐齿”是木头鞋,下有两齿,可在泥地行走。“屐齿印苍苔”说明诗人惦念春光,盼春心切,不辞雨后泥多苔滑,探访芳园。诗人对春光的热爱已达到痴情的地步:执拗的杏园主人不放诗人进园赏春,只让诗人在园外翘首瞻望,而诗人流连不去。神游芳园,拥抱春天,既多情又浪漫。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怎样的形象和意境?
提示:“关不住”、“出墙来”的拟人描写刻画了一枝红杏的鲜艳、俏丽、倔强、顽皮,可以想像成一位从墙头上探出身来好奇地打量、指点园外的美丽、活泼的红妆少女。由一枝红杏可想到满园春色姹紫嫣红,旺盛蓬勃。
4.结合《游园不值》的欣赏过程,谈谈对诗歌欣赏中的“泡”和“猜”的体会。
提示:特别注意这首诗以粹概全、以实显虚的艺术手法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要注意“泡”和“猜”的合理性:尊重诗作的语言实际、形象特征、艺术特点和诗人的情感逻辑,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地阐发、补充、推断。
语言文字运用高三语文教案篇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鉴赏淳朴的人情和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情;
3、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诵读,了解小说的情节,概括选文三个部分的内容;鉴赏淳朴的人情和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情;鉴赏散文化的语言和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分析探讨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
1、读书指导法;
2、讨论法;
3、讲解法;
4、诵读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小说的情节;借助情节和环境,鉴赏人物形象;
难点:结合情节和景物描写,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要点:
1、导入新课: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但也可以有散文一样的美的语言和意境。今天我们来学习沈从文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一篇小说《边城》。
2、明确目标:
我们知道,学习小说首先要了解它的情节,其次要根据情节和环境,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人物是:了解小说的情节,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3、学生迅速浏览课文,结合课后注释,复述小说情节,并笔头概括文章三个部分的内容。
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复述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根据全文加以补充,尤其是王团总用碾坊作陪嫁,要把儿子嫁给傩送,傩送却不为所动;爷爷后来忧郁而死等情节。
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概括:
翠翠情窦初开,爷爷为翠翠讲父母的故事;
翠翠梦中听歌,爷爷为翠翠打听婚事;
爷爷和翠翠谈傩送的心意,翠翠和爷爷在月光下、高崖边谈未来。
4、鉴赏人物形象:
明确:祖孙之爱;手足之爱;恋人之爱。
祖父关心翠翠的生活、婚姻;翠翠对爷爷的依恋,为爷爷烧饭。天宝退出对翠翠的追求,傩送因为天宝的死亡而远走他方。翠翠和傩送之间,天宝对翠翠纯洁、真诚的爱情。
讨论:请结合课文的情节和环境,尤其是某些关键性的句子,谈谈翠翠这以人物形象。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对学生的说法不要轻易否定,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参考:情窦初开,“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渴望新的生活,“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下桃源县,过洞庭湖。深深的依恋爷爷,担心爷爷会离她而去。当她设想到爷爷要搭下水船去杀了她的时候,就吓怕起来,“一面锐声喊着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喊爷爷,看见爷爷依然后,小“小心子还跳跃不已。”朦胧中渴望着爱情。听父母的故事,神往倾心。间或吸气,释放心中被压抑的“分量沉重的东西”。对傩送一见倾心,但又含蓄而不善表白。在梦中听到傩送唱的歌,梦见自己摘到了平常摘不到的虎耳草。当爷爷提及到傩送向她攀交情的时候,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借故走开。天真而幼稚。爷爷在溪中渡船,她一个人坐在悬崖上,觉得很悲伤,看见萤火虫闪着蓝光,便又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追去。可以说,翠翠是淳朴的边城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女孩形象。她过着自由的生活,关心爷爷,也被爷爷宠爱关心;但她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祖父并不能真正理解她,她的内心是清纯的,同时又是孤寂的。
提问:天宝、傩送、爷爷又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天宝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她爱上了翠翠,便请人去提亲;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之后,便相约去决斗;忍痛割爱、成全弟弟之后,便外出闯滩。这都说明他敢作敢为,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决斗时让弟弟先唱歌,最终放弃了追求翠翠,都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傩送是一个心底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的人。他和翠翠一见钟情,不走车路,执着的为翠翠唱歌求爱。对王团总陪嫁的碾坊,他毫不动心,敢于追求自己的最爱。当知道哥哥闯滩而死的时候,他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他乡。
