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管理心理学论文(模板18篇)

最新管理心理学论文(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5 16:25:03
最新管理心理学论文(模板18篇)
时间:2023-10-25 16:25:03     小编:MJ笔神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一

在西方发达国家,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几乎都具有心理学的知识背景,而一般管理人员也都在逐渐以心理学作为管理的工具。因为对hr这份工作的好奇和向往,促使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去进一步了解它,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信息。

如果一个人看清了团队的未来发展目标,并认为随着团队目标的实现,自己可以从中分享到很多的利益,那么他就会把这个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其次,目标是一种有效的协调因素。所谓“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相互信任主要来自对事业远景目标的信心和需要,而对事业远景目标的信心则是建立在对团队成员的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这种信任既包括对团队成员能力水平的相信,又包括对团队成员正直程度的相信。储户对银行信心不足,会采取“挤兑”行为。假使创业团队成员间彼此产生信任危机,也会采取短视的机会主义行为,并最终危害团队未来的事业。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利益契合都是构成有凝聚力的创业团队的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创业要发扬创业精神。没有创业精神的创业不会成功,也不能称之为创业。创业精神是创业团队集体的精神状态和对事业所持的态度。创业者往往不乏激情,但激情绝不是创业精神的全部,他应包括更丰富的内涵:

一是耐心和牺牲精神。牺牲精神对于创业者,只不过是基于对未来信心的投入的勇气。

二是开拓精神和敬业精神。创业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都需要开拓精神。有人说,创业者是一群不知疲倦的登山者。

三是胸怀、气度和包容精神。创业期的条件一般比较脆弱,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必须学会包容,才能聚集更多的人才,并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

成功企业家的某些素质是先天的,如基本的品质和能力,但更多的则是后天修炼而成的,无论能力还是人格都是如此。可以说,企业的成长过程,是创业者能力不断成长和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团队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若团队的成长快于公司的成长,则团队成为公司成长的促进因素;若团队的成长滞后于公司的成长,则团队成为公司成长的阻碍因素。

处于创业期的小公司,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个人修为尤为必要。提升个人修为主要指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对于领导者而言主要是加强非职务影响力、非地位影响力修炼。即大家常说的“以德服人、以能服人”。团队的整合实力是创业者最大的财富。绝大多数职业风险投资人把“宁要一流的团队二流的想法,不要一流的想法二流的团队”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是有其道理的。

因为即便再天才的想法也还是具有可复制性的,而团队的整合实力却是难以复制的。从提高团队内部亲和力、凝聚力的角度讲,做到以下几点是最起码的要求:

一是尊重。尊重说白了就是拿人和事当回事儿。人们只有尊重彼此的意见和观点,尊重彼此的技术和能力,尊重彼此对组织的全部贡献,团队共同的工作才能比这些人单独工作更有效率。团队内部的每个成员间要相互尊重,否则,一个团队将无法运行或走向解散。团队的领袖更要为团队创造一种相互尊重的基调,以确保团队成员有一种完成工作的自信心。团队的领袖不是上帝,不可以搞“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二是自律。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进行归因时,通常是按照以下模式进行的:行为者倾向于情境归因,观察者倾向于内部归因;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的结果归因于情境。换句话说,人都有“委过争功”的本能。因此,树立“以责人之心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的自律意识,在团队内部就显得极为必要。三是公平、公正。公平就是一碗水端平,客观地评价自己,客观地评价他人。要讲公平、公正,就要讲将心比心、换位考。

俗谚所谓“事怕反,理怕颠”、“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创业期要讲摆平,更要讲公平。无论公平、摆平,关键是要用心治心、以心换心。团队成员对工作只投入很少的精力,“心”没有放在工作上,是团队整合最大的失败。四是学习意识。对一个创业团队来说,如果不善于学习,不坚持学习,跟上时代潮流,同时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那么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在这个竞争的时代里会越来越弱,逐渐老化钝化、脱离时代。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管理活动中个体、团体、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理念,协调组织与团体的人际关系,改善组织与环境条件,改进领导与管理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组织与人员发展。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管理心理学发展至今也经过了漫长的时期,因此要在实践中去将它的作用发挥出来,不断完善、创新,这是我们学习最主要的目的。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二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空巢家庭的增多,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孤独感成了影响我国空巢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提出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继续弘扬“孝”文化传统、发挥空巢老人主体优势并构建完善的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等对策来帮助空巢老人克服孤独感。

关键词:空巢老人;孤独感;对策研究;精神慰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空巢老人的增加,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人身安全、精神慰藉、经济供养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有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老年人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中孤独感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影响老年人心理孤独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空巢家庭的增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笔者试着对我国空巢老人孤独感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并提出合理建议,为解决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安度晚年。

一、我国空巢老人孤独感现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孤独是指一种被对自己和他人、群体有意义地融合的系统排斥在外时所产生的感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孤独的形成不仅与个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相关,而且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因素相关。由于空巢老人缺少来自家庭的精神慰藉,精神文化生活得不到满足,其心理孤独感尤为严重。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60-70岁的老年人群中,有孤独心理症状的占到1/3左右;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达到60%。由此可见,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现状不容乐观。

现在将“空巢”和“孤独”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有很多,王玲凤(20xx)的研究认为城市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情感问题,其中最主要是孤独感。访谈结果显示,城市老人普遍遭受孤独,且部分老人常年承受孤独,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也有类似研究发现与非空巢老年人相比,空巢老年人有着较低的社会支持和经济收入,更易产生孤独感。孤独感不仅严重降低了老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损害或严重损害其社会功能。

高级心理咨询师张沛超指出,孤独感对于空巢老年人来说,是常见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寂寞、苦闷、心烦、少与人交谈,如果不加以及时防治,久而久之强烈的孤独感有衍生出精神疾病的可能。有的丧偶独居老人,由于性格孤僻内向,加上子女亲友平时疏于关怀,孤独抑郁心理日益严重,进而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目前由于孤独感引发老人自杀率不断升高的现象,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对孤独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不了解孤独感的表现和危害,尤其是男性老人。这很可能与社会文化、社会角色期待有关,男性普遍被认为是不拘小节、心胸宽阔且能承受压力的,这种角色期望可能导致男性较少关注自己心理状态。同时当意识到自己遭受孤独时,也很少有老人主动采取措施减轻或消除孤独。老人普遍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对孤独感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特别是空巢老人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消除孤独感的调节技巧。因此如何排遣老人的孤独感,提高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二、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原因及危害

(一)空巢老人孤独感的成因

一般认为,子女不在身边是老人产生孤独感的直接原因,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有可能是造成空巢老人内心失落的根本原因。而林明鲜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分住并不一定会导致老人孤独感的产生,它不能成为老人晚年生活感到孤独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最重要的是代际之间有没有亲密的交往关系。“空巢”背后真正影响老人内心孤独感的是其晚年婚姻状况和子女的孝顺程度。

随着社会发展和老人认识的提高,传统的居家养老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与儿女分住,成为当下一部分老人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看,“空巢”其实并不是老人被动接受的现实,而是很多老人自主自愿的选择。然而如果空巢老人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情绪宣泄途径和社会支持系统,无处不在的孤独感就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孤独感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危害

1.损害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

众所周知,酗酒、吸烟等是损害健康的不良习惯,却少有人意识到孤独感也是影响健康的一大因素。有研究发现,社会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害还要严重。而且孤独可以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血压上升、压力增大,还有造成抑郁症的危险。孤独感可以增加人体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分泌增多可以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人更容易生病7。总之,孤独感会损害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孤独感和躯体疾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孤独感可能增加躯体疾病的患病;另一方面,患躯体疾病的老年人由于躯体活动受限,可能体验到更高水平的孤独感。

2.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孤独感容易削弱空巢老人的意志,降低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有研究发现,孤独感能削弱空巢老人的意志力和决心,降低老人的自控力,不利于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子女离家或子女去世后,老人最易产生无依无靠的孤独寂寞感。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社会支持度低的空巢老人有可能因孤独寂寞产生抑郁心理,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求生意志降低,严重的将可能导致自杀行为出现。

三、消除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对策

(一)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高空巢老人对孤独感的认识

随着我国老龄化、多元化的发展,空巢老人问题已不仅是家庭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将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到政府与社会层面来研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因此,我们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家庭、社区、养老院等积极采取措施,以老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对孤独感的认识。一旦遭遇孤独侵扰,应积极调整心态,以科学方法应对。面对应激事件,鼓励老人采用倾诉、宣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等积极应对方式,避免或消除孤独感的侵害。

(二)继续弘扬“孝”文化,给空巢老人精神慰藉

在我国尊老、敬老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的“夫孝,德之本也”、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都体现了我国重“孝”,重精神赡养的传统。心理学家罗尔认为,空巢老人问题之所以是问题,主要责任应该在子女方面,他们在社会压力的多重因素干扰下不知道怎样才能与父母融洽相处,加强“孝”文化的弘扬应该说是缓解和解决空巢老人心理关爱的一个重要路径。因此我们应继续弘扬“孝”文化,鼓励孝心孝行,积极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以亲情抚慰他们的孤独寂寞。毕竟亲情关爱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求,子女的精神慰藉可缓解或消除空巢老人的孤独感。

(三)发挥空巢老人的主体优势,构建完善的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服务体系

一些空巢老人在离退休之前是各自行业的优秀人才或社会有用之人,即使是那些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能量的人都有可能隐藏着天赋。那些生活经验、与困难斗争的品质,正好可以转化为帮助空巢老人克服心理孤独感的来源,并转化为优势,因此要积极挖掘并发挥空巢老人的这些优势。通过政府领导、财政支持、社会援助等多方配合,建立完善的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服务体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养老护理人员、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护理能力,给予空巢老人更多关爱与帮助,是解决空巢老人孤独感的有效途径。

空巢老人孤独感的消除不仅是空巢老人个人和空巢家庭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各环节都需要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问题。因此,为切实解决好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问题,促进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个人、家庭、社区、社会以及政府部门都要关注空巢老人,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发挥养老护理人员、医护人员的作用,这对于解决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问题,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三

心理管理学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为管理工作开辟了一条创新道路,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管理心理学进行分析探究,并相应的提出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管理心理学;现代化管理;实践探索

管理心理学是在企业长期的管理工作实践中逐渐产生的一门学科。随着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心理学也在逐步的深化,它通过自身基本的原理和独特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

