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一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二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
师:高大挺拔怎样理解?我们先来看看高大,高大什么意思?
(教师挺了挺身体,做“高大”状。)
生:像李老师一样就是高大。
师:谢谢,跟同学们比我算是高大了。什么是挺拔,谁上台站站,站出挺拔的姿势。
(有意识地地叫了班上个子最高的一位学生,他平时走路微驼。)
生:高大挺拔在课文中是形容白杨树的。茫茫的戈壁滩,一眼望不到尽头,高大的白杨树笔直地挺立在那里,真了不起。
生:茫茫的大漠中,只有几株白杨树挺立着,直入云端,所以在作者的心目中白杨树显得格外高大挺拔。
师:是啊,让我们带着赞美的口气读一读这句话。
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的,往往需要教师在细微处做“大文章”,在不动声色中给人以启发。让学生上台站站“挺拔”的姿势,既让大家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又给了这个孩子“润物细无声”的点拨和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三
(一)教材内容
《花钟》是一篇具有浓厚科学性的阅读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 —————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儿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全文紧紧围绕“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这一句话来展开。第一自然段按顺序形象例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第二自然段以设问的方式来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关联词“为什么”“原来”“比如”“还有的”是理解的突破点;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表达方式丰富,非常适合朗读。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写“凌晨”、“暮色”、“蔷薇”、“干燥”“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4个词语,正确书写“醒”、“修”、“播”等几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干燥”、“灼伤”、“欣然怒放”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由读到学,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的习惯和乐于创造的激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语言表达非常有特色,描写花开的句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在理解课文基础上,要应用到平时的写句中,这是本文的重点。教学难点:尝试对一些句子换一种说法是本文的难点。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年级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还不能科学客观地去评价,花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又非常喜欢的.植物,但是学生们仅仅是喜欢看、喜欢养,很少甚至于没有学生去真正地观察过花,观察过花的开放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需要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来认识文中提到的各种花,了解花的开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多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以求达到更为直观形象的效果。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拟采用情境教学、个性化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中快乐地学习,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欣赏者。力求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
3、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关系。立足本课教材实际,科学的确立三维目标。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技能的形成为载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师准备《花钟》课件。
2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钟声可以告诉我们准备的时间,可是你们知道吗?自然界的花也像钟表一样能报时呢。有位植物学家还把不同时间开的鲜花栽在一起,组成一个“花钟”,你们想了解一下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花钟》。请同学们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齐读)
(二)自主朗读 整体感悟
1、学生自主朗读,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喜欢的、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圈出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请学生说说什么叫“花钟”。
3、欣赏花钟图片(课件出示),介绍有名的花钟。
4、(课件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坐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绝妙地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神奇的“花钟”。
5、 “花钟”有什么作用呢?(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6、引导学生体会“刚刚”和“大致”用词的准确。
7、指导学生带着赞美的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入境入情 品味花美
美妙神奇的“花钟”上有哪些花呢?这些花是怎样陆续开放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一自然段吧。
1、识花名
(1)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出花的名字。
(2)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几种花?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九种花的名字。
2、 品花时
(1)这九种花分别在什么时候开放呢?
(2)你们觉得这一段描写时间写得好吗?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这一段中的时间写得好在哪里?好的地方可不止一个。
(3)学生交流反馈。
(4)提示:在描写最后三种花的时候,时间是放在什么地方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是啊,在写文章的时候,在恰当的地方做一点变化,读起来就不会觉得单调了。)
(5)为什么有的时间后面要用上“左右”这个词语呢?因为花儿毕竟不是钟表,它不能像钟表那样精确到一分一秒。也许昨天是9点开放,而今天是9点过几分才开放,可见,作者用词十分的准确。怪不得课文的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你只要看见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了。“左右”和这句话中的“大致”用法是一样的。
3、赏花开
(1)师连起来说什么时候什么花开了。问:听老师刚才说些什么了?(课件出示:)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
五点左右,蔷薇开了;
七点,睡莲开了;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
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2)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怎样?(单调、干巴、乏味无趣)
(3)课文是不是这样写的?文中是怎样写的?
