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一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及其产生的过程产生,了解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表现。从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封建剥削的主要方式是榨取地租;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封建国家实现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统治和压迫农民阶级的工具,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利益根本对立,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最高形式是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能力目标
1、利用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的能力。
2、通过教材中所给材料与小栏目,结合"自读自悟"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3、在全面分析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辨证、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
4、注重"自读自悟"教学环节,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思想认识目标
通过古代社会的更替变迁,体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了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是封建制生产关系中核心的体现,因此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几点:通过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对比,来说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注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形成;重视分析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阐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为主线,引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教学方法】
预习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图表、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复习前一课内容(展示投影片,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或补充)
投影片 :
1、奴隶及奴隶主的产生
2、阶级的含义以及阶级的产生
3、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
4、国家的产生及其本质
5、奴隶制的建立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
6、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7、文字出现的意义
8、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的原因、意义
9、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10、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自读自悟
要点提示:(展示投影片)
1、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过程
2、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标志
3、封建社会发展的原因、表现
4、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点
5、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6、封建制国家的本质
7、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8、封建制国家的统治(政治、经济)
9、封建社会两大对立阶级和主要矛盾
10、封建制度产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哪些结论?(讨论题)
自读要求:找出要点并在书本上做好标记;发现问题,做好提问的准备。
(开始自读,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三、讲析释疑 一课三框 封建社会的兴盛和衰亡
(一)封建制度的确立
--奴隶社会后期,奴隶不愿意劳动,你是奴隶主,你会怎样对待奴隶?(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要点:
1、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隶农制。
2、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产生过程:(课本p13)
4、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标志。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标志:封建制国家的建立(简述过程)。
(二)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社会生产力为什么会发展?有那些表现?(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要点:
1、原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农民地位和处境比奴隶有了很大改善--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一定的生产资料;能够比较自主地安排生产劳动。因此,农民积极性要比奴隶高。
2、表现:冶铁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行会的产生;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三)残暴的封建剥削和封建统治
--讨论:封建地主阶级是怎样封建剥削和统治农民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要点:
1、封建剥削: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点:绝大部分土地被地主阶级占有。(结合课本小字文)
2)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发财农民受苦的总根子)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但地主阶级不从事劳动,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没有土地,或只有很少土地。农民为了进行生产,维持生活,不得不向地主租种土地。这样,农民不得不依附地主阶级,并把大部分劳动产品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忍受地主的残酷剥削。因此,封建土地所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3)封建制国家的本质:地主阶级统治和压迫农民的工具(结合"阶级矛盾"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的基础,是地主发财农民受苦的总根子"、"奴隶制国家的本质"说明)
4)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地主阶级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阶级通过征收等形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结合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加以说明)
2、封建制国家的统治
1)君主专制统治;(结合影片相关事例加以说明)
2)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度;(以上以书本内容为例)
3)从精神上统治劳动人民。
(以《祥林嫂》为例)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利用宗教迷信、封建道德、宗族观念等给农民套上无形的精神枷锁,束缚劳动人民的思想,让人民老老实实地服从封建统治。
(四)封建社会的没落
要点: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怎样看待农民起义?(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2、怎样看待农民起义:积极性:动摇封建统治,推动生产的发展;不足:农民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不可能推翻封建社会。(以李自成等为例)
3、促进封建社会瓦解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引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等概念);形式:手工工场中的雇佣关系;意义:适应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要求,有强大的生命力,将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四、小结归纳:
1、讨论题:封建制度产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要点:(可引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及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展示:(小黑板)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二
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从活动“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导入(帮助学生认识义务来自亲情、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1、请学生仔细阅读图文资料
2、经过思考,分四组分别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将相关内容分别填在表格中。
3、几个学生介绍自己填写的内容后,教师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三
知识与能力:
懂得克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增强培养和保持良好情绪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发动学生搜集资料,通过正反两种资料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如何去培养自己良好的情绪。针对本校、本班的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整框都是重点,根据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易产生不良情绪,为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指导学生培养良好情绪犹为重要。
本框的难点是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宽广的胸怀。远大理想与情绪活动的联系,学生不易理解。
教法建议:
1.学生搜集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正方两面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2.利用书上的小栏目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3.观看录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片段、名人照片,引导学生理解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保持良好情绪的源泉。
4.名人名言欣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情绪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言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那么,如何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三、保持乐观的心情,做情绪的"主人"
(板书):1.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宽广的胸怀
(故事):1962年,在美甲天下的桂林,一位女孩因三次高考落榜,爱情失意,准备在此寻短见,幸好她的一本日记失落在地上,被郭沫若拾获,笔记上有绝命诗一首,并有对联一幅。郭沫若看到马上叫人寻找女孩,找到女孩,郭老当面劝导,并将女孩的对联进行改动,女孩接受了,并安全返回。
(投影):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春在哪里?"
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里。"
(提问):这两幅对联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作者什么情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只有将眼光放长远,才能胸怀万物,才能容的下人生的喜、怒、哀、乐。面对顺境不会得意忘形,面对逆境不会悲观失望。
(录音故事):《赵忠祥下放农村》
(讨论):情绪与志向、胸怀之间是什么关系?
