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实用12篇)

2023年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1 22:32:09
2023年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实用12篇)
时间:2023-11-01 22:32:09     小编:GZ才子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一

20xx年是绩效科成立后运行的第一年。一年来,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总体要求,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讲求实效”的基本原则,制定了三年工作规划,从20xx-20xx年,分起步、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有序推进。20xx年,作为起步之年,确立了“建基础、抓重点、点面结合、市镇联动”的工作思路。具体体现在:

(一)建基础

一是机构、制度建设。市级层面成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宜兴市市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制定了《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市级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宜兴市市级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文件,初步形成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市财政局制定了《宜兴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工作制度》,明确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相关业务科室的职能职责,为加强局内部协调与配合,提高绩效管理的组织化程度提供保障。

二是开展宣传培训。组织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全市机关各预算单位分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各基层财政所(局)长、相关中介机构等近200名人员参加;利用电视台、宜兴日报等媒体宣传绩效评价工作;及时总结,上报信息,分别在省厅、无锡市财政局、宜兴财政局网页上公布绩效管理工作信息,多途径宣传绩效管理。

(二)抓重点

一是开展后评价试点。对纳入20xx年市又好又快政策体系的民生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两项专项资金实施后评价,在第三方独立评价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审,形成了较高质量的评价报告,面上反响积极。

二是启动绩效目标编制审核。对拟纳入20xx年预算的13个大项计36个子项目进行绩效目标的编制和审核,并对重点项目开展专家评审。将审定的目标与预算一并批复至预算部门,作为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依据。

三是推进基层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对万石镇卫生院异地迁建项目的投资决策进行了绩效论证,委托上海闻政咨询公司,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投资规模和结构、建成后运行成本及服务能力等方面开展综合绩效评估,提出了压减规模、调整结构等方面的建议,为地方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撑。

四是实施经济薄弱村扶持政策的绩效评价。在省财政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委托南京苏港会计师事务所对现行经济薄弱村扶持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剖析现行政策架构的绩效,并结合中央关于扶贫脱贫、精准扶贫的新要求,提出了改进完善的建议,为新一轮政策的制订提供重要参考。

乡镇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以及政策评价工作的开展在省内都处于领先位置。在12月份省财政厅组织的`绩效管理培训会上,省财政厅对于绩效管理工作下一步安排中,提到了要在乡镇政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及下步要试行政策评价,这两项工作,20xx年我们都已经开展,并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制度机制建设

一是信息化平台建设。开发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逐步建立完善汇集各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库和按行业、专业技术类别细分的预算绩效管理专家库,以信息系统为平台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

二是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绩效目标编审办法、评价结果应用和跟踪管理办法,着眼目标编制、成果应用等重点环节操作的具体化。制定预算绩效管理聘任专家和委托第三方评价的相关意见,并加强对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培训、监督和考核,确保规范操作、公平公正。

(二)能力拓展提升

一是实现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实现市级专项和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编制全覆盖,并与预算编制、审核同步实施。对达到一定额度的重点项目引入专家论证机制,从源头上确保项目绩效。

二是重点评价质量提升。引入高端专业技术力量,对技术特征明显的项目开展技术应用评价,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三是加强结果应用。实行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挂钩制度,将评价结果作为下年预算资金安排的依据;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项目单位,对反馈情况进行跟踪,强化预算单位内部管理;建立政府层面的定向督查机制,适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在全社会形成重绩效、用绩效、问绩效的共同监督和参与机制。

(三)强化宣传培训

一是开展多维度的宣传报道。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政府网络平台等,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典型绩效评价案例宣传,引导各部门树立绩效管理理念,更加关注财政资金的产出和结果,切实提高各部门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理念,牢固树立“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

二是组织多层次的培训研讨。一方面,坚持全员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根据工作推进需要,适时组织面上培训和重点培训,促进绩效理念和业务技能的双提升。另一方面,以绩效目标管理和项目后评价管理为重点,选择部分重点领域,开展专题研讨,邀请预算部门分管领导、业务科室、社会中介机构等共同参与,更好地集中智慧,彰显协同。

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二

中国传统概念上的财政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税收体制和基建投资体制等内容。其中企业事业财务体制是基础,预算体制是主导和代表(如“分灶吃饭”财政体制,即是以“分灶吃饭”预算体制为代表的财政体制),税收体制、投资体制等则分别规定收入、支出方面的有关体制问题。

财政和税收体制反映、规定、制约着国家(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经济关系,也反映、规定、制约着政府理财的职能范围、管理重点和行为方式。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间,财税体制改革始终是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的财政、税收体制配套改革,在我国初步搭起了能够较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而在此之前,还有三次较重大的财税改革举措。

“分灶吃饭”体制的实行及仍存在的问题

1980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农村改革方兴未艾之际,中国选取财政分配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向地方下放财权,改变“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体制,按照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灶吃饭”体制。这是传统体制开始向新体制渐变的财政分水岭。

1985年,在第二步利改税基础上,将“分灶吃饭”的具体形式改为“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即按照税种和企业隶属关系,确定中央、地方各自的固定收入(所得税、调节税等),另有共享收入(产品税等);支出仍按隶属关系划分。这时已有“分税制”的概念和讨论,但体制的实质仍是渐进过程中的财政包干制。

1988年,在1985年体制的基础上,对收入上解比重较大的17个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实行了“收入递增包干”和“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等几种(后来曾发展、归结为六种)不同形式的包干办法,简称“地方包干”。这使中国渐进改革中的企业包干加上财政包干,形成了包干制的“鼎盛时期”。

在实行“分灶吃饭”之后,财政体制改革除预算管理体制方面的数度调整之外,还取得了如下一系列进展:

――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扩大企业留利和更新改造资金规模。经过80年代初的利润留成,1983年和1984年的两步“利改税”,1987年后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探索和90年代后逐步树立“税利分流”方向,形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思路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方针,在扩大企业财权之后,又将企业独立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入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逐渐引上轨道。

――改革税制。初步形成了多税种配合发挥作用的复合税制,适应市场取向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使税收在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生活方面的作用大大加强。

――改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80年代曾有“拨改贷”的探索,并在一些建设项目中试行投资包干办法和对工程进行招标、投标承包的经济责任制。从1988年开始,对中央级基本建设投资实行基金制办法。90年代,终于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的国际惯例接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合的企业注册资本金制度。

――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与财务制度,强化支出约束机制。从1980年开始,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包干办法,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对有收入和经济偿还能力的文教科研事业单位实行周转金制度,并建立科技成果有偿转让制度,等等。

虽然80年代以后财政改革有上述进展,但直至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前,普遍实行的“分灶吃饭”框架内的财政包干制,却始终未能消除传统体制弊病的症结,主要问题表现在:

1.仍然束缚企业活力的发挥。

各级政府“条块分割”地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控制企业,是传统体制的根本弊病所在。在改革之后实行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中,由于是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组织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因而这一弊病于政府财力分配中以体制因素形式得到延续,只不过在行政性分权格局中,行政隶属关系控制总地说从“条条为主”变为“块块为主”,由行政部门的单一指令变为指令加上企业实际很难违拗的“商量”和暗示。相应而来的,是各级政府始终热衷于尽力多办“自己的企业”和对“自己的企业”过多干预与过多关照,“放权”难以真正放到企业一―尽管国家“减税让利”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方,多数国有企业仍然迟迟不能“搞活”。搞不:活”的另一面是搞不“死”,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照样由政府搭救,基本上不存在规范的优胜劣汰、存量重组的机制,“破产法”对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形同一纸空文。也正是与行政隶属关系控制网络紧密相联,国营企业的行政级别,始终是对企业行为十分重大的影响因素,其厂长经理,总是作为行政系统“官本位”阶梯中某个台阶(级别)上的一员,这一身份与市场经济要求他们扮演的企业家身份,在不断地发生冲突。因为这两种身份必然要接受不同的信号导向,追求不同的目标,前者为行政系统的信号和官阶升迁的目标,而后者为市场的信号和企业长远赢利的目标。结果必然是企业的所谓“双重依赖”问题,而且在前述体制环境中,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对于上级行政主管的依赖(或跟从),必然是更为主导性的和“荣辱他关”的。于是,企业自主经营仍步履维艰,大量的行政性直接控制或变相的行政控制,和各种老的、新的“大锅饭”,难以有效消除。

2.强化地方封锁、地区分割的“诸侯经济”倾向,客观上助长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投资膨胀。

“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与过去的“总额分成”体制相比,固然提高了地方政府理财的积极性,但这种积极性在增加本级收入动机和扭曲的市场价格信号的导向下,必然地倾向于多办“自己的企业”,多搞那些生产高税产品和预期价高利大产品的项目。因而地方政府热衷于大上基建,兴办一般赢利性的项目,特别是加工工业项目,不惜大搞低水平的重复建厂,不顾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更新换代的要求,并且对本地生产的优质原料向其他地区实行封锁,对“自己的企业”生产的质次价高产品强行在本地安排销售和阻止其他地区的优质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国家对烟、酒等产品规定高税率,本来是要达到限制其生产、消费的“寓禁于征”的政策意图,但在这种体制下,高税率却成了地方政府多办小烟厂、小酒厂以增加本级收入的刺激因素,发生了明显的“逆调节”。遍地开花的“小纺织”、“小轧钢”、“小汽车(装配)”等等项目均与体制因素有关。收入上解比重较高的地区,地方政府还有明显的“藏富于企业”倾向,即对组织财政收入不积极,有意让企业多留利之后,再通过收费摊派等手段满足本级财力需要。尽管这些低水平重复建设、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做法,从每一个局部的角度,都可以举出一系列“正当理由”,但从全局看,却构成了推动投资膨胀、加剧结构失调的因素,对构建统一市场、提高整体效益、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阻碍地方政府职能从注重投资于一般赢利性企业,向注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面转变。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仍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

各级财政支配的财力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地方上解、中央补助或共享分成的比例和基数的高低,而这些的核定又缺乏充分的客观性,难以避免种种“讨价还价”因素,各地都倾向于增加支出基数,压缩收入基数,提高分成

比例。同时,预算支出虽“分级包干”,但在许多具体事项上并不能划清范围,结果“包而不干”,最后矛盾集中反映为中央财政“打破了统收,却实际并未打破统支”的困难局面;中央日子过不去,又反过来向地方财政寻求财力,“分灶”之后调整基数和让地方“作贡献”的做法屡屡发生。

4.国家财力分散,“两个比重”过低;地方缺少必要的设税权和稳定财源,中央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主动权。

由于在体制上不能保证政府财力必要的集中程度和中央地方间合理的分配关系,一方面,在各行其是的减税让利超过合理数量界限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不包括内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9年的28.4%滑落到1993年的12.6%;另一方面,随地方分权,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79年的46.8%下降为1993年的31.6%。就财力分配关系而言,地方、中央各有突出问题:地方政府财权虽比改革前有所扩大,但却没有从本地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地方税种的权力。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区差异十分显著的大国,地方无设税权,不利于因地制宜地筹措财力和形成地方性的稳定财源。与此同时,就总体而言,中央财政本级组织的收入不能满足本级支出的需要,因而必须依靠地方财政的收入上解来平衡中央级收支,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是极罕见的,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中央政府调控能力的弱化和中央财政的被动局面,宏观政策意图的贯彻难以得到充分的财力保证。

总而言之,“分灶吃饭”代表的财力分配的行政性分权,还没有能够跳出传统体制把企业禁锢于“条块分割”行政隶属关系之中的基本格局,也未找到处理中央、地方关系的比较合理、稳定、规范的形式,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仅仅停留于这种体制,深化改革将遇到无法逾越的阻碍,必须跳出行政性分权思路,寻求实质性推进改革的新方向。

建立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是中国财政改革的方向

从整体配套的角度考虑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应是使财政体制的目标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规定性,具备如下几方面的体制功能:

第一,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法人主体地位和企业之间开展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贯彻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权、国有财产收益权和国有企业经营权实行分离的原则,从而一方面使企业得到自主经营、发挥活力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使国家掌握必要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应有的国有资产权益。

第二,正确地体现政府职能和正确地处理中央与地方间以及不同区域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建立起稳定的财权与事权统一协调的分级财政,从而使各级政府合理而有效地履行自身职责。

第三,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财政资金的筹集、使用过程进入“生财有道,聚财有度,用财有方”的轨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从而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国家财力“取”与“予”的良性循环,卓有成效地为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服务。

符合上述要求的财政体制形式,是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

所谓分税制,其真正的含义在于作为财政收入来源的各个税种,原则上要分别划定为国税或地方税,企业均按照法律规定,既向中央政府交纳国税,又向地方政府交纳地方税。在这一格局中,各级政府可以主要根据以本级税收为主的`收入,相应安排其支出,相对独立地组织本级预算平衡,做到“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同时,中央应保持必要的自上而下作转移支付的调控能力。

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的关键内容和特点在于,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淡化过去一向实行的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条块分割”式的行政隶属关系控制,企业将不再把税款只交给作为自己行政主管的特定一级政府(再由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分成),而是分别地把不同的税,交给不同的各级政府,从而有助于消除政府对“自己的企业”的过多干预和过多关照,促使各企业自主经营,充分地展开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它可以清晰地划开中央、地方间的财源和财政收入,稳定地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分配关系,在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基础上形成各级预算各行其道的真正的分级财政。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列举这一体制的要点如下:

1.不再按照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按照税种划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自的收入,企业不分大小,不论级别,依法向中央、地方政府分别纳税,自主经营、公平竞争。

2.中央、地方政府通过财政对经济实行的分级调控管理,将主要运用税收、债券、贴息等经济手段和调整企业外部条件的措施。同时,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按产权规范,以适当方式(如授权委托)管理、运营企业中的国有资本。

3.在中央、地方间划分税种的同时,各级政府要调整和明确各自的事权,重新核定各级财政支出范围。与保证中央集中财力和实现全国性的经济调节关系密切的税种,应划为中央收入;有利于地方发挥征管优势、宜于由地方掌握的税种,应划为地方收入。除中央政府要承担一些大型、长周期、跨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外,大量的一般赢利性项目,应交给企业和企业联合体去办,地方财政则基本上不再承担赢利项目的直接投资任务,而把支出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

4.中央财政承担调节各地区间差异的责任,主要方式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实行对地方政府的财力补助。各地具体补助数额的确定方法,要改传统的基数法为比较客观、严密的因素计分法。

5.在各种配套条件基本到位之后,应使地方政府具有从本地实际出发设立、开征某些地方税种的权力,因地制宜地为地区非赢利设施建设和各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

6.以上述几方面为基础,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离,形成相对独立、自求平衡的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中央预算中要掌握足够的转移支付资金。各级财政都要以法律形式强化其内部、外部的制度约束和责任约束。

