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高考励志的故事 高考励志故事(通用11篇)

最新高考励志的故事 高考励志故事(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17:33:18
最新高考励志的故事 高考励志故事(通用11篇)
时间:2023-10-30 17:33:18     小编:MJ笔神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考励志的故事篇一

中国企业家网6月9日消息,高考在即,很多考生在给自己鼓劲,父母也告诉他们绝不能输。其实,成功并不在于这一次机会,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和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都曾经历过两次落榜。马云第一次高考时的数学成绩是1分,俞敏洪第一次高考时的英语成绩是33分。他们都来自教育条件并不好的地区,他们都历经人生的坎坷,但他们都靠不变的信念及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高考只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门槛,迈过去之前,不妨让心灵先休息一下,放下压力,也许会考得更好。

马云大学圆梦之旅可以说“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但终究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否极泰来”。

由于连续两次高考失利,马云无法说服父母让他继续复读,只得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就在第三次高考前三天,一直失望于马云数学成绩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在高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马云和同学对数学题的答案后,很自信地说:“这次肯定能及格了!”成绩单出来后,他的数学考了79分(当时数学满分120分).

我考大学时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只上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离本科差5分,但本科没招满人,就幸运地上了本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数学考了1分,第二年19分。所以我觉得每个人只要不放弃终归可以成功。

还有中国人干什么事情,总是抱太大的希望,我想对参加高考的学生说,我们不要对大学抱太大期望,我们要认识到我们需要什么,别人能够给我什么。不要把所有的问题放在一个期待上,实现不了这个期待就抱怨它。

俞敏洪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成绩不好,高考考了三年,他从来没着急过,因为急也没有用,只能慢慢来,最后他考上了北京大学。俞敏洪一直强调要过有意义的人生。“一辈子能不能走出精彩,大学为你奠定了基础,但不能决定你的一生。”

6月5日,俞敏洪在杭州进行公益演讲,他说,成就感不是从上学到高考十八年,就为这一件事。

人一辈子的`幸福来自什么?来自成就感!

人一辈子的幸福来自什么?来自成就感!家长为孩子找了工作买了房子,选了媳妇,给了金钱,但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幸福?因为你剥夺了孩子通过自己奋斗获得成就感的权利!成就感来自日常每天!来自读一本好书为家人做一顿好饭。乐观和成就感来自每天.

未来我们95%孩子都会成为与社会相处的人,所以靠情商成功的人远远高于靠智商成功的人。靠智商成功的人,就是在一个领域达到了顶级状态的人。当年他从北大辞职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知道自己成不了这种人,他是第二种:靠情商成功的人。

中学时,周鸿祎学习还行,但真要高考,“也犯嘀咕”。他靠着参加各种物理竞赛得奖,躲过高考一劫,被保送去西安念大学。

“我从小惧怕考试,高考前获得一个机会一不小心就混到大学了,后来上研究生也没有参加考试(只加试了英语就差点累吐了)。不过,我还是非常遗憾没有参加过高考,毕竟,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在我的记忆里,总也找不到高中和大学的分水岭,这样挺不好的,似乎人如果不参加高考,就可能谈不上成熟。所以,我想对那些对高考感到紧张的人说,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非常好的经历,这是人一生中回忆的资本,能参加高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高考励志的故事篇二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今天能站在六月的艳阳下对2021届高三的同学们致以祝福。谢谢!

亲爱的高三同学们:你们看了三年的故事,这次终于要成为写故事的人了,真心希望你们能够相信过程,兑现努力!

当然,别忘了在这个故事里的永恒配角——老师们。无论是275天前的相遇,还是640天前的结缘,原来我们已经共沐风雨奋斗过了那么多的日日夜夜。

也许你会永远记得,那个在冬天还时刻提醒大家要开窗通风的无微不至的郑老师;

或许你记得,那个永远扎起马尾作女生表率的、时而柔弱时而强悍的石老师;

你应该记得,那个常常摩挲着手指徘徊于教室门口的陈老师;

你当然记得,那个时常与你谈心又最走心的知心大姐姐陆老师;

你是否记得,那个课堂上讲起题目眉飞色舞却刀子嘴豆腐心的王老师;

你可能一直记得,那个永远在讲台前陪伴大家、爱花草就像爱你们一样的顾老师;

你兴许记得,那个广泛热爱花草虫鱼希望能给你们带来激情与运气的郭老师;

你定然记得,那个时常叹气却一天比一天更爱你们的马老师;

你必定记得,那个每天带着小小“副班主任”上岗的、此刻在此唠唠叨叨的张老师;

没错,你记得,那个深思洞见深谋远虑、在班会课上给人无限思考启发的简老师;

你永远记得,那个举重若轻始终在沉思的杨老师;

还有,每天早晨穿梭于走廊中的那些熟悉的脸庞……

当然,我们更要致敬所有的高三任课老师,是他们撑起了高三的故事,而所有的老师们其实都是为了扮演好一个角色——请允许我把他们都比作《权力的游戏》中的守夜人,因为他们愿意哑着嗓子再讲一遍,再重复一遍,恨不得向天再借五百年来叮嘱五百遍,只为和你并肩作战,为你迎来破晓时分的光明。

高三的故事有波澜起伏,但高三必定是人生幸福的一种选择,纵有千丝辛苦,万分无奈,在岁月的磨砺下,经过的都是风景,留下的全是美丽。所以在这即将大结局的紧要关头,老师也要提醒你们,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踏实和投入。忍耐一分焦躁,就可能握住十分的收获。就像《追梦赤子心》中唱到的,继续跑,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期待未来的你们用滚烫的青春,拼得精彩!

同学们,经历这一战,你起身时已不再是孩童,你也将迎来高三这一集故事的结局,但它不会是终章,无论如何,你要记得,你永远都是家庭的骄傲,学校的骄傲!你的前方,乾坤未定,未来可期!

最后送上一联真切的祝愿:披星戴月,只为决胜考场不负勇往;成竹在胸,定能信手拈来马到成功!祝福所有的考生们:志在必得,金榜题名!