结论:志向远大才会有宽广的胸怀,才能避免或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有利于良好情绪的培养。
(投影):世界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学生活动):
看谁形容心胸开阔的俗语、成语、名人名言多。
[板书]:热爱生活,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录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表演片段
(图片):贝多芬、张海迪、桑兰、两位抗癌明星的照片
(提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结论:他们热爱生活,有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遭遇到挫折、失败,甚至危机到生命,他们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热爱生活,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结论:善于寻找快乐!
(学生活动):
寻找快乐。要求学生进行表演,目的逗大家乐,注意表演的语言、动作要健康向上。
(投影):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能感到快乐。--卡耐基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和乐趣,只要我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捕捉它、发现它,就会感到生活的快乐。
[板书]:3.拓展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当不良情绪产生后,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就会使自己的情绪随着活动的进行得到调节。
(学生讲故事):
1.二战时期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喜欢集邮来调节自己紧张的情绪。他每天强迫自己挤出一个小时集邮,他把自己关在一幢房子里,摆弄各种邮票,借此摆脱周围的一切。去的时候,满脸阴沉,心情忧郁,疲惫不堪,离开的时候,精神状态完全变了,似乎整个世界变的明亮了。
2.列宁经常郊游,放松心情。《详见扩展资料》
(学生活动):
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收藏、制作等带来展示。
[小结]:学生时代是培养兴趣爱好的时机,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变的充实而有意义。这样可以减少消极的情绪的产生,有利于良好情绪的保持和培养。
(投影):名人名言欣赏:
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爱因斯坦
一个人既然不能取悦全世界,那么何不干脆回过头来做真正的自己。--黄碧霞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普希金
板书设计:
三.保持乐观心态,做情绪的"主人"
1.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宽广的胸怀
2.热爱生活,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3.拓展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四
1、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与新的同学关系,并创建新的集体(从被动的适应到主动的创建)。
2、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并明确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
课前准备
1、了解班里有无借读生或外地来生。
2、要求每位学生为自己制作名片,要求格式大致如下(一式多份):
头像
我的姓名:我的生日:
我的电话:
我的兴趣/特长:etc.
备注:(可以是个人简介、一句座右铭、一幅画等)
3、8种颜色的纸片,每张纸片上的形状不同,有8种。
4、广告短片或电视、电影片段若干,如百威啤酒广告、电影《小鸡快跑》、《虫虫特工队》等有反映团结就是力量的片段。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安排:
第一框认识“你、我、他”
问题导入:
1、当新的座位表排好之后,你(对周围的同学)有何感受?如有外地借读生可请他/她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面对这样的环境,你认为怎样才能消除新同学之间的陌生感?
活动:找朋友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8种不同颜色的纸片,请学生自己挑选最喜欢的一种颜色拿出一张。
步骤1:相同颜色的同学组成一组,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不能发出声音,可以用表情或动作来寻找组员。然后组内自我介绍并交换名片。
步骤2:同样的方式纸片形状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介绍并交换名片。
步骤3:回到原座,同样要求没有声音。
步骤4:自告奋勇向大家汇报交流的成果,比一比谁手中的名
片多。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手中同学的情况,但是下一个汇报的人不能重复前面介绍过的。
步骤5:任命主动汇报的学生为组长,课后布置任务。
课后任务:
1、小组长招募组员,要求男生、女生数量相当,尽量不相熟。
2、充分了解本组组员的情况尤其是优点、特长等,准备下节课介绍。
3、为自己小组设计一个标志和代号。
4、准备下节课小组间竞赛:智力、体力、才艺等。
第二框创建新集体
活动导入:每个小组长介绍自己组员情况,尽量说优点、特点等,要求简短概括,然后各组展示本组的标志和代号。
欣赏片段:《虫虫特工队》
普通工蚁富勒克带领一群跳蚤马戏团的二流演员战胜凶猛的蝗虫
《海底总动员》
小丑鱼马林如何救出心爱的儿子尼莫......
《小鸡快跑》、百威啤酒广告……
每组派代表讲感受集体的力量大p7填空作业1
活动:没“我”不行
每组派出刚才谈感受的同学做评委,如是偶数则其中一位同学作主持人;如是奇数则老师作主持人。
比赛分三阶段:第一段为“文曲星下凡”,每组各派一名代表参赛,题目由老师提供,抢答形式,分值为2、4、8、12…递增形式,最后给出总分。第二段为“超人计划”,每组各派3名代表参加拔河比赛,抽签决定对手,胜者积10分,败者积3分。第三段为“明星荟萃”,每组各出一个才艺节目,由评委评分。在这个过程中由评委给各组的纪律、团结程度打分,最后上述四项得分相加,评出优胜小组。
优胜小组派代表谈感受,总结经验;失败小组派代表谈感受,找出原因。
结束语
可以放入个人成长袋中的有:
1、自制的名片和收集到的同学的名片,可以将自己的名片贴在成长袋封面;
2、本组组员的情况简介,可自己写,也可请本人写;
3、本组的标志和代号,可贴在成长袋的醒目处;
4、没“我”不行活动中本人的表现及本组的表现,简短写下来。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五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六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自尊,并能说出自尊的一些表现
2.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3.明白虚荣心并非自尊心
一、先学
导入:当我们受到他人赞扬时,就会感到分外高兴,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第1节: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板题)
二、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4~8页内容,大字精读,小字略读,并在课本上划出相关答案,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什么是自尊?请说出自尊的一些表现。
2.你最难忘的被人尊重的经历是什么?
3.我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
4.知耻与自尊的关系是什么?