(4)划一划:划出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花儿开放的。
(5)赏一赏,填一填:课件播放花开视频,学生欣赏并填句子。
牵牛花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
蔷薇
睡莲
万寿菊
烟草花
月光花
昙花
(8)读一读:鲜花用自己的开放这种特殊的、美好的方式告诉你、我、我们大家时间。咱们也来做做花钟,读出花的陆续开放,你喜欢做哪一种花,就自己站起来大声读她的开放。现在,让咱们用美妙的朗读、用开放这种美好的方式告诉大家时间。
(9)这段末尾用了什么符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想不想知道还有什么花会在整点开放呀?(课件出示:花儿的名称、图片和开放时间)
(四) 小组合作 互动探究
1、用最快的速度朗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讨论: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在段中勾画出原因,读一读。
5、作者以什么花为例来说明?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植物开花时间同温度、湿度、光照及昆虫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一位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钟。多有趣呀!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一起美美地读读课文吧!
(多媒体出示)
1、自己完成或与同学合作,搜集24小时内陆续开放的花,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花钟。
2、画一画或写一写自己心中最美的花。
花钟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四
一、教学要求。
1.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重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难点是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孩子们,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去动物世界和微生物界游览了一番。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花的世界看看。)
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课文录音,划出生字、词。
2、几生读,评议,随机指导生字的朗读。
3、读生字卡片
三、再读课文,初步释疑
1、学生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看课件认花。
四、交流,学习第一自然段(重点讲解)
课件随机显示不同的句式,讲评。
五、感情朗读第一段,师生合作朗读本段
六、填空,了解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的开放。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睡莲
万寿菊烟草花
月光花昙花
午时花夜来香
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
七、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2、书写生字。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五
在分管教学副校长陈勇军带领下,教导处协同文理科教研组长,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检查。本次检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检查内容完整、全面。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本月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有:备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及记录、教学后记、班级日志等。
一、优点:
1、备课力求完美。这次检查发现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备课(1)少部分教师做到统观全册。均有超前备课。(2)书写较以前规范,教学环节齐全,教学过程比较详实,个别教师教案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抄袭教案的现象逐步减少。(3)备课从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能注重学法的指导。(4)集体备课基本能做到二次备课,备教材、备学生。
2、教师撰写的教学后记比前一段时间有所提高,少部分教师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解剖。
3、及时批改作业,对巩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本次检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作业设置适量、适度,均能及时批改作业。有等级有激励的语言。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能及时更改。多数学生书写比较认真,格式比较规范。教师批改记录比较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4、教师主动听课、评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并把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基本上能体现出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如何。
5、单元检测能及时跟踪课本考察学生,认真总结、仔细分析、及时反馈、班与班之间相互比较。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的备课过于简单,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教案中实用的语言欠缺,教学后记的质量不高。个别教师的书写应注意。
2、少部分教师作业批改后学生的错题没有及时订正,有的没有及时批改。学生的书写还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个别教师批阅学生作文的评语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从所有作业批语看,鼓励性语言仍有待于探索。
三、建议
1、批改作业不要用一个大钩,应该给每一道小题目都要打上一个钩。这样能体现老师的精批细改。并且批阅后最好写上时间,最后所写批语要规范、清楚、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对作业的评价最好不用分数。
2、对于作业封面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整洁、不允许涂涂划划。
3、年青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有待再加强。如:备课、上课再规范,反思真有价值等。
各位教师,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份内的本职工作。通过本次教学常规的检查,一方面找出我们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衷心地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学习和交流,促进我们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六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白鹅》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一)了解写作配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心爱之情。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三)咀嚼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可让学生回忆曾经读过的以"鹅"为题材的诗文来导入新课。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讨论:这首诗突出了鹅的什么特点?