总之,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可以二位一体地处理好国家(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经济关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它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应成为财政改革与中长期整体改革相配套的轴心。

1994年改革提供了转折点

中国财政体制初步进入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轨道,是以1994年里程碑式的财政、税收配套改革为标志的。这种配套改革的理论与政策探讨,早在80年代中期就已展开;其操作设计的先声,一直可以追溯到1986年各方面准备了一年而夭折于最后关头的“价、税、财连动”改革方案;其付诸实践的试验探索,开始于1992―93年若干省、市、自治区的分税制试点;但其能够在1993年中央针对经济过热而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从快准备、迅速出台,除了前述这些理论、经验、政策的准备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依仗于决策层的极大决心和审时度势加入重点突破举措的“渐进式”改革路径。

经济过热、结构失调、泡沫经济滋长和金融秩序紊乱等问题而明确提出实行“加强宏观调控”的方针,同时,也做出了于下一年度出台财政、税收及外汇等方面重大改革措施的决策。当时所剩的准备时间只有半年,有关部门抓紧进行了复杂的方案研究和设计、测算,以及相关各项实际工作事宜的筹备,包括与各地磋商,吸收意见建议调整具体实施方案,并使地方同志对中央思路达成共识与认同。

1994年1月1日,财税改革方案如期出台。开始的三四个月中,企业与社会上有关单位反映意见较多的,主要是增值税及取消原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国家财、税部门和国务院有关机构在约100天的时间里,先后发出80余份文件,作出补充规定或加以微调,解决急迫的或突出的问题。其后,新体制运行渐趋平稳。

1994年财税改革的基本内容

1994年新体制的基本内容,按照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中央财政支出主要包括: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等,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援外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支出,以及应由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地方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第二,按税种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收入。基本原则是,将一些关系到国家大局和实施宏观调控的税种划归中央,把一些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以及适合于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归地方,同时把收入稳定、数额较大、具有中性特征的增值税等划作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中央固定收入主要包括:关税,消费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收入等。地方固定收入主要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耕地占用税,农牧业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证券交易税(中央和地方各分享50%)和资源税(其中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后,要相应分设中央和地方税务机构。中央税种和共享税种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共享税按比例分给地方。地方税种由地方税务机构征收。

第三,实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退还制度。税收返还制度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转移支付,是年年都有的经常性收入返还。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按照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情况,合理确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并以此作为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基数,保证1993年地方既得财力。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即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每增长1%,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增长o.3%。

几年来的情况表明,1994年的重大改革这一在有限准备时间和诸多制约条件下,以极大魄力和决心推出的宏观调控层次上的配套改革,虽然难免有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达到了基本目标,实现了来之不易的成功转变:

1.在中央优化全局产业结构导向的大框架下,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理财、抓效益、抓收入的积极性,各地顺应分税制要求,都将精力和财力用在对自己有利的新财源的培育上来,千方百计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普遍提高了对于第三产业和投资环境的重视,而对于第二产业一般赢利性项目的重复建设,热度已有所降低。

2.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方面,于全国范围内打开了一个淡化“条块分割”式行政隶属关系的新局面,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开始走上不再按照企业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按照税种组织财政收入的新轨道。这一点对于今后实质性深化整体配套改革意义很大,它标志着我国的改革终于走过了由“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转折点,把企业放到了在税法面前一律平等的地位上,不论大小、所有制和“行政级别”,该交国税的交国税,该交地方税的交地方税,税后红利按产权规范分配。因此,这是使企业真正站到一条起跑线上展开公平竞争的新开端。

3.在中央、地方关系方面,大大提高了财力分配的透明度和规范性,规则全国一律,谁都会算帐,有利于长期行为的形成,并促使地方政府转变理财思路,实现规范管理――如减少税收的随意减免,狠抓非税收入和预算外资金管理,注意自我发展中的自我约束,强化支出管理等等。

与财政管理体制的分税制改革相配套,1994年同时出台了税制自身的重大改革方案。

按照国务院1993年12月25日批转的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1994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方式,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这一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新流转税制度。

流转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是增值税制的改革。改变了按产品分设税目、分税目制定差别税率的传统做法,确立了在生产和流通环节普遍征收增值税并实行价外计税的办法。增值税实行两档基本税率(13%和17%)。明确规定了允许扣除的增值税范围和建立了凭专用发票注明税款扣税的制度。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二是消费税制的改革。在普遍实行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其征税范围仅限于在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的若干消费品,共设有11个税目,包括烟、酒、化妆品、鞭炮焰火、贵重首饰、小汽车、摩托车、燃料油等,采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征税办法,纳税环节确定在生产环节。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三是营业税制的改革。对有偿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业务征收营业税。新的营业税制重新确定了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合理调整了营业税税目,共设置了9个征税项目,针对不同税目设置了3%、5%和5―20%三档不同税率。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改革后的新流转税制统一适用于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取消了对外商投资企业征收的工商统一税。原来征收产品税的农、林、牧、水产品,改为征收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

第二,统一所得税制度。

列支标准,在统一税基的前提下,实行33%的比例税率,并统一实行由纳税人就地向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的办法。取消税前还贷。1993年12月13b,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实行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后,国有企业不再执行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办法。

二是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新的个人所得税法适用范围,包括按税法规定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从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改革后,个人应纳税所得在原税法规定的六项基础上新增加了五项,即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税率采用国际通行的超额累进制,即工资、薪金所得采用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采用5%至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同时根据对纳税人基本生活费不征税的国际惯例,合理确定了税收起征点水平。在计税方法上,从本国实际出发,采取了分项征收的方法,并在对原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免税项目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形成了规范的减免税规定。1993年10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逐步进行其他税种的改革或调整。

一是开征土地增值税。明确规定了土地增值税纳税人的范围,凡有偿转让房地产都属于征税范围;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最低税率为30%,最高税率为60%。

二是改革资源税。将资源税征收范围定为矿产品和盐,并重新确定了七个税目。

三是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

四是把现在对股票交易征收印花税的办法,改为征收证券交易税。

五是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

六是将特别消费税和烧油特别税并入消费税,盐税并入资源税。

七是开征遗产税(待出台)。

1994年的税制改革,措施密集,涉及面相当宽广,显著地规范和强化了税收功能,并紧密配合了财政的分税制改革,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几年来的运行情况表明,这一改革取得了成功,主要表现在:

――公平税负,促进了企业的平等竞争;

――理顺分配关系,推动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合理导向,引导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合理分权,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保证了工商税收收入的增长;

――平稳过渡,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并巩固了对外开放的好势头。

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三

一是支持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完善促进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财政政策,发挥科技银行、专利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在科技创新方面资金支撑作用,继续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积极落实《xx市促进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奖补政策实施细则》。优化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完善《xx市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助力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二是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工业产业发展基金作用,加大对龙头企业及小巨人领军企业的培育工作,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实施产品升级换代,支持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发挥总部经济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一事一议”支持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综合运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促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统筹市级商务发展资金,通过加大财政奖励、补助等方式,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和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多元化市场。三是支持实施乡村振兴。进一步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好农村路”、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创新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式,因地制宜推行一事一议、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及ppp等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南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着力打造南台产业合作平台,鼓励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四是支持“水美城市”建设。筹集资金支持《“水美xx”现代化规划》编制、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等,推动“水美城市”向“水美xx”、“水美经济”延伸发展。积极促进“水美城市”建设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相融合。充分运用专项债券及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水美城市”建设。五是支持“生态银行”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安排800万元用于市生态公司资本金注入,加快市生态公司市场化运作步伐,推进生态银行与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发展等战略相结合,形成整体运作机制。六是支持品牌建设。设立“武夷山水”公共品牌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武夷山水”公共品牌策划、宣传及市场营销、日常监管检测、配套设施投入、培训和服务等。

