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教学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板书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最新教学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板书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6 18:03:02
最新教学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板书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时间:2023-11-06 18:03:02     小编:LZ文人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板书设计篇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文具的家》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文字活泼,富有童趣,并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并进行扩词训练,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感。教学中创设趣味的学习环境,用“闪电读词”和“闪电出字卡”的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朗读”训练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会读对话、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借助顺口溜总结整理物品的方法,通过“文具认领会”和“整理书包比赛”鼓励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同学们,我们猜两个跟文具有关的谜语,好吗?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课件出示谜语: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认识“文具”: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该怎样识记“文具”的“具”。

(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

(3)生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谜语形式导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将学生熟悉的文字和图片相联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检查预习

(1)教师导问: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写的是()和()之间发生的事。()总丢文具,()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

文具、一次、丢失、仔细、检查、所有、他们、每天。

(3)教师指名领读在书上圈画的生字、新词,教师适时正音。

(4)游戏“闪电读词”: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同桌就开始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5)教师范读:同学们,解决了生字的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师先来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圈画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由读: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我们可以用轻声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方式来读。

(7)轮流读: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和勇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识记生字

(1)游戏“闪电出字卡”。教师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仔细听。当老师读到课文里的生字时,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第一个把字卡举起来。

(2)学生举字卡“丢”。指名读准字音。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预设:生1: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一撇加一个“去”字,就念“丢”

生2:我是用想一想的方法记住的。“去”字就像一个人蹲在那里。上面的“撇”就像手绢。我想象小朋友们在玩“丢”手绢。

(4)教师读第2自然段,学生举字卡“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找”字。

预设: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找”字。提手旁加一个“戈”就念”找”。

生2: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认识“找”字。“拍”字右边的“白”换成“戈”就是“找”。

(5)关注“新”的斤字旁和“些”字左上角的“止”。

(6)小组交流识记其他生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通过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轮流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学字。“闪电出字卡”游戏旨在让学生愉快地巩固生字。

三、写字指导

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 3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文:注意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

找:右边的“戈”字,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第二笔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

办:教师书空示范,起笔是横折钩,不要和“为”混淆。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抓住写字的指导重点,有的放矢,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教师导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3、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强调平实、扎实、不花哨。所以,课后总体感知内容,以及对识字方法的复习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对识字教学更有帮助。

教学板书设计篇二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含板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片、收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对刘禹锡的了解:刘禹锡,唐代诗人,洛阳人,其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

2、揭题,介绍洞庭湖:位于湖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湖中有君山,名胜很多。

3、结合资料谈谈、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古诗读正确,查字典了解“磨”的两个读音的用法。(2)查字典或结合诗句尝试理解词语:相、和、磨、遥望。(3)读通课文,说说诗句中不懂的地方。

3、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2)多音字组词。(3)指名读古诗。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指导

1、引导理解诗句(有重点)

/ 4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

镜:铜镜,本课喻洞庭湖面。磨:磨拭,即擦。遥望:远望。

理解诗句的意思: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被磨拭的铜镜一样。远远望去,那在月光辉映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

自由说 指名说

2、思考讨论

(1)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2)课文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3、想象诗的意境:(1)看图读课文

(2)教师描述: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行经洞庭湖。他被奇妙的美景迷住了。洞庭湖里的水清清的、绿绿的,河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天空中一轮明月洒下一片银光。月光倒映在水中,湖水闪烁着银色,这是多美的一幅“秋月照镜图”!更妙的是,远望那洞庭的山和水,在这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融为一体,多么像那银盘里放着一个小小的青螺呀,这简直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4、指导朗读、背诵。(1)指导停顿和重音。(2)范读 练读 指名读

四、指导写字

螺: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虫”不能写得太下,右边的“累”起笔与“虫”一样高,写紧凑些。板书设计:

望洞庭

/ 4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准备: 投影片、收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

2、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

3、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板书课题。

5、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古诗读正确。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词义、句意。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2)指名读古诗

三、介绍几处地名,学生自学古诗,讨论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四、疏通诗句

1、理解“半轮”(看图):我们平常都说一轮明月,这里为何说是“半轮“?