5.你认为8页方框中他们的言行反应了什么心理?它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三、后教
时间到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如果答得好,则提出表扬,如果答错或者不完整,请其他同学补充。
1.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他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他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
2.生自由回答
3.生说,师总结
只要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
4.生说,师总结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生活中我们往往陷入一种心理误区,是什么呢看下一题。
5.生说,师总结
虚荣心理。影响学习,身心健康,容易误入歧途。
四、当堂训练:
背诵思考题1、3、4
五、当堂检测
互背、抽查
六、作业
1.
2.
(板书课题)
七、教后记:
第2节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学习目标:懂得尊重他人是建立正确的自尊的重要依据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一、先学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的第一节: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二、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9-11页内容,大字精读,小字略读,并在课本上划出相关答案,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完成9页方框中的问题。
2.看10页彩图,谈谈感受。
3.为什么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是一致的?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七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学生在我与他人关系的问题情境中体验理性克制、原谅释怀、以德报怨等不同层面的宽容心态。
2.“认同”――学生能够认同宽容是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形成和谐氛围的重要品质;自己的健康成长需要宽容大度的胸怀。
3.“渴望”――学生渴望拥有宽容的美德,也渴望拥有宽容的社会环境。
(二)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宽容”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2.培养学生能够从心理、道德、法律多角度看待“宽容”问题,及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在“宽容”心态下的交往与沟通能力。
(三)知识目标
1.了解宽容在不同问题情境中的表现、意义;知道怎样做到宽容。
2.明确宽容是有原则的。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了让学生认同宽容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重要交往品德,并培养学生宽容大度的品质和心态。
教学难点
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不能突破维护社会正义的底线,这要求学生既要宽容大度,又要坚持原则。初中生尚未建立牢固的是非观,缺少辩证智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因此,帮助他们理解“宽容要有原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八
1.通过读世界政区图和世界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示意图,使学生能够在世界政区图上查阅出世界的主要国家,明确世界上的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明确区域划分的十三个分区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明确国界线的划分依据和领土的含义,识别国家之间的国境线,并学习运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别方位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国际常识,懂得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4.通过对世界组织的介绍和阅读各国的有关数据,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激发学生的的竞争意识、进取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建议的教材分析
“世界的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教材分设了两个标题。实际上,“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是不可分的,把它们分开叙述的目的是为了强调重点不同。
世界的国家,着重国家的特征,强调国与国之间在领土大小、国家性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方面的差别。这部分的重点落实到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经济发达与否,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教材中“读一读”的两个标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特别强调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
“国界和领土”则强调国家的主权。如何划分国界或领土的争端在国际关系上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教材用三幅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和“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境线上的界碑”来说明:第一,国界线在地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包括未定国界线);第二,国界在地表上用什么标记来表示。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各地,便于分析和比较,按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划分为13个地区。教材给出了世界 地区域的划分图,上面有13个地区的位置和范围。13个地区的名称、位置、范围必须熟记,并在图上落实,因为它是今后要讲的分区 地理的基础。
世界国际组织,重点介绍了两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教材在编排上,各标题各有分工,又互为联系,从分到合。这种编排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教法建议
建议将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对于世界的国家,由于学生比较熟悉,可以让学生说出知道的国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读图,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六个国家的位置,以及小国摩纳哥和地区格陵兰。对于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必展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反映各国经济状况的图表和数据,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异。讲清“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中“南、北”特指的地理位置的意义和所代表的经济地位上的含义。强调我国在国际交往所持的态度: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对于“国界”和“领土”这两个概念较为复杂,但又是本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最好用边指图边看书边总结的方法。充分利用三幅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和“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境线上的界碑”明确:第一,国界线在地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包括未定国界线);第二,国界在地表上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巩固所学的国界和领土的概念,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实际问题中去。
对于“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师可充分利用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图。由于有13个分区较为繁琐,又需要落实在图上,教师可以设计游戏式的指图快速抢答或者在图上填地区的名称。注意,要学生明确13个地区都分属哪个大洲。
对于重要的国际组织,首先应阐述建立国际组织的重要意义。由于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道德、民族等的差异较大,因此建立国际组织是非常必要的。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概况,可由学生阅读后,师问生答。这部分应补充一些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发挥作用的实例,如以巴冲突、联合国在南斯拉夫的维和行动,对非洲灾荒的人道主义援助等。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世界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
国界线的划分依据和领土的含义
教学工具:
世界政区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
教学过程:
【分组讨论】世界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进一步讲解。
【板书】一、世界的国家
【展示】“世界政区图”、“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
【提问】这是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你能按面积大小排列这几个国家吗?以上几个国家各属于哪个洲?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吗?(利用世界政区挂图讲述,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千米,不足北京故宫面积的2/3;而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摩纳哥面积只有1.89平方千米,仅相当于北京颐和园的一半。我们往往将这种面积非常小的国家称之为袖珍国家)
【板书】面积大小不同
【承转】各国人口也有很大的差异,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哪几个国家吗?
【展示】“世界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读出各国的人口数,对照世界政区图看着这些国家分布在哪些洲?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哪个洲这些国家最多。(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60%分布在亚洲,这其中包括人口居世界第一、二位的中国和印度。世界上有一些国家的人口非常少,如面积居世界第二的加拿大,人口仅有2914万人,仅相当于我国人口的1/40,而前面所提到的袖珍小国梵蒂冈和摩纳哥,人口分别仅有1380人和不足3万人)。
【板书】人口多少不同
【承转】同是人口大国的中国和美国,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又如何呢?世界各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展示】世界政区图。就你所知,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哪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呢?
