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模板20篇)

最新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1 08:15:04
最新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模板20篇)
时间:2023-10-31 08:15:04     小编:碧墨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一

中央民族工作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旨在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我作为一名从事民族工作的工作者,深感中央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第二段: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民族团结

中央民族工作的核心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正确方针指引着中央民族工作的方向。只有党的领导地位牢固,各级党组织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才能有效实现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因此,在中央民族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立场,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利益,推动民族团结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三段:优化政策措施,促进民族经济稳定发展

中央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民族经济的稳定发展。作为中央民族工作者,我们要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发展情况和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我们应该注重维护各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同时不断提升各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民族经济的全面繁荣。

第四段: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中央民族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通过教育活动,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我们应该倡导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理念,加强对各民族的宣传,传播民族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最终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第五段: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中央民族工作的能力

中央民族工作的成功离不开全体民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协作。我们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中央民族工作的能力。我们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团队建设,促进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形成“一盘棋”合力,为中央民族工作的顺利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中央民族工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团结进步。作为从事民族工作的一员,我深切体会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优化政策措施、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坚持以上几点体会,为中央民族工作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二

为进一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2021年1月8日至10日,内蒙古师范大学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我院教师通过听讲座、学习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参加了本次培训,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的深刻内涵、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大意义和工作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我们摘要发表老师们的学习心得,以期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进一步深入。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学习好、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公民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2条明确规定了中国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可以说,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地区学生走向现代化、扩大就业面和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手段。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更好加强各民族的沟通交流,要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铸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高校蒙古族党员教师,应该及时积极主动学习领会和正确理解党中央和自治区重要会议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相关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以此不断提高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能只顾专业教育和科研业务工作,还要积极主动学习体会和正确理解党中央和自治区重要会议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相关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坚定政治理想信念,切实提高自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识,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外,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关心和指导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周边群众和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过参加本次专题培训,使我认识到,要继续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与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切实提高民族政策理论水平,同时要把学习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勇于担当,在学生教育培养中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示范作用。

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首先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同时把爱国主义、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年轻学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材工作,把教材建设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是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享受更加公平、更加有质量的教育,有利于加强民族认同,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

通过本次集中培训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获、学有所收,今后一定会在工作学习中时刻牢记“守望相助”,把思想认识转化为行动自觉,不仅要自己学懂弄通,而且还要给身边的人讲,给学生们讲,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切实做到在实践当中的落实。

 

经过三天的学习,我进一步领会了***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了解了***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提出的历史背景、深刻内涵和伟大意义,掌握了五个认同、五观和三个意识等关键内容。

通过学习,进一步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纠正了错误的有偏差的认识,真正在精神上和意识上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坚决支持国家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的决策意见,坚定拥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通过此次学习,我也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自身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和局限性,并希望这样有效的学习能够阶段性的开展下去。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三

民族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我们国家民族团结和谐、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石。作为一名从事民族工作的工作人员,我深切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我深入学习了党的民族理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交流与了解、深入推动民族团结等各个方面,也有了很多心得体会。

第二段:学习党的民族理论

党的民族理论是我们开展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我认为,学习理论要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时,要深入了解当地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同时也要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去思考问题,深化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党员干部对民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排除一切有损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为民族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段:加强对少数民族的交流与了解

少数民族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通过建立联系点、策划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和开展援助帮扶等方式,我们加强了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和了解。同时,要善于倾听少数民族的声音,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和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只有加强与少数民族的交流和了解,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

第四段:深入推动民族团结

在工作中,推动民族团结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是国家、社会、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我们要把"民族团结大家庭"建设成一个真正能够容纳每个民族、让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家的大家庭。我们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发挥宗教界、文艺界、新闻媒体等的积极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只有深入推动民族团结,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民族团结的目标。

第五段:结语

作为一名从事民族工作的工作人员,我深深的认识到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牢记党的民族理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交流与了解,深入推动民族团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和谐共融,让中华民族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共创美好未来!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四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近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平正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推进法治建设中,检察院作为司法机关之一,承担着维护法律权威和民族团结的职责。我在检察工作中,深刻认识到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总结我在民族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重视民族意识的培养和传承(约300字)

作为检察院工作人员,在处理案件时,应时刻牢记自己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要具备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在办案工作中,我时常思考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坚持公正、严格执法。同时,我也积极了解和学习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通过参观民族文化展览、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我不仅加深了对各民族的理解和尊重,更有效地提高了办案的能力和水平。在与当事人沟通时,我会根据不同民族的特点,灵活采用不同方式和角度与他们进行交流,增强对他们的信任感,营造良好的办案环境。

第三段:加强与各级政府和社区组织的合作(约300字)

民族工作绝非一家之言,需要与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我所工作的区域,我主动与当地政府和各社区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互通信息,我能够及时了解到各民族群众的疾苦和需求,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同时,我也积极向政府和社区组织宣传和普及法律法规,解答他们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通过与各方的合作,我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族工作的具体情况,做出更适合实际的工作方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第四段:提高案件办理的效率与质量(约300字)

在民族工作中,办案质量和效率是检察工作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为此,我在工作中注重与同事和领导的沟通和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我也注重积累实际经验,总结并改进工作方法和方式。通过不断改进办案流程,采用科技手段提高案件办理的效率,在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办案效率,节约了社会资源,为群众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司法服务。

第五段: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和谐社会(约300字)

对于民族工作的推进,宣传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中,我积极参与各类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法治知识讲座、撰写法治文章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提升司法公信力。同时,我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各项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和社区活动的开展,我深刻感受到民族团结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宣传教育中的决心和使命感。

总结:通过本文的总结,可以看出,检察院在民族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是多方面的。通过重视民族意识的培养和传承、加强与各级政府和社区组织的合作、提高案件办理的效率与质量以及加强宣传教育,我们能够更好地推进法治建设和民族团结,为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五

我通过学校、教学党支部集中学习及个人自学的方式,学习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会和组织生活会学习材料》。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次、第七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等。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是我们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师生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我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校领导和教学部多次组织和学习关于民族工作的教育活动。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平等、互助、共同繁荣新型的民族关系,有别于历代的剥削阶级民族关系,它的实质是努力实现各民族间的事实上的平等。由于历史、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相对落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处于弱势地位。为了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互助、共同繁荣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缩小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差距,包括适当放宽少数民族高考分数的政策,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得到扶持和帮助,加速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进一步实现民族间的平等发展。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的统一稳定、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六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需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其次,立足实际,认清形势。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利通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

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利通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利通区社会稳定。

第三,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多少年来,利通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深入揭批“分裂分子”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分裂分子”集团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做好反分裂和维护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局面。

关于民族工作加强系统性学习,特別是加强对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的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服务大局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工作只是站在工作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全局的任务目标思考不足,悟不够透彻,导致工作过程中前性、预见性不够,在超前服务、主动服务上得还不够好。

对照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相关政策,结合分管工作实际推进落实得怎么样,工作存在差距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由于工作较为繁的忙实际情况,下基层时,大部分是被动安排。二是群众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主动和群众打交道、听意群众排忧解难的热情和标准不高,要做到真正自己到困难群众家庭了解民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在下一步工作中要从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民族工作大局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分管领域的工作;对分管工作中涉及民族因素的工作,坚决按照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政策部署推进落:在可能涉及的业务方面要强化学习,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创造性。

对于民族工作中存在一些偏差和不足,面対新情况新问熟,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主动研究,立足民族工作形势的新变化、推进民族工作考得再全面细致一些,做得再周密稳妥些,增强工作中的担当意识、担当能力与争创一流的决心,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増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的政治能力,切实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牢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持续巩固和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真正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下部群众心中牢牢扎根。

要把整改落实责任压紧压实,把整改落实工作作为政治任务,鉴定自觉履行好政治责任,对本次民主生活会查摆出来的各类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细化具体整改措施。始终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通结合起来、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项紧密联系起来,持续深入抓好学习研讨、教育培训、宣传阐释等工作,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水平。做到整改做到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批评、多指导、多提醒、多督促、多提意见和建议。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要认真学习领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抓好各项任务贯彻落实。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要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深入总结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深化对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

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要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群体等的工作。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要加强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和民族工作力量,确保基层民族工作有效运转。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要更加重视、关心、爱护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一线干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要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委以重任。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特质。但是,在当今各种“变异”文化的冲击之下,人们开始亵渎传统文化,把文明积淀看作炒作的工具。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守护心中那泓清泉迫在眉睫。

曾几何时,我们悄悄地淡忘了李白、杜甫,淡忘了那清新自然、沉郁顿挫的气质和风格。微博时代的我们,早已习惯了“蓝精灵体”,习惯了那句例行公事的套话:“元芳,你怎么看?”殊不知,在我们戏谑调侃之时,传统文化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半文半白的“甄嬛体”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琼瑶体”居然号称能“医治心灵创伤”。这时的我们,情何以堪!