/ 4

影:指月影

秋:为了押韵而倒置句末,形容秋天月色之美。

句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的意境:观察图上清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给你什么感觉?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

4、看图读课文

5、教师描述:

指导朗读,读出思念之情,语调低缓:范读 指名读 指导背诵

五、小练笔:《洞庭美景》

/ 4

教学板书设计篇三

一、邀请信的概念:

邀请信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在国际交往以及日常的'各种社交活动中,这类书信使用广泛。

二、邀请信的分类:

邀请信(letterofinvitation)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在国际交往以及日常的各种社交活动中,这类书信使用广泛。英文邀请信可分为两种。

(一)请柬(invitationcard)

这是一种正规的邀请信。请柬的格式严谨而固定。一般适用于较庄重严肃的场合。

(二)一般的邀请信

三、邀请信的文体结构和内容结构:

前边我们已经将书信的格式写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邀请信作为信的一种形式可参照一般书信的格式去写。这里就其内容和需注意的地方作一交待。

1、标题:邀请信

2、称谓:即被邀请人姓名

3、正文:

第一,说明邀请对方参加什么活动、邀请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将活动安排的细节及注意事项告诉对方。诸如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人数,做些什么样的准备及所穿的服饰等。

第三,为了方便安排活动,如有必要,可注明请对方予以回复看看能否应邀及还有哪些要求等。

四、邀请信的写作要求

1、邀请人要用第二人称,邀请人参加活动的时间地点也要写得清楚明确。

2、希望被邀请人收到请柬后给予答复的;则须在请柬上注明“请答复”字样。有时为了方便联系,可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或地址。

3、对参加活动的人有什么具体要求可简单地在请柬上注明,比如对服装的要求,要求穿礼服时,须在请柬的右下角注明(服装:正式服装dress:formal);较随意时可用:(服装:随意dress:informal)。

五、本节内容小结:

讲清邀请信和请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学生学好本节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六、布置作业:

dearsirs,

yoursfaithfully,

中文对照

敬启者:

本公司新建工厂预定于元月1日开始投产,特邀请阁下夫妇届时亲临指导。

新工厂的投产对本公司来说,是一个极重要的里程。这也是海内外对本公司产品持续需求的结果。应邀人员及公司都对本公司的成功作出了很大贡献。相信阁下会赏光的。

在向阳饭店举行午宴,随后是开幕式和参观工厂,晚间举行酒宴,届时阁下能否参加,敬请来函确认并告知抵达时间,以便为阁下安排会晤。阁下在10日晚上停留一夜的安排费用均由我方支付。

×××敬上

教学板书设计篇四

听课时间:2008年12月25日听课地点:俞范学校执教者:顾可雅(实验小学)

一、考眼力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救生圈;碟片;球;车轮

师:不同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

2、看杨桃

师:它是怎样的?

生:它是绿色的,像一片叶子。

师:杨桃一般生长在广东,没有成熟之前是绿色的,成熟后是黄色的,市场价格是5元一斤,今天我们来学习“画杨桃”。

3、引入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齐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谁能把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吗?

生读

师:知道“叮嘱”为什么都是“口”字旁吗?

生:是用嘴巴说的。

生读句子:含严肃的句子

师:提醒严肃的肃写法,并书写。

生读含“半晌”的句子

师:真不错!知道班上什么意思嘛?待会讲课的时候理解。

生读含“和颜悦色”的句子

师:和颜悦色是形容神态的,老师的神情就可以说是:“和颜悦色”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师: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我在上课的时候画杨桃。

师:补充课题的办法,把主要内容说出来了!

三、精读画杨桃

师:那我和同学、老师看到的杨桃一样吗?我看到的杨桃是怎样的?找到句子读!

师:这个时候我的心理会怎么想呢?

生:我应该怎么画呢?

生:是画成我平时看到哦啊的,还是现在看到的?

师:作者看到的杨桃和平时知道的杨桃是不一样的,他矛盾了很久,这是课文的原文部分,让我们听一听!

生:引读,于是,他就认认真真的,老老实实地画!

师:此时,你有体会到了什么?

生:很喜欢画画

师:他在画画时,父亲会对他说什么?

生:孩子,你应该认认真真地画!

师:那让我们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读!齐读

师:那我认认真真的画,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不认可他!

生:画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出示语段: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像什么?”

“像……五角星!”

指导读出省略号!

展示杨桃

师:到侧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刚才哈哈大笑,你的心理怎么样?

生:我看到的杨桃像五角星,我觉得刚才不该嘲笑他!

师:这一看,让我们看到哦阿勒不同角度的杨桃。

生:老师严肃了半晌。

师:半晌的意思是半天,老师严肃的时间有那么长吗?

师:同学们嘲笑我时,是那么严肃,老师的心里想什么呢?

生:用什么办法嘲笑同学的同学

师:那么老师又有什么变化?

生:和颜悦色

读老师的话!

生:因为这个老师实事求是!

生:有办法让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事物!

师:现在,谁原意来读一读,要让大家听了非常舒服

指名读,齐读

师:那课文中谁的话和老师的话一样呢?