指导学生阅读读一读中的资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归纳】全球发达国家仅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占绝大多数,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的差距。从地域分布上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国际上也把这种差异说成是“南北之差”。
【板书】
【讲述】此外,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当今世界上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板书】政治制度不同
【讲述】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政治制度有何不同、经济发达与否,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绝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我国政府一贯主张,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时,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请同学朗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板书】地位平等
【阅读】让学生自学“国界和领土”这两段课文。
【归纳】国界是本国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1958年,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因此,国界确定了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管辖范围,一个国家的领土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国界都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人为划分的,通常以山川、河湖或经纬线为界。
【展示】“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图。
美国与加拿大,阿根廷与智利之间分别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美、加两国东段边界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边界有一段以纬线为界,而美国的海外州阿拉斯加的东部与加拿大的边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阿根廷与智利则以安第斯山为界。)
还有一些国界线是根据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来划定的,如我国与俄罗斯东段的边界是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下来的。一般来说,两国的陆上边界线往往设立界碑、界墙、栅栏、哨所等作为边界的标忐。看“中国与巴基斯坦国界线上的界碑”图。
【讲述】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之间都有明确的国界线,我们称之为已定国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九
1、了解青春期身体变化的主要表现。
2、认识青春期生理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学会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3、认识青春期我们心理的矛盾和困惑,学会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
4、培养学生积极接纳自我,调适自我的情感,做阳光快乐的中学生。
【重点难点】
重点:归纳生理变化
难点: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的内心会面对一些新问题,所有这一切,都是成长的机遇,面对青春的邀约,你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一课青春的邀约——悄悄变化的我。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2、在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4、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5、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及相关链接
(1)请完成教材p2的表格。(答案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填写。)
(2)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这些变化说明我们进入了青春期,渐渐长大了。
(3)学生看书p3相关链接,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探究二:教材p4探究与分享
请分别从运动、娱乐、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说明你所体验到的青春活力,用图片或讲述的方式与同学分享。
交流点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探究三:教材p4探究与分享
思考: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交流点拨: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知识模块二直面矛盾心理
探究四:教材p5下面探究与分享及p6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
(1)你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
交流点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据实回答即可。
(2)与同学一起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交流点拨: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3)学生阅读教材p6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
(4)当你出现心理矛盾时,你是如何做的?有哪些化解心理矛盾的好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交流点拨: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可能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十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一框。本框题主要内容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两部分。这些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逻辑起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人是世界存在发展最为关键核心的部分,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他们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这个想法很重要,要有这么意识和责任心。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避免不该有的冲动,合理保护自己在当今这个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由于刚进入初中学习的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状态下,这时候的学生显得比较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探究欲望,但是同时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各种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危险很多,所以在教学中更要重视对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的引导与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能力目标:
掌握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
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生命,培养生态伦理意识。
品德目标: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是重点。 (2)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听录音谈感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通过老师对大自然的进一步的描述,让学生谈感受。
目的: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从而引出《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板书)
(二).新课过程:
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动植物实体向大家展示,并介绍它们的成长历程特性,展示生命的价值。从而点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适当的补充或让知道的同学作补充,并对说得好的同学加以肯定,给予鼓励)。最后由我作小结。
(2)我把事先准备的两幅图展示:一幅是各种生命自由生活、充满活力的图片;另一幅是没有生命、干涸贫瘠的土地。
提问:你们喜欢那幅图?为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活动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生命的价值,感受到生命给世界带来的活力与美好,并点明主题:生命如此精彩,生命值得我们尊重和关爱。(板书)
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板书)
(1)抢答活动:看谁知道得最多:已经消失的或正在消失的珍惜动植、物?(如渡渡鸟、蓝马羚、大海雀、白臀叶猴、麋鹿、华南虎、雪豹、扬子鳄、大熊猫黑犀牛、白眉长臂猿等)
思考:这些动植物为何远离我们?
活动目的:使学生在知道生命之间为什么要相互关爱之前必先让学生了解其他生命究竟有哪些。
使学生在知道生命之间为什么要相互关爱之前必先让学生了解其他生命究竟有哪些。
(2)列举自己所了解的环境问题:如沙尘暴、疾病、气候等
思考: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你认为人类如何与大自然相处
(3)心灵碰撞: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或经历过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读过的感人故事等。 目的:引起学生内心的的感动,感悟到人与其他生命应该和谐相处(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十一
1、我们共同的祖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
2、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和皇帝,了解有光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有关炎帝和皇帝及其他一些远古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欣赏书上的文字和插图。提问:各小孩站的位置和拿着什么?
2、讲解与讨论:我们中国与其他古国相比,有那些特点?