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修饰、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该作何感想?一片真切的思乡之情被无聊地调侃,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对于中国沉淀已久的文化,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完全深谙,但也没有理由不保持它自然之美的本性,更没有资格去编乱造,去挑战先人们高超的文学功底。因为我们生在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所以我们要坚守本真,不要丢失了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崇敬和敬畏之心,在传统文化调侃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并不是要我们一成不变地照搬先哲的思想,创新和突破是必要的,毕竟,那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源泉。坚守本真,意味着天空的圆月依然是圆月,它是一轮思乡的月,而非被人们俗化了的月亮;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意味着那融在酒中的是一片真情,而不是被整饰得面目全非的一潭污水。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给先哲们一份尊重和敬畏,不要矫揉造作,不要画蛇添足,更不要将经典俗化。

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让自然和谐的春风吹向每一个角落,让传统文化之树绽放鲜花朵朵,滋润万物。

我通过学校、教学党支部集中学习及个人自学的方式,学习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会和组织生活会学习材料》。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次、第七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等。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是我们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师生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我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校领导和教学部多次组织和学习关于民族工作的教育活动。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平等、互助、共同繁荣新型的民族关系,有别于历代的剥削阶级民族关系,它的实质是努力实现各民族间的事实上的平等。由于历史、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相对落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处于弱势地位。为了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互助、共同繁荣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缩小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差距,包括适当放宽少数民族高考分数的政策,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得到扶持和帮助,加速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进一步实现民族间的平等发展。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的统一稳定、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历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反之,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使国家和人民都饱受动荡之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总根源,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70多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放眼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导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甚至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肯定会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图谋从未停止、愈演愈烈。美国参众两院出台直接涉华法案、决议共37项,大多是这类议题。他们以“人权”之名行“霸权”之实,执意炮制涉港、涉台、涉藏、涉疆等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昭然若揭。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是要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国近14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1亿多,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的对象;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中,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64%,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地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必将迎来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把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谁也离不开谁。正所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不同的民族虽然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却有着同一个信念: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成为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周恩来总理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老舍先生也曾说过“大家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无数的名人曾被民族的团结所感动,无数的名人曾被民族团结的力量所震撼!

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可能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吗?连三个臭皮匠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就别说民族团结的力量有多大了?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我们少年儿童在建设祖国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能力也增强了。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象征,每个人都在悄悄的为民族团结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每个人的心中都默默的放飞着一只和平鸽,全国人民友好团结是每个个人心中最渴望的事。只有民族之间团结一心,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只要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昨天的悲惨现象才不会发生;只要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走向国际社会,走向真正的辉煌!56个民族用不一样的语言,说着一样的话: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永远向前。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来成立65周年之际,9月25日至26日中央在北京召开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根据州政府机关党委的安排,第5党支部全体党员以自学的形式对会议精神进行了学习,现就本人学习此次重要会议精神体会和收获汇报如下: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疆当前工作实际,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提出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作为一名长期工作生活在新疆的干部,可以深切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情系新疆、心系新疆各族人民。他到新疆考察调研,出席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人代会上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接见新疆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多次给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回信,针对新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理念、新战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不断丰富、深化。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完全正确,必须长期坚持。

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做好新疆各项工作一定要围绕总目标来开展,也就是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是前提。新疆各族人民从近几年的实践中深深认识到,稳定是最大的民生,是新疆发展繁荣的生命线。一个富饶幸福的新疆,首先要是一个稳定和谐的新疆。我们十分欣慰地看到,今天的新疆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深刻认识做好新疆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2500多万各族儿女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国14亿人民的共同意志所在。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新疆与八个国家接壤,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习近平指出,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丰富对外开放载体,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做好新时代新疆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新疆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提出:要坚持不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政治训练,常态化识别干部政治素质,确保各级领导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要加大培养培训力度,研究制定新疆干部队伍培养培训规划,着力培养一支理论功底扎实、政策把握到位、实践能力强的干部队伍。要把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坚定团结、大胆选拔、放手使用,表现突出的可以直接破格提拔使用。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干部也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并寄予厚望,他说:新疆各族干部是值得信任、有战斗力的。对他们要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怀,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新疆干部人才队伍。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全面部署了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点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新疆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作为一名退休干部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习总书记对我们干部的关心关怀,我们一定要发扬好退休不退色的优良作风,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做出自己贡献。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需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其次,立足实际,认清形势。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利通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

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利通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利通区社会稳定。

第三,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多少年来,利通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深入揭批“分裂分子”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分裂分子”集团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做好反分裂和维护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局面。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内蒙古代表团、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讨论,他强调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要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一幅民族大团结新画卷,需以党的领导、意识教育、生态保护为其增色添彩。

以党的领导为原色。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团结,而党的领导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追溯中华悠悠上下五千年,是各个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的过程,也是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砥砺前行的写照。五十六个民族勠力同心,共创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共写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共育传承不息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的坚强领导是绘制民族大团结画卷的原色,一切将以此为基础增光添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奔向人民幸福的美好未来。

以意识教育为主色。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对全民尤其是青少年来说,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促进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深远意义,将民族团结教育全方位融入基础教学,引导各民族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维护民族团结,自觉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擘画民族大团结画卷的主色,在潜移默化中铸就维护民族团结的最强屏障。

以生态保护为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无论是内蒙古、青海,还是祖国大好河山的每个角落,“绿色”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底色,生态保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底气。保护生态、推动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各民族有各自世代依存的地理环境,生态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各个环节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各族人民只有齐心合力保护生态,达成生态文明建设共识,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人民幸福富裕的美好新生活。

五十六朵鲜花同栽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根。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新时代民族大团结的新画卷离不开各族人民的画笔,同心合力创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必将共同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国家,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谁也离不开谁。正所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不一样的民族虽然有着不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不一样的宗教信仰,但却有着同一个信念: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成为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周恩来总理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老舍先生也曾说过“大家语言不一样,心但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无数的名人曾被民族的团结所感动,无数的名人曾被民族团结的力量所震撼!

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构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这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构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可能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吗?连三个臭皮匠的智慧都能够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就别说民族团结的力量有多大了?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我们少年儿童在建设祖国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潜力也增强了。每一个时代,都有自我的精神象征,每个人都在悄悄的为民族团结贡献出自我的微薄之力,在每个人的心中都默默的放飞着一只和平鸽,全国人民友好团结是每个个人心中最渴望的事。只有民族之间团结一心,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完美;只要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昨日的悲惨现象才不会发生;只要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走向国际社会,走向真正的辉煌!56个民族用不一样的语言,说着一样的话: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永远向前。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壮观的蓝色星球,上面住居着一个很团结的国家中国。它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我的家乡拜城县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城,在那里有着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等。

全国56个民族在1949年一起手拉手、心连心同唱对祖的祝福。“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当这曲宋祖英的歌再次萦绕耳畔时,我们不得不会想起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的5.12大地震,这一震,震的天颤抖;这一震,震的手牵手。全国各地的救济钱像雪花一样飞向了灾区,这让所有的民族都团结了起来,去感动灾区的人们。就连一些孩子,在那一刻,也献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爱心。我心中最喜欢的一个数就是“56”。因为它代表着我的中华,代表着我们中华的民族。

鲁迅说过一句话:“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正如鲁迅的话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民族灵魂的一小部分。从“桃园三结义”到“两万五千里”;从“开国大典”到“2008”,听!芦笙和唢呐一齐吹响;看!乳燕和雏鹰比翼联翩。56朵鲜竞相开放,装典祖国万里大花园。让先辈的英灵自豪地惊叹,啊!这就是我的中华!这就是我们中华的民魂!