爷爷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的老人。他经受了女儿女婿双双徇情的悲惨人生,但依然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在溪上摆渡。他对孙女关心备至,关心她的生活,也关心她的婚姻。为了把翠翠托付给人,解除她死后的遗憾,她亲自上街打探消息,并启发翠翠去恋爱去响应傩送的爱慕。晚上,他常常带翠翠来到悬崖边、月关下给翠翠讲故事,跟翠翠说话,从来都和善安详。
讨论:有人说“《边城》里的人物都流露着孤寂的色彩”,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参考:确实如此。
翠翠从小失去了父母,尽管爷爷对她关爱备至,但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青春少女的内心世界。“她看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位思春少女的情怀,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为这无可奈何而痛苦。而爷爷只能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能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在这块土地上。”天宝和傩送为她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暂时得到爱情的实现。天宝闯滩而死,傩送远走他方,爷爷为她的婚事而忧虑,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只能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而她要等的人,“也许永远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外公因为女儿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她希望把翠翠交托付给一个实在的人,但天宝和傩送分别远远离开,他对于翠翠的婚事无能为力。感到翠翠渴望着爱情,他“又忧愁又快乐”,“温和悲悯地笑”,这都说明了他内心的矛盾,既爱孙女,希望她有一个好的归宿,又担心翠翠离开他,担心翠翠在爱情上走了父母的老路。对这一切,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带着孤单和遗憾撒手而去。
天宝和傩送也都是有追求,有责任心的青年,但他俩的结局也是悲剧性的。一个心怀遗憾闯滩而死,一个远走他方,毫无音讯。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结合作家谈创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题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合作家谈创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题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要点:
1、学习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参考:第一处,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第二处,第一部分“翠翠坐在溪边……就忽然哭起来了。”第三处,第三部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翠翠的心被吹软了。”第四处,第一部分“月光如银子……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安睡了。”
第一处,世间万物都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在成熟的生命中,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她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样热烈勃发,所以,有点“薄薄的凄凉”。景物描写衬托了人物的内心。
第二处,翠翠满腔心事,却无人能理解。看着船上人悠闲安逸的神态,更使翠翠感到孤独寂寞,因此哭了起来。景物描写恰当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处,“对溪除了草虫的轻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说明翠翠等待的人没有来,翠翠对爱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悲剧。不善表达的翠翠,拿出芦管去吹,而爷爷那抒情的曲调,使翠翠的心变的安静起来。景物描写含蓄的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变化。
第四处,温柔的月光,天籁般的虫鸣,这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安详,那么淳朴,翠翠和爷爷在这样的环境下说故事,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合成一副优美的生命形式,这正是作者所说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全文类似这样的景物描写很多,它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讲解:景物描写不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所,不仅形象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而且衬托了人物的美。环境美、人性美,这是相得益彰,相互表现的。
2、探究文章的文化内涵和主题。
参考:《边城》描写的确实是一种人生形式,所有的小说也只能描写一种人生形式。《边城》所表现的人生形式确实是自然的,这里的人生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娇柔做作,毫不急功近利,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这种人生形式是优美的,他们含蓄而毫不伸张,温情而毫不暴烈,他们的人生是优雅的,安详的。这种人生形式是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他们有爱、敢爱,爱的深沉,爱的彻底。
讨论:作者以“边城”为题有什么用意?