3、全班讨论:理解炎黄子孙是什么意思?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炎黄和皇帝是我国历史最早的两个领袖。被称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4、阅读与讨论。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文字,并适当地解释。
5、请学生阅读书上有关炎黄与皇帝的文字,以及小文的话,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6、同伴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7、自由讨论:介绍与同桌阅读与交流的结果。
教师总结:炎黄与皇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华民族的长源远长流。
家庭作业:让学生搜集一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
3、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
2、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知识水平选择一些有关的书籍。教学过程:
1、导入
让学生谈一谈收集神话的情况。
2、阅读与讨论。
学生朗读教科书的内容,师述:在今天的课上,我们也像他们一样召开主题班会。
3、请两名学生讲书上的故事。提问:这两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4、小组准备:互相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神话与传说,并共同探讨其中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5、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介绍一两个故事。
教师总评。
3、与历史为伴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历史感。
2、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的方法。
3、通过风筝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己密切的联系。
教学准备: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食物、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1、导入
2、阅读与练习
指名学生读第八页的课文,教师强调:公元纪年就是准确表达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其于的文字。师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可能有自己表达的时间方法。
3、教师与学生一起做练习。
4、探讨与讨论。教师引导:历史能够告诉我们从前的事情,那么他是不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呢?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第9页小女孩的话,并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最后全班交流。
5、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举例子,谈一谈自己想到的历史、与自己历史的联系。
教师总结:
存在我们身边的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历史,比如我们使用的物品、吃的事物都是如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庭,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和我们的生活相依相伴,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家庭作业:通过各种方式对造纸术进行了解。
伟大的发明
1、传递文明的纸
教学目的:
1、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了解纸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体验生活时所使用的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2、请学生再一次欣赏图画。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
3、请学生阅读课文第10页的内容。
4、体验活动: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每一个同学其中的一种,在上面或写字画简单的画,然后与自己平时用纸写字和画画的体验进行比较,完成书上的练习。
5、全班交流。请几个学生发表自己完成的作业内容。
教师总结:如果没有纸,各种知识很难迅速和广泛传播,人类进步回缓慢许多,因此,造纸术对于世界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家庭作业: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一下造纸的过程。
2、“文明之母”——印刷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并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
教学准备:各小组准备一块长肥皂。
教学过程:
2、阅读与讨论
3、小组反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体验活动。
各小组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中任选一种印刷方式,体验不同的效果。
5、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印刷成果。
教师总结:在我国的历史上,对这一技术的发明者布衣毕升却永远不会忘记。
家庭作业:完成教科书15页的“我的体会”。
3、通全世界的指南针
教学目标:
1、知道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
2、进一步萌芽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你所见过的指南针是怎么样的?请几个学生发言。
2、阅读与讨论:指南针的发源应从何说起?请学生欣赏与阅读教科书16页司南的图片和文字,并朗读其右则的课文。
3、小组探究。根据教科书16页豆博士的话,算一算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大约比欧洲早了多少年。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指南针虽小,但它的历史功绩却不可估量的。我们虽然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指南针,但他的功德是不朽的。
课题4火药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
教学目标:
1、知道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初步了解科学与迷信的复杂关系。
教学准备:古代火箭图和现代火箭图。
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提起火药,水知道它的厉害,不过,你们知道火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请学生阅读教科书17页的课文,并观察炼丹爆炸图。
2、讲解与讨论:火药是古代炼丹师偶然发现的。
3、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17页下方的图然后请学生想象一下,这些早期的火箭是怎样发挥火药的威力的?请学生阅读和欣赏关于万户的文字和图画,阅读与欣赏教科书18页的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文字和照片。
4、小小辩论会。教师向学生说明:火药发明的利与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学们对此可能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召开一次小小辩论会,题目就叫做:火药的出现是不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5、教师总结
家庭作业:完成教科书18页关于四大发明的作业。
主题的智者
课题
1、思想家孔子
教学目标:了解孔子的教育和道德思想,理解孔子关于教育和道德思想的格言。了解孔子对后世及世界的影响,萌芽景仰之情。
教学准备:收集孔子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出示格言,并提问学生:是谁说的格言?是什么意思?
3、补充孔子其他的名言讲解。
总结:孔子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宝贵财富,当然,他的思想也有局限性,比如维护等级制度、轻视妇女、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等,但他仍然是一位文化伟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遗产。
4、家庭作业:完成教科书22页的“我喜欢的孔子格言”。
课题2:伟大的军事家孙武
教学目标:知道孙武是我国的军事家,知道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孙子兵法》中的格言,并理解其意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你听说过百战白胜出其不意这两个成语吗?你们知道他们的出处和含义吗?请几位学生发言。
3、讲解与讨论。教师向学生介绍孙武的生平。然后提问: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官兵人手一册《孙子兵法》,这是为什么一部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军事著作,为什么会影响这么大?请几位学生发言。
4、小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和欣赏教科书23页的内容,请学生根据这些内容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再补充一些孙子兵法的格言。
5、全般、办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以及提们对教师所提的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6、教师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
7、布置家庭作业:收集下一个课题提到的`几位人物的资料。
探索古代科学家的足迹
教学目标:知道教科书中提到的几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组要成就,简要了解他们的生平。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4页的文字,并讨论这个笑话说明什么?
