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大全8篇)

2023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04:08:04
2023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大全8篇)
时间:2023-10-29 04:08:04     小编:飞雪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

由于处于社会逐步转型、竞争不断加剧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会适应诸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心理问题现象频繁发生,心理障碍人数不断增长,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引起了高校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现代心理学思想,采用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规律的原则,探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不仅具有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指导价值,而且具有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1.实施高校心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兼顾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的和谐发展,是当代社会提倡的全面成才观,也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帮助大学生构筑起以物质支撑、精神支撑、社会支撑作为重要支柱的人生大厦,将会成为当代高校的历史使命。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既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又展现了现代化教育的特色。因此,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举措。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而存在,大学生的所有活动均建立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假如大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没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影响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大学生思想问题常常与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地反映出来,比如,缺乏学习动力、产生人际矛盾、稍遇挫折立即退却、情绪容易失控等通常与承受力、控制力、协调力不强等心理因素直接相关。对于此类心理问题最好采用心理方法进行处理“心病还需心药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

2.实施高校心理教育是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是其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大学生只有心理健康,才可能正确认识现实状况,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勇于克服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关系到智力活动的效率,有助于身体健康与美育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人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当代大学生具有当今时代的独特印迹。崇尚科学精神、追求独立意志、思想推陈出新、个性比较张扬,是大学生的优点所在;同时,容易偏激、逆反心理较重,也是大学生必须正视的不足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和谐发展而实施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对他人的包容之心,学会接纳他人,理解他人,使彼此融洽相处。大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接触社会,主动关注社会,与社会相适应。大学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努力做到“天人合一”。大学生应该做到自我认知,只有完全了解自我,才可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接纳自我。高校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己任,理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位大学生都接受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以培养健康的心理个性和较好的心理能力,促进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

3.实施高校心理教育是开发潜能的必要途径

人的潜能开发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积淀:一方面是亿万年来人类生命演化的遗传素质,另一方面是千百万年来人类社会实践的精神财富。遗传素质是先天产生,生而具有的;而精神财富是后天学习才可能拥有的。教育使得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无法简而化之地内含于普通教学之中。根据当代智力观点,人的智力由多种智力因素组合而成,每个人的智力之所以不同是多种智力因素组合方式不同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不是谁比谁更聪明而是每个人如何聪明以及何处聪明。大学生的潜能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关键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提供必要的指导方式,使大学生认识自我的智力结构和掌握对应的开发手段2。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理论诉求

1.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美国,随后迅速发展,影响国际心理学界。人本主义心理学实现了西方心理学史上的重大突破,无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都做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反对自然主义主张的生物医学模式和机械决定论坚持的行为主义模式,提倡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实现从物化到人化的革新,将人性放在第一位,关注人性的乐观阐释和人的潜能与价值开发,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一贯所坚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创新,应该突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以大学生的经验作为其出发点,创建立足于来访者的关系,提供给来访者积极关注、真诚相待的心理环境与氛围。

2.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

20世纪90年代,在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影响下,西方兴起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反映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下,从产业商品向消费商品过渡时期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兴起丰富了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的精神资源。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不重视唯一性与普适性,而关注具体性与历史性,主张差异性与多元性,认为心理学研究应该将确定的二元对立理性思维转化为不确定的多元共存非理性思维。具体而言,教育理念提倡基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来创建多元开放的体系;教育目标秉承异质性标准,主张塑造创新能力与批判能力;教育内容强调开放性、多元性、批判性和不确定性;关于师生关系,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

3.积极心理学思想

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研究积极心理学的思潮。一改百余年来传统心理学偏向于心理障碍的研究模式,积极心理学提倡从消极心理学向积极心理学的转换。自产生之日起,积极心理学就以全人类的发展和幸福为其关注点,以全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将传统只关注生命问题的修复转向为同时建立美好的生命品质,充分开发人类潜在的幸福能力。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对大学生健康积极的性格、气质与能力进行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与承受挫折的能力,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视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当然应该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大学生尽可能地发展自己,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三、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

坚持一定的原则而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才可能收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大体而言,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遵循全方位的系统原则、理论结合实践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1.全方位的系统原则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多个层次、多个侧面出发,全方位创新与本校实际情况相适合的、与自身要求相符合的模式。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紧密协同自身系统的诸要素,发挥其不可或缺的独特功能;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紧密协同高校其他教育系统以及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彼此合作、优势互补的关系。也就是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高校管理、专业教学、院系工作等诸方面相互协同,同时还需要相关社会支持系统的协同作用。