明白什么事是该做的,什么事是坚决不能做的,什么事又是我们要奋力阻止的,因为一种责任,一种爱国的情怀深深地埋在了我们心中,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特质。但是,在当今各种“变异”文化的冲击之下,人们开始亵渎传统文化,把文明积淀看作炒作的工具。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守护心中那泓清泉迫在眉睫。

曾几何时,我们悄悄地淡忘了李白、杜甫,淡忘了那清新自然、沉郁顿挫的气质和风格。微博时代的我们,早已习惯了“蓝精灵体”,习惯了那句例行公事的套话:“元芳,你怎么看?”殊不知,在我们戏谑调侃之时,传统文化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半文半白的“甄嬛体”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琼瑶体”居然号称能“医治心灵创伤”。这时的我们,情何以堪!

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修饰、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该作何感想?一片真切的思乡之情被无聊地调侃,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对于中国沉淀已久的文化,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完全深谙,但也没有理由不保持它自然之美的本性,更没有资格去编乱造,去挑战先人们高超的文学功底。因为我们生在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所以我们要坚守本真,不要丢失了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崇敬和敬畏之心,在传统文化调侃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并不是要我们一成不变地照搬先哲的思想,创新和突破是必要的,毕竟,那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源泉。坚守本真,意味着天空的圆月依然是圆月,它是一轮思乡的月,而非被人们俗化了的月亮;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意味着那融在酒中的是一片真情,而不是被整饰得面目全非的一潭污水。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给先哲们一份尊重和敬畏,不要矫揉造作,不要画蛇添足,更不要将经典俗化。

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让自然和谐的春风吹向每一个角落,让传统文化之树绽放鲜花朵朵,滋润万物。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七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民族工作交流会,会上涉及了许多关于如何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的话题。通过本次交流会,我对于民族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更为深刻,也收获了不少新的理解和思考。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

本次民族工作交流会开启了我对于“和而不同”的理解。在会议上,各位代表就如何才能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样的交流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应该致力于让全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在多元文化中实现和谐共生。

第二段

在会议中,多位代表提到了去走访各地民族区的体验,而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通过实地了解异地民族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其文化传统,发现其优势与魅力。同时,这样的行动也可以促进各地民族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沟通与融合,为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段

会议中还提到了加强媒体对于民族区的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传播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将更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广方式。而这一推广,也必须在广大媒体的传播下得以实现。

第四段

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建设。我们应该努力促进民族的发展,为民族和谐与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以此,本次民族工作交流会对于我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民族建设,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够让每个民族都得到发展。

第五段

总之,本次民族工作交流会增加了我的多元理解,提升了我的参与能力。我将会尽我所能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推动民族交流与融合中积极参与,为促进和谐共生、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1200字)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八

在认真的学习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要点》后,我认为民族团结是民族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名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全国生活的56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天安门前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得亲情。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上对国、下对家。需要做好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旗帜鲜明反分裂,坚定不移抓稳定,不断推进各族人民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不断推进各族人民平安、和谐的发展建设建设。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要坚持维护稳定,就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立足实际,认清形势,加强团结。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各族人民发展进步的关键。

社会稳定、繁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各族人民发展的根本前提。我们一定要按照“一贯彻、三坚持、两推进”的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维稳工作,使各族人民在稳定的环境下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夺取发展稳定的新胜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总书记重要讲话,站位高,立意深,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中华儿女的热切期盼。一是以12个“必须”,全面总结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入党志愿书二是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形成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纲”,通过3个“必然要求”,深刻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三是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为什么要创新发展,怎样创新发展的问题。为什么要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改进过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的保障各民族群众共同利益。怎样创新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物质与精神”的4个关系;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要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四是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机制。要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依法管理、****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把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重要工作载体,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全社会宣传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六个把握是: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站位高,立意深,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中华儿女的热切期盼。一是以12个“必须”,全面总结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二是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形成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纲”,通过3个“必然要求”,深刻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三是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为什么要创新发展,怎样创新发展的问题。为什么要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改进过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的保障各民族群众共同利益。怎样创新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物质与精神”的4个关系;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要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四是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机制。要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把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重要工作载体,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全社会宣传教育。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民族团结是我们从未忽视的问题。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有回族,撒拉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而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和-谐都是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了团结我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们防患于未然,能让我们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家园!

回望历史,我们拥有辉煌的华夏文明;我们共同书写中华的传奇!展望未来,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仰望同一片蓝天!

20__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__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__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__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2021年站在新起点,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勇挑重担,跳出“舒适圈”到基层“踏浪”去,把基层一线当作拼搏和奋斗的“战场”,朝着心之所盼、心之所向去奋斗、去绽放光彩,用实际行动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为民初心。习****总书记指出:“我们******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作为选调生,要找准理想信念是什么,要在工作中守初心,牢牢记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努力提高适应基层环境能力,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同基层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潜心学习和积极工作适应并快速融入基层工作中,为乡村谋振兴,为群众谋幸福。

锤炼过硬本领,务实笃行。基层实践是年轻干部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年轻干部只有多在基层实践锻炼,才能锤炼过硬的本领和作风,才能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然而,有的年轻干部,对基层了解不多、感情不深,认为基层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不想经受磨练;有的年轻干部不缺情感,缺情怀,认为经受历练太苦太累。年轻干部只有到基层中去摔打,敢于到基层最吃劲的岗位锤炼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在大风大浪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强本事、找规律,练就能干事的真实本领。范文参考网要敢啃硬骨、敢涉险滩、敢攀高峰,用真干、苦干、实干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恒心和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厚植人民情怀,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既然选择基层,我们要放下浮躁与不安,沉心静气服务群众。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走入田间地头,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作为青年,定要能够定好位子、放下面子、挽起袖子,并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追求个人的虚荣,不怕脏苦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人,一丝不苟做事,在走村串户听民意,深入群众解民忧,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盼,解群众之所困,切实做好关系民生的每一件事,为村民办实事暖民心。

逢千载盛世,奔跑追梦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必须拿出担当精神,在大事难事面前积极主动扛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脚踏实地,扎根基层,在最好的年华里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资料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透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一样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构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这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构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将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如果在维护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做不了大海的滚滚波涛,那就做一股山间的潺潺溪流吧;如果做不了峰顶的参天大树,那做一棵河边的青青小草吧。让我们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卫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稳定的政治局面,一齐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乘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的浪潮,并肩携手、同心同德,共同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爱我中华,共创祖国辉煌的明天。

今年是第**个民族团结教育月,立足于多民族聚聚居边境地区的实际,我地区结合实际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以科学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保证科学发展,实现了阿克苏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通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强调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要求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好红色资源,廢续红色血脉。

红色资源是党和国家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我们应重视发挥历史优势、用好红色资源、传承革命传统、弘扬伟大精神,使红色资源“活起来",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发挥历史优势。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历史的最大优势和作用在于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箪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发挥历史优势,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用好红色资源。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凝聚的物质、制度、精神载体。红色资源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党史学习教育鲜活生动的教科书。利用红色资源对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旅游休闲娱乐相结合,是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的非常有效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使党员干部群众走进历史现场,与历史对话,增强对历史的情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可以通过多种展示手段,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综合作用,获取更多的信息,丰富对事物的认知;可以借助艺术、竞答、参与等形式,激发受众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形式,有助于党员干部群众了解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从红色资源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传承革命传统。党的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革命传统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党成立以来,培育形成了对党忠诚、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斗争、艰苦奋斗等一系列革命传统,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传承革命传统,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需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多讲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故事,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砥砺品格,以革命传统和崇高风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诚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弘扬伟大精神。党的伟大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人无精神则不强,国无精神则不立,党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精神力量。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党的革命精神。党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党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源泉。弘扬伟大精神、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就是“不要忘记了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党的革命精神,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前进力量。