高考励志的故事篇三

听人说,90年代,沃顿商学院连续8年在全美排名第一,它每年只在中国招收20名学生等等。能被沃顿录取,我想这样的成功,离普通中国人太远。

中专生名叫乔惠存,一个来自东北齐齐哈尔的男青年。乔惠存大致经历是:15岁考上辽宁轻工学校,中专毕业,到齐齐哈尔明月啤酒集团当技术员;24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经济学研究生;26岁在几千名求职者中被中信总部录用;29岁辞职当老板,创办咨询公司;32岁,经过两年的考试和申请,被沃顿商学院mba录取,现在美国念书。“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我的执著”, 我见到刚刚回国的乔惠存。印象中他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我的执著: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到底,一定要做成功!我相信这句话: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理念,成功实际上离我们并不遥远。” 不错,这一特点早在上中专时就显现出来,现象是跑步。乔惠存中专时坚持天天跑步,晨跑4年,从没间断过,他永远比同室人早起两小时。“开始我也起不来,我们寝室8个人,早晨都不吃早饭,8点爬起来直接去上课。我想要自己改变这种习惯,每天早晨6点起床跑步。可第一天起不来呵,一屋人都睡着,东北冬天多冷呵,零下二十几度,一出被窝冻得要命,我坚持早起4天,好了,不再觉得不舒服。“有种理论说,人用三周时间就能改变一种习惯,我只用了4天。再比如说我练字,我母亲说我字写得不好,将来签个字什么的多难看,我就开始练,每天值曰生扫教室的时候,在一片灰尘飞扬中我练半小时书法。到后来,跑步呵,练字呵,我不觉得有多痛苦,反倒能从中找出很多乐趣。” 乔惠存的好学和自律,让人觉得近乎残酷,一些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做到了。像练吹口琴,他直练得嘴唇都磨破了。中专4年,几乎没看过电视、没读过小说。“这个社会倒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会按这个标准来塑造自己。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很枯燥,但我能忍受。因为每成功一步,我都会受到鼓励,有成就感 16岁时,他写了一篇曰记,总结了10个必须学英语的理由。他们中专的校长常说:懂技术、能管理,会一门外语,是复合型人才的标志。“我想我必须成为复合型人才,必须学好英语。英语自学我坚持了11年,从中专第二年一直到毕业,每晚我站在走廊里,用小收音机听大连外国语学院的美国英语讲座,11点听完了再睡。上英语课,每次大家都答不上来的问题,老师才会叫我答,他说我是班里的‘英语王牌’。 “我的动力和毅力来源于我的梦想----成功。我有成功的欲望,而且非常强烈,越强烈我越想实现它。” 英语带给他新的机会, 研究生毕业后,乔惠存去了他最想去的公司中信总部。“所有的人都不信,像我这样的经历,会被中信录用,他们还不信我没走后门。在中信,我不认识一个人,只递了份简历,据说往中信扔的简历有4500份,最后只录取了9个人。“我也好奇为什么选中了我,后来听说是因为我的经历特殊,中专毕业,又在工厂工作那么多年,还有亚冬会给我写了两页纸的推荐函……”19岁,乔惠存的同龄人刚上大学,而他已经回齐齐哈尔,到啤酒厂上班。在工厂5年,给了他很大空间,包括各种学习。“工厂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很差,大家只喜欢喝酒和。我对他们说;第一我不会打牌,第二也不会喝酒,就坐门口给大伙儿把门吧。我申请了这样一个看门的角色,坐门口看我的《新概念英语》。利用这5年时间,我把一至四册老老实实看了5遍。”

有次,乔惠存去北京参加一个国际啤酒研讨会,会上,只他一个人能用英语跟外宾对话,所以受到瞩目,拿到了所有的演讲稿。他用半年时间把这几万字的演讲稿、专业论文翻译出来,并寄给当当时的中国啤酒协会会长齐志道。

在乔惠存看来,工厂的机制不是按人的能力来评价、选拔人的,于是决定先读两年研究生,充实一下自己,然后再做新的决择。

考研究生,对他这个中专毕业的人来讲是极大的挑战。在啤酒厂开报考证明时,别人根本不信他乔惠存,还能考上哈工大经济学研究生。

考研前,他挨个儿去见导师,都不愿要,原因是没录取过中专生,怕他即使考上了也跟不上。但考试时,乔惠存的英语成绩排名第一,复试也是第一。33人报考,最后录取了3个人。

他的导师开始也不想要,但后来说:“我不在乎他只有中专学历,就看中他英语比较好。”

“现在看来,在这样一个大型国企、这样一种机械化大生产的管理模式下工作5年,对我是极宝贵的经验,对我后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大有帮助。比如读书时,我的很多同学,包括现在的外国同学,都没有这种工作和管理经验,我能讲出的东西,他们根本不知道。

“实战”中的.危机让乔惠存选择了留学

“念研究生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当时我有‘转正’的感觉,我终于能进正规、名牌大学读书了。哈工大是黑龙江最好的学校,对我来讲是殿堂。入学前半年,我疯狂地学习,英语提前过关,后半年免修,这使我的研究生生活丰富多彩,否则我会被困在学习里。

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是1996年在哈尔滨召开,1994年底开始前期筹备。导师把自己带的5个研究生都推荐去了亚冬会,面试后,乔惠存和另一个同学留下来。

乔惠存认为他在亚冬会组委会受到的“实战锻炼”,比mba的案例教学还管用,尤其是谈判。

“组委会刚成立时,我们什么通讯设备都没有,领导让我出去谈几台寻呼机回来,我就去了哈尔滨最大的一家寻呼台,这是我谈的第一个项目。

“人家问我赞助了寻呼机,我们能有什么好处?我说可以替你们做广告,开通一条‘亚冬会热线寻呼’专线,结果我一次拎回5台寻呼机。

“因为不够分,第二天我又去了,这次想签约它为‘亚冬会指定寻呼台’,老板说你得答应我个条件,我就签。他说你毕业后,就到我这工作,我给你一个公司做经理。我说我才25岁,他说没关系,我说行呵,结果他就签了。我又拎了几台寻呼机回去,受到领导表扬。第二天,我为这家寻呼台策划的宣传仪式轰动全市。”

当乔惠存10分钟内签下“韩国大米”为“亚冬会指定大米”的赞助合同后,当即被投资老板任命为组委会洽谈部主任。后来他们连续为亚冬会签了方便面、矿泉水、可口可乐等一系列赞助合同。

“从1994年干到1995年底,整一年,我们这个部一共谈成了1500万元的赞助。亚冬会这份工作,让我全方位地进入商业领域。在拉赞助的同时,我要帮助企业策划,它怎样利用亚冬会赚钱。到最后,我能在30分钟内,策划出一个客户满意的建议书,我曰后从事咨询业的许多理念,就是那时建立的。”

“我就是喜欢干有挑战性的工作。中信公司是我工作过的最好的公司,我在中信学到的东西,是我一生不能忘的。但在中信干到第3年,我想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能量,而它给我的空间和我想要的有一定差距,我就决定离开了。”