“边”有边缘的意思,和“中心”相对。边城的人生形式,和处于中心的人生形式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边城”为题,意在说明这种人生形式的流逝,而与之相对的庸俗、腐化、浅薄、金钱至上的人生形式正在膨胀,正在风靡。
讲解:本文写于1934年,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沈从文,看到了都市文明掩盖下的传统美德的衰落,看到了现代文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看到了质朴真诚的淡退、腐化浅薄的流行,于是写下这篇文章,表达内心的痛心和推崇传统美德的心意。
传统文明是一种封闭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种有很多美德,需要我们去继承,但农业文明也必然有它的缺陷。那些含蓄、优美、勤劳、淳朴的可爱的人们,由于不善表达,不善争取,因此也不免打伤孤寂的色彩。
固守传统还是拥抱现代,怎样把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更好的结合起来,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也是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生存的问题。比如过年吧,我们既希望它象几十年以前那样神圣、热闹,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现代意识的发展,无论如何,我们再也找不到象《祝福》里描写的那种过年的味道了。
3、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高三语文教案篇三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三篇小说。小说是通过设置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一种文学样式。根据以往关于小说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__、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在前后安排了序幕和尾声;小说的人物分为三类,即主题人物、陪衬人物和线索人物。在环境、情节、人物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而环境和情节都是根据人物塑造这个核心来设置安排的。
那么小说是如何来塑造人物的呢?这节课,我们试图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小说来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二、品赏林黛玉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研究《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这一人物。
1、直接的心理描写。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黛玉从此便要开始她在贾府的新生活了,这时的黛玉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是欢呼雀跃,是充满期待,还是其它的什么心理?请同学们用小说中的原话来回答。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多媒体打出)。
黛玉这是到了自己的外祖母家啊,怎么会这么谨小慎微呢?
本文开篇的这段对林黛玉心理的直接描写,十分清晰地呈现出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一下子就明了了黛玉敏感、谨慎、自尊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好的心理描写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它也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2、间接的心理描写。
人物的内心世界除了通过直陈的方式表现之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间接地表现。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我们称之为“间接的心理描写”。(媒体打出“人物的心理描写手法:直陈、间接(语言、行动)”)。
那么,林黛玉进贾府后的哪些语言、动作和行为具体表现了她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
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找到的相关描写。(点一二小组即可)。
3、外貌特征。
那么,这样一个“细致缜密、聪慧机敏、自尊特立”的林黛玉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请同学们把小说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
请同学们齐读这些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和段落。
从这些外貌描写我们能看出林黛玉这个人物到底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
——貌若天仙、行止高雅、体弱多病;眉目含情、聪慧机敏、多愁善感。(多媒体打出)。
同学们,这些有关林黛玉外貌的描写,是作者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吗?
——显然不是,这些描写都是通过他人的观察和评说来完成的。这种通过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人物的手法属于“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除了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之外,还可以借助人物来衬托、借助环境来烘托。(媒体打出“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他人的观察与评说、人物衬托、环境烘托”)。
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有什么好处呢?
三、品赏祥林嫂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共同研究《祝福》中祥林嫂这一人物。
1、外貌特征。
《林黛玉进贾府》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林黛玉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那么,《祝福》的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祥林嫂的外貌特征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把小说中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三处地方找出来。(学生齐读)。
请问,祥林嫂的外貌特征也是主要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表现出来的吗?
2、心理变化。
从这三处描写中,我们看到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小组讨论:祥林嫂外貌的变化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
再讨论:为什么祥林嫂的心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不被允许参加祭祀就让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3、小结:
由此看来,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只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逐渐地、一步一步地呈现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及其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心路历程。祥林嫂的心理变化是通过她的外貌变化间接表现出来的。这些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让这个悲剧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多媒体打出)。
四、总结(2分钟)。
通过我们对林黛玉和祥林嫂两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人物的正面的外貌描写还是和侧面的外貌描写,无论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间接的心理描写,都是小说描写人物、塑造人物极为有效的艺术手法。这也是我们学习本单元的三篇小说所要达成的目标。(多媒体打出)。
五、赏析老人的形象(25分钟)。
1、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所学到的赏析人物的方法,自读《老人与海》,分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中所有的学习任务。15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导学案·合作探究”第1题和第2题的结果。(15-20分钟)(多媒体打出)。
2、(学生汇报后多媒体打出参考答案)。
老人在绝望和希望中挣扎,但每一次都是希望战胜了绝望,他要和鲨鱼斗到底、斗到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2题:在老人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精神?老人在你心里是怎样的形象?