管理心理学,主要就是通过心理学理论体系将某个企业组织中的人当作是其研究的对象,充分掌握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变化规律,进而实现对企业组织中的人的有效管理的重要目的。当前,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企业组织中的领导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在管理决策、管理活动、文化传播以及沟通和交流等方面的行为理论;另一方面,主要是根据企业组织中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并通过教育培训、选拔人才、奖惩机制等措施,使其在企业组织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一)管理心理学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企业发展需要以人为支撑,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原则,是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增强对人的关爱,让企业员工感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从而提升员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2].企业在进行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企业领导者不仅要加强企业的集中管理工作,同时又要将管理权限进行适当的分散,将管理权限发放到各级员工,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积极性。例如,某企业领导制定相关的部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考察和评比,对于表现良好、管理秩序效果明显的部门给予一定的聚餐奖励,让企业各个部分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自主管理工作中去,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通过各个部门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质量。

(二)管理心理学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提升企业发展效率

企业在进行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要通过管理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员工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深入挖掘企业员工的心里变化规律,并将其有效的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去,为企业领导的管理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例如,某企业定期召开员工大会,对企业发展规划进行详细的介绍,并且在会议上广泛听取各部门员工的意见,让他们合作制定出某个项目的具体规划,对于表现良好的部门进行奖励,激发其他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三)管理心理学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

在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工作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企业领导根据管理心理学理论进行管理工作时,需要对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有效的运用。首先,对企业领导的决策心理进行正确的把握。正确的决策可以推动企业发展不断进步,而错误的决策会将企业发展带向下坡路,所以,正确掌握决策的心理,提升企业领导的决策水平和能力,是增强企业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次,充分分析指导工作中的各种心理因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3].

(四)管理心理学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有效保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所以,企业领导应该充分掌握员工的各种心理因素,努力协调企业员工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而建立一个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团体组织,加强企业各部门、各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的发展共同奋斗。在企业的日常发展中,企业员工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竞争,面对这一问题企业领导应该通过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企业员工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良性的竞争,防止发生不公平的竞争现象,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效率。例如,某企业定期进行员工旅游、员工聚餐等活动,增强企业各部分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放松的环境中增进企业员工之间的感情;通过这种小聚餐举行一系列的竞赛活动,逐渐引导员工进行有序的参与,潜移默化的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竞争思想,从而在工作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结论:企业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管理心理学,充分掌握企业员工的各种心理变化规律,处理好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管理,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四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中培养学生成才与成长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但在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因为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学生社团的这一功能没有得以很好的体现,如何利用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管理效能,实现管理目标,而为大学生就业和素质拓展发挥积极地作用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实践的地方。

管理心理学团队建设理论学生社团管理

现代化大生产向专业化、协作化的方向发展,21世纪的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建设团队,铸造团队精神的重要任务。因此也对当代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大学毕业生在踏入社会时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有团队合作意识,理解并能够融入团队。但高校学生社团因其自身的群众性、自主性、开放性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活动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容易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因此,如何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心理学中关于团队和团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对于开创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1团队与团队建设理论简介

一般意义上讲,团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他们有着共同的行为目标,并保持着相互负责的工作关系,共享共同的成果,一种为了实现共同目标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的目标没有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是无法完成的。当团队形成之后,其成员必须很快发展出合适的能力组合来完成团队目标。

团队建设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愿意探索影响工作小组发挥出色作用的核心问题和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业绩。

高校各类学生社团均具备这样的特征,学生社团由不同专业、年级的同学组成,他们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成为社团的一员,他们是四种基本团队类型(功能团队、问题解决团队、交叉团队和自我管理)中典型的自我管理团队。相对于高校对于学生社团传统的管理方法,在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中运用团队和团队建设的理论更符合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方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社团的内部建设和制度完善,不断增强社团凝聚力,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的工作效能,在促进大学生素质得以拓展和团队合作意识得以建立的同时使学生社团管理的总目标得以实现。

2团队与团队建设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用团队与团队建设理论去指导学生社团建设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2.1社团管理方法单一,阻碍社团的发展

现实中各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庞大,社团类型多样,学校管理部门对其管理多停留在宏观指导层面,管理过程集中在审批活动项目、联系活动场地、收集活动报告的基础性工作当中。正是由于类似管理重心的偏移导致了学生社团的发展始终处于较为低级的水平,从团队建设理论的角度看就是学生社团始终处在团队的形成和震荡阶段,学生社团的成员无法在参加的社团中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出现了大一加入社团时踌躇满志,大二对社团的活动心灰意冷,大三大呼上当而不告而别的社团发展恶性循环。

2.2社团活动单一,阻碍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塑造和培养

目前,虽然社团类型众多,但活动方式大同小异,活动内容较为单一,通常是举办讲座,组织座谈等,缺乏新意与影响力。团队精神的塑造需要能够使社团成员产生强烈归属感和一体感的社团品牌活动,需要活动的开展能够给成员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单一的社团活动明显不能满足社团成员的这一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加入社团的最初愿望,成员与社团之间形成不了共存意识与深厚久远的情感。基于此,我们的大学生在社团中接触不到团队精神的理念,更感受不到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所能够带来的安全感和凝聚力,为他们走出校门时无法认同团队精神和无法与工作伙伴和谐相处、良好沟通埋下了隐患。

2.3锻造团队型领导风格的学生社团负责人工作成为真空地带

为什么要成立高校学生社团的问题现在在我国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答案,学生社团是高等院校实现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拓展训练的主阵地。但现实的社团建设过程中作为社团管理部门如何确立帮助大学生确立自己的社团发展方向,对自己创建和参与的社团进行准确的定位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直面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社团核心成员忽视传统的承袭和新老成员衔接,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的活动成绩,而不关心社团整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造成社团活动忽冷忽热,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这是我们在管理过程中锻造团队型领导风格的社团负责人的意识不够甚至是缺失的集中体现。

从管理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中在社团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由于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的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了学生社团的存在和运作不能满足社团成员的心理需求,不能实现学生社团本应具备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功能,同时也导致了社团的发展出现了瓶颈。在这样的社会和现实背景下,将团队和团队建设的理论应用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和建设中是迫在眉睫的,也是我们不断探索推进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

3团队与团队建设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3.1学校层面铸造团队精神

绝大多数高校都会在众多学生社团的基础上设立社团联合会这样的组织机构对学生社团的整体活动进行管理,如何在各种类型的社团之间寻找互补,通过社团与社团之间的协作取长补短,在社团联合会内铸造团队精神,进而在学校的层面帮助各独立社团克服社团活动单一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确立高校学生社团中高阶位的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来推进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的优化。

3.2学生社团层面注入团队精神

在学生社团中有效的注入团队精神,使社团成员能够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参与到社团的自我管理中,每个人在社团中能够感受到相互协作过程中带来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感受到社团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的高度一致,在日常活动的开展中就将社团与其成员结合成了一个高度牢固的命运共同体,在潜移默化就实现了对大学生进行团队意识教育和培养的目标。

3.3运用团队与团队建设理论来实现管理与被管理的良性互动

团队和团队建设理论要求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创造一个兼顾个人与团队,培养团队精神与个人发展相互促进的管理氛围,通过在团队中树立共同的价值目标和愿望,运用教育的手段推行一系列被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并融化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引导他们产生团队协作行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管理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都将有利于管理方法的改进和管理效能的提高。

总之,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理论体系需要我们不断去探寻,去实践,只有将新的理论和方法与实际的管理过程相结合,将理论具体化,不断总结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才能使我们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4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俞文钊.管理心理学(第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张心昊.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五

管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功应用到管理活动中,分析和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探索激励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以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管理心理学认为任何组织都是由众多的个体组成,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如何,直接影响到群体、组织乃至整个工作的活动效率。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心理过程具有共同性,但由于个体的遗传因素、成长的环境以及生活的经历等因素,导致个体在形成需求、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管理心理学将这类差异称作个性倾向性。相同的心理过程反应在每一个具体的个体上,得出的反应也是不完全相同。在能力方面,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个体在认知及活动效率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感知敏锐、思维深刻,而另一些则相反;有的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抽象思维;有的喜欢创新突破,有的喜欢循规蹈矩;有的对数字敏感,有的擅长归纳总结。在气质方面,有的性情温和,有的暴烈激动;有的情感外向反应迅速但不迟久,有的情感内敛反应缓慢但持续。个体经常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体现着个体性格上的差异,有的经常活泼愉快,有的经常多愁伤感;有的勇敢顽强,有的胆小懦弱;有的积极乐观,有的消极悲观;有的机智果断,有的优柔寡断……。个体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称为个性心理特点。个性的倾向性和个性特点有机地、综合的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就形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简称个性(朱吉玉,20xx年)。个性是个人能否施展才能、有效完成工作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在个性方面存在缺陷,肯定会使其拥有的才能大打折扣。对组织而言,一个干劲十足,心理和个性都很健康的员工,远比一个情绪不稳定、动力不足的员工更有价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是指个人的“显性素养”,包括基本知识和技能,即:个体所拥有的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这些可以通过各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知识技能测验来验证,亦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是指个人的“隐性素养”,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即:个体求职动机、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这些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组织在员工选拔中按筛选申请材料(如简历、应聘申请表)、预备性面试、知识技能测验、职业心理测试、结构化面试、评价中心测试、身体检查、背景调查等步骤来完成员工选拔工作,不仅对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检测,还要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优化知识技能测验+结构化面试的简单选拔方式,从选拔方案的遴选开始到选拔过程中的系列测试工作,遵循心理规律的客观要求,因势利导,保证优势动力的充分发挥,深入了解应聘人员的“隐性素养”,从而实现提高人岗匹配的准确度目标。

