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实用11篇)

2023年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21:51:55
2023年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实用11篇)
时间:2024-03-20 21:51:55     小编:笔砚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篇一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工作的根本需要,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渗透到幼儿在园内的各项活动中去。新入园的幼儿急需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常规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幼儿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有较大差异,指导家庭与幼儿园配合进行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是幼儿园不可忽视的工作。

为了更好的搞清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哪些因素制约与如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了解培养家长意识和观念,特设计两份问卷进行初期的调查工作。希望通过问卷调查,能够进一步了解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以便在以后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更加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为家长提供参考意见,使家长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0x年9月至10月间,我对甘州区上秦镇的5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对象是家长和幼儿,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内容涉及幼儿在家表现好与差的行为习惯,家长对3-6岁幼儿进行良好养成教育的态度,家长对幼儿养成教育的方式选择情况。围绕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交往意识、安全意识及良好的意志品质。 调查结果:家长一致反映幼儿在家表现好的行为习惯有:能按时作息、入睡、起床、进餐、饮水,在成人提醒下能有礼貌的与熟人打招呼,愿意与家人分享物品,讲卫生、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愿意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擦桌子等),知道外出要有人陪同,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横道等简单交通规则,喜欢看书听故事、喜欢观察、动脑问为什么。家长一致反映幼儿在家表现差的行为习惯有:生活中对家人依赖性比较强,比较挑食,任性、自我为中心,控制能力较差,不爱护图书玩具和用具,物品用后不主动放回原处、不乐意及时整理,文明、友好交往能力弱,与同伴合作协助意识弱,不善于倾听、人多时不乐意等待,做事无计划、拖拉、缺乏条理性。

经过对问卷的统计发现: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占28%左右,习惯一般的占50%,习惯不良的占22%。

1、学前期幼儿处于心理发育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肤浅,辨别是非能力低,具有受“模仿性”和“暗示性”的特点,为此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更要注重“言传身教”的功能。家长和教师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施教者角色,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性和示范性作用。

例如:本次问卷调查中,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到有了好东西让父母吃的只占33%;自己吃饭,不让妈妈喂,不挑食的占53%;晚上做到独睡一床的只占31%;有做客的一般礼仪也只占54%;不独占玩具、人多时会等待的只占59%;不爱护图书玩具和用具的要占70%。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有良好洗手习惯,不推不挤的只占59%;保持坐、立、行正确姿势的也只占59%;在园吃饭吃点心保持桌面清洁的仅占38%;上课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讨论,自觉遵守集体规则的占60%。在家园共育方面,做到轻拿轻放物品的占59%;别人讲话不插嘴、不乱嚷嚷、做到认真听的占70%;做到及时整理玩具物品和做完事再玩的只占46%和32%;学会用恰当方式解决同伴之间矛盾的只有8%。从这一结果来看,部分家长和教师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幼儿的养成教育急需进一步加强。

因此,如何和幼儿多进行沟通,取得相互间的信任,如何更有效的发挥成人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作用,是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做到这一点,教才有实效,学才有所成,养成教育才有实效性。

2、穿衣、吃饭、喝水这些在成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内容,构成了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点点滴滴。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幼儿时期这一关键阶段就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家长密切配合,倾注温情、付出心血。

动脑解决,幼儿的行为习惯也就好,各方面发展也较优秀,反之则差。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幼儿一日生活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渠道。针对本次问卷调查,对我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出五点意见:

1、教师要端正自身的师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日常行为表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幼儿、教育幼儿。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针对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教师要结合各种活动及时做出肯定的评价,及时强化好的行为,纠正不良的行为;尤其是对幼儿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及时肯定和表扬,使幼儿的认知行动化;恰当处理幼儿认识水平与能力行为之间的矛盾,引导幼儿发挥自我强化功能,坚持良好的行为,改变不良的行为,并持之以恒。

2、行为习惯养成要靠培养引导,各种技能的获得与培养注意力有着重要的关系。幼儿许多良好行为习惯与其缺乏自信和注意力有关,成人要有意识地创设能够引起孩子注意的环境,适时引导;陪孩子一起进行能引起他注意的活动,多做需要专心致志的活动;让孩子明确具体活动的目的,并不断激发兴趣。例如上课发言、参与讨论较差的幼儿大都胆小、缺乏自信,教师要创设适度的锻炼机会:刚开始,先让他们在别人后边发言,重复别人的话;之后让回答较简单的问题;自信心培养起来后,再让他们独立回答问题,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行为养成的监督者,时时处处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家长还要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做出适当的表扬、鼓励,以实施正确引导;发现幼儿不良行为习惯要当场纠正,决不能迁就或依赖别人。如培养幼儿物品用后放回原处,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就很难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

4、家长要十分关注孩子接触的社会环境,引导他们远离行为习惯不好的人群,提高幼儿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为幼儿创造有利于行为养成的环境。如培养幼儿独立睡眠方面,家长不能娇惯孩子,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以播放优美而轻柔的催眠曲使幼儿入睡,利用听故事等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使幼儿尽快入睡;幼儿被、褥的薄厚、软硬要适宜;室内光线要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睡前要提醒孩子大小便;不哄拍、不抚摸、不借助辅助物,让幼儿逐步养成躺在床上独立、快速地入睡习惯。