师:你知道应该怎么看事物吗?

生:看到了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

生:要知道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生:相信自己的眼睛。

师:正式因为有这样的老师和父亲,才使我成为了著名的作家,让我们看一看这位作家。

介绍作者:岑桑

师:但是,当他面对自己的成绩时,又是怎么说的吗?

读:多年来,……

师:读了文字后,你有什么想说?

生:向他学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人。

生:时时刻刻记住了父亲和老师的教诲!

女生读老师的话,男生读父亲的话。

教学板书设计篇五

【教材简析】

1、知识与能力.:自主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教学准备】雨伞、图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2.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板书)

3.请学生读读课题。通过文题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

4.学生自由练读。

5.现在同桌之间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

6.同学们通过这次读书,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讨论)

三、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板书。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抒情导入,揭示课题

昆明的雨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舒服,这样的令人兴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昆明的雨》。教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课文内容

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

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

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兴奋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

品读对果儿、花儿的描写:

1.指名读文章。

2.从哪些词句看出作者对昆明雨的喜欢与怀念之情,画一画,然后想一想,学生交流。

3.你能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四、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7、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季:明亮的、丰满、动情的。卖杨梅的女孩:娇娇的

杨梅:黑红黑红的、不酸 乡愁:淡淡的

教学板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倘若、一日三餐、脾气”等词语;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高傲、从容不迫、扬长而去、不胜其烦”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

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重点语句课件、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背诗引入: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

2、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3、教师小结:骆宾王写鹅,着眼于鹅的形象,将鹅美丽的色彩和优雅的姿态写得妙趣横生,大师丰子恺笔下的鹅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文章《白鹅》。(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作上不同的标记。

2、同桌互读生字及词语,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间相互交流。

3、自读引导: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来概括)

三、生字新词,引导学习

1.认读生字卡:强调 “颈、吭、倘、供、郑” 等字是后鼻韵,“饮、邻” 等字是前鼻韵。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郑”等。

3、同学间相互交流好的识记方法,告诉大家你是如何快速记住本课的生字的。

4、指导写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书写。指导“厉、餐、侍、脾、蹲、邻”时,要注意它们的重点笔画。

5、课堂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读通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引导:默读课文,想想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估计学生的答案,屏幕投影: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请同学们表情朗读这句话,并说说你怎样理解“高傲”这个词?

2、为了写出鹅的高傲的特点,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你是如何体会的? 估计学生的答案,屏幕投影: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句话不仅是文章的中心句,还是文章的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转折词,可以看出作者从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四个方面来写鹅的高傲。第二自然段与后文是总分关系。)

3、带领学生探究: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鹅的姿态如何高傲呢?(引导学生抓住“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这两个动词,同桌反复表演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4、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二、读懂课文,体会“高傲”

1、自读感悟:体会“鹅的叫声的特点”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它好像在说。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

(3)从这里你体会到鹅是怎样的动物?

(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里既用了对比手法,将鹅的 “大叫”与狗的“狂吠”进行对比;还用了明贬实褒的手法,表面是说鹅叫声大,实际上是赞扬鹅的忠实。)(4)引读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体会作者对鹅的赞美。

2、自读感悟:体会“鹅的步态的特点”

轻声读课文,思考:鹅的步态是怎样的?屏幕投影: 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男女同学分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读准多音字“从(cng)容”、“大模(m)大样”、“净(jng)角(ju)”,并说说鹅的步态和鸭的步态有何不同?(2)播放 “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课件,感受鹅的步态的高傲。

(3)小组演演他们走路的样子,明确区别,体会对比的写法,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表演进行评价。

(4)再读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体会作者对鹅的赞赏。

3、自读感悟:体会“鹅的吃相的特点”

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鹅的吃相很高傲呢?快速浏览课文四至六自然段,用笔在书上画一画,写一写你的理解。

估计学生会从这些语句中感悟:

(1)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引导学生体会到:第四自然段其实就是围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这两个词来写的,作者进行举例,“一样„„一样„„一样„„”、“先„„然后„„ 再„„”等,就是想突出鹅的吃相的可笑,鹅的高傲也就体现在其中了。)(2)这样从容不迫的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里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说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这样写,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突出显示鹅的尊贵。)(3)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他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将鹅和狗进行对比,对狗的“窥伺”含贬义。在这里,作者还称它为“我们这位鹅老爷”,明贬实褒,表现对鹅充满了爱意。像这种用法,还有“架子十足”“不胜其烦等”)(4)师生情不自禁地齐读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三、感悟课文,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在本课,四字词语很多,他们用得生动、传神,老师向大家赠送词语卡,请你向别人介绍高傲的白鹅,至少用上词语卡中的五个词语。屏幕投影:

左顾右盼 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局促不安

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从容不迫

昂首大叫 不胜其烦 毫不相让 架子十足

2、家庭作业: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注意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3、学生阅读文章《雪猴》片断。精彩片断

(通过表演鸭、鹅的步态体会鹅的高傲)

师:(男女同学分读表现鸭、鹅步态的两个句子)说说鹅的步态和鸭的步态有何不同?