2、小组准备:每一个小组准备介绍一个科学家的动人事迹。(张衡、祖冲之、一行、李时珍、郭守敬)
3、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补充。
4、教师总结:这些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高尚人格,以及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应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欣赏教科书28—29页的“我给我家写家史。
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
1、俯瞰祖国大地
教学目标: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准备:地球仪、两半球图。
教学过程:
1、情感导入: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并观察课本30页的地图,了解祖国的轮郭,阅读教科书31页的文字,知道我国的基本轮郭形状像一只听胸的胸鸡。
2、阅读教科书30页豆博士的话。
3、布置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确定开展“漫游中华”活动的寻秘方向,按小组为单位,教师把准备好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4、“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探究方向:(1)我们祖国的位置、国土面积。(2)我们祖国的大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3)祖国的行政区划。(4)祖国的地势、地形特点。(6)全国人口及资源分布。
5、分组开展寻秘活动,如果需要,可以将这一活动延伸到课后。
2、绕着边境走一圈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的范围,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辽阔,产生深深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一幅较大的中国正区图。
教学过程:
1、复习:识图练习,我国的位置。
2、导入: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二: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查找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4、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
5、课堂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34页的练习。
6、家庭作业:查找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资料。
3、认一认祖国政区
教学目标: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幅员辽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准备:中国政区图。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我国的国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相望的国家。
3、导入
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每个地方的情况有很不同,国家为了管理方便,家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我们来认一认祖国的政区。
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密活动的汇报三:祖国行政取划。
(1)学生介绍
(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指图介绍
(3)朗读教科书37页的《祖国行政区歌》,结合《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识图联系,看谁记得快,记得多。
(4)趣味练习:识图比赛。(5)课堂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填写教科书37页的表格。
家庭作业:结合每天天气预报进行识图练习。
4、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2、导入:首都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政权机关和政府机构所在地的城市。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来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四:首都北京。
(1)阅读教科书的40页
(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或中国地形介绍要点:
4、阅读教科书41页博士的话。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科书的填空,并进行交流。
家庭作业:查找地图,从我们家乡去北京怎么走?
5级阶梯上的国土
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认识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1、挂图练习: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的所在地。
2、阅读教科书44页的课文。
3、学生结合地形图介绍要点: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十二
style="color:#125b86">《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第三课讲《增强综合国力》,这是对第二课《认识祖国地位》的进一步分析与讲解。第三课包括三个框题,即:《综合国力决定国家地位》、《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国家地位》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本课是第一框题和第二框题的过渡和衔接部分。该框主要讲述了3个知识点,即:改革的目的和作用、开放的目的和作用、改革开放的作用。改革开放的作用是这一框的核心内容。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正确评价改革开放的成果、正确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其从内心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有重要的意义。
2、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就致力于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经历了10年“-”的浩劫,期间我国的综合国力虽然也有短暂的提高,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徘徊或下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家地位。
本课的难点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改革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改革就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由于这些知识非常理论化、非常抽象,而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非常少,再加上没有学过生产力的概念,所以在学习中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3、本课的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家乡——上海的巨大变化与现实情况,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本课的观点,而且本课也以事例见长,通过大量列举活生生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了解与认识。
但是由于本书在某些知识(例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编排上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给学生学习本课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生产力”这个政治常用术语在本课甚至第一课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对“生产力”的详细讲解是在本书的第七课《认清历史趋势》中的第一框题。这就阻碍了学生接受和深刻理解本课知识,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4、本课的侧重点:
本课的侧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和现实事例同在,通过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容易接受相关的知识和观点。
5、本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确定为3个方面。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改革开放”的目的、作用以及“改革开放”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情感目标:通过教学,通过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巨大变化的事例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内心去理解和支持改革开放,从内心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第三:行为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奉献的意识,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十三
新学校新同学
仙桃四中蔡鑫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和沟通”部分;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解,建立彼此间的友谊。
本教案理论知识点包含不多,主要是设计师生互动的各种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和接纳教学目标。教案以开放、协调、活泼、有趣的风格呈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新同学、新学校带来的快乐;积极主动地走入新集体,热爱集体,增强责任感受和竞争意识。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相应的交往和沟通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反思。
〈知识目标〉掌握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如怎样记住别人以及怎样让周围人记住自己;懂得团结与友谊的重要性。
师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一定无法体验理解。因而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只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从而实现各种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教法:本框内容的教学未涉及概念性强的内容,因此教学时常用的讲授法在此并不适合。基于开放、协调、活泼、有趣的风格,本课可以采用讨论法、演示法、观察法和描述法的方式进行。讨论法和描述法可用以强化本框的重点;观察法不仅可以由教师来观察学生的一切活,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新环境,加深印象;演示法主要用于学生展示个人才华的环节,有仅可以加深他们彼此间的了解,也可以消除学生音质陌生感,进而相互熟悉,建立新的友谊。在这几种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握分寸渗透竞争机制,以猜谜和小组比赛的方式加强同学间的协作精神。
教具:多媒体、纸张、水彩笔、颜
料、剪刀、录音机及相配套的磁带。教师可以制作几张幻灯片用以连接教学过程,或者作业活动过程的说明稿,也可带学生们去操场或者学校活动室进行活动式教学。
新学校新同学
用心爱心专心1
课前准备:
要求每个学生思考自己的特长所在,准备自己的绝活,到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学过程,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了学生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同时,也隐含着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自己个性特长的展示,使同学们加深对自己的印象,记住自己。
导入新课:
教师:非常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级。在此我先作自我介绍。
教师:人们常说:“人生如画”,大家喜欢画画吗?你能说出几种色彩?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色彩都很有了解。人们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对不同色彩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如红色代表热情,从而使色彩具有了生命意义。下面请拿起笔,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白纸上画上你最喜爱的颜色,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初中生活。
1.青春调色板——请大家用一种颜色来描绘你心目中的初中生活。教师:就像大家刚才所说的,初中生活充满了希望、活力,也夹杂着烦恼。不管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要勇于面对一切现实,敢于挑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笑迎新生活,融入新学校、新同学。
2.我爱新学校
教师:到现在为止,全班同学已经相处了几天,有的是小学时的同学,彼此间比较熟悉,在新的学习生活中又能坐在同一班级,实在是很荣幸的事,我们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相互勉励,共同进步。但大多数同学来自不同的学校相互之间还不熟悉。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一个相互熟悉的机会。
3.青春进行时——才艺表演
在各组表演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当评委,根据自己的感受评比班级的才艺明星,并说明理由。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发现学生的特长,并通过评比进一步加深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4.我眼中的才艺明星
教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同学都在一凶课中展示自己的才
艺,相信还有许多同学的才艺还没有表现出来。为了尽快熟悉每一个同学,下面请同学们动手设计自己的个性名片。记住,一定要制作得富有个性哦!