二、管理心理学在员工选拔中的运用

1.管理心理学在员工选拔策略选择的运用员工选拔对员工来讲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激励工具,员工选拔策略选择得当将有效促进员工不断学习、努力工作,保持较高的生产率;员工选拔策略不当常常会成为组织与员工之间产生矛盾矛盾的根源。组织在制定员工选拔方案时应高度重视员工的群体心理,慎重选择员工选拔策略,一方面要满足员工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保证被选拔员工保持持久、稳定的高效率,还要有效激发未被选拔的员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一般来讲,员工选拔策略一般可分为内部选拔和外部选拔两大类,内部选拔包括竞争上岗、民主推荐和交流调配;外部选拔包括对外招聘和招收应届毕业生。内部选拔是一种承认和开发员工能力的重要方法,其本身还体现了组织对员工忠诚度、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的认可,更多时候还会伴随着职务等级或者薪酬待遇不同程度的提升。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来讲内部选拔对员工可以起到正强化的作用,既能起到加强被选拔员工的积极行为的作用,又能使得其他员工出现积极行为的可能性增加。对于组织稳定员工队伍和吸引有价值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组织急需补充或即将需要补充一定数量的初级员工岗位时,或为获取现有员工不具备、不掌握的特定技术、技能时,或为获得具有不同背景、能够提供新思想、新理念和创新的员工时,可采取外部选拔方式。如果内部选拔人选的条件大致相当,竞争比较激烈,但却又都不太合适,在这种情况下,亦可外部选拔可以缓解这一矛盾,使未被提拔的员工获得心理平衡。开展合适的外部选拔可以在无形当中给组织现有员工施加心理压力,产生危机意识,激发斗志和潜能,从而产生“鲶鱼效应”,提高组织整体业绩。对于非空缺岗位的外部选拔需谨慎,避免给现有员工的心理造成不安全感,致使工作热情下降,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2.管理心理学在应聘材料审查上的运用筛选申请材料(如简历、应聘申请表)是员工选拔中的第一个环节,组织通过应聘人员填写的各种申请表了解应聘人员的基本信息(如学历、工作经验等),从客观的角度对应聘人员进行判断,了解应聘人员的职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工作的稳定性,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去初步评估应聘人员对应聘岗位的需求和动机,并据此预测其未来的工作绩效和可能的任职期,淘汰不符合绩效和稳定性预期要求的应聘人员,淘汰比例通常为6:1。关键岗位的选拔程序应包括背景调查环节,背景调查对提高应聘人员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着积极的意义。背景调查是指组织通过应聘人员原来的雇主、同事以及其他了解应聘人员的相关人员对应聘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和验证。组织在公布的选拔公告中明确提出选拔包括背景调查环节,应聘人员预先了解提供不符合真实材料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将会增加应聘人员使用真实材料和信息的可能性,降低组织核实材料的成本费用开支以及人员选拔上岗后的使用风险。

3.管理心理学在面试中的运用面试的关键是组织选派出的主考官的能力素质以及正确实施面试的方式。组织在选派主考官时要充分考虑选派人员的知识经验、人格品质和情绪现状,避免主考官用“有色眼镜”来审视应聘人员,主考官不应用第一印象给应聘人员定位,不应以应聘人员的长相和地域产生歧视,不应凭个人经验对应聘人员草率下结论,应尽量避免出现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定势效应,客观看待应聘人员,既不能因为某个优点而给予高度评价,也不能因为某个缺点而全盘否定,而是应该全面评估应聘人员是否符合岗位的招聘要求。主考官在面试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简单的提问来缓解面试的紧张气氛,消除应聘人员的心理压力,使得应聘人员能够轻松的进入角色,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和潜力;另一方面在提问的过程中多用诱导式提问让应聘人员更多的发挥余地,从而使得组织更加深入地了解应聘人员的能力和潜力;还可以通过比较式提问或者举例提问的方式要求应聘人员对进行比较分析或举例说明,以增加应聘人员的心理压力,更好地观察应聘人员的心理活动,辨别应聘者所谈问题的真假,了解应聘人员个人品格、工作动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4.管理心理学在职业心理测试的运用职业心理测试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测试、职业人格测试等等。职业兴趣测试主要检测个人在进行职业选择时的价值取向,评价工作价值观对人员选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些职业或空缺岗位与应聘人员的工作价值观并不符合,导致员工上岗后对职业或岗位可能并不满意,这不仅仅降低其工作绩效,甚至还会影响组织的效率。职业能力测试主要是通过测试个人的非生活经营积累而形成的能力来预测其在某一职业领域的发展潜能。能力不等同于知识、技能,能力更能表明个体在未来学习某一知识或技能可能达到的水平,也就是所谓的“潜力”,在心理学中也称为“性向”,它是一种能力倾向(李蕾,20xx年)。职业能力测试包括一般能力(智力)测试和特殊能力(能力倾向)测试。职业人格测试即个性测试,它主要是对个体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测试,旨在测量个体的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以便了解个体人格(个性)差异,在促进员工和谐发展的同时为组织合理配置人员提供参考。

5.管理心理学在评价中心测试的运用评价中心是一种综合性的人员测评方法,它主要通过公文筐测试、情景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或沙盘推演测评等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通过书面沟通、一对一的单向或群体互动的环境,运用多种测评手段,对个体现有能力,更对其潜在能力提供的客观、公正的评估。公文框测试的适用对象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它可以帮助组织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考核现有管理人员或甄选出新的管理人员(安鸿章等,20xx年)。它主要是通过赋予个体一个角色,并框定一个条件受限、时间受限的高压力高强度的虚构真实情景,观察个体心理活动的变化,了解个体自信心、组织领导能力、计划安排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分析决策能力、风险倾向能力、信息敏感度,从而达到预测个体在拟任岗位上独立工作的胜任能力即发展的潜力与素质。在情景面试中,主要是一些情景性的问题,即:给定一个情景,让个体扮演一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务,并在过程中对应聘人员施加心理压力甚至设计冲突,观察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中的各种心理活动以及反映出来的个体特点,它主要考查个体的思维灵活性与敏捷性、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能、处理冲突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个体进行集体面试。所谓“无领导”,是指不指定主持讨论的组长,不安排座位、也不布置议题与议程,但介绍一种管理情景,其中隐含待决策的问题,引导群体(5-7人)在一定时间内自由讨论,组织通过对个体在讨论中的表现及所起的作用来观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沟通能力、宣传鼓动与说服力、人际协调团结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及自信程度、创新力、心理压力、耐受力等个性特点,由此来综合评价个体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要求。沙盘推演因强调个体参与企业运行管理中的某一具体角色,赋予群体(6人/组,2-3组)相同的场景,它要求个体在短时间内高度投入到模拟情景中,具有竞争力、趣味性、实用性和实战性等特点,在群体互动中个体掩饰或者伪装较为困难,从而能够让组织有效地观察到个体的实际能力。通过沙盘推演,可以考察个体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统筹能力、预测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它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

综上所述,每一个应聘人员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每一个岗位之间亦存在着不同的岗位胜任特征,采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视野分析员工选拔中的各种现象,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既充分体现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又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识别应聘人员的心理及其特征,为准确的评价和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有意识地帮助组织选择合适的员工选拔策略。有效地开展应聘材料的审查、面试和各类测试,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提高员工选拔工作水平和质量,打造团结高效的员工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六

把教育管理心理学运用到高校学生日常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说服力和感召力,不仅能丰富和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而且能完善和促进高校学生的工作理论。

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

教育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心理学与教育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教育管理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有一个综合、吸收和运用的过程。综合体现在教育管理学和心理学结合部位上所进行的融合、吸收和运用,是对当代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研究成果的积极选择态度,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管理实践的需要。要完成这样复杂的工程,就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论作为该学科的理论基础,还要继承和借鉴现代管理心理理论的先进理论成果,发展和丰富教育管理心理学。

就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管理对象的过程来看,学生心理是教育管理心理的核心,教育心理首先必须研究学生内部的心理发展过程。其次,教育管理过程包括师生双方的活动,学生既是教育管理的主体,又是教育管理的客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教育管理心理学还要研究各种影响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各种因素,以便更好地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二、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

1.环境因素

(1)社会因素。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新的人事制度、就业体制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让大学生们应接不暇。大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往往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甚至背道而驰,这就造成了学习和实践的冲突。另外,大学生是最具有活力和激情的青年群体,他们对社会和人生有较高的期望,对国家问题、社会问题、个人发展问题比较敏感,但对现实中出现的各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产生不满和困惑。对理想和现实怀疑,对社会现实不知所措,对自生抱负和自身能力不肯定,对成功和挫折有落差等方面的强烈冲突,使大学生产生困惑、焦虑、抑郁、甚至消沉等种种不良现象。

(2)学校因素。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健康教育。培养一批批学习理论知识的高手,但在生活上自理能力差,身体素质差,与激烈的学习和工作竞争环境相冲突。另外,学校教育有时与社会要求相脱离,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不相适应,学校理论教育与工作的实践脱离,造成所学与所用相冲突。

(3)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是人生的重要基石,父母及长辈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教育方法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和性格。如今,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几代人将所有的爱集于一个小孩身上,造成小孩形成了自私、孤僻、自我等性格。另外,对于贫困的学生而言,父母含辛茹苦,甚至举债让孩子上学,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和心理压力。自卑、自私、孤僻等与学校和社会的开放、包容、多元形成矛盾。

2.学生因素

(1)心理因素。许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与高中阶段不同,大学提倡的是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竞争压力大,使许多学生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随着社会的开放,谈恋爱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动机也越来越复杂。一旦受挫,情绪就会受到极大影响而产生苦闷、抑郁,甚至转而报复他人等,如不能正确处理心理和感情中的种种问题,一旦产生矛盾就很容易用激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近年来有越来越多高校学生自杀的案例,时刻提醒着家长、学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2)身体因素。大部分学生自幼娇生惯养,生活上大都由父母照顾得周到细致,这与校园集体生活、集体伙食完全不同,造成饮食不习惯,身体体质更弱而产生焦虑,无所适从。大学生们或者埋头读书考证,或者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而无暇顾及身体锻炼,造成身体素质差与激烈竞争和学业压力要求的良好身体素质相矛盾。

(3)性格因素。如今,电脑早已普及,而网络成瘾已成为学生问题中突出的问题。长时间上网或游戏,占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的时间,因而容易使性格变得孤僻,产生对社会的隔离感、悲观、沮丧等心理障碍。另外,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几代人将所有的爱集于一个小孩身上,造成小孩形成了自私、孤僻、自我等性格。部分小孩不愿与同学接触,不主动与人接触,久而久之脱离了群体。

三、教育管理心理学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大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高校管理者应该将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多种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学生管理实践中去。

1.把大学生视为社会人,而不是学习的工具,细心呵护大学生的心灵,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是培养有健全心灵、健康人格的人的地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应在学生平等互信互爱的基础上进行。设置组织的目标,调动学生集体的士气。同时学生工作的管理工者在工作中要积极与班级中的非正式集体成员沟通与交流,使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的需要平衡,共同发展。