2.理论结合实践原则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单纯的理论不会产生实际成效,理论只有依附于实践才可能见到成效;同样的道理,实践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可能避免盲目性,具有明确的目标。坚持理论结合实践原则,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分析具体的教学过程,

总结

心理辅导的过程,运用相关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积极发现问题,不断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活动检验相关的理论,并进一步完善指导理论5。

3.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教师应该尊重大学生的想法,理解大学生的理念,维护大学生对教学的自由发言权,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关心大学生,同大学生平等对话,以实现彼此的交流与沟通。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标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而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念的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念的规定是以大学生为中心,采取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措施。为了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统筹兼顾大学生不同方面的心理发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情感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个体性和社会性诸方面为其基本内容。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

1.转变高校心理教育理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指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认识以及基本态度,是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理想性和稳定性的范型,通常具备导向性与前瞻性的特性。高校教育者秉持何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直接决定其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影响其选择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探索,并制约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颇为重要。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咨询,却忽略健康教育,而心理咨询又多为障碍性咨询,至于发展性咨询则较为少见。一般认为,只有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才有必要成为心理咨询对象,至于因学业、就业等而面临困惑的大学生则与心理咨询无关。诚然,治疗性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性和发展性同样不容忽视,而且从长远来看尤为重要。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重心从治疗性向预防性转变,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对象,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充分体现出来。

2.健全高校心理教育队伍

按照系统论的思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高校整体人才培养体系当中,高校心理教育队伍建设应该纳入高校师资建设与师德建设当中。教育部和卫生部曾联合发文指出,高校应该加强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吸收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高校自身实际,高校应该建设由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高校心理教育队伍,既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联系和互动,又能够实现学院相互之间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从而消除以往队伍建设模式单一的不足。由“四位一体”的高校心理教育队伍建设的内容具体而言,就是成立高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督导组从事督导工作,聘请相关专家提供心理咨询与培训,设立以院系辅导员为主的专员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从大学生当中遴选心理素质佳的“心灵使者”发挥朋辈互助作用&]。

3.创新高校心理教育载体

大学生宿舍区不断丰富和定期更新板报或报栏内容,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及时发现心理健康异常的大学生,以便及时治疗。通过图片或文字的形式介绍克服心理障碍的

心得体会

,鼓励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大学生敢于面对现实,主动配合治疗,从而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感。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院系辅导员应该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通过校园广播或校报进行专访;通过发放心理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引导;通过校园网络开设专栏评论、讨论互动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或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可以有计划地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营造高校心理教育环境

人的行为通常是由自身的心理因素与其所处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心理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影响巨大。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习惯于着眼大学生的学习空间,较少甚至从不考虑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力争营造全方位的心理教育环境。在大学生活动的任何领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要涉足,力争扫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盲区,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感受来自心灵的关爱,获得有益的咨询与援助。

总而言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乃形势所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创新,应该积极吸收和借鉴心理学思想成果,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采取有效的路径,从而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二

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力军,缤纷复杂的网络世界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但同时也诱导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频发。网络环境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1]教育部近日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大力促进心理育人,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业教师。可见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着高度关注,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也相应的给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一)情感影响

网络的虚拟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使大学生有更大的平台畅所欲言。他们无需顾忌别人的眼光,通过网络社交平台释放心理的压力,表达内心无法与现实中同学师长诉说的想法。

(二)认知能力受到影响

学生有时只需“百度”一下便可以得到所要的答案,但对所提供的信息却不加以辨别,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辨别。需要承认的是,网络扩宽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途径。学生只需要每天通过浏览网页便可知晓“天下事”。满足了学生内心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大学生每天面对着海量未经过滤的信息,反映西方意识形态的内容大量存在。一方面我国网络监督立法尚不完善,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经验以及辨别能力不足。综合这两方面因素,大学生面对网络上大肆鼓吹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无法进行辨别,意志力薄弱的学生无法抵制诱惑,导致其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偏离正确的轨道。

(三)人际关系受到影响

由于互联网人际关系的便利性、匿名性和逃避性的特点,即使在现实中不善言辞、羞于表达的学生,也能在网络中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或群体。网络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成为联系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与朋友的利器。同时,网络营造了私密的具有安全感的私人天地,大学生在此可以畅所欲言,但也隔绝了与现实同学师长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交往。

(四)自我意识形成受到影响

从心理学上讲,人格是个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是个体赖以立身处世的一套心理、行为方式。[3]在网络里中,不分尊卑贵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每个人在网络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在网络中自我意识得到大大强化。