5、幼儿园要加大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力度,制定一系列的检查、评估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保教人员要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做到月有计划,周有活动,日有记录。细心观察每位幼儿的活动表现,抓住活动中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引导、教育和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时写好观察记录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提升幼儿养成教育水平。

总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家庭、社会、幼儿园不可忽视的教育任务,也是全社会形成高度文明的必由之路。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反向影响。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需要每一个个体用不懈的毅力去坚持,养成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篇二

20xx年9月至10月间,我对甘州区上秦镇的5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对象是家长和幼儿,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内容涉及幼儿在家表现好与差的行为习惯,家长对3—6岁幼儿进行良好养成教育的态度,家长对幼儿养成教育的方式选择情况。围绕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交往意识、安全意识及良好的意志品质。调查结果:家长一致反映幼儿在家表现好的行为习惯有:能按时作息、入睡、起床、进餐、饮水,在成人提醒下能有礼貌的与熟人打招呼,愿意与家人分享物品,讲卫生、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愿意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擦桌子等),知道外出要有人陪同,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横道等简单交通规则,喜欢看书听故事、喜欢观察、动脑问为什么。家长一致反映幼儿在家表现差的行为习惯有:生活中对家人依赖性比较强,比较挑食,任性、自我为中心,控制能力较差,不爱护图书玩具和用具,物品用后不主动放回原处、不乐意及时整理,文明、友好交往能力弱,与同伴合作协助意识弱,不善于倾听、人多时不乐意等待,做事无计划、拖拉、缺乏条理性。

经过对问卷的统计发现: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占28%左右,习惯一般的占50%,习惯不良的占22%。

(一)问卷引发的思考

1、学前期幼儿处于心理发育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肤浅,辨别是非能力低,具有受“模仿性”和“暗示性”的特点,为此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更要注重“言传身教”的功能。家长和教师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施教者角色,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性和示范性作用。

例如:本次问卷调查中,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到有了好东西让父母吃的只占33%;自己吃饭,不让妈妈喂,不挑食的占53%;晚上做到独睡一床的只占31%;有做客的一般礼仪也只占54%;不独占玩具、人多时会等待的只占59%;不爱护图书玩具和用具的要占70%。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有良好洗手习惯,不推不挤的只占59%;保持坐、立、行正确姿势的也只占59%;在园吃饭吃点心保持桌面清洁的仅占38%;上课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讨论,自觉遵守集体规则的占60%。在家园共育方面,做到轻拿轻放物品的占59%;别人讲话不插嘴、不乱嚷嚷、做到认真听的占70%;做到及时整理玩具物品和做完事再玩的只占46%和32%;学会用恰当方式解决同伴之间矛盾的只有8%。从这一结果来看,部分家长和教师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幼儿的养成教育急需进一步加强。

因此,如何和幼儿多进行沟通,取得相互间的信任,如何更有效的发挥成人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作用,是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做到这一点,教才有实效,学才有所成,养成教育才有实效性。

2、穿衣、吃饭、喝水这些在成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内容,构成了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点点滴滴。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幼儿时期这一关键阶段就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家长密切配合,倾注温情、付出心血。

动脑解决,幼儿的行为习惯也就好,各方面发展也较优秀,反之则差。

(二)建议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幼儿一日生活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渠道。针对本次问卷调查,对我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出五点意见:

1、教师要端正自身的师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日常行为表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幼儿、教育幼儿。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针对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教师要结合各种活动及时做出肯定的评价,及时强化好的行为,纠正不良的行为;尤其是对幼儿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及时肯定和表扬,使幼儿的认知行动化;恰当处理幼儿认识水平与能力行为之间的矛盾,引导幼儿发挥自我强化功能,坚持良好的行为,改变不良的行为,并持之以恒。

2、行为习惯养成要靠培养引导,各种技能的获得与培养注意力有着重要的关系。幼儿许多良好行为习惯与其缺乏自信和注意力有关,成人要有意识地创设能够引起孩子注意的环境,适时引导;陪孩子一起进行能引起他注意的活动,多做需要专心致志的活动;让孩子明确具体活动的目的,并不断激发兴趣。例如上课发言、参与讨论较差的幼儿大都胆小、缺乏自信,教师要创设适度的锻炼机会:刚开始,先让他们在别人后边发言,重复别人的话;之后让回答较简单的问题;自信心培养起来后,再让他们独立回答问题,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家园共育,因为家庭是幼儿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幼儿园不可替代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家长的配合,教育目的难以真正实现。我们发现必须积极和家长取得密切联系,从改善家庭环境入手,共同创造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才能培养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识和要求;让家长与孩子进行正面交流和沟通,既增进家长与孩子的相互理解,也可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的自我教育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家长还应成为幼儿行为教育的榜样,成为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监督者,时时处处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家长还要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做出适当的表扬、鼓励,以实施正确引导;发现幼儿不良行为习惯要当场纠正,决不能迁就或依赖别人。如培养幼儿物品用后放回原处,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就很难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