2.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大学生每个阶段的需求。

高校学生工作主要解决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问题,需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学生工作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大学生不同时期的需求动向和行为表现,对大学生适当可行的需求要尽量满足。并且,管理者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引导学生树立高尚需求,确保学生集体积极向上。

3.心理辅导机制不仅要纳入学生管理工作中,而且要尽快健全,而不是流于形式。

大学生已成为心理疾患易发病群体,完善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工作已刻不容缓。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通过一对一对话或者有意识的团体活动等途径,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和人际交往的艺术,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时期。

4.建设一支业务水平够硬的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当今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辅导员不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而且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出一支业务水平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帮助辅导员更好地了解自身工作的意义,体会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体验工作的光明前景,为这支队伍减少压力增加动力,保证辅导员队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更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才能起到维护高校稳定的积极作用,保障学校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同时,更好地进行人文关怀和素质教育。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七

一、自我认知促使我确定心理学为班级管理的利器

(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一)笔谈―――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

我的目标是做一个“体验型”班主任。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形成了个性化的思考和见解,树立探究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反思能力和创新素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师生幸福成长。与此同时,我能很好地进行家校合作,家长的支持是强有力的教学后盾,支撑我的班主任工作。我的班主任的工作理念是“以仁为本,法理先行;生本为源,师导入流;身心发展,全面创新;言传身教,静水流深。教育无它,惟爱与榜样而已。生所欲与之,生所恶勿施。”

[班级管理心理学的意义探讨论文]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八

摘要:

人作为管理当中最重要的资源往往决定着组织的成败,管理人一般通过管理制度来约束和配置组织资源,那到底管理制度和人性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本文从人性问题角度出发探究了人性与管理制度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管理制度人性探析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管理成败的核心就是人,人性问题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始终。作为当代管理人,要想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选择恰当的管理方法,就不得不弄明白管理制度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一、管理制度的内涵

管理制度,就是依照既定的程序和规章进行管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用制度来管理人。管理制度的制定,意味着管理活动的范围与内容都由制度作出界定,管理者的权限范围及行使方式都要有制度依据,任何组织成员的言行都须合乎制度要求。管理制度应用于管理工作中也就是制度化管理。作为科层制的必然产物,它相对于传统的、主要依靠习惯和经验进行管理的方式而言,摒弃了随意性和主观性,标志着管理从经验走向了科学。

二、“人性假设”理论的内涵

“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所谓“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对于人性的基本看法。1957年美国学者麦格雷戈在《企业中人的方面》一文中,首次提出人性假设概念,并得到了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西方管理心理学者认为,存在四种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纵观管理学的人性假设理论,都是从分析人的行为和需要入手,概括出处于一定时期生活在特定环境中人的心理行为模式,以此作为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指导管理活动,并在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1.“经济人”。

“经济人”也称“实利人”。这个理论是泰罗在19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这种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因而人在组织中是被动地受组织操纵、激发和控制的。在“经济人”假设之下,管理者把人视为生产工具,管理方式强调对人的控制,管理手段简单。泰勒曾经把这种管理称之为一次心理上的革命。

2.“社会人”。

“社会人”也称“社交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根据他在霍桑工厂试验的科研成果而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人不只为经济利益而生存,人是社会的人,除物质条件外,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还有社会和心理因素,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他们各种需的满足程度。在这些需要中,获取友谊、得到尊重等方面的社会需要尤为重要。“社会人”的观点,第一次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强调了人的社会性需求,突出了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与之前“经济人”的观点相比,无疑是一大进步,这被看作是人性化管理的萌芽。

3.“自我实现人”。

“自我实现人”也称“自动人”,这一概念是由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人”的基本观点是:人除了一般性社会需求外,还有充分运用自己能力、发挥自己潜力、实现自己理想的愿望。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人”实质上是“社会人的进一步发展,麦格雷戈称之为“y理论”。

4.“复杂人”。

“复杂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摩尔斯、洛施提出的一种人性假设。“复杂人”的观点是:人不只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可能是纯粹的“自我实现人”,而应该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映的“复杂人”,他们将建立在这种人性观基础之上的管理理论称之为“超y理论”。在此理论主导下的管理方式强调:要根据具体情况——员工的个性特征、工作环境、任务性质,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措施,一切管理活动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这样的管理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变”。从人性假设的演变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的管理理论代替了旧的管理理论,开始重视人的因素,改变了其作为工具价值发挥作用的管理状况。

三、管理制度与人性假设的关系

人性假设和管理制度是共生共长的,有什么样的人性假设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反过来当一种管理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无法适应管理实践时,就会倒逼新的人性假设的诞生。在“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前提下,管理制度的实质,就是用经济手段从员工那里买来服务和顺从,建立一个权力——职责体系,并且辅之严密监控,既以利益驱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又以惩罚手段阻止员工本性中非理性因素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干扰。在工业社会,经济人假设得到了空前的追捧。但随着工业化发展,心理学家发现,有些人类行为是不能用经济人假设解释的。于是,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开始调整,新的人性假设出现。在“社会人”假设的下,员工和组织的心理契约发生了变化,管理不再是死盯着任务,而是更多的关注员工的社交需要,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再把重点放在正式组织的运作上,而是着眼于对员工的关心和移情式理解。“社会人”假设较之于“经济人”假设的优点在于,将人们对物的关注转移到了对人的关注上来,这被看作是人性化管理的萌芽,但它仍然存在缺陷。社会人假设只注重克服人员之间的疏离,却存在着人员与工作的疏离。梅奥认为,工业化造成了工作的无意义,但社会人假设并未把工作变得有意义。因此,从组织和工作本身出发,心理契约还需要重新再调整,“自我实现人”假设诞生。根据“自我实现人”假设形成的心理契约,管理既不需要一门心思强调利益驱动,也不需要过多考虑人际关系和员工情感,而是要发掘工作的意义,采用各种方式使员工通过工作感到自豪,产生自尊,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自我实现人假设反映在管理制度上就是参与式管理,通过对员工的内在激励时期参与到组织目标实现中去,并且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做出创造性成就。很多管理者都很赞同“自我实现人”假设,但是在现实中,这种假设的应用却受到很多限制。管理者常常会看到工作中总有一些员工,没有表现出自我实现的愿望。因此,自我实现人并不完全适用于现实。针对此前人性假设理论的不足,管理学者提出了“复杂人”假设。“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格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它并不是固化不变的,是在不同的情境和动机下表现出不同的目标追求和绩效表现。也就是说,没有一种唯一正确的管理策略在所有时候对所有员工都管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人性假设和管理制度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人性假设是在一定的管理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管理者依据这种假设制定管理制度和规则,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当这些制度、规则、模式无法有效适应管理实践甚至对组织绩效产生阻碍时,它就会要求管理者对人性问题重新进行认识,以制定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管理制度。可见,每一种管理制度里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都遵守着一定的人性假设,以之作为自己的价值前提。所以,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必须对人性、人的`本质进行科学把握。

参考文献:

[1]周敦耀.论人性假设[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

[2]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新进展评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1).

[3]葛新斌.试论人性假设问题的管理学意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九

通过这一学期的《管理心理学》的学习,虽然我选择了自修区,虽然我承认有时候听课不 怎么投入,但是一学期的学习下来我也是有些体会的,不是很深入却也是我自己的想法。

第一堂课就被老师的规矩给“折服”,怎么说呢,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分法,那时侯就想到

底是关于管理的课程。从这里我也明白大家应该要互相尊重,最后一堂课同一个评分标准我也很欣赏,我不明白那同学是怎么想,我是乐于接受这样的结果的,我还觉得老师是很尊重我们的呢。

这段时间对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

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认识了我自己,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对自己还是有了小小的了解的。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那点,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 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看到那么几条,我真觉得怎么那么象呢,我好好的反省了下,我要好好努力的,我得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规划。

人是社会性的,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人不能独立的生存,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团队中,个人在团队中的行为,同他在独自一个人时的行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规律。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把许多独立的个人,团体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信息沟通是交流意见,传递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沟通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管理者,首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有效的沟通。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人在社会实践和团体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们团结一致,协调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真不得不承认网络的强大,我晚上回忆了一晚上,总觉得自己有很多想说,可是真的动手不知道怎么下笔,担心写杂了偏题,专业的东西我又不知道怎么写,也许是我太在乎了吧。我记得最多的是《士兵突击》,还有些例子影片,还有swot分析,然后是些零碎的片断了。

这一学期的最大收获,让我知道的大家应该互相尊重,也明白了有些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这点是来自生日的那个打赌,还有也对我自己做了个小小的分析,知道什么我的第二象限是什么,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心得体会在《管理心理学》中,我学习了“人的从众行为”,我想既然人有从众行为,那么由人组成的企业同样也具有从众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非理性的企业从众性行为正破坏着我们并不富足的改革积累。为什么在中国的企业界、企业之中会有这种从众性现象? 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很多方面制约的,但主要归纳来看一是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二是受自身思维的影响。就正如一个人的跑步行为,只有当他有了跑步这个想法(内部因素),而且至少有一个能跑步的地方(外部因素),他的才能实施跑步这个行为。如果他自己没有要跑步这个想法,就算有再好的跑道在面前,他也是不可能跑的。如果他在水中,就算他再想跑,他也是不能够跑,而只能够游。同理,一个企业的从众性行为也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利润空间比较大

如果有某种产品在市场上毫无利润可言,我想是不会有企业愿意生产的。正是有利可图,有暴利可图,才使众多的企业盲目地争相进入。先进入的企业由于获得了暴利而极速膨胀,这种"模范"的影响导致更多的企业急于进入,形成另一轮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可以说,高额的利润是产生从众性行为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进入壁垒比较低

进入壁垒包含两方面:一是技术方面的壁垒,二是资金方面的壁垒。也就是说某个行业有从众性行为的发生那么该行业进入所需要的资金肯定不多,其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一定不高。

三、市场机制不健全

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必然要导致竞争的无序,而这种无序又会成为企业从众性行为的催化剂。大家都想乘乱捞一把,在里面的想多捞些,还没进去而看着眼红的拼命往里挤。市场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控,就像一群人(企业),得了一种病(从众性行为),医生(市场机制)却不知道该怎么医治(约束,调控),传染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身体特好的熬过来了,熬不过的占大多数。