大学生在网络中获得满足感与被尊重的需要,但同时也导致了学生自我意识的膨胀以及集体意识的淡薄。网络游戏中角色的扮演,使学生分不清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容易导致大学生人格的分裂和异化。网络行为大多时候是单向的,落脚点多放在自身情绪体验上,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不受监管表现出极大的随心所欲,这极大可能的导致了大学生情绪的失控,甚至出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障碍。

网络化教育的自身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点面结合

网络的隐蔽性以及匿名性,避免了面对面交流会产生的尴尬与紧张。网络为一些顾及自身隐私以及羞于表达自身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只需通?^手机和电脑便可以向老师倾诉内心的想法。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者工作量较大并且高校配备的专职教育者有限,教育者不可能及时的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网络的出现,实现了教育工作者的“一对多”,但对咨询者来说又是“一对一”。教育工作者同时可以对多位学生提供网络咨询服务,更加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网络整合了教育资源

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之前,心理教育方面的信息主要来源书籍以及长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累积的经验。对于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头传授。显然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网络将全球范围内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现有的成果整合在一起。高校师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有关信息,同时网络将文字、图片、视频等结合起来,使得教育过程变得更加生动。

(三)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时间空间之中,往往是通过大学课堂、心理咨询讲座或在心理咨询室等方式进行。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限制,学生只需拿起手中的手机电脑等便可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咨询,接受在线心理测试或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更好的向学生传播知识,远距离接受学生的在线咨询,更加快捷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于现如今更加关注个人隐私秘密的大学生而言,网络的优越性更加突出。

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结合当下我国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探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的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新风范。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网络心理健康档案是高等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它的建立有利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更清晰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变化轨迹;有利于心里咨询中心与学工处进行及时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有利于学生正确、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起到预防心理问题的作用。

心理档案建立应该由专门人员进行,不得随意变更更改心理档案中的内容,客观真实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档案内容不仅要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更要深入了解到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及既往病史。心理档案便于学校咨询管理机构与学生之间建立高效快速的心理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对于一些有潜在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关注,记录不同时期学生心理测试数据与评价。

(二)培育新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网络发展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固有模式,使教师学生之间的地位更加趋于平等。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这一地位的转换,暂时放下教师的权威地位更加有助于师生间精神层面深层次的交流,心理健康教育也会得到更加显著的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与时俱进学习掌握互联网技术增加教学效果。现如今,大学生大多会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发表“状态”,这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了解他们得精神面貌,把握他们基本的思想状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之中,最有开发潜力、最有工作便利优越性的是学生辅导员。他们往往能及时掌握大学生在校的基本状态。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必须要将高校辅导员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之中。

(三)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切入点,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自己“制造”出来的,只有通过自我协调以及在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帮助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自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完善自身、最终超越自己、实现自我。它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能动的教育过程。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就是提高自身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抵抗能力,从而加强心理免疫力,最终达到心理健康。

大学生处于网络背景下,情绪、心理、人格等发生了多重变化,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大网络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应当着重培养既具较高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又具有?高计算机网络基本技能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三

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微妙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以性心理和“网恋”心理为基础的“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恋爱状况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青春期和性意识萌发提前,性自由、性渲染、性暴露及黄色书刊的增多,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日趋开放,传统性道德监督约束力下降。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与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密切相关,特别是作为处于青春期的高知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个体性成熟的旺盛期,这一时期的个体性心理、生理的发展,充满了风险和最具挑战性,他们的性健康问题值得我们加倍关注和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条件参与网络生活。“网恋”在大学生当中已不再是个新鲜词。大学生“网恋”现象在校园中已屡见不鲜,引起了诸多的感情、心理和社会问题。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在性的发育上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前叶迅速发育,促性腺释放因子和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相应提高到成人水平,性开始成熟。随着性发育日趋成熟,大学生的性欲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既是成熟的,又是不成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