4、家长要十分关注孩子接触的社会环境,引导他们远离行为习惯不好的人群,提高幼儿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为幼儿创造有利于行为养成的环境。如培养幼儿独立睡眠方面,家长不能娇惯孩子,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以播放优美而轻柔的催眠曲使幼儿入睡,利用听故事等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使幼儿尽快入睡;幼儿被、褥的薄厚、软硬要适宜;室内光线要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睡前要提醒孩子大小便;不哄拍、不抚摸、不借助辅助物,让幼儿逐步养成躺在床上独立、快速地入睡习惯。

5、幼儿园要加大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力度,制定一系列的检查、评估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保教人员要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做到月有计划,周有活动,日有记录。细心观察每位幼儿的活动表现,抓住活动中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引导、教育和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时写好观察记录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提升幼儿养成教育水平。

总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家庭、社会、幼儿园不可忽视的教育任务,也是全社会形成高度文明的必由之路。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反向影响。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需要每一个个体用不懈的毅力去坚持,养成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篇三

幼儿教育指儿童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 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育

调查报告

,欢迎阅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

幼儿园家庭教育调查总结报告

。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长江委幼儿园的孩子,共发放情况调查表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调查对象中,离婚、丧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8.8%。被调查的家庭成员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固定工作的约占82.83%,从事个体经营、及工人的约占39.91%。

采取问卷调查。

家长问卷形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幼儿园教育有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我园是委属机关幼儿园,家长的家庭收入比较稳定。以接受调查的227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45.3%;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75.5%;另外,许多孩子的家庭中还有老人资助,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后能出人头地。他们都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稳定的经济收入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我园幼儿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博士的约占总数的2.7%;父母亲是大本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58.31%;父母亲是大专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35.13%。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是工人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43.27%;其次是一般职员,是其父母亲总数的14.6%;而机关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占5.4%。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由于家长一般都在本市范围内上班,不用花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有95.58%的孩子以单独居住和同父母居住为主,因此说: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48.67%, “当国家公务员”的占10.62%,“参军或当警察”的占9.7%, “听其自然”的占22.12%。

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尽管有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并没有手软。调查表明,约8.1%左右的家庭每月为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智力投资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占27.43%,每月200~300元的占20.35%,这些数字表明,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尽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舞蹈、围棋、英语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磁带,以及家庭电脑等等。

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71.68%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习上,而只有6.6%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7.5%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7.9%的家长平时能注意与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47.8%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被动的,有52.2%的家务劳动是被动的。

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篇四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幼儿教育教学情况,为更好地实施幼教新《纲要》而服务。

幼教教学状况:

1、教学内容分为生活、学习、游戏、环境、运动,贯穿在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四个幼儿教育阶段。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和个性幼儿探究的特点和规律在共性当中也有其个性。

2、教学结构: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

3、目标:转变观念,加强幼儿园科学管理力度,探索在新型师幼关系中,如何创设幼儿主动学习的良好教育环境与适于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制度。

谐,充满了创造和快乐。如在白塔幼儿园金洋“我爱洗澡”这节幼儿活动课中,教师与幼儿是一种对话与平等的关系,教师引导幼儿熟悉身体的不同部位,并能用身体的不同部位随音乐舞蹈,让幼儿充分的享受自由舞蹈的乐趣,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探索用双手有节奏地搓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并使动作具有美感,从中培养幼儿爱洗澡,爱清洁的好习惯,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时间证实了幼教新《纲要》中的幼儿“探究性、学习”确实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也看到一些问题,目前我区幼儿园部分教师观念还没有转变,原因我个人认为是教师的惰性。因为幼教新《纲要》阐述的特别明白,而且他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去展示、去创造。

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加以巩固和创新,这样使幼儿缩短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激起幼儿的求知欲的浪花,使他们爱学,会学和富于创造力。

2、幼儿园教育要注重科学性,避免赶热闹的现象。

如训练幼儿进行珠心算,这种集中时间训练出来的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不大,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靠牺牲幼儿大量游戏、活动时间换来的去渐渐被遗忘了,而且在幼教《新纲要》中已经明确提出,把珠心算视为幼教中的邪教,所以我觉得在对幼儿教育中,一定要注重科学性、有效性,把儿童的头脑用到该用的地方去,用到需要智慧的而且能增加智慧的地方去。

3、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充分地把家长调动起来,成立如“母亲沙龙”等形式的家长组织,由幼儿园主办,面向家长,以座谈、讲座、娱乐游戏等多种形式,定期举办各种活动,不定期发行小刊物,内容可以是交流各种有关育儿知识、信息、营养、生活常识,探讨家庭教育的内容等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让教师与家庭彼此沟通,互相了解孩子在家、在园时的情况,力求对孩子的教育观点,理念及方法建立共识,这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和幼儿园相比,我区学前班相对要差一些。