1999年,乔惠存注册了自己的咨询公司“京城信达”。他说干公司这3年,最大的感受是特别痛快。“我们跟客户谈判,帮企业出主意,创造了很多价值,我能看到自己帮别人赚了很多钱,当然我自己也挣钱了,否则,我就没能力支撑连续两年的留学申请,包括各种考试费用。因为我底子差,所以我考的次数比较多,光是gmat就考了6次、雅思3次、托福一次。

“我决定留学是在我的公司鼎盛时,我们刚接下一个展览中心咨询项目的单子。这个单子是与世界知名的m国际咨询公司和财政部下属的一家有背景的国有公司艰苦竞争后得到的。这次成功的挑战给我带来了成就感,更带来了危机感。

“据说m公司在这个单子上花了两年时间,开始我根本没想和它竞争,我只是家小公司,它是国际--流的咨询集团,只招清华、北大这类名牌学校的毕业生,或是毕业于美国、欧洲名校的毕业生。”

他想与m公司合作,直接把电话打到了项目经理的办公室,但遭到了拒绝,人家说:“我们从来不跟小咨询公司合作。”

“那咱们见个面聊聊,行吗?”他又问。

“我们没有时间。”电话被挂断了

“我有这样的心理:当别人蔑视我、嘲笑我、嫉妒我、排挤我时,我只有一种方式来回应:我要做得更好!放下电话后我默默地想,我一定要成功!我什么怨恨都没有,既然拒绝跟我合作,那我就跟你竞争,别看我小,但我有我的优势。”

在争来生意连同自尊的同时,乔惠存也认清了去路:“我知道自己已有的知识不够用了,凭我的实力和学历,是很难跟国际知名企业竞争的,可能偶尔我会赢,但最终还是竞争不过人家。而且我的公司很难做大,很难超越。我要留学,我得充电。”

20xx年7月,乔惠存奔向了他梦中的美国。

“美国没有我想像得好,但沃顿比我想像得要棒。从外边看,它新建的大楼,设施是全美国、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从里边看,我所接触的同学,个个不仅聪明,而且非常优秀。半年读下来,解释了许多我以前的困惑,纠正了我很多错误的理念,在这里学到的金融知识,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在沃顿,有几十个国家的人,这里交融着世界各种文化……,到沃顿读书,我想我来对了!”

高考励志的故事篇四

他叫贾宝旭,男,河北唐山丰润区人,2014年高考的时候以681分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以下是贾宝旭自述的寒门学子贾宝旭的高考励志故事:

我家住丰润区左家坞镇仰山村,全家6口人,父母收入低,爷爷奶奶体弱多病,姐姐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业,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转眼已是三年,转眼又是三年。

人生能有几个三年,所幸高中这三年我并没有荒废,没有让自己失望,也没有亲人失望。

三年前,我同许多初三毕业生一样,对大学生活充满幻想。

三年后,我即将迈入自己心仪大学的校门,对未来充满信心。

关于理想

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和各种书籍的影响下,我立下了一个志向。那就是成为一名科学家。

如今回想起这个志向,总会想到小时候的两个情景。情景一:我凭一时兴趣买了一本介绍多位科学家的书,因为只是一时兴起,所以很快就粗粗的看完了。父亲拿着书考我,我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当然做不到过目不忘,所以考的结果自然很糟糕。于是我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非常认真地把内容大概背了下来。情景二:小学四年级时,班主任问我们的志向,我凭着在我仅了解的有限职业中对科学家的向往十分肯定地选了它。现在想想当时那些不着边际的志向,还真是有些感慨。不过想通之后也便释然,我大概并不是真的想成为一位科学家,而是想要像科学家一样能够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而奋斗一生。

高一那年,我遇到了一部对我影响甚大的电影:《钢铁侠》。看到托尼穿着自己设计的盔甲在天上急速飞行,我的肾上腺激素也跟着狂飙。那时连晚上做梦都常常出现自己贴着山坡向下飞行的场景。从那时起,我深深地迷恋上这种感觉,想像着能有一天可以驾驶着飞机在天上飞翔。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了飞机或者说和航空有关的东西。

后来歼15来了,罗阳却走了。也正赶上祖国各种新飞机不断推出,于是我有了一个认真思考过的新的志向,那就是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作出贡献,像罗阳一样为自己热爱的事业而奋斗。于是,也就自然而然地关注到了北航——这个航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

在高中三年中,我知道北航在河北的录取分数要超一本线100多分,那时我对自己的成绩不是很满意,觉得北航很遥远。但是每当我父亲问起我的理想大学和专业,我就会回答他们:北航,和航空有关的专业。当时虽然知道目标还有点远,但是我不肯放弃,在高三的后黑板上我贴上了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五个字,“北航”和我的名字。高中真是不同于初中的,竞争对手很多也很强大,但是因为有目标一直悬挂在那里,我并没有因为一时成绩的或高或低而气馁或骄傲,因为我知道,目标还在那里,高考未到,一切未知。成绩不理想时,我就想想北航,想想罗阳,想想正在为祖国航空事业做贡献的人们,想想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而奋斗的人们,一想到我要做他们那样的人就又充满了干劲。高三虽然不容易,但是凭着强大的意念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自己中意的大学——北航。

关于现实

从小在父母的教育下,我就养成了不乱花钱的习惯,当然也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在那些离开零食就不行的同学眼里,我简直是一个怪胎,不过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我知道我和他们不太一样,他们多家境殷实,又大多只有一个孩子需要上学,而我家里并不富裕,家里又有两个人在上学。父母赚钱来之不易,而且父母为了让我们能有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总是对自己很苛刻,能省则省。所以怀着对父母的愧疚之情,我对于金钱向来都是十分谨慎,不敢大手大脚。

当同学们吃完晚饭后有说有笑地走向校园里的小超市时,我都会和他们分开,然后直接回到教室学习。当同学们在放短假的时候一起去小饭馆吃饭时,我会来到学校的餐厅吃那些习惯的饭菜。当同学们在买一袋又一袋零食吃的时候,我都不会斜视,其实我并不倾向于他们那样的消费习惯,即使在我有钱的情况下。只是在我的头脑里,那样的习惯不适合我,或者说我觉得自己现在还不能赚钱,现在花的都是父母幸幸苦苦赚来的钱,所以不能随便乱花。有一次,我见到一位同学花了1000多元买了一副耳机,而且还是借钱买上的,忍不住和他说:我们现在都还是“消费者”,怎么能花着父母的钱买这么贵的东西呢,等到自己能赚钱了,用自己的钱买不好吗?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就这样被你随便花了出去,你就觉得心里好受吗?当时说出的话,后来回头一想,其实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训诫,每次自己要买一些较贵的东西之前,都要用这几句话来提醒自己一遍,确定这样做对得起父母之后才能买下来。