我通过学校、教学党支部集中学习及个人自学的方式,学习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会和组织生活会学习材料》。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次、第七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等。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是我们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师生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我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校领导和教学部多次组织和学习关于民族工作的教育活动。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是平等、互助、共同繁荣新型的民族关系,有别于历代的剥削阶级民族关系,它的实质是努力实现各民族间的事实上的平等。由于历史、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相对落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处于弱势地位。为了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互助、共同繁荣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缩小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差距,包括适当放宽少数民族高考分数的政策,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得到扶持和帮助,加速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进一步实现民族间的平等发展。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的统一稳定、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壮观的蓝色星球,上面住居着一个很团结的国家中国。它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我的家乡拜城县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城,在那里有着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等。

全国56个民族在1949年一起手拉手、心连心同唱对祖的祝福。“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当这曲宋祖英的歌再次萦绕耳畔时,我们不得不会想起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的5.12大地震,这一震,震的天颤抖;这一震,震的手牵手。全国各地的救济钱像雪花一样飞向了灾区,这让所有的民族都团结了起来,去感动灾区的人们。就连一些孩子,在那一刻,也献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爱心。我心中最喜欢的一个数就是“56”。因为它代表着我的中华,代表着我们中华的民族。

鲁迅说过一句话:“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正如鲁迅的话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民族灵魂的一小部分。从“桃园三结义”到“两万五千里”;从“开国大典”到“2008”,听!芦笙和唢呐一齐吹响;看!乳燕和雏鹰比翼联翩。56朵鲜竞相开放,装典祖国万里大花园。让先辈的英灵自豪地惊叹,啊!这就是我的中华!这就是我们中华的民魂!

明白什么事是该做的,什么事是坚决不能做的,什么事又是我们要奋力阻止的,因为一种责任,一种爱国的情怀深深地埋在了我们心中,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纵观历史,在我们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很重视民族团结工作。从建党之初到新中国成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后来的改革开放,从改革开放到之后的每一届执政政府,每一届领导人,都把解决民族问题和协调民族关系作为一项根本原则和基本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更把民族团结视为人民的生命线,并描绘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宏伟蓝图"中国梦",充实了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工作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时代内涵。可见民族团结问题不仅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前提,也是今后改革开放成败的关键。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因此"民族无小事".随着国际、国内局势的日趋复杂,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抬头,民族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和平与发展的显著问题,和睦相处、和舟共济、和谐发展是关键。习xx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深刻指出:"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xx年人民网理论部就刊出了习主席《摆脱贫困》一书,书中深入调研分析了闽东少数民族状况,并指导性提出了摆脱贫困的战略方针。习xx总书记高屋建瓦,非常重视各民族工作,从祖国的世界屋脊到黄土高原,从西南的山寨到天山南北,从北国的边疆到南海椰林,就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问题不懈努力着。

团结稳定是中华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核心问题是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这是关乎人民是否康乐幸福的关键指数。民不富则国不强,同时,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我深知民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我深感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怎样使我们的民族能够真正的团结、富足、有礼呢?结合实际,我们社区现有居民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居民总数的百分之,少数民族党员名,占全体党员的百分之,每一个小团体,每一个分子,一枝一叶总关情,社区居民的事就是大事。新形势下,深入贯彻执行习主席民族团结指导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持习xx同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思想精髓,巩固和发展辖区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民族关系,凝聚各民族居民团结一心,打造和谐社区,推进民族团结的楷模社区建设,让民族团结之花竞放,是我今后的职责,也是我今后继续努力地方向。

公而忘我,情系居民。孔子有一句话,反映了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句话用于我们的当今社会有一样的作用。用于我的实际工作中就是以民族团结,社区和谐为重,千方百计想居民所想,解居民所急,不断学习,加强服务意识。以人为本,端正服务态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民心连心,自觉服务,倾听民声,体察疾苦。

1、坚持思想学习工作不放松。通过集中学习和不断自学,不断努力,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需要,个人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密切结合实际,更好地服务于民。

2、求真务实,力争更好成本职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不摆架子。利用社区之家,广泛开办各类活动,包括健康讲座,各类娱乐活动,扶贫、帮助再就业等活动,促进感情交流,增进了解,凝聚人心,从而真正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创建和谐文明社区。

3、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牢固树立为居民服务的观念,杜绝歧视不同民族现象,从社区居民不满意的难点热点抓起,从居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做起,急居民所急,让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精简手续,让居民多半事,少走路;少说话,多受益。

4、积极引导居民做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理想公民。德不孤,必有邻。习主席也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社区服务坚持两手都要抓,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宣教与建设,营造公德向善浓厚氛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风纪建设,大力倡导树立文明观念。

放眼未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奏响富民强音,实现全国各民族的现代化强国发展梦,最终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勤勤恳恳去努力。社区工作虽然琐碎,但是它承担的责任重大,好比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学习习主席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使我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坚定了更好为民服务的决心。人人从我做起,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必将指日可待!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站位高,立意深,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中华儿女的热切期盼。一是以12个“必须”,全面总结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二是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形成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纲”,通过3个“必然要求”,深刻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三是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为什么要创新发展,怎样创新发展的问题。为什么要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改进过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的保障各民族群众共同利益。怎样创新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物质与精神”的4个关系;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要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四是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机制。要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把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重要工作载体,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全社会宣传教育。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九

近日,本人参加了一场由政府主办的民族工作交流会。此次会议邀请各地区的民族工作代表,讨论如何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在这场会议中,我深切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民族工作的必要性。

第二段: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在本次会议中,各地区的代表都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如何在本地区加强民族团结的经验和做法。通过他们的发言,我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为重视这个问题。

第三段:推进民族工作的必要性

推进民族工作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在会上,各地区代表强调了推进民族工作的必要性,并分享了本地区的做法和经验。他们的讲述让我认识到推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了解到推进民族工作需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实践。

第四段:加强民族文化建设

民族文化是推进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在会上,代表们大多提到如何加强本地区民族文化建设,让本地区的文化更加鲜明、丰富,展示各个民族的独特性和魅力。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对于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发挥民族文化的“魂”、增强民族文化的“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段:结语

通过这次民族工作交流会,我了解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到推进民族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对于推进民族工作的作用。同时,我也认识到民族工作的推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族人民的协力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巩固和提高民族团结,让我国在和谐稳定中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十

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20__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__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__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__年大庆的日子里,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__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__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六个把握是: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

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需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其次,立足实际,认清形势。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利通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

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利通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利通区社会稳定。

第三,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多少年来,利通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深入揭批“分裂分子”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分裂分子”集团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做好反分裂和维护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局面。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作为企业民族工作的从业者,我们需要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民族文化是每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它包含着企业的历史、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只有深入了解和体会民族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并在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学习和继承民族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播企业的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

在进行企业民族工作时,我们应该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员工汇聚在一起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和融合不同的民族文化。通过组织文化交流、庆祝各种节日和组织多元化培训,我们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减少误解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企业民族特色的发展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我们应该努力加强这种特色的发展。通过在企业中营造浓厚的民族氛围,我们可以帮助员工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企业民族特色的发展也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中树立独特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在企业民族工作中,我们要明确企业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观,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培训计划,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的民族特色。

四、强化员工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

员工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对于企业民族工作至关重要。作为企业民族工作的从业者,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和培训,加强员工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我们要创建一个有活力和有发展机会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员工真正地认同和追求企业的民族文化,才能够让企业民族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五、注重企业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企业民族工作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我们要注重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在进行企业民族工作时,我们要思考和规划从短期到长期的发展目标,并通过跟踪和评估工作的成果,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策略。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和传承企业的民族文化,让企业的民族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基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综上所述,企业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加强民族特色的发展、强化员工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以及注重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我们可以推动企业发展,促进员工的成长与进步。只有将民族文化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企业民族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为企业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参加了20xx年教育工作会议后,我觉得大受鼓舞。市长总结了过往一年的工作,描绘了今后教育的蓝图,为大家指明了方向;王书记就大家关心的教育基础设施题目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明确提出今年我市财政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投进只会增多,决不减少,解决了老师们的后顾之忧.教育是今天的教育、明天的人才、后天的经济,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进,也表明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办一流学校,着眼全局、放眼未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说明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高超的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