研究型学习大相径庭,而且很多一年级孩子在个人行为习惯养成、个人事物管理以及与人交流合作方面能力都非成差,不会扫地、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等等。因此,我觉得需要改善学前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 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开设英语课,研究表明6岁左右正是学前教育这一阶段儿童学习外语的敏感期。如果在这阶段时间里,适当加大外语信息输入量,加强儿童学习外语实践活动,会大大地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也会大力支持、拥护。

总之,新课程带来了新教育,同时也向我们每一个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会随时对自己的工作以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相信,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我区幼教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篇五

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常发现有的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不相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怎样才能使幼儿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一致呢?为此,我们做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

我们在全区调查了区属不同性质的幼儿园。调查对象:中班4-5岁幼儿200名。调查以开封市品德教育评估标准以及我区中心教研组制定的评估标准为依据。调查方法是采取随机抽样,以问卷为主,兼听、查、看等方法相结合进行。

从调查结果看,幼儿回答是令人满意的,回答问题正确的占幼儿总数90%以上。如回答跟爸妈上街要不要买东西?为什么?如果不买怎么办?正确率高达98%。由此可见幼儿对道德行为的好坏是能正确分辨的,说明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有成效的。

为了弄清孩子的真实表现,我们又对其中50名幼儿进行了家庭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幼儿的道德行为表现是很不理想的,幼儿的道德认识与行为是严重脱节的。如对幼儿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客人来了怎么办?客人走时怎么说?有一位幼儿这样回答:客人来我把他请进屋,然后给他倒水,再给他拿水果吃。客人走时我对他说再见,欢迎你下次再到我家来玩!这样的回答,谁听了都会满意。可是,这位幼儿的妈妈却说:这孩子,家里来客人他什么也不说,有时让他说他也不说。如再问一幼儿:跟爸妈上街时要不要买东西?这位幼儿说:不要他们买。为什么不要买呀?老师说不要乱花零钱。街上有些东西不卫生。可我们在问她奶奶时,奶奶说:我们这孩子真没办法,只要带她上街,看见什么要什么。如果不买她就哭。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10%的教师家庭中,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占80%(5人中有a人是一致的);在24%的干部家庭中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占50%(12名中有6人是一致的);在50%的工人家庭中认识与行为相统一的占19%。(26人中只有5人是一致);其他家庭中幼儿的认识与行为相统一的更少。总之,从对50名幼儿调查中,认识与行为相统一的只占3%左右三、值得我们注意的几个问题幼儿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相互脱节,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我们的品德教育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教师对幼儿的教育不仅使孩子具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更重要的是使这些认识转化成他们的行为。我们认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时,要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在使幼儿明白道理的同时,着重从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入手,使幼儿懂得:遵守道德规范,不能光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而要使自己的情感符合道德规范。同时,及时纠正幼儿从自己的感情出发,不自觉地做出不合道德要求的事。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幼儿时,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去影响他们,要以情育情,丰富幼儿的道德情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

2.当前独生子女增多,作为父母应切实负起第一任教师的责任幼儿在家时,父母要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更要成为幼儿的榜样,一言一行要为幼儿树表率,同时还要注意对孩子严格要求与尊重孩子相结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不失时机地进行肯定与表扬,从而养成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特别是孩子在家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尽量多做一些他们能做的事。父母不要大包大揽,在孩子做的过程中要及时加以提醒和指导。如早上穿衣、戴帽,要让幼儿自己动手,不要因为家长急于上班或爷爷奶奶的疼爱,而替孩子穿戴。

3.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制度,取得二者教育的一致性现在幼儿园每个班都有与家长的联系,但真正联系的似乎不多。因此幼儿在家里的表现老师不知道,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家长不知道,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教育的不一致性。所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要切实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要让家长知道,幼儿在家里的表现也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应针对幼儿在家里的表现,有的放矢地教育幼儿。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4.家长要有选择地带幼儿参加社会活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家庭的社会交往逐渐增多,所以社会上一些人的不良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幼儿,对幼儿道德行为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父母要有选择地带幼儿参加社会活动,有选择地看一些电影、电视,有选择地去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同时,还应对幼儿听到和观察到的不良社会现象,告诉幼儿哪是好,哪是坏,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逐渐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5.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幼儿园要适当开办类似专题讲座性质的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幼儿父母的自身素质;争取社会力量,为幼儿为大家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进幼儿道德行为的形成。

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篇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长江委幼儿园的孩子,共发放情况调查表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调查对象中,离婚、丧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8.8%。被调查的家庭成员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固定工作的约占82.83%,从事个体经营、及工人的约占39.91%。

采取问卷调查。

家长问卷形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幼儿园教育有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我园是委属机关幼儿园,家长的家庭收入比较稳定。以接受调查的227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45.3%;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75.5%;另外,许多孩子的家庭中还有老人资助,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后能出人头地。他们都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稳定的经济收入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我园幼儿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博士的约占总数的2.7%;父母亲是大本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58.31%;父母亲是大专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35.13%。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是工人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43.27%;其次是一般职员,是其父母亲总数的14.6%;而机关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占5.4%。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由于家长一般都在本市范围内上班,不用花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有95.58%的孩子以单独居住和同父母居住为主,因此说: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48.67%,“当国家公务员”的占10.62%,“参军或当警察”的占9.7%,“听其自然”的占22.12%。

