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一
教学反思、总结《黑孩子罗伯特》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从情节的推进中带领学生了解罗伯特在种族歧视阴影下产生的众多复杂感受,并感悟他面对残酷生活时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课前预习时让学生在网络中寻找这方面的资料。上课时,我放手让学生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品读罗伯特捐钱这个重点部分中的重点句段,感受罗伯特纯真、善良、宽容的心灵。我特别抓住了知道丽莎生病后罗伯特的想法以及他捐钱时的动作,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罗伯特的美好心灵。
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把“点拨”“启发”“引导”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感悟”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可以说,整节课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二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使得学生的阅读审美得到实践呢,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呢,本着这种思想,上学期我遵循“预习指导——教师点拨——探究训练”模式进行了一次教学实践。而今对这节课加以反思,发现了许多深层的东西。
整个教学的过程应该算是一个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基淀文化底蕴的过程。教师借
助预习指导,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借助教师点拨使得学生畅所欲言,在互动中将阅读的兴趣提高,改变以往老师一刀切的方式,扩大阅读的文化层面,教给阅读的方法。并将探究训练引向课外。因此,让学生自主氛围中,反反复复地体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在这堂课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这里主要表现在探究训练这一环节和教师点拨的第五部分。学生运用从课堂上获得的理念表达成文,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去自己解读新段落。
设想和实践相比,我发现自己对学生的估计不够大胆,在课堂的前半段对学生提问的铺垫过多,这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有阻碍的。
(二)手段的灵活性——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的综合运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依靠板书向学生再现教案文本的核心内容,教师工作量大、课堂容量小、直观形象性差、教学效率相对较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影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忽略了板书的效用,使教学任务无法圆满完成。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活的,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总体的连贯中有局部和阶段的跳跃,教师无法全面预计到学生在课堂上所有的知识需求,多媒体课件围绕课堂主线设计,播放顺序相对固定,无法实时更新内容,只能为教学提供辅助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居于次要地位,而板书展现的是学生活生生的思想,教师可以依据课程进度和现场情况,自由书写和发挥,所以在准备本堂课时,将板书和课件两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处理课件和板书的比例,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努力提高师生间的教学沟通,对我今后的教学具有指导性。
(三)课堂的开放性——重视课内学习和课外研究的衔接。
这里我设计了课外延展性训练并尽量在课堂实现与学生互动,但文章的内容丰富,对课文的“研究性学习”尚有欠缺。
通过研究性体现开放性。把学生搜集资料、研究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来设计,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学飞的过程,避免不了磕碰,这是我今后应注意的,我应力求避免“扶上马、送一程”的保姆式教学方式,正确处理“鱼、渔”的关系,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向馆藏书籍和网络信息要知识,使他们搏击知识长空的翅膀早日得到锻炼。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三
一个学期忙忙碌碌地过去了,我对自己半年的工作感触很多,特别是在期末考试以后我对自己的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反思。
我所教班级成绩计算、判断、真空、操作、解决问题、列式计算等题目正确率都在百分之九十左右,说明我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是非常有效果的,说明做为一名老师对自己的工作真抓实干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判断题正确率高,是因为我平时注重对概念教学的挖掘,重视数学语言的运用。做为一名数学老师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讲课是非常必要的。操作题是小学生最容易丢分的,在教学中我总结出了顺口溜“画一画,描一描,标一标。”因为我发现学生在作图时,不是忘记标符号,就是忘记标数和量。还有一次考试让描出垂足,学生知道这个概念,但是有很多学生不去描,因为我平时没让学生描过垂足,所以学生忽视了,丢分非常多。跟据这些情况,我总结出了这个顺口溜。这次考试我班的操作题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看起来这顺口溜还是非常有效果的。此外,解决问题一项正确率也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因为我平时特别重视实践性的家庭作业,调查性的家庭作业,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考试,我所教两个班级成绩发展不均衡。一个班优秀率百分之九十,一个班的优秀率百分之七十左右。一个班成绩平均九十多分,一个班平均分近八十二分,差距很大。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两个班的学生素质不同,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也就是对症下药,我却没做到这一点,所以两个班的成绩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二是没有及时与家长联系,辅导工作做的不够。