学生进行个性化名片设计,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在课外继续完成。然后张贴到教室的学习园地栏中。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十四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目: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一目在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说明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主要看他的贡献。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深入领会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3)运用目击者的沉默和已故文人的气节事例,感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运用课堂讨论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在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教学难点:对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含义的理解。
【教学策略】
实例分析与文本解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着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人为什么要活着?应该怎样活着?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对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个了解。
二、讲授新课
(一)价值的含义
教师:当同学们外出旅行时,要带哪些东西呢?
学生:一个小组依次回答。
教师: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呢?换洗的衣物是为了干净和清洁而带的,相机是为了捕捉美好瞬间、日后的回忆而带的,杂志是为了旅途的消磨时光而带的,手机是为了通讯联系而带的,水是为了解渴,而干粮是为了充饥而带的,钱是为了购物消费,身份证是为了登记注册而带的。(板书“干净、清洁、回忆、消磨时光、通讯联系、解渴、充饥”)。这些词我们概括一下,它们都代表着我的“需要”,而换洗的衣物、相机、杂志等有满足我这些需要的属性和功能,那么我们称这些东西是有价值的。
学生:在教材中划出价值的含义。
学生: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教师:也就是说价值的含义放在这些具体的领域上都能成立,同学们把教材上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两个词圈起来。
教师:在价值的含义里有个词,是主体,在哲学上,主体通常是指人。与主体相对应的一个词是客体。所以,我们可以说价值所反映的是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板书“关系”)。而我们前面所举的那些例子中的客体都是一般的事物,反映的是我们人和一般事务的关系,但生活中除了面对人和一般事物的关系外,还要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当我们把客体具体化为人的时候,就出现了人的价值这一概念。
(二)人的价值
教师:人的价值是指什么呢?譬如说“我”,我的价值是什么呢?套用概念,是我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主体当然是你们喽,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这个属性和功能是指?培育祖国未来的花朵,具有“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另一方面,我毕竟不是蜡烛,当我天天在工作的时候,也需要补充能量,所以,在每个月的某个日子里,工资卡上的数字必定会多点出来,而且在节日的时候,也必定会收到一些学生的短信问候。所以,我们可以说人的价值就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学生:划出人的价值的含义。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如果只有奉献而没有索取,那么没有人有能力进行持续的奉献;如果只有索取而没有奉献,那么最后连索取的对象都将不复存在了。所以,贡献和索取是辩证统一的。
学生:从第二段的第三句开始朗读。
教师:是的,像我们父母在为我们付出辛勤劳动的时候,我们现在虽然不能以同样的劳动来回报,但是可以对父母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问候。
(三)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学生:在折旧,磨损。
教师:是的,它自己只是在满足主体的需要,而自己不是享受者。但人的价值却与此不同,我除了满足社会及他人的需要,同样的也要获得社会及他人的回报,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所以人的价值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大家把这点记在课本96页的虚框的问题下面。
学生:记笔记。
教师:这是二者的区别。那么二者的共同点呢?某样东西对我越有用,那么它的价值就越大,我越离不开它;所以某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也就越有价值,社会及他人就越离不开他。因此,二者的共同点在于评价都是主要看他们对主体的贡献。
学生:划出“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学生:依次回答。
(四)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学生:请3位同学讨论,发言。
学生:请3位同学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到同情的立场上,但绝对不提倡学习和效仿。问题3:目击者的沉默,谁之过?
学生:讨论。
教师:这是事发校方的错误。为什么你认为他是错的?
学生:讨论。这是把正义公平真相生命屈从于面子。
教师:当某人认为正义公平真相的价值比面子形象等要高的时候,他会选择说出事实,不再沉默,反之,则会低调处理不做解释。这就涉及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先找出价值观的含义。
学生:划出价值观的含义。
教师: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一个反作用。由于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所以这个反作用是通过影响人而完成的。因此,我们着重要探讨的是价值观对人的影响。刚才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已经看出了,价值观会影响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影响改造世界的活动。这是第一方面。
学生:划出“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师:正义公平真相生命高于面子,这其实说明在人的一生当中,有些东西是天经地义的,是不可回避不可丢弃的,像就读书人而言,知识气节人格等也是无法回避和丢弃的,(出示材料)讲述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的导向作用。
学生:划出“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的导向作用”。
教师:归纳原理方法论。
(五)总结
三、板书设计
四、作业
《课时训练》第十二课第一框
初中政治教案七年级篇十五
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知道对待生活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明白人在天分上有高低之分,但发展和成功却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有顽强的意志,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品演绎,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下,逐步认识到自强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从名人到自己身边的“小名人”,他们都是怎样走向自强的?考察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如何在日常生活逐步走向自强。
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从理性的层面理解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要学会自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个体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体会自立自强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进一步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如何培养自立精神
课时安排:
1个课时
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活动法、讨论法、解析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一些关于学生个人,名人自强的故事,并作好小品的表演准备。
教学过程:
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明白人要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
一、声情并茂,采用flash,达到视听的效果(本环节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说出自强的含义):
(生思考,言语中尽是疑惑)
师:或许你们看完下面这则flash,会有所启发。(多媒体播放flash《男儿当自强》)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生:男儿当自强!