目前,我们的市场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强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也就是说很多企业没有该种产品的生产资格却上马生产,市场对这种无证上岗"的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制约,这样就会造成很多企业没有完备的生产手续也能生产,为从众性行为的发生开了方便之门。

四、领导素质比较低

一个企业的行为是由这个企业的领导者作出的,领导者所作出的决定能反映其素质的高低。通过对众多的失败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共同之处。首先, 企业领导者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这种意识是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作为参考标准。企业家往往无意于追究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道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企业家们的功利意识。追求功利,就是要求高额的利润,从而又归结到从众性行为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上来了。其次,企业领导者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我们的许多企业领导者缺乏对游戏规则的遵守,许多人以“不按牌理出牌的人"为标榜。本来,不按牌理出牌,出奇招制胜是很好的经营手法,但是由于领导者自身素质偏低,不按牌理出牌变为了不看自己的牌出牌,不按规律,规则出牌。在企业发展的决策上是天马行空,百无禁忌。根本不在意自身的条件够不够。再次,领导者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这主要是我们现在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改革以来的第一代企业家,他们没有受过什么专业化的教育,没有受过现代化管理的训练。基本上都是敢闯,敢拼再加运气而获得成功的。这种先天的不足常常导致很多企业家在获得一点成功之后不思进取,刚腹自用。 当该行业前景较好时,企业家们的这些缺陷就会被掩盖,但当该行业一出现行业危机,或者是较高的获利时期过去后,这种先天不足就要演变为灾难。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十

管理心理学是通过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及行为反应模式、探索合理的管理策略,从而调动个体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个体工作效率,最终完成团队共同目标。在现今医患矛盾突出、医生工作环境不佳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稳定住院医师队伍、如何较好地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都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管理心理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使其在实践运用方面发挥出更现实的意义。

管理心理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院毕业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卫生系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不断推进,在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医生工作环境不佳的社会大环境下,不论基层医院还是大医院的一些住院医师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心理问题。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因其与培训医院之间形成的新型培训关系,而使其成为各培训医院中的特殊群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面对已有政策的调整和新政策的推出能否具有积极态度,直接关系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这项医改措施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所在医院的现实效益和长远发展。本文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人文、社科、心理等多种学科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与团队有关的个体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反应模式、团队整个群体的群体结构与特征以及整个团队的行为规律,探讨运用这些规律进行预测和控制一些不利于团队整体目标的行为,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在一定可控成本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调动团队内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学科。是研究团队系统内个体与群体、团队结构、团队内个体行为对于团队整体的影响,从而预测和管理团队内个体行为,提高整个团队绩效的学科。

古往今来,个体作为团队最基础的组成成分一直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中国古代的先哲亦充分认识到个体对于整个团队的重要性,例如:先秦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认为“兵事以民为本”;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韩非所着《韩非子》中“凡治天下必因人情”……由此可见,个体是团队的基本成分也是最重要的组成成分,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将有助于调动个体的工作积极性、改善团队的工作软环境、消除懈怠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维护团队稳定发展,实现团队共同目标。

目标:培养临床医学人才、提高我国临床医疗工作水平。1992年卫生部发文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医院试点建立有规模的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且与国际接轨引入竞争和分流机制,让毕业医学生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实际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完成由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从而向全国各级医院培养、输送优秀的临床住院医师,促使住院医师由“医院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变,造就高水平临床医生。

职责:各试点医院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制定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政策,组织住院医师的招聘工作,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日常管理及培训工作,组织对二级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的质量评估,办理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

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我们发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与完善。

1、在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院及部门乃至带教老师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视程度方面。带教师资参与意识不强、水平和责任心参差不齐、教学意识不高,导致培训流于形式,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更有甚者任其在临床实践中自行摸索,从而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2]。

2、在学员个人方面。由于医学生的学制长达5—8年,导致学员到而立之年却没有立的资本。成家、养家成为时刻悬在学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目前住院医师的收入,是单位给点,培训基地给点,一个毕业五年的医学生,奖金只有几百块,严重影响了积极性。丁香园的一份调查亦显示:93。4%受访者认为“规培医生待遇不高”。这就导致了规培医师队伍的不稳定。

西方现代管理学之父、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管理的三大任务:实现团队的特定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围绕这三大任务,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管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一终极目标,从国家到个人我们有三个层面的工作可以做。

在国家层面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圆满落实与国家政策的支持指导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国家在政策上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予以认定、支持和倾斜。除了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国家政策性指导、建立国家认证的培训基地、为培训基地提供物质上必备的培训条件和技术、方法上的指导以外,解决规培医师的执业注册、职称评审、社会保障、岗位聘用等问题,以解住院医师的后顾之忧;对结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建立人才的流动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财政上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作为培训基地的医院在设备及人员薪资方面的资金投入。国家各级政府如能提供相应的经费给培训基地,做到专款专用,解决医院的后顾之忧。

在医院层面上,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硬件方面落实教学场地、完善教学场所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有力的支撑;在软件方面保障规培医师的福利待遇包括在培训过程中的工资、夜班费、节假日的值班费以及工会的福利等。只有将规培医师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同于医院在职职工,才能相对减轻规培医师的经济负担,同时增加规培医师的归属感和被认同感。

在个人层面上,我们还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如何使带教老师和规培医师具有神圣的使命感、促使带教老师和规培医师觉得自己的工作富有成效并具有成就感。

由于个体的生长环境、成长过程各不相同,致使个体的修养与品性不同。不同的个体对于各自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的:出人头地,衣锦还乡,让看不起自己的人佩服自己等等都可以成为个体的终极目标。而这些目标既可以是崇高伟大的,也可以是世俗简单的,但其共同点都是积极向上的,是想要做点事情的欲望。先贤孔子云:“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由此可见,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者如何去发现带教老师的需求,如何去挖掘规培医师的个人目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管理内容。春秋末年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可见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原则,即个体的终极目标与团队的终极目标的协调一致。那么,如何将带教老师以及规培医师的个体目标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终极目标———培养临床医学人才、提高我国临床医疗工作水平有效地整合起来,这将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者的重大课题。

归根结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所需面对的还是一个对于个体的管理问题,一个如何激发个体工作欲望的问题,一个有效整合个体目标与团体目标的问题。只有通过从国家到个人三方面的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临床医学人才、提高我国临床医疗工作水平这一最终目标。

[1]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z]。卫教发(1993)第1号。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司副司长王辰。“2014清华长庚医疗改革发展论坛”讲话[z]。

[4]何珂。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医学伦理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11,(z1)。

[5]伍敏谊。试探如何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参培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j]。人力资源管理,2016,(04)。

[6]艾一玖,李智慧,林艳茹。基于住院医师网络管理平台对规范化培训的促动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0)。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十一

管理心理学是通过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及行为反应模式、探索合理的管理策略,从而调动个体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个体工作效率,最终完成团队共同目标。在现今医患矛盾突出、医生工作环境不佳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稳定住院医师队伍、如何较好地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都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管理心理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使其在实践运用方面发挥出更现实的意义。

管理心理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院毕业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卫生系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不断推进,在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医生工作环境不佳的社会大环境下,不论基层医院还是大医院的一些住院医师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心理问题。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因其与培训医院之间形成的新型培训关系,而使其成为各培训医院中的特殊群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面对已有政策的调整和新政策的推出能否具有积极态度,直接关系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这项医改措施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所在医院的现实效益和长远发展。本文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人文、社科、心理等多种学科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与团队有关的个体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反应模式、团队整个群体的群体结构与特征以及整个团队的行为规律,探讨运用这些规律进行预测和控制一些不利于团队整体目标的行为,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在一定可控成本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调动团队内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学科。是研究团队系统内个体与群体、团队结构、团队内个体行为对于团队整体的影响,从而预测和管理团队内个体行为,提高整个团队绩效的学科。

古往今来,个体作为团队最基础的组成成分一直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中国古代的先哲亦充分认识到个体对于整个团队的重要性,例如:先秦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认为“兵事以民为本”;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韩非所着《韩非子》中“凡治天下必因人情”……由此可见,个体是团队的基本成分也是最重要的组成成分,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将有助于调动个体的工作积极性、改善团队的工作软环境、消除懈怠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维护团队稳定发展,实现团队共同目标。

目标:培养临床医学人才、提高我国临床医疗工作水平。1992年卫生部发文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医院试点建立有规模的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且与国际接轨引入竞争和分流机制,让毕业医学生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实际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完成由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从而向全国各级医院培养、输送优秀的临床住院医师,促使住院医师由“医院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变,造就高水平临床医生。

职责:各试点医院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制定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政策,组织住院医师的招聘工作,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日常管理及培训工作,组织对二级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的`质量评估,办理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

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我们发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与完善。

1、在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院及部门乃至带教老师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视程度方面。带教师资参与意识不强、水平和责任心参差不齐、教学意识不高,导致培训流于形式,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更有甚者任其在临床实践中自行摸索,从而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2]。

2、在学员个人方面。由于医学生的学制长达5—8年,导致学员到而立之年却没有立的资本。成家、养家成为时刻悬在学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目前住院医师的收入,是单位给点,培训基地给点,一个毕业五年的医学生,奖金只有几百块,严重影响了积极性。丁香园的一份调查亦显示:93。4%受访者认为“规培医生待遇不高”。这就导致了规培医师队伍的不稳定。

西方现代管理学之父、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管理的三大任务:实现团队的特定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围绕这三大任务,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管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一终极目标,从国家到个人我们有三个层面的工作可以做。

在国家层面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圆满落实与国家政策的支持指导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国家在政策上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予以认定、支持和倾斜。除了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国家政策性指导、建立国家认证的培训基地、为培训基地提供物质上必备的培训条件和技术、方法上的指导以外,解决规培医师的执业注册、职称评审、社会保障、岗位聘用等问题,以解住院医师的后顾之忧;对结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建立人才的流动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财政上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作为培训基地的医院在设备及人员薪资方面的资金投入。国家各级政府如能提供相应的经费给培训基地,做到专款专用,解决医院的后顾之忧。

在医院层面上,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硬件方面落实教学场地、完善教学场所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有力的支撑;在软件方面保障规培医师的福利待遇包括在培训过程中的工资、夜班费、节假日的值班费以及工会的福利等。只有将规培医师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同于医院在职职工,才能相对减轻规培医师的经济负担,同时增加规培医师的归属感和被认同感。

在个人层面上,我们还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如何使带教老师和规培医师具有神圣的使命感、促使带教老师和规培医师觉得自己的工作富有成效并具有成就感。

由于个体的生长环境、成长过程各不相同,致使个体的修养与品性不同。不同的个体对于各自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的:出人头地,衣锦还乡,让看不起自己的人佩服自己等等都可以成为个体的终极目标。而这些目标既可以是崇高伟大的,也可以是世俗简单的,但其共同点都是积极向上的,是想要做点事情的欲望。先贤孔子云:“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由此可见,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者如何去发现带教老师的需求,如何去挖掘规培医师的个人目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管理内容。春秋末年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可见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原则,即个体的终极目标与团队的终极目标的协调一致。那么,如何将带教老师以及规培医师的个体目标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终极目标———培养临床医学人才、提高我国临床医疗工作水平有效地整合起来,这将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者的重大课题。

归根结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所需面对的还是一个对于个体的管理问题,一个如何激发个体工作欲望的问题,一个有效整合个体目标与团体目标的问题。只有通过从国家到个人三方面的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临床医学人才、提高我国临床医疗工作水平这一最终目标。

[1]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z].卫教发(1993)第1号.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司副司长王辰.“2014清华长庚医疗改革发展论坛”讲话[z].