20xx年1月28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该调查是由“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组实施的,共对全国2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学生性文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双方愿意就可以有性行为的占32%,表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的占20%,表示有助于适应未来婚姻生活的占7%,表示只要能结婚则无妨的占8%,四项加起来超过了60%。与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比较,大学生认为“会引发社会问题,应受道德谴责”的比例有所下降;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的比例上升了26%。面对心爱的人提出的性要求,大学生采取的态度依次是:60%的人“晓之以理,帮助克制”,13%的人“冷静地断然拒绝”,12%的人“怕失去他(她)而委身求全”。在对待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女性更为谨慎:70%的女大学生在对待恋人的性要求时,会从理智出发,既力求维护自己的“性纯洁”,又力求维护双方感情而“晓之以理,帮助克制”;坚决维护自己的“性纯洁”而“冷静地断然拒绝”的比例是男大学生的3倍。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婚前性关系表示理解。大学生们已到了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心理上则更加早熟。在谈恋爱过程中,性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事,他们大多都希望有灵肉统一的爱情。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对性问题依然讳莫如深,青春期教育也很欠缺,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是观念现代,而行动保守。因此,性冲动和性苦闷仍常常困扰着他们。一位大学生说,我们周围的空气太紧张了,所有的人都怀着罪恶感来看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因此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位女大学生总是趁周末室友回家的机会和男友同居,内心的紧张、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周围的压力总使她有一种犯罪的感觉。因此,“性与健康”的一位大夫说,这一代年轻人“既不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单纯无知,也不可能完全像西方的20世纪6o年代那样,毫无顾忌地追求性解放,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苦苦煎熬”。

二、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的新趋向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项网上调查,20xx年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l8—3o岁青年占85.98%,而上网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4.67%。据清华大学的一项抽样调查,大学生上网率高达88%。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任何新奇事物都有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网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同样吸引了大学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恋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缘分天空”。20xx年3—4月,一项相关调查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展开,本次调查采用偶遇式的调查方式,在上述大学的本科生中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6份。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17岁,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分别占62%、27%和ll%。调查显示,超过4o%的大学生相信网恋有成功的可能性,超过60%的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大学生网恋心理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性格倾向,笔者对他们的性格进行了大致归类,将选择“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性格归为“前卫”型,选择“等其发展成熟,再作决断”的归为“理性”型,选择“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的归为“从众型”。调查数据显示,在有网恋经历的38名大学生中,“理性型”网恋者占53%,比率要略高于“前卫型的网恋者(占45%)。可见,性格“前卫”并不一定更容易网恋。调查还发现,网恋大学生中有55%的人都曾有失恋经历。这说明,曾经在感情方面受过创伤或是失恋过的大学生更容易尝试网恋。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处于“爱与隶属”需求层次的大学生,更需要别人的接纳、关爱、欣赏和理解。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这种需求或是在这方面遭受挫折和创伤时,就会将这种需求转移,寻找其他途径补偿。网络的适时出现恰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需求。

通常,同龄群体的行为具有从众性,在网恋问题上也同样如此。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占92%)有过网恋经历的大学生,其周围也有人有过类似经历。从人际互动的角度上说,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大学生都是2o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而且彼此朝夕相处,周围环境特别是同龄群体的影响就会更加显著。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网恋,虽然自己主观上并没有刻意盲从,但网恋却占据了潜意识中的一定空间,一旦有机会,就更容易去尝试。正是这种同龄群体的示范作用,使得尝试网恋的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网恋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这个结论和我们的经验相符。毕竟,来自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触网”时间更长,对新兴事物有更少的排斥心理,网恋也就更有可能。而那些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的大学生,则更容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保守,做事循规蹈矩,在情感问题上更倾向采用传统的方法。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别,大学生在网上可以展现自己的虚拟人格,这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在网络中出现。但有些大学生在网上虚设了一个自我,想以这个虚设的自我,获得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获得的爱情或得到一种自我满足。这对于能够控制自如地进行网上人格或现实人格转换的同学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反而是一种解脱现实压抑、调节心理平衡的好办法。但有些大学生却无法将网上人格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灵活转换,渐渐地造成了自己人格分裂或其他障碍。网络爱情总是带有太多的虚幻性,可信度太低,好多“网恋”者大都是带着面具游荡网坛的人。这些人不用解释,因为在网上,解释与掩饰的区分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况且,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有关网络的法律体系来对网络生活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管理。现在唯一可以借助的是网络道德的隐形准绳,而这又毕竟是“无形”的。坦率地讲,网民的素质还尚需怀疑。因此,在没有法律保障下的“网恋”,犹如雾中之花,水中之月。在有关网络的基本法律体系完备以前,这始终是一个基本的网恋倾向,希望此问题能引起广大热衷于“网恋”的大学生的警觉。