生: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生: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播放课件:“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情景,感受鹅的步态的高傲)

师:请同桌的同学合作表演,一人表演鸭的步态,一人表演鹅的步态。(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

师:大家评一评他们表演得怎样?请你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来评。生:甲同学表演鸭的步态,还慢了点,没有表演出鸭的急速。

生:书上说鸭的步态有点不安之相,就是显得很不踏实的样子,可是甲同学表演时让人感觉鸭的步态好像有点儿镇定。

生:乙同学表演鹅的步态,也不够从容。师:请大家再读这两个句子,同桌再次试演。

生:鹅走路的样子显得很可爱。

生: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表现了鹅的高傲与大家风范。生:作者对白鹅的描写“步调从容”用词非常准确。

生:作者不仅赞美白鹅,还带有由衷地赞赏。„„(请你试着背诵这一个自然段)

教学板书设计篇七

教学设计:

聊聊书信的格式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话题开发》

沙坪镇志城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训练,引导学生归纳出书信的基本格式。

2、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

3、培育学生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的能力,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终掌握书信的格式。

4、帮助初步学生养成乐于参与讨论、善于倾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口语交际习惯。

教学重点:

1、培育学生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的能力,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终掌握书信的格式。

2、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写信和口语交际的欲望。

教学难点:

帮助初步学生养成乐于参与讨论、善于倾听、敢于发表自己

的意见的口语交际习惯。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和方法:

1、引导学生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组内、班上纠正不规范方言和生造词出现。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一封家书》

2、小结:同学们,歌曲好听吗?你们听出这首歌的歌词和咱们昨天学习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什么共同点了吗?(其实,这首歌的歌词就是一封信。)

3、出示:第四单元知识树图。

指导学生看到15课的枝叶。你看到了什么?(抽生汇报)(引导学生关注书信的格式)

4、出示谜语: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二、汇报关于信的了解。

1、回顾上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那是张国强同学给柯岩老师的信和柯岩老师的回信。

2、你还了解些什么关于信的资料呢?

(引导学生学生从信的别称,有关信的诗句来回答)

3、现在,你知道信的作用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书信这种交换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换信息。它的普遍使用,使我们之间的亲情、友谊等紧紧连在一起,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引导学生说出作用)

4、信的优势。

(虽然很多人现在对书信的作用不以为然,但是作为传统的交流方式,信有它的优势)

(引导学生看课件后交流)

三、初步了解书信的格式

写信一点儿也不难,想跟对方说什么就说什么,一一内容写明确、格式写正确就行了。请同学们快速地看看15课,看它跟平常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只看格式)

(1)同桌交换。

(2)指名说说。

(3)老师在学生交换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

四、结合课文进一步了解书信的格式。

1、称呼。

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文中的:“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引导学生归纳:称呼顶格打冒号)

2、问候语。

问候语。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问候语。运用礼貌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到尊敬。文中的:“您好!”“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引导学生归纳:先向亲友问个好。)

3、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这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确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文中;从:“您好”一直到“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这部分讲了中国孩子雷利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和平卫士,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引导学生归纳:正文每段空两格,一件一件不乱套。)

4、结尾(祝福语)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文中:“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引导学生归纳:事情谈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说到。)

5、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的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文中:“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和“11月8日”

(引导学生归纳:署名日期别漏掉,工整写在右下角。)

五、对照歌词找书信的格式。

引导学生按照以上方式找出书信的格式。(组内找出并汇报)一组回报一处,最后一组善意提醒容易出错的地方。

六、学生汇报书信格式。(进一步加深记忆)

1、学生合上书本汇报书信格式。

2、抽生依次汇报每一项格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3、全班综合汇报书信的格式以及注意事项。

七、活动“和平鸽”

但是大家得把这只和平鸽的各部分和信的格式联系起来哟!出示和平鸽。(抽生说出对应部分)

八、总结顺口溜和信的格式。

教学板书设计篇八

岔口联校

武荣花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三、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我们一起去看看丰子恺爷爷的白鹅是什么样的?了解一篇课文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作者。

二、)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简介。)

既然他是漫画家,我们一起看一下他的漫画作品。(课件出示:漫画图片)