永不屈服、永不服输的精神。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却自强自信、敢于挑战的、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子。
3、延展:你能根据你心里的老人形象描绘出老人的外貌特征吗?(5分钟)(多媒体打出)。
4、小结:通过合作探究,我们发现《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的'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大量的描写,来突出老人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的。(多媒体打出)。
六、单元教学总结(7分钟)。
其实,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正面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那正面描写的手法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有通过他人的观察与评说来描写的、有通过人物来衬托的、也有通过环境来烘托的。
我们这一单元所学习的三篇小说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上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希望同学们将我们在这一单元的三篇小说中所学到的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去。
语言文字运用高三语文教案篇四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1、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1、师范读课文,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2、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本词创设的意境。
(3)“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4)本词的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学生合作学习10分钟,教师个别进行辅导,然后集体交流。
3、重点解读:
鉴赏这首词美在哪里?
学生自主考虑,寻找“美点”,集体交流。
4、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古人写“愁”的句子。
三、总结:这首词与《望江南》有什么相同之处。
1、背诵这两首词。
2、练习第一二题。
一、课前绸缪。
师:我们古人写“愁”,可以说是穷形尽相,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让我们回忆一下,从你所知道的诗词当中搜寻,总结一下,古人通常是通过哪些物象来写愁的?用诗词来证明。
生:用月亮来表现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生: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生: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生:用水来表现愁。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胭脂泪,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生:用酒来表现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生: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生:用梧桐来表现愁。李后主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生:用山来表现愁。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生:李白、杜甫用头发来表现愁。李白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师:这样看来。只要诗人词人的心境是郁愁的,天地万物都会被感染上愁绪,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这个道理。诗人们愁肠百结,所以百般写愁。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具体抒发愁绪的。
师:诗人们抒发自己的愁绪。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一是直抒胸臆。老师说诗词句,大家说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师:“巴山夜雨涨秋池。”
生: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生:直抒胸臆。
师:“杨花落尽子规啼”、“东风无力百花残”。
生: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师:“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生:直抒胸臆。
……。
师:通过具体物象来写愁,或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让澎湃的情潮溢出心堤。我们今天再学一首婉约词《武陵春》,看看李清照又是怎样写出自己的愁苦的。
二、背景介绍。
绍兴五年,李清照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武陵春》这首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凉,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感情。
三、朗读指导。(示范朗读)。
四、研读。
师: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眼)。
生:愁。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作者是怎样写愁的。
生:从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来写愁。
生:扣住细节来写愁。
生:运用新奇的比喻来写愁。
生: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师板书。
描摹动作神态。
扣住细节愁新奇比喻。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五、欣赏。
师:“风住尘香花已尽”。风儿停了,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又是春意阑珊(将尽)的季节。
师:是人怜花乎?还是花怜人?
生:众说不一。
师:你们说的都说得通。但老师认为是人花相惜,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这种理解更生动些。注意赏析的时候要融情于景。
师:“日晚倦梳头”,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这句话采用含蓄手法,通过妇女特有的生活细节——倦于晨妆,反映了词人的满怀愁绪。为什么词人倦于梳头呢?用对称句来赏析。
师:红颜已老。
生:韵华已逝。
师:丈夫不在。
生:知己难觅。
师:对生活失去信心,
生:对现实充满失望。
师:所以词人懒于晨妆。
师:“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请美好的回忆来反衬现实的孤苦。要求句式对称。
师:以前:夫唱妇随,郎才女貌。朝看日出。
生:晚数星星。
师:短锄栽花。
生:长诗佐酒。
师:以前夫妇俩携手游天下名山,
生:并肩读千古奇文。
……。
师:说不尽的美好,道不完的甜蜜,然而,这一切都不在了,只有山川依旧。请用晏殊的词句来表达这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觉。
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师:“欲语泪先流”,欲说无语,欲诉无人,唯有借两行热泪倾泻心中的无限哀愁。那夺眶而出的眼泪,是内心万重忧愁的外在表露。
生:“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想一想还有哪些写愁的诗句,请找出来背一背,并说明其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下面问题。(7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作者通过“”“”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3分)。
(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答案:
(1)(3分)倦,闻说,也拟。
(2)(4分)运用形象的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2分),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2分)。(或:作者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2分),形象写出了愁思的浓重(2分)。)。
语言文字运用高三语文教案篇五
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出来。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身世孤苦悲凉。
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揭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先尽孝后尽忠。
沐清化蒙国恩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忠心。
圣朝恩重如山。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道理,实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
6、小结: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语言文字运用高三语文教案篇六
一、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的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积累古诗句。
2、能力目标: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方法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
1、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富于暗示的特点,来解读诗歌语言的内涵和意境。
2、走出课文,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三、本文的课时为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为:归纳总结,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教学流程:
一、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辽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众多名句,为何如此青睐木叶呢?什么是“木叶”呢,由木叶又可嗅出怎样的气息呢?此导语在于用书中优美的诗句入题,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再进行设疑,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确定学习重点。
课前学生做过预习,提出的问题采用先宏观,后微观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先把握住文章的大方向,再在细枝末节上去深入地求证、印证中心,进而对课文有个准确的理解。
宏观问题是:
1、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
中国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
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微观问题是:。
1、我们可以看出“木叶”与“树叶”相比,有两个艺术特征,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
(1)木叶,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2)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
2、这两个艺术特征,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3字词语概括一下?