除此之外,对父母的愧疚也成了激励我努力学习的动力,每每次成绩不理想时我都会反思,先从思想层面反思,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花过的那些钱,更对不起为我赚钱的父母。然后才是战术方面反思,查找学习方法的弊端,以及知识的漏洞。于是便能继续努力,加倍用功,因为我觉得现在的我只有这样做才能回报父母。

高中的时候,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拿到了国家助学金。虽然不是自己赚来的钱,但是可以帮家里减轻一些负担,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现在高中毕业了,马上就是一名光荣的大学生了,讲述了一些自己的关于理想和现实的故事。想起那个能够让自己在高中三年都坚持的大学,心中仍是激动难耐。

最后用我最爱的汪峰的一句歌词作结——

也许征程的迷惘会会扯碎我的手臂

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

虽然挫折的创伤已让我寸步难行

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高考励志的故事篇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我记忆的那一端,是一场愧疚却又让我成长的过去,它是一次身的伤害,心的过失。

从小到大,母亲忙于工作,很少照顾我,我也并不在意这些。但有时看着街上快乐的母子,我心中难免会涌起一阵失落感。总是看着他们想:我是否永远无法像她们那样呢?天不冷不暗,我却像是堕入了黑暗的深渊,感到寒风刺骨。所以当听到母亲提出陪我一起出去时,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我内心的兴奋与激动,我只能说在那一时,我仿佛从地狱升到天堂。

我兴奋地拉着母亲的手,在街上叽叽喳喳地四处张望,仿佛要将失去的快乐一次性全都补回来,但天空渐渐乌云密布,仿佛是预示着接下来的一幕。我与母亲因不知争吵,叛逆的我生气地甩开了她温暖的手,不顾她撕心裂肺的喊声,渐渐跑远。

跑着跑着,我不知跑了多久,四周已找不到熟悉的身影。我落寞地走进一家书店,默默地看了起来,读着郭敬明悲伤的文字。我心中浮起一丝伤感,噼噼啪啪的雨声打在窗户上,我心中渐渐浮现出一丝不安与焦虑感。我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我依然无动于衷。

雨声越来越大,路上只能看见寥寥无几的撑着雨伞行走的人。我不禁有些失望。母亲就这么不担心我吗?突然,一个狼狈却熟悉的身影闯入我的眼球,只见母亲带着惊喜朝我跑来。我早已做好被她打骂的准备,但想象中的疼痛并未出现,只感觉着一股湿气的怀抱围绕在我周身。好凉!这是我的第一感觉,虽然母亲的身上带着湿气,但我依然感到一种温暖围绕在我心间。“乱跑什么?不知道我会担心吗?”虽然母亲的话语带着责怪但更多的却是满满的关怀。

滴滴答答的雨声,滴出母亲的关爱,滴出我眼中的晶莹……

雨滴不断旋转升腾,最终化为眼中的泪滴。记忆的那一端,母亲是一道从天而降的彩虹,同时,一株株梨花悄然盛放,花团锦簇,落阶如雪。

高考励志的故事篇六

末名湖边的桃花儿开了,就在前几天。

我曾经无数次梦想过,花开的时候湖边折枝的人群里有自己的身影。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单纯而迫切,而我的目光却是比你们更迷茫和恍惚。那年高三。

高一那年,我差点就把自己废成了一块锈铁。上课的时候睡觉聊天看漫画吃零食,跟着后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的女老师气得眼圈含泪,然后自鸣得意而洋洋之。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像色彩斑斓的黑洞,看上去奇观异彩,鬼魅般的吸引力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把你拉向无底的深渊。于是下滑,于是堕落,而更加难过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在下滑在堕落却无能力去改变。习惯的力量的确大到了让我无可奈何,于是放弃了最后的挣扎与努力。现在想想,那只是懦弱,那只是懒惰!

其实,那个时候真的是应该有一个人,指着我的鼻尖,戳着我的脊梁说:你是不是就想这样破罐子破摔,就想这样玩完你的一辈子?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清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明天会是什么?可是当时没有任何人!也许他们已经放弃了我。

可是,再无所谓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底线的,正如再深的涧谷也会有它的底谷。一切就像滑滑梯,一路上放肆张扬地笑了下来,最后终于重重地摔在了下面,头破血流。

也许,人只有在痛的时候,才会认认真真反省自己走错了哪一步吧,总要摔些跟头,才能学会绕着道走。而这条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却付出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时光才真正明白。一年,可以让居里夫人发现镭,可以让爱因斯坦证出e=mc的平方,可以让一个婴儿学会跌跌撞撞地走向母亲的怀抱。可是这一年,我却把自己废成了一块锈铁。所幸,并不晚。

高二分科,我选了文。你无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学有着怎样烂的文科班――本科上线三人。本科上线三人是个什么概念?当我现在大学同学颇为自得地告诉我他们中学的班级北大清化一走几十个的时候,我轻轻的笑了笑。我所在的文科班,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更具有讽刺性的是,那三个人全部是复读生。我就是在大家或无奈或无谓的目光里,毅然决然地在文科报名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真是我一生中写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间觉醒了,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不能就那样过。事后很多人问我怎么回事,也许他们是想在我这里听到一个传奇般的浪子回头的故事,而我当时所能想到的解释只有这一句:我只是觉得,我的一辈子不应该就那样吊儿郎当地过。

可是我还是低估了过去的那一年给我带来的影响。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第12名。也许这是一个听上去差强人意的成绩,可是,良知和理智还是足以提醒我,那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远远甩在后边,12名和120名有什么区别?至今我还记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个女生。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女孩子,瘦瘦小小,带副厚厚的黑边眼镜,趴伏在书桌上的身影常常有些佝偻。而这个印象的得来,是因为所有的人永远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里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我一直对那种学生持有一种莫名的排斥与抵触情绪,总想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死读书吗,我要是像你这样刻苦学习早是市里第一了。事实上直到那次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仍然对她不屑一顾。

然后,我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会。我不知道要用怎样的份量去感谢我的班主任,因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话,现如今的我在哪里都不一定。班会上,她说:“这次成绩非常能说明问题。应该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后她扫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潜台词也就是说在她看来我属于是没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里的。奇怪,我居然没有脸红。不知道是太久的堕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磨光了原本敏感的自尊,还是下意识里仍然对她的话不置可否,我当时面无表情地迎上了她的目光。她的眼睛只是平静的扫过我那里,然后继续:“我知道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很有才气,看不起那些认真学习刻苦努力的同学,总觉得人家是笨鸟先飞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说,你只是懦弱!你是不敢尝试,因为你怕自己努力了刻苦了也比不上他们。你不敢去尝试,只是因为有失败的风险,而你甚至连这一点风险都承担不起,因为,在你心底,你根本就没有把握,你只是懦弱……”。后面她又说了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我承认当时我是完完全全地蒙在哪儿了,因为她说的那几句话。“你只是懦弱……”。当时的感觉是雷轰一样把整个人震住了,反反复复回荡在脑子里就只有那么一句话:“你只是懦弱。”她是正确的。