[4]何珂.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医学伦理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11,(z1).

[5]伍敏谊.试探如何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参培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j].人力资源管理,2016,(04).

[6]艾一玖,李智慧,林艳茹.基于住院医师网络管理平台对规范化培训的促动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0).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十二

通过这一学期的《管理心理学》的学习,虽然我选择了自修区,虽然我承认有时候听课不 怎么投入,但是一学期的学习下来我也是有些体会的,不是很深入却也是我自己的想法。

底是关于管理的课程。从这里我也明白大家应该要互相尊重,最后一堂课同一个评分标准我也很欣赏,我不明白那同学是怎么想,我是乐于接受这样的结果的,我还觉得老师是很尊重我们的呢。

这段时间对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

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认识了我自己,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对自己还是有了小小的了解的。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那点,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 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看到那么几条,我真觉得怎么那么象呢,我好好的反省了下,我要好好努力的,我得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规划。

人是社会性的,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人不能独立的生存,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团队中,个人在团队中的行为,同他在独自一个人时的行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规律。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把许多独立的个人,团体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信息沟通是交流意见,传递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沟通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管理者,首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有效的沟通。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人在社会实践和团体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们团结一致,协调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真不得不承认网络的强大,我晚上回忆了一晚上,总觉得自己有很多想说,可是真的动手不知道怎么下笔,担心写杂了偏题,专业的东西我又不知道怎么写,也许是我太在乎了吧。我记得最多的是《士兵突击》,还有些例子影片,还有swot分析,然后是些零碎的片断了。

这一学期的最大收获,让我知道的大家应该互相尊重,也明白了有些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这点是来自生日的那个打赌,还有也对我自己做了个小小的分析,知道什么我的第二象限是什么,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心得体会在《管理心理学》中,我学习了“人的从众行为”,我想既然人有从众行为,那么由人组成的企业同样也具有从众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非理性的企业从众性行为正破坏着我们并不富足的改革积累。为什么在中国的企业界、企业之中会有这种从众性现象? 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很多方面制约的,但主要归纳来看一是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二是受自身思维的影响。就正如一个人的跑步行为,只有当他有了跑步这个想法(内部因素),而且至少有一个能跑步的地方(外部因素),他的才能实施跑步这个行为。如果他自己没有要跑步这个想法,就算有再好的跑道在面前,他也是不可能跑的。如果他在水中,就算他再想跑,他也是不能够跑,而只能够游。同理,一个企业的从众性行为也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利润空间比较大

如果有某种产品在市场上毫无利润可言,我想是不会有企业愿意生产的。正是有利可图,有暴利可图,才使众多的企业盲目地争相进入。先进入的企业由于获得了暴利而极速膨胀,这种"模范"的影响导致更多的企业急于进入,形成另一轮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可以说,高额的利润是产生从众性行为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进入壁垒比较低

进入壁垒包含两方面:一是技术方面的壁垒,二是资金方面的壁垒。也就是说某个行业有从众性行为的发生那么该行业进入所需要的资金肯定不多,其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一定不高。

三、市场机制不健全

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必然要导致竞争的无序,而这种无序又会成为企业从众性行为的催化剂。大家都想乘乱捞一把,在里面的想多捞些,还没进去而看着眼红的拼命往里挤。市场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控,就像一群人(企业),得了一种病(从众性行为),医生(市场机制)却不知道该怎么医治(约束,调控),传染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身体特好的熬过来了,熬不过的占大多数。

目前,我们的市场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强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也就是说很多企业没有该种产品的生产资格却上马生产,市场对这种无证上岗"的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制约,这样就会造成很多企业没有完备的生产手续也能生产,为从众性行为的发生开了方便之门。

四、领导素质比较低

一个企业的行为是由这个企业的领导者作出的,领导者所作出的决定能反映其素质的高低。通过对众多的失败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共同之处。首先, 企业领导者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这种意识是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作为参考标准。企业家往往无意于追究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道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企业家们的功利意识。追求功利,就是要求高额的利润,从而又归结到从众性行为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上来了。其次,企业领导者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我们的许多企业领导者缺乏对游戏规则的遵守,许多人以“不按牌理出牌的人"为标榜。本来,不按牌理出牌,出奇招制胜是很好的经营手法,但是由于领导者自身素质偏低,不按牌理出牌变为了不看自己的牌出牌,不按规律,规则出牌。在企业发展的决策上是天马行空,百无禁忌。根本不在意自身的条件够不够。再次,领导者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这主要是我们现在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改革以来的第一代企业家,他们没有受过什么专业化的教育,没有受过现代化管理的训练。基本上都是敢闯,敢拼再加运气而获得成功的。这种先天的不足常常导致很多企业家在获得一点成功之后不思进取,刚腹自用。 当该行业前景较好时,企业家们的这些缺陷就会被掩盖,但当该行业一出现行业危机,或者是较高的获利时期过去后,这种先天不足就要演变为灾难。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十三

现代化大生产向专业化、协作化的方向发展,21世纪的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建设团队,铸造团队精神的重要任务。因此也对当代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大学毕业生在踏入社会时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有团队合作意识,理解并能够融入团队。但高校学生社团因其自身的群众性、自主性、开放性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活动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容易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因此,如何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心理学中关于团队和团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对于开创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般意义上讲,团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他们有着共同的行为目标,并保持着相互负责的工作关系,共享共同的成果,一种为了实现共同目标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的目标没有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是无法完成的。当团队形成之后,其成员必须很快发展出合适的能力组合来完成团队目标。

团队建设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愿意探索影响工作小组发挥出色作用的核心问题和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业绩。

高校各类学生社团均具备这样的特征,学生社团由不同专业、年级的同学组成,他们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成为社团的一员,他们是四种基本团队类型(功能团队、问题解决团队、交叉团队和自我管理)中典型的自我管理团队。相对于高校对于学生社团传统的管理方法,在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中运用团队和团队建设的理论更符合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方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社团的内部建设和制度完善,不断增强社团凝聚力,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的工作效能,在促进大学生素质得以拓展和团队合作意识得以建立的同时使学生社团管理的总目标得以实现。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用团队与团队建设理论去指导学生社团建设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2。1社团管理方法单一,阻碍社团的发展

现实中各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庞大,社团类型多样,学校管理部门对其管理多停留在宏观指导层面,管理过程集中在审批活动项目、联系活动场地、收集活动报告的基础性工作当中。正是由于类似管理重心的偏移导致了学生社团的发展始终处于较为低级的水平,从团队建设理论的角度看就是学生社团始终处在团队的形成和震荡阶段,学生社团的成员无法在参加的社团中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出现了大一加入社团时踌躇满志,大二对社团的活动心灰意冷,大三大呼上当而不告而别的社团发展恶性循环。

2。2社团活动单一,阻碍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塑造和培养

目前,虽然社团类型众多,但活动方式大同小异,活动内容较为单一,通常是举办讲座,组织座谈等,缺乏新意与影响力。团队精神的塑造需要能够使社团成员产生强烈归属感和一体感的社团品牌活动,需要活动的开展能够给成员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单一的社团活动明显不能满足社团成员的这一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加入社团的最初愿望,成员与社团之间形成不了共存意识与深厚久远的情感。基于此,我们的大学生在社团中接触不到团队精神的理念,更感受不到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所能够带来的安全感和凝聚力,为他们走出校门时无法认同团队精神和无法与工作伙伴和谐相处、良好沟通埋下了隐患。

2。3锻造团队型领导风格的学生社团负责人工作成为真空地带

为什么要成立高校学生社团的问题现在在我国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答案,学生社团是高等院校实现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拓展训练的主阵地。但现实的社团建设过程中作为社团管理部门如何确立帮助大学生确立自己的社团发展方向,对自己创建和参与的社团进行准确的定位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直面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社团核心成员忽视传统的承袭和新老成员衔接,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的活动成绩,而不关心社团整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造成社团活动忽冷忽热,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这是我们在管理过程中锻造团队型领导风格的社团负责人的意识不够甚至是缺失的集中体现。

从管理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中在社团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由于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的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了学生社团的存在和运作不能满足社团成员的心理需求,不能实现学生社团本应具备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功能,同时也导致了社团的发展出现了瓶颈。在这样的社会和现实背景下,将团队和团队建设的理论应用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和建设中是迫在眉睫的,也是我们不断探索推进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

3。1学校层面铸造团队精神

绝大多数高校都会在众多学生社团的基础上设立社团联合会这样的组织机构对学生社团的整体活动进行管理,如何在各种类型的社团之间寻找互补,通过社团与社团之间的协作取长补短,在社团联合会内铸造团队精神,进而在学校的层面帮助各独立社团克服社团活动单一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确立高校学生社团中高阶位的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来推进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的优化。

3。2学生社团层面注入团队精神

在学生社团中有效的注入团队精神,使社团成员能够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参与到社团的自我管理中,每个人在社团中能够感受到相互协作过程中带来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感受到社团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的高度一致,在日常活动的开展中就将社团与其成员结合成了一个高度牢固的命运共同体,在潜移默化就实现了对大学生进行团队意识教育和培养的目标。