生:该!
师: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不是“男儿当自强”,而是“人生当自强”。
师:我们从古至今在说自强,从小到大也说自强,可是,你们知道“自强”的含义吗?如若不大明白,你们可以适当讨论一下。
(生讨论,师走到生中间引导)
(生经过讨论后,能比较正确的阐释“自强”的含义:自强,意味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
二、小品演绎,妙趣横生(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下,逐步认识到自强的重要性):
(学生演绎三则小品,每演绎完一个小品,都要求在场的学生进行评价)
小品一:甲乙丙三人一起做作业,丙先把作业做好了,约甲乙二人一起去打篮球。但甲乙二人作业都还未完成,于是丙将作业借给了甲乙吵。面对着“做作业就不能打篮球”和“抄作业后就可以打篮球”的考验,甲乙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学生们的评价:假如不能在难题面前坚持到底,对自己的学习是会有所影响的。)
小品二:甲乙二人要一起去上海打工,可在候车厅等车时,却听到了这番对话:上海人好精明,连问路都要收问路费。甲乙听到这番话后,反应截然不同。甲认为上海遍地是黄金,连问路费都可以收,是个挣钱的好地方,决定迎难而上;乙认为上海人太精明,怕被榨光血汗钱,选择回家种田。
(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设想一下甲乙两人的将来会怎么样。学生们兴致很高,但他们的设想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甲将来会是一个成功的人,乙却一辈子只能在家务农。因此,他们能够清楚的明白,在困难面前是否能够知难而进,对自己将来的事业和人生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本小品采用故事续编的方式,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那位外交家,你会怎么做?学生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有的学生说要忍住,要表现出强国的风范;有的学生说,这样有损中国的形象,建议跑到洗手间用肥皂洗手;有的学生又争辩说那样的话人家外交家又看不到,应该“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深”;还有的学生说那样还不够,我们可以擦完手之后,把纸巾扔到垃圾桶……)
(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么一点:一个国家不自强,就会有损国家的荣誉。)
师总结:所以,大家应该清楚的看到:自强师做人不可缺少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大动力!因此,自强重不重要?(生回答)我们应不应该培养自强精神?(生回答)
三、贴切实际,案例分析:从名人到自己身边的“小名人”,他们都是怎样走向自强的?(本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如何在日常生活逐步走向自强)
1、多媒体播放名人画像:爱迪生、霍金、桑兰、杨利伟、中国女排,每播放一张画像,要求学生评价这些人是不是“自强不息”的人,为什么他们是自强不息的呢?)
(学生在评价时,都肯定这些人是自强不息的人,并分析了原因。爱迪生:为了能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试验了上千次,也失败了上千次,但最终由于他的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获得了成功;霍金:为了将自己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的科学,他比医生预计的时间多活了41年,现在成为了世界上的科学巨人;桑兰:在那次意外事故中,她成了残疾人。可是她身残志不残,抓紧时间学习,虽然拿不到跳马金牌了,可是她想拿学习上的金牌,而且她成功了;杨利伟,为了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在北京航空基地进行了魔鬼式的训练。最终,他成功登上了太空;中国女排,为了拿金牌,在去年的那场奥运决赛局,表现出了坚强的毅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最终她们为中国拿到了久违了20年的奥运冠军。)
学生在分析时,对一些人物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我加了适当的引导。
(相片播放出来后,引起了一场轰动。学生们对自己的本班同学出现在多媒体上表现出了好奇,也开始在讨论这些人是不是自强不息的人。学生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些“小名人”都能够在学习上奋发图强,迎难而上。)
师:我们来现场采访一下这些“小名人”,看看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奋发图强”呢?
(采访了4位同学,他们都说他们的奋发图强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比如“将来能过得好一点”、“当个科学家”、“当个文学家”等)
3、分析总结:
(生开始讨论,师走到学生中间引导他们接近答案,3分钟后,要求生上来回答。学生的回答是很准确的:他们说道这些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志存高远”;这些人碰到困难的时候都能“勇往直前”;这些人还能够坚持到底,取得成功。这些分析的结果,其实就是“如何走向自强”的答案,也是本课的重点和中心。)
师:现在我想请问一下同学们了,“自强不息”是不是名人的专利?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身边的同学也做到了“自强不息”
师:所以,他们可以做到,你们可不可以呢?
生:可以?
师:那你们会怎么做?
(生陷入沉思中)
师:怎样培养自强精神
1、志存高远
2、用语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四、课外延伸(作业):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如何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坐起,逐步走向自立自强的讲稿,在同学中交流。
五、板书设计:
一、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1、自强的含义
2、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
3、自强不息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二、培养自强精神
1、志存高远
2、用语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