那种突然觉醒的震撼是语言无法描述的,也是我不想用文字去表达的。你只能通过结果来想象,也只需要通过结果来想象。那晚我在日记里写,试试吧。我不去强求什么,我只想试试,试一试自己那样刻苦那样努力地去学上一个月会不会见效。当时我根本不敢对自己承诺什么结果,也的确承诺不起。我只是抱着一个念头,试一试。然后迎来了一生中最戏剧性的一个月。之之所以说它戏剧性,是因为就像难以想象唐僧不再罗嗦悟空不再好斗八戒也不再贪吃一样,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从早晨六点早自习上课到晚上十点半晚自习下课一动也不动坐在位置上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人可以是我自己。

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的,真的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的。我去一点一点地做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要想在几天里改变一直以来形成的习惯,太难;而要想在一个月里创造出令人膛目结舌的奇迹来,也太难。习惯成自然啊,就像那句话说的,“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野惯了的心,要想一下子收回来,谈何容易?常常坐着坐着就忍不住了,心开始浮躁,眼神也开始飘离,好几次差一点就要放弃。只是,在那个最危险的边缘晃荡的时候我总是压一压,告诉自己,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其实说白了也就那么一句话: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我承认自己是一个骨子里相当傲气的人,我就是不相信我刻苦起来会不如哪个人,我就是不信我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做不到,我就是不信这世上真的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ibelievethatnothingisimpossible.

考试结果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我的的确确让所有的人真正膛目结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全市第一。你永远也无法想象那个结果于我而言多么重要。知道成绩的时候我出乎寻常地平静,只是默默地对自己说:记住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nothingisimpossble.

其实所有的方法说白了都是没有方法的。只有一个词:刻苦。

我再也没有改变过那种态度和方法。我坚守着我的不是方法的方法,也坚守着我的名字在成绩单上的位置,一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考试。但是,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即便我可以牢牢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即便我可以每次都把第二名甩下几十分,我知道,北大离我还是太远,远得连在梦里都看得不真切。所有的老师都坚信我将会是学校里有史以来考得最好的一个文科生,而在他们的概念里,考得最好的文科生,意味着你可以上山大,运气好点儿的话也许可以伸伸手还能够上复旦甚至人大的门槛。

dd而我,只要北大!

高三第二学期,我们搬进了刚刚落成的教学楼。搬迁的那天,楼道里吵得很,拖桌子拉板凳的声音在走廊里不绝于耳。我一个人不言不语地跳过窗子,踏上了二楼窗框外那个大大的平台。对面是操场,初雪未融,空气湿冷,光秃秃的树枝直直地刺向天空。雪天的阳光凉凉地透过睫毛洒在眼睛里,眼睛静静地看着远远的天空,我说了一句话,只说了一句话:“等着吧,我要你见证一个奇迹。”我知道,这世上的确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我从来不知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居然可以把人的潜力激发到那种地步的。我是一个极其不安分的人,可是那段时间我却表现得无比耐心沉稳,踏实得象头老黄牛。事实上无数次我都面临崩溃的边缘了,高中五本历史书我翻来覆去背了整整六遍。当你把一本书也背上六遍的时候你就知道那时什么感觉了。边背边掉眼泪,真的我是差一点就背不下去了,就要把书扔掉了。只是,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坚持的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品质。那段时间我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站在走廊里看远处的天空。后来发现在对面的建筑墙壁上有一行大大的红字,是学校用来激励学生的吧,我不确定。可就是那句话陪我走过了高三最后的日子――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我用我所有的经历和体会去实践而且证明了这句话: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

呼啸而至的风卷着漫天的黄沙,在那个北方的春天里,我们一个个头发蓬乱,皮肤粗糙。死寂与喧嚣交替如同美国的执政党,规律得让人怀疑冥冥之中可有双奇异而魔力无穷的手。惶然而又茫然的我们在敬畏与期待中迎来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以至n模,每根神经都被冷酷无情的现实锤炼得坚不可摧,不论是吟惯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情,还是习惯了信手涂鸦的画意。在这个来去匆匆的季节里,一切敏感纤细都奢侈得如同恺撒大帝的稠衣,徒留无数次的希望在无数次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无数次的激扬在无数次的颓丧下摔得头破血流。每个人都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也比昨天更加拼命努力挣扎,试图挤过那道窄窄的独木桥,哪怕明知是徒劳。

――会是徒劳么?

当这个锥心的问号在夜阑人静的时候一次次猛烈扣击起了心门,每个人都难以承受那潮涌而至的恐慌和迷惘,于是逼着自己埋进去,埋进书本,埋进试卷,埋进密不透风的黑茧dd为的只是有朝一日的破茧成蝶。青黑的眼圈,浮肿的眼带,干燥的手指,焦虑得起了水泡的嘴角。那个春天我不知道流行的是粉蓝果绿还是黛紫银灰。小镜子被悄悄收起,因为不忍见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睛,因为怕有什么会在汪洋恣意般在干旱已久的脸上纵横开来dd上帝,我是个女孩子啊。

上帝无言,只是微笑。微笑告诉我:你,心甘情愿。是的。我心甘情愿我不悔初衷我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平坦也好崎岖也罢我得走下去。我要走下去。我会走下去。

于是所有的呐喊被咽下去,于是所有的豪情被收起来。我象一头二月黄牛,默默踏步,无声前行。当拼搏被拼命所取代时,香格里拉已经幻化为心中恒远而朦胧的梦想,而所有的努力也只是为了让这梦想不再“美人如花隔云端”。

踏入考场的时候我很平静。“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学校。与其说这是一种自信,莫如说这是一种预感。我只是想,哪怕北大只招一个名额,为什么不可能是我?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真正不可能发生的。

事实上我怀念那段日子,并且永远感激它。不只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我完成了自己的过渡与锐变,更是因为那时的一切深深烙在了我正处于可塑期的性格中,成为这一生永远的财富。那真的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财富。人生中再也不会有哪个时期像那时一样专一地,单纯地,坚决地,几近固执而又饱含信仰和希冀地,心无旁贷乃至与世隔绝地为了一个认定的目标而奋斗。当你在若干年后某个悠闲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坚忍和耐力,曾经的执着和付出,曾经的汗水和泪水,那会是怎样一种感动和庆幸,怎样一种欣慰和尊敬dd尊敬你自己。是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朋友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谢的,还是我自己。