三、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中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发生的变化和“网恋”心理出现的新趋向。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做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其次,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和集体活动,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又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都能有效地转移和宣泄青年期性冲动。同时,青年期个体经常涌现的性冲动,无论来自个体内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都必须有合理的途经加以疏导。对于人格成熟的人来说,适当的意识调节和合理的升华作用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法。而事实上,任何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都是转移、宣泄性冲动的有效方法,都可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把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也是增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上海大学商管学院邓研会策划主办的“心跳回忆——邓研会与你共谱春季恋歌”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活动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展开,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就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深入探讨。心理辅导老师和学院辅导员老师作为嘉宾一起与同学参与讨论。通过访谈主持人的现场访问,嘉宾老师们与同学分享各自的心路历程。校园歌手恰到好处的歌声引起共鸣,爱情测试游戏将师生互动推向高潮,由学院邓研会成员自编自导自演的dv作品作为活动的一个亮点,使同学在别开生面的爱情课堂中有所收益。

再次,开展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对“网恋”的认识。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是一项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绝不可以打击压制,亦不可坐视不理,而应该正视、处理好“网恋”这一问题,使学生从思想和心理层面加深对“网恋”的认识。

最后。应加强大学生性心理、性道德和人格教育。性心理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性欲和性冲动,正确理解性欲受社会道德规范所制约,受法律约束。性,不仅是个人的生活问题,也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做好性适应的平衡过渡,自觉地控制性欲、性冲动。性道德是个体道德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结果,道德观念的内化要经过外在的教育,引导他们多了解我国的国情及所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有健康的择偶、恋爱心理,认识婚前期性行为对当事人的不良后果,学会用自尊、自强的心理对待恋爱期的挫折。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卖淫、嫖娼等非法活动。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工作,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便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性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兼容而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格作为个体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包含了性心理的因素,性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格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个体任何性的活动都反映出其人格的特质。人格的成熟与否又影响到个体性心理的发展水平。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曾经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足见性与人格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大学生的性教育与人格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结合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其进行社会价值观、道德意识、性别角色、个人意志品质、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教育,以协调性心理发展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缩小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与此同时,也要提高性心理素质,促使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能够在适应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自我意识的调节,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恋爱心理问题,正如我国著名性学专家吴阶平教授所言:“不以好奇去开始,不以发生为懊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以后不必担心。这样便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后果。”这样才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促其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四

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关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新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途径。

1、结合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引导,对各要素和目标进行整合,改变消极价值取向,以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替代疾病的预防目标。具体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调整工作方式,改变以往以个别咨询为主导的教育模式。面向全校学生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从学生入校开始,展开系列的积极心理辅导与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的同时,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达到对心理问题积极预防的目标。

2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完善心理健康认知

对于独立高校学生来说,单纯的矫正问题和治疗疾病并不能让个体获得真正的健康,必须双管齐下,在治疗和矫正的同时发展个体积极的心理素质。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和接纳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改变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并深入宣传。例如根据积极心理学观点,真正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无病态,而应该是心理体验积极而丰富,并发展积极的人格品质,以此传输给学生积极的心理认知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水平。

3、结合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努力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宣传、心理课程、心理咨询三级教育体系中。首先,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营造学生人格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入广泛、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可以更多地涉及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提供积极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关注和培养自身的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等人格品质,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第三,努力探索实践积极心理学在心理辅导和咨询中的作用。例如,在心理咨询中结合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与积极心理学的原则,或组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团体辅导,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体验积极辅导的魅力。

总之,当前独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立足积极心理学范畴,坚持正向、能动的发展观,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积极教育为我们展示了发展性的教育模式,为独立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五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微信使用的现状来探讨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并探讨了如何发挥微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正面作用。

微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所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图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应用软件。微信具有迅速广泛的信息传播、简易上手的操作方式及个性多样的创新模式等特性,这使它快速成为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自从2010年11月微信项目正式启动直到今天,它已渗入教育、医疗、酒店、零售、百货、餐饮、票务等数十几个传统行业,使用微信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智慧型”生活方式。到2016年的第二个季度,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已经被微信覆盖,每个月的活跃用户达到8.06亿,2016年12月28日,微信团队在2017微信公开课上公布了《2016微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微信日用户高达7.68亿,且还在不断增长。在众多微信用户中,由于大学生群体具备迅速接受和掌握新鲜事物的特性,使其迅速成为使用微信的主要群体,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一天时间内最少会打开一次微信的占比高达59.7%。当前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交的一种重要方式。鉴于此,怎样将微信平台,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联系起来,从而使其更好的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便成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必须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微信对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多种的影响。

(一)微信对其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

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

1.微信能够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由于微信聊天不受时间地域的阻隔,因而其只需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及消耗部分流量就能在任何时候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参与小组互动讨论、在线咨询等活动,这种条件十分利于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2.微信能够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受众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除了部分公共必修课程是面向全校新生开设外,只有部分在校大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团体心理辅导、心理主题班会或心理拓展训练中去,而微信平台能够极大的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面。包括那些有意愿报考的学生、甚至毕业生,均可随时关注并持续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微信平台,从入校前到离校后都可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持续受益。