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四

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维护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继续强化对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执行准则、条例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力度,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五个纯粹”,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对腐败现象零容忍,局纪检组强化执纪监督,严防财政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贿赂、挪用侵占、失职渎职、腐化堕落倾向。三是健全完善惩防腐败体系。继续发挥廉政效能短信等品牌效应,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从政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营造依法理财、清正廉明的良好氛围。四是持续推进财政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盯紧重要节点,着力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看住具体问题,尤其是公款吃喝、收受礼金等,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在主动作为上、在履职尽责上、在服务群众上、在廉洁自律上,体现财政部门的良好风貌。

意识形态开展情况:一是抓好舆情应对工作。本局分管宣传的领导兼任新闻发言人,明确专人负责监督舆情和处理舆情工作,掌握新闻发言工作和舆情监督管理的方法。加强对宣传干部舆情应对的教育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二是上情下达,加强宣传力度。组织好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党日”活动、“学习日”活动、专题学习研讨活动、党课等各类学习活动,及时传达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文件,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及党章党规党纪。三是把意识形态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从开展“三会一课”和抓好组织活动等方面入手,以“党日”活动为载体,制定局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计划,强化学习教育,提高每位党员干部及教职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四是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要求全局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鉴别力,不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转发政治敏感信息或其他具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坚持不信谣,不传谣,不妄议中央;要坚持正确政治立场,慎重加入网络微信论坛或群组,在已加入的群组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党员身份;不得通过政务邮箱、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传输涉密信息,处理涉密工作内容。

今年以来,尽管我局取得了一些成绩,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支出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较好建设,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一是税收收入增速趋缓,新增可用财力较少,重点项目建设、教师待遇保障等刚性支出骤增,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二是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撬动机制和杠杆作用发挥依然不够充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仍有待提高;三是财务管理和会计基础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执行财经纪律的力度还需加大。

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五

乡镇基层财政所是我国最基层财政机关。它担负着贯彻执行国家财税征收管理、乡镇财政收支管理等多项职能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年终财政所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一名优秀的财政干部”是我自踏入财政系统这个队伍以来所致力追求的目标。一年来,在局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时刻要求自己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双提高,顺利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向着“做一名优秀的财政干部”的目标又迈出了自己坚实的一步。下面我将就一年来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 思想上积极上进,用xx大精神武装头脑

首先,能够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参加了局机关组织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培训班,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照检查了自己的工作并写出了学习心得,一丝不苟的参与党员和支部的民主生活会,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其次,以自学为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刊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和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的下一步工作目标和任务,很有收获。

二、 业务上不断积累,提高素质

随着新形势对财政干部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十分注重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积极参加省厅和局内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在工作之余,还挤出时间自学业务知识,认真学习了关于财政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在工作中贯彻执行这些政策规定。 平时,我还注重对电脑有关知识进行较为深入的钻研,利用较为扎实的电脑知识使自已在日常工作中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三、 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在工作中,我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勤勤恳恳,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经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自己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已工作了三年,经过多年的锻炼基本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负责的单位决算报表电脑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局领导的支持和科内同事的一致努力下,我决算报表工作荣获全省第二名。

四、 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热忱参加各种有益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遵守局内的各项

规章制度

,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对人真诚,平时能与同事团结合作,互帮互助,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我还积极参加局内组织的如各项爱心捐助活动,踊跃捐款捐物,热心协助局团支部组织并积极参加了局春节联欢晚会、深入局扶贫点开展爱心捐赠、“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争当人民满意公仆”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五、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大局观念,苦干实干,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积极配合领导同事们,为财政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xx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县财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按照“”重要思想及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善思路、端正态度、积极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财政税收工作

财政部门税收入员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不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在群众纳税意识依然淡薄,依法征税的社会环境有待改善的情况下,在契税征收上做到应收尽收,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入库,专款专用。

(二)坚持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极力推进乡财管工作。

xx年我们坚持按照年初人代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执行,坚决做到拨款有预算,支出有计划,在县财政局领导下,我们压缩一般消费性支出,确保人员经费,民政优抚等各项法定支出,确保正常的政府运转经费支出,严格限制、招待费入账。

规范镇财务支出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原始支出凭证审核工作,对于票据不规范,手续不健全,内容不真实,开支不明确的票据一律拒绝付款,从而规范了财务支出管理。

(三)继续做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发放工作。

xx年我镇共发放财政补贴农民资金10402555.3元;其中五保户补助380400元;低保户补助917700元;村组干部补助22850元;粮食直接补贴1081625元;粮食综合补贴5013859元;水稻良种补贴724328元;玉米良种补贴152568元;计生奖励扶助24480元;退耕还林补贴1486591元、水稻良种良法及油菜补贴491369元、所有财政补贴都能够按照政策和时间要求,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户.

(四)抓好财政所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我们积极参加县财政局党组、镇党委组织的各种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

2、建立健全各种制度。

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制定了与财政业务有关各项工作、学习、考勤、内部管理制度,要求全所财政干部遵照执行。

(五)存在的问题。

1、财政所工作任务繁重与人员较少的矛盾日益尖锐。

近几年来财政所工作一项比一项多、每个同志都身兼几职,既加重了同志们的负担,又不利于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从事繁重的工作而物质和精神待遇偏低,这 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财政干部工作积极性。

2、税收征管环境亟待治理。契税征管秩序不规范。

农民依法缴纳契税的思想观念还远未形成。这与农村房地产市场管理不使全有直接的关系。他们认为,只要有房住,购房后缴不缴契税,有没有合法的产权凭证无所谓。

3、依法理财的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有些部门和单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随意花钱、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现象。还没有树立“依法财政、精打细算、节俭过紧日子”思想观念。

二、xx年

工作计划

xx年,我们坚决在县财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按照“”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善思路、端正态度、积极创新,真抓实干,现将工作计划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大财政税收工作力度,不断壮大镇财政实力。

1、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各项税收政策宣传力度,让依法纳税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2、规范财政支出,确保财政增收。在日常支出时,加大对税务发票审核力度,以税务发票为支出要件,以支出促征收,加大对国税、地税部门支持力度。

3、关于契税。财政部门主动为集镇开发及房地产市场管理工作献计献策,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促使我镇的集镇建设及房地产市场管理工作合法、规范、健康地发展。同时在镇村领导的支持下,摸清税源,依法征收。

4、积极争取、计生、民政、公安等政府非税执收部门的支持,让所有收费都纳入大厅,大力组织政府非税收入,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入库,专款专用。

(二)进一步做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工作。

1、强化便民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财政服务大厅的“窗口”效应,坚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周到、耐心的服务。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建立来访群众接待责任制。提高办事效率,坚决做到“事有所办、办有所果”,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同志们舒心。

2、加强对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存折卡到户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禁村组干部或他人代领农民补贴存折,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代领补贴资金,实行取款有身份证明制度,确保财政补贴农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加强乡财县管工作。

1、加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力度。xx年财政预算经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不再调整,确保人员工资,及民政、救灾、优抚等法定支出。压缩一般消费性支出,限制招待费入帐,确保上级各项专项支出,坚持做到拨款有预算,支出有计划。