记住:最重要的,只是你自己。

[高考励志故事]

高考励志的故事篇七

经历了黑色七月,我并没有取得自己梦想中的好成绩,尽管分数上还说得过去,但只能进一所不起眼的大学。

经过半个年头,我终于放了寒假。在家里的时候,父亲向我问起了大学生活,我告诉他说:“其实真的很没劲。”

我的父亲是个铁匠。他听了我的话后,脸上一直很惊愕,沉默了半晌之后,转过身用他那粗糙的手操起了一把大铁钳,从火炉中夹起一块被烧得通红通红的铁块,放在铁垫上狠狠地锤了几下,随之丢入了身边的冷水中。

“滋”的一声响。水沸腾了,一缕缕白气向空中飘散。

父亲说:“你看,水是冷的,然而铁却是热的。当把热的铁块丢进水中之后,水和铁就开始了较量——它们都有自己的目的,水想使铁冷却,同时铁也想使水沸腾。

生活好比是冷水,自己就是热铁,如果自己不想自己被水冷却,就得让水沸腾。父亲朴实的话这么饱含哲理,令我回味无穷。

如果你不想被平庸无色的生活“冷却”了你的斗志,你就得用生命的激情与辛勤的汗水把这盆冷水煮沸。生活不怕冷水击,愈击愈坚强,关键在于一颗心。心由境造,境由心生。心冷了,太阳都不再温暖;心热了,冰雪也会融化。

高考励志的故事篇八

在有名的加州红杉林前,观光客看着那高耸入云,如沉默巨人般的一棵棵红杉,禁不住赞叹不已。

“加州红杉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植物,最高的有90米,相当于三十几层楼的高度。”导游介绍说。

“能长这么高,那它们的根一定很深吧?”一个观光客问。

“不!加州红杉是浅根型植物。”导游回答。

“那狂风暴雨一来,不是很容易就被连根拔起吗?”另一个观光客问。

导游说:“这里面有一个奥秘。就像你们所看到的,加州红杉都是成群结队长成一片森林,在地底下,它们的根紧密相连,形成一片根网,有的可达上千顷,除非狂风暴雨大到足以掀起整块地皮,否则没有一棵红杉会倒下。”

此时,观光客都为这自然的神奇而陷入沉思之中。

“因为不必扎太深的根,红杉就将扎根的能量用来向上生长,而且,浅根也方便它们快速、大量吸收养分,这是它们长得特别高大的另一个原因。”导游说。

加州红杉的根真是“慧根”。如果我们也能像加州红杉一样多交朋友,广结善缘,和别人紧密相连,互通有无,快速而大量地吸收各种资讯“养分”,那不仅在遇到狂风暴雨时有支撑的力量,也能花更少的心血,长得更高、更壮。

慧根短浅,同样可以成大器;没有专长,更应广结善缘。

高考励志的故事篇九

2005年高考,湖北荆门有一名考生用脚答题,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然而,因为他失去了双臂,没有被大学录取。直到新生入学半个月后,经湖北省省长的关心,他才终于走进了大学的校园。这名18岁的无臂少年名叫程小瑞,是今年湖北大学录取的最后一名统招生,有人称他是我国高考历史上“用脚参考第一人”。

程小瑞家住湖北省荆门市沈集镇。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一天下午,程小瑞放学回家,在经过一个设在路边的配电室时,他和几个年幼无知的孩子看到电线杆上挂着一个庞然大物,很像硕大的“螃蟹”。出于好奇,他和伙伴们走了进去,争着向上攀登,程小瑞抢在前面。没想到刚靠近电线杆,他就被露天变压器强大的高压电流击倒,两条胳膊被烧得焦烂,手掌被电击出两个窟窿。邻居们发现后,立即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为了保住生命,程小瑞的双手必须尽快锯掉。当他醒来时,双手已经永远地离他而去。

年仅9岁的程小瑞不幸失去了双臂,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是一名少年无法承受的致命打击,是一颗稚嫩的心灵难以面对的残酷现实。看到病房里的小朋友高兴时的手舞足蹈,他感到自己没有希望了。好几次,他哭着问医生:“没有双手,活着还有用吗?”父亲抱着儿子说:“别着急,有办法,有办法的……”程小瑞痴痴地瞪大了双眼:“妈妈,有什么办法吗?”母亲忍着泪说:“瑞儿,你没有了双手,但你还有双脚呀,这就是你的希望啊!”

刚开始,母亲试着让程小瑞用嘴衔笔写字。尽管铅笔很短,牙齿还是难以控制笔杆,字写得歪歪斜斜不成形。写不了一会儿,程小瑞就脖子酸痛,头昏脑胀,眼花目眩,口水顺着笔杆淌到了纸上。

母亲又找来布条,将铅笔牢牢地绑在程小瑞的脚趾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程小瑞终于可以将简单的一横一竖聚拢到十字方格内。三个月后出院时,程小瑞已能比较熟练地用脚写字了。

从此,9岁的程小瑞开始了艰辛而顽强的求学之路。休学两个月间,伤残尚未痊愈,他就苦学苦练,基本上可以用双脚替代双手翻书、写字、吃饭、刷牙、梳头,生活也开始学着自理了。

不久,程小瑞就向父母嚷着要上学。为让程小瑞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母亲跑了整整一个星期,校长不相信一个无臂的孩子还能够读书,借故推辞。母亲陪尽了笑脸,道尽了好话,学校才重新接纳他去上学。此后每天早上,母亲6点钟便起床,为程小瑞穿衣、洗漱、喂饭。程小瑞上学要走五六里崎岖的山路,母亲担心他摔倒了起不来,就常常陪着去学校,并把班里的炉火烧旺后才一路小跑赶回去洗衣服,做饭忙家务。

令人惊奇的是,程小瑞的学习成绩并未受影响。课堂上,他无法记笔记,就抢着回答问题。放学后,他就借同桌的笔记,坐在家里用脚抄。小学时期的那段非常岁月,他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百般呵护下度过的:看到他脸上有鼻涕,同学们主动帮他擦掉;上厕所时,伙伴们帮他解裤子;放学回家时,同桌会主动帮他背书包。重返课堂,让程小瑞倍感大家庭的温馨,集体的温暖和师生的期望,无疑给程小瑞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从那时起,他就暗自下决心不能辜负好心人的一片真情。程小瑞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全茅,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沈集第二初级中学录取。