这首诗写鹅,抓住了鹅的外形特征和动作,语言简洁,色彩鲜明,画面感强。但毕竟是儿童之作,并且全诗总共才18字,没可能包含更丰富的内容。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白鹅》,内涵要丰富患上多,语言也颇有特色,生动幽默,并且富有童趣,值患上一读。(也可让学生描述自己曾经见过的鹅,或者展示相关图片、音像资料,由此引入课文)
二、作者及写作配景简介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许多人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落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三、范读课文
四、讨论课文1一4段内容
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
傲慢(傲岸、最傲人、架子十足)。
注意对这些个词语的意义加以比较: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傲岸: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傲人:傲物,瞧不起人。
架子十足:很是自高自大的样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七
1、出示挂图,看图回答问题。
2、出示图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指名在图上找到它们的家,将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
3、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优美的儿歌:《家》。板书,齐读。注意读准三拼音。
二、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要求看准音节,读准字音。
3、指名试读,教学生字。
强调读准边音、前鼻音、翘舌音和轻声。
4、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2、看课文后笔顺提示,书空。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安排。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相机正音,加点的字口头组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蓝天是白云的家
(1)点名读。
(2)作者把蓝天比做什么?
(3)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
(4)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让老师感受到白云像在蓝图悠悠地散步?
树林是小鸟的家
(1)点名读。
(2)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
(3)练习朗读。
引导学生观看动画,自读三四行,读后交流。
指导朗读第一句。
(1)这句话很长,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连贯。
(2)白云、小鸟、鱼儿都有自己的家,该多幸福啊!让我们来读好这句话。
2、学习第二句。
(1)过渡。
(2)小黑板出示句子。点名读。
(3)什么叫“祖国”?引导感受交流,祖国是一个巨大的花园,我们就是花园里的花朵。
(4)小结。
(5)齐读第二句。
3、指导朗读全文。
4、练习背诵。
(1)各自练习背诵。
(2)指名配上音乐背。
(3)全体起立,加上动作齐声背。
三、练习说话
1、激趣。
这首诗写得多美啊!现在,让我们也试着做一个小诗人,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来作诗。
2、练习。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读。
2、教学偏旁:禾木旁、宝盖儿;认识新笔画弯钩。
3、集体书空。
4、教师范写生字,着重强调关键笔画。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八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3课《花钟》这篇课文所引发的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时钟”,可是“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呢?因为由此入手,带领学生就这专题进行研究型学习。环境下的问题探究学习使本课有了丰富的外延,主要学科是语文,还涉及到历史、地理、美术、环保、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在教学中推崇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设计特色]
开放整合创新
[学生特征分析]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识记、理解、运用能力属同年级段学生中上水平。
3、学生对花感兴趣,但缺乏有关花儿开放原因的常识。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
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使用时间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媒体使用方式
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不同的花2提供资源观察朗读
掌握网络有关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常识3’提供资源扩容知识浏览观察
过程与方法理解多媒体花钟的形成10’创设情景观察、理解
运用多媒体出现花开放的条件的场面15’创设情景提供资源观察、仿说
运用bbs发表贴子学习句子的多种方式5’扩容实践动手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多媒体夏天画面、儿歌内容5’创设情景观察、朗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媒体出示,配上轻音乐,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
2、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
〈学生踊跃介绍从多媒体、书中、课外等获悉的材料〉
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出示课题齐读)
5、读了课题以后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二、自主朗读,感悟文意(利用电子课本进行阅读)
那就让我们先在课文找找答案吧。
1、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在电脑上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有喜欢的句子吗?读给大家听听吧!(学生边读,边正音)
3、刚才有些同学提出了问题,通过读课文有哪些同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4、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你们瞧!(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座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绝妙地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九
出示课题后,师:预习了课文,同学们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吗?