一篇文章除了了解他的作者,还要了解他的写作背景。(课件出示:写作背景)

了解完写作背景,我们亲自去看看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是怎样的。在预习当中,你们觉得

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什么影响呢?(课件出示: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

他给我们留下什么特点,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高傲”。(课件出示:高傲)

文章用一句话来强调白额是高傲的动物,“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句话作者想强调什么呢?请大家再来读一遍“好一个高傲的白鹅”

(出示课件: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哪些方面?)我读了课文,我找到了这样的一些词语,白鹅的高傲基本上表现在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

三、小结

好了,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

教学板书设计篇九

展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因此,让语文课堂学习由课外促进课内,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事实证明,学生只有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即透过文本的拓展教学来促进课文文本的理解,加深拓展文本的印象,在有限的时间里,消化更多的文字资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这节课上,我们务必明白蝙蝠和雷达的关系后,才能有所拓展,联系课后提到的仿生学,引出更多的例子,也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发明更多从动物身上学到的东西。我们要摒弃那种,没有消化好课内东西,就进行延伸的教学。

《蝙蝠和雷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教学板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学习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出示书中的两段对话,朗读

1、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2、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板书课题:画杨桃

二、透过这两段对话,可以让我们再次回想到文中的场景,

那节图画课上(出示: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读,师:怎么看就是认认真真地看?位置、角度?(正对着我)板书:看(认认真真)

出示: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指读(生读)审视?会怎么审视呢?审视之后神情严肃了有时为什么?

老师让同学们也轮流看了,能形容他们眼中的杨桃吗?

出示实物,能形容你们眼中的杨桃吗?

出示:1、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2、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读读说说,此时再读这句话你能了解他们想法吗?

师:你想告诉同学们什么?(生说)老师是很条理地说的,我们一个一个地看

a、角度不同我们回顾课文找文中,我画杨桃时的角度。读读,不由让我想起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b、不忙着发笑什么是忙着?(想都没想,没有站到别人的角度去审视)

c、看到…就…听听是否很很熟悉(爸爸说过)的确真的很像

出示: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对比读读,你觉得哪像(做事情要事实一致、与事实相符,不能想当然)

板书:

(认认真真)看

画杨桃

(老老实实)画

教学板书设计篇十一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

(一)、实物引入,激发兴趣

2、课件出示有关杨桃的知识简介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补充板书:画)学生齐读课题《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自己练读、开火车读、齐读)

(2)、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过渡:在这次图画课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深入学习。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引出父亲叮嘱我的话,全班齐读)

师:什么是想当然?

生:心里想什么就是什么……

师:大家都答对了一些,但都不够准确,下面老师举个例子帮大家理解:(例子)

师:父亲就教育“我”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也就是看到什么就画成什么样。(板书:看到什么就画成什么样。)

2、听了父亲的教导,在学校的图画课上,“我”是怎么画杨桃的?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同学们找出描写“我”画杨桃时的句子。

师:课件出示该句子“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的很准确。”全班齐读,回答问题:

(1)我认认真真的看,看到了什么?(杨桃像五角星)

(2)我老老实实的画,画成了什么?(五角星)

(3)我觉得画得怎么样?(很准确)

(4)再读读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杨桃的样子,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

3、可当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都有些什么表现?引出老师和学生的第一次对话。

4、老师看了我的画后,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自然段,找出描写老师动作、神态的重点词句,重点体会老师的看、走、坐、审视等一系列动作)

过渡:那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错了,可还是那样自以为是,所以老师的表情就变得严肃了,他就想:如何才能让学生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呢?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学生轮流到“我”的座位观察杨桃的样子,这时老师趁机启发学生于是出现了第二次对话。

5、通过两次对话的对比读,体会不同的心情,教师要引导读好这一部分。

过渡:通过师生的两次对话,同学们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的神情也变得和颜悦色了。

师:哪个同学能说一说和颜悦色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高兴……

师总结: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6、老师和颜悦色的说了什么?请同学们在第18自然段中找出来并齐读一遍,回答屏幕上的问题:

(1)老师的话里共有几个句子?(4句)

(2)前两句讲了什么?(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3)同一事物,当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不同时,你要怎么做?(读后两句话)

(4)什么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7、老师说的话含义深刻,请同学们读一读并背下来。

8、利用板书比较,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实事求是。板书:实事求是)

9、这个道理仅仅用于画画吗?它还可以用于哪些地方?