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尽管有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并没有手软。调查表明,约8.1%左右的家庭每月为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智力投资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占27.43%,每月200~300元的占20.35%,这些数字表明,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尽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舞蹈、围棋、英语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磁带,以及家庭电脑等等。

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71.68%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习上,而只有6.6%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7.5%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7.9%的家长平时能注意与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47.8%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被动的,有52.2%的家务劳动是被动的。

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篇七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格教育依赖于岁之前培养。”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个性,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在家庭中,大多数独生子女,享受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使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蛮、脆弱、无责任心等不良道德意识。在幼儿园,由于重智轻德思潮的影响,幼儿的品德教育存在严重缺失,这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在众星捧月、重智轻德影响下,形成很多幼儿不良的品行,现在危及家庭,将来危及社会。因此,我设计这次问卷调查。

(一)对象:小、中、大班部分幼儿。

(二)测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三)测查步骤:

1、拟定调查的内容:“—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我设计了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品德教育行为习惯问卷调查表,这份调查表的内容具有通俗性和代表性,通过这次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当代大部分幼儿的品德教育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拟定调查的题目;我的选题是以我们对幼儿家庭教育目标、内容、组织方式与策略、家庭教育环境等的了解认识水平进行部分调查,调查表共设计了道选择题和道问答题,这道题均根据幼儿平常生活所提出的问题。同时,随机选取我园幼儿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反思、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做准备。

3、各班级分发问卷调查表;并强调如实填写,按时回收调查表。

小班: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小班的幼儿。共发放问卷调查表份,收回有效问卷份,回收率为xx%。在回收的份答卷中,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在家长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在对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家长的答案做了归纳进行了分析。

1、小班幼儿在上幼儿园后,习惯有所改进,但还有xx%的幼儿在家吃饭、饮水、洗手、穿拖鞋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能安静吃饭,喜欢东张西望、挑食等;不主动喝水;在洗手时不能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穿、脱鞋没有次序,方法不当等。

2、有xx%的幼儿回家后仍能做到懂礼貌。见到客人和长辈懂得主动打招呼,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您好”等礼貌用语。还有个别幼儿需要家长提醒。

3、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xx%的幼儿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爱抢,不懂得合作。别人遇到困难也很少主动去帮助他人。

4、有xx%的幼儿过马路时听大人嘱咐,靠边走,不乱跑。还有小部分幼儿不愿让大人拉着过马路,我行我素,随手乱扔垃圾,不保护环境。

5、xx%的幼儿诚实、大方、知错认错。能够诚实的回答家长的问题并能承认自己的错误。

中班: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中班幼儿。问卷发放份,回收份,回收率为xx%。本问卷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本次问卷内容分为热爱祖国、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勤劳勇敢、学会感恩几大方面,家长部分把选择题做完了,少部分家长把问答题做了。

1、中班幼儿xx%会正确使用餐具,安静独立进餐,主动地喝水。

xx%安静入睡,乐于学习穿脱衣服,不蒙头睡,不吮手指。xx%能自己吃饭,帮助大人倒垃圾、搬椅子等。xx%东西放在固定地点,不随地吐痰,不躺着看书。

2、会谦让,会等待与合作,愿与别人分享玩具、食物与快乐。勇敢坚强,乐于帮助他人只有xx%幼儿能做到,大部分幼儿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也与家长的过多包办主义、溺爱有密切关系。

3、大部分幼儿都认识五星红旗,占xx%。

4、在礼仪方面,xx%幼儿都比较有礼貌。

5、在成人的提醒下,在公共场所知道遵守秩序,不乱跑、乱喊。过马路小心,听民警的话逐渐知道遵守交通规则,xx%幼儿都能遵守交通规则。

6、xx%能做到诚实大方,不骄不躁,言行一致、懂事不任性。大部分幼儿是很诚实的,但大多数会任性,对家长耍脾气。

大班: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大班的幼儿。共发放问卷调查表份,回收有效问卷份,回收率为xx%。在回收的份答卷中,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相对于小、中班幼儿在生活习惯上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大班幼儿毕竟上了两年幼儿园,在生活和礼仪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明显问题,因此我们在对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家长的答案做了归纳进行了分析。

1、大班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了两年后,日常生活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据统计:还有xx%的幼儿在家吃饭、饮水、洗手、安静入睡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能安静独立进餐,喜欢边吃饭边看动画片;挑食不爱吃青菜等;不主动喝水;在洗手时不能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等。

2、有xx%的幼儿回家后仍能做到懂礼貌。见到客人和长辈懂得主动打招呼,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您好”等礼貌用语。还有xx%的幼儿需要家长提醒才知道懂礼貌。

3、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xx%愿意分享,还有xx%的幼儿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不会谦让,爱抢,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别人遇到困难也很少主动去帮助他人,还有xx%的幼儿是有时会合作分享,帮助别人。