3。3运用团队与团队建设理论来实现管理与被管理的良性互动

团队和团队建设理论要求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创造一个兼顾个人与团队,培养团队精神与个人发展相互促进的管理氛围,通过在团队中树立共同的价值目标和愿望,运用教育的手段推行一系列被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并融化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引导他们产生团队协作行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管理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都将有利于管理方法的改进和管理效能的提高。

总之,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理论体系需要我们不断去探寻,去实践,只有将新的理论和方法与实际的管理过程相结合,将理论具体化,不断总结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才能使我们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4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俞文钊.管理心理学(第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张心昊.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十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具体落实,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受传统心理学影响,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偏重心理健康的标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心理疾病的预防等消极心理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习惯于在单位时间里传授更多的知识,致使教学形式机械单一,充斥其间的是太多的讲解,师生双方缺乏教学热情和互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而且多数学生养成了被动的性格,缺乏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查阅统计了14个出版社1998~20xx年出版的20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或专著。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标主要定位于心理问题的评估和矫正上,往往重心理疾病的诊治轻心理问题的预防,重心理障碍的咨询轻心理发展的咨询,对学生心理发展教育不足。然而,消除负性心理品质不等于培养起了正性心理品质;知道了怎样避免负性情绪,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增进正性情绪;知道了怎样克服悲观、自卑、嫉妒等不良人格,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发展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人格。这种状况不仅与课程以体验性为主、加强自我教育的课程性质不相融,也违背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课程教学目标。

二、国内外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应用现状

国内外积极心理学课程主要有以下两大目的: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署名性格力量;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性格力量的运用。它旨在三个层面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第一个层面是情绪层面,即,帮助学生多体验正面、积极的情绪,并减少负面、消极情绪的体验。第二个层面是生活投入的层面,即帮助学生全心投入他们从事的事情中,尽量体验“心理流畅”。第三个层面是生活意义的层面,即帮助学生在各种生活事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通过这一系列课程设置更关注人生的意义;更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更注重教学活动的新颖性及学生参与性。国内外积极心理学课程理念的运用现状和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新视角下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课程体系

1、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落实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的课程目标落实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为目标。积极心理学发现,存在着具有缓解心理疾病作用的积极的人格素质或人格素养,诸如勇气,人际关系技巧,理性,洞察力,诚实,坚韧,现实主义等品质,通过识别和增强人们身上的这些积极的人格力量,就能够有效地对心理疾病进行预防。因而,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成果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师生共同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提供积极体验,教授积极应对方式,促进学生在情感、行为以及认知等方面的积极改变,达到塑造积极人格、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为课程目标。

2、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着重加强积极心理体验和心理品质形成课程体系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形成三个明确的研究方向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一为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提出了拓宽建构理论来论证积极情绪体验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显著作用。二为主观幸福感。这是积极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其核心思想是个体应该满意地看待过去,幸福地感受当前的生活,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三为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着眼于人格中乐观、积极的层面,强调心理学应该通过对个体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研究与探讨,来促进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课程体系还需建立以活动为主线、以体验为核心的心理健教育模式,只有将外部活动与内心体验有机联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情绪、感悟与提高,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能力。

3、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促进体验式与合作式的教学改革方式

1.案例式体验教学。案例式体验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有关案例提供给学生,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理论原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案例式体验教学中每位个体在发挥自己智慧的同时,也学习了其他人的智慧,这在加深学生对重要观点、原理的理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指教师提供一定的主题情境和表演要求,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示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学生的认识,感受或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目的。实践表明,只要运用得当,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起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3.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是一种在团体的情境下教育者(活动中一般称领导者)引导或者协助个体在诸如人际关系、价值观、自信心等某个具体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验。如将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技术运用到心理教育课程,注重其相互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课程外以问题讨论、分享参与等多种学习方式领会知识、探讨问题,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掌握自我成长的方法。

4.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课程评估强调实证性来检验课程效果积极心理学的课程设置强调是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主张对开设的课程都进行深入、全面的心理学跟踪调查,并予以多样的统计分析。赛利格曼教授特别强调积极心理学的课程与干预评估要像医学那样严谨,具有深入的数据支撑。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十五

一、根据动机合理设置目标

动机,是心理学的概念,是行为的直接原因。人的行为是动机引起的,并且都是指向一定目标的。动机对人的行为起着引发、加强推动和导向的作用,它驱使一个人的行为走向既定的目标。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了解职工的需求,还要根据职工的需求,适时地树立起有价值的目标来激发职工的动机。高校管理者在为职工设置目标时,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目标必须与需要和动机结合,它既是鼓舞人心的奋斗方向,又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物。因此心理学通常把目标称为“诱因”。第二,无论设置个人目标或团体目标,要让职工本人参与。参与程度越深,义务感也越强。若上级为其设立目标,就会认为不是自己的目标,从而减低诱发力量。第三,科学性。目标高度适中,因人而异。我们必须为行政人员设置恰当的目标,既要符合和谐、高效执行学校各项职能的总目标,又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工作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让职工认为通过努力自己有能力去达到目标,即个体主观上的期望值很高,就会有信心,有决心,就能激发出强大的力量;反之,如果目标过高,可望不可即,或目标过低,唾手可得,都不足以有效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第四,阶段性。采取“少吃多餐”、“引人入胜”、“逐步推进”的战术,因为总目标往往显得太大、太遥远,而分阶段目标容易达到,这种成就感能催人奋进,激发职工的活力。第五,可变性。目标设立后,往往由于情势的变化会使它变得过易或过难,这时应该适当地加以调整。

二、运用目标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目标管理,是一种有名的管理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管理上的激励技术,也是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之一。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论述“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时认为,一个总目标的实现,必须有计划周密、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他提出,让每个职工根据总目标的要求,自己制定个人目标,并努力达到个人目标,就能使总目标的实现更有把握,每个职工因此就为组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达到这个目的,他还主张,在目标管理的实施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应做到充分信任职工,实行权力下放和民主协商,使职工进行自我管理,独立自主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此外,成果的考核、评价和奖励也必须严格按照每个职工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和实际成果大小来进行,以进一步激励每个职工的工作热情,发挥每个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目标管理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在高校管理中,就能提高行政效率。其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实行目标管理。让每个职工既了解组织的总目标,又掌握团体和个人的分目标,形成目标的一致性。第二,实行参与制。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有与职位相应的权利,明确责任。实行民主式的管理,在组织和制度上保证职工有参与管理的机会。使每个人都明确在实现总目标中自己应负的责任,让他们在工作中实行自我管理,独立自主地实现个人目标。第三,加强领导和管理,主要是指加强与下级的意见交流以及进行必要的指导,领导者布置工作时,只对下级交代任务,明确要求;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法,由下级考虑拟定,这样就能极大地发挥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目标的全面实现。第四,目标的实施者必须严格按照“目标实施计划表”上的要求来进行工作。目的是为了在整个目标实施阶段,使得每一个工作岗位都能有条不紊地、忙而不乱地开展工作,从而保证完成预期的各项目标值。实践证明,“目标实施计划表”编制得越细,保证措施越具体、明确,工作的主动性就越强,实施的过程就越顺利,取得的目标效果也就越好。第五,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使个人获得“合理程度”的满足,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使职工具有组织优越感和个人成就感。第六,信息及时反馈。让每个职工及时了解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个人的工作成果。建立良好的意见沟通渠道。

三、结语

高校行政管理最重要的是处理“人”的问题,通过研究管理心理学,充分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让员工充分了解学校行政管理高效、统一、和谐运作的总目标,并根据这个总目标自主制定个人目标,使每个人都明确在实现总目标中自己应负的责任,独立自主完成各自的任务;此外,成果的考核、评价和奖励也必须严格按照每个员工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和实际成果的大小来进行。这样就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十六

摘要:

管理心理学提出的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新观点、新理论,已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本文在论述管理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基础上,着重阐述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方面的应用,旨在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更具有效性。

关键词:

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企业家都越来越重视管理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并将学习或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尤其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去解决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问题,并使之在管理领域具体化。它主要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更为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研究哪些因素最能在员工心理上起到激励作用,如何保持和加强员工的积极行为等。这些就是管理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管理心理学的意义有两个,一方面是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另一方面是对员工进行心理方面的培养和训练。通过掌握工作中员工的心理活动及其需求,才会在管理上制定出相关政策和方法,从而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生产效率。通过对管理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吸收并理解才能将其真正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去,对提高工作积极性以及全体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一)管理心理学对人才选择方面的应用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在人才选择方面,为了更好地了解岗位的具体信息,通过利用管理心理学能够对其工作的内容、性质、任职者需要具备的素质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由此对任职者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有效地判断。为了真正了解员工对自己任职的岗位是否真的合适,岗位的细致化判断和员工的综合素质都需要通过管理心理学进行明确分析,企业在岗位设计的同时适当增加岗位职责,增加工作的挑战性,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企业和职工双方都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管理心理学在人才使用方面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能岗匹配,为了让员工的能力与工作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首先要对员工的个性心理和身心素质等具体方面进行分析考量,以此判断其工作能力是否符合任职的岗位和团队环境。通过对员工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等方面的管理,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和学习,才会对员工的身心素质的把握更进一步,逐渐使其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对个人的发展空间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活动中,要尽量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与强项,也要尽量回避个体的劣势和弱项,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来为他们提供最合适他们的工作岗位,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和长处,使每个员工都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其自身的价值,企业能够有效地实现其整体目标。比如说,外向善言的员工,适合从事影响他人想法和行为的工作;沉稳、内向的员工,适合做严谨细致的工作。因此,在企业用人或员工职位晋升时,要特别考虑员工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

(三)管理心理学对人才保留方面的应用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与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有着密切联系,企业为了留住人才,首先要切实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并尽量满足,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才会有所提升,同时员工也会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最终达到双赢的管理效果。

(四)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的应用

员工个体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绩效,而提高员工积极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给予适当的激励,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员工的行为和心理,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并适当的采取某些激励手段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比如说提高薪酬待遇,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让员工职位能得到晋升和生活中给员工更多的关心与照顾等。另外,给那些有能力的员工安排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也可以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对于那些在事业发展中遇到瓶颈的员工,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培训机会,这样不仅能让员工胜任本职工作,还能对员工产生激励效果。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在组织各资源要素中居占首要地位,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注重掌握和运用管理心理学原理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作用的研究和讨论,让企业管理者在选人、用人及留人等方面掌握和熟悉管理心理学知识并真正将其运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