生:主要讲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
这一情境的创设,将白杨与它生长的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让学生对白杨有个初步的印象,更主要的是引出了课文的重点。教学目标的展示,自然而适时,让师生在上课之始,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二、把重点、难点用直观的图例展现出来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看三组画面,思考其中的联系;读课文有关段落,注意其中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不仅懂得了爸爸的心,也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下文爸爸的“沉思”“微笑”,也容易领悟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十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三)读课文,初步认识事物是在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的。
(一)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二)初步认识事物是在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的。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提示课题。
教师边叙述边板书课题:
(板书:《跳水》)
从题入手让学生设疑,展开想象,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深入课文之中,由“要我学”自然变成“我要学”。
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
如:谁跳水?为什么跳水?跳水的结果是怎样的?等等。
(二)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于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课文中的人、物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用符号表示出来。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要动脑,又要动手,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
(三)分段、概括段意。
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事情发展的过程,初步认识事物是在相互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结束的。
谁来谈一谈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各是什么?
(起因:水手们取乐猴子,猴子十分放肆;发展:猴子逗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高潮:孩于走上高最的`横木,遇到生命危险;结果: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得救了。)
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赶猴子。第三段(第4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生命危险。第四段(第5、6自然段):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四)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生字:
3、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4、形近字组词:
艘(五艘)撕(撕碎)航(航行)咧(咧嘴)
搜(搜集)嘶(嘶哑)抗(抗争)冽(凛冽)
瞄(瞄准)桅(桅杆)唬(吓唬)鸥(海鸥)
描(描绘)脆(干脆)虎(老虎)欧(欧洲)
5、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环游——周游缓缓——慢慢
庄严——庄重沉痛——悲痛
矫健——强健身躯——身体
哭泣——抽噎慈祥——慈爱
面庞——面容
反义词:
焦急——耐心幸福——痛苦
慈祥——威严醒悟——迷惑
放肆——规矩
(五)分组读课文。
分组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小组的同学相互解答,质疑问难。如果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在讲读课文时大家共同解决。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一
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意思的方法,初步培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问句的三种类型。
4、初步培养学生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
2课时
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同教学重点。
教学要点
提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学习第1段。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揭题读题。你见过的白杨是长在什么地方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白杨是长在戈壁滩的(简介大戈壁)
2、设置悬念。课文围绕白杨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呢?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搞清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按要求自学课文。
(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划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情况。
(1)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新疆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2)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如“浑黄一体”,可联系前面的“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来理解。
(3)指名读课文,及时进行讲评。
(4)质疑问难。
三、学习第一段。
1、第1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
3、用“虽然--但是--”来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例:虽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是白杨树长得高大挺拔。)
4、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四、课堂练习。
课后习题4。
教学要点
学习“学习提示”;读懂第2、3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课后习题4)
二、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学习提示”:它告诉我们读懂句子里含着的意思的方法是什么?
(2)强化对方法的理解:这种方法分成哪两个步骤来进行?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
(1)“一位旅客”和“卫士”各指的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从哥哥和小妹妹的谈话中可以看出白杨外形特点是什么?
(3)从字面上看。爸爸介绍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
2、交流自学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3、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完成课后习题2。
4、朗读指导。
四、学习第三段。
1、作者连用了几个“只晓得”?把它们划出来。并认真读这些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现在孩子们认识到了白杨的哪些优秀品质?
五、总结全文。
1、课文中的爸爸是怎么样的人?