王书记在大会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加快我市教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是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立足于构建xxx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基层工作者,深刻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看到了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也深刻体会到王书记对于新密教育现状的xxx远瞩。教育工作会议使我们教师深切体会到政府对教师的厚看。我觉得应该围绕市委、市政府为教育提出的大目标,逐层细化为本校实际工作中的小目标,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个细节,积少成多,积硅步以成千里,为我市教育事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气力。领导的殷殷期盼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紧迫性。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奋力拼搏,用自己个性与魅力往激发学生的爱好,我们的教学才不会降格成知识的贩卖。对学生我觉得可以批评、可以夸奖,但尽不可以厌弃,站在讲台上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我们教师,应当深切体会自己的重要责任,当前我市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师资严重外流,我们教师应更加认清责任,以百倍的努力,满腔热情地投进到教育事业中,为党,为全市的百万人民交一份满足的答卷。

王书记的讲话为新密教育的发展构筑了方向。他的讲话思路任务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纵性,提出了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教育强市。市委市政府向教育投进重大资金发展教育,既是对我们教师尤其是农村一线教师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打造教育强市、构筑xxx新密的一种殷切期看。当前在教育工作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人民群众不满足的地方,如在学校的个别教师中存在着干不干一个样,吃大锅饭,甚至乱收费等。市委市政府在加大教育投进的同时,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行风建设、开展竞聘上岗等一系列规定,这既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我们广大教师要把压力转变为动力,必须从思想上同一熟悉,要深刻熟悉到教育事业是新密百万人民的大题目、是新密大发展的题目、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此次大会,为新密教育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唐人诗云: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一直沉醉在兴奋之中,为我们新密教育的明天憧憬着。我们广大教师果断拥护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定会以百倍的热情积极地投进到教育事业中,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发展优先战略,更新观念,为新密教育的发展,构建xxx新密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第一段:引言(200字)

企业民族工作是指以民族文化作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所进行的工作。在这样的企业里,员工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都与特定民族文化密切相关,这不仅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员工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企业民族工作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同时也需要积极的心态,注重团队合作。在此,我愿意以我个人的心得体会为大家分享与探讨。

第二段:开放心态(200字)

在进行企业民族工作时,最重要的是拥有开放的心态。因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在处理与其他民族企业合作时,我们要以包容的姿态去对待不同的观点和方式。通过与其他民族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我逐渐了解到,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和学习,就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自己在企业民族工作中的能力。

第三段:积极心态(200字)

在企业民族工作中,只有积极的心态才能帮助我们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无论是在日常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还是在与其他民族员工合作时出现的差异,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积极心态还需要与团队合作相结合,通过与其他民族员工的合作,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企业的工作目标。

第四段:注重团队合作(200字)

企业民族工作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只有通过与其他民族员工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目标的实现。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也要学会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只有团队内部的和谐与合作,才能实现企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在企业民族工作中,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观念;同时,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以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目标为导向。团队合作则是企业民族工作的关键,通过与其他民族员工的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这些心得体会为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企业民族工作心得体会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同时也需要积极的心态,注重团队合作。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民族工作的特点,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十四

与民族团结协同发展,积极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观念,开创民族团结工作新局面。

强意识重示范,树牢“风向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列为各部门(单位)、乡(镇)、工作队、村“两委”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新疆“四史”及民族团结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采取举办读书班、集中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85期,教育引导各族领导干部积极维护民族团结。结合“访惠聚”七项重点任务,组织工作队挖掘258个本村群众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建立113支“民族团结我来说”宣讲小分队,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大舞台等文化阵地,以小板凳、小段子、小专题、小讲坛、小故事“五小”宣教法为载体,用群众熟悉、乐于接受的“土”语言开展宣传教育138场次,引导各族群众讲民族团结的情、说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

抓文化促融合,绘制“同心圆”。充分利用纳吾热孜节、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契机,挖掘哈萨克族文化资源,通过举办赛马会、民族风情旅游节、阿肯弹唱会、民族刺绣推介会等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并发挥县融媒体中心主流媒体作用,把镜头对准少数民族群众,加大对外宣传、推荐和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力度。依托“党建+旅游”发展定位,以哈萨克族特色餐饮为重点,积极发展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开发民族舞蹈、酒水、奶制品、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等产业,打造“丝路姑娘”奶制品合作社、“喀山牧歌”肉制品加工厂等特色品牌,辐射带动720余名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领办创办黑加仑种植、特色杂粮种植、肉奶制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12类专业合作社,带动村庄产业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

访民情惠民生,架起“连心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项目申请、技术指导、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措施,帮助创办乔山劳务服务公司、萨尔托海村“两园”、克孜勒加尔村万亩葵花产业等“造血”型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巾帼力量等285名志愿者,成立爱心救助、科普宣传、法律援助等10类“民族团结我先行”志愿服务队,按照每人结对帮扶2-3户少数民族困难群众,逐户上门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通过分类整理,建立民情台账,以开展办一件实事、开展一次调研、进行一次走访慰问、组织一次志愿服务“四个一”活动为载体,积极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弱势群体提供“零距离”亲情化、个性化服务,帮助确立发展庭院经济、民族刺绣等568条增收措施,真正使民族团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十五

企业民族是指企业文化在员工中形成的,融入到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一种精神风貌。作为企业员工,我身处其中,深刻体会到了企业民族的重要性与价值。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企业民族中的工作心得体会。

第二段:谦逊与谨慎

在企业民族中,谦逊与谨慎是我认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员工,要明白自己的位置和职责,不要过分自大或自负。谦逊使我们保持谦和的态度,不轻易与人发生冲突或争执。谨慎使我们在工作中更加细心,避免因粗心大意而犯错误。此外,谦逊与谨慎也让我们更加愿意接受他人的批评与建议,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第三段:团结与协作

企业民族强调团结与协作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团队的一员,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团结,共同为企业的目标努力奋斗。团结不仅是在工作中与同事之间互相合作,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互相信任与尊重的良好关系。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与挑战,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第四段:追求卓越与创新

企业民族鼓励员工追求卓越与创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仅仅满足工作要求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与进步,追求卓越。在工作中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勇于创新与尝试新的工作方法与流程。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与创新,企业才能保持竞争力,员工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质。

第五段:主动与责任

在企业民族中,主动和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我们应该主动积极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并且乐于承担相应的责任。主动与责任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工作细节,不拖延或懈怠,始终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同时,责任感也意味着要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不推卸责任或找借口。只有拥有主动与责任感,我们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结论

企业民族是一个企业与员工共同努力塑造的文化。作为员工,我们应该以谦逊与谨慎为基础,保持团结与协作的精神;同时,追求卓越与创新,以及主动与责任感,也是企业民族所要求的品质。通过遵循这些核心价值,我们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与素质,还能为企业的发展与成功做出自己的贡献。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十六

民族工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工作。在我参与的民族工作中,我深刻体验到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这项工作中的所见所闻,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深入基层,了解民情

我曾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子里工作过。我深入村子的各个角落,与民众交流并且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文化。这个少数民族的群体由于长期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不利地理位置,民众生活十分困难。在我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们通过为村子提供基础设施、积极与政府沟通、帮助民众提高识字率等措施,让他们的生活和发展有了明显的好转。

第三段:共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

除了在基层深入了解民情,我也参与了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见证了不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和谐共处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活动,我发现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将会给将来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实力,还能促进我们的文化发展和创造力。

第四段:传承文化,保护民族遗产

我参与了一些民族文化传承项目,致力于保护与传承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在这些项目中,我了解到了这些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紧密相连,并且也传递了无数的历史与经验。通过参与这些项目,我能更好地了解我国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发现了其美好与独特的魅力。