参考文献:

[1]谢瑶,戴宏斌。试析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2(17)

[2]张岩。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华章,2014(06)

[3]邹火英。浅议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1)

[4]张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学的应用研究[j].品牌,2016(04)

[5]齐琦。浅议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j].商场现代化,2014(06)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十七

摘要: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为人和其内外部环境,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随着国家政策改革的持续深化,使得各大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变随其管理水平逐渐加强,这时新型管理模式应时而生且被应用于企业管理模式中,打破了传统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瓶颈期,同时也有效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

管理心理学;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始于20世纪70年代,应该说其发展时间并不长,但人力资源管理可推进企业发展,其间重要性一直被人们认可。1990年之后,人力资源管理相应理论成熟及发展快速,社会各界也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性发展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综合管理工作的充分结合可有效提升综合管理能力,这也是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坚实基础。2.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可推进企业生产经营有序运转,利用科学合理的劳动力资源组织,协调其间劳动力和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使得各方面资源充分应用,且发挥其最大功能。再者,人力资源管理可有效提升企业职业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企业应着眼于员工需求而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员工亦能积极地展开工作,以更高的热情及激情投入工作,发挥自身最大能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亦可促进企业现代化综合管理制度构建,优秀人才的培养应注重人力资源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培养优秀人力资源,以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及职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亦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可谓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及源泉,对职员更具向导力、凝聚力和激励性,可降低管理成本及企业各项运营风险。

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应用。这有助于职员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可充分调动职员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职员各层面水平。这样亦可适应职员物质性需求,且尊重职员自我价值实现要求,达到职员为企业服务动机的激发,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目标。

2.精神调节方面应用。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一定优势,务必具备自身核心影响力,应注重职员工作积极性的引导,从而达到企业战略性目标,同时应激励职员对工作的热情及积极性。心理学家认为,人于早期活动中价值观已然固定,其对事物均带有显著的倾向性,往往善于接受符合自身价值观念的事物。所以管理时应注重给职员提供足够的心理调适时间及空间,引导职员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也有助于其自身心理矫正,增强信念化理论教育,从而突破陈旧思想,以促使职员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具备时代精神。

3.工资激励方面应用。人是需求动物,若是人处于某种需求中,则会经过自身努力达到自身心理需求,心理需求则转为具体目标。职员找到目标则极易形成经过奋斗实现目标的潜在性动机,从而产生及实现目标步调一致的行为。若按照职员个人绩效给出对应薪酬奖励,则该时期需求之后极易激发职员更高需求,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确定新目标,且为其努力,这样可达到企业、职员双赢格局。

4.职员帮助计划应用。企业职员帮助计划主要是指为职员设置整套心理援助,加上长时间精神福利支持项目。经过心理医生对职员的现状,帮助职员处理工作方面的压力及消极情绪等,同时提供心理咨询,确保职员各方面工作可有序开展。定期展开健康生活培训教育,注重职员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采用这些系列化组织及计划等策略提升企业绩效,从而改善企业组织氛围。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结合心理学方式可充分改变企业管理现状,促使企业健康且有序发展,心理学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极大现实意义。具体管理中,则企业应注重自身竞争力的提升,着眼于公平、公正、合理的工作环境创设,以便调动职员工作热情,激发职员工作积极性,使得职员时刻注意企业利益;并且,应注重职员心理管理,因市场经济的大力冲击,很多企业效益不好而进行裁员及降薪,该项策略严重打击了职员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因此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务必注重职员心理管理,换位思考,注重职员角度进行问题思考,这样可将心理学充分融入企业职员管理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诸多,但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充分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及效率,由于心理学理论及其对应实践逐渐增多,开始被现代化企业广泛关注及应用。现代化企业发展中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企业领导者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这样才可有效掌握企业发展总体趋势。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概述,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着眼于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提出企业应用心理学展开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以期提升管理心理学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管理心理学论文篇十八

摘要:在企业的组织管理中,心理学能够引导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帮助从业人员分析员工的行为思维。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为针对心理学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应用

作为一个劳动力大国,我国的劳动资源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劳动市场相对复杂。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是一项不可小视的问题。不断发展中的心理学理论给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分析探讨这两者间的联系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时代不断变迁,“以人为本”成为各行各业非常普及的概念,国与国、企业与企业间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竞争优势,人力资源强才能给企业强劲发展带来重要意义,企业强是国家强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竞争资源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人力资源。过去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则是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转变了过去的管理模式,开始使人力资源沿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也有了全新的解释。无论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更新概念,其发展之本依然是“以人为本”,在企业中实现员工的最佳配置,最终为企业创造最佳的收益。

2.心理学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关系到人、事等方面的各类技术和概念,帮助企业完成发展目标的管理模式便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企业间,更表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稀缺人才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国际竞争还是国内竞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才的竞争,这是当前社会竞争的主要内容。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更加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人力资源都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针对的是人,心理学理论探究的对象也是人,这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他们都在有意识地认识如何了解人、使用人。从这一点出发,在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方面,心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是这两者研究的重要资源,也是第一资源。人是无法取代的,也是无法模仿的。如何管理好人,充分发挥好人的潜力,将他们的价值显示出来,也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学理论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此时在应用人力资源时,心理学理论显得无可替代。有效应用心理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管理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理论,不仅能够给使工作开展地更加人性化,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企业生产发展的效率。与此同时,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的反馈信息,也为心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非常密切。

3.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3.1在员工招聘、培训方面的应用

过去的企业招聘中,大多数缺乏科学依据,很多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层依靠主观臆断便招聘员工。但应聘者在应聘的过程中无法将所有的职业能力及素质表现出来,这就导致公司管理层无法全面、客观地掌握招聘者的能力。这样做难免会使这样的招聘方式,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最终导致失败。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如果加入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公司招聘人才的精确度,帮助公司尽早寻找到需要的人才。很多心理学理论中,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出应聘者的真实情况。例如,暗示效应在招聘中的使用,正是最常见且最有效的心理学测试手段。例如,在企业招聘中有a、b两名招聘者,对应聘人员询问同样的问题,两人的回答可以体现两种不同的暗示内容,比如问题围绕工作强度、福利待遇、薪酬水平、奖励制度等内容进行提问,a可以针对应聘者进行积极的暗示,而b对应聘者进行消极的暗示。此时观察应聘者对相同问题给出的不同答案,不仅能够了解两位应聘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更能了解他的自信心、意志力、抗压能力、工作动机等各方面的内容。除了招聘工作以外,面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方面也应当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其中。过去单一的企业员工培训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并且这种传统的培训无法得到员工的认同。如果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其中,可以得到更多员工的认可。这主要应用的是心理学理论中的“首因效应”理论,也就是培训者给员工的第一印象。培训人员应当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和形象面对员工,并且用宽容大度的态度和轻松幽默的授课内容吸引员工,给他们带来良好的印象,让更多的员工乐于参加培训,并主动接受培训课程的内容。

3.2在员工考核方面的应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家企业要想得到高效的发展,势必要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绩效考核对员工及企业发展来说都有两面性,对绩效考核的运用应当把握尺度,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并且对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作用。在心理学理论中,“顺序效应”理论可以应用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来,可以根据员工的职能和具体的考核内容,设置考核内容是按照“先宽后严”还是“先严后宽”。例如,企业运行一项新的制度,此时应当按照“先宽后严”的顺序,让员工在按照新制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适应新工作任务,之后再按照工作目标严格考核内容。而对企业的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时,或对某些领导干部进行提拔过程中,应当按照“先严后宽”的顺序,在考核开始之初要制定较高的门槛,选择管理能力强的候选人进入考核,这样有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也关系到个人的发展。

3.3在员工激励制度方面的应用

要想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在企业中找到自我价值,在人力管理方面还可以通过激励制度的应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员工在工作中充满动力,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因此,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好的方式便是激励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及企业的管理层应当从员工的需求出发,了解什么是员工最需要的,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用以满足员工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企业的管理层,不仅要多听员工的心里话,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通过员工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从而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例如,为员工营造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在管理员工时,制定更加详尽而科学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员工的能力情况,安排适度的工作,让员工力所能及地完成相应的工作,激发他们在企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获取事业上的成就感。对于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挫折的员工,还要多给予鼓励和培训,让他们重塑信心。此外,在激励制度中,职务晋升也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是,选用激励制度还应当适度,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如果给员工的激励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可能会引起负面效果,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讲,层次理论及公平理论适用于对员工激励方面。首先可以根据员工的努力情况,改变员工原本不满意的岗位,还应当根据公平的原则平衡岗位之间具体工作内容,不让员工产生心理落差。例如,在企业中,有空缺的职位可以首先在内部公布,让员工公平竞争上岗,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诉求获得相应的职位和报酬。对于企业中级别相同但工作不同的岗位,管理层可以采取定期轮换岗位的方式,让员工始终保持工作激情和热情,保持着工作的新鲜感,时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

3.4在员工个体心理差异方面的应用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身上都具备独一无二的特点。即便是处于相同的社会环境或工作环境中,不同的员工所表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其中心理特征是最为显著的个体化差异表现。这些心理特征受到自身活动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活动和能力,并且这些心理特征也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层要充分挖掘员工的优点,将这些内容充分发挥出来,依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安排适合他们的工作内容。让员工都能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价值,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例如,在员工中有的性格外向,可以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安排宣传或公关工作。对于善于表达的员工来说,可以从事组织协调或管理方面的工作。对于性格成熟稳重的员工,可以安排文员等方面的工作。在今后员工的晋升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员工特点,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3.5在人力资源管理其他方面的应用

此外,还应当关注的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出现员工工作状态欠佳,或与公司中的其他同事关系不和睦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管理层应当采用心理学理论中的“近因效应”理论,让员工暂时离开原有的岗位,调换至其他岗位上,暂时离开周围关系紧张的员工,以此来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一段时间后,待员工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恢复后,再调回原有岗位,让员工以全新的状态改变过去周围人的印象,这样也有助于促进员工间的和谐。综上所述,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价值,很多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它可以弥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帮助管理层解决问题。作为企业的管理层还应当灵活运用心理学理论,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工作模式中。在今后的应用中,还有待于企业的管理层及从业人员不懈的努力,去完善挖掘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范围,使人力资源管理更科学化、合理化。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