三是我本学期有其他辅助工作,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去辅导学生,不像往常天天抓学生。
根据以上几点我下学期一定做到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再忙也要抽时间,想尽一切办法抓学生;与学生多谈心,多了解学生,及时取得与家长的联系。争取下次考试取得理想的成绩。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四
和高一的学生朝夕相处快一个月了,对他们也日渐熟悉了,渐渐地对他们也越来越了解了,我教的班级依次是高一6班,高一7班和高一16班,6班和7班都属于上课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的,16班则属于比较安静的类型,总体来讲16班的课堂学习情况比其他两个班要好,在安安静静的记笔记上课,作业效果却都不太理想,那是因为学生们身上仍有许多不好的毛病,教学反思与总结 肖绍娟。上课的时候不爱动,不能够勤于做笔记,不爱做笔记,也不会做笔记。上课的时候有些同学不在状态,该看书的时候不看书,盯着教师看,眼神空洞,一看就是在发呆。有些同学就一直和同桌在下面小声的嘀嘀咕咕,总是说话,不明白课堂每分钟都很重要,我又没办法停下来,去耽误全班的学习,没办法面面俱到。写作业的时候有些同学就是无法脱离课本,选择题和材料题有空题的现象,材料答题不规范,在我的严格要求下好了许多,背书的时候也爱说话,由于初中的坏习惯没有改过来,毛病是有一些的,需要慢慢的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 首先从思想上同学们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这一门学科,在高考中政治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每一分都很关键。但他们仍是认为高中政治和初中政治一样,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得分。还有就是大多数人的重理轻文的思想影响了他们,就更别提在他们看来的“小科目”政治了,由于认识不正确,他们的学习方法就不适应,是要转变了。
武安十中 肖绍娟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五
近日翻阅了《反思性教学》一书,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撰写的教育学理论著作。他在论著中提到: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主张在教学完成过程中,培植教师“反思”的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这种“教学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当前教学的一种主流。它带来了浓厚的反思气息,进一步激活了当代教学领域,给操作性(常规性)教学注入了活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反思思维:
首先,在教学中,要把反思作为一种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在实践中发展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提供实践及对实践进行反思的机会,并把反思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逐步培养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
其次,把典型的反思教学案例可以汇编成册,内容可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录像、同学或同事的反馈、指导教师或专家的评论等训练反思思维,提高反思能力。(但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值得写成完整的反思性教学案例。)而选择典型反思案例,必须是:一是对自己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二是在教学反思案例中有代表性。当然反思部分可以只表述“好”的反思,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漏洞”反思。“好”或“漏洞”反思性评价的意义在于有话可说,说的话对别人有启发性,有借鉴意义。
再次,共同反思。教师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并能使个体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由于自己的经验得以共享而带来的满足的情感体验。对一个教师来说,如果他的反思过程能保持自我连续性,那么,在教学中共同确认问题,共享信息,共享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教学,确定适当的行为方式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好”等问题,尤其重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六
开学的第一周,正式上课了三天。讲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第一周的授课情况来看,学生和我的回归课堂情况较好!在了三节课后反思如下:
1.二次备课不充分,讲课前翻看教参时,很多好的点,都随手写在了书上,没有合理安排在教案里,导致上课时会出现混乱。
2.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不积极。不知是年龄关系还是课堂渲染力不够,或者我的语速太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这个问题后续跟进。
针对这几天出现的问题,有如下改进措施。
1.二次备课时,教案放在旁边,把新发现的点及时记录下来。候课时,安静的捋顺讲课顺序!