生畅所欲言。

师:这个道理使“我”一生受用。

(四)、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我们做事情或看问题时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的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身受益。)

三、板书设计:

11、画杨桃

父亲:看到什么就画成什么样

老师: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四、作业设计:

1、背诵老师说的那段话。

2、摘抄文中是你受教育的句子。

教学板书设计篇十二

一、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有一种情,悠远而又绵长,那是思乡情;生活中有一种爱,平凡而又伟大,那是慈母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诗人为此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首,请齐读课题(师指板书:《14 古诗两首》)

二、检查预习

1、第一首《泊船瓜洲》,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师板书:《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那《游子吟》呢?(师板书《游子吟》)——唐朝的孟郊。(师板书:唐 孟郊)

2、这两首诗我们都已经预习了,谁来读一读?你来吧(指一名),其他同学注意听他的读音是否正确。

3、(生读完第一首,读得很流利)

4、谁来读《游子吟》?(指一名)师:读得很流利,吐字很清晰。

5、通过课前预习,你对这两首诗有了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泊船瓜洲》写了作者非常思念家乡。师:你读懂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生:我知道了《游子吟》歌颂了母爱。师:你读懂了诗人的心。

生:(读搜集到的王安石或孟郊的资料)师:真会学习,知道多方面获取学习资源。(了解诗人的背景,可以加深我们对诗的理解。)(如果介绍得较多)以后再介绍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资料稍加整理,简单介绍给大家。

6、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学不但了解了诗意,还感受到了出门在外的游子思乡思亲的深厚情感。现在我们就踏上王安石的那条小船,去品味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情。(师板书:思乡情)

三、学习《泊船瓜洲》

(一)品读“绿”

2、谁体会到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是啊,这句诗最能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体会着读一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那“春风又绿江南岸”(点课件:“春„„岸”变蓝)让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点课件:放《姑苏行》合成音乐)

5、你的眼前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来说——

生:我仿佛看到江南一片嫩绿,小草露出了可爱的小脑袋,柳枝抽出了嫩芽。小河的冰融化了,河水哗哗地流淌着,小鱼儿在水中吐着泡泡。我还听到了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

师:好一幅江南春景图啊,你看到了什么?

生:春风吹过,江南一片新绿。有红的花、绿的草,还有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嫩绿的柳枝随风摆动,粉红的桃花也绽开了笑脸,鸟儿们在枝头欢快的歌唱,鱼儿们在水中嬉戏,处处充满生机。伴着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尽情地玩耍,有放风筝的,有摘野花的,别提多高兴了。

师:是啊,春风一至,处处充满生机。你还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也可以用自己积累的诗句啊、成语啊,把你看到的画面描绘出来。

生:阳春三月、鸟语花香、生机盎然、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姹紫嫣红„„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这是多美的一幅画啊!有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把你看到的画面读成一句诗,那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指屏幕)

师:这么美的画面读成诗中的一个字——绿(点课件:“绿”字变成绿色)

6、说到这个“绿”字,让我想起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炼字故事,想听吗?——据传,诗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他觉得“到”字不好,就改为“过”,接着又改为“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最后才确定改用“绿”字。

7、那你觉得这个“绿”字妙在哪里?(指几个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8、一个“绿”字就让我们品出了这么多的滋味,自己体会着读一读这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指屏幕)

9、谁来读——(生读得不太好)

10、我感受到了丝丝绿意,谁能让春意更浓郁一些?你试一试——(生读得很好)

11、浓浓春意,扑面而来,我们一起读——“春风又绿江南岸”

12、然而这一个“绿”字仅仅是在写江南明媚的春色吗?透过这一个“绿”字,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热爱家乡、赞美家乡、思念家乡、依恋家乡之情。

13、那诗人的家乡在哪儿?他又身在何处呢?读读诗句想一想(指屏幕)

(二)理解“一水间”“只”

1、诗人身在何处——瓜洲

2、这蓝色是烟波浩渺的长江,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点课件:出现“瓜洲”)那京口呢?——在长江南岸,和瓜洲隔江相对。(点课件:出现“京口”)

师:那诗人的家乡在哪儿?——

师:钟山和京口之间相隔着数重山。(点课件:出现“钟山”)

生:滚滚长江是那么浩荡,可在诗人眼里,却觉得只有“一水间”的距离。而数重高山那么远的距离,作者却用了一个“只”,说明诗人感觉家乡离自己很近。所以看出诗人很想念家乡,才会觉得家乡离自己这么近。

师:你读懂了诗人的心,是思念让天涯变成了咫尺,谁再来谈一谈。生:诗人离家乡虽然已经很远,但是他心里一直想着家乡,所以感觉家乡离自己很近。

师:(你也感受到了)是啊,(指屏幕)从钟山到瓜洲,这一道长江水,数重高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然而,正是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依恋,才让诗人感觉家乡仿佛就在眼前,我们体会着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5、其实,诗人不仅在这首诗中表现了这种情感,在这次赴京途中的其他诗中也有所流露。(点课件:“青松十里钟出路,只隔西南一片云。”)自己读一读,看看能否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6、谁体会到了?(你体会到了,你来谈一谈)