第五段:总结

在民族工作这条路上,我收获了很多。我深刻理解到民族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民族团结,还为这个国家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为改善我们和其他民族人们的生活条件的质量,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将来,我也会继续用自己的努力与汗水,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做出必要的贡献。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十七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还是那么团结。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团结奋战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老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在阵阵的轰鸣声中一栋栋房屋高楼在转眼之间都崩塌。许多的人都在顷刻之间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是团结让汶川站了起来,各大厂家纷纷捐出水和食物,许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资金。为汶川人民建设医院、学校和家园就这样又让汶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云南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地里的庄稼完全绝收,甚至于很多地方就连人民正常饮水都出现了问题。当地的人民不论老少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不惜艰难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挑水、驮水回家。这一情况后来被记者叔叔阿姨报道出来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群众捐款捐水,以解决灾区人民生存问题。这真是印证了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这样靠大家和灾区人民的自救方式,旱灾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灾区人民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这么多的见证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个团结的大家庭,谁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向他伸出援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至关重要。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一条成功经验,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对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推动西藏民族团结基础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实践充分证明,西藏工作只有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边疆民族地区。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体现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要着眼全局,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坚决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不断夯实西藏长治久安的根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分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雪域高原,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需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其次,立足实际,认清形势。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利通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

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利通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利通区社会稳定。

第三,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多少年来,利通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深入揭批“分裂分子”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分裂分子”集团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做好反分裂和维护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局面。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间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别重归于统一的事实,是中华民族伟大向心力的生动表现。汉族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满族的康熙帝,都为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

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帝国主义肢解中国领土、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化“四个高度认同”即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有责任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切实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热爱新疆的山山水水,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习英雄临危不惧、舍己救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英雄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尚情操;学习英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学习英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德;学习英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学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对照检查自己找差距,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认真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结合;二是与广泛开展“四认同”教育和巩固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相结合;三是与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两会”精神相结合;四是与大力学习宣传践行“三个代表”的典型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相结合,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内蒙古代表团、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讨论,他强调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要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一幅民族大团结新画卷,需以党的领导、意识教育、生态保护为其增色添彩。

以党的领导为原色。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团结,而党的领导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追溯中华悠悠上下五千年,是各个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的过程,也是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砥砺前行的写照。五十六个民族勠力同心,共创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共写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共育传承不息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的坚强领导是绘制民族大团结画卷的原色,一切将以此为基础增光添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奔向人民幸福的美好未来。

以意识教育为主色。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对全民尤其是青少年来说,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促进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深远意义,将民族团结教育全方位融入基础教学,引导各民族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维护民族团结,自觉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擘画民族大团结画卷的主色,在潜移默化中铸就维护民族团结的最强屏障。

以生态保护为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无论是内蒙古、青海,还是祖国大好河山的每个角落,绿色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底色,生态保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底气。保护生态、推动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各民族有各自世代依存的地理环境,生态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各个环节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各族人民只有齐心合力保护生态,达成生态文明建设共识,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人民幸福富裕的美好新生活。

五十六朵鲜花同栽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根。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新时代民族大团结的新画卷离不开各族人民的画笔,同心合力创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必将共同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讨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稿,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了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相适应,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此次机构改革,必将遵循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扎稳打、持续递进,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强调改革必须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要牢牢把握深化机构改革的四个原则,增强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突出这个最本质特征、发挥这个优势。只有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优化党的组织机构,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才能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根本宗旨所在,是党的一切工作所依,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改革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各方面制度安排上。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完善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保障人民权益、倾听人民心声、接受人民监督的体制机制,才能为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优化协同高效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着力点,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优化就是要科学合理、权责一致,协同就是要有统有分、有主有次,高效就是要履职到位、流程通畅。

只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加强配合联动,提高效率效能,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下决心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才能使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促进,依法依规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既要发挥法治规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又要通过改革加强法治工作,做到在改革中完善和强化法治。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四个原则,既是深化机构改革的认识论,又是推进机构改革的方法论,是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的重要保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始终遵循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我们就一定能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有利条件。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20__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__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__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__年大庆的日子里,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__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__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3月初中华共和国召开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会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科技、卫生等各个领域。会期十天,两会期间五百多件议案,七百四十多份建议和意见集中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国家各个领域改革和发展的高度关切,对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愿望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动力。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之帆,更是老百姓的民生期待和厚望,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大致有如下几个热点问题:

如今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上海强大的经济贸易纽带推动亚洲经济的发展。如此同时,今后中国仍面临更深层矛盾,资产两个持续高涨,消费不足,通货膨胀等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在两会期间着重把中国经济战略侧重于“调结构”,“防通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题变的更加凸现。

在去年全国各地放假普遍暴涨,打碎了年青人安居乐业的梦想。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而又健康的发展,房地产业商家也应该流淌这道德的血液。温总理而表态说自己有信心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在两会期间,总理还强调在未来五年内,每年将建造三千万套房子,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要求。

中国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有学上”、“上起学”已经不是问题,百姓需求的焦点变成“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从理论上将这是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增长与现实供给短缺的矛盾,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仅包括资金上的投入,也应包含合理的布局,调整结构,优质资源整合,师资力量的强化,保障师生安全,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特别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更应采用多元文化的办学模式,强化知识更新,不能变成单一的“发文凭”。

首先,对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这过去的五年内,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能够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使国民不断强大,经济不断发展,国民教育不断提高,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就业难的一系列社会性的问题更充分暴露这些问题,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是两会期间党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既能有效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也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实际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结合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15年的工作,并提出了2011年的主要任务,提到的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可操作性很强,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发展需求,说出了老百姓爱听爱看的大实话,求真务实,催人奋进。

作为教育的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我们战胜各种严峻挑战,靠的就是科学发展。二、作为教育更应该及时调整,准确修正自身工作方向指导,通过学习两会精神从而了解国际内的形势,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家所做出的科学决定。三、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自觉践行两会精神,自觉履行教育应尽的义务,积极参加两会精神的学习,讨论和实践中去。四、一定要铭记历史责任,发扬两会精神,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用自己的包容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处理好各民族的关系。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能稳定及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历史的镜子告诉我们,由于民族矛盾,民族歧视所引发的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给与了我们最好的忠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相互学习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友好交往成为贯穿历史的主流。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能紧紧的融合在一起,我们能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爱国力量的凝聚,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做一切事的基础,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最坚实的保障,是新中国诞生的先决条件。

新疆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又是祖国边防,担负着巩固边防、守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因此,新疆的13个民族必须团结在一起,搞好民族团结。

新疆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自治区。在新疆,民族团结是大局,是各族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不会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进行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的建设,也不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因此每年的5月春暖花开时,新疆各地都会荡漾起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之风和政策之风,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报刊、广播、电视宣传,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带到各族干部群众的身边,团结互助蔚成风气。我校也不例外,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有多么的重要。

多少年来,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月促年,在师生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他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针对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的活动,校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破坏民族团结的极少数人是无处藏身的。

总之,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建设合力,为新疆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教育出大量的有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配合班主任开展好民族团结活动,还要教育好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愿我校的民族团结之花常开不败。

9月9日,召开庆祝第27个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隆重表彰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县委展书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通过学习展书记讲话精神,我们备受鼓舞,对宁阳教育发展充满信心。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镇将紧紧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教育发展工作思路,以打造教育高端乡镇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锐意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我镇教育的跨越发展。

按照全县“进社区,农村中小学进乡镇驻地,高中阶段学校和新增学校向两极集中”的“两进一集中”战略,计划五年内,对全镇8处完小进行集中合并,保留3处规模完小。在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的前提下,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校校通网、多媒体班班通,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领导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建立中小学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任用机制,真正把德才兼备、善谋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推上领导岗位。坚持和完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末位淘汰制和诫勉谈话制度,强化校长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坚定不移地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以教师为本,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

二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三环节”教学改革为抓手,加强预习环节、课中改进还节和限时作业的研究。通过评选教学管理样板学校、样板学科、样板教师的做法,掀起全镇教学改革的高潮,推进全镇教育质量创新高。

三是深化学校管理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制度。强化对各学校的指导和督导,把学期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每月一评,月月督导,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大力推行中心学校教师支教制度,抓住全县教师“一处完小每年一名大学生计划”“退一补一计划”和定期补充的机遇,解决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以教师全员培训、远程培训、挂职培训等工程为契机,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通过强化师德建设,名师梯级培养模式、“典型培树”等方式,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需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其次,立足实际,认清形势。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利通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

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利通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利通区社会稳定。