2.与其他老师及时交流,看看是学生的原因还是我的原因,及时调整!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七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
本学期我虚心地听课并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在李校长的带领下,我先后听取了十七中学的八节观摩课,在每次观摩后都认真地撰写教学反思,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然后每个听课教师组织在一起进行经验交流,在交流中,我更加拓宽了事业,发现课堂中更多的亮点,这样更有利于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集体反思和对话法在应用中的意义:
1、认识和改变自己。
集体反思学习最终就是要改变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性格。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有意识到潜意识和下意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认知、理解、学习、行动、习惯的过程。集体反思学习的方法可以实现这个过程,让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2、培养良好思维模式。
集体探讨是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思维局限的有效方法,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有其局限性,这是我们的成长、教育、经验、学习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且一旦拥有就会固化从而变得根深蒂固。
3、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4、掌握一种学习方法。
反思作为哲人们的工作方法,越来越被我们普通人来使用,特别是管理者。反思是经验学习的工具,经历必须经过反思,才能升华为经验知识。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八
《蜜蜂》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教学时,首先,我总结了近期在生本教学探讨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预习不充分,大部分孩子只是停留在生字词的预习上,只有少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并收集相关的资料。
2、小组合作学习只能停留在文章表面,不能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3、小组合作,每个小组优等生只有一两人,如何在他们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
4、小组合作,展示的时间过长,在规定的时间内很难达成教学目标。
接着,我确定了教学思路:小组分工细化,讨论的问题开放化。
在第一课时第一回合的小组学习中,让小组长组织组员互相检查本组同学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并对小组进行了细化分工。如一号学生指给二号认,其他听;接着二号指给三号认,其他听……认读时,把不会认的字做好标记,并负责教会不会认的同学,做到人人过关,再进行展示。虽然字词预习效果好,也用了8分钟的时间。
第二回合的小组学习,我让组长组织检查读通读顺课文,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开口读书。然后进行展示,评价,再读。由于目标难度不大,学生积极性很高,参与面广,很易达成目标。但较费时间,读—评—读来回几个回合,二十多分钟就过去了。
第三回合,我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孩子们七嘴八舌,兴致勃勃。接着小组展示。四个小组都发了言:“这篇课文写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篇课文写蜜蜂离家二里多路都能飞回家。”“这篇课文写作者带着蜜蜂走了二里多路,放飞蜜蜂。蜜蜂也能飞回家。”“这篇课文写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能。”从四个小组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动了脑筋。接着小组主持人进一步问:“请问下面还有补充的或有不同意见吗?”下面一片沉默。我想如果再来一组展示,情况也会大同小异。怎么办?我只好运用师本的优势,问了一句:“谁能把他们的发言连起来说一说?”一语道破天机,有几个孩子举手,其中一位把课文的内容能大概总结出来。第一课时,也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此时已拖堂几分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九
安徽新课改三年一路风尘仆仆地走过,从一知半解到实践领会,多少也有些感受与收获。与多少年来教师已经形成的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下,新的课程标准,教材文本的全新出现,学生学习的强烈需求等等,都要求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教学的经验,又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开发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根据最近三年的教学总结,当前,构建和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正能够产生所谓“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的美丽教学。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一种自然、和谐、创新的语文课堂。
在我的映象中,拿到一本教材教师总是先翻阅单元的训练重点、每课的课后练习,查阅手上的教学参考书,然后在各类教案集上寻找合适自己的教案;现在又允许资源共享了,更多的教案是在邮件的传递中或者网络的下载中实现的。平日里繁重琐碎的工作几乎成了我们不用认真解读文本的最有力的借口。孰不知,一个语文教师若没有对自己手中的文本进行一番详尽的解读,那课堂的和谐生成几乎是空谈,甚至可能连基本的预设都很难达成。尤其面对课改后的教材,课后要求宽泛了,练习少了,参考的教案集少了,连跟踪试卷也少了,留给教师更多的是对教材的整合与超越,是对大量教参的钻研与探究,是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应用。解读好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能利用教材,创设情境,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与作者、老师同悲同喜,同歌同泣,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可以这样说: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生态和谐。
比方说原来在教授《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和相关资料之后我走进文本、解读文本进行教学时我欣喜地发现了许多令我们忽略的东西如“平凡”“伟大”一词的内涵,这些不正是语文课堂所倡导的,不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吗?我们的教学如果仅限于课文的内容、文字的本身,很难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丰富的精神内在,从而导致我们的教学依旧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上,这样的局面难道说不是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密切的关联?类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就在这不胜列举中我们也感到深深的愧疚。
语文是教学,又不仅仅是教学,作为教学一部分的语文课堂的命脉是什么?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话题,它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偏离了这条航道行驶中的船只也许就会南辕北辙。反思我们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行尸走肉的教育课、自然课、科学课,比比皆是。反之,把握语文的本质,于读书处尽情地读,于写字时认真地写,于品位时深入地品,于交流时大方地交流,于背诵积累时朗朗地诵,大胆地表达,无疑能给学生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语文学习空间。瞧必修一《诗两首》的教学,一个简单的却又反复出现的意象“丁香”能让学生品出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清凉、凄凉、悲凉,字字真情,而教师也惜字如金不放过任何一个值得推敲的字眼,把语文教学的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不得不惊叹,抓住语言文字,把握语文的命脉,原来课堂可以如此精彩,学生的学习可以如此出彩,教师与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如此程度的和谐与灵动!