生:离开钟山都十里路了,诗人却感觉离家只有一片云的距离,说明诗人思念、依恋家乡,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乡。

7、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好吗?——

8、是啊,诗人虽然身在途中,却心系家乡,他仿佛永远走不出自己的家乡,所以才会感觉——“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三)品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钟山(今南京江宁)居住,视钟山(江宁)为第二故乡。

1042年王安石入朝为官,在做地方官时,曾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北宋神宗皇帝非常赏识他,1069年调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后来,变法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王安石万般无奈,辞去了宰相的职务,回到江宁任知府,从此寄情于山水。

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这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京赴任。他知道这一去是凶多吉少,因为只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派的打击、排斥,而皇帝又反复无常,所以他忧心忡忡,更加思念家乡。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

2、你体会到诗人此时的心情了吗?(点课件:《长相思》配插图)同学们,五十五岁的王安石,正站在瓜洲江边,皓月当空,微风拂面,面对遥远的家乡,面对迷茫的仕途,诗人不禁思绪万千。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如何,他又会想些什么呢?请把它写在诗的旁边。

3、同学们坐好了,有些同学虽然还没有写完,但在写的过程中,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深处,你可以把你感受到的直接说出来。

师:是啊,这一去,仕途险恶,吉凶难测,这怎能不令人担忧,这怎能不令诗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点课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变蓝)

师: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升,诗人在想——

师:是啊,明月自古就有团圆之意,诗人睹月思亲,归心似箭,可是皇命难违,只能望月兴叹——(指屏幕: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明月清辉之下,这位两鬓斑白、年过半百的老人在想—— 生:春天又到了,家乡现在也应是风景最美的时候,我多么希望永远地留在家乡,永远陪在亲人身边啊!可是我身负重任,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安康,不得不离开家乡和亲人,孤独的远赴他乡。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我这一走,吉凶难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也不知还能不能回到家乡,见到让我朝思暮想的亲人啊!

师:是啊,我这一走,何时是归期?还有没有归期啊!想到这里,诗人不禁喟然长叹——(指屏幕: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这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指一名学生读)师:这是诗人内心忧愁的真实写照——(指一名学生读)

4、站在瓜洲古渡的诗人,此时千种滋味,万般愁绪,涌上心头,化作江水边、明月下的两句感叹——(指屏幕: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九百年前,瓜洲古渡口,站着一位诗人,他的身后是深深依恋的家乡,他的前方仕途茫茫,谁来读这首诗——(指一名)(若生读得不好)

6、老师能读一下吗?(师配乐《渔舟唱晚》范读)

7、谁再来读?——(指一名)

8、我们一起读——(齐读全诗)

四、学习《游子吟》

(一)自学交流,理解“密密缝”。

1、刚才,我们通过想象画面,走进了诗人王安石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诗人那份绵绵的思乡情。下面,我们就走进另一位游子,去感受他的情怀。(点课件:出示《游子吟》全诗)

2、自己读一读《游子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感受比较深的地方作上批注(写写体会),一会儿我们交流。

3、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阅读收获,谁先谈——(1)密密缝

生:我从“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体会到母亲很疼爱儿子。师:具体谈一谈好吗?(母亲怕儿子出门在外迟迟不能归来,衣服破了没有人给缝补,没有替换的衣服,再受冻,所以缝得特别密实。)

师:这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谁再来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学生回答和上一个差不多)

师:你也感受到了母亲的担忧。

师:谁又有了新的体会,你来说——

生:母亲把针脚缝得那么密实,是盼望儿子早日归来。

生:是母爱„„(多指几名学生说)

师:是啊!(是深深的母爱)是叮嘱、是牵挂、是担忧、是惦念,是那颗永远给儿子温暖、幸福的慈母心。(师板书:慈母爱)师:这是一个怎样的缝啊,容纳了千言万语,浸透着殷殷的母爱,读出你的感受——(指屏幕: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还有哪些诗句让你感受深刻——(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走进画面,升华情感。

1、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真挚与伟大,让我们再次走进画面,走进游子的心。

2、(点课件:播放《长相思》)夜深人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酣然入睡,惟独我家的油灯还在闪烁,只见——慈母手中线„„报得三春晖。)

生:母亲,看到您一夜未眠为我缝制衣服的情景,回想起我们相依为命的日子,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我真想永远陪在您的身边,以尽孝道啊!