3.微信能够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学生大多在课外的休息时间利用微信平台接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过度专业的说教方式进行宣传,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因此在微信平台发布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应等同于理论化和专业化的教材内容,而应该向通俗心理学靠拢,让学生以休闲娱乐的心情接触微信平台发布的心理健康知识或相关活动,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愿选择内容进行关注。具有显著的网络虚拟特性的微信平台,这会使其不用考虑自己会因为表达不当言论而受到别人的当面嘲讽,使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的在微信平台上即时抒发自己的看法,并在表达和互动中巩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微信在方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大学生对虚拟社交产生迷恋,对正常学习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微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手机通信软件,其负面影响往往与手机网络一起出现,对微信产生上瘾症状的人如同“网瘾患者”一样,时刻离不开微信,潜意识里觉得不上微信就会错过重要信息,症状严重的人一会儿不上微信就会难受,有些人则会不断地刷新朋友圈,刷新间隔很短。大学生群体仍应以学业为重,这样的习惯会浪费他们很多宝贵时间。微信毕竟是一种虚拟的社交方式,部分大学生过度沉溺微信的虚拟环境,一定程度会造成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忽视,形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2.增加了大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日益明显,但对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却较为缺乏。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流有促进性,但同时也对其接触不良信息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从调查数据发现,56.5%的大学生判断不良信息的能力在较差、一般间。

3.使大学生活不再单纯而安全。调查显示,66.3%的大学生经常使用“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这些微信交友功能,41.3%的大学生会对陌生人加好友的请求进行回应或主动与其招呼,24.3%的学生有过一两次与陌生微信好友见面的经历,甚至有些人会经常与微信好友见面。微信的这些交友功能在拓宽大学生交际面的同时也潜藏着危险。目前,微信交友功能已经引发了问题,媒体曾经报道过一些有关大学生使用微信而引发的犯罪案件,均与微信的交友功能有关系,这些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都是通过微信聊天的形式先去结识被害者,然后通过热聊慢慢取得被害者的信任和好感,最后在指定地点与其见面,再对受害者进行不法行为。

微信的诸多特点如:省资费、时效强、方便快捷等,都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与快乐,但同时也隐藏着诸多弊端。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发挥微信的优势,避免它的弊端,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呢?笔者结合实际进行探讨,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公众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公众号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学习交流平台,作用不仅限于单向的信息公布。它应该开放的、自由的、互动的发布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吸引他们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平台的建立可以考虑从两处着手:一是考虑建立高校各级部门的微信平台,以教学系、学院、或心理职能部门的名义管理此类平台,进行面向较广范围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考虑建立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健康老师等的个人微信平台。对比各级部门的微信平台,学生更有可能对教师或辅导员的个人微信平台产生信任感,从而产生微信互动的意愿。

(二)调动学生使用微信了解心理健康的积极性。调查发现,通讯是微信被使用最频繁的功能,其次才是公共平台浏览。大学生更多是进行娱乐休闲性质的微信浏览,缺少主动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的意识。如何使大学生意识到利用微信加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呢?笔者认为各高校可通过课堂的宣讲、成立校园专栏等方式进行宣传,着重提醒大学生学习利用微信等自媒体在课堂之外不断提升自己;强调通过微信自学心理健康知识对于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水平的必要性。各高校还可积极探索多方合作,设立合理的奖惩措施,从外部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与教务处、学生处合作制订相关规定:每学期在微信平台表现积极活跃、通过心理健康考核的同学可获得额外学分。

(三)设置迎合学生需求的微信平台心理服务。首先,公共平台发布的内容要形式新颖多样、贴近生活实际、及时更新内容、互动积极热情。其次,设计一些主题鲜明的网上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或沙龙,利用平台发布消息,选定参与群体,创建朋友圈,举行网络沙龙或团体辅导。与一般心理辅导相比,微信朋友圈可匿名、更隐蔽,容易引起一些有心理辅导要求但没有充足的勇气的学生参与。再次,建议开展网络咨询服务,尝试建立一支学生心理工作团队,他们由心理学爱好者和各班级心理委员组成,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使之拥有一些常用的心理健康调节技巧及普通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考核的人员晋升为朋辈心理咨询师,他们既可以通过平台对需要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又能够具体负责微信平台的日常管理。

(四)保证微信平台的正面引导作用。微信具有虚拟性,容易因不便监管而不可避免地出现非理性甚至虚假言论等现象。在进行管理时,高校需要健全相关制度,倡导积极正面的网络言论道德,及时发现不良言论并进行过滤,保证微信平台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

[1]周家华,王金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吕文静。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今日中国论坛,2013(17).