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的得与失,非常必要。下面是我认为的几点和谐课堂应该把握的一些地方。1.教师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得益彰: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彼此交流,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难点、亮点以及最精妙的地方予以关注、欣赏、品位、思考。2.追求语言与精神的紧密相连: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与精神是合二为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课堂应努力追求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既不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机械枯燥训练,肢解了课文;也不因重人文熏陶而只让学生去感悟,虚化了语言的学习。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贯穿整堂课的始末,五月教学反思。一堂课的提问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提问方式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提问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或使教学向更深一层次发展。为了使提问更有效,教师必须注意提问过程中的一些要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首先要求十分明确,要能使学生确切地理解。每次提问都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动力为根本,教学反思《五月教学反思》。其次,教师要锤炼语言,要求所提问题的表达深入浅出、清晰明快、简明扼要、连贯清晰,不要提出模模糊糊、很难说清的问题。因此,教师须认真备课,所提问题须反复推敲。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要做到适时适度,讲究实效、恰到好处。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地提问题不能太易或太难。同时,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表达意见的时间,使学生有较多讨论和回答的机会,把总结陈述型数学教学变为数学思维活动教学。
教师在提问后,应注意“听其言,观其行”。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尽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其予鼓励,即使出错也不要责备,帮助学生从“无疑、有疑、敢疑”到“善疑”。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一
前不久我参加了区政治教师教学比赛,课题是九年级《思想政治》第二单元第四课《强化爱国意识》第三框——《以国家利益为重》。这一框的教学我尝试采用了师生角色置换的教学方式,即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教师的角色,进行一些平时只由教师主导下完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虽然成绩不是太理想,但我觉得它仍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总结和反思。
心理学家莫雷诺认为:“角色置换是一种心理挑战,它让人暂时置身于对立面及他人的社会角色,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方式、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通过感受的反馈,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了习惯看现有教材,照试卷答题,机械地模仿,等老师评卷、判分定论。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了“等、靠、要”被动消极的学习心理状态,其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师生角色置换,让学生走上讲台,其主动性、积极性等内在能量得以充分释放,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能走出“瞎”教、“盲”教的误区。它不仅遵循了发展个性,回归主体的教育理念,而且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种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教学方式。
几年前我发现我校一位语文老教师采用了这种师生角色置换的教学方式,令我耳目一新。后来,我又陆续发现封浜中学、李园中学等兄弟学校的一些教师也运用了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不错,我也在《中学教育》、《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杂志中读到有关这方面的论文。我吸收了他们的经验,联系我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做法中我觉得有些做法比较好:
1、请课代表把全班同学分成6组,并各选一名组长和主持人(教学组织者)。要求各组组员搭配适当,同一组里不能全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也不能全是口才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
2、每一组都承担一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任务,我根据教材内容,将整框内容分成6个部分,每一小组承担一部分。要求每一组在通篇预习的基础上,集体讨论如何完成本组所承担内容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要整理成文。
3、对每组都提出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教学时,要对该部分内容说清楚,最好是说服其他同学。
4、我自己也做了充分准备,认真备课。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事先做好准备,对本节课总结讲评做了精心设计和策划。
这些做法带来了一些积极变化: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潜能。在学生准备过程中,大家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兴趣和热情,如积极搜集资料、热烈讨论、认真准备教案、精心策划教学过程。学生的组织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有一种内在的成就感。
2、弘扬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了各种能力。师生角色置换。让学生走上讲台,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讲课前,各组同学都要全面理解、把握、分析所讲的内容,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就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课过程中,组里推荐的主讲人讲解知识,引导同学完成一定的思维过程,说服其他同学接受教材观点,这就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促进了师生的教学相长,实现双向发展。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知困然后能自强。”教师通过学生走上讲台可得知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可知学生学习中的得与失,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感触到自己的不足和知识的欠缺,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也都提到了这一点。如果选择教材中的内容,则最好是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的内容,或是学生完全可凭借已有知识,通过归纳分析,直接可得出结论的较浅显的内容。一般来说,一堂课中的时政演讲、复习知识、检查预习情况等教学环节完全可由学生主持。
2、教学组织者最好多样化,使其各尽所长,形成“合力”。一个班级中,有些学生组织能力强,有些学生口才好,有些学生历史知识面宽,有些学生地理学科有优势,有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不错,而有些学生感性思维能力强。教师则要根据所讲内容来确定教学组织者。切忌将教学组织者集中在几个主要班干部或成绩拔尖的`同学身上。否则,这些学生身上的“权威”极容易迁移到教学中去,教学时学生不容易发生思维碰撞,迸发不出智慧的火花。
3、对教学组织者要进行教学形式的辅导。教师平时教学,一般都运用讲解式、讨论式,而又以讲解式为主。学生耳濡目染,极容易简单模仿。如果进行辅导和引导,学生讲课则极可能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外,有必要的话,对学生还应进行投影、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的辅导。我所开的这节课,只有一组同学运用了投影,没有一位同学运用电脑制作幻灯片,原因是都不会操作powerpoint或网络技术。