2006年,程小瑞又以58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沙洋中学。学校离家太远,程小瑞住读遇到了许多困难。在长期艰难的求学过程中,他的独立生活能力锻炼得越来越强,基本上实现了生活自理。用脚吃饭,用脚梳头,用脚敲电脑,用脚跟朋友们下象棋。在沙洋中学这所具有优良传统和严谨学风的校园里,程小瑞如鱼得水,学校特别为他专门配制了桌腿锯短的特制课桌,安排品学兼优的同学和他同桌,冬天看到他的脚冻伤时,同学们主动为他暖脚。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时,正遇上雨雪交加的冬天。由于用脚写字不能穿袜子,答题不到半个小时,程小瑞的脚就冻得红肿,在场的监考老师无不向他投来惊奇的目光。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他仍然排在班内前10名。在沙洋中学,程小瑞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员,3年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师生们被他的精神完全感动了,学校不仅为他制作了专用课桌,还免去了他的全部学费。

尽管程小瑞的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强,但还是不能离开家人的照顾。在程小瑞的求学路上,他的父母亲为陪他读书而演绎出了许多悲壮的爱心故事。

为了让儿子读好书,母亲四处寻找工作。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当保姆的差事,可事又不凑巧,那个老板在生意上被别人骗了,从此债台高筑,捉襟见肘,自己生活也十分艰难,继续雇请母亲缘于对她的同情和帮助。为了减轻这家人的负担,母亲主动辞职了。

听说有家烤鸭店招收服务员,母亲又急忙赶去应招。可是,人家需要体健貌美的年轻女子。母亲苦苦哀求经理说:“我在后台洗洗盘子总可以吧?”经理勉强同意了。冬天,她的双手成天浸泡在水中,冻得又红又肿。整天忙到晚,在店里已累得直不起腰了,回去还要照料儿子的生活起居。在过度的劳累中,母亲几次晕倒在后台。这时程小瑞也病倒了,躺在病床上打吊针,母亲又挂念起儿子。

后来,母亲离开烤鸭店,就近在一家木器家具厂干上油漆工。打磨以及三四遍的油漆、上光工序,全由她一人完成。母亲干完活累得腰酸腿痛,回到屋里时又感到周身乏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现油漆过敏反应。幸亏程小瑞连夜请来大夫救治,母亲才转危为安。

程小瑞读初中时,他父亲找到当地有关部门,请求将母亲安排到学校食堂当勤杂工,借以照顾程小瑞的饮食起居。上学离家远了,但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依旧,社会各界的关照依旧。沈集镇分管教育的镇长闻其事迹,专门到学校召开有关会议,将母亲安排到了学校食堂当勤杂工,照料程小瑞的饮食起居。初中毕业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勤读的程小瑞以优异的成绩被沙洋中学录取。

当时,程小瑞又接到一所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是上中专尽快就业,还是读高中争取考大学?程小瑞难以选择。“你的成绩好,应该读高中,争取考大学。”母亲坚定地说。

2002年,程小瑞到沙洋中学读高中,他的父母亲就到学校门口租了个小门面,开了一家小吃店,继续陪读。这样,不仅可以随时照看儿子,还可以挣一点钱,供女儿上学。师生们竞相前去照顾生意,学校也年年减免他的学杂费……母亲鼓励儿子说:“社会帮了我们,这是幸运的,但根本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只是‘等靠要’,那么,你可能就不会有多大的进步,没有现在这个样。”

今年高考3天,没有双臂的程小瑞用笨拙的右脚填写了一份份高考答卷,几门功课只有两门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题目。尽管如此,高考成绩揭晓时,程小瑞考了577分。8月2日,湖北省招生办公室公布了高考录取分数线,程小瑞高出第一批录取分数线22分。他母亲哭了,程小瑞也哭了。这是一个多么不容易的分数啊!

暑假期间,程小瑞在沙洋中学校门口父母开的小吃店里照看生意,空荡荡的双袖遮掩不住坚毅的神情,他平静地说,577分的高考成绩虽然超过了全省理工类第一批分数线22分,但是不值得惊喜,因为只要努力过,不管结果如何,他都无怨无悔。

高考励志的故事篇十

成龙在李小龙死后才正式步入影坛。虽然他大鼻子、小眼睛,父亲是厨师,母亲是帮佣,家境贫寒,但是他还是当上了主角。

之前,他为得到一个上镜机会,曾给当红的武师擦车做小弟,擦车时,他甚至认真到用牙签将车缝里的灰尘挑出来。即便饰演一个先打先死的小角色,他也绝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保证效果真实,拍危险动作时,他几乎不用防护设备。导演见这个替身演员如此投入和拼命,在小角色不够用时,总会先想到他,因此他能不断地出现在最新影片中。

电影公司培养成龙,只是想把他塑造成李小龙接班人。李小龙是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功夫巨星,创造了香港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可惜英年早逝。成龙最初的十余部电影,每一个动作,都模仿李小龙。在他工作室的墙上,始终悬挂着李小龙的大幅剧照。然而,令人感到郁闷的是,无论电影公司和成龙怎样努力,他一直没能像李小龙那样令影迷疯狂。

导演一遍又一遍地对比成龙和李小龙演的电影,想弄清成龙为何不红。成龙在访谈节目中自己回忆说:导演没少骂我不像李小龙,要我多看一点他的片子,用心学他的动作。可是我本身就不是李小龙,我不是那样的性格,无论怎样学他,还是不像啊!没有可能像的。所以我就变,因为我慢慢发觉,不是我跟他一样,观众才接受我,是跟他不一样,观众才接受我,好像我们接受人家的东西一样。所以,我一定要变,要创新。

多年后,导演袁和平借走成龙拍一部电影《蛇形刁手》。袁和平其实是成龙的师哥,两兄弟就一起聊,商量着一定要和李小龙不一样。成龙糅合小时候戏班里学的打斗、杂耍,把所有李小龙的武打动作都反过来。李小龙打完一拳威风凛凛,成龙却抱着胳膊喊:哎呀呀,痛。李小龙演的是冷漠孤僻、宁折不弯的大英雄,成龙演的只是诙谐调皮、轻松自由的小混混。

这回成龙才成为真正的成龙,鼻、眼、手、脚,都是自己的,轻松、谐趣、喜剧味十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电影一上映就取得了惊人的票房。

沉浮经年,苦苦追求的成龙,终于抓住了时代的脉搏破茧而出,把功夫电影推向了新的巅峰,迅速走红于香港及世界影坛。二十多年后,他身价过亿,英国女王、日本首相、美国总统等许多国家元首成为他的影迷。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好莱坞及加利福尼亚州等数十个地区和城市分别命名“成龙日”。他拿到过无数大奖,全世界的影迷超过三亿人,成为唯一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脚印、鼻印,被美国《人物》杂志评选为一百位当今全球最伟大影星的中国演员。虽然这成功的后面是他全身从头到脚一百多处伤痕,十余次重伤,几次差点搭上性命,但是,最终掌声、鲜花和财富都属于了他。