暗示性。
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三、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
(一)首先我设计了一道关于填补“树或木”的一组诗歌。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青青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碧玉妆成一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野旷天低,江清月近人。
枯藤老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一寒梅白玉条,迥离村树傍溪桥。
碧玉妆成一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磨痕。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
枯木傍溪崖,由来岁月赊。
草木无情亦可嗟,重开明镜照无涯。
(二)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四、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
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让学生看这几句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个意象是柳,柳,又名杨柳,可种可插,极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么旺盛。柳树姿态优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
柳是春的使者。
韩翃在《寒食》中写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人贺知章有一首《咏柳》名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问得新奇,答得有趣,精妙传神,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对春的喜爱之情。
清代高鼎的《村居》这样描绘春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歌前两句写草长莺飞、醉柳拂堤的景色,后两句写一群活泼儿童飞纸鸢的情景。短短四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饶有趣味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
柳条藤蔓系离情。
最早写柳的诗,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作者以轻柔优美的杨柳,反衬辞别家园的依恋伤感之情。从此,柳就与送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所以就有了折柳相送的习俗。
隋代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诗歌先写青青的杨柳,再写漫漫的飞絮,然后以折尽柳条来表达希望亲人早日归来的美好愿望。
唐代山水诗人王维有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场雨过,轻尘不起,房舍青青,沐雨后的杨柳清新翠绿。后两句笔锋一转,以美酒劝慰友人,方把“送”意表露。这是一幅十分感人的送别情景。
送别时要折柳相赠,所以柳便成了分别时的见证。离人看到柳,睹物思人,自然会勾起无穷无尽的思念。
三首诗,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五、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乌(鸦)”“昏鸦”“寒鸦”“轻舟”“孤舟”“扁舟”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相同或不同)。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意象艺术特征。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梅-------高洁坚贞。
柳-------柔美依恋。
本课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以树叶的画面切入,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一组诗歌让学生思考,在拓展部分,用梅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语言文字运用高三语文教案篇七
学习目标:
掌握议论文论点提炼与确立的技能。
学习时数:
2课时。
重点与难点: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获得论点提炼和确立的方法。
一、提炼论点与确立论点思维方式不一样。
从学生的描绘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拿来评论,但是要想准确体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就必须找出该人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评价。我们在片段中提炼论点也是一样,片段中的任何一个词句都可以拿来评论,(提炼观点)但是只有抓住文段的主要意思,才可以贴近作者的本意,获得最佳效果。(确立观点)。
提炼论点重在分析,确立论点重在综合。
二、提炼论点之方法。
(一)抓住关键,贴近生活。
在提炼论点的过程中尽量贴近生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注意:论点必须是一句完整的话。
片段一:有一个人,在每年十月间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看野鸭南飞。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
和家人看野鸭南飞跋涉上百里。
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
和家人美丽要一起分享。
看野鸭南飞拥抱自然就是拥抱美丽。
跋涉上百里为爱,我们需要(不怕)付出代价。
片段二:有一次出发前,他五岁的儿子吵着要带饲料去喂野鸭。他听了很高兴。就这样,以后的每一年,一家人都不辞劳苦地带着饲料去喂野鸭。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
儿子要喂野鸭他听了很高兴一家人喂野鸭。
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
儿子要喂野鸭善良是孩子的本性。
他听了很高兴我们要保护孩子的爱心。
一家人喂野鸭美好的行为是极富感染力的。
片段三:十年后,当这家人再去时,却发现这里的野鸭只是高兴地围在他们身边乱叫,根本不再南飞。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
十年野鸭不再南飞。
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
十年贵在坚持。
野鸭不再南飞物极必反。
小结:抓住关键,贴近生活,形成一句完整的论点。
(二)角度多元,立意新颖。
阅读整段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主要内容:
材料四:有一个人,在每年十月间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看野鸭南飞。有一次出发前,他五岁的儿子吵着要带饲料去喂野鸭。他听了很高兴。就这样,以后的每一年,一家人都不辞劳苦地带着饲料去喂野鸭。十年后,当这家人再去时,却发现这里的野鸭只是高兴地围在他们身边乱叫,根本不再南飞。
1.提问:面对野鸭不再南飞时,这家人会怎么想?