2、你认为作者哪些地方写得好?(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3、交流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方法,
六、课堂作业 。
1、填空。
在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中,“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实际上指的是( );“几棵小树”指是( );“风沙”指的是( )。
2、完成课后练习。
一、关于课后习题
1、第1题:概括地说,是荒凉而恶劣的环境。具体见第1自然段。
2、第2题:第(1)句为“哪里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干”;第(2)句为“不管是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二
材
简
介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课前
学情
1、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合作搜集钱塘江的大潮的文章或者图片,互相交流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读读p5页的“资料袋”,了解钱塘江的秋潮。
3、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预习课文,补充暑假的预习本(含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
4、教师:ppt
学习
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
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课时
安排
2个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师生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5分钟)
读第一组课文的导语,问学生:这个单元是一组关于什么内容的文章?自然奇观。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1课:观潮。ppt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你们可爱的家乡――广州有好几千里。如果说广州的白云山举世闻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板书:天下奇观)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查字典)
理解“观”----“奇观”――“天下奇观”词语的意思。
1、理解“观”“奇观”“天下奇观”词语的意思。(词语教学)
2、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5分)
1、交流预习情况:多音字“号”,“薄”,“称”;难写的生字:笼罩,蒙,昂
2、学生预习时的疑难问题
3、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自读课文)
板书:
天下奇观(景象)山崩地裂一堵水墙作业布置
1、认真完成《黄》第1课。2、摘抄默写第3、4段和自己喜欢的其他句子,写写体会。(读书笔记本)3、结合第9页资料袋的内容和图片预习熟读第二课。查找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三
内容:
复习分段
教学目的要求:
复习常用的复习方法,能运用方法进行分段
教学过程
一、回忆分段方法
1、导入:要学懂一篇文章,理清文章的脉络,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2、小组讨论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了哪几种分段的方法?哪几篇文章特别典型?它们是这样分段的?每个小组讨论两种,小学语文总复习阅读复习教案。
板书:方法例文
3、交流
讨论好的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组学得最好。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如:借助过渡段来划分《伟大的友谊》
按事情发展顺序分《落花生》
按总分总结构分《万里长城》
按地点转换分《秦始皇兵马俑》
小节归并法《我盼春天的荠菜》
2、请你选择一种方法,想想一般什么样的文章用这种方法分段。
小结:不同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它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分段。
二、练习应用
(一)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是什么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2、找出洗球鞋的经过。
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第一次洗球鞋》划分段落。校对。
说明:有的文章事情经过部分有明显的几个步骤,还可以分成几段。
(二)按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分
1、读《海南岛》,你认为这篇文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划分段落。
2、交流 小结:总分总结构的文章,并不一定三部分都有,有时是先分后总,有时是先总后分。
(三)小节归并法
1、分节读《买冷饮》,概括出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2、哪几个自然段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小结: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用小节归并法
(四)综合练习
1、阅读《星期天的苦恼》、《杨柳》,想一想这两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划分段落,并完成。
2、交流
3、强调:像《杨柳》这样的文章,可以有不同的分段方法,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有充足的依据都是可以的。
三、总结作业
分段的方法有许多,我们在课堂上练习的只是其中的几种典型。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能灵活地运用这几种方法。课后完成习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十四
1、学会3个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庐山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名山,自古就有“匡有奇秀甲天下”的赞誉。庐山的飞泉源布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开先瀑、玉帘泉、黄龙潭、鸟龙潭等,大家想不想看看。(出示庐山的飞泉瀑布,请欣赏)
2、唐朝大诗仙李白50岁左右隐居在这儿,曾用诗篇赞美瀑布。(大屏幕出示整首诗)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请一名学生读一读题目,然后齐读。
再说说从课题中你能知道什么?
庐瀑
生字区别
卢爆
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全班齐读
1、谷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想信同学们一定能借助字典,结合书中的注释,插图,展开想象,读懂这首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点拔,评议
(1)你读懂了什么?
(2)“学贵有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默读这首诗,同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
4、自由读整首诗,你认这哪些字或词用得好?为什么?
重点品味“生”“挂”“飞”“三千尺”
相机出示李白的另一首诗。
秋歌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体会夸张的写法)
5、指名上台朗读这首诗,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6、总结,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语言生动,形象,描绘了瀑布尽流直泻的壮观景象。
1、学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老师也不由自主想起了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课件出示瀑布整首诗,配乐朗诵)
2、喜欢吗?请自由读一读。
3、《望庐山瀑布》和《瀑布》比较,你最喜欢哪一首?说说原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五
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有着无穷的`奥秘,等待人们用科学去发现、探索……
二、读议第一段:
(1).演示课件,飞机飞过:
1.请同学们观察飞机
2.介绍飞机的用途
(2).出示幻灯飞机内容:试着读出感受
(3).指名读评议体会
(4).造句:“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三、读议第二段:
(1).演示课件,航天飞机飞过:
1.请同学们观察航天飞机
2.说话练习:描绘航天飞机的样子
(2).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
(3).男、女生再读
四、写作:
(1).思考:还想了解航天飞机的什么知识?