4、有xx%的幼儿过马路时听大人嘱咐,靠边走,不乱跑。还有小部分幼儿不愿让大人拉着过马路,我行我素,随手乱扔垃圾,不保护环境。

5、xx%的幼儿认识国旗国徽、知道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还有xx%的幼儿认识国旗、不认识国徽。

6、xx%的幼儿诚实大方、不骄不躁、知错认错、懂事不任性。能够诚实的回答家长的问题并能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有xx%的幼儿经常任性、不懂事,耍小孩子脾气。

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篇八

(一)追求功利

一些幼儿园把创建办园特色作为一种功利化手段,把创建办园特色作为一种教育时尚来追求,挂起了办园特色的招牌,但只是做了点表面文章,不在上下功夫,或是只说不做,,说多做少,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很苍白无力。

(二)特色等同于特长教育

很多幼儿园以牺牲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代价换来发展特长以彰显所谓的特色,幼儿园的特色成为特色班、兴趣班或特长的代名词,特色仅特指艺术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工作,它造成了幼儿单方面的发展。

(三)刻意模仿,失去自身特色

有些幼儿园受社会、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干扰,弱化并抛弃了自己的强势,而刻意去模仿别人的办园模式,从而导致幼儿园从有特色到无特色。

(四)项目过泛

有些幼儿园不从实际出发,什么项目都想打造成特色,眉毛胡子一起抓,结果是样样想做、样样都做不成。

(一)社会评价的制约

当前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往往是简单化的、非理性的,多以培养出来的孩子能识多少字、背诵几首古诗、会算多少道题、能跳多少个舞蹈等来衡量幼儿园教育的优劣,幼儿园为了生存,就一味地迎合社会和广大家长的需求,这必然导致幼儿园误入特色发展的误区。

(二)幼儿园因素的制约

首先,园长自身的素质制约着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方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个学校先评价它的校长。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园长对办园特色的形成会起到主导作用。但目前这种专家型的园长极为稀少。

其次,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制约着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水平。教师是幼儿园的生命和活力所在,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形成,教师是关键。一所幼儿园如果没有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知识功底深厚、教学水平高超并不断追求创新的教师,其他一切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再次,建设幼儿园文化也是创建幼儿园特色的过程。

(三)幼儿园家庭因素的制约

家长片面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是特色难以被认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等观念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甚至是当前家庭的主流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会制约和限制着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创新,同时严重阻碍幼儿月特色建设。

(一)改革管理模式,下放权力,各幼儿园适当的自主权

幼儿园特色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自主权,需要激发幼儿园和教师的'内在动力和热情。所以,幼儿园特色教育需要给幼儿园让出发展个性和创新的空间。

(二)实现园长专家化和幼儿教师的专业化

要创建幼儿园的特色,院长要有独特的理念、独特的管理风格、独特的人格魅力,要有深厚的理论品质和个性化的教学思想,即成为专家型的园长。要充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个性特点,并注意提供机会让其展露自己的长处,要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

(三)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加强沟通,让家长参与管理

实现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必须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与沟通,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决策和事务工作,使家长在合作参与中对幼儿园的特色教育产生认同感。

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篇九

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思维活跃,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和探索材料,从中获得科学经验。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摆弄和操作,其语言、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频繁发生,有力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材料不仅是幼儿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条件,更是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重要物质支柱。教师在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以及对材料的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以“xxxx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分析”为题开展调查,旨在提升材料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著名婴幼儿潜能开发专家程淮在20xx年就已经指出:微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他认为,真正能够影响儿童发展的微环境,应当是适宜的、互动的微环境。儿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微环境的影响,而是具有主动选择环境的能力和倾向。只有适宜的环境刺激,才能打开儿童心灵的窗口,使其接受环境的影响,才能使儿童与环境之间产生互动,进而促进儿童发展。因此,适宜性与互动性,构成了微环境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的心理教育机制。

然而,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地指导孩子,使因材施教变为可能,也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

笔者在嘉兴一幼北京城幼儿园进行了为期八周的教育实习,在此期间,该幼儿园也重点在做区域活动的工作,为本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情况

1、空间利用:区角数量的适宜性;区角分隔、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师的选材水平

1、区角活动指导方案的制订情况。

2、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利用度。

3、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一主题活动的相关性。

(三)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对幼儿规则意识发展的作用。

3、对幼儿参加区角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的作用。

3、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的作用。

调查范围:xx幼儿园。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随机选取xxxx幼儿园中的6个班(小、中、大班各2个)的区角活动。同时,还向xxxx幼儿园的多名教师进行访谈,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一)xx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要求正在提升

从与幼儿园领导们与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十分重视的占33.68%;重视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视的占22.57%。应该说经过这个阶段的幼儿园年检和省检,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观。

(二)xx幼儿园的教师对区域活动有不同看法

在访谈过程,出现了两种观点:第一,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的延续”、是“分组活动”;第二,区域活动为“自由游戏活动”、“学习性活动”。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到:区域活动(areaactivities),也叫“活动区活动”,是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刘焱教授认为:“活动区意味着选择的可能性,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

因此,可以看出区域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提出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区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