提炼论点:
a.溺爱使动物丧失本能。
b.我们对自然不能横加干预。情感态度:否定。
c.爱也会错。(错爱。爱也要讲究方式)新颖。
d.利诱如刀。
e.改变,原来只需要坚持。情感态度:肯定。
2.提问:当严冬到来时,野鸭们会怎么想?
提炼论点:
f.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g.依赖只会葬送自己的生命。情感态度:否定。
h.面对困难,我们不能一味寻求帮助。
i.拒绝诱惑,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
小结:在分析材料时,要考虑角度的多元化,要努力使自己的论点新颖。
三、确立论点。
“材料四”是供我们进行提炼论点训练的很典型的材料,经分析思考,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诸多论点。然而,综合全段,我们发现,不是每个论点都对、都好。要确立论点,我们必须考虑那个更贴近作者写这段话的本意。这段话给我们的最主要感受是:这家人出于好心却办了坏事。因此,论点应在“a.溺爱使动物丧失本能。”“b.我们对自然不能横加干预。”“c.爱也会错。(错爱。爱也要讲究方式)”三者中确定。至于到底确定哪一个,还要结合自身对相关素材掌握的情况、展开论证的难度等来考虑。
四、作文实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立论点,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言文字运用高三语文教案篇八
在每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都会出现一些背诵题目,而这些题目基本上是白白送分的题目,考生需要在考试前对大量的课文以及古文这种背诵。由于顾文已经要古诗的数量比较多,高考涉及到的背诵题目,不单纯考查高中时期学习到的古诗,也会出现初中时期学习到的一些故事,需要这些考生长时间地进行背诵。
高三考生要想在高考语文方面获得一些突破,就需要掌握高三语文复习的方法。在考试之前,每天都需要背诵一些经常会考查的课文。这些高三学生每天也需要背诵一些古文,文言文。除了对这些古文熟练的记忆之外,也能够应用到自己今后的写作中。
语言文字运用高三语文教案篇九
教案(一)。
时间:2个小时。
教学目的:通过初次接触,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按照语文高考的要求,为学生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复习方法。同时,让学生了解,高考语文的相关详细内容。
教学重点:强调提高语文成绩速成方法,增强授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二、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答。
a.谈谈你对语文课程的.看法?
b.你平时考试的成绩一般是多少?
c.你对自己语文高考成绩的期望值是多少?
d.你喜欢语文课程吗?
三、试卷内容、题量及占分比例。
1.语言文字运用6题约16%。
2.古代诗文阅读7题约23%(去年22%)。
3.现代文阅读4题约11%(去年12%)。
4.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约10%。
5.写作1题40%。
三、题型的占分比例。
1.选择题约20%30分。
四、针对江门一中的模拟卷,为学生详细分析如何在短期内提高成绩,突破自我。
1.试题分析。找出得分比较容易的题目,进行强化练习。针对第五大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得分能力。
2.重点突破作文。
五、作文速写示范。
1、详细分析历年高考作文题目。
2、让学生说出写作的构思(第一次上课,以赏识教育为主导),为学生减低难度。
3、让学生讲几个故事。
4、为学生找出一个万能方法。(故事穿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