4、对教学组织者的教案要适当调整。这节课讲课前,我曾想对好几组同学的教案进行调整,但考虑到怕打乱他们的思维,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我最终没有这样做,结果表明这是一个失误。对学生的教案进行调整,可使之中心突出,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当然也要注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思维。
5、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更好地准备教案。师生角色置换,并不否认甚至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学生走上讲台后,主讲的效果最终如何与教师在课堂上的点拨、答疑、讲评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教师的点拨要收放自如,答疑要及时准确,讲评要有拓展性,这些都有赖于教师的认真备课。因此,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更高了。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二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
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老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己评价有机结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三
三是依据四面国旗长与宽可以组成多个比例式,为比例意义的教学提供较多的资源;
四是为以后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做铺垫;
五是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注重了“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概括出了较为简洁的数学概念,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四
通过一学年来的教学实践与不懈探索,总结出新课标下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点滴体会: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二、让学生在评价中激励自己;三、创设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作为服务员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理念。
新课标下的七年级《思想品德》,与以往的《思想政治》相比,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及思想实际,更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是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的这一目标,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和教学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今天的中学生,面临着很多的机会和挑战,需要在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必须具有一定的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质疑并进行反思。所以作为教师不应该唱独角戏,而应做服务员,为学生搭建表演平台。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课堂资源,善于为他们创造、选择条件,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善于抓住有关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他们的思维迸发出火花,同时善于指导学生去“做”,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在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一直尝试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游戏、讨论等多种情境教学法,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其教学模式是:情境,理论——情境。情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探究情境需要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探究情境,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精选情境是情境教学法的首要条件,情境是教学的主线,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能起到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比如,导入、表演(过程)、讨论、总结等。不过为了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情境教学,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准情境。每课的教学目的都不同,而每课又有不同的教学环节,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来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情境。如《认识新伙伴》适用游戏;《男生女生》适用角色扮演;《文明交往》适用小品表演;《感受青春》则适用专题讨论等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
其次,课前必须组织并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各种情境表演的有关准备工作。如选好人、准备好道具并指导学生进行排练等。为了让每次的情境教学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在各教学班以自愿为原则成立了小品(角色等)表演小组,这样就避免了情境教学“走过场”的情况发生,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另外,为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避免顾此失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来确定表演的学生。我的一般做法是每课“探究园”中的漫画一般都是随堂以自愿为原则请学生即兴表演;而根据各教学目的及环节的需要,由教师设计的小品、角色扮演等则由小品组的同学课前排练好,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让学生在评价中激励自己。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课堂教学不能再把知识的死记硬背作为我们教学的唯一目标,评价学生也不是让学生背出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并由考试分数的多少来决定。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人,是一个每天都在不断成长的人,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人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而新课标对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起学习的热情,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
(一)、充分利用课本原有的知识板块进行评价。如“探究园”、“实践与评价”中的某些小设计,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想、动手去做、动口去讲,让大家各抒己见。对学生所出的“点子”、所想的“办法”及各种“计划”的设计我都会给予恰当的评价,特别是对他们各自的独到之处,更是给予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
(二)、认真做好课后评价。每学完一节课、一课书、一个单元我都会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在评价中,我一般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比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小结、谈感想、写心得、进行活动设计、同学间互相打分、举办学生的小作品展示、个人才艺表演等等,以此来肯定学生,激发学生。值得注意的是绝不能把评价变成对学生的问卷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