(三)各年龄段投放的材料内容无显著差异,具有随意性,无层次性。区域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87.1%的教师能依据区角的特性投放品种较丰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较有目的性。90.8%的教师能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阶段性地调整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篇十

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思维活跃,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和探索材料,从中获得科学经验。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摆弄和操作,其语言、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频繁发生,有力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材料不仅是幼儿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条件,更是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重要物质支柱。教师在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以及对材料的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以“xxxx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分析”为题开展调查,旨在提升材料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著名婴幼儿潜能开发专家程淮在20xx年就已经指出:微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他认为,真正能够影响儿童发展的微环境,应当是适宜的、互动的微环境。儿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微环境的影响,而是具有主动选择环境的能力和倾向。只有适宜的环境刺激,才能打开儿童心灵的窗口,使其接受环境的影响,才能使儿童与环境之间产生互动,进而促进儿童发展。因此,适宜性与互动性,构成了微环境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的心理教育机制。

然而,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地指导孩子,使因材施教变为可能,也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情况

1、空间利用:区角数量的适宜性;区角分隔、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师的选材水平

1、区角活动指导方案的制订情况。

2、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利用度。

3、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一主题活动的相关性。

(三)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对幼儿规则意识发展的作用。

3、对幼儿参加区角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的作用。

3、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的作用。四、

调查范围:xx幼儿园。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随机选取xxxx幼儿园中的6个班(小、中、大班各2个)的区角活动。同时,还向xxxx幼儿园的多名教师进行访谈,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一)xx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要求正在提升

从与幼儿园领导们与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十分重视的占33.68%;重视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视的占22.57%。应该说经过这个阶段的幼儿园年检和省检,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观。

(二)xx幼儿园的教师对区域活动有不同看法

在访谈过程,出现了两种观点:第一,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的延续”、是“分组活动”;第二,区域活动为“自由游戏活动”、“学习性活动”。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到:区域活动(areaactivities),也叫“活动区活动”,是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刘焱教授认为:“活动区意味着选择的可能性,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

因此,可以看出区域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提出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区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

(三)各年龄段投放的材料内容无显著差异,具有随意性,无层次性。区域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87.1%的教师能依据区角的特性投放品种较丰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较有目的性。90.8%的教师能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阶段性地调整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主要问题是所投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类似,没有体现年龄班特点,每个班的区角内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情绪浮躁,无目的地摆弄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

文献资料表明,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材料投放具有灵活性,安全性。

活动区投放的材料在种类上要具有灵活性。投放充足材料的同时,还要提供一些供幼儿生成游戏用的多种材料,以便幼儿生成自己喜欢的区角或选择自己所需的材料,xxxx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供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如当幼儿发现棋类区缺少棋子时,就从“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中拿出一个瓶盖,以物代物,就会使游戏顺利进行。同时在观察中发现,98%的材料都是安全的,对幼儿无害。

(五)能够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我们打破了以往教师是活动区创设的主角这一现象,而是采取师生共同创设活动区、共同讨论、协商活动区所需的材料,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投放材料之前,我与幼儿一起商量科学区需要哪些东西?幼儿的回答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放大镜、万花筒、望远镜、镜子、地球仪、电池”到了第二天,幼儿纷纷从家中带来了活动区所需的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六)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内容与主题活动内容较多相符合

主题活动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两种重要模式,有必要以整合的方式各尽所能,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从活动内容来看,主题活动具有多领域整合的特征,强调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而各个区域活动内容也涉及不同学科领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更自然,有利于教师观察和评估幼儿的发展,进而作出适宜于幼儿发展水平的教育教学决策,作为主题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依据。

(七)不注重投放材料的“低结构性”

一般来说,高结构性的材料指向的操作程序更为明确,但它往往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和创意而低结构性的材料是一些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可以干变万化地摆弄材料,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程序:可以当作游戏中的替代品,或者当作操作的工具,这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推进幼儿的自主建构。

例如在观察幼儿区域活动中发现的“包糖果”的活动,如果老师只为孩子们提供没剪好的糖果纸和橡皮泥,请小朋友将糖果纸一张一张剪下来,让孩子们学习分泥、搓圆或者做其他形状的糖块,再用糖纸按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糖块包好,对孩子的发展将会更有意义。

(八)个案分析

在建构区中,幼儿正在玩导弹插塑,有的插飞机,有的插宝剑天天无意中把一个插塑套到了手指上,刚刚好,手指好像变长了,很好玩,他把五个手指分别套上了不同颜色的插塑,五个手指好像都变长了。他把手一伸一屈地展示给周围的小朋友看,小朋友们纷纷效仿。

这种情况下,插塑只是一种用来插的玩具吗?如果我们说插塑就只是一种插来插去的玩具那就错了,区域活动本身是一种幼儿学习性的活动,材料也应该是让幼儿自主玩的,幼儿自己发现插塑不仅仅是简单插一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加以引导的问:“小朋友们,导弹插塑还可以做什么呢?”