2、规范财政支出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借款备用全审核制度,对于无计划、无明确内容的借款,拒绝付款;继续加强对支出原据的审核工作,对于票据不规范、手续不健全、开支不明确、内容不真实的凭证,一律拒付。

3、强化对前期借款冲帐工作,对于前期借款未冲账的,应先行冲帐后,才能付款。以后开支尽量减少借款,严禁白条入帐,坚决做到支出有据,报帐及时。

(四)从财政部门本职业务出发,全心全意,力所能及地完成镇党委、镇政府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

(五)规范财政所日常管理工作。

1、争取县财政局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逐步改善办公条件,提高福利待遇,调动全体财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岗位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加班补助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3、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积极主动参加县局和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学习,同时有计划地安排外出学习培训,不断增强财政干部依法理财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

根据20xx年工作责任目标的总体要求,xxx财税所在县局党委直接领导下,经过财税所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1-5月份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严格责任,圆满完成粮食直补工作

为切实做好20xx年的粮食直补工作,我们认真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24小时值班制的要求,严格工作程序,切实做到“七不准、四到户”,群众对此非常满意,直补期间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今年共发放补贴资金 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 万元,综合直补 万元。

二、财政收入情况

今年县财政局年初安排税收任务 万元,其中:国税 万元,地税 万元,截止到5月底税收已完成 万元,占全年任务的 %。其中国税: 万元,地税: 万元。今后一段时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抽出人员,协同国地税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广植税源,深挖税源,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严防“跑、冒、滴、漏”,确保全年财政收入圆满完成。

三、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收入支出的平衡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搞好现金调度,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保证各项支出预算的正常执行。逐步减少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开支,重点控制临时性预算支出,确保收支平衡。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坚持反对铺张浪费。要加大对社会保障、农业科技等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认真落实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对农村中小学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构建和谐社会。

四、加强财务管理,逐步规范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制

1、执行《会计法》、《预算法》,按照其规定的内容和管理要求,合理配置会计工作岗位,优化配置结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一是按照《鄢陵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施办法》,完善并创新了财政管理体制。二是强化会计监督与管理,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上报数据及时、准确,规范全镇的会计工作。并接受上级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管。三是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扩大预算外资金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围,实行财政统筹政策,扩大政府统筹范围。

2、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做到单位购置交通工具、办公用品等按规定符合立固定资产的一律经政府采购统一购买,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在采购环节上节约了不少费用,也为采购单位提供方便。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虽然,我们在上一段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不足,正视差距,制定出强有力的举措,拿出超常规的努力,努力圆满完成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目标任务。

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六

乡镇财政所是我国财政系统最底层的一级,是我国财政体系的及其重要的一个组成的部分。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乡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年是中心执行项目管理的第一年,在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学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党的"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领会,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作为一名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本人怀着高度的责任感,以《会计法》为准绳,按原则处理事情,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任劳任怨;与此同时,参加了一系列财务人员培训的学习,做到有心去学、用心去学,夯实开展工作的理论基础。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请教,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同时关注长江委及机关服务中心的改革和发展的动态,以便更好的为我局服务。此外,还积极响应上级指示,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

二、爱岗敬业方面

一年来,我主要负责基建、事业费、一期集资建房的会计核算工作,基建报表、预算、住房改革支出报表的汇总及财务用友软件的运行维护,账套的结转打印、科目设置调整等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本着客观、严谨、细致的原则,在办理会计事务时做到实事求是、细心审核、加强监督,严格执行财务纪律,按照财务报账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进行财务报账工作,对待来报账的同志,能够做到一视同仁,热情服务、耐心讲解,做好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不刁难同志、不拖延报账时间:对真实、合法的凭证,及时给予报销;对不合规的凭证,指明原因,要求改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准确、完整,切实发挥了财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其他日常工作:今年完成了易文辉、余波两位同志预备党员的发展工作、工会工作、10月份参加水利部组织的水利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的验收工作及基建审计、自查等工作。

三、工作作风方面

在工作中,我尊敬领导、团结同事,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踏实进取,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戒骄戒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并且能够从每一件事情上进行总结,不断摸索,掌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平时我能够做到虚心向同事学习,汲取他们的长处,反思自己不足。在生活上,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工作、与人和谐融洽,处处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存在不足方面

唯有更加努力学习,在理念、理论和知识各方面更新和进步,才能履行好职责;还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创造性。要善于在繁重的工作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要打破长期形成的心理定势和思维定势,根据工作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

五、今后努力方向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决心再接再厉,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克服不足、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使自己能一直紧跟单位发展的步伐,为单位今后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于20xx年10月到处工作已经五个月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在处领导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已经逐渐的熟悉了单位的制度和具体的财务工作,现在将这几个月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作为一名党员,我认真学习了xx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质,保证了自己在思想上和党保持一致性,强化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熟悉单位制度和财经法规,进一步掌握财务业务知识。刚到岗位不久,我就学习了单位的有关制度,通过对制度的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工作管理程序及规定,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其次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应当掌握财政、税务等财经法规,我通过阅读政府、财政、税务等部门发布的文件,及时掌握了现行政策法规,我也将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来开展财务工作。

同时,我还参加了市组织的初任公务员上岗前培训,学习了《公务员法解读》、《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市情介绍》和《公文写作》等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我进一步掌握了履行公务员

岗位职责

所需的知识技能,了解和把握机关单位工作的特点、程序和要求,同时增强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

二、完善制度,保障财务工作有序进行

根据我处的实际情况,结合财政部门新颁布的各项规定,我在同事的配合下,完成了对本单位财务制度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差旅费、培训费、会议费等费用报销制度,使得办理各项日常会计事务能够做到有据可依,保证了财务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虚心学习,努力做好会计岗位工作

因前任会计工作调动,由我接替了会计岗位的工作。在交接工作的过程中,我虚心向前任会计以及其他同事学习,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努力使自己在尽短的时间内熟悉财务工作程序和内容,并做好对各会计凭证、报表、账簿、票据、文件等会计档案的登记和清点的工作。

年底前,与出纳一起完成了对2020xx年末各项款项的支付工作。并向财政上报了20xx年预算二上数据,20xx年"三公"经费开支统计表,20xx年预算执行情况统计表等。

四、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希望领导和同志们对我进行监督指导:

1、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克服年轻气躁,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

3、继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家公务员。

今年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我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使自己在思想上、业务上、能力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不断学习,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的精神实质,切实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提高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二是认真学习廉政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三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参加人事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自觉遵守劳动秩序,爱岗敬业,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工作中不计较得失,任劳任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任务。四是认真学习财政支农政策、预算会计、部门预算等业务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向老同事及相关业务科室的同志学习请教,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依法行政,勤奋工作。

一年来,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财政所的各项

规章制度

,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上下班制度,做到有事请假,服从组织安排,团结同志,尊重领导,能认真执行财政法规,坚持原则、坚持财务、财经制度,严格按规定办事,认真搞好会计、财务、原始发票的检查核实工作,对管理不合格的财务开支坚决不予报销,做到了帐目清楚、核算准确。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三、及时发放各项粮补资金:

根据县局的要求,对于到账款项,我们都及时发放,而且每户一折,保证了每个农户都能在第一时间拿到粮补资金。在工作中,我们按县局的要求,每户都及时发放了

通知书

,存款到存折后,每户都签字确认粮补资金的到户情况,这样在工作很大的情况下,依然保证了今年的粮补工作没有出现一户差错。为工作的准确我们把每次上存折的情况输入电脑,以备上报县农税局和作为后备资料,为以后的资金核对和出现问题的查实做好的充分的预备。