(2).回忆:平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上网:筛选的网页,解决问题
(4).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
(5).结合课文、网页、资料介绍航天飞机
五、结束语:
谢谢同学们,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簇簇想象的火焰,看到了一个个未来的航天专家……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十六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
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
2、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自学生字词,理解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
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第一课时
一、初学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出学习目标:作者通过这些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在理解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体会。
二、学习新课。
理解爸爸的话。
三、激情导入:
现在,我们坐火车和作者一起到新疆去,好不好?(看录像)我们不但看到了茫茫的大沙漠,还听到一位旅客为他的孩子介绍白杨呢。
1、在课文中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话,用直线划出来。
出示问题,理解爸爸的话。
文字片: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用....划出表示白杨特点的词语。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枝干挺直
白杨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强
2、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描述白杨特点的句子,通过理解词语,体会白杨的特点。
(1)“茫茫”、“浑黄一体”结合录像画面理解。
(2)“卫士”在课文里指什么?为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4.学生概括爸爸说的这段话的意思。
体会爸爸的心。
出示文字片: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读句子理解,“表白”、“心”是什么意思?
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用()划出孩子们知道的事情。思考孩子们还不知道哪些事情?(引导学生理解爸爸这样做的目的,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板书:服从需要
扎根边疆
无私奉献
6、板书小结。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含着的意思。
1、边听课文朗读边看录像,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师提出来。
2、质疑。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1)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几棵小树指谁?
3、引导学生体会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4、看板书总结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辨析课后第3题。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板书:内容——中心思想
五.有感情自由朗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暗等14个字;
2、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4、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3、4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4
【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激起导入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
2、生小组自学生字,看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交流识字。
4、汇报。
5、教师用卡片检查识字效果。强调血宗的读音。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6、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能读好吗?学生自己练习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三、写字教学
1、肢、肌、肤:
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学会把结构相似的、想近的,结合起来学习。
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写一写。
2、丈:
注意与大字区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丿要在田字格中间位置其余几字都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注意提醒学生组词和字音。
3、练习写字,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新课学习
1、通过上节课的阅读,谁能大概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2、天和地倒底是怎样分开的呢?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小组读。找一找这一段里意思相反的词语。大家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3、读一读你找出来的词语。
4、天地分开了,世上的万物又是怎么来的?齐读课文3、4自然段。
5、说一说,盘古的身体是如何化作世界万物的?指名说,同桌说。
6、仔细读一读文章中写盘古变化时的句子。
7、注意多音字倒,自己,学一学这个多音字。
8、文章最后为什么说盘古是人类的老祖宗?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十八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认识1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情感,教育学生热爱西部,为建设西部贡献力量。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课前交流:你在哪里见过白杨树吗?白杨树有什么特点呢?
(随处可见,是一种普通的树,很高大。)
有一位作家是这样评价白杨树的:(课件)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作家为什么赞美白杨树,他只是赞美白杨树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来到五十年前一列西去的列车上,跟作家袁鹰一起,去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
一、初识白杨
提出问题:请注意屏幕,文中的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是怎样的?它又长的怎样呢?(放课件)
(环境恶劣,可是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白杨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长的高、大、挺、秀。(板书)
二、理解白杨
(生自由读)
爸爸又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呢?
(出示课件:爸爸的话)
默读,你喜欢哪一句,从中体会到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生自由谈)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本性正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1、究竟“哪儿”会需要白杨呢?
2、你能按照这个句式说一说吗?
______需要它,它就在______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3、这句话可以看出白杨的什么特点?(生命力强。)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风沙、雨雪、干旱、洪水”说明环境恶劣。
2、从“不管……不管……总是……”感受到什么?
(白杨树在恶劣的环境考验下,总是保持他的正直、坚强的品格,不软弱,也不动摇。)
3、这句话看出白杨有怎样的品质?(坚强不屈。)
(白杨本性正直,生命力强,坚强不屈。在舒适的环境中它能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它照样能长的高大挺秀。哪里需要它,它就出现在哪里,不怕风霜雨雪,不怕严寒酷暑。不管环境怎样的恶劣,都能绽放生命的光彩。)
4、你敬佩白杨吗?你能通过朗读表达你的敬佩吗?