[3]张祖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六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传播手段,正在逐步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衣食住行、身心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网络心理咨询采用传统的心理疏导和相应的信息技术,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轻松、主动地接受心理疏导,改变小学生腼腆内向的性格,解决小学生不愿开口诉说的难题,进一步解决心理咨询交流地点、方式、局限性的问题。

我认为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群众;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透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忙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带给心理援助的过程。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忙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到达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必须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而且在那里我能够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完成了大学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忙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能够用到这方面的知识。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忙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七

全社会都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对社会的种种变化和冲击,学生心灵中常常会产生巨大波动:一方面,他们为社会的改革、进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对某些具体变化迷惑不解。因此,我们就要在全社会树正气、治歪风,尽量减少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消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情况,不断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充实、完善,并发挥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一定会有很大提高,而健康的心理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德智体诸多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八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微妙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以性心理和“网恋”心理为基础的“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恋爱状况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青春期和性意识萌发提前,性自由、性渲染、性暴露及黄色书刊的增多,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日趋开放,传统性道德监督约束力下降。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与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密切相关,特别是作为处于青春期的高知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个体性成熟的旺盛期,这一时期的个体性心理、生理的发展,充满了风险和最具挑战性,他们的性健康问题值得我们加倍关注和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条件参与网络生活。“网恋”在大学生当中已不再是个新鲜词。大学生“网恋”现象在校园中已屡见不鲜,引起了诸多的感情、心理和社会问题。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在性的发育上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前叶迅速发育,促性腺释放因子和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相应提高到成人水平,性开始成熟。随着性发育日趋成熟,大学生的性欲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既是成熟的,又是不成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

2004年1月28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该调查是由“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组实施的,共对全国2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学生性文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双方愿意就可以有性行为的占32%,表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的占20%,表示有助于适应未来婚姻生活的占7%,表示只要能结婚则无妨的占8%,四项加起来超过了60%。与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比较,大学生认为“会引发社会问题,应受道德谴责”的比例有所下降;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的比例上升了26%。面对心爱的人提出的性要求,大学生采取的态度依次是:60%的人“晓之以理,帮助克制”,13%的人“冷静地断然拒绝”,12%的人“怕失去他(她)而委身求全”。在对待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女性更为谨慎:70%的女大学生在对待恋人的性要求时,会从理智出发,既力求维护自己的“性纯洁”,又力求维护双方感情而“晓之以理,帮助克制”;坚决维护自己的“性纯洁”而“冷静地断然拒绝”的比例是男大学生的3倍。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婚前性关系表示理解。大学生们已到了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心理上则更加早熟。在谈恋爱过程中,性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事,他们大多都希望有灵肉统一的爱情。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对性问题依然讳莫如深,青春期教育也很欠缺,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是观念现代,而行动保守。因此,性冲动和性苦闷仍常常困扰着他们。一位大学生说,我们周围的空气太紧张了,所有的人都怀着罪恶感来看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因此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位女大学生总是趁周末室友回家的机会和男友同居,内心的紧张、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周围的压力总使她有一种犯罪的感觉。因此,“性与健康”的一位大夫说,这一代年轻人“既不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单纯无知,也不可能完全像西方的20世纪6o年代那样,毫无顾忌地追求性解放,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苦苦煎熬”。

二、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的新趋向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项网上调查,2001年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l8—3o岁青年占85.98%,而上网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4.67%。据清华大学的一项抽样调查,大学生上网率高达88%。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任何新奇事物都有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网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同样吸引了大学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恋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缘分天空”。2003年3—4月,一项相关调查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展开,本次调查采用偶遇式的调查方式,在上述大学的本科生中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6份。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17岁,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分别占62%、27%和ll%。调查显示,超过4o%的大学生相信网恋有成功的可能性,超过60%的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大学生网恋心理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性格倾向,笔者对他们的性格进行了大致归类,将选择“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性格归为“前卫”型,选择“等其发展成熟,再作决断”的归为“理性”型,选择“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的归为“从众型”。调查数据显示,在有网恋经历的38名大学生中,“理性型”网恋者占53%,比率要略高于“前卫型的网恋者(占45%)。可见,性格“前卫”并不一定更容易网恋。调查还发现,网恋大学生中有55%的人都曾有失恋经历。这说明,曾经在感情方面受过创伤或是失恋过的大学生更容易尝试网恋。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处于“爱与隶属”需求层次的大学生,更需要别人的接纳、关爱、欣赏和理解。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这种需求或是在这方面遭受挫折和创伤时,就会将这种需求转移,寻找其他途径补偿。网络的适时出现恰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需求。