第三,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多少年来,利通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深入揭批“分裂分子”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分裂分子”集团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做好反分裂和维护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千百年来,各族先民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融进了人民群众的血液和灵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进步。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不断开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新局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刻画在头脑中、应用在工作中、贯彻到实践中,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以理论上的清晰推动政治上的清明,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要站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和格局上分析问题、谋划工作,将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聚焦到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上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语言相通才能心意相通。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在思想上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对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要旗帜鲜明、坚定政治立场。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行动上全面加强宣传引导,努力提高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主动出击,向各族群众宣讲党和国家的政策,阐述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获得更好发展机会,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未来。要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以更好的思想理念、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中做表率,倾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团结协会会员、多参加采风活动,了解会员的拍摄特长,以照片交流、摄影比赛等方式开展活动,与其他协会共同合作进行拍摄工作。

“新疆三史”,即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史和新疆宗教演变史。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改称新疆。新疆位居东西交通孔道,历史上十分频繁的民族迁徒和交往,导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错综复杂的种系族属和民族关系。

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史、治史、学史、用史的优良传统。而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世纪之交,我国政府又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民族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会彻底改变新疆落后的社会状况,新型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将不断发展,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新疆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因而坚定不移地与分裂主义势力进行斗争是新疆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通过学习“新疆三史”,使我们进一步理清了历史发展脉络,从史实的角度印证了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群众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新疆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到多种宗教并存是新疆宗教历史的基本特点,多种宗教和谐共存是新疆宗教历史的主流,同时宗教也必须和其所处的时代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相适应;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新疆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坚定不移地维护新疆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由此可见,今天是昨天的延续,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就必然会影响继承和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学习“新疆三史”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以史为镜,鉴往知来,做好今天的事,开创美好的未来。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从新的起点出发,从“新疆三史”中汲取智慧,从“新疆三史”中获得动力,进一步增强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把爱党爱国爱新疆热情化为实际行动,奏响新疆旋律,树立新疆理念,创造“新疆效率”,弘扬“新疆精神”,以今天的奋斗铸就未来的光荣,让新疆走向新的辉煌。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有可能一步步走向富强。我们生活在新疆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营造平等和谐团结的民族氛围,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和平共处,维护稳定,用热情建设我们共有的家园,用信心守卫祖国边防的钢铁长城。

“新疆三史”,即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史和新疆宗教演变史。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改称新疆。新疆位居东西交通孔道,历史上十分频繁的民族迁徒和交往,导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错综复杂的种系族属和民族关系。

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史、治史、学史、用史的优良传统。而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世纪之交,我国政府又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民族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会彻底改变新疆落后的社会状况,新型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将不断发展,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新疆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因而坚定不移地与分裂主义势力进行斗争是新疆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通过学习“新疆三史”,使我们进一步理清了历史发展脉络,从史实的角度印证了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群众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新疆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到多种宗教并存是新疆宗教历史的基本特点,多种宗教和谐共存是新疆宗教历史的主流,同时宗教也必须和其所处的时代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相适应;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新疆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坚定不移地维护新疆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由此可见,今天是昨天的延续,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就必然会影响继承和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学习“新疆三史”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以史为镜,鉴往知来,做好今天的事,开创美好的未来。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从新的起点出发,从“新疆三史”中汲取智慧,从“新疆三史”中获得动力,进一步增强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把爱党爱国爱新疆热情化为实际行动,奏响新疆旋律,树立新疆理念,创造“新疆效率”,弘扬“新疆精神”,以今天的奋斗铸就未来的光荣,让新疆走向新的辉煌。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有可能一步步走向富强。我们生活在新疆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营造平等和谐团结的民族氛围,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和平共处,维护稳定,用热情建设我们共有的家园,用信心守卫祖国边防的钢铁长城。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需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其次,立足实际,认清形势。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利通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

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利通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利通区社会稳定。

第三,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多少年来,利通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深入揭批“分裂分子”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分裂分子”集团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做好反分裂和维护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局面。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要认真学习领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抓好各项任务贯彻落实。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十八

第一段:

民族工作是我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虽然我并不是少数民族,但我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会与少数民族群体接触,发现他们对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政策部署并不是很清楚,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也缺少必要的意识和行动。因此,我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宣传“一带一路”倡议和扶贫政策,及时了解他们需求和诉求,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第二段:

在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由于我的身份和工作地点,与少数民族群体发生互动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因此,我必须寻找适合的渠道和方式,以使我的思想积极向少数民族传递,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其次,我也遇到了和少数民族群体沟通的困难,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隔阂,他们很难理解我的意图,也很难向我传达他们的意思。因此,我必须学会一些少数民族常用的语言和方式,以便更好地与他们沟通。

第三段:

作为一名合格的民族工作者,我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以实现对民族工作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我相信,选取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机构学习,持续开展多项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这些都是我们有效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手段。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综合分析和监测民族工作的进展和状况,以更快速和准确地解决民族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第四段:

在实践民族工作中,我还需要具备很多其他的素质。首先,我必须有关爱和同情心,因为只有真心爱他们,才能让少数民族民众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其次,我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要和诉求。

第五段:

总之,民族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必须秉持正义和任正不阿态度的工作,也是多方面困难和挑战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保持拼搏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加强学习和培训,充分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和技能,同时让自己充满同情爱心和担执责任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捍卫民族团结,并朝着民族工作更好、更高、更远的方向不断前行。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十九

逐步由空间嵌入扩大到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各次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学习总书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在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重大论断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两次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xx市作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这就决定了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民族工作部门作为政府管理民族事务的职能机构,是党委、政府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参谋助手,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致辞精神为指引,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使之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守正创新,高效履职,奋力在推进全县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担当。

一、学深悟透,打牢思想根基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民族工作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特殊是领导干部要做好学习的表率、当好行动的示范。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与改善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与会议精神,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与现实要求,打牢当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思想根基。

全市民族工作系统要快速掀起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持续深入组织学习,专题培训学、结合实践学,有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学,推进学习往深里走、往心中走、往实里走。要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推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全领域全过程。全市范围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与演讲活动,要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阐释工作,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二、全方位嵌入,深化交往交流交融

一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以城乡社区为平台,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逐步由空间嵌入扩大到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各次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二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立工作向纵深扩大。要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巩固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创立的主阵地、主渠道,在深化创立“七进”的基础上,探究推广“民族团结+”创立模式。全面开展xx市创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组织xx县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组织xx县、xx县、xx区争创xx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推动“同心文化载体”工程建设。支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兴边富民示范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创立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立工作格局。

三要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推进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

三、共同发展,增进富裕富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项问题的总钥匙。”在今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过去的“十三五”,xx市xx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x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着重县(石漠化片区县)全部脱贫摘帽,xx次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当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边境民族地区唯有发展经济、改进民生,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才能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动力。为此,要以推进民族团结、社会与谐、人民幸福为宗旨,紧紧围绕市委“五次振兴”战略任务,着力解决区域性共同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民生福祉,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传承文化,增强文化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一项地区文化的发展传承会带动这次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增强民族文化认可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各族群众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并不高,存在民族文化断层的问题,有必要提升群众思想上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利用互联网、媒体、报刊等多元手段宣传传统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要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注意挖掘xx地区壮、汉、瑶等世居民族文化的潜藏信息,进而更好的传承与普及民族文化,推进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强化天琴、打榔舞等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普及,打响花山岩画等民族文化品牌,办好“壮族三月三”“侬峒节”“霜降节”等特色民族文化活动,产业化开发民族服饰、壮锦、香包等民族工艺品,推进民族文化在传承中普及、在普及中传承。要强化对外人文交流,注意发挥边境地区和周边国家在文化交流互鉴中的优势作用,强化和兄弟市共建、共享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同时,要采取家庭教育、课堂讲授、社会实践等方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让各族群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促进民族文化认可感,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依法治理,防范风险隐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xx市各民族一直以来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与睦、共同发展,民族关系非常融洽。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也存在跨境民族、跨境婚姻等问题。高质量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坚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全面落实落实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化民族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强化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坚决反对与纠正针对特定民族成员的歧视性做法。要切实当好民族关系动态监测,积极预防与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综合运用法律、协商、调解等方法化解,全面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与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民族领域风险的底线。

