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甲申三百年祭读书笔记通用

2022年甲申三百年祭读书笔记通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6 21:36:08
2022年甲申三百年祭读书笔记通用
时间:2022-12-06 21:36:08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甲申三百年祭读书笔记篇一

360年前的甲申年,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从胜利到覆没。 1944年,上一个甲申年的3月19日,郭沫若饱含激情和睿智写下的《甲申三百年祭》,对农民革命军在鼎盛时迅速走向失败的历史悲剧作了深刻总结。延安整风时,毛泽东把它列为整风文献,要求全党同志认真研读,目的是“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20xx年冬,党的xx大刚开过,担任后第一次下基层,就带领书记处全体同志踏雪到西柏坡考察学习,重申了“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同志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重在持之以恒的实践,真抓实干。

——推进民主建设,跳出“历史周期率”。延安时期,毛泽东与黄炎培有过关于“周期率”的著名对话。黄炎培见证了不少团体、地方乃至国家,初时艰难困苦,无事不用心,环境好后便或把精神放下,惰性发作,难以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李自成队伍进京后的懈怠涣散,是对此最好的注脚。毛泽东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我们党致力于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党的xx大更进一步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措施,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尊重和保护人权,也写入了修改后的宪法。“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与时俱进推进民主,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这是我们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重要保证。

——强调“两个务必”,防止骄奢淫逸、腐化变质。执政意味着手中有权,手中权力用得好,可以为老百姓谋幸福,用不好会沦为谋私工具。李自成进京后,队伍从上到下弥漫着骄傲和享乐的情绪,高层领导严重腐化,其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急剧下降,就不足为奇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一直坚持“两个务必”,一方面强调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方面坚决反对腐败,毫不留情地把腐败分子清除出队伍。特别是xx大以来,反腐败的力度明显加大。老百姓对腐败深恶痛绝,我们党铁腕反腐大得民心。

——竭力让农民增收,冲破“黄宗羲定律”。历代封建王朝,起初对农民减免一些税赋,减轻其负担;但为了弥补财政收入,又对农民增收其他苛捐杂税,最后其负担不减反增。因无法走出这一怪圈,故被称为“定律”。我们党历来重视维护农民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多次通过“一号文件”解决农民在脱贫致富中碰到的困难。xx大后,更从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分割的战略高度,重视9亿农民的减负增收问题。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一方面广开农民致富门路。温总理曾表示,我们有信心冲破“黄宗羲定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出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重大决策。

民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我们党必须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同命运,从人民的评判中发现不足纠正缺点,从人民的信任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得民心、顺民意、合民情,我们才能应对未来的各种考试,昂首迎接下一个甲申年的到来。

甲申三百年祭读书笔记篇二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梅尔基亚德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这是诺贝尔的颁奖词。他们说,这是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我在一口气看完之后,却忽然想到了《红楼梦》,对于《红楼梦》,人们褒贬不一。对于《百年孤独》,我也一直坚信这种说法,你也许能看到人性、爱情、亲情,也会看到战争、迷信、神幻,我只能说,这个由马尔克斯创造出来的世界足够现实,也足够真实,真实得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也许,这就是一本巨著的力量吧。

如今的文学,不知怎么,没有了华丽的文字,没有故作姿态的情节,每一个字似乎是越来越普通,但当它们相遇的时候,又会产生一种无法言喻的舒适感。我不管这是否是现代文学的一种趋势,还是一种手段,我终究还是欣喜这种变化的,如同读完《百年孤独》时的那种充实感一样,就像经历了别人的整个人生,明明是再普通不过的故事,可就是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故事,堆积了整个人生,甚至是一个家族的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生,我在想,当初他在写《百年孤独》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会得诺贝尔,有没有想过自己跨越了几乎一个世纪,甚至在获诺贝尔的前一年,他还在写一部凶杀案的小说,甚至在2年,他还在写具有现代气息的文章。

他是幸运的,看看他上世纪早期的作品吧:《枯枝败叶》,再看看他年的作品吧:《我不是来演讲的》,只是看着这两个书名,就能感受到两个世纪文化的冲撞。我个人是很羡慕能够跨越世纪的人,也许我跨过,不过那时的我两三岁,没有激动,没有欣喜,不知道昨天和明天竟然就是两个世界,没有像8后那样做一些纪念百年的事情。

而马尔克斯不同,他带着自己的记忆、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成熟,在另一个世纪继续写作着。现今,我拥有了自己的记忆、自己的思想,却只能看着那年份上个位数的变化,不知那百位上的数字何时会变化,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见到那新的一天。

也许我不会见到,但若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会登上那高高的山顶,看着昨天的月亮和明天的太阳,就这么垂垂老去。

我愿意去相信这偌大的天地间有一个世界平行于我们,我也愿意去相信这个世界属于那个百年孤独的家族。他们在我们不知道的空间里生存了一年又一年,一个百年又一个百年,如同当初他们诞生那样,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消失不见

。也许这就是《百年孤独》的魔力,他们太过真实,又太过虚幻,好似有时我们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我们,只不过他们消失地快了些,我们消失地更慢了些。

22离我们似乎又更近了,他就在我们的眼前,比起玛雅“22”我更愿意相信中国科学家的预言。忘了那数字,只记得那单位是亿年,现在想来的确是很远,若当真到了那一年,有人如同现在一样,告诉他们,世界末日就要到了,我只是好奇,那时的人们是否会相信。

也许,那个时候,会有第二颗“地球”,比现在人们的担惊受怕要好得多了。

这一切一切的天马行空,说到底还是《百年孤独》给我们的难题,也许,活在当下。比什么都重要!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