教育调查报告幼儿园篇十一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麻虎镇中心幼儿园、城关镇中心幼儿园

小、中、大班部分幼儿

贺兴艳、闻小蔓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格教育依赖于岁之前培养。”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个性,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在家庭中,大多数独生子女,享受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使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蛮、脆弱、无责任心等不良道德意识。在幼儿园,由于重智轻德思潮的影响,幼儿的品德教育存在严重缺失,这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在众星捧月、重智轻德影响下,形成很多幼儿不良的品行,现在危及家庭,将来危及社会。因此,我设计这次问卷调查。

(一)对象:

小、中、大班部分幼儿。

(二)测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三)测查步骤:

1、拟定调查的内容:“—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我设计了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品德教育行为习惯问卷调查表,这份调查表的内容具有通俗性和代表性,通过这次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当代大部分幼儿的品德教育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拟定调查的题目;我的选题是以我们对幼儿家庭教育目标、内容、组织方式与策略、家庭教育环境等的了解认识水平进行部分调查,调查表共设计了道选择题和道问答题,这道题均根据幼儿平常生活所提出的问题。同时,随机选取我园幼儿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反思、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做准备。

3、各班级分发问卷调查表;并强调如实填写,按时回收调查表。

小班: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小班的幼儿。共发放问卷调查表xx份,收回有效问卷xx份,回收率为xx%。在回收的份答卷中,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在家长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在对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家长的答案做了归纳进行了分析。

1、小班幼儿在上幼儿园后,习惯有所改进,但还有xx%的幼儿在家吃饭、饮水、洗手、穿拖鞋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能安静吃饭,喜欢东张西望、挑食等;不主动喝水;在洗手时不能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穿、脱鞋没有次序,方法不当等。

2、有xx%的幼儿回家后仍能做到懂礼貌。见到客人和长辈懂得主动打招呼,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您好”等礼貌用语。还有个别幼儿需要家长提醒。

3、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xx%的幼儿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爱抢,不懂得合作。别人遇到困难也很少主动去帮助他人。

4、有xx%的幼儿过马路时听大人嘱咐,靠边走,不乱跑。还有小部分幼儿不愿让大人拉着过马路,我行我素,随手乱扔垃圾,不保护环境。

5、xx%的幼儿诚实、大方、知错认错。能够诚实的回答家长的问题并能承认自己的错误。

中班: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中班幼儿。问卷发放xx份,回收xx份,回收率为xx%.本问卷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本次问卷内容分为热爱祖国、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勤劳勇敢、学会感恩几大方面,家长部分把选择题做完了,少部分家长把问答题做了。

1、中班幼儿xx%会正确使用餐具,安静独立进餐,主动地喝水。

xx%安静入睡,乐于学习穿脱衣服,不蒙头睡,不吮手指。xx%能自己吃饭,帮助大人倒垃圾、搬椅子等。xx%东西放在固定地点,不随地吐痰,不躺着看书。

2、会谦让,会等待与合作,愿与别人分享玩具、食物与快乐。勇敢坚强,乐于帮助他人只有xx%幼儿能做到,大部分幼儿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也与家长的过多包办主义、溺爱有密切关系。

3、大部分幼儿都认识五星红旗,占xx%。

4、在礼仪方面,xx%幼儿都比较有礼貌。

5、在成人的提醒下,在公共场所知道遵守秩序,不乱跑、乱喊。过马路小心,听民警的话逐渐知道遵守交通规则,xx%幼儿都能遵守交通规则。

6、xx%能做到诚实大方,不骄不躁,言行一致、懂事不任性。大部分幼儿是很诚实的`,但大多数会任性,对家长耍脾气。

大班: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大班的幼儿。共发放问卷调查表xx份,回收有效问卷xx份,回收率为xx%。在回收的份答卷中,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相对于小、中班幼儿在生活习惯上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大班幼儿毕竟上了两年幼儿园,在生活和礼仪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明显问题,因此我们在对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家长的答案做了归纳进行了分析。

1、大班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了两年后,日常生活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据统计:还有xx%的幼儿在家吃饭、饮水、洗手、安静入睡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能安静独立进餐,喜欢边吃饭边看动画片;挑食不爱吃青菜等;不主动喝水;在洗手时不能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等。

2、有xx%的幼儿回家后仍能做到懂礼貌。见到客人和长辈懂得主动打招呼,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您好”等礼貌用语。还有xx%的幼儿需要家长提醒才知道懂礼貌。

3、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xx%愿意分享,还有xx%的幼儿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不会谦让,爱抢,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别人遇到困难也很少主动去帮助他人,还有xx%的幼儿是有时会合作分享,帮助别人。

4、有xx%的幼儿过马路时听大人嘱咐,靠边走,不乱跑。还有小部分幼儿不愿让大人拉着过马路,我行我素,随手乱扔垃圾,不保护环境。

5、xx%的幼儿认识国旗国徽、知道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还有xx%的幼儿认识国旗、不认识国徽。

6、xx%的幼儿诚实大方、不骄不躁、知错认错、懂事不任性。能够诚实的回答家长的问题并能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有xx%的幼儿经常任性、不懂事,耍小孩子脾气。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