指导学生朗读(一生读——师范读——生再读———齐声读)
5、让我们把文中的“它”换成“您”,来直接赞美白杨吧!
三、领会心愿,明晰形象
爸爸妈妈很早就来到了新疆,他们有文化,有知识,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们舍弃了舒适的生活,来到了这荒凉的戈壁滩上开始创业。
请同学们默读下面的三个自然段,你能读懂爸爸的心吗?
1、他们全家都到新疆来,他们准备干什么?
2、新疆很偏远,环境很恶劣,他们就不怕吗?
因为他们有高尚的情怀,有奉献精神;因为他们生命力强,有奉献的本领;因为他们坚强不屈,不怕这里环境恶劣。祖国的边疆需要他们。他们就来到了这里)
你明白爸爸的身份了吗?(爸爸是支援新疆的建设者。)
你明白爸爸的心愿了吗?(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
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读一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哪一段?再品味一下爸爸的话。
(生读)
爸爸为什么要赞美白杨呢?赞美白杨就是赞美了谁?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火车鸣笛)
对呀,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这句话是写的树吗?(写的人,写的是像爸爸一样的许许多多的支援边疆的建设者们。)
在我们祖国的边疆,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建设者,他们抛弃了舒适的生活,来到了这个荒凉的地方,默默奉献着他们的青春年华,这一切,都是为了祖国母亲的微笑,都是为了大地的丰收。
同学们,再读一读爸爸话吧!。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3、爸爸又陷入沉思,爸爸会想些什么呢?(生自由谈)
爸爸又露出了微笑,他为什么笑?在爸爸的微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也许他在想,我的孩子一定会像白杨一样,茁壮成长成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看到孩子的成长,也就看到了新疆美好的未来。)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的是谁呢?是老一辈的建设者。
“几棵小树”指正在成长的边疆建设的新一代。
从“一棵”和“几棵”的对比中,你可以想到什么呢?
(老一辈建设者的奉献精神深深影响了自己的子女,在他们的影响和感召下,年轻一代的心田上才播下了奉献的种子。为了边疆的建设事业,他们不但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奉献了自己的儿女。)
五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白杨已经长成了大白杨。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的努力,现在的新疆的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的成就吧!
四、情感升华
1、(课件展示昔日荒滩——今日新疆——建设者风采。)
是他们,撑起了祖国建设的大厦;是他们,不讲条件,不怕艰苦;是他们,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就是建设者的风采,这就是白杨精神。)
作者正式通过赞美白杨,赞美了千千万万的边疆建设者和千千万万的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人们。(板书:借物喻人)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爸爸和孩子说点什么呢?
同学们,祖国需要你们,祖国的大西北需要你们,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本领,像高大挺秀的白杨树一样,为开发、建设祖国的大西北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了你的付出,祖国的大西北一定会更美丽。
五、作业
1、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收看电视,了解西部大开发。
2、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一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六、板书设计:
19白杨(借物喻人)
树人
本性正直扎根边疆
生命力强建设边疆
坚强不屈献身边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九
1.学会生字词,理解“藕断丝连”等词的意思。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通过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课件、挂图
1.探究阅读,自主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组织者”的功能,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2.读中感悟,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体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本课力求以读为本,每遍都有每遍的目的,形式多样,,让学生乐意读书,让课堂气氛宽松活跃起来。
3.迁移扩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主要不是让学生去讨论语言是什么,而是要让他们学会运用语言。以“言语学习”为主旨,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语言,到领悟语言的精妙,步步深入,吸收、积累。
1、情境故事;
2、板书课题:新型玻璃;
3、全班齐读课题。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
2、检查读书情况,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1、师: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问题。
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1、情境设置,指导学生介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师:如果你是发明家,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
今天,我们通过课文,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相信大家只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一定能发明更多更好更能为人类服务的新型玻璃。
把这几种新型玻璃介绍给你的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