四、踏实进取,做得出成绩。

财政所是乡党委、政府的后勤部,责任大、担子重,常常是群众看高一格,领导厚爱一分。要胜任本职工作,就必须勤奋学习,增强本领。我不断加强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加强理论修养,升华思想境界。同时,努力学习财政业务的知识和技能,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使自己成为“多面手”,成为一个工作上有本事的干部,对领导交办的任务不仅担得起,而且跑的快,做的好。我始终坚持在不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忠于职守,勤奋务实,力争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平时除了认认真真完成业务工作外,还积极参加乡镇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每年考核都是称职,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通过自身努力和同志们的帮助,有了一些进步,但也发现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更大的成绩。

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七

收入情况:全区1-10月份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77682万元,占区预算调整进度的96.8%,按财政报表口径同比增长19.1%,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其中:区财税部门组织收入226066万元(其中:税务部门组织收入193612万元,财政非税收入32454万元),同比增长15.3%,占预算调整任务的95.3%,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91.2%,超序时进度7.9个百分点。

支出情况:1-10月份,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428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2%。其中,区本级支出累计完成235709万元,同比增长1%;乡镇支出累计完成7178万元。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等八项支出达200338万元,同比增长1%。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传媒、医疗卫生、农林水等十三大类民生支出达206804万元,占总支出的85.14%。

年内,我局将继续加大收入组织力度,确保完成财政收入增长5.3%的年度目标。

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八

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自查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闽政办网传〔20xx〕33号)要求,我局认真开展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的自查工作,现将我局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20xx年,我局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xx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的要求,具体对照《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政务公开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闽政办〔20xx〕83号)及《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主要任务责任分工的通知》(厦府办〔20xx〕88号)有关内容,结合我局具体工作,及时主动公开相关财政信息。其中,我局对积极稳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市、区两级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单位预决算、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国有资本整体运营情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经营业绩考核有关情况、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和监督检查情况等信息进行重点公开,切实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

一、推进“五公开”情况

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知情权,切实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我局积极推进“五公开”。

一是在“xx市财政局”官方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展示并公开我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二是在我局门户网站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前置审批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结果、收费目录清单情况。三是对于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在决策前我局各相关处室会通过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中“征求意见”栏目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或者通过在网站上发布征求意见通知、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

我局在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过程中不乏亮点,主要表现为多载体,宽领域,重民生。多载体即我局不仅通过官方门户网站,也通过“财政”微信公众号落实政务公开。同时,我局每年还印制大量的公共财政服务文本分发给社会公众。宽领域即我局政务公开所涉及的范围广,涵盖了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减税降费信息公开、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信息公开、预决算公开、民生支出信息公开等等诸多方面。

重民生即我局政务公开工作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对财政工作所涉及的惠民、便民政策及资金信息进行主动公开。例如,在局门户网站开辟“两创示范”子网站,发布相关政策、申报通知及各地双创工作经验等,为小微双创企业提供交流、学习和互动平台。

二、开展政策解读和回应社会关切情况

在推进政务公开的过程中,我局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工作,切实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一是在官方网站上开设“公众参与”专栏,下设“处长访谈”栏目,定期邀请相关处室负责人开展政策解读工作。同时,我局门户网站还开设“政策解读”专栏。政策解读材料、解读方案与政策性文件一同报批,严格保证解读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同时,为确保政策解读的时效性,我局规定解读材料一般在文件公开后3个工作日内发布。截止目前,今年我局一共举办了八期“处长访谈”,分别由我局农业处、基本建设与债务处、资产处等处室负责人对公众所关心的政策性问题进行权威解读。

除了处室负责人,我局主要负责人也通过“在线访谈”等形式带头宣讲政策,我局陈向光副局长7月20日在xx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解读《xx市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我局林志成总会计师7月20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预算法》及预算管理改革专题宣讲。

我局叶茂伟副局长11月23日在xx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解读《xx市担保有限公司农业担保分公司实施细则》。我局还注重发挥主流媒体及新媒体作用开展解读政策,通过“财政”微信公众号、现场咨询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和宣传财政民生、产业扶持政策,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在回应社会关切方面,我局注重加强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回应制度机制建设,于20xx年修订《内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实施方案》和《xx市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20xx年印发《xx市财政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妥善重大政务舆情事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上级转发的舆情处置单均按照要求进行合理、有效回应。

三、政务公开组织领导和考核监督情况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条例》的各项工作要求,我局于20xx年初成立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20xx年,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提高群众满意率,经研究,调整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局办公室,配备三名工作人员,并在办公地点设置了一个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

为推动政务公开的工作落实,我局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制度,要求局机关各处室和局属事业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本处室、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联系、沟通、协助局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开展工作,目前,我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务公开协调机制,且将政务公开纳入我局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占据一定分值比重,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效推进。

四、政务公开制度机制建设情况

为规范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提高财政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正当权益,我局先后制定出台了《xx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暂行办法》、《xx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规定》、《xx市财政局政府公开信息送交暂行办法》和《xx市财政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操作细则》等制度,并对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主动公开、申请受理、保密审查、信息送交等各个环节的程序予以明确和规范。同时,我局还建立了利益相关方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及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20xx年1月至10月,我局共开展4次大规模民意征集活动。

我局结合财政工作实际,于20xx年4月制定《xx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xx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试行)》和《xx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说明(试行)》,公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查询、受理、投诉的渠道和程序,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并将政府信息分为组织机构、规范文件、预算决算等十大类。同时,在我局门户网站上设置“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布并及时更新以上政务信息。

在政务公开机制建设方面,为推动政务公开的工作落实,我局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制度,要求局机关各处室和局属事业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本处室、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联系、沟通、协助局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开展工作,使之成为我局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建立领导小组和联络员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层层推进、层层落实,逐步形成“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综合部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监督监察”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五、政务服务开展情况

我局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向网上办理延伸,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业务、提供咨询,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行政确认等1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网上终审。同时,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公开业务办理程序、标准、时限,在政务服务大厅公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理时间、地点等信息。制作标准化办事规程并在财政局门户网站公布,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公开具体业务办理情况。我局努力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办事平台与部门业务系统融合,实现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预决算审核与部门业务系统实现数据传输。我局在门户网站上设立政务公开专栏,分专题梳理汇总重大政策情况。开通“财政”微信公众号,并定期更新微信平台内容,以确保政务公开情况得到落实。

六、政务公开平台渠道建设情况

我局主要的政务公开平台为“xx市财政局”官方网站及“财政”微信公众号。其中,我局门户网站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政策解读”专栏、“处长访谈”专栏等等栏目,定期向社会公开相关重要政策、文件及信息。我局微信公众号开设“热点栏目”板块,下设“通知公告”、“规范文件”两个子版块,与我局门户网站相连接,及时公开相关财政工作信息。

七、政务公开主要任务落实情况

(一)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信息公开

我局在门户网站开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专栏”,公开ppp相关政策及项目信息,范围涉及ppp项目试点建设、项目采购及具体实施情况。ppp具体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项目ppp实施方案,指定下属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实施机构,并指定有关国有企业作为政府方出资代表。在采取公开招标等竞争性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时,在招标文件里已公开社会资本参与方式、回报机制、项目实施情况等。今年我市已实施的翔安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ppp招标已按规范程序公开相关信息,现已进入实施阶段,具体信息可在xx市政府采购网查询到。近期拟实施的翔安南部新城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拟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及xx市政府采购网公开发布。