通常,同龄群体的行为具有从众性,在网恋问题上也同样如此。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占92%)有过网恋经历的大学生,其周围也有人有过类似经历。从人际互动的角度上说,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大学生都是2o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而且彼此朝夕相处,周围环境特别是同龄群体的影响就会更加显著。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网恋,虽然自己主观上并没有刻意盲从,但网恋却占据了潜意识中的一定空间,一旦有机会,就更容易去尝试。正是这种同龄群体的示范作用,使得尝试网恋的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网恋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这个结论和我们的

经验

相符。毕竟,来自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触网”时间更长,对新兴事物有更少的排斥心理,网恋也就更有可能。而那些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的大学生,则更容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保守,做事循规蹈矩,在情感问题上更倾向采用传统的方法。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别,大学生在网上可以展现自己的虚拟人格,这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在网络中出现。但有些大学生在网上虚设了一个自我,想以这个虚设的自我,获得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获得的爱情或得到一种自我满足。这对于能够控制自如地进行网上人格或现实人格转换的同学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反而是一种解脱现实压抑、调节心理平衡的好办法。但有些大学生却无法将网上人格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灵活转换,渐渐地造成了自己人格分裂或其他障碍。网络爱情总是带有太多的虚幻性,可信度太低,好多“网恋”者大都是带着面具游荡网坛的人。这些人不用解释,因为在网上,解释与掩饰的区分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况且,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有关网络的法律体系来对网络生活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管理。现在唯一可以借助的是网络道德的隐形准绳,而这又毕竟是“无形”的。坦率地讲,网民的素质还尚需怀疑。因此,在没有法律保障下的“网恋”,犹如雾中之花,水中之月。在有关网络的基本法律体系完备以前,这始终是一个基本的网恋倾向,希望此问题能引起广大热衷于“网恋”的大学生的警觉。

三、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中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发生的变化和“网恋”心理出现的新趋向。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做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其次,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和集体活动,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又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都能有效地转移和宣泄青年期性冲动。同时,青年期个体经常涌现的性冲动,无论来自个体内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都必须有合理的途经加以疏导。对于人格成熟的人来说,适当的意识调节和合理的升华作用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法。而事实上,任何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都是转移、宣泄性冲动的有效方法,都可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把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也是增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上海大学商管学院邓研会策划主办的“心跳回忆——邓研会与你共谱春季恋歌”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活动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展开,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就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深入探讨。心理辅导老师和学院辅导员老师作为嘉宾一起与同学参与讨论。通过访谈主持人的现场访问,嘉宾老师们与同学分享各自的心路历程。校园歌手恰到好处的歌声引起共鸣,爱情测试游戏将师生互动推向高潮,由学院邓研会成员自编自导自演的dv作品作为活动的一个亮点,使同学在别开生面的爱情课堂中有所收益。

再次,开展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对“网恋”的认识。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是一项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绝不可以打击压制,亦不可坐视不理,而应该正视、处理好“网恋”这一问题,使学生从思想和心理层面加深对“网恋”的认识。

最后。应加强大学生性心理、性道德和人格教育。性心理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性欲和性冲动,正确理解性欲受社会道德规范所制约,受法律约束。性,不仅是个人的生活问题,也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做好性适应的平衡过渡,自觉地控制性欲、性冲动。性道德是个体道德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结果,道德观念的内化要经过外在的教育,引导他们多了解我国的国情及所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有健康的择偶、恋爱心理,认识婚前期性行为对当事人的不良后果,学会用自尊、自强的心理对待恋爱期的挫折。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卖淫、嫖娼等非法活动。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工作,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便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性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兼容而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格作为个体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包含了性心理的因素,性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格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个体任何性的活动都反映出其人格的特质。人格的成熟与否又影响到个体性心理的发展水平。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曾经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足见性与人格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大学生的性教育与人格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结合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其进行社会价值观、道德意识、性别角色、个人意志品质、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教育,以协调性心理发展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缩小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与此同时,也要提高性心理素质,促使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能够在适应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自我意识的调节,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恋爱心理问题,正如我国著名性学专家吴阶平教授所言:“不以好奇去开始,不以发生为懊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以后不必担心。这样便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后果。”这样才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促其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


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论文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