六、加强领导,夯实基层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必须坚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高解决民族问题、当好民族工作的能力与水平。”民族工作是一个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都十分强的工作,不是民族工作部门一项部门就能当好的工作。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坚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加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要加强制度执行的考核运用,把握民族工作导向,科学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专项绩效考评体系,推进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履职尽责。

要充分发挥民族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作用,高效协同配合,形成推进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切实把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民族事务的治理效能。要进一步强化基层民族工作力量,配齐配强县级民族工作干部,赋予民族工作部门行政审批权与执法权,保证基层民族工作有效运转。要坚强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民族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民族基层基础工作。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啃硬骨头,敢于动真碰硬,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民族工作队伍。

加强民族工作的心得体会篇二十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需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其次,立足实际,认清形势。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利通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

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利通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利通区社会稳定。

第三,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多少年来,利通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深入揭批“分裂分子”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分裂分子”集团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做好反分裂和维护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局面。

第二篇:2022年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新疆三史”,即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史和新疆宗教演变史。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改称新疆。新疆位居东西交通孔道,历史上十分频繁的民族迁徒和交往,导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错综复杂的种系族属和民族关系。

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史、治史、学史、用史的优良传统。而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世纪之交,我国政府又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民族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会彻底改变新疆落后的社会状况,新型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将不断发展,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新疆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因而坚定不移地与分裂主义势力进行斗争是新疆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通过学习“新疆三史”,使我们进一步理清了历史发展脉络,从史实的角度印证了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群众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新疆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到多种宗教并存是新疆宗教历史的基本特点,多种宗教和谐共存是新疆宗教历史的主流,同时宗教也必须和其所处的时代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相适应;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新疆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坚定不移地维护新疆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由此可见,今天是昨天的延续,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就必然会影响继承和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学习“新疆三史”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以史为镜,鉴往知来,做好今天的事,开创美好的未来。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从新的起点出发,从“新疆三史”中汲取智慧,从“新疆三史”中获得动力,进一步增强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把爱党爱国爱新疆热情化为实际行动,奏响新疆旋律,树立新疆理念,创造“新疆效率”,弘扬“新疆精神”,以今天的奋斗铸就未来的光荣,让新疆走向新的辉煌。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有可能一步步走向富强。我们生活在新疆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营造平等和谐团结的民族氛围,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和平共处,维护稳定,用热情建设我们共有的家园,用信心守卫祖国边防的钢铁长城。

第三篇:2022年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新疆三史”,即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史和新疆宗教演变史。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改称新疆。新疆位居东西交通孔道,历史上十分频繁的民族迁徒和交往,导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错综复杂的种系族属和民族关系。

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史、治史、学史、用史的优良传统。而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世纪之交,我国政府又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民族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会彻底改变新疆落后的社会状况,新型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将不断发展,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新疆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因而坚定不移地与分裂主义势力进行斗争是新疆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通过学习“新疆三史”,使我们进一步理清了历史发展脉络,从史实的角度印证了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群众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新疆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到多种宗教并存是新疆宗教历史的基本特点,多种宗教和谐共存是新疆宗教历史的主流,同时宗教也必须和其所处的时代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相适应;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新疆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坚定不移地维护新疆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由此可见,今天是昨天的延续,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就必然会影响继承和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学习“新疆三史”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以史为镜,鉴往知来,做好今天的事,开创美好的未来。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从新的起点出发,从“新疆三史”中汲取智慧,从“新疆三史”中获得动力,进一步增强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把爱党爱国爱新疆热情化为实际行动,奏响新疆旋律,树立新疆理念,创造“新疆效率”,弘扬“新疆精神”,以今天的奋斗铸就未来的光荣,让新疆走向新的辉煌。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有可能一步步走向富强。我们生活在新疆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营造平等和谐团结的民族氛围,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和平共处,维护稳定,用热情建设我们共有的家园,用信心守卫祖国边防的钢铁长城。

第四篇:2022年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需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其次,立足实际,认清形势。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利通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

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利通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利通区社会稳定。

第三,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多少年来,利通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深入揭批“分裂分子”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分裂分子”集团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做好反分裂和维护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局面。

第五篇:2022年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20__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__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__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__年大庆的日子里,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__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__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第六篇:2022年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六个把握是: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第七篇:2022年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3月初中华共和国召开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会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科技、卫生等各个领域。会期十天,两会期间五百多件议案,七百四十多份建议和意见集中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国家各个领域改革和发展的高度关切,对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愿望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动力。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之帆,更是老百姓的民生期待和厚望,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大致有如下几个热点问题:

如今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上海强大的经济贸易纽带推动亚洲经济的发展。如此同时,今后中国仍面临更深层矛盾,资产两个持续高涨,消费不足,通货膨胀等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在两会期间着重把中国经济战略侧重于“调结构”,“防通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题变的更加凸现。

在去年全国各地放假普遍暴涨,打碎了年青人安居乐业的梦想。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而又健康的发展,房地产业商家也应该流淌这道德的血液。温总理而表态说自己有信心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在两会期间,总理还强调在未来五年内,每年将建造三千万套房子,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要求。

中国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有学上”、“上起学”已经不是问题,百姓需求的焦点变成“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从理论上将这是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增长与现实供给短缺的矛盾,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仅包括资金上的投入,也应包含合理的布局,调整结构,优质资源整合,师资力量的强化,保障师生安全,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特别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更应采用多元文化的办学模式,强化知识更新,不能变成单一的“发文凭”。

首先,对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这过去的五年内,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能够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使国民不断强大,经济不断发展,国民教育不断提高,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就业难的一系列社会性的问题更充分暴露这些问题,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是两会期间党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既能有效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也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实际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结合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15年的工作,并提出了2011年的主要任务,提到的问题都是事关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可操作性很强,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发展需求,说出了老百姓爱听爱看的大实话,求真务实,催人奋进。

作为教育的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我们战胜各种严峻挑战,靠的就是科学发展。二、作为教育更应该及时调整,准确修正自身工作方向指导,通过学习两会精神从而了解国际内的形势,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家所做出的科学决定。三、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自觉践行两会精神,自觉履行教育应尽的义务,积极参加两会精神的学习,讨论和实践中去。四、一定要铭记历史责任,发扬两会精神,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八篇:2022年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六个把握是: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

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第九篇:2022年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间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别重归于统一的事实,是中华民族伟大向心力的生动表现。汉族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满族的康熙帝,都为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

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帝国主义肢解中国领土、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化“四个高度认同”即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有责任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切实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热爱新疆的山山水水,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习英雄临危不惧、舍己救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英雄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尚情操;学习英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学习英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德;学习英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学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对照检查自己找差距,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认真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结合;二是与广泛开展“四认同”教育和巩固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相结合;三是与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两会”精神相结合;四是与大力学习宣传践行“三个代表”的典型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相结合,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第十篇:2022年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中国青年当有鸿鹄之志,作为新一代中国青年,必须明确身负国家希望和责任,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青年的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应对重大的挑战、克服重大的阻力,解决重大的矛盾,迫切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具备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100多年前五四爱国青年是每个时代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他们不惧强权,怀着爱国的心,誓死保护领土的决心,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青年者,国之魂也”,青年人是新时代的主力军,是民族的复兴的中坚力量。作为新一代的中国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勇立与时代的潮头,争做时代的先锋,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学习并传承好五四精神,让“五四之花”向下扎根,向上开花,茁壮成长,让五四精神的光芒更加闪耀。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着许多杰出的人物,放弃了国外的荣华富贵的生活,纷纷响应祖国的号召回到祖国,为建设祖国贡献自我力量,如邓稼先、华罗庚、钱学森等等。他们的光辉形象和事迹,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向上,而现在祖国的大旗早已交接到我们手里,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国青年,要承担起时代责任,接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接棒,明确自身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把自身需要和社会需求相统一、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命运相结合、把个人的发展和民族振兴相联系,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的光芒,才能担当起时代的大任,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人的,青年人一定要在青春里拼尽全力,做不负芳华,做自立自强时代弄潮儿,为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如此才不负人民的期望、民族的重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