(二)推进减税降费信息公开

一是在xx市财政局门户网站、“财政”微信公众号发布《xx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二是通过xx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处长访谈”栏目对小微扶持政策进行解读;三是在xx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开辟“两创示范”子网站,发布相关政策、申报通知及各地双创工作经验等,为小微双创企业提供交流、学习和互动平台。四是国内首创“科创红包”政策,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五是编制“扶持政策汇集”在xx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公布,在首页显著位置提供链接,公开税收优惠及减免相关政策。六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主动推送功能,通过“财政”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产业扶持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晓度。

2. 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

一是按照中央和省部署,认真做好涉企收费清理及检查等专项工作,通过部门自查、牵头部门汇总核查等方式,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降成本、优环境”的部署,建立和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编制并公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要求执行中收费项目发生变化的,各执收单位应及时函告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对目录清单进行更新。三是在xx市财政局对外网站上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专栏,及时公开中央、省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和减免政策。

(三)推进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信息公开

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信息主要都在国资委公开,涉及我局的公开情况主要如下:一是配合预算处通过xx市财政局网站公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和国资预决算情况。二是每月向财政部报送国有企业效益月报,由财政部资产管理司汇总在财政部官网中公开。三是通过xx市财政局网站,发布国有资本管理的相关制度及通知。

(四)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

1.推进市、区两级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单位预决算公开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xx]13号)、《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财预[20xx]123号)等文件精神,积极采取措施,扎实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1)切实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开

我局于规定时间内在市政府网站、我局门户网站公开了经市人大审查批准的20xx年市本级财政预算17张表格,内容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等四本预算及本级政府转移支付安排情况;除涉密信息外,市本级支出预算全部细化公开至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基本支出公开到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按险种公开全市社保基金预算收支表;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20xx年xx市本级财政决算经人大会批准通过后,我局同样于规定时间内参照预算公开的范围、体例和内容进行公开。区级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比照市级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口径进行,有关公开情况纳入市对区财政综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

(2)深入推进部门预决算公开

我局大力推进部门预算公开工作,代拟了《中共xx市委办公厅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预决算批复后20日内公开部门预决算信息。其中:部门预决算支出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中的基本支出细化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据统计,除涉密部门外,我市八十余家市级预算单位已公开20xx年部门预算、20xx年部门决算信息。

(3)继续推进“三公”经费信息公开

我局汇总并在门户网站公开了20xx年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情况,主要内容包括“三公”经费总额,以及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分项数额及年度间增减变化说明。“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为1.66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减少0.16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2亿元,公务接待费0.2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1.2亿元。从舆论反映看,市级“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工作总体比较平稳,整体效果和社会反响较好。

2. 推进区、街道(镇)级部门和单位重点公开民生支出情况

我局20xx年参与拟文的《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四个一律”要求实施意见的通知》(厦府办〔20xx〕68号)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应当积极推进基层民生支出等信息公开,今年我局代拟的《中共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中针对重大民生支出公开更是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下一步我局将认真督促区、街道(镇)级部门和单位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在门户网站专栏公开重点民生支出情况。

20xx年,我局以“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为目标,以财政预决算公开为龙头,全面落实政府采购、ppp项目、民生工程、国资国企等信息公开工作,以政务公开全力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今年10月份再次被市政府授予“政务公开示范点”称号。现将我局本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建章立制,推进公开工作规范化

为进一步提高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水平,我局于年初制定了《xx市财政局(国资委)20xx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分解了财政预决算公开、专项资金、政府采购等10项政务公开任务。修订了《xx市财政局(国资委)关于建立重要财政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等14项政务公开

规章制度

,明确了政务公开基本要求是“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基本原则是“依法公开、全面公开、重点公开、及时公开、注重实效”。

确定了对外、对内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内容。强调了依法规范行政审批服务行为、加大财政行政决策公开力度、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和推进机关内部事务公开等六个深化政务公开的强效措施。以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公开流程、健全配套制度、严格保密审查为全面深化政务公开的措施保障。

20xx年度,市财政局门户网站上发布内容400多条,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公开内容350多条。在规定时点督促及时准确完成市直89家部门预决算公开任务。实施办件结果按月公开,已完成行政审批事项公开700余项,行政征收事项公开1800余项。

二、层层压实,强化措施落实到位

按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20xx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六政办〔20xx〕13号)要求,我局对涉及财政部门的公开任务开展了进一步分解落实。

一是全面推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以办公室为责任单位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公开;以国资办、监督局、等实施行政执法事项的科室为责任单位落实权力运行关键过程公开;以行审科等政务服务科室单位为责任单位公开办事事项结果。

二是深化财政资金信息与审计公开。以预算科、国库科和办公室为责任单位,各资金支出科室为配合单位,在指定时间内准确及时公开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审计及整改结果。

三是落实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工作、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公开。以采购科为主体责任单位,公开录监管制度、采购项目预算、具体采购方式、采购公告、交易结果、

合同

备案、市场主体信用、投诉处理结果等。

四是推进国有企业信息公开。以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科、国有企业考核评价科为责任单位,推动国有企业公开财务信息,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公开国有企业财务汇总信息。

五是积极落实议案提案公开和政务舆情引导工作。以办公室为责任单位,规范做好议案提案办理情况公开,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政务信息新闻发布,完善政策解读机制,建立舆情研判回应机制。

六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和基础保障。以办公室为责任单位,完善新闻发言工作流程,落实部门信息公开统计和年度报告制度,落实政务信息主动公开、保密审查机制等。

三、精细部署,推进“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

接《关于开展20xx年度xx市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评估验收工作的通知》(六政务公开办〔20xx〕5号)文件,我局在历年“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深化政务公开行动。

一是认真组织,强化意识。将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作为财政重点业务工作来抓,着力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打造成为财政业务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以市政协副主席、财政局长孙学龙为组长的局政务公开领导组是我局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的领导机构,下设示范点建设办公室,以局办公室为牵头单位,承担重点领域信息项目公开的相关科室为成员单位。年初制定了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任务分解方案,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在限定时点前进行政务信息高质量的及时公开。以“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全面融入财政工作公开透明的意识。

二是抓住重点,拾遗补缺。重点抓20xx年市直一般公共支出预算情况、20xx年度xx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的公开时间节点;着力抓国有企业财务指标、业绩考核、运行情况等今年新增加政务公开指标的信息收集;规范抓政府采购领域年度采购预算、采购方式备案、投诉案件处理等社会敏感信息公开工作。通过抓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不断提升公众对财政业务的关注度。

三是逐步完善,不断提高。随着20xx年度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自评工作开展,我局各科室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测评指标体系的不断细化体现了社会对财政业务工作更高社会透明度的要求。我局在历年政务公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年度测评新要求,不断创新政务公开形式,逐步提升财政业务公开透明度,以示范点建设为里程碑,全面做好20xx年度市财政局(国资委)政务公开建设工作。

四、全面协调,落实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我局为市直承担重点领域信息项目公开的部门之一,承担了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国企财务、政府采购、重大事项决策公开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工作。我局按年初市政府下发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分解方案为指导,将每一项业务内容在局内部各科室单位中进行了进一步分解,责任落实到具体经办人。