师:我真想对母亲说——

生:母亲,我一定会苦读诗书,考取功名,不辜负您的期望,早日接你同住的!在我离去的日子里,您一定要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啊!

师:我还想对母亲说——

生:母亲,您歇歇吧,儿子已经长大,能照顾自己了,您千万别再为儿担心,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儿子此去,不知何时才是归期,但您放心,虽然相隔千里,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每当想您的时候,我会轻轻抚摸您为我缝制的衣服,捧着衣服,就是捧着娘的一颗心啊!

4、可是,我这颗漂泊不定的游子心,又怎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无边的厚爱呢?我只能将千言万语溶于一句诗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此情此景,永远印在了诗人心中,时时拨动着游子思亲的心弦,齐读——(全诗)

五、拓展阅读

1、刚才我们和两位诗人共弹了一曲余韵绵绵的思乡怀亲曲,现在我想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推荐给大家,喜欢读的可以和我一起读——(点课件:配《思乡曲》朗诵)

乡 愁

台湾.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同学们,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亲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和亲人,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到那时,你们会觉得,故乡和亲人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魂牵梦绕的。

教学板书设计篇十三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

喜欢谁啊?他有什么本领呀?

生:我喜欢„„,他有„„

2、师:同学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吧。

3、师板书课题:《绝招》,齐读

4、提问:什么叫绝招?

是一个人怎样的本领呢?能具体说说吗?

(师小结:绝招是一个人很难练成的,了不起的本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过渡语:课文中有一群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绝招。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吧。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64页,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次。现在开始吧。

1、学生自由读。

2、读准下列字音:

憋气

腮帮子

蔫蔫

铲馅

攥饺子攥得快

尴尬

撇到

下巴颏咧开

羡慕

握拳

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胖、二福、小柱子)

2、这些小朋友几次比绝招啊?

3、第一次三个小朋友分别表演了什么绝招啊?(三胖的绝招是憋气,二福的绝招是空翻)第二次呢?(小柱子的绝招是算数学题目)

4、用上“尴尬”和“羡慕”这两个词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一次比绝招,三胖表演憋气,二福表演武术,小柱子没有绝招,很尴尬;第二次,小柱子表演了口算,大家都很羡慕,对他的绝招赞叹不已。)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第一次,小柱子为什么会这么尴尬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1~5自然段,找一找小柱子表演的绝招。(双手靠树倒立)

2、找找三胖、二福的绝招,读一读,理解。(三胖的绝招是憋气,二福的绝招是空翻。)

三、学习6~11自然段

1、师:小柱子比绝招失败了,尴尬地跑开了,小柱子蔫蔫地回家了,之后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6-11自然段,完成填空:

小柱子刚回到家,看见奶奶正在包饺子,只见奶奶(),他非常佩服,就问奶奶(),奶奶告诉他(),小柱子说起刚才比绝招的事,问奶奶(),奶奶说()。

2、听了奶奶的话,小柱子明白了()。于是,他回去左思右想,终于有了主意。

3、读12自然段。师: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

四、学习13~17自然段

1、第二次比绝招时,小柱子却得到了小伙伴的羡慕,这是为什么呢?(小柱子练成了口算数学题的绝招,并且很管用)找一找写小柱子绝招的句子,指导朗读,读出小柱子的自信。

出示小柱子的话:只要你们说出两个不过百的数,让我做乘法,我能立刻说出来,保准不错!

2、还能从什么地方看出小柱子绝招的“绝”?

(脱口而出、完全正确)

3、不就是口算吗?你们会吗?我来考考大家2乘以3?(等于6)真厉害!难一点的吧。恩,18乘以21?算不出来了吧?99乘以76就更难了,可小柱子却能脱口而出,而且准确无误,这就是小柱子的绝招。

4、小柱子这么难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小提示:

清晨,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柱子()。

夜深人静,只有星星在眨着眼睛时,小柱子()。

每当别的小朋友在玩耍嬉戏时,小柱子()。

小柱子还想起在大树下的尴尬,他告诉自己,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出一身好本领)。

当他练绝招,遇到困难时,小柱子就(想起这句话)。

5、正是这份努力与坚持,小柱子才练成了令人羡慕的绝招,谁来夸夸小柱子。

五、小结本课

同学们,小柱子因为自己的努力,一扫第一次的尴尬,练成了人人羡慕的绝招。虽然绝招有的是先天就有的,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只要我们肯努力,肯坚持,相信每个人都能练成自己的绝招。

六、拓展练习

1、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本领可以称得上是绝招?

3、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如果有条件的话,你也可以学一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