成功有的时候真是很讽刺,费尽心血模仿别人,观众偏偏不买账。不经意的自然发挥,反而迎来了命运之神的眷顾。成龙成功以后,很多媒体和观众把他形容为李小龙第二。其实,在人们心底的李小龙不过是一个成功印象,无论是谁,继李小龙之后获得李小龙那样的欢迎,都要被大家认为是李小龙第二。

然而,成龙多次在不同场合公开表示,他从来就不想成为第二个李小龙,很多媒体讽刺他,既然不想成为第二个李小龙,那为什么还要模仿人家呢?在上海卫视的访谈节目里成龙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模仿是超越的一种尝试,李小龙是一个值得敬仰,但又无须顶礼膜拜的人。有李小龙可以做得到,而我办不到的事情;也有我可以办得到,而他却做不到的事情。

成龙的经历,不能不令人感叹人生之艰辛,成功之曲折。假如命运同样赐予我们与成龙一样的境遇,面对卑微的人生和无数次冷眼及伤痛,面对高不可攀的偶像,我们还有信心和毅力苦苦追求吗?如果不能,就没有理由抱怨命运不公。

高考励志的故事篇十一

温江二中的高三学生吴双和母亲遭遇车祸,母亲当场身亡,吴双颅骨粉碎性骨折,多脏器受损,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5天(成都商报曾报道)。吴双的学习成绩是班上第一名,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她将无缘今年的高考时,她却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并于2014年6月7日那天参加了高考。

高考,是这个18岁女孩的梦想。2014年5月5日,从重症监护室搬至普通病房后,吴双开口第一句话问的是:“我还能参加高考吗?”在一个多月的治疗时间内,吴双的病房里摆满了课本,她每天坚持至少看一个小时书,备战高考。

为了圆这名女孩的“高考梦”,医院专门为她配备了一辆救护车和三名医护人员,将全程守候在考场外,预防突发情况;温江区招考委协调学校和卫生部门,专门为她腾出一间单独考室,并为她配备两名监考人员。

4月19日,吴双和母亲遭遇车祸,母亲当场身亡,而她颅骨粉碎性骨折,四肢、全身多脏器受损。车祸发生后,吴双被送入温江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由于伤情严重,她一直昏迷了5天。

吴双家境贫困,父亲吴太均靠骑三轮车卖豆腐为生,但女儿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他的骄傲。吴双是温江二中高三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班主任曾老师说,吴双平时在学校表现非常好,高考前的两次诊断考试,她都是班上第一名。

但在车祸后,几乎没有人认为吴双还能参加今年的高考。“她伤得很重,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也许恢复得好的话,能够参加明年的高考。温江区人民医院一名医生告诉记者。吴太均也根本没想过女儿能参加今年的高考,“只希望她能尽快好起来,明年看能不能参加。”

经过治疗,吴双的病情恢复得很快。5月5日,她的病情逐渐稳定,从重症监护室转往普通病房。让医生惊讶的是,转到普通病房时,吴双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医生,我还能参加今年高考吗?”

“我当时愣了一下,没想到她问我能不能参加高考,我只能告诉她,要看你的身体恢复情况。”温江区人民医院一名医生说。

“从醒过来开始,她一直念着想参加今年的高考。”最初,吴太均是不同意女儿参加高考的,他唯一在意的,是女儿的身体恢复情况,“身体第一,高考和她的身体相比,我肯定希望她能更快地恢复。”

但是,吴双几乎每天都会给父亲说想参加今年的高考,5月下旬,吴太均终于同意了女儿的要求。他找到学校,为女儿办理了高考前的相关手续。“她确实想参加,这是她的一个梦想,加上她身体恢复得也不错,我就同意了。”

早在5月5日从重症监护室搬到普通病房后,吴双就开始了高考备战。在她的病房内,一个大箱子里全部装的是课本和练习册。即使左手还缝着10多厘米的伤口,吴双仍然每天坚持看书、练习。“主要是背公式,做练习题,最开始那几天只能躺着,要把书举起来,所以看不了多久,但每天至少还是要看一个小时。”吴双说。

吴双现在的情况,到底能否坚持高考?温江区人民医院的曾医生说,从目前情况来看,吴双恢复得很不错。记者看到,吴双的头部留下了车祸撞击产生的凹痕,左手上10多厘米长的缝合线尚未拆除,左大腿上一道10多厘米长的伤口和缝合线仍很醒目,之前,车祸造成她左大腿肌肉撕脱。虽然她能够站起来走几步,但行动仍然需要轮椅。

曾医生说,医院对吴双的情况进行了评估,“从她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她是能够坚持高考的。当然,也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突然晕厥、癫痫等情况,但这种可能性较小。”

曾医生说,为让吴双能够顺利参加高考,医院2014年6月6上午专门召开了会议,制定了应急预案。“早上考试前,我们会对吴双再次进行体检,确保她的生命体征适合考试;如果没问题,会安排人员将其抱上轮椅,送至楼下,并安排一辆救护车,两名医生以及一名护士随车。救护车直接开到考场。整个考试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在允许范围内距吴双最近的地方值守,如有突发情况发生,立即进行施救。”

温江区交警大队一名负责人说,今日将安排交警前往医院,在运送吴双的救护车前开道,确保吴双能准时参加考试。

2014年6月6下午,吴双在父亲和医护人员的陪同下,乘坐一辆救护车来到温江二中看考场,今天,她将在这里参加高考。

温江二中的一名负责人说,考虑到吴双的特殊情况,前日,温江区招考委协调卫生局、区医院、120指挥中心、学校以及交管部门等,对这名特殊考生的考试工作进行了安排。学校考虑到吴双的特殊情况,单独为其安排了一间考室,并配备了两名监考人员。“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担心会有突发状况产生,我们启用了一间备用考室,吴双将在这里一个人单独考试。”该负责人说。

2014年6月6下午,吴双坐着轮椅,在考室里试坐了一下课桌。由于轮椅较高,课桌显得有些矮,学校立即安排工作人员为她调整课桌。在考试前,吴双还去自己的班上看了一下。

“好亲切啊,好像我又回到了学校。”她笑着说,同学们纷纷和她打招呼,大喊“吴双,加油。”

在看考场时,微笑一直洋溢在吴双的脸上。能够参加高考,是这个18岁女孩最大的心愿。现在,这个心愿即将实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