一是系统化公开。下半年,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开展了全省财政系统预决算公开监督检查工作。我市财政系统积极响应,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开展全市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通过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成立预查工作领导组,明确工作重点等措施,分部门逐表逐项核查,确保预查工作全覆盖,检查结果获省厅监督检查局充分肯定。二是标准化公开。明确预决算公开标准格式,“三公”经费细化到说明内容,建立指标体系,标准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内容。三是监督式公开。以周、月、季度为节点,委托财政监督检查局就分解任务进行监督考核,结合局每月重点工作任务及时完成信息公开内容,全面提升财政业务公开透明程度。

2

页,当前第

2

1

2

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九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利形势,财税部门迎难而上,多措并举抓征管,确保收入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解决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目标,硬化任务,落实征管责任。

二是创新征管机制,积极开展财税部门税收协管工作,加强税收分析预测,扩大联合办税范围,实现涉税信息共享,挖掘增收潜力,切实做到应收尽收。

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努力克服取消、减免行政性收费政策的影响,规范征管行为,加大非税收入源头控管力度,“以票管收”,催收促缴,非税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注重发挥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积极筛选申报符合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好项目,多渠道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至目前,争取到4065 万元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4404万元的水利发展资金、2071万元的薄弱学校改造资金、1500万元的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等各类财政补助项目95项,到位资金28050万元,增长3.67%,促进了全县教育、农业、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主动汇报我县实际困难,进一步壮大了财政实力,优化了债务结构,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紧紧围绕“重民生、促发展、保和谐”的要求,增强财政调控能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保障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安排资金2.19亿元,有效地保障了全县财政供养人员6577人的工资性支出;及时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162.09万元,26125名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发放各类助学补助资金1506.04万元,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全覆盖,安排2074万元,支持全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实施改造;安排资金8075.7万元,确保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人均年补助标准由420元和420元分别提高到450元和450元;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人均月补助426元;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保障标准分别由人均月补助285元和249元提高到292元和27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年补助标准由5000元提高到5420元、分散供养对象年补助标准由3825元提高到4255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长134元与去年持平,社会困难群体生活得到了保障;农林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万村整洁”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等项目,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兑付20xx年度农业支持保护资金5621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15万元,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全县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积极筹措资金,落实了省、市、县为民办实事所需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加大政策性涉农贷款发放力度,1-6月,为112户贫困户申请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63.5万元,补贴各类政策性贷款贴息资金700.49万元(其中:已兑付各乡镇上报20xx-20xx年精准扶贫贷款准予贴息农户3233户,贴息资金559.56万元;兑付20xx年双业贷款省级贴息资金140.93万元)。同时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农业自然灾害防御补偿机制,有力保障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提升。

在财政各项改革上下功夫,力争使财政各项体制机制趋于完善,各项财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积极推行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除涉密信息外,全面公开部门预决算,使我县财政预决算更加公开透明;拓展支付范围,严格支付程序,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规模进一步扩大,支付制度和程序更加完善;严把核算中心支付关,公务卡使用效率逐步提高;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建立完善财政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和规范财政监督管理,实现财政管理改革向纵深迈进。

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十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9187万元,占预算的66.16%,同比增收2825万元,增长17.27%。

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8006万元,占预算的69.48%,同比增收5451万元,增长16.74%。

分系统完成情况:国税系统13183万元,占预算的49.75%,增收5488万元,增长71.32%;地税系统7064万元,占预算的83.11%,减收1724万元,下降19.62%;财政系统17759万元,占预算的90.15%,增收1687万元,增长10.50%。

主要项目:税收收入完成19905万元,占预算的57.38%,增长22.71%,其中:消费税169万元,占预算的70.42%,增长9.03%;增值税11122万元,占预算的45.21,增长84.48%;企业所得税3204万元,占预算的95.64%,增长24.86%;个人所得税1859万元,占预算的185.90%,增长46.26%;资源税17万元,去年同期无此项税收;城市维护建设税567万元,占预算的85.91%,增长29.45%;房产税353万元,占预算的70.60%,增长69.71%;印花税188万元,占预算的130.56%,增长95.83%;城镇土地使用税579万元,占预算的39.12%,增长89.84%;土地增值税454万元,占预算的236.46%,增长163.95%;车船税726万元,占预算的85.41%,增长15.06%;耕地占用税87万元,占预算的16.73%,下降42.38%;契税580万元,占预算的50.88%,下降24.87%。非税收入完成18101万元,占预算的90.45%,增长10.82%,其中:专项收入690万元,占预算的78.23%,下降21.95%;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964万元,占预算的33.87%,下降23.13%;罚没收入1696万元,占预算的50.18%,下降52.20%;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5801万元,占预算的145.03%,增长355.34%;捐赠收入28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12万元;其他收入2120万元,占预算的70.67%,下降11.45%;政府性基金收入6690万元,占预算的113.31%,下降4.13%。

财政支出完成情况:累计完成192568万元,占预算的95.24%,同比增支10361万元,增长5.6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20208万元,增长12.76%;公共安全5816万元,增长13.13%;教育39404万元,下降1.21%;科学技术312万元,增长37.44%;文化体育与传媒1572万元,下降21.87%;社会保障和就业25425万元,下降3.32%;医疗卫生21128万元,增长48.07%;节能环保8124万元,下降33.88%;城乡社区事务7901万元,增长91.17%;农林水事务34349万元,增长9.73%;交通运输2861万元,增长125.45%;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323万元,下降29.5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383万元,下降29.98%;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3349万元,增长91.37%;住房保障支出10673万元,下降23.50%;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470万元,下降15.62%;其他支出847万元,下降41.34%;债务付息支出1251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7342万元,增长21.82%。

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十一

一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核查总数、科学分类、科学分析的基本原则,对全县政府性债务逐笔进行查核总数,全面摸清摸准债务底数,经核查,我县无隐性债务。

二是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文件。进一步加强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绩效,2020年收缴各类专项资金5200万元。

三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2020年,在继续推进“政采云”应用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采购单位“专管员”制度,提升政府采购领域的内控建设,强化风险防控。结合实际案例,积极探索政府采购领域供应商投诉处理的程序。并利用“政采云”上线的契机,向全社会征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努力探索评审专家管理的程序。

镇财政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篇十二

一年来,我所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努力带好财政干部这支队伍,保持了财政队伍作风优良、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财政工作是与钱打交道的工作,只有坚定信念,防微杜渐,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坚持认真进行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不懈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学习“两学一做”和“三严三实”,坚持做好笔记,从思想上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防线,不想腐、不愿腐。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细做好,以身作则、作好示范、身体力行、不搞特殊。

二是工作中坚守财经纪律。财政工作牵涉的单位很多,前来办事的人也很多。平时,对自己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拒绝宴请、拒收礼品、拒做违犯财经纪律的事。对该拨付的资金,不需单位、个人来找也要及时拨付;对不该拨付的资金,就是再找也不能拨付。我是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要求全所人员。多年来,在我们拨付的所有资金的过程中,从未出现任何违纪的人和事。

三是制度上坚持创新思路。为更好地服务于办事处所有居民,坚持不断改进机关的工作方式、方法。在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下功夫,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寻找更贴近群众的工作方法,要走出去,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对财政补贴资金、上级部门补助资金全面实施“一卡通”发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领取。我所不断对机关制度进行创新,先后制定了《财政内部管理制度》、五种岗位责任制,推行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的提高了机关的服务质量,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四是作风上坚信群众路线。在单位的一些重大事情上,我总是先听听同志们的意见,进行磋商,交换交换意见,采众家之长,让工作尽量做到公平合理。我坚持走群众路线,事情公开了,过程公平了,结果公正